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來股票討論區(狂發cb 股主題區)
1 :
GS(14)@2010-07-26 18:57:18CB愈低愈沽 細價股成「仙」
欄名:股壇X檔案
近期不時見有細價股不斷下跌,輾轉淪為仙股,甚至出現「1仙淨沽」(即只見沽盤,沒見買盤掛出)的情況。翻查資料,這些股份其實都有不少共通點,包括之前透過發行大量可換股債券(CB)進行大型收購。債券可以自由轉讓,盡管換股價較市價有高溢價,但卻不停見到持有人換股及沽貨,而股價亦愈沽愈低。
發換股債作大型收購
近日較矚目的例子有榮盛科技(01166)及正興(00692),之前亦有西伯利亞礦業(01142),後者其後進行20合1併股才脫離仙班。細價股在斥巨資進行大型收購時,往往引用不同指標力證收購價合理,但相比之下,賣方卻願意以較債券兌換價折讓數十個巴仙的價格減持股份,是否意味賣方其實是願意以較低價格出售業務,細價股是否有買貴貨之嫌?
榮盛去年11月公布向獨立第三者劉勇,以15億元收購蒙古銅金銀礦,當中14.32億元由可換股債券支付。自交易於5月初完成至今,劉勇不斷兌換債券並減持。按聯交所資料,至7月20日,他的持股量已降至112.24億股,已沽出30.96億股。減持價由最高7.5仙沽至最低2.4仙,套現約1.27億元。換言之,本金額3.096億元的債券,最終以折讓59%價格售出。
持債人不斷低價減持
有關債券已有50億股獲兌換,尚有9.32億元債券未行使。榮盛上周五升12.5%,收2.7仙。
正興亦以16.8億元收購陝西省鈦磁鐵礦業務,並悉數以可換股債券支付。交易於今年3月30日完成,初時減持作價較兌換價4.4仙還有溢價,但至6月初,正興已跌至4仙以下,但仍見債券持有人大手換股及減持。自4月至7月14日,共有本金額8.23億元的債券獲兌換為187億股正興,但其中有逾103億股,兌換時股價低於換股價。正興早前股價已跌至1仙。
至於西伯利亞礦業,於去年5月完成以可換股債券收購俄羅斯煤礦,同樣見到煤礦賣方兌換債券之後低價沽貨,令股份淪為仙股,直至4月股份20合1後,才重登「毫子」股之列。惟及後仍見煤礦賣方於5月份以每股0.8元兌換新股,並申報以0.245元及0.114元減持。西伯利亞礦業上周五收報0.136元。




2 :
Clark0713(1453)@2010-07-26 22:41:08今期資本創富 一仙淨沽點博?

[按此打開][隱藏]
一仙王正興控股(692)
現時首隻成一仙淨沽股票為正興控股,該公司以前經營紡織為主
今年以來,股價累積下挫9成.該公司在1975年創立,2000年上市
正興早前公佈大股東兼主席之位暫時懸空,該公司從事布料成衣業務
市值目前僅餘不足1.6億元,但過去兩年已先後終止內地布料加工及印染廠
於去年被借殼,賣方擬與16.8億元,注入陝西省紫陽縣一個二氧化釱鐵礦的採礦權
且獲得大量正興可換股票據,每股行使價0.22元,行使後將成為大股東.
不過, 自從鐵礦石熱潮爆煲後,正興股價一直急插,細看年報,
該公司的每股帳面值只有0.0025元,遠較市價一仙為貴
難怪有些沽盤可以用0.009元,甚至0.008元去成交.
此外, 筆者發現,不少財經專欄與分析師均推介過此股
可能當時真的有潛力未定,例如財經演員沈振盈
(5月4 日)新報, (4月28日蘋果日報) ;不過,
該股評家推介後即5月2 日打後,正興股價便陰跌至一仙
真的不知點解呢?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00428&sec_id=15307&art_id=13974137實戰理論:股份拆細正興值博率高
2010年04月28日
3 :
hopingu(1296)@2010-07-27 10:38:52這個thread 應該要精華及變成狂發cb 股主題區?
4 :
dummy(3077)@2010-07-27 19:37:34沈大屍會話正常應該一早止蝕左

5 :
自動波人(1313)@2010-07-27 21:27:01逆向思意
佢地點獲利呢...?
係咪要等合股向下炒?
6 :
GS(14)@2010-07-27 21:41:215樓提及
逆向思意
佢地點獲利呢...?
係咪要等合股向下炒?
簡的來說有個礦,唔值錢。
但有間無聊上市公司向這堆人買礦,以好多好多CB支付,那這些CB換股票,然後賣出這批股票,我就收到錢,相對原本無成本,即是我拿到多少就賺多少了。
所以作價在這來說無意義。
7 :
4fung(1952)@2010-07-28 12:07:496樓提及
5樓提及
逆向思意
佢地點獲利呢...?
係咪要等合股向下炒?
簡的來說有個礦,唔值錢。
但有間無聊上市公司向這堆人買礦,以好多好多CB支付,那這些CB換股票,然後賣出這批股票,我就收到錢,相對原本無成本,即是我拿到多少就賺多少了。
所以作價在這來說無意義。
咁果間無聊上市公司做乜要咁無聊送d股權比人?賣礦果堆人賺到既會分返比上市公司班人嗎?
8 :
GS(14)@2010-07-28 22:14:097樓提及
6樓提及
5樓提及
逆向思意
佢地點獲利呢...?
係咪要等合股向下炒?
簡的來說有個礦,唔值錢。
但有間無聊上市公司向這堆人買礦,以好多好多CB支付,那這些CB換股票,然後賣出這批股票,我就收到錢,相對原本無成本,即是我拿到多少就賺多少了。
所以作價在這來說無意義。
咁果間無聊上市公司做乜要咁無聊送d股權比人?賣礦果堆人賺到既會分返比上市公司班人嗎?
差唔多啦,作價、分錢都可以出到。
9 :
GS(14)@2010-08-02 00:26:392007-9-17 HT
新股質素參差 上市後多現形
近年新股持續火熱,動輒超額認購幾十倍甚至過百倍,新股數目繁多,不要說散戶,就隨時連專業的機構投資者,面對一本接連一本的招股書,根本難以細心閱讀研究。
今年4家「半新股」發盈警
同時,上市不久即見負面消息甚至發出盈利警告的事件,今年已出現多宗。雖然新股業績的業務表現,每每受不同市場影響而瞬息萬變,但亦不排除有投資銀行想趁市旺多找生意,急急為客戶安排上市,新股質素未必有保證。
今年以來,約有4家「半新股」發出盈警,其中利記(0637)、阜豐(0546)及力勁科技(0558)上市均不足1年。阜豐及利記上市時同樣深受散戶歡迎,公開發售分別獲得639倍及266倍的認購申請。至於上市時招股反應極為踴躍的飛毛腿(1399),今年中期業績亦由盈轉虧,但因為是廠房發生火警,天災人禍無法預知。
現時新股上市申請,除了聯交所,證監會亦會按雙重存檔制度審閱申請,若有疑問就會給予意見。於去年7月至今年6 月,平均每3個月均接獲20多至30宗申請,以往證監會一般只對當中大約一半的個案給予意見。但今年4至6月的個案,證監會卻對8成的申請提出意見,百分比大升。
審閱雙重存檔 證監多意見
就這些個案而言,證監會更質疑保薦人在替公司遞交上市申請前,沒有透過本身的盡職審查程序,去充分了解申請上市公司的業務及行業。部分個案更是由監管機構質詢後,才知悉有問題。這情況難免令人懷疑,投行可能想趁市旺盡快為客戶安排上市,故連基本責任都未及做好?
就連由證監會一手審批上市的房地產基金,當中的睿富(0625),亦於上市不足3個月爆出新聞,旗下主要物業北京佳程廣場租戶所支付租金,跟賣方在上市時披露的租金有差異,差距達2.785億元,管理人正採取緊急措施進行調查。
雖然現時很多散戶只期望抽到新股後首日沽出獲利,但一旦未能如願而需要作中長綫持有時,投資者仍是要注意公司的基本因素。
10 :
自動波人(1313)@2010-08-02 00:30:15最奇果隻虎豹能源
上年我對股票毫無認識,看到招股書說"只有一個能源供應商",已經覺得有危機
點知咁快就出事了
更可怕是很多人買新股連招股書也不看
11 :
hopingu(1296)@2010-09-15 10:45:081142, 1166 都發癲... 之後到2932?!?!
12 :
GS(14)@2010-09-15 21:25:3911樓提及
1142, 1166 都發癲... 之後到2932?!?!
都有機會,但唔知幾時
高仁: 論冠君CB贖回的影響
1 :
GS(14)@2012-09-18 22:35:282012-9-18 HJ
...
本港上市的房地產信託基金(房託,REITs) 中, 冠君產業(2778) 也向CB (Convertible Bond,可換股債券)持有人擺出「誘人」動作,以現金獎勵方式引誘CB 持有人「以債換股」,以削減債務規模及利息開支,但最大得益者可能是母公司鷹君(041)。
以「獎金加獎品」收購
在進入正題之前,各位「巴打」要先了解CB。CB 是一種混合式證券(hybrid security),包括純粹債券(straight bond)及認購期權(call option),相當於在債券的基礎上,附加了一份認購期權。純粹債券部分條款如到期日、票面息率、贖回價等等,以及認購期權部分條款如兌換價(convertibleprice)、兌換期限及行使權利等等,在CB發行時將一併訂定。
一般而言,CB 的票面息率會比較低、甚至是零息,主要是CB 內附有的認購期權擁有兌換成為股票的權利,已被視作為對CB 持有人的一種補償。當股價高於兌換價,CB 持有人才會有誘因行使權利換股,公司便需要按要求向其發行新股。
2008 年6 月,冠君以「獎金加獎品」方式,收購鷹君旗下朗豪坊商業樓面,代價包括以現金、發行基金單位及CB 支付;另外,冠君亦向市場配售基金單位及CB,以籌集收購所需資金。
冠君所發行的CB,本金總額46.8 億元,到期日為2013 年6 月,年息1%,轉換價為每基金單位4.5 元(但可予調整),最終贖回價為123.94%連應計利息。
其中,鷹君收取了本金額達23.4 億元的CB,佔總額50%。
雖然根據CB 條款的規定,冠君CB的兌換價已作出調整,最新訂為每基金單位4.27 元,但以現股價3.44 元依然「未到價」,CB 持有人根本沒有誘因把債券轉換成基金單位。
換1萬本金收2215元
因此,冠君決定以現金獎勵方式,利誘CB 持有人換股。冠君8 月向CB 持有人發出邀請備忘錄,只要持有人在限期內提交換股申請,每轉換本金額1 萬元的CB,便可收取2215元的「獎勵金」。
獎勵金計劃的計算方法,主要是彌補CB 持有人的損失。如果CB 持有人持有債券至到期,每1 萬元本金應可收取12494 元,包括贖回款項12394元及一年票息100 元;但如果CB 持有人選擇換股,以兌換價每基金單位3.44元計,每1萬元本金的名義轉換單位價值僅為10279元,獎勵金正彌補了該損失(12494-10279=2215)。
支付6億慳6億利息
在未償還CB 本金總額46.05 億元之中,冠君僅就本金額最多27.5 億元作出邀請,相當於未償還CB 約60%;按照邀請金額上限計算,冠君將要發行約16.07%基金單位,應付獎勵金額約6.09 億元,將以內部資金支付。
至於「以債換股」的目的,冠君聲稱是2013 年有高達81.6 億元債務進行再融資,如果「以債換股」邀請獲全部接納,再融資金額可降低至47.6 億元,有利於其向銀行爭取較佳借貸條款,預計可節省逾6 億元財務成本。
鷹君收逾5億持股升
值得留意的是,現在鷹君是最大CB 持有人,持有未償還CB 約50.8%。根據冠君的邀請協議,鷹君可以收取最多約5.18 億元獎勵金,加上「以債換股」的影響,其於冠君的持股比例將進一步上升。
高仁認為,冠君以「獎勵金」為名提出「以債換股」計劃,但實際上只是彌補了CB 持有人的損失,CB 持有人沒有額外的得益之餘,兼且要承受未來基金單位價格下跌的風險。對於一般CB 持有人而言, 「以債換股」計劃並不吸引。
表面上,鷹君接受冠君的「以債換股」並沒有jetso(着數),但可以提早套現最多約5.18 億元現金作周轉,更可以一次過大幅增加於冠君權益,不至於股權及收取股息被攤薄。
邀請截止後, 冠君僅收到本金總額23.404 億元的CB 有效申請,包括由鷹君提交全部配額本金總額23.4億元的申請。
因此,鷹君有5.183 億元獎勵金「落袋」之外,集團於冠君權益也由51.9%增加至57.7%;另外,鷹君收取中期股息更由3 億元,增加至3.33 億元,果然相當「誘人」。
2 :
ezone2k(22605)@2012-09-18 23:42:31CB換股增發揾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