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邦達(03315.HK)分析
http://www.guuzh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9&extra=page%3D1一、 主流的投資邏輯與假設
這兩天對金邦達(03315.HK)進行了研究,無論是年報、IPO招股書、賣方的研究報告、或是其他的投資論壇,對金融IC卡這塊業務的預期都是非常正面加樂觀,總得來看邏輯或者說假設無非是基於以下幾點:
1. EMV遷移使得未來金融IC卡發卡量及其銷量增長具有很大的確定性
2013年的金融IC卡新增發卡量4.67億張,佔新增發卡量的64%(也就是說2013年全年新發卡量為7.3億張),到2015年全部新增發卡量為IC卡。假設到2016年全年新增發卡量達10億張,則整個行業銷售量的復合年化增長率為29%(若2016年發卡12億張,該數據為37%)。
2. EMV的遷移導致的行業景氣度將持續4-5年
這一邏輯基本是建立在金融IC卡的滲透率上的,截至2013年底,全國銀行發卡量累計42億張,金融IC卡滲透率不到15%;EMV遷移導致的行業景氣將持續4-5年。
3. 目前的行業競爭格局不會發生大的變化
中國的金融卡行業十分集中,大型製造商包括:恆寶、金邦達、Giesecke&Devrient、中國印鈔和東信和平。其中G&D是跨國公司,中國印鈔為中國國有企業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的子公司。前五大製造商銷量佔比80%,銷售額佔比70%,其中金邦達(03315.HK)按照銷量來看屬於第三位,按照銷售額計屬於第一位(佔比19.2%)。所有對金融IC卡看好的機構或個人都預期該行業競爭格局不會發生大的變化。
4. 公司的產能可以滿足市場及自身發展的需求
根據金邦達的招股書,其產能的擴張將從2012年底的2.21億張(1.81億張磁條卡、0.4億張IC卡)擴張到2016年的2.8億張(0.8億張磁條卡,2億張IC卡);其募集的資金也用於珠海和上海的廠房設備擴張,以滿足未來金融IC卡的市場需求。從這點上看,產能的擴張和有效利用應該是比較確定的。
5. 金融IC卡的價格將會出現緩慢的下降
目前金融IC卡的售價在8-9元之間,機構普遍預期未來金融IC卡的招標價格會緩步走低,未來3年價格下降幅度維持在7%-8%左右的水平,也即到2016年金融IC卡的售價能維持在7元左右。這樣到2016年,全國金融IC卡的市場規模可以維持在70-80億元的水平,更有樂觀的估計可以達到90億元的水平,年複合增長率維持在30%左右。
金邦達(03315.HK)似乎只要綁定上述5個點就能做成一門增長確定、盈利確定的生意了;況且,公司未來用錢的地方也不算多,未來3年的的資本性開支不到3億,並且可以攤銷好幾年。
二、 估值與風險
1. 簡單估值
如果公司保持競爭優勢,基於上述的5條假設,到2016年,公司金融IC卡的收入約為14億元,再加上8000萬張磁條卡,整個卡的銷售收入估計在15億元左右,再加上個人化服務和系統化解決方案,整個公司的營收在2016年可達18.5億元左右,淨利潤預計可達2.5億元,對應的16年EPS 0.3元,動態市盈率19.6X, 這樣的估值對於一個毛利率不到30%,淨利率不到13%的製造業公司來說,是否OK,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2. 風險提示
但是畢竟買股票是買的一個持續經營的公司,看3年OK,那麼5年呢?10年呢?當EMV遷移完成,行業滲透率超過90%,接下來該幹什麼?如果移動支付完全起來,手機中可以內置銀行賬號,並無數量限制,那麼我們還需要銀行卡做什麼?好吧這些都是看上去有點遠,至少3年內看不出有什麼顛覆性影響的風險因素。就說現實一點的,好理解一點的風險因素——價格。
三、 價格變量的考察
1. 價格現狀
價格代表著整個產業的重要性、議價能力、技術先進性……價格隱含了行業發展的一切內容。對於一個對上下游都沒有什麼議價能力的製造型公司來說,價格是最大的風險因素。現在金融IC卡的售價還有8塊多,磁條卡售價為9毛。那麼10年前,甚至是5年期磁條卡的價格是多少?
2. 磁條卡價格變遷
數據蒐集的過程很戲劇化,百度和GOOGLE上基本是搜不到相關的歷史數據了,幸好A股有幾家可比的公司。選取一家經營最為穩定的公司(恆寶股份)的IPO招股書來看,可以發現在2003年到2006年這4年間,磁條卡的售價一直穩定在8毛多一點的水平;其實一直到現在磁條卡的價格也沒有太多的波動。很明顯,磁條卡價格的變遷不具代表性,也無法為IC卡價格提供參考
表1:恆寶股份IPO招股書有關業務收入數據
file:///C:/Users/wujiaoli.AD/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png
(在數據收集的過程中發現一家奇葩公司——天津磁卡(600800),這家公司1993年就上市了,應該算是A股市場上最早從事卡類製造和銷售的公司了,最近10年,其中有5年時間是虧損的,一直在ST和摘帽之間徘徊游移,盈利一年、虧損兩年然後再盈利兩年虧損一年,來來回回,年報寫得也很亂,基本08年以前的年報都沒有分產品的銷售量數據,鬍子眉毛一把抓。但是,筆者還是強忍著看了這個公司3年的年報,發現在2008年該公司磁條卡的售價在1.2元左右(這個數據是估算出來的),鑑於這個公司亂七八糟的經營情況,這個數據僅作參考了
此外,在數據蒐集的過程中,有意外收穫,那就是:發現恆寶股份(002104.SZ)真是一家好公司,這家公司最近8年:(1)毛利率基本維持在30%-35%左右,(最近3年則穩定在32%左右);(2)淨利率基本維持在15%左右,09年之前的淨利率稍微高些有20%左右;(3)ROE始終穩定在17%-18%的水平,2013年比較高,ROE超過了20%; (4)公司一直規範經營,總資產的規模、股東價值一直隨著公司營收和淨利潤的增長而穩步增長)
3. 芯片的價格變遷:
Ø 我們從金融IC卡的生產成本來考察,根據金邦達IPO招股書的說明,公司從2010年到2012原材料的成本佔到總生產成本的69.7%、70.7%、78.5;原材料主要包括IC芯片、PVC板和全息圖。其中芯片的價格佔到了全部生產成本的90%以上。
Ø 但是大中華區的金融卡市場上的各類IC芯片的平均價格自2008年起一直下跌,銀行IC芯片的價格從2008年的6.1元/張下跌到了2012年的5.5元/張(年價格下跌幅度3%)。考慮到行業的滲透率和出貨量,2008年到2011年的整個金融IC卡新發卡的滲透率低於10%,未來隨著EMV的遷移,滲透率提升將大大提高IC芯片的出貨量,芯片價格的下跌幅度會增大是相對確定的大概率事件。但下跌的幅度,從目前的時點來看,無論是哪個比例都是拍腦袋的結果。
Ø 但是敏感性分析還是會讓我們提高警惕,因為,如果芯片價格的下跌到一定的幅度(我的模型估算是13%的年價格下跌幅度),金邦達無論做多少活,出貨量提升多少,如果生意還是目前的生意,那麼2年後業績增長就面臨瓶頸了。
表2:營收分析
表3:對芯片價格下跌幅度假設下的估值敏感性分析
總結:深入微觀數據的分析方法很容易導致一種弊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真正的好的行業研究員,投資者,更應該具有寬闊的視野,更多瞭解產業變遷的邏輯,並做到觸類旁通,避免揪著幾個數據,而喪失在大的結構變遷中的識別力。以上的分析,只是提供一種思路和方法,更多的機會和挑戰是在商業營運、競爭佈局、政策導向、技術升級…….的過程中慢慢發生的,也許那些才是重要的,需要花更大力氣去做的事情。
港股研究筆記2 3315 金邦達寶嘉 曬太陽的壞貓2
http://xueqiu.com/5412971894/39848315
3315 金邦達寶嘉

成長:中國前5大卡商(恆寶2104、金邦達寶嘉3315、G&D、中鈔、東信和平2017,行業集中度約68%)之一,較A股上市的恆寶股份折價75%左右,受益於大陸磁條卡全面升級IC卡等,行業處於高景氣度,行業年複合增長率約為30%。
筆者因工作原因和卡商有一定接觸,以前訂磁條卡價格為1.87元/張,現在訂購IC卡價格為8.5元/張(去年10.67元/張),價格差距達4倍多;第二是以前訂卡一個月左右可以到貨,最近兩個月才能到貨,與中鈔聯繫,答曰一是訂單實在太多,忙不過來,二是IC卡錯誤率高點,效率相對較低;第三與卡商的結算過程一般為發訂單、收貨、收發票、匯錢。
由上述可以看出一是IC卡價格遠超磁條卡,卡商的銷售額都將大幅增長;二是毛利受壓,會呈現逐年下降趨勢;三是行業高景氣度,IC卡生產供不應求;四是客戶(金融機構或政府、事業單位)穩定,應收賬款壓力小。
壁壘:因金融安全需要,廠商轉換成本高,導致行業集中度高,同時由於行業高景氣度,廠商間無惡意競爭壓力。
估值:2015年為全面轉型IC卡第一年,而IC卡價格遠超磁條卡,雖然毛利率較磁條卡會有所降低,但單張利潤會大幅提升,銷售額和淨利都將會有顯著提升。預計2015年銷售額將會有50%以上的增幅,利潤也能保持40%以上的增幅,也就是說3315的2015市盈率將不到15倍,同時未來三年能維持30%以上的複合增長率。
增長確定、行業存在壁壘、同時較A股大幅折價70%以上、較大概率深港通標的,雖然近期大漲了30%以上,但仍然便宜。
$金邦達寶嘉(0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