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碗米飯倒逼農業供給側改革 匠人精神還需消費者支持

一碗好吃的“銀飯”,折射出中國農業需要供給側改革。

日前,中央召開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

12月19日,在“煮飯仙人的中國夢暨銀飯的味道品牌發布會”上,全球商品采購中心主任許京稱,建立“銀飯”品牌,就是希望以品牌為導向引導消費,同時以“銀飯”的標準建立指標體系引導生產,倒逼大米行業從品種、栽培、加工到儲存、銷售全產業鏈的升級,推動大米行業的結構性改革,真正滿足國內中高端消費人群享受“銀飯”的迫切需求。

“銀飯”由日本“煮飯仙人”村嶋(dǎo)孟命名。對於日本人的主食——米飯,他認為,只有純正美味的米飯才堪稱“銀飯”。之所以被日本國民稱為“煮飯仙人”,在於其神采奕奕、仙風道骨,酷似日本動漫人物龜仙人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半個多世紀來,他精益求精,只專註於煮飯這一件事。

想要做一碗“銀飯”,米、水、鍋缺一不可。那在中國能否做出“銀飯”呢?

業內認為,多年來中國大米由於偏重產量而忽視品質,再加上品種退化嚴重,以及大米評級是以加工環節的精細程度來判定好壞,拋光加工越多的大米反而被認定為越好,與口感無關,這顯然並不合理。

此外,由於國產大米產業中缺乏“匠人精神”,才有近年來國人湧向日本高價購買大米、電飯煲的消費行為。其實,這已經折射出消費群體在覺醒。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要引導企業形成自己獨有的比較優勢,發揚“工匠精神”,加強品牌建設,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強產品競爭力。

對此,許京認為,建立“銀飯”品牌正是希望倒逼上遊種植者改變生產方式。下一階段,還要呼籲社會加強對大米品種的保護,改變種植者的價值導向,不盲目追求高產,要以追求最求高質為價值導向,此外還要避免過度加工。

大食品網創始人韋三水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表示,在中國,並不缺乏好的農產品。但是當市場上充斥低價產品、不促不銷的時候,誰還會踏實的去做優質產品呢?這也可以解釋優質農產品在市場上步履維艱的原因,做好產品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他認為,行業的散亂差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固然,農業需要進行供給側改革,需要“匠人精神”,但問題在於是否有能支撐“匠人精神”的健康的大米消費市場,即市場能給匠人做什麽,這是很關鍵的。其實,從表面來看,這是所謂品牌建設的問題,但根本還在於消費環境。只有消費者真正的理性成熟,願意為優質農產品埋單,優質賣到優價,存在“匠人精神”的土壤,才會有真正的匠人願意付出。

跟韋三水一樣,業內普遍認為,國內大米缺乏產業鏈上的有效整合,尤其是品牌,導致市場的價格發現機制較弱,“信任成本”較高,追求品質的國內消費者才不得不轉投國外。伴隨著成熟理性消費群體的日益壯大,正在逐步倒逼著供給側的改革,以適應國內已經產生分化的需求。

許京稱,要保障消費者能真正買到好大米,還要從生產、倉儲、物流、銷售等環節形成閉環供應鏈。在將來,“銀飯”大米將采取監管倉模式,全國統一倉儲,在入倉前對大米進行抽檢,防止上遊摻假,保證監管倉內大米品質。銷售環節,在全國各地建立多個體驗中心,但僅在“銀飯”的網上旗艦店進行銷售,防止下遊造假。

當然,找到好大米只是“銀飯”計劃的第一步。“煮飯仙人”村嶋孟還希望在中國找到同樣重要的好水和好鍋。除了還在繼續尋找優質水源外,他還提出,希望可以用自己的畢生技藝研發出一款適合中國人的“銀飯”電飯鍋,並面向全球招募這樣的制造廠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3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