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直銷銀行與互聯網“寶寶”鬥法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084

2014年8月30日,北京中國國際金融展上,民生銀行直銷銀行廣告。 (CFP/圖)

面對互聯網金融浪潮的步步緊逼,傳統銀行業希望借助直銷銀行的“虛擬網點”,把筷子伸到別人碗里。

2014年以來,16家直銷銀行先後登場。這是中國傳統銀行業對抗互聯網金融的新招數。

直銷銀行又名直通銀行,有點像網上銀行的升級版,其實就是拋開櫃面的開戶程序,讓客戶可以在網上直接辦理銀行業務。跟網上銀行不同的是,各家銀行的直銷銀行不僅為本行客戶服務,其服務對象也包括其他銀行的持卡人。

興業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楊忠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我們希望用高收益產品引來他行的客戶。”

第一個吃螃蟹的是北京銀行。2013年9月18日,北京銀行與荷蘭國際集團(ING)(國際知名的直銷銀行)合作,宣布開通直銷銀行服務模式,並在北京、南京、濟南、西安四地率先推出首批共計6個試點,致力於打造直銷銀行“線上+線下”的營銷模式。但其目前仍在測試中,還未真正上線。

幾乎與此同時,民生銀行也宣布與阿里巴巴展開全面合作,其中一個重點就是直銷銀行業務。2014年2月28日,民生銀行直銷銀行正式上線,成為國內首家真正意義上的直銷銀行。

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迄今為止,共有民生銀行、平安銀行、包商銀行等16家銀行直銷銀行上線,僅2014年下半年就上線12家。

更多的銀行正在為加入直銷銀行隊伍積極籌備,其中,以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為主體的中小銀行更有積極性。直銷銀行能彌補這些銀行網點少、規模小等劣勢,也讓這些銀行和國有大行正面展開金融產品競爭,畢竟誰都希望從他人碗里分得一杯羹。

等來了“通行證”

實際上,直銷銀行概念並不新鮮,最早出現於1980年代,以北京銀行的合作對象、歐洲最大的直銷銀行——荷蘭國際直銷銀行(ING-DiBa)為例,其業務範圍主要包括:活期賬戶、儲蓄賬戶、個人房地產金融、中間業務和分期還款等。

目前,這種模式在德國最為普及。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2年,德國直銷銀行的顧客數量漲了3倍,從400萬擴大至約1600萬人,相當於德國五個人中就有一個是直銷銀行客戶。

直銷銀行創造的利潤也令傳統銀行業艷羨,截至2009年底,ING-DiBa在各個國家已經擁有超2,290萬客戶,儲蓄總額達到3,538億歐元。同樣在2009年底,直銷銀行DKB資產總額達508億歐元,人均資產高達4316萬歐元/人。

海外直銷銀行提供的產品定位於“簡單”,以“薄利多銷”策略贏得市場。僅有儲蓄賬戶、存款證、抵押貸款等基礎產品,通過較高的存款利率和較優惠的貸款利率來吸引客戶,其利差則低達1%左右且長期維持。它通過精準營銷和高效運營,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回報。

這種成熟的模式在中國卻遲遲難以發展,楊忠回憶,興業銀行早在2003年就運行過類似業務——e卡賬戶,但發展緩慢,到今年年初,e卡客戶量總共才20萬左右。

對於傳統銀行業來說,發展直銷銀行最大的顧慮是:這種虛擬電子賬戶模式對現有銀行體系會有多大程度的沖擊?

和其他行業一樣,線上線下同時發展都意味著左手搏右手,內部沖突在所難免。一位城商行高層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做直銷銀行“最擔心的就是可能會產生線下客戶往線上轉移的問題”。

但無論如何,客戶從左手到右手,總比去別人家好。

2013年,作為一條“鮎魚”,余額寶在短期內吸引的資金規模超過4000億,由此引發互聯網金融熱,並且成功催生出一批“寶寶”類產品,這讓原本觀望的銀行們坐不住了。

“受到余額寶的刺激,銀行突然發現不能再等了。”上述城商行高管回憶。

他回憶,在余額寶最火的階段,各大銀行經常開務虛會討論怎樣應對客戶流失問題,在主題為“銀行面向互聯網金融”的會上,每一次都會有各種想法,各種項目都被拿來一一討論過,最後形成的共識就是直銷銀行的模式。“這是一種新模式,可以解決銀行存貸比問題,做起來也相對容易。”他說。

當時橫在直銷銀行面前的還有制度障礙,央行規定開設電子賬戶一定要先到櫃臺確認身份,這就是業界俗稱的強實名認證。這個規定卻管不到支付寶、余額寶類的互聯網公司,“這就是有失公平啊。”興業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楊忠回憶,在銀監會開會的時候,銀行的代表都對此提出異議,“憑什麽可以讓第三方支付開賬戶,不讓我們開。銀行的錢都被轉過去了”。

興業銀行的e卡賬戶就缺臨門一腳,楊忠回憶,他2006年到2008年,年年給行里寫報告,談全球的網絡銀行趨勢,直銷銀行早在他的密切關註中。

2014年3月14日,楊忠等來了直銷銀行的“通行證”。當天,中國人民銀行下發了《關於規範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立個人人民幣電子賬戶的通知》(討論稿)(下稱《通知》),其中界定了強弱實名電子賬戶,徹底打消了監管壁壘。

強實名電子賬戶和弱實名電子賬戶的區別,僅僅在於客戶是否在櫃臺進行身份認證。而弱實名電子賬戶,其資金與綁定的銀行賬戶必須對接,只能是“從哪里來回哪里去”。

就在該《通知》出臺不到半個月,即當月27日,興業銀行直銷銀行低調上線,成為業界第二家,此後上海銀行、珠海華潤銀行、南京銀行等一些城商行紛紛跟進。

(ING Direct網站首頁截圖/圖)

靠什麽搶客戶?

對於銀行來說,除了應對余額寶為首的互聯網金融挑戰,更在於未雨綢繆。“利率市場化以後,現有銀行運行模式必然有一個顛覆,躺著也能掙錢的時代過去了,直銷銀行會變成一個相對穩定而且風險可控的利潤中心,這是一個盾,有助於銀行防守。”上述城商行高管分析。

興業銀行的直銷銀行一經推出,即迎來爆發式的增長。楊忠稱,從3月底上線,到11月底,興業銀行的客戶數猛增50萬,資產則超500億元。

在11月8日正式上線的平安銀行直通銀行,其客戶數已經達到二十余萬。截至2014年10月25日,民生銀行直銷銀行客戶數超過120萬,資產管理總額逾200億。

與便捷性相比,高收益、安全性才是直銷銀行吸引用戶的王牌。目前,各大銀行的直銷銀行推出存款業務遵循“存款期限最大化結轉利息”規則。也就是說,在相同的情況下,存10萬一年期,如果提前支取,直銷銀行的利息將會比普通銀行存款結息最高可達7倍。而很多直銷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也普遍維持在4.5%左右。

平安銀行的一位工作人員稱,“我自己也將錢放在‘平安銀’里面,它其實就是銀行版的余額寶,只不過利息會比余額寶高。”

綜觀市面上的直銷銀行,其業務主流是存款和理財、基金等,有些銀行還推出了貸款業務。在存、貸、匯環節全線布局,是目前直銷銀行的主要目標。以民生銀行為例,目前直銷銀行產品有如意寶貨幣基金產品、定活寶定期產品、民生金黃金買賣產品、隨心存儲蓄產品四種。一家城商行的直銷銀行高層稱,未來直銷銀行與傳統銀行差異化發展就在於P2P業務。

在他眼中,直銷銀行意味著各種可能性,下一步就是銀行版的P2P,客戶有借款需求,經過銀行審核,再拆分成幾個包放到網上,購買者的門檻很低,甚至1000元即可起賣。

楊忠則透露,興業銀行的直銷銀行下一步將推出興業票,“興業票”是企業以銀行承兌匯票托收款作為還款來源,提供銀行承兌匯票質押;並通過直銷銀行,向個人投資者進行貼息發售、獲取票據融資;在銀行承兌匯票到期後,購買“興業票”的個人投資者,可獲得以承兌匯票托收款兌付的投資本息。

南方周末記者走訪的多家銀行網點發現,在線下,很少銀行網點會推直銷銀行。楊忠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線下不是完全沒有推,只是推給別的銀行客戶。先讓他成為我的弱實名賬戶,然後再成為我的強實名賬戶,最後真正成為我的客戶。”

華夏銀行公司信貸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直銷銀行對銀行網點的存款實際上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我們都是搶別的銀行的客戶,如果是自己銀行的客戶就不算工作業績。”

類似的事情同樣發生在平安銀行。“客戶經理不需要推直銷銀行,銀行網點本身就有自己的客戶群和理財產品,不必太過擔心存款流失。”該行的一位資深業務經理如此說。

而另一家城商行的策略是,在該銀行市場占有率比較高的城市不主推。“比如說,這家銀行在某個城市的市場占有率能夠進到前五,在這個城市就不推;如果占有率排在前十以後,他就要大力推。”上述城商行高層說。

不管直銷銀行是各大銀行布局未來的“矛”還是“盾”,變化已經開始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397

個人征信,阿里與騰訊鬥法的新戰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20/157541.shtml

個人征信,阿里與騰訊鬥法的新戰場
二說 二說

個人征信,阿里與騰訊鬥法的新戰場

成熟的征信體系將釋放巨大的金融衍生場景,勢必成為騰訊和阿里鬥法的新戰場。

去年1月5日,央行批準8家機構預做個人征信準備,騰訊征信和芝麻信用同列其中,但螞蟻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近水樓臺,依托支付寶入口迅速擴張,而騰訊2014年高調路演的征信業務卻按兵不動,直到最近才四處商務拓展,大舉接入第三方數據,試圖以強勢社交為信用背書,後發先至,彎道超車螞蟻金服。

芝麻開門這兩年

馬雲做金融並非燭照先機,而是支付寶金融場景成熟後的合理選擇。但阿里能擺脫傳統銀行桎梏,拆分出螞蟻金服這樣600億估值的金融帝國,芝麻信用自有其承上啟下的作用。

阿里信用體系從2002年的誠信通,到交易評價、實名認證、擔保交易,基本都是給淘系業務打工,再到阿里小貸才有金融平臺雛形。2007-2010年,阿里聯合建行、工行力推網貸產品,多數小微商家卡在征信環節功敗垂成。阿里倒是信心暴棚,2010年甩掉銀行赤膊上陣,但銀監會《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限制了融資渠道,加上2014年4月虛擬信用卡又被叫停,馬雲怒噴銀行之後才有了小微金服蛻變而來的螞蟻金服。

這個決策放大了芝麻信用的底層風控作用,以便繞開傳統金融,獨立解決陌生人交易場景中的身份及違約風險評估問題,芝麻信用的任務就是三件事:

一、打通外部數據

中美基礎金融環境大不相同,央行數據庫中的8.6億人約3.5億有征信記錄,僅覆蓋總人口的35%,遠低於美國的92%,加上中美儲蓄率和信用卡持有率倒掛,互聯網公司想做美國FICO式的風控模型幾乎不可能。阿里握有中國最大電商數據庫,攻下了部分公共數據,但拿不到封閉的金融數據,也只能依賴跨業合作來補全,芝麻信用負責人鄧一鳴曾表示,征信數據僅30-40%來自阿里體系,其余均為第三方數據。

不過讓那麽多合作企業甘心就範肯定需要些手腕,芝麻信用的套路是先勾勒出一個雙贏的願景,然後以阿里和螞蟻金服的高光為背書,讓合作企業痛感原有的風控機制太Low,再用先玩後付、免押減押之類的優惠為餌,引導第三方用戶到支付寶的服務窗完成授權,這套花小錢辦大事的策略也只有BAT才玩得純熟。

二、技術鋪墊

芝麻信用有螞蟻金服的技術護盤,前端產品卻有雙贏的拿來主義——face++的人臉識別和活體檢測,這是高頻且嚴苛的應用場景,需要強化技術的自學習能力,而不是在魔漫、美圖里去研究網紅臉的特征;芝麻信用關註的則是如何給正確的人授信,否則在“證明你是你”的搞笑課題之前,技術再牛X也是枉然。

芝麻信用打通連接公安系統的實名驗證與活體檢測,不同於Uber司機端的掃臉登錄,關註的不僅是人與賬號的深度關聯,也著眼於為螞蟻金服的商業化提供成熟可靠的服務。

三、商業模式

征信事業群在螞蟻體制內並不背負盈利KPI,但團隊仍有前向收費的沖動,更何況芝麻信用本身就是個金融產品,事業群只不過激發了屁股決定腦袋的積極性,查詢收費只是基礎,開源節流並舉才是重點,比如:

1、減負

芝麻信用給用戶打分,自然要為合作方的溢出風險兜底,這點費用對螞蟻金服不構成負擔但對團隊績效是壓力,因此必須盡快分攤和轉嫁。

2、追繳

信用機制如果只攔不放,只堵不疏,不但對商家無用,對螞蟻價值也不大,所以芝麻信用在避免誤殺的同時,正調動釘釘等內部資源強化對授信老賴的追繳,這是風控自我修複機制的延伸,當然支撐芝麻信用這麽做的肯定不全是契約精神。

騰訊征信表面學步,實則反其道而行之

騰訊做征信有一點與芝麻信用相通,即必須自證其數據體系是央行信用數據的拓展而非補充,既不兼容也不可替代,也就是說互聯網征信的生存空間在於它覆蓋了那5億沒有信貸或征信記錄的人群。

按內部披露的時間表,騰訊征信將於今年8月底全面開放,入口是去年即已上線卻一直處於待開通狀態的微信和QQ公眾號,騰訊征信之所以要玩這種“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模式,有其不得已的苦衷:

一、數據積累是個漫長過程

騰訊征信依賴三部分數據,騰訊系的基礎業務數據,如社交、遊戲等;從合作金融機構拿到的信貸和金融信息以及外部數據。

三部分數據都處於半開發狀態,從自有數據來說,始於PC的QQ在移動時代已有疲態,財付通一直在支付寶的陰影中,微信雖是社交利器,但事業部在體系內話語權太高,整合頗為不易,所以騰訊征信退而求其次,8月率先上線的將是手Q資源,即使坐擁3億實名認證用戶,缺少了微信的頂級資源,冷眼看去仍有些異樣。

二、交易數據仍付缺如

騰訊的強社交關系鏈,在活躍和粘性上超過電商,但有效交易數據明顯不足。微信支付的成熟晚於支付寶,微商又不爭氣,京東雖已歸屬騰訊陣營,但獨立做金融的初衷不改,去年就對微信支付做過灰度發布,以強推京東支付,有金融業務VP甚至暗示在合適時機關閉微信支付,騰訊能慶幸的是,撐到了社交深度嵌入生活場景的這一天。

三、第三方合作

馬化騰一向認為騰訊“更適合做基礎性、平臺性、普適性的連接器”,而騰訊征信能否成為底層連接器,取決於它串聯了多少第三方企業。

之前騰訊有價值的交易數據大多來自微信支付,特別是開通了免密代扣的滴滴,所以未來合作主攻高頻O2O、打通外部場景符合邏輯。在騰訊征信規劃的首批特殊權益中,除了合作銀行的信用卡在線申請,主打的就是旅遊出行企業,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場景可能是婚戀交友領域。

在社交紅利進入收割期、微眾銀行出師不利、微粒貸等小微金融產品承壓的大背景下,騰訊征信的亮相時機可謂恰到好處。

企鵝和螞蟻肉搏,G點還是信用

芝麻信用和騰訊征信作為兩大互金體系對決的鎩手鐧,勝敗已不是PR向的面子工程,而是關乎誰的用戶和數據更有價值。

這場較量首先是騰訊社交經濟學與阿里交易經濟學的全面對決。

在中國,互聯網征信沒有美國成熟的5C1S和FICO模型可用,因而建立違約概率評估體系是第一要務,表面上螞蟻和騰訊旗鼓相當,芝麻有支付寶的3億實名認證用戶,其中5000萬是優質用戶,後者有3億QQ實名用戶,而微信即將進入戰場。

但真正拼的還是數據質量。芝麻信用宣稱為旅遊出行企業設計的風控體系效果穩定,KS值為25%,騰訊征信則表示查得率、查全率、查準度上全面領先,而且籍由社交信息的引入,KS值的跨期校驗樣本有5%的提升,這是相當驚人的。

騰訊征信發揮了那條著名的社交經濟學理論,即你的收入是你經常聯系10個人的平均值,在人以類聚、物以群分的社會結構里精準定義真實生活圈,這有助於找到芝麻信用從iPhone手機等超前消費中無法識別的那群人。某種程度上,這也是騰訊對Facebook“你的好友名單決定你的貸款”的活學活用,是朋友圈信用的一種中國式檢驗。

對佳緣、百合之類的平臺來說,微信朋友圈比芝麻信用更能為表面光鮮的白富美和高富帥“卸妝”,社交比消費更能勾勒人的真實生活狀態,“自己約的炮含淚也要打完”不再是笑談,這類數據正在支持騰訊征信開拓一條芝麻信用暫時無法染指的戰線。

從手段上說,中國互聯網征信都是美國Zestfinance的翻版,後者善於從FICO低於500分的邊緣群體中篩選出相對優質人群,擁有超級入口的芝麻信用和騰訊征信與此類似,拼的是誰擁有更多的第三方商業化場景。

這也符合央行“數據來源於第三方,使用於第三方”的要求。

對企業來說,授信源越多風控越完善,因此理論上對芝麻信用與騰訊征信都不會排斥。以旅遊行業為例,芝麻信用的用戶識別度是60%,騰訊宣稱在70%以上,嘴炮可謂開足馬力,但真相如何企業自有判斷。

這也引出了另一個決定性因素:技術。

與螞蟻和曠視科技的合作不同,騰訊征信依賴的是集團旗下的優圖團隊,後者深耕圖像識別技術多年,拿過不少獎項,之前做過水印相機、天天p圖這樣的產品,給社交圖片打上LBS信息等,也為易迅這樣不成熟的電商研發過圖片壓縮技術,但要證明自身價值,還得借助於征信之類更嚴苛的金融場景。

技術的演進有時也使簡單問題複雜化,開啟實名認證+人臉識別+活體檢測的流程繁雜,先要OCR身份證,接著刷臉,然後再進行活體檢測,芝麻信用要求左右擺動頭部,以顧名思義的證明檢測者仍然存活,騰訊征信會讓你說出一段數字加以唇語識別。

對非金融性的第三方企業來說,這個門檻未免太高:

首先,不管企業用戶與互聯網征信樣本數據的重合率有多高,未經授權都不能為企業所用,所以企業運用互聯網征信的前提是“大公無私”的將自有用戶輸出給螞蟻或騰訊完成授權,這就變相推高了有效用戶的獲取門檻;

其次,中國現時征信體系如同孤島,銀行對互金封閉,互金之間封閉,各方全力爭取的都是線下企業,但因為各體系割裂,數據不能互為校驗,存在誤殺;

最後,互聯網征信較之企業的傳統解決方案,未必有最佳的效費比,芝麻和騰訊都高舉免費大旗,但是不是“羊毛出在豬身上”的陽謀還有待觀察。

從這個意義上講,螞蟻和騰訊才是互聯網征信的真正贏家,未來的人們或許在某些場合需要用騰訊征信的技術證明自己在情感問題上的潔身自好,而在另一些場景中,則需要芝麻信用對自己消費能力的合適評判。

有一點是肯定的,成熟的征信體系將釋放巨大的金融衍生場景,勢必成為騰訊和阿里鬥法的新戰場,再加上剛剛投資Zestfinance的百度以及同樣申請了央行征信牌照的京東,這一桌麻將會打得很熱鬧。

互聯網征信 騰訊征信 芝麻信用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15

香港高官官邸的風水和情報鬥法

1 : GS(14)@2013-11-30 15:45:15

http://finance.sina.com.cn/zl/in ... /140417439212.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190

餐飲外賣平台大鬥法 盧志威

1 : GS(14)@2016-10-30 16:46:16

2016-10-27 HJ

從美股業績可見,大型零售商收入不濟,尤其是SKECHERS(SKX)和UNDER ARMOUR(UA),這兩家食正運動、健康概念的公司,自2013年起是升了數倍的明星股,現在對比年初均大跌數成,可見市場口味發生變化。兩間公司的股價有點類似MICHAEL KORS(KORS)在2014至2015年的走勢,當市場對品牌口味生變,股價往往大調整,KORS就在兩年內跌了六成多才見底,今年初才企穩,早前盛傳有人想出價以100億美元收購,且看會否成事。

如果要選零售股,筆者會建議在連鎖餐廳中找機會,因為在強美元下,很多食品、公用類股從高位跌了15%,股價開始有吸引力。當然這一波沽售,主要因為加息,市場對收息、防守類板塊不再感興趣,加上高估值,因此一口氣跌了不少,但如果未來數年能維持時好時壞的局面,投資者始終會回歸這類股份的懷抱。

連鎖餐廳逆市受歡迎

早前有媒體報道核心商場湧現吉舖,就筆者最近所見,如果高級零售品牌退租,而商場又未找到同級租客,似乎偏向「重整租戶組合」,亦即增加食肆的比例,因為食肆的承租能力較強,加上人人都要吃飯,不愁沒有生意,而出名的食肆更可帶旺人流,以現時的市道是好租客。所以,市道愈差,愈旺連鎖餐廳,尤其是平民化檔次最受歡迎,香港的大快活(00052)就是當中的代表。

其中一個要留意的趨勢是,送餐服務的興起會否為餐飲業帶來機會。早前筆者在ViuTV美女主播陳至君推介下,試用了UberEATS,雖然可以很方便地叫外賣,但是問題也顯而易見,首先是使用介面圖片不夠,只有少量食物有介紹圖片,就連意大利和法國餐也只能看文字靠估,既然食物收正價,就應把介面做得更好;其次,在香港找高級餐廳合作有點本末倒置,大家都知道100元的食物,三分一交租,三分一用作人工雜費,剩下的三分一才是食材,餐廳最多賺幾元,肯付錢去高級餐廳就是「食環境」,可能是裝修夠豪或夠文青,可以上載到Facebook或IG呃like,沒有人會付正價在辦公室捱貴價飯盒。

假如以北港島為試點,應該主力做中至高級送餐,UberEATS與大型連鎖快餐做相同市場,看來沒有優勢,但豪過快餐、平過高級餐廳,介乎50至80元的好吃飯盒會大受歡迎,例如筆者在上環就經常光顧兩至三間這類價錢中等而又好吃的外賣餐廳。如果UberEATS、foodpanda可以把優質餐廳,通過互聯網平台推介給客戶,就會對傳統餐飲業產生改變。

目前中國有餓了麼、美團外賣這些平台,配合愈來愈宅的都市人,規模已做得很大,近日Facebook也在美國試行在專頁落單點餐,很明顯,巨型科網企業已把觸覺伸延至餐飲業,雖然目前仍未找到最好的營運模式,但全球最聰明的人都在做IT。

數年前,沒有人會想到紐約的士牌會輕易跌一半,今天已確實發生,相信在未來數年就會有平台或企業在送餐變革中跑出或倒地。

本人客戶持有Facebook

#盧志威 #投資分析 #鴻鵠財誌 - 餐飲外賣平台大鬥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1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