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碗米飯倒逼農業供給側改革 匠人精神還需消費者支持

一碗好吃的“銀飯”,折射出中國農業需要供給側改革。

日前,中央召開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

12月19日,在“煮飯仙人的中國夢暨銀飯的味道品牌發布會”上,全球商品采購中心主任許京稱,建立“銀飯”品牌,就是希望以品牌為導向引導消費,同時以“銀飯”的標準建立指標體系引導生產,倒逼大米行業從品種、栽培、加工到儲存、銷售全產業鏈的升級,推動大米行業的結構性改革,真正滿足國內中高端消費人群享受“銀飯”的迫切需求。

“銀飯”由日本“煮飯仙人”村嶋(dǎo)孟命名。對於日本人的主食——米飯,他認為,只有純正美味的米飯才堪稱“銀飯”。之所以被日本國民稱為“煮飯仙人”,在於其神采奕奕、仙風道骨,酷似日本動漫人物龜仙人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半個多世紀來,他精益求精,只專註於煮飯這一件事。

想要做一碗“銀飯”,米、水、鍋缺一不可。那在中國能否做出“銀飯”呢?

業內認為,多年來中國大米由於偏重產量而忽視品質,再加上品種退化嚴重,以及大米評級是以加工環節的精細程度來判定好壞,拋光加工越多的大米反而被認定為越好,與口感無關,這顯然並不合理。

此外,由於國產大米產業中缺乏“匠人精神”,才有近年來國人湧向日本高價購買大米、電飯煲的消費行為。其實,這已經折射出消費群體在覺醒。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要引導企業形成自己獨有的比較優勢,發揚“工匠精神”,加強品牌建設,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強產品競爭力。

對此,許京認為,建立“銀飯”品牌正是希望倒逼上遊種植者改變生產方式。下一階段,還要呼籲社會加強對大米品種的保護,改變種植者的價值導向,不盲目追求高產,要以追求最求高質為價值導向,此外還要避免過度加工。

大食品網創始人韋三水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表示,在中國,並不缺乏好的農產品。但是當市場上充斥低價產品、不促不銷的時候,誰還會踏實的去做優質產品呢?這也可以解釋優質農產品在市場上步履維艱的原因,做好產品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他認為,行業的散亂差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固然,農業需要進行供給側改革,需要“匠人精神”,但問題在於是否有能支撐“匠人精神”的健康的大米消費市場,即市場能給匠人做什麽,這是很關鍵的。其實,從表面來看,這是所謂品牌建設的問題,但根本還在於消費環境。只有消費者真正的理性成熟,願意為優質農產品埋單,優質賣到優價,存在“匠人精神”的土壤,才會有真正的匠人願意付出。

跟韋三水一樣,業內普遍認為,國內大米缺乏產業鏈上的有效整合,尤其是品牌,導致市場的價格發現機制較弱,“信任成本”較高,追求品質的國內消費者才不得不轉投國外。伴隨著成熟理性消費群體的日益壯大,正在逐步倒逼著供給側的改革,以適應國內已經產生分化的需求。

許京稱,要保障消費者能真正買到好大米,還要從生產、倉儲、物流、銷售等環節形成閉環供應鏈。在將來,“銀飯”大米將采取監管倉模式,全國統一倉儲,在入倉前對大米進行抽檢,防止上遊摻假,保證監管倉內大米品質。銷售環節,在全國各地建立多個體驗中心,但僅在“銀飯”的網上旗艦店進行銷售,防止下遊造假。

當然,找到好大米只是“銀飯”計劃的第一步。“煮飯仙人”村嶋孟還希望在中國找到同樣重要的好水和好鍋。除了還在繼續尋找優質水源外,他還提出,希望可以用自己的畢生技藝研發出一款適合中國人的“銀飯”電飯鍋,並面向全球招募這樣的制造廠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389

地方新建柏油路遭掩埋:財政透明還需補短板

本屆政府執政以來,一直力推動政務公開,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將財政預算位列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第一“重點”,對“財政透明”重視程度可見一斑。財政部亦多番強調要“最大力度公開”,助力透明財政。

不過,部分地方延續此前財政決預算模式,在執行透明財政上打折扣的案例並不鮮見。近期媒體報道的河北省沙河市掩埋新建柏油路一事,即引發了關註。

近日有媒體實地走訪沙河市,發現本地一開發區有一條寬廣的柏油路,只是已經鋪好的路面上,大部分都被或薄或厚的泥土掩蓋住。而在一些泥土掩埋較深厚的地方,如果不留意的話,這條柏油路很難被發現。

媒體報道中的被掩埋道路

為什麽要把建設好的途徑用泥土蓋起來?

針對這一不尋常的現象,很多本地人對媒體的說法是:建設這條途徑的土地是耕地,雖然路已經建好,但還未獲得建設用地指標。國土部人士則稱,用於道路建設的土地屬於建設用地,各個地方都有一定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農地未轉成建設用地時,不得未批先建。而開發區方面與沙河市相關部門則對於被掩埋土地的使用途徑和土地性質上說法各不相同,難以統一。

不論是這條柏油馬路是未批先建,還是違規占用耕地,都逃不過一個問題:建設柏油路的財政預算和支出,緣何之前不曾公示或者沒有經過廣泛征求意見?當地政府在撥款修建柏油路時,是否也缺乏充分驗證和有效手續,以致只能通過“掩埋”手段來規避?

應該看到,柏油路建城之後進行掩埋,不能發揮效用,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財政資金的浪費。中央力主推行透明財政,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防範此類事件的發生。

實質上,雖然經過中央和財政部數年的推動,但透明財政在政府執行中仍有完善空間。根據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中國財政透明度報告》,2016年中國政府財政信息公開進程取得了進步,財政信息公開的透明度指數從去年的36.04分(滿分為100分)提高到了今年的 42.25分;如果與本項目剛啟動的2009年的21.71分相比,則提高了將近一倍。但同樣值得反思的是,調研的31個省市中,僅有的2個超過及格線,財政透明還有不短的路要走。

而財政透明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其不僅是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是強化政府受托責任、建設廉潔高效政府、提高政府治理績效、遏制權力尋租和腐敗現象、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基礎性制度安排。

總之,沙河市掩埋柏油路事件,雖然其中緣由難以明確、需要繼續追問。但地方政府這種對於財政資金安排不透明,甚至有浪費之嫌的行為,值得反思與警惕。同時也預示著,中國財政透明還有不短的路要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859

2017年小眾領域人才成香餑餑 想要漲薪還需掌握這些技能

年關已近,年終獎和年薪免不了成熱議話題。新的一年,你所在的領域是會降薪還是漲薪?

1月17日,國際招聘咨詢公司華德士發布《2017年全球薪資調查報告》。該報告稱,雖然中國市場存在放緩的趨勢,但2017年的招聘活動還將整體出現正面的增長。

具體到薪資,該報告認為2017年將呈現平穩的增長。比如留職者的薪酬將會平均增長5%~7%,而跳槽者的薪資漲幅大約為10%~15%。但所有行業都比較少會有30%以上的薪資增長。

華德士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貝明修(Matthew Bennett)表示:“隨著電子商務與金融科技行業的迅猛發展,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需求仍將保持強勁。此外,擁有出色溝通力和敏銳商業頭腦的雙語人才也將成為今年企業招聘的重點。”

自動化領域人才吃香

隨著中國經濟逐步向高科技和高端市場方向轉型,華德士認為中國雇傭市場對電子商務以及新技術人才的需求會越來越強烈。

近年來,中國傳統制造業和工程行業增長放緩,也出現了工廠倒閉以及大規模裁員的現象,但上述報告認為,來自小眾領域的專業人才仍將受到歡迎,比如擁有自動化行業經驗,尤其是那些具有開發創新產品能力的專業人才。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名為《未來產業:自動化、就業與生產力》的報告,受自動化影響最大的國家為中國和印度。預計到2055年,包括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在內的自動化科技,將會取代現今一半的工作。

那麽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會如何影響中國的就業和薪資變化?華德士蘇州分公司總監王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自動化在很多人印象里是會減少工作崗位,但我並不認為。”

王穎認為,隨著中國制造業生產力的提升,如今沿海地區對於藍領工人的需求更多是供不應求,也就是說藍領變得稀缺而非沒有工作。“中國本土設備生產廠商都冒出來了,對於中國有技術和研發能力的工程師需求量變得巨大。”在她看來,市場對於具有雙語和技術能力的人才需求尤其強烈,而項目經理也是2017年招聘的重點。自動化的發展也並不會對就業造成沖擊,更大的作用反而是提升生產力。

根據上述麥肯錫的報告,預計自動化可將全球生產力的按年增幅提升0.8~1.4個百分點。

就薪資而言,王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擁有上述技能的人才薪資預計在2017年會有超過15%的提高。

2017年最受追捧的職位和技能

除了自動化的工程師外,市場對於信息技術、電子商務、銀行與金融服務、銷售與市場營銷以及供應鏈與采購領域的人才也將繼續保持較高需求。上述報告預計這些行業的轉職者都將平均獲得15%~20%的薪資漲幅。

至於2017年最受追捧的職位,將相對集中在業務開發經理、信息技術管理員、數字營銷經理、網絡數據分析師、薪資與福利經理和精益生產經理這六大類。

上述報告稱,2017年市場最需要的六大技能為:數字和電子商務相關經驗、雙語能力、科技達人、立即提高銷售業績、理解國際慣例和中國市場以及商業洞察力。

也就是說,除了那些炙手可熱的電商、大數據以及高科技領域需要的技能與經驗外,隨著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加速發展,雙語能力以及理解國際慣例的能力也變得越來越值錢。

跳槽漲薪是留職者的兩倍

通過跳槽來達到漲工資的目的似乎已非新鮮事。和往年的調查結果相似,跳槽者的薪資漲幅將是留職者的近兩倍。根據上述報告,2017年留職者的薪資將會平均增長5%~7%,而跳槽者的薪資漲幅大約為10%~15%。

就公司以及招聘經理來說,如何探索人才保留政策,給予就業者更強的工作流動性和更靈活的工作時間以增強企業的吸引力仍然是一大挑戰。王穎表示:“企業必須不遺余力地宣傳自身文化,向求職者展現長遠的職業路徑和發展規劃,以此獲得更多青睞。”

那麽,跳槽漲薪是否就應該鼓勵跳槽?王穎認為,求職者的心態越來越趨於理性,除了薪酬增長外,多數人更關註職業的長遠發展,往往傾向於到更有發展潛力的公司或感興趣的項目上一展才華。值得註意的是,更換工作總是伴隨著風險和成本,因此並不鼓勵人們僅為了更高的薪水而跳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802

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揭曉:刷臉支付等入圍 AI落地還需攻克技術難關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一年一度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入選這份年度科技榜單的技術,涵蓋了人工智能中多個領域,如強化學習、自動駕駛等,也有涉及新能源、量子計算、生物醫療等領域的重大突破。

 可以看到的是,此次發布的十大突破性技術強調科技的實用性,並重視這些技術對未來人類生活的改變和改善。

其中一些技術已經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例如360°全景相機、刷臉支付和基因療法;有些已經近在眼前,如研發出 AlphaGo的DeepMind、以及百度、阿里巴巴等為代表的強化學習,還有一些技術仍尚需時日,如實用型量子計算機、細胞圖譜技術、自動駕駛貨車需要5-10年不等的時間,而無線腦-體電子元件治愈癱瘓、太陽能熱光伏電池等技術實現需要10-15年。

以下為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

1、強化學習

一種人工智能技術,它能夠使計算機和機器人在沒有更多指引的情況下,像人一樣自主學習。

重要意義:假如機器不能夠自主通過環境經驗磨練技能,自動駕駛汽車以及其他自動化領域的進展速度將受到極大地限制。

去年特別爆炸性的一個新聞是,AlphaGo戰勝了李世石,其實就是強化學習在其中起了關鍵作用。如果沒有強化學習技術,無論是自動駕駛的汽車還是其它自動化領域,一系列發展都會受到重大限制。

MIT 教育委員會中國區主席石嵐表示,強化學習正在迅速發展,並逐步將人工智能滲透到除了遊戲之外的各個領域。除了能夠提升自動駕駛汽車性能,該技術還能讓機器人領會並掌握以前從未訓練過的技能。百度深度學習研究室主任林元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人工智能落地環節,技術仍是首要攻克的難關。

主要研究者: DeepMind 、 科大訊飛、Mobileye 、阿里巴巴、微軟亞洲研究院、 Google、中科院、Uber、百度

技術成熟期:1-2年

2、自動駕駛貨車

高速路上能夠自動駕駛的貨車。它的意義在於,無論是貨主方還是貨車司機們,都能夠更高效的完成他的運輸業務。

主要參與者:沃爾沃、戴姆勒、百度;

技術成熟期:5-10年。

3、360度自拍

消費級360°全景相機,能夠更真實的還原事件和場景。

采用非常低廉的價格——500美元以下——就可以實現360度自拍,以前如果要達到360度的拍攝,要用很多個相機,或者用非常昂貴上萬美元的相機。比如很多記者在海嘯現場的采訪、難民的現場采訪,就非常需要使用這樣的技術。

主要研究者:日本理光(Ricoh) 、360fly 、三星、JK Imaging (柯達Pixpro相機的制造廠商)、IC Real Tech(ALLie相機的制造廠商)、Humaneyes Technologies(全景相機Vuze的制造廠商)

技術成熟期:現在

4、刷臉支付

通過掃描人臉面部特征,提供了一種安全並且十分方便的支付方式,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在交通監管、銀行交易、日常生活交易以及公共交通等個方方面面改變人們的生活。

目前中國深耕相關技術的公司主要有三家:FACE++、百度、阿里。

技術成熟期:現在

5、太陽能熱光伏電池

一種可以讓太陽能電池效率翻倍的技術,先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然後再將熱能轉化為光,可能會催生日落後仍然能夠工作的廉價太陽能發電技術。

主要研究者: David Bierman、Marin Soljacic、Evelyn Wang(麻省理工學院)、Vladimir Shalaev(普渡大學)

技術成熟期:10-15年

6、實用型量子計算機

可以制造出穩定的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機的信息單位),在運行人工智能程序以及處理複雜的模擬和規劃問題時,量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可能是傳統計算機的指數倍,量子計算機甚至能制造出無法破解的密碼。

主要公司: 荷蘭量子技術研究所QuTech、 英特爾、谷歌、微軟、 IBM

技術成熟期:4-5年

7、基因療法2.0

很多疾病都是由單個基因突變導致的,新型基因療法能夠徹底治愈這些疾病。目前,美國即將批準首個基因治療技術。

主要研究者:

SparkTherapeutics、BioMarin 、 GenSight Biologics、 BlueBird Bio 、 UniQure

技術成熟期:現在

8、細胞圖譜

人體中各種細胞類型的完全目錄,通過細胞內部的內容來定義活細胞,超精確的人類生理學模型將加速新藥研發與試驗。

主要研究者:

布羅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桑格研究所(Sanger Institute)、陳—紮克伯格的Biohub(Chan Zuckerberg Biohub)

 技術成熟期:5年

9、治愈癱瘓

全球有數百萬人被癱瘓所折磨,而無線腦體電子元件可繞過神經系統的損傷來實現運動,利用無線電將大腦讀取技術直接連接到身體上的電刺激器,創造出法國神經科學家所稱的“神經旁路”,使人們的想法能夠再次控制四肢。

主要研究機構:巴黎綜合理工大學洛桑理工學院(EPFL)、韋斯生物和神經工程中心(Wyss Institute at Harvard)、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技術成熟期:10至15年

10、僵屍物聯網

感染並控制攝像頭、監視器以及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惡意軟件,造成大規模的網絡癱瘓。基於這種惡意軟件的僵屍網絡對互聯網的破壞能力將越來越大,也會越來越難阻止。

關鍵人物:Mirai僵屍網絡軟件的創造者、任何使網絡有安全隱患的人

成熟期:現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454

支付寶提“無現金社會”5年時間表 曹旺德說還需一百年

“消滅現金,我相信需要一兩百年。”全國政協委員、“玻璃大王”福耀玻璃集團掌門人曹旺德在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無現金社會”肯定是一個大趨勢,但如何實現、什麽時候實現,相信還要一段時間。

兩會期間,“無現金社會”受到熱議,多位代表、委員都提出了積極推進“無現金社會”的建議、提案。作為“消滅現金”的主要力量,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寶給出的“無現金社會”時間表則是5年。

“消滅現金”進行時

“無現金社會”的探索,在全球範圍內已經開始,正在從理想國變為現實。從丹麥宣布2016年開始取消現金,到各國央行探索數字貨幣的提出,意味著現金正在面臨被“消滅”。

全國政協委員、杭州市副市長謝雙成在其積極推進“無現金社會”建設的提案中表示,“無現金社會”的現實意義包括有助於降低金融服務門檻,降低貨幣發行成本,有助於建立誠信體系、防範和打擊各類犯罪行為,同時也可以使人們的生活方式變得更加便捷。

從全球“消滅現金”的歷史來看,多從廢除大額鈔票等開始,中國的“無現金社會”實現方式則有所不同,目前主要有兩股力量在推進:一是央行推進的數字貨幣,另外一個則是第三方支付的興起。

推進數字貨幣,人民銀行已經走在了全球的前列,首先是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測試成功,被認為是數字貨幣首次落地應用場景,同時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預計將在不久後掛牌。實際上,人民銀行早在2014年就成立專門研究團隊,對數字貨幣發行和業務運行框架、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等進行了深入研究。

對於發行數字貨幣,在今年1月份人民銀行召開的數字貨幣研討會就表示,可以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減少洗錢、逃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等。

另外一個實現“無現金社會”的重要力量則是第三方支付。近年來第三方支付發力移動支付,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創新支付功能的推出,讓無現金支付越來越普及。

艾瑞在2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的移動支付規模已經超越美國,而且已是美國的近50倍。2016年畢馬威發布的《全球消費與融合調查報告》中的調研數據顯示,66%的全球受訪者表示願意使用移動錢包業務,而中國的比率更高達84%。

80、90後成為移動支付主力人群。支付寶此前公布的2016年賬單就顯示,80後年人均支付金額已經超過了12萬元,90後使用移動支付的比例更是高達91%。移動支付已經在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組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全國已有357個城市(含縣級市和直轄縣)入駐第三方移動支付城市服務平臺,包括車主服務、政務辦事、醫療服務、交通出行、生活繳費等在內的9個類別共計380項服務。2016年有超過10億人次使用“指尖上的城市公共服務”,比上年增長218%。

“‘無現金社會’內涵廣泛,包括銀行卡、二維碼支付、NFC(近場支付)、票據等各類支付工具的應用。為滿足消費者和場景多元化需求,應以平等、市場化的方式發揮各種支付工具的優勢,形成有序競爭的行業格局。”謝雙成在其提案中建議,積極推進“無現金社會”建設作為深入推進互聯網+行動的重要內容,推進平等、多元的非現金支付體系建設。

面臨的挑戰

“無現金社會”趨勢不可逆,不過當前推進“無現金社會”仍然面臨諸多挑戰。

一是安全問題。數字貨幣讓每一筆交易都留有痕跡,個人隱私保護面臨較大挑戰。同時,近年來電子支付案件頻發也讓交易安全成為“無現金社會”面臨的主要挑戰。

二是數字鴻溝問題,“無現金社會”可能會將弱勢群體排除在外。全國人大代表虞純在相關建議中談及中國“無現金社會”建設面臨的現狀和挑戰時表示,“無現金社會”各地發展不均,第三方掃碼付為代表的無現金支付終端在東中西部的覆蓋率有較大差異,中老年人群尚未享受到無現金生活。

“全球普遍共識認為,真正對社區和偏遠地區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利用數字技術,也就是利用網絡,利用移動設備,像手機等。”全國政協委員、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3月10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數字鴻溝問題時表示。

周小川稱,央行和業界共同促進這個領域的發展,更主要的是業界,這包括傳統的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業、小型金融機構更好地為基層服務,同時還要鼓勵科技類企業向這個方向發展,向這個領域提供技術支持。這樣的話,就會逐步改變貧窮偏遠地區金融服務差、基層金融服務不足的現象。

謝雙成則提議,以“互聯網+政務”為切入點,讓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等深入每個老百姓身邊的場景率先實現“無現金”。同時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引導和鼓勵市場從業者擴大無現金應用場景,如出租車、快遞、菜場、農貿交易等原本使用現金程度較高的生活場景,讓老百姓能全面體驗無現金生活。

全國政協委員、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也強調,在農村和邊遠地區提供存款、貸款、匯款、支付、保險、查詢等基礎金融服務,能夠讓農村廣大地區的老百姓有金融服務。

“在這個(推廣數字普惠金融)過程中,還要註意金融安全,也就是說,把安全放在一個首要的位置。”易綱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493

成為互聯網的“終結者”,VR還需經歷什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11/162510.shtml

成為互聯網的“終結者”,VR還需經歷什麽?
孟老獅 孟老獅

成為互聯網的“終結者”,VR還需經歷什麽?

對於商業模式的探索並未停止,商業化才是VR技術未來發展的真正道路。

本文由孟老獅(微信ID:menglaoshi007)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孟永輝

觀望是人們看待新技術的主要方式和方法,觀望同樣是人們喪失與新技術親密接觸的主要壁壘和障礙。人們對於VR的看法和認識同樣如此,在VR技術出現之前,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想要利用它給用戶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而等到VR技術真正出現並迅速發展之後,人們似乎又對它將會如何發展缺少了明確的方向。

正是因為這種原因的存在,我們才會除了以騰訊和阿里推出的搶紅包的遊戲之外,VR技術並沒有太多讓人眼前一亮的應用。難道VR技術真的如同白駒過隙般快速產生、快速消散嗎?難道VR技術就這麽匆匆而過了嗎?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沈寂只為積蓄更大的能量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不再沈默中爆發,就在沈默中滅亡。這對於VR技術來講同樣適用,因為在經歷了短暫的火爆之後,VR技術重新陷入了沈寂。或許只有真正參與到VR技術當中的人才會真正明白這種從高峰到谷底的過山車般的感受,或許只有真正對VR技術有著篤定的信仰的人們才會知道VR技術之所以會出現目前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

對於新技術的探索早已開始,因為技術始終都是驅動VR終極力量。盡管很多VR技術的創業公司都陷入了無聲無息的發展過程中,但是並不代表他們對於VR技術已經失去了信心和希望。現在之所以會陷入沈寂,主要是因為大家都在埋頭探索新技術,根本無暇顧及市場內的聲音,無法及時在市場上發聲以證實自己的存在。

只有真正了解VR的人才會知道為什麽VR會在現在陷入沈寂之中,通過梳理VR的發展歷程,我們或許能夠找到一些發展的基本脈絡。簡單來講,VR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經歷了三次熱潮,第一次是在1960年代,這個時代主要是出現了VR的技術原理,第二次是在1990年代,這個時代主要是VR技術想要進行商業化的探索,但是由於那個時代的技術條件尚未達到能夠匹配VR發展的水平,因此這是商業化的探索基本上以失敗告終;第三次是在現在,嚴格來講現在正在處於VR技術的前期,主要是以Facebook用200億美元收購Oculus為主要標誌。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第一次熱潮和第二次熱潮的起源點都是由於有關VR的新概念的提出。第一次熱潮是由於科學家們建立了有關VR的科學原理和光學的基本構造,正是由於這個新概念的出現才會出現了歷史上第一套VR系統,並緊接著出現了VR的頭部顯示器和頭盔位置跟蹤系統。

第二次熱潮則是1989年Jaron Lanier首次提出Virtual Reality的概念,可以說這次概念的提出真正將VR看作是一個可以被用來商業化的存在,並開始了商業化的簡單嘗試。正是在這個概念的指引下,我們才看到了一款名為“Virtuality 1000CS”的設備出現在消費市場中。可惜的是這種新設備並沒有在市場當中真正打開市場,因為它笨拙的外觀、單一的功能和昂貴的價格,最終使得VR技術的商業化道路最終面臨擱淺。

第三次熱潮則是出現在2015年至2016年這兩年的時間里,Facebook高價收購VR技術公司、各種領域都開始出現VR技術的影子。VR技術不斷以各種各樣的身影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讓人們開始重新看待這個產生了近60年的事物。有一點值得註意的是,這次熱潮並沒有的出現比較新的概念和定義,僅僅只是人們看到了VR技術在未來發展的可能性而已。

通過回顧VR技術的發展熱潮,我們可以看出,VR技術自從它開始出現的那一天起就已經開始了技術立身的道路,盡管在這其中遭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和問題,甚至面臨過商業化難以實現的窘境,但是始終都沒有阻擋VR技術朝著前方奮勇前進的道路。因此,盡管現在的VR技術對外的發聲並不是太多,但是我們並不能因此斷定VR技術的發展已經陷入了沈寂。對於VR技術的探索從它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就沒有停止過,在科技日益影響人們生活的今天,VR技術同樣不會停止,它還會朝著更加篤定的方向發展。

對於商業模式的探索並未停止,商業化才是VR技術未來發展的真正道路。一個東西是否具有市場價值,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它能不能真正實現商業化。有關VR商業化,我們同樣需要對VR商業化的可能性進行全面的認識。

對於VR的商業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點也是很古老的點就是它的硬件買賣上。之所以會將這個看作VR商業化的主要方向主要是因為VR技術還是最終要落腳到硬件上。如果VR技術的發展能夠再將VR設備進行縮小,設備價格在進行下降的話,我們可以斷定VR硬件將成為家家必備的一件智能硬件產品。目前,VR硬件的市場上主要有Oculus、Magic Leap、HoloLens等明星產品在市場上進行售賣,如果VR設備能夠像手機一樣成為人們必備的產品,那麽它的未來借助這一商業模式進行變現的方法將會發揮出更加有力的作用。

VR商業化的第二個模式就是將VR技術應用到人們日常的生活和消費當中,通過VR技術的應用提升用戶的消費體驗。在這樣一個商業模式中,VR面對的將不再是消費者,而是一個又一個的商家,商家們通過這VR技術應用到自己的商品展示、商品買賣的過程當中來吸引消費者,從而讓消費者的行為習慣全部都集中到VR技術上,從而讓VR技術真正成為人們生活當中的一部分,從而讓VR技術具有更多的變現可能性。

VR商業化的第三個模式就是VR硬件的內容承載能力。通過將很多的內容全部都集中到VR硬件當中,讓VR成為一個內容的分發中心和承載中心,從而讓VR具有類似於當今電商平臺同樣的作用。

有關VR技術的商業模式哪一種好,哪一種壞並沒有一個定論,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VR技術的商業化的可能性遠遠要比第一次熱潮和第二次熱潮的時候來得猛烈,因為現在的市場條件已經具備VR技術商業化的可能性,人們的生活在經過互聯網技術的改造之後基本上都已經遷移到了網上。

當下,VR技術正是處在技術探索和商業化探索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沈寂代表著VR技術的發展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而在這個變化的背景下,我們所要做的正是如何創造出一種概念來引領VR技術這一輪的發展,這個概念如果像前兩次那樣的話,我們可以斷定VR時代的真正來臨將會不再是一個夢想。

概念主導,VR市場正在呼喚新的革命

正如VR技術的前兩次發展一樣,它的每一次飛速的發展都有一個全新概念的誕生,正是有了這樣一種概念的主導,VR技術才找到了未來發展的方向。對於這個時期的VR市場來將,我們同樣需要這樣一種劃時代的概念和理念的誕生,只有這種概念和理念出現了,我們才能真正有一個相對明確的發展方向,而不是僅僅只有嘗試。

技術新概念成為驅動VR技術下一個十年發展的根本動力。VR技術始終都是一個以技術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存在,如果VR技術想要在未來獲得更大的發展,發掘VR技術的新概念將會成為一個刻不容緩的內容。

我們可以看出當前的VR技術的基本原理依然是停留在它誕生時期的樣子,並沒有太多創新的概念出現,VR技術之所以面臨當下的發展困境同樣是因為技術新概念並沒有及時更新,而VR硬件同樣無法借助這種新概念來獲得革命性的突破,最終讓VR技術陷入到一種一直在前進,一直都無法帶給人們革命性改變的窘境。這里所說的革命性改變是指VR技術始終都無法擺脫硬件上的臃腫,應用上的普及,出現這樣一種困境的蛀牙原因最根本的還是在技術新概念的創新無法及時跟上上。

VR技術想要獲得重大突破,就必須更新VR技術的概念,以新的概念和眼里來引領整個行業的發展,通過概念的更新和引領來找到VR技術與當前市場產生緊密聯系的更多的可能性。只有這樣VR技術才能真正擺脫給人們留下的固有印象,讓VR技術真正成為一個人人都能夠用得了,用得上的存在。下一個十年中,VR技術才能真正成為人們都會使用的,如同互聯網一樣的技術存在。

內容生態成為決定VR技術未來能夠走多遠的關鍵要素。互聯網技術只有能夠產生如此巨大的力量,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如此深刻的影響,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它建立了一整套基於互聯網技術的內容系統,在這個系統當中,不同的內容充斥其中,不同的內容產生聯系,不同的內容相互補充,不同的內容積累不同的用戶,最後將人們全部都集合在“互聯網村”之中。

VR技術想要獲得更加長久的發展,獲得更大的成就必須按照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路徑,不斷將不同的內容囊括到VR技術當中,通過這些內容獲取不同的用戶,通過用戶之間的不斷聯系讓VR技術真正成為人們生活當中都會用到的存在,最終讓VR技術的內容成為一個能夠自我更新、自我凈化、自我進化的存在。

當前,VR技術之所以會面臨這樣的窘境就是因為它還沒有建立一個相對穩定的內容生態系統,用戶在使用VR技術的時候僅僅是在使用VR技術本身而已,跳出VR技術的範圍,用戶又重新進入到了互聯網技術所搭建的場景之中。

VR技術想要走得更遠就必須搭建內容生態,通過內容的多樣化來不斷吸引用戶,不斷讓用戶加入其中。只有這樣VR技術才會告別當今市場中單一、狹隘的固定樣子,獲得更加豐富、多樣的發展。

商業新模式成為VR技術變現的決定性力量。對於VR商業模式的探索同樣是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人們都會持續進行工作著力點。對於商業新模式的探索,直接決定了VR技術的變現能力,決定著VR技術能不能給參與其中的人以豐厚的回報。

盡管當前VR技術出現了很多的商業模式,進行了很多的嘗試。比如將VR技術與當下比較火熱的新零售結合在一起,在給消費者帶來體驗的同時,實現自我的成長;比如將VR技術應用到房產、家裝等領域當中,讓用戶能夠親身感受未來房子和未來家的真正模樣……對於VR技術商業模式的探索成為VR技術未來能否變現,變現多少的決定性力量。如果我們依然按照原有的商業模式來看待VR技術,將發展的中心捆綁在原有的商業模式上面,那麽VR技術的市場化道路將會越走越窄,越走越無力。

盡管技術新概念和內容生態的打造對於VR技術來講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沒有VR技術商業模式的創新,即使是再優質的技術,再好的內容終究會成為無人問津的陽春白雪,而只有將商業模式的探索與技術新概念和內容生態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能真正實現VR技術的大發展和大繁榮。

當前VR市場波瀾不驚的市場表現是正常的,因為VR技術的發展從來就是這樣一種發展路徑。在互聯網技術成為一種基礎設施的當下,VR技術想要承擔起類似於互聯網技術的角色,就必須有新概念的引領、內容體系的搭建、商業模式的再探索,只有這樣VR技術才會真正走得更遠,VR市場的發展前景才能更加廣闊,VR才能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VR技術 互聯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987

PPP模式部委分工首次明確,部門職責還需進一步劃分

國務院近日首次明確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分工負責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

國務院批轉的國家發改委《關於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同去年一樣,繼續提出大力推行PPP模式,在分工表中,這項改革任務的責任單位是“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分工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

自2014年以來國家大力推廣PPP模式以來,PPP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快速增長。根據財政部PPP中心數據,截至2017年2月28日,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入庫項目為11784個,擬投資額近14萬億元。

巨額PPP項目投資涉及十多個部委,部委間尤其是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如何分工成為關鍵。

去年7月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討論了這一問題,並“厘清了有關部門職責”。隨後的部門文件表明,財政部統籌負責公共服務領域的PPP改革工作,國家發改委負責基礎設施領域的PPP推進工作。

具體來看,國家發改委去年8月底公布的《關於切實做好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有關工作的通知》稱,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等,切實做好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以及重大市政工程等基礎設施領域PPP推進工作。此外還列出了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推廣PPP模式重點項目清單,涵蓋上述七大領域、百余個項目。

財政部則在去年10月12日公布的《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深入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的通知》中稱,財政部統籌推進公共服務領域深化PPP改革工作。各級財政部門要聚焦公共服務領域。要嚴格區分公共服務項目和產業發展項目,在能源、交通運輸、市政工程、農業、林業、水利、環境保護、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衛生、養老、教育、科技、文化、體育、旅遊等公共服務領域深化PPP改革工作。

目前兩部委並未就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有明確的界定,僅從上述兩份通知來看,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均覆蓋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保、農業、林業、市政工程七大領域。

還需進一步劃分部門職責

一位省級財政廳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地方在推進PPP工作中,兩部門的職責還是很難分清楚。

長期研究PPP的清華大學教授王守清曾告訴第一財經,如果未來不進一步明確界定和劃分“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還是會給實際操作帶來困難。因為許多基礎設施就是在提供公共服務,比如提供教育和醫療的教學樓和醫院大樓,有的基礎設施可以向使用者收費,但也有不少基礎設施不能收費。再像產業新城、海綿城市、智慧城市類項目,本來就是一個整體,沒法區分,一旦區分也就沒法集成、提高效率。

大嶽咨詢總經理金永祥曾告訴第一財經,基礎設施離不開公共服務,公共服務也離不開基礎設施,不希望發改部門和財政部門分別管理一些行業的PPP,不過所有行業的PPP基本政策應該統一,由發改委或財政部出臺都可以,行業之間的差別則由行業主管部門去解決。

同時,部門職責劃分不清及相關政策不協調也困擾著地方。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廳2016年PPP工作情況報告稱,目前來看,從上到下發改部門和財政部門同時發力推進PPP工作,不可否定兩部門共同開展工作的有利因素,但也存在工作重複交叉、信息不對稱、地方推進工作無所適從等低效。為此建議從上劃分部門權限、厘清部分職責分工,便於地方高效開展PPP相關工作。

浙江省財政廳2016年PPP工作情況報告建議,部門分工協作有待加強。中央部門之間在推進PPP工作部署和政策制度上存在一些差異,影響了地方推動PPP工作的協調和銜接。建議財政部加強與發改等相關部委的協同,統一工作部署,統籌工作推進,解決現有政策沖突、政策執行障礙等問題。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2016年PPP工作情況報告中也建議,進一步明確落實財政、發改、行業主管部門在PPP改革和項目管理工作中的職責,激發行業部門對本行業PPP改革規劃、監管動力,各負其責、合力推進。

寧波市財政局也通過2016年PPP工作情況匯報建議,進一步理順財政部、發改委和行業主管部門等在PPP項目管理上的職責,確保政令統一、政策協同,避免部門之間各唱各調,出現“兩張皮”的現象。

另外,一些地方也在加強部門間的項目推進機制。比如廈門市,要求由發改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牽頭確定PPP項目,由行業主管部門具體負責試點項目的實施,由財政部門和PPP中心負責協助行業主管部門推進PPP工作,同時發改部門及時下達PPP項目前期工作計劃和前期經費,協助行業主管部門做好PPP技術要求及試點項目的立項等前期準備工作,加強價格監管,建立和完善價格形成機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058

去通道還需時日 銀行券商同業業務曲折前行

金融機構同業業務再遭輿論沖擊。

5月19日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表示,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從事資管業務應堅持資管業務本源,不得從事讓渡管理責任的所謂“通道業務”。一石激起千層浪,輿論普遍認為金融機構的通道業務將全面禁止。此後三天市場層經過分析達成共識這並非是全面禁止通道業務。

通道業務監管日益嚴格,未來銀行與券商之間的同業資管業務會走向何方?券商定向資管業務是否會就此萎縮,甚至是消亡?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多位從業人士表示,銀行與券商之間的同業業務合作,各司其職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大方向,銀行提供流動性和托管的功能,券商發揮主動投資管理能力。

在銀行層面,未來銀行理財產品的設計將有所改變,以非標產品為例,銀行未來將明確向客戶指出非標理財產品的風險,推出非剛性兌付的市場化產品。在券商層面,以權益類投資為核心開展同業業務,加大主動管理,但受制於銀行理財對投資安全性的要求,短期此類同業業務很難有較大爆發。

“消化”通道業務還需時日

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表示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從事資管業務應堅持資管業務本源,不得從事讓渡管理責任的所謂“通道業務”。一石激起千層浪,輿論普遍認為金融機構的通道業務將全面禁止。解讀一出資管界一片嘩然。更有市場人士發出“通道業務生於2012、卒於2017年、享年5歲”的感慨。然而市場層經過分析後達成了共識——這並非要全面禁止通道業務。

通道業務是一種極為重要的金融機構之間的同業業務。銀監會在《商業銀行並表管理與監管指引》[2014]54號文中表示,跨業通道業務是指商業銀行或銀行集團內各附屬機構作為委托人,以理財、委托貸款等代理資金或者利用自有資金,借助證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險公司等銀行集團內部或者外部第三方受托人作為通道,設立一層或多層資產管理計劃、信托產品等投資產品,從而為委托人的目標客戶進行融資或對其他資產進行投資的交易安排。在上述交易中,委托人實質性承擔上述活動中所產生的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和市場風險等。

此次證監會發言人表示,不得從事讓渡管理責任的所謂“通道業務”,在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看來,通道業務中有相對主動型的管理業務,也有完全“傻瓜式操作”的管理業務。前者如國債品種的債券投資,後者如委托貸款。此次監管層對通道業務的監管表態,並非“一刀切”式的監管。

截至2016年年底,整個基金子公司的管理規模是8.2萬億左右,證券公司資管定向部分15萬億不到,加起來達到23萬億左右。“其中15%左右涉及證券投資,這一領域受到的影響有限。”王劍輝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證券基金資管機構過去五年的發展,受益於銀行的表外擴張,資金、資產、風險定價都以銀行為主,才形成了目前通道業務占資管規模主體的局面。

一位券商資產管理業務從業人士表示,在2008年以前,就有銀行理財通過信托計劃開展票據投資和委托貸款等,規模亦達萬億。由於體量不斷增大,給監管統計和信貸指標管理造成一定困難,而2012年底《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修訂和《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實施恰逢其時,打開了證券基金類機構的投資範圍。此後銀證合作、銀基合作,也包括後面的銀保合作,逐步成為了銀信合作的重要替代和補充。

有市場人士表示,本次發言人談話並不是監管層對通道業務的首次發聲。事實上,證券基金行業的通道業務自發展初期就在不斷經歷調整和規範,證監會多個分支機構近年來針對通道業務中存在的不規範問題也有大量的檢查和處罰案例。

通道業務形成已有時日,資管機構去通道的過程也非一朝一夕之工。一位券商客戶資產管理部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通道業務將會逐步下調,首先是通道業務的增速下降,其次才是其規模的減少。

銀行理財資金的規模變化也反映出這一趨勢。某商業銀行公司業務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所在銀行的最大一塊業務源於銀行理財業務的托管,但今年很多銀行托管的理財資金僅維持原有規模,並無增量。諸多銀行理財部反映,在監管高壓下,誰也不想觸黴頭,同時當前市場將理財資金價格炒得過高,理財資金的成本上升,銀行理財的投資無法覆蓋成本;加之理財資金的投資去向多被堵死,單發理財產品資金沒有通道,業務越加不好做。

但銀行理財資金多會維持原有規模,不會大幅縮減。這主要緣於銀行理財的委外投資,多有資金錯配,為應付資金的周轉需維持資金規模的平衡,待到理財資金到期後規模會逐步縮減。前述商業銀行公司業務部人士表示。

銀行券商同業奔向何方?

去通道,回歸主動型管理是未來同業資管業務的主要方向。當前問題的關鍵是在監管高壓下,未來銀行與券商之間的同業業務會走向何方?券商定向資管是否會就此萎縮?

申萬宏源認為,證券公司2012年以來資管業務規模快速增長與從事通道業務有很大的關系。基金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券商資管存續的通道產品管理資產規模12.38萬億元,較2015年增加3.53萬億元,增長39.8%。券商資管分為集合資產管理業務(下稱“大集合”)、定向資產管理業務(下稱“定向資管”)和專項資產管理。區別於大集合,定向資管接受單一客戶的委托,現在主要做的是通道業務,券商定向資管最大的客戶即為銀行。

多位被訪人士表示,銀行與券商之間的同業業務還將曲折前行。

王劍輝表示,未來銀行理財產品的設計將有所改變,以非標產品為例,銀行未來將明確向客戶指出非標理財產品的風險,推出非剛性兌付的市場化產品,而非通過其他渠道繞過監管進行投資。

銀行與券商之間的同業業務合作,各司其職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大方向,前者提供流動性和托管的功能,後者發揮主動投資管理能力。此次監管層表態不得讓渡管理責任,這表明未來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必須承擔投資標的的篩選、盡職調查、投後管理、清算交收等。當前這種依靠委托人發出指令,委托人代理篩選投資標的的行為未來將不再允許。

上述客戶資產管理部投資總監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未來券商定向資管將加大主動管理型業務,最為核心的是權益類投資。這是由於此前銀行靠自身投資債券浮虧較多、無法覆蓋理財成本,在這種狀態下他們只能通過委外途徑,通過配置杠桿賺取收益。但當前債券收益率上升,投資收益可覆蓋理財成本,目前銀行已不需通過委外方式進行債券投資。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債券市場由銀行主導,券商資管的主動管理並不占據優勢。

但券商與銀行在此方面的同業業務訴求短期內難以有效對接。銀行理財資金追求的是低風險投資,但股票投資波動較大,銀行理財資金與券商所擅長的權益類投資能力無法對接,短期此類同業業務很難有較大爆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268

液態奶進口同比減少:國產奶從品質到口碑還需多久?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06/1135896.html

__.thumb_head

做著“美甲”,時刻享受著“噴淋”,計步器隨時監測運動量,還聽著《三生三世》,這是記者在上海光明乳業荷斯坦金山牧場看到的景象。像這樣的奶牛科學養殖,已成為中國不少大型乳企的“標配”。

一面是最新數據顯示,液態奶進口數量同比回落,一面是國產乳業不斷提升管理水平,記者近日走訪牧場、協會等發現,從安全到品質,再到“口碑”,國產奶已進入“三步走”中關鍵的一步。

“好奶來自家門口。如果我們去看全球奶業進出口的版圖就會發現,絕大多數國家除了會進口奶酪等幹制品外,鮮奶消費的奶源,大部分是由自己國內提供的。”該牧場場長金丹傑告訴記者。

在牧場記者也看到,精細化、標準化的牧場管理正在發揮效用。定時擠奶、隨時噴淋,降低奶牛患病的幾率;畜糞處理幹濕分離,幹的部分制成有機肥還田或出售,汙水進入處理流程,最終並入市政管網。雖然氣溫高達35攝氏度以上,但牧場整體的氣味並不刺鼻。

日常的管理離不開大數據等高科技的運用。小牛一出生,就會擁有“戶口”檔案,記錄奶牛的生日、體重、花紋等信息;每一頭牛的蹄子上都綁著一個計步器,以便工作人員通過計步器的數據進行實時監控,提前預防奶牛發病;每一頭奶牛的產奶量、奶電導率等曲線變化都會實時傳輸到監控室的數據庫里,工作人員能夠實時監測奶牛和奶質的情況。

金丹傑說,過去,牧場的奶牛年單產奶只有六七噸,現在已經將近11噸,已達到發達國家同業的較高水平。上市牛奶的體細胞也控制在20萬/ml的水平,遠遠嚴格於歐盟對牛奶的強制標準,乳蛋白常年維持在3.2克左右。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乳制品行業質量安全,相關監管政策也日益嚴苛。國內乳企發展邁上快車道,奶牛養殖漸成規模,經營管理也更重視安全,而進口乳制品卻問題頻現,不少消費者購買國產品牌的傾向性增強。

來自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去年1-11月份,全國液態奶累計進口量達60萬噸,同比大增48%。而到了今年,這股“熱情”明顯下降:液態奶進口23萬噸,同比減14%。

事實上,進口並不直接等同於優質,相反,由於長途運輸導致保質期無法太短的原因,進口液態奶大部分采用高溫滅菌。

農業部奶及奶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主任王加啟介紹,質檢中心連續多年對國產和進口奶產品開展科學系統的比較評估。與國產奶產品相比,進口奶產品的熱敏感指標糠氨酸含量明顯偏高,β-乳球蛋白等活性蛋白含量顯著低於國產奶產品,這說明經過高溫處理的進口液態奶活性受到了熱傷害。

數據顯示,僅2016年,就有來自19個國家10類154批次進口奶產品不符合我國現行國家標準,被退貨或銷毀。不合格的原因包括黴菌超標、大腸桿菌群超標、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超過保質期、包裝不合格等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

上海市奶業協會副秘書長曹明是認為,過長的保質期可補償海外運輸、海關檢驗到國內經銷花去的時間,但這對消費者並無好處,是時候重新理性審視咱們自己的國產乳業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944

警惕!校園貸騙局換新“馬甲”辨花招還需擦亮眼睛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30824

安徽合肥警方近日破獲一起涉及百余名學生受騙的校園貸詐騙案件,犯罪嫌疑人換用“馬甲”實施詐騙。

圖片來源於網絡。

設圈套 高薪招聘刷單員

7月份以來,合肥職教城陸續有多名在校學生報案,稱一家通信公司以招聘代理為名,誘使他們簽訂協議。

之後,公司又以幫公司刷單可以獲得更高提成為由,騙取他們使用本人的身份信息,在“分期樂”平臺貸款購買高端品牌手機。手機歸公司所有、貸款由公司還款,學生每購買一部手機可以獲得相應提成。對於一心想做兼職的學生來說,這似乎是個沒什麽風險的事情。

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公司在還了幾期貸款之後便消失了,他們也因此收到了網貸平臺的催款通知。

接報案之後,合肥市公安局新站分局立刻開展偵查。“經過摸排,我們發現該案被害群體均為在校大學生,而且涉及新站區、經開區、肥東縣、巢湖市等地,人數多達100多人。”合肥市公安局新站分局有關負責人說。

警方進一步調查,確定犯罪嫌疑人就是汪某某。經過連續蹲守,最終於近期將其抓獲歸案。

據犯罪嫌疑人供述,因為做生意失敗資金虧空,其便謀劃並實施了騙取學生在“分期樂”平臺貸款購買手機,繼而套現的犯罪事實。

目前,汪某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耍花招 校園貸騙局慣用“馬甲”

2016年4月,教育部聯合銀監會發布《關於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範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其中就“加大不良網貸監管力度、加強宣傳教育、普及金融知識、學生信貸體系建設”等方面做出規範。今年,銀監會又再次發出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禁止向未滿十八周歲的在校大學生提供網貸服務。為此,校園貸不得不低調“潛伏”,套上各種形式的“馬甲”。

——成立騙子公司,以高薪招聘全職或兼職為由,騙取學生信任,獲取學生身份信息在網貸平臺實施貸款或購買物品,當無法償還貸款後人去樓空。

——利用學生和熟人之間感情,借用學生或熟人的身份信息在網貸平臺實施貸款或消費,套取錢財後“賴賬”或“消失”。

——以“同門師兄師姐”或者校友的身份,在校園QQ群、微信群、校園網等社交媒體與學生套近乎,在獲得學生的信任後,便以可以幫助其找工作或者無息貸款為由,騙取學生的身份證等證件,利用其身份信息在網絡信貸平臺上進行貸款,待貸款成功後便“人間蒸發”。

——以幫學生找工作或者是利用其身份信息貸款後進行投資,受害人可以分到一定比例的紅利等理由,以此誘惑學生上當受騙。

——利用學生欠缺金融知識和法律知識的特點,網貸平臺或詐騙分子不如實告知借款的真實風險或打著“零首付”“零利息”等低成本的幌子,誘導大學生上當受騙。

——利用學生虛榮和怕事的心理特點,誘導學生貸款後,采取恐嚇、拖延、哄騙等手段讓學生知道被騙後不敢聲張,任由繼續被騙。

防中計 疏堵結合合理謀劃需求

記者梳理發現,近一段時間受騙於校園貸的大學生,不少是因為想做兼職或開微店等“微創業”需要周轉資金而上當受騙。

對此,有關專家和教育領域人士認為還需疏堵結合:一方面提高在校學生的法律意識,增強其對各種形式校園貸的辨別能力;另一方面對於學生合理的資金需求,也應通過正規渠道予以適當滿足。

安徽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魏小偉提醒,這種以刷單為名的借貸,實質上是借貸合同。“用被騙同學身份信息等辦理且本人簽字的借貸合同一旦成立,被騙同學即為借貸合同法律關系中債務人,因被害人大多無固定收入來源,後續風險難以預知。”

魏小偉說,這起校園貸詐騙案暴露出被害人法律風險防範意識不強。

他建議,社會及校園要加強金融和法律知識宣傳,學生自身也要加強金融與法律知識學習,謹防上當受騙。

福州某高校團委負責人林棟表示,校園貸在校園內得以滋生和大學生盲目創業或急於證明自己實現“經濟獨立”的心態有一定關聯。目前商業銀行針對校園提供的信貸服務主要是政策框架下的助學類貸款,面向大學生群體的商業化消費、創業等信貸服務較為欠缺。

“應當加快網絡借貸市場主體準入資格審核的立法腳步,同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也要對各類借貸形式嚴格把關。”林棟說。

(來源:新華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1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