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物聯網趨勢超熱 全球都在靠它賺錢!


2015-09-28  TWM

在德國,賓士和BMW搶用物聯網,搶占租車市場, 每分鐘13元台幣,就能租到雙B汽車。 在美國,愛迪生創立的通用電氣,靠物聯網賺大錢, 今年宣布出售千億美元金融事業。 在西班牙,ZARA集團靠物聯網提高營運效率, 去年獲利創5年新高。 現在,從葡萄、牛隻到輪胎,都連上網賺錢了, 新一波爭奪賽正在開打。 這是郭台銘、蔡明介都搶著布局的新商機。

今年,全世界的大公司,都在瘋物聯網。原因很簡單,靠物聯網賺到錢,或推出全新商業模式的公司越來越多,打破了原有的遊戲規則,完全顛覆你我的想像!

故事,要從台北市晴光市場說起。

哪些櫃位最熱門?

物聯網微定位裝置,會「告訴」百貨業者今年八月底,晴光商圈成為第一個集體裝設物聯網感應器做行銷、導覽的在地商圈,總共有十四個地點裝設了感應裝置,這 種技術叫「微定位」(Beacon),最大的特色,就是能知道顧客在店面裡的精確位置,甚至,知道你的逛街路線,主動出擊邀請顧客上門。

安裝一個叫「FootPoint踩點趣」的App,系統就會告訴你,哪些店家願意花錢請你去逛街(註:走進店裡即可累積點數,這些點數可免費兌換商品), 你走進店內後,物聯網裝置會認出你,幫你「打卡」,逛完一圈晴光商圈,什麼都不買,就能累積七百點,足夠換到一個免費的小Pizza。

八十年次的林亞華,用這個App已經半年,「如果剛好路過可以換到點數的店家,就會去看看。」她說,她曾多次換到咖啡、超商禮券等贈品。

看來不起眼的技術,百貨業者卻有高度興趣。購物中心協會理事長蔡明璋分析,有物聯網技術後,使用者在賣場裡怎麼逛,哪些櫃位最熱門,以前,這些數據要發問卷才能知道,「現在可以第一手直接觀察。」今年,微風新開的松高店,和台中的新時代購物中心,都會布建這套系統。

寶雅是台灣最積極採用物聯網的賣場,寶雅和CheckMe App合作,全台一百二十一家店,都安裝了微定位感應裝置。

寶雅網路行銷陳筱葳表示,一檔推防曬產品的活動,一個月「可吸引近萬人來店裡」,物聯網行銷變成寶雅把消費者從網路拉進店面的新武器。

這是美國最熱門的物聯網零售應用。去年,美國梅西百貨宣布,跟App公司Shopkick合作,在四千家店面布建微定位系統,是美國零售業最大的微定位系 統應用,3C賣場Best Buy、百貨商場JCPenny等也都紛紛採用。今年,Facebook還宣布免費對全美國店家發送微定位系統。推動這套系統最成功的公司— Shopkick,去年以二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十四億元),被韓國公司收購。

在服飾業,投資物聯網的競爭,也已經展開。

走進ZARA台北京站店,每件衣服上都附有小型天線的無線標籤RFID(無線射頻技術);這個小小的標籤,只比手機SIM卡大一點,藏在防盜扣裡。這個標籤像是衣服的身分證,每件衣服的材質、樣式等資訊,都能透過標籤識別,再連上雲端。

「我會說,這(RFID)是我們過去十年,在店面管理上最大的進步。」ZARA母公司、英德斯(Inditex)董事長伊薩拉(Pablo Isla)在去年的年報中寫道。以前,ZARA以快聞名,一件衣服從繪圖製版,到送至全世界六千家店面的貨架,只要二周。問題是,製造速度越快,越可能製 造更多的滯銷庫存,ZARA找到的答案,是用物聯網管理每一件衣服。

去年,ZARA在西班牙馬德里郊外,投資一億五千萬歐元的新物流中心正式落成,每年上億件商品出貨時,小到每一件衣服的材質,大至要送到哪家店,都清楚標 記在標籤裡。ZARA店員,找衣服不需要再一件一件找,只要打開感應器,一次就能掃描幾十件衣服,連哪件衣服放錯貨架,都能立刻發現。

「這對我們的庫存管理、店面日常流程、客戶服務,都帶來巨大改變。」伊薩拉在年報中指出,以前,ZARA在馬德里的旗艦店,盤點一次要四十名員工,人工清 點五個小時才能完成;現在,只需要九名員工,拿著感應器掃描,二個半小時就能清查完畢。以前,ZARA每半年才盤點一次;現在,每六周就能盤點一次。去 年,ZARA的淨利,創下五年新高。

哪件衣服差點就賣出去了?

只要有人試穿,衣服就會「告訴」店家今年,UNIQLO加入競爭。《日本經濟新聞》報導,UNIQLO正在興建能和無線標籤整合的新倉庫,一完成,就會快 速推廣到UNIQLO全日本四百家店面使用。業界人士觀察,這種新的倉庫,上萬件商品進出,能透過感應器即時連上雲端,完成登帳和盤點。今年二月到八 月,UNIQLO旗下副牌GU,開始在店面擺上自動結帳機,刷一下衣服上的晶片,不用排隊,一分鐘內就能結帳走人。

UNIQLO何時會大量採用這種新技術?GU發言人Daisuke Hase接受本刊採訪時表示,顧客對新技術接受度高,UNIQLO集團正在評估,未來是否要全面採用這種新技術。

物聯網還能幫忙賣衣服。今年,在西門町的漢中街上,也出現一家用物聯網技術管理的實驗店。

這家店裡,每件衣服都裝有和ZARA類似的無線標籤,掛衣服的吊桿背後、試衣間的牆壁裡,都裝上了天線。

消費者每次拿起衣服瀏覽、試穿,天線就會自動讀取衣服裡的「身分證」上傳雲端,比對結帳資料,即時知道哪款衣服能吸引消費者的眼光,卻沒有被買走,就能隨時推出新的促銷方案,拉高購買率。

這是一個全世界的大公司都看好的商機。

七月三十日,日本軟體銀行董事長孫正義公開表示,物聯網是軟體銀行未來三十年最重要的三大發展方向之一。「像智慧型手機一樣,物聯網將再一次劇烈的改變人 的生活。」他預言,「我們將會看到一種情況,那就是『沒有一項裝置不會連上網路』。」全球IC設計產業,也因為物聯網快速整併。

九月七日,聯發科宣布以新台幣二九二億元,購併立錡科技,讓兩家公司願意並肩作戰的關鍵字,就是物聯網。

缺什麼技術買什麼公司

蔡明介、郭台銘看到什麼商機?

過去一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和物聯網相關的購併案,總金額高達七百四十八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兆四千六百億元)。全世界半導體大廠開始瘋狂採購,像半導體製 造龍頭英特爾公司,砸一百七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千五百億元)購併晶片製造商Altera,就是為了取得未來最重要的「連網」能力。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投資物聯網商機,他旗下的新創公司創星物聯,就打算用物聯網偵測駕駛人的開車習慣,推出按使用行為計費的汽車保險。

這是一場由物聯網推動的商業淘汰賽, IBM物聯網事業部總經理歐康納(Christopher O'Connor)八月接受本刊專訪時指出,「物聯網每年以兩成的速度成長,產品和市場也已經出現,那些覺得物聯網還沒準備好的人,會被拋在後面。」物聯 網的威力從何而來?

歐康納分析,二○○八年時,IBM就預見物聯網的趨勢,「我們認為,資料中心(data center)的能力可以應用在更廣的地方。」就像Google改變人們獲取資訊的方法,讓汽車,甚至普洱茶連上網路,都會創造出新的商業應用。

IBM認為,把物聯網找到的資料,和不同資訊混搭,就能找到新的商業模式,「物聯網的核心,是跟你如何使用資訊有關。」歐康納說。

他舉例,有了物聯網之後,未來汽車的保固條件,就能重新設計。「譬如,我可不可以依據你開車的習慣給你保固?」歐康納說,以前,汽車經銷商不會知道駕駛人 怎麼開車;但是,有物聯網之後,汽車可以隨時回傳資料,駕駛人會不會猛踩油門,都能透過車上的物聯網裝置一一掌握,「他們可以寄e-mail給我 說,Christ,我們注意到你的開車習慣變了,所以我們要給你更長保固。」歐康納說。

參數科技台灣區總經理卓曾中觀察,物聯網消弭了實體和虛擬的界限,你能在電腦世界裡,精確掌握到現實世界的細微變化,就像電影《阿凡達》的劇情,控制你在虛擬世界裡的分身,做出你原本做不到的事情。

全世界都在瘋物聯網,有三個新趨勢,值得關注。

趨勢一:提供服務者,才最賺錢!

德國戴姆勒集團改做服務,去年營收大爆發物聯網正在改寫產業的遊戲規則,「它們重新塑造產業界限,並創造出全新的產業。」哈佛大學講座教授麥可波特 (Michael E. Porter)去年底在《哈佛商業評論》撰文分析,「智慧連網產品會迫使他們(業者)問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我們究竟從事什麼事業?』」全球工業電腦龍頭 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則認為,服務提供者才是物聯網時代分到最多利潤的角色。

賓士汽車所屬的母公司德國戴姆勒集團(Daimler AG),○九年就利用物聯網重新定義自己,從汽車製造商變成運輸服務公司。

德國人不是說說而已,戴姆勒推出「CAR2GO BLACK」服務,只要下載App,就可以在德國八個城市租到附有衛星導航系統的賓士B Class汽車,按小時計費,一小時收費十四.九歐元(約合新台幣五五○元),這筆錢,包括油料、維修和保險的費用。

「他們把車子變成物聯網裝置,你只要拿手機在車子前面刷一下,就可以在街上直接取車;你租車的同時,戴姆勒同時也把保險賣給你。」歐康納分析。

整個租車過程裡,你不用排隊、填表格。類似台灣的YouBike,你在手機上預約指定地點的車,當你找到車,車裡會顯示一組密碼,只要在你的手機裡輸入密碼,雲端系統就會指示汽車打開車門。

而且,你只要開到目的地的指定停車格,就能馬上還車;換句話說,你只須為你開車的時間付租金。維修,也沒問題,因為汽車連上網路,服務團隊會知道每一輛車在哪裡,主動找到汽車,進行清潔維修。

在德國之外,戴姆勒集團還在全世界三十一個城市提供Smart電動車出租服務,以分計費,每分鐘只要新台幣十三元。

一一年,BMW也跟進,推出共乘服務系統「DriveNow」,每分鐘收費○.三四歐元(約合新台幣十三元),你就能租到一輛BMW i3。這個費用,同樣包括油錢、停車和保險。租二十四小時也只要約新台幣四千元。

租BMW只要銅板價,這是物聯網帶來的改變,「以前這種模式根本不可能收到錢。」卓曾中說,透過物聯網,汽車公司隨時都可以控制汽車,才能讓這種新服務模式成真。根據戴姆勒的新聞稿,戴姆勒的租車服務,去年營收首次達一億歐元;戴姆勒主管也透露,部分城市已出現獲利。

趨勢二:你想不到的東西,都上網了!

輪胎、葡萄、牛,從數據分析來賺聰明財一三年,輪胎大廠米其林把輪胎也連上了物聯網,做服務。

米其林的盤算是,在輪胎裡裝置感應器,連上雲端,米其林就能追蹤貨運車隊的使用狀況;等到車隊輪胎該換的時候,就主動提醒。而且,米其林因為掌握了消費者的動向,還可以預估使用者何時會大量需要輪胎,以便調節產能。

米其林還能用輪胎蒐集到的資料,知道貨運車隊裡,每一個司機的駕駛習慣。不但能提供計算碳足跡的服務,還能幫忙訓練司機的駕駛習慣,節省油錢。

在美國加州,出口最多紅酒的嘉露酒莊(E.&J.Gallo Winery),也用物聯網提高產能。他們認為,每一塊土地的特質都不一樣,用同樣的方法施肥、灌溉,「只會產生同樣品質的酒」。

他們在葡萄園裡布下物聯網系統,蒐集雨量、葉片溼度、氣溫等資料,結合衛星照片、地圖,分析不同地形的農地,再用智慧型灌溉系統,精確灌溉經過精密計算的水量。這個酒莊的葡萄酒,不但品質更佳,營收增加一到二成,用水量還下降二成。

在台灣,台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江昭皚、博士生林子翔和茶葉改良場文山分場合作,實驗用物聯網控制病蟲害。研究團隊設計出能偵測害蟲斜紋夜蛾的 裝置,偵測害蟲在茶園裡的狀況,農夫就不會看到一隻害蟲就狂噴農藥;確定害蟲數量要大爆發時,再出手,降低農藥使用率。

在日本,富士通還開發出「牛聯網」,自動量測牛的體溫,提高繁殖成功率。研究團隊在牛身上綁上無線裝置,自動偵測體溫,上傳雲端。以前繁殖小牛需要技術,成功率只有三成,用這種方法,電腦會在正確的時間通知獸醫來配種,成功率提高到六成五。

趨勢三:越老企業,越要跟上腳步!

越傳統產業,用物聯網改善效益就越明顯印度軟體代工大廠塔塔(TATA)調查,廠商生產的產品越貴,越有興趣投資物聯網。報告中指出,產品價格超過一千萬美元的公司,如飛機引擎製造商,對物聯網的技資,比起產品價格低於一百美元的公司,高出八.五倍。

採訪中,我們也發現,這一波因物聯網獲益的公司,許多都是百年老公司。

像美國通用電氣(GE)公司,去年營收四兆八千億新台幣,這家公司○三年時金融事業占營收比率高達五六%,今年卻宣布出售一千億美元金融資產,重新擁抱傳 統製造業,關鍵之一,就是物聯網技術。「越傳統的產業,用物聯網改善的效益越明顯。」 IBM 台灣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總經理盧志浩觀察。

「這會是台灣的下一個大機會!」工研院IEK電子組組長紀昭吟認為。而根據資策會創研所副所長洪毓祥觀察,像微定位需要的硬體,網通IC大廠瑞昱,以及太和光都已投入研發。

但長時間看,在物聯網時代能賺得到錢的贏家,都是能提供整合資源、服務的公司,和台灣科技廠商習慣拚規格、價錢的製造思惟不同;現在科技業界最難找的人才,是懂分析、解讀數據的人。

今年開始,靠物聯網賺到錢的公司越來越多,懂得運用的公司,能逆勢擴大市場;死守舊思惟的公司將逐漸被淘汰,誰能用物聯網提供新服務,就能重啟成長引擎。

想靠物聯網翻身

你得先準備好五件事

盤點手上的數據

1 知道自己有什麼,再想缺什麼,要用物聯網得到什麼樣的資料。

2 要有人負責過濾和分析資料,知道怎麼用這些資料,開發新的商業模式。

資料是否侵犯隱私

要知道資料是從哪

一種物聯網裝置來

的,是企業用的,

還是供消費者個人

用的?必須注意不

能侵犯個人隱私。

判別資訊真偽

要確定這些資料會

不會被駭客竄改或

有錯誤,讓你誤判狀況。

知道怎樣用雲端工作

要了解怎樣可以便

宜、有效地連結雲

端,用你需要的分析工具得到結果。

用創意人才找資料潛力

這個人要了解公司的商業

模式,能替你從資料裡,看出你能給顧客,

或是供應商什麼

樣的新選擇。

製作人/林宏達 撰文/林宏達 研究員/吳沛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9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