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富士康百万机器人战略:是豪赌也是无奈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028112441825/

借着摩擦出来的火花,在刺耳的摩擦声中依稀可以看到一排排装满螺丝的机械手将一个个金属框摩擦得闪着寒光。金属框作为iPhone4外壳的一部分,正通过流水线组装成成品从深圳龙华富士康运往世界各地。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都以低廉的人工取胜,代工巨头
比亚迪就 是以人工替代机器工作而成功。现在,富士康作为中国制造的标杆企业,正通过配备机器人来提高资金和劳动力的组合配置比例,向西方工业生产模式靠拢。以人工 替代机器的时代正在过去,现在是用更多的机器来武装人。这些不需要灯光和空气,没有感情,最重要的是可以无限复制的机械手臂正被郭台铭作为跨越中国制造的赌注。作为富士康的总裁,他管理着全球最为庞大的代工队伍,刚刚通过内迁完成了中国制造的大陆布局,但在劳动力短缺和工人成本上涨等压力下,这次他被迫通过机器人来实现提前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制造的代工日不落帝国,在短期内弥补用工空缺并逐渐摆脱对不可持续的廉价劳动力的依赖,而实现全球交货的代工版图。

100万台机器人

11月19日,染着时尚黄色头发的郭台铭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2012年富士康将以日产千台的速度制造30万台机器人,用于单调、危险性强的工作,提高公司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这是郭台铭首次明确了富士康的机器人战略目标,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26个园区的几十万名员工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尽管三个月前,郭台铭就已声称未来3年投资至少1000亿元,引入100万台“机器人”,但当时更多人觉得这是个玩笑。

作为代工的主要成本,人力资本的剧烈消耗让富士康产生了用机器来替代人的冲动。在过去的10年间,富士康充分利用了中国从高收入国家取得高质量设计然后将其转变为廉价量产品的能力,通过120多万人的代工队伍将富士康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商,其中仅中国大陆就有超过100万的工人。

事实上,富士康早已为机器人计划有过准备。公开信息显示,富士康的SHZBG鸿超准产品事业群已专门成立自动化机器人产品处,近两年也在全国各地招聘机器人应用工程师。

“和一年前的两次大幅加薪一样,这次郭总发布的机器人计划我们内部完全不知情。不过郭总所指的机器人,应该绝大部分是机械臂和少部分的低智能化机器人”,富士康内部人士称,目前富士康在应用的1万台机器人绝大部分也是机械臂

如果说一年前富士康的大规模内迁是为了应对跳楼事件和加薪的影响,借机完成了在中国大陆的布局,这次富士康的机器人计划被认为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制造的新跨越,同时也是新挑战。

“如果机器人计划实施成功,富士康将突破对人工需求的天花板而实现全球化布局”,富士康一位具有国际经验的台籍人士表示,物流是代工企业另外的一块重要成本,全球化布局能大幅降低富士康的成本,富士康这次大额投资巴西就是为了压缩到美国的物流成本

被迫推到台前

在富士康内部,机器人计划并不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甚至连富士康的员工在巨大的机器人声势下也没有感受到机器人带来的失业威胁。“我觉得这更像是郭总激情爆发的演讲,我看不到处于产业前沿的富士康发展机器人的内发动力在哪里。”富士康一位内部人士如此评价。

富士康目前使用的机械臂每个成本在十万元人民币以上,机器人的成本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简单地看,机械臂能够24小时连续工作,其工作时间是工人的三倍。机械臂的成本相当于雇用三个普通工人一年的成本(目前富士康普通工人的年薪约为3万~4万元),这样一个机械臂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第二年就可以创造大量的利润了。

不过,这些不需要灯光和空气,也不需要感情的机器人,实际性价比可能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不管是机器人还是机械臂,维护成本非常高,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到按周来计算和对精密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生产完一个产品后原生产线上的机械臂和机器人需要重新调试,基本就等于报废了。机器人取得成本和技术的突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短期内根本不现实”,富士康的一位台籍中层称,机器人只能用于生产线上的前端工作,而富士康的核心是后端的组装,机器人实际上能替代的工序不到50%。“比如说iPhone4上组装的螺丝,机器人很难保持这么高的精度,只要没对准,iPhone4和机器人都将报废。”

相比富士康的经济成本问题,富士康的上述内部人士认为,机器人引起的失业社会问题是一个更大的难题。“富士康如果一裁员必然引发劳工组织的关注而重新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郭台铭,从一个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的小厂老板做到代工行业老大,被认为是站在制造业前沿最具智慧的人。

“100万台机器人战略肯定是豪赌,但可能也是无奈。”富士康内部人士称,富士康在内地开出了非常有竞争力的工资,但在郑州等地的工厂都出现招不到人的现象。现在的90后大都认为,反正都是打工为什么不去沿海。

富士康在郑州目前仅有5万人,远低于其产能规划,在成都等地情况也大幅低于预期。而规模一直是代工企业在低利润环境下生存的重要推动力量。

上述富士康台籍人士称,富士康深圳的工人成本比美国人力成本最低的州只便宜了40%左右,工资在一般消费电子的成本中占比约为30%,再考虑到物流成本,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只有不到10%。关键是,中国的劳动力工资还在不断上涨

富士康宣布120亿美元投资巴西也是为了大幅压缩到美国本土的物流成本,这一投资额接近富士康过去一年多内迁投资额的总和

推出机器人计划这个决定之前,富士康已经感受到了中国制造业的寒意。“富士康成本控制已经远远超过2008年,严控出差,而且很多地方只能坐火车。”富士康内部人士表示。

富士康2010年员工成本总计5.65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16.5%,2010年净亏损达2.183亿美元。即使受益于近年来苹果产品的井喷,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富士康仍然没有摆脱亏损的局面。

成本均衡年代

为了应对一年前的跳楼事件的批评,富士康提高了工资并向内地搬迁来抵消成本。富士康准备推出机器人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这更像西方工业的生产模式。

士顿咨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考虑到人民币的升值因素和美国工人相对价高的劳动生产率,到2015年,中国制造业的净劳动力成本将与美国相当

作为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的人力成本升高后,已面临两难境地: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与西方相比没有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不采用则只能眼看着代工向人力成本更低的印度和东南亚等国转移。

富士康内部人士称,在人力成本的推动下,中国以代工为代表的制造业已经进入成本均衡年代,利润已降无可降。“以前来料加工(EMS)的单子,你出一毛我出九分,现在大家都不降价了,只能拼技术保障。”

富士康只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中国制造目前的困境是实业空心化,大量游离实业的游资推高了原材料价格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推动了人力成本的上涨,人力成本上涨后更多的企业没有利润将导致更多的资金从实业中撤离。”太和投资负责人王亮称。

作为与机器人自动化生存出路对应另外一极,更多的中国制造的重心流失到了人力成本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和南美等地。

目 前郭台铭正在加速全球化布局。在郭台铭11月19日明确了机器人计划的同时,也再次明确了巴西12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而在越南和印度的工厂富士康早已开 始布局。在此之前,笔记本代工第二大巨头台湾仁宝在巴西工厂早已开始运作,另外一位代工巨头台湾胜华科技等也早已开始了在越南等地的部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99

台通十四倍豪賭 搶中華電生意

2012-4-2  TCW



這是一個小公司十二年內三次轉 型,決定「豪賭」,以掙得做「長生意」的故事。

去年底,台北市光纖到府委託建造營運(BOT)案開標。以台通為首的「台灣智慧光網公司」得標,商機粗估五百億元。去年九月才掛牌上市的台通成了網通股的 領頭羊,去年底開標之後到今年三月初,股價最大漲幅達四八%,遠超過大盤同期的兩成。

有趣的是,台通的資本額不到七億元,是老牌網通股台揚、合勤控的六分之一與七分之一,卻以小資本額持股七八%,與帆宣、真毅、麟瑞合組台灣智慧光網,將在 二○一五年前投資一百餘億元、完成三千公里光纖網路鋪設。此案若順利進行,台通等於是挑戰資本額一百倍大的中華電信,要提供台北市民頻寬比現行提高至少一 倍(一百Mbps)、價格打九折的光纖網路。

先不論,台通運轉一個投資金額是資本額十四倍以上的案子是否是豪賭,因為今、明兩年台灣智慧光網還會增資。這背後,成立三十一年的台通,歷經三次轉型才走 到今日的心態,更值得玩味。

首次轉型:擺脫價格戰從電線、通訊線賣到光纜

台通董事長李慶煌在二十歲時,向父親借了兩萬元,創立電線電纜公司;當時台灣經濟起飛,李慶煌很輕易就拿到訂單,現在的大同、台塑企業總部與台北知名飯店 等大型建物內,都有他賣出的電線。需求強到賣價是成本的三倍以上,李慶煌回憶,「真是賺到半夜也會笑。」

當時台通是全台第五大電線電纜廠,但線纜廠日趨M型化。老大哥華新麗華資本額三百六十一億元,足足是台通的五十二倍。

一九九○年後,當華新麗華、太電等對手仍然固守電力線標案,且價格戰日益激烈時,李慶煌眼見電腦出貨與通訊標案起飛,立刻決定轉移戰場,不能只拚大量低毛 利的產品,以免與大廠硬碰硬。此外,他也積極投資工廠自動化,並轉以中華電信等網路通訊標案為主。

事實證明,李慶煌是對的。「後來電力線標案競爭太激烈,沒虧就不錯了!但我們做(網路)通訊線,毛利率起碼都還有兩成,」李慶煌說。

轉向網路通訊市場,讓台通與中華電信、遠傳、台固等電信服務商密切往來。

二○○○年時,李慶煌注意到,標案出現了「光通訊」這樣的新項目,而且占標案總金額很快就超過兩成,極可能是未來主流,他心想光通訊不做不行,又開始轉 型。

光通訊進入門檻高,因此,李慶煌先從瑞士進口光通訊元件接標案,當時高達一倍的獲利讓他好生得意,但不到一年,二○○一年就碰上網路泡沫、光通訊長達十年 的大蕭條期,「只是光纜的原料跌價損失,半年就五千多萬了!」台通發言人陸秀芳說。就連鴻海、台達電、華新麗華、錸德、華宇等公司的光通訊轉投資,在那一 波也多是鎩羽而歸。

洗牌的苦日子裡,李慶煌一邊小心計算獲利接單,一邊承攬遠傳等電信業者的零組件物料管理,勉力維持微薄利潤,○四、○五年甚至還出現虧損。

在虧損期間,李慶煌緊盯大廠少著墨的特殊規格線纜研發,例如國際規格光纜外徑十二毫米(mm),台通能做到九毫米,因為大廠不做的,就是他的機會。「我最 重要的三大武器,就是價格、配合度與機動性,」李慶煌說。

二次轉型:走出大蕭條星國給機會做光通訊整合

第二次轉型的機會,有部分是老天賜與。

○六年,台通在新加坡淡馬錫控股集團公司、新科電信引荐下,承接了第一宗新加坡電信標案。新科電信會引荐台通一起承包此上百億元台幣的標案,是因為二○○ 一年納莉風災重創台北市捷運時,李慶煌僅花了一週就交出其所需要的特殊線纜元件,解決了新科搶修捷運工程的大難題。

這個標案也讓台通從光纜供應商轉型為光通訊系統整合商,大量投注研發能量,除了主動元件外的所有光通訊零組件,台通都能自行生產。接案也從新加坡一路輻射 到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每股稅後盈餘(EPS)逐步提高,○八年金融海嘯時還創○四年後新高,○九年起則都超過三元。

三次轉型:想做長生意靠電信服務避開產業震盪

但,之前的經驗卻告訴李慶煌一件事:如果只能趁產業興起,搶快去吃甜頭,永遠只能享受一小段波段。他想改變。

這次的光纖標案,台通想轉型為電信服務商。陸秀芳說:「不轉型,台通可能只賺幾年;轉成功了,就可以避開產業的劇烈震盪。」在李慶煌眼中,電信服務商把網 路架設好,用戶不分晝夜使用,等於無時無刻在印鈔票,穩定獲利也讓中華電信成為高殖利率必選股。

確實,這次是個豪賭。一,未來四年得先行投資建設,每年將吃掉台通一元至兩元的每股獲利。二,目前台灣智慧光網團隊均來自硬體廠商,但電信營運商偏重軟體 服務,兩者營運竅門截然不同。

李慶煌能不能突破中小企業只能「逐機會」而居的限制,完成他心目中所謂的「長生意」的夢想,還需要時間印證。但他做出抉擇,並已在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35

台通十四倍豪賭 搶中華電生意

2012-4-2  TCW



這是一個小公司十二年內三次轉 型,決定「豪賭」,以掙得做「長生意」的故事。

去年底,台北市光纖到府委託建造營運(BOT)案開標。以台通為首的「台灣智慧光網公司」得標,商機粗估五百億元。去年九月才掛牌上市的台通成了網通股的 領頭羊,去年底開標之後到今年三月初,股價最大漲幅達四八%,遠超過大盤同期的兩成。

有趣的是,台通的資本額不到七億元,是老牌網通股台揚、合勤控的六分之一與七分之一,卻以小資本額持股七八%,與帆宣、真毅、麟瑞合組台灣智慧光網,將在 二○一五年前投資一百餘億元、完成三千公里光纖網路鋪設。此案若順利進行,台通等於是挑戰資本額一百倍大的中華電信,要提供台北市民頻寬比現行提高至少一 倍(一百Mbps)、價格打九折的光纖網路。

先不論,台通運轉一個投資金額是資本額十四倍以上的案子是否是豪賭,因為今、明兩年台灣智慧光網還會增資。這背後,成立三十一年的台通,歷經三次轉型才走 到今日的心態,更值得玩味。

首次轉型:擺脫價格戰從電線、通訊線賣到光纜

台通董事長李慶煌在二十歲時,向父親借了兩萬元,創立電線電纜公司;當時台灣經濟起飛,李慶煌很輕易就拿到訂單,現在的大同、台塑企業總部與台北知名飯店 等大型建物內,都有他賣出的電線。需求強到賣價是成本的三倍以上,李慶煌回憶,「真是賺到半夜也會笑。」

當時台通是全台第五大電線電纜廠,但線纜廠日趨M型化。老大哥華新麗華資本額三百六十一億元,足足是台通的五十二倍。

一九九○年後,當華新麗華、太電等對手仍然固守電力線標案,且價格戰日益激烈時,李慶煌眼見電腦出貨與通訊標案起飛,立刻決定轉移戰場,不能只拚大量低毛 利的產品,以免與大廠硬碰硬。此外,他也積極投資工廠自動化,並轉以中華電信等網路通訊標案為主。

事實證明,李慶煌是對的。「後來電力線標案競爭太激烈,沒虧就不錯了!但我們做(網路)通訊線,毛利率起碼都還有兩成,」李慶煌說。

轉向網路通訊市場,讓台通與中華電信、遠傳、台固等電信服務商密切往來。

二○○○年時,李慶煌注意到,標案出現了「光通訊」這樣的新項目,而且占標案總金額很快就超過兩成,極可能是未來主流,他心想光通訊不做不行,又開始轉 型。

光通訊進入門檻高,因此,李慶煌先從瑞士進口光通訊元件接標案,當時高達一倍的獲利讓他好生得意,但不到一年,二○○一年就碰上網路泡沫、光通訊長達十年 的大蕭條期,「只是光纜的原料跌價損失,半年就五千多萬了!」台通發言人陸秀芳說。就連鴻海、台達電、華新麗華、錸德、華宇等公司的光通訊轉投資,在那一 波也多是鎩羽而歸。

洗牌的苦日子裡,李慶煌一邊小心計算獲利接單,一邊承攬遠傳等電信業者的零組件物料管理,勉力維持微薄利潤,○四、○五年甚至還出現虧損。

在虧損期間,李慶煌緊盯大廠少著墨的特殊規格線纜研發,例如國際規格光纜外徑十二毫米(mm),台通能做到九毫米,因為大廠不做的,就是他的機會。「我最 重要的三大武器,就是價格、配合度與機動性,」李慶煌說。

二次轉型:走出大蕭條星國給機會做光通訊整合

第二次轉型的機會,有部分是老天賜與。

○六年,台通在新加坡淡馬錫控股集團公司、新科電信引荐下,承接了第一宗新加坡電信標案。新科電信會引荐台通一起承包此上百億元台幣的標案,是因為二○○ 一年納莉風災重創台北市捷運時,李慶煌僅花了一週就交出其所需要的特殊線纜元件,解決了新科搶修捷運工程的大難題。

這個標案也讓台通從光纜供應商轉型為光通訊系統整合商,大量投注研發能量,除了主動元件外的所有光通訊零組件,台通都能自行生產。接案也從新加坡一路輻射 到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每股稅後盈餘(EPS)逐步提高,○八年金融海嘯時還創○四年後新高,○九年起則都超過三元。

三次轉型:想做長生意靠電信服務避開產業震盪

但,之前的經驗卻告訴李慶煌一件事:如果只能趁產業興起,搶快去吃甜頭,永遠只能享受一小段波段。他想改變。

這次的光纖標案,台通想轉型為電信服務商。陸秀芳說:「不轉型,台通可能只賺幾年;轉成功了,就可以避開產業的劇烈震盪。」在李慶煌眼中,電信服務商把網 路架設好,用戶不分晝夜使用,等於無時無刻在印鈔票,穩定獲利也讓中華電信成為高殖利率必選股。

確實,這次是個豪賭。一,未來四年得先行投資建設,每年將吃掉台通一元至兩元的每股獲利。二,目前台灣智慧光網團隊均來自硬體廠商,但電信營運商偏重軟體 服務,兩者營運竅門截然不同。

李慶煌能不能突破中小企業只能「逐機會」而居的限制,完成他心目中所謂的「長生意」的夢想,還需要時間印證。但他做出抉擇,並已在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36

10億豪賭「分拆上市」黃粱一夢 劉益謙撤退同方股份隱秘路徑曝光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13/wMMzA3XzQxODUwMw.html

「目前是否進行有關分拆上市的資本運作,我並不瞭解,但此次投資,我相信會是長期持有的過程。」一年多前,當劉益謙挾十億巨資入股同方股份(600100.SH)時,其接受記者採訪的話言猶在耳,但如今,其與同方股份的緣分卻似已在數月前便畫上句號。

4月11日,同方股份2011年年報顯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09.6億元,淨利潤7.0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和48%。

同方股份稱,投資收益增加是公司業績變動的主因。年報顯示,當年公司非經常性損益5.87億元,同比增2.99億元,主要以所持百視通15.466%股權參與重組獲得廣電信息(600637.SH)股權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形成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所致。

截至2011年末,同方股份2010年年報中還穩居二股東之位的「法人股」大王劉益謙,卻已與大增的收益無關。

2011年年報顯示,截至當年底,劉益謙已從公司前十大股東中消失,而第十大流通股股東金鷹成分股優選基金僅持600萬股。這意味著,同方股份2011年中分紅後,持股高達1億股的劉益謙或已在2011年底之前清倉。

2010年10月中旬,劉益謙對同方股份的前景信心滿滿,但被寄予厚望的這筆投資,最終卻讓叱咤資本市場多年的他兵敗「同方股份」。

「分拆上市」成黃粱一夢

即便規模超百億的公募基金恐怕也難以花10億元買一隻股,而劉益謙卻敢於豪賭。

2010年4月28日,同方股份公告稱,大股東清華控股擬公開轉讓所持的5000萬股,當日起接受報價。

同年5月11日,受讓方揭曉,劉益謙以21元/股獲得該股權。

2010年10月中,國家有關部門批覆,同意其受讓上述5000萬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耗費10.5億元後,劉以5.03%的股權成為同方股份二股東。

2010年5-10月,同方股份一直徘徊在20-23元,甚至一度跌至19.73元,這就使得該筆股權轉讓還未正式到戶就已形成賬面虧損。

「21元每股的價格有點高。」斯時,上海一位熟悉劉益謙的私募人士便向記者坦言。那麼,劉益謙動用10.5億巨資入股同方股份的勇氣從何而來呢?

「投資同方股份的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中它的分拆上市概念。」轉讓協議獲批當天,劉益謙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解釋道。

2010年4月初,坊間傳出有關監管層發出上市公司可分拆子公司創業板上市的消息,同方股份則被視為「分拆上市第一股」。

該股斯時公告稱,「公司正研究相關政策和規定,評估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科技領域及環保、水務、建築節能等節能減排領域的業務境內外分拆的可行性,依此擬定所屬控參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方案。」

儘管劉益謙對該筆指向「分拆上市」概念的投資信心滿滿,但有關政策導向卻漸漸轉變。

2010 年3月底,證監會有關人員表示,「明確允許」境內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創業板上市,但需滿足六大條件。同年9月,有關人士又表示,創業板原則上「不鼓勵」 分拆上市,只有主板一些大企業滿足特定條件,才可申請創業板分拆上市。及至11月,監管層稱,「從嚴把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創業板上市。數月內,政策 態度逐步趨嚴。

2011年,一度被市場炒得火熱的「分拆上市」概念隨著監管層態度的變化成為浮云,同方股份的分拆計劃就此觸礁,2010年11月,曾攀至31.57元的同方股份應聲回落。

截至目前,同方股份分拆上市杳無音信,因2011年5月實施10轉10股派1元分紅除權,2012年4月12日,該股僅為9.69元。

劉益謙緊急清倉

儘管劉益謙2010年底便已得知巨額投資或被「分拆上市」概念撞腰,但因其受讓比例超過5%,必須鎖定半年才能在二級市場買賣,否則其所有收益歸公司所有,這也讓劉益謙難以及時脫手。

2011年6月27日,等待實施完同方股份上述高轉增的分紅和其股份半年鎖定期解禁後,劉益謙便迫不及待地開始清倉行動。公告顯示,當日,劉益謙售出80萬股。

「劉 益謙此時僅售出80萬股是故意為之。」上述私募人士告訴記者,送股後,持有1億股的劉益謙最初微量減持,是為規避有關政策紅線,為之後的大規模拋售做準 備。完成上述減持後,劉益謙持有的同方股份佔其總股本的比例由5.03%降至4.99%,「規避了有關持股份額超過5%的股東減持需及時披露的規定」。

果然,2011年第三、四季度,劉益謙開始大規模減持。

同方股份2011年三季報顯示,劉益謙當期共減持4731萬股,截至當年9月末,其僅持有5189萬股,佔總股本的2.61%,從二股東滑到第三。

2011年四季度,劉益謙和他所持的5000餘萬股完全消失在前十大股東之列。

按清倉時間段的股價計算,劉益謙斥巨資投資的同方股份似乎並沒有給他帶來預期投資收益。

同 方股份除權後,劉益謙投資成本約10.45元。2011年6月27日,劉第一次減持日的最高價僅10.67元;2011年三季度,該股均價僅9.4元,高 摸11.47元,低探7.78元。2011年四季度,該股繼續走低,最高10.46元,最低僅有6.97元,均價約8.5元。

這意味著,如按其減持期間的均價計算,劉益謙10.5億元投資,即使加上現金分紅500萬元(稅前),其賬面資產也不到9億元。

「按有關股價,劉不虧損的可能性較小。」上述私募人士坦言,雖然劉的成本為21元/股(除權前),但加上投資團隊的人力成本、交易費用、時間成本等,其在同方股份中的該筆投資成本在23元/股之上,除權後約每股11.5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64

0億元鑽石商機 港資壟斷7成5 低價豪賭 點燃台灣觀光崩盤未爆彈

2012-11-05  TWM
 
 

 

台灣開放大陸旅客來台,旅遊業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旅行業賠本接團、導遊代墊團費、餐廳飯店被賒帳、台灣購物店不敵港資軍團進逼邊陲化的現況,全都不忍卒睹。陸客來了,台灣為什麼賺不到人民幣?

︽今周刊︾獨家直擊陸客團操作實況,專訪港資購物站,掀開陸客團層層黑幕。

撰文‧李建興、賴琬莉 攝影.陳俊銘十月六日,適逢中國十一長假的第一個周末,上午十一點不到,台北一○一大樓前的信義路上擠滿了十幾輛臨停的遊覽車,偌大的廣場集結數百名引頸企盼的人群,他們不是周年慶的搶購人潮,而是等著登上一○一觀景台的大陸觀光客。

鏡頭拉到入夜後的高雄六合夜市,短短三百五十公尺長的大街,映入眼簾的是一攤攤被長長人龍包圍的攤商,鼎沸的人聲充斥著內地的鄉音,更有店家吆喝員工加快手腳的催促聲。而這天,隨著日月潭的住宿人數破表,距離日月潭百里之遙的台中市旅館同樣應接不暇,讓許多業者不得不回絕臨時投宿的散客??。

總之,這一幕幕「人民幣淹台灣腳目」的繁榮景象,自從二○○八年開放陸客來台後,就成了台灣觀光業欣欣向榮的絕佳寫照,不僅是台灣在經濟百廢待舉中的唯一希望,更為國人編織出一幅幅美麗的消費場景:大陸客來了,人民幣也來了!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到八月陸客來台超過一七○萬人次,是去年同期的一.五四倍。人潮帶來了錢潮,若以陸客平均每人每天花費二百五十美元(新台幣七千五百元)計算,今年前八月就已經為台灣創造了九四三億元的商機,以此估算,全年更將衝破一千四百億元。

績優旅行社驚傳倒閉

陸客大餅真相現形

但是,人民幣真的淹到台灣人的腳目了嗎?就像國王的新衣,當大家都沉浸在虛假的謊言中,不願承認真相,事實卻赤裸裸的攤在陽光下。台灣承接陸客量第十一大的華曜旅行社倒閉,硬生生拆穿陸客團來台旅遊的榮景。

華曜旅行社去年的接團量在全台四○七家的地接社(台灣接待外地來遊的旅行社)中,排名第十一,任誰也沒想到,在陸客大餅越撐越大之際,一個業績頂尖的大咖旅行社,居然會走上窮途末路?

時間回到兩個月前,九月十三日,專門承做大陸觀光團的地接社華曜旅行社累計跳票超過五百萬元,成為第一家被觀光局勒令停業的陸團地接社。倒閉當天,華曜手上承接的二十六團、五九八名陸客成為燙手山芋,在觀光局協調下,由台灣租車旅遊集團旗下的建明旅行社接手,「當時,司機罷駛、導遊不幹,怎麼辦?總不能丟臉丟到大陸去,只能咬牙善後。」台灣租車旅遊集團總經理徐浩源表示。

然而更驚人的災難還在後頭!旅行業者透露,華曜一倒閉,其積欠給餐廳、飯店、遊覽車、購物店,甚至導遊代墊的呆帳全都無處可討,中華民國旅行公會全國聯合會祕書長許高慶證實,事後幾天就接到某中部餐廳業者的哭訴,埋怨華曜還有兩百多萬元的帳款沒付!「你想想看,一家小餐廳被華曜倒兩百萬元,如果再多幾家倒閉旅行社,大家怎麼活?」業界更盛傳,華曜債留觀光業的金額,高達上億元。

「但最令人膽戰的是,這恐怕不是最後一個,許多未爆彈正一觸即發!」許高慶語重心長地說,華曜案絕非特例,到了年底結帳之際,很難預料旅行業,甚至整個觀光業是否會出現排山倒海的倒閉潮?對此,專接陸客團的高雄漢王飯店董事長暨南台灣觀光產業聯盟總召集人林富男憂心急籲:「問題再不解決,恐怕演變成台灣觀光業全盤皆輸的局面!」然而,令人納悶的是,明明原本是一塊能夠雨露均霑的陸客大餅,怎麼最後成了禍延百業的產業災難?

病因一:兩岸業者關係不對等地接社壓低身段 間接墊高大陸業者姿態「陸團來台,從一開始兩岸旅行社不對等的關係,就種下禍因!」一位目前已經逐漸淡出陸客市場的旅行社業者,一語道破台灣旅行社業者心中最大的痛。

他分析,目前大陸有二一六家旅行社承接陸客來台業務,再把生意交由台灣的四○七家地接社承接。就供需面來講,已經形成二搶一的白熱化局面,偏偏對岸的組團業務又是各一級行政單位(省或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分治,若以大陸目前有三十四個省、市來算,每一地其實只掌握在六、七家業者手中,換言之,四○七家台灣地接社在各省只能和六、七家業者往來,等於大陸每家組團社的生意,平均由台灣的六十七家業者去搶食。

「這好比六十七個男孩要同時追求一個女孩!」該業者忿忿地表示,在這樣不平等架構下,造成了台灣地接社為求生意,壓低身段、甚至委曲求全的荒謬現象,也間接墊高大陸業者姿態。舉例而言,目前大陸組團社大多以八天七夜人民幣五千元行情攬客,也就是業者俗稱的每人每夜六十美元,但在多搶一的局面下,台灣業者卻以二十美元、甚至十五美元的﹁自殘價格﹂接團。

以經營陸客醫美團聞名的正安旅行社董事長吳碧蓮說,依業界生態,大陸組團社扮演仲介角色,頂多只須支付機票費,而其他費用則全由台灣地接社負擔,但地接社卻用三成費用接團,「你能想像嗎?媒人的紅包居然收得比聘金還多!」導遊出身的創新旅行社董事長李奇嶽更進一步透露,儘管目前枱面上,業界和對岸已協議得在四十五天撥款來台,但在台灣人為求生存,竟然普遍默許組團社在出團後九十天才付款,「甚至還傳出三加三(出團三個月後向大陸請款,再過三個月才撥款)!」也因此,根據旅行社業者估計,目前大陸組團社就尚有五十億元款項還沒付給台灣,這等於有一百二十萬名的陸客是由地接社墊錢接客。「更嚴重的是,若以每月接團量四十團的大型旅行社來說,光九十天的利息,就高達一百萬元!」而就在地接社「錢沒來、團照出」的怪象下,風險只好轉嫁到其他業者身上!例如旅行社向下賒欠飯店、餐廳和遊覽車業者的帳款,早已是公開的祕密,甚至不少旅行社還會要求導遊代墊。也因此,地接社的競價惡果,居然成整個台灣觀光業的共業。

摒除延後收款的扭曲現象,依旅行業者細算,地接社一接團,光花在每位團員的車資、住宿、餐費、門票、導遊費、稅金等雜支就足足要一萬四千四百元,但地接社實質團費收入卻只有四千二百元(以每夜二十美元計),等於每接一個陸客就要倒貼一萬元。

病因二:惡性競價、轉嫁風險﹁錢沒來、團照出﹂ 接一陸客倒貼一萬元為了填補資金缺口,只好靠「購物退佣」解套。業者就分析,以目前陸客團來一人賠一萬元的額度估計,地接社要回本,就得要讓團員的人均消費衝高到二萬元才行(以購物店五成營業額退佣行規來算)。其實購物退佣在全球的inbound(接外國團來本地)早已行之多年,並無原罪,但在割喉流血的業態下卻倒果為因,成了業者廝殺後止血止痛的嗎啡,整個行業充斥著「不問接團價格、只問購物業績」的「賭團」現象。

「有一次,我們的團才剛路經水果店不到五分鐘,旅行社業務就來電質問,為何沒進XX水果店?」擔任八年導遊的小鳳就無奈地說,地接社現在連水果店都「綁」!而林富男也舉例,還聽說有地接社會在途中忽然以簡訊下旨,要導遊捨A購物店轉枱至B店,「很顯然的,是和A店的抽佣比例沒談攏!」於是,時下的陸團地接社,關心的不再是景點好不好玩,而是「有沒有開?(業者的行話,指業績達成與否)」,萬一業績遲遲未達標,中途「補行(額外多停購物站)」就不足為奇。

病因三:港資購物集團橫掃千軍殺價成風 優質本土旅行社棄守陸客大餅雪上加霜的是,在一起起的內亂未平下,卻有一波波的外患進逼。「香港商業模式來台,更是一場『傷口撒鹽』的災害!」一位曾經營過旅行社和鑽石購物店的大老級業者娓娓道來。他表示,台灣當前的亂象,其實對於早在十年前就和陸客交過手的香港人來說,已司空見慣了,因此挾著豐富的經驗,從港資的旅行社到港資購物店,就將當年的操作手法一路複製來台。

首先在旅行社方面,不少本土旅行社業者指出,由於港資旅行社歷經十年的割喉洗盤後,存活下來的多是財力雄厚或有港資購物店背後奧援的旅行集團,因此看到台灣這塊處女市場,根本不畏競價,而且價格殺得更凶,為的就是能掌握市場,最後再一一將殘弱不振的同業蠶食殆盡。

幾年下來,態勢早已昭然若揭!雖然目前在台具有港資背景的旅行社家數占不到市場的五%,但卻掌握了三成的陸團市場。攤開去年在陸客接團量前二十大的地接社榜單上,就有七家具有港資背景,至於剩下的又有八家具有港資入股,等於只有五家是純台資經營。值得注意的是,在殺價成風後,讓不少優質且大規模的本土旅行社宣告棄守陸客大餅,像東南、鳳凰、雄獅等幾乎都在陸客市場銷聲匿跡了,反而剩下一些規模不大,卻勇於豪賭的「小鬼當家」!

於是,被視為旅行社救贖者的購物店,成了港資大展身手的舞台。本土購物店業者分析,生長在購物天堂的香港業者,比台灣人更懂得如何操作市場,「除了傳統的退佣模式外,港資更擅長用預付佣金、旅遊贊助和融資調度等手法,收買台灣旅行社!」所謂的預付佣金,有別於陸客購物金額退佣的模式,而是先以每位團員一千五百元的代價預付給旅行社,超過一千五百元的再以比例退佣;而旅費贊助則是購物店幫忙負擔旅行團的車資或餐費,至於融資則是直接借錢給旅行社當作資金調度。

由於條件誘人,四年前才來台操作的香港模式,快速橫掃千軍,已成為台港公認的「標準規格」。「但別以為坐莊的一定贏!」購物店業者就指出,購物店在「養」旅行社之際,其實背負了龐大的資金風險,拿這次華曜事件,據傳就有某鑽石購物店被倒了五、六千萬元的帳。

後續效應一:流血戰持續

旅遊業倒閉潮將再起 沒人是贏家「因此,在這場變調的賽局中,到最後恐怕沒人是贏家!」林富男憂心忡忡地指出,儘管不少業者都消極認為這是每個inbound(接外國團來本地)市場必經的洗盤過程,當年台灣人到泰國、日本人來台都是這樣盤整後重生的;但他認為,由於陸客市場是過去歷史經驗的好幾倍,飲鴆止渴的後座力絕不能等閒視之,一旦當局和業者漠視輕忽,將有一波波難解弊端出籠!

林富男認為,首先該注意的是業者的營運狀況。台灣租車旅遊集團總經理徐浩源就感同身受,他表示,四年前,陸客開放之初,他大手筆砸了近兩億元,購入三十輛新遊覽車,「貸款時,我告訴銀行,一年來兩百萬人,十年兩千萬人,一百年也才兩億人,大陸有十幾億人,這是百年事業,你怕什麼?」然而事實證明,徐浩源的如意算盤打錯了,「遊覽車一天七、八千元,扣掉司機、油料、保險、保養、銀行貸款,就算一輛遊覽車每天接團,一個月還要倒賠五萬元。」至於許多小型旅行社礙於資金缺口,不得不接更多的團來抵帳,也就只好以更低的價格來爭取。在香港就已有零團費,甚至地接社不但不收費,反而付錢給組團社來買團的「負團費」現象。而這就像吸大麻一樣,毒癮越犯越凶,如此惡性循環之下,恐怕形成整個觀光業的金融風暴!

後續效應二:本土業者邊陲化口袋不夠深 陸客市場恐剩港資蹤影另外,雖然港資來台發展並不違法,但高雄市前旅行公會理事長吳寶順則指出,倘若購物店金援旅行社的形態不變,購物店需要準備更龐大的資金才能護住樁腳,這並非資金有限的本土業者所能匹敵的,「以鑽石店來講,若沒有上億元的儲備資金,很難玩得過港資!」事實上,台資購物店因資金不敵港資而收攤的情事已經上演,其中尤以鑽石店最為明顯。

高雄的本土鑽石購物店業者分析,相對於陸客大宗採購的珊瑚、玉石等,貨源多半掌握在本土業者,鑽石的貨源,大多掌握在香港人手中,再加上香港人比台灣人資本雄厚、又懂陸客市場,也因此,鑽石購物店漸成香港人的天下,主宰五十億鑽石商機的七成五。

以捷達為例,曾有一天接團量達一七○團的紀錄,足足是台資業者的八倍。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者恆大的狀況下,港資業者更已跨鐘錶、糕餅、珊瑚以及飯店等領域,其中,鑫瑟甚至號召同業組成中華觀光精品協會,甚至入主上市公司祥裕電子,影響力不容小覷。

後續效應三:旅遊品質沉淪﹁香港阿珍﹂醜聞 可能在台重演「最令人擔憂的,則是台灣旅遊品質的受損!」李奇嶽一語道破一旦陸客市場沉淪最要命的後果。他認為,台灣原以導遊高規格的服務品質著稱,這也是每回陸客滿意度調查能撐住九成佳績的主因,但在利字當頭下,恐怕最後一道防線也將失守。

由於旅行社不敷虧損,只好拿導遊開刀。因此導遊的出差費已從原本的一天三千元,購物佣金一成,折半對砍。預料,未來導遊為求生存,恐怕得學香港導遊自行掏腰包買人頭帶團,再從購物佣金回補,若真如此,幾年前對著不消費陸客大聲咆哮的﹁香港阿珍﹂,恐怕會出現在台灣。

另外,隨著媒體和政府大幅吹膨陸客大餅,也讓業者受害。今年八月舉行的「海峽兩岸觀光交流圓桌會議」,大陸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會長邵琪偉就高唱去年陸客買鳳梨酥高達二五○億元,而連旅遊業的老將徐浩源,也因誤信市場,而在台北內湖設了占地千坪的觀光工廠,從鳳梨種植介紹到烘焙製作,甚至提供陸客DIY鳳梨酥及到特產購物站,但卻事與願違:「我現在還在虧損中!」因為這一年來,陸客團購物佣金從五成漲到七成,他根本沒賺頭,看清惡劣的現況,徐浩源只好轉向做台灣市場。

面對急速膨脹的陸客市場,政府甚至喊出﹁二○一六年陸客來台人次要達七百萬﹂的願景,但若現實環境不變,劣幣驅逐良幣下,這場繁榮的春秋大夢將提前夭折。一位資深旅遊業者表示:「開放陸客來台旅遊四年,大陸國家旅遊局沒有懲處過一家組團社,若中國政府不監督陸客出團費用,台灣政府與業者要如何保證陸客旅遊品質?」這場台灣國家形象、台灣旅遊業、陸客三輸的賭局,兩岸政府不能再坐視不管,應該大力整頓,台灣的觀光業才有明天。

誰賺到陸客商機?

賺最多!七成團費入大陸旅行社口袋

組團社收錢

(大陸旅行社)

目前多以每人每夜60美元接團,20美元給台灣地接社,但已出現30至40美元的低價團,扣掉機票,利潤漸薄。

客人搭機

(航空公司)

航空公司穩賺不賠,而且不會被倒帳。

交給地接社

(台灣旅行社)

接團成本為平均每人每夜20美元(8天7夜新台幣14400元),每接1人賠1萬元,是受傷最大的行業。

到台灣導遊接機開始行程(導遊)出差費由每天的3000元對砍,目前出現8天7夜1500或800元的行情,靠購物抽佣補薪資。

搭遊覽車

(遊覽車業者)

全國遊覽車約1.35萬輛,在旅行社競價下,每夜車資為7、8000元,業者大喊入不敷出。

景點

(觀光區業者)

旅行社多以切票方式買入大量折扣票,或以記帳方式月結,並盡量走免費入園的景點。

購物

(購物站業者)

表面因購物行程而大發利市;惟在同業競爭與付高佣金下,利潤不如外界想像,並得承擔巨大的資金風險。

餐廳吃飯

(餐飲業者)

餐廳以每人每餐150元接團,在物價上漲之際,還得承受旅行社賒帳的風險。

飯店住宿

(飯店業者)

住宿每人每夜約為800至1000元,兩人一間最高房價僅至2000元左右,與3000至5000元市場行情,相去甚遠。

陸客團來台費用大拆解

接一位陸客賠1萬元,團員得購物2萬元,地接社才能回本!

大陸組團社收費(陸客繳費):

22500元╱人

(以大陸一般行情5000元人民幣計)

台灣地接社承接費用:

4200元╱人

(一般以每夜20美元承接,8天7夜計)

8天7夜支出:

車資:2560元╱人

住宿:7000元╱人

餐費:2400元╱人

門票:800元╱人

導遊費、稅金等雜支:1640元╱人合計支出:14400元╱人

結果:

等於地接社以每人虧本10200元接團

解套:

每位團員須購物滿2萬元,以平均退佣50%計,回補地接社1萬元才不致虧本。換言之,若以每團25人計,全團8天7夜的行程,須購物超過50萬元,否則地接社等於賠錢。

旅行業公認最具港資色彩的 3大購物店集團

歐亞

業主 雷素娥、雷素玉姊妹集團背景 香港鑽石珠寶批發商,總部在香港,在廣東順德及廣西梧州生產,其中雷素娥為深圳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

集團事業版圖 總部:新意集團控股(香港)工廠:廣東順德、廣西梧州鑽石購物店:歐亞(香港、高雄)鐘錶購物店:星際(台北)

飯店:帝豪飯店(高雄)

捷達

業主 鍾偉棠

集團背景 鍾偉棠在香港經營鑽石珠寶批發多年,以DIL品牌聞名全港。除珠寶加工廠外,購物店遍及港、台、星、馬。

集團事業版圖 總部:DIL(香港)、時代珠寶(香港)鑽石購物店:捷達(高雄)鐘錶購物店:寶時捷珠寶(台北)伴手禮購物店:天使事業(高雄)糕餅購物店:御品軒(台北)飯店:已買大樓整修中(高雄)

鑫瑟

業主 張雅俐

集團背景 廈門出生, 14歲移民至港, 21年前到台灣發展,被視為港資,但其據點全在台,因此堅持自己是台商。

集團事業版圖 總部:鑫瑟國際(台北)鑽石購物店:林紅(高雄,現改晶鼎旺)免稅店:世界名城 (將設於台北晶華城)珊瑚購物店:東林珊瑚(台東)控股公司:祥裕電子(台北)旅行社:世通旅行社,品牌為中華情,經營者為張雅俐的胞弟張鏞陸客到哪、買什麼產品,早被完全掌控!

台北:

名牌精品、鳳梨酥、

故宮仿製品

南投:

日月潭鹿茸、靈芝

花蓮:玉石

嘉義:

阿里山高山茶、檜木加工品

高雄:鑽石

台東:珊瑚

港資購物店的回應

隨著港資的旅行社和購物店大舉進軍台灣,市場對於港資集團的不平,可謂甚囂塵上。《今周刊》專訪港資的捷達事業總經理張妮妮以及鑫瑟國際業主張雅俐,首先對港資以一條龍鯨吞蠶食台灣觀光業,張妮妮忿忿地說:「港資不是原罪,別把港資汙名化!」她表示,該公司在香港曾操盤旅遊市場,有豐富的經驗,也懂陸客講門面的心態,因此來台砸上億元資金裝潢。以高雄店為例,當初店面就以一天容納180團為設計,占地2500坪,挑高9米,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珠寶購物店,店內存貨高達9億多元。

張妮妮強調,為提升服務品質,捷達500位員工都送到香港受訓,而且公司賺來的錢,大多投資在台灣,主要幹部全都在高雄買房,「我們對台灣市場的貢獻,並沒有比較少!」至於一條龍經營,她表示,捷達確有跨足其他購物店,但對經營旅行社沒興趣,「你想想,我們自己開旅行社,其他旅行社還會帶團來嗎?」另外,對哄抬售價的指控,張雅俐解釋,購物店為工廠直營,不會比一般店面貴,「有人指稱我們的價格是市場的10倍,但想也知道,動輒數十萬元、甚至數百萬元的珠寶,再加個零,誰買啊?」最後張雅俐強調,購物店的退佣是國際行之多年的模式,只是台灣還來不及配套及法制化,購物店也十分願意化暗為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62

澳洲直擊「大亨」億萬豪賭

>>
2013-05-09  NM
 
 

 

大陸又爆出官商貪腐醜聞,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的中國農業銀行前副行長楊琨被指在澳門賭場欠下三十億巨債,還是打了折扣的金額。澳門賭場,一向是內地高官、太子黨等豪賭洗黑錢的天堂,但隨着北京下旨打壓,澳門賭場突然一片蕭條。原來他們轉移陣地,往外國國際級賭場搏殺。據知,現時世界級賭場,擁有一張全球高額投注的「大亨」名單。各大賭場會根據該名單狩獵VIP賭客,以包私人飛機接送,管家隨行,豪飲豪食豪住作招徠。名單之中,除了有國際級明星富豪、大陸太子黨及高官、港澳猛人亦榜上有名,包括玩具大王蔡志明、澳門太陽城集團老闆、花名「洗米華」的周焯華。上週,本刊便直擊名單內其中一名身份神秘的「大亨」,由澳門往澳洲悉尼賭場豪賭。幾日之間,「大亨」一擲過億。

是次去澳洲豪賭的「大亨」身份非常神秘,一路上我們稱呼他為「明哥」。明哥由頭到腳一身Hermes愛瑪仕打扮,帶同六名身材健碩的手下,在澳門位於氹仔的私人飛機場登上賭場特派來接送的私人飛機Gulfstream G550。該私人飛機造價至少三億港元。

神秘大亨

「我鍾意幾點飛就幾點飛,我計好時間,飛到去當地,應該一落機就可以玩(賭)!」 明哥與一班手下是第二次去澳洲悉尼賭場The Star。該賭場是澳洲老牌賭場,一九九五年開業,一一年重新裝修,由澳洲規模最大的上市博彩公司之一Echo Entertainment Group Ltd.持有,去年The Star賭額收入約十億二千多萬澳元(折算約八十二億港元)。五十多歲的明哥,是澳門人,他不願透露身份背景,只表示職業與澳門賭場有關,擁有十多張賭廳賭枱。「我除咗喺澳門賭,都鍾意去外國,每月閒閒哋賭幾千萬至一億。」明哥說他的身家是靠默默「工作」賺回來:「以前賺到一千萬已經覺得好多,後生鍾意數錢,會兌換一千蚊紙在枱面用數錢機慢慢數,不過現在人成熟了,見錢也開始麻木,而家成億成億裝入紅白藍袋,放埋一邊。」世界各地的國際級賭場,六年前開始向明哥這位隱形富豪「招手」,不停派人上門邀請明哥去他們旗下的賭場「度假」,包括拉斯維加斯的金沙集團、新加坡聖淘沙賭場、馬來西亞雲頂賭場、澳洲悉尼The Star賭場、澳洲墨爾本的皇冠Crown賭場等。

極盡奢華

是次The Star的國際市場部代表,多次邀請明哥到悉尼玩樂。澳洲共有十三個賭場,The Star是位於悉尼市的唯一合法賭場,是繼墨爾本皇冠的第二大賭場。私人飛機升空後,機上空姐全程守候,呈上○六年Penfolds Grange紅酒當清水飲,明哥亦在機上熱身,先與幾名手下玩啤牌。過了一會明哥嗌肚餓,空姐不敢怠慢,端上四頭鮑魚及海參、龍蝦伊麵作消夜。「上機前,已經有人問我鍾意食咩。」明哥說,他只喜歡中國菜,所以空姐預先向澳門著名食府新濠天地的譽瓏軒及滿堂彩準備是次飛機餐,這一餐粗略估計要兩萬港元。吃過消夜後,空姐把後座的長椅一拉,變成雙人床讓明哥睡。經過八小時機程,到達悉尼,當地時間是早上十時許。降落後,他們由專人帶領到一間會客室辦理入境手續,不消十分鐘順利過關。賭場特別派香港人、國際市場部經理Steve迎接,場外亦安排好價值三百五十萬港元賓利房車及平治車隊接送。

豪賭一億

抵達酒店,明哥被安排入住酒店高級房間Penthouse,兩層高的落地玻璃可飽覽悉尼名勝Darling Harbour的景致,該房每晚房價兩萬元澳幣(約十六萬港元)。各人返回酒店後,賭場經理Steve立即帶他們到貴賓廳Sovereign Room準備開賭。該貴賓廳位於酒店最高層的第十七樓,貴賓房內的賭枱投注額是整個賭場最高,投注額最高四十萬澳元(約三百二十萬港元)。每名可進入該賭廳的賭客會有一張特許出入證,每次必須讀卡才能進入此層,全層廿四小時監控,保安異常嚴密。賭廳的保安透露,該廳每張賭枱上方裝有三部三百六十度全高清鏡頭,影像可以放大幾百倍,而接駁的「電視房」職員亦只有賭場最高級的職員。「所以好高私隱,保安工作亦非常嚴,連枱面上有條頭髮都會睇到。」明哥說因為這種布局,才能令他們這類「低調」的大亨安心豪賭。賭場批出一千五百萬澳元(約一億二千萬港元)泥碼給明哥「任玩」,他「簽個名」、毋須任何抵押,賭場立即送上籌碼,籌碼最低面額是一千澳元,大面額的是一百萬澳元。

封枱

歷時八天豪賭,明哥每天在賭枱賭兩至六小時,每逢「手風順」便會「加碼」,最高曾下注廿七萬澳元(二百一十六萬港元)。最高贏過一百三十萬澳元(一千零四十萬港元),亦試過輸掉一百六十萬澳元(一千二百八十萬港元)。每次明哥玩倦了,便把籌碼放在枱上逕自離開。記者擔心枱上億元籌碼,明哥着記者不用擔心:「閉路電視睇實,唔會有人敢掂!」賭場在明哥離開賭枱的時間,立即「封枱」,職員不能移動枱上任何物件。賭客外出,每張賭枱仍然立着當值荷官、賭場經理及服務員,以便大亨隨時有興致返回豪賭。整個行程,賭場亦提供管家服務(butler service),跟出跟入貼身照顧。明哥要「出巡」,酒店也安排Chrysler Limousine接送,到Darling Harbour、悉尼歌劇院觀光,又到Hermes、LV旗艦店shopping。全數疊疊澳元現金 交易。明哥對這些極級招呼駕輕就熟:「每間賭場都出盡法寶想令我記得佢哋,下次我想賭,就會諗到去佢哋嗰間囉!」明哥點起雪茄印印腳說,是次總結行程,他贏了六十萬澳元(四百八十萬港元),轉碼達二千三百萬澳元(一億八千四百萬港元),明哥可獲得碼佣三十多萬澳元(二百四十萬港元),當中賭場已扣除百分之一旅費支出。「最後找數會用電匯處理,我亦會叫賭場出番張單,證明啲錢有根有據。」明哥說。

大亨(Whale)編號

明哥的喜惡習慣,賭場都瞭如指掌,是因為這類世界級賭場,均設立一個大亨資料庫。賭場公司的資料庫除了記錄個別客人對服務的要求,最重要是記錄他們投注的賭額。這個資料庫的運作,有如銀行信貸記錄。行內人鄧先生向本刊透露:「其實這些豪客被稱為高額投注客(High Roller)或者俗稱大亨(Whale),賭場會對每名大亨的背景作出詳細調查,根據身家、背景、拖欠債務等因素批出marker(泥碼),審核制度嚴格過銀行!」有金牌庄家之稱的詹培忠補充︰「每個大亨都有一個數字編號,只要在電腦打入一個數字編號,賭場會見到你最update的賭場記錄,賭場會根據呢啲記錄批核泥碼俾你。」每間賭場只有記錄過往客人在他們旗下的數據,但同時會向一個中央數據庫購買其他賭場的資料。鄧先生表示,這個中央庫運作非常神秘:「無人知道佢哋點樣運作,我哋淨係知道現時只有持有合法賭牌的賭場才能向他們要求查看手頭上的資料,聽說每月須繳交二十萬港元月費。當然,好多唔合法的地下賭場,想盡辦法都想攞到呢個list。」

神秘大亨名單

據悉,現時大亨名單中,包括英國時裝王國Topshop的老闆Philip Green、英國Crockford和馬來西亞雲頂賭場大股東林國泰。香港富豪亦榜上有名,包括玩具大王蔡志明、前立法會議員詹培忠。消息透露,蔡志明的marker高達三億港元。而多次到世界賭場豪賭的詹培忠不願透露marker數目,只笑着回說︰「賭額二千萬美金以上,通常有私人飛機接送!」除了香港富豪,大陸近年經濟起飛,中國高官、太子黨、富豪自然亦成為「大亨」狩獵的名單,不過原來仍存在掣肘。「內地富豪高官去澳門賭容易,去菲律賓、馬來西亞呢啲發展國家賭場亦OK,呢啲國家貪污,出入境記錄及現金周轉容易疏通,但好似澳洲及美國拉斯維加斯,呢類賭場被政府嚴格監控,大陸佬唔易去。」鄧先生透露,這班大陸官商不能「親身」出國,於是都會找「大亨替身」豪賭。來往澳門香港郵輪「海王星號」前老闆連卓釗、澳門置地廣場董事兼行政總裁周錦輝亦是賭場大亨名單座上客;而綽號「洗米華」的太陽城集團老闆周焯華,在大亨名單中更獲得「無限」marker。四十多歲的洗米華,被譽為澳門崛起得最快的新富豪。他與香港飛馬足球隊班主鄭丁港合作,一同開設太陽城集團,經營多達二十間賭廳。近年他染指娛樂圈,成立太陽娛樂。現時他是上市公司太陽國際(8029)主席,身家數以十億元計。他亦是新一屆廣東省政協,與內地關係密切。

香港大亨愛澳洲

世界級賭場各有特色,現時仍然以賭城之稱的美國拉斯維加斯賭場最受大亨歡迎,詹培忠說:「最好嘅中菜喺拉斯維加斯。」賭場競爭激烈,要爭一席位,賭場各出奇謀。除了裝修得美輪美奐、貼心服務、引入米芝蓮餐廳等,地理位置亦是賭客其中一個考慮前往因素,近年澳洲的賭場,成為香港、澳門等富豪大亨新玩熱點。鄧先生分析說︰「澳洲比美國近一點,而且地方大,賭場與賭場之間距離遠,好少撞到熟人。」據澳洲航空交通管制局的統計,全澳洲最大型的賭場墨爾本皇冠(Crown)旗下用來接待大亨的三架私人飛機,過去三年間,飛往香港接客最多,達一百六十九次,其次是澳門共七十八次,中國只有四次,相信與很多大亨選擇在港澳離境有關。這些「高額投注」豪客,是賭場重要收入來源,一一至一二年度,單是這班大亨就為墨爾本皇冠賭場帶來近四億八千萬澳元(三十八億港元)收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92

為了拯救的豪賭


2013-06-17  NCW
 
 

 

股市急劇波動,安倍三箭已發,日本經濟20餘年來最激進的一次自我救贖,取決于政治◎ 本刊記者 張環宇 陳立雄 見習記者 王力為 文

置之死地

被視為“安倍經濟學”成功的兩個標誌——日股和日元,均出現調整。

投資者開始更加謹慎地審視安倍的

承諾

“安倍經濟學”會喚醒沉睡20年的日本經濟,還是可能使之雪上加霜?在“安倍三箭”的第三箭離弦之際,前景依然撲朔迷離。

6月5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被稱為“第三箭”的增長戰略講話中信心滿滿。他誓言挑戰通縮,增加國民收入,並稱會將日本打造成全球複蘇的引擎。

這份自信並未讓投資者感到鼓舞。

安倍講話結束後,日經指數重挫518.89 點,跌幅達到3.83%。

自5月末以來,一路高歌猛進的日本股市就已經陷入痛苦的調整中。經歷了安倍新政初期的激情之後,對改革的種種質疑占據了上風。至6月13日,日經225指數從5月末接近16000點的歷史高位大幅下挫,短短20個交易日內就回落至12500點附近,跌幅超過20%。美元兌日元匯率也從103的高位快速回落至94附近。

面對諸多不確定性,市場避險情緒蔓延,已經開始用腳投票。以往被視為“安倍經濟學”成功的兩個標誌——日股和日元均開始出現調整。投資者開始更加謹慎地審視安倍的承諾,對日本改革之路的諸多擔憂迅速升溫。

在此氛圍下,近期日本股市、匯市波動巨大。6月10日,日經225指數反彈近5%,但6月13日暴跌6.36%,一度進入熊市區間。五天累計跌幅為3.55%。

美元兌日元匯率于13日跌破1: 95,這是十周內首次跌破這一水平,低於日本央行4月採取大規模貨幣刺激前的水平。

有分析認為,安倍增長戰略的力度弱于預期,何況這一戰略仍需要面對官僚和既得利益者的政治反彈。除非安倍能贏得7月日本國會參議院改選,否則,改革很可能會流於形式。

相比安倍的“前兩箭”——大膽的金融政策、具有機動性的財政政策,被安倍視為“第三箭”的結構性改革覆蓋面更廣,其難度何止倍增。

安倍的前任小泉內閣亦曾致力改革,並高調宣稱“構造改革無聖域” “創造有活力的經濟社會” ,民調支持率不在現在的安倍之下,但改革收效甚微。

安倍新政雖先聲奪人,無限量化、收入倍增等提法令人耳目一新,但改革的本質並無特別新意,而且安倍和以往的改革政治家們境遇也無實質性差異。

但無論如何,失去了20年的日本經濟已沒有退路。 “安倍很明白,日本要長期發展,不搞改革開放是不行的。 ”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德地立人告訴財新記者,安倍希望通過改革開放,讓海外產生正面預期, “如果真的能釋放國內和海外對日本的投資,還是有希望的。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政治學教授巴里· 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認為,目前日本處在一個較有利的環境來推動結構性改革。他將日本和歐洲做了個比較:在歐洲,歐洲央行看不到歐洲各國進行結構性改革的意願和措施,於是不採取貨幣政策等措施來支持歐盟的增長,所以歐洲目前的情況是沒有改革、沒有貨幣政策刺激、沒有增長, “日本的情況大大不同,日本政府在結構性改革之前,就推出全方位措施支持經濟,讓日本經濟逐漸開始增長。 ”他承認,結構性改革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整實施,並產生作用。正因如此,建立結構性改革的共識也需要更長時間,這和“前兩箭”有著天壤之別。

安倍能否打贏此仗,取決于他的改革決心,也取決于他能否在政治博弈中存活下來。

好消息是,日本股市雖然接連重挫,但經濟表現差強人意 :修正後的日本一季度GDP 年化增長率,從3.5% 上調到4.1%。如果這個數據只代表過去的話,那麼消費者信心調查值從4月的44.5躍升至5月的45.7,則說明人們對於經濟前景信心在增強。日本內閣于6月10日發佈的經濟觀察家調查(EWS)進一步顯示,就業前景和通脹預期將會進一步好轉。考慮到 EWS 是在市場極為動蕩期間(5月25日 -31日)所做的採樣調查,其結果更有說服力。

信心何所倚

通脹與債務壓力賽跑

對安倍的一系列改革舉措,不乏叫好者和支持者,當然也有較為悲觀的看法。

“安倍改革現在還是浮于表面。放貨幣刺激通脹、降匯率刺激出口這一套,結果是好是壞,還很難說。 ”一家海外對沖基金的分析師對財新記者稱,目前對日元資產做多和做空都存在風險,一方面,市場已經意識到,在7月議會選舉結束前,安倍的改革重頭戲可能沒有著落,但做空者也會擔心,一旦安倍成功,豈不是要踏空?

按時間表,日本國會將在7月下旬進行參議院選舉,半數席位面臨改選。

自民和公明兩黨聯合至少獲得63個改選席位的目標一旦實現,意味著既往“扭曲國會”的狀況將徹底改變,對安倍內閣是重大利好。但如果反對黨民主黨占據上風,安倍的改革勢必遭遇沉重打擊。

日本股市的暴跌,很大程度上也是基於此種擔心。前述分析師對財新記者稱,美聯儲量化寬鬆退出可能性增加、日本國債收益率上行以及中國的經濟數據下滑引發的恐慌,這是日本股市暴跌的三個推手, “但更大的可能還是市場對安倍的信心不足,而且國債收益率的上升速度也的確有些太快了。 ”日本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從4月初的0.40% 至0.50% 的區間一度上漲逼近1.00%。盡管有分析稱,當下國債收益率仍不及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此次反彈更似是日本央行大舉量化後,利率價格回歸常態,因此,十年期國債收益率1.00% 的水平不足為懼,但此觀點不足以說服資本市場,國債收益率的低位驟升仍引發市場的諸多懷疑。

雖然“安倍經濟學”的目標就是擁抱通脹,但如果國債收益率上升的速度快于通脹,那在通縮威脅徹底消除之前,日本恐怕就會陷身于債務危機當中。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的觀點頗具代表性。他認為,巨額國債是懸在日本經濟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

如果日本國債收益率上升,債務劇增的結果將是災難性的。日本之所以未發生主權債危機,是因為日本國民依然在購買日本國債。如果資金大量流出,導致日本國債收益率躍升(也就是價格猛跌) ,日本就有可能陷入主權債務危機。

而且,世界各主要發達國家都在實行超寬鬆貨幣政策,國際資本流動的方向很難判斷,也更難於控制。余永定認為,高額國債下資金跨境流動的大進大出,將成為影響日本新經濟政策成敗的重要因素。

對日本債務問題更感憂慮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經濟學家孫濤。

他告訴財新記者,比之寬貨幣或結構性改革,安倍政府能否切實降低債務比例才是關鍵。

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德地立人則持樂觀態度。他認為,如果日本真的能實現1%-2% 的通脹,利率上漲就一點也不可怕,因為實際利率並沒有大幅上升,“就怕在沒有通脹的情況下,國債由於其信用問題供過於求,利息率提高,那樣就很危險。 ”短期來看,德地立人認為問題不大。

因為日本的個人金融資產量很大,基本能覆蓋國債,加上目前對日本經濟的前景看好,至少悲觀情緒不重,養老金的一部分退出債市、進入股市沒有問題。

大和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熊穀亮丸也持相似看法。在他看來,維持現在的匯率和股價水平給GDP 帶來的增量推動,要遠大於國債收益率上行給GDP帶來的增量損失。

對日本股市暴跌的另一種解釋,是美聯儲量化寬鬆政策出現收緊的信號,把日本股市暴跌理解為對美聯儲收緊量化寬鬆政策的一次預演。不過,瑞士信貸資產管理部門的一位負責人仍堅信,全球市場共振大幅下挫的情景不會頻繁出現,因為市場已經逐漸從恐慌和風險厭惡的情緒中走出來,逐漸恢複常態。

未來,投資者的注意力將更多回歸到基本面上來,而美歐經濟的諸多利好因素,將會繼續助力風險資產的價格攀升。

“關鍵在於,安倍是否能像他之前宣稱那樣延續改革?改革力道是不是足夠大?如果這些成真,那股市仍能找到上漲的理由。這個策略還是能夠成功的。 ”ING 全球首席經濟師馬克· 克里夫(Mark Cliffe)對財新記者表示,市場的信心不足是因為,直到現在,看到的改革還僅僅是貨幣一端的,比如量化寬鬆、壓低日元匯率等,但即便是安倍自己也承認,相比貨幣政策,結構性改革才是至關重要的。

一家國際投行的外匯交易員對財新記者稱,美聯儲量化寬鬆的效果逐次遞減,到了第三次的時候,市場實際上已經開始反向操作。 “這種規律同樣適用于日本。如果安倍失敗,那日元、日股以往獲利勢必回吐。可即使安倍成功了,市場的熱情也會隨著時間推移逐漸變弱。 ”在他看來,改革效果往往與政治阻力成正比,如遭遇強烈政治壓力反彈,安倍或者放棄立場,或者可能縮短其政治生命。因此,即使7月議會改選安倍獲勝,市場重新煥發做多日股熱情,也並不意味著投資者可以高枕無憂。

市場期待改革,日本股市暴漲的背後,隱藏著市場對改革紅利的估值溢價,但改革如果遲遲未至,市場信心自然難以維繫。

摩根大通日本證券公司總經理兼研究主管傑斯珀· 科爾(Jesper Koll)對安倍改革仍充滿信心。在他看來,收益率上行恰恰是“安倍經濟學”奏效,投資者開始從國債等安全類資產轉向風險資產的結果。

不過,他也承認,安倍的經濟改革不會一下子治好所有問題。關鍵之處在於,需要給與安倍足夠的時間。對於任何一個企業家和投資者來說,政府以及政策的連續性都很重要。安倍之前,每年一個總理,每九個月一個財長。如果繼續像過去那樣朝令夕改,政策效力自然難以延續。

“7月選舉(獲勝)之後的政策跟進和連續性,對於投資和增長前景來說 很重要。 ”科爾對財新記者稱。他認為,“第三箭”之後,安倍會開始謀求財政方面的改革。 “畢竟只有增收才能逐步降低債務,才能使財政狀況好轉。 ”科爾認為,消費稅提高這一政策在財稅改革領域至關重要,因此應該被嚴格執行。

三而竭?

結構性改革無一不是“硬骨頭”:壟斷行業(電力)改革、農業改革、醫療改革以及勞動力市場改革在安倍“第三箭”的增長戰略中,涉及的改革方向衆多,但缺乏足夠的細節,因此,政策效力的評估也難度倍增。不過,市場多數觀點認為,安倍此次改革突破有限,且政治上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很多“硬骨頭”的改革攻堅只能放在改選勝利之後推出。

《日經新聞》曾將安倍的增長戰略總結為三個方面,分別為日本產業復興計劃、戰略市場創造計劃以及國際展開戰略。產業復興涉及就業市場、人才培養、布局競爭力、國退民進等 ;戰略市場創造則牢牢依托新能源、新技術、新地區資源等全新的市場創造 ;國際展開戰略則將重心放在戰略性經濟合作和文化滲透等領域。

在過去幾個月的公開演講中,安倍在談及“第三箭”遠景時,多圍繞這三個方面展開,6月5日的講話亦不例外。

當天,安倍稱,增長戰略將放開電力市場和基建產業;加快小型農業實體資產 整合;創立經濟特區,並致力于清除企業發展的障礙。在稅收方面,日本將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吸引海外投資。同時,政府還將推動醫療改革,並改善勞動力市場僵化的現狀。

安倍的挑戰不可謂不艱巨。在諸多改革項目中,有針對壟斷行業——電力的挑戰 ;有針對官僚集團——建立合併監管職能的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挑戰 ;也有來自于傳統行業如農業、醫療行業改革的挑戰。雖然安倍設定的改革目標儘量避免過於激進,但仍難免遭遇阻力。

在一些觀點看來,安倍衆多改革選項中,農業和醫藥改革相對樂觀。摩根大通日本證券公司總經理兼研究主管傑斯珀· 科爾認為,日本的藥品審批制度繁複、效率低,測試一種新藥,要花2倍于美國的時間。這方面的改革阻力較小,應會馬上啓動。

“農業方面,在小泉時代,爭論基本圍繞(農業)是採用價格補貼還是收入補貼,但現在政策的焦點變成了集中化土地,這是很根本的改變。 ”科爾認為,日本人不願意做農民的原因是農業收入低下,如果能通過土地集中化和增大出口來提高農民收入,就會有更多人力及投資進入到農業中來,政府也能在此獲得更高的稅收。

不過,科爾對打破電力市場壟斷並不那麼樂觀。他告訴財新記者,在日本大海嘯之後,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曾投資興建太陽能發電廠,但最終,北海道公用事業公司拒絕使用或傳送此發電廠的電。 “日本國內希望可以讓私營企業發的電進入電網,但目前來看,這方面的阻力較大,這一打破壟斷的改革預計不會在7月選舉前被推出。 ”另一個引人矚目的改革方向在於勞動力市場。不過,接受財新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也多不看好此政策的推出速度。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木下智夫(Tomo Kinoshita)稱,安倍雖屢屢提及勞動力市場改革,並開始討論如何制定政策使解僱行為更容易,但這遭到在野黨的強烈反對。 “也許當政治性壓力降低的時候,安倍才會考慮去實行這種政策。但實現的可能性還不清楚。 ”木下智夫還對財新記者表示,安倍對女性求職者給與了更多的重視。比如在未來幾年,安倍將致力于減少“待機兒童” (兒童因父母工作或者疾病等原因符合保育園入園條件,卻因為保育園滿員而無法入園) ,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女性勞動力。

勞動力市場改革留給安倍的是一個艱難的二選一命題。究竟是以企業為重,還是以勞動者為重?打破僵化、增加流通從法理上不難實現,卻是難解的政治悖論。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恰是考驗安倍改革決心的“試金石” 。

“如果自民黨能贏得選舉,改革阻力就會小很多。在此之前,安倍很難拿出詳細的勞動力改革方案。 ”凱投宏觀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洪雅克(Mark Williams)如是判斷。

“日本勞動力市場僵化受制于其文化,但在‘二戰’前,這一文化並不存在,沒有改變只能說明努力不夠。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星岳雄(Takeo Hoshi)如此看待日本的勞動力市場改革。他同時表示,安倍“第三箭”中提及設立經濟特區,但此前小泉時期的經濟特區,都以本地官員晉升為導向,且大多以失敗告終,安倍時期的經濟特區也很難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星岳雄認為,對於安倍政府來說,最應該做的,不是去干擾微觀活動,比如產業或企業層面的經濟決策,而要致力于放鬆監管,提供制度便利、創新激勵,借此來發揮企業的主觀能動性和市場力量。

和勞動力市場改革息息相關的,還有社會保障體系的改革。大和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熊穀亮丸稱,這是財政狀況惡化的主要因素。而未來,針對 高齡養老者的措施或成為政府考慮的要素。除了增加消費稅,還應該對養老金徵收賦稅,並將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從65 歲提高到70歲。 “養老金應該根據物價調整。養老金繳納與分發應該固定其一,另一個按照經濟情況諸如出生率的變化做出調整。 ”木下智夫也持有類似觀點。他認為,安倍政府試圖在2020年實現財政收支平衡,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提高消費稅並不夠。隨著人口的高齡化,日本很有可能提高退休年齡、縮小保險領域、提高保險費等。比如,在醫療保險方面,增加高齡者自己負擔的份額,同時,也提高事務所負擔的份額。

經濟回暖與貨幣寬鬆難自棄營造牛市氣氛不僅可推動財富效應,更可以幫助自民黨在議會選舉 中得到更多的支持。為實現通脹目標,安倍甚至不吝于做出一個近似

瘋狂的冒險舉動

“安倍經濟學”令人鼓舞的地方在於,在其推行半年多時間後,日本經濟的確正在出現好轉。日本內閣府的數據顯示,扣除物價變動因素後,日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0.9%(修正後為1%) ,折年率為3.5%(修正後為4.1%) 。安倍交出就職以來的首次經濟答卷,令市場也開始擁有更多的信心。

“在兩年左右時間內讓日本經濟複蘇幾乎是鐵板釘釘的,能不能長期發展還要看改革成效,但目前至少是邁了一步。 ”德地立人頗為樂觀。

不過,在哈佛大學教授理查德 · 庫 珀(Richard N.Cooper)看來,僅憑一季度的數據,仍難以斷言日本經濟複蘇,因為一季度消費很多來自于股票投資者的汽車購入,但實際上,財富效應並沒有在日本人中平均分佈。

股市上漲和日元貶值帶給日本經濟的好處並非僅此一項。從2012年秋天開始,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已經開始止跌。

在一些經濟學家看來,安倍一系列組合拳,正在推動房地產市場的小幅回穩。

日本預計在2014年將消費稅從5% 提高到8%,投資者或會選擇在此之前購入房產。股市上漲的財富效應以及海外資金的流入,均可能推動房地產價格企穩甚至走高。

“從 GDP 水平以及地價基準看,房地產價格仍處於估值下限。房價上漲也有安倍經濟學讓經濟活躍化的影響。寬鬆的貨幣政策讓大量資金流入各種不同市場,比如房地產、藝術品等。海外投資者也對房地產投資很積極。 ”大和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熊穀亮丸稱。

對於種種欣欣向榮的市場表現,中國社科院世經所研究員余永定仍持質疑態度。他認為,日元貶值可以增加出口企業利潤,但其他國家貨幣也會貶值,“對日元貶值的寬容是暫時的,如果日元突破120日元兌1美元, (其他國家)對日本的壓力就會上升。 ”此外,日本是嚴重依賴原材料進口的國家,日本進口價格增加,提高日本生產成本不利於日本經濟增長。日本企業也不一定會因出口增長而增加在國內投資。

寄希望于股市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也不實際。 “過去20年中,日經指數也曾經達到過較高的點位,但並未產生明顯的財富效應。此次日本股市的暴漲,很可能是外國投資者投機的結果,其基礎並不牢固。 ”余永定稱。

然而,對安倍政府來說,營造牛市氣氛不僅可推動財富效應,更存在深遠的政治含義,這可以幫助自民黨抵禦來自政治對手的攻訐,並在議會選舉中得到更多的支持。為實現通脹目標,安倍甚至不吝于做出一個近似瘋狂的冒險舉動——將數千億美元的養老基金從債券轉移到股票或基礎設施融資等高風險資產中去。在他看來,投資組合向高風險產品傾斜,將有助于日本擺脫通縮威脅。

“ (安倍)希望更多資金進入股市,提高股價並通過財富效用刺激經濟。這是在學美國,但美國的財政狀況要好得多。而且,中國、日本等國依然在購買 美國國債。日本搞不好,國債價格就會下跌,後果相當嚴重。 ”余永定稱。

總之,余永定認為,安倍試圖以通脹刺激消費的策略充滿變數和風險。從歷史看,日本實現2% 的通脹十分困難。

而且,即使實現,在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的日本,居民也不太會因為溫和通脹而提前消費,反而可能增加儲蓄。

日本股市、房地產市場雙雙反彈,背後的邏輯在於,日本央行前所未有力度的量化寬鬆。但是,這也將日本拖上一條風險重重的不歸路。

國際投行高盛日前在一份報告中警示,日本央行可能陷身量化寬鬆難以自拔。因為日本央行設定的2% 通脹目標難以在幾年內實現,央行伸出援手也削弱了政府財政整頓的意願。到目前為止,日本央行尚未言及退出,而隨著購入量逐漸攀升,央行與國債市場愈發難以脫鉤,退出策略的陣痛將與日俱增。

“10月以後日本央行推出追加寬鬆措施的可能性很大。現在央行的目標是達成2% 的物價上升率,但最終會把這個目標改為‘物價水平’ ,也就是說,央行會繼續寬鬆,直到物價恢複到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 ”熊穀亮丸稱。

“未來,日本央行有可能繼續增加國債購買金額,也會更頻繁地作出債券購買操作。如果增長戰略不順利,那只有寬鬆貨幣政策了。 ”東海東京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齊藤滿對財新記者稱。

重塑競爭力

為減債而增稅?為刺激而減稅?

安倍曾考慮以稅收刺激吸引資金回流。

在一次同企業家的見面會上,安倍曾向企業家們發問: “如果我降低企業稅率,你們是否會把海外的工廠遷回國內,或在國內進行新的投資?”結果是,沒有一個企業家表示會因為稅率降低而重新將事業轉回日本本土。

不可否認的是,相比亞洲諸多新興經濟體,日本無論從增長潛力、市場容量還是勞動力成本方面均無優勢,即使是稅收優惠,在亞洲很多新興國家的招商優惠條款的對比下,也同樣黯然失色。

日本如何重塑競爭力,煥發經濟活力?

摩根大通日本證券公司總經理兼研究主管傑斯珀· 科爾認為,日本經濟未來的複蘇絕非來自于製造業回流。 “投資會來自于中小企業而非大企業,也不會是製造業,但可能會有新的投資進入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部分行業的並購,比如制藥業。 ”重塑競爭力需要降低政府債務。美國彼得森研究所所長亞當·珀森(Adam Posen)認為,日本政府有90% 的可能增加消費稅,此舉可以降低國家債務,不執行則會造成政府失信。但是,單純 提高稅收會在短期內對經濟體產生很大的收縮效應,因此,安倍改革必須尋找平衡,如何增加消費稅而不對剛剛開始的消費回暖及經濟複蘇造成不利影響。

珀森最近會見安倍和他的內閣成員時,給出的建議是增加消費稅,但同時推出一些短期政策來抵消消費稅上漲對 經濟的負面作用,包括工資稅減免等。

他告訴財新記者,安倍政府正在討論他的這個建議。

安倍改革的另一個重要選項,是加入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議(TPP) ,為此還需要付出不菲代價。青山學院大學WTO 研究中心所長岩田伸人對財新記者表示,一旦日本加入 TPP,牛肉、砂糖等數十種農產品關稅被徹底取消的可能性很大,這意味著安倍政府將承擔沉重的農業補償金負擔。

一旦加入TPP,一些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可能也因為競爭力缺失被迫淘汰,但擁有先進技術而且可以進行價格競爭的企業才能生存下去,汽車、電器等技術領先的行業可以獲得更廣闊的市場和價格優勢,而這對於老齡化嚴重、消費市場幾近飽和的日本而言,無異于久旱逢甘霖。正因為如此,盡管農業可能因為加入TPP 遭受沉重打擊,安倍政府仍不遺餘力地推動日本加入TPP。

但在岩田伸人看來,安倍政府的迫切意願未必真能實現,TPP 談判在今年秋天之前很難達成協議,實際進展仍要等到2014年。

關乎日本競爭力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匯率,對其看法同樣漸進膠著期。

在過去半年多時間里,美元兌日元匯率從77的低位一路攀升至超過100,日元的貶值幅度甚至超過30%。而今,伴隨著股市調整,日元貶值獲利也出現回吐。

德地立人認為,日本考慮的出發點是國內經濟,不是為出口而貶值,因為日本進出口對 GDP 的影響連10% 都不到,而如果日元過低,在海外買大量石油等商品的價格成本就非常高。日元貶值對日本是雙刃劍,但為了解決通縮問 題,作為附帶的貶值是無奈之舉。

東海東京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齊藤滿認為,日元貶值並非救治經濟的“萬能藥” ,而且,日元也不能無限制地貶值下去。 “如果日元繼續貶值,這會導致進口成本增加,那時候,要求停止貶值的聲音會越來越大。 ”“貿易逆差的真正好轉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出現,但事實是, ‘安倍經濟學’難以影響到設備投資增加和工資上漲上。 ”齊藤滿說。

對於日元的走勢,激進的判斷認為,美元兌日元匯率或在明年衝刺120,略顯保守的估算則認為,日元將在100到110的區間範圍內波動。而影響日元走勢的關鍵因素,一方面在於日本央行是否會繼續加碼量化寬鬆規模,美聯儲是否會在下半年收緊量化寬鬆政策;另一方面,也取決于日元持續貶值導致日本政府所承擔的內外政治壓力。

“我不認為日元會到120這樣的水平,那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會造成非常大的困擾,但110還是有可能的。當然,也不會說一下子就到這個水平,肯定是波動性的,而且,如果市場的質疑較大,這種速度也可能放緩。 ”ING 全球首席經濟師馬克 · 克里夫(Mark Cliffe)對財新記者表示。

珀森也認為,未來幾個月中日元很可能在98-105之間徘徊,除非實體經濟有大的變動。而且,20國集團(G20)已經清晰地表示,任何國家對於外匯市場的直接干預是不會被容忍的,日本政府很明確地意識到這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33

趁民共交流豪賭 謝長廷心腹澳門慘輸上億

2013-08-01  TNM
 
 

 

繼去年10月到中國進行「開展之旅」後,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今年6月以台灣維新基金會董事長名義,在香港舉辦「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使他成為民、共交流的第一人,更有意藉參選民進黨主席迫使黨內競爭者重視其「憲法各表」主張,但就在謝穿梭兩岸動作頻頻之際,民進黨高層卻傳出謝長廷辦公室主任林耀文趁勢往來兩岸布局做生意,甚至到澳門豪賭慘輸上億元。

昔日前總統陳水扁身邊有位第一親信馬永成,如今,展開民、共交流,尋求歷史定位的前行政院長謝長廷,身旁也有位貼身的親信幕僚林耀文,現任謝長廷辦公室主任。但七月初卻有台商向民進黨高層爆料,指林耀文趁著謝開展民、共交流之際,搭上台灣企業主與中國官方人士,布局做兩岸生意,甚至被爆在澳門豪賭慘輸上億元。

輸光求救 回本脫身

民進黨高層人士指出,七月初謝長廷從香港舉辦完兩岸論壇後,有台商向黨內高層爆料,指他年初親眼目睹林耀文到澳門豪賭,在賭王何鴻燊家族經營的「新濠天地」二樓貴賓廳「勵盈會」慘烈廝殺,令他頗為感慨。

這位台商向民進黨高層人士表示,林耀文在只收高額賭注的賭廳中,把賭場第一回借他的港幣五百萬元(約新台幣二千萬元)全輸光,第二回再借他港幣五百萬元,沒多久也輸完,使他險些走不出賭廳,後來向台灣友人求救,賭場才又借他港幣三百萬元,他把輸的錢贏回來,才得以脫身返台。

事實上,早在去年十月謝長廷到中國進行「開展之旅」後,民進黨高層就獲悉林耀文想順勢做兩岸生意,先是聽聞林有意跟娛樂圈友人詹仁雄經營中國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歌手的藝人經紀,甚至一度動念要簽下台灣歌手李聖傑到中國娛樂市場發展,也曾找過黨內有幫派背景的金主合作,計畫到澳門包廳經營賭場,但這些想法都因他想要合作的對象,對他個人的行事作風有所疑慮而未竟全功。

自比小馬 隨謝登陸

熟識林耀文的民進黨人士表示,林身為謝長廷貼身的核心幕僚,處處自比是前總統陳水扁身邊人稱「小馬」馬永成的角色。謝長廷六月底到香港舉辦論壇,林在行程安排上刻意突顯自己的重要性,六月二十八日香港論壇開幕前一晚,香港前特首、中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在香格里拉酒店設宴款待謝長廷一行人,林耀文就與董建華及謝長廷一起坐在主桌,與會的立委只能坐次桌。

類似的情況還有謝長廷六月三十日結束香港論壇轉往深圳,會見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時,竟無立委陪同,僅林耀文陪在謝長廷身邊與張志軍會談並合照。

黨內人士指林耀文深諳中國官場文化,高官談政策、親信抄辦生意的政治生態看在林的眼裡一點都不陌生,因此才會藉由這些場合,讓中國官方認知到謝長廷如果是民、共交流第一人,那他就是這第一人身邊最親近的幕僚,藉以為他撐起兩岸生意往來折衝的分量。

綠營流傳 已輸一億

該位人士表示,林耀文從學生時代就跟隨謝長廷,至今長達十八年,曾任謝的行政院長辦公室主任,知道謝長廷近一年來透過穿梭兩岸、舉辦論壇等行動,不僅會衝撞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路線,更蓄勢要參選明年五月黨主席,以迫使黨內各派系重視其兩岸政策主張,林耀文則運用謝有意參選黨主席的態勢,積極拉攏具實力的企業金主,並搭建與對岸官方的人脈,藉此取得政治與經濟資源。

不過,林耀文始料未及的是,本刊五月揭發天道盟、四海幫集體加入染黑民進黨時,林就已被捲入,六月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因〈會計法第九十九條之一修正案〉替前立委顏清標免除刑責遭到各方抨擊時,黨主席蘇貞昌即接獲消息,質疑此舉是林唆使謝系立委所為,使他不斷捲入黨內高層內鬥。

七月初當謝長廷在香港辦完論壇並在深圳會見台商後,一位經常往來兩岸的台商就以「看不下去」為由,向民進黨高層人士爆料,指林耀文從去年十月謝長廷到大陸進行「開展之旅」打開民、共交流局面後,就趁著今年四月初到北京洽談謝長廷可能再度訪中之際,布局要做兩岸生意,甚至目睹林不知自重,竟在澳門賭場豪賭。

這位台商向民進黨高層描述指出,年初他看到林耀文在澳門新濠天地二樓勵盈會的賭廳出現,覺得很訝異,後來林一上桌就拿出港幣五百萬元的籌碼,參與百家樂賭局,由於賭性強,下大注,沒多久就輸光,第二次又要了港幣五百萬元籌碼,結果又慘輸,第三次開口向賭場再要求額度時遭到拒絕,林只好打電話給熟識賭場的台灣友人求救,最後賭場同意再給港幣三百萬元額度,林才把輸的錢都贏回來。

民進黨人士透露,林耀文去澳門賭博多次,澳門賭博圈人士盛傳,林在澳門累積賭輸新台幣一億多元,而且賭博的足跡不只新濠天地,還有隔一條馬路的「金沙城」與「威尼斯人」。此事今年初就在謝系內部流傳,謝長廷也曾在聽聞林耀文到澳門賭博一事後,私下找林查問並勸他不可涉賭,甚至請與林往來密切的金主不要帶壞他這位情同兒子的貼身幕僚。

本刊調查,台商目睹林耀文豪賭的澳門賭廳,是澳門賭王何鴻燊之子何猶龍旗下的勵盈會,在新濠天地是最大的貴賓賭廳,裡面有十多間賭廳,台商最常去的則是「澄清湖廳」,由有「台灣組頭教父」之稱的陳盈助包廳經營。

壹週刊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黑白大咖 賭桌交流

本刊七月二十一日到新濠天地二樓勵盈會澄清湖廳,直擊台灣富商玩百家樂。據去過這間賭廳的人士透露,這裡輸贏少則新台幣百萬元,多則上億元。

根據本刊現場目擊,陳盈助所包的賭廳,不僅台灣財團富商會去捧場,與台灣政商友好的中國企業集團老闆也會來賭個二把,使澄清湖廳成為兩岸政商與黑道人士賭博交誼的祕密處所。

與謝系交好的人士透露,林耀文在六月底謝長廷前往香港舉辦兩岸關係研討會前夕,曾向《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調借資金,並強調是他個人需求,與謝的香港行無關。事後,吳子嘉曾向友人提及此事,還一度透露林想要調借的資金高達上億元。但本刊向吳子嘉求證,他否認林曾向他開口借錢,並強調無意捲入他人是非。

借調資金 銀行打槍

不過,吳子嘉友人則指出,吳私下曾提及林耀文借錢一事,但此事與林到澳門賭博是否有所關聯仍不得而知,惟可以確定的是,林今年五月曾有意拿自己開設的公關公司向銀行抵押貸款,卻因公司只在大型選舉時才有收入,而未被接受。之後就傳出他到澳門賭博,且謝系知道的人不在少數,至於到底賭輸多少?恐怕只有當事人和賭場才清楚。

台商圈近來還傳聞,林耀文有意到澳門投資,並透過謝長廷開展之旅結識的中國官方友人找人頭包廳經營賭場。

知情人士透露,林耀文曾找民進黨台北市黨部評議委員會召集人黃承國商量,但黃覺得林不瞭解澳門賭場生態而婉拒,林在國內碰壁後,反倒透過謝長廷兩岸交流結識的中國中藝旅行社董事長孫泊庸找到機會。

民共交流 蒙上陰影

知情人士指出,掛名中藝旅行社董事長的孫泊庸,是林耀文安排謝長廷赴中國進行開展之旅時透過台商所認識,孫在中國官方的身分是解放軍總參謀部(簡稱總參)的局長級官員,主要負責與台灣黑幫之間的聯繫工作,自從前年開放陸客自由行後,他是第一個申請獲准來台的中國人,之後,每年都會來台多達十次以上,與台灣主要幫派大哥均交情匪淺。

本刊五月揭露天道盟、四海幫分子集體加入民進黨後,就有民進黨人士向本刊進一步爆料指出,孫泊庸不僅在去年十月謝長廷赴北京會見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一事扮演關鍵角色,今年四月初林耀文赴北京安排謝長廷香港行時也提供協助,甚至為了謝有意參選民進黨主席,還允諾出力,居中拉攏四海幫幫主楊德盷拉人加入民進黨。

謝長廷希望透過民、共交流突破民進黨的兩岸政策窠臼,藉以尋求歷史定位,但無奈一路培植的親信卻被爆,企圖在民、共交流空隙中做生意,又不忌諱到澳門豪賭,無視兩岸政經交流的敏感性,使謝長廷的民、共交流後續發展,可能蒙上親信以權謀私的陰影,也使台灣民眾難以信任民進黨可以在兩岸政策上展現新猶。

林耀文小檔案

年齡:37歲

綽號:大雄

學歷: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夜間部、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班畢業

經歷:

2002年謝長廷競選高雄市長總部活動部執行長、主任

2003年高雄市政府新聞處長

2004年陳水扁競選總統高雄市總部執行總幹事

2005年行政院長謝長廷辦公室主任

2007年台灣長工會辦公室主任

2008年長昌競選總統總部執行副總幹事,敗選後設立台灣維新基金會及影子政府網站

家庭:太太吳曉菁曾當選屏東「黑珍珠小姐」,育有2子

謝長廷 兩岸政策事件簿

2012.10.04. 謝長廷「開展之旅」以私人身分訪問中國,到福建東山島祭祖,還到北京會見國台辦主任王毅等官員,提出「憲法共識」、「憲法各表」主張。

2012.11.21. 民進黨中常會通過設置「中國事務委員會」,召集人原本謝長廷呼聲最高,但最後由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兼任。

2013.05.06. 謝長廷接受蘇貞昌面邀,同意加入中國事務委員會。

2013.05.09. 中國事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前國安會祕書長邱義仁反駁謝的憲法主張,說民進黨並非全盤接受這部憲法。

2013.06.29. 謝長廷打破民進黨、共產黨交流的禁忌,在香港和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舉辦「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主張以「憲法各表」作為兩岸互動基礎。

2013.06.30. 香港研討會閉幕,達成擺脫對立衝突、開展平等協商及正視現實、穩健推進兩岸關係發展等3點共同結論。會後謝前往深圳,會見新任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重提「憲法一中」概念。

百家樂 輸很大

澳門新濠天地賭場的各式賭博中,與威尼斯人等其他著名賭場一樣,百家樂的賭桌數約占8成,2樓勵盈會「澄清湖廳」清一色都是百家樂賭桌,此種賭博方式源於義大利,卻於19世紀盛行於英法等地,如今,澳門則是全世界賭城中,百家樂賭桌數目最多的地方。

據曾出入新濠天地澄清湖廳的人士說,百家樂與21點賭法不同的是,下注者可以選擇當「莊家」或「閒家」,21點則只跟莊家玩,百家樂因此被認定是最公平的賭博,但如果下注大或運氣背,賭客又把持不住,一趟賭局下來,就有人輸掉新台幣5、6億元。

回應

謝長廷:有聽說,無實據

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表示,之前確曾聽說林耀文到澳門賭博,但經他查問,提及此事的人也都是聽說,並沒有證據。他認為放話者若是民進黨高層,恐怕就不單純,畢竟他從事兩岸開展之旅以來,黨內就有人要讓他和林耀文難堪。

林耀文:純小賭,是抹黑

林耀文表示,他曾去澳門3、4次,最近一次是年初跨年夜,帶老婆小孩去看《中國好聲音》演唱會,之後到新濠天地一樓大廳賭場換3萬元籌碼玩了一下,沒到2樓勵盈會,更沒輸掉1億多元,也沒向吳子嘉借錢。

他說,絕不會害老闆(謝長廷),所以不可能去澳門包廳經營賭場,或藉兩岸開展之旅去做《中國好聲音》等歌手經紀生意,且他只跟孫泊庸吃過幾次飯,對孫心存警戒,更沒接受他協助布局兩岸生意,「放話的人沒有我在賭場的照片,也沒有借錢的借據,根本是抹黑。」

重案第壹爆

用智慧型手機掃描此QR Code,進入「壹週刊重案第壹爆」讀者服務站。只要按讚,即可加入。我們提供「你敢爆、我敢報」,並剖析重大弊案的來龍去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854

政治豪賭局中局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10/blog-post_23.html
前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什(George W. Bush)嫡系,曾任米帝國務次長(Undersecretary of States)的James K. Glassman於Bloomberg撰文《Don't Kill Fannie and Freddie》力陳當年美國政府必須維持兩房近百年來支持美國樓市的角色。無獨有偶,房利美(FNMA:US)這隻殭屍股亦於2013年6月開始突然間變得到非常波動。 
日前筆者《房利美系列》拙文初步介紹了美國房利美(FNMA:US)的成立背景和證券化的按揭抵押債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 (MBS))的一些原理,今天先進一步由一些基礎分析去回顧房利美(FNMA:US)在2004年至2012年的表現。根據期內年報,2004年房利美(FNMA:US)為每股盈利(EPS)為4.95美元,在2009年次按高潮曾出現每股虧損29.47美元,直到2012年扭虧為盈創歷史性盈利新高達7.05美元。其實期內收入(基本上是MBS和按揭組合的利息和保費)僅由美金236.89億元輕微下跌至美金229.88億元,但關鍵是信貸虧損由2004年的美金170.66億元大幅上升至2009年美金922.56億元後再下調至2012年的美金33.97億元。因此股東資金亦由2004年的美金389.02億元大幅下跌至2009年負美金152.81億元,的確是名符其實的負資產。之後由美國財政部注入可換股債共美金1,880億元接管(Conservatorship)令房利美(FNMA:US)在2012年殭屍翻生而股東資金重見美金72.24億元。值得留意的是以MBS和按揭組合為主房利美(FNMA:US)總資產由2004年的美金1.02萬億元持續大幅上升至2012年的美金3.22萬億元,反映房利美(FNMA:US)殭屍國企股在金融海嘯期間仍不斷在美國金融體系買入或承保MBS和按揭組合以托樓市和維持金融體系的流動性。
2013年10月22日房利美(FNMA:US)收報1.77美元,以2012年每股7.05美元計市盈率僅0.25倍,這是因為房利美(FNMA:US)在美國政府的接管下自2008年已經從房利美(FNMA:US)抽走美金1,320億元,令公司不但未能派息,其股東資金亦無法從近年美國樓市回升的勢頭而累積資本。James K. Glassman的抨擊正正反映美國政府應否延續當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President Franklin D. Roosevelt)支持樓市的新政(The New Deal)和保留房利美(FNMA:US)而出現路線之爭。
倘若美國回歸房利美(FNMA:US)在次按風暴前的角色,那下一步必定部署如花旗銀行(Citigroup;C:US)和American Insurance Group (AIG:US)贖身,之後當然對房利美(FNMA:US)股價有利。但假如美國不希望透過房利美(FNMA:US)去催谷美國樓市泡沫而衍生日後政府埋單的道德風險,那麼財政部必定繼續陰乾房利美(FNMA:US)。但現實中這可是說易行難,因為不催谷美國樓市泡沫只會扼殺當今美國經濟的復甦,而在眾銀行資金短缺下誰有本事承接房利美(FNMA:US)近美金3.22萬億元的MBS和按揭組合。還有在美國帳面欠債創新高之際,不安排房利美(FNMA:US)早日贖身只會令已經高築的美國債台潛在還要額外承擔這美金3.22萬億元的負債。
正路來說谷高房利美(FNMA:US)股價贖身是美國政府甩掉這美金3.22萬億元的或然負債的最佳方案,但美國政壇的權鬥委實令房利美(FNMA:US)前景已經由經濟轉變為由政治決定。據說當年靠押注American Insurance Group (AIG:US)殭屍翻生的Fairholme Fund的基金經理Bruce Berkowitz已經宣佈大幅增持房利美(FNMA:US),倘若屬實Bruce Berkowitz的決定基本上是一場以真金白銀下注的政治豪賭。
有趣的是2013年上半年房利美(FNMA:US)盈利出現破紀錄的美金688億元,之後美國政府旋即抽走美金663億元予可換股債的特別派息。而房利美(FNMA:US)股價在公佈半年結業績前由2013年3月13日突然間由0.30美元抽升至2013年5月28日的4.08美元(2013年5月29日曾高見5.44美元)後急插至2013年9月12日的1.08美元。近日又再瘋狂上升至2013年10月22日的1.77美元。這段期間可有內幕人仕(Insider)藉消息上下其手呢?

無論如何,這場政治豪賭局中局肯定比什麼鱷魚頭老襯底之類的傳媒大亨公義之戰更精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338

明標4G 暗搶中嘉 徐旭東千億豪賭

2013-10-24  NM
 
 

 

行動寬頻(四G)執照競標如火如荼進行,電信三雄的老三—遠傳電信董事長徐旭東採取守勢顧地盤,雖然聲勢不如在C5帝王段頻道交火的中華電信與頂新魏家,卻暗地盤算更大的布局。

據本刊調查,除了檯面上的四G標案外,徐旭東正與國內第一大有線電視系統台、擁有一一〇萬用戶的中嘉網路接觸,明年可能出手收購。徐旭東左右開弓,預期將砸千億元資金,為電信版圖進行一場資本大豪賭。

四G執照競標,電信三雄與新加入的頂新魏家、鴻海郭台銘大戰三百多回合,總標金額已一舉突破千億元大關門檻。然一向敢言的徐旭東,卻在此次標案中,異常低調。

備銀彈 籌劃買中嘉

據了解,遠東集團旗下的遠傳電信,目前居三雄之末,徐旭東在四G標案準備二百億元銀彈,只瞄準C1、C3地盤,並未加入搶手的C5段競標。當外界把眼光聚焦在搶C5段的中華電信與頂新魏家,殊不知,徐旭東為了電信版圖霸業,正悄悄盤算另一樁更大的買賣。

據本刊調查,徐旭東正圖謀拿下國內第一大有線電視系統台、擁有近一一○萬戶的中嘉網路。「近半年來,徐董(徐旭東)與中嘉大股東安博凱頻繁接洽,在四G競標告一段落後,徐老闆有機會在明年出手。四G 加中嘉,算一算,得花近千億元呀!」知情人士透露。

價格是雙方成交與否的重要關鍵。「徐董以前是完全不想花大錢買中嘉的,這二年來,也開始慢慢聽進遠傳團隊的建議,徐董責成遠傳投資部副總林偉文負責,近半年來,雙方已多次洽談。」知情人士說。

關卡多 顧慮蔡衍明

除了價格,徐旭東還有其他難題得克服。第一,因黨政軍不得投資媒體的法律條款尚未放寬,徐旭東若想順利吃下中嘉,得學富邦大董蔡明忠一樣,先拿一筆自有資金買中嘉,待修法放寬後,再賣回給遠傳。第二,「徐旭東擁有遠東銀行,也會有媒金分離的問題,NCC很難輕易放行。」

此外,徐旭東還得考慮中嘉的前一手買家︱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了解人士說:「蔡董(蔡衍明)付了三十億元訂金給安博凱,他是不會輕易放棄的。」一位熟悉蔡衍明作風的朋友形容,就像他愛慕過的美女,是不會讓別人碰的。

儘管擺在眼前的是一條艱辛難走的路,徐旭東卻有他不得不尋求突圍的困境。

過去幾年的電信三雄肉搏戰中,單看行動通訊用戶數,中華電信以一○五五萬戶盤據龍頭;台灣大哥大以七一三萬戶次之,遠傳電信則緊追在後,在今年七月間,也終於突破七○○萬用戶的門檻,乍看老二與老三之間的距離,似乎不大。 謀突圍 拚最後一哩

但因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崛起,消費者行為大幅改變。免費通訊軟體盛行,傳統的語音及簡訊需求下降,電信業者的收入也跟著大減;就算要搶食音樂、書籍、app store、遊戲等內容服務的大餅,又因競爭者眾,電信業者能吃到的不多。

電信業者想創造更多收入,就要設法攻下家庭裡電視、平板、電腦、筆電等行動載具的螢幕。除了賺收視費、上網費,還可結合零售與金流,例如在家裡學習、購物、保健、娛樂等日常需求,用一支手機就可搞定所有的商務與支付,所有費用都集中在一張行動電話帳單上。

通訊巿場競爭劇烈,已不容許徐旭東再磋跎;要搶下家庭市場,跨越「最後一哩」(舖設管線至每個家庭用戶)勢在必行。

長期壟斷最後一哩的中華電信,至去年底為止,霸占國內九四%的固網業務,台灣大、遠傳與亞太電信等只能分搶剩餘不到六%的麵包屑。不僅如此,中華電還藉最後一哩的優勢撈過界,十年前推出的MOD(多媒體內容傳輸平台),至今年中已拿下一二○萬用戶,大舉瓜分有線電視的大餅,令台灣大、遠傳以及有線電視業者危機感加深。

為了突破屏障,二○一○年,台灣大副董蔡明忠以自有資金買下國內第二大有線電視系統台凱擘,成功吃下一○○多萬戶;加上台灣固網,蔡家總共拿下一五○多萬戶家庭的最後一哩,積極整合電信與有線電信,把遠傳徐旭東遠遠拋在後頭。

失泛亞 便宜台灣大

徐旭東是出了名的精明上海商人,精打細算雖讓他持盈保泰,有時卻也錯失良機。十二年前,台灣大併購泛亞電信,促成台灣大茁壯,但中間有段小插曲,徐旭東原是最早談好的買家,本已準備開香檳,但他一覺睡醒,卻要求降價,氣得賣家以更低價格,轉賣給台灣大。

二○一○年,安博凱在巿場兜售中嘉,積極向獨缺最後一哩的徐旭東推銷。不過,「中嘉喊出一戶六萬元價碼,讓見識過一戶只要三萬元的徐董嫌太貴,不肯出手。」消息人士透露。

結果,由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領軍的旺中,殺出程咬金,以逾七百億元的高總價搶下。然購併案送入主管機關NCC後,先是追查資金來源有無中資、是否涉垂直壟斷產業等; 後又因陳正倉等三位NCC委員,在審查中時集團變更負責人案時,遭旺旺中時集團刊廣告公開指控違法濫權,三人自認名譽受損,迴避審議,使致審查案延宕。

去年中,NCC四位委員以旺中必須完全切割中天新聞台等三項附停止條件及二十五項附加條件通過購併案,但因旺中遲未補件,至今沒有新進度。

安博凱卻已把蔡衍明付的三十億元訂金,分給新加坡淡馬錫等股東,且因安博凱的專業經理人未達成出售中嘉的目標,沒能領到績效獎金,因而又積極尋找買家。

根據了解, 安博凱最先找上曾經出價的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尹總裁確實一度對於有現金流的有線電視產業很感興趣,不過,有線電視業開放跨區,競爭越來越激烈,總裁問過一位NCC前主委的意見,勸他別進這產業,因而打消念頭。」有線電視業者說。

WiMAX 爭就地合法

在尹衍樑搖頭之後,安博凱再找上徐旭東復談,而徐旭東眼看蔡明忠咬走凱擘這塊肥肉後,雙方差距越拉越大,不得不急起直追。

與此同時,徐旭東還必須打贏四G之役。這次NCC一次釋出A(700MHz)、B(900MHz)與C(1800MHz)三個頻段,設備最優的C頻段,又分成五個頻段。C1到C4已被三雄的二G盤踞,只有C5是素地。因此,只要標下C5,就能以最快的時間對外營運,在中華電、台灣大及頂新魏家的瘋狂競標下,標金已高達二五六億元。

徐旭東的籌碼是手上的一張WiMAX執照,與四G一樣屬於新一代超高速的無線通訊標準,比起現行三‧五G快上十倍,是由英特爾提出,二○○六年扁政府曾釋出六張WiMAX執照給業者,遠傳擁有其中一張。

儘管中華電與台灣大,都在逼NCC與交通部收回WiMAX執照重新標售,但WiMAX既有業者仍在爭取就地合法。「二派勢力的鬥爭,明年才會見真章,屆時不管重標售或就地合法,擁有執照的遠傳都有機會奪照。」電信業者說。

殺紅眼 二戰耗千億

因此,徐旭東不想耗費資源去搶C5,而是固守自己手上的C1及C3,但中華電與台灣大對這二頻段也虎視眈眈,「各家業者除了守住既有頻段,還為墊高對手成本,都向對手頻段出價,讓C頻段的標金越喊越高。」業內人士分析,「徐旭東至少要拿出二百億元,才能穩住遠傳的競爭地位。」

過去徐旭東算盤打太精,導致遠傳與前二強距離愈差愈大。現在幸好還有中嘉可以撿,但四G一役又殺紅眼,徐旭東只得搬出千億銀彈,兩邊作戰。電信業是場難以回頭的資本戰,該來的,還是要來。

對併購中嘉一事,遠傳發言人郎亞玲表示,邁向數位匯流,每家電信業者都很重視,遠傳也不例外;徐旭東幕僚證實,遠傳就缺有線網路這塊,對中嘉當然有興趣,現在就是價格問題。 徐旭東 小檔案

◎現職:遠東集團董事長

◎年齡:七十二歲

◎家庭:父徐有庠為遠東集團創辦人。妻徐瑪俐,育有二女一子。

◎學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碩士

◎經歷:一九七〇年進入遠東集團內的遠紡任職,一九九三年接掌遠東集團,二〇〇二年入主太平洋SOGO百貨、遠傳電信

◎事業:遠東集團下現有亞泥、遠東新世紀、宏遠興業、東聯化學、裕民航運、遠東百貨、遠東商銀、遠傳電信等八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六五六一億元(計至2013/10/21)

◎財富:富比士(Forbes)估徐旭東家族財富約四〇〇億元(十四億美元),名列二〇一三年台灣富豪榜二十六名 頻段 小辭典

這次4G競標,NCC將標售700MHz、900MHz與1800MHz這3個頻段,所謂的頻段就是無線電波的頻率範圍,就像收音機的每個電台在不同頻率一樣。

為了方便業者出價,分為A(A1~A4)、B(B1~B3)及C(C1-C5)12區塊頻譜。

對業者而言,A(700MHz)頻段因覆蓋面積大,傳輸距離遠、通訊死角小,適合無線寬頻建設,B(900MHz)頻段則多為傳統2G語音用戶使用,而C(1800MHz)頻段雖已有電信三雄的既有2G、3G用戶使用,但設備最成熟,建置最容易。

A頻段因為設備供應不如B、C頻段完整,因此,目前已出價的A頻段,很可能是想做設備生意的鴻海所投標。B1頻段目前由亞太電信死守,B2、B3則為中華電信勢在必得。C頻段則設備齊全,是兵家必爭之地。遠傳的2G用戶目前設在C1、C3,中華電在C2,台灣大在C4。 C5帝王段 頂新槓中華電信

底價359億元的第四代行動通訊(4G)執照競標,在電信三雄與頂新、鴻海等6家業者的強力競逐下,上週總標金突破千億元大關;號稱帝王級的C5頻段,標金更達256億元。

若將4G執照競標比喻為國有土地的地上權標售,C頻道就是最精華的信義區,電信三雄是既有住戶,鴻海、頂新則是想進駐的新財團,大家都想在最快時間內建築新大樓。

C5就像信義區的空地,只要標下就能馬上蓋摩天樓;至於C1到C4則像舊住戶都更,上面還有原業者在營運,必須等到2G執照到期,4G才能營運。

目前C5標價屢創新高,電信業內人士都認為是因為老將中華電信、台灣大以及新秀頂新集團纏鬥所致。「中華電信是電信龍頭,有非贏不可的壓力;富邦旗下的台灣大一直喊出要在明年4G開台,也有非搶不可的理由;至於新進業者頂新集團要搶下灘頭堡,就得搶C5這塊空地,才能在最快時間營運。」

其中,最令外界矚目的競標業者是頂新集團。電信門外漢的魏家,跨入電信業,就投入搶標熱門頻段,頗有強龍壓地頭蛇之姿;而且魏家老大魏應州在甫改組的「台灣之星」公司任董事,展現志在必得的強烈企圖。

壹發財

「壹週刊壹發財」讀者服務站。只要按讚,即可加入。我們提供財經界大企業、大老闆大小事,富豪世家恩怨情仇,以及理財訊息。請上粉絲團留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7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