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個人征信,阿里與騰訊鬥法的新戰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20/157541.shtml

個人征信,阿里與騰訊鬥法的新戰場
二說 二說

個人征信,阿里與騰訊鬥法的新戰場

成熟的征信體系將釋放巨大的金融衍生場景,勢必成為騰訊和阿里鬥法的新戰場。

去年1月5日,央行批準8家機構預做個人征信準備,騰訊征信和芝麻信用同列其中,但螞蟻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近水樓臺,依托支付寶入口迅速擴張,而騰訊2014年高調路演的征信業務卻按兵不動,直到最近才四處商務拓展,大舉接入第三方數據,試圖以強勢社交為信用背書,後發先至,彎道超車螞蟻金服。

芝麻開門這兩年

馬雲做金融並非燭照先機,而是支付寶金融場景成熟後的合理選擇。但阿里能擺脫傳統銀行桎梏,拆分出螞蟻金服這樣600億估值的金融帝國,芝麻信用自有其承上啟下的作用。

阿里信用體系從2002年的誠信通,到交易評價、實名認證、擔保交易,基本都是給淘系業務打工,再到阿里小貸才有金融平臺雛形。2007-2010年,阿里聯合建行、工行力推網貸產品,多數小微商家卡在征信環節功敗垂成。阿里倒是信心暴棚,2010年甩掉銀行赤膊上陣,但銀監會《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限制了融資渠道,加上2014年4月虛擬信用卡又被叫停,馬雲怒噴銀行之後才有了小微金服蛻變而來的螞蟻金服。

這個決策放大了芝麻信用的底層風控作用,以便繞開傳統金融,獨立解決陌生人交易場景中的身份及違約風險評估問題,芝麻信用的任務就是三件事:

一、打通外部數據

中美基礎金融環境大不相同,央行數據庫中的8.6億人約3.5億有征信記錄,僅覆蓋總人口的35%,遠低於美國的92%,加上中美儲蓄率和信用卡持有率倒掛,互聯網公司想做美國FICO式的風控模型幾乎不可能。阿里握有中國最大電商數據庫,攻下了部分公共數據,但拿不到封閉的金融數據,也只能依賴跨業合作來補全,芝麻信用負責人鄧一鳴曾表示,征信數據僅30-40%來自阿里體系,其余均為第三方數據。

不過讓那麽多合作企業甘心就範肯定需要些手腕,芝麻信用的套路是先勾勒出一個雙贏的願景,然後以阿里和螞蟻金服的高光為背書,讓合作企業痛感原有的風控機制太Low,再用先玩後付、免押減押之類的優惠為餌,引導第三方用戶到支付寶的服務窗完成授權,這套花小錢辦大事的策略也只有BAT才玩得純熟。

二、技術鋪墊

芝麻信用有螞蟻金服的技術護盤,前端產品卻有雙贏的拿來主義——face++的人臉識別和活體檢測,這是高頻且嚴苛的應用場景,需要強化技術的自學習能力,而不是在魔漫、美圖里去研究網紅臉的特征;芝麻信用關註的則是如何給正確的人授信,否則在“證明你是你”的搞笑課題之前,技術再牛X也是枉然。

芝麻信用打通連接公安系統的實名驗證與活體檢測,不同於Uber司機端的掃臉登錄,關註的不僅是人與賬號的深度關聯,也著眼於為螞蟻金服的商業化提供成熟可靠的服務。

三、商業模式

征信事業群在螞蟻體制內並不背負盈利KPI,但團隊仍有前向收費的沖動,更何況芝麻信用本身就是個金融產品,事業群只不過激發了屁股決定腦袋的積極性,查詢收費只是基礎,開源節流並舉才是重點,比如:

1、減負

芝麻信用給用戶打分,自然要為合作方的溢出風險兜底,這點費用對螞蟻金服不構成負擔但對團隊績效是壓力,因此必須盡快分攤和轉嫁。

2、追繳

信用機制如果只攔不放,只堵不疏,不但對商家無用,對螞蟻價值也不大,所以芝麻信用在避免誤殺的同時,正調動釘釘等內部資源強化對授信老賴的追繳,這是風控自我修複機制的延伸,當然支撐芝麻信用這麽做的肯定不全是契約精神。

騰訊征信表面學步,實則反其道而行之

騰訊做征信有一點與芝麻信用相通,即必須自證其數據體系是央行信用數據的拓展而非補充,既不兼容也不可替代,也就是說互聯網征信的生存空間在於它覆蓋了那5億沒有信貸或征信記錄的人群。

按內部披露的時間表,騰訊征信將於今年8月底全面開放,入口是去年即已上線卻一直處於待開通狀態的微信和QQ公眾號,騰訊征信之所以要玩這種“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模式,有其不得已的苦衷:

一、數據積累是個漫長過程

騰訊征信依賴三部分數據,騰訊系的基礎業務數據,如社交、遊戲等;從合作金融機構拿到的信貸和金融信息以及外部數據。

三部分數據都處於半開發狀態,從自有數據來說,始於PC的QQ在移動時代已有疲態,財付通一直在支付寶的陰影中,微信雖是社交利器,但事業部在體系內話語權太高,整合頗為不易,所以騰訊征信退而求其次,8月率先上線的將是手Q資源,即使坐擁3億實名認證用戶,缺少了微信的頂級資源,冷眼看去仍有些異樣。

二、交易數據仍付缺如

騰訊的強社交關系鏈,在活躍和粘性上超過電商,但有效交易數據明顯不足。微信支付的成熟晚於支付寶,微商又不爭氣,京東雖已歸屬騰訊陣營,但獨立做金融的初衷不改,去年就對微信支付做過灰度發布,以強推京東支付,有金融業務VP甚至暗示在合適時機關閉微信支付,騰訊能慶幸的是,撐到了社交深度嵌入生活場景的這一天。

三、第三方合作

馬化騰一向認為騰訊“更適合做基礎性、平臺性、普適性的連接器”,而騰訊征信能否成為底層連接器,取決於它串聯了多少第三方企業。

之前騰訊有價值的交易數據大多來自微信支付,特別是開通了免密代扣的滴滴,所以未來合作主攻高頻O2O、打通外部場景符合邏輯。在騰訊征信規劃的首批特殊權益中,除了合作銀行的信用卡在線申請,主打的就是旅遊出行企業,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場景可能是婚戀交友領域。

在社交紅利進入收割期、微眾銀行出師不利、微粒貸等小微金融產品承壓的大背景下,騰訊征信的亮相時機可謂恰到好處。

企鵝和螞蟻肉搏,G點還是信用

芝麻信用和騰訊征信作為兩大互金體系對決的鎩手鐧,勝敗已不是PR向的面子工程,而是關乎誰的用戶和數據更有價值。

這場較量首先是騰訊社交經濟學與阿里交易經濟學的全面對決。

在中國,互聯網征信沒有美國成熟的5C1S和FICO模型可用,因而建立違約概率評估體系是第一要務,表面上螞蟻和騰訊旗鼓相當,芝麻有支付寶的3億實名認證用戶,其中5000萬是優質用戶,後者有3億QQ實名用戶,而微信即將進入戰場。

但真正拼的還是數據質量。芝麻信用宣稱為旅遊出行企業設計的風控體系效果穩定,KS值為25%,騰訊征信則表示查得率、查全率、查準度上全面領先,而且籍由社交信息的引入,KS值的跨期校驗樣本有5%的提升,這是相當驚人的。

騰訊征信發揮了那條著名的社交經濟學理論,即你的收入是你經常聯系10個人的平均值,在人以類聚、物以群分的社會結構里精準定義真實生活圈,這有助於找到芝麻信用從iPhone手機等超前消費中無法識別的那群人。某種程度上,這也是騰訊對Facebook“你的好友名單決定你的貸款”的活學活用,是朋友圈信用的一種中國式檢驗。

對佳緣、百合之類的平臺來說,微信朋友圈比芝麻信用更能為表面光鮮的白富美和高富帥“卸妝”,社交比消費更能勾勒人的真實生活狀態,“自己約的炮含淚也要打完”不再是笑談,這類數據正在支持騰訊征信開拓一條芝麻信用暫時無法染指的戰線。

從手段上說,中國互聯網征信都是美國Zestfinance的翻版,後者善於從FICO低於500分的邊緣群體中篩選出相對優質人群,擁有超級入口的芝麻信用和騰訊征信與此類似,拼的是誰擁有更多的第三方商業化場景。

這也符合央行“數據來源於第三方,使用於第三方”的要求。

對企業來說,授信源越多風控越完善,因此理論上對芝麻信用與騰訊征信都不會排斥。以旅遊行業為例,芝麻信用的用戶識別度是60%,騰訊宣稱在70%以上,嘴炮可謂開足馬力,但真相如何企業自有判斷。

這也引出了另一個決定性因素:技術。

與螞蟻和曠視科技的合作不同,騰訊征信依賴的是集團旗下的優圖團隊,後者深耕圖像識別技術多年,拿過不少獎項,之前做過水印相機、天天p圖這樣的產品,給社交圖片打上LBS信息等,也為易迅這樣不成熟的電商研發過圖片壓縮技術,但要證明自身價值,還得借助於征信之類更嚴苛的金融場景。

技術的演進有時也使簡單問題複雜化,開啟實名認證+人臉識別+活體檢測的流程繁雜,先要OCR身份證,接著刷臉,然後再進行活體檢測,芝麻信用要求左右擺動頭部,以顧名思義的證明檢測者仍然存活,騰訊征信會讓你說出一段數字加以唇語識別。

對非金融性的第三方企業來說,這個門檻未免太高:

首先,不管企業用戶與互聯網征信樣本數據的重合率有多高,未經授權都不能為企業所用,所以企業運用互聯網征信的前提是“大公無私”的將自有用戶輸出給螞蟻或騰訊完成授權,這就變相推高了有效用戶的獲取門檻;

其次,中國現時征信體系如同孤島,銀行對互金封閉,互金之間封閉,各方全力爭取的都是線下企業,但因為各體系割裂,數據不能互為校驗,存在誤殺;

最後,互聯網征信較之企業的傳統解決方案,未必有最佳的效費比,芝麻和騰訊都高舉免費大旗,但是不是“羊毛出在豬身上”的陽謀還有待觀察。

從這個意義上講,螞蟻和騰訊才是互聯網征信的真正贏家,未來的人們或許在某些場合需要用騰訊征信的技術證明自己在情感問題上的潔身自好,而在另一些場景中,則需要芝麻信用對自己消費能力的合適評判。

有一點是肯定的,成熟的征信體系將釋放巨大的金融衍生場景,勢必成為騰訊和阿里鬥法的新戰場,再加上剛剛投資Zestfinance的百度以及同樣申請了央行征信牌照的京東,這一桌麻將會打得很熱鬧。

互聯網征信 騰訊征信 芝麻信用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