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積攢1500萬用戶,300個自媒體人,它準備如何做好“知識型網紅”這件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25/158396.shtml

積攢1500萬用戶,300個自媒體人,它準備如何做好“知識型網紅”這件事?
dan dan

積攢1500萬用戶,300個自媒體人,它準備如何做好“知識型網紅”這件事?

人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流量入口。

去年8月,剛剛成立的今日排行榜還沒有想過做“行業網紅的孵化”這件事。

當時,創始團隊運作的線下社群“雙誌精英會”業務已經運作了兩三年,發展得不錯,已吸收包括企業家、政府人士、醫生、律師、藝人等各界會員達4000余人。但隨著網絡經濟發展,幾位創始人也在思考,如何讓封閉的社交形態變得開放。

2015年年中,他們開始考慮做線上的事。經過短暫試錯後,他們放棄了打造類“今日頭條”的新聞客戶端,隨著自媒體經濟興起,最終把目光鎖定在自媒體人的找尋與孵化上。“我們選擇有潛質的‘大V’合作,幫他們在網絡上實現個人品牌的商業價值。”合作方式有幫對方建造微信、微博賬號,用今日排行榜大號導流,為其制作運營視頻節目並實現商業變現等。今日排行榜聯合創始人兼CEO魯靖介紹,目前與今日排行榜合作的視頻平臺已超20個,方式有獨播、首播、一般合作等。和藝人經紀公司一樣,營收則會從後期產生的效益中來分成,如廣告、電商等。

今日排行榜

今日排行榜聯合創始人兼CEO魯靖

做品牌運營只是今日排行榜“藝人經紀”的表現形式,它的核心則是幫助自媒體人定位、策劃與項目執行。拿之前簽下的紅人“濟公”遊本昌老師舉例,今日排行榜在分析其個人經歷、特長愛好之後,將其內容方向定位於“人生的活法和做法”。“對於遊老師來說,在表演方面他是有很多經驗可以傳授的,但同時,他對人生的感悟也很深,他自己是學佛的。”經過今日排行榜的運作,在微博上,83歲的遊本昌已經有超過44萬粉絲,還會經常和今日排行榜互動。

遊本昌今日排行榜

“濟公”遊本昌和今日排行榜互動

除了遊本昌、李琦、栗坤這樣的名人,今日排行榜也簽約了涉及時尚、旅遊、財經、醫療大健康、母嬰等領域超過300位的達人,目前正在運作中的有約30人。如何能簽到名人?魯靖的回答是,人脈加上對自媒體這件事的理解力。

找到有潛質的自媒體,合作,投資,今日排行榜商業模式背後的邏輯則如魯靖之前接受采訪時所說,“人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流量入口。”

除了名人,達人,他們如何找尋到更多潛在自媒體資源?除了利用之前做社群時攢下的人脈優勢,今日排行榜還孵化出了一檔選秀節目《盒飯秀》,每位行業達人用15分鐘時間講一個觀眾喜歡的故事,類似TED脫口秀。“等於是自媒體行業的‘超級女聲’。”魯靖比喻道。而每期《盒飯秀》上,他們也會觀察,哪位達人是值得去挖掘、孵化的。

這件事還吸引到了前《中國企業家》總編輯何伊凡的加入,他現在運作的“盒飯財經”也屬於今日排行榜自媒體矩陣下的一環,畢竟,現在的今日排行榜做的還是一件媒體屬性很強的事兒。

“你可以說,我們本質上在做知識達人的經紀服務,幫助解決行業達人的十萬個怎麽辦。”魯靖說。而這種模式所認準的,正是個人品牌在今天所展現出來的,越來越強大的影響力,以及隨之而來的商業想象空間。

網紅經濟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060

記者觀察:18個部門為何擼起袖子忙這件事

我國交通運輸領域一項重大改革即將實施。“這項改革落實後,整個物流成本有望降低30%,同時可有效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減排,對於改善空氣質量也大有幫助。”11日,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巡視員王水平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經國務院同意,《交通運輸部等十八個部門關於進一步鼓勵開展多式聯運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近日出臺,並印發至各省級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及直屬機構。

“如此大範圍部門協同、央地攜手發力,為運輸與物流領域所罕見,彰顯出推進多式聯運發展的重要性、整體性、複雜性和艱巨性。”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綜合運輸所副所長譚小平說。

《通知》明確提出,到2020年力爭實現多式聯運貨運量比2015年增長1.5倍。王水平對記者表示,“可能有人覺得1.5倍並不大。但只要形成多式聯運的機制,就可能有幾何倍率的增長。這5年主要是解決機制問題,是打基礎的5年。”

1月11日,交通運輸部召開的多式聯運媒體通氣會現場。攝影/章軻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巡視員王水平。攝影/章軻

多式聯運上升為國家戰略

在交通運輸部今天(11日)上午召開的多式聯運媒體通氣會上,王水平表示,從國內外實踐看,加快多式聯運發展,有利於充分發揮不同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對改進提升運輸服務、切實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多式聯運是依托兩種及以上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提供全程一體化組織的貨物運輸服務,具有產業鏈條長、資源利用率高、綜合效益好等特點。

王水平說,發展多式聯運既涉及物流通道間聯網、樞紐節點布局、運輸裝備改造、先進技術應用等方面的“硬件”建設,也涉及體制機制完善、法規標準建設、信息互聯共享、市場環境營造等方面的“軟件”建設,是一項複雜艱巨的系統性工程。

王水平介紹,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多式聯運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總體來看,我國多式聯運發展水平仍然較低,運量規模僅占全社會貨運量的2.9%,遠低於美國的發展水平;海鐵集裝箱聯運比例為2.5%左右,而發達國家如美國為40%、法國為35%;運行效率不高,貨物中轉轉運所耗費的成本約占全程物流成本的30%。

“多式聯運發展還存在著市場環境不完善、協同銜接不順暢、法規標準不適應、先進技術應用滯後等突出問題,成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的‘短板’。”王水平說。

“在我國,多式聯運雖不是什麽新鮮事物,但長期未受到戰略層面的高度重視,發展進程總體緩慢,面臨不同運輸方式市場管理規制不一、基礎設施銜接不暢、裝備標準統籌不力、信息交互共享不足、運輸組織協同不順、技術創新支撐不夠等一系列瓶頸制約,亟待強化跨方式、跨行業、跨區域的政策統籌。”譚小平說。

譚小平告訴記者,歐美國家經驗表明,多式聯運能夠提高運輸效率30%左右,減少貨損貨差10%左右,降低運輸成本20%左右、減少公路交通擁堵50%以上。據有關測算,我國鐵路、水運和公路單位周轉量運價(普貨)比約為1∶0.13∶2.6、能耗比約為1∶0.7∶5.2、碳排放比約為1∶1.3∶10.9,通過多式聯運將更多中長距離公路貨運轉向鐵路和水運,將產生非常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多式聯運是依托兩種及以上運輸方式有效銜接,提供全程一體化組織的貨物運輸服務。圖為大連港鐵水聯運現場。攝影/章軻

“多式聯運涉及物流環節多、關聯產業鏈條長,需要國家層面進行戰略統籌。”譚小平說。

王水平告訴記者,為了推進多式聯運,專門成立了由交通運輸部和國家鐵路局、國家郵政局、鐵路總公司等領導組成的多式聯運發展專項工作組,加強工作協調聯動。

譚小平對記者表示,從前期調研情況看,企業普遍將拓展多式聯運業務視為物流降本增效的下一個“藍海”,對加快破解相關制度、技術和政策瓶頸呼聲很高,將持續推動政府相關部門積極作為。

多個障礙亟待突破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目前,我國多式聯運優勢難以發揮,跟公路貨運市場不規範競爭有著直接關聯。企業普遍反映,由於公路運價過低(目前公路運價與20多年前的水平基本持平),導致多式聯運運價不具市場競爭力,中長途公路貨運難以合理轉移至鐵路和水運。

譚小平分析說,公路運價長期低位徘徊的主要根源在於超限超載現象較為普遍,貨車改裝亂象叢生,擾亂了運輸市場正常秩序,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優勢、比價關系難以充分體現,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多式聯運發展進程。

為此,《通知》強調要依法加強公路貨運市場環境治理,強化重型貨運車輛裝卸源頭監管和動態監控;嚴格實施GB1589等技術標準,有序引導不合規車輛逐步退出市場。

此外,由於長期體制分割,目前我國不同運輸方式在票據單證格式、運價計費規則、貨類品名代碼、危險貨物劃分、包裝與裝載要求、安全管理制度、貨物交接服務規範、保價保險理賠標準、責任識別等方面均有各自不同要求或標準,難以實現多式聯運“一次委托”“一口保價”“一單到底”“一票結算”。

譚小平舉例說,鐵路與水運行業在集裝箱貨物安全裝載和拴固要求等方面的管理規定不一致,導致在集裝箱轉換運輸方式過程中,不得不反複翻箱倒櫃重新裝載,增加了操作環節和成本支出。

為此,《通知》提出要加強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管理規則的銜接協調,統籌制定有利於“門到門”一體化運輸組織的多式聯運服務規則,從而推動跨運輸方式快速轉運,促進降本增效。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近年來,中歐班列近年呈現出快速發展勢頭,為支撐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現階段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80%的開行線路重複,同質化競爭嚴重;回程貨源普遍不足,往返運輸不平衡;地方政府補貼政策弊端顯現,不利於市場公平競爭,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50%以上的中歐班列運營企業處於虧損狀態。

針對這些問題,《通知》提出,完善中歐班列跨省域、跨部門協同聯動機制,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加快集結中心等樞紐節點建設,推動形成直達、中轉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的服務模式。同時要求研究完善培育期扶持政策,推進市場化自主運營。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關於內陸多式聯運的市場進入和退出還沒有明確的法律規範,政策導向也不明確,是否需要許可審批、如何對經營行為實施監管,企業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均無所適從。

“實際上,物流企業在組織開展多式聯運業務中往往遇到來自鐵路、公路、水運、商務、郵政等不同行業管理部門的資格資質要求,以及或明或暗的地方和行業保護門檻。”譚小平說。

對此,王水平表示,多式聯運主體不增設許可。“這向社會釋放了一個非常強烈的信號,政府是要發展而不是嚴管多式聯運,運輸經營企業都可以結合自身條件,推進和開展多式聯運。”

鐵路在國家多式聯運體系中具有基礎和主體作用。從市場反映情況看,盡管我國鐵路貨運改革已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但相比公路和水運,鐵路貨運市場化程度不高仍然是突出瓶頸,主要表現在運作體系相對封閉僵化,市場反應不夠靈敏、價格機制不靈活、基層經營自主權和活力不足,無法快速回應市場瞬息萬變的客觀情勢,很大程度降低了鐵路吸引力和競爭力。

為此,《通知》強調要深入推進鐵路貨運市場化改革,創新鐵路貨運管理和經營組織模式,提高全程物流組織的協同性、運輸服務的時效性和市場經營的自主性,並就放開鐵路貨運競爭性領域價格、加快改革多式聯運領域價格形成機制提出了工作要求。

“只有鐵路貨運充分市場化,我國多式聯運的巨大潛力才能進一步得以釋放。”譚小平說。

產業界喜迎“大禮包”

“多式聯運聽起來是一件技術性很強的事,但這件事做好了,對於老百姓的生產生活都會帶來巨大變化。”王水平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王水平舉例說,“調研時,一個電商小販說每天各種各樣的包裝就有30多公斤。這帶來的不僅是運輸成本的上升,也帶來資源浪費。”他說,多式聯運後,由於標準的統計,許多包裝材料可以大大節省和重複利用。“另外,更主要的是時間的節省。比如,目前兩天的運輸時間,通過多式聯運,可能十幾個小時就完成了。”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交通物流處副處長劉希龍也對記者表示,多式聯運對於西部地區降低物流成本,推進產業發展方面意義重大。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物流促進處副處長任宏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15年以來,通過推廣標準托盤循環利用,降低物流費用238億元,減少托盤用量1480片,相當於少砍伐成林樹木247萬棵,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9.54萬噸。

“《通知》首次提出發展內陸集裝箱技術體系,將對我國內陸多式聯運的未來發展產生決定性影響。”譚小平說。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表示,近年來,我國物流業獲得較快發展,但社會物流總費用居高不下,物流企業利潤空間不斷擠壓,全行業陷入發展的結構性難題。除了經濟結構、產業布局、發展階段以及政策環境等客觀因素外,各種運輸方式缺乏合理分工,物流路徑有待優化,貨物多次裝卸搬運,過多的物流環節推高了物流成本。

“《通知》對於交通運輸行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大禮包’,對於政府的優化監管、放松管制的態度和做法,產業界對此非常興奮。”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聯運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牧原對記者說。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目前已有不少企業從多式聯運中嘗到了甜頭。中集集團CEO兼總裁麥伯良介紹,中集集團是較早進入多式聯運行業的企業之一,30多年來一直是歐美等發達國家主要的多式聯運裝備供應商。

麥伯良介紹,自1996年以來,中集集團除提供ISO標準集裝箱外,還聯合研發生產了“35噸敞頂箱”“符合中國-歐洲沿線國家鐵路、公路聯運要求的冷藏集裝箱”“45英尺幹式和冷藏內陸集裝箱”等符合中國需要的新型裝備。2006年,中集集團參與了中國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投資建設,經過近十年的建設和發展,目前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已經初具規模,在各地發揮著多式聯運區域樞紐的作用,成為“中歐班列”開行的內陸港。

營口港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和忠介紹,2016年,營口港多式聯運箱量完成52.6萬TEU,同比增長9.5萬TEU,增幅22%,占本港集裝箱吞吐量的比例突破8%,繼續排名全國第一;已在營口港與境外4個國家、7個城市之間先後開通11條遼(營)滿歐中歐班列,其中包括精品班列、冷鏈班列、回程班列,箱量完成3.3萬TEU,同比增長0.8萬TEU,增幅30.8%,占滿洲里口岸出境總箱量的52.6%,繼續領軍該口岸。

有專家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已具備發展多式聯運的現實條件。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發展和轉型的關鍵時期,需要高效的物流系統來支撐實體經濟的持續發展。

專家介紹,通過30多年的持續建設,包括鐵路、高速公路、航空、水路、管道等多種運輸方式的綜合交通網絡基本建成,基礎設施相對完善。與此同時,伴隨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誕生了以中車、中集、振華港機為代表的一批世界級裝備制造企業,船舶、集裝箱、半掛車、吊具等多式聯運裝備制造已經躋身於世界前列。

相對於優質的硬件基礎,以小微企業為主的物流產業格局(占我國物流企業的75%以上),對資源的利用效率偏低,不利於綜合物流服務水平和能力的提升。而多式聯運正是一種以效率為核心,使多種物流資源有效結合的物流模式,應是整體改善我國交通物流系統效率的一劑良方。

相關:

國外多式聯運做法與經驗

歐美等發達國家,由於國家戰略層面高度重視(如美國提出建設“國家多式聯運系統”,歐盟著力打造“歐洲一體化多式聯運系統”),並通過一系列法規制度、財政政策手段,逐步形成了發展形式多樣、設施裝備先進、法規標準完善、運輸組織順暢、政策保障有力的多式聯運推進體系。

從歐美國家實踐看,客觀形成了主要服務於外貿運輸的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和主要服務於內貿運輸的內陸集裝箱多式聯運兩大體系。內陸集裝箱多式聯運以公鐵聯運為主體,朝著大尺寸、大容量方向發展,如歐盟在歐洲大陸主要推行45英尺內陸箱(比45英尺國際海運箱更輕、載貨量更多),美國等北美國家主要推行53英尺內陸箱(容積是40英尺海運箱的1.6倍),並相應建立起完全匹配的廂式半掛車技術標準。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聯運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牧原介紹,國際多式聯運提出過程正是各國、各企業之間對合作規則達成共識的過程,多式聯運的本質是共同規則所認定的全程責任,所以,規則統一是多式聯運的基礎。

李牧原表示,目前我國多式聯運發展尚存在許多規則和標準的空白,未來一段時間,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新規則和標準體系是中國多式聯運發展的重要任務,既不能完全照搬國際規則,又能做到與國際規則有效銜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870

農民工欠薪這件事,李克強為何緊盯住不放?

2月3日大年初七,春節後第一個工作日,李克強總理即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建立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的長效機制。

年前臘月廿六,他在雲南慰問考察,魯甸震區一些村民向他反映外出打工被欠薪問題。聽到農民工的哭訴後,總理當即“怒”了。他嚴肅要求隨行地方和部門負責人要負起責任來,盡快幫助他們依法討薪,同時要對這一問題進行一次全面排查。

究竟什麽原因,讓李克強對農民工欠薪這件事緊盯住不放,從年前一直掛念到年後?上班頭一天的常務會給出了答案。

總理的一番話說得既動情又在理:春節剛過研究這件事,就是要對廣大農民工發出強烈的信號:各級政府支持你們出去打工,並保證你們出得去、有所得。決不能讓廣大農民工的辛勤付出得不到回報!

自然形成的國情是,正月十五過後,是農民工外出打工的高峰期。抓典型問題、部署務實舉措,當然要謀劃在前。事實上,李克強從雲南回京後立即作出批示強調,治理欠薪事仍需加大力度,農民群眾打工不易,掙的都是辛苦錢,往往承擔著整個家庭的希望,再拖欠他們的工資實屬不該!要想辦法拿出治本之策。

於情於理,解決欠薪、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不僅事關社會公平正義,這也是總理屢屢提及的“社會底線”。底線之所以不能突破,往大里說,30多年來農民工為國家快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功臣不可忘;從小處看,每個家庭,外出農民工都是家中的“頂梁柱”,欠薪不僅是對他們一家老小的直接傷害,也是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極大傷害。

總理不僅算了一筆“良心賬”,還算了一筆“經濟賬”。首先是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解決好農民工欠薪問題被明確為其中一項重要舉措。李克強一直強調,就業事關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根據國家統計局去年發布的2015年農民工數據報告,我國共有2.7億農民工,占人口約兩成,占就業人口比例無疑還要高出不少。可以說,農民工就業穩,整個社會就業的大盤子就穩了不少;農民工就業如果出現波動,整個就業局面勢必也會波動。

正因為此,總理曾把大學畢業生就業和農民工就業形象地比作整個社會就業的“經緯線”,要求這兩方面工作要做到“頂天立地”。而欠薪正是最容易造成連鎖反應、打擊農民工就業積極性的一個“頑疾”。看似小切口,但總理從中以小窺大,把它作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一個“抓手”。抓農民工欠薪問題,實質就是抓就業,背後的根本就是保證中國經濟平穩運行。

其次,這也是延續我國勞動力紅利的一步棋。正如李克強在當天常務會上指出的,我國30多年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其中很重要一條就是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讓勞動力能夠自由流動,建立起勞動力市場。今天,雖然學界對中國人口紅利是否消失存在爭議,但實事求是觀察,尚有相當一部分農村勞動力沒有完全釋放出來,勞動力紅利還可延續,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也還需要長期存在。當務之急是創造更好的就業條件,釋放這部分存量。而這首先就要創造一個勞動力願意繼續流動、可以安心勞動、能夠公平獲得報酬的市場環境。

這種宏觀環境,必須從解決農民工欠薪這樣的微觀問題入手破題。所以總理才擲地有聲地強調,拖欠農民工工資,發現一起解決一起,必須反複抓、抓到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256

樂視網老板娘公司估值12億驚動深交所,原來是這件事“惹禍”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2-25/1079226.html

白冰、韓雪、甘薇、景甜,同是美女又各有千秋,人送外號“冰雪薇甜”,堪稱娛樂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與尚奮鬥在演藝前線的白冰、韓雪、景甜相比,嫁給了賈躍亭的甘薇近年來要低調不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原來她退居幕後,做起了“女老板”。除了“演員”、“樂視老板娘”外,她還是北京樂漾影視有限公司創始人。2015年爆紅網絡的《太子妃升職記》便是樂漾影視投資制作。

如今,甘薇的生意是越做越大,近日更是宣布完成A輪融資。然而,老板娘商場得意,但卻給自己以及其老公、樂視網(300104.SZ)老板賈躍亭引來了麻煩事。

老板娘公司融資引來監管函

23日,有媒體報道稱,樂漾影視創始人甘薇宣布已經成功完成了A輪融資,公司估值達到12億。根據報道,樂漾影視在韓國首爾舉行了年度總結戰略會,甘薇宣布樂漾影視將實現全員持股。在本次總結戰略會上,樂漾影視基於目前網絡劇的市場表現,明確了制作超級精品網劇這一具體方向。此外,樂漾影視確定了以“內容”、“制作”為核心的戰略布局。

資料顯示,樂漾影視(原名樂享星天地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6月,2015年9月更名為樂漾影視。

早前,樂漾影視股東結構為任勇持股56%,甘薇參股16%,薇星影視持股28%。甘薇於2016年12月受讓樂漾影視原控股股東任勇的股份,變更後甘薇合計持股86%,成為樂漾的實際控制人。今年2月,樂漾影視增資後,甘薇合計持有樂漾影視92.07%的股份。

工商資料顯示,甘薇目前在樂漾影視擔任監事一職。

▲圖片來源:天眼查

作為樂漾影視老板的甘薇更是在會上透露,在2016年年初,就有很多投資機構表示希望入股,但是都被其拒絕。甘薇表示,按照目前公司的利潤,估值在10-15億是個合理的期間,因此在合適的時候才引入了鼎暉投資、檸萌影業、樂開花基金三家投資方。

不過,樂漾影視高調舉行的這場戰略會不止吸引了吃瓜群眾的目光,還引來了監管層的註意。

據深交所網站顯示,創業板公司管理部(以下簡稱管理部)於2月24日向樂視網實際控制人賈躍亭及其配偶甘薇的監管函。

據悉,管理部針對樂漾影視融資事件要求樂視網進行了書面說明。根據上市公司的回複,管理部認為,樂漾影視主營業務為網絡電視劇的制作與發行,與樂視網子公司花兒影視的主營業務相同或相近,因此與上市公司構成同業競爭。

管理部表示,賈躍亭及甘薇的行為違反了《創業板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2015年修訂)》第2.1.9條和第4.2.10條的規定。管理部要求兩人及時整改,盡快提出解決同業競爭的處置措施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並杜絕上述問題的再次發生。與此同時,管理部還提醒賈躍亭稱,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必須按照相關要求,保證上市公司業務獨立性,不得與上市公司進行同業競爭。

截至發稿前,樂視網並未對此進行公開回應。

樂視網曾稱其屬於上市公司體系

對於樂漾影視,公眾可能不是很了解,但說起《太子妃升職記》則想必有所耳聞。這部由甘薇監制的網劇,投資不過2000萬元左右,卻創下了26億次的播放量。在各大評分網站上也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可謂是票房和口碑雙贏。

記者註意到,當時,樂視網便是《太子妃升職記》的主要在線播放平臺。這部網劇的熱播,使得樂視網也受益匪淺。在2015年年報中,樂視網毫不諱言,公司視頻網站播放時長排名靠前,有這部網劇的功勞。

2016年1月,在《太子妃升職記》新春喜樂會上,樂視網方面透露,該劇的會員播放量達到了3.99億次,為樂視網吸引新增樂次元會員220萬人,帶來了4100萬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月20日,包括《太子妃升職記》在內的多部網劇被廣電總局下架。隨後賈躍亭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張該劇的視頻截圖,截圖上只有三個字——活下去。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註意到,2015年對樂視網貢獻最大的有兩部劇,一部是前面提到的《太子妃升職記》,另一部是《羋月傳》。

而《羋月傳》正是監管函提到的另一個主角花兒影視參與出品。花兒影視成立於2006年,其主營業務為投資、制作和發行電視劇。該公司出品的影視劇包括《甄嬛傳》、《金婚》、《幸福像花兒一樣》等熱播電視劇。

為了得到花兒影視,樂視網當初可是花了大價錢。

2013年9月,樂視網宣布以現金和發行股份相結合的方式購買花兒影視100%的股權。截至評估基準日2013年6月30日,花兒影視100%股權按收益法評估價值為9.04億元,增值率761.66%。以此為據,該公司100%股權交易作價9億元。2013年12月,上述重組獲得證監會審核批準。2014年3月,重組完成,花兒影視正式被樂視網攬入懷中。

從名字上看,樂漾影視與樂視網都有一個“樂”字;業務上又都包括影視制作;創始人甘薇又是樂視網老板娘——兩家公司之間難免會被公眾聯系起來。

2016年6月,在接受澎湃采訪時,樂視視頻總裁高飛也曾公開回應樂漾影視和樂視的關系。高飛稱,雖然絕大部分項目應該都會跟樂視網合作,但從法律的角度來講,樂漾影視是完全獨立的,合作中,會明算賬。

2016年8月,有投資者通過互動平臺咨詢稱,樂視網、樂漾影視、樂視影業三者之間是否存在同業競爭關系?對此,樂視網回複稱,樂漾影視系上市公司體系的組成部分,不構成同業競爭。

不過,當時樂漾影視控股股東為自然人任勇,樂視網老板娘甘薇為“小股東”身份。隨著甘薇於2016年12月入主樂漾影視,樂漾影視與樂視網之間的關系或許已發生了變化。

記者註意到,對於網絡劇,樂視網似乎也是頗有想法。據公司2015年年報、2016年半年報稱,公司在報告期內加大了對網絡劇的投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950

在商業化這件小事上,美拍們趕超Snap的機會在哪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14/161854.shtml

在商業化這件小事上,美拍們趕超Snap的機會在哪里?
曾響鈴 曾響鈴

在商業化這件小事上,美拍們趕超Snap的機會在哪里?

無論是平臺還是“網紅”,變現的基礎是站在用戶的立場上,這也是流量價值變現的根本。

 美好的故事總是相似,但又不盡相同。

主打影像應用的社交產品Snap上市了,一開始華爾街就用340億美元的估值,表達了對它的期待,雖然最近市值不太穩定,但始終超過250億的市場,依然讓眾多以社交自詡的品牌們眼紅。

Snap去年的營收約為4億美元,其形式主要包括廣告商贊助的濾鏡工具,以“視頻故事”形式呈現的視頻廣告等。美圖旗下的美拍和Snap從產品形態介質上極為相似,美圖一度被看作是中國版的Snap,據悉,美圖在上市之前的2016年上半年,營收為人民幣5.855億元,主要來自智能手機和互聯網服務,其中智能手機銷售收入是公司最主要收入來源,2016年上半年占比95.1%。

根據招股書的數據顯示,Snap 2017年營收預計將達到10億美元,那麽美拍們趕超Snap的機會在哪里?

同為“ camera company”,Snap和美拍商業化的路子為何走得不一樣

在Snapchat的整本招股書里,一直在反複強調“Snap is a camera company”,而中國同樣以影像應用起家的美圖卻一致對外聲稱自己是“移動互聯網公司”。

他們有著類似的基因,比如:

Snap和美圖擁有著近似的用戶群,都和圖像應用有著莫大的關系,每天使用Snapchat的日活用戶中, 60%用戶是 13-24 歲的青少年。而美圖旗下軟件月活總數達到4.56億人(截至2016年10月),用戶群體的年齡也主要分布在16-22歲和22-30歲之間。

但差異其實剛好發生在細節上。

比如,Snap女性用戶占比處於接近平衡的55%,而根據第三方機構顯示,美圖用戶形成了明顯的性別分布,總體女性用戶占70%左右。更為關鍵的是,他們出現了“基因突變”。

1、獨立個體和生產粉絲的“網紅中心”

Snap的用戶是去中心化的個體,截止到2016年第四季度,Snap的日活躍用戶為1.61億人,也就是1.61個個體,他們分享自己,建立自己的關系鏈,以交叉糾葛的網狀形成關系。

Snap的去中心化讓人們稱為獨立個體,而美拍的“達人中心”則放大了人們的影響力。美拍們則成為了生產粉絲的“達人中心”平臺,這對於kol或者富有表演欲望的人來說,算是天生助力。

比如美拍上的HoneyCC,她原來是一名舞蹈老師,因為在美拍平臺發布極具個人特色的創意短視頻,迅速從素人成長為擁有眾多粉絲支持的短視頻達人(美拍粉絲近200萬,微博粉絲57萬),甚至在今年美圖T8的手機發布會成為登臺演講人之一。還有在美拍上堅持原創短視頻,如今淘寶店鋪銷量為淘寶美妝行業前幾名的搞笑達人羅休休、成為金星秀客座嘉賓的外國美拍網紅阿福等。

從這點看,在人人都可以成為短視頻內容生產者的今天,Snapchat織就了完整而穩定的社交網絡關系鏈,而中國的美拍、B站等UGC視頻平臺則通過算法、話題、標簽等挖掘更為優質和更具有話題傳播性的內容與人,塑造一個個“網紅中心”。

2、拍她(社交)和自拍(為了社交)

盡管Snap的成長和中國多數短視頻、直播平臺的誕生一樣都是依賴於荷爾蒙經濟。但Snap的鏡頭多是對準她人,向外拍,而中國熱衷社交的群體,尤其是女性手里的鏡頭則是對準自己,玩自拍,這一特點在美拍的工具類玩法中尤為明顯。這不僅是中美文化的巨大差異,還是兩種產品形態的差異。一種是天生就是社交,我拍你,我是在和你聊。一種是為了社交,我拍我自己,我先是為了讓我好看。中國人對社交的渴求觸發點是在美上,美拍這類產品則正好讓這種渴望得到釋放。

海外,年輕人想要的是更酷的影像社交產品,於是Snachat出現了,用短視頻完整地串起了社交鏈。但對於中國的短視頻應用來說,用戶除了自拍,上傳,分享,還能有什麽? 又該如何圍繞“自拍”的短視頻去強化關系鏈?

從工具轉型短視頻社區的美拍,通過大數據算法挖掘優質內容,結合定制熱點的熱門話題,通過熱門吸引參與者產生更多熱點UGC內容來完成社交關系的傳遞。這個“套路”目前證明確實有效,美拍用戶的每日平均耗時由2014年5月的12.9分鐘延長至了2016年10月的33.8分鐘(數據來自美圖招股書)。

而今年以來美拍產品又做了多次更新,從用於自拍短視頻的AR特效“激萌表情”的高頻次更新,到動態版大頭貼“10秒海報”的上線,這些拍攝玩法的創意都是圍繞著“自拍”展開,玩法設置也更“偏袒”年輕用戶尤其是女性。看來美拍是要讓一部分女性用戶先high起來。

無獨有偶,圖片社交IN也曾提出類似的UGC centre的概念,UGC centre是指用於傳播的內容大多來自用戶生產,KOL達人則是通過吸納達人產生更多的優質內容。IN通過用戶在圖片(現在也可以拍短視頻了)上加標簽、話題,這些圖片會被系統自動分到不同的欄目。此外,B站興趣圈子、豆瓣廣播話題也是類似的做法。

所以,從這點看,在“轉移關系鏈”要付出高昂代價的中國,目前用話題圈住弱關系鏈成為大家最主要的方法。

3、“位置”曝光和“內容”創作

從Snap招股書上可以看到,廣告是其最大的盈利來源,而廣告的初始邏輯就是賣位置,盡管從“Stories”(故事分享)到濾鏡“Geofilters”,再到Discover,Snap一直在試圖讓自己的商業化產品變得更加“內容化”,而不那麽廣告。但位置只有那麽多,內容卻可以不斷增加更新。

 而對美拍來說,除了短視頻、直播開辟的虛擬禮物打賞渠道、拍攝特效商業化定制、在線廣告等常見盈利模式外,達人資源無疑是未來美拍作為UGC短視頻平臺最大一筆財富。

從美拍走出的Papi醬火了,連廣告都賣出了2000萬的天價,劉陽 Cary、 喵大仙、JoyceChu四葉草,也因內容在美拍走紅,嘗到了內容變現的甜頭。

比如,美拍頭部短視頻達人喵大仙,被媒體稱為“美拍才女導演”, 1米78的喵大仙參加過選美比賽,曾是電視臺節目編導,多次擔任過大型綜藝節目嘉賓。通過在美拍原創短視頻內容和廣告創意植入,現在已是美拍百萬級達人,合作的廣告品牌中不乏周生生、脈動、SNOW相機等,月收入破百萬人民幣,是美拍達人內容變現的典型案例。

喵大仙的成功一方面來自對自己標簽的不斷強化——“美拍第一女神經”、“段子女神”逐漸孵化成一個“超級IP”,另一方面,保證每條短視頻的精悍、精彩,即使是廣告植入,同樣保證視頻的原創趣味性和推廣效果,制作日趨精良。也就是這樣,這些和Papi醬一樣,自帶流量和粉絲的“內容源”——頂級大V,將更有機會跳過了淘寶首頁、跳過百度搜索框,直接向粉絲分發流量,他們變成移動時代的渠道和入口,因為移動視頻的底層邏輯依然是流量。

所以從產品形態和文化基因上來看,美拍天然地更適合網紅或註重內容影響力的KOL入駐發展,而Snap更適合外國人自我張揚個性的文化氛圍。

變現仍然是兩條路子,消費升級和文化娛樂

不同於Snap,美拍們的產品和用戶形態決定了網紅、KOL會更喜歡選擇美拍們,而對於美拍這樣的平臺本身來說變現如何追上Snap呢?

首先響鈴想提醒的是,在移動端,用戶面對的是過剩的內容,企業面對的是稀缺的註意力,所以盈利的重點是從關註用戶量到關註用戶時間。

這就意味著無論是平臺還是“網紅”,變現的基礎是站在用戶的立場上,要麽幫他們省時間,過濾信息,要麽幫他們花時間,娛樂自我,這也是流量價值變現的根本。在這些方面,我們不妨細看。

一、省時間的“消費升級"——廣告、付費內容、電商零售、自有品牌商品或服務等

雖然這看起來和原來互聯網產品盈利模式的叫法沒有任何區別,但這里多了一個大前提——為用戶過濾信息、精準匹配供求、幫用戶省時間,即“消費升級”。

在“所見即所得”的移動視頻社交里,用戶的忍耐度更低,Snap不做大面積貼片廣告,而是用贊助濾鏡(sponsored lenses)的方式就是為了減少給用戶無用信息,讓廣告藏起來。(Snap也有Snap ads的形式)

而美拍們的做法則應該是建立在幫助用戶“省時間”的內容消費上,美拍在去年年底就推出了“美拍大學”品牌,以支持和引導在美拍的達人成長,通過線上入口和線下沙龍兩部分內容打通,更主動與當地美拍達人和用戶分享短視頻創作、獲取粉絲和管理粉絲等運營經驗。

最近一場的美拍大學·杭州站的線下交流現場,包括美拍達人運營負責人史蒂夫、短視頻紅人孵化公司自娛自樂創始人閆馳以及美拍頭部達人HoneyCC都分享了關於短視頻內容運營和內容創業的看法和幹貨,HoneyCC分享了自己如何憑借一條美拍視頻在零成本導流的情況下一周內賣出3萬條褲子的案例。響鈴也看了這條視頻,其不僅有各種高難度舞蹈動作,也有不同的人對褲子的試穿效果展示,讓大家在捧腹大笑的同時感受到了褲子的質量,化廣告於無形。

需要註意的是,這類電商變現形式其實就是內容電商化,尤其適合圖書、美食、母嬰、美妝、旅遊等快速決策產品。當然這里的前提是聚集用戶形成強連接,形成強信任關系和持續購買欲望。美國美妝網紅Michelle Phan的按月訂購美妝禮盒 Glam Bag模式大獲成功;羅胖一場圖書拍賣直播,將一本2.5元的書賣到30260元等算是榜樣。

此外,據內部消息,今年,美拍正在籌備一個針對UGC短視頻原創達人的扶持平臺,幫助美拍上更多的優秀短視頻原創者賺到更多錢。

要知道,文字、知識,聲音、顏值、才華,都可輕松換成錢、成為硬通貨,這恰恰是這個領域的最好時代。

二、花時間的“文化娛樂”——打賞、會員增值、賽事競猜等

這里重點說打賞。

打賞模式自古有之,已經延續了上千年,比如在戲班子搭臺唱戲,劇場的相聲評書,街頭的藝術表演等場景,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有幾個共同特征:

1、讓用戶花時間娛樂自我。

2、能實時互動。

3、優質內容。

4、小眾化。

根據秀場類公司的財報來看,大體上,5%的土豪用戶貢獻了70%的收入。如果要實現全民打賞,就需要完善的打賞系統來支持,而且,道具系統應該深度定制化,因為主播的內容、用戶和主播的互動、每一次的情感表達都是獨一無二的,那打賞就不能雷同。

TFBOYS去年曾在美拍創下30萬的首秀直播打賞,直播中就多了四種專屬道具,分別代表著三位的昵稱:湯圓--王源,千紙鶴--易烊千璽,小螃蟹--王俊凱,以及四葉草--代表整個TFBOYS。可以想見,這比打賞一些鮮花、黃瓜和冰激淩等這類毫無獨特感的道具,動力要強數倍。

事實上,2016年,包括迪士尼、歐萊雅、Dior、SK-II等大型品牌以及姜Gary、Angelababy、鐘麗緹等明星都選擇在美拍進行直播。這不僅是因為美拍擁有龐大的年輕用戶群和女性群體,而且是直播這種形態正在朝著優質化走,和各大品牌、明星的氣質相符。美拍的中心化平臺則剛好是“對口輸出”。另一方面,美拍主播NaCl·鹽直播3小時就獲得了158萬人民幣打賞,人們不再是為大胸錐子臉埋單,而是為率性、多才多藝付費,就連大胃王密子君和小蠻這兩個靠“吃”走紅的“達人”都在美拍上俘獲“172.9萬以及142.9萬粉絲,這或許是生活化、社交化、垂直化網紅最好的時代。也可以預見,未來舞蹈、電商、遊戲、音樂等高品質個人直播將在美拍上更加受到歡迎。

如果對於網紅們的吸引力一直能堅持下去,在龐大的用戶量級前提下,美拍追上Snap也就成了可能。

所以,細節才是真魔鬼,如果說我國移動視頻、美顏類產品普遍不賺錢,或許真是細節沒做好。我們也應該慶幸,有一個美拍或多或少給行業樹立了榜樣。

這突然讓我想起《孔雀之冬》里的四個章節:垂死、死亡、涅槃、重生,咱們該換換姿態了。

曾響鈴,作家,資深評論人,2016年度十大作者,TMT新媒體“鈴聲”創始人,微博賬號:科技向令說,微信號:xiangling0815。

美拍 Snapchat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455

在收購百度外賣這件事上 餓了麽和阿里的心思可能不太一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25/164831.shtml

在收購百度外賣這件事上 餓了麽和阿里的心思可能不太一樣
唆麻 唆麻

在收購百度外賣這件事上 餓了麽和阿里的心思可能不太一樣

外賣江湖從此再無百度?

來源 | 科技唆麻(ID:techsuoma)

文 | 唆麻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蘇聯解體後,1998年,美國著名政治學家福山寫下了《歷史的終結和最後的人》,宣告歷史已經終結,可惜的很,福山預言的歷史遠沒有終結,而福山本人自己打臉後又跑到中國成為中國的座上賓,做了一個可恥的騎墻派,也是厲害。

10dbdec45e5a142603046c555bad69db

今天,餓了麽正式宣布收購百度外賣,據悉,阿里為此次餓了麽收購百度外賣提供融資支持,張旭豪在會上說要保留雙品牌戰略,基本上靴子落地了。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跳出來說外賣的歷史也終結了,但對於美團外賣和餓了麽來說,這只是漫長戰役的一個插曲,事實上,美團很難因為一次不大不小收購的陷入困境,而餓了麽也很難一舉通過此役扳倒對手——美團點評副總裁兼外賣和配送事業部總經理王莆中在接受《財經》采訪時就透露了一些數據: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60%上下,餓了麽是36%,百度外賣從去年的17%-18%下降到現在的4%-5%。

百度外賣之前找過美團點評,但被美團點評拒絕了,顯然,美團點評是從市場份額來看這件事的,百度外賣的市場份額太小了,不值得花錢去買,那麽為什麽餓了麽會買?

換句話說,同樣的條件,為什麽餓了麽會選擇同意?其實是背後的算盤真的沒你想的那麽簡單。

簡單來說,不管是餓了麽,還是背後的阿里,背後的小心思都不同。

其實看一下交易方案,百度外賣作價5億,另外加上3億的流量入口,其實是百度搭上了自己的流量一起打包售賣,相比百度外賣的市場份額,可能3億的流量入口價值更大——尤其是在兩家火拼激烈的當口。

所以我們不妨重點討論一下收購背後的各家的動機,以及收購可能會產生的一些影響——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收購百度外賣的目的是什麽?

阿里持有餓了麽30%多的股份,而餓了麽又在進行G1輪的融資,領投方依然是阿里,所以在餓了麽收購百度外賣這件事上,一部分是餓了麽的意誌,一部分是阿里的意誌。所以我們要從這兩大股東的算盤上說起。

先說餓了麽。

對於餓了麽來說,收購百度外賣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增加自己的市場份額,因為百度外賣市場份額再小,那畢竟也是整個外賣行業的第三名,而餓了麽和美團外賣所屬的美團點評都是那種融起資來字母表都不夠用的公司,餓了麽背後是阿里,美團點評背後是騰訊。兩家外賣在市場上打的異常激烈和兇猛,不管是廣告還是補貼,一直都沒停過。

兩家燒錢燒得兇猛,但市場份額幾乎一直沒變過,還是美團第一,餓了麽第二。餓了麽去年發動的冬季攻勢,燒了3個多億,市場份額才漲了幾個點,可見外賣是一個競爭多麽激烈的行業,但是燒錢戰役過後,份額又被打回了原型。因此餓了麽想要增加自己的市場份額,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兼並來完成,何況這個錢還是阿里爸爸出,同時還能獲得百度的流量,並且修繕和百度的關系,從而在戰略上形成一個合圍。

而阿里是怎麽想的呢?

從阿里的層面考慮,媒體公開報道,接觸過百度外賣的幾個買家,順豐和美團點評,顯然都跟阿里不合——美團點評就不用說了,王興公開表示“阿里為了給我們制造麻煩,不惜代價扶持餓了麽,他們一年花了十億美元。”顯然,即便是百度外賣市場份額不大,也不能拱手讓給別人,尤其是曾經的盟友,現在的敵人——美團。

77d090b531af47eb15c23d0b4356c33a

至於順豐,一家快遞公司跑去送外賣,顯然是不太合常理的,但考慮到最近幾年順豐也在積極布局新零售市場,比如推出順豐嘿客豐巢以及順豐優選,其實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快遞這塊了。順豐收購百度外賣,其結局很可能與京東到家和達達合並類似。

而順豐之前又因為豐巢的事情(感興趣的可以回複菜鳥查看我之前寫的《誰殺死了菜鳥》)和阿里鬧得非常不愉快,雙各執一詞,互不想讓,最後不得不讓政府部門出面調停,可見間隙有多大,所以對於阿里來說,順豐算是敵人,而不是盟友。

所以這樣看就能理解了:從阿里的角度來說,餓了麽收購百度外賣,其實是一個防守的策略,因為曾經兩家賣主都阿里的敵人,與其讓給別人,不如自己拿著,就算用不上,別人也用不著。

這就類似過去戰爭年代,一方撤退時,總要想盡辦法破壞掉鐵路工廠橋梁,自己帶不走的,也不能送給敵人。

但是僅僅是因為戰略防守這麽簡單嗎?

外賣的背後其實是支付

阿里和騰訊兩家為了支付打得到底有多兇?這麽說吧,連我練英語口語的素材都是他們的新聞,阿里和騰訊為了搶奪支付市場,從線上打到線下,從便利店打到無人便利店,兩家在八月聯合商家分別弄了2個支付月,拿出真金白銀的補貼,鼓勵大家用他們的支付產品,甚至在無意之中造就了兩個單車小巨頭——ofo和摩拜。

2

對於騰訊和阿里來說,單車這個生意賺不賺錢不重要,但這是一個高頻的使用場景,一輛單車一天支付的人次可能是4~10次,這個頻率顯然要比大家逛便利店用微信支付要高的多,這才導致阿里和騰訊花那麽多錢去追。

如果你理解單車的邏輯,就能明白,任何高頻的支付場景,阿里和支付寶都不會錯過,那麽一天三頓的外賣?怎麽可能會放棄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就能理解為什麽阿里會支持餓了麽收購百度外賣,因為外賣能夠促進支付,支付能夠幫助阿里對抗騰訊。

並且最重要的是,現在支付寶的市場份額是略落後於微信支付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收購百度外賣,換上支付寶支付,顯然能提高支付寶的市場份額,哪怕不多,也非常關鍵。

兄弟鬩墻?

對於餓了麽來說接下來就是整合百度外賣,我們參考之前幾大合並案例,比如58和趕集,比如滴滴和快的,也能大概嗅出百度外賣最後的命運。

整合不是關鍵,關鍵在於整合的背後勢力。

比如可能很多人沒有註意到,淘寶上也是可以叫外賣的,叫淘寶外賣,但數據和餓了麽是獨立開的,之前阿里也收過一家公司叫點我達,換句話說,即便是一家人,阿里依然在外賣這塊保持了一點存在感,點我達之前和餓了麽也進行合作,雙方在大的戰略目標上是一致的,也就是對抗美團外賣,尤其是現在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占據市場第一的情況,但事實上阿里自己對於外賣也留了一手,萬一,我是是說萬一出現什麽變故,也至少有個準備。

從更高的戰略上看,阿里未來是朝著新零售的方向去進化的,新零售是什麽?數據、支付、金融、管道化的服務,不管是電商業務也好,還是雲計算也好,都是為了這個大的戰略目標而服務,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餓了麽收購百度外賣,也是基於這樣的邏輯。但究竟結果會如何,還留給兩家自己去評判吧。

百度外賣 餓了麽 阿里 支付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925

買表這件事,應該向暴發戶看齊嗎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30244

“出來混,戴表要戴勞力士、開車要開賓士、刮胡子要用舒適、T恤要Lacoste,這樣才罩得住啊……”如果說除了車子,還有什麽能夠讓男人朝思暮想,那一定就是手表了。數十年前,若是你在朋友面前不經意地說起:“我去年買了個表……”然後擡一擡衣袖,露出金燦燦的勞力士,一定會引來眾人羨煞的目光。

豪車與手表是現代成功男士的標配。(資料圖/圖)

“買勞力士的人,大部分都不是靠勞力過活的人士。”和82年的拉菲一樣,價格高昂的勞力士曾被人嘲笑是暴發戶的象征。

暴發的勞力士

對於暴發戶來說,選擇勞力士的理由很簡單:不戴勞力士,還怎麽證明時間是寶貴的。有趣的是,與82年的拉菲、寶馬、奔馳一樣,那些與暴發戶劃上等號的品牌恰恰大多是經得起考驗的產品。勞力士精準、耐用,更重要的是“一勞永逸”——最懂表的和最不懂表的人都會選擇勞力士。因為,在眾多鐘表品牌中,勞力士保值性是毋庸置疑的。

許多80後男生對香港系列電影《古惑仔》都印象頗深。除了兄弟情義,電影中頻頻出現的勞力士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山雞出事跑路到臺灣,是靠典當了陳浩南相贈的勞力士金表才渡過難關,最終東山再起,殺回香港。在眾多瑞士鐘表品牌中,勞力士和百達翡麗被認為是最保值的兩個品牌。相比於2015年在香港市場將公價下調22%的百達翡麗,勞力士的價格則更為穩定。

銷量高的經典款手表往往經久耐看,簡單大氣又充滿質感。(資料圖/圖)

青睞勞力士的遠不止暴發戶。歷年銷售額都證明了勞力士廣大的消費群體。2014年,瑞士手表出口額達到歷史最高點,其中勞力士以45億瑞士法郎的年銷售額遠超第二名歐米伽的21.5億瑞士法郎位居榜首。2013年,據媒體Watch-inside分析,勞力士年度銷售額甚至比歐米伽和卡地亞的銷售額之和還要多出約22.39億瑞士法郎。這樣的領先地位由於近幾年Apple Watch的沖擊才略有撼動,至少在蘋果公司CEO庫克單方面給出的銷售排名中是如此。

2014年瑞士手表品牌銷售額排名(資料圖/圖)

精致的勞力士

銷售額大比例領先,並始終在保值性上獲得高度認可,與勞力士精致的做工不無關系。它自出生之始就被註入了精致、精準、耐用的可靠基因。

勞力士自創立始,距今不過百年。創始人漢斯·威爾斯多夫1881 年出生於巴伐利亞,1905年創辦了勞力士的前身——威爾斯多夫及戴維公司 (Wilsdorf and Davis),銷售手表的同時也研發手表。1908年7月2日,威爾斯多夫在瑞士註冊了勞力士(ROLEX)商標。

19世紀,機械表最頂尖最複雜的三大技術已經全部面世,但勞力士並未因此在創新超越之路上止步,而是以創新作為營銷的重要動力來源,將防水與自動作為主要的研究方向。

1926 年,“蠔式”(Oyster)表由威斯道夫創造問世,這是世界上第一只防水、防塵表,防水裝置模擬牡蠣的構造設計而成。1927 年,英國遊泳名將美雪狄絲女士戴著這種防水表成功橫渡英吉利海峽,手表在水中整整浸泡了 15 個小時後,依舊完好無損,分秒不差。英國《每日郵報》稱其“發明了難以實現的奇跡”,是“制表技巧最巨大的成功”。從此,勞力士“蠔式”防水表名聞天下。同一時期勞力士還發明了一種自動上鏈的技術,造出了後來風靡一時的“恒動”(Perpetual)型表。1931 年,世界上第一只“恒動(PERPETUAL)”表誕生,這款表的中軸有一個擺鉈,能把手表擺動的勢能轉換為手表的動力,因而無需人工上鏈,故稱“恒動”表。勞力士“恒動”表的問世給手表行業帶來了一場革命,也成為手表發展史的另一個里程碑。

在隨後的日子里,勞力士不斷創新:1945 年,創造了世界上首款可以主動轉換日期的萬年歷表;1955 年,飛行員手表問世,即使時區轉換也能自動精準計時;同年,推出潛水表,可在水下100米深海中正常運轉;一年後具備星期顯示功能的日歷表面世,可同時支持26國文字。

小小表盤里裝著上百個精密的零部件,無論是打磨加工還是組裝配備,都極為考驗技術。(資料圖/圖)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勞力士在手表行業有著不可撼動的重要地位。那麽現如今的勞力士又強在哪里?

首先,配置數一數二。在瑞士總部,勞力士配有多個實驗室和強大的研究團隊,制表工藝不斷精進。化學實驗室會研究出更好的潤滑油,以用於生產線運行的更加順暢;研發團隊調配出獨有的黃金用於表上,與普通黃金相比,它不易褪色、不易氧化且耐腐蝕。

再者,工藝獨一無二。除了不宜人工裝配的部件,從機芯到表鏈,勞力士的每一個部件均由人手裝配。以勞力士的潛航者(自動上弦的機械表,機芯型號3135)為例,200多個零部件全部由勞力士在自家封閉工廠進行鍛造、打磨、加工、裝配。技術保密且獨立,不依賴任何供應商。

明星的勞力士

勞力士各項獨到的功能和精致的工藝,讓許多明星為之傾倒。

2017年5月14日,在富藝斯拍賣行聯同Bacs & Russo舉辦的第五場日內瓦拍賣會上,第237號拍品,被稱作“傳奇”的Ref.6263蠔式保羅·紐曼黃金計時碼表,拍出3,722,000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幣約2,584萬)的高價,成為公開拍賣中成交價最高的勞力士迪通拿腕表。

蠔式保羅•紐曼黃金計時碼表(Rolex Paul Newman 6263 Ref.6263)成為公開拍賣中成交價最高的勞力士迪通拿腕表(資料圖/圖)

這一系列的腕表1937年上市。初期並未引起人們太大的註意,銷售成績平平。1960年,勞力士將其中的計時秒表進一步改進,使之集合了蠔式防水設計、一體成形機械機芯計時,蠔式折疊扣表帶,以及可實時反映平均圈速的表圈等現代專業運動手表的多種性能,因此迅速在賽車選手間流行開來,勞力士便以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賽車勝地迪通拿為表命名。

在1969年的賽車電影《獲勝》中,奧斯卡影帝保羅·紐曼(Paul Newman)在好萊塢銀幕上首次與勞力士手表一起亮相。2003年保羅·紐曼在一次訪談中談到他人生中第一只迪通拿是1972年太太送給他的,這之後幾乎每一天他都戴著這只表。

作為一項“硬通貨”,勞力士是不少明星的必備潮品,除了布拉德·皮特、大衛·貝克漢姆、珍妮弗·洛佩茲等影星、歌星及體育明星外,也不乏許多政壇明星。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和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都曾佩戴勞力士腕表出現於公眾的視野中。

法國前總統薩科齊所佩戴的勞力士白盤宇宙計型迪通拿腕表。(資料圖/圖)

中國人的勞力士

勞力士初次進入中國市場,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事。在鄧小平南方講話之後,中國改革開放重新步入正軌,並在此後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而勞力士迅速成為了財富新貴們所選擇的身份標簽之一。

《古惑仔》系列電影只是讓勞力士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在九十年代,大量港商、臺商前來投資,人們所向往的財富所在之處,同時也帶動了流行的趨勢發展。那個年代,港劇與粵語歌成為了內地最為流行的事物,繁榮的香港則成為了許多內地人心目中最理想的華人居住城市,會幾句粵語則成了倍兒有面子的事。勞力士之所以迅速成為身份標簽的象征,與香港人對勞力士的極度推崇息息相關。

“無只‘撈’(勞力士),D人唔系睇唔起你,系睇你唔到。”(如果沒有勞力士,不是別人看不起你,而是根本看不見你。)談到香港人對勞力士的推崇,這句出自彭浩翔導演的電影《伊莎貝拉》中一句對白,精辟地詮釋了勞力士在香港社會中的地位。

年輕人對“品牌”和“符號”的追求,致使他們選擇不尋常的個性款式。(資料圖/圖)

在香港街頭,幾乎遍地都是勞力士的經銷商。作為內地人意識當中奢侈品的存在,勞力士在香港絕非黑幫大佬或是社會名流的專屬。無論是巴士司機、銷售員、學生、還是公司上班族,幾乎人手一塊勞力士。近幾年深受內地年輕人喜愛的“黑水鬼”和“綠水鬼”,在香港更是尋常之物。在瑞士手表銷售額屢創新高的年份里,香港遙遙領先成為全球最大的瑞士手表銷售市場。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好景不長的是,2013年在世界十大鐘表銷售市場依然保持增長的情況下,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手表銷售額都出現了明顯的大幅下滑。內地同比下滑了 12.4%,香港地區略好,同比下降了5.6%。勞力士也同樣未能幸免。近幾年,Apple Watch的出現,更是讓一些人為勞力士的前景捏了一把汗。不過,就算Apple Watch不取代勞力士,勞力士在中國的日子恐怕也不會太好過了。2015年5月15日,據《參考消息》綜合引述外媒報道,中國鐘表協會信心滿滿,設定了非常具體的目標和計劃:到2020年,中國至少應有5個勞力士同等水平的世界知名品牌。盡管根據當時中國鐘表協會的數據,中國2014年生產了1億塊手表,進口的400萬塊瑞士手表占了中國總銷售額的60%以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6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