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大眾汽車與保時捷控股公司宣佈達成了一項合併計劃,大眾汽車以44.6億歐元(約合55.9億美元)現金外加1股大眾汽車普通股,收購保時
捷控股旗下保時捷股份公司50.1%的股份,加上2009年已收購的保時捷股份公司49.9%的股份,大眾汽車從此完全掌控了保時捷的汽車業務。
保時捷股份公司雖然有大眾汽車50.7%的股份,而根據《大眾汽車公司法》,公司的重大決議須由股東大會超過80%+1股的多數通過。這意味著最大股東保時捷控股公司不能享有單獨的決策權。
保時捷控股公司61.895%的股權掌握在保時捷家族手中,其餘38.105%的股份為皮耶希家族所有。這兩個控股家族為執掌保時捷公司大權而多有爭
端。兩個豪門的領頭人物,保時捷控股公司監事會主席沃爾夫岡與大眾汽車監事會主席皮耶希是表兄弟,他們分別是大眾汽車第一任領導人、保時捷公司創始人費迪
南·保時捷的孫子和外孫。
因為這層關係,大眾汽車與保時捷在早期合作頻繁,大眾汽車會委託保時捷的研發部門開發新車型,而大眾開發的車型如果被認為不適合自身使用也會轉給保時捷。但和諧在2005年被打破。
沃爾夫岡一直覬覦大眾汽車的控制權,通過不斷收購股份,於2009年1月將持有大眾汽車的股比增加到了50.7%。為此保時捷欠下15家銀行共100
億歐元貸款。2009年保時捷的業績大幅下滑,陷入財務危機,維持生產經營的資金缺口高達17.5億歐元。多方求貸無果後,保時捷被大眾汽車反收購,成為
大眾旗下的一個品牌。
被大眾汽車百分之百控股後,保時捷將能同大眾汽車發揮出更大的協調效應。Frost&Sullivan汽車與交通部門諮詢經理黃思華對《第一
財經週刊》說,大眾汽車獲得了一個強勢的超豪華品牌,同時其產品線也變得更豐富,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能夠將成本分散在更多的產品上,從而分擔更多競
爭壓力。而保時捷將獲得大眾汽車更多資源支持,比如在研發方面將可以利用大眾為其他品牌開發的技術。
黃認為,保時捷品牌成為大眾汽車的一個獨立品牌後,將提升大眾汽車單車平均利潤。大眾汽車旗下的豪華品牌奧迪與同級別的寶馬和奔馳相比,贏利並不佔
優。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汽車研究所的一份報告顯示,2010年,每輛奧迪汽車平均利潤為2346歐元,只比寶馬每輛贏利2300歐元稍高,但比奔馳每
輛賺錢3395歐元要低許多。
保時捷成為大眾完全控股的子公司後,該數據將會大有改觀。2011年,保時捷單車平均利潤為1.23萬歐元。保時捷將推高大眾汽車的整體盈利。摩根士丹利分析師Stuart Pearson預測,收購完成後,大眾汽車2013年的盈利將增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