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應用篇 你出門搭車、吃飯、上班 都要靠它 微信的支付功能 幾乎綁架中國用戶的生活!

2015-05-25  TCW
微信有多強大?透過一位台灣女生在中國工作的驚奇體驗,看看這個手機上小小的一個綠色標籤,對中國年輕人生活產生大大的影響。

撰文•林曉華

「登!」早上七點,鬧鐘還沒響,手機已經開始震動。點開不用任何文字,只見到一個白色長條狀,搭配著小紅點,點擊下去,老闆的語音訊息已經開始播放。這幾乎是所有中國上班族的普遍寫照,每天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微信,因為老闆的指令可能已經傳來。

剛開始到中國工作,總會覺得這跟台灣人習慣的LINE沒什麼不一樣,但日子一久,逐漸見識到騰訊透過微信平台滲透中國年輕人的生活,有多麼的深。

十秒鐘!這是用微信付賬的時間,搭車還能打折我三十歲,是一位剛到深圳上班半年的台灣女生,這裡除了生活步調超快,其餘和台北生活沒有太大不同,但最大的差異,是我手上的手機,喔不,應該說是我手機裡小小的綠色App,有了它,我出門幾乎不用帶錢,我的食衣住行育樂全靠它。

隨著老闆發號的指令如排山倒海地湧來,才正要趕緊出門上班,連忙點開中國人習慣的叫車軟體「滴滴打車」,點下「專車」鍵後,一輛福斯房車就在門口等著接送,不只有司機替你開門,上車還會提供礦泉水;到達目的地後,司機按個發送,帳單就傳到你的手機裡,點開微信、輸入銀行卡密碼,十秒後,錢就自動從你的帳戶扣除。

整個過程只有十秒鐘,不必再忙著找現金,也不用等司機刷卡,就算你隔天再點開軟體來完成付費也沒關係。付完錢還有現金折抵,一趟四十元人民幣的車資,扣抵下來只要三十元人民幣不到。

走到樓下餐廳想買份早餐,店員告訴我,點餐只要掃描QR Code,就能用微信平台點餐;結帳也能在微信上用「微支付」,錢就直接從銀行帳戶裡扣除。就連逛無印良品,也只要掃描QR Code,折價券就存到我的微信「卡包」裡,幫我的消費做折扣。

這就是我們在中國最真實的「微信生活」,領了五百元人民幣的現金放在身上,兩個禮拜也花不完,原因很簡單,在中國生活,就算沒有現金,只要帶手機、記得銀行卡密碼,用「微支付」就行!

如果你跟計程車師傅說要付現,他還會跟你講一番大道理,告訴你「微支付」多好用,還能拿折扣省錢,叫你用「微支付」結帳,不要再拿現金給他。

一天上班生活才要開始,今天公司有筆費用得支付給供應商,約莫五千元人民幣的費用,原本以為得跑趟銀行,只見中國同事阻止我,拿出手機、打開微信軟體,輕鬆點了三、兩下,輸入銀行密碼,五千元的費用就匯到供應商的帳戶裡,用的就是「微支付」。

微信的支付功能幾乎全面綁架中國用戶的生活,我很疑惑,為什麼微信支付能做到這種程度,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卻不行?中國同事一句話就解答了我的問題:「因為微信讓所有銀行跟它做朋友,支付寶卻是讓所有銀行把它當敵人。」確實,微信支付是零時差地從你的銀行帳戶裡扣除,才剛按完扣款,銀行簡訊通知就傳到你手機,告訴你帳戶被扣了多少錢,安全又迅速。

「你有QQ嗎?沒有?那你先去申請一個QQ,再來填資料。」那是我在中國公司上班的第一天,總機小姐這麼告訴我。

動動手!不管在哪裡都能輕鬆做起副業微信在手機上作為滲透中國消費者的接口,另一端我們的雲端生活才正要開始,因為發送電子郵件、上傳空間,就連音樂下載平台,生活都與騰訊旗下的QQ綁在一起。

就連下了班要與同事聚餐,人生地不熟的也不要緊,因為同事透過微信的「與好友分享位置」的功能,直接把他的所在位置發送給我,點下去就可以開始導航,而背後運用的就是騰訊旗下的地圖軟體。

想去看場電影,打開微信就能查好電影場次、訂好電影票,用的也是騰訊開發的票券整合功能。更可怕的是,幾乎實現了中國「人人做電商」的夢想,因為只要把產品照片發到微信上,輕鬆就做起了「微店」,這是現在中國上班族最夯的「副業」。

當你還以為微信只是另一個LINE,微信已經以「電子錢包」、「入口網站」、「地圖軟體」、「電商平台」等千變萬化之姿,全面入侵中國消費者的生活,它像是結合了PayPal、Uber、Yahoo奇摩、淘寶與臉書(Facebook)的綜合體,台灣人難以想像的「微信生活」,早在中國全面滲透。

他們,是這樣看騰訊陳先生,28歲,上班族騰訊存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中,是生活不可少的工具。

陳小姐,26歲,即將到騰訊工作騰訊是一個有理想的好公司,重視社會企業責任。

吳女士,80歲,騰訊小股東騰訊公司股票會升值,比匯豐銀行還要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78

物聯網趨勢超熱 全球都在靠它賺錢!


2015-09-28  TWM

在德國,賓士和BMW搶用物聯網,搶占租車市場, 每分鐘13元台幣,就能租到雙B汽車。 在美國,愛迪生創立的通用電氣,靠物聯網賺大錢, 今年宣布出售千億美元金融事業。 在西班牙,ZARA集團靠物聯網提高營運效率, 去年獲利創5年新高。 現在,從葡萄、牛隻到輪胎,都連上網賺錢了, 新一波爭奪賽正在開打。 這是郭台銘、蔡明介都搶著布局的新商機。

今年,全世界的大公司,都在瘋物聯網。原因很簡單,靠物聯網賺到錢,或推出全新商業模式的公司越來越多,打破了原有的遊戲規則,完全顛覆你我的想像!

故事,要從台北市晴光市場說起。

哪些櫃位最熱門?

物聯網微定位裝置,會「告訴」百貨業者今年八月底,晴光商圈成為第一個集體裝設物聯網感應器做行銷、導覽的在地商圈,總共有十四個地點裝設了感應裝置,這 種技術叫「微定位」(Beacon),最大的特色,就是能知道顧客在店面裡的精確位置,甚至,知道你的逛街路線,主動出擊邀請顧客上門。

安裝一個叫「FootPoint踩點趣」的App,系統就會告訴你,哪些店家願意花錢請你去逛街(註:走進店裡即可累積點數,這些點數可免費兌換商品), 你走進店內後,物聯網裝置會認出你,幫你「打卡」,逛完一圈晴光商圈,什麼都不買,就能累積七百點,足夠換到一個免費的小Pizza。

八十年次的林亞華,用這個App已經半年,「如果剛好路過可以換到點數的店家,就會去看看。」她說,她曾多次換到咖啡、超商禮券等贈品。

看來不起眼的技術,百貨業者卻有高度興趣。購物中心協會理事長蔡明璋分析,有物聯網技術後,使用者在賣場裡怎麼逛,哪些櫃位最熱門,以前,這些數據要發問卷才能知道,「現在可以第一手直接觀察。」今年,微風新開的松高店,和台中的新時代購物中心,都會布建這套系統。

寶雅是台灣最積極採用物聯網的賣場,寶雅和CheckMe App合作,全台一百二十一家店,都安裝了微定位感應裝置。

寶雅網路行銷陳筱葳表示,一檔推防曬產品的活動,一個月「可吸引近萬人來店裡」,物聯網行銷變成寶雅把消費者從網路拉進店面的新武器。

這是美國最熱門的物聯網零售應用。去年,美國梅西百貨宣布,跟App公司Shopkick合作,在四千家店面布建微定位系統,是美國零售業最大的微定位系 統應用,3C賣場Best Buy、百貨商場JCPenny等也都紛紛採用。今年,Facebook還宣布免費對全美國店家發送微定位系統。推動這套系統最成功的公司— Shopkick,去年以二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十四億元),被韓國公司收購。

在服飾業,投資物聯網的競爭,也已經展開。

走進ZARA台北京站店,每件衣服上都附有小型天線的無線標籤RFID(無線射頻技術);這個小小的標籤,只比手機SIM卡大一點,藏在防盜扣裡。這個標籤像是衣服的身分證,每件衣服的材質、樣式等資訊,都能透過標籤識別,再連上雲端。

「我會說,這(RFID)是我們過去十年,在店面管理上最大的進步。」ZARA母公司、英德斯(Inditex)董事長伊薩拉(Pablo Isla)在去年的年報中寫道。以前,ZARA以快聞名,一件衣服從繪圖製版,到送至全世界六千家店面的貨架,只要二周。問題是,製造速度越快,越可能製 造更多的滯銷庫存,ZARA找到的答案,是用物聯網管理每一件衣服。

去年,ZARA在西班牙馬德里郊外,投資一億五千萬歐元的新物流中心正式落成,每年上億件商品出貨時,小到每一件衣服的材質,大至要送到哪家店,都清楚標 記在標籤裡。ZARA店員,找衣服不需要再一件一件找,只要打開感應器,一次就能掃描幾十件衣服,連哪件衣服放錯貨架,都能立刻發現。

「這對我們的庫存管理、店面日常流程、客戶服務,都帶來巨大改變。」伊薩拉在年報中指出,以前,ZARA在馬德里的旗艦店,盤點一次要四十名員工,人工清 點五個小時才能完成;現在,只需要九名員工,拿著感應器掃描,二個半小時就能清查完畢。以前,ZARA每半年才盤點一次;現在,每六周就能盤點一次。去 年,ZARA的淨利,創下五年新高。

哪件衣服差點就賣出去了?

只要有人試穿,衣服就會「告訴」店家今年,UNIQLO加入競爭。《日本經濟新聞》報導,UNIQLO正在興建能和無線標籤整合的新倉庫,一完成,就會快 速推廣到UNIQLO全日本四百家店面使用。業界人士觀察,這種新的倉庫,上萬件商品進出,能透過感應器即時連上雲端,完成登帳和盤點。今年二月到八 月,UNIQLO旗下副牌GU,開始在店面擺上自動結帳機,刷一下衣服上的晶片,不用排隊,一分鐘內就能結帳走人。

UNIQLO何時會大量採用這種新技術?GU發言人Daisuke Hase接受本刊採訪時表示,顧客對新技術接受度高,UNIQLO集團正在評估,未來是否要全面採用這種新技術。

物聯網還能幫忙賣衣服。今年,在西門町的漢中街上,也出現一家用物聯網技術管理的實驗店。

這家店裡,每件衣服都裝有和ZARA類似的無線標籤,掛衣服的吊桿背後、試衣間的牆壁裡,都裝上了天線。

消費者每次拿起衣服瀏覽、試穿,天線就會自動讀取衣服裡的「身分證」上傳雲端,比對結帳資料,即時知道哪款衣服能吸引消費者的眼光,卻沒有被買走,就能隨時推出新的促銷方案,拉高購買率。

這是一個全世界的大公司都看好的商機。

七月三十日,日本軟體銀行董事長孫正義公開表示,物聯網是軟體銀行未來三十年最重要的三大發展方向之一。「像智慧型手機一樣,物聯網將再一次劇烈的改變人 的生活。」他預言,「我們將會看到一種情況,那就是『沒有一項裝置不會連上網路』。」全球IC設計產業,也因為物聯網快速整併。

九月七日,聯發科宣布以新台幣二九二億元,購併立錡科技,讓兩家公司願意並肩作戰的關鍵字,就是物聯網。

缺什麼技術買什麼公司

蔡明介、郭台銘看到什麼商機?

過去一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和物聯網相關的購併案,總金額高達七百四十八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兆四千六百億元)。全世界半導體大廠開始瘋狂採購,像半導體製 造龍頭英特爾公司,砸一百七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千五百億元)購併晶片製造商Altera,就是為了取得未來最重要的「連網」能力。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投資物聯網商機,他旗下的新創公司創星物聯,就打算用物聯網偵測駕駛人的開車習慣,推出按使用行為計費的汽車保險。

這是一場由物聯網推動的商業淘汰賽, IBM物聯網事業部總經理歐康納(Christopher O'Connor)八月接受本刊專訪時指出,「物聯網每年以兩成的速度成長,產品和市場也已經出現,那些覺得物聯網還沒準備好的人,會被拋在後面。」物聯 網的威力從何而來?

歐康納分析,二○○八年時,IBM就預見物聯網的趨勢,「我們認為,資料中心(data center)的能力可以應用在更廣的地方。」就像Google改變人們獲取資訊的方法,讓汽車,甚至普洱茶連上網路,都會創造出新的商業應用。

IBM認為,把物聯網找到的資料,和不同資訊混搭,就能找到新的商業模式,「物聯網的核心,是跟你如何使用資訊有關。」歐康納說。

他舉例,有了物聯網之後,未來汽車的保固條件,就能重新設計。「譬如,我可不可以依據你開車的習慣給你保固?」歐康納說,以前,汽車經銷商不會知道駕駛人 怎麼開車;但是,有物聯網之後,汽車可以隨時回傳資料,駕駛人會不會猛踩油門,都能透過車上的物聯網裝置一一掌握,「他們可以寄e-mail給我 說,Christ,我們注意到你的開車習慣變了,所以我們要給你更長保固。」歐康納說。

參數科技台灣區總經理卓曾中觀察,物聯網消弭了實體和虛擬的界限,你能在電腦世界裡,精確掌握到現實世界的細微變化,就像電影《阿凡達》的劇情,控制你在虛擬世界裡的分身,做出你原本做不到的事情。

全世界都在瘋物聯網,有三個新趨勢,值得關注。

趨勢一:提供服務者,才最賺錢!

德國戴姆勒集團改做服務,去年營收大爆發物聯網正在改寫產業的遊戲規則,「它們重新塑造產業界限,並創造出全新的產業。」哈佛大學講座教授麥可波特 (Michael E. Porter)去年底在《哈佛商業評論》撰文分析,「智慧連網產品會迫使他們(業者)問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我們究竟從事什麼事業?』」全球工業電腦龍頭 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則認為,服務提供者才是物聯網時代分到最多利潤的角色。

賓士汽車所屬的母公司德國戴姆勒集團(Daimler AG),○九年就利用物聯網重新定義自己,從汽車製造商變成運輸服務公司。

德國人不是說說而已,戴姆勒推出「CAR2GO BLACK」服務,只要下載App,就可以在德國八個城市租到附有衛星導航系統的賓士B Class汽車,按小時計費,一小時收費十四.九歐元(約合新台幣五五○元),這筆錢,包括油料、維修和保險的費用。

「他們把車子變成物聯網裝置,你只要拿手機在車子前面刷一下,就可以在街上直接取車;你租車的同時,戴姆勒同時也把保險賣給你。」歐康納分析。

整個租車過程裡,你不用排隊、填表格。類似台灣的YouBike,你在手機上預約指定地點的車,當你找到車,車裡會顯示一組密碼,只要在你的手機裡輸入密碼,雲端系統就會指示汽車打開車門。

而且,你只要開到目的地的指定停車格,就能馬上還車;換句話說,你只須為你開車的時間付租金。維修,也沒問題,因為汽車連上網路,服務團隊會知道每一輛車在哪裡,主動找到汽車,進行清潔維修。

在德國之外,戴姆勒集團還在全世界三十一個城市提供Smart電動車出租服務,以分計費,每分鐘只要新台幣十三元。

一一年,BMW也跟進,推出共乘服務系統「DriveNow」,每分鐘收費○.三四歐元(約合新台幣十三元),你就能租到一輛BMW i3。這個費用,同樣包括油錢、停車和保險。租二十四小時也只要約新台幣四千元。

租BMW只要銅板價,這是物聯網帶來的改變,「以前這種模式根本不可能收到錢。」卓曾中說,透過物聯網,汽車公司隨時都可以控制汽車,才能讓這種新服務模式成真。根據戴姆勒的新聞稿,戴姆勒的租車服務,去年營收首次達一億歐元;戴姆勒主管也透露,部分城市已出現獲利。

趨勢二:你想不到的東西,都上網了!

輪胎、葡萄、牛,從數據分析來賺聰明財一三年,輪胎大廠米其林把輪胎也連上了物聯網,做服務。

米其林的盤算是,在輪胎裡裝置感應器,連上雲端,米其林就能追蹤貨運車隊的使用狀況;等到車隊輪胎該換的時候,就主動提醒。而且,米其林因為掌握了消費者的動向,還可以預估使用者何時會大量需要輪胎,以便調節產能。

米其林還能用輪胎蒐集到的資料,知道貨運車隊裡,每一個司機的駕駛習慣。不但能提供計算碳足跡的服務,還能幫忙訓練司機的駕駛習慣,節省油錢。

在美國加州,出口最多紅酒的嘉露酒莊(E.&J.Gallo Winery),也用物聯網提高產能。他們認為,每一塊土地的特質都不一樣,用同樣的方法施肥、灌溉,「只會產生同樣品質的酒」。

他們在葡萄園裡布下物聯網系統,蒐集雨量、葉片溼度、氣溫等資料,結合衛星照片、地圖,分析不同地形的農地,再用智慧型灌溉系統,精確灌溉經過精密計算的水量。這個酒莊的葡萄酒,不但品質更佳,營收增加一到二成,用水量還下降二成。

在台灣,台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江昭皚、博士生林子翔和茶葉改良場文山分場合作,實驗用物聯網控制病蟲害。研究團隊設計出能偵測害蟲斜紋夜蛾的 裝置,偵測害蟲在茶園裡的狀況,農夫就不會看到一隻害蟲就狂噴農藥;確定害蟲數量要大爆發時,再出手,降低農藥使用率。

在日本,富士通還開發出「牛聯網」,自動量測牛的體溫,提高繁殖成功率。研究團隊在牛身上綁上無線裝置,自動偵測體溫,上傳雲端。以前繁殖小牛需要技術,成功率只有三成,用這種方法,電腦會在正確的時間通知獸醫來配種,成功率提高到六成五。

趨勢三:越老企業,越要跟上腳步!

越傳統產業,用物聯網改善效益就越明顯印度軟體代工大廠塔塔(TATA)調查,廠商生產的產品越貴,越有興趣投資物聯網。報告中指出,產品價格超過一千萬美元的公司,如飛機引擎製造商,對物聯網的技資,比起產品價格低於一百美元的公司,高出八.五倍。

採訪中,我們也發現,這一波因物聯網獲益的公司,許多都是百年老公司。

像美國通用電氣(GE)公司,去年營收四兆八千億新台幣,這家公司○三年時金融事業占營收比率高達五六%,今年卻宣布出售一千億美元金融資產,重新擁抱傳 統製造業,關鍵之一,就是物聯網技術。「越傳統的產業,用物聯網改善的效益越明顯。」 IBM 台灣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總經理盧志浩觀察。

「這會是台灣的下一個大機會!」工研院IEK電子組組長紀昭吟認為。而根據資策會創研所副所長洪毓祥觀察,像微定位需要的硬體,網通IC大廠瑞昱,以及太和光都已投入研發。

但長時間看,在物聯網時代能賺得到錢的贏家,都是能提供整合資源、服務的公司,和台灣科技廠商習慣拚規格、價錢的製造思惟不同;現在科技業界最難找的人才,是懂分析、解讀數據的人。

今年開始,靠物聯網賺到錢的公司越來越多,懂得運用的公司,能逆勢擴大市場;死守舊思惟的公司將逐漸被淘汰,誰能用物聯網提供新服務,就能重啟成長引擎。

想靠物聯網翻身

你得先準備好五件事

盤點手上的數據

1 知道自己有什麼,再想缺什麼,要用物聯網得到什麼樣的資料。

2 要有人負責過濾和分析資料,知道怎麼用這些資料,開發新的商業模式。

資料是否侵犯隱私

要知道資料是從哪

一種物聯網裝置來

的,是企業用的,

還是供消費者個人

用的?必須注意不

能侵犯個人隱私。

判別資訊真偽

要確定這些資料會

不會被駭客竄改或

有錯誤,讓你誤判狀況。

知道怎樣用雲端工作

要了解怎樣可以便

宜、有效地連結雲

端,用你需要的分析工具得到結果。

用創意人才找資料潛力

這個人要了解公司的商業

模式,能替你從資料裡,看出你能給顧客,

或是供應商什麼

樣的新選擇。

製作人/林宏達 撰文/林宏達 研究員/吳沛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916

索尼隨身聽技術、豐田車熱銷都靠它 影響日本%年的「鋼彈」經濟學


2015-10-26  TCW

日本最長紅動畫機器人鋼彈,即將出現專屬特區,它在故事裡是英雄,現實中也是拯救日本經濟的功臣之一,連二〇二〇年東京奧運開幕,都將由它舉聖火。

二〇二〇年,

日本最經典

動畫機器人「鋼

彈」將直正蒞臨地

球表面。安倍政權

現正推動「鋼彈特

區」計畫,準備劃定一個區域,讓如

同動畫設定般實物

大的機動戰士,在區內自由行動。

規畫該特區有

兩個目的。首先有助於觀光立國,鋼

彈模型一年出貨

一千一百萬個,《日經Business》

估計其中有三成銷

往海外,可見鋼彈

已經紅到全亞洲、

甚至全世界。如果

在東京都內設立特

區,實物大的鋼

彈、薩克、德姆等

大家熟悉的機動戰

士在其中自由走動,觀光客一定會暴增。

負責推動這項計畫的內閣府國家戰略特區擔當副大臣平將明表示:「目標是讓實物大的鋼彈,傳遞二〇二〇年東京奧運聖火,這是最好的展示。」設置特區的第二個目的,就是為日本機器人產業帶來創新。

這項計畫並非要完全重現作品中的鋼彈。雖然十八公尺高的外觀可以重現,但是現實中根本沒有製作鋼彈的材質「超硬鋁鈇合金」,必須用碳纖強化塑膠等地球上現 有的材質取代。另外,動畫中的鋼彈以核反應爐為動力能源,但在特區內為求安全,最有可能採用電動驅動。當然也不可能配備光線來福槍等武器。

鋼彈特區計畫聽來荒謬,但產業界已有人躍躍欲試。

由慶應義塾大學領軍,NTT DoCoMo、住友商事等企業組成的Cip(Contents Innovation Program)協議會已準備在東京竹芝地區圈地,參與鋼彈特區的標案。

它像活招牌!

首度由政府主導做實體大小

他們打算把特區建構成電

玩、動畫、影像音樂等內容的聚集地,讓能活動的實物大鋼彈當「活招牌」。身兼Cip協議會理事長的慶應大學教授中村伊知哉說:「只要有一個場所讓各種機器 人能自由活動,一定能激發創新能量。」自從一九六三年《原子小金剛》在電視首播,半個世紀來日本出現了《無敵鐵金剛》、《新世紀福音戰士》等各式各樣的機 器人動畫。然而政府要主導完成機器人實物,這可是前所未聞的計畫。

《機動戰士鋼彈》於

一九七九年首播,不同於以往強調打鬥場景的機器人動畫,它描繪戰爭不盡情理,和主角真誠不做作的作品風格,連大人都喜歡。一九八〇年以後又陸續推出續集和電影版,掀起一股熱潮。當時還有新聞報導小朋友為了搶購模型,在店家前大排長龍。

《日經Business》站在一本財經雜誌的立場,看到鋼彈最值得報導的,就是誕生迄今三十六年,社會影響力卻不見衰退,相關市場還不斷成長。

平常東京知名商圈六本木之丘到處都是外國觀光客,今年夏天卻因為「機動戰士鋼彈展」,吸引日本鋼彈迷蜂擁而至,兩個多月的展期共吸引約十五萬人造訪。

代言力力:

從車子到豆腐,都因它變夯不只靠活動來吸引人潮,還有不少企業把鋼彈當成最有力的商品促銷手段。九月二十四日在東京台場舉辦的豐田新車發表會上,最受矚目 的就是紅色運動型五門掀背車「夏亞專用Auris Ⅱ」這是以動畫中的人物之一夏亞,如果世上真有其人應該會開這種車的假設下,所開發的限量車款。

二〇一三年豐田首度推出夏亞專用車,設計專屬外觀,內建夏亞錄音的導航等配備,一問世就在鋼彈迷之間造成轟動,限量九百台的汽車導航甚至在短短二十天內銷售一空。

豐田更重視的是購車者的結構。豐田汽車Netz店營業部主管宮崎賢太朗表示:「一般二十到三十多歲的Auris車款車主只有兩、三成,但因為有了『夏亞專用』配備,一口氣激增到八成。」藉鋼彈提升業績的企業不在少數,群馬縣的豆腐廠商相模屋食料就是代表之一。該公司於二〇二一年推出以動畫中的主力機動戰士頭部為外型的「薩克豆腐」,吸引大量男性去超市採購。該公司後來推出一系列產品,挹注年營收從二〇一一年約一百二十億日圓,放大到今年約一百七十億日

圓(約合新台幣

四十六億六千萬

元)。

這讓該公司從地

方小廠,變成全

日本知名的豆腐

大廠,社長鳥越

淳司回顧當時表

示:「沒看過鋼

彈節目的人可能

不知道這麼做的

意義,但這項商

品成功改變了本

公司的歷史。」

而產銷鋼彈周

邊商品的萬代南

夢宮控股(Bandai

Namco Holdings)表示,二〇一四年度光是模型與玩具,鋼彈就有二百二十九億日圓的市場規模,加上社群遊戲或影音光碟等,光是該公司的鋼彈商機即可達七百六十七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二百一十億元)。若再加上合作商品等,市場規模更是上看千億日圓。

事實上鋼彈商機在二〇〇九年度不過三百四十六億日圓,等於至二〇一四年度的五年內,鋼彈市場規模翻了一倍。

經濟力:

模型技術,降低製造業成本

為何鋼彈魅力可以歷久不

衰?事實上它在過去就已深深影響日本經濟與日本人,像日本自豪的技術、商業模式與大多數的人才,或多或少都和此作品有關。

扣合(Snap-fit)這項傲視全球的技術,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是一種不用接著劑即可組合塑膠零件的技術,組裝時只要將零件卡進對應零件上的缺口即可,產品組裝效率因此突飛猛進。

索尼(Sony)前技術人員、現任東京造形大學教授的山際康之說:「正因為比其他國家更早確立扣合技術,一九八〇到一九九〇年代的日本製造業,才能發揮高度成本競爭優勢。」事實上山際康之在索尼任職的時代,索尼隨身聽就曾採用扣合技術來組裝其內部零件。

組合零件時不需要

接著劑,不但成本降低,也因為不用等接著劑乾,自然可大幅

縮短由生產到交貨的

時間。

掃合是在鋼彈模型

的生產現場得到飛躍

性的發展。一九八

〇年萬代公司推出鋼

彈模型,一開始必須使用接著劑,到了

一九八七年全面更換

為扣合式模型,目

的是為了方便小孩組

裝,以拓展鋼彈模型的市場。

要讓零件容易組

合,又要確保成品的強度,關鍵就在於扣合部位的精度。該公司嗜好事業部模具小組技師望月時道表示:「師傅必須以〇.

〇二公釐為單位微調模具。」歷經無數次試作失誤的萬代公司,成為此項技術的先行者。之後扣合技術跨界普及到各種產業,像錄音機、相機等商品,製造成本因此得以降低,成為日本產品席捲全球的利器。

隨著數位化進展,製造家電等商品時已經很少用到扣合技術,但在日用品方面的應用卻持續增加。例如用拇指上推即可開啟、向下壓即可關上的化妝品瓶蓋,就是扣合的一種。

除了技術面,近年來行銷界流行的「O2O」 (Online to Offline)也就是說將網路或手機App的使用者誘導到離線(實體店面或活動等)購買的手法,其實鋼彈早已導入。

二〇〇二年在電視播放《機動戰士鋼彈Seed)後六小時,光纖業者NTT Flets’免費傳輸影片給使用該服務的消費者,就是一種O2O。增加網路上的鋼彈迷,以提升節目收視率和DVD銷量,這在現今的電視界是理所當然的做 法,但當時鋼彈可是全日本第一個採用此手法的商品。

外交力:

和平理念,中韓漫迷埋單除了經濟面,鋼彈也可能成為亞洲各國問領土衝突問題的解決橋樑。去年有一篇以「因為被殺所以殺人,因為殺了人所以被殺,這樣真的到 最後會迎來和平嗎?」為開場的文章廣受注目。作者姚儷瑾是中國上海東華大學的學生,這是她參加日本僑報社主辦的「第十屆中國人日語作文大賽」,在超過四千 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最優秀獎的作品。

開場所引用的這句話,其實正是《機動戰士鋼彈Seed》的經典台詞。十四歲時看了這部動畫的姚儷瑾,慼受到當中的訊息,主張中日應該加深相互理解,她指出,日本的動漫電玩隱藏著冰釋誤會的力量。文章最後則以「和《鋼彈Seed》的結尾一樣,祈求世界和平」作結。

這幾年關係持續緊張的日本與中韓之間,除了國家層級的正式外交,經由鋼彈連結的民間全新外交,已開始成形。如果日本政府推動的酷日本(Cool Japan)政策有「增加日本數位內容產業的粉絲,進而增加日本的粉絲」的目的,鋼彈就是最能實現該目的的手段之一。

(Nikkei Business(c)2015Nikkei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譯.李貞慧 審稿.張務華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074

隔空看病、驗貨都靠它 虛擬實境最新潮流:讓你摸得到

2016-04-11  TCW

淘寶今年將推虛擬實境功能,未來在家就摸得到衣服,VR商務應用成最熱話題,台積電、宏達電等可望受惠。

如果有一天,你戴上虛擬實境裝置後,可以免去舟車勞頓,直接在台灣驗越南紡織廠裡的貨,不只看得見,甚至能隔空摸到布料質感。你還會認為虛擬實境,只是青少年或遊戲玩家的玩具嗎?

虛擬實境已經是今年熱門話題。但,里昂證券最新發布的報告認為,明年起,「觸覺」,將成為虛擬實境新一波潮流。

虛擬實境觸覺,指的是透過戴上手套、穿戴裝置,或甚至穿上特製的衣服,讓使用者可以直接用手,去觸摸畫面中的實體、感受到作用力的回饋,並能直接用手勢操作,預計可應用於商業、醫療、電子商務、影視娛樂等領域。

例如患者進行物理治療時,可以透過虛擬實境觸覺的刺激,知道自己復健動作是否標準。或是醫生甚至可以隔空讓機器人動手術,但能透過手套裝置,感受到手指在病人身體裡運作狀況,以增加準確度。

就連淘寶預計今年也將

推出的虛擬實境購物功能

@BUY+#,未來也可能加入觸覺體驗,你可以摸到想買的衣服與包包材質。

目前要實現虛擬實境觸覺,有相當多種途徑,像是馬達振動、超音波、電流刺激等等,包括索尼、蘋果、以及日本和德國的研究單位,都已投入相關研究。

但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

(MIC)分析師李易鴻認為,目前虛擬實境觸覺技術發展,離透過穿戴裝置,產生電流,刺激使用者的真皮層跟神經,藉以產生錯覺,慼受到觸覺的最理想狀況,還有一段距離。

預期明年,市場上的產品,可能會先從

最初階、透過手把或

穿戴裝置的作用力回

饋開始,再逐漸發展到手套、衣服,最後

才是超音波或者電流

刺激。

可惜,台灣少有業者能沾到相關商機,里昂證券點名的台商之中,只有晶片代工的台積電,與已推出穿戴裝置的宏達電可能受惠。觸覺慼測器的發展商仍以歐美和日商為主。

從看的,到可以摸到觸覺,甚至能聞到味道。你,準備好進入一個五感皆可模擬的虛擬生活了嗎?

撰文者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31

中韓大廠搶做,面板慘業突圍就靠它 蘋果救iPhone衰退的秘密武器

2016-06-20  TCW

蘋果宣布明年手機將使用OLED面板,掀起一場產業革命:一座LG興建中的OLED面板廠,估可創”兆產值,三星、中國京東方集團,也高調研發生產。

於韓國西北的坡州市,臨南北韓交界的北緯三十八度線,和北韓遙遙相望。這裡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OLED)產地。

二〇〇六年樂金顯示科技

(LG Display)等公司設立「坡州面板產業聚落」,在這個面積相當於一百個東京巨蛋的工業區內,聚集許多OLED面板廠和研發據點。周邊則集結了玻璃基板與零件等上下游廠商,成為面板重鎮。

目前這裡生產電視用大型

OLED面板與液晶面板為主,二〇一八年起也將量產智慧型手機用的小型OLED 面板,其主要生產據點,就在樂金投入約新台幣三千二百億元,在工業區內建設的新廠。

記者五月上旬造訪坡州時,目睹多台大型吊車的吊臂高掛空中,卡車不停的在工業區內來回穿梭。根據坡州市的試算,該工廠落成後的經濟效益達一百兆韓元(約合新台幣二兆九千億元),預估可創造出三十五萬個就業機會。

液晶盛世後,世代交替來了

OLED號稱「次世代液

晶」,最近終於結束近十年的創始期,邁入發展期,導火線就是蘋果。去年秋天,蘋果通知各大面板廠,表示二〇一七年以後推出的新款iPhone,希望採用OLED面板。以研究OLED聞名的日本山形大學教授城戶淳二表示:「液晶面板引領一個世代潮流,現在終於要世代交替了。」負責指揮OLED電視等行銷策略的樂金常務李正錫(音譯)說:「此面板將讓電視的設計更自由。」坡州工廠生產的OLED面板,大多都交給母公司樂金電子。該公司二〇一三年推出全球第一台OLED電視,雖未曾透露實際銷量,但根據美國調查公司的數據顯示,二〇一五年銷量約為五十萬台。

這數字雖不到全球電視市

場規模的一成,但李正錫表示「目標是高價市場(Prenmium Manket。確實,全球二千五百美元(約合新台幣八萬二千元)

以上的高價電視市場

中,OLED電視已占三成。韓國、歐美

的富豪階級正加快腳

步,用此電視取代液晶電視。

今年一月在美國

拉斯維加斯舉行的

國際消費性電子展

(CES)中,樂金

發表了一款薄如報

紙、可捲成圓筒狀

的十八吋OLED

面板,即使捲成直

徑三公分左右的小

圓筒,仍可以正常顯示影像。如果採用這種面板,可捲起隨身攜帶或貼在牆上的電視,都不再只是夢想。

這項技術目前雖然尚未有商品化的計畫,但該公司電視產品策略小組成員白成弼(音譯)語帶深意的表示:「未來說不定會有這種電視問世,OLED可能性太大了。」

有別於樂金獨占了大型

OLED面板市場鼇頭,三星則席捲智慧型手機用小型OLED面板市場。

二〇二八年三星預估生產

三億片小型面板,其中兩億片自家使用,其餘一億片出貨給中國手機廠,預計二〇一七年以後也將供貨給蘋果。

距離首爾市約一小時車程的三星研究所,連日來有包含日本在內的全球材料與裝置廠商,帶著新技術前來造訪。

關係人士表示:「這裡光是OLED相關研究員就有約兩千名,致力於和相關產業技術人員一起進化、改良。」

三星與樂金的幹部也頻繁

造訪研究OLED的日本大學,但在量產技術方面,韓國大廠仍領先日本,連松下(Panasonic)也向樂金採購OLED面板。

蘋果想靠它,玩出手機新梗那麼,智慧型手機採用OLED面板的話,市場會出現怎樣的產品?

根據蘋果關係人士表示,蘋果之所以決定採用這種面板,

也是因為它比液晶更有

創新的空間,容易帶給消費者新鮮戚。近來蘋

果因無法滿足消費者的

期待,導致iPhone業績低迷,採用OLED對蘋果來說,可謂是力挽狂瀾的機會。

去年秋天蘋果策略轉

向的消息一出,中國手

機廠也開始競相轉投

OLED的懷抱。它們打的如意算盤是,在

業績低迷、各廠競爭激

烈的中國市場中,光是「面板和最新的iPhone 相同」,就足以吸引消費者目光。

去年在全球賣出五千

萬支智慧型手機、也是

現今最被看好的中國手

機廠OPPO,其海外

公關負責人譚宏濤表

示,該公司中價位以上

的商品「幾乎都是用三

星的OLED面板。」

中國分析師也預測:

「OPPO今後所有中

高價位手機,應該全部會搭載OLED面板。」因應這股潮流,面板廠開始大張旗鼓。中國最大液晶面板廠京東方集團,

已表示將在建廠中的成都

工廠生產OLED面板;

大廠華星光電也計畫利用

才剛稼動的武漢六代線投

入OLED生產,並挖角日本技術人員進行開發。

上下游製程,日中小企受惠

相對於積極的中韓陣

營,日本企業有什麼因應

之道?二〇一五年一月成

立的OLED面板開發公

司JOLED,整合了松下和索尼的相關事業,最近已成功試產230ppi

(每一英寸的晝素數量)

的高解析度十九·三吋

OLED面板,預計今年夏季展開量產驗證。

JOLED最大的特

徵,就是使用被稱為「印刷法」的製造手法。相較於三星和樂金使用一般的「蒸鍍法」,即在真空環境中將發光材料氣化後,使其附著在電路板上,印刷法則是像印表機一樣,將發光材料塗布在電路板上,因為不需要在真空環境中作業,製造成本遠低於蒸鍍法。

該公司事業推進統括部資深總經理加藤敦說:「用印刷法試產高解析度OLED面板,是全球首見的嘗試。」首先鎖定的應用是電腦等中型面板市場,而非量大的手機市場。雖然技術可期,但不論是投資規模或鎖定的市場應用,都遠不及中韓陣營,不能否認目前仍給人格局不大的印象。

蘋果的焦躁迫使面板業由全液晶開始轉向,日本面板廠在這當中卻不具存在戚。不過如果將眼光放到製程與材料界,就有截然不同的光景,因為OLED時代不可或缺的「背後推手」,正是日本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

(Nikkei Business (c) 2016 Nikke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54

金融業悄悄在測試,未來投資預測就靠它 AI算股市漲跌 命中率九成

2016-07-11 TCW

自從Google的AI贏了真人棋士,各種應用開始被看見,日本金融業者善用AI的深度學習功能,預測股市,不久後,也許它將變成所有投資者倚賴的「股神」。

今年春天,Google研發的AI(人工智慧系統)以壓倒性的勝利擊敗職業棋士,這個顛覆戰前預測的結果,也重新為AI的各種應用,開啟了無限的想像。

在國外已有外科機械手臂搭載AI,成功縫好手術傷口;也有大型法律事務所起用「AI律師」,這些「強者」的出現,已開始威脅到高技能專家的地位。在日本,有些AI應用計畫正在進行,例如挑戰東京大學的入學考試,以及通過短篇小說選拔賽的資格審查等。

此外,儘管研發目的不花俏有趣,金融業對於AI技術的發表與試用從未間斷。在這個領域裡,AI必須能夠對未來做出精準的預測。

讀92項指標,理出下月走勢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表示,他們正嘗試用AI預測日經股價指數的漲跌,以每月的十日為基準,讓AI預測一個月後的股價指數。由於只有漲或跌兩種選擇,所以準確率要超過五〇%以上,才能算是AI的實力,截至去年十月份為止的四十三個月當中,AI 的平均命中率約為七〇%,如果單看二〇一五年間的預測,則高達九〇%。

做為預測依據的是股價指數和匯率變動等九十二項經濟指標,每個月都從過去十五年來的資料當中,找出相似的市場環境和當時的經濟指標,再利用「決策樹」的分析手法進行預測。這種分析手法是指在特定盤勢條件下,把可能影響股價的因素一一細分,就像茂盛的樹枝,例如「工業生產指數在××以下」「澳洲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在××以上」等,以追求最適當的決策過程模式。

利用決策樹來預測股價指數,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讓股價的構成要素「可視化」。從二〇一一年就參與這項研究的投資決策分析師瀨之口潤輔表示:「通常AI的統計分析結果大多以複雜的公式呈現,簡直就像黑盒子一般,在投資界根本沒有人有興趣:一旦構成要素可視化之後,也可用來說明盤勢變化的原因。」

障礙:人類思維使預測偏離

如果對下個月市場的漲跌預測可以有九成的命中率,應該可以馬上應用於投資活動吧?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瀨之口去年開始將AI的預測結果提供給一百家以上的投資機構,可能這些機構也根據這項結果進行投資,結果卻導致AI的命中率今年開始跌至七成左右,當坐擁鉅額資金的投資機構開始相信AI的預測而跟進投資時,這些動作本身並非在AI的預測之內,所以市場動向就容易偏離AI原來的預測。

雖然瀨之口深信:「總有一天會出現可以克服這些問題的AI。」不過似乎還需要時間。AI雖然在棋藝上戰勝人類,但是假如把投資看作比賽,就像麻將一般,參加者多,就會有人選擇「少輸就是贏」的保守策略。

如果不能把持股多的投資者的思維都分析過一遍,AI的投資勝率就很難提升。

此外,經濟指標大多每月公布,但其實每日的漲跌也能分析,三菱UFJ信託銀行就開發了預測東証指數每日漲跌的AI,分析基準從每日到每月公布的經濟數據總計約兩百項,今年三月起投入自有資金數億日圓成立的領航員基金,正在活用這項功能。

該基金的投資標的是五十多檔高股息個股,當AI預測隔天股價可能下跌時,便利用期貨避險。把二〇〇八年到二〇一五年間的市場數據讓AI模擬分析投資,結果顯示每一年都有獲利。

該公司的資產運用部課長岡本訓幸表示:「AI判斷的只是盤勢動向,選股方面還是交由研究員來篩選,所以人事成本不會大幅減少。」雖然現在有些論調認為利用AI投資,現有的基金經理人和分析師工作將被取代,但是短期內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在投資業界已經運用了相當多計量投資(Quantitative)等財務金融工程,但是AI的特色是更精確的「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現階段是先向投資機構募集代操基金,將來希望能成立開放式信託基金向大眾募資。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AI 的優點,就是將大量的情報瞬間分析,並找出特定模式,即使遇到新數據,也能套進原來的模式加以分析預測。若要用來預測經濟動向,還有一項重要的優點,就是不被主觀意識或特定單字印象所影響,可以做出客觀的分析。

野村證券讓旗下AI閱讀日本央行發行的《金融經濟月報》、內閣府發行的《每月經濟報告》等,並且將每一篇文章的景氣觀點數值化,再將平均值編成「野村AI景氣感觀指數」,從去年十二月開始每月公布。

該公司經濟學家水門善之表示,過去的方析方法「文本挖掘」 (text mining),只能做單字出現頻率等表層分析,但是擅長深度學習的Ai對於肯定句、否定句混合存在的長篇文章,或從屬關係不容易理解的表現句型,都能應對。

同時,野村證券也以「景氣觀察調查」為教材,讓AI在閱讀後學習編製出景氣感觀指數。該調查刊登了日本全國各行各業對景氣的看法,每個意見都以五個等級來表示對目前景氣的判斷,當AI閱讀越多調查結果,對於景氣好壞的判斷精準度就越高。

進化:除了總經還能算個股

對散戶來說,總體經濟的預測固然重要,但是更希望能有直接做為投資判斷的預測,也許很快就會出現個股的投資預測服務。

研究機構FISCO正著手開發利用AI分析股價的預測系統。畢竟要研究員追蹤日本三千五百家以上的上市公司有其困難,要看完所有上市公司的財報更是不可能,但如果換成可以瞬間讀完龐大數據並分析的AI,要針對個股預測股價並非不可能。

該系統還將企業經營高層的發言納入分析範疇,發言時的口氣堅定或遲疑、對未來營運看法保守與否都記錄下來,以做為綜合判斷的依據。然而問題就在,如何將這些分析結果結合到公司的事業發展,目前計畫除了賣給投資機構和個人,也將銷售給上市公司公關部門。

AI如何預判投資人對於預測結果的解讀與動作?AI 之間的預測績效如何評估?所有被翻攪的好奇心,全都因為AI拉開了經濟預測的序幕。(Nikkei Business(C)20l6 Nikke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

譯 張鳳 審稿 張務華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93

新形態平台撼全球,巴西奧運也想靠它吸客 小吃攤、大企業都能賺的「皮卡丘+」商機

2016-07-25  TCW

「宅在家打遊戲」,這句話在任天堂推出手機遊戲《Pokémon Go》(簡稱寶可夢)後,將徹底被改寫。

過去,能夠風靡世界的電子遊戲,都打破當時遊戲的想像空間,而寶可夢打破的不只是手機遊戲的遊玩區域限制,玩家為了抓到寶可夢裡的卡通人物皮卡丘,打破了虛擬世界與實體世界間的界線,帶來新的巨大商機。

讓實體店人氣狂飆

披薩店花300元吸引玩家,業績增75%

你,現在可能還沒機會下載寶可夢,也不知道在街上抓皮卡丘的魅力在哪裡。但,八年前,你可能曾經坐在辦公室裡,用電腦螢幕登入臉書的遊戲《開心農場》,偷過你座位對面的同事,在他田裡所種的紅蘿蔔。

在臉書這個平台上的《開心農場》,開啟了社群遊戲的互動風潮,只是所有玩家得坐在電腦螢幕前。

你只要想像:當電腦螢幕變成手機螢幕,螢幕裡的虛擬農田變成公園,紅蘿蔔變成皮卡丘,更特別的是,你跟臉書網友就一起出現在公園裡抓皮卡丘。虛擬世界的想像,在實體世界發生,它帶給玩家的樂趣,不只是幻想成真,一隻皮卡丘在實體世界帶來的商機,更打破了傳統的商業規則。

場景,來到美國紐約。寶可夢只推出不到一週,日活躍用戶就達二千一百萬,看好這股熱潮,紐約一家披薩店L'inizio Pizza Bar,僅花十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二十元),在寶可夢的遊戲內購買誘餌在店內投放,讓遊戲中的精靈到店裡聚集,競成功吸引玩家上門捕捉精靈,並順便消費,一個週末下來,業績競暴增了七五%。就連王建民所屬的美國大聯盟皇家隊也來參與寶可夢商機,已預告未來的主場比賽,玩家將有機會在球場內抓到更多的精靈。

場景,再轉到巴西,四年一度的奧運八月將在里約舉辦,但受茲卡病毒影響加上政經情勢不穩下,門票嚴重滯銷,也讓里約市長帕亞斯(Eduardo Paes)在臉書上公開向任天堂喊話,希望寶可夢趕快到里約開放,期望能多刺激一下門票買氣。

這些例子,就是讓任天堂成為日本新飄股,八個交易日漲幅逾一倍的真正原因。

打造O2O生態圈

商品在遊戲中曝光,帶動實體消費

全球網路世代的遊戲,在《開心農場》打開社群概念到顛峰後,隨蘋果推出iPhone而進入手機遊戲世代,玩家焦點從電腦移王手機。曾被《財星》雜誌封為史上最佳App的《憤怒鳥》,或是全球擁有近五億玩家的《Candy Crush》都曾紅極一時,但這些遊戲的商業模武,不外乎一次買斷或月費制,再者就是免費遊戲,讓遊戲廠商從廣告客戶手中賺錢,一切都建立在虛擬世界內,且大多只是遊戲廠商或平台賺到錢,連帶的實體消費相當有限。

寶可夢做到了過去熱門遊戲辦不到的事情:它不僅只是一個遊戲,它將打破「手機遊戲與實體世界」的界線,讓所有的人都能分享其中的商機。

想像你現在帶iPhone出門,許多業者的活動都要求你下載App。App改變了實體世界的行銷與交易模武,而寶可夢就是一個新的蘋果App Store。

蘋果iPhone的成功,最關鍵的因素是推出了App Store。在這個平台裡,所有的人都可以當App開發商,製作出手機應用程式在平台上供使用者下載。蘋果掌握平台的開發與經營權,負責將應用程式的銷售給蘋果手機的使用者,並且研究使用者的需求,指導開發商定價或用不同策略經營,再將從使用者身上收取到的費用分成給開發商。

在經濟學上有個名詞,叫搜尋成本(Searching Cost),指買賣雙方尋找最合適的交易對象所付出的花費,可以是實質的金錢,亦可以是所付出的時間成本等。

App Store形成一個三方互利的循環生態圈,大幅降低開發商與使用者之間的搜尋成本。對使用者面言,可直接在單一平台找到所有需求,且應用程式在開發商成本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可能更便宜,選擇更多樣化;對蘋果來說,它不需要負責應用程武的開發工作,只要建構平台就能滿足手機使用者的需求,同時賺入極大利潤。

若以App Store來類比,寶可夢就像一個連結虛擬與現實的平台,玩家就是使用者,而真實世界的店家就像把產品上架到App store的開發商,而且消費行為是發生在真實世界之中。

寶可夢帶來的生態圈,就是O2O(Online To Offline,指線上行為帶動線下消費)商業模武的最佳實證。

它的優勢讓消費者於真實世界中有實體消費行為,不論是和披薩店、球賽、甚至觀光景點的合作,一樣成了一種三方互利的平台。從最基本的商家在遊戲內購買虛擬道具,吸引玩家上門,順便進行實體消費,乃至於未來商家可以與遊戲開發公司洽談更全面性的合作,像是在特定景點推出專屬的精靈,或全新的捕捉方法等等。

美國支付平台TrialPay(編按:二〇一五年已被Visa收購)的執行長倫沛爾(Alex Rampell)在二〇一〇年時提出O2O的概念,並認為這種商業模武才是未來的康莊大道。根據數據顯示,即使在電子商務最發達的美國,仍有九二%的比率是實體消費,這表示以現況而言,短期內電子商務仍比不上龐大的實體消費經濟。

倫沛爾舉例說:「日普的網路購物者每年花費約一千美元,假使普通美國人每年收入為四萬美元,那麼剩下的三萬九干美元到哪裡了?答案是,大部分都在本地消費,人們會把錢花在咖啡店、酒吧、健身房、餐廳、加油站、乾洗店和髮廊。」

平台本身賺到玩家與實體店家的錢,玩家得到有趣的遊戲體驗,也為實體店家帶來客流量,這正是O2O商業模式的真實體現。咖啡店、酒吧、健身房、餐廳等實體地點,都是皮卡丘可以出現的地方,也是寶可夢可以吸引人潮前往,進而將人潮變成錢潮的關鍵。

帶動手遊新熱潮

如何讓用戶出門,成開發商新挑戰

看準寶可夢暴紅熱潮,而且玩家必須一直開著GPS定位才能玩此遊戲,網路流量與信號穩定就變得相當重要,腦筋動得快的美國電信商T-mobile就送給用戶一年內免費的寶可夢流量,只要因玩這款遊戲產生的數據費用,通通放送,這對沒有網路吃到飽服務的歐美市場玩家,確實是個不小的誘因,也成T-mobile搶市占的噱頭。

由於這款遊戲偵測到玩家移動太快的話,精靈便不會出現,於是像分類廣告網站Craigslist上,就出現專車武的服務,專人開車慢慢帶你到各地去捕捉這些精靈,這款遊戲甚至取代了部分約會軟體的功能,也有不少夫妻和情侶把出門一起玩這款遊戲當作一種約會的選擇。

與任天堂合作,開發出寶可夢的Niantic 執行長漢克(John Hanke)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指出,未來寶可夢將開放商家在特定地點置入贊助廣告成為精靈的聚集點,置入廣告後,能透過GPS得知產生多少的人流量,並藉此跟商家收費。

同時也觀察市場反應,這等同於把過去網路上的廣告以流覽量收費的方武實體化,而且更準確也更有效,印證了O2O模武的閉環理論,將線上虛擬世界的行為,帶動線下實體消費,再從線下反饋回線上。

寶可夢透過AR(擴增實境)概念,利用手機相機鏡頭,讓玩家角色可以投入在遊戲世界中,增強實體感受、也更能融入遊戲環境。這樣的概念,勢必將帶動未來的手遊程武,必備的元素都將要能帶動消費者的實體行為,像是運動競技遊戲要有誘因,讓玩家去運動用品店添購裝備;食譜App要讓消費者能在上面直接訂購食材,但所考驗的就是這個乎台能否讓消費者有對寶可夢一樣的黏著度。

漢克表示,這款遊戲將推行到逾兩百個國家。這代表,寶可夢現象也許不久後將延燒到台灣,更代表這樣的模式將改變未來網路與實體世界的商業交易法則。

撰文者趙維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693

Lyft靠它接單 百度要量產:無人駕駛五年可期

與人工智能、VR/AR一樣,入局者的增加,快速提升無人駕駛技術更叠。

在本月14日Uber推出無人駕駛載客實驗之後,美國第二大打車軟件Lyft聯合創始人John Zimmer公布Lyft在無人駕駛方面的計劃:2021年之前大部分的Lyft訂單將由無人駕駛汽車完成。

事實上,有此雄心的公司並不只有Lyft一家,百度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曾表示,百度將在5年之內實現無人駕駛汽車量產。“智能化是未來汽車一大發展方向,這其中包括物聯網技術以及無人駕駛技術。”

無人駕駛技術看似離我們並不遙遠,然而在技術實現上還有不少因素制約。

目前,無人駕駛技術研發主要分為兩大陣營:以特斯拉、奧迪、本田為主的車企與以及Google、百度等互聯網企業。兩者對於無人駕駛技術研發偏重方向有所不同。

車企對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具有先天優勢:將階段性技術采用內嵌新車型方式實驗。在奔馳2005年推出的S-Class車型就使用了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

“車企在做的一般從低級的輔助駕駛開始進入,希望通過不斷地提升輔助駕駛的能力來達到未來完全的無人駕駛,互聯網企業直接進入無人駕駛,終極目標都一樣,只是走的道路不一樣。”王勁表示。

對於互聯網企業而言,打破車企的天然優勢,主要依靠軟件端優勢。王勁將未來無人駕駛汽車比喻成電腦,其中價值的60%來自軟件。

對於這樣一臺大電腦,目前如何保證乘坐人員安全成為無人駕駛技術未來能否進入消費市場關鍵。對於現實路況中可能會遭遇的情況,車輛必須能夠準確識別並且段時間內提供解決方案。

為了提升對於路況的識別效果,目前所測試的自動駕駛汽車主要采用傳感器與雷達相結合的解決方案。

同時,通過多次實驗收集足夠多的數據標本。根據Google所發布的最近一個月的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報告中,自動駕駛里程達到196.9萬英里,汽車能夠在沙塵暴等極端天氣中做出停車等應對方式。

然而,對於這樣超前的技術來說,價格是目前阻礙市場化的主要原因。為了保證汽車安全性能,百度無人駕駛汽車車身所用激光雷達高達50萬元人民幣一個,其車載大腦價格也接近20萬元一臺服務器,加上車身上其他的雷達、傳感器,一臺成本達到上百萬。如何在提供安全性能的同時降低價格,是目前無人駕駛技術需要攻克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453

網易怎樣用創新機制孵化項目?現在網易雲也要靠它“解放程序員”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09/160730.shtml

網易怎樣用創新機制孵化項目?現在網易雲也要靠它“解放程序員”了
楊潔 楊潔

網易怎樣用創新機制孵化項目?現在網易雲也要靠它“解放程序員”了

你是網易雲音樂、網易考拉海購和陰陽師的粉絲嗎?那你需要知道網易杭州研究院了。

雲計算之爭進入2016年,網易雲也終於入局了。從2015年開始,網易雲信、網易七魚、網易蜂巢等雲服務產品相繼上線。2016年9月,網易雲召開了戰略發布會,網易正式加入了雲計算大戰。

而推出網易雲服務產品的,正是有著“網易創新產品研發孵化基地”之稱的網易杭州研究院。它不僅為網易的互聯網業務提供技術支撐,還孵化出了網易雲音樂、網易考拉海購等一系列“網紅”產品。它的創新機制究竟如何,網易雲又為何選擇在2016年加入雲計算戰局?2016年是杭州研究院成立的第十年,網易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汪源向i黑馬講述了杭州研究院的十年發展和創新機制,以及網易雲的未來破局之術。

汪源

網易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汪源/受訪者供圖

網易的創新項目,靠什麽機制誕生?

在互聯網江湖里,網易的產品創新近年來一直為人津津樂道:跨境電商網易考拉海購、在線音樂市場後來居上的網易雲音樂、網易雲課堂……而這些“網紅”產品,均脫胎自有“網易創新產品研發孵化基地”之稱的網易杭州研究院。

網易又是憑借什麽獨特的創新機制,讓杭州研究院成為創新的大本營?“在對網易杭州研究院的職責和定位上,我們是國內大型互聯網公司里很獨特的一個。它的名字叫研究院,卻包含了創新業務孵化器的職能,以及為網易全部互聯網應用提供公共技術平臺、公共知識體系和技術體系的職能。另外,它同時又包含了為網易所有互聯網應用提供運維服務保障的職能。”汪源告訴i黑馬。

在很多其他公司里,這三個職能,往往是分給不同的部門去承擔的。而在網易,杭州研究院包攬了從平臺端到業務端、再到後端服務端的角色。

據汪源介紹,從2006年開始的十年時間,杭州研究院構建了面向互聯網的七大技術體系:服務端的技術體系,現在以雲計算為主;其次是前端技術體系,包括Web前端、PC端和移動端;第三,信息安全技術體系;第四,運維保障;第五,質量保障體系;第六,大數據體系;第七,人工智能技術體系。

杭州研究院在初建之時,就確定了自己的創新機制,這也為它日後成為網易的創新業務孵化搖籃奠定了基礎。“這個機制核心要點在於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創新項目。”汪源說。項目提出後,杭州研究院會組建一個虛擬的委員會組織,來對這個項目進行評審。“通常來講,如果這個項目能夠通過委員會的評審立項的話,提出者就會成為這個項目的負責人。”

網易的創新產品,會給人一種奇特的感覺:它們往往分散在不同的領域,也許並不是第一時間推出的,但往往能實現“彎道超車”。這其中的原因,也在於這個創新機制中,項目的提出,並非只是源自於公司自上而下的戰略規劃。“網易大量的項目是由基層和中層管理者提出來的。比如說,從經理到高級經理、到總監,他們根據市場或者用戶的需求,提出的項目是最多的。”汪源表示。“創新項目里面核心技術人員所提出的專利,可以兌換成創新業務子公司的股份。”

在關鍵的產品上,自然離不開公司對戰略的考量。汪源向i黑馬介紹,杭州研究院會接受市場分析部和戰略部做的行業性研究和戰略性研究,並以之作為對下一步創新領域的指導。

而一旦立項,項目就將和其他產品一起分享資源、接受外部融資和市場競爭。網易內部孵化的系列產品,就接受著這樣的更叠與考驗。

從2006年創立至今,經過十年的時間,汪源把網易對雲計算的探索分成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我們用4-5年的時間,構建了互聯網技術體系。第二階段從2011年到2015年,這是私有雲階段,網易整個集團業務實現全面雲化。第三階段,是從2015年開始,網易開始走向公有雲階段了。”

網易雲、大數據、人工智能領域,是杭州研究院在下一步創新發展的重點。

網易雲真的“遲到”了嗎?

相對於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在2016年9月推出雲戰略的網易雲,入局顯得是有些晚了,但在汪源看來,網易在雲計算領域,並不是個“後來者”。從2006年前後,網易就開始了對雲計算相關技術的研究,並在2012年推出了首個私有雲平臺。之後誕生的網易考拉海購、網易雲音樂和網易雲課堂等,都是在網易雲服務基礎上建立的。

到了2015年,網易集團95%以上的互聯網業務,已經移到了自主構建的私有雲的平臺上。2015年,網易進入公有雲市場,網易雲服務也自2016年開始正式對外推出。

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網易杭州研究院也一直都在關註這些新興領域的技術變革。

2010年,網易在國內首次用大數據的數據挖掘方式,解決了網易郵箱的反垃圾問題。2012年,網易郵箱推出了人臉登錄的功能。2014年,網易杭州研究院自主研發了基於深度學習的語音識別技術,應用於網易遊戲領域。

“我們在觀察雲計算市場的發展程度,以及我們的內部技術何時能達到一個成熟的狀態。”汪源說,“到了2014年,國內雲市場開始真正啟動並走向壯大,而我們的技術、產品以及後端保障、運維,也在這一年真正打通。因此,2015年,我們認為,這個時間點到了。”

在網易雲的宣傳片中,丁磊的發言可見網易對雲計算領域的重視程度。也正是丁磊,強調了網易雲的初衷,是要“解放全國的程序員”。這也許從一開始就表明,和其他互聯網巨頭相比,網易雲在戰略上有自己的體系,更多地是為了解決企業在產品研發、運營和管理上的問題,提供面向業務的場景化解決方案。

“這和網易的文化基因有關。”網易雲市場總監張波說,“長期以來我們的產品思路,會更傾向於精準地去解決某類用戶的具體問題。”從而,網易雲在雲服務的劃分方式上也與眾不同,將其分成雲計算基礎服務、產品研發雲、業務運營雲。“當前很多雲計算的廠商提供的是基礎設施、計算能力,我們覺得,這相當於給客戶基本生存所需的水和面包。而網易推出的產品、知識體系甚至服務體系,是一種賦能,希望幫助用戶成為這個領域的佼佼者。”

在整體上,網易雲的產品離客戶的業務更近。“網易雲里面有很多產品線,在技術水平上,我們會做得更好。比如客服這個領域,現在有很多公司在做。而我們的客服雲(網易七魚)總的思路是,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來幫助客戶提升效率,提升它和用戶之間溝通的體驗。網易有很強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技術背景和積累,產品體驗也會更優。提供一個比較貼近業務的解決方案,這是我們和其他家的雲在思路上的不同。”汪源向i黑馬總結,“其次就是,當你選擇了做面向業務的解決方案時,就要看你是不是做得比別人更好。我們選擇推出來的產品,都是我們做得較好的。”

汪源對網易存儲系統的打造記憶猶新。存儲技術基本上在網易1997年剛成立就開始做了,從2006年開始,杭州研究院開始做分布式數據庫,經過了10年之後,第四代也在不久前上線。“20年時間,感覺我們和老牌存儲廠商都差不多了,而我們始終做的是這種分布式的海量數據系統。”“匠心”,汪源用了這個詞,來形容網易雲對產品研發和打磨的態度。“丁總說,網易雲要解放千千萬萬程序員,怎麽樣解放?你要把這個系統做得讓程序員用起來越來越便利,效率越來越高。”

網易雲信(即時通訊雲服務)是網易雲推出的首款雲服務產品。目前,網易雲平臺上已經擁有了智能雲客服產品網易七魚、反垃圾雲服務網易易盾、新一代雲計算平臺網易蜂巢、網易視頻雲等雲服務產品,包括順豐、中國人壽、優酷、網貸之家等,都是這些產品的客戶。

而網易雲的下一步,也將和杭州研究院孵化的其他創新項目一樣,走上自己的獨立發展之路。汪源介紹,在2017年,網易雲的下一步目標,將是繼續擴充大數據產品線,以及建設營銷體系。

張波向i黑馬透露,2017年,網易雲將繼續發力引入合作夥伴,建立雲生態。在國內的主要城市,網易雲將和當地政府、園區孵化器、投資機構一起建設雙創基地,面向更多創業公司提供一整套的服務,包括網易雲的產品技術,以及知識體系等。

雖然與阿里雲同在杭州,但網易雲依托自己的差異化競爭,正在探索屬於自己的雲計算發展之路。“我們的願景是,用3-5年的時間,進入國內雲計算第一陣營。”張波信心滿滿地表示。

網易杭研院 網易雲 創新機制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460

全球近四成電腦開機都靠它

1 : GS(14)@2011-02-03 00:23:31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1866[/realblo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8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