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股權轉讓概念再度瘋狂 襄陽軸承等3股漲停

周五早盤,股權轉讓概念走高,截至發稿,襄陽軸承、萬福生科、一汽夏利強勢漲停,達剛路機、四川雙馬均暴漲7%以上,嘉應制藥、英力特、嘉麟傑等個股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分析人士表示,近期資本市場中股權轉讓現象時有發生,主要是由於並購重組監管趨嚴,為規避重組新規的限制,這也引發市場對股權轉讓類相關個股的追捧。另外,上市公司間的協議轉讓行為,多為日後進一步的資本運作鋪墊。而在並購重組、資產註入等主題投資仍是A股常青樹的背景下,投資者可以從股權轉讓概念股中尋找投資機會。

從投資時間窗口來看,有市場人士表示,一般而言,從達成轉讓意向至簽署協議公告後的一個月左右時間有顯著的收益;通常情況下投資者在公司發公告之前是難以知道股權轉讓事項的,而公告複牌後一般都是連續一字漲停,因此介入此類股票往往是等後續回調買入。

值得一提的是,廣發證券表示,隨著股權轉讓越來越成為推進國企“混改”的重要手段之一,國企類“殼”股投資價值彰顯,績差國企尤其是小市值的有著國企背景的股權轉讓類概念股面臨較大投資機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876

格力參與洛陽軸承混改落定

格力參與洛陽軸承混合所有制改革一事,終於開花結果。4月17日,在鄭州召開的第十二屆河南投資洽談會傳來消息,格力將參股洛陽軸承,推進洛陽國企改革。

分析師認為,洛陽軸承是國內軸承行業的領頭羊之一。參股洛陽軸承,將增強格力電器的智能裝備配套能力,促進格力電器在機床、機器人、智能制造等相關領域的快速發展。

“戀愛”超過半年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曾表示,洛陽是老工業基地,擁有很多能夠支撐未來制造裝備業發展的一些工業企業,“所以我們願意來這里和他們一起,讓產品快速升級”。

官網顯示,洛陽軸承成立於1954年,擁有航空發動機軸承、軌道交通車輛軸承、重大裝備專用軸承等核心技術。

格力電器與洛陽軸承的“戀愛”已超過半年。2017年9月15日,格力電器與河南省工信委、洛陽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協議約定,格力電器將利用其在智能裝備產業的資源,吸引產業鏈相關企業在洛陽高新區共同建設中國洛陽自主創新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項目。項目用地約5000畝,總投資約150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後預計實現年產值超過300億元。簽約儀式上,格力電器透露了將參與洛陽軸承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消息。

去年11月28日,格力電器董事會秘書兼副總裁望靖東一行14人到洛陽,與洛陽軸承洽談合作,並安排會計師事務所對洛陽軸承進行盡職調查。

望靖東曾在去年9月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格力電器參與洛陽軸承的混改當時只是意向。

為了加快洛陽軸承混改事宜,第一財經從相關人士處獲悉,洛陽軸承日前已從河南機械裝備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脫離出來,為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通道路。

格力裝備業務提速

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所長盧彰緣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格力電器參與洛陽軸承混改緣何延到現在才落定,其中原因應該很多,國企改革涉及各方的利益。

至於此事的影響,盧彰緣認為,格力的產業版圖已經從原來的家電空調逐漸延伸到智能裝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配件等新興領域。格力投資洛陽是看好洛陽的工業基礎,尤其在核心零部件領域,洛陽軸承一直處於全國領先地位,未來可以與格力自身的智能裝備業務形成配套,助力格力在機床、機器人、智能制造等相關領域的快速發展。

另一方面,洛陽軸承屬於國企,雖然技術與產品較為先進,但企業自身管理與效益不盡如人意,格力的進入,將從根本上助力洛陽軸承的國企改革落地,吸引更多的人才進入,並提升技術的轉化效率,於雙方而言都是雙贏的局面。

此外,自從董明珠個人入股了銀隆以後,已參與了銀隆的幾個重大決策,包括投資洛陽基地等。洛陽具有中航鋰電、中航光電等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企業,產業鏈相對成熟,並且下遊市場廣闊,這是銀隆選擇落戶洛陽的原因之一。

近年,格力電器積極發展多元化業務,由空調龍頭企業向綜合性工業集團轉型。其中,智能裝備被視為格力電器未來的第二大支柱業務。

2017年上半年,空調仍占格力電器總營業收入的八成份額;其智能裝備收入雖然發展很快、同比增長超過27倍,但是在格力電器的總營業收入中僅占1%多一些。去年上半年格力智能裝備收入9億多元,大部分來自與董明珠參股的銀隆公司的關聯交易。

格力電器需要進一步加快智能裝備業務的發展。參與洛陽軸承的混改,無疑將使格力電器的智能裝備業務提速。

不過,關於此次交易的參與主體、投資金額、占股比例、交易進展、業績影響等具體信息,並未明確。

截至記者發稿,格力電器(000651.SZ)尚未就此事發布公告。截至記者截稿時,望靖東未接聽記者電話、對相關情況進行說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551

格力不分紅背後:參與洛陽軸承混改 規劃洛陽南京空調基地

對於為何去年凈利高達224億元卻不分紅,格力電器(000651.SZ)在4月26日晚發布了《關於對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關註函》 回複說明的公告 。

格力在 2017 年度未進行現金分紅的原因分析中提到,公司主業所處空調行業具有資產投入大、消費季節性和地域性差異顯著等特征,且物流成本日益提高,為滿足市場需求,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強化競爭優勢,公司計劃對空調產能進行逐步擴充;同時公司經過近年的高速高質量發展,,空調主業龍頭地位穩固,為謀求公司長遠發展和股東長期利益,公司計劃重點布局智能裝備、智能家電、集成電路等產業領域,實現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此外,公司正在規劃和實施的重點投資項目包括:新建空調基地項目,如洛陽、南京基地正在規劃,杭州基地已在建設;智慧工廠升級項目如珠海總部整體重新規劃建設、重慶基地搬遷改造、珠海總部全球研發中心規劃建設;智能裝備如珠海智能裝備、精密模具投資項目,武漢、洛陽智能裝備投資項目;智能家電, 如成都、洛陽、合肥智能家電投資項目;集成電路設計投資項目;參與洛陽 LYC 軸承有限公司混改投資項目等。

目前上述項目基本都處於研究籌劃階段,項目規劃涉及面廣、預計占用的資 金量大、對公司影響深遠,尚存在不確定性。因此,格力電器表示,目前難以準確測算資金需求和現金流,所以難以確定2017年度現金分紅的恰當金額。

過去,格力電器一直積極實施現金分紅:2014年至2016年累計分配利潤 288.76億元,占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潤的216.56%;2015年至2017年累計分配利潤198.5億元,占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潤的109.30%。 1996年至2016年,格力電器已累計現金分紅19 次,分紅總額達417.92億元,超過期間凈利潤的40%。

針對2017年度“特殊的、不分紅的”利潤分配預案,格力電器已在2017年年報中進行了專項說明:為滿足資本性支出需求,保持財務穩健性和自主性,增強抵禦風險能力,實現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更好地維護全體股東的長遠利益,公司2017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不實施送股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

根據 2018 年經營計劃和遠期產業規劃,格力電器預計未來在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資本性支出較大,為謀求公司長遠發展及股東長期利益,公司需做好相應的資金儲備。公司留存資金將用於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升級,以及智能裝備、智能家電、集成電路等新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但是,向來分紅大方的格力電器在凈利創下新高的情況下不分紅,仍然引來資本市場的強烈反應。4月26日,格力電器的股價下跌8.97%,至45.58元/股。深圳證券交易所就不分紅會否損害投資者利益,專門向格力電器發出問詢函。

格力電器表示,前述投資項目尚處籌劃階段,公司將盡快明確資金需求和現金流測算,充分考慮投資者訴求,進行2018年度中期分紅,分紅金額屆時依據公司資金情況確定。

據4月26日晚發布的格力電器一季報,2018年首季格力電器繼續保持業績的高速增長。今年一季度,格力電器營業收入395.6億元,同比增長33.2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8億元,同比增長39.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1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