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香港高等法院继续冻结黄光裕夫妇16亿港元资产(更新二)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inc/webcontent.jsp?id=110243164&time=2009-09-08&cl=100&page=all





【《财经网》香港特稿/记者 王端】香港高等法院9月8日上午决定,与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 (00493.HK)前主席黄光裕先生及其妻杜鹃女士有联系的两家公司Shinning Crown Holdings、Shine Group Limited,不得处置7.79亿股国美电器股份,直至法院另行颁令为止。

  高等法院此前已发出临时强制令冻结黄、杜及两家公司达16.55亿港元资产。

  根据香港证监会9月8日晚间发布的公告,上述两家公司现已依据有关强制令,将代表有关股份的股份证明书存放于法院。

  香港证监会指出,就香港证监会所展开的有关法律程序而言,这两家公司将有关股份证明书交付法院保管,加上法院8日颁令禁止处置上述国美电器股份,这批股份便得以保存。

  而针对上述两家公司的临时强制令因此解除,但对黄光裕及杜鹃的临时强制令则仍然有效。

  当天的聆讯从早上9时30分开始,为时三个小时,比计划聆讯时间超出两个半小时。作为第一、第二被告的黄光裕及杜鹃夫妇并未派出代表律师出席, 第三、第四被告,即Shinning Crown Holdings、Shine Group Limited,则由律师潘松辉代表出席。

  在庭上,身着黑色西装、打着花色领结的潘松辉,气势逼人。潘在之前的电讯盈科(00008.HK)私有化案件中,曾出任香港证监会的代表律师。而本次庭审的法官关淑馨,亦曾担任过电讯盈科私有案件中的法官。

  证监会则派出Simon Westbrook作为代表律师。

  证监会认为,被申请临时冻结的第三、第四被告资产,即其持有的国美电器股份,会随着大市上下波动,因此建议对被告持有的股份进行重新估价。

  证监会建议,若存放于法院的国美电器的股份价值跌至低于16.55亿港元,有关被告须提供额外的资产。

  但在经过辩论之后,证监会的建议,遭到法官拒绝。

  不过,证监会代表律师Simon Westbrook在聆讯后指出,若国美股价未来大幅下跌,证监会保有重回法院、要求被告提供额外资产的权利。

  8月4日,香港证监会向香港高等法院递交申请,以涉嫌“证券欺诈或欺骗活动”为由,要求冻结黄光裕、杜鹃夫妇及其所控制公司Shinning Crown Holdings、Shine Group Limited价值16.55亿港元的资产。

  证监会早前调查指出,黄光裕、杜鹃夫妇在2008年1月及2月进行国美电器股份回购计划,目的是以国美电器的公司资金购买本由黄持有的股份,从而协助黄光裕向一家财务机构偿还一笔24亿元的私人贷款。证监会指上述计划引致国美电器损失约16亿元港元。

  公开资料显示,在2008年1月22日至2008年2月5日期间,国美电器在市场购回共计1.298亿股国美电器股份,总值约22亿港元。

  香港高等法院于8月5日批准了香港证监会提出的临时资产冻结申请,冻结期限至2009年9月8日。

  证监会8日晚间指出,该会已向身处内地的黄光裕及其妻子杜鹃送达有关法律程序文件。为协助法院文件送达,证监会一直与内地机关保持联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5

難題解方》政府要做的,不只是讓學校退場就好 化解高等教育危機 可從三大方向著手

2015-12-14  TWM

若想讓台灣的高等教育恢復競爭力,需要長期結構性的改造。但面對眼前的少子化現象,至少可從放寬管制、公開資訊、增加學生選擇性以及宏觀調控人力產出等下手。

國內各大學院校將在二○一六年,面臨新生數減少兩萬人以上的「招生懸崖」;過了這道懸崖,前方仍有許多陡峭向下的山谷守候,一直要到二五年,台灣十八歲青年數降至二十萬人左右,人口結構才能暫時維持均衡。

面對持續性的少子化危機,如何用合理的方式,縮減供過於求的大學校數與招生名額,除了「減量」之外,政府更應利用這次轉型契機,調整台灣高等教育長期的退化與失能問題。

針對迫在眉睫的「大學退場」問題,教育部顯然已決定借助「看不見的手」之力,讓招不到學生的私校,自行被市場機制淘汰;而自由公平的競爭環境,無疑是市場機制發揮功能的前提。

解方一:放寬大學管制

辦學更有特色 形成良性競爭政大校長周行一就建議,教育部不妨放寬管制範圍,在不違反法令及公益的前提下,開放私校擁有規畫辦學形式、收費標準,甚至招生名額的自由;如 此一來,私校辦學得以更接近「多元」、「特色」、「自由化」的目標;假如出現類似美國常春藤聯盟的優秀私校,也能間接刺激公立學校進步。

「美國最有名的創業學校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強調實務的柯林學院(Collin College)規模都不大,卻因為辦出特色,成為全球效法的對象。」台科大校長廖慶榮也呼應周行一觀點,認為官方一旦放寬對教學內容、學費的管制,不但 能夠讓體質不佳的學校退場,更可能發掘出更多特色學校。

此外,公開透明的資訊,是讓市場機制得以順暢運作的另一項重要因素。

解方二:公開校務資訊

選校系有依據 避免學生踩雷除了十二月初首度公布的大專校院系所的註冊率,「教育部若要將決定大學存亡的責任交到學生手上,至少應該公布財務狀況、專任教師數量、生師 比、學生畢業率、畢業生升學就業狀況等資訊。」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管中祥指出。立委鄭麗君也主張,教育部若無法主導大學整併,就應要求學校公開校務資 訊,接受公眾課責。

公開校務資訊,可讓學生挑選校系前有足夠的判斷依據,一方面能避免學生踩到「地雷」,挑到岌岌可危的校系就讀;另一方面,也讓沒有市場競爭力的校系,在市場自然淘汰下,被迫退場或轉型。

而讓高中高職生畢業後,擁有更多發展的可能,而非「無條件升學」,才算是真正落實「自由選擇」精神。

解方三:宏觀調整人力培育就業後再進修 縮小產學落差二十年前,教改團體發動四一○大遊行的一項訴求,就是「打倒升學主義」;不過事隔多年,「惟有讀書高」這句話,依舊像是圈住台灣人思想的緊箍 咒。管中祥分析,台灣過去缺乏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尊重,近年技職教育陸續出現成功案例,稍稍扭轉社會氛圍,但整體而言,升學至上的想法,仍然沒有改變。

「理想狀態下,高職生畢業後應該有七成直接就業,三成升學,但台灣的高職生,大概有九成繼續升學。」台科大校長廖慶榮分析,由於多數高職生仍以升學為第一 優先,原本屬於技職體系的高職,也因升學表現而產生「明星高職」與「一般高職」的分類,幾乎與普通高中系統沒有差別。

廖慶榮建議,既然「明星高職高中化」已是事實,教育部不妨將高職教育分為「升學型」與「就業型」兩種學程;升學型職校重視基礎學科,就業型職校主攻實務技 術。針對選擇就業的高職生,政府應該提供健全的回流教育管道,一方面可以縮小「產學落差」,同時也讓技職科大的學生來源,得以更加多元。

除了讓需求端的學生擁有更多選擇之外,站在供給面的政府也應思考,台灣未來的產業結構發展,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人力資源?

「我們應該先釐清,大學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把它看成基礎知識、通識性的教育,我贊成所有人都讀大學。但如果它的目的是培養專長、準備就業,政府應該有宏觀調控的機制,決定我們要什麼、不要什麼。」高教工會理事長、政大勞工所教授劉梅君說。

輔大社會系教授戴伯芬說,儘管大學系所的彈性調整,無論如何都難以追上產業變遷速度,但政府至少可透過跨部門合作預判趨勢,調節人才供給,目前教育部已停止開放新設餐飲管理系所,未來也可以更加積極,鼓勵大學投入長照護理等新興產業。

少子化造成的大學倒閉壓力,就像是浮出水面的冰山。想改善高等教育現狀,該做的,絕非只有刪減名額而已。

撰文 / 鄭閔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45

周小川:將會研究阿里巴巴集團杠桿程度過高等問題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6-25/1016191.html

據央行網站消息,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6月24日提出的“是否希望加強阿里巴巴的監管”一問,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阿里巴巴所進行的影子銀行活動存在期限轉換問題,杠桿程度過高的問題,央行將研究這些問題,並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___.thumb_head

據央行網站消息,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6月24日提出的“是否希望加強阿里巴巴的監管”一問,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阿里巴巴所進行的影子銀行活動存在期限轉換問題,杠桿程度過高的問題,央行將研究這些問題,並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24日應拉加德邀請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舉辦的中央銀行政策研討,並與拉加德進行了政策對話。

周小川表示,阿里巴巴的情況已經有所變化。監管部門向其頒發了銀行牌照。人民銀行也向其頒發了支付牌照。但是,根據金融穩定委員會對影子銀行的定義,他們所進行的影子銀行活動存在期限轉換問題,杠桿程度過高,資本要求也不同於傳統銀行。央行將研究這些問題,並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周小川強調,央行鼓勵互聯網公司發展,但當它們開展金融業務時,在當前的情況下,它們需要遵守現有規則。

  • 中國新聞網
  • 張喜威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847

全民公投還不夠?英高等法院裁定脫歐仍需議會投票

11月3日,據BBC消息,英國高等法院裁定,英國是否可以開始離開歐洲聯盟還需議會投票。這意味著英政府不能自行觸發里斯本條約第50條。

據報道,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對此表示,全民公投和首相權力意味著英國脫歐不需要議會投票來決定。

英國貿易大臣Liam Fox也表示,政府對法院的裁定非常失望,將謹慎考慮如何回應裁定。

目前,英國政府對倫敦法院的裁決申請上訴,倫敦高等法院已同意英國政府上訴並為其留出時間,退歐上訴將在12月5-8日進行。

此前,特蕾莎·梅稱,她將在明年三月底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啟動英國脫歐。

根據歐盟相關法律,歐盟成員國如果想自行“離隊”,首先需啟動“脫歐”程序,即激活《里斯本條約》第50條,並須在兩年之內與其他成員國完成談判工作,如果要求延長談判時間,則必須獲得歐盟其他27個成員國的一致同意。

各方回應:

英國政府發言人表示,對高等法院的裁定表示遺憾,將就裁定提出上訴。他說:“國家舉行脫歐公投就是在議會的批準下進行的,如今政府決定尊重全民投票的結果,我們將對這一判決提出上訴。”

英國獨立黨領導人法拉奇(Nigel Farage)心憂地表示,“我擔心(有人)將竭盡全力去阻止或延遲觸發第50條。如果真的這麽做了,他們不知道這將會引起公眾多大的憤怒。”

作為留歐派的英國自由民主黨領導人法隆(Tim Farron)則表示:“最終,英國人為脫歐而脫歐,卻沒有考慮最終的發展。而這正是為什麽,真正重要的是允許英國人進行最後一次投票,給他們對這場不負責任的、危害經濟和工作的'硬脫歐'一個說不的機會。”

據報道,英國大臣們被允許在最高法院進行進一步的聽證會,預計將在年底之前舉行。

據BBC助理時政編輯Norman Smith分析,如果法院的裁定不被推翻,議會將面臨數月的困難。他補充說,需要明確的是,議會是否會采取簡潔明了的投票方式,還是會考慮複雜的立法方式。

他認為,出於脫歐公投已獲得大多數民眾的支持的背景下,大多數議員很可能也會投票支持里斯本條約第50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007

加大引才 上海受高等教育勞動人口占比未來要上40%

到2020年,上海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比例要達到40%,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上海提出,要實施更具競爭力的國內人才引進政策。

人才競爭的比較優勢,已經成為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為進一步吸引人才,11月8日,上海市政府官網發布《上海市人才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

除了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比例達到40%的目標,為使上海人才隊伍結構更趨合理,《規劃》還提出,到2020年上海每萬勞動力中研發人員達到148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達到35%,知識型服務業人才占人才總量比例達到60%,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達到9000人,人才貢獻率達到54%。

所謂的更具競爭力的國內人才引進政策,聚焦在市場化的引才機制、居住證積分、積分落戶、直接落戶四方面。

具體來說,《規劃》稱,充分發揮人才引進政策的激勵和導向作用,進一步強化市場發現、市場認可、市場評價的引才機制,以市場評價方法統籌體制內外人才引進標準。

同時要優化調整居住證積分指標體系,暢通創新創業人才、特定公共服務領域人員享受居住證積分待遇通道,簡化居住證積分申辦流程。

此外還要研究制定公開透明、有序辦理、公平公正的積分落戶政策,實現人才落戶由條件管理向積分管理轉變。

最後是完善人才直接落戶政策,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緊缺急需人才。

上海對於人才的渴求,心情是非常迫切的。在2015年推出“人才20條”後僅一年,今年9月25日,上海又推出了人才新政“30條”,在體制機制上作出進一步完善。

而人才政策對於海內外人才的集聚,確實起到了明顯的效果。

人社部門數據顯示,從去年人才20條發布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共受理外籍高層次人才及其家屬申請永久居留503人,環比增加8倍,申請量占全國50%以上。至今年8月底,通過國內科創人才新政引進的人才共4638人。

但是,《規劃》稱,總體看,“十三五”時期上海人才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

上海目前的人才發展尚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要。突出表現為:人才發展不平衡現象和不合理格局依然存在,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數量相對不足、能級相對較低,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缺乏,與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新要求不相適應等。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上海黨政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總量為476.39萬人,比2010年底增加85.31萬人。其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或者中級及以上職稱的343.22萬人,比2010年底增加95.18萬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從2010年的25.01%提高到30.17%。

上海的國內人才引進政策體系,是由居住證、居住證積分、居轉戶、直接落戶相銜接組成的。而海外引才政策體系,則是以海外人才居住證(B證)、外國專家證、直接落戶、出入境便利為主。

居住證制度在上海已實施多年,自2002年6月起,上海首先在引進人才中試行居住證制度,2004年又在來滬人員中擴大施行。居住證制度打破了不遷入戶籍就不能在滬正規就業的傳統模式,為各地來滬創業或就業的人才拓展了進滬渠道。

自2009年起,上海的戶籍政策開始從以往的“指標限定”轉為“條件管理”,並出臺了居住證滿7年轉戶籍的政策。

2013年7月1日起,上海開始實施居住證積分管理,取消了人才居住證和一般居住證的差別,統一施行積分制,並根據不同的積分,提供梯度化的公共服務。凡達到標準分值120分,就可以享受包括同住子女參加高考等市民化待遇。

而在人才新政30條中,也提出“充分發揮戶籍政策在國內人才引進集聚中的激勵和導向作用”,並對居住證積分、居轉戶、直接落戶等進一步完善。

比如完善居住證積分政策。對經由市場主體評價並獲得市場認可的創業人才及其核心團隊、企業科技和技能人才、創新創業中介服務人才及其核心團隊等,直接賦予居住證積分標準分值。

此外,完善居住證轉辦戶籍政策。對經由市場主體評價且符合一定條件的創業人才及其核心團隊、企業科技和技能人才、創新創業中介服務人才及其核心團隊,居住證轉辦戶籍年限可由7年縮短為3至5年;對經由市場主體評價且符合一定條件的創業投資管理運營人才,居住證轉辦戶籍年限可由7年縮短為2至5年。

優化人才戶籍直接引進政策。對獲得一定規模風險投資的創業人才及其核心團隊、在上海市管理運營的風險投資資金達到一定規模且取得經過市場檢驗的顯著業績的創業投資管理運營人才及其核心團隊等,予以直接落戶引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939

探訪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象牙塔憑什麽去功利化

作為西湖大學的前身及籌建依托主體,中國第一所民辦高等研究院——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12月10日在杭州西湖區雲棲小鎮成立。

研究院設立生物學、前沿技術、理學、基礎醫學等4個研究所。說到這里,有人不禁想到在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小鎮的美國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用來比較一番。

美國高等研究院曾出過愛因斯坦等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設立有歷史、數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四大研究學院。高等研究院在草創之初,曾租用普林斯頓大學的辦公樓,但與普林斯頓大學相互獨立。目前,該院擁有自己獨立的Fuld大樓,緊接著普林斯頓大學校園,門牌上寫著“愛因斯坦路1號”。高等研究院只收已經取得博士學位的研究員,也就是說,它是培養博士後的基地。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到底是怎樣的?

不逐功利的象牙塔

美國高等研究院的公關部主任費拉拉(Christine Ferrara)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說,“1930年成立的高等研究院信奉的哲學就是如果給予人們足夠時間去思考和追求自身的好奇心,偉大的事情將會因此而發生。所以高等研究院最重要的是,不給人壓力去產生什麽特定的成果或者產生什麽有實用意義的成果。這是本學院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特質。”

高等研究院的創建者和首任院長亞伯拉罕·弗萊克斯納(Abraham Flexner)曾經寫過名為“論無用知識的有用性”的論文,詳細闡述了他的辦學理念。他認為教育機構應致力於培養好奇心,越是少受到即時“用處”的不良影響,好奇心就越有可能為人類福祉做貢獻;與此同樣重要的是,好奇心將滿足學術興趣,這是每一位當代科學工作者都應保持的極其重要的激情。縱觀整個科學史,絕大多數最終被證明對人類有益的真正偉大發現都源於這樣一類科學家:他們不被追求實用的欲望所驅動,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是他們唯一的渴望。

高等研究院就是在追求大學科學研究的自由探索與非功利性理念下建設成為一個不為潮流和功利所影響、踏踏實實研究基礎學術的象牙塔。曾經因為擔心愛因斯坦過於熱衷參加反對種族歧視和猶太複國運動而與研究院的創立精神不符,身為德國猶太人移民後代的弗萊克斯納院長不惜與愛因斯坦產生了激烈沖突,以維護學院保持不逐功利的象牙塔傳統。

南北戰爭後美國迎來高速發展期,但同時實用主義思潮的盛行對教育觀念產生了影響。以“威斯康星思想”為標誌,直接為社會服務逐漸被公認為大學的基本職能之一。美國教育出現功利主義、職業主義傾向。弗萊克斯納在對美國的大學進行考察後,對當時充斥美國著名大學的“假科研”進行了深刻的批判,認為大學為了獲得社會捐助出現了過分功利化的傾向,造成推廣工作泛濫、學術水平下降等不良局面。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哲學理念,但是在其他地方很難找到。其他地方通常要求產生什麽成果而不給予足夠的時間讓人思考。”費拉拉說。

高薪聘請,大師雲集

費拉拉介紹說,美國高等研究院下屬歷史、數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四大學院,總共在全球範圍內招收了200名博士從事為期一年的博士後研究工作,帶領他們的是28名長期研究員。

愛因斯坦是高等研究院聘請的第一個長期研究員。弗萊克斯納在他的回憶錄里講述了他來到愛因斯坦在德國鄉下的居所,力邀已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愛因斯坦來高等研究院。當時愛因斯坦的開價僅為年薪3000美元,見弗萊克斯納露出驚訝的神色又隨即問道:“比這更少也能生活嗎?”“逆向討價還價”的結果是愛因斯坦年薪1萬美元,一年後因為新招的教授工資更高,年薪調整為1.5萬美元。當時的1.5萬美元至少相當於現在的27萬美元,對於教授來說已經是高薪了。

自由的學術氣氛和相對的高薪,讓草創的高等研究院迅速吸引了一大批頂級科學家。加上1930年代德國納粹黨上臺推出一系列排斥猶太人的政策,造成大批猶太裔和反對納粹的德國科學家離開歐洲移居美國。當弗萊克斯納前往德國招攬愛因斯坦的時候,愛因斯坦已經因為法律限制被迫離開了柏林大學,在鄉間躲避迫害,並且積極尋找移民途徑,所以雙方一拍即合。

目前,曾在高等研究院長期工作過的科學家有33人得到了諾貝爾獎。楊政寧和李政道也曾經在高等研究院工作過。截至2015年,得到過有數學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的56個數學家中,有41個在美國高等研究院長期工作過。

依賴捐款

費拉拉坦言“高等研究院最大的挑戰就是找到足夠的經費”。“別的大學可以有學費收入,而高等研究院沒有。高等研究院非常依賴由捐款建立的基金。我們沒有實驗室設備,我們只有足夠的黑板,人們依靠電腦工作。”費拉拉說。

既然堅持非功利的辦學宗旨,在收入上自然就不能期待太高。美國高等研究院只有一幢1930年代建成的辦公樓,而且研究的方向都是純理論的基礎研究,除了人員的工資,不需要維持耗資巨大的實驗設備。

高等研究院在其網站上號召社會為它捐款。事實上,高等研究院的創立也得益於Louis Bamberger和Caroline Bamberger Fuld兄妹1930年捐贈的500萬美元啟動資金。當時的500萬美元至少相當於今天的1億美元。弗萊克斯納成功地勸說Bamberger兄妹把這筆錢用來實踐其建立不逐功利的象牙塔的想法。目前美國高等研究院的基金已經成長到7.4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466

高等法院維持對無牌進行槓桿式外匯交易人士的定罪裁決

1 : GS(14)@2010-07-13 21:58:51

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 ... ervlet?docno=10PR79

2010年 7月 13日
高等法院維持對無牌進行槓桿式外匯交易人士的定罪裁決高等法院今天駁回楊麗萍(女)就東區裁判法院的裁決所提出的上訴。東區裁判法院於2009年12月8日裁定楊無牌進行槓桿式外匯交易罪名成立。

裁判官早前判處楊罰款2,000元,並須向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繳付調查費(註1)。

證監會進行調查後向楊提出檢控。調查發現楊在未領有證監會牌照的情況下,為一名投資者於澳門註冊機構灝天環球市場投資有限公司(澳門灝天)開立槓桿式外匯交易帳戶,並為其進行槓桿式外匯交易,違反《證券及期貨條例》第114條(註2)。





備註:


1.  有關楊被法院定罪的詳情,請參閱證監會2009年12月8日的新聞稿

2.  澳門灝天在香港及澳門均沒有就進行槓桿式外匯交易領有任何牌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067

高等法院更改對國美電器前主席的妻子的強制令

1 : GS(14)@2011-03-06 11:45:54

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 ... ervlet?docno=11PR24
2011年 3月 3日

高等法院更改對國美電器前主席的妻子的強制令高等法院已更改關淑馨法官於2009年8月4日就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展開的法律程序而作出的臨時強制令。證監會早前對杜鵑(女)及其丈夫即國美電器控股有限公司(國美電器)前主席黃光裕展開法律程序,指二人從事市場失當行為(註1)。

基於耀冠控股有限公司(耀冠控股)及光輝集團有限公司(光輝集團)向法院作出承諾,證監會同意法院解除向杜發出的臨時強制令。
若審訊本案的法院日後頒令杜支付賠償,該等承諾可確保耀冠控股及光輝集團早前依照關淑馨法官的臨時強制令,向法庭交出的國美電器股份證明書所涉及的1,655,167,000元,亦能不可撤回地及無條件地用作履行杜的賠償責任。

今次更改臨時強制令,並不影響法院凍結黃名下資產的強制令。

備註:

1.  請參閱證監會2009年8月7日的新聞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2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