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智富唔憂港交所搶飯碗 李華華

2008-11-13 AppleDaily


智 富能源(1051)噚日開股東大會,可惜正副主席黃金富同劉夢熊,一個有病一個有事,開完會就急急腳走人,得番副總裁譚威強留低同大家傾偈。譚威強三句唔 離佢哋專為iphone同itouch開發嘅串流報價服務,簡單講即係即時報價服務,由智富能源旗下星光報價服務開發。咪話港交所(388)計劃下年提供 免費股價實時服務,會搶佢哋飯碗咁遠,單係家吓股市進入熊市,華華都戥佢哋擔心,會唔會好多散戶收手唔玩,連股價都唔想睇呢?咁咪影響收益囉?譚威強就好 淡定咁話,佢由股票報價傳呼機年代做到家吓,經歷97年金融危機同03年沙士,過去嘅經驗話畀佢知,啲客就算減少,都只係三幾個月嘅事,好快會重來。佢仲 話要借用賭王嗰句:「賭仔一定返嚟!」不過就算唔係出自賭王把口,譚威強都曾經形容過,炒股票嘅客「輸完,都要再打麻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7

中環在線:港會計保飯碗有計 李華華 2

009-04-15  AppleDaily






 

中 港會計準則由07年起已經幾乎一致,但A、H股幾時只需核數一次,而唔再需要喺兩地double audit(雙重審核),真係一個不解之謎。講到底,香港業界擔心內地搶飯碗,有事爆煲起上嚟又冇權北上神州拉人,咁點為投資者權益把關?香港會計師公會 (CPA)前任會長Albert區嘯翔就同華華講,雖然呢個死結好難解,但都唔係冇折衷之計,最快仲可能年底一統中港報表o忝。


佢話香港會計師行大有條件 同內地同業深度合作,就係由前者嚴查後者嘅審計素質,只要中港監管當局設定較嚴謹嘅守則,有乜問題就由香港呢邊孭飛,咁其實冇乜蝕底。皆因隨着阿爺嘅國際 經濟影響力上升,相關金融服務業包括會計界「走出去」係必然,但要做埋香港呢瓣核數就好多顧慮,反而本港嘅中小型會計師行可以接多啲生意。事實 上,Albert自己做董事總經理嘅德豪嘉信會計師行(BDO),5月會同香港立信浩華合併,到時大中華區員工超過4300人,鞏固全球第五大會計師行地 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51

中環在線:股評人搶視帝飯碗 李華華

2011-5-12 AD




 

話說男士護膚纖體公司MENCE,一向搵開視帝黎耀祥做代言人,但噚日華華赫然發現生招牌變咗股評人黃瑋傑。不過,黃瑋傑嘅可觀程度似乎弱啲噃,人哋視帝露肚晒腹肌,相反有唔少師奶粉絲嘅黃瑋傑就相當「惜身」,恤衫鈕扣到上頸。

華華問黃瑋傑做乜踩過界做代言人,佢話只係同間纖體公司老闆娘蔡敏思好熟,用過佢嘅服務,覺得唔錯,所以老闆娘叫到就幫手。

自認保守拒晒腹肌

黃瑋傑唔肯講酬勞如何,至於點解唔學視帝晒腹肌?「我個人保守啲!」佢話只係上去控制吓體重,加上夜晚要睇美股,冇覺好瞓,為咗上鏡個樣冇咁殘,所以要護膚,唔係要6嚿腹肌……簡單講,即係冇排吉百利朱古力喺身,冇得晒也!

諗諗吓,真係越嚟越多股評人俾美容纖體公司睇中,就好似陸叔陳永陸,因為做電台節目,所以同電台廣告客戶Bioarchitect熟絡,對方贊助佢同佢太太囡囡美容療程,搞到佢成個代言人咁。

此外,化妝品牌Estee Lauder就搵咗青姐胡孟青拍咗個靚爆廣告。話時話,股評人郭思治渾身肌肉,睇怕遲早有人搵上門。

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77

直擊黑工狂搶港人飯碗

2011-5-26  NM




法定最低時薪廿八蚊實施後,大批 低薪勞工被炒或被迫更改聘用條件,不過要數最無良及離譜的,就是不少僱主為省卻成本,不惜以身犯法聘請黑工。記者隨隊直擊入境處掃蕩黑工,目睹整個搜捕行 動。本刊更發現有僱主用嶄新手法聘請黑工,包括公然登報請人。黑工重災區,還包括地盤及裝修業,猖獗情況令人咋舌。

勞工處數字顯示,上年頭十一個月,僱主因僱用黑工罪而定罪的個案,較○九年同期激增四成。黑工人數上升,其一是隨着通脹升溫,營運成本上升,為了緊縮開支,僱主唯有轉聘黑工,以減少自己的支出。

直擊「曙光行動」

為進一步了解本地黑工猖獗的情況,本刊記者於本月中開始跟隨入境處特遣隊,採訪入境處打擊黑工的實況。

入境處三十八名特遣隊隊員在行動當日,準時齊集在九龍灣宏天廣場總部展開「曙光行動」的簡報會。總入境事務主任葉兆強未公布行動有關細節前,第一步就要各隊員及隨團採訪的記者交出手提電話,以防行動外洩。

雖然入境處是次反黑工行動,並非如警方飛虎隊搗破槍匪賊巢般嚴重,但葉sir亦提醒隊員,行動要盡量迅速準確,一來避免對現場人士帶來不必要的不便,二來防備黑工逃脫及反抗。

有隊員私底下向記者透露,拉黑工表面似很容易,但實際上與拘捕賊匪無異。「有啲內地男黑工,高頭大馬又恐武有力,佢哋反抗起上嚟擸架生,我哋都好手忙腳亂,話晒我哋唔係警察,有防衞武器隨身……」隊員阿文(化名)對記者說。

此外,葉sir還叮囑隊員,若遇有黑工言語不通時,應盡快致電指揮中心找翻譯協助,免得被黑工託詞言語不通而蒙混過關。

簡報完畢後,九名特遣隊人員為一組,三十八人分乘四部小型旅遊巴出發,為了行動上方便,旅遊巴也不掛上AM的政府車牌。

拘控黑工

約下午一時,入境處職員根據情報,到達銅鑼灣金百利廣場一間西餐廳,隊員先以情侶打扮入內扮作食客,當他們目睹一名印尼籍女侍應在幫客人落單及送餐時,隊 員即表露身份及查閱女侍應的證件,發現她是非法勞工,另在廚房內還拘捕另一名印尼籍的女洗碗黑工。一擊即中後,特遣隊隊員馬不停蹄,繼續向下一個目標地進 發,約下午二時,到達青衣翠怡花園的一個單位,情報顯示單位內有兩名內地男黑工正在進行裝修工作,特遣隊隊員即上前拍門查證及採取拘捕行動,最後從兩名黑 工身上發現假身份證。兩名黑工最後被法庭判以違反逗留條件及管有虛假文書兩項罪名,各被判監十五個月。

踢爆黑工僱主

「食肆係黑工最密集地方,為了工作我哋好多時去唔同食肆放蛇同拉黑工,試過半朝就食咗四餐飯。」阿文透露處方的反黑工行動近日愈來愈頻密,令他與不少同袍 疲於奔命,「雙程證加自由行,內地人嚟香港方便咗好多,亦直接令黑工的問題嚴重咗,再加上通脹及最低工資法例實施,本地黑工數目每日都有增加。」除了入境 處採取逮捕行動外,本刊亦收到線報,指出粉嶺一個園藝花園,不但聘請數名黑工,近日還登報招人,雖未明目張膽至標明請黑工,但就真的做到「來者不拒」。記 者放蛇扮鄉音打電話給園藝花園的老闆黃生,報稱只持有雙程證時,黃生非但沒半點詫異,還相約記者於上週五中午,到粉嶺火車站外「先見工」,「唔相干,最緊 要係工作勤力啫,況且呢份工唔需要對外見人,有冇身份證好閒啫。」黃生在電話中輕鬆地說。

賤招求脫身

約五十餘歲的黃生,一見記者,便扮作十分關心,並笑說:「你唔使咁驚,我嗰度有幾個員工同你一樣,佢哋做咗好耐,佢哋會教你點搭車係最平,幫你慳番唔少 錢。」之後黃一輪嘴簡介工作的概要,並自誇:「我唔會刻薄你,照俾廿八蚊一個鐘你,一日最多做八小時……」原來黃肯依法付最低時薪是另有所圖,代價是要黑 工自製假身份證,「嗱!我俾足廿八蚊一個鐘,合晒法律,不過你都要幫番我,你借親戚身份證,影印個影印本俾我keep,屆時萬一有人嚟查,我就話你用呢個 身份證見工,所以唔關我事,咁樣我起碼有啲保障呀!好公平啫,反正你都犯法,你當幫吓我,況且出面無老闆咁慷慨俾足廿八蚊呢個價。」黃的如意算盤打得十分 響,若再計入不用支付強積金供款、有薪假期及其他員工福利等,黃在工資成本上絕對是省了一大筆。記者其後走入園藝花園觀看,只見門前的花叢內,有幾名內地 女工正忙於修剪雜草及打理花卉。當記者說來買花時,其中一名操不純正廣東口音的女工上前招呼,「買乜嘢花,你揀啱,即時新鮮剪俾你,附近好多居民都嚟買 花,我哋價錢好平,實抵過你去街市買。」從女工口中得知,園藝花園的生意不俗,但老闆黃生卻仍聘請黑工,名副其實是「算死草」。

黑工重災區

據入境處特遣隊隊員分析,園藝花園使用的「金蟬脫殼」手法,確曾令部分僱主在法庭上打甩罪名,「除非黑工肯頂證僱主,否則幾難入到僱主罪,況且萬一有事, 僱主可能以安家費令黑工妥協。黑工做嘢都係為錢啫,拉咗已經無得做落去,額外多一筆錢收,何樂而不為。」有僱主登報請黑工,也有黑工「打單泡」自行搵食, 當中地盤及裝修工種,更是黑工的溫床。每朝約七時至十時,元朗谷亭街近公廁旁的街角,便會有一班等開工的地盤及裝修散工聚集,由於附近開有多間建材五金 鋪,故不少地盤及裝修判頭會到上址買材料工具,然後順道在附近街頭上招攬所需的人手,而當中又滲有不少黑工。四十歲的鍾生身高約五呎九吋,外表黑黑實實, 他不諱言自己是由廣東陽江市持雙程證來港。「一年前開始嚟呢度搵工做,每次嚟香港都可以賺四、五千蚊返鄉下。」鍾指他與不少同鄉,早已摸熟元朗谷亭街這處 的搵食門路,他們以平取勝,本地工人日薪約收八百至一千,他們則以一半的日薪價錢搶食,「咁又唔係日日有工開嘅,主要睇開工地方夠唔夠隱蔽,不過每次留 港,都開足工,點都好過响鄉下耕田。」本週一早上約七時,記者跟蹤鍾與另一同鄉,發現他們在谷亭街接了手提電話後,便徒步走至大樹下東路旁,未幾便有一輛 客貨車前來接載二人,最後入了元朗大棠水蕉新村一間正在維修的村屋當裝修工。可能怕被外間發現有黑工正在開工,這間村屋用了多幅帆布來掩蓋全幢樓宇,以阻 擋外人視線,若非記者跟蹤他們到上址,也不知有黑工在村屋內正進行裝修。

黑工問題嚴重

眼見外來黑工有工開,而自己亦企在谷亭街街角「等運到」的本地三行工人阿水,便十分勞氣地對記者說:「邊投訴得咁多,警察都知o架,但奈佢哋唔何,除非跟 到去地盤或裝修單位,當場捉到開工,又證實到唔係『義務』幫親友手啦,呢處揚到黑工識得嚟企等工開,你話問題嚴唔嚴重呀?」立法會議員及街坊工友服務處執 行監督梁耀忠,一聽「黑工」二字,即搖頭嘆息,並說若黑工問題不徹底撲滅,本地工人及黑工同是輸家,同被無良僱主剝削,「最低工資法剛實行,暫時未睇到對 黑工問題有冇影響,但可以肯定講,有無良僱主已經借題發揮……所以黑工問題只會越嚟越嚴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44

菜鳥飯碗不保 二十年資歷月薪只剩三萬 證所稅衝擊 營業員悲訴血淚心聲

2012-11-05  TWM
 
 

 

證所稅正式定案後,台股至今出現千億量能僅五個交易日,顯見台股失溫已成常態。在證交所都無法正常營利、券商傳出裁員潮的慘澹環境下,政府難道還要無所作為,將一切推諉於國際景氣不佳嗎?

撰文‧葉揚甲

「前幾天,我一如往常來到辦公室,發現隔壁那個還來不及熟悉的年輕同仁的辦公桌,早已被收拾得乾乾淨淨。其實我一點都不訝異,因為類似的狀況在金融海嘯後已不知凡幾。現在空在旁邊的已經有四張桌椅,年底前恐怕還有人會撐不下去。」說這話的是一位擁有證券經紀資歷逾十年的營業員鄭煜暉。

「不只菜鳥要熬出頭的機率微乎其微,連年資三到四年的營業員,遇到這波長期低量,都只能領底薪二十三K(二萬三千元)。」鄭煜暉苦笑說,自己每個月的績效獎金,在證所稅三讀過後,也至少差了一半以上。

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下半年某個成交量僅四百多億元的交易日,那天他只接到一張三百萬元的單;正在苦惱業績如此低落,沒想到收盤後一結算,竟然高居當天該分公司的業績排行榜第一名,這種業績在成交量好時,連前十名都排不進去。

大戶觀望 下單金額也縮水然而,鄭煜暉的公司是台灣前十大券商,所屬的營業據點總共有二十多位營業員,而且鄰近台北市內湖區美麗華百樂園,並非窮鄉僻壤。

依鄭煜暉的觀察,過去交易態度積極、動輒下單千萬元的大戶,現在幾乎都是看得多、做得少,可能一個禮拜才會做一次交易。但在好不容易等到大戶的委託單時,卻又發現大戶下單的金額明顯縮水,從原來千萬元的頻繁進出,變成現在百萬元的謹慎操作,甚至有不少大戶直接就在市場上銷聲匿跡。對於靠手續費為生的營業員來說,如此煎熬的日子已好一陣子了。

一九九○年入行至今,年資已逾二十年的福邦證券營業員王瑞錩感受更深,「今年三月前都還能領得到月薪八、九萬元,但九月卻只剩三萬元,而且勢必還會往下縮減。」二十多年的耕耘,似乎真的要被政府自以為是的公平正義毀於一旦。

王瑞錩的營業員朋友更慘,這陣子薪資縮水的程度,已經讓他負擔不起房貸,只好被迫在房屋被法拍前先行求售。原本能夠按部就班的人生理財計畫,就這樣被「好心」的政府給輕易打亂。

「證所稅議題持續發燒的同時,已經超過十個同仁被資遣了。」一位不願具名的營業員指出,對於專營經紀業務的券商而言,證所稅的殺傷力最強,辦公室雖然多達一百多位營業員,但悲哀的是,真正有事情做的寥寥可數。

「如果不自己進場灌績效,每個月就只剩一萬八七八○元的最低工資。」如果是剛加入證券業的年輕同仁,這種薪資,剛好打平台北市的房租與拮据的生活所需,「在證所稅的影響下,一定還會有更多人被資遣。」迫於低薪的無奈,這位營業員還聽說,很多同仁在兩點收盤後,都不像從前去享用一頓中午沒時間吃的午餐,反而是積極地爭取兼差或打零工的機會。「說實在的,衷心呼籲政府研擬一套讓這些每個月只領得到最低薪資的年輕人,還能對證券業未來抱持希望的計畫。」大勢所逼之下,其實券商的核心單位,像承銷部、研究部及自營部的人事凍結消息,今年以來亦未曾停歇過。

元富投顧總經理劉坤錫表示,大概在兩個多月前,立法院臨時會三讀通過證所稅制度後,不少重量級的客戶皆選擇在此紛擾之際,將全權委託操作的資金一舉抽離,讓全委代操的金額規模瞬間縮減兩成,影響甚巨(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本國自然人委任全體投顧的總契約金額,三月至九月縮減超過四億元,為原來規模的九.七%)。

由此可見,證所稅間接影響所及的,不只局限於第一線的證券經紀人員。

主力轉往香港 成交量更低更糟的是,資金撤出後,就沒有回流的跡象,好似對台灣的未來有股莫名的絕望感。當《今周刊》提及人事問題,劉坤錫只簡短答道:「擴編是不大可能,能夠度過就不錯了。」一語道盡當前券商所處的艱困環境與無奈心情。

底薪領不下去的營業員,選擇離開;經營難有起色的券商,選擇被併。券商合併的案例,在證所稅宣布復徵後,便如火如荼地展開。例如,永豐金證券併太平洋證券、鼎富證券主動求售於元大寶來證券、宏遠證券甚至出售信義大樓總部,只求被證所稅造成的災難滅頂前,還可抓住一片浮木。

不論這些券商是主動求售,還是被迫接受,都很明白直指著同一禍首,就是政府在景氣低迷不振時,仍執意推出無疑是對券商再補一槍的證所稅。

政府對資本市場不甚友善的態度,外資不會想來,內資則拚命想外逃。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說道,資金在自由經濟體系間的流動是無法控管的,特別是即將被證所稅桎梏的台灣,在國際間將不再有足夠的誘因吸引「聰明錢」進駐停泊。

過去在股市呼風喚雨,重要性不亞於法人的主力作手,也都積極尋求海外的投資管道,據傳,香港是這些主力所嚮往的新戰場。鄭煜暉想起有一位大戶向他提到,想要將資金從台灣撤到香港,「直接在香港開國際性戶頭,不僅免付複委託的手續費,更不用繳台灣的證所稅。」由此可見,成交量的萎縮恐怕並非金管會所言,一切都只是「全球經濟未見明顯復甦導致」這麼單純的原因。政府對於實施證所稅的態度,愈是堅決不肯退讓,一般股民對於台股的未來,就愈感到無奈黯然。

「沒有量,就沒有價。」黎方國直言,在三月證所稅議題拋出後,讓台股高周轉率的特色發生質變,對比韓國證券交易所的股市周轉率,台股明顯遜色。一旦證所稅正式在明年上路,預期台股周轉速度會持續失速,這絕非自詡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台灣,所能忽視的重要警訊。

額外業務增 達不到就被裁此時此刻,主政者是否應該站在人民的角度,將當前的局勢納入,重新評估,究竟證所稅復徵追求的「公平正義」,是不是仍遠大於已經造成的、或者未來可能受到波及的個人及產業傷害。

最後,姑且不論原因,只要台股低量的現象無法改善,就勢必有更多的第一線經紀從業人員迫於無奈而離開。福邦證券董事長黃顯華對台股當前的窒息量同樣備感憂心,他坦言,這種量能,市場大概有一半的營業員都只能領底薪。有些逼得緊的券商,營業員為求生計,甚至不惜自己下單灌業績,還有的乾脆在下班後另覓打工機會,但這絕非長久之計。

聽到這種狀況,不禁讓鄭煜暉回想起剛入行時,恰好是網路泡沫後結束沒多久,那時台股單日成交量最低僅二百多億元,只有目前的一半,但鄭煜暉竟認為現在的情況比那時還差。「當年網路股的高股價,很明顯是空中樓閣,隨時崩塌沒人會懷疑;現在台灣卻是實質經濟全面陷入無解,高科技做不贏韓國,低成本又做輸中國。有人說這次會重蹈一九二九年大蕭條,單論台灣,我覺得很有可能。」見過台股大風大浪的王瑞錩更直言,「這不是大環境的蕭條,這是一個產業將被消滅。」而消滅的動作正在持續進行,鄭煜暉舉例,其所屬的金控最近針對賦閒的營業員,加諸許多「集團業務」,包括信用卡、產險及基金銷售,都已訂出明確罰則,「做不到,就等著被列入裁員名單。」可見政府若不展開積極作為,金管會「券商不會大裁員」之說,恐怕會成為官員不食人間煙火的另一經典語錄。

裁員風起!

今年3月證所稅議題起 成交量、營業員薪資一路下跌月分 集中市場成交量(兆元) 經常性薪資(萬元) 非經常性薪資(萬元) 受雇

人數

2月 2.78 5.3 1.1 51118 3月 2.30 5.9 1.7 51055 4月 1.52 5.8 0.2 50827 5月 1.61 5.4 0.4 50925 6月 1.34 5.4 1.4 50574 7月 1.45 5.4 0.7 50542 8月 1.67 5.2 0.4 50285 註:調查行業別為證券期貨及其他金融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60

秦,搶誰的飯碗? sailholder

http://xueqiu.com/3337141443/25369607
秦,被@投資懶人$比亞迪(SZ002594)$迷看好。
俺也受感召,買了幾股$比亞迪(SZ002594)$
俺假定秦可以旗開得勝,未來一年即可登上三萬輛每月的銷售寶座。
這個銷量應該是對得起目前的股價的吧?
那麼,它就要搶別個的飯碗了。誰的飯碗會被搶呢?[好困惑]
大眾朗逸?每個月銷量接近三萬,其廠商指導價:10.78~16.69萬,是假想敵嗎?
福特福克斯兩廂?每個月銷售兩萬五,其廠商指導價:9.98~16.29萬,是假想敵嗎?
大眾速騰?每個月銷量兩萬四,其廠商指導價:13.18~18.58萬,是假想敵嗎?
大眾帕薩特?每個月銷量兩萬左右,其廠商指導價:18.38~32.28萬,是假想敵嗎?
別克凱越?每個月銷量兩萬二左右,其廠商指導價:9.69~11.89萬,是假想敵嗎?
大眾寶來?每個月銷量兩萬左右,其廠商指導價:10.78~14.83萬,是假想敵嗎?
雪佛蘭科魯茲?每個月銷量兩萬左右,其廠商指導價:10.89~15.72萬,是假想敵嗎?
或者找些銷量更低的對手?
日產軒逸,月銷量一點八萬左右,其廠商指導價:9.98~16.9萬。
現代朗動,月銷量一點五萬左右,其廠商指導價:10.58~14.98萬。
豐田卡羅拉,月銷量一點三萬左右,其廠商指導價:12.38~16.08萬。
豐田凱美瑞,月銷量一點四萬左右,其廠商指導價:17.98~27.48萬。
現代悅動,月銷量一點三萬左右,其廠商指導價:9.98~14.68萬。

上述車型中,A級車的主力銷售價格區間在12~14萬元,與傳說的秦定價20萬元差距甚大。
難道秦是要搶B級車的飯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53

先搞清3件事 不怕iPad搶飯碗

 

2013-12-02  TCW  
 

 

這會是永遠跟著你的職場填空題,「公司雇用我,沒選擇其他人,是因為……。」如果你答不出來,該考慮學學重新定位自己的市場優勢。

我們已經看到「小蜜蜂創業家」的破壞力。根據顧問公司德勤(Deloitte)指出,過去四十年,大公司在行業內失去領先地位的機率比過去多一倍。

韜睿惠悅企管顧問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王伯松指出,你我身邊不斷上演,科技取代人力的例子 :iPad可以取代秘書的功能,資訊部門可以被外包,超商取貨付款可以把快遞員掃地出門。

更令人氣餒的是,新工作永遠比過去難。該怎麼辦?

LinkedIn創辦人霍夫曼(Reid Hoffman)給了一個答案,在《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一書中,他指出:「學著像創新企業思考,經營個人職業生涯。」

盤點》有無優於他人強項?別人做起來覺得難,你卻做得容易

沒錯,就算我們只是受雇於人的白領,但在大趨勢下,我們也需要學會像創業家一樣,想清楚「自己」這個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唯有盤點自己的競爭優勢,才能找到適合的市場,把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用,必要時冒點計算過的風險。

發現自己的競爭優勢,有下列三個步驟:第一步:知道你哪裡比別人好。創業家生存的基本就是他提供的服務商品要比對方優秀;個人也相同,知道自己優於他人的能力。

這並不簡單,一般人鮮少想過自己在企業的優勢:例如,你會說出我是最有創意的人,我很會提案,但這並不是正確答案,但是假設你能說,「我是工程師裡創意最好的人,」工程師的專業加上創業就是你異於他人的優勢。

就像是網路鞋王Zappos,不是第一個在網路賣鞋的網站,但卻是第一個完全以客戶為導向的賣鞋網站,他讓客戶一年都可退貨,接電話的銷售人員也永遠以熱情聲音歡迎你,網路賣鞋加客戶導向,就是他的優勢。

一○四人力銀行夢想搖籃營運長陳慧鈴建議,可從他人反應知道自己的能力,當別人做都覺得很難,但你做起來卻很容易,通常就是優勢。

她音樂系畢業後就當鋼琴老師,三十一歲才決定踏入職場,所有人都不看好她,但她知道自己的優勢:她是學音樂裡溝通能力好的人。

教鋼琴時,比起其他老師,小孩子特別容易聽得懂她的話,後來到一家線上藝術資料搜尋引擎的軟體公司做產品經理時,由於她跟教育和藝術界溝通容易,業績成為同期最好,讓大家嚇一跳。現在到了一○四人力銀行做「夢想搖籃」,這是一個幫創業家向群眾募資、實現夢想的網路平台,她就是負責藝術音樂類的創業者。

她指出,「現在職場的生存之道,是多元經驗。」她稱為「職場梅迪奇效應」,指原本不相關的兩件事,結合起來,容易去聯想別人想不到的兩件事,創造自己的優勢。

觀察》所處產業仍具潛力?越往顧客端移動的工作,才有價值

第二步:搭上「起飛的火箭」。沒有市場買你的服務,優勢再強也沒用。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跳上正在成長的產業,搭上去就對了!

臉書營運長桑伯格(Sheryl Sandberg)在自傳裡寫道,從政府部門離開,為了找企業工作,她試算出每份工作角色和職責,Google都是墊底,Google董事長施密特卻一把蓋住她的試算表說,「別傻了,選擇工作唯一重要的標準就是『快速成長』。」後來她帶著Google的漂亮履歷,被挖角到臉書(Facebook),桑伯格體悟到「如果有人讓你上『火箭』,別問位子在哪!」

如果你所在非成長產業?沒關係,產業供應鏈上總有價值較高的工作機會。

李奧貝納總監周子元,早期在華視上班,隨著有線頻道越來越多,他知道不能固守電視節目,便平行移動到業務部,隨後,他又跳到廣告業。

他的職場移動原則是「必須越往顧客端靠才有價值,因為你會知道客戶會掏錢買什麼產品,」有能力做出顧客埋單的產品,才是市場需要的能力。

他先從節目內容轉作行銷業務時,他接到的任務是「做節目賣魚」,過去賣魚的方式都是製作類似《今日農村》,但他用《料理東西軍》PK料理的手法賣魚,結果賣出好成績,成為行銷部門最有創意者。這讓他後續跳槽到痞客邦當行銷經理,學到網路社群經驗後,現在被挖角到李奧貝納,結合社群等媒體,三個月完成麥當勞「麥克瘋」行銷案(只要到櫃檯唱歌,大麥克買一送一),成為麥當勞本年度效果最好案子。

嘗試》擔心優勢逐漸貶值?只要目標往上,往下轉調未嘗不可

第三步:勇敢去「爬格子」。個人競爭優勢如同資產,會增值也會貶值,除了個人努力,企業策略轉變會影響,例如,你是硬體工程師,當公司轉向偏重軟體開發,你的優勢就會貶值。

這時冒點險轉調,就如同周子元的選擇,從電視台跳到網路,再跳到廣告公司。

薪水不是關鍵,而是有無累積需要經驗。

這跟桑伯格提出職業「爬格子理論」類似,現在的職涯不是單純往上爬階梯,而是像遊樂場的方格子,目標都是往上,中間路徑可上可下。

至於,怎麼降低轉調或離職的風險?

方法一:你可以透過跟其他部門同事聊聊,或請別人介紹想去工作企業的員工,利用在茶水間的偶遇,或朋友聚會,探聽一下工作方式和主管性格是否符合需求,熟一點再約吃午餐,深入了解。

方法二:可以「先兼著做看看」,當有案子要跟想去的部門合作時,或者有想跳槽的企業合作案時,可自告奮勇,藉此了解對方的工作模式、機會和可學習性。

大創業潮下,你我既然無法置身於浪潮外,那就學習創業家特質,你也可以掌握提高競爭優勢秘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196

誰打破了股票的飯碗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684890

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後,在有量寬的投資世界裹,沒有簡單完美市場,全球股債滙都受央行政策主宰。在宏觀策略中,一些以期貨交易、量化策略為主導的CTA策略對沖基金,主要是追蹤市場趨勢,近年回報可以「慘淡」來形容,本港有一隻以此作對沖策略的基金Man AHL Diversified Futures Ltd,截至12月5日為止,錄得負回報9.2%,2012年也是負回報6.3%。

事實上,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以程式主導的對沖基金,部分在過去5年均現虧損,今年這類策略更是所有對沖基金策略中表現最差,如果短期內沒有好轉,恐怕部分對沖基金會關門大吉。這類程式量化基金以追隨趨勢為主,過去十幾年來一直取得成功,近幾年卻表現不濟;部分基金經理認為,程式本身沒有問題,但市場改變了,而程式沒有改變。

所謂的市場改變,關鍵是各國央行的人為干預行動,非常規貨幣政策之外,有時候央行一句說話就改變市場趨勢,與歷史模式並不相同,因此,就算是最複雜的超級電腦,也無法計算出這些非常規的人為因素。最典型例子是5月份,聯儲局突然暗示出退市,美債急跌,金價暴挫,股市震盪,均令這類基金回報元氣大傷,以ManAHL Diversified Futures Ltd為例,5月份錄得負報9.2%。

既然市場變,基金亦要變,部分基金的應變方法,一是修改程式,捕捉短周期趨勢;二更為集中某個市場,如貨幣、股市;三是投資一些未被資金逼爆的市場,期望受政策影響的程度會減低。然而,更大的問題是,整個對沖基金行業近年一直處於捱打狀態,因為不少資金流去ETF市場,希望作另類投資的衝擊愈來愈大。

提到另類投資,貝萊德就在前文建議明年投資策略不宜只將資金投放於股票及債券的傳統工具上,而是應高度分散於具創意的多元化資產上。從貝萊德過去幾年併購的資產,包括今年5月收購房地產私募基金公司MGPA,以壯大在亞洲房地產市場的實力來看,該行已預視投資者對另類投資的需求有增無減。

有趣的是,我們的金管局才剛剛以綜合地產項目發展商的身份,夥拍英國企業進軍倫敦物業板塊,在漢諾威廣場投放2億英鎊。事實上,金融危機以來,不少官方投資者對英國物業市場大感興趣,卡塔爾、科威特等油國主權基金早在英國進行投資,而中國國家外滙管理局近年在當地亦相當活躍。在在反映主權基金對股債以外的另類資產興趣日濃。

我們擔心的是,專業投資者愈對股債以外的另類投資感興趣,流入股市的資金只會愈少,投資股票的難度將愈高,股市進入大牛市的時間表亦將愈遙不可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446

中國“金飯碗”美國成“冷飯”:美公務員占比創新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0229

古人早有“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的說法。公務員是時下中國千軍萬馬競逐的“金飯碗”,而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的公務員就業比例卻跌入了本世紀最低谷,全球兩大經濟體形成鮮明對比。 就在幾天前,也就是上周五公布今年2月美國非農報告後,《紐約時報》的首席金融記者Floyd Norris特別提到,就業遠超預期的2月報告還有個遺憾之處:美國的公務員人數僅占全國就業者總人數的15.9%,這是2001年以來最低比例。 和五年前相比,美國的公務員隊伍減少了將近100萬人。更嚴重的是,在政府用工減少的同時,美國國內還有數百萬有能力找到工作的失業在家。 不過,Norris還看到了一線希望,他預計這種公共部門就業下滑的勢頭可能要走到盡頭。今年2月,美國政府用工增長1.3萬人,比去年3月少9000人。 所以,Norris預計,可能這個月美國公務員人數就會出現同比增長。 西半球美國的專家還在為國內公務員越來越少擔心,東半球中國的公務員熱已經邁上新臺階。 今天的《中國經營報》報道稱,“中國第一考”——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已由1994年的4400人增至2014年的152萬人,20年間漲了344倍。錄取比例也由1994年的9∶1,提高至2014年的77∶1。 耐人尋味的是,今年2月,《光明日報》刊發一篇名為《關於公務員工資的10個問題》的文章,以十個問題的形式為廣大公務員“抱不平”,文章主要提出以下十個觀點: 1、過去10年公務員工資沒漲過,從2003到2013,公務員工資原地踏步。 2、公務員熱高燒不退跟公務員工資關系不大。 3、公務員沒有“隱性福利”。 4、一些外企、央企甚至私企不僅職工工資較高,而且有業績提成,年終獎幾萬元、幾十萬元。公務員則是死工資,沒有年終獎。 5、退休金高的公務員相當有限。 6、公務員的住房福利早已取消。 7、公務員從事複雜工作,工資理應比農民工高。 8、公務員是“整個社會創造經濟價值的必要保障”。 9、“很多政府部門工作任務非常繁重,公務員加班加點還沒有加班費的情況普遍存在”。 10、大多數公務員是“優秀人才甚至是拔尖人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733

中國證券:保薦代表人職業資格許可取消,投行「金飯碗」被打破 億利達

來源: http://xueqiu.com/2164183023/33228124

2014年 11月 24日 星期一 11:45 BJT

路透上海11月24日 - 中國政府網刊登國務院取消了多項行政審批和許可中,保薦代表人資格許可赫然在列。業內人士指出,這意味著投行業內原先憑借保薦代表資格證書就能獲得高額薪水的時代結束,保薦代表這只投行“金飯碗”將被打破。

中國政府網顯示,國務院決定取消的67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目錄中,包括原屬中國證監會認定的保薦代表人資格和外國證券機構駐華代表機構首席代表資格審核取消。

上海一券商資深投行人士表示,“(取消)蠻突然的,之前沒有聽說。不過取消也屬必然,註冊制即將實施,業務能力是最主要的,而不是資格。”

他說,就近幾年的保薦代表人考試而言,似乎已與當初設定考試的初衷有所偏離。相當多記憶好、考試能力強的投行人士通過了考試,不少業務能力強的投行人士卻因未通過資格考試而未被授予保薦代表人。

在證監會2009年修訂的保薦代表人條件中,除了三年以上保薦業務經歷,擔任過證券發行項目協辦人等業務條件以外,還需參加中國證監會認可的保薦代表人勝任能力考試且成績合格有效。(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6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