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駕駛保時捷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864 大眾汽車與保時捷家族終於結束了長達7年之久的控制權之爭,大眾汽車最終取得完勝。
7月4日,大眾汽車與保時捷控股公司宣佈達成了一項合併計劃,大眾汽車以44.6億歐元(約合55.9億美元)現金外加1股大眾汽車普通股,收購保時
捷控股旗下保時捷股份公司50.1%的股份,加上2009年已收購的保時捷股份公司49.9%的股份,大眾汽車從此完全掌控了保時捷的汽車業務。
保時捷股份公司雖然有大眾汽車50.7%的股份,而根據《大眾汽車公司法》,公司的重大決議須由股東大會超過80%+1股的多數通過。這意味著最大股東保時捷控股公司不能享有單獨的決策權。
保時捷控股公司61.895%的股權掌握在保時捷家族手中,其餘38.105%的股份為皮耶希家族所有。這兩個控股家族為執掌保時捷公司大權而多有爭
端。兩個豪門的領頭人物,保時捷控股公司監事會主席沃爾夫岡與大眾汽車監事會主席皮耶希是表兄弟,他們分別是大眾汽車第一任領導人、保時捷公司創始人費迪
南·保時捷的孫子和外孫。
因為這層關係,大眾汽車與保時捷在早期合作頻繁,大眾汽車會委託保時捷的研發部門開發新車型,而大眾開發的車型如果被認為不適合自身使用也會轉給保時捷。但和諧在2005年被打破。
沃爾夫岡一直覬覦大眾汽車的控制權,通過不斷收購股份,於2009年1月將持有大眾汽車的股比增加到了50.7%。為此保時捷欠下15家銀行共100
億歐元貸款。2009年保時捷的業績大幅下滑,陷入財務危機,維持生產經營的資金缺口高達17.5億歐元。多方求貸無果後,保時捷被大眾汽車反收購,成為
大眾旗下的一個品牌。
被大眾汽車百分之百控股後,保時捷將能同大眾汽車發揮出更大的協調效應。Frost&Sullivan汽車與交通部門諮詢經理黃思華對《第一
財經週刊》說,大眾汽車獲得了一個強勢的超豪華品牌,同時其產品線也變得更豐富,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能夠將成本分散在更多的產品上,從而分擔更多競
爭壓力。而保時捷將獲得大眾汽車更多資源支持,比如在研發方面將可以利用大眾為其他品牌開發的技術。
黃認為,保時捷品牌成為大眾汽車的一個獨立品牌後,將提升大眾汽車單車平均利潤。大眾汽車旗下的豪華品牌奧迪與同級別的寶馬和奔馳相比,贏利並不佔
優。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汽車研究所的一份報告顯示,2010年,每輛奧迪汽車平均利潤為2346歐元,只比寶馬每輛贏利2300歐元稍高,但比奔馳每
輛賺錢3395歐元要低許多。
保時捷成為大眾完全控股的子公司後,該數據將會大有改觀。2011年,保時捷單車平均利潤為1.23萬歐元。保時捷將推高大眾汽車的整體盈利。摩根士丹利分析師Stuart Pearson預測,收購完成後,大眾汽車2013年的盈利將增加6%。
中國高富帥駕駛Tesla電動車一週有感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765.htmlWE?(love)TSLA是我為Tesla車註冊的車牌號,牛吧?顯示的是問號,實際上是個「心」。
8月8號終於拿到車了。
車是頂配的,除了透明車頂沒要外(需加$1500),其他的能買的都買了,總共連稅$127500左右。未來應該會有$10000的退稅。
到目前為止開了接近400公里,簡單介紹一下到目前為止的感受:
一、已知的Tesla的長處都在呢:
外觀很好;
加速快,可以和奔馳AMG的S65 有一比,短距離加速性能甚至可能還要好那麼一點點(個人感覺);
大屏上的Google地圖真好用;
前後行李箱又酷又實用;
車鑰匙及門把手的設計很酷(鑰匙實用性過得去,有點小毛病,不如S65方便)
開出來很拉風哈;
以後再也不用加油啦;(關於里程,後面會說一點點)
發現了再加上來……
二、不足的地方:
Tesla的優點依然是優點,大家很容易看到,這裡就不多說了。說幾點我自己覺得意外的不滿的東西吧。
補充一點酷的地方:Tesla是沒有鑰匙孔的,上車放到前進或倒退擋就可以開了。這點改變了原來的駕駛習慣,不知道會不會有問題,但自己沒發現任何不妥。
綜合以上優點,我給不少朋友提過建議,覺得大家下一輛車可以考慮Tesla了。好像已經至少有五到六個朋友已經定了Model S或X。
However,在見到自己車之後,發現了一些以前沒注意的東西,故特地在此提醒一下,希望大家在做最後決定之前再認真試駕一下。
自己本來是打算拿到Tesla以後就賣掉S65的,連下家都找好了,還好沒說死。
不太喜歡的東西大致有幾點,原因還不知道,只能猜:
開的時間長了會有暈車的感覺(前面說頭暈可能會導致誤解)。有意思的是,這點試駕時完全沒注意到,可能是由於試駕時間短(只開了10分鐘左右),加上有點興奮,所以忽略了。如果是打算天天開這部車的人確實需要花點時間多試駕一下,最好讓家人一起試駕一下。
會暈車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我還不知道,但絕對不會是加速快的原因,不明白的看看我的博客相冊就明白了。自己估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那個「能源收集系統」(不知道正規名字叫什麼,反正就是不踩電門就減速的那個),但我用的是不收集的那檔,減速效果應該和普通車差不多吧?
氣味應該也不會是原因,雖然新車的味道並不美妙,但也沒覺得異常。
再就是「飄」的問題了。前段時間見到一個朋友聊到Tesla時,他上來就說Tesla很「飄」,聽起來還以為他打算開始說說「白瑞德和郝思嘉」呢,結果他開始說起「懸掛系統」來。這個我不懂,大家研究去吧。
還有就是,開Tesla的時候確實會有點「飄」的感覺,這會讓我回憶起當年開夏利的情景。差別是,夏利當時只能開到80公里的時速,不然就飄出去了,Tesla比那個強了好多倍哈。
Tesla的內飾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說,昨天見了一朋友開的三萬塊左右的奔馳的內飾都比Tesla強很多。實在是有點不明白為什麼這麼成熟的東西Tesla會做成這樣,而同時他們居然花了那麼多精力去開發了一個車尾箱可以坐兩個小孩的那個噱頭。
這 兩天開了一下我的跑車,發現裡面有些內飾的功能設計也遠不如S65方便,突然想到也許Tesla Model S的思維還在跑車上?可是Tesla Model S卻一直試圖以房車的形象出現的,車尾箱的兒童座位就是例子,那個東西通過安全認證可不是件小事。到底是技巧的問題還是文化的問題呢?
三、順便說說買Tesla的過程:
記得原來訂的是暗紅色的車,因為網站上出來的就是那個顏色,結果拿車的一剎那看到的是鮮紅色,那個鬱悶哦。回頭上網站一看,人家顏色已改,我還沒證據了。然後問他們我可不可以換一輛不同顏色的,回答是可以,但要加2000多塊。
記得買車的時候是說會把車運到家門口的,因為是網上訂的嘛,結果提車的時候說必須去某個地方提車,事先沒有任何通知,也沒有道歉。
在原定提車前的幾天,突然收到email,說提車時間推遲一個禮拜,沒有理由和任何道歉。發email過去問為什麼推遲,回答是因為Tesla提車的時間表推遲了,依然沒有道歉。
買車時說好的他們會派人來安裝充電器,結果事到臨頭說本地區所有合約電器工程師都很忙,我們必須自己找人裝。
到底是文化的問題呢還是文化的問題呢還是文化的問題呢?
聯想到那麼忙的Musk以及嘲笑寶馬的那個Musk,我就慢慢地突然從非常看好Tesla變成不那麼確定了。
當然,Tesla電池技術的優勢依然在那裡,但技術的優勢從來就很少是護城河,形成技術的文化才是。
我對投資Tesla的看法以及」想像和假設」:
首先,我想強調的是在這裡寫下自己的體驗主要是為了那些早些時候看了我的推薦去買Tesla車的人。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推薦大家買這部車的理由都還在,但 有些東西自己開始時忽略了,所以想買車的人們一定要自己去多花些時間體驗。其次,根據我的個人體驗去決定是否投資Tesla是件很荒唐的事。投資必須要自 己決定,不懂的東西要儘量避開。
開始關注Tesla完全是因為Tesla那些好的東西,從加速到外觀到大屏的地圖及和iPhone的方便連接等,加上電動車本身省油(環保這點還有點不太確定,尤其是看到那些毒大米之後)。
曾經想像中,Tesla的車是在現有車的基礎上疊加了這些好處的。在這個假設前提下,自己曾經想像Tesla會在15到20年成為最大的汽車製造公司,年獲利會在200億以上。如果做到那樣,現在這個價位依然是不貴的。
開了Tesla車後的感覺是,Tesla似乎還沒有準備好。
我只是個普通用戶,對Tesla的體驗也只是代表一部分人。只是開了這個車幾天後自己感覺其實我沒搞懂Tesla,所以先賣了再說。畢竟有那麼多專家都說這個車特別好,真正懂的人是會作出自己的決定的。
繼續補充:Tesla的大屏和智能手機的連接非常方便,開車時用iPhone打電話和聽音樂非常好。
平時充電只充到90%,不然會影響生命。車上標出的里程數是在理想狀態下的,實際情況下大概可以開到70-80%。 所以,260miles的最大里程一般只充230的電, 能開170-190miles,大概相當於300公里上下。
繼續補充:小朋友都好喜歡這種加速的感覺,而且短途還沒見暈車的,長途還不知道。
現在是八月十六號上午,到昨天為止,開Tesla model s已經一個禮拜了,平均每天開了100公里左右。
似乎對那些不滿意的東西的感覺慢慢淡下去了,但滿意的東西卻依然很滿意。
昨天專門開到Tesla的gilroy的supercharger去充了一下電,由於正好是高峰時間,居然需要排隊。
看看自己的電還足夠開回來,就只是和在那裡等充電的幾個用戶聊了一小會天。
每個Tesla的用戶似乎都非常滿意自己的車,沒聽到任何哪怕一點點不滿意,神奇哈。
最後在此小結一下:
1. Tesla強的地方確實極其強大;
2.弱的地方可能是因為上的太快造成的,時間也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比如內飾,比如服務(如果不是文化的問題)。
暈車對一部分人可能一直會是問題,但似乎開了一個禮拜後感覺也沒有那麼明顯了,不知道是不是氣味造成的。建議想買車的人要儘量長點時間試駕。
3.投資的角度看,Tesla似乎依然有可能是個game changer ,時間會說明一切的。
反省一下:
開了一個多禮拜的model s後,覺得這車確實不錯。開始的那些個不滿主要是把Tesla特點以外的那些東西和s65比了。s65畢竟是一輛20多萬的車,有些東西比model s好並不說明Tesla不夠好。
恢復推薦有條件的人考慮買輛Tesla哈,至少在北美地區是非常實用的。
作為用戶的選擇:這部紅色的model s不賣了,s65也保留著,長途還是覺得開s65踏實些。
在我這裡,Tesla沒能替代汽油車,估計相當長的時間裡都做不到。
我的意思是Tesla在很長的時間裡大概不能替代很好的汽油車。
今天發現Tesla的一個神功能,居然可以從iPhone的app上實時看到車的位置,這個有點意外。
另外,Tesla可以遠程開門和開空調。遠程開空調在北加州作用不大,但目前還處於高熱地帶的人們一定很喜歡這個功能的。
Tesla允許把鑰匙鎖在車裡面,然後用手機開就行。酷吧?!
大摩稱“人工駕駛”時代將結束,特斯拉重挫9%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29

(圖為谷歌自動駕駛汽車)
周一,摩根士丹利發布研報稱,人工駕駛時代將結束,未來人們甚至不會購買汽車,電動車也將被高科技移動出行工具或自動駕駛代替。
研報出爐當天,特斯拉股價重創,跌幅超9%,收報每股253美元。

盡管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dam Jonas重申他對特斯拉股票持增持評級,認為該股可達每股320美元。但他同時表示,有四點“發人深省”的因素也需要考慮進去:
1、電動車市場正處於全世界範圍內的崩潰狀態。
2、特斯拉將難以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3、特斯拉不會追求大眾市場。
4、人們在未來不會購買汽車——特斯拉正是生產汽車的!
這不僅僅是針對特斯拉,而是立足於整個電動車產業的未來。
Adam Jonas在報告中表示:
在這樣一個無人駕駛的世界里,為何人們要買特斯拉?未來15年之後,人們將迎來人工駕駛時代結束、分享型移動工具的社會正在到來的更新交替的時代。假設屆時人們還在購買汽車,那麽,什麽才會決定特斯拉的戰略和競爭優勢?我們將看到,會有大量新的對手進入市場,這些競爭者可以提供使用各種高科技來提供動能的新型移動工具,以方便地球表面的人和事物出行和移動。
遊戲規則正在改變,至少有一些汽車制造商還沒有昏睡在即將消失的方向盤上,比如寶馬。
“即將消失的方向盤”就是指谷歌自動駕駛汽車的理念——這種汽車根本就沒有傳統汽車的各種儀表,當然,也沒有方向盤。
畢竟,美國8月新車銷售攀升至1700萬輛。這難道不意味著人們的買車熱情簡直達到了瘋狂的地步嗎?然而,未來他們還會這麽狂熱麽?
此前,特斯拉CEO Elon Musk曾經透露過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的計劃。他預計三年內將90%的操控交給汽車自動處理。近日,Musk再次談及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想法。他表示,特斯拉將在3年後擁有半自動駕駛汽車,並可能在5到6年後擁有完全自動駕駛汽車。
不過,Jonas也敏銳地預測到,整個汽車業不會坐視特斯拉成為占主導地位的電動汽車制造商。
無論特斯拉未來將繁榮發展或是遭遇嚴峻挑戰,Jonas都為人們描繪了未來幾十年人們出行方式的有趣的、迷人的概念和圖景。也許,未來的汽車產業將如人們一直在思考的那般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李彥宏為無人駕駛代言;阿里汽車來了;360雲盤等涉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03/154518.shtml
導讀 : 李彥宏今年又亮相兩會了,他帶來了三項提案,並且要為“具有巨大的節能潛力”的無人駕駛車代言。
公司新聞:
1.李彥宏2016兩會提案:聚焦無人駕駛政策法規
3月2日消息,又到一年一度“兩會”時間,全國政協委員、百度CEO李彥宏今年攜三項提案亮相兩會,這三項提案分別聚焦加快制定無人駕駛車政策法規、盤活專網資源,以及優化空域資源管理。
李彥宏表示,無人駕駛車具有巨大的節能潛力,在減少交通事故、改善擁堵、提高道路及車輛利用率等方面意義深遠,並可直接帶動智能汽車後市場等產業的快速發展。
2.聯手阿里 上汽首輛互聯網汽車4月首發
3月2日消息,上汽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聯手打造的首款“互聯網汽車”——榮威城市SUV將於今年4月開幕的北京車展首發。
這款全新SUV配備了阿里自主開發的Yun OS操作系統,先期推出搭載上汽“藍芯”傳統動力系統的車型,之後還將提供“綠芯”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型,這將構成此款車型最核心的競爭力。
3.雷軍登連線雜誌封面遭調侃
3月2日消息,日前,微博賬號@小米_Alvin 曬出一張小米科技創始人兼CEO雷軍登上Wired雜誌封面的照片。照片上最引人註意的是封面標題:"it’s time to copy china"。網友評論稱,標題炸裂畫風犀利;還有人稱,連線雜誌的這個標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4.董明珠:格力做手機雷軍沒反應
3月2日消息,近日,格力集團董事長、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做客CCTV2《遇見大咖》節目。格力做手機,董明珠稱,雷軍沒有反應,我覺得沒有什麽,我們之間沒有任何矛盾。
在《遇見大咖》節目中,董明珠稱,在2003年的時候,有人來找我的時候說年薪給你8千萬,但是我告訴他說我不可能賣格力。我當時講了一句話,我說今天你是世界500強,未必明天我不是世界500強。今天我實現了這個夢想。
5.新浪、新浪微博發布2015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3月3日消息, 新浪公布了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
新浪2015年第四季度凈營收2.56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廣告營收2.23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2015年度凈營收8.807億美元,較上年度增長15%。廣告營收7.432億美元,較上年度增長16%。 2015年新浪應占凈利潤2570萬美元,合每股攤薄凈收益40美分。
新浪微博財報顯示,2015年第四季度凈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42%,至1.49億美元;2015年全年凈營收4.779億美元,廣告和營銷營收較上年度增長52%
新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曹國偉表示:“我們很高興新浪公司在微博和門戶兩方面均以出色的季度表現為2015年畫上句號。”。
6.鏈家回應金融業務質疑 稱絕不觸碰監管紅線
3月2日消息,鏈家在其北京總部公開向媒體就此前上海被查及金融業務涉嫌違規操作等問題做出解釋。對於上海事件,鏈家稱公司內部在管理和操作上確實有問題,已經對相關涉事人員及分管領導做出處罰,同時致歉用戶。並表示涉及此次糾紛的莊先生已經通過鏈家後續服務買到了滿意的房子。
鏈家在此次公開回應中,特別說明了其資金存管方式,相關備付金合作銀行及P2P平臺第三方監管渠道等問題。此外鏈家還就坊間普遍質疑的自擔保及資金池問題做出澄清和解釋,稱絕不會觸碰監管紅線。
7.阿里系瘋狂布局媒體螞蟻金服或入股財新
3月2日消息,螞蟻金服已與財新傳媒簽訂戰略入股協議。螞蟻金服對此不予回應。據悉,財新此前還接受了騰訊和華人文化產業基金等資本的進入。阿里巴巴系在過去幾年的持續投資並購中,不斷加速對媒體的投資掌控,從2013年入股新浪微博開始,到如今阿里系力量已投資科技媒體虎嗅、36氪,財經媒體第一財經、《南華早報》和博雅天下、《商業評論》等。
8.Facebook在德國遭遇反壟斷調查
3月2日消息,德國反壟斷機構“聯邦卡特爾局宣布,已對Facebook展開反壟斷調查,以判斷其是否通過違反數據保護法而濫用其市場地位。
聯邦卡特爾局周三在一份聲明中稱:“我們初步懷疑,Facebook關於使用用戶數據方面的‘服務條款’違反了數據保護法。”
9.索尼在中國召回超1萬塊筆記本電池 存過熱隱患
3月2日消息,索尼中國近日向國家質檢總局提交了召回計劃,因存在過熱燒壞隱患,召回10617塊進口VAIO筆記本電腦電池組。
索尼在官網通知中指出,該批召回產品由松下集團旗下企業提供,生產日期為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間,型號為VGP-BPS26。召回範圍內的電池組由於在生產過程中混入金屬異物,在個別情況下存在過熱導致燒壞隱患。
行業新聞:
1.360、樂視等網盤涉黃,“掃黃打非”辦開展雲盤涉黃集中整治專項行動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宣布,即日起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全面開展打擊利用雲盤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專項整治行動,著力治理利用雲盤傳播淫穢色情信息違法行為。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公布了6起利用銷售雲盤(網盤)賬號和密碼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牟利案件。這6起案件分別為浙江余姚“3•11”、山東威海“3•05”、江蘇無錫“4•17”及吉林樺甸劉玲等銷售360雲盤賬號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牟利案,江蘇淮安“7•30”銷售“115網盤”賬號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牟利案,黑龍江大慶“6•07”銷售網盤賬號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牟利案。涉案淫穢視頻數量共達百萬余部,具體涉及360雲盤、“115網盤”、樂視網盤等雲存儲工具。
2.央視《315在行動》特別節目曝光商城售假信息
在2016年315晚會前夕,央視財經頻道特別推出《315在行動》特別節目,關註消費領域的各種維權事件。被曝光的有中國工商銀行的融e購商城的翡翠吊墜、龍株山茶油;
對此,中國工商銀行雲南省分行電子銀行部的工作人員回應稱,“融e購商城第三方入駐商家是以廠家直營為主。具體到每件商品是否經過檢測、是否合格以及這些商品在融e購商城上怎麽宣傳,無法做到一一把關。”
3.網信辦關閉16家違規招聘網站 部分涉傳色情信息
國家網信辦會同工信等部門依法關閉了兼職人才114網、招聘網、潁上招聘網、快點招聘網、586兼職網、夜場招聘網等16家嚴重違規失信招聘網站,這些網站部分涉傳色情信息。這是“招聘網站嚴重違規失信”專項整治的第一批成果
黑馬哥點評:天了嚕,招聘網站都開始涉黃了。
4.曝電視制劇通則:禁同性戀轉世
日前關於一份《電視劇內容制作通則》被曝出,該通則詳細規定了不能在電視劇中出現的具體內容,涉及同性戀、婚外情、未成年人早戀、轉世等。該通則對於電視劇制作單位和創作者有“指南”作用。
5.福布斯富豪榜:王健林第20 馬雲第33
福布斯2016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公布。中國富豪王健林的排名升至第20位,這也是福布斯全球富豪榜30年歷史上首次有來自中國內地的富豪進入前20強。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名列第33位,身價205億美元。
黑馬哥點評:一個是“國民公公”,一個是“國民爸爸”。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常皓靖,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