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新銀行(2356) v Simon Patrick Michael Durrant

1 : GS(14)@2010-12-25 13:00:37

http://legalref.judiciary.gov.hk ... IS=74465&currpage=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218

大新銀行(2356)專區

1 : GS(14)@2014-09-07 13:21:04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9828&page=\r\n前專區
2 : GS(14)@2014-09-07 13:21:50

2014-09-03 HJ

港銀所餘無幾 大新炒併購概念   

永亨銀行已被新加坡華僑銀行私有化,本港由家族控制的上市銀行只有大新銀行(02356),最近公布中期業績,錄得強勁增長,頗受市場注視。

上半年大新銀行盈利10.49 億元,增長29.1%;每股盈利79 仙,增25.4%,是供股所攤薄。每股中期息0.1元,增長11%,受供股影響,派息總數實增24.5%。

料全年盈利增長兩成

6 月底貸款較去年底增5.8%,較去年同期增9.4%;存款較去年底增7.3%,較去年同期增17.2%;貸存比率71.8%( 去年底73.1%,去年中73%),淨息差1.79%,較去年中擴闊2 個基點;淨利息收入升9.5%,淨服務費及佣金收入增16.2%,其中貿易融資增19.6%。證券經紀佣金增29%,保險銷售增32%,零售基金及財富管理增16%,其他買賣及營運收入增7.3%,營運總收入按年增10.6%,營運支出增10.4%,營運盈利增10.8%,成本對收入比率49.9%,略低於上年同期。

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撥備增63.2%,至2.24 億元,因回撥及收回減少26.6%,新增及額外準備僅增42.3%,不良貸款率由0.4% 升至0.47%。

大新出售證券投資獲利1411萬元,上年同期虧損7839 萬元,共控實體貢獻增33.7%,至835萬元,應佔重慶銀行(01963)約17%,視作聯營公司貢獻3.56億元,增長56.5%。

大新上半年增長強勁,來源包括一般銀行營運,惜貸款減值抵銷,證券投資及聯號等貢獻成為主要來源。

可注意的是重慶銀行上市攤薄所佔股權,去年下半年視作出售聯營公司股權虧損5697 萬元,今年並無此項損失。

如大新及重慶銀行下半年業績與上半年相似,計及並無攤薄損失,則全年業績可增23%;如無意外,雖較上半年增長29.1%放緩,相信亦可達20%;每股盈利因供股攤薄,增長在8%以下,股息料增長10%。

合理作價每股25.5元

大新現價14.34 元,往績P/E10.2 倍,息率2.3%,條件是上市同業最低,特別是P/E,如以上述估計,今年P/E 約9.5倍,息率2.58%。6月底每股資產淨值為13.66元,股價高出資產,一般對大新的經營評價不高,但已在改善中,權益回報率為11.5%,已較去年10.8%為佳。

另外,要注意是大新行址物業於2013年作出調整,由按估值入賬改為按成本入賬,沖減過去重估溢價23.67億元,賬面資產相應減少,即每股減少1.69元,如按物業估值計,每股應為15.35元左右,這是實值。

大新經常表示對併購持開放態度,亦表示曾有人接洽,但至今仍無出售計劃,暫不論日後是否涉及併購,今年併購的創興銀行(01111)及永亨銀行(00302)的出價,均為除物業價資產值的2倍另加物業資產值;如大新銀行涉及併購,以相同條件計,出價應為25.5元左右,按賬面估計,約1.86倍。

現可接洽收購的,大新銀行是唯一的選擇。當年創興銀行及永亨銀行同樣是憧憬,但今已成為事實,至少不能抹煞併購可能性,何時出現則難估計;但若涉及併購,潛在升幅80% 以上,是值得注視的股份,應定下若干策略,以應付其無消息時呆滯走勢,可考慮長短線同時進行,靈活處理。

戴兆

3 : movechar(52481)@2014-09-25 11:35:19

如以25.5收購大新銀行,距現在股價約有60%溢價,大信金融作為控股股東,理論上也可以再升60%
4 : Clark0713(1453)@2014-09-25 12:53:16

近日走勢強勁!


5 : GS(14)@2014-10-02 09:27:52

盈利增6%,至9億
6 : guyi(48284)@2014-11-09 16:39:14

太子爷接任后,营运数据向好。希望可持续,唔虚火。
7 : cambo(29079)@2014-12-19 21:08:12

今天想買,不過我出價太低,買唔到。
8 : greatsoup38(830)@2015-02-08 21:57:32

2015-02-03 HJ
中銀香港傳售資產 動機受關注   

傳中銀香港(02388)將售南洋商業銀行及集友銀行,中銀發通告,表示正進行一項可行性研究,審視集團業務及資產組合,未對傳聞證實或否認。市傳潛在買家包括中國信達(01359),而信達表示並無就相關報道進行磋商。中銀佔南商100%,佔集友70.5%股權。

過去多年曾有三間華資銀行賣盤,包括永隆、創興及永亨,都是賣家退出市場,是全數出售,如中銀消息屬實,將有別於過去銀行的賣盤,南商及集友是中銀屬下公司,如證實出售,只是集團業務部分。作為一家國有銀行,若出售資產應有相當理據,早年重組上市,已與控股股東中國銀行的業務全盤研究,中銀香港主力於香港發展,一直在各自經營中,審視業務及資產組合是經常的事,對於中銀事件,應注視其動機。

中銀去年業績上升而削減股息率,去年中核心一級資本比率11.76%,而南商資本比率更達13.12%,似乎可以撇除資金需要。中銀股東權益回報率14.75%,南商則為9%,南商對中銀提供盈利約13%,南商回報率低,自然影響中銀,若中銀為提升回報率而售南商,並無說服力。

南商雖未合併於中銀,名義上是獨立經營,畢竟仍隸屬於中銀之下,歷史問題已成過去,南商的經營策略應由中銀制訂及監管,南商不良貸款率高,中銀難辭其咎,如為此而出售南商,是斬腳指避沙蟲,顯得中銀並無整頓業務的能力,示人以弱。按常理估計,中銀應早已關注南商的不良貸款率,市場有消息傳售,發出通告表示審視業務及資產組合,是敷衍性質,算是對市場交代,而表示進行一項可行性研究,似有含意,可能在研究出售中,此點值得商榷。雖然市場已有多宗銀行出售例子,但均為家族性銀行,有其特殊因素,包括接班人等。中銀如售南商,看來只是降低風險,而風險何來,當與管理策略有關,嚴格而言,出售對中銀的商譽有不良影響。

消息指南商將以468 億元出售,相當於去年中淨資產1.4倍,遠低於去年華僑銀行收購永亨的2.02倍,以及越秀收購創興銀行的2.08倍,更明顯低於招商銀行2008年收購永隆銀行的2.91倍。經過金融海嘯後,收購永隆代價已不能作準,去年創興及永亨例子可以參考。若干論者認為,中銀無資金需要,可能於出售後派發特別股息,這是對股東的喜訊,雖是一次性派發,亦可使中銀的股東權益回報率提升,但究竟規模亦因此下降,對中銀形象不利。

中銀如出售南商及集友,是特殊的例子,與過去的銀行出售不能比較,永亨的例子是收購價完全反映於股價,中銀的例子無法反映出售的代價,是直接與間接之分,中銀並無承諾派發等量現金,日後發展難料,因而中銀的升幅並不等同出售套現額。

大新憧憬併購股價炒高

市場可供收購的銀行不多,突然傳來南商及集友的可能出售,即市場銀行貨源增加,本對銀行不利,而市場憧憬併購的大新銀行(02356)仍可上升,是其股價低於資產值的刺激。自佔中事件以來,市場對此憧憬已顯著降溫,其股價降至較低水平,既有相關消息,股價趁勢上升。

大新對併購態度雖說開放,而意向似偏於不售,未知會否因佔中事件而改變,當然,潛在的買家亦可能靜觀其變,若股價為此急升,並不明智,根本大新並無相關消息,只是憧憬。至於中銀或許仍有升勢,亦不應期望過高,中銀何時完成研究以及有何公布,是走勢關鍵。

戴兆
9 : greatsoup38(830)@2015-04-06 00:39:39

2015-03-31 HJ
大新銀行短炒長揸同需耐性   

大新銀行( 02356 )去年業績增長15.8%,上半年度增長達29.1%,下半年度大幅放緩至增長4.2%,去年5月完成供股集資12億元,未能推動增長,是貸款減值虧損之累。

去年上半年度,貸款減值已增63.2%,至2.24億元,全年則增52.7%,至4.73億元,貸款減值源自內地及內地有關的貸款為主。從營業份額報告海外銀行一欄看,貸款減值2.68 億元,海外銀行主要包括澳門及內地,亦包括內地重慶銀行(01963)股權約17%,貢獻純利6.02 億元,澳門提供稅前盈利1.84億元,而海外銀行的純利僅5.39億元,換言之,內地及其他的虧損達2.47億元,前年度虧損約1.39億元。數字顯示,內地貸款額82.7億元,較前年度跌7%,相信仍有其他內地相關貸款。

貸款增長低於同業

大新去年盈利20.33億元,每股盈利1.49元,增長10.4%,已受供股所攤薄。中期息已派10 仙,將派末期息26 仙,全年共36 仙,每股增長9%,總股息則增12.4%。期內貸款增長7.4%,低於同業的平均12.6%,香港貸款及貿易融資增9%,內地約增10%,存款升9.8%,貸存比率由72.1% 降至70.8%,淨息差由1.79% 收窄至1.76%,主要是下半年存款利率上升,淨利息收入增加6.9%,服務費及佣金收入淨額增加18.5%,其中證券經紀佣金增加35.5%,保險銷售及其他增加30.3%,零售投資基金及財富管理收入增加29.6%,淨買賣及其他營運收入增加8%,總營運收入增加9.1%。

公司營運支出增加7.7%,主要為僱員薪酬支出增加8.4%,佔總支出61.8%,成本對收入比率由51.8% 稍降至51.1%,營業盈利則增10.6%。貸款減值增加52.7%,扣除貸款減值後,營運盈利只增2.1%。投資物業公平值增加63%或2200萬元,出售證券收益1700 萬元,而前年則虧損1 億元,另有重慶銀行因上市攤薄股權視作出售損失5697萬元,去年重慶銀行的貢獻增4%,至6.02億元,增幅較低是股權攤薄影響,實際增長則為20%。大新去年的表現,以非利息收入增長至佳,非利息收入佔總收入比率由26.7%升至28.2%,有利於業績,另一有利因素是出售證券由虧轉盈,亦無攤薄權益的虧損,而影響業績的不利因素自然是貸款減值以及息差。

大新對業績表示欣慰,股本回報率自金融危機以來首次達到11%,2013年則為10.8%,其實,2014年上半年已達11.5%,全年降至11%,反映下半年並不理想。雖然貸款減值增加,而數據顯示,減值貸款佔總貸款的比率仍由0.4% 降至0.35%,資產質素維持良好。去年底的整體資本充足比率由14.5% 升至16.3%,一級資本比率則由10.4%升至11.4%。

今年展望,受美國利率上升的連鎖反應,對亞洲的影響顯得不明朗,這是審慎的展望,亦言人人殊,較為實際的預測,是內地貸款減值將不會大增,存量已作出減值,今年的貸放將會放緩。

逢港銀行傳易手 大新均異動

大新業績後股價上升,儘管業績非喜出望外,仍符合市場預期,每股股東資金增長17%,至每股14.23 元,湊巧中銀香港(02388)又傳安排出售南商銀行,勾起市場對大新併購的憧憬。去年9月高位為15元,其後佔中活動對其打擊頗大,今年1月曾跌破12元,去年初低位是11元以下,佔中活動促成股價下跌,部分仍是獲利回吐,是審慎策略,畢竟佔中活動進行中,不易有併購活動的。

大新現價13.76元,P?E 9.23倍,息率2.61%,P?B0.96倍,雖然現年表現不太樂觀,但提及併購,自有資金入市,且不論南商銀行出售的條件(主要業務於內地,較為特殊),如香港銀行涉及併購,相信仍以去年的創興銀行及永亨銀行的條件為據,不是P?E 兩倍,是物業市值加其他資產的兩倍,應注意大新曾改變會計政策,將行址物業估值溢價沖銷,每股權益因而減少1.69元,因而目前股價仍有折讓14%。

平情而論,南商銀行的可能併購,不一定引致大新亦涉併購,但可能性不容抹煞,為免誤導,不推算可能併購價,但如對此憧憬,筆者早已提及策略,包括短炒長揸,還需要耐性。

戴兆
10 : cambo(29079)@2015-04-07 08:54:06

揸到收購,等到似長頸鹿。
11 : cambo(29079)@2015-04-07 08:54:32

揸到收購,等到似長頸鹿。
12 : GS(14)@2015-04-07 23:33:48

呢隻賣機會唔大
13 : cambo(29079)@2015-05-13 17:58:05

greatsoup12樓提及
呢隻賣機會唔大

為什麼?
14 : stanly9988(17906)@2015-05-28 01:28:22

對於市傳大新系正洽談賣盤,大新銀行董事總經理王祖興於股東會後表示,對賣盤持開放態度,不排除併購,惟暫未有特別接觸投資者,而集團會繼續專注發展核心業務,暫無賣盤意向。

睇黎短期唔會好過
15 : greatsoup38(830)@2015-05-28 02:57:24

成日都話唔賣
16 : greatsoup38(830)@2015-08-26 17:41:44

盈利增17%,至10.6億
17 : greatsoup38(830)@2015-08-28 11:22:0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827/news/ec_eci1.htm
大新銀行半年多賺兩成
  2015年8月27日

【明報專訊】上半年股市暢旺帶動大新銀行(2356)的服務費及佣金收入上升,令該行較去年同期多賺18.7%,在沒有額外集資活動下,普通股權一級資本充足率升至11.7%。不過,儘管業績好,逾期貸款及貸款減值均有上升趨勢,該行表示主要是由於中小企營商環境困難,而下半年的情暫時未見改善。

期內大新銀行純利為12.46億元,較去年同期多18.7%,每股中期息0.11元。受惠大新銀行業績,控股公司大新金融(0440)上半年多賺6%至10.74億元,派中期息每股0.32元。

受惠證券及外匯銷售強勁

大新銀行績佳主要因為證券、外匯及其他財資產品銷售強勁,期內淨服務費及佣金收入大增29%至5.22億元。淨利息收入則增8%至15.94億元。不過,該行董事總經理王祖興表示,近月股市波動,預計下半年交投會較遜色,但相比去年下半年仍然會有增長。

貸款質素方面,該行減值貸款比率為0.51%,較去年底增0.16個百分點,逾期貸款比率亦由去年底0.31%升至0.45%。大部分個別減值客戶貸款來自香港,達3.7億元,較去年同期多七成。王祖興表示,主要是本港的現金狀較差的中小企,從事進出口貿易及生產業務,受內地及新興市場經濟放緩影響,估計下半年變化不大。

18 : greatsoup38(830)@2015-09-07 00:16:59

2015-08-31 HJ
大新銀行長揸無礙 短線宜靈活   

南洋商業銀行獲中國信達(01359)以P?B1.95倍出價,且是唯一競投者。大新銀行(02356)將成為下一目標,也是唯一目標,股價受追捧,實際是高價沽貨者再度入市。即使不考慮股權轉讓,只以基本條件看,亦有相當投資價值。

大新上半年盈利12.45億元,按年增長18.7%,是頗佳的增長率,每股盈利0.89元,每股中期息0.11元,增長10%。盈利已扣除投資於重慶銀行股權被攤薄虧損的3280萬元。重慶銀行將作配售,雖未完成,但將使大新所持股權由16.95%降至13.05%。如不計此項例外準備,增長應為21.7%。

期內貸款僅增2.85%,存款更微跌0.6%,貸存比率則由70.8%升至72.6%,淨息差較去年同期收窄3點子,至1.76%。貸款集中於香港,增長3.8%,澳門增2.7%,中國則減4.6%,淨利息收入增加8.3%。淨服務費及佣金收入增加29%,其中來自貿易融資增加43%、證券經紀佣金增加110%、保險銷售增38%,以及零售投資基金及財富管理服務增加37%等。淨買賣收入增加73.8%,包括公平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工具淨收益增加145%,至5912萬元;持作買賣用途衍生工具淨收益增35%,至3064萬元;以及外滙買賣淨收益增加26%,至9585萬元;連同減退7.6%的其他營運收入,總營運收入增加15.6%(上年同期則增10.6%)。

營業支出增加8.5%,主要員工薪酬增加12.4%, 成本對收入比率由49.9%降至46.8%,貸款減值虧損減少14%或3140萬元,其中新增2.7%,回撥及收回則增125%,減值貸款佔總貸款比率由去年底的0.35%升至0.51%,資產質素可以接受。扣除減值虧損後的營運盈利增長33.2%。

至於其他影響,出售資產淨收益543萬元,減少61.6%,應佔聯營公司業績(包括重慶銀行)增加9.1%,應佔共控實體業績增加21%,以及為攤薄重慶銀行股權虧損,稅前盈利增加21.8%,稅項增加50%,以致股東應佔盈利增長為18.7%,已算理想。

展望下半年,大新慣例保守審慎,這是銀行家應有的作風,事實上,亦存在相當變數,中國內地、香港以至美國的股市在波動,人民幣滙率的未來走向以及美國的利率變動,對銀行業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股市的活躍與否,是經紀佣金收入的關鍵,人民幣若貶值,或減弱財富管理產品的銷售,上半年兩項收入增長強勁,下半年或將放緩,自然也會影響其他買賣收入,現時作出預測,應以審慎為佳。

另一方面,大新認為信貸質素前景平穩,而貸款及存款將無大改變,但貸款增長緩慢,某程度上令融資成本下降,但對美國上調利率的風險保持警惕,整體展望是平穩中帶有下行風險。大新去年下半年業績較上半年少6.2%,假若今年下半年較上半年少15%,全年業績將增長約15%,已考慮下半年不必為重慶銀行計算攤薄虧損。

憧憬放盤 時機難猜度

憧憬收購,已是老生常談,如南商以1.95倍P?B易手,固然是滿意水平,手頭並無資料可作評論,但假若涉及收購,相信實際的計算應是物業估值加銀行資產的兩倍,表面會低於兩倍。以大新計,因物業不多,出價可能是P?B1.8倍以下,但已是26元之譜。目前大新並無出售消息,只在討論業績中附帶一提,以證大新具相當潛力。

現價14.42元,預期P?E 8.7倍,息率2.77%,P?B 0.966倍,是按賬面計,如重估物業後估計是0.868倍,期內平均股東資金回報率由11.5%升至12.4%,已在改善中。但市場對大新評價不高,作為投資,其P?E高於10倍的機會不多,而股權轉讓問題如成為焦點,可參考上半年高位19.34元,往績P?E約13倍。

近期大市波動,大新亦受影響,長揸依然無礙,短線宜靈活。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大新銀行長揸無礙 短線宜靈活

19 : greatsoup38(830)@2016-01-12 23:07:20

人壽業務變化
20 : GS(14)@2016-01-18 21:04:31

2016-01-15 HJ
探討壽險策略 大新銀行受益   

大新金融(00440)及大新銀行(02356)自願聯合公布,雙方正各自就大新人壽保險業務及人壽保險產品銷售策略方案進行探討,現處於早期階段及未作出決定,並無制訂時間表,且不保證導致任何交易。消息公布前,市場傳大新金融擬出售人壽保險業務,估值約10億美元,相當於78億港元。

大新人壽保險為大新金融的合資附屬公司,於香港經營人壽保險業務,大新金融另持有大新銀行74.57%股權。市場曾多次憧憬大新金融出售大新銀行股權,傳出售壽險業務尚屬首次,大新金融隨即公布,雖說是策略方案探討,但已變相對市場消息的回應是在研究中,未有決定。

經營人壽保險的是大新金融,大新銀行只是銷售壽險產品,雙方各自探討,估計是以便決定持續經營或是出售。大新銀行的銷售,估計部門屬於大新的壽險,是否繼續銷售,只是意向,決定的是大新壽險產品是否給予銀行銷售,當然,銀行亦可能代售其他保險產品。

壽險估值78億欠數據支持

筆者覺得,各自探討是表面上對大新銀行的尊重,實則探討也好,決定也好,均由大新金融決定;王氏家族佔40.97%,UJF銀行佔15.18%,兩大股東可以決定,而基金持貨不少,也應諮詢。

大新人壽保險在香港經營,在香港的還有一般保險業務及保險代理等,大新金融另於澳門經營人壽保險與一般保險,並不隸屬大新人壽保險,大新金融只佔約96%股權。

大新金融保險業的貢獻頗為反覆,2014年減少45%,2015年上半年減少36%至1.46億元,這是在香港及澳門全部保險業的貢獻,也是大新金融除應佔大新銀行業績外的主要收益。據稱,淨保費及其他收入下跌,是由於利率上升使長期壽險業務有效保單價值輕微下跌所致,但亦引致對保單持有人負債的精算儲備下降,從而令保險索償及支出顯著下降,結果保險業務純利下跌36%,全部保險業務的淨資產約42.3億元,卻無壽險及一般保險的分類數字,只能估計壽險佔主要部分;消息指壽險估值78億元,暫亦同樣無數據支持。

大新銀行銷售保險產品(應包括壽險及一般保險)及其他收入,2014年全年為9474萬元,增長30%,佔服務費及佣金收入的11.4%或佔營運收入的2.3%。2015年上半年收入4271萬元,增長38%,佔服務費及佣金收入的8.2%,或佔營運收入的1.8%,對大新銀行的業績影響不大。如大新金融出售壽險業,而買家不與大新銀行合作,收益的減少相對於整體而言相當輕微。聯合公布指大新銀行探討銷售壽險產品策略,看來策略應是大新金融主導,除非策略涉及銷售以外的其他安排,才會較為複雜。

儘管據報大新壽險估值78億元,相當於賬面值1.8倍,市場消息則指將以賬面值放售,如能成事,大新金融可套現40億元以上,屆時大新金融的直接經營業務只有一般保險業務,貢獻甚小。出售的原因,言人人殊,有說是應對監管要求,有說是競爭使然,亦有指是大股東套現,假若是後者,將不計較出售後的大新金融直接業務結構,幾乎是純控股公司,套現後或會分派特別股息。

實際P?B只有0.74倍

從另一角度看,也存在私有化大新銀行的可能,大新金融已持74.57%,其餘市值(以12.3元計)約44億元,大新銀行去年6月底每股資產14.93元,計及過去曾將物業重估增值沖減,物業只以成本記賬,因而每股資產的估值應在16.62元以上。應注意的,如第三方收購銀行,出價相當於估值1.8倍是合理,但涉及私有化,一般較資產有折讓,對於私有化銀行,出價將會如何?看大股東的態度。市場對大新銀行股權出售已憧憬多年,至今仍只是憧憬,市場氣氛卻較前有別,儘管大新銀行是唯一可供收購的銀行,但去年中銀(02388)出售南洋商業銀行,只有中國信達(01359)一個買家,並無競爭者,反映出市場對收購銀行的意向。

大新的策略探討暫時目標在於出售壽險業,並不影響大新銀行,因而股價聚焦於大新金融,大新銀行股價則升後回落,受惠有限,符合表面分析,集中於壽險出售。但探討策略可能延伸至後續的活動,暫時只是揣測,如有延續活動或將利於大新銀行,畢竟其實際P?B只有0.74倍,預期P?E在8倍以下。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探討壽險策略 大新銀行受益
21 : greatsoup38(830)@2016-04-05 19:01:27

2016-04-05 HJ

大新管理層不評論大新人壽策略探討,並稱無意出售大新銀行(02356),股價隨即滑落10%,但跌至13元水平即有支持,反映出售與否可以左右銀行股價,同樣反映市場對此的看重。

大新銀行去年盈利22億元,應調整投資物業重估收益232萬元,以及聯營的重慶銀行(01963)去年配售,所持股份由16.95%降至14.66%,視作出售投資的虧損4761萬元,核心盈利應為22.45億元,按相同基準比較,去年核心盈利應為22.45億元,增長13.5%,每股盈利1.6元。已派中期息每股0.11元,將派末期息0.27元,全年股息0.38元,增長5.5%,股息比率由25.5%降至23.7%。

公司去年貸款增長4.2%,存款增長5.8%,貸款比率由70.8%微降至69.8%,淨息差1.83%,稍高於上年的1.76%,淨利息收入增11.6%,淨服務費及佣金收入增9.4%,其他營業收入大致持平,總營業收入增10.1%,利息收入佔72.7%(上年為71.8%),非利息收入佔27.3%(上年佔28.2%)。

營運支出增加5.3%,成本對收入比率由上年的51.1%降至48.8%,營運盈利增長15.2%;貸款減值虧損及其他信貸撥備4.96億元,增4.9%;撥備後營運盈利增18.3%,至18.5億元。

出售固定資產淨虧損143萬元,上年為258萬元;出售證券投資淨收益1656萬元,上年為1703萬元;應佔聯營公司業績6.66億元,增10.5%。其中重慶銀行業績增長12.1%,因配售攤薄而稍減,應佔其公司業績增長6%,至2194萬元,包括銀聯信託的強積金業務,連同上述的非核心盈利,稅前盈利25.08億元,增長11.1%;稅後盈利22億元,增長8.2%;在扣除非核心項目後,核心盈利為22.45億元。

服務費收入主要來自信用卡、信貸有關服務及貿易融資,變動不大,其他服務費及佣金收入,來自證券經紀佣金增逾50%,保險銷售及其他增17.4%,零售投資基金及財富管理服務增加8.3%,但增幅已明顯遜於上半年。服務費及佣金淨收入上半年為5.21億元,下半年只有3.88億元,反而下半年的淨利息收入則較上半年增加9.4%。

市況弱勢料將延續

在香港的貸款增加5.7%,至886億元;中國貨款減少10.9%,至73億元;澳門則增5%,至120億元,減少中國貸款,力求維持資產質素。去年底的減值貸款佔總貸款比率,已由0.35%升至0.75%,但持有抵押品。

管理層表示,去年上半年增長強勁(18.7%),下半年出現波動,市場環境具挑戰性,平情而論,其表現只是一般,平均總資產回報1.2%與上年持平,平均股東資金回報由11%降至10.6%,可說並不理想。整體資本充足比率由16.3%升至16.7%,一級資本充足比率及普通股權一般比率均由11.4%升至12.2%,仍然穩進。預期去年下半年的弱勢將延續至今年,潛在很多不明朗因素,並不預期貸款及存款短期內有重大轉變,前景是為負面。

壽險銷售檢討存變數

大新金融(00440)及大新銀行各自就人壽保險業務及人壽保險產品銷售的策略進行探討,始自1月上旬。至今未有決定,市傳將售人壽保險業務,且有多個買家有興趣,管理層不作評論,憧憬與中銀(02388)相同,進行策略探討後便出售南商銀行;但決定如何,只是憧憬,而大新金融股價已飆升。近年市場多次憧憬大新銀行可能出售,結果消息反而集中於大新金融。

應注意的是,大新銀行在銷售人壽的產品中,若出售大新人壽,將影響大新銀行的相關銷售,作為控股公司的大新金融,持有大新銀行股權74.59%,作出決定時,應會顧及公司利益。

目前的大新銀行,最大吸引之處,是市場內唯一可以被收購的銀行,是否有人收購及大股東是否出售是另一回事,但若涉及收購,股價將飆升,因此,表面投資價值的P?E與息率是一回事,潛在價值是另一回事。去年底每股淨值15.26億元,但若涉及收購,應有相當溢價,筆者過去曾討論其價值,但在成為事實前,只是潛在價值。

大新銀行可視作策略性投資,但表現反覆,入市宜分段,持有策略應分長短線,短線跟市場形勢炒, 長線必須留有一注,以免走失機會,入市位可選擇在12至13元之間分注吸納,近兩年低位約11.4元,支持力甚佳。如何掌握短線,視市場形勢而定。

?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大新銀行炒收購 宜分段入市

22 : GS(14)@2016-05-31 19:42:29

2016-05-26 HJ
中銀售集友 閩信可敲  

市傳中銀香港(02388)將售集友銀行股權,是繼南商銀行股權後另一項出售。受消息刺激的除中銀外,還有東亞(00023)及大新銀行(02356),持有潛在買家股權的閩信(00222)則變動緩慢。

據報中銀持有集友股權70.49%,將售予廈門國際銀行及廈門市政府,作價20億美元(156億港元),市場估算以市賬率2.4倍出售,高於近年成交的南商、永亨及創興的2倍或以下水平。本港上市銀行中可能出售的包括東亞及大新,受刺激理所當然。若售予廈門國際銀行,則持有該銀行股權的閩信亦受影響。

廈銀收購助陣上市

中銀已售南商,作價680億元,預期快將完成,將進軍東盟地區,4月獲准在文萊設分行,成為首家進駐文萊的中資銀行,並聚焦「一帶一路」業務,進一步發展為區域性銀行,未來可能由控股股東中國銀行(03988)注入若干東盟地區的業務。中銀上市前的重組,南商及集友因涉及若干歷史問題未有加盟,現時已售南商,則售集友也是合理,可進一步套現以加強東盟業務發展,甚至有利於派發特別股息,股價上升可以理解。

至於東亞及大新向好,只是投資心理問題,東亞屢傳狙擊,大新亦曾傳出售,兩者賣盤只是市場意願,特別是東亞雖消息多多,但似無出售之意。

大新銀行則因大新人壽計劃出售,可能影響整系策略,但兩者規模大於集友,且買賣雙方均為中資,因而2.4倍市賬率不易成為銀行收購的指標。東亞升後較為反覆,原因是股價只較資產值折讓4.8%,而大新仍較調整後資產折讓20%以上,故表現較為堅挺。

廈門國際銀行原為中外合資銀行, 閩信一直持有36.75%,早有分拆上市之說,至今仍未成事。2010年申請改制為中資城市商業銀行,外資持股比例不多於20%,閩信已同意減持至20%以下甚至完全退出;其後廈銀多次增資擴股,閩信所持股權大幅被攤薄(包括曾出售5%),於去年底只佔股權10.6289%,估計閩信日後將會退出廈銀。閩信佔廈銀股權約6.79億股。

廈銀在內地9個城市約有50家分支機構,另在澳門設有13家分行(佔49.04%),去年底總資產4592億元(人民幣.下同),上升31.6%;客戶貸款1535億元,升37.9%;客戶存款3103億元,升38.4%;不良貸款比率低於1%,稅後淨利潤33.2億元,增長49%。

集友在港有24間分行,在廈門及福州亦有支行4間,總資產536億元(港元.下同),資產淨值64.6億元,純利5.73億元,如能實現收購,將有利於廈銀的規模及利潤,閩信所持廈銀的股權價值亦相應提升。去年廈銀增資擴股每股作價3.75元人民幣(經1送1調整),閩信所持廈銀價值約為30億元。

廈銀正在籌備上市,收購集友可為上市助陣,屆時廈銀不限於內地城市銀行,在港亦有相當分行。去年增資每股作價3.75元人民幣,日後上市應高於此價,則閩信所持廈銀價值應高於30億元以上,但未知廈銀會否安排閩信套現,這是關鍵。

閩信除持有廈銀股權外,亦經營一般保險及小額借貸,前者規模不大,後者受不良貸款影響。另持有華能國際(600011.SH)A股8347萬股,以及其他小量物業,去年底淨現金8.16億元,每股資產淨值11.06元。

股東持股水漲船高

閩信有意退出廈銀並發展保險業,已推出多項產品,但受規模所限,去年只獲利543萬元。小額貸款業務也是發展目標,去年底在福建三明市已貸出3.42億元,但大量拖欠本金及利息,去年提撥準備1.62億元。於去年底減值準備對貸款總額(包括應收利息)達45.8%,去年虧損1億元。

閩信去年盈利4.77億元,每股盈利1.039元,股息5仙,其中應佔廈銀盈利5.18億元,可見其他業務均在虧損中,其吸引處在於潛在大量資金可以運用,若現時把廈銀股份套現,則每股閩信可佔現金8.3元,較股價高出18%。

中銀若出售集友,將增加派特息機會;閩信則因廈銀規模擴大而價值提高,潛在受惠。至於東亞及大新銀行如向好,只屬憧憬,股價升跌應與此無關。

#戴兆 #滬港財信通 #公司透視 - 中銀售集友 閩信可敲
23 : GS(14)@2016-06-05 23:54:43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253&issue=20160603
【明報專訊】大新金融(0440)昨晚終於正式宣布,將以總代價106億元,出售旗下人壽保險業務,包括大新人壽保險、大新保險服務及澳門人壽,予泰禾集團。當中,80億元為收購代價,而另外26億元則用作支付大新銀行,作為泰禾集團未來15年透過大新銀行及澳門商業銀行15年作獨家銀保分銷的代價。

事實上,昨日外電已有傳,香港大新金融同意向中資企業泰禾集團出售其保險業務,並指總代價價值約14億美元(約109.2億港元)。自今年年初,市場已多次傳聞大新金融擬出售旗下人壽保險業務,包括指其已接獲逾20家中國企業表達意向,當中部分企業甚至沒有營運保險業務經驗。早前更有報道稱,進入最後投標程序的公司包括加拿大永明金融、碧桂園(2007)、中國太平(0966)、前海人壽及北京九鼎投資。但最終大新人壽保險業務仍落入中資企業泰禾集團。

買方從事地產金融等行業

據泰禾集團網站顯示,泰禾是一間擁有地產、金融、健康、文化四大產業的上市公司。公司於1996年創建,2010年上市,是當年國內唯一上市的地產企業。

大新金融集團與大新銀行集團董事長王守業也表示,是次協議不僅為大新金融集團和大新銀行的股東帶來價值,也可保留大新人壽和澳門人壽與大新銀行集團之間的銀保分銷合作夥伴關係。而大新銀行集團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王祖興認為,此項交易鞏固了公司的財務實力,並稱會繼續緊隨幾年前開始實施的中期策略。

- See more at: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thash.wBmZSuUY.dpuf
24 : GS(14)@2016-06-06 03:46:39

26億賣分銷協議
25 : GS(14)@2016-06-07 07:05:50

2016-06-07 HJ
大新系受消息左右  

大新金融(00440)落實出售其擁有的港澳人壽及保險業權益,總代價80億元,作為保險代理,大新銀行(02356)亦收取26億元代價。該等保險業務包括大新人壽保險、大新保險服務及澳門人壽,完成交易後,大新銀行將獲委任為港澳兩地非獨家保險代理,大新銀行則委任該等保險商為獨家供應商,可於港澳分銷相關產品。現時已有的分銷協議將因新協議而終止。

三家保險公司交易代價80億元,扣除去年底賬面資產淨值及長期壽險有效保單價值後,估計稅前收益約43億元,大新金融以經營壽險為主,亦持有大新銀行股權74.59%,在出售上述保險後,只餘小量產險,屆時只擁有大新銀行股權及現金,交易完成後,所得款項將用於再投資其業務、支付特別股息及一般營運資金,相信主要用於派發特息,出售所得現金相當於每股佔23.88元,以所得盈利計,相當於每股佔12.83元,王氏家族佔大新金融股權40.97%,當可決定分派,但相信要徵詢第二大股東三菱東京UFJ銀行意見。

大新金融2015年底賬面資產值每股61.03元, 完成出售保險業務後,將增至73.85元,消息公布後當日最高價53.9元,資產折讓27%,P?E 8.9倍,息率2.55%,而大新銀行每股賬面淨值15.3元,股價13.78元,資產折讓9.9%,P?E 8.6倍,息率2.79%。大新金融為大新銀行控股公司,資產折讓大於大新銀行是合理,而P?E高及息率低是反常,也反映股價已包括對派特息期望,但派發多少仍在揣測。

私有或合併 資產勢重估

至於大新銀行,因作為壽險等代理而獲26億元,原本已是大新金融的壽險等代理,新協議是非獨家代理權,即日後大新人壽仍可委任其他代理,或者說是有所競爭,而收取26億元作為2015年的非獨家代理,相當於每年攤分1.73億元,還有浮動收益,估計2016年為4500萬元及2017年為2.1億元,2015年大新銀行的保險銷售及其他(不限於大新人壽)收入為1.11億元,較2014年增長17.4%。此項安排,是大新金融照顧大新銀行所爭取,對大新銀行的現金資源及收益有利。

市場消息指大新金融出售保險業務後或有動作,包括私有或合併大新銀行,牽涉到私有化或合併, 大新銀行的資產值應重估,年前大新銀行的賬項,曾沖銷投資物業增值23.67億元,即賬面減少相同之數。上述每股淨值15.3元,是2015年底之數,計及調整投資物業增值及保險代理代價26億元減遞延支付部分,大新銀行每股資產值應為18.5元。

消息公布日,大新銀行高價為13.78元,如以此價私有化,大新金融只獲資產折讓25.5%,未必如此慷慨,但已耗資逾49億元。至於大新銀行小股東,因去年高價曾達18.96元,也未必接受低價私有化。

假若大新金融與大新銀行合併,一般指大新金融先將大新銀行股權實物分派,王氏家族佔大新金融40.97%,大新金融佔大新銀行74.59%,分派後王氏只佔大新銀行30.56%,名義上控制權由74.59%降至30.56%,王氏家族是否願意?

況且大新金融實物分派後資產大減,與大新銀行合併後,大新金融股東(包括王氏家族)所佔股權亦大減,如此合併對大新金融無好處,除非在合併比例方面獲相當受惠,則作別論。市場經常注視大新銀行被收購的可能性,王氏家族雖不置可否,或者目前時機並不適合,但畢竟是王氏家族的重要資產,對此將慎重處理。

因消息已公布,大新金融亦上升甚多,暫時是中性,如升至54元以上可沽,回至50元以下可吸,至少大新銀行仍然可以耐性持有,短期或無收購消息,而收取作為代理商的26億元,應有利其業績。

?

#戴兆 #滬港財信通 #公司透視 - 大新系受消息左右
26 : GS(14)@2016-08-24 14:27:30

盈利降14%,至9.5億,
27 : GS(14)@2017-03-22 15:34:30

盈利降5%,至18.4億
28 : GS(14)@2018-03-21 16:52:00

盈利增3成,至33億,
29 : GS(14)@2018-08-24 09:36:35

盈利增40%,至16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4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