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趨勢】「秘密」們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http://www.iheima.com/thread-6304-1-1.html
曾有業內人士透露,「秘密」的用戶最顯著的特徵是年輕,受過良好的教育,精力充沛,喜歡新奇的事物;而私密圈作為匿名社交軟件,與多玩用戶的這些特徵較為契合,如果能夠在這些活躍的年輕人中流行起來,其帶來的前景巨大。 可是也有不少人,並不看好秘密,指出這款產品的未來可能是一個悲劇,你怎麼看?黑馬小夥伴們?

社交應用市場被一款名為「秘密」的應用攪動。

作為基於通訊錄的匿名社交產品Secret的第一個中國學徒,「秘密」在熟人社交圈微信和陌生人社交圈陌陌之間找到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如果你發表一個秘密,你的朋友會看到這個匿名秘密,並且知道是他們認識的人發表,但無法知道作者是誰。「秘密」似乎給在社交上天生羞澀的國人一個脫下面具、對真實朋友們說真話的機會。

但面對大量涉及隱私、色情,甚至是惡意中傷的內容時,有人說它讓人變得更真實,但也有人發出了「激發人性惡的一面」的質疑聲。
非議聲中,「秘密」這個上線首日就躥升至社交應用榜第一名的匿名社交應用,僅在App Store停留了30多天就遭遇被下架的命運。
一個「秘密」下架,多個「秘密」站起來。Secret的更多中國學徒,多玩遊戲網旗下的「私密圈」、前啪啪核心團隊打造的「呵呵」等應用也先後宣佈上線。

而5月20日,更名「無秘」的「秘密」換了一個馬甲,再次上架。

當「秘密」們讓人們恨之入骨又欲罷不能、挑戰著人們的底線和法律道德邊界時,匿名社交究竟還能走多遠?

Secret的中國學徒們

關係鏈越發廣泛的熟人社交應用上,用戶卻表現得越來越小心謹慎。除了曬美食、曬美照、曬幸福、曬小孩、曬心靈雞湯,有多少想曬而不敢曬的內容?

內心想吐槽但並不方便發在朋友圈的需求,正是當下熟人匿名社交應用的主打市場。

而這類產品,不管是「秘密」、「私密圈」還是「呵呵」,都擺脫不了與美國的匿名社交軟件Secret千絲萬縷的關係。

同樣是反Facebook 式的熟人公開社交的設計思路,相比Snapchat(閱後即焚)通過將社交分享的內容用閱後即焚的方式來向用戶提供分享秘密的安全感,Secret 提供安全感的方式是匿名,用戶可以拍照傳圖或者僅僅輸入文本,來向手機通訊錄朋友們分享圖文內容。

「秘密」創始人林承仁曾公開表示,正是看到國外大熱的Secret後,從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融合的模式中受到啟發,讓團隊在一個月之內就開發出了這一產品。

此前曾有業內人士透露,「秘密」的用戶最顯著的特徵是年輕,受過良好的教育,精力充沛,喜歡新奇的事物;而私密圈作為匿名社交軟件,與多玩用戶的這些特徵較為契合,如果能夠在這些活躍的年輕人中流行起來,其帶來的前景巨大。

這個標榜「朋友圈的匿名爆料」產品,認為其價值在於提供了一個地方——依然是一群朋友在聊天,但彼此戴著面具,無法確認具體身份,這時大家就可以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而不用擔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有人這樣調侃朋友圈和秘密的差距。在朋友圈裡,某人發的狀態是「還是寶馬5系開著舒服,是時候和我那輛奧迪A4說拜拜了!」而在「秘密」裡,他可能是「一早醒來,我身上就背負著各種車貸房貸,壓力好大,活著好累!」

而「秘密」類似微信的圖標也透露了無覓團隊的野心,成為匿名社交中的微信。

在產品形態上,「秘密」使用用戶通訊錄構建底層社交關係,如果有3個以上的通訊錄聯繫人在使用該軟件,用戶即可解鎖查看他手機聯繫人(即朋友)以及二度關係(即朋友的朋友)發佈的匿名信息並可進行匿名評論——隨著手機聯繫人這個鏈條無限擴散而產生漣漪效應,秘密的信息池也將無限擴大。

這個朋友圈匿名爆料的應用4月5日在App Store上線首日,就躥升至社交應用榜第一名,甚至把微信、微博等熱門應用甩在身後。不過,從4月5日到5月8日,這一紅極一時的匿名社交應用僅在App Store裡停留了30多天就被下架。

多玩旗下的私密圈運營負責人表示,產品和Secret很相似,是「基於手機通訊錄的匿名社交」軟件。但經過「改造」的新版本推出了@TA的和地理位置標籤的功能。「你可以匿名推送一條信息給你手機通訊錄上的好友,同時可以查看在你周圍數百米範圍內的匿名信息。這是Secret和「秘密」都沒有的功能。」

該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私密圈」已經在各大安卓應用市場正式上線,而蘋果版本目前已經提交給蘋果商店審核,短期內應該會上架。目前具體用戶數還不方便透露,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浙湘蜀等省市。

「私密圈的主要定位是年輕的人群,多玩的主要用戶也是這個群體,因為宅屬性較重,他們當中甚至有些可能在傳統社交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他們不太在乎別人如何看自己,活得很真實,一定程度上,他們是反實名社交的最佳人群。」上述負責人解釋道。

失控的秘密

由於基於自己手機聯繫人建立的社交關係,在「秘密」等應用上,用戶所看到的信息都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於是用戶的參與感、窺私慾都得到了滿足,但正是匿名性,也讓負面內容越來越多。

一開始是「公司某人是什麼樣的?想去跳槽的公司薪水多少」,到對暗戀對象大膽表白。隨著匿名用戶尺度開始放大,行業職場圈子中小有名氣的人成為議論對象,「秘密」們的內容也開始涉及到職業操守、生活作風的負面信息。

對此,有用戶表示,隨著這些低俗及負能量內容逐日增多,「秘密」們可能會走向失控。

「我到現在都沒有使用過『秘密』。」一位社交應用創始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我擔心這個應用是一個無底洞,怕一腳踏進去就很難拔出來,要不你去傷害別人,要不成為別人傷害的對象。

在易觀國際分析師龐億明看來,從目前看,類似於秘密這樣的社交關係的確存在一定的風險,但當時陌陌推出的時候也引發了不少爭議。關鍵在於對用戶隱私和內容把控,這是未來發展中需要保證的。

不過,在Secret等應用出現之前,匿名社交的需求就一直存在。漂流瓶、樹洞、匿名BBS都是此類需求的傳統形式。

「只是『半熟人社交』這種夾在熟人社交和匿名社交之間的形式,以基於手機通訊錄的方式表現出來,引起了之前人們沒有關注到的效果,甚至是一些看上去『負能量』的效果,這很正常。我們會有嚴格的審核和用戶舉報措施,引導私密圈的信息在一個良性生長的範圍內。」私密圈運營負責人解釋道。

但對「秘密」們的發展前景的擔心依然存在。

「當秘密的內容不再是來自於人內心真實的聲音時,就偏離了產品定位,由一個吐露真情實感的地方變成一個信息垃圾場。用戶無法判定在這個圈子裡吐槽的內容是否真實,過多虛假、捕風捉影的內容會使得娛樂性下降,無法保證社交性應用的黏合性,這樣的應用很難走得遠。」上述社交應用創始人解釋道。

對此,龐億明表示,由於需求的存在這類應用有著一定的市場。但「發佈自己的秘密,窺探別人的隱私」這樣定位是通過切入一個垂直的點來進行產品佈局,在用戶規模上,很難形成類似微信、手機QQ這樣龐大的用戶群。

來源:第一財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819

渾水們會做空阿里嗎? 阿里會不會有什麽軟肋?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78&extra=page%3D1

渾水們會做空阿里嗎? 阿里會不會有什麽軟肋?
作者:Eastland

近一年來,在美上市中國企業(以下簡稱“中概公司”或“中概股”)漲勢驚人,IPO、再融資成為風潮,募集資金額度一浪高過一浪。在阿里上市前的這個微妙時刻,兩家美國機構不約而同地對兩家中概公司發起攻擊。盡管目前看來損失不大,但中國公司對做空機構的動向應當警惕,對容易被做空機構質疑的地方應當格外留意。   

“空軍”威力不再

美國時間9月11日,兩家中概公司幾乎同時遭到做空。被渾水做空的500彩票最大跌幅為10%、被Trinity做空的世紀互聯一度跌掉35%。不過當日收盤之時,兩家公司跌幅均收窄至8%左右。遭遇空襲的500彩票和世紀互聯都迅速做出回應,此後的股價走勢也算平穩。


去年10月,渾水一紙報告使網秦當場下跌50%的威力哪里去了?

“空襲”威力不再,是因為做空者也會受到制約,會束手束腳。所謂制約,其實就是兩個方面的風險。

一是財產風險。職業做空者獲利的典型方式是高價賣出從券商借來的股票,然後發布做空報告使股價下跌,最後在低位買回股票還給券商(因許多股票沒有衍生產品,而正股總是可以借到的)。但借股票要付利息,有些股票年化利息高達借出時市值的百分之30%,如果被做空的股票跌幅不夠大,甚至上漲,空頭的損失就慘重了。唯品會從幾美元漲到200多美元,成為空頭做不完的惡夢,“專治各種不服”的聲譽可不是白來的。

二是信譽風險。做空好比喊“狼來了”,趁大家四散奔逃之際撿揀被丟棄的財物。喊一次、兩次狼都沒有來,再喊就沒人理了。香櫞做空恒大、新東方、奇虎360(攻擊了五輪),渾水做空分眾(攻擊了4輪)的多次“失手”,使它們的殺傷力大打折扣。

此次,中概股的“老冤家”渾水並沒有發布數十頁的做空報告,而是由創始人布洛克口頭宣稱正在做空500彩票並陳述了若幹條理由。9月16日,500彩票的收盤價較遭做空前的9月11日僅僅下跌了5.7%。渾水不痛不癢的“口頭攻擊”似是投石問路。

2014年剛成立的Trinity則頗顯“青澀”,耗時半年、長達121頁的做空報告並沒有收到預想效果,反而暴露出“火力不過爾爾”。   

(渾水創始人布洛克)

做空機構最常質疑的地方

1、政策法規

在中國,做企業需要取得的行政許可的確不少,這成為空頭經常選擇的突破口。如果能讓其它投資者相信標的公司是非法經營,做空就可大獲全勝。以500彩票為例,渾水認為它的業務合法,但“在某種程度上處於灰色地帶,原因是其獲得的許可不明確而且不是最終的。”

2012年3月1日,電話、互聯網投註被定性為“非法彩票”而遭封殺。 500彩票於3月5日停售體彩,9月29日獲得財政部的試點批文後才得以恢複。停售期長達6個多月!

可以說,渾水們的質疑並非毫無道理。 可他們不明白的是,中國法律雖然存在許多不明朗、不確定的地方,但管制越來越少是大方向。

以彩票銷售為例,網絡銷售及電子支付極大地方便了彩民,促進了彩票銷售。而且,通過網絡銷售,成本只占銷售額的7%左右,遠遠低於實體店。政府怎麽會舍得重新禁止彩票的網絡銷售?

2、治理結構

起先,中概股VIE結構被經常被拿來說事兒,但由於數百家都采用這種結構,攻擊面太大反而效果不彰。於是,做空者開始在標的企業治理結構方面的“特色”上做文章。

比如,渾水增質疑新東方的連鎖模式,認為新東方隱瞞事實把“加盟”包裝為“直營”。

3、  營收確認

首先是營收是否被誇大。Trinity斷言,世紀互聯自2011年上市以來,31%的收入都是虛假的;渾水當年認為占新東方營收35%的北京新東方數據有假;渾水還宣稱分眾把LCD屏的數量誇大了50%,實際上是在間接質疑營收。

其次是收入的性質。補貼、稅收優惠、投資收益都有可能被認為是虛假或者沒有意義。例如,此次渾水指出500彩票“2013年72%的收入來自一項稅務優惠”。根據500彩票的回應,這項收入雖然屬實,但來自“子公司和VIE間基礎差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沖銷”是非經常性收入,確有“充數”之嫌。

4、財務方面各種不規範

由於“出身草莽”、業務創新、法規不合理等原因,中概公司在美國人眼里不規範的地方較多。

比如渾水指責500彩票公司利用員工個人的銀行帳戶領取獎金,500彩票的回應是“相關法律規定,獎金只能由出示中獎彩票的自然人在開獎期間內到體彩中心兌獎。因為公司不向個人用戶發行實物彩票,公司需要代表中獎者領取獎金。”

再比如,500彩票通過“合買”模式帶動銷售,也就是當合買未滿額時,公司花錢購買剩余的彩票從而保證此次合買的按時完成。2013年用於合買的金額為1370萬人民幣,從中獲得返獎830萬人民幣,返獎率為60.6%(在合理範圍之內)。這兩筆收支並分別作為“可抵減項”計入公司的凈營收和其他營業收入。其實,“合買”的本質是促銷。2013年,500彩票掏錢賠用戶玩“合買”,賠了540萬,這筆錢計入市場費用更合理。  

5、子公司或第三方合作夥伴的真實性

中國企業往往會因各種原因註冊一大堆公司,貸款、拿項目、簽合同、拿牌照、享受稅收優惠……筆者甚至見過算命先生認為公司名字不好,老板就重新註冊一家公司,但因為牌照、貸款等原公司不會被註銷。

渾水做空網秦、Trinity做空世紀互聯都派人來中國實地考察,如果辦公地點子虛烏有或者辦公室雖在卻是“鬼城”,就會引起強烈質疑。

另外,渾水們還會去工商局查看註冊信息。如果所謂的第三方公司由上市公司關聯人士實際控制,甚至多家公司的法人代表都同名同姓,怎能不令人生疑?如Trinity報告稱,世紀互聯收購的七家做MNS業務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都叫陳然,所有辦公地點均不存在。   

6、通過資產買賣進行利益輸送

Trinity做空報告認為世紀互聯“通過融資和兼並殼公司來虛增收益。例如,一家北京閱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iJoy)被收購後軟件產品銷售不佳,但利潤猛增。而另一家名為Aipu公司的收購價格遠遠高於同類企業。 ”

網秦也曾因此被渾水質疑。

對於這類質疑,正如Facebook花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當事者很難拿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中概股被做空的風險較大,阿里會中招嗎?

先來簡單回顧一下這幾年渾水們對中概股的做空史。

2011年,近50家中概公司因遭到做空而長期停牌或退市。2011年下半年開始,中國企業赴美上市進入冰封。渾水、香櫞與奇虎360、分眾、新東方一番纏鬥沒撈到便宜,也就鳴金收兵了。

整個2012年只有年初的唯品會和年末的歡聚時代兩家中國企業上市。2013年情況進一步好轉,58同城、去哪兒網、久邦數碼、500彩票陸續在美成功上市。2014年,中概股迎來“春天”,令2010年所謂的“上市潮”黯然失色。與此同時,中概股價格節節攀升,到了“不翻一倍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地步,唯品會、易車更是創造了兩年漲幾十倍的奇跡。

中概股的大幅上漲給做空者創造了巨大的獲利空間,渾水、Trinity不約而同地做空中概公司,說明它們為卷土重來的這一天已經準備多時。更多與它們類似的、只有兩三個人的“機構”在利益的驅動下可能會隨時冒出來。更危險的是一批對沖基金,它們一旦通過分析確認標的的公司被高估,就會建立空頭重倉,從而等渾水這些“小角色”點炮。

除了做好危機公關預案,中概公司最好不要將股票質押。因為這些股票非常有可能被借出去,成為空頭射向自己的“子彈”。

阿里由於市值龐大,上市後出現“陰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被做渾水們做空的可能性極小。

首先,阿里是從眾多中國互聯網公司中一路殺出來的,有實實在在的業績,而不是“一戳就破的概念”(相比之下,當年的Facebook過於“年輕”,甚至連盈利模式都沒確定)。

其次,阿里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高盛、瑞信、德銀、花旗和大小摩這六大投行的明星分析師早已準備了令人信服的投研報告,不然新股認購不會這麽踴躍。負責“護盤”的高盛不會拿自己的百年聲譽開玩笑。“渾水們”都是人精,絕不會自不量力。

最後,阿里首次公開發行選擇的主要是以養老基金為代表的超長線投資機構(美國養老基金總資產達20萬億美元,超過股市總值),它們手握重金、心態穩健、自身投研能力很強,怎會被渾水牽著鼻子走。當股價出現波動時,長線投資機構將發揮重要的“維穩”作用,這也正是阿里選擇它們的原因。(本文轉自虎嗅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320

Secret已死,中國的“秘密”們會步其後塵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503/149761.html

黑馬說:前幾天,美國的“匿名社交”明星Secret宣布over了。《連線》發表評論稱,“網絡上匿名會把人變成徹頭徹尾的混蛋,無論是從商業角度還是從道德角度看,這款產品都不可能長久。”

好吧,黑馬哥暫不評論《連線》的馬後炮,只想問你幾個問題:你和你身邊的小夥伴玩過“匿名社交”嗎?上面一些勁爆的信息是否讓你覺得很刺激?現在,你還有打開這些應用的欲望嗎?

 
 | i黑馬 王奕
編輯
 | 王冀
 
4月30日,矽谷紅極一時的Secret宣布關閉。

Secret的CEO大衛·比特洛坦承創業失敗:“很不幸,Secret背離了我創業的初心。在經過深思熟慮並與董事會磋商以後,我已決定關閉Secret。這是我一生中做出的最艱難的決定,也是讓我感到最為難過的一項決定。”

Secret曾是矽谷的寵兒。其估值最高達到1億美元。從創立到關閉,盛極一時的Secret只用了15個月。

Secret的跌宕,是否證明匿名社交頹勢已定?而國內同類應用的命運又將如何?
 
匿名社交遇冷

匿名社交的鼻祖應屬2013年初開始在美國爆紅的Whisper,目前在中國叫做“耳語”,用戶可以匿名發布自己的秘密,與附近位置的人分享。

Secret的模式是“熟人匿名社交”,用戶可看到通訊錄好友發布的“秘密”,卻不知道發布者是誰。這一創新模式切中了人性中傾吐秘密的痛點,也滿足了人們窺探心理,在最初的一兩年內,一直呈現爆發式增長。2014年2月Secret發布第一版,短短10個月已被下載1500萬次,一度沖上Apple Store 排名第一的位置。

Secret同樣備受投資者親睞。發布前,Secret已拿到120萬美元投資。發布後不久,Secret再獲860萬美元投資。去年7月,Secret宣布完成2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然而,去年年底,Secret發展開始陷入瓶頸——井噴用戶冷卻,在Apple Store的全球排名跌落至1500之後。

Secret宣布關門當日,Whisper對外界第一次宣布用戶數據:單月活躍用戶數達到1000萬,每小時應用開啟次數超過100萬。Whisper試圖證明自己不會步Secret的後塵,但不容樂觀的是,Whisper的下載量在過去幾個月內已明顯下降,匿名社交似乎已度過爆發式增長期。

把目光轉向中國本土,我們看到的是相似的發展軌跡。

在中國,與Secret最相似的應用當屬“無秘”。2014年4月5日,“無秘”的前身“秘密”在App Store上線第一天,就登上了社交免費榜第1名。隨後,因Secret提出其涉嫌抄襲,“秘密”遭遇下架,更名“無秘”後才重新上線。

無秘之後,匿名社交曾一度在中國發生井噴,2014年第二季度,就有20多款匿名應用上線,如多玩秘密圈、呵呵、烏鴉、偷偷等。但半年之後,這些應用消失的消失,沒落的沒落,形成無秘“一家獨大”的局面。

至今,無秘還沒有公開用戶數據,其CEO林承仁對外宣稱用戶數為千萬級別。但與當日火爆相比,近幾個月無秘的勢頭也在緩慢下來。
 
實名還是匿名

匿名社交陷入瓶頸期,與這種模式的“原罪”有關。它一直背負道德與倫理的罵名,媒體不止一次抨擊其“利用了人性中最黑暗、最惡的一面”。匿名社交模式的保密性,很難有效阻止惡意言論的擴散,誹謗謠言、煽動言論以及人身攻擊一直讓匿名社交備受詬病。巴西政府就曾要求App Store在巴西境內下架匿名社交應用,其理由是“避免網絡暴力的產生”。

Secret關閉後,科技雜誌《連線》曾發表評論,稱網絡上匿名會把人變成徹頭徹尾的混蛋,無論是從商業角度還是從道德角度看,這款產品都不可能長久。

事實上,用戶在這里傾吐後發現並沒有“松了一口氣”,反而陷入更深的負面情緒中,逐漸從一開始的好奇、刺激,演變成排斥和抵觸。大量用戶流失,導致匿名社交進入瓶頸階段。

那麽,Secret的失敗,能否證明匿名社交一文不值?

其實,在互聯網興起的最初十年,匿名一直是網絡的基本特征。一旦剝離了真實身份,人們在網絡間暢所欲言的同時,也赤裸裸展現了欲望和邪惡。網絡暴力時有發生,關於網絡暴力的聲討也從未間斷。

在失控之前,互聯網呼喚回了理性。社交網絡時代,實名社交逐漸成為主流,比如Facebook、 Twitter、微博等,都要求用戶提供基本身份信息。

而有趣的是,實名社交主宰網絡數年後,人們又開始懷念匿名社交的那份自由和暢所欲言,才有了匿名社交的回歸。

無秘CEO林承仁曾表示:“實名社交和匿名社交的區別,如果用一個場景來形容,就是一個在水面上,一個在水下面。二者是永恒存在的,就相當於你有你內心的世界,也有外面讓別人看到的一面。”

紮克伯格近期也表示,Facebook可能會在未來產品中加入匿名功能。而QQ已在群聊中加入了匿名發言的功能。

就像是欲望和克制的較勁,感情和理性的博弈,實名和匿名此起彼伏。目前,兩者是主流與非主流的關系,它們將共同存在,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
 
出路何在

匿名社交仍有市場需求,如何構建完善的審核機制,是打破瓶頸突圍的關鍵。

Secret瘋狂擴張之時,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監管機制,因為內容審核可能導致用戶活躍度下降。一個年輕而又缺乏管理經驗的團隊,在突如其來的巨大成功面前,很難下定決心割舍一部分“黑暗用戶”,因此錯過了整肅時機。Secret最終被網絡暴力吞噬,成為一個負能量、低壓信息的聚合平臺,完全失控。

在這點上,機制較為成熟的Whisper做得更好,他們在菲律賓雇傭了一個龐大的團隊,用人工審核的方式屏蔽色情、暴力、有攻擊性的信息。

無秘很早也看到了這點。林承仁表示,無秘建立了社區規範和懲罰制度,並找了專門的審核團隊來處理,發現故意中傷等惡意言論,就會對用戶發出警告,屢次觸犯將被關進小黑屋,甚至封號。

盡管無秘已采取了較為嚴苛的審核制度,依然能捕捉到失控的氣息,在無秘上仍能看到大量色情、謾罵、人身攻擊等內容。

顯然,人工審核制度過於低效,很難處理海洋般的信息。完善而高效的審核機制,將成為未來匿名社交良性發展的核心問題。

除此之外,要保證正常匿名表達、不降低用戶活躍度,同時控制惡意信息,這個平衡點很難把控,除了完善審核機制,恐怕更要深諳人性。

正如喬布斯所說:“理解人性,而非技術。”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王奕,由王冀編輯,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由於在B站觀看視頻並沒有貼片廣告,所以用戶並沒有為去廣告買會員的需求,它的付費會員更像是一種“增值服務”。據悉,成為B站會員後主要的優勢體現在:可以享受更高清的畫質;發表評論時有新增表情選擇;享有遊戲福利禮包和周邊折扣以及每月返還“B站用幣”等等。

Bilibili董事長陳睿隨後在微博聲明中表示,“大會員”的推出,不會影響B站所有的現有功能和體驗。在聲明中他也表示,為了表示對這些用戶的感謝,B站已經向10月9日之前承包過番劇的全部用戶贈送了“大會員”。

陳睿還在微博上回複網友們的提問時表示,“投稿優先審理/投稿碼率增加”作為大會員功能已經在計劃中,同時B站會在下一階段加上“定時投稿/私信自動回複”,以及B站正在開發“黑名單”功能。這個功能將開放給所有用戶使用。

與此前擅自添加貼片廣告引起的用戶強烈不滿不同,這次的付費會員業務並沒有引起用戶過多反感。

幾條最熱門的評論更多的是用戶對會員特權的期待,比如希望後續可以增加哪些會員特權,包括投稿優先審理、獨立的彈幕池等等。

付費會員看上去正在成為視頻網站擺脫虧損最可靠的武器。包括優酷土豆、愛奇藝、騰訊視頻等主流視頻都先後宣布要大力推廣會員付費業務,愛奇藝已經宣布自己的付費會員達到了2000萬。


這五種技術將改變新聞閱讀方式,記者們會下崗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14/160855.shtml

這五種技術將改變新聞閱讀方式,記者們會下崗嗎?
尋找中國創客 尋找中國創客

這五種技術將改變新聞閱讀方式,記者們會下崗嗎?

當新媒體還沈浸唱衰紙媒的快感中時,其實下一代革命者早已磨刀霍霍。

本文由尋找中國創客(微信ID:xjbmaker)授權i黑馬發布,記者王鵬

近日,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一個座談會上對未來的媒體形態進行了展望,他明確指出,要密切關註5G傳輸、全息投影、增強現實、物聯網、可穿戴設備等前沿技術發展動態,積極謀劃和布局未來移動傳播終端。

這向科技界和媒體圈都傳達了一個很有趣的信息,未來幾年的“媒體融合”絕不僅僅是我們現在講的新舊媒體之間的融合,而是一系列新技術在所有媒體上的綜合運用。

站在2017年的時間點上看,5G傳輸、全息投影、增強現實、物聯網、可穿戴設備等新興技術都已初露崢嶸,也許某一項技術帶來傳媒顛覆的時刻尚未到來,但是當多項技術疊加運用在媒體上時,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大爆炸”效果。

那麽,我們不妨一起開個腦洞,五年後的媒體會是什麽樣子?

立體沈浸感是新聞界標配

當新媒體還沈浸唱衰紙媒的快感中時,其實下一代革命者早已磨刀霍霍。

目前來看,VR、AR毫無懸念將會是下一代“新媒體”,按照目前VR、AR技術的發展速度,五年後,新聞的呈現形式應該會有較大變化,絕不會再僅僅以平面的形式存在,聲音和圖像都會變得“立體”。

具體怎麽實現立體化?業界普遍認為會有兩種形式:一種以全息投影技術直接呈現到觀眾面前,簡單而言,就是在空氣或者特殊的立體鏡片上形成立體的影像,區別於現在的電視或者電影中的“立體感”或者3D感覺,全息投影可以從360°的任何角度觀看影像的不同側面。

從應用場景來看,這種技術應該會成為家庭、學校、博物館、科技館等地最為常見的新聞展現形式,因為觀眾在觀看時不需要佩戴任何設備,可以正常從事其它活動,比較“自由”。

另一種形式則是在觀眾的眼前私密展現,這會基於VR、AR技術。理論上,五年時間還無法做到不需要佩戴頭盔的地步,但是,五年時間完全足夠將VR、AR頭盔做到眼鏡大小。

因為需要佩戴眼鏡或者頭盔,所以這種形態的新聞形態更為私密,相較於AR和全息投影而言,VR技術更是以第一視角去看待,更多了一份沈浸感。

舉個例子,美國總統競選這種新聞可以用全息投影看,陳思誠出軌這種新聞就可以用VR看。

采編流程將被全盤顛覆

如果說對於觀眾而言,未來只是換了一種姿勢看新聞,那麽對於我們這些幸福(KU~BI~)的新聞工作者而言,簡直是回爐重造,只為了伺候好觀眾老爺。

未來,如果VR、AR成為未來重要的傳播介質,閱讀習慣恐怕也會發生改變,那麽對於新聞機構或者自媒體等內容生產者而言,視頻、圖像類的內容產品將取代文字成為主流。

從角色定位上,新聞記者將不再是新聞素材的加工者,而是一個“引路人”,甚至成為一個新聞主播,記者去到現場更多的幫助觀眾完成360度全景素材的獲取,具體怎麽看待這個新聞,用什麽姿勢看,則全部由觀眾自己決定,每一個觀眾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視角去看新聞。

此外,如果說現在的新媒體有一定的交互性,那麽在VR中,則可以把互動性拉上一個新的臺階。未來的新聞一定是互動式新聞,所有的讀者將成為記者身後的記者團,一起去關註某個新聞或者事件,每一個觀眾都如在現場,不再會被記者“牽著鼻子走”了。

而對於後期制作類的新聞或者節目,可能會涉及到制作方式的變革。在前期拍攝上需要360度全場景拍攝,不管從設備、腳本、導演、制作規則上都和現在的制播體系有著天壤之別。

這意味著現在的這一套沿襲了近百年的新聞法則都將被打破,所有人才都需要重新培訓上崗,甚至由誰來完成培訓這個事,現在都不好說。

在這個人人都可以自媒體,人人都可以當主播的傳播環境下,記者這個崗位消失也說不定。

2017年1月,來自路透社的一篇由機器人完成的調查報道獲得英國新聞獎(British Journalism Prize)的年度最佳調查報道獎,讓全球新聞業為之一振。新聞界甚至感受到了來自人工智能技術的“深深惡意”。

 時空限制將被雙雙打破

我知道,很多人是創客的忠實粉絲,我也聽說,很多人是重度新聞用戶。但是在今天的世界,你們接受新聞時還是受到很嚴重的時間限制和空間限制。

在時間維度上,我們看新聞或節目還是局限在有WIFI的環境中,在3G\4G網絡下,要麽網速不夠給力,要麽時間太長燒錢心疼;而在空間維度上,則受限於手機、ipad、電腦等電子屏幕的有限性,使得我們對於資訊的接觸難以做到隨時隨地。

世界那麽精彩,局限在一口信息的深井之中,難免有些可惜。有幸的是,近幾年5G網絡和物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打破這一局面提供了可能。

2016年,AT&T已經開始測試新的5G技術,一個多月前,華為主導的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方案,5G網的落地似乎有點“指日可待”的味道。按歐盟的計劃,5G將於2020年推出,按照4G網絡的覆蓋速度,不出一年,5G網絡將成為這個世界的標配。

5G與4G有多大差別?5G網絡速度是4G的100倍,由此可以想象,這將給整個雲網絡帶來基礎性的變革。

另外一個可以打破空間局限的利器叫做“物聯網”,簡單而言,物聯網最終希望形成的是一個“泛在網絡”,能夠實現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使用任何網絡與任何人與物的信息交換。

物聯網技術的顛覆性其實是全行業的,具體到新聞行業,物聯網主要改變了兩個層面,第一,信息采集工作可以實時進行,而且可以采集到許多以前采集不到的信息,這對於新聞的全景展現具體重要意義,比如能實時搜集到公園的“百鳥齊鳴”,也可以實時搜集到跨年夜時代廣場的人流量。

第二,在萬物互聯的世界,新聞展現必須按照明確的使用場景出發,這對於戶外媒體的傳播形式和內容都具有極大顛覆。未來,在不同場景下的互動推送將日趨精準,比如在超市的貨架上,你可能看到的就是關於食品安全的新聞,在公園的長椅上你看到的就是健身保健的新聞。 

當然,這是我們基於這五種技術現在的水平和發展速度做出的判斷,在歷史演進的過程中,任何一項小的科技突破都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也不排除某一些技術因為價格、供應鏈等問題而胎死腹中的可能。

最後,我們還是相信,無論技術如何進步,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傳播還是需要新聞專業主義的堅守,新聞從業者依然是這個時代不可缺席的守望者。上面那個獲得新聞獎的機器人,盡管展現出了優秀的數據收集、分析和文本寫作能力,但背後依然離不開人類新聞工作者完成的主題設定、文稿潤色等工作。 

VR 媒體形態 AR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美國總統們會送什麽禮物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上周末前往德州休斯頓看望了前總統老布什。92歲的老布什總統被診斷患有帕金森癥,在今年年初曾因為肺炎而入重癥監護室多天,目前以電動車或者輪椅代步。

“我們聊到家里的孩子們、孫輩、舊時光和新時代。還有,襪子。”克林頓發表推文說。

“襪子控”老布什

克林頓這里所說的襪子是他這次送給老布什的禮物:一雙天藍色帶有蜜蜂圖案的襪子,還有一雙草綠色帶有拉布拉多犬圖案的襪子。

克林頓(左)送給老布什一雙天藍色襪子,還有一雙草綠色帶有拉布拉多犬圖案的襪子

“襪子控”老布什多年以來一直愛收集也愛穿風格獨特的襪子。在擔任總統期間,他經常被媒體拍到穿著各樣時尚風格的襪子露面。2013年,克林頓卸任總統後造訪老布什曾經特別發推文承認,他“嫉妒”老布什穿襪子的風格。

盡管兩位前總統的政見不同,他們之間卻有著非常親密的友誼。克林頓在當年的大選中以壓倒性優勢擊敗老布什連任後,老布什還在離開白宮前為克林頓寫了一封情深意切的親筆信,除了祝福他能幸福之外,還為克林頓提供了多條“總統過來人”的建議和鼓勵。“你的成功就是我們國家的成功,我絕對支持你。”老布什在這封信中說。

自克林頓卸任總統以來,兩位前總統每年都會聚一次,吃午飯、敘敘家常,也談談國事。

“克林頓送老布什總統襪子”讓大批美國民眾感慨。

送禮物講腔調

美國總統(前總統)如何為其他人挑選禮物呢?

為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挑選禮物上,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被看作是“非常有心”而且“很講腔調”。

在去年大選期間,奧巴馬的白宮高層幕僚,也是奧巴馬多年的好友簡瑞特(Valerie Jarrett)過生日當天,奧巴馬送給她的禮物在白宮內部就讓很多人羨慕不已。

這份禮物是兩份珍貴的歷史文件,都同美國歷史上女權運動的發展有關。“一份是1866年為女性投票呼籲的請願書,還有一份是國會通過憲法第19修訂案(1919年給予女性投票權)的決議書。” 簡瑞特隨後將這兩份文件裝裱後擺在白宮自己的辦公室內。“我每天早晨來到辦公室看到這兩份文件都會提醒自己,今天的這一切(女性權利)來得有多麽不容易。” 

對奧巴馬所送禮物記憶猶新的還有美國前財政部長傑克·盧。盧的父親來自波蘭,當年從紐約愛麗絲島(當年的美國移民檢查站)進入美國。所以,盧對愛麗絲島的一切都有敬仰之情。

去年8月,盧在橢圓形辦公室收到奧巴馬送給他的一份禮物。“那是一個同飛盤大小類似的綠色金屬圓盤,鑲在一個木匾的上面。”盧解釋說,“我當時非常驚訝。”盧表示,“這是當年愛麗絲島重建的時候,他們將那里大廳掛著的裝飾圓盤都摘了下來,而後來重建完畢,修整過的大廳已經不能將此前所有的圓盤都掛回原樣,這個圓盤就是當時沒有被掛回的一個。”盧說,沒想到她可以得到這個圓盤作為生日禮物。

如果說上面的兩份禮物是價值和意義無價的話,奧巴馬總統“用心”準備的禮物更顯得珍貴。

奧巴馬的首席撰稿人法拉務(Jon Favreau)描述說,他所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來自奧巴馬親手裝裱的一份他們兩人共同撰寫的演講稿的前三頁。“那其實並不是我寫得最精彩的一份演講,但確實是我們兩人都永遠記得的珍貴回憶。” 

小氣的華盛頓?

如果說給自己的圈內人送禮物可以自由發揮,美國總統給其他國家領導人送禮物則有非常嚴格的規定。

“我們回贈禮物的時候永遠不能和收到的那些價值昂貴的禮物相比。”美國國務院首席外交禮儀官賽爾弗格(Peter Selfridge)表示,“所以華盛頓總被外界嘲笑小氣。” 

在奧巴馬2008年宣誓就職的6個星期後,當時的英國首相布朗到華盛頓的時候給奧巴馬帶去3件精心準備的禮物:一件是從英國皇家海軍“堅毅號”戰艦上取下的,也是後來被制成美國總統辦公桌的同樣的木頭所制成的筆筒;還有一件是裝裱過的“堅毅號”授權書;第三件禮物是7卷原版的《丘吉爾自傳》。

讓英國民眾當時非常惱火的是,奧巴馬所回贈給布朗的禮物卻是全球到處都可以買到的25張好萊塢大片的影碟,包括《星球大戰》、《教父》甚至還有《精神病者》。而且,這些影碟被披露因為美英視頻播放形式的差異,在英國還根本無法播放。

一個月後,奧巴馬訪問倫敦首次會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的時候送給女王一臺Ipod,里面還下載了大量的美國旅遊景點的照片和一些美國百老匯戲劇的歌曲鈴聲。

這份禮物顯然也沒在英國得到太多樂觀的評價。首先,英國女王已經有了一臺Ipod;其次,她也絕對不缺那些美國的旅遊景點風景照和美國百老匯的歌曲鈴聲。


時尚2揀1:迷你袋VS背囊 女星們會點揀?

1 : GS(14)@2016-08-07 02:03:50

Mini bag細細個拎上手夠晒cute,但係孭背囊又可以載多啲嘢噃,如果兩個只能揀一個,你又會點揀?《add時‧尚》訪問了幾位女星,兩種袋款都各有支持者。吳千語同吳雨霏都揀用mini bag,韓國前少女時代成員Jessica近年進軍時裝界,她都揀用mini bag:「現在流行mini bag,我已經想不起我上次用背囊是何時了。」名模Cara就揀backpack:「我是個媽媽所以出門要帶很多東西,手挽太多東西會對背脊不好,所以我會選用背囊。」欣宜揀用backpack的理由都好搞笑,「我身形咁大,仲拎mini bag咪顯得佢仲mini?」兩個袋款於秋冬都會繼續流行,今季還大玩色彩、印花與玩味設計,像Louis Vuitton同Fendi的迷你包都相當sharp色,Anya Hindmarch就有玩食鬼公仔的backpack,Valentino在經典背包款上就玩紮染print。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05/19723782

時尚2揀1:高踭鞋VS波鞋女星們會點揀?

1 : GS(14)@2016-08-13 14:50:23

高踭鞋能夠突顯女人味,永遠都是女人至愛;波鞋舒服夠潮又易襯,如果要二選一,其實都真係幾難選,《add時‧尚》訪問了幾位女星,兩者都各有支持者。胡杏兒、Jade(Mark嫂)及JW都揀波鞋,同樣揀波鞋的盧巧音表示:「我選擇波鞋,因為波鞋某程度上都頗容易配搭,另外一方面又容易行走,第三點是其實我不太喜歡高踭鞋。」
Kary覺得二選一好困難,不過最終都是選擇高踭鞋,而蒙嘉慧同樣都是選擇高踭鞋。如果鍾意高踭鞋,今年秋冬mid-heel大hit,珍珠元素都係重點之一。波鞋方面,如果穿厭了簡單白色款,可以選擇浮誇立體設計,為造型增加亮點話咁易。更多時尚、美容新聞,即上:http://add.appledaily.com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12/197333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