📖 ZKIZ Archives


CEPA補充協議:港資獲准在上廣深控股全牌照合資證券公司及基金公司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4707

路透報導,香港與中央政府週四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補充協議十,進一步放寬在多個服務貿易領域的市場准入條件,當中包括允許符合設立外資參股證券公司條件的港資金融機構,在上海、廣東省和深圳各設立一家兩地合資的全牌照證券公司,港資合併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

此外,在證券方面,允許港資證券公司申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時,按照集團管理的證券資產規模計算;允許符合條件的港資金融機構按照內地有關規定,在內地設立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港資持股比例可達50%以上。

同時,在新的補充協議下,香港的銀行在內地的營業性機構,經批准經營港資企業人民幣業務時,服務對象可包括依規定被認定為視同香港投資者的第三地投資者在內地設立的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76

CEPA無大好處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30912/18419017

特區政府與內地簽訂CEPA補充協議10,即第十份補充協議,自2003年起計,平均每年一補充,簽約十年,究竟對香港經濟有乜影響?經濟師L話香港得益甚微,難以計數,但總係有好過冇,有CEPA好過冇CEPA,雖說內地開了大門,省市小門未開,但既然開咗大門,香港工商界,專業界總可以行入去碰一碰吖。
問嚇工業家、證券商、測量師、律師,所得答案基本相同,就係十年來無大得益,本地證券商直情搖曬頭㖭。律師就話有不同律師事務所在內地開設咗五十幾個辦事處,應該有啲生意嘅,冇大茶飯食箒。
根據新補充協議,本港註冊券商,即港資券商可在廣州、北京、上海開設三家合資證券行,港資可佔股本51%,握有控制權。咦,若在穗京滬每地開設一間合資行,可以博嚇噃,守得雲開見月明嘅箒。點知資深證券商S君話:「左丁山,你解讀錯了,據我嘅政府消息人士講,穗京滬各設一家嘅意思其實係指每地只能有一間港資券商,舉個假設例子,假如東亞在廣州,恆生在北京、匯豐在上海各自開辦一間合資證券公司,咁就已經滿額,其他香港金融機構冇得玩。總之係先到先得」!
嚇,咁樣叫做三地三間,限制好嚴噃,本地港資中小企券商咪肯定冇希望,S君話:「魔鬼在細節裡,政府應該老早講得清楚明白,唔好等我地空歡喜一場至啱!」
律師L講到法律事務所嗰瓣,話本地資本律師樓可到廣東省一省開業,最少要有註冊資本一千萬,開業後可與當地(例如廣州)一間中國律師樓合作,由對方派一名律師過嚟負責執行中國內地法律事務,本港律師不能處理內地法律案件,雖然冇乜肉食,相信本港都會有律師事務所到廣州展開破冰之旅嘅事務,希望遲啲可以到上海、北京照辦煮碗吖嘛。如果此乃趨勢,本港律師非加緊學習中文不可,律師L話:「直情係啦,只識英文嘅律師,以後怕幾難在本地律師樓搵到工,我地請人講到明係要懂得中英雙語嘅律師,但不少律師多數英文掂,中文唔得,尤其是國際學校出身嗰批,佢地要自己想嚇辦法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93

CEPA10框架下 內地首家外資控股合資基金前海開業

9月8日,恒生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深圳前海開業。這意味著,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補充協議十(CEPA10)框架下,國內首家外資控股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正式落地。

據悉,恒生銀行占該公司70%股份,前海金控占股30%。恒生前海基金於今年6月獲中國證監會核準,公司經營範圍為基金募集、基金銷售及資產管理等。

恒生銀行執行董事兼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主管馮孝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恒生前海基金已經完成了首支基金的研發工作,即將向證監會提出申請。該基金將是包含股票和債券在內的平衡基金,將通過恒生銀行渠道和其他代理渠道進行銷售,“希望可以在6個月內推出”。

馮孝忠並表示:“這是一家希望帶來香港模式的基金公司,很多同事都是從香港來的,希望帶來香港的管理文化。”

前海金控董事長李強亦表示,因為過去外資在合資公司中不能處於控股主導地位,故外資公司的經營理念、管理模式、產品設計及風險管控等方面的內容不能充分應用其中。而如今恒生前海基金是港資控股,可以盡情發揮香港的經驗和優勢。李強稱,恒生前海基金在前海落地,對於引進恒生銀行在資產管理領域的豐富經驗,吸引香港金融領域專業人才,促進前海金融機構聚集具有重要意義。

在引入外資方面,除了恒生前海基金,前海金控還將分別與匯豐銀行、東亞銀行成立全牌照合資證券公司,已得到證監會受理,目前在審核之中。

據悉,前海金控是前海管理局獨資的金融平臺,註冊資本為60.01億元人民幣,前海金控努力成為以保險、證券和資產管理為三大支柱業務的國際化金融控股集團。自其成立以來,圍繞前海“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的戰略定位,在諸多領域實現了“零”的突破。比如,前海金控成功赴港發行規模為10億元的離岸人民幣債券,認購規模131億元,12倍超購創下近年來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超額認購倍數最高紀錄;完成首單跨境人民幣銀團貸款,貸款規模為5億;牽頭設計前海萬科企業公館REITs項目,成為國內首只在交易所掛牌交易的公募REITs產品。

在產業引導方面,前海金控牽頭發起成立前海再保險公司,獲保監會已批準籌建,成為國內第一家由社會資本主導的中資再保險公司;前海金控與安信證券等25家證券、保險、互聯網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的中證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是唯一一家經中國證監會批準設立的為資本市場提供增信服務的專業機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089

中資繞道CEPA設「港資券商」 業界:證券行成可靠走資或資本運作渠道

1 : GS(14)@2017-01-09 08:05:05

【明報專訊】根據2013年簽署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補充協議十(CEPA 10),放寬中港合資申領內地券商牌照,近期陸續獲批,惟翻查資料,不少申請以至獲批券商,實際上是中資繞道包裝而成的「假港資」。有證券界人士估計,在各類互聯互通架構下,券商已成可靠走資或資本運作渠道,在內地對券商發牌轉趨謹慎下,CEPA 10正好提供渠道取得發牌。有港資券商亦坦承純港資內地發展困難,與內企「拍檔」,有不少文化差異的問題。

明報記者 徐寶文

自中證監去年8月啟動審批工作以來,已接到逾10宗申請,至今獲批開業的兩家,分別為申港證券及華菁證券。不過,申港及華菁的股東組成中,所謂港資股東,實際上只是戴上港資面具的中資。

至今兩家券商獲批開業

根據中證監的資料顯示,已於10月份開業、首家獲批的申港證券,港資權益分別為民信金控(0273)、民眾金服(0279)旗下民眾證券及嘉泰新興資本,合股佔股35%,惟三間公司是香港註冊或上市,而民信及民眾實際大股東更具有民生銀行背景。

華菁「港資」股東為內企收購

至於另一間已開業的華菁證券,持股49%的「港資」股東萬誠證券,更是由內地基金華興資本在今年2月藉收購得來。還有由「三馬」合資籌建的眾安保險、恒大 ( 3333)及眾安保險董事長歐亞平、持股逾三成半的所謂港資股東、威華達(0622)子公司萬贏證券,合組恒贏證券,同樣亦是中資商人背景。

一通集團行政總裁宓光輝認為,近期情况愈趨踴躍,或許是與中證監放慢批出證券業務牌照有關。根據中證監網站顯示,今年目前為止中證監只批出了5宗證券或相關業務的許可,惟2015年全年卻有24宗。

宓光輝又稱,要在內地購買證券行成本高昂,動輒億元,繞道香港、利用CEPA 10或能更易成事,因為CEPA的政策層面更為廣闊,當中涉及中港兩地經濟關係。另亦有人士估計或與內地券商牌照擁有資本運作功能有關,稱「滬港通資金雖然係原路來原路走,但起碼已經不是人民幣」。

本港券商:文化差異難合作

事實上,本報亦曾向部分「真港資」查詢其意向。今年4月宣布終止與嘉實透過CEPA構建合資證券行的英皇證券(0717)行政總裁楊玳詩表示,公司對此方向的發展感興趣,惟在與嘉實展開詳談後,發現諸多方面出現差異,故決定終止,惟未來仍會繼續探索此方面的可能性。耀才證券(1428)主席葉茂林更多次表明,兩地文化存有巨大差異,兩地機構合作會有許多問題,故除非能放寬至100%股權,否則不會考慮。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701&issue=201701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929

疑斷章取義誇大CEPA好處

1 : GS(14)@2017-02-06 07:24:16

【本報訊】《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資料冊多處抄襲白皮書、指50萬人因誤解才上街反廿三條等說法,均未標明資料來源;更誇大CEPA好處,有斷章取義之嫌。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稱,教材質素關鍵在於資料準確及來源,「好似用白皮書字眼,就要寫明引用資料來源,等教師、學生判斷內容係咪信得過」。


資料來源不清晰


資料冊標明部份內容來自《基本法》或中國憲法,但大多未標明其他資料來源或引述不清晰;介紹「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時,引述投資推廣署稱2009年協助在港275家外地公司,有70家稱CEPA是其考慮投資因素。記者發現該段內容原為立會文件,所述外地公司數量應為265間,資料冊更略去文件指CEPA「對經濟影響作用的調查準確度或隨時間減低」結論,疑斷章取義,誇大CEPA製造良好營商環境。資料冊根據「特區政府2012年測算」,指該年自由行為港增加1.3%本地生產總值。記者翻查資料,發現相同數據載於立會研究簡報(2014年第6期),但資料冊同一段又引述「本地經濟學家」指自由行為港人貢獻人均「1/3薪酬」,內容未見於簡報,推算方法欠奉。■記者葉偉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06/199193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595

CEPA催生 港院商闖內地

1 : GS(14)@2017-06-25 09:57:09

【本報訊】曾幾何時80年代的金公主、永高、德寶及嘉禾戲院院線,在港片的黃金10年各領風騷,俱往矣。


內地總票房457億人民幣

隨着早年觀眾入戲院意欲減退,燈油火蠟人工的支出,加上不菲的租金分紅合約,令戲院經營權一時變成燙手山芋。地產市道蓬勃,不少戲院變地產項目,數量大幅縮減。但近年形勢又再改變,香港戲院出現一片搶奪戰。除了港府推廣一區一戲院的理念,主因都是拜2003年內地跟香港簽訂的CEPA(中國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協議,容許在香港有營運戲院經驗的院商,可以在內地獨資開戲院。內地全年總票房由多年前不足100億人民幣,到2012年已超過170億人民幣,到去年更達約457億人民幣,賣戲票恍如印銀紙,令不少娛樂公司爭相在港搞院線,無非就是看中內地戲院市場。另外,戲院可為電影公司提供上映的地方。所以先有天馬電影公司的黃百鳴以高價投得朗豪坊戲院經營,之後再在銅鑼灣及柴灣等地插旗。再有英皇娛樂亦投得娛樂行開戲院,南韓資金在紅磡的寶石戲院亦經營多年。據知蕭定一亦加入戲院爭奪戰,有意在東九龍覓地。■記者何永寧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3/200656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826

CEPA國民待遇擴至非服務業

1 : GS(14)@2017-06-29 08:04:30

【明報專訊】港府與國家商務部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框架下簽署《投資協議》及《經濟技術合作協議》,將CEPA涵蓋範圍進一步擴大至非服務業,並將一帶一路及大灣區的經貿合作納入CEPA內。財政司長陳茂波與商務部副部長高燕昨於行政長官梁振英與中聯辦副主任仇鴻等官員見證下,簽署兩份CEPA《投資協議》及《經濟技術合作協議》。

工業貿易署長甄美薇表示,《投資協議》是內地首份以「准入前國民待遇」及「負面清單」模式,開放予非服務業投資的協議,並設有「最惠待遇」,即內地對其他國家或地區投資者提供的待遇,如有優於CEPA的,亦會延伸至本港的投資者。

商務部台港澳司司長孫彤表示,兩份協議是CEPA「升級的最大體現」。其中《投資協議》可以填補CEPA過去只涵蓋服務業的空白。他指過往港商進行非服務業投資,未有國民待遇,只能享受外資待遇。簽訂協議後,中港的非服務業投資就能更方便,並有更全面保障。

一帶一路大灣區經貿合作納CEPA

至於《經濟技術合作協議》,則將中港的經貿合作擴至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涵蓋創新科技、知識產權及金融合作等。協議訂明,內地與香港將研究有序擴大兩地互聯互通,包括推出交易型開放式基金(ETF)互聯互通方案、改善中港基金互認規則,及推動H股全流通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367&issue=201706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99

中港簽兩CEPA新協議投資准入涵蓋非服務業

1 : GS(14)@2017-07-01 09:31:32

【本報訊】《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昨簽訂兩份新協議,其中明年1月1日實施的《投資協議》大幅提高香港企業赴內地營商的自由度及保障,亦涵蓋非服務業(包括製造業、礦業及資產投資)。工業貿易署署長甄美薇形容各行各業均受惠於CEPA新協議。《投資協議》列明港企在內地可享國民待遇、最優惠待遇等,範圍由過往的服務業延伸至非服務業。協議以負面清單形式,只撇除26項行業於協議之外,包括石油、天然氣、原子能、汽車製造業等戰略行業。另外,《經濟技術合作協議》羅列多項行業合作協議,其中支持有序擴大互聯互通範圍,設立兩地投資者身份識別系統,在相關條件具備後將ETF通納入標的範圍,又會積極推動債券通,鼓勵內地企業在港發行人民幣計價股票,利用香港平台集資,推動H股全流通。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首席助理秘書長(財經事務)郭慧玲表示,中港監管機構正就投資者身份識別系統磋商,有結果就會公佈,ETF通亦有部份技術問題需時解決,故待這些問題解決後才會推出。郭又指新股通、雙幣雙股等仍屬新概念,連同H股通時間表和覆蓋範圍、改革基金互認流程等,均暫未可公佈進展。港交所(388)發言人歡迎協議,將與內地有關當局、香港證監會及市場業界緊密合作,繼續推動兩地市場互聯互通及落實其他措施。證監會發言人歡迎新協議,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稱會與內地有關當局緊密合作,落實兩份協議下的措施建立所需的監管框架。協議又支持內地大型銀行以收購方式擴大網絡、港銀則可回東北、中西部、廣州建立分行。內地保險企業鼓勵來港上市、香港險企則積極支持北上開展內地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業務。其他專業服務範疇合作包括,工程師、地產經紀等專業資格互認;兩地會計師可互任對方事務所合夥人、2009年3月31日前成為香港會計師公會的香港居民,可免考內地稅務師資格試的「財務與會計」科目。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29/200724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1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