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代鞋王

翻查紀錄,拆局早在2012年,當年百麗在一片好景時候突然提出盈警,已經預告鞋王有衰退之勢、之後幾乎每年都總會翻提一次。

幾近三年前,淘寶「雙十一」開始勢如破竹,瑞銀既「史賓沙.梁」在眾多分析員中,特別留意到百麗業績、係受雙十一嚴重打擊,加上消費者已經認識百麗定價過高,當時史賓沙已肯定未來同店銷售趨勢,只會拾級而下!

當然一代鞋王絕非浪得虛名,百麗曾經佔據內地女鞋「半壁江山」,從1992年起一家小廠,逐發展為市值一度過千億上市公司,不過近年面對內地電商大行其道,但正如盛百椒所言,他自己在電商業務一直「沒想明白」,試問又點會為功?

百麗長期只用網上平台做清理過季鞋款,結果完全錯失天貓、京東轉型的黃金時期,而淪落到不得不靠關店止血的地步。

但正如金融時報所言,百麗股東絕對值得要求更高出價。雖然鞋類業務表現差強人意,但百麗運動業務近年屢有佳跡,佔整體營業額達56%,歷史性首次超出鞋類業務,令百麗股價由去年谷底逐步回穩。

因此即使無MBO,金融時報假設百麗將運動服業務分拆,都可以取得15倍市盈率,加埋鞋業本身大概有11倍PE,本身價值就達550億港元,幾乎剛好係今次提出收購既價值。

當然,以盛百椒為首管理層,都明白女裝鞋品牌老化,因此先趁估值低,提出私有化後進行大幅改革,包括進一步削減分店數目,以全國超過二萬間分店計,百麗有三分二分店,仍然係賣鞋為主,只要管理層肯下狠心,重組產生既動力不容少觀。

至於以鼎暉為首財團,於02年成立,前身為中國國際金融的直接投資部,有股權投資蒙牛、融創及萬洲,本身亦早在早在百麗07年上市前,已兩度投資,對百麗業務相當熟悉。

近年本地藍籌私有化個案,屢以失敗告終,撇除長和重組、要技術性私有化和黃,08年電盈及2015年電能均失敗收場,再數上去已經是2001年道亨被DBS私有化,而當年溢價高達六成。

跟據鼎暉網頁介紹,佢地宗旨正係為投資增加價值。呢點對百麗股東來講,相信係最啱聽不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263

鞋王百麗宣布私有化 531億港幣總價刷新港交所記錄

4月28日收盤後,中國最大時尚零售商、最大鞋企Bell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1880.HK)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坐實此前的收購傳聞。

公告顯示,要約收購人主要來自高瓴資本和鼎暉投資,包括高瓴HHBH、高瓴HHBG及鼎暉投資旗下SCBL等,每股註銷代價為現金6.30港元,較停牌前收市價5.27港元溢價約19.54%。

2017年4月28日,於先生、盛先生、智者創業、HHCDR GP、高瓴HHBH、高瓴HHBG、鼎暉基金V的普通合夥人CDH V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及SCBL已訂立財團協議。該計劃將涉及提出以現金換取註銷余下由無利害關系股東持有的71.92億股的要約,實行私有化建議所需的現金總額約453.11億港元。而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為84.34億股,按照每股6.3港元註銷價格來算,本次私有化的總價為531億港元,其中美銀提供280億港元融資。

從現金規模來看,百麗國際已為港交所史上最大規模的私有化交易,超過此前萬達商業345億港幣的私有化規模。交易完成後,百麗將撤銷股份在聯交所的上市地位。

百麗集團在公告中解釋出售原因稱,近年來,公司鞋履業務遭遇前所未有挑戰,盡管采取一系列措施應對,但效果不銘心啊,自2014年2月28日止財政年度第四季度,集團鞋履業務連續13季度同店下滑。而聯合要約人計劃向公司投入財務和營運資源,與公司攜手探索合作,實踐一系列轉型計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304

告別一代鞋王,百麗宣布退市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03/164452.shtml

告別一代鞋王,百麗宣布退市
21財聞匯 21財聞匯

告別一代鞋王,百麗宣布退市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來源 | 21財聞匯(ID:jiayou21cbh)

文 | 21財聞匯

如果在大變革來臨之際

不順應時代的潮流,不做出應對之策

即便是再龐大的商業帝國,也不能幸免於難

沒有人,能永遠站在時代的頂峰!

百麗正式宣布退市!

百麗

對於中國的女孩子來說,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要買女鞋,十有八九會買到百麗和它旗下的品牌。也難怪百麗國際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盛百椒曾豪氣地說:

凡是女人路過的地方,都要有百麗。

就在新零售模式,開始風靡整個中國商業圈的時候,一個讓人不勝唏噓的消息來了!

北京時間2017年7月27日下午四點,“一代鞋王”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宣布退出香港聯合交易所。

時移勢易,由於鞋履市場的不景氣加上電商轉型失敗等多重因素,最終讓這位昔日的王者日漸沒落。

創始人,CEO套現百億離場

早在4月末,百麗國際公告稱收到私有化通知,要約人所計劃的私有化價格為6.3港元/股,公司總估值為531億港元。這與市值巔峰時的1500億港元相比,市值縮水近2/3!

最終,中國最大的鞋業企業百麗國際(港股代碼1880)在7月27日收盤完成了私有化。

而百麗的兩位創始人,董事長鄧耀和CEO盛百椒均沒有參加此次收購,宣布出售全部的百麗股份。

而根據最新資料顯示,鄧耀和盛百椒總共占據25.74%的百麗股份,也就意味著最終以套現百億而離場,百麗從此不再是“百麗”!此次百麗高達531億港元的收購金額,也刷新了港交所的最高紀錄。

保存

曾不到兩天就開一家店

1992年剛創立時,百麗只是一家資產200萬港元的小廠!

它憑著迅速占領商場和街邊店等渠道,經過短短15年的發展,2007年5月百麗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上市之初市值便高達670億港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在百麗國際最輝煌的2013年,百麗的市值更是一度超過1500億港元,成為中國最大鞋履零售商,“鞋王”的名號更加響亮。

公開資料顯示,百麗國際鞋類業務的自有品牌主要包括Belle、Teenmix、Tata、Staccato、Senda、Basto、Joy&Peace、Millie‘s等。

除了自有品牌外,百麗還代理包括Bata、Clarks等在內的品牌。有市場觀點認為,百麗國際的存在,涵蓋了國內鞋服行業的一大部分、尤其是占據女士鞋類市場的半壁江山。

3

▲圖片來源:百麗官網

縱觀百麗當年的發展史,其實也是快速開店的擴張史。

2009年其新增鞋類自營零售網點681家;

2010年到2012年,百麗每年凈增門店數目都在1500至2000家;

2011年,百麗最為巔峰,最為瘋狂!這一年,百麗公司平均不到兩天便會開設一家新店。

絕大部分的百貨商場,都有百麗的店面,由於品牌覆蓋了各種年齡層,再加上店面的眾多,百麗不僅僅占據了大量的客戶,同時,也成為了百貨商場青睞的對象。

一時間,百麗利潤暴漲,市值狂增!最巔峰的時候,一度達到了1500億!而“凡是有女人的地方,就有百麗!”“只要有百貨商場的地方,就有百麗的身影!也成為了百麗公司創始人盛百椒引以為傲的豪言壯語!

興於開店,衰於開店

行話說“得渠道者得天下”,然而百麗國際大舉擴張店鋪數量,也為日後單店產出的雕落埋下了伏筆。

據華爾街見聞(ID:wallstreetcn),近年來,零售行業銷售慘淡,昔日鞋王也難擋業績頹勢。自2012年開始,公司凈利潤增長放緩至2%,瘋狂的開店模式也在2014年有所放緩,但依舊新增零售網點876家。

2015年,百麗國際凈利潤首次出現大幅下滑,這是上市九年以來首次利潤下滑。2015財年,百麗國際鞋類業務同店銷售下降超過10%,鞋類業務銷售規模同比上年下降8.5%,也是在這一年,一向強調開店數量的百麗國際,鞋類零售網點減少了366家(大陸地區)。

之後公司雖積極轉型,但仍未能改變關店、業績下滑的頹勢。今年5月,百麗發布了退市前最後一份年報,截至2017年2月28日,百麗集團營收為417.07億元,凈利潤為24.03億元,同比下降18.1%。鞋類業務銷售規模同比下跌10%,內地鞋類零售網點減少700家。

一年時間網點減少700家,相當於一天關閉達到2家。

4

▲百麗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自2014年開始下跌

鞋王“落幕”,一個時代結束了!

市場沒有永遠的王者,更沒有一成不變的市場規律!

就在百麗公司達到巔峰的時候,另一股勢力開始崛起。2013年,電子商務徹底爆發,這種商業渠道,顛覆了傳統商業的線下單渠道模式!面對電子商務的出現,百麗公司並沒有認可這種模式,繼續以線下渠道為王,而這種頑固也讓百麗公司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據華爾街見聞(ID:wallstreetcn),在5月16日的發布會上,百麗首席執行官盛百椒表示,過往百麗未能轉型成功,自己仍然不會開電腦,連微信都沒有,對市場的變化沒有做出很好的預判,欠缺目前應對市場更加複雜情況的能力,進而導致了如此局面,“沒有找到轉型路徑,主要責任在我”。

盛百椒直言不諱表示,自己已經65歲了,能力及價值觀上難以再為公司帶來大貢獻。若此次私有化成功,自己將再工作兩、三年,希望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幫助公司順利轉型過度,若是私有化不成功,公司未來也要以長遠發展為主,不再糾結短期利益,也不再發布季度同店業績數據。“最近兩年,每次開業績會都難受,正是因為有責任感,所以感覺無法交代”。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在互聯網時代,我們總是慨曾經輝煌無比、如今開始黯淡的企業。百麗在資本市場走了一遭回到了原點,讓人不免唏噓。

業界有人評價稱,“鞋王”的唏噓落幕,意味著以百貨商場為核心的時代正式結束了!百麗的成功興於百貨商場的盛起,百麗的失敗也源於對百貨商場的無限執著;面對電商的到來,百麗公司絲毫沒放在心上,當真正意識到沖擊的時候,已經為時晚矣。

沒有一種渠道是永恒的,再大的帝國也要學會居安思危,更要懂得時代的變革,善變的思維往往比努力重要一百倍!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百麗 退市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787

一代鞋王百麗退市,它真的失敗了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04/164465.shtml

一代鞋王百麗退市,它真的失敗了嗎?
阿福先生 阿福先生

一代鞋王百麗退市,它真的失敗了嗎?

退市後的百麗何去何從,管理團隊早有方向,無需我們操心,看好百麗的這一波結構調整,幾年後霸氣歸來。

來源 | 阿福先生(ID:clothing110)

文 | 阿福先生

2017年7月27日16點,百麗國際正式宣布從港交所退市,私有化價格為6.3港元/股,公司總估值為531億港元,與市值巔峰時的1500億港元相比,市值縮水65%,近千億港元蒸發!

朋友圈炸了窩,點開幾篇文章,感覺“百麗”不像是退市,到像是倒閉一樣,隨便截幾張圖,大家感受一下這畫風:

32.webp

“一代鞋王再見”、“11萬員工何去何從”、“2萬家門店何去何從”,像不像公司倒閉了?

不少文章的結尾都用了同一句話來總結百麗退市"百麗的成功興於百貨商場的崛起,百麗的失敗也源於對百貨商場的無限執著,對電商的到來,絲毫沒放在心上......."

註意,里面用到了一個詞,叫做“百麗的失敗”,對於百麗退市,我今天聊三個問題:

1、百麗失敗了嗎?

2、百麗為什麽要退市?

3、百麗的利潤為何會下滑?

一、百麗失敗了嗎?

在鞋服行業浸淫多年,見過不少品牌失敗,那些失敗的公司,幾乎都有幾個共同特征:

長期虧損,現金流越來越少;

拖欠供應商貨款;

大量員工在市場上找工作;

最近有一家典型——“樂視”,就完全具備以上3個特征,大家自行百度,再來看看“百麗”

1.百麗盈利現金充裕——2016年盈利24.03億人民幣,如果一年賺24億叫作失敗,我也很想“這樣失敗”

33.webp

2.百麗沒有欠款信息——百度搜索不到任何百麗的欠款信息(加盟商挑選品牌可以用這招)

34.webp

3.獵頭圈沒有大量百麗員工找工作——百麗管理團隊增持公司股份,哪有空出去找工作?

35.webp

所以,百麗並沒有失敗!失敗的“鞋王”是2016年虧損8.37億的達芙妮,如下圖:

36.webp (1)

達芙妮2012年利潤9.75億,2016年虧損8.37億

為什麽達芙妮失敗了,而百麗沒有失敗?百麗將來會不會像達芙蓉那樣虧損8個億呢?

我的答案是:百麗不會,達芙妮的失敗,在乎市場被嚴重稀釋的情況下,仍然將“幾乎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而百麗早就代理了Nike、Adidas、PUMA、Converse等運動品牌,和MOUSSY、SLY等潮流女裝品牌,銷售業績已經占到半壁江山,如下圖:

37.webp (1)

運動+女裝占到總營收的50%左右

百麗代理的運動品牌不用我多說,相信大家都知道,可那兩個日本女裝品牌MOUSSY和SLY,你有可能不知道:

38.webp

這兩個不起眼的潮牌業績怎麽樣呢?我沒有具體數據,但“浙江巨子”王總裁經常在我耳邊說:“MOUSSY這個小店過千萬了,SLY這個店700萬......”

鞋類品牌經歷了十幾年的高速發展之後,市場一定會被稀釋,在鞋類品牌走下坡路之前,百麗提前布局了運動品牌和女裝潮牌,以每年15%的增長,或彌補鞋類品牌13%的下滑,到2016年,集團總業績竟然有2.2%的增長,這是相當有戰略眼光的:

曲線.webp

依我看百麗不但沒有失敗,而且是成功的戰略轉移,只是轉移還在進行中...

一定有人會問:百麗既然沒有失敗,那為何要退市呢?

二、百麗為何要退市?

百麗退市的原因,網上可以查到,簡單梳理一下:

1.截至2017.2.28,營收417億元,歸屬股東凈利潤24億元,同比下降18.1%。

2.這2016-2017財年利潤大跌到24億,是從51億、40億、29億一路跌過來的;

3.鞋類業務持續疲弱,導致相關業務商譽減值其他無形資產也跟隨減值

向上.webp

百麗國際利潤連續3年跌幅在20%左右

重點是第3商譽減值導致無形資產跟隨減值;說白了,就是擔心股價"跌跌不休",引發股民(包含持股員工)的恐慌性拋售,造成市值大幅度跳水,給股東造成巨額經濟損失!  

ESPRIT(思捷環球)如日中天時,股價高達133元,2006年前後,邢李原(林青霞老公)以每股69元~54元的價格賣掉ESPRIT的股份,套現214億元離場,如今ESPRIT的股價是3.9元

33333.webp

如果你覺得ESPRIT是服裝品牌,而且時間相隔十年,參考意義不大的話,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鞋王"的前車之鑒——達芙妮2012年股價最高時為11.84元,今天的股價為0.7元,縮水94%,僅剩6%......

42.webp

也就是說一個持股員工高峰期若能套現100萬,5年後的今天僅能套現6萬,如果是你,你會不會提前套現離職?

倘若百麗的持股員工也經歷這樣的5年,他們是否會中途套現離職?這樣的核心員工離職,百麗東山再起,將再生變數......

既然百麗還能東山再起,2位創始人鄧耀和盛百椒,為何要出售全部25.74%的股份套現100多億離場?

43.webp

我們看一下兩位創始人的年齡就知道了:

鄧耀1934年12月生,今年83歲,30後

盛百椒1952年5月生,今年65歲50後

百麗將產業結構優化到位,可能還需要5~10年,也就是說百麗的股價要重回7~10元,至少需要5年以上,你說兩位老先生還等不等得起?

目前國內鞋服領導人,大多是70後,而他倆是30後50後,所以,兩老現在套現100多億離場,由管理團隊與其他股東接手,是多贏的局面

我相信百麗遲早還會上市,只不過不再是香港交易所而已,到那時股價10元僅僅是個起點,拭目以待;

44.webp

三、百麗的利潤為何連續下跌?

百麗全國店鋪2萬家以上,對於見過"千城萬店"的運動品牌利潤下跌的我們,這個問題就很好解釋了,先來看一組百麗2015年的數據:

45.webp

1.2015年總業績407.9億,店鋪20783家;

2.鞋類總業績約210億,店鋪13672家;

3.運動+服裝約197.9億,店鋪7111家;

由此可以計算出平均單店業績為:

1.鞋類:153.6萬/年,12.8萬/月

2.運動+服裝:278.3萬/年,23.2萬/月

運動與女裝平均單店業績接近300萬/年,肯定是比較掙錢的,而鞋類的平均單店業績150萬就有點懸了,我們來看一下利潤率:

40

利潤率百麗41724.035.8%奧康32.53.059.4%紅蜻蜓28.722.799.7%千百度32.072.056.4%星期六14.840.211.4%達芙妮65.02-8.37-12.9%

百麗的利潤率是5.8%,其鞋類利潤只會理 低,極可能低於3%,我們姑且按3%計算,153.6萬X3%=4.6萬/年,即3833元/月;

鞋類平均單店每月3833元這麽點利潤,還是從百貨嘴里摳出來的(壓低扣點),不然鞋類早就虧大了,你看看人家達芙妮2016年虧損8.37億就知道了;

相對於鞋類市場的惡化,服裝品牌市場就要好很多,除了逆境重生的李寧和美邦,利潤率基本都在2位數,“怪胎”拉夏除外;

41

利潤率雅戈爾148.9536.8524.7%安踏133.4624.4518.3%森馬106.6714.2713.4%李寧80.157.018.7%拉夏貝爾102.335.725.6%利郎24.125.422.4%七匹狼26.412.6710.1%珂萊蒂爾15.992.314.4%歌力思12.291.9816.1%朗姿13.681.611.7%美邦65.190.360.6%報喜鳥20.08-3.87-19.3%

百麗等鞋類品牌的利潤為何下跌得如此厲害? 真的如網上所說的互聯網影響嗎?那只是一個很小的原因,最根本原因有2個:

1.消費渠道轉移;N多購物中心開業,大量顧客從百貨轉移到購物中心,鞋類品牌很少跟過去,百貨客流大幅下降,導致百麗等品牌業績急劇下挫;盛百椒也坦言"最大的考驗在於如何發展新渠道"

42.webp (1)

2.開店數量過多;曾經每天開2家店,2015年店鋪13672家,所有鞋類品牌開了多少店呢? 店鋪過剩,顧客被稀釋,業績進一步下挫;

在利潤率本身較低的情況下一挫再挫,業績自然掉到盈虧平衡點以下,大量虧損店鋪開始出現,於是就造成了百麗現在的局面;

鞋類品牌行情惡化到如此境地,每個鞋類品牌,都是這波“災難”的參與者與受害者;但對於百麗來說,是危險更是機遇,熬死幾個兔仔子,需求重新集中,老子還是王;

當你的利潤率低於10%時,原因很可能是:

1.你的店鋪開得太多了;

2.你的競爭對手太多,他們把店開多了;

《平庸之惡》中有一句:“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

退市後的百麗何去何從,相信管理團隊早有方向,無需我們操心,看好百麗的這一波結構調整,幾年後霸氣歸來!

百麗退市 鞋類品牌 管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870

一代鞋王作别港交所:私有化财团能否改写旧零售的悲歌

http://www.xcf.cn/jrdd/201707/t20170720_781121.htm

落寞退市的百丽,全盘套现的邓耀和盛百椒,或许什么错都没有,就错在太老?资源深厚的高瓴资本、鼎晖投资等私有化机构的介入,为零售业开启了“财团+企业”探索转型的新路径。传统零售加数字化的尝试,能否让一度成为累赘的零售店铺转换为百丽的流量入口?

作者:张伟靖

来源:新财富plus(ID:xcfplus)

十年,百丽国际(01880.HK)在资本市场绕了一圈,回到起点。

2017年7月17日,百丽国际私有化方案获98%股东通过,将以531.35亿港元的估值从港交所退市,接近其2007年上市首日市值523亿港元;而与2013年2月的巅峰期相比,其市值缩水超过接近六成。出场的辉煌与落寞的黯然相对比,难免让人唏嘘。

但从目前的运营状况来看,百丽旗下鞋类品牌仍然占据国内大商场的半壁江山,自有品牌百丽、他她、思加图、森达、百思图、天美意等,加上代理的Bata、Clarks、HushPuppie、Mephisto等品牌市场认可度仍在;百丽经销代理的耐克、阿迪达斯以及彪马、匡威等运动、服饰品牌也仍处于市场上升期。

百丽私有化前的最后一份年报显示,2016年度,尽管公司鞋类零售网点减少了700家,但运动、服饰类自营零售网点增加了543家,整体仍保持稳定,2017年2月28日,百丽国际自营零售网点总数为20841家。

作为一家传统零售时代发展起来的品牌运营商,百丽已经构建起了相对完整的多品牌多业务品类的管理拓展结构,而且目前看来,尽管各项财务指标不好看,但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并不存在重大失误。或许一切正如马化腾所说“什么错都没有,就错在太老了”。

百丽财务数据不断下滑的几年间,正是中国零售业务翻天覆地的几年。新兴的电子商务经历了超高速增长,趋于平稳上升,转身变为传统产业。马云再提新零售概念,在其引领下,实体店又成为电商巨头争夺的主战场。但是新零售下的实体店已不再是简单的售货中心,而是用户社交体验中心。

而百丽或许是低估了科技发展对消费习惯改变的力量,或许是苦于“船大难掉头”,错失了移动互联引领的消费升级浪潮,成为旧零售的代表,面临节节退守的命运。

传统零售时代无懈可击的样板

百丽品牌最初创立于香港,早期凭借内地廉价的生产成本,将产品大量销往东南亚市场。上世纪90年代,香港设计师、实业家邓耀将百丽引入内地,针对内地市场重新包装定位,并与盛百椒合作,开始建立品牌生产销售渠道。

百丽早期的成功,源于其在生产、设计和管理上的领先模式。1997年,百丽一改过去的混批和散批模式,建立特许经销体系,在较短的时间整合了更丰富的市场资源,快速扩大品牌市场占有率;同时,百丽通过选拨营销主管担任生产主管和设计主管,把市场敏感的信息转化为产品驱动力,以零售导向模式在内地市场站稳脚跟。

2002年,为了避免被经销商绑架,百丽再开行业先河,由邓耀、盛百椒家族联合百丽各经销商,共同成立百丽投资,由百丽投资担当百丽集团独家经销商,这样公司顺利地从经销商手中接过渠道控制大权。2004年,百丽集团又收购百丽投资全部资产,集团完成了品牌、生产、设计、零售的垂直一体化布局,率先在内地鞋业界实行以生产企业为龙头、以各大商场及区域经销商为依托,纵向整合产、供、销联合一条龙的“直线连锁经营模式”,快速占领商业通道。

2007年百丽在港交所上市后,除了快速开店覆盖渠道,横向整合的并购更是频频。3.8亿元收购Fila、6亿元收购Millies、16亿元收购森达……加上天美意等品牌,百丽形成了超级品牌矩阵:百丽、斯加图、真美诗、他她等,代理品牌包括Bata、CAT、Clarks……,基本实现了对用户的全年龄、全价位覆盖。

以“渠道带动品牌、多品牌巩固渠道”为指引方针,百丽展开多品牌、多开分店的战略布局,“凡是女人路过的地方都要有百丽店铺”,因为女性消费者的随机性非常大,店面的覆盖率对推动她们的消费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消费者在百货商场挑来挑去,最后发现买的都是百丽家族的产品。这样,百丽一度凭借品牌与渠道上的绝对优势,在中国女鞋市场无人能敌,甚至可以说把握了商场女鞋的定价权。

据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中心统计,2013年度以销售额计,国内女皮鞋市场排名前10名中,有6个品牌属于百丽集团,它们分别是百丽(第一),天美意(第二)、他她(第三),思加图(第四),百思图(第五)和森达(第九)。

目前来看,百丽当初采用的“提供极多款式、引进大量品牌、小批生产以及频密补货”与现在流行的快时尚非常类似,极具市场前瞻性。

2012年是个分水岭

转变自2012年开始显露端倪。

尽管当年百丽营收依然保持同比增长13.5%,但净利润仅微增2.3%,而这个时点之前,公司的净利润增长都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2008年除外)。更为危险的信号是,到2012年下半年,百丽单店平均销售额与业绩均出现明显下滑。2012年之后,公司营收增速继续一路下滑,2016年财报显示,其营收仅增长了2.2%,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8.09%。

事实上,2011到2014年间,内地女鞋整体供大于求,店面增长52%,但市场仅增了13%。

女鞋市场的整体不景气掩盖了单家公司的问题,当年,传统女鞋品牌均不约而同地遭遇“滑铁卢”,与千百度、达芙妮、星期六等同业竞争者相比,百丽还属于最为乐观的一家。因此,2012年百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仍在提升中,直到2013年达到最高位后,才步入下行轨道(图1)。

图1:百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自2014年开始下跌

这一切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女鞋品牌通过迅速开店扩大销售网络的粗犷式扩张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其实自2012年起,百丽已经意识到了过度依赖鞋类业务的风险,开始加速增添市场在不断扩大的运动服饰店铺,放慢鞋类店铺的开店速度(图2)。

图2:2012年起,百丽加速增添运动服饰店铺,放缓鞋类店铺扩张

近年来,百丽不断拓展新兴的运动服饰销售业务,降低鞋类业务的比重(图3)。2014年,其鞋类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57.6%,到了2015年时就下滑至51.7%,而这一数字在2016年仅有45.5%,当年鞋类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至189.6亿元,而运动服饰业务则增长15.4%至227.47亿元。然而,运动服饰销售业务的提升并不足以弥补鞋类业务的下滑,更不可能逆转传统的零售模式基因导致的整个公司的颓势。

图3:运动服饰销售业务的兴起,无法逆转传统零售模式基因导致的整体颓势

同样是在2012年,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宣告又一个时代的开启——在线零售全面普及,线下销售面临被挤压(图4)。随着电商渠道的普及与整个移动互联生态的健全,跨境电商迅速兴起,海淘也变得极为轻松,与过去不同,用户在互联网上浏览、收藏自己喜欢的商品,在官网或者跨境电商那里下单、支付,等着收货即可,额外付出的无非就是一到两周的物流时间成本。

而女鞋一直在各跨境电商销售品类排名中遥遥领先,百丽产品中高端的市场定位与海淘客户吻合度更高,其竞争对手不再仅仅是本土品牌。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百丽集团曾经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与最牢固的护城河——百货渠道被彻底摧毁,这一渠道所占份额在迅速下滑中(图4)。

图4:百丽线下女鞋销售自2014年开始下降

百丽的优势渠道就这样被电子商务打残了,如果说公司反应不够灵敏的话也不够公道。百丽是较早大力介入电商的国内零售品牌,2009年就创建了自己的电商平台淘秀网;2011年7月,又投资设立鞋类B2C平台优购网,将淘秀网的资源全面移植至优购网中,同时在天猫等电商平台上也早有布局。

但长久以来,因为过于强大的线下渠道,公司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与定位始终存在偏差,百丽2012年度财报中这样定位:“作为品牌商全渠道战略的组成部分,向线上渠道的自然延伸。在天猫等开放平台,开设旗下多个品牌旗舰店,以适合该等渠道消费人群的差异化产品组合、差异化定价策略,不断培养和扩大目标消费者群体。”

在某种程度上,百丽仅仅将电商作为清理过季款的渠道,消费者自然不买账。这种情况下,电商不仅不能成为营销主渠道,对建立网上品牌形象反而有负面影响,更是几乎从未采用过目前最具传播影响力的社交营销。至今,百丽集团80%销售和90%利润来自百货公司。虽然有两万多家线下自营零售网点,但因没有新零售思维,完全不知用户是谁,其营销仍然停留在前互联网时代。与目前的社交营销下的爆款品牌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公司创始人邓耀、盛百椒两人被外界称为“最佳拍档”,两人曾不止一次公开露面。但值得注意的是,年过八旬的邓耀已经不再参与公司运营;百丽国际的实际掌舵者盛百椒现年66岁,他曾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开表示自己不会使用电脑,面对2015年业绩首次出现下滑,盛百椒说“我都65岁了,还能折腾多久呢”——这可能是公司从千亿市值蓝筹股走向低价私有化的根本所在。

在最新的年报中,公司管理层的反省最为清晰地说明了百丽集团的衰落原因:“随着消费者成熟度快速提升、零售渠道格局不断变化,本集团过去行之有效的经营模式受到重大挑战,很多传统的成功要素逐渐变成劣势。除了渠道战略调整不够到位,新型营销方式有所缺失之外,在核心鞋类业务中,也出现了品牌形象老化、产品更新周期过长、设计感不足、性价比较低等诸多问题。”

私有化之后,转型新零售?

根据公告,百丽国际收购要约方由高瓴资本牵头,鼎晖投资及百丽国际管理层组成的智者创业参投。私有化一旦完成,百丽国际将从港交所摘牌变为私人公司,其中,高瓴资本对百丽国际的控股比例将为56.81%,鼎晖投资通过SCBL持有12.06%的股份,百丽国际股东管理层所组成的智者创业将持有31.13%的股份。

伴随此次私有化的完成,原百丽董事长邓耀和CEO盛百椒将不再持有公司股份,邓耀家族通过MCIL持有百丽国际20.76%股份,盛百椒通过星堡环球、萃富创制持有百丽国际5.98%股份。以6.03港元/股的要约价格来计算,邓、盛家族将合计套现130.93亿港元。

私有化之后的百丽将走向何方?百丽在公告中表示,高瓴资本和鼎晖投资计划向其投入财务和运营资源,合作探索尝试新的零售模式,实践一系列转型及创新举措,并在技术、物流及人才方面投放大量资源。另外,百丽的首席执行官盛百椒也表示,百丽将把传统零售和数字经济进行融合。

能否以客户为中心,自产品、品牌、渠道等多方面入手,实现新型零售模式转型,从根本上重塑消费者触点和客户关系,是百丽集团的首要任务。

未来百丽的第一大股东高瓴资本在互联网领域的资源颇为深厚,曾成功投资滴滴出行、美团、蔚来汽车、摩拜单车等新兴科技企业。分析人士认为,新进股东会从电商、大数据方面入手,在前端销售和后端供应端发力,帮助百丽更快速地了解市场及消费者需求,使订货、库存等问题的处理变得更加灵活。

此次百丽的私有化也为零售业开启了“财团+企业”探索转型的新路径。过去几年,资本大都停留在金融及互联网等新兴行业,不少传统零售行业都经历了寒冬期,包括百丽在内的大巨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如今,资本牵手实业,对百丽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传统零售加数字化的尝试,或许能让一度成为累赘的庞大数量的零售店铺转换为百丽新零售模式的流量入口。如果实验成功,未来的百丽将成为行业内同行的转型样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907

“鞋王”落幕:百麗的三大致命傷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07/164493.shtml

“鞋王”落幕:百麗的三大致命傷
盒飯財經 盒飯財經

“鞋王”落幕:百麗的三大致命傷

一代“鞋王”為何退市,百麗將迎來怎樣的命運?

來源丨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文丨李思嘉

編輯丨解夏

“凡是女人路過的地方,都要有百麗。”這句話出自百麗國際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盛百椒。

今年7月27日,HK.01880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的上市地位被撤銷,宣告“鞋王”百麗(BELLE)正式退市。

從上市到退市,百麗在聯交所中經歷了整整十年,由昔日輝煌急轉而下,如今暗淡收場,除了電商沖擊,百麗還遭遇了哪些棘手問題?由高瓴資本、鼎暉投資入場私有化後,百麗又將迎來怎樣的命運?

憑借傳統零售模式走向巔峰

百麗(BeLLE)集團於20世紀70年代創於香港,90年代由香港著名鞋款設計師、資深實業家鄧耀先生引入內地,並針對內地市場重新包裝定位,獲得極大成功。

1997年,百麗建立特許經銷體系,整合了豐富的市場資源,快速擴大品牌市場占有率。

2002年,鄧耀、盛百椒家族聯合百麗各經銷商,共同成立百麗投資,由百麗投資擔當百麗集團獨家經銷商,順利地從經銷商手中接過渠道控制大權。

2004年,百麗集團又收購百麗投資全部資產,集團完成了品牌、生產、設計、零售的垂直一體化布局,率先在內地鞋業界實行以生產企業為龍頭、以各大商場及區域經銷商為依托,縱向整合產、供、銷聯合一條龍的“直線連鎖經營模式”,快速占領商業通道。

1

2007年百麗在港交所上市,百麗並購開始,包括3.8億元收購Fila、6億元收購Millie's、16億元收購森達等。百麗鞋類業務的自有品牌包括百麗、天美意、他她、思加圖、真美詩等,代理品牌包括Bata、CAT、Clarks等。

百麗不僅涵蓋了國內鞋服行業的一大部分,更是占據了女鞋市場的半壁江山。

縱觀百麗當年的發展史,其實也是快速開店的擴張史。2010年到2012年,百麗每年凈增門店數目都在1500至2000家;2011年,百麗公司平均不到兩天便會開設一家新店,新增鞋類自營零售網點1958家,達到近幾年高峰值。

市場需求增長放緩 百麗現“關店潮”

百麗明顯開始走下坡路是從2012年開始的。這一年,財報中有兩個數字極為關鍵:一是百麗營收同比增長13.5%,運動服飾與鞋類業務分別同比增長13.5%和13.6%,鞋類營收占總營收64%;另一個數字則是凈利潤,同比增長僅有2.3個百分點。

由於女鞋市場需求增速放緩甚至出現下滑,以女鞋業務為主、擁有數萬家門店且不斷開設新店的百麗並沒有打破市場魔咒,隨著整個市場供給側的大幅增加,女鞋單價出現下滑跡象,並逐年遞增,這使得單個門店的盈利能力下降,影響到了利潤率。

從2014年開始,百麗擴張的腳步徹底停下了,迎接它的是“關店潮”。2016年6~8月,百麗在內地的門店凈減少56家,去年全年關店700家,即平均每日關店2家。

另一方面,隨著電商興起,百貨行業遭受不小的沖擊,衰落跡象明顯,基於百貨商場內開設門店的百麗自然也被波及,銷售額下滑,無法收支平衡的線下門店最終迎來關店的命運。

2

同為傳統鞋類企業的達芙妮從2015年開始虧損,2016年虧損擴大,其銷售點數目凈減少999家,包括減少810家直營店及 189家加盟店,原因是銷售額大幅下跌,同店銷售負增長及毛利率下降等。

盒飯財經在工作日走訪了北京多家線下百貨商場(集中於北三環至北五環),商場內消費者寥寥,有商場的經營店主表示:“現在的人越來越少,前幾年來這里(商場)的人多,現在只有周末時候人比較多,但是也比不了以前。”該店主表示,現在來到商場買貨的主要是中老年消費者,即便最終選擇購買,也會大幅砍價,“沒有幾毛錢利潤”。

錯失電商機遇 轉型遇阻

2012年是移動互聯網生猛發展的一年,主舞臺上赫赫有名的傳統企業逐漸褪去光芒,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領域百花齊放。優酷土豆合並開啟並購潮,微信用戶破3億,滴滴問世,小米以獨有的營銷模式成功突圍……

百麗面臨的不僅是整個市場的驟變,也是傳統企業轉型的危機。

原《中國企業家》雜誌執行總編、現任雙誌集團總裁何伊凡在《打通》一書中曾說:“險象環生的環境讓中國企業家的危機意識與變革意識比西方同行更為強烈。他們的轉型周期,實際也比西方企業家更加短,往往10年,甚至更短就會有比較大的戰略調整。”

也許利潤下滑讓百麗管理層看到了危機,但他們的調整並沒有給百麗帶來新的增長點,甚至錯過了電商的機遇。

2009年,百麗就涉足電商,創建了自己的電商平臺“淘秀網”,在當時獨立站點的趨勢下,淘秀網的運營還算不錯。2011年,百麗又成立了優購網,並將淘秀網的資源全面移植至優購網。

3

想引領大船掉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百麗調整遠遠不夠,線上平臺與線下門店的模式完全不同,而優購網的“一把手”有豐富的線下經驗,卻並沒有線上電商平臺管理運營經驗,這使得線上線下無法打通融合,也說明百麗並不具有持續變革基因,成為“轉型困難戶”。

“在市場出現巨大變化情況下,沒有預判和找到轉型的路徑。”百麗集團CEO盛百椒稱,自己要承擔這些責任。實際上,盛百椒對轉型猶豫不決,他曾在一次年度業績會上問記者“到底要不要轉型”。

消費升級 產品無法滿足用戶需求

百麗擁有龐大的銷售額、用戶量、門店,卻忽略了“數據”,對用戶的意願不夠註重,缺乏一定的互聯網思維。

近年來的消費升級,消費者的審美提升,不再接受同質化和大眾化,註重和追求個性化,並且對正裝鞋的需求不斷降低。消費者的選擇權增多,審美提升時,就意味著企業需要“更懂”他們的需求,而不是構建一個無處不在的品牌和零售體系“強迫”消費者購買。

4

(盛百椒)

雖然盛百椒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但依然難以改變現狀。百麗上一次推出爆款鞋還是在2011年了,旗下的思加圖和徐濠縈合作推紅了松糕涼鞋,成為當時眾多品牌模仿和抄襲的對象,當下流行的款類中,沒有一款來自百麗旗下品牌。同時,百麗跟隨市場潮流的速度和節奏也不快,往往是新款鞋流行一段時間後,百麗才會跟隨推出。

目前,接受高瓴資本等私有化要約的百麗,將會迎來怎樣轉型呢?盛百椒認為,高瓴資本等要約方具有百麗轉型所需要的資源,尤其是數字化方面。

對百麗來說,投出騰訊、京東、美團、滴滴等巨頭企業的高瓴是個不錯的選擇,同時,百麗目前依然擁有13000余家零售網點,未來整合線上線下資源,依然有機會回歸,但“鞋王”的稱號怕是難以挽回了。

百麗退市 轉型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994

高瓴資本張磊:用科技創新2.0賦能消費產業,鞋王百麗如何起死回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21/167013.shtml

高瓴資本張磊:用科技創新2.0賦能消費產業,鞋王百麗如何起死回生?
野草新消費 野草新消費

高瓴資本張磊:用科技創新2.0賦能消費產業,鞋王百麗如何起死回生?

中國發展問題的關鍵是,讓更多的、已經被留在後面的人搭上科技的便車。

張磊,亞洲最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高瓴資本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美國耶魯大學校董事會董事,中國人民大學校董事會副董事長,被譽為當代中國價值投資領域的教父級人物。

在近日出席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舉辦的新年論壇上,張磊講述了從科技創新1.0到科技創新2.0的演變歷程,並以百麗鞋業的投資收購為實際案例,詳解了科技創新2.0如何賦能消費產業。

他認為,雖然科技1.0創造了很多首富,但是這不是解決中國發展問題的關鍵。中國發展問題的關鍵是,讓更多的、已經被留在後面的人搭上科技的便車。

傳統產業,才是科技創新2.0的主題

張磊首先總結了科技創新1.0與科技創新2.0各自的特點。

他說,科技創新1.0的核心特點是“連接”。“百度是連接人與信息,騰訊是連接人與人,阿里巴巴、京東商城是連接人與商品,滴滴打車、摩拜單車、美團是連接人與服務,這些互聯網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特點都是連接。”

張磊指出,科技創新1.0造成的結果是贏家通吃,由於造成連接和贏家通吃,這個過程中很多行業都出現“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階段,即出現了一個成功的企業,背後很多的傳統企業都會消失。

“科技創新1.0不是應用科技的發明,也不在於科技部門與傳統企業結合。”張磊說道。他認為,科技創新2.0的主題才是傳統行業,不是互聯網+,而是+互聯網。科技創新2.0旨在使創新更具普惠的精神,幫助普通的人和普通的企業更好地利用科技,使更多人搭上科技的便車。

張磊列舉了高瓴資本從科技賦能傳統消費企業幫助它們進行創新的案例,並指出,高瓴資本投資了大量消費企業,如江小白、孩子王、良品鋪子、Peets咖啡等,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國發展關鍵,讓更多人搭上科技便車

張磊重點剖析了百麗投資收購的案例。他強調,高瓴資本和合作夥伴花了531億港幣收購和投資了百麗這家傳統鞋業品牌,這是2017年香港最大的並購案。

張磊介紹了百麗鞋業亟待創新變革的背景。他說,百麗鞋業占全中國所有非運動鞋銷售額的9.4%,超過了第二名到第九名的總和。運動鞋也是第一名,兩部分加起來有兩萬家門店,十幾萬員工。百麗退市,當年鞋王的輝煌不再。

過去五年,每年公司銷售額都在下降,十幾萬員工在電商和互聯網的沖擊下找不到方向。“高瓴資本收購了百麗以後,重新審視這家傳統企業,用互聯網思維的形式思考可以幫助它做什麽。”

他詳細闡述了高瓴資本幫助百麗改造的具體過程:

“首先,根據市場調查的數據,我們發現百麗的消費受眾是很可觀的。”張磊指出,百麗擁有十幾個品牌、3~4億用戶,每天進店人數400-600萬,按照互聯網語言DAU來衡量,其量級位列中國前十大電商之一。

每天試穿的人數60-100萬,每天購買的人數30萬-50萬,複購率25%。從這樣漏鬥的模型重新回顧公司的發展,他們認為能夠用科技的力量提高效率。

“接著,我們找到了百麗存在的問題。”張磊說,百麗品牌布局廣,低端和中高端目標品牌都具備;其市場占有率也很大,能夠占有百貨商場里三分之一以上鞋櫃。

而它的問題在於以下兩點:一,消費者遠離百貨商場這一銷售渠道,商業模式發生了變化;二,電商的低價沖擊、假貨沖擊,造成了不良影響。這兩點給剛接手百麗的他們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張磊認為,高瓴資本應對挑戰有兩大策略:一是開發終端賦能工具,二是重新定位店長與店員,挖掘其潛力。

“我們采取的策略是開發很多終端賦能工具,從實時的數據中看到每一間店在做什麽,收集整個商圈人流,把庫存協調人員管理系統都帶到公司。”他舉了兩個例子加以說明。

例如,過去百麗的兩萬家店訂貨由店長決定,貨品能不能賣,賣得好與不好大家都是不知道的,存貨的調整過程很痛苦。但現有的大量數據可以幫助分析,為什麽一個SKU放在店里30天都沒有人試穿?說明這個SKU有問題,它不應該放在店里。

又例如,一款高跟鞋在店里一天被試穿30次,但只有一次購買,數據顯示這雙鞋做得很漂亮,但穿起來不舒服。因此他們把各種各樣的SKU拿出來分析,把從來沒有人看和沒有試穿的從庫存里清出去,將很多人試穿卻沒有購買的重新找出原因。張磊強調,“針對銷售過程中的這些問題,通過數據來分析,就能夠大幅度提高效率。”

此外,張磊認為,真正的傳統企業,尤其是以零售為主的傳統企業,店長與店員是巨大的潛力人才庫。

“套用互聯網的話,最好的UI、UE、用戶界面和用戶體驗就是百麗12萬的店長和店員。調動12萬人的潛力,給予他們更多的賦能工具包,使他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騰出笑容來面對用戶,成為時尚顧問,是最重要的。”

張磊進一步指出,針對店長之間下單成果差異大的情況,高瓴資本也采取了相應的策略,“第一,減少標準方差,大幅度提高平均水平。第二,是把店鋪運營數據全程掃描,來分析店的運營潛力。第三,分析門店的類型,分析歷史數據,了解不同季節、不同時期、不同周邊環境對銷售帶來的影響。”

“通過這些應對策略,百麗從過去五年每年下降到今年出現兩位數的正增長,盈利出現大幅回升,公司士氣也大大提高。”張磊強調,以上案例,旨在與大家分享科技的力量如何幫助傳統企業。

他總結道,“雖然科技1.0創造了很多首富,但是我認為這不是解決中國發展問題的關鍵。中國發展問題的關鍵是,讓更多的、已經被留在後面的人搭上科技的便車。我認為做有尊嚴的工作不是靠收入再分配能夠解決的,而是要用科技、資本作為杠桿。”

本文來自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加入新零售VIP群,咨詢新零售課程請加野草君微信(djsl831)。

640.webp

百麗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320

百麗食正內需 染藍身家倍增 財金猛人:鞋王鄧耀晉 10大富豪

1 : GS(14)@2011-01-08 13:24:52



百麗食正內需 染藍身家倍增
財金猛人:鞋王鄧耀晉 10大富豪
2011年01月07日


財經雜誌《福布斯》公佈最新香港富豪榜,雖然榜首仍繼續由長和系主席李嘉誠蟬聯,但十大名單中出現三大變化,其中百麗國際( 1880)主席鄧耀首度打入前十,排名第九,相信是這位「鞋王」旗下產品食正內需概念,加上股份染藍入恒指,令其身家水漲船高,急增一倍,至 40億美元。
據《福布斯》統計截至上月 17日的資料,鄧耀的身家達 40億美元,較一年前大增 1倍,今次排名大升 9級。百麗以生產及銷售鞋品為主,旗下品牌包括妙麗、 Staccato、 Joy& Peace及 Mirabell,又代理 Clarks、 Elle、 Merrell及 Caterpillar,全屬中高檔產品,在內地「富起來」的帶挈下,鄧耀自然受惠。
至於另兩個變化,一是前特首董建華胞弟董建成同樣首度打入十大,上升 1級排名第十,這位船王後代帶領東方海外( 316)乘風破浪,走出經濟低谷,令個人身家一年間暴漲 10億美元。
利豐馮氏兄弟聯手入五甲

另一變化是富豪榜今年將利豐( 494)馮氏兄弟視作同一家族,將兩人身家合併,令馮國經及馮國綸一下子躋身五大之列。
其實,除了較多人關注的前十大排名,《福布斯》富豪榜會列出首 40名富豪,今年有 4人新入榜,同樣有內需零售概念、在內地產銷藥品的聯邦制藥( 3933)主席蔡金樂排 27,擁有資產 17.3億美元;做高檔零售的英皇鐘錶珠寶( 887)大股東楊受成排第 31,身家 13億美元;賣化妝品的莎莎國際( 178)主席郭少明伉儷則以 11.9億美元身家,排名 34。
另一新入榜富豪是 61歲美籍商人 William E. Connor II,他以 20億美元身家排名 22。他早於 1985年由東京移居香港,從事採購及物流業務,在全球 20個國家有 35個辦事處。
記者:尹彥超、何凱兒
2 : GS(14)@2011-01-08 13:25:11

超人四連冠 四叔失次席
2011年01月07日



今年《福布斯》富豪榜三甲還原 09年度的排名,恒基地產( 012)主席李兆基與新鴻基地產( 016)郭氏家族再次對調位置,四叔由阿二變回季軍,雖然其身家增加 5億美元至 195億美元,但郭氏家族更厲害,所持資產大增 30億美元至 200億美元。不過,四叔現時應該忙於弄孫為樂,排名下跌相信無暇介意。
「富貴於他如浮雲」的李嘉誠,今年以 240億美元身家蟬聯首富寶座,是《福布斯》 08年開始公佈香港富豪榜以來的 4年榜首,繼續是地球上最富有的中國人,而他的身家,更是內地首富娃哈哈集團主席宗慶後的 3倍。
陳廷驊四年來首跌出十大

郭氏家族經歷了兄弟鬩牆,投資者對新地恢復信心,帶動股價去年上升兩成,令郭氏家族身家重拾升軌。另一個正經歷家族內部糾紛的南豐集團主席陳廷驊,則 4年來首次跌出十大。雖然陳廷驊身家增加 6億美元至 38億美元,但被增幅更大的其他富豪爬過頭。
除了排名下跌,陳廷驊也遭遇其他不快事。《福布斯》雜誌刊出其女兒陳慧慧玉照,講述陳廷驊近年患上腦退化症,其妻楊福娥則指陳慧慧於 03至 05年間,在財產分配事宜上誤導陳廷驊,令母親蒙受損失,導致去年底要狀告高院。
3 : GS(14)@2011-01-08 13:25:26

身家不足 10億美元 胡應湘唐翔千落榜
2011年01月07日



有人上榜自然有人落榜,今年被叮出富豪榜的,計有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合和實業( 054)主席胡應湘(圖)及美維集團創辦人唐翔千(即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父親),而 3人均是因身家不足 10億美元而落榜。
2009 年《福布斯》公佈富豪榜最新排名時,儘管胡應湘的排名由 33升至 25,但當時市場流傳他的身家蒸發了 23億元,而他在被問及這個傳聞時說,已經幾十歲人不會再着眼金錢,捱得過金融海嘯便算,不過,他亦發牢騷指《福布斯》「數字唔準!」去年,他在這個富豪榜位列 38。
至於唐翔千和蔡冠深,在這個富豪榜可謂曇花一現,兩人去年一起首度上榜,而今年則一起雙雙落榜。美維榮譽主席唐翔千,他在 1950年學成回歸,選擇在香港創業, 1953年創立中南紡織廠, 1969年更成立南聯實業公司,其後更遠赴新疆合資建立天山毛織品公司,創立了龐大的紡織王國。
蔡冠深則是「海產大王」蔡繼有的兒子,在接掌家族生意後,他不斷將集團轉型,先後進軍地產、金融及科技行業,令集團的盈利能力不斷提升。
4 : GS(14)@2011-01-08 13:25:38

福布斯「代」發佈 李澤楷有 3子
2011年01月07日



《福布斯》榜除了是富豪的身家大披露,某程度上反映香港經濟的主軸,甚至,還會驚爆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福布斯》指出,今年頭 40位香港富豪的總資產,合共有 1630億(美元.下同),比去年增加 280億元,但仍未及 2008年最高峯的 1780億元。在這 40位富豪當中,超過三成人的身家主要是來自地產業務,反映「磚頭」仍是最重要的生財工具。
另一方面,以 13.35億元身家排第 20位的電訊盈科( 008)主席李澤楷(圖),儘管已經有 1子的他,從無向外間披露自己的婚姻狀況及證實自己的兒女數目,但福布斯就「權威」地這樣介紹他── 44歲,單身,有 3個孩子。
5 : GS(14)@2011-01-08 15:49:20

地產巨擘稱霸香港富豪榜
李嘉誠身家1872億 年漲13%
  2011年1月7日


【明報專訊】在香港要發大達,只有做地產。福布斯昨日公布最新的2011年香港富豪榜,首10位中有6位地產商長期「軲莊」,包括長實(0001)主席李嘉誠、新鴻基(0016)郭氏家族、恒基(0012)主席李兆基、新世界發展(0017)主席鄭裕彤、華置(0127)主席劉鑾雄、九倉(0004)主席吳光正。相對之下,美國及中國的富豪榜,富豪發舻的業務較廣泛,中國更不時有新晉面孔打入,流動性較高。有學者指結果顯示香港「食老本」、缺乏創新行業,而本港富豪已佔盡優勢,不會輕易開拓新產業。

香港40名富豪(見表)身家合共1630億美元,即約1.2萬億港元,足夠興建18個香港國際機場。香港富豪們身家較去年增長兩成,不過仍然未及海嘯前1780億美元,即約1.38萬億港元的高㗖。

郭氏搶佔第二 李兆基第三

長踞首富位置的長實主席李嘉誠,身家達1872億元,較去年漲13%,即使與2010年的內地首富、娃哈哈集團創辦人宗慶后534億人民幣(折合629億港元)比較,仍然跑贏幾條街。香港富豪第2位和第3位與去年逆轉,恒地主席李兆基,被後輩新地郭氏家族爬頭,搶佔第二位。

百麗主席首晉十大

零售股百麗國際(1880),其主席鄧耀首次晉身10大。首次打入40富豪榜的,還有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而憑著莎莎(0178)股價看俏,創辦人兼主席郭少明伉儷亦打入成為第34位的富豪。

40大富豪榜入圍門檻由去年8.5億美元升至10億美元,去年3名富豪今年落榜,包括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合和實業主席胡應湘及財政司長唐英年的父親、美維(3313)榮譽創辦主席唐翔千。

全球經濟翻天覆地變化,唯獨香港長期由地產主導。過去5年的富豪榜,能拗贏地產商的,有從事貿易的利豐集團、中華電力及經營船務的東方海外。相比之下,美國及中國的富豪,經營的業務遠比香港多元化。美國最富豪榜中,有電腦軟件、金融投資、能源、零售、賭場、傳媒等行業翹楚,微軟創辦人蓋茨、甲骨文(Oracle)行政總裁埃里、股神巴菲特、美國科氏工業集團(Koch)等固然位於前列,google、facebook等創業十年八載,主事人也已躋身頂級富豪。中國富豪參與的業務也十分廣泛,如飲品、機械裝備、電器零售、醫藥、重型化工、互聯網、化肥、紙業、汽車,房地產只佔數席。

中美富豪從事業務廣泛

中文大學亞太區研究所副所長王卓祺表示,此結果反映本港經濟困局,80、90年代由地產行業壟斷經濟,之後便沒有其他行業能成熟發展。他指富豪已有長期優勢,更不會輕易轉營其他行業,「社會長期出現此狀,一般人感覺市場不公平,仇富情緒更難避免。」他指政府雖然有創新、科技基金,但成效有限。而新加坡、韓國政府推動新工業見效,例如醫藥、電子等。

(明報記者陳健佳、李家欣報道)
6 : GS(14)@2011-01-08 15:49:35

港富豪年老 繼承成焦點
  2011年1月7日

【明報專訊】本港富豪部分已進入80歲後的耄耋之年,財產分配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福布斯亦特寫南豐主席陳廷驊(87歲)家族爭產事件,又讚揚擁有四房人的信德集團主席何鴻燊(89歲)住院期間,已開始考慮整理旗下集團的股權分配,足證其思路仍然清晰。

本港40大富豪中,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都超過80歲,最年輕是44歲的李澤楷,但普遍是60多歲。至於內地,2010年首15位富豪,最年長是68歲美的集團董事長何享健;最年輕是騰訊行政總裁馬化騰,只有39歲。當中有不少40歲出頭,便圓其富豪之夢。美國的情又如何?微軟主席蓋茨54歲,已經將精力轉移慈善工作,較年長的80歲巴菲特,也開始尋覓接班人。

努力添男丁 為繼承作準備

本港富豪老而彌堅,親自參與公司業務、出席業績會。個別遇到健康問題,才會引退,例如有「棉紗大王」之稱、排名第11的南豐主席陳廷驊,患上嚴重腦退化症,業務由幼女陳慧慧打理。近日爆發爭產案,陳妻楊福和控告陳慧慧誤導父親,將家族財產轉移到其名下。何鴻燊2009年跌傷頭部,引發其他毛病,業務由子女打理。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卓祺表示,並不擔心本港富豪年老問題,因為第二代、第三代有一定接班能力。他指李兆基的兒子李家傑、李家誠,鄭裕彤兒子鄭家純,也有參與公司業務。

近期豪門積極「添男丁」,似為安排第三代接班人。去年李兆基長子李家傑,透過代母在美國產下3名兒子,許世勛媳婦李嘉欣也懷有兒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439

奮鬥廿三年 倉務員變身補鞋王

1 : GS(14)@2011-02-06 19:34:19

2004-11-18 NM

修寶鞋藝(The Groom),自八十年代初就進駐地鐵站,在中環、金鐘、尖沙咀等商業區共有九間分店,是全港最大的連鎖式補鞋店,吸引不少白領幫襯。而開業廿多年的萬邦行分店,更是名人闊太的御用補鞋鋪,連何厚鏵母親陳琼、立法會議員余若薇和賭王四姨太梁安琪都是熟客仔。修寶鞋藝的老闆馮興祥,原來廿幾年前在公司內只不過是倉務員一名,三年前向九龍建業買下這盤被視為雞肋的補鞋生意,由打工仔搖身一變成為老闆,把多年來累積的補鞋經驗注入公司內,成功把修寶鞋藝轉虧為盈,成為新一代補鞋王。中午食飯時間,中環萬邦行的修寶鞋藝,坐滿了白領換鞋踭、替新鞋打前掌防滑、或等候配匙補袋。店內放滿名牌皮具,兩、三千元一對的 MiuMiu、Celine高踭鞋;四、五千元的Manolo Blahnik、Sergio Ross皮鞋;甚至六、七千元的Prada長靴,應有盡有,就連Chanel、Gucci和LV手袋亦有好幾個,恍如一個名牌大賣場。「香港經濟轉好,而家啲客閒閒哋買對鞋幾千蚊,用七、八十蚊加個鞋底好平常,鬼佬就更講究,用五百蚊加對牛皮製的前、後掌都面不改容!」做了廿多年的補鞋師傅阿明說。修寶鞋藝的收費,比街邊略貴,換一對斗零踭要三十八元,比中環戲院里的街邊檔補鞋鋪貴三元;男裝鞋加上皮製全掌更要五百元,比坊間的三百二十元貴三成多,卻吸引到一批識貨客人。修寶鞋藝用的全是歐洲鞋料,小至一粒斗零踭,用的也是德國或意大利貨,比街邊用的大陸和台灣貨,貴三、四成;另外代理的法國Topy鞋料,價錢也比大陸貨貴十幾倍。修寶鞋藝經常有名人闊太幫襯,特別是中環的萬邦行分店,就最星光熠熠,藝員薛家燕、狄波拉、萬梓良及立法會議員周梁淑怡、余若薇等都幫襯過。澳門特首何厚鏵母親陳琼,更是幫襯了十幾年的熟客仔。「她一買了新鞋就會拿來加前掌防跣,雖已八十幾歲,仍最愛穿Ferragamo的鞋,貪鞋形舒服。」店內的補鞋師傅說。

四太買百對鞋墊而賭王何鴻燊四姨太,經常陪燊哥跳舞,為免腳痛,至愛買修寶鞋藝的鞋墊。「她有次派人來買鞋墊,一買就一百對,合共三千八百蚊,因為她家有過百對鞋!」修寶鞋藝的老闆,是四十五歲的馮興祥,他穿上Polo恤衫、西褲及擦得光亮亮的意大利皮鞋,一副老闆格,不過以前他在公司由倉務員做起,三年前才榮升為老闆。現時公司門市生意每月約有一百萬,加上批發鞋料和皮鞋護理用品約有五十萬生意,每月營業額就高達一百五十萬,扣除租金、人工等成本,每月賺二、三十萬。每日他由早上十點開始,到各分店巡視,由接單、收錢、招呼客人到落手落腳補鞋,一直做到十點才收鋪。到了星期六,又會親自跑到深水埗等地方,為客人的手袋和鞋找配料,小至一個釦,一個鞋踭,他都會跑足幾條街去找。七七年中五畢業後,他做過三份工作,都是從倉務員做起,由於做事勤快和不怕蝕底,短時間內便能升任主管或經理。「中五畢業後,我曾在一間玩具廠做暑期工裝嵌玩具。當時負責前面程序的人都未搞掂,流水線上的玩具已經被我砌好晒。結果管工話:『唔好做咁快啦,前面的人跟唔上,咁好肉酸㗎!』」

肯蝕底的打工仔會考放榜後,因成績不理想未能升學,他被玩具廠主管召回當貨倉文員,一年後,便升做貨倉主管。玩具廠執笠後,他就過檔有五間門市的時裝店做倉務員,同樣於一年時間內,便升為店務經理,人工由千幾加至二千元。「做倉務時,理貨都自己搞掂,唔使工廠阿姐幫,有時仲幫手喺時裝店睇埋鋪。有刋人可能會話:『喂我管倉咋,睇鋪唔關我事!』但我覺得打工仔唔好斤斤計較。」當時他獲老闆欣賞,一年的花紅有一萬元,相當於他五個月的人工。「全公司只得我一人有花紅分,連老闆親戚都冇呀。」馮興祥說。八一年,馮興祥為了嘗試新的工作,到修寶鞋藝做千多元月薪的倉務員。「一年後,有個店經理離職,由於我以前喺時裝店做過店務經理,老闆林生就叫我頂佢個位。」這位林先生,就是七九年創立修寶鞋藝的林少強,地鐵通車時,他更將補鞋店引入地鐵的商鋪。

獲老闆重用八十年代初,地鐵恐防補鞋機產生火花,會造成危險,修寶鞋藝在地鐵以另一品牌——「路易叔叔」(Mr. Louie)經營的店鋪,只能作為一個接收點,鞋要拿到地面的分店去補。幾年後,經向地鐵爭取到安裝機器,生意就越來越多。當時的老闆林少強一方面擴張香港的分店,一方面亦代理德國造鞋及補鞋機,賣到東南亞和大陸,馮興祥就一直跟在老闆身邊。阿明說:「馮興祥經常跟林生周圍見客,做到晚上十二點都冇怨言。佢又好知老闆心意,老細話張海報貼歪了,未講完應該點做,佢已經動手去貼番好。」馮興祥說:「以前老闆做到下午三、四點都唔食飯,我就陪佢唔食,佢要伙記每個月跟佢返大陸,其他人覺得北上咪搞,我就當係老闆俾機會我去見識。」對於這個伙記,舊老闆林少強說:「佢為人好誠懇,又進取,成日陪我去地鐵開會,長時間工作都無怨言,好少後生仔咁抵得諗。」

接手執爛攤九五年林少強專注發展大陸的造鞋機代理生意,索性把旗下六間補鞋店,售予九龍建業,自己只保留兩成股份。然而,九龍建業接手的六年內,一共虧損過千萬。「上市公司人事複雜,事事要呈報,產品和貨源又接不上潮流,例如夏天興白色鞋水,都要經九建管理層批准才入貨,批得來都過晒氣。」馮興祥說。九七年金融風暴後,在經濟不景氣下,買貴鞋的人更少,分店由六間漸漸縮至四間。九龍建業在連年蝕錢下,對這盤補鞋生意亦意興闌珊。○一年,九建賣盤予澳門商人柯為湘前,將旗下不少業務轉售套現,馮興祥遂主動向九建執行董事劉少賢,提出收購修寶鞋藝的四間商場店,本想結束此業務的九建亦樂於有人接手,雙方以優惠價約一百萬元成交,更可分期付款。

親自操刀搞改革他先於人流旺盛的中環、金鐘和佐敦地鐵站開店,再慢慢擴展至鑽石山荷里活廣場、銅鑼灣怡和街,和最近的尖沙咀東鐵站。接手頭半年,他一星期返足七日工,讓自己直接面對客人。「我要經常行鞋店和睇時裝雜誌,又要時時跟歐洲的供應商聯繫,了解來年法國、意大利等歐洲鞋款興什麼顏色,方便入貨。」如今店內的鞋油,就有四十多種顏色。清潔皮鞋,或沙發的皮革用品、為雞眼、腳臭而設的鞋墊和噴霧都有。馮興祥明白到有經驗的補鞋師傅最能留住熟客,而每間分店必定有一名老經驗師傅坐陣,而另外的學徒必須學師一年,經馮興祥親自考核合格,才可升為師傅。為了令員工更賣力為公司工作,便在底薪以外,另加佣金。「一般補鞋店以幾千蚊月薪請人,師傅唔會為公司賣力,我喺底薪以外,另外俾營業額的幾個巴仙作佣金,每個師傅平均月入萬幾。」這位由銅鑼灣舊唐樓,住到中半山豪宅的補鞋店老闆,現時業務愈做愈大,數月前馮興祥的太太,亦辭掉了原本的秘書工作,榮升為老闆娘,專心替公司理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893

鞋王三奶四卡鑽戒閃爆法庭

1 : GS(14)@2012-04-18 00:16:4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254785
【本報訊】年近七旬的「鞋王」鄧劍群 10年前情傾年輕 27載的李姿霆,將她收為三奶,但因「三奶」不敵七年之癢搭上港男黃長發,成為全城熱話,更觸發鄧入稟向她討回三個由他獨資購入的物業及售樓得益,涉及逾 2,500萬元。案件昨於高院開審,由「鞋王」首先細說他當年如何瞞住大婆照顧「三奶」,他初時對忘年戀有所保留,擔心「三奶」為錢而接近他,發展至送錢送珠寶 700多萬元。記者:陳佩明


李姿霆戴上四卡鑽戒出庭,非常搶眼。
黃建通攝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867&art_id=16254786
「三奶」李姿霆於 09年初被揭發疑一腳踏兩船,一方面與「鞋王」鄧劍群發展忘年戀,同時暗交較自己年輕 16年的港男黃長發,爆煲後令鄧高調公開要斬纜。鄧在供詞中坦言,傳媒廣泛報道令他很尷尬,更指當年讓李聯名持有匡湖居物業,其中的條件是李須忠心,不會搭上其他男人。
鄧聲言,因樓價貴,從沒想過送樓給李,李名下三個物業,所有買樓資金全來自他,李僅以受託人身份持有。
03年,他購入港灣豪庭讓李入住;李懷孕後「身價」即提升,鄧斥資購入西貢匡湖居獨立屋。李在 04年誕下一女後,兩母女便以匡湖居為家。隨後鄧再購入紅磡半島豪庭一單位,及尖沙嘴卓能中心一寫字樓,寫字樓的租金收入用作補助兩母女生活費。除匡湖居物業屬兩人聯名持有,餘下物業均屬李名下。

爆粗質問與黃長發關係

李認為物業是鄧餽贈她,加上鄧曾向她提過投資買樓可賺大錢,當對方聽到她說無錢,便着她睇樓,並稱「幫你搞掂佢」。
代表鄧的大律師在庭上不止一次形容鄧是非常富裕及著名商人,李只是鄧的其中一名情婦。另鄧昨早前要求將一段電話錄音對話呈堂,但被法官以太遲申請駁回。錄音涉及鄧以粗口鬧爆李,質問她與黃長發的關係,李全程沒回應。
《蘋果》記者


鄧劍群作供時稱舊愛李姿霆為被告,沒有直呼其名。
2 : 肥B(18468)@2012-04-18 11:51:43

「鄧在供詞中坦言,傳媒廣泛報道令他很尷尬,更指當年讓李聯名持有匡湖居物業,其中的條件是李須忠心,不會搭上其他男人。」

梗係尷尬啦, 俾同儕笑到面黃啦一定......

俾人督穿左我有妾侍無野好講, 作為一個有錢佬, 有人埋我身, 又肯幫我生兒育女, 我俾返D家用, 佢做返個妻妾應盡的「本份」, 實屬「正常不過」的自家生活. 我估佢朋友群中基本上個個都有情婦在外, 咁樣俾個女人「背夫偷漢」, 仲要係用自己錢去慍仔, 唔火滾就奇....

仲要上報紙俾人唱通街, 第時無人記得你係邊個, 但一提你俾三奶玩過一次就知你係邊個的話, 你話幾無面?
3 : GS(14)@2012-04-18 20:50:57

佢仲要話請晒D妾室去飯真是放,我想他今次在朋友面前出晒位
4 : GS(14)@2012-04-18 23:12:5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258271
前日庭上爆出曾安排二奶和三奶秘密參加兒子婚宴的鄧劍群,昨又在庭外自爆:「一直以來唔想老婆知我有情人、女朋友。」並補充:「老婆係生死之交,我幫佢捱一刀,佢幫我捱一刀,兩個人無計嘅,晚晚我都返屋企食飯。」至於大婆是否知情,鄧笑嘻嘻說:「邊有(二奶、三奶)吖,嗰啲係女朋友自己安嘅名。」

三奶曾稱鞋王像神打救她

他一直小心包養女人,故 03年斥資購入港灣豪庭的單位,選擇讓李做登記業主,而非使用名下公司,是為免留下蛛絲馬迹,給身為公司董事的兒子 Alex悉(識)破。
他供稱, 03年和李姿霆情到濃時達成買樓共識。「我幾十歲,同一個後生女一齊,我好願意將佢個名加入去,畀佢一半,但如果佢搵第二個男人,佢應該退番畀我!」
鄧引述李當時向他表明不會離開他:「我過去有咁悲慘的經歷,我點會離開你。」鄧則說:「一個男一個女喺一齊,特別係 age gap(年齡差距)咁大,我買間屋落你個名,你搵到第二個男人走咗去,咁我點?」李回應:「我唔會走,喺我最慘嘅時候,你好似 God咁 save me。」
話雖如此,當鄧知道李懷孕,未婚的李不願意大着肚在舊居出入,要求鄧買層「樓仔」,鄧對此口中說無所謂,但暗裏另有打算:「買樓唔係好多錢,我對佢有戒心,安排 30年期還款(最長的銀行按揭年期)。」鄧指戒心來自李的複雜家庭背景:「佢爸爸因販毒坐監,爸爸同細佬破產,佢自己亦冇嘢做。」

按婦科醫生記錄,李於 03年 4月往診所,驗尿發現懷孕,翌月卻不幸小產曾入住養和醫院,出院當日鄧現身陪伴兼支付費用。
鄧昨堅稱早於 02年 12月已知李懷孕,反指李就懷孕一事說謊:「佢唔止一次講大話。」究竟李當時是否確實懷孕,鄧沒有正面回答,只強調:「我哋相識時,我確實好鍾意佢,蒙蔽咗……點解要留意佢個肚?我唔係第一次有女人同我生仔……當時的確好鍾意被告,好多嘢冇考慮得咁清楚……當時信佢講嘅嘢。」
鄧在第二份供詞中強調,李是大話精、不可信。至於由最初的信任變成不信任,鄧在庭上解釋:「係超過六年幾內陸續發生嘅,蜜月期嗰幾個月,我眼盲盲地,耳係聾,其他人對我講點樣有懷疑,但鍾意一個人唔會考究咁多嘢。」
對於跟李姿霆相戀七年內,送給她總值逾 310萬元的珠寶手錶、清水灣鄉村俱樂部會籍,及另外提供至少 420萬元金錢,鄧劍群直言沒有打算討回珠寶手錶。
他還記得於 09年 1月對李發放最後一次生活費,當時更額外增撥五萬元予李以過農曆新年。鄧形容多年來「每次畀錢出嚟係有誘因,我唔係銀行提款機,你㩒幾多,我畀幾多」。
案件編號: HCA920/09
5 : GS(14)@2012-04-18 23:13:2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258272
有九名兒孫,年近 70的「鞋王」鄧劍群,雖然之前飽嘗「三奶」疑偷食年輕港男之痛,但今次出庭以活得比你好的姿態現身,昨在庭外大談養生之道,自己如何食燕窩人參保養,表面讚三奶「係個好嘅盛女」,但又說「冇男人會再黐埋身」,句句有骨。那邊廂三奶李姿霆雖然追求者眾,但沒有鄧這條大水喉,雖然周身名牌,但原來是舊款產品。
記者問鄧現時跟李的關係時,鄧抵死的說:「正如發仔(黃長發)話齋,再見不是朋友。」鄧還說,要感謝黃:「佢救我一命,係我苦海明燈,早啲睇穿呢個人(李)。」在庭上說熱戀時跟李生好多性行為的鄧,對於李床上的表現,只笑笑口說:「 No comment。」

三奶追求者不斷

李姿霆在前日開審時戴上四卡鑽戒閃爆法庭,鄧昨主動踢爆:「係五卡,色澤唔知係 I定 J,偏黃色,價值廿幾萬,好平,冇證書。」李昨日依舊以富貴 look上庭,穿的高跟鞋是被譽為「紅底鞋王」的法國名牌 Christian Louboutin,織皮手袋來自意國名牌 Bottega Veneta,但原來紅底鞋不是當季款式,上季類似款式約價 8,000元;手袋則是兩三年前款式,已停產,當年約價 2萬元。

不過李並不愁寂寞,據悉去年有次她搭港鐵,有一名中年男子主動向她搭訕,要求跟她發展,還可以每月給她一些生活費,但這段情發展了很短時間就告終。雖然不斷有追求者,但條件難與鄧劍群相比,目前她都未能找到合適的新對象。而黃長發最近則戀上一金髮外籍女子。鄧雖然女人緣甚佳,他卻斬釘截鐵說:「見到女人要行開,越靚越彈開。」,身邊「無飯腳」,又稱:「如果我冇錢,着條牛仔褲企係你身邊,梗喺你贏,咁我有錢,咪黐埋嚟囉,我又唔係太醜樣。」
事實上鄧外表絕不似長者,他亦毫不掩飾自己貪靚,又問上鏡後「似唔似阿伯,靚唔靚仔」。他跟孫兒外出時,當外人聽見孫兒稱他做爺爺,表現有點不能相信。鄧的養生之道絕不簡單,每周逢吃三天燕窩,另外每周服冬蟲夏草及長白山人參,每月吃兩次花膠,加上不煙不酒,每晚回家食住家飯,方可修成正果。
《蘋果》記者
6 : GS(14)@2012-04-19 22:44:2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261876
【本報訊】遭「鞋王」鄧劍群追討物業的前三奶李姿霆,昨在高院作供進行反擊,形容鄧是個非特別成功亦非好有錢的雙非人,在她眼中「李嘉誠、劉鑾雄嗰啲就真係好 rich」。另邊廂,鄧繼續公開數臭舊情人,講明李雖替他生女亦不會獲送樓慶祝,有骨說話令李淚灑法庭。
洋名 Karen的李姿霆( 41歲),於 2002年跟年齡相差 27載的鄧劍群發展忘年戀。當年一名任職保險的朋友介紹她認識鄧。「我 3月識佢, 4月已覺得佢追緊我,我哋 5月開始,我做佢女朋友, 5月中左右有親密關係」。
李成為鄧的女友後,每月獲得生活費,金額按年遞增;相戀數月後,更獲贈兩卡鑽戒連一對逾兩卡的鑽石耳環。李坦言自 2000年由法國返港至認識鄧之前,一直沒有工作,在鄧鼓勵下修讀有關寶石的 GIA文憑課程。隨後,她往珠寶公司應徵珠寶鑑證師,但因沒相關工作經驗,公司提議她到門市做銷售員,但她拒絕。李將事件告訴鄧,鄧回應:「你唔需要做嘢,你係我女人,(我)會照顧你所有需要,你唔需要去搵工。」李出於尊重鄧,自此沒有再求職。

按李的書面供詞,鄧於 03年初首次提及打算買物業給李做業主,「等你有啲嘢揸手,同埋用嚟收租」。李在庭上補充,鄧購入大角嘴港灣豪庭一單位後,「同我屋企人講送層樓畀我」。鄧支付訂金及首期,她感到好開心,認為物業屬於她,單位出租後所得租金,用作歸還按揭。
鄧的代表大律師質疑,鄧於講話中沒有使用「送」字,「揸手」一詞可意指「有東西在手中」。李反駁:「唔可能用手揸住層樓,中文嘅意思係送畀我,佢另外同我屋企人講係送畀我。」
鄧曾經供稱,買入港灣豪庭只屬熱身,隨後陸續有來,但一段時間過後,鄧、李才聯名購入西貢匡湖居獨立屋。大律師問李,會否對這等待期感到驚訝。李答:「唔覺得驚訝,買樓唔係求其食餐飯,我又唔係等住佢送樓畀我,佢想送咪送囉。」
此外,大律師指李於 02年底向鄧表示懷孕,但按醫生紀錄,李至 03年 3月才發現沒有來經。李強調肚皮不可能騙人,加上「我冇理由呃到佢三個幾月,我要同佢上床」,反指鄧「想抹黑我,話我講大話呃佢」。
相反,李姿霆記得 2002年尾一天,如常跟鄧劍群到酒樓午膳時,「我見到隔離枱 BB好得意,我望住佢,原告(鄧)問我『你好鍾意細路』,我話『係,我好鍾意』,佢話『你咁鍾意,我哋可以生一個,最緊要我有錢』」。
案件編號: HCA920/09
當日相關文章
7 : GS(14)@2012-04-19 22:44:3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867&art_id=16261877
鞋王鄧劍群昨在庭上主動提及三奶李姿霆搭上港男黃長發,指李為了掩飾自己偷食而講大話,但在紙包不住火下招認:「我係有同黃長發上床,吹咩!」終令他死心。他強調打官司非為爭啖氣,亦不是要報復令舊愛尷尬,「你冇辦法擰返轉頭,我仲要面對老婆,報復啲咩?...我要攞番應得嘅!」
按呈堂文件記錄,鄧、李暗交七年間,相戀時常以電話短訊傳情,互稱老婆、老公。 08年 9月,鄧給李的短訊中寫上「肯定愛你更甚於他人,你是最好的」。鄧昨補充:「呢個係不可置疑,我要求女人同我一齊,要畀足我。」
轉個頭他開始狂數李:「佢話唔飲酒、唔食煙、唔去夜街,但夜晚 11點走去蘭桂坊,掟低嗰女走咗去,佢同埋話好憎男人。」他提到李搭上黃長發,「佢(李)一路以嚟同我講,同黃長發只係朋友,冇上過床」。有次李跟黃由晚上 11時至翌日早上 6時,共處一間酒店房間,但李聲稱兩人純粹傾偈。

「今日 fall in love聽日 bye bye」

鄧自言:「我對佢(李)嘅感情係真嘅,佢所有講嘅嘢係大話。」鄧為挽救感情,應李父要求下,去信無綫電視高層樂易玲,提及李有三個物業,擔心被人欺騙,鄧更跟李父親身送信到樂的住所。
「佢(李)出面有好多男人,佢老竇都有同傳媒講……我真係好愛佢,但佢一直暪住我」。鄧續稱由始至終,對這段情有戒心,「但我畀愛情,畀忘年戀令我方向唔係好清晰」,「大家冇一紙婚書,今日 fall in love, make love,聽日 say bye bye,呢個係我 worry嘅 feeling」。
對於涉案的四個物業,鄧重申「冇話過送畀佢」,亦不會為慶祝女兒誕生而送樓,「點解生咗女要畀物業佢,唔成理由去慶祝,我唔會做囉!」《蘋果》記者
8 : GS(14)@2012-04-19 22:45:0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867&art_id=16261878

街頭籌款人士上前募捐,鄧劍群來者不拒塞入五百元和一千元。


自言身家過百億的鞋王鄧劍群昨日作供完畢,心情大好隨即往冲凉揼骨,席間不停調戲女記者,叫記者做他的秘書,還說:「我啲錢使唔晒,你要做第幾奶都得。」

幫記者改名叫「高比」

鄧的心情勁靚,指友人說他樣貌似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雖然大把身家,但鄧昨以長者八達通花兩元搭港鐵由金鐘到尖沙嘴,期間遇上有機構籌款,將五百元和一千元紙幣塞入籌款箱,大受籌款人士歡迎。他又聲稱,若打贏官司,會將款項用來興建觀音廟。
被大批記者包圍,他一再「好心」提女記者不要被攝入鏡,是擔心外人會以為她是「甘比」,還幫記者改名叫「高比」;又主動跟記者討論為何三奶小產後三個月便成功懷孕,跟記者說:「你不如試吓。」
他形容初次見三奶時,對方頭髮長長,狀甚斯文,又大讚她皮膚好,由他以無限量補品支援。提及兩人的性生活,鄧這樣回應:「有錢收,實愉快。」但他指三奶跟大婆根本無得比,「如果佢死我都會喊一兩日,唔會傷心一世」,但大婆有事,他聲稱會傷心至死。《蘋果》記者
9 : greatsoup38(830)@2012-04-20 23:29:2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265929
【本報訊】「鞋王」鄧劍群向前三奶追討物業案,「三奶」李姿霆續在高院爆料,指鄧曾經要求她搬近飛鵝山方便他探訪,更趁大婆外出時,帶她及其家人到鄧宅睇樓睇裝修。自稱「啲錢一世使唔晒」的鄧當年着李往揀樓時,以 170萬元為樓價上限,令人嘖嘖稱奇。
記者:陳佩明

李姿霆( Karen)於 2002年 5月成為三奶,翌年 5月以逾 170萬元購入大角嘴港灣豪庭一單位,在此之前,鄧已表明「畀層樓我揸手,用嚟收租」。李形容:「當時同原告感情好好,好信佢,佢好錫我,保證唔夠錢供樓會補貼我,我冇嘢要擔心。」
李在熟悉地產業務的胞弟協助下,向鄧推介黃埔花園及海逸豪園的心水樓盤,但全被鄧否決。李說:「原告畀個 budget只係 170萬……話(海逸豪園) budget over咗,黃埔花園好舊,裝修會好煩。」鄧終同意購入當時仍屬樓花的港灣豪庭。
2005年,李以 210萬元將單位出售獲利,鄧聲稱至 2009年向律師查詢始知情。李昨直指鄧講大話,他根本一早知情。
此外,兩人於 2003年購入西貢匡湖居獨立屋,兩人到律師樓簽署買賣合約時,李指鄧向職員講明:「梗係簽長命契,佢係我老婆。」李姿霆亦確認簽署時文件上明明註明「長命契」。
及至 2004年 8月,李從查冊紀錄發現物業變成各享一半業權,她遂致電律師行查詢,獲覆是應鄧要求修改。
李稱:「佢(鄧)真係呃咗我,佢話兩個係一樣,冇分別。」李相信「合約明顯有人改咗」,後要求鄧撥亂反正,聲稱終得償所願,變回長命契。

購入半島豪庭要寫欠單

李補充,鄧自言藉炒樓賺大錢,主動問她「點解唔炒埋一份」,提出「幫你搞掂佢」。李透露:「原告以為我同佢一齊就好有錢,我冇為意,佢可能想 show off佢幾有錢。」
至於鄧在 2004年購入紅磡半島豪庭物業時,着她簽署欠單給鄧名下一間公司,李坦言感到不快:「佢應承送畀我,轉頭畀張欠單我……如果無端端要我欠你公司錢,我寧願唔要囉。」
案件編號: HCA920/09

10 : Ar Yan(11362)@2012-04-28 03:59:58

聽人講,送豪宅俾女人,只送首期,再加30年供,落佢名,佢就係你有生之年,都飛唔出你手上
11 : greatsoup38(830)@2012-04-28 21:05:09

10樓提及
聽人講,送豪宅俾女人,只送首期,再加30年供,落佢名,佢就係你有生之年,都飛唔出你手上


他玩野就你玩野
12 : GS(14)@2012-05-03 23:44:2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462&art_id=16302197
鞋王鄧劍群早前與三奶李姿霆( Karen)為物業問題打官司, Karen昨接受商台錄音訪問,談到與鞋王的關係:「當時佢同我講同老婆關係唔好,原來仲有二奶,好憎佢。」她稱曾向鞋王要大婆及二奶的電話:「決定離開鞋王時打過畀佢太太,我同佢道歉,我又打過畀二奶,佢答我係鞋王老婆,令我仲嬲。」
Karen又稱:「之前我患癌諗過唔醫,當時寫咗封遺書畀個女,叫佢一定唔可以做人第三者。」
採訪:李珮洳
13 : greatsoup38(830)@2012-06-29 00:14:0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627/16463239



【本報訊】年近七旬的「鞋王」鄧劍群10年前戀上年輕27載的李姿霆,納她為「三奶」,但至09年揭發三奶搭上港男黃長發。被「戴綠帽」的鞋王興訟向三奶追討四個物業,法官昨判鞋王可以奪回其中一個已出售物業得益;至於價錢最貴接近2,000萬元的西貢匡湖居獨立屋,各人則佔一半業權。埋單計數,兩人算是打成平手,鞋王可取回1,200多萬元資產,三奶則可分得1,100萬元。 記者:黃幗慧

李姿霆昨以短訊回覆稱她不在港,需時與律師研究判詞。鄧劍群昨得悉判決後,心情輕鬆。他對於這個「有輸有贏」的判決尚算滿意,指「觀音顯靈」,而李又要花錢打官司,七除八扣「冇乜剩」。他認為案件具教育意義,「即係將層樓寫咗女人個名,都可以攞得返,幾好」。他又提醒:「想搵男人錢啲女仔睇吓點樣做,唔好到時得個桔囉;啲男人又要小心囉,唔好亂咁簽,唔好亂咁畀。」
[「鞋王」鄧劍群] 「鞋王」鄧劍群
「不再勾三搭四」

法官判決鄧可取回匡湖居獨立屋一半業權、半島豪庭單位全部業權、及李於05年出售了港灣豪庭單位所得的210萬元得益。鄧表示由於現在樓價理想,他計劃將匡湖居物業出售後與李分錢,「分開咗一定要計數」。
鄧表示每月都有付生活費給予李所生的八歲女兒,但沒打算與女兒見面。他斬釘截鐵說不會與李復合,「咪玩啦,同返我一齊?咁鬼肉酸,佢同咁多男人喺埋一齊」。他估計,只獲判得小部份物業得益的李會不滿判決,「佢係想盡擸吖嘛,個錢睇得好緊」。鄧聲稱已修心養性,不會再勾三搭四,「發神經咩,仲搵女朋友?講吓笑就得,真嘅就唔好制,70(歲)啦」。他說與李的一段情已過去,不用向太太交代事件。
法官指鄧假慷慨

現年69歲的鄧劍群,在02年遇上現年41歲的李姿霆,二人火速戀上,相識10天便發生親密關係。鄧向李送贈過多項貴重禮物,包括每月最高達五萬元的生活費及珠寶。直至09年,李承認戀上港男黃長發,導致鄧與李維持了六年的關係終結,跟着發生鄧向李討回在03至04年間、跟李有關而買下的四項物業。
法院暫委法官 Houghton認為鄧利用物業深化與李的關係,他經常在人前吹噓自己對李慷慨,但其實部份物業並非真的當禮物贈予李。
雖然鄧聲稱購買匡湖居獨立屋的條件,是李必須對他忠心,不會搭上其他男人,但法官認為這只是要求,而非一項條件,故判匡湖居的一半業權是他對李的餽贈。
案件編號: HCA920/09
14 : greatsoup38(830)@2012-06-29 00:14:1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627/16463240


涉案的匡湖居獨立屋,是案中價值最高的物業。物業在03年11月以鄧劍群及李姿霆「聯權擁有」形式購入,即是俗稱的「長命契」。鄧後來一度將物業由「聯權擁有」( joint tenants)改為「分權擁有」( tenants in common),但被李發現,再改回「聯權擁有」。
在生一方可繼承業權

律師謝連豐解釋,「聯權擁有」不會列明業權分佈的百分比,由持有的業主共同擁有業權;若其中一名業主離世,在生一方可以繼承死者的業權,哪一方長命,便享有最終業權,故俗稱「長命契」。一般情況下,若物業出售,收益由持有業主平均分配;假如其中一方不肯出售物業,其他業主可要求法庭下令將物業出售。
至於「分權擁有」,會列明各業主持有業權的比例,即使其中一方離世,其業權歸遺產所有,其他業主不會自動繼承業權。
15 : hh0610(1603)@2012-06-29 00:21:24

11樓提及
10樓提及
聽人講,送豪宅俾女人,只送首期,再加30年供,落佢名,佢就係你有生之年,都飛唔出你手上

他玩野就你玩野


是, 想當年. 港佬真係咁O係深圳包二奶, 但估唔到深圳樓會咁升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8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