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天使機構化引擔憂:批量製造創業者不現實

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27209/

今年以來,天使基金異常活躍。不過,在層出不窮的「天使」裡,機構的力量比個人強大。而實際上,在美國,「天使」通常是個人,而非機構。中國天使機構化的趨勢有愈演愈烈之勢。

機構參戰天使存爭議

天使投資人講究快速反應,需要俯下身段去聞週遭氣味,相對來說,機構反應沒有這麼靈敏。

在「2012首屆中國天使投資人大會」上,《中國經營報》記者碰到從各行各業轉戰而來的天使投資人,這些人中間有不少是機構的代表。

印象深刻的是此前在二級市場呼風喚雨的某私募基金,它的代表也出現在貴賓室裡。這位代表告訴記者:「我們是來學習的,也準備做一隻天使基金。」與她類似,據記者交流觀察發現,天使中有一半是機構代表。

機構化的天使中,中國有兩大機構不得不提,一是聯想控股旗下的聯想之星,這是由柳傳志親自主導的一個天使投資基金,規模達4億元。另一個是李開復領導的創新工場。

到目前為止,這兩大機構化運營的天使投資並沒有突出的表現。熟悉內情的人說,他們都還在不斷摸索中,試圖探索一條批量生產創業者甚至企業家的平台。

在知金教育董事長、天使投資人謝冰看來,天使投資機構化運營是個悖論。天使投資人講究快速反應,需要俯下身段去聞週遭氣味,相對來說,機構反應沒有這麼靈敏。但是從管理角度來說,機構化之後相對更規範一些。

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則認為:「天使投資的決策是不理性的,需要找到一個平衡。但是,不會被天使化的機構所壟斷。」包凡自己於兩年前成立了險峰華興天使基金。

與包凡一樣,楊鐳同時也是兩個機構的創始人,一個是PE基金華山資本和泰山天使基金。楊鐳出手比較早,已有投資成功的案例。

不過,有不願意透露姓名的VC合夥人告訴記者:「這其實就是換了個旗號的VC。」國內較早張羅天使投資人活動的好投網總經理戶才和也認為,天使有被濫用的嫌疑,存在「大躍進」現象。

機構化有後遺症

「不要把投資人神化,他就像幫你帶孩子的保姆,一半是天使投資人一半是創業者。」孫淘然說,個人天使投資是一種生活方式,機構化天使投資則是一份工作。

機構化投資有其優勢,比如決策的理性增強,通過一層層的把關,可以提高成功率。但是,機構來做天使也會遇到一些問題。

首先,天使要扮演創業者的角色,承擔相關義務,不僅提供錢而且還要提供資源,並且要有足夠的時間與創業者泡在一起。對於機構來說,做得不如個人,因為要受到時間、精力和業績等限制。

「天使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靠感覺,而找一些沒有創業經驗的人來當投資經理,他的感覺怎麼能準確地傳遞到決策者那裡呢?」戶才和認為,機構化的天使基金像是一個小型的VC。

在拉卡拉董事長、天使投資人孫淘然看來,很多所謂機構天使投資行為只能叫天使型的投資,專業的團隊也就變成專業的投資者。而真正的天使往往是利用業餘時間,個人對接初創的企業。

其次,機構化有業績壓力,使資金沒有足夠的耐心,可能會為了退出對被投企業拔苗助長。

做天使的心態應該是玩的心態,這是多數天使投資人的心理,並不是衝著錢去的,而是樂趣。孫淘然說:「天使是幫助別人把事做起來。如果去關注投資回報,往往投資會失敗。」

機構化的天使會碰到不斷優化的早期的VC勁敵。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一些VC的決策程序越來越像天使。一些VC給合夥人一年一次決策的機會,只要合夥人認可這個項目便可投資,也就是說,這樣的投資帶上了合夥人的烙印,這讓一些機構化的天使基金面臨更嚴峻的環境。

孫淘然提出,可以從這樣的視角來分析這個問題,把最牛的項目和最牛的投資公司列在一起,會發現對不上號。這是因為創業投資這事就是「有心插花花不開」。在他看來,孵化器模式成功可能性不大,「溫室里長不出參天大樹」,不過可以借助這個平台,創業者主動到外面去接受風雨。

天使投資的主角應該是個人。「不要把投資人神化,他就像幫你帶孩子的保姆,一半是天使投資人一半是創業者。」孫淘然說。而對於天使機構,要求它做到 這點卻很難,他們身份比較尷尬。個人天使投資是一種生活方式,機構化天使投資則是一份工作。或許這就是造成天使投資機構化運營悖論的原因。

記者觀察

天使機構化不如成立俱樂部

天使投資機構化運作,是目前中國天使投資行當最大的泡沫。這個泡泡很明顯,卻沒有人願意戳破它。

一些打著天使旗號的基金,用一套風險投資(VC)的流程和標準在篩選項目。如果說只是把投資額度更小、階段更早一點兒的VC改弦更張、美其名曰「天使」,那麼天使還會是天使嗎?

雖然美國也存在天使投資機構化的案例,但是它有堅實的基礎,比如成立了多個天使俱樂部之後,在有眾多個人天使投資人之後才出現。而當下的中國天使機構滿天飛,這是極不正常的。

對於天使項目,機構的作用往往沒有個人更有效果。比如,溝通成本增大,多層傳遞;決策反應慢。但是為什麼還是有人願意退而求其次,要機構化運作天使投資呢?

最大的動力源自投機。對於天使機構的管理者來說,他們用一套當下熱度最高的關鍵詞作為標籤,在融資時講故事更容易講。天使機構背後的投資人也為了獲取那可能存在的高利潤,而非真熱心天使投資。

天使機構化的衝動有可能會破壞剛剛起來的天使投資氛圍,同時也會攪亂整個股權投資產業。第一,機構理性摧毀個人感性,減少個體天使人的行為,阻礙創 新。第二,機構天使幹一些VC的活兒,誤導投資人,最終導致投資人對於貼天使和VC標籤的無實質差別的基金有不同預期,造成VC募集更難。第三,對於創業 者而言,機構的投資經理和天使投資個人在創業經驗上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拿到機構天使的錢會減少一個創業合夥人,招來了一個婆婆。

也有天使投資人說,我一人投了很多項目,一個人根本管不過來了,所以才機構化。如果是這種情況,拿自己的錢請一些人過來幫忙打理項目,這類天使機構並沒有失去天使投資人的本真。

天使投資最本質的特點是投資人用自己的經驗去幫助創業者,錢往往並不是第一位的。而這恰恰是機構化運營之後欠缺的。

在個人天使不發達的情況下,如果天使投資市場被一群沒有創業經驗的投資經理主導,那麼中國天使市場會被帶向何處?創業者迎來的是天使還是魔鬼?

天使機構運作,最大的好處在於能集中力量辦大事、共享智慧和分散風險。這是機構天使存在的價值所在。殊不知,實現這三個願望對於天使投資人來說,還 有更好的選擇方式,比如組成以物理距離遠近來分的天使投資人俱樂部,通過鬆散式的合作方式也能達到上述效果,也少了機構化的弊病。

天使機構化應慎推,天使投資不是生意,要讓天使散落人間,應該鼓勵優秀的個人當天使,而不是把它當做買賣來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