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汇源2.5亿美元贷款之重:新生产线效果未彰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15/4NMDAwMDE5NzU4Ng.html

半年报业绩亏损警报尚未解除,汇源果汁(01886.HK)再次陷入巨额贷款超限的重压。

9月10日,汇源果汁临时停牌,事起2010年4月订立的3年期2.5亿美元贷款,因该公司的负债比率已高于协议订明的水平。这让汇源再次陷入资金链危机中。

在 给本报的书面稿中,汇源表示,“由于本公司的财务状况未能符合贷款的若干财务契约限制,该两项贷款在2010年中期业绩报告中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被分类为 流动负债。管理层正与银行磋商,争取豁免受若干财务契约的限制,将该两项贷款于2010年12月31日重新分类为长期负债。”

本报获悉,这2.5亿美元主要是用于购置果汁果乐生产线、投资兴建10条果汁奶生产线。

朱新礼表示,“截至2010年6月底,集团手头现金接近12.3亿元人民币,在考虑到未来经营中取得的净现金流和未动用银行信用额,董事会相信,即使贷款银行在明年6月底前要求我们实时偿还贷款,本集团亦有能力偿还或安排再融资。”

目前汇源正在与多家银行沟通,汇源要想渡过危机,则需要取得三分二的贷款银行的同意方能获得豁免并修订贷款协议,18家贷款银行最迟将于9月17日作出答复。

2.5亿元美元贷款超限

汇源于今年4月订立三年期2.5亿美元贷款,已经违反贷款协议条款,根据贷款协议,汇源的负债对净有形资产比例最高为0.65倍,负债对未计息、税、摊销及折旧前盈利(EDITDA)的比例最高为5倍。

汇源果汁为该笔2.5亿美元贷款给出的最高总合收益为276基点,息率为伦敦银行同业拆息加250基点。

汇源此次贷款违约曝光,再次将这家国内主要果汁生产商财政状况推向风口浪尖。

汇源果汁建议修订协议内容,包括将负债对净有形资产比例限制,由0.65倍放宽至0.7倍;负债对EDITDA的最高比例由5倍上调至7.75倍;汇源果汁向18家贷款银行提供50个基点的豁免费用,并寻求放宽协议负债比率至今年12月底。

9 月12日,汇源集团给本报的书面说明中指出,“本公司于2010年8月30日公布的2010年中期业绩公告中指出,今年上半年,公司订立了一项 2.5亿美元的长期贷款协议,贷款将自2012年4月30日起分三期偿还,每半年支付一次。另外,本公司截至今年6月30日止,尚有总值5600万美元的 银团贷款未清偿。”

汇源果汁上半年业报显示,由于2.5亿美元和5600万美元的长期银行贷款技术性地重新分类为短期负债,截至6月30日,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6.165亿元人民币。当期该公司流动负债总值为40.599亿元。

为汇源提供这笔2.5亿元贷款的银行包括工银亚洲、渣打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中信嘉华银行、民生银行、印度国家银行、台湾银行、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安泰商业银行、第一商业银行、台湾土地银行、台湾工业银行等18家银行。

汇源方面表示,正就此事积极与贷款银行进行磋商,管理层有信心双方可就豁免本公司受若干财务契约限制达成协议,管理层相信,此事件不会影响本集团的正常业务运作。

押宝果汁饮料

汇源这些贷款使用途径,一直未有明确透露。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陈静说,“这部分贷款主要用购买生产设备,投资兴建果汁果乐生产线和配套设施上。”

2010年3月26日,朱新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2009年9月汇源从欧洲订了60条生产线,今年将新建10家新厂,用于生产果汁果乐。“从这个月开始,已经有生产线到位了。”

今年上半年,汇源推出了新品果汁果乐,属于中国巿场首款推出果汁加汽复合饮料,汇源意图借此进一步扩大其果汁饮料产品品种。

9月14日,营销专家肖竹青称,“贷款的很大一部分汇源投到了果汁奶饮料上,汇源购置了10条生产线,每条生产投入1亿多元,10条10多亿元。”

“这10条生产线全国都有布局,陕西、江苏、北京、湖北等各有一条。这些生产线今年刚投资兴建,明年投产,设计产量都是很大。”肖竹青表示。

在半年报中,汇源列出了各主要产品的销售额占比,其中,中浓度果汁占销售额的36%,果汁饮料占33.1%,百分百果汁占18.9%。但是新推出果汁果乐的销售情况,汇源未作说明。而重金投资的果汁奶也是只字未提。

陈静表示,“目前果汁果乐销售并不理想,果汁果乐主打果汁可乐概念,在目前产品中并不看好。“

可口可乐并购被否后,汇源一度陷入资金链紧张,外界一直担忧汇源能否走出资金危机,猜测汇源通过哪些途径来筹集资金。

这次贷款超限从而将汇源的财务状况呈现出来,汇源纾困资金来源主要是多家银行,但也让其背负着沉重的负债包裹。

8月底,汇源果汁公布上半年业绩转盈为亏,净亏损为7225万元人民币。而7月28日,汇源也送走第二大股东达能,迎来新的二股东私募赛 富投资公司(SAIF)——达能将其所持有的股份约3.3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98%)出售给赛富投资,交易价格为每股6元,金额约为20.24 亿港元。9月6日,达能向赛富出让汇源果汁1.59072501亿股,占10.83%,套现逾9.5亿元。

赛富投资与汇源签订了“员工现金 收益计划”,该计划规定,在汇源业绩增长高于行业增长的情况下,赛富将其购买股份的7%-7.5%带来的净现金收益用于激励汇源管理层和员工。如果该计划 真正实施,汇源管理层和员工将会获得1亿期权的巨额激励。这变相的股权激励也减轻了汇源和朱新礼的压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91

3亿美元贷款绷紧汇源资金链朱新礼称有能力还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914/1804635.shtml


每经记者 李娇凤 发自北京
近日,汇源果汁被曝负债率过高,违反银行贷款协议,可能会被要求即时还款,从而引发了市场对公司前景的担忧。
对此,昨日(9月13日)汇源果汁向《每日经济新闻》发来新闻稿,解释协议的相关情况。汇源方面表示,公司管理层正与银行磋商,争取豁免受若干财务契约的限制,将两项总额达3.06亿美元的贷款于2010年12月31日重新分类为长期负债。
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表示,即使贷款银行在明年6月底前要求偿还贷款,公司亦有能力偿还或安排再融资。
“一旦汇源跟银行方面接洽,修改协议成功的话,公司的股价应该会企稳回升。”阿思达克港股分析师王珏表示,“但如果不能修改的话,汇源还可提出以向放款银行支付125万美元作为得到豁免的代价,表现出诚意,然后修改协议,再根据新的协议来重新运作。”
负债比率超银行限制
汇源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订立了一项2.5亿美元的长期贷款协议,贷款自2012年4月30日起分三期偿还,每半年支付一次。另外,截至今年6月30 日,公司尚有总值5600万美元的银团贷款未清偿。由于公司的财务状况未能符合贷款的若干财务契约限制,该两项贷款在2010年中期业绩报告中按国际财务 报告准则被分类为流动负债。
因此,汇源的流动负债项目,由2009年底的4.03亿元人民币激增至近26亿元人民币,负债比率也由2009年 底的28.8%升至今年6月底时的70.3%,明显超过了银行做出的相关限制。据悉,之前的贷款承诺为:任何时间的综合总借贷对综合有形净值的比例不得高 于65%;任何时间的综合借贷对综合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的比例不得高于5:1。
对此,有银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部分贷款银行对汇源的“诚信”颇有微词,因为贷款只是数月前的事,但汇源当时提供的财务预测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
汇源方面表示,公司管理层正与银行磋商,争取豁免受若干财务契约的限制,将该两项贷款于2010年12月31日重新分类为长期负债。
根据汇源公告披露,汇源欲向放款银行支付2.5亿美元的0.5%,即125万美元作为得到豁免的代价。
据媒体报道,汇源果汁需要取得三分之二的贷款银行的同意才能获得豁免并通过上述协议条款修订,银行将最迟于9月17日做出回复。
朱新礼:有能力偿还
值得注意的是,假如未能获得豁免,汇源便可能随时被银行要求即时还款。
不过,朱新礼表示,“截至2010年6月底,集团手头现金接近12.3亿元,考虑到未来经营中取得的净现金流和未动用银行信用额,董事会相信,即使贷款银行在明年6月底前要求偿还贷款,公司亦有能力偿还或安排再融资。”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汇源果汁总裁助理曲冰询问汇源与银行沟通的最新情况。对方表示,“我们在公告中已经披露了相关情况,不会再给予其他的回复。”
王珏表示,目前市场关心的是公司跟银行之间的沟通是否顺利。“今年7月底,赛富基金成为汇源的第二大股东,说明该基金已经将自己的利益和汇源绑在一起了。以赛富基金的运作能力来看,汇源跟银行就贷款协议的重新沟通应该没什么太大问题。”王珏分析道。
一旦汇源跟银行方面接洽,并成功修改协议,公司的股价应该会企稳回升;如果不能修改的话,汇源还可提出以向放款银行支付125万美元作为得到豁免的代 价,表现出诚意,然后修改协议,再根据新的协议来重新运作,一般银行都会同意的,毕竟汇源以前的运作还是可以的,所以再融资的可能性不大。“银行逼它还 钱,或是降低负债率,是得不偿失的。汇源手上有现金,但它要维持自己的运营,不能把现金都拿来还钱。”王珏说。
多因素导致业绩下滑
自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失败之后,朱新礼就开始重新建设品牌以及拓展新业务。汇源已占内地果汁市场50%以上的份额,但后来却以举债方式进军碳酸饮料市场,并在江苏昆山、四川等地投资建厂。
以生产碳酸饮料为主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都抢着在中国推出果汁饮品,唯独汇源反其道而行。
对此,王珏表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失败后,汇源需要重新建立销售网络,进军碳酸饮料市场也要花很多钱,所以汇源还是很缺钱的。
另外,2010年半年报显示,汇源果汁上半年出现了7224.7万元的净亏损,这也是该公司上市5年来首次出现亏损。
半年报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渠道和营销费用大幅上升。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用于推出新产品以及加强销售队伍建设的营销管理费用占营业支出的比重高达44.5%,达6.6亿元。
据悉,汇源果汁在2009年将销售代表从2008年的1160名扩充10倍至13000名,2010年中期又削减至8910名,短时间内的激进扩张带来了运营效率的下降和潜在的内部管理问题。
王珏还指出,汇源在今年的半年报中调低了果汁的毛利率,主要是浓缩果汁和糖价均高企,加上果汁饮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汇源的利润没有原来那么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15

民润1.3亿贷款到期债务阻碍华润“并购”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920/1876710.shtml

  每经记者 蔡木子 发自深圳
命途多舛的深圳民润农产品配送商业连锁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民润)依然“前途未卜”。
近日,持有民润47.76%股权的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产品,000061,SZ)公告称,其为民润提供连带担保的1.3亿元银行贷款已经到期。截至公告披露日,民润尚未履行还款义务。
农产品表示,由于民润账面反映已资不抵债,而公司重组事宜仍在进行中,尚未达成协议,担保损失存在不确定性。农产品已按两项担保总额的50%(6500万元)预计损失,确认预计负债。
早在2009年4月,民润就由华润托管,随后广东80多家民润超市改名“华润万家”,华润并购民润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昨日(9月19日)华润内部人士在 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解决债务问题,说并购就为时尚早。”此前曾有多个原民润供应商到华润处讨债,华润却表示:“民润和华润是两家不 同的公司,供货商应该去找民润讨债。”
事实上,农产品之所以决心断臂的根本原因就是民润的巨额债务问题。成立于1997年的民润超市,曾跻身 广东零售前三名。然而,由于经营不善,2005年以来民润累计亏损竟超过4亿元。农产品2010年半年报显示,其对民润的债权已达1.43亿元,并对债权 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
华润万家公共事务部助理总监刘岫军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债务问题一直是华润整合民润的难点之一。当初在与农产品谈合作的时候,双方就针对如何解决民润的巨额债务问题拟定过一个协议。”
刘岫军介绍,目前华润已经整合了约40家原民润门店,门店经营已经正常化。华润内部人士则对记者称:“现在看来,债务问题可能是收购唯一的拦路虎。但在华润内部,并购这样的明确字眼却尚未提及。”
此外,民润大股东汇科系统(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科)的不断施压,或许是华润在收购中一直保持谨慎的另一原因。
汇科在2007年10月购入英国安石基金手中持有的民润合计52.24%股权,间接成为民润大股东。按该售股协议,汇科为民润欠下安石基金一方的债务作担保,涉及1250万美元及1000万港元。
汇科指出,根据民润重组框架协议,重组的先决条件是深圳市政府提供1亿元现金及1.5亿元(之后增至2亿元)免息贷款,并且华润会向现有股东购入全部民 润股份;华润在接受了深圳市政府拨付的1亿元及原民润部分门店之后,却违反框架协议,没有及时从民润原股东手中收购股份。
汇科还透露,由于华润违约,连累自己被安石基金追索1219万美元连利息。有媒体报道称,汇科已经于今年4月上诉至法院,要求强制华润执行框架协议及向汇科作出补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82

华星光电获83亿银团贷款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21/5NMDAwMDIwMjA5Ng.html

由TCL集团(000100.SZ)主导的深圳华星光电8.5代线,所需245亿元资金问题取得突破。

10月20日,作为牵头行的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作为结算代理行的工商银行广东分行、建设银行广东分行,以及参加行深圳发展银行深圳分行,与华星光电签署总贷款额度为12.8亿美元(约83亿元)的银团贷款合同。

TCL集团高级副总裁、华星光电CEO贺成明称,“这意味着华星光电所需要的245亿元资金全部到位。”

245亿元资金到位

2009年11月正式启动的华星光电8.5代线,目前厂房主体结构完成过半,主要设备采购已经完成了前两部分谈判,而资金问题才是华星光电8.5代线推进的根本。

2009 年11月华星光电成立,TCL集团和深超投资各出资5亿元,而2010年1月和3月双方进行了两次增资。深超投资方面承担50亿元注册资金今年5月已经到 位,而今年8月TCL集团定向增发顺利完成募集了超过44亿元资金,再加上7月初TCL集团获得的深圳市和广东省15亿元财政补贴也已经到位,目前华星光 电手头的资金储备已经超过115亿元,这次获得银团贷款后其资金量将达到200亿元。

对于剩余45亿元资金缺口,贺成明告诉记者,“目前这部分资金已经到位,其中有部分是TCL集团自有资金,也在跟一些潜在战略投资者进行谈判,一些同业者可以通过技术和资金合作等方式来与华星光电合作。”

真正用于建设厂房和采购设备的资金需200亿元左右,而剩余45亿元则为专利许可和人才激励等储备的25亿资金,还有2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8.5代线明年第三季度将试生产,2012年底全面量产。

友 达光电近日宣布,计划建设11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而三星和索尼也有意联合投资11代线,这让外界对于国内多条8.5代线的前景担忧,对此贺成明表示,“全 球已经建设的10代线只有夏普,并没有任何厂家真的要建设11代线,因为从投资回报率来看11代线目前很难与8.5代竞争。”

5选2结果再次推迟

京东方8代线的主体厂房建设已经基本完工,近日也将通过A股定向增发来完成100亿元资金融资。北京国资旗下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诺将以15亿元参与认购。其余85亿从何处来尚未可知。

对于华星光电、京东方等在建生产线来说,昆山龙飞光电由于主要参与方友达光电的资金没有到位,目前处于停滞状态。在华星、京东方、龙飞三条8.5代线前期基建时,其他仍在等待审批的5条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的命运依然不明朗。

国 家发改委组织的高世代面板生产线“5选2”的遴选在近一年后依然没有结果,这为后来者提供了机会,同时供过于求的可能将降低。消息人士称,在之前打分环节 中,韩国LGD广州8.5代线和三星苏州7.5代线排在前两位,但是为了平衡各方利益以及获得核心技术,发改委在各方之间平衡,比如说台湾企业至少将有一 条线获批。

“5选2” 结果有望在年底公布,届时华星光电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而刚刚投产的京东方6代线和11月初将投产的南京中电熊猫夏普6代线都已经量产。

不 过,华星光电们仍然面临着液晶面板价格持续走低造成的亏损风险,来自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数据表明,自今年5月份开始,液晶面板的价格已经 连续6个月走低。10月份各尺寸液晶面板的售价继续下降,普通液晶电视面板的降幅在1%-4%,降幅最高的是LED背光源液晶面板,降幅达到6%,高于9 月份4%的降幅。

对此贺成明表示,“液晶面板行业有望在2012年进入增长周期。华星光电50%的面板将供TCL集团使用,同时也已经与国 内多家企业达成了销售面板的意向协议,而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每月3万片的产能将只能满足TCL集团自身的需求,2012年满产后其还需要一年多‘爬坡 期’,这一期间也可以继续寻找新销售渠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04

47家银行机构涉“天宝系”授信和贷款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07/2094877.shtml

  每经记者 李静瑕 发自北京
“这是一份带有‘密’字的文件,具体的内容,我不能向外透露。”安徽银监局的相关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该局已经收到了银监会关于“天宝系”贷款风险预警的文件。
这份带有“密”字的文件,让2004年“德隆系”的阴霾再次笼罩在了银行的头上。据悉,近日银监会已经向北京、安徽等三个地方银监局下发了相关文件。
“天宝系”的资金困境,也给银行贷款不良率带来了压力。上述文件的内容涉及,“天宝系”关联企业群形成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共计32.86亿元,群内总担保金额达25.64亿元,其中两企业之间互相担保金额8.76亿元。
“目前,我们已经采取了相关保全措施,有关口径可能最近几天对外发布。”当记者问及“天宝系”贷款的事情,建行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
据记者的了解,截至目前,除了一些银行基层尚未接到通知,相关银行已经开始了调查工作。一家股份制银行也表示,正在提交事情的申请。
相关数据显示,“天宝系”关联企业群涉及授信行和贷款行共计47家,其中最大贷款行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为群内提供贷款金额6.31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1.12%,最大的授信行为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为群内提供授信16.60亿元,占授信总额的10.33%。
知情人士透露,对天宝系的授信为100亿左右,已经贷款50亿左右,其中就有30多亿为不良贷款。根据相关报道,涉及贷款的银行包括建行、工行、农行、中行、交行等。
“其严重依赖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运作。”一分析人士认为。据历史资料显示,北泰创业在2001年以一个空壳公司注册,而2003年就在港上市,集资2.7亿港元。而在其上市刚开始的半年里,北泰创业一共集资了2次,共筹集现金5.35亿港元。
而擅长于资本运作的周天宝,正是天宝集团的创始人。2004年成功收购“ST松辽”——这个资本市场上平均每两年更换一个大股东,而1999年至今共经历了5次重组的壳公司。
与银监会在6年之前预警的“德隆系”的崩塌相比,“天宝系”暗藏的危机也并不小。
尽管目前披露的 “天宝系”不良贷款以及涉及银行家数,不及当年“德隆系”。不过,相关分析认为,如果“天宝系”崩盘,将给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造成严重的上升压力。市场人士认为,银行或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62

100%的房屋贷款制造的反效果  KLSE TALK - 歪歪理财记事本

http://yy-mylifediary.blogspot.com/2011/03/100.html?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KlseTalk-+%28KLSE+TALK+-+%3F%3F%3F%3F%3F%3F%3F%29

鼓励月入三千,年纪少于35岁的打工一族,连基本的10%买房头期钱都存不到,就能够贷款100%购买房屋,会是好事吗?

100%的房屋贷款在歪歪看来,只有助于房产业的需求量,让房产业商大赚钱,却让已经越来越钱不够用的打工一族背负沉重的房贷。

如果政府真的明白通货膨胀,让人民买不起属于自己的第一家房屋,就应该鼓励发展商,又或是政府自己发展更多的廉价屋,好让低收入的人民在避免背负百多或是 两百多千的房屋贷款,就能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第一间家,真正做到居者有其屋。

爱人的父母一见到歪歪,就急着把“好”消息告诉歪歪,要歪歪和爱人赶快贷款买屋子。

然而歪歪对于这个所谓的100%真的提不起劲,也只想到这计划也许会在一个五年后,就会发生bank lelong house也找不到买主的事件。

就像过去,政府为了刺激国产车的销量,协助普腾公司提高生意量, 而批准推出那么一个看似人民受贿的计划。

此计划让人民以少少的头期钱,再把汽车贷款的摊还期拉长到7或是9年,以便人民轻易符合资格贷款买国产车。

这所谓的汽车贷款分个7或是9年的分期贷款,看似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实际上却是让银行多赚更多的利息收入。

而人民换取提前享受有私家车驾驶的乐趣,却是需要为银行多打几年工,把更多的血汗钱当利息送给银行。

一个连10%头期钱(约十多二十千存款)也没有本事存的年轻人,被大人鼓励以100%借贷方式买屋,变相鼓励这些年轻不用多三思评估自己的能力,就轻易贷 款买了看似属于自己的房屋(未还清贷款,房屋是属于银行的),就只会让更经济能力还未稳固的年轻人成为房奴。

35岁在私人领域打工的年轻人,当你被这100%房贷所吸引时,先想想自己是否能够在往后的30年依期摊还该贷款。

当年轻人轻易的以100% 房贷买了屋子后,加上汽车的贷款,那么这年轻人往后的30年不就平白为还贷款而活?

当年轻的你背负房屋贷款,还有汽车贷款的时候,你还敢不敢辞职,去为了你的梦想从零开始打拼?

亲爱的大大们何时才会把人民的所得税用来建立更多的廉价排屋回馈给社会大众?

这100%贷款买屋计划根本就在为未来制造更多问题,把房产价格推高,让更多的人民买不起屋子。


后记;

每一件事情都有两面,此计划对于有节制的年轻人是好事。就败在社会里有节制能力的年轻人占少数。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年轻人欠下那么多的卡债,成为卡 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57

銀行不良貸款核銷 世路勞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rgq4.html

從銀行財報上經常看到各家銀行實現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貸款率雙降的好景象,中國銀監會每年也都說中國銀行業又取得不良貸款雙降的好景象,很多人因此產生了質疑,中國銀行業的貸款每年飛速增長,但不良貸款餘額卻不增反降,這是中國銀行業為了融資圈錢,掩飾內幕, 把不良貸款做成了正常貸款,利潤都是通過報表做出來的,而不是真實經營出來的。銀行不良貸款餘額不斷下降,說是做不來的不假,但是是銀行的財務制度處理 的,並無粉飾太平之意,銀行每年都對一部分不良貸款進行了核銷,只要銀行每年核銷的不良貸款高於新增加的不良貸款,則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就是逐漸降低的。

由於核銷的不良貸款必須用撥備金填補,核銷力度大,則總撥備金將降低,這將降低銀行總貸款撥備率。以往銀監會強化對不良貸款覆蓋率的監管,因此銀行業有對 不良貸款進行核銷的衝動,因為在同等資產質量和資產減值的前提下,核銷力度越大,不良貸款餘額基數越小,不良貸款覆蓋率越高。如果未來實施對貸款撥備率的 監管,且該指標定的太高,那麼貨款質量稍好的銀行就減少不良貸款的核銷,這樣中國銀行業將出現不良貸款餘額逐年上升的新景象。

    表1列出了幾家典型銀行從2005年到2010年中期對不良貸款核銷的情況。從這幾年看,我國銀行業加大了對不良貸款的核銷力度,多數銀行新增加的不良貸 款低於核銷的不良貸款,實現不良貸款餘額降低;也有一些銀行雖核銷力度很大,但因信貸管理不完善,不良貸款增加高於核銷的不良貸款,不良貸款餘額增加,如 民生銀行,2005年不良貸款餘額是48.3億,從2005-2010年中期共計核銷了43.9億,高於招行和興業,但2010年民生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 仍達75.1億。華夏銀行這5年半來對不良貸款核銷力度較大,5年半共核銷了76.3億,但2010年中期不良貸款餘額仍高達62.8億,僅比5年前的 71億稍有降低,而這5年半來,華夏行業不良貸款增長率僅109.3%,華夏銀行新增加的不良貸款卻較高。
 
交行不良貸款餘額是上升的,這主要是其對不良貸 款核銷力度不足,新增不良貸款較多。深發展這5年半的核銷力度最大,共計核銷了143.6億,這主要是深發展的舊賬太多,2005年不良率達9.33%, 其實這5年半來深發展新增不良貸款不多。這5年半來真正實現不良貸款下降是招行,招行即使不對不良貸款進行核銷,2010年中期的不良貸款餘額仍低於05 年的,而且招行這5年貸款增速僅低於興業,貸款增長了176.6%,這說明2005年招行對不良貸款的測定是較嚴格的。興業剔除核銷影響後的實質不良貸款 率仍是最低的,只有0.91%,與招商相當,興業銀行與招商銀行的資產質量最好,興業相對於招商、浦發、建行、交行,其不良貸款核銷力度最大,這就降低了 興業的不良貸款撥備金餘額,導致興業銀行高不良貸款撥備率,低總貸款撥備金率的一高一低的現狀。
 
這5年半來,興業銀行實質不良貸款增長高於招商、深發展和 建行,但興業銀行近5年半來貸款增長率最高,達222.5%,儘管建行實質不良貸款增長不高,但其貸款增長最低,僅112%。綜合考慮貸款增速和實質不良 貸款增速,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對不良貸款的認定是較嚴格的,並非是人們想像中的通過展期方式大量將不良貸款轉化為正常貸款。通過細分招商、興業、深發展、 建行(均是這5年實質不良貸款速較低者)的貸款投放行業,這幾家銀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均是佔比較高的,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不良率低,這就是它們近5年半新 增不良貸款較低的主因。
表1
 
05年不良率%
05年撥備金
05年不良餘額貸款
05年貸款餘額
五年半核銷總額
10年中撥備
10年中期不良貸款餘額
10年中期貸款餘額
剔除核銷後實質不良貸款
貸款增長率%
實質不良貸款增長率%
不良貸款核銷度%
剔除核銷後不良率%
興業
2.33
5112
5647
242361
3220
10846
3890
781650
7110
222.52
25.91
45.29
0.91
招商
2.58
13510
12167
471589
3136
26337
8850
1304428
11986
176.60
-1.49
26.16
0.92
浦發
1.97
10577
7431
377208
4624
19540
6465
1031069
11089
173.34
49.23
41.70
1.08
民生
1.28
4840
4828
377188
4388
17234
7512
937632
11900
148.59
146.48
36.87
1.27
華夏
3.04
4932
7104
233684
7626
12197
6283
489022
13909
109.27
95.79
54.83
2.84
深發
9.33
6233
14572
156184
14362
5136
2292
368488
16654
135.93
14.29
86.24
4.52
交行
2.4
12519
18068
752833
9060
40828
25333
2028609
34393
169.46
90.35
26.34
1.70
建行
3.84
63085
94469
2460130
29802
132672
65168
5215973
94970
112.02
0.53
31.38
1.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23

銀行搶灘中小企業貸款

http://www.p5w.net/newfortune/qianyan/201104/t3546699.htm

  發展空間巨大、銀行貸款議價能力高,以及預期中的政策扶持所帶來的銀行資本充足率的改善,成為銀行搶灘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的主要誘因。

  央行發佈的《2010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2010年新增人民幣貸款7.95萬億元中,有3.3萬億元源自中小企業,同比增 長22.4%。其中,中小企業貸款比年初增加1.7萬億元,年末餘額同比增長29.3%,增速比中型企業高11.5個百分點,比大型企業高16個百分點。 銀行通過各種方式搶灘中小企業貸款業務,是促使其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而它們所看中的,不僅僅是中小企業貸款巨大的發展空間以及對高利率貸款的認可,更有 預期中的政策扶持所帶來的銀行資本充足率的改善。

  中小企業貸款有利可圖
  首先,中小企業貸款發展空間巨大。中小企業佔全國企業總數的99.8%, 為社會提供了75%的城市就業,創造了全國60%的GDP,貢獻了50%的國家稅收,但該類企業的融資需求卻得不到相應的滿足。儘管增長勢頭喜人,但 《2010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2010年新增人民幣貸款中,銀行機構的中小企業貸款佔比僅為41.5%。中國有4000萬戶中小型企 業,資金缺口龐大,每戶50萬元的融資需求計算,中小企業市場有20萬億元的融資需求,當前實際得到滿足的信貸供給不超過1萬億元,未來5年內銀行還將處 於挑選客戶的階段。
其次,出於對中小企業償債能力差的擔心,銀行長久以來一直對中小企業採取惜貸的態度,直接導致了中小企業議價能力較弱, 為了獲得貸款,可以接受高利率貸款。以浦發銀行為例,60%以上的中小企業貸款利率上浮比例在20%左右。而面對中小企業的民生銀行「商貸通」業 務,2010年增量利率上浮30%,太原分行利率上浮51%。2010年,隨著「商貸通」貸款利率的提高以及業務的爆炸式增長,民生銀行的淨息差大大提 高,連續三個季度排在上市銀行首位。
最後,市場各方均對中小企業貸款持一定的政策扶持預期,也導致了各銀行集體搶灘中小企業銀行業務。相關人士預計,銀監會未來的風險權重調整會基本參照《巴塞爾協議II》的相關規定。通過降低小企業貸款的風險權重,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可以得到小幅提升。

業務創新各有側重
  基於上述原因,許多銀行開始克服中小企 業風險高和數量多而帶來的高成本等缺陷,大力發展專門針對中小企業貸款的業務,通過不同的方式規避風險,並寄希望於為中小企業提供除了貸款以外的增值業 務,如上市融資等。不管是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還是城市商業銀行,都以各種創新模式搶灘中小企業貸款(附表)。


建設銀行推出了專門針對網絡經濟的E貸通、E單通和E保通等貸款扶持業務。其中較有特色的是 聯貸聯保業務:3家(含)以上借款人,通過網絡自願共同組成一個聯合體,聯合體成員之間協商確定授信額度,向建設銀行聯合申請貸款,由建設銀行確定聯合體 授信總額度及各成員額度,每個借款人均對其他所有借款人因向銀行申請借款而產生的全部債務提供連帶責任。而且中小企業只需要由阿里巴巴誠信通客戶組建聯保 體,以聯保體成員之間互相擔保為依據申請貸款,就不需要提供抵、質押或擔保。
通過這一方式,建行不但降低了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的潛在風險,同時 可以通過一個原有客戶成功拓展數個新客戶,放射性地擴大貸款目標。截至2010年中,建行中小企業貸款餘額為13976.30億元,同比增速達到 15.1%,在公司類貸款中佔比達37.0%。到2010年三季度末,中小企業貸款餘額達到15125億元,其中對小企業的貸款餘額達到6817億元,新 增小企業貸款1300多億元,佔銀行當期全部新增貸款總額的近30%。通過提升中小企業貸款佔比,銀行貸款議價能力明顯提升(圖1)。

 
興業銀行則推出「芝麻開花」中小企業成長上市計劃,以中小企業成長上市為主線,根據其在初 創、成長、成熟三個階段的不同需求,在提供傳統銀行服務的同時,進一步使用投資銀行這一金融服務工具,橫跨直接融資、間接融資和現金管理等多個領域,定位 於為不同成長階段的中小企業提供相適應的專屬金融服務方案。同時,通過對中小企業改制上市流程、客戶集群類別、合作扶持渠道的研究,打造了IPO綜合服 務、集合債務融資服務、工業園區金融服務、擔保合作服務等九個金融服務專案,為扶持中小企業成長、上市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截止到2010年三季度,興業 銀行國標小企業貸款餘額3564億元,同比增長32.5%,佔整體公司貸款的58.8%。
除了業務上的創新,銀行也以配套的組織構架支撐中小 企業貸款的快速成長。以小企業金融服務比較發達的江蘇為例,轄內較具特色的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模式有三種:一是專營中心(分中心)模式,這是大多數銀 行機構採用的模式;二是信貸工廠模式,目前,建行、中行已用該模式在所轄全部二級分行建立了一級部制的小企業專營機構;三是離行式經營模式,如招行設立在 蘇州的小企業信貸中心。截至2010年6月末,江蘇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含國有、股份制、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共設有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 584家,其中總行級機構設有13 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10家),一級分行設有42家,二級分行、支行(含小企業信貸分中心、特色支行、鑽石團隊等)有360家,營銷人員5000人以上。

  民生模式 : 有限資源傾斜
  在中小企業貸款上具有先 發優勢的民生銀行,儘管受制於資本充足率,信貸增長相對偏慢,2010年三季度末貸款餘額較年初增長12.4%,慢於行業平均水平,但其仍然堅持向中小企 業貸款業務「商貸通」傾斜,2010年三季度新增貸款中有87%投向了「商貸通」,較上半年的59%進一步提高(圖2、3)。中小企業貸款不僅已經成為了 民生銀行的重要發展方向,而且在行業內也積累了一定的優勢。


與其他迅速跟進、推出類似「商貸通」產品的銀行相比,這種優勢更得益於體制上的保證,通過理 順事業部與分行之間的利益關係,大企業貸款收歸各大事業部,既有利於總行控制風險,又能避免出現分行缺乏做中小企業貸款動力的情況,讓分行全身心投入到 「商貸通」的發展,將有限的資源投入中小企業業務。
同時,通過商貸通+民生樂收盈+民生非凡管家系列產品,每位「商貸通」客戶可以帶來3個結 算戶,加上做透家庭,2-3年派生翻一番存在可能。而為瞭解決資本充足率問題,「商貸通」還通過一系列的手段來吸引存款,以此來改變資金需求主要依賴於公 司條線的現狀,將其存款派生比率由目前的30%提升至70%,基本實現資金的自我供給。由於這樣的存款大多屬於結算類資金,以活期為主,因而由此帶來的資 金成本率上升的壓力並不會高於同業。
由於「商貸通」以個人為貸款對象,計入個人徵信記錄,對貸款負無限責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貸款違 約率。同時,民生銀行通過建立一系列的標準化貸款流程以及貸後風險監控系統以降低整體風險。但是,在貨幣逐漸緊縮的情況下,如果出現2008年中小企業大 量倒閉的情況,則民生銀行將面對相當大的系統風險。即便這一「最壞」的假設不至於會發生,但隨著同業競爭的加劇,貸款利率也將承受一定的壓力。■

  聲明:本刊電子版已經獨家授權給

全景網

,未經全景網書面授權,禁止任何方式翻印或轉載。侵權必究。轉載聯繫電話:0755-83247179,郵件:[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73

命悬平台贷款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68378&time=2011-06-11&cl=115&page=all

作为最受关注的中国经济风向标,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可控的神话动摇
财新《新世纪》 记者 温秀 张宇哲 于宁 田林

 

  如果有什么是中国经济的指针,此时此刻,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健康状况。它正经历新一轮“体检”,答案6月底揭晓。

   “对于界定为非公司贷款类的地方融资平台,全部停止提款。”一家国有大行广东分行负责放款审核的人士向财新《新世纪》透露。

  多位银行人士证实,按照监管要求,不允许借新还旧、不能在不同银行间腾挪资金,新规要严格执行,适用于2010年6月30日前已签合同未完成全部放款的有关项目。

  “如同击鼓传花,停到谁,谁先栽。”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一位人士表示。上海市几个平台公司集体致信国开行,称如再不放贷,将面临700亿元的逾期贷款。

  一家环渤海经济圈的开发区管委会领导带着旗下几个融资平台班子,四处诉苦:“再不放贷,公司就没命了。”

  经过一年督察,银监会仍然发现新增平台贷款存在未对应具体项目、担保措施不落实、项目资本金不足或到位慢于放贷等老问题。

  4月初,银监会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11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工作的通知》(下称34号文),要求银行从5月起再次解包,去年的清理推倒重来,6月底再汇总结果。目前一些大行分行正忙于按要求重新测算现金流覆盖率。前述“严苛的规定”便来自此办法。

  受访的多位银行人士指出,银行合同一年一签,不是按在建项目放款,因此新的贷款合同一切都要按新规严格执行,从资本金、担保措施、贷款用途到拨备提取。如若不严格控制,平台公司贷款还有可能像去年在严打之下,仍然一年增加近1万多亿元。

  多次延期的分类拨备政策也将在6月底迎来大限,如果真按此拨备严格执行,对银行冲击颇大。不少银行都在想方设法将相关平台贷款转移出监管名单,以减少拨备,但现在“监管当局的融资平台名单进入容易出来难”。

  今年3月1日,审计署接受国务院指令,着手对31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政府性债务的全口径审查,为期两个月。审计署向国务院上交调查报告的期限也是6月底。

  接近审计署的知情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审计署这次调查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口径有严格定义,只有和政府债务直接相关的才被审计,包括有地方政府承诺、被人大纳入预算的,或是以财政资金担保的以及以财政未来收益担保的贷款。

  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是否真在那时正式摊牌?

多出来的5万亿

平台贷款的口径和定性仍嫌模糊,还是本有待厘清的糊涂账,央行的定义口径比银监会口径宽泛

  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究竟有多大?在经历了一年多的警示和讨论后,各方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口径。

  6月1日央行发布《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首度披露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有媒体按照官方数据2010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7.92万亿元简单推算,截至2010年末,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上限约为14万亿元。

  此前银监会内部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规模统计是超过9万亿元。央行统计何以突然又多冒出来5万亿元?这引得海内外投资者恐慌不已,电话打爆了投行。

  再加之路透社5月31日晚报道称“中国三大部门发改委、银监会、财政部准备在今年6-9月间,清理2万亿元至3万亿元人民币可能违约的地方政府债务,将部分债务转入数家新创设的公司”。6月2日,14家A股上市银行全线飘绿,银行股整体下跌3.96%。

  财新《新世纪》记者事后多方核实发现,这两件事本身均属误解。一位接近财政部的知情人士向财新《新世纪》记者透露,鉴于审计署正在对地方负债做 摸底调查,其中包括对政府介入过多的地方融资平台相关贷款风险的衡量,内部有讨论未来的解决方案。路透报道所言的方案从时间、内容、上均不可能。随后几 天,包括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吴晓灵在内的诸多权威人士均予以辟谣。

  央行报告的所谓数据,则是表达不严谨所致。一位央行调查统计司官员向财新《新世纪》记者分析称,这一数据是指“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基本不超过 30%”,也就是说,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有高有低,低的只有不到20%,最高不超过30%。

  他亦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央行对地方平台贷款的口径定义的确比银监会的口径宽泛。”剔除铁路系统等的项目贷款,央行公布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与银监会的口径是基本一致、数字相仿。

  据财新《新世纪》记者了解,央行将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和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行业的平台公司都统计在此范围之内,包括有商业还款来源的、有财政资金补贴的平台公司等。央行的统计数据是商业银行根据央行提供的平台公司的名录上报汇总。

  银监会有关人士则向财新《新世纪》记者确认,银监会亦是按照银监会的平台目录,要求各商业银行上报的平台贷款数额。与央行的口径相比,银监会的统计口径中,铁路贷款并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目前,铁道部体系负债约1.8万亿元,根据2011年2月铁道部发布的超级短期融资券的募集说明书推算,其发债融资约6000亿元,境内外银行贷款约1.2万亿元。

  对于平台公司的界定,2010年8月财政部、发改委、央行、银监会四部委曾联合下发的412号文(《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 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事项的通知》),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范围做了规定,即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所属事业单位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 资产设立,具有政府公益性项目投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包括各类综合性投资公司,如建设投资公司、建设开发公司、投资开发公司、投 资控股公司、投资发展公司、投资集团公司、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等,以及行业性投资公司,如交通投资公司等。

  在多位银行界人士看来,平台的口径和定性仍嫌模糊,还是本糊涂账,“对于平台公司的界定今天一个标准、明天一个标准,让银行很被动。”

  一家大型银行高管也透露,该行曾经做过一个模型,已对地方政府的负债进行测算和评估,然后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但很快就发现,“根本行不通。因为只知道一个平台在我行借了多少钱,但搞不清楚地方政府到底有多少个平台,又在别的银行借了多少钱。

从狂欢到乱象

从2009年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狂欢,到2011年担心即将进入违约高峰期,就是两三年时间

  这轮地方融资平台的狂欢,始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2008年到2009年。按照银监会和央行联合调查的结果,地方融资平台从2008年的不到2万亿元迅速变成2009年底的7万多亿元。

  “那两年,任何项目都前所未有的顺畅,不论是从财政获得拨款,还是从银行获得资金。即便不需要贷款的也从银行拿了不少钱。”一家国有银行江苏分 行的负责人坦言,借钱容易,就产生了盲目借贷,寅吃卯粮,过度负债的情况。在此过程中,平台资本金不到位,投向不合理,未来还款没有保证的现象开始层出不 穷。

  央行6月1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万余家,较2008年年末增长 25%以上;其中,县级(含县级市)的地方融资平台约占总量的70%。东部地区平台个数较多,占全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总数的50%,而剩下的“半壁江山” 中集结了大量的中部、西部地区县级贷款平台。湖南、江西两省县级平台占全省融资平台总数的比例均超过70%,西部地区的四川、云南两省的县级平台占比更是 高达80%。

  一家城投公司总经理总结了目前国内融资平台的发展路径:有些平台是专为政府投融资服务,基本是个“壳”,自去年出台了一系列整顿文件,要求清理经营业务的平台,而这些“壳平台”需满足整顿要求,地方政府直接把土地收储的职能划入其中,变成为了经营土地的平台。

  与此同时,一些变相融资平台也应运而生。采用该模式建设的项目,所有权是政府或政府下属的公司;政府将项目的融资和建设特许权转让投资方;投资 方是国有或民营的建筑企业;银行根据项目的未来收益情况为项目提供融资贷款。作为回报,项目建成后,企业将可以得到相关土地的使用权或特许经营权。

  这种方式是以往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承建基础设施项目的BT方式(Build-Transfer即建设—转让),是国外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常用方 式。即指政府通过合同约定,将拟建设的某个基础设施项目授予代建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由代建企业负责该项目的投融资和建设,合同期满,代建企业将该项目 有偿转让给政府。

  这一模式在国内最早由国开行用于建设地方基础设施项目,但据国开行人士透露,“今年已经停止做BT项目了。”最初国开行采用BT模式的初衷是可以隔离政府和银行的关系,达到市场化融资建设城镇基础设施的目的。 “现在的情况是BT项目本身没有现金流,企业的现金流也很紧张。”

  前述风险部门高管表示,他们已经注意到现在有不少新平台项目的变种,该行对类似项目高度警惕,要求分支行不予支持。

  地方政府对不同平台的资产腾挪也用到了极致,用一家平台贷款到了上限后就成立新平台,将核心资产划拨过去重新申请贷款,此类做法已成为业内公开 的秘密。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近日对“10川高速MTN1”“10川高速MTN2”两单中期票据的发债主体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下称川高速)处以 警告和注销其剩余发债额度的处罚。“这种处罚之严厉是业内前所未有的。”一位债券市场资深人士表示。

  今年2月和3月发行的这两期中票核心优质资产是川高速持有的成渝高速31.88%的股权。而去年4月16日,成渝高速(00107.HK)在港 交所发布公告称,川高速持有其股权将被划转给川交投,却并未事先在银行间市场做任何披露。根据市场专业人士估算,成渝高速被划转之后,川高速2011年的 现金流约为34亿元,对应的年须偿付利息则高达40亿元。(参见本刊2011年第17期报道“川高速城投债杯中风暴”)

  “到这两年,由于项目开工又适逢还款期,加之地方政府换届,既要上新项目,又要还旧账,各界担心平台贷款会在未来一两年进入违约高峰期。”这位负责人直言。

全覆盖奥妙

“一旦把平台贷款划归公司类贷款,政府解套了,但银行却被深度套牢”

  “整个端午节小长假都在加班加点,重搞解包还原。”工行内部一位人士透露。

  今年5月,根据监管要求,各家银行重新对平台贷款进行解包还原,重新界定其现金流情况。目前不少银行都在不舍昼夜地进行再次解包还原。接近监管 当局的权威人士透露,还原结果将成为随后根据现金流覆盖情况分类拨备的依据。不过多位受访的银行人士均表示,目前各界对于解包还原的执行情况千差万别。

   “是否属于全覆盖或半覆盖是动态的,每家银行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一位大行风险管理部高管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

  根据银监会规定,银行须依据平台公司自身经营性现金流覆盖情况,按照现金流覆盖比例将贷款划分为全覆盖(100%及以上)、基本覆盖 (70%-100%)、半覆盖(30%-70%)、无覆盖(30%以下)四类风险定性。并以此为依据,计算资本充足率贷款风险权重相应计提风险资本,其 中,全覆盖类风险权重为100%;基本覆盖类风险权重为140%;半覆盖类风险权重为250%;无覆盖类风险权重为300%。

  “实际操作中差别很大,很难统一。”银监会前述人士表示。

  在国开行上报银监会的对平台公司的分类认定中,“99%的平台公司都是全覆盖的。”国开行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在国开行的操作中,只要 有地方政府指定土地收入还款的项目,即便该土地地块尚未取得“四证”,也视同全覆盖。但按照银监会的规定,只有四证齐全的土地才可以做抵押,否则视为抵押 无效。“如果都按照这一标准,就没有几块土地能做抵押资产了。”一位商业银行人士亦表示。

  工行和建行管理层在3月底曾公开表示,平台贷款项目自身现金流可以全覆盖和基本覆盖本息的占比超过65%。“我负责的项目覆盖率经过几轮测算,早就过了100%。但在抵押质押品与信用折现怎么算的问题上还有很多讲究,政府会在土地问题玩猫腻。”一位工行人士称。

  工行去年年底披露的平台贷款余额在6000多亿元,接近工行高层的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一季度时工行相关贷款又有显著下降,而其现金流半覆盖、乃 至无覆盖的平台贷款,更是只有6%左右。有高管对此质疑,“难道这些平台贷款的资产质量在短短数月,就有显著好转?就会大幅减少?”

  再以一家国有银行沿海分行上报材料为例,其中称该行平台贷款中无现金流覆盖的仅有一家。而该行上任不久的负责人却直言,仅各地的地铁项目,就无 法通过自身的现金流实现覆盖,肯定需要政府补贴,怎么可能全省只有一家未覆盖的平台公司?这位负责人的一位属下随即回复称:“各家银行都是这么认定的,我 们也不能免俗。”

  从银行的角度,并不希望风险暴露出来。一位大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承认,目前各家银行的地方分支机构都在设法尽量把项目打扮成现金流基本 覆盖的模样,设法转入公司类贷款。此举的好处在于,这些项目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贷款支持,而银行又无需为此计提巨额的拨备,也不用担心不良贷款的短期激增, 个人被问责。“现在的平台贷款公司问题多多,但均对外宣称问题不大。”

  到目前为止,各家商业银行公开披露的数据和对外发布的信号显示,银行认为当前平台贷款余额已经大幅降低,风险可控,基本没有出现不良,不足为惧。

  “一旦把平台贷款划归公司类,政府解套了,但银行却被深度套牢了,以后政府无需承担责任,而银行的风险其实是不增反减。”前述大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承认。

地方政府心理战

“很多地方已经改由银行业协会牵头出面与地方政府进行四方会谈,但谁把协会当回事?”

   一位上海大型平台公司的人士向财新《新世纪》记者这般转述:今年4月,审计署有关人士来查账的时候,说过两句话,“第一句是,我们到其他地方审查后都没发现什么问题,估计你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第二句则是,账务要做到平台债务和政府没有关系。”他认为此话意味深长。

  接近审计署的知情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这次审计署的审计口径有严格的定义,有经营收益、城投公司互相担保、没有土地证的质押贷款都未纳 入其中,只有以地方政府承诺函、以财政资金或未来收益做担保的贷款才被审计。这一口径将远远小于央行和银监会的统计口径。“数字已经出来,究竟是多少,还 在严格保密中。”他说。

  另外,这次审计署调查的是地方政府的全面债务,并不限于平台贷款,时间跨度上从第一笔政府贷款开始查,跨过两轮金融危机(1997、2008)、两届政府。

  “也许是本届政府要给自己做个结论,本届的债务并不高,问题并不大。”一位市场人士如此评论这一审计。

  瑞银最新研究报告称,中央政府不大可能直接插手对地方政府的债务要求减记,因为中央并不清楚到底哪些政府真正缺钱,特别是在商业银行并未将相关平台债务计入不良贷款的情况下。

   由此,平台贷款的风险敞口变得微妙起来。来自国有信贷部门负责人担心,一旦有地方政府率先违约,将对其他地方政府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可能会出现攀比——你出现10多亿元的“窟窿”,我出9亿元的坏账就不算什么了。一旦集体违约,后果恐不堪设想。

  “富裕地区也缺钱。” 一家国有大行公司部负责人举例称,2010年,广东省全口径财政收入约1.18万亿元,居全国第一,但实际可支配收入不足一半;而广州市当年财政收入 3300亿元,可支配收入仅800多亿元。一家国有银行江苏分行的负责人透露,苏州、无锡、常州等财政实力雄厚的地方政府目前也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

  尤其是县域的空壳平台公司风险巨大。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在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指出,大量县域平台的贷款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一旦其中的20%出现损失,就会导致目前商业银行高达200%以上的拨备覆盖率大肆降低至50%的水平,风险不言而喻。

  一位接近监管当局的权威人士评价称,在银政关系中,商业银行特别是地方分支机构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均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即便有理性者,也如一位国有银行发达地区分行的行长透露,很多银行的地方分支机构都不敢直接与政府叫板,只好拿监管要求说事,但地方的行政掌管 对于解包还原、资本金补充和增加抵质押物的积极性并不高。他并称,历史上,地方政府的确有不少不守信用的“事迹”,现在正值换届,“新官不理旧账的可能性 也的确存在”。

  “沿海发达地区想少报债务,内地落后地区比如河北河南就想多报,想着万一被豁免呢。”前述接近审计署的知情人士说。

  一些欠发达省份已开始出现政府不合作现象。知情人士透露,云南省政府就口头知会各商业银行,他们的财力无法满足相应的现金流覆盖和还款要求。

  而地方监管当局同样左右为难:一方面是职责所在,不能坐视不管;另一方面,在地方任职,又不敢得罪地方官员,所以在对监管要求的执行上,千差万别。“目前,很多地方已经改由银行业协会牵头出面与地方政府进行四方会谈。”他直言,“谁把协会当回事?”

  但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总行信贷部门负责人看法仍较为乐观,他认为,如果地方政府一旦违约,那么当地的金融环境和政府信誉就会扫地,所以政府有钱不还,公开赖账的可能不大。

  “是否全覆盖有意义吗?比如,政府有三个平台公司,分别是全覆盖、半覆盖、无覆盖,如果原来政府承诺财政收入还款的一对一卖完土地还钱的项目, 不能获得后续的银行贷款,但地铁轨道都铺好了、地铁洞挖好的,不能停工啊,政府会想办法把全覆盖平台的钱转给无覆盖的平台公司周转。”前述大行风险管理部 高管表示,“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永远是一盘棋。”

  多位受访者透露,目前不少银行都在对相关平台贷款进行期限重组,在15年的还款期内,根据其项目的现金流规律做出调整。还有的则用新的项目贷款 后用于偿还平台贷款的债务。一位受访者称,平台贷款本质上就是政府的按揭,不少政府投资项目自身的现金流是不足以还款的,而是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税收优 惠、财政补贴实现的。对于这部分贷款如何认定,如何控制风险,各界存有争议。

断谁的现金流

监管部门早就对平台贷款的风险和处理措施给出了信号,数次给予缓期,之前政府和平台都不以为然,但这次是不是来真的?

  银监会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地方政府不认账。

  银监会4月下发的34号文明确要求,对于2010年6月30日前已签合同未完成全部放款,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放款:一是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 策、发展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信贷审核管理规定等要求;二是财务状况健全,资产负债率不高于80%;三是抵押担 保合法合规足值。

  34号文提出,对于符合上述三项条件的,不得再接受地方政府以直接或间接形式为融资平台提供的任何担保和承诺。前述国开行放款审核人士表示,整改后,对于符合三项条件的平台公司,将划入一般公司类贷款。

  34号文还要求健全“名单制”管理系统,在总行及分支机构层面分别建立平台类客户和整改为一般公司类客户的“名单制”信息管理系统;另一方面, 更加严格了信贷的准入条件。对于去年6月30日已经签订合同但目前没有完成全部放款过程的平台贷款,除了要满足国家各产业政策外,必须要满足平台公司财务 状况健全、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80%等条件,才能继续放款。

  根据目前的监管要求,经过银监、银行和政府三方签字转入公司类贷款的项目,将继续根据商业原则给予支持;而那些仍属于平台类,现金流覆盖不达标、资本金和抵质押不充分的项目,则不再给予进一步支持。“不新增、不展期、不准还旧借新”。

  按照监管规定,一旦有平台的贷款被宣布为不良贷款,就会进入全部银行的黑名单,所有银行都不准也不会继续贷款给这家企业,这将意味着有关公司面临现金流被切断。

  银监会自2009年中即开始提示融资平台风险,为何到2011年才下此重手规范?

  一位国有银行信贷部门负责人表示,监管部门很早以前已经对平台贷款的风险和可能采取的措施给出了信号,此后又数次给予缓期,但问题在于,之前政 府和平台企业都不以为然,没有当回事,还在不断地铺摊子、对资本金、抵质押和还款来源则未充分予以重视。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后,适逢大限将至,一旦从严执 行,部分准备不足的平台,“必死无疑”。

  原本银监会的平台贷款的政策是在建项目要继续贷款,避免出现半拉子工程,但不再给新建项目贷款。不过,近年来,为节约经济资本占用,商业银行对 项目的合同管理通常是一年一签,而不是按国开行的按项目期限的中长期合同管理方式,用款计划按照项目进度走。因此,在银监会收紧监管政策后,有的商业银行 在当年合同到期之后,对属于半覆盖的在建项目不再提供贷款。“这种很要命,本来没问题的都有问题了,其实该项目仍是老项目。”前述国开行人士表示。

  一位国有银行山东分行的行长透露,当下比较困难的反倒是当初不需要贷款的一些平台公司,“当初越牛的公司越是如此”。他解释称,当初这些实力雄 厚的平台公司根本无需举债,但各家商业银行纷纷上门营销,主动要求贷款。由于贪图当时的低利率,这些公司最终选择与不同银行签订一年期左右的短期合同。不 过,始料未及的是,后在监管部门的三令五申之下,各家银行都在设法收回到期的平台贷款,而且不予续贷。由于项目已经开工,资金进入支用期,平台公司手头拮 据,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

  “孩子已经生下,总不能掐死。”商业银行们希望对已开工的项目继续支持,同时希冀现金流覆盖未达到监管要求时,监管能网开一面,少计提风险资本。各家商业银行都在揣测,不知监管底线是否还有进一步宽限期。

风险化解觅径

“剥离方式不太可行,因为就意味着宣告地方财政破产”,地方政府怎样另辟蹊径?

   2010年,银监会内部统计显示,当时统计的7.66万亿元的平台贷款余额中,有26%(约2万亿元)存在着严重问题,包括借款主体不明确、当期债务偿还存在严重问题、以及/或将贷款用于自有资本或挪作他用等。另有4万亿元贷款的现金流不足以覆盖其本息。

  这也是外界多估计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敞口大约在2万亿元至3万亿元的由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这些项目并不存在付息的压力,还本高峰期 在2012年、2013年,加之届时地方政府换届等因素影响,在未来两年,一些“本届借钱下任还、借了新钱还旧钱”的真正的“还本风险”或有所加剧。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锡认为,是否有高达2万亿元至3万亿元的违约资产尚难定论,“如果孤立地看,单个平台可能不少都得死掉,但是从整体综合看,回旋余地很大。”

  针对前述路透消息中报道,银监会也参与了“剥离方案”的制定,银监会内部有中高层人士向财新《新世纪》记者澄清,银监会的职责是提示风险,报告情况,但不能代表中央决策。究竟如何处理潜在风险,还要中央拿主意,“说到底,是中央和地方的一场博弈。”

  所谓剥离是否可行,业界观点不一。

  一位商业银行风控资深人士认为,如果剥离地方政府债务,无异于走回头路,鼓励地方政府逃废债。“地方总觉得中央会埋单,所以依然会肆无忌惮地大干快上。”

  一位财政部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剥离方式不太可行,因为这意味着宣告地方财政破产。”他认为,首先应明确政府承担的公用事业的责任和义务哪些可以自己承担、哪些可以外包?这个思路一旦明确下来,才涉及已有的资产下一步如何管理、融资等问题。

  剥离债务,应是在极端情况下的办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以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达经济体的处理方法举例。而来自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和惠誉 的银行业分析师都认为,如果未来的资产质量若因此发生显著恶化,而银行的拨备覆盖和净资本又无法有效覆盖产生的损失时,仍预期中央政府会尽可能地提供财务 支持,这意味着中央政府的潜在债务会有较大增长。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的看法乐观,他认为地方融资平台的问题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与南欧等国的公共债务危机不同,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 贷款主要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而非为政府运营支出融资。债务的增长同时带来了政府资产的增长,并未导致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恶化。要解决债务危机,可以中央 替地方发长期建设债券或是允许地方政府直接发债,地方政府还可以出售拥有的近2万家国有企业,惟一的挑战是防止腐败和国有资产流失。

  今年以来,央行副行长刘士余亦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应推动地方政府发市政债,改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

  在央行的前述报告中,也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化解提出了制度性安排,认为地方政府应以市场化方式融资加强债务管理,要科学认证地方政府发行 市政债券的筹资方式,改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有效发挥市场对地方政府举债的监督约束,促进提高地方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最 大限度地降低地方政府融资风险。

  报告的主要内容则和央行行长周小川4月在清华大学的发言基本一致。周小川当时指出,通过“市政债+财产税”的组合,避免地方政府过度使用土地财政,能够形成约束力有效的资金流在时间轴上平移,有助于解决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融资问题。

  “央行正是希望在不改变现有行政体制、现行税制的整体框架下,从技术上寻求一些突破和改进,用地方债替代银行贷款。”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分析认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98

違約開始了? 雲南高速公路建設融資平台近千億貸款“違約”風波

2011-6-27  新世紀周刊




□ 本刊記者 溫秀 張宇哲 于寧 鄭斐 | 文仿佛只是一夜之間,銀行們就一躍而至地方融資平台違約 風險的前崖。

從2008年開始,中國的地方融資平台貸款從1.5萬億元暴增至當下的10萬億元左右。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地方政府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狂歡,迅速演變成一個巨大的問號:最終會演變成多少不良資產?

監管部門憂心不已,各種監管措施層出不窮。但銀行們不以為然。今年3月間,各家銀行在年報發佈會上尚且向投資者宣佈,平台貸款不良率不到1%,而銀行業資本雄厚、撥備充足,平台風險不值得擔憂。它們斷然想不到,會這麼快收到地方融資平台的違約 通知函。

這封來函來自雲南。今年4月間,雲南省公路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滇公路)向債權銀行發函,表示“即日起,只付息不還本”。該公司在建行、國開行、工行等十幾家銀行貸款餘額近千億元。

滇公路成立于2006年,負責雲南省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的建設、運營、籌融資和相關產業的經營開發。

“十一五”期間雲南公路總里程已達20.67萬公里,位居全國第三。超過其“十一五”原計劃的一半。這一加速度在2009年和2010年達到高潮,僅2010年的新增投資達到800億元。

但 是,高速公路收費的情況不容樂觀。當下中國的高速公路網長度已然可與美國媲美,但客運量則是另一幅圖景:除了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的城市帶周圍,如蛛 網密佈的高速公路上,除了空曠還是空曠。這在西南邊陲省份雲南,問題更為嚴重,這裡被稱做中國高速公路網的神經末梢。一個常識性的問題是,沒有足夠的車流 量,何來高速公路的收費現金流,何來貸款還本付息的源頭?

更關鍵的是,今年6月30日前,按照計劃,滇公路在建52條、4844公里二級公路建設將完成,這意味著有關貸款將正式進入還本付息期。

滇公路註冊資本50億元,在各家銀行的貸款餘額約900多億元,另有幾十億元的融資租賃。其中,國開行以200 億元左右的貸款成為最大貸款行,建行和工行貸款餘額也分別都超過100億元,建行還為該公司發行了40億元左右的理財產品。

滇 公路“不還本”的“催命符”一下,建行總行連夜派隊奔赴昆明,其他主要債權銀行隨即跟進。滇公路近1000 億元貸款總額,比幾家大行各自的不良貸款餘額都多!經過連日磋商和談判,雲南省政府要求滇公路撤回上述公函,並做出增資、墊款、補貼等承諾,以幫助該公司 暫渡難關。這其實已經是債務重組。

6月23日,滇公路有關人士向《新世紀》確認了以上事實,惟強調當時的情況不是故意違約,而是實在力所不能及,“希望銀行和社會各界能給予理解”。

“這事只不過從台面轉為台下,我們還是很不放心。”一位有關銀行的知情人士告訴財新記者。所有銀行都擔心此類事件或將引發各地政府融資平台的連鎖反應,所以對此事的處理如履薄冰,不敢深談。

但是,消息已漸漸在市場上蔓延開來。多位債券市場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已經聽聞此“噩耗”。“外界對融資平台的擔憂一夜間變成了現實。”6月,瑞信香港的分析報告宣佈,中國的金融風險已經開始“著陸”,對中國銀行業的評級由“增持”改為“減持”。

“我不相信地方融資平台此時會真的違約。但此事對大家心理上的衝擊之大已難以言表。”一位債券市場專業人士如此描述。

一封撤回的違約函

“如果不撤,銀行對相應貸款就要計作不良,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一位銀行人士憂心忡忡分析此事的嚴重

“已 經有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出現違 約的跡象了,比如云南。”6月初,一位銀行業內高層在回答財新記者有關地方融資平台風險的問題時說(參見本刊2011年第23期“命懸平台貸款”)。此 後,又有多位銀行業內人士向財新記者確認,雲南發生了公路平台無法還本付息,來函要求暫停貸款還本的事件。

“這家公司(滇公路)幾年前現金流就緊張,現在正屬於高投入的時候。

總體而言,中西部公路投資公司中,該公司不屬於最差的,但也屬於較差的。”國開行一位人士告訴財新記者。

滇公路于2006年5月28日成立,是雲南省政府的獨資企業,註冊資本50億元。截至2010年上半年,該公司資產總額為1314億元,負債1015億元,資產負 債率達到了77.24%,並呈上升趨勢。

滇 公路總經理姜志剛在一個內部會議上透露,該公司2010年下半年需要籌措資金193.8億元,其中支付到期貸款、融資租賃本息和貸款利息95.3億元,已 通車12條公路建設項目下半年資金需求為24.5億元,8條在建公路需資金約為66 億元,各種管養費用8億元。而“目前落實到位資金僅59.54億元,資金缺口134.26億元,資金籌措十分困難。

知情人士告訴財新記者,隨著超過40條二級公路集中在6月30日竣工,按照有關貸款合同,項目竣工即進入還本付息期,使得其銀行債務面臨大考。眼下尚無收入來源,政府的有關補貼還未落實,因此資金鏈告急,滇公路不得不向各家銀行發出公函,希望即日起“只付息不還本”。

“企業可能是想簡單了。問題很複雜。”雲南省當地監管部門有關人士分析認為。他透露,企業一直在和政府溝通,省政府也已採取了果斷措施,目前風險已經得以化解。

在 違約公函發出後,雲南銀監局和各債權銀行與雲南省政府進行了多次溝通。4月13日雲南省交通建設銀政合作座談會上,雲南省副省長劉平告訴在座的19家銀行 代表,省政府已出台多項舉 措,幫助雲南公路建設渡過難關,其中包括每年增加雲南省公路開發投資公司3億元資本金;同意省財政向該公司借款20億元用于資金周轉等。

一家債權銀行風險部門負責人告訴財新記者,雲南省政府做出了增資、墊款等承諾,並要求企業撤回公函,承擔還款責任。他並透露,省政府還有意幫企業落實現金流全覆蓋的相關條件,使企業後續資金來源可以得到保證。

滇公路在

中西部公路

投資公司中,不屬最差的,

但也屬於較差的

最終,企業從銀行“撤回了”前述函件。

“如果不撤,銀行對相應貸款就要計作不良,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一位銀行人士憂心忡忡地分析此事的嚴重性。

一家債市資深人士認為:“現在銀行並沒有出台具體的債務重組措施,風險仍然存在。”

資金籌措告急

負債率不斷上升而短期內沒有減虧趨勢,除了貸款一條道,滇公路無法通過其他渠道獲得資金,隱性負

債逐步轉換為現實負債

滇公路成立已五年,其內部數據顯示,合計實現8億元利潤,卻負債千億元。

該公司在今年4月宣稱,將繼續做好發行30億元企業債的前期準備工作,爭取年內實現發債。但滇公路並沒有赴債券市場融資的起碼財務條件。目前雲南的幾大城投債中,沒有滇公路的身影。銀行貸款是該公司唯一的資金來源。“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資產證 券化、債券等都對盈利有剛性要求,導致公司很難開闢新的融資渠道。”滇公路總經理姜志剛在一個內部會議上直言。

雲 南省政府關於組建該公司的《決定》中稱,公路開發公司作為政府信用融資平台,利用國家開發銀行的政策性貸款每年注入公路投資公司項目資本金;將國家補助的 相關公路項目資金、國債資金等注入公路投資公司,轉增公司資本金;“十一五”期間,省財政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中每年安排3億元作為資本金注入公司。

但根據該公司網站披露的基本信息,公司的註冊資本依然是成立之初的50億元,從未按照相關約定進行增資。

“這家公司資產負債率很高,去年就已經基本借不到錢了。”一位國開行總行人士告訴財新記者。按照國家對於高速公路項目的要求,負債率最高為75%,即自有資本金最少要達到25%。

銀 監會2010年嚴格實施了貸款的實收實付制度,滇公路貸款騰挪之路也日趨狹窄。姜志剛在2010年上半年經濟活動分析會議上表示,這一制度的落實將會“給 公司統籌調度和使用資金造成較大影響,可調度資金越來越少,今後還本付息資金來源難以落實”,“公司資金周轉將可能斷裂,無力償還銀行貸款本息,進而可能 對銀行造成壞賬損失,形成金融風險”。

姜志剛稱,國家對地方融資平台進行清理規範,影響了銀行加大投入的信心和力度,“公司以銀行貸款方式 籌措公路建設資金將面臨新的困難,貸款還本付息壓力逐步加大”。與此同時,“公司本身資產負債率不斷上升,虧損 繼續擴大,短期內沒有減虧趨勢”, 加之“項目徵地拆遷款、土地辦證費等資金支出,使隱性負債逐步轉換為現實負債”。

這家公司彼時尋求的解決之道是,加大二級融資平台的組建,力爭發行債券和上市融資也提上議事日程。但2010 年下半開始,監管當局對地方融資平台的全國性整頓,首先將二級融資平台的組建之路堵死。

此 外,該公司還計劃全力推進有關融資租賃項目的落實,力爭籌集到部分資金,適度緩解資金壓力。此前,2009 年5月,該公司通過固定資產售後回租模式,將該省收益最好的昆明至石林高速公路37.48億元的固定資產解出質押後,轉讓給國開行下屬的子公司國銀金融租 賃公司,再由公司在5年內以同期銀行利率加上租賃費逐年等額回購。這筆37.48億元的融資,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大的一筆固定資產融資業務,也是雲南省近年 來交通基礎設施第一筆獲得除銀行貸款以外的融資。此後又陸續與國營金融租賃公司開展三四單此類業務,融資額達50億元。

此外,雲南方面的知情人士透露,省政府還在想方設法,讓公司實現“項目自身現金流可完全覆蓋本息還款”,由此可將融資平台貸款轉為一般公司貸款,就可以持續不斷地獲得銀行的資金支持。

不過,項目自身現金流何來?有銀行人士表示質疑:根據該公司規劃,到“十二五”末期,也僅能“實現利潤(含績效兌現總額)10億元,實現沿線經營收入3.7億元以上”,何來還本付息的能力?

雲南公路夢

雲南地區多為山區,公路整體線路長、投資成本高、回收期長、交通流量小、收費收入低,卻修成了全

國第三大公路網

很難想象,遠在西南邊陲的雲南省,目前已經成為擁有全國第三大公路里程的省份,連續三年蟬聯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西部第一,雲南省自己形容為“天翻地覆的巨變”。

“要想富,先修路。”雲南是旅遊大省,公路是發展旅遊業的重要基礎。

雲南的山區半山區占國土面積95%以上,客貨運輸90%以上依賴公路。

“十 一五”期間雲南公路總里程已達20.67萬公里,這超過其“十一五”原計劃的一半。“十一五”末,雲南全省交通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2042 億元,是“十五”期間的2.58倍,這一加速度在2009年和2010年達到高潮,僅2010年的新增投資達到800億元。在“十一五”規劃中,雲南公路 建設投資超過原計劃的一半以上。

2005年,雲南省政府決定成立滇公路,將省屬收費公路資產及相關資產、債務和部分人員劃歸其所有,目標是“積極開展資本運作,加強國際合作,盤活存量資產,構建融資平台,多渠道籌資融資”。

國開行總行有關人士告訴財新記者,雲南公路整體線路長、成本高、投資回收期長、交通流量小、收費相對低。國家對西部地區修建高速公路雖然給予15%的資金支持,但雲南省修建1公里高速公路的平均建設成本為5000余萬元,而東部或中原地區卻只需要2000 余萬元。

滇公路近年在高負債經營、效益困難的情況下,仍然逆勢而上,舉全省之力加快高等級公路建設。

“雲 南的交通建設貸款,幾乎年年有問題,年年貸。”一位大型商業銀行高管向財新記者透露,該行總行就曾駁回分行的大額貸款申請,但分行的負責 人數次向總行訴苦,稱當地除了有政府背景的一些基礎設施,實在沒有項目可做,如果不准其發放貸款,分行的生存就將面臨壓力。該行甚至動員地方政府的要員親 自出面,到總行公關,得到相應貸款。

交通和鐵路一直是爭搶的貸款大戶。有未來的收費權做質押,有政府和鐵道部的信譽做擔保,交通運輸廳和鐵道部一直被視為優質客戶,不但貸款容易,而且較基準利率均有下浮,很多執行的都是固定利率貸款。

一位雲南省公路開發投資公司的高管坦承,“對雲南省這個高山峻嶺的邊疆省份,即使延期50年,要還清雲南省高速公路的建設本息也非常艱難。”

與“取消收費”賽跑

二級公路取消收費以後,中央補助資金將成為還貸的重要來源。但銀行也擔心,這些補助資金是否會被

當地政府再度挪用

為什麼“難關”會出現在現在?

按 照雲南公路開發計劃,將於今年底前完成在建52條、4844公里二級公路的建設任務,其中要在6月30日前竣工的就多達40余條。這些公路的累計投資在 700億元左右。這些二級公路開工項目之多、覆蓋地域之廣、建設里程之長、投資總額之大,在雲南省交通建設史上前所未有。

為什麼雲南省趕得這麼急?是因為一項國家政策:取消二級公路的收費在即。

早 在2008年9月,針對一些地方出現的違規多次轉讓收費公路收費權,交通運輸部、發改委、財政部共同頒佈《收費公路權益轉讓辦法》的新規,宣佈自2009 年起到2012年年底前,東、中部地區逐步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使全國政府還貸二級收費公路里程和收費站點總量減少約60%。西部地區是否取消政府 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由省(區、市)人民政府自主決定。

2010年6月18日,雲南省政府和省交通運輸廳召開新聞發佈會,明確表示,雲南省暫不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的收費。

雲 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唐文祥在這次發佈會上表示,暫不取消收費有利於加快雲南省二級公路的發展。他透露,雲南二級公路在建項目里程4901公里,“總投資 645億元,現在才完成投資46.5億元”。“一旦取消二級公路收費,這些在建項目將無法得到中央的政策性資金支持,出現嚴重的融資困難問 題,難以繼續建設”。

2011年6月20日,交通運輸部會同發改委、財政部等,聯合啓動了全國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同時要求西部省份按照 國家規定,加快推進取消國家還貸二級公路的收費工作。而在2010年決定暫緩執行上述政策的雲南省亦表示,將儘快完成在建國家還貸二級公路建設,並鎖定債 務,力爭在明年6月取消收費。

雲南省主管交通的副省長劉平在今年4月中旬表示,要確保6月30日前同步完成各州市二級公路的竣工驗收。若因無法鎖定債務和里程而影響爭取國家補助的,由相關州市自行承擔償債責任。

一家銀行公司部負責人表示,二級公路取消收費後,通常有兩種變通之策,一種是採取年票制,這種方式可以保證開發公司在未來數年仍有較為穩定的現金流收益;一種是前述中央補貼,雲南能享受到的補貼幅度即60%左右。

這將成為還貸的重要來源。

所 謂中央補助資金,是指中央財政從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後新增的成品油消費稅收入中安排的,用于補助地方開展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工作的專項資金。按照 規定,處於償還債務階段的公路,中央財政對各地安排的補助資金實行封頂控制。一種基本方案是補助資金封頂總額=鎖定的債務餘額×補助比例,其中西部地區的 補助比例在60%左右。

但是,一旦補貼沒有及時被用于還款,而被挪作他用,“未來項目的還款仍將面臨巨大的資金缺口。”前述負責 人稱。

某國有銀行風險部負責人承認,銀行還沒有系統性測算取消收費後對相關公路交通平台的影響,但衝擊顯然存在。

政府財力幾何

城投公司等地方融資平台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備受關注,特別是“中西部經濟不發達地區尤其令人擔憂”雲南財力並不充裕,今年該省沒有參與國家首批應急煤庫,便是因財力問題。

雲 南省的《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 2010年雲南省全省財政總收入完成1809.2億元,比上年增收318.5億元,增長21.4%;今年1至4月,全省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39.5億 元,比上年同期增收74.9億元,增長28.3%;但地方一般預算支出增長更快,達到582.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支151.9億元,增長35.3%。

雲南總體經濟發展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處於較低水平,各級財政實力較弱。2010年,雲南省GDP總量7220.14億元,在全國排24位;人均GDP2320美元,在全國排名倒數第三,排名29位,僅高于甘肅和貴州。

宏源證券一份雲南地區城投債調研報告顯示,與GDP排名稍有不同的是,雲南省財政收入占GDP比重較高,財政實力排名約可提升至前20名,但雲南省財政平衡情況較弱,其一般預算赤字占一般預算收入比重位列全國前十幾名。

中西部地區對於中央轉移支付均較為倚重,數據顯示,雲南省財政支出對中央轉移支付的依賴程度維持在60%左右。

不止公路開發公司,各級財力還需應對其他平台公司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雲南地區平台公司約有近20家,僅昆明市就有8家,已發行城投債的省級平台公司有3家。宏源證券調研城投債時,選擇了雲南的4家城投公司作為樣本:滇投、雲鐵投(雲南鐵路投資有限公司)、雲投(雲南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和紅河開投,雲鐵投和雲投是省市級平台,滇投和紅河開投是市級平台。

其 中,雲鐵投從明年開始有還本壓力,之前政府給的都是建設資金,但是公司表示明年開始政府會逐年加大撥款數量;紅河開投目前債務壓力不大,公司所有的建設融 資資金先上繳財政局,財政再將資金劃撥給公司進行公路建設,公司表示財政廳自然來兜底負責還 款;滇投採用的是“土地用來還債,融資用來滇池治理”的方式,從今年起債務壓力較大,計劃購買500萬畝地;雲投還本付息方面,目前集團還本壓力比較輕, 債務大部分是15年-20年,近年付息即可。

自去年以來,地方融資平台貸款受到監管當局的警示,來自城投公司等地方融資平台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備受境內外投資者的關注,特別是“中西部經濟不發達地區尤其令人擔憂”。一位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告訴財新記者。

盡 管監管部門已出台多項措施,推動地方政府補充抵押物做實地方融資平台。但業內人士認為,地方財政收入捉襟見肘,普遍採用的土地抵押方式存在很多方面的問 題,一是債券違約時能否真正執行抵押土地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二是即使能夠進入拍賣程序,變現也具有相當難度;三是目前抵押土地的評估價值可信度較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