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去年750億美元中國海外並購被取消 八成源自美國

在2016年中國海外投資翻倍增長的同時,中企海外並購被叫停和被取消的交易金額也呈現暴增的態勢。

據《金融時報》報道,2016年中國海外交易被取消的金額總數超過了750億美元,共有30多個對歐洲和美國企業的收購案因監管和外匯限制而被迫“流產”。2015年,被取消的交易金額約為100億美元。

即使受挫頻率明顯增加,但根據中國商務部1月16日發布的數據,2016年,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64個國家和地區的7961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11299.2億元人民幣(折合1701.1億美元),同比增長44.1%。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Baker & Mckenzie)和榮鼎咨詢(Rhodium)的分析則顯示,2016年中國對美國和歐洲的直接投資增加一倍多,創下94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62億元)的新紀錄。

國內監管收緊

專長在自貿區和跨境並購等領域的融孚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倪建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企海外並購受挫既有國內監管增強的原因,也有境外投資目的國限制和擔憂增加的原因。

“2016年下半年,國內對換匯出境的監管和限制明顯增強,現在都沒有放松的跡象。” 倪建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6年相關部門除了加強投資者在核心業務之外超過10億美元收購項目的審查外,還對土地、酒店、影視制作和娛樂資產等跨境交易新增了限制。安邦保險(Anbang Insurance)試圖以140億美元收購美國喜達屋酒店及度假村(Starwood Hotels and Resorts)但最終失敗就是案例之一。

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2017年很大部分的境外投資備案都可能不易通過。“2017年(海外並購)成交增長會很難。我們一些客戶的境外投資因不符合新的監管要求而暫時取消了投資意向。另外,也聽說已經簽了收購協議之類的企業,因為資金出境困難而流產。”對於2017年的海外並購前景,倪建林認為不太樂觀。

由於國內監管增強,《金融時報》報道稱,一名參與過中資跨境交易的人士認為,歐洲和美國的資產賣方越來越擔心與中國買家進行大型交易。另一名與中國內地買家打過交道的人也表示:“中國人越來越專業,但由於資本管制,賣方會優先考慮中國以外的潛在買家。”

被取消交易超8成來自美國

隨著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海外資產收購者,歐美市場對於中企的並購邀約態度也越來越謹慎。“國家安全”、“政府利益”等理由頻頻成為並購目的國加強審查和拒絕的理由。

據《金融時報》報道,2016年,總共有價值5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47億元)的10筆美國並購交易被取消,相當於被取消總額(750億美元)的近80%。一家中資財團試圖以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5.8億元)收購荷蘭集團飛利浦(Philips)位於美國的照明設備分部,但遭到了美國財政部下屬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阻撓。在CFIUS的審查中,近幾年來中國一直是被審查數量最大的國家。

2016年,中國美的收購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庫卡案也引起了公眾的關註以及部分德國政客的警惕,後者試圖限制中企在德收購甚至借機遊說歐盟推出並購審查體系。2016年,共計價值16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18億元)的20筆歐洲交易被取消,其中包括中國福建宏芯投資基金(FGC)擬6.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9.6億元)收購德國芯片制造商Aixtron一案。

雖然海外貿易保護主義的確存在擡頭趨勢,但普華永道歐洲並購合夥人王煒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所謂的國家安全審查在德國乃至歐盟都還是很寬的,跟美國形成強烈反差。”

以中國福建宏芯投資基金收購德國芯片制造商Aixtron為例,王煒說,該項目最終不是被德國政府否決,而是德國經濟部根據美國CFIUS關於國家安全的“新信息”收回了之前的“路條”,決定重新審核,最後中國投資者放棄了。

“從我個人的工作時間來說,現在正在啟動、推進,預計第三季度左右簽約、交割的項目進度正常,企業普遍認為對於戰略性產業並購,政府不會一刀切。”王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7年世界會有變化,德國、法國、意大利都會面臨國會和領導人大選,但對資本投資本國公司的開放態度不會有根本性的變化,換句話說,他們有更急迫的事情要做。”

進入特朗普時代後,中美貿易摩擦將更加頻繁地成為主流聲音。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趨向保護主義,而外資政策目前還不明朗。倪建林認為,從特朗普競選時所說的和目前的舉措來看,應該也會從保護美國企業的利益出發。

“美國政府一直擔心中國企業通過並購獲取關鍵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領域、觸及所謂美國國家安全的資產。”倪建林建議,赴美投資的企業應該密切關註特朗普政府外資政策的新動向,對在某些敏感行業的投資能否通過CFIUS的審查保持足夠的審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535

搞網購被投訴呃Fans錢翠翠嬲爆:我阻住佢做生意

1 : GS(14)@2017-05-07 15:26:26

■翠翠不時在網上推介自己使用的護膚品。互聯網圖片



上月誕下囝囝的葉翠翠不時在社交網分享扮靚心得,最近更轉做KOL搞網購,上月開帖表示聯絡了廠商,可幫fans以折扣價訂購3款護膚神器,本報收到讀者投訴,質疑翠翠欺騙fans的金錢:「葉翠翠幫fans訂貨話冇賺錢,實在太過份,她說的產品大約800元至1,000元,而且不會收任何費用,會免費寄給fans們,包括運費,哪有可能她可以完全免費為fans服務?如果每樣產品,她可以賺到100元至200元,已經賺到笑!」



■除了介紹護膚品,翠翠早前分享BB欄杆的用後感。互聯網圖片

■翠翠在fb搞網購,經常幫粉絲攞優惠。互聯網圖片


有人刻意扭曲

日前本報向翠翠了解,她表示:「我諗佢係嬲我冇幫佢買,因為嗰件產品真係好受歡迎,自己要照顧囝囝小王子,我冇時間覆到咁多人,又或者係可能我阻住佢做生意,因為我個page成日幫fans攞優惠,可能咁啱係開正佢個範疇。其實都好奇怪,件事又未發生,錢又未收,但又會有人咁樣做,相信佢應該係別有動機。」翠翠覺得有幾點要澄清:「我介紹好好用嘅黑眼圈護膚品,叫fans自己上網買,點知100個買完100個都話買唔啱,產品原來變壞咗冇效,有網店仲用我名義介紹,但其實我根本冇用過,所以自己搵廠商,但廠商話已經冇賣,就算?家好多人話我賺一、二百,好似知道係呢隻,根本其實佢唔知,因為廠商兩年前已經冇賣,同埋我一早講咗連運費,所以啲人刻意扭曲,呢個真係冇辦法。」



■上月產子的翠翠已和無綫結束賓主關係,之後她便轉做KOL。資料圖片

■生了小朋友的翠翠,仍繼續養貓。互聯網圖片


公眾人物要忍

餘怒未消的翠翠,昨凌晨到早上接連在社交網反擊:「這世界甚麼人都有,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請大家放心,我不會因一個怪人而影響咗」、「在娛樂圈咁耐,每次只係有人講冇我講,做公眾人物第一件事要學的就是忍!我都係一個普通人,都有父母,都有感受,都只係一個普通媽媽,同你一樣,買嘢想有優惠。」不少fans都留言撐她。採訪:小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07/200131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3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