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地下炒金騙局揭秘:必輸的外盤黃金對賭交易

http://www.21cbh.com/HTML/2013-4-19/yNMzczXzY2NjEyNQ.html

2012年注定是黃金歷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全年上漲110.13美元或7.04%。這也意味著,黃金連漲12年,成為商品期貨的最長升勢。

在不少投資者看來,黃金還要再漲十年,須把握住機會,利用黃金的高槓桿將手中的錢輕鬆翻幾倍。許多不法之徒正是利用這種投資心態,通過開設非法黃金交易黑平台等方式,將投資者的血汗錢一吸而光,隨即逃之夭夭。

蒸發掉的血汗錢

康女士今年1月就遭遇了此種騙局。「幾天的時間,10萬塊錢就沒了,電話也打不通,人也找不到,我是不是被騙了?」

40歲的康女士2012年底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加上家裡親人去世遭遇變故,她急於通過投資來改善自己的生活。這時,她連續接到一家來自上海、自稱是佑榮貴金屬內地分公司的電話,希望她能到其公司開戶炒黃金外盤(倫敦金)。多次電話誘導之下,2012年12月26日,在該公司一位自稱是黃金專家朱信的勸說下,從無投資經驗的康女士在網上開了戶,往賬戶裡存了3萬元。

朱信向康女士介紹,佑榮貴金屬公司是香港的公司,是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的會員單位。「黃金是最穩妥的投資,設置止損即便虧損不過是幾百元而已。而且他親自操作,可以穩賺不賠。」

「開戶的當天晚上,朱信就幫我掙了5000元。第二天,又變成了一萬元。」如此,嘗到甜頭的康女士更加信賴朱信。這時,朱信打電話給她說,公司年底整頓,他帶的客戶賬戶至少得有10萬元資金。康女士得趕緊湊齊十萬元,否則就不能幫她操作賬戶了。

「他要我放心,正好趕上星期五(1月4日)非行情時間,等到我星期一(1月7日),最遲不過星期二(1月8日)就可以把錢取出,而且還不會影響我後期賬戶操作。我想既然開戶,他又那麼有把握,所以就湊了10萬元放進去(賬戶)了,由他們來操作。包括我的本金8.3萬元和他們幫我操作的收益1.7萬元。」康女士說:「我連生活費都放進去了。」

然而,出乎康女士意料的是,從1月4日開始的卻是格外漫長的等待。「1月7日,我打不開賬戶,聯繫業務員及朱信的助理,都說朱老師出差了,我的賬戶和別的投資者的賬戶綁定在一起看不到信息,要等朱老師回來。一週以後,我終於聯繫上了朱信,但發現我的賬戶只剩下397美元了。朱信解釋說,他不在公司期間,他們的學徒操作賬戶導致了我的虧損。為了彌補我的損失,如果我再入金(打錢)進去,可以提供給我20%的補償金,比如我打進去10萬塊錢,賬戶裡就是12萬元。」康女士說:「我拒絕了。更氣人的是,問題還沒有解決,當天晚上僅剩的397美元又被炒沒了。」

康女士所不知道的是,內地正規渠道炒黃金採取的是第三方託管方式,客戶資金實質上存在客戶名下的銀行賬戶中,而地下炒金黑平台表面上幫客戶把錢匯到了其在香港的交易賬戶,給客戶造成一種錢還在其名下的假象,實際上已受經紀公司的控制,是地下炒金公司的個人賬戶,流進了個人的口袋。客戶賬戶上顯示的資金,說白了只是一組「數字」而已。

典型的黃金外盤交易騙局

在此之後,康女士再也沒能聯繫到這個所謂的黃金專家朱信。事後,她才瞭解到,有著類似遭遇的人很多,損失都在10多萬元。他們都想找朱信和佑榮貴金屬討個說法,但以前聯繫的辦公電話和手機都處於停機狀態,辦公地點也已由上海浦東搬至上海金山區的某寫字樓內。

本報記者也多次聯繫朱信,但通過公開信息找到的手機及座機號均已停機。截至本報發稿前亦未能聯繫上佑榮貴金屬。

記者在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的網站上發現,佑榮貴金屬的確屬於其會員單位,但交易資質屬於B類,即其只能交易99金、港元公斤條,並沒有交易倫敦金的資質。

漢路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曾智紅表示,康女士這種遭遇並不鮮見,而且這種行騙手段已經有多年歷史。他們自稱是佑榮貴金屬在內地的分支機構,可能只是借佑榮貴金屬的一個名頭,屬於「三無」公司。

另據記者瞭解,這些地下炒金公司的藏身之地,最典型的是分佈在各寫字樓裡。之所以選擇這些場所,一是因為租用寫字樓的成本相對比較低廉,二是考慮公司「蒸發」時撤離更為方便。

實際上,這些公司基本都是「皮包公司」,一般來說,公司老闆以及從業多年所謂有經驗的工作人員,用的都是假名,很多老闆用的都是假身份證。如果出現問題,對他們來說大不了換個地點更換個公司名稱再做罷了。

地下炒金公司的銷售方式,以網絡營銷和電話營銷為主。公司對招聘的大量剛畢業的大學生並沒有什麼專業培訓,根本不對他們進行職業規劃,不考慮其未來以及應有的權利,只知道盤剝他們的剩餘價值,對他們進行錯誤引導,不擇手段地把他們當做賺錢的工具使用。

至於如何牟利,一位多年從事期貨交易的人士表示,行情軟件和下單軟件是期貨投資者最依賴的兩大「法寶」,因此一些非法的地下炒金公司往往會在這兩個重要的工具上做文章。

一家接觸過地下炒金公司的人士向記者透露,90%的地下炒金公司做的是「黑平台」,以做香港平台和國外平台為主。以香港炒金平台為例,大多打的是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的旗號,低價租個服務器就可以拉客戶「交易」了。

某銀行黃金業務部人士表示,這些地下炒金公司有很多貓膩,甚至與客戶做對手盤,客戶做多他做空,客戶做空他做多,穩賺不賠;還有的一遇到行情不好,就拿著客戶的保證金跑路了。

曾智紅說,境外炒金都是非法的,因此投資者炒黃金外盤存在著極大的風險。一般而言,公安機關會以非法經營罪或者詐騙罪懲處。如果是正規公司在內地的分支機構,會處以非法經營罪;如果根本就是三無公司,則以詐騙罪處罰。康女士表示,已到北京某派出所報案,但由於證據不足,尚未立案。

天一金行高級研究員肖磊建議,投資者在進行黃金投資時應選擇受法律保護、有明確政策規範的合法投資渠道,以避免不必要的投資損失。目前我國比較安全的黃金投資渠道有四:一是商業銀行或黃金公司提供的實物黃金業務;二是商業銀行提供的紙黃金業務;三是上海期貨交易所提供的黃金期貨買賣業務;四是上海黃金交易所的T+D延期交收業務。其中,黃金期貨在國內指的是上海期貨交易所提供的黃金期貨買賣合約,而由其他法人主體提供的所謂黃金期貨交易都不受國家法律保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710

石油市場進入弱肉強食新時代 誰會輸的最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356

i6MEJX7S73P8

在沙特等海外產油國的帶領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本周四放棄了減產保價,原油市場迎來一場痛苦的廝殺。從產油國政府到美國部分高成本的頁巖油生產商,那些最弱的“玩家”將被市場蹂躪。

隨著OPEC放棄減產,一場礦日持有的戰爭已經拉開序幕,市場將決定誰是最強者,而每日超過200萬桶的過剩供應又該由誰來削減。

據彭博社,包括億萬富翁Harold Hamm在內的美國頁巖油大佬已經表態會繼續開采,堅稱哪怕油價大幅低於70美元/桶,他們仍然能夠盈利,未來一年里不太可能減產。

不過,國際經濟顧問機構IHS環球透視、富國銀行和ITG投資研究公司分析認為,盈利能力差的頁巖油產區,以及從伊朗到俄羅斯等高度依賴原油出口收入的國家,甚至是加拿大和挪威,很快會感受到油價下跌的痛苦。

HIS全球原油市場部高級主管Jamie Webster周五在電話中向彭博社指出:

原油市場現在正處於一個十分令人頭疼的環境中,未來幾年很可能也會是這樣的。

這次是一場完全不同的遊戲了。不僅僅是產出增加的問題,而是產出會持續不斷地增加。

油價暴跌影響擴散

原油價格自今年6月的高點已經下跌近40%,負面影響從能源公司、行業傳遍至原油輸出國的貨幣乃至其財政預算。

自6月中旬以來,俄羅斯盧布貶值超過30%,挪威克朗貶值12%,尼日利亞奈拉(尼日利亞貨幣名)匯率周三跌至歷史低點。

周四和周五兩日,油價累計跌幅近10%,俄羅斯盧布周五暴跌。在紐約外匯市場,盧布兌美元匯率盤中下跌了3.5%,至一美元兌換50.4085盧布。

Screen Shot 2014-11-29 at 下午5.57.25

俄羅斯國家能源安全局首席分析師Aleksandr Pasechnik上月曾告訴路透:

我認為盧布對美元很可能在今年年底會跌至50,但是不太可能進一步跌破這一門檻,否則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後果。

油價下跌給俄羅斯帶來的損失更甚於歐美的制裁。俄羅斯財長Anton Siluanov周一在莫斯科的經濟論壇上表示:“因為歐美制裁,我們每年損失約為400億美元,而由於油價暴跌了30%,我們每年的損失在900億至1000億美元。”

另一個遭遇重創的是委內瑞拉。委內瑞拉央行周五的數據顯示,該國外儲已降至222億美元,創十一年新低。據法新社,在石油輸出國組織決定不減產後,委內瑞拉領導人下令削減預算。

原油收入占該國美元收入的96%,但是上月該收入下降了35%,外匯儲備也大幅縮水。 外儲的急劇下降導致違約擔憂四起,該國國債在過去的兩個月中遭到了拋售,股市大跌

幸好,委內瑞拉接獲了最大債權國中國拋出的救生圈——放寬了對其500億美元貸款的償還條件。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Nicolás Maduro)上周在一次講話中表示,財政部長魯道夫·馬可(Rodolfo Marco)不久將前往中國,嘗試獲得新貸款。

另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委內瑞拉上周還使用了中方的40億美元信貸資金來充實外匯儲備,外儲才增長到232億美元,但外儲仍然較2012年大幅下降了21%。

史上最慘烈的石油價格戰

華爾街見聞網站還介紹過,上一次遭遇沙特精心安排的“原油價格戰”,美國石油開采商輸得很慘。

1986年,沙特的原油“水龍頭”足足四個月沒有關上,油價暴跌67%,僅僅高於10美元/每桶。

美國原油產業遭遇重創,在隨後的近20年里原油產量一蹶不振,沙特重奪原油市場寶座。

能源開采服務公司Kruse Energy & Equipment聯合創始人James Richie告訴彭博,“當時市場上充斥著原油開采設備”。 專業拍賣油田設備32年的Richie表示,那一年他主導了86起拍賣,比正常年份的兩倍還多。

1986年,油田開采設備變得一文不值。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216

司機提告!Uber不能輸的勞資官司


2015-08-10  TCW

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全球最大叫車服務網站優步(Uber),這回真的遇上大麻煩了!

掀起O2O經濟(Online-to-Offline,線上下單、線下服務,又名離線商務模式)的優步,在全球以「買空賣空」的營運模式快速竄起。它號稱 是間科技公司,旗下沒有雇用的司機與車輛,而是以媒介消費者與能提供運輸服務的人為主。目前,在全球三百多個城市,每天有上百萬人次使用其服務。

經營模式踢大鐵板把司機當合約工被控違法

即便優步遭計程車行業抗議「不正當競爭」,各國政府陸續開罰,仍不影響其創新模式的魅力,該公司最新一輪籌資,就有望上看五百億美元市值。但最近,它就踢到一個大鐵板:其「買空賣空」的邏輯,正被推翻中。

今年六月,加州勞動委員會判決一名前優步司機,不應只是該公司認定的夥伴,或是合約工人,而應屬其優步員工。因此,優步要賠償這名司機工作八週期間四千多美元的燃料費、維修相關支出。優步不服,繼續上訴。

八月六日,另外一起集體訴訟更受矚目。三位優步司機同樣狀告優步應視其為員工,將在這天進行聽證。

如果優步再敗訴,被認定為雇主。《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認為,這將大幅影響其獲利。最慘狀況是,優步未來得將加州四萬五千名司機納入員工名冊,負擔這些人的薪資稅、社會安全保險、聯邦醫療保險 等,美國科技媒體Re/code估計優步一年得多付兩億美元。

優步破壞式創新的魅力所在,就是讓上萬名司機以獨立合約工的身分提供服務。《紐約時報》直言,若這些人早變成員工,優步不可能這麼快達到今日全球超過一百 萬名司機的服務規模。換句話說,它能有四百億美元身價,就是因為這家公司不像台灣大車隊,得負擔司機勞健保等聘雇成本。

成本驟增潛藏隱憂連鼻祖Homejoy也因此收攤

優步的困境,現在也成所有O2O公司需面對的挑戰。《富比世》雜誌認為,這些錯誤歸類的後患,可能如雪球般越滾越大。加州法律對每位被錯誤歸類的員工,可 追溯到四年前,包括最低工資、州及聯邦薪資稅等,涉及到數十萬名相關產業「員工」。公司若要追溯支付,成本將十分驚人。

不少O2O公司已被同樣屬於勞工錯誤歸類的官司纏身(見表)。知名的居家清潔O2O鼻祖Homejoy,七月宣布將結束營業。

「優步判賠只是單一個案,卻有不成比例的影響。」Homejoy執行長Adora Cheung接受Re/code訪問時表示。自從官司纏身後,籌資變得更困難,致使公司籌不到足以持續擴張的資金,決定收攤。

雇傭問題浮上檯面游走法律邊緣非長久之計

回到優步案件本身。日前,優步對於三名司機提起的訴訟,提出五十二頁反對報告,堅稱使用優步的司機是按照自主意願。它還提供逾四百位加州司機的證言,說明 優步提供他們做為司機的自主權,App讓司機能隨時隨地提供消費者接送服務。原告律師利斯里奧丹(Shannon Liss-Riordan)則認為,彈性工時不代表這些司機就是獨立合約工。

《富比世》雜誌指出,為這些新創公司工作的人到底該歸類在員工或合約工,沒有一條明確界線。在加州,法院會同時考量多重因素,來決定一名工作者是否為一個 獨立承包人。例如,他們如何安排工作時數?是否自備工具設備?雇主對工作者控制的程度有多大?雙方關係是長存的,或是開放的?

數據分析公司PrivCo執行長哈馬德(Sam Hamadeh),本身也是紐約執業律師,他直指:「這案子主要爭議點在於,優步對工作者控制的範圍及程度。優步控制定價、標準程序、營運方法、司機雇用標準,甚至還資助司機購車費用。」

利斯里奧丹認為,優步司機受控於公司監督的程度,更甚於聯邦快遞司機。其並為司機配備手機,並規定若司機連續一百八十天沒有提供服務,帳號就會被停用。

目前,已有公司在勞工歸類問題上讓步,如家政服務網Alfred,決定將勞務提供者改為員工。然而,對目前已在全球三百個城市運作的優步,問題確實更複雜。但其仍必須找出方法解決。畢竟,其經營的地域,仍是在真實的世界裡。

換個角度看,優步如果把部分司機納入員工,能更穩定服務品質,保證消費體驗,未嘗不是好事。

如利斯里奧丹所述:「即使優步必須按照遊戲規則走,我認為優步還是會活得好好的……,或許有些公司撐不過來,但市場會證明誰該存活下來。」

【延伸閱讀】Uber「員工」認定官司,最具指標性—O2O新創公司勞工歸類官司一覽表

A.訴訟中

1.手機叫車服務商Uber(市值達400億元,規模最大):?6月1起判決敗訴,Uber再上訴?8月另1起集體訴訟,將進入法庭審判●官司件數:2件

2.手機叫車服務商Lyft:?8月將進入法庭審判●官司件數:1件

3.快遞洗衣平台Washio●官司件數:1件

4.線上送貨服務商Postmates●官司件數:1件

5.線上訂餐快遞平台 Caviar●官司件數:1件

B.已讓步

1.跑腿代買服務商Instacart●官司件數:1件

2.快遞服務商Shyp●官司件數:1件

C.將出局

1.居家清潔服務商Homejoy:?將於7月底結束經營●官司件數:4件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富比世》、《財星》、《舊金山商業時報》、《華爾街日報》整理:陳筱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86

雷军:很不服气 小米是绝对不能输的赌注

http://www.xcf.cn/500frb/tt/201604/t20160407_769816.htm

http://www.xcf.cn/500frb/tt/201604/t20160407_769816.htm 雷军不服气 
  进攻!进攻!进攻! 
  这曾是小米五年高速发展的主旋律,但现在,雷军必须重新思考是否要让小米慢下来。 
  2016年元旦前后,雷军找了其他几位公司高管一起吃了顿饭,觥筹交错间他对小米过去的一年进行了复盘。 
  “雷军在外是一个很能控制自己的人,平时从不轻易流露自己的情绪。”据一位在场的高管回忆,但当时的谈话中能明显感觉到过去一年包括雷军在内,整个小米内部都过得有些不易,“大约去年9到10月份吧,是有一些焦虑。” 
  这有小米自己的问题,原本预期要在2015年中发布的小米手机5跳票了。从研发到2016年2月发布,共历时了19个月,这是小米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情况。 
  但这段时间小米也从未正式解释过跳票的原因,加之华为、魅族、乐视等各个国产手机厂商在2015年秋天纷纷推出了新款旗舰机型,这反而让媒体和大众对小米模式能否延续下去的猜测愈演愈烈。 
  “他(雷军)还是比较在乎媒体和大众评价的,小米也很爱惜自己的羽毛。”一位接近雷军的人士告诉记者,雷军常常会看小米论坛、微博、各大媒体对小米的评价,“但去年小米受到的关注和非议,前所未有,也许这也让他有些焦虑。”“我们内心有魔” 
  “过去的一年我们实在过得太不容易了。”2016年1月,雷军在小米内部年会上和在场的8000多名小米员工谈到了这段时间自己的反思。 
  “Are you ok?”他自问自答,“说实话,我不OK。” 
  不OK的原因,恰恰来自于雷军去年初抛出的豪言。 
   2015年3月,雷军在参加完两会演讲后的媒体采访中,略带自豪地表示,2014年小米成绩优异,完成了前年4000万只的供货量,甚至超出了2500 万台,增长近230%。良好的业绩表现让他一时意气说出了,“今年的目标是手机销售在8000万到1亿只,营业规模在1000亿元-1200亿元。” 
  现在回头看,他当时对于形势的估计显然太乐观了。 
  第一个打击来自于小米Note。作为小米首个站上2000元价位的高端旗舰机,小米Note被定义为小米向高端手机市场投石探路的产品。然而在上市后,这款手机并没有被市场肯定,还接连遭受了几次降价。 
  另一方面,小米手机5的研发时间过长,缺少有力的旗舰机推出市场,导致小米仅靠红米系列的千元机维持大部分的出货量。 
   靠红米这样的低端手机冲量的结果就是,2015年下半年,几家国际市场调研机构首先指出小米第三季度出货量首次出现同比下滑,很有可能达不到年初所预期 的8000万至1亿台。与此同时,华为同季度的手机出货量却依旧在全国手机市场增速滞缓的背景下逆势上扬,这让外界开始质疑小米高速发展的模式是否遭遇到 了天花板。 
  “我们内心有心魔。” 
  年会上,雷军把这个心魔指向了自己年初定下的KPI。 
  “我们定了8000万的销售预期,我们所有的工作,都不自觉地围绕这个任务来展开,每天都在想怎么完成。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的动作变形了,每个人脸上都一点一点失去了笑容。”雷军说。 
  除了出货量数字,雷军在2015年还先后提了不少目标。 
   比如,他希望三年内能够签下100家小米生态链企业,让小米模式能够打通各个垂直领域,复制小米在手机取得的成功。雷军还想让中国小米走向世界,希望进 入马来西亚、俄罗斯、土耳其、巴西等涉及亚洲、欧洲、美洲等十余个国家。在专利方面雷军也定下了截至2015年底小米要拥有超过4000项专利的计 划…… 
  目标和数字越来越多,雷军带着小米的员工一起向前冲。清河华润五彩城的几栋小米办公楼,每天夜里十点依旧亮着灯,灯影下数千名员工为了这些数字加班加点。 
  “雷军总是很早到办公室,晚上甚至工作到两三点才离开,从不缺席任何一场重要会议,遇到问题他都要找到相应的员工讨论。”一位小米员工私下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雷军给人的感觉几乎有点可怕,已经在各方面强过你了,还比你更拼命。 
  在央视近期的一档财经访谈节目《遇见大咖》中,雷军说,他每天都有很多的会议,行程密的时候平均一天有11个会,这导致他每天中午只有3分钟时间吃中饭。 
  这确实不是夸张。在小米普通员工中间,也流传着各种关于雷军如何“勤奋”的传说。 
  这种勤劳放在雷军身上其实有点不匹配,如果刻意渲染的话甚至会让人觉得有点做作。早就在江湖成名已久的雷军,为什么会这么渴求小米的成功?以至于陷入对速度的追求和害怕被超越的恐惧,让这些东西成了他口中的“心魔”,小米的“心魔”。 
  “我很不服气” 
  1992年,23岁的雷军在大学一毕业就加入金山,成为第六号员工。苦心经营十六年,五次带金山冲击IPO,但最终的上市估值远不及同一年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以及之前上市的百度和盛大。 
  但雷军在科技江湖闯荡的时间却远比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要长得多。 
   1998年,在雷军担任金山总经理时,马化腾才刚从深圳大学毕业创办了腾讯,但还没有OICQ的雏形;李彦宏还没创立百度,在美国搜索引擎公司 INFOSEEK担任工程师,他当时根据硅谷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撰写的《硅谷商战》,在国内小有名气;而马云还背着个小包在和杭州政府和商户游说,希望他们 加入自己的中国黄页。 
  在金山的15年,雷军相信努力、勤奋、聪明、坚持就能换来成功。 
  但是,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雷军选错了跑道。搭上了“互联网风口”的李彦宏、马云、马化腾后来居上,成就了现在的BAT帝国。而雷军,还未等到他心中所向往的那份荣耀。就连身边熟悉他的朋友也评价他,雷军这么拼命还是如此,其实还是输在了战略眼光上。 
  凡客诚品的CEO陈年和雷军是卓越时期的同事,他曾评价雷军向上的力量是不可估的,他说,雷军一直渴望能够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一个伟大的公司,一个“百亿级别的公司”。 
  “我很不服气。”雷军最近接受央视《遇见大咖》采访时说,“我觉得我绝对不笨,我觉得你们都做互联网,但是我做软件,我很酷啊。但是坚持那么久以后才忽然发现原来连微软都落后了。” 
  2007年,身心俱疲的雷军在众人的惊讶中辞去了金山软件CEO的职位。离开金山后的三四年时间,雷军一直在重新思考和定位自己。 
  作为投资人,雷军先后投资了拉卡了、YY、凡客诚品等公司。软件出身的他希望通过投资的方式来“交学费”,学习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运作方式,同时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下一个风口。 
  这几年雷军不要秘书,不要司机,即使下雪也坚持在户外等几十分钟打车通勤,全身的行头就一个双肩包。不把自己当成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而是和初创公司的创业者打成一片,用近乎严苛的态度要求自己。 
  这个习惯被维持到了现在,雷军的任何一次出差都要求经济舱和普通酒店客房。做投资人期间他看过太多案例,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在相对优渥的条件下二次创业最终失败。 
  在入行的这25年,他很明白在互联网行业“速度和效率”意味着什么,不然他也不会被马云、马化腾这样的“晚辈”轻松超越。创业必须是艰苦的,必须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才能让创业者处于谨慎、谦卑和警惕的状态。 
  通过四年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投资和学习,雷军终于等来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风口”。 
  201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井喷式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智能手机销量突破3000万部,较2009年增长35%。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安卓系统,由于系统更佳开放,也让移动互联网服务所覆盖的范围更宽泛。 
  雷军找来黎万强、林斌、黄江吉等人,下定决心要一起创办小米。 
  “创业如跳悬崖,我40岁,还可以为我18岁的梦想再赌一回。”雷军说,他创办小米不为钱,不为利,不为虚荣心,就为了梦想。也许,还有心里的那一丝不服气、不甘心。 
  他和其他联合创始人说,这将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创业,也可能是他最后一份事业。为此他不惜代价,他所持有的小米股份甚至没有他投资YY时所持有的股份多,在其他合伙人的顾虑下,他才增持了一部分股份。但他更希望得到的,不是小米的利益,而是证明自己的机会。 
  “做小米的之前,我悟出了成功的关键。聪明的人,勤奋的人,这个世界上多了去了,但是这个只是成功的前置条件。有这些不保证你成功,真正重要的是顺势而为,你要找到那个风口。”雷军在央视节目里说。 
  2010年4月6日,小米科技诞生了。 
  唯快不破!? 
  2014年第二季度,多家调研机构公布数据显示,小米首次超越三星,成为了全中国出货量第一的智能手机厂商。 
  这是雷军创办小米公司的第四个年头,这一年,属于小米的好消息不断,他在国内的出货量比去年增加227%,最新估值高达450亿美元。 
  那是小米还有雷军如日中天的时刻。但是,压力也随之而来。 
  “几乎所有的同行在开发布会时都要踩小米几脚。”雷军说,成为了中国第一以后,小米一下子从颠覆者和挑战者的角色,变成了一个防守他人攻击的防御者。“这个心态我有点没有转换过来。” 
  创办小米的这五年,雷军把小米成功的一部分归结于“低调”。低调,为小米争取了生存空间和势如破竹的速度,让小米成为了中国第一,也让小米成为了公众的焦点而离“低调”的初衷越来越远。 
  也许雷军已经很善于处理如何低调地将一个公司孵化壮大,但如何在壮大以后维持低调和谦卑的姿态,这也许不再是他一个人可以决定的了。 
  一位接近雷军的人士告诉记者,雷军很爱惜自己的羽毛,也很关注外界是如何看小米的。2013年,雷军曾发表过一篇《总有些事情让人无奈》的微信文章,在里面他提到,看着一些媒体撰写的关于小米和他个人不符合事实、有些怂人听闻的标题,他就心情很复杂。 
  “因为很多人都在这些新闻下面骂我。”但他心里也清楚,“做互联网的人都知道,娱乐、消费、消解,往往是无法避免的集体情绪,人们未必都有恶意,但是有些事说多了也许就当了真,这会让我们有些伤神。” 
  雷军个人微信公众号在2012年12月第一次发声,基本保持每年8篇左右的更新量。但在2015年,这个公众号更新了15篇文章,数量是历年来之最,也反映了他在这一年的压力。 
  在这一年里,雷军反复谈到自己创办小米的初心,小米目前遇到的困难和原因,以及他对小米的未来和改变社会现状的企业责任等各个方面。他用非常朴实、真挚的语言细说了一遍,希望公众能够对小米目前的做法有更多的理解和耐心。 
  雷军确实很难不紧张,很难不焦虑。作为一个后来者,小米发展的速度太快,小米提出的“互联网模式”打破了传统产业复杂的利益链条,影响了太多同行竞争者的定价结构,这注定了他在享受高速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来者不善的评价。 
  但媒体众多的报道和评价中,也有些小米实际存在的问题。 
  2012年雷军在一次公开讲话中,第一次总结小米的成功来自于“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他认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提速,是所有互联网企业最关键的问题。“快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小米之所以能在五年内快速增长成一个近450亿元估值,出货量7000万台,全国手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手机厂商,来自于它的轻资产模式可以保证小米快速反应和增长。 
  没有工厂,没有渠道,没有零售店,减少中间环节。这让小米可以减少渠道、门店、销售成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发、营销和用户沟通上。但这恰恰却成为了现在雷军不得不慢下来的原因。 
  他最初的想法是希望通过小米手机搭载的MIUI系统,构建一个移动互联网生态,并在该网络上销售相应小米服务以获得盈利。 
  截至2015年2月,MIUI的全球激活用户数才刚刚超过一亿。而小米所进军的互联网金融、本地生活服务、移动游戏等多个领域已经有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360等一系列行业巨头占领了榜首位置,小米刚过亿的用户体量还难以直接和这些公司进行正面较量。 
  更严峻的问题在于,从2014年底开始华为、魅族、360、乐视、锤子等各个国产手机厂商先后模仿小米的互联网营销模式。 
   他们通过网络直销的方式销售手机来降低手机价格,并通过构建用户社区来和消费者互动,进行线上口碑营销,拉近了和小米的差距;另一方面,这些手机厂商本 身积累了社会销售渠道和运营商渠道,铺货能力强,同时通过和传统手机制造商合作的方式弥补了制造和研发的短板。和小米相比,他们能采用更灵活的手段来调整 线上和线下销售的比例和价格。 
  如此一来,小米曾花了四年所慢慢积累的“门槛”被对手不那么费力地跨过去了。 
  雷军在2014年已经意识到手机市场接近于饱和,小米需要尽快找到下一个突破口。他就提出国际化、小米生态链、小米电视和影业等一系列布局,希望能够抓住下一个“风口”,来积累更多的小米用户,以构建出他所预期的“帝国”规模。 
  但是,这时候“快”的缺点还是一一暴露。 
   手机成本定价导致小米无法提供庞大的资金来构建线下渠道。没有渠道,意味着小米的产品还很难深入到互联网并不发达的乡镇地区。没有专利,让小米海外化接 二连三地受到了专利诉讼,甚至险些被禁售。没有独占的视频内容和线下体验店,让小米电视无法仅依靠价格优势从互联网电视大战中胜出。 
  2016年3月,小米在华润五彩城开设了第二家小米之家,小米副总裁林斌在开业典礼上接受采访时承认,小米必须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以不亏本的形式发展线下零售团队。去年9月小米在当代商城开了第一家小米之家,是小米第一家真正意义的直营零售店。 
  “自营可以保证自己设计,自己优化细节,成本也没有那么高,颠覆了之前我们对线下零售的理解。”林斌表示。 
  但如果按照一年开一家的形式,小米较低的利润率不允许,恐怕很难在短期内超越传统手机厂商近十年建立的庞大线下销售网络。 
  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在国内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如果还只期望在手机方面得到100%的增长,几乎不可能实现。也就是说,小米需要尽快找到下一个“风口”,从其他硬件、终端入手,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空气净化器、移动电源、净水器以及插线板,通过投资生态链企业,小米在用间接的手段探索新的增长点。 
  “目前价格昂贵、国内缺乏有力的可替代产品、适用人群多,每日使用频次高,才符合小米生态链的要求。”小米生态链联合创始人刘德在小米生态链新品牌发布会上表示。通过这几个手段,小米已经在衣、食、住、行各个领域积累了29家生态链企业。 
  但生态链的探索又带来另一个问题。生态链企业的产品被冠以小米的品牌推至与众,当这些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则会对小米品牌带来一定损害。另外,“过去一年小米生态链企业发布了20多款产品,让消费者觉得小米不专心了。”雷军解释这也是他所担忧的一个问题。 
  最终雷军选择将小米和小米生态链分离,利用MIJIA(米家)品牌作为小米生态链品牌,用新的品牌能比较好的保护小米品牌,同时也不失小米品牌对生态链创业公司在资源、合作各方面的信用背书。 
  但这一切,也多少印证了雷军2012年博客中自己曾总结的一句话,“快了以后能掩盖很多问题,企业在快速发展的时候往往风险是最小的,当你速度一慢下来,所有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 
  “小米的楼,还远不够高” 
  在“风口”上狂奔了五年的小米开始进入了调整期。 
  雷军在1月份的年会上说,过去一年他看到各种各样的负面报道和批评甚至诋毁,“我们小米手机不再发烧了”“小米就是个屌丝机”“小米的产品节奏乱了”“小米啥都做,就是个百货公司”。 
  “唯快不破”是雷军长久以来的追求,但却不得不承认这种“大跃进”式的速度在某些程度来说,是通过牺牲基础设施建设的时间而达到的。 
  在年会的通篇讲话中,雷军再也没有提到过“快”字,相反他第一次提出了“补课”。 
  他希望今年的小米可以慢下来,从运营、品牌建设和员工激励制度上补课,探索虚拟现实(VR)和智能机器人(63.800, 0.00, 0.00%)等前沿领域,另外在研发和技术上聚焦和突破,加强小米的技术实力。 
  小米探索实验室在今年2月底刚刚成立,由小米联合创始人黄江吉和小米路由器总经理唐沐负责。目前团队已经招募了来自腾讯、谷歌和Facebook等公司近20人。 
  这个实验室的首个项目是VR。目前还在招聘阶段,首批招聘岗位包括3D引擎研发工程师、计算机图形算法研究员、Graphics+GPU工程师、3D设计师和用户体验负责人。 
  2015年小米最后一场发布会,被媒体定义成一场“最煽情的发布会”。在发布会临近尾声时,雷军谈到了他初来北京的那段经历。 
  对他来说,再没有什么比24年前,只身一人从武汉到北京,走在空荡荡的车站广场上时那般茫然了。 
  第一个十年,让雷军从一个刚大学毕业的懵懂少年,一路成长为金山总经理,成为了金山上市的主要功臣。第二个十年,他从高处离开,重新思考人生并创办了一个颠覆过去的手机公司。 
  这个勤奋、自律、相信顺势而为的湖北男人,依然会愤怒、依然会不服气、依然相信天道酬勤。谁也无法预料,下一个十年,小米会变成什么样? 
  “在北京,小米的楼,还远不够高。”雷军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952

對話王曉峰:輕視制造業,輕視供應鏈,你會輸的很慘!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16/160876.shtml

對話王曉峰:輕視制造業,輕視供應鏈,你會輸的很慘!
吳畏 吳畏

對話王曉峰:輕視制造業,輕視供應鏈,你會輸的很慘!

摩拜能充分發揮中國制造業的優勢,再結合移動互聯網,也許能創造出世界級的公司。

導讀

摩拜單車的源起是為了幫助每一位城市人以可支付得起的價格更便捷的完成短途出行,為了將願望變成現實,選擇了自行車這個最普及的交通工具,並采用創新的理念,結合了互聯網技術,重新設計了車身和智能鎖,來讓使用自行車完成出行變得更容易。

如今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甚至新加坡的城市的街頭,橘紅色的車軲轆已經隨處可見,並迅速成為行業的“網紅”和資本市場關註的焦點,創造這個“神話”的正是摩拜單車CEO王曉峰。

和Davis認識多年,他在Uber中國的時候,我曾組織一群CEO去參訪,和當時相比,能感覺到他現在更忙。昨晚甚至因為忙到太晚,直接睡在辦公室,我開玩笑的說是不是精力不濟,他感嘆精力還好,就是時間不夠用。

王曉峰的職業履歷堪稱輝煌,曾經服務過的企業都是求職者夢寐以求的地方,寶潔、Google、科蒂集團(全球最大的香水商)、騰訊、Uber,看似每次轉型都很大,從傳統消費品到網絡公司,再到共享經濟,但他表示,生意的本質都是一樣的,賣洗發水和賣廣告其實沒你想象的那麽大的區別

493420641476617859

摩拜上海辦公室,低調而隱匿

談到為什麽會參與創業摩拜單車,他用了四個“非常”,非常有趣、非常有社會意義、非常具有挑戰性、非常有望走出中國的創業項目。摩拜能充分發揮中國制造業的優勢,再結合移動互聯網,也許能創造出世界級的公司。

對於資本的一窩蜂進入,行業一下子湧入幾十家玩家,也頗感無奈,他表示,很多玩家對制造缺乏敬畏之心,輕視制造業,輕視供應鏈,最後會輸的非常慘。他也認為,在一兩年內將會有企業自然消亡,有一些在資本的主導下將會形成合並

他認為,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其實就是每個人的文明程度。每個人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另外一個人的尊重或者是否替別人考慮文明程度越來越高,一定要建立在大家經濟上越來越富足的前提下。摩拜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交通擁堵,改善空氣質量,本身就是“利他”事業,很多亂象會被社會的文明程度所自然解決。

人們喜歡設計感、精致和優質的東西,而不是粗制濫造。如果真做一輛很平庸的車,這挺無聊的。摩拜最早就決定,要做一輛有工業設計,質量過硬,無論是APP、車、鎖和服務流程都要讓用戶覺得爽。

對話呈現

輝煌的職業經歷

畢業後我和大多數求職者一樣,第一份工作選擇外企去了寶潔,一呆就是9。之後成為谷歌上海第一位員工,工作了三年後,受前寶潔同事的邀請去了科蒂集團,這家公司你可能比較陌生,但你應該用過他們的產品,是全世界最大的香水集團,背後的家族產業包括Adidas、滴露、杜蕾斯等。

離開科蒂集團之後去了騰訊,當時騰訊正經歷了封閉和開放之爭,搜搜應該是騰訊第一個標誌性的作品,由之前全是自己做,到後期開放資源加投資模式,正是由於這種開放精神,才有了後期投資京東、大眾點評等。

在騰訊待了兩年多,之前在谷歌中國負責招聘的頭,一個西班牙人,他去了優步後,就來找我談勸我加入優步,我說你們這個公司整天跟政府對著幹,沒未來的。他說Travis現在是矽谷風頭正勁的人物之一,你見見沒壞處,見完後就去了Uber

整個工作經歷下來,寶潔是傳統行業,谷歌是互聯網行業,後來又回到傳統行業,又到互聯網行業。我其實不太喜歡今天在寶潔還說飄柔好,明天去了聯合利華,就說力士好,有點邁不過這個檻。你不喜歡一件事,心里面也不認同。從騰訊出來去百度去阿里,這件事我也幹不出來。所以我基本上會選擇有差異性的行業,跟原來的事有一些不同,“分手”後就別去傷害人家。

472449343923531492

妥妥的獨角獸,仍保持著創業狀態

當年面試時,面試官說你從寶潔來谷歌,寶潔賣洗衣粉起家的,谷歌是賣廣告的,你來谷歌幹什麽?我說賣洗發水和賣廣告有什麽區別?都是賣貨收錢,面對的用戶可能不同,有經銷商,或者是大的廣告主,你把貨給他,他覺得不錯,你把錢收回來,這不就是一個交易過程嗎?對我來說,賣洗發水和賣谷歌的廣告沒有太大的區別

很多人離開寶潔可能會選擇去聯合利華或其他消費品公司,但我不太喜歡在同行之間跳來跳去。我去谷歌中國的時候大概只有20幾名員工,是上海公司的第一名員工,去科蒂也是中國第四名員工,一開始在中國什麽都沒有,需要從零組建團隊。騰訊也有點內部孵化創業的感覺,當時負責搜搜平臺,我們需要做的是怎麽讓它在騰訊內部上千個產品中脫穎而出。Uber則崇尚去中心化,每個城市負責人獨立管理。所以從後來選擇公司來說,多少有一些創業的意味在,共性是背後有靠山,並且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有資金支持,有基礎的企業架構,我需要做的是把一個事情從局部從0做到1,當然到後期的公司參與的深度越來越大,責任和壓力也越來越大。

40歲創業摩拜

最早這件事情是李斌(易車網CEO)來找我聊的,我跟他認識很多年。他告訴我,2015年前半年,摩拜一直在找方向和重點,更多的是在研發,但是老停留在半成品或者實驗室里面,沒有Go to Market。摩拜牽扯的事情實在太多,有點像租車公司要去造車這麽複雜,需要來定是ODM、OEM還是自己造車,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事,從工業設計、結構、原材料采購、生產過程管控、倉庫管理、運輸、維修,這完全是一個獨立的產業,這是第一大塊。

第二大塊是電子鎖或者智能鎖,這是完全獨立的,是需要一個公司來幹的事。然後你還要把車跟鎖連在一起,就不能兩家公司獨立幹。這個很就複雜,比如說當天生產出來一萬套鎖,但只生產出來八千臺車,那這里面就產生了資源浪費,或者說你生產出來了一萬套鎖中的所有零件,但是有一個彈簧你只有五千的備件,那這個彈簧影響的不僅是鎖還有車還有當地的供應,這是特別複雜的一件事。

有了車和鎖這兩個複雜的體系,還要讓車和鎖跟APP和後臺說上話,這本質上是一個物聯的事,物聯完之後還要再聯上人。其實跟優步做一個APP不大一樣,優步做了APP之後做好運營就可以了。但摩拜做APP的同時還要考慮車和鎖,所以從車、鎖到後臺和APP這三個方面,要能夠銜接順暢。如果賣自行車就比較簡單,賣一百輛自行車,可能五個人退貨十個人維修,剩下的八十多個顧客,這一輩子都不找你,負責維修和退換貨也不需要太多人工。我們又不是賣車這種一錘子買賣,共享單車的用戶天天找你,天天跟你互動,今天給你一塊錢,明天不給了,後天又給你兩塊錢,所以是強運營的活,包括用戶類的運營和車輛的運營,這個事就跟美團幹的事有一點類似,需要強運營的團隊。所以這個事情,車本身是很複雜的一攤,鎖也是挺複雜的一攤,APP和後臺又是很複雜的一攤,包括人的聯網、物的聯網,再加上運營,以及地域的複雜性,所以這個事情變得很複雜。李斌就說,要不你來去整這一攤吧。我聽完後,覺得這事挺有趣的。

另外我覺得還有幾點打動我,第一,我覺得這個事情比較有社會意義,比如說上門送浴巾或者上門足療,這個事情可能只能影響一千個當地人,是個很小的生意,是錦上添花的事。回到摩拜單車上,它肯定會是一門生意,等你找到清楚的路徑之後,可能會是很不錯的生意。在做生意的同時,它具有普世性和社會意義,它影響的是一個城市的上百萬用戶。我原來在谷歌或者騰訊都是賣廣告的,你讓我做一個廣告公司,幫一個賭場增加30%的收入,增加20%的賭客,我也能做到,但是那個事情你不會覺得驕傲,也做不大

第二,我原來所在的公司,幾乎都是行業里的第一,而且幾乎都是鼻祖,像衛生巾是寶潔發明的,二合一洗發水是寶潔發明的,洗衣粉也是寶潔發明的,包括防蛀牙膏也是寶潔發明的。它做了第一個開創性的事情後,就一直是品類里的第一。谷歌肯定是搜索的鼻祖,科蒂香水創造了很多神奇的東西,UBER是打車的鼻祖。國內有太多從矽谷抄來的項目,我們能不能做一個事情,矽谷沒有的,可能將來我們有機會走出去,這是摩拜在本質上挺吸引人的地方。摩拜單車是中國原創的,挺讓人自豪的。

01的感受

2015年10月份的時候,我跟同事商量說,別老呆在實驗室里面,鎖都做了好幾代了,實驗室跟街頭的複雜程度還是不一樣的,所以2015年11月份在北京一個園區里放了十輛車,找了一些園區的朋友做測試,用了一周之後,我們覺得想法是成立的,車、鎖、用戶習慣都有,馬上決定很快投入市場。第一批選擇上海一個居民區,放了幾百輛車,大概從2015年12月份測到2016年4月,一直以來,測試車輛沒有品牌,也沒有在App Store發布應用,在2016422日之前,都沒有人知道我在摩拜,當時摩拜網站上放的還是一輛汽車,沒有任何公開的消息,我們希望把所有事情先準備好。到2016422日正式對外發布,才說是我們做的,並開始在車上放上摩拜的品牌。

摩拜快速發展的過程,有兩點感觸特別深:

第一,得對制造有敬畏之心。其實大家過去對於制造或者供應鏈多多少少是有一些輕視的,認為制造業就是面黃肌瘦的工人,面無表情機械式的幫你組裝。其實不是的,這里面有非常多的技術環節,有機會以後我們可以披露一些我們對制造行業或者供應鏈的一些理解。凡是在互聯網行業里的人,如果輕視制造業,輕視供應鏈,最後他會非常慘,這是我們用錢和時間買回來的教訓。特別是有一些投資人認為,這個事情不就是錢的事嗎?比如說我們花幾個億買一百萬輛自行車,只要把錢拿到,明天就有一百萬輛自行車的,其實不是的,這背後有很多需要熬時間的步驟,背後有龐大的線下流程。我們經歷後知道這個事情沒那麽容易,大家都想造自行車,造電子鎖,但大多停留在口頭造的水平,實際上都沒有。

69184257794685773

摩拜上海辦公室一瞥

第二,能深切感受到,喜歡花時間思考的人少,大家更多的是去盲目跟風,簡單的複制抄襲,這比較可怕,或者說比較浮躁。這個事情我們感受特別深,就比如說你經過很長時間的調研,精心設計,覺得做川菜是對的,比如說開了一個紅色銀色相間的川菜館,開了後,生意不錯,車水馬龍,天天爆棚,然後模仿者不管他原來是做什麽行業的,直接在川菜館旁邊開了一個藍色的、綠色的川菜館,我跟你的區別就是顏色不同,這會讓人特別不爽,讓我覺得我怎麽跟這些人為伍呢?正確的做法是什麽?應該是認真分析一下,研究內功、菜式設計、價格、地理位置、人群流向,人口差異等,然後明白了,這是一種休閑文化的誕生,周邊四川人多,所以在川菜館旁開家麻將館,生意依然火爆,然後跟川菜館形成互補。這樣,我還是很尊重你,因為你是帶著思考來做這個事情的。

我們其實有一些非常好的戰略夥伴,他們給了我們非常多的幫助。比如說我們這一版的電機,比過去薄了50%,無數人過來找我的合作夥伴。他說我不會因為別人的訂單來撕毀我們的合作協議,我們的訂單量足夠大,原來沒有人給我這麽大的訂單,我這個行當都快廢了,但是我跟著摩拜一起發展,從第一代到第二代,以前比較厚的,現在是比較薄的,這是特別高興的。譬如摩拜的騎行體驗還是比較重的,我原來是做自行車或者原來在學校里學機械工藝的,我騎你的車三個月了,我跟你一起來弄這個技術專利,或者我給你提供零部件的供應,我幫你把這個體驗搞定,那我就很尊重你,因為你花了時間想這個事。

但是如果你粗制濫造,出來之後說我是向摩拜致敬,我就比較看不起你。這個事原來我沒感受,但是最近大家不經思考去複制的感觸特別深。有些不是比我們做得好,直接做一個比我們差的,比如我們在某一個城市開發布會,然後他們直接在同一天開,弄一個橙藍之爭。消費者不需要那麽多選擇,沒有必要。一兩年內有一些單車企業自然消亡,另外一些單車企業會在資本的主導下形成合並。

如何解決快速發展中的問題

摩拜的社會屬性,第一是會幫忙去緩解交通擁堵,第二是幫忙改善空氣質量,車開少人騎多。如果一個人騎,十個人騎,一千個人騎沒有什麽大用,不至於有太大的改變,如果一個城市有上百萬人騎單車,就有可能對交通擁堵空氣汙染產生比較明顯的改變。我自己的考慮是說,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其實就是每個人的文明程度,每個人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對於另外一個人的尊重或者替別人考慮。

你在外國把自助餐的蝦吃完,這就不文明,因為你只考慮自己,我餓了我就吃,或者一共就十個蝦你吃了八個,剩下二個,明顯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那就是不文明。你把車硬生生的停在小區的人行道上,我方便但是別人走不了路,這就是自私或者文明程度不高。這是社會或者道德層面的問題,衣食足知榮辱,文明程度越來越高,一定要建立在大家經濟上越來越富足的前提下,我相信幾十年以後,我們中國人整體文明道德水平,也會向先進的城市靠攏

舉個例子:我們在有一些發達國家的發達城市里,開著門,後面五米處有一個人,我們自然而然的過來把這個門Hold一下,我們就把開門這個動作傳遞給下一個人了,下一個人如果後面沒有人,就可以把它關上了,如果他外面一看,八米外有一個人,他就會等一下。他讓自己稍微有一點點不方便,但是換來下一個人的比較方便。我在有一些國內城市測試的時候,我一開這個門,後面離我五米處的人,大搖大擺的就過去了,看都不看我一眼,我好像門童一樣,那我就覺得不是特別舒服,那我犧牲太多了,本來給你拉一個門,我只犧牲兩秒鐘的時間,但是我把五個人的門拉完了後,我犧牲了10秒鐘的時間,我就不平衡,我就不幹了。

或者說你在一家快餐店,吃完了洋快餐後,你很自然的把這個盤子端起來放到垃圾箱上,垃圾扔掉,盤子放回去。當我們去吃沙縣小吃時,吃完後,擡腿就走,抹抹嘴就把紙扔桌子上。這其實也很有趣,同一個人在北京和在紐約的行為就不一樣,為什麽?就拿麥當勞的例子,第一,是設施提供者給你提供了便利,去任何一個麥當勞的餐廳,可能會有四五六七個垃圾箱,就在你周圍幾米的地方,它會給你一個托盤,會給你一張紙,所以使得你去扔的時候不會像我這樣等十秒鐘給五個人拉門,可能多花兩秒鐘就可以了,所以不會產生額外更多的不便。第二,你發現如果在紐約麥當勞,你吃完飯抹完嘴就走,可能有五個人的眼睛盯著你,他不會罵你,也不會指責你,他會看你,你要明白了後,你會覺得特別慚愧,我怎麽素質這麽低,我怎麽這麽不文明,我怎麽只想著自己,我怎麽沒有去管下一個人。

66346964157112763

整齊劃一集中擺放的摩拜單車

所以,第一點得有設施提供者提供便利的設施,讓你沒那麽不便,當你稍微不便一點點,就可以方便別人。第二點就是壓力感,你在沙縣里,大家都是抹完嘴就走的,也不會特別有壓力,但是在麥當勞里,如果你抹完嘴就走,會有五道目光射向你。第三個就是得有挑頭的人幹這個事情,影響其他人。比如說現在我在沙縣里,如果沒有挑頭的人站起來,一次又一次的在不同的沙縣小吃里面幹這個事,顧客自己打掃桌子的事情是不會發生的。所以,只有沙縣老板改造了他的餐廳,讓人們打掃桌子這件事情, 變得非常的容易,或者說只麻煩一點點,才有可能。這是一個小的折射,看回摩拜也一樣,我需要設定一些方法和規則,包括信用分、獎懲機制、行為鼓勵、宣傳渠道等。把單車停在小區門口的地方,然後走80米到家,花一點點不便,但是極大的方便了下一個人,這要通過我們設定的規則,找到榜樣給他壓力,一起來實現的,然後大家從這里面會學到很多東西。我別太自私,我自己稍微不便一點點,去幫助下一個人,然後你發現其實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會更加好。包括我們鼓勵大家從四輪鐵盒子里走出來,兩個人在等紅燈騎自行車,你們倆的距離不是五米,而是半米或者20厘米,你會打一個招呼,因為這麽近,一點頭或者一聊,沒有玻璃沒有鐵皮,很容易聊上,很容易拉近距離,所以自行車是特別好的一個社交工具。我們不是說去刷一個口號,融洽人與人的關系,但是這種事情多了後,你發現它是某種意義上,能夠用比較自然的方式去拉近人和人之間的關系的,能夠讓人替他人去著想。很多時候騎車的人,見面後會心一笑,旋轉一下車鈴,打一個招呼,不管認識或者不認識,我覺得這是特別好的一種可以被蔓延的現象,這其實挺有趣的。

如果真做一個其他顏色,一個很平庸的車,這事挺無聊的。從一開始,無論是APP的設計,車的設計、鎖的設計和整個用戶服務流程的時候,有兩個東西還是挺堅持的,一個就是得有設計感,二個不要做質量差的東西。因為我們自己在生活中受夠了質量差的東西的苦,所以我們的單車,十足的質量,基本不用擔心壞,質量是我們特別在乎的。包括一些文字作品、圖片作品,不要做粗制濫造的東西,因為生活中太多粗制濫造的東西了。

因為生活中太多平庸的東西了,生活中好的東西我們就是喜歡,比如說星巴克的杯子,看起來就是賞心悅目。同樣30塊錢,我自然喜歡賞心悅目的東西,而不喜歡一個粗制濫造的東西。我們希望隱隱透出設計感和優質感,而不是低質量、粗制濫造和沒什麽設計的平庸的東西,因為大家喜歡質量高的產品,喜歡有設計感的產品。為什麽優衣庫流行,它的確有品質,也很合身,顏色配合很好,再加上非常強的性價比。對我們來說,這背後隱含著優質和設計感還是挺重要的,包括選辦公室,就是質量好一點,有一點點藝術的感覺,不會選一個平庸的寫字樓里的房子。

如何出海和選擇新市場

新加坡已經開始計劃了,我們認為想停就停,想騎就騎的兩三公里需求,無論在北京、上海、巴黎和倫敦都是一樣有。國內判斷標準已經比較成熟,我們建了一個完善的模型,想進哪些城市,只要把所有變量考慮後,就很容易決定。考慮的變量有很多,比如人口、交通方式、當地自行車數量、公共汽車的情況、甚至包括天氣情況和政府接觸下來的感受等等

134300103669040317

摩拜單車,源自中國,走向全球

中國的企業往外走,第一是得有這個雄心,第二是其實真不容易。我們第一個外籍員工,2016年5月份就招了,他能說流利的中文和寫中文郵件,我們不覺得他是一個外國人,但當你開始有俄羅斯的程序員,新加坡的運營人員,他們是完全不懂中文的,沒法看中文,沒法聽中文,沒法寫中文,對我們來說是挑戰,因為所有的後臺系統,所有的公司溝通語言都是中文,突然之間發現開始要多語言了,開始要逼著他切換成英文的工作語言。以這個為代表的很多事情,其實都沒那麽容易。不像是從上海到北京,可能70%是相通的,30%是因為城市之間的差異,但是從北京到新加坡,可能只有30%是相通的,70%是不一樣的國際化沒那麽容易,但總得做一些嘗試

對行業和創業者說的話

對於共享單車行業,非常歡迎大家一起參與進來,但希望不是簡單粗暴的複制另外一個,而是應該考慮整個生態,看還有哪些環節沒做好,有改進空間或新的機會。我認為哪怕是極微小的創新,都可以一起做大市場,這種生態協作的創新在矽谷的企業里比比皆是。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右把手的車鈴,很多用戶不知道可以旋轉的,但是有人洞察到這個問題,提出下一版本的改進方案,並願意一起參與,我覺得這就非常好。盲目的跟風,弄得頭破血流,倒不如一起來合作。看似簡單的單車,我們已經在智能鎖、物聯網、GPS數據、地圖等很多層面與很多優秀的夥伴展開合作,接下來也會對外發布我們最新的一些合作成果。

739176050757877441

新一代摩拜單車,更輕更省力

對創業者來說,首先你需要了解你所做的事情的複雜程度和所需要的技能水平,我們做的事情實在太複雜了,甚至比Uber還要複雜得多,Uber只要有錢招司機來就可以了,但我們司機招不來,你也暫時沒辦法讓自行車從上海五角場智能駕駛到人民廣場。越複雜的事,鏈條越長的事,你就更加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和資源,有些事情從12相對容易,但是一下從1做到10,挑戰就太大,不太容易成功。所以越難的事情,準備得越充分,成功的機率越大

摩拜 王曉峰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511

王毅:要通過雙贏而非雙輸的方式妥善解決中美經貿問題

​2018年6月14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舉行會談。雙方在會談結束後共同會見記者。

王毅在談及中美經貿問題時表示,中美經濟團隊迄今就兩國經貿問題舉行了多輪磋商,雙方達成了重要諒解和共識。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同意采取建設性方式來處理分歧。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切實遵循這一重要共識,推動有關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在此過程中,希望美方不要再單方面采取任何非建設性的行為,也不要為雙方下一步磋商制造新的障礙。

王毅說,目前雙方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合作和雙贏,一是對抗並雙輸。中方已經作出了第一個選擇,我們希望美方同樣作出明智的選擇。當然,中方也已經做好應對第二種選擇的準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945

【打出我道】九成時間在練習 劉慕裳:沒有輸的藉口

1 : GS(14)@2017-01-18 08:05:07

25歲的劉慕裳,東亞空手道錦標賽金牌,世界排名最高去到第三。



高手都是低調的。初見劉慕裳(Grace),個子不高,染了把啡色頭髮,和街上走過的少女無分別。然後她換上道袍,開始了一組套拳。每次出拳,每次起腳,都伴隨爽快的一聲,嗖!女孩子的身段,展現出超乎想像的爆發力,時而輕柔時而剛勁,力量與技巧完美結合。劉慕裳,香港空手道套拳代表,2016年世界排名最高第三。



「真的很極端,小時候跳芭蕾舞彈鋼琴,很來就跟哥哥玩空手道。」空手道,分搏擊和套拳,有人喜歡拳拳到肉的快感,Grace倒認為,套拳更能表現自我。「雖然人人都在演繹同一套拳,但可以有自己的風格,是最吸引的地方。」小時候身體不算特別強壯,三不五時就病,短跑足球到空手道,本來只希望強身健體,從沒想過走到全職運動員這一步。「當年轉全職以前,其實已拿到亞運資格。」Grace對家人說「這不是普通比賽,你有錢可以參加到。你要爭資格,不是每個組別都有運動員參加到。」想以全職的練習方式去準備去參與,一切就這樣開始。全職生活,早上八時半開始練習,四時半左右完結,日復一日,旁人難以想像,她認為根本不足夠。2020年東京奧運,空手道第一次成為奧運項目,「這幾年要達到自己目標,只剩很少時間,其實一年時間不多。」曾經在比賽前一星期,練習中途忽然崩潰嚎哭,對她而言,體能技術都不算難事,如何調整心態,表現最好一面,才是真正挑戰。「轉了全職,基本上九成時間都在練空手道,已經沒有原因沒有藉口,去解釋為甚麼會輸。」不服輸,有天份,假如再加上一百分努力,到底會發生甚麼事?Grace在空手道的路上,一直在尋找,就是這個「假如」的答案。
Grace除了是空手道一姐,還是社交媒體名人,一張相幾百個讚好是平常事。大學主修的是創意媒體,如果將來不打空手道了,希望做公關。翻一翻她的賬號,以百計的相片中,有旅行相有自拍照,但最多人讚好,是她在練習或在比賽的相片。看來大家都認為,身穿道袍,屏氣凝神,投入於空手道的她,有最大吸引力。三年後,靠一雙手一對腳打出的道路,會帶她去到那裏?我們拭目以待。記者:李聰攝影:林栢鈞



目標是3年後的奧運,她自言時間不多。

比賽後的她很親切,很難想像她在場上展現的威猛。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17/198991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9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