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的勝利——監管讓步 銀行股大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2169
全球投行本周終於如釋重負。經過同監管層一系列驚險艱難的博弈,監管層終於做出讓步——由全球銀行監管官員組成的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對杠桿率的定義進行了修改,將允許銀行上報較低的整體風險水平。巴塞爾委員會批準了杠桿率的國際使用標準,提議將杠桿率標準下限設定為3%。
杠桿率是一項衡量銀行財務狀況的指標。
歐洲頂級投行股價聞訊上漲。德意誌銀行股價上漲4.7%,巴克萊銀行上漲2.9%。歐洲銀行業的“巴塞爾勝利”開始星光閃耀。
然而,周一早盤美國銀行業股價表現不佳——華爾街各大銀行將面臨更多來自美國監管部門的壓力。
據FT報道引述紐約Debevoise & Plimpton合夥人Greg Lyons表示:
很明顯,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正在試圖放松對銀行的監管要求。但美國方面卻在持續收緊規則,尤其是針對排名前八的銀行,監管可能更為嚴格。
花旗分析師發布報告稱,
這是一項重大的轉變,意味著銀行業在滿足監管層對巴塞爾III 杠桿率要求方面的壓力將有所減輕。遊說團體聲明稱,巴塞爾委員會的初期提案將迫使銀行業留存至少1000億美元的緩沖資本。
監管層周日表示,
將允許銀行計算杠桿率時抵消部分回購,同時對某些表外資產項目稍許放松,並允許銀行不再對涉及中央結算對手的風險敞口進行雙重計算。
但部分官員提醒:在杠桿率標準最終確定之前,銀行業仍將面臨嚴苛的監管。
包括美聯儲和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在內的監管層正在抓緊制定美國銀行業杠桿率新規。7月份曾有提議將最大規模銀行的股權資產杠桿率設為5%,分支機構設為6%。
此前,由於美國監管層對資產計算方式的要求降低了,歐洲和美國監管政策的韌性差異也由此縮小。目前,巴塞爾委員會做出讓步,將杠桿率下限設定為3%,這可能導致歐洲和美國在監管嚴苛程度上的潛在差異擴大,這就是說美國摩根大通可能將比歐洲德意誌銀行承受更為嚴苛的監管壓力。
設立在紐約的國外銀行分支機構同樣難以幸免,美聯儲對這部分銀行也將設立新的監管規定。
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教授Anat Admati稱:
監管層的讓步真令人失望,他們的做法是錯誤的。
Finance Watch秘書處負責人Thierry Philipponnat認為監管層的讓步就是一種失敗,但新擬定的規則要比兩年前的好多了。“關於杠桿率的爭論絕未停止。目前對巴塞爾資本新規已經達成共識,下一個問題是:究竟杠桿率會被定為多高的水平。我們認為3%過低了,需要向上提升。”
不過,一些銀行管理者對監管層的讓步表示歡迎,因為這樣可以減輕他們躲避監管的壓力。銀行監管機構的一位高管表示:“最初的監管新規議案有些瘋狂,它甚至會誘發套利和規避行為。”
烏克蘭讓步:只要紅十字會認可,俄羅斯救援隊就可以入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558
烏克蘭為數百輛俄羅斯救援車隊進入本國進行人道主義救援打開了一扇大門。烏克蘭政府稱,只要國際紅十字會將這些車隊在東部災區分散開來,就同意他們進入本國領土。
彭博新聞社報道稱,烏克蘭政府還要求烏克蘭海關和邊境地區官員檢查那些靠近東部盧甘斯克(Luhansk)地區的第一個檢查站的救援車輛。該地區是烏克蘭政府軍和親俄派分裂分子交火數月之久的前線。
烏克蘭政府新聞發言人Svyatoslav Tsegolko稱:
我們決定接受針對盧甘斯克地區的援助,以避免俄羅斯的全面入侵。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也將一同檢查8月12日出發的俄羅斯救援車輛。
本周二,俄羅斯不顧西方嚴厲警告,派遣280輛載重卡車組成的“豪華人道主義救援隊”奔赴烏克蘭。俄方稱需要幫助遭受武裝沖突摧殘的烏克蘭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這兩座城市目前已斷水斷電。
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索直言不諱地警告:不要以人道主義等任何借口在烏克蘭采取單邊軍事行動。同時,烏克蘭也如臨大敵,拒絕這些車輛入境。
昨日早些時候,烏克蘭內政部長Arsen Avakov在他的Facebook頁面上表示,俄羅斯車隊不會被允許進入,並稱其是來自“侵略者”的挑釁。
為何西方國家和烏克蘭對俄羅斯人道主義救援高度緊張?因為俄羅斯先前就玩過這種“木馬屠城”的把戲。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提及,1992年—1993年,格魯吉亞與其自治共和國的阿布哈茲武裝開戰時,俄羅斯救援隊表面上運去了人道主義援助物資,但暗地里卻向分裂勢力運送了導彈、沖鋒槍等武器。1956年10月,俄羅斯又借口人道主義理由兩次出兵匈牙利,30000人在此次事件中被殺。
今日,俄羅斯盧布上漲0.4%。而就在周二俄羅斯救援隊出發的當日,由於國際社會懷疑這支救援隊是俄羅斯在尋找借口入侵烏克蘭,盧布下跌0.7%。烏克蘭本幣格里夫納今日大漲1.9%。近日,格里夫納因戰爭陰影而屢創歷史新低。
伊朗“核問題”談判讓步 西方不為所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680
伊朗核問題六方會談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盡管伊朗提出了所謂的折中方案,但是歐美代表認為新方案沒有本質的讓步。隨著11月24日最後期限逼近,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日益減少。
根據伊朗談判代表的說法,伊朗已經放棄此前的立場——減少伊朗核項目以換取歐美完全停止經濟制裁。伊朗考慮通過讓步,換取解除那些最新和最具破壞性的制裁措施——2012年美國及歐盟實施的能源及金融制裁措施,
不過歐美官員認為這項提議並無新意,並強調伊朗方面應該清楚,制裁措施只可能逐步解除。所有的制裁措施都會先暫停,等到確認伊朗遵守協議後才會中止。此外,歐美官員還指出,歐美方面也曾經提出過折中方案,但是伊朗也未能接受。
一名歐洲外交官員表示,“伊朗不願意限制濃縮鈾計劃到我們可接受的程度,這是我們談判的底線。現在看起來,只能延長談判到11月之後,否則談判必將破裂。”
伊朗一位高級官員表示,“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和中國進行的六方會談得到了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的支持。對於這些國家來說,和談只是政治問題,但是對於伊朗而言,如果談判失敗,可能會導致經濟出現大幅的崩盤。”
目前和談的一個核心焦點就是伊朗所能擁有的濃縮鈾離心機數量。西方國家希望伊朗能將離心機數量大幅降低至10000臺,而伊朗方面認為未來5年內離心機數量應該達到19萬臺。(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版QE”投機者最大擔憂:歐央行對德國讓步有多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06

因市場廣泛預期歐洲央行將在明日推出主權債QE,近期歐元區國債收益率降至歷史新低,歐元刷新十一年新低,歐洲股市創七年新高。
在投資者狂歡的同時,歐洲的政客和銀行家們卻表達了對歐洲央行是否會過度向QE反對者德國讓步的擔憂。
彭博新聞社此前報道稱:
《明鏡周刊》援引匿名消息源稱,1月14日,德拉吉把他關於QE的最新想法交給了德國總理默克爾和財長Wolfgang Schaeuble......歐洲央行計劃讓歐元區各國央行購買自己國家的債券,以避免風險由各成員國交叉承擔。
豐業銀行(Scotiabank)經濟學家Guy Haselmann也認為,可能性最大、也是德拉吉能獲得足夠支持的唯一做法是,拒絕成員國互擔風險(正如《明鏡周刊》所述)。這意味著QE會讓各國央行去實施, 讓它們自己承擔所購債券的風險。
然而,歐元區的其他國家,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都擔心,歐洲央行過度讓步會影響QE的效果。
歐洲央行前管委、塞浦路斯央行前行長Athanasios Orphanides認為,這種形式的QE可能違反歐盟法律。
他告訴英國《金融時報》:
好像所有人都承認現在歐元區要做的就是搞定德國,而歐洲央行采取的行動需要限制在對德國最為有利的基礎上。這與歐盟條約不一致,甚至違反了歐盟條約。
Orphanides的看法得到了意大利的認同,該國財長和央行行長均在最近幾周對任何可能“稀釋”QE效果的做法提出了警告。
意大利下議院發行的每日簡報Il Mattinale寫道:
歐洲央行購買政府債券是好事兒,但是如果僅在各國央行購買自己國債的層面上實施,那是德拉吉的失敗和默克爾的勝利。這不是小事情,事關歐洲一體化。
豐業銀行的Haselmann也指出:
結構是本次QE的“重中之重”,因為與其他“救助項目”的結構不同,這樣的結構意味著“反一體化”。這是在歐元區一體化進程上往回邁了一步。
這邊是部分成員國還在批評歐洲央行向德國政府妥協,那邊是德國仍然強烈排斥QE。本周一,在德交所舉行的一個金融行業招待會上,默克爾當著德拉吉和數百位賓客的面警告稱,反對通過貨幣政策讓經濟相對脆弱的成員國擺脫改革的要求。她表示:
必須防止歐洲央行的行動緩解了(成員國)增強競爭力的壓力。
盡管她謹慎地避免了直接批評歐洲央行,但也未嘗試對歐洲央行表示支持。
德拉吉也捍衛過關於QE的想法。上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德拉吉稱,要實現中期低於但接近2%的通脹率,歐洲央行必須“維持低利率和向著可刺激經濟增長的擴張性貨幣政策演變”。
然而,Orphanides還是批評了歐洲央行設計的QE項目。英國《金融時報》稱,由於Orphanides曾為美聯儲擔任高級顧問,他的意見在歐洲央行很有分量。
在麻省理工學院(MIT)任經濟學教授的Orphanides表示:
改變實施規則以避免(成員國)風險互擔絕對會影響QE的效果。對於歐元區整體來說這不是一個最佳的政策,也不利於單一貨幣政策的推行。
他表示,歐盟條約禁止任何成員國政府或央行享受特惠待遇,盡管歐洲央行管委會被要求“做出對歐元區整體來說盡可能有利的決策。”
對此,歐洲央行回應稱,在周四的貨幣政策會議之前無法對“關於未來貨幣政策的設想”進行置評。該央行還補充道:
歐洲央行實施獨立的貨幣政策,並且將一如既往地符合歐盟法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SEC讓步 四大中國分部交200萬美元“輕松”和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091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分部同意每家支付50萬美元和解費,以結束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長達兩年多的“對峙”。
和解之後,SEC對於暫停他們在美國執業資質6個月的判決也將撤除。不過普華永道、安永、德勤、畢馬威四家事務所同意,未來會遵照SEC的要求提交相應的審計文件。
SEC官員表示,這些審計文件對於保護那些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投資者非常重要,此次和解可以確保SEC未來獲取這些文件。
不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Paul Gillis表示,該和解“與投資者所需要的相差甚遠,只是讓企業擺脫困境而已。”
2012年底,SEC起訴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華分公司及大華拒絕配合對9家中國企業財務欺詐調查。
華爾街見聞曾在此前的文章中分析到,會計師事務所們面臨著類似22條軍規的困境,美國監管層要求他們公布在外國審計的資料,而中國監管層禁止他們這麽做。
2014年1月,事態再次升級,美國SEC行政法官( administrative law judge)判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中國分部暫停美國執業資質6個月。原因是這些事務所“有意”不向美國監管機構遞交部分涉嫌欺詐的中國企業的審計底稿。
該判決可能會導致200家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受到影響,有的甚至會被迫退市。不過判決沒有立即生效,事務所們隨後在美國聯邦法院提起上訴。
在一項聯合聲明中,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分部表示,他們對於此次達成和解非常“欣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盟讓步?或延長希臘救助6個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07
彭博新聞社援引消息人士稱,歐盟委員會提議向希臘提供為期6個月的救助延長計劃。若協議達成,歐洲央行將接受希臘債券作為抵押品。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希臘國防部長Panos Kammenos周二表示,如果希臘不能就債務協議與歐元區達成一致,希臘可能轉向其它國家尋求幫助。
他說:“我們想要的是一個協議。不過,如果沒有協議、如果我們看到德國依然固執並想分裂歐洲,那我們有義務采取B計劃。B計劃是通過其它途徑獲得資金。資金可以來自美國,可以來自俄羅斯,也可以來自中國或者其它國家。”
希臘計劃尋求約100億歐元(113億美元)短期融資,以贏得時間,敦促債權人放松緊縮政策。
一位希臘政府官員向彭博新聞社透露,希臘財政部長Yanis Varoufakis將在周三布魯塞爾歐元區財長會議上提交一份提議,要求把希臘短期國債存量上限提高80億歐元。希臘還將要求分發歐元區成員國央行通過持有希臘債券獲得的19億歐元的利潤。
歐洲股市全線上漲,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股指均漲逾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愛爾蘭:不能對希臘讓步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72

在希臘與歐盟即將展開新一輪談判的前夕,另一個同樣接受歐盟債務援助的國家——愛爾蘭,表示歐盟不應該向希臘妥協。明年將是愛爾蘭的大選年,執政黨不希望看到希臘反緊縮成功,從而成為國內反對黨的競選旗幟。
來自愛爾蘭研究機構the Nevin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的負責人Tom Healy向路透社表示,愛爾蘭官員似乎堅持要求希臘像愛爾蘭一樣繼續緊縮:
我們已經做了我們該做的,這並不容易,而且其中一部分努力就是為了討好德國。現在希臘的想法有點不切實際。
愛爾蘭財長Michael Noonan此前表示,愛爾蘭的債務規模大概是去年經濟總量的110%,是“可持續的”。
路透社稱,愛爾蘭政府的立場遭到反對人士的批評,他們表示,希臘應該得到更多的支持,政府的立場不會讓希臘得到任何讓步,同樣,愛爾蘭也不會得到。
愛爾蘭反對黨Fianna Fáil的發言人Michael McGrath向路透表示:
我們太無視希臘目前的困境了。我們本可以用我們的立場去支持他們,但我們什麽也沒做。
愛爾蘭是第一個與“三駕馬車”達成協議的國家,在2010年從歐央行獲得月650億歐元的援助,而且因為一直實行財政緊縮,在2013年在債券市場成功融資100億歐元。
不僅僅愛爾蘭,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也與德國站在一條線上。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西班牙反對黨Podemos的左翼領袖Pablo Iglesias聲稱將參加今年12月份舉行的大選,反對財政緊縮,並承諾將進行債務重組。上個月一次民調顯示,Podemos以28.2%的支持率高居榜首,而執政黨People's Party只獲得19.2%的支持,屈居第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股東大會召開在即 上海新梅新舊大股東皆稱“不會讓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87086.html
股東大會召開在即 上海新梅新舊大股東皆稱“不會讓步”
一財網 王娟娟 2015-03-17 23:32:00
上海興盛實業祭出訴訟“雙拳”之後,上海新梅董秘何婧於日前就訴訟最新進展以及上海新梅今後的轉型計劃向媒體進行了說明,更為重要的強調興盛實業不會讓出大股東“寶座”,將繼續通過法律途徑起訴“野蠻人”開南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並堅稱開南方面違規持有的超過5%以外的股權極其收益應當無效。同樣,開南方面也強硬相抗,指責上海新梅現任董事會和部分高管故意刁難,阻礙其正常行權,表示將積極應對訴訟,依法維權。
在上海興盛實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興盛集團)祭出訴訟雙拳之後,上海新梅董秘何婧於日前約見了數家財經媒體,就訴訟最新進展,新梅今後的轉型計劃進行了說明,更為重要的強調興盛集團不會讓出大股東“寶座”,將繼續通過法律途徑訴訟“野蠻人”開南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下稱開南方)。並堅稱開南方違規持有的超過5%以外的股權極其收益應當無效。同樣,開南方面也強硬相抗,指責上海新梅現任董事會和部分高管故意刁難,阻礙其正常行權,表示將積極應對訴訟,依法維權。
新舊兩大股東互不相讓,劍拔弩張,或將3月23日上海新梅即將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推向雙方2015首次正面交鋒的“戰場”。此次股東大會將審議聘請財務審計機構和內控審計機構的議案,關乎上市公司年報的審計和披露,在上述關鍵議案投票問題上,兩方或再起爭執。
雙方火力十足
此前,開南方在被興盛集團訴訟後,提出了頗具針對性三項提案但悉數被上海新梅董事會“槍斃”,對此開南方看起來不會輕易罷休。開南方新聞發言人朱聯周二下午短信回複本報記者稱:“我們會根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積極維權,律師團隊正在起草相關的文件,並將在符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擇機向社會公布。”
開南方認為,從法律和證監會部門規章的角度來說,他們的股東權利目前是不應受到任何限制的。更堅稱,開南方之所以提案、召開股東大會等要求無法實現,純粹是上海新梅現任董事會和某些高級管理人員有意刁難,阻礙股東正常行權。
作為上海新梅原大股東的興盛集團顯然不這麽認為,而為阻止開南方口中的正常行權。興盛集團本月初向上海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判定舉牌方違規行為發生日之後繼續買賣上海新梅股票的民事行為無效,並請求將被告違規持股收益1.7億元判令賠償給上市公司。對於訴訟最新的進展,何婧稱此案在3月5日被法院正式受理,但是在短期之內應該不會有結果放出,“因為有些傳票或者通知都還沒有送到被告手里,該案還無法馬上開庭”。
“我們會積極應對訴訟的。”朱聯則在回複本報記者的短信中如是回應上述訴訟,其稱開南方已咨詢了律師和相關法律專家,認為興盛的訴求沒有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此外,開南方也已經聘請了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宣告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對於此後祭出的第二拳“集體訴訟”,何婧則向記者透露,自3月13日發布興盛集團征集集體訴訟授權的公告以來,已經陸續有中小投資者表示願意給出授權,支持大股東興盛集團進行集體訴訟。“尤其是那些12月份買入的中小投資者,到現在已經明顯地出現了虧損。”
就目前看來,興盛集團態度強硬,兩點訴求保持不變,即開南違規持有的超過5%以外的股權應該無效,違規持股所得的1.7億元的收益也應該無效。而對於集體訴訟的成功率,以及成功所依托的法律依據,何婧則表示該訴訟現在已經進入司法程序,自己不適合來做判斷,具體結果還等待法院最終裁決。
不過,雖然現在兩樁訴訟都還沒有明確結果,何婧卻表示興盛集團方面很有信心。“如果開南沒有得到合適的懲罰裁決,那麽就會在市場上樹立一個特別不好的榜樣。監管層為了維護市場的公平公正,保障投資者權益,肯定不會輕易放過這種行為。”她如是表述。
股東大會或再有“好戲”
據上海新梅3月17日公告,公司將於3月23日即下周一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並表決聘請財務審計機構和內控審計機構的議案。對於此次股東大會,何婧向本報記者表示,“開南方面如果可以理性地從各方面利益出發考慮,就算不願意投票贊成,那也可以投棄權,而不應該反對”。因為審計機構如果懸而未解,年報的披露必然受到影響,進一步會使新梅面臨著因年報披露不及時而遭受監管部門懲罰的危險,包括開南在內的各利益主體必然遭受新的損失。
本報在第一時間就何婧的表態對開南方進行了電話采訪,開南方對新梅方面的表態並不買賬。在朱聯看來,何婧這一說法顯然是興盛集團在推諉責任,欲將“公司年報若延遲會受處罰”的後果怪到開南一方身上,但開南方的投票不會受其說法影響,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在權利範圍內投票。
對於投票會是贊成還是反對或棄權,朱聯則稱因為股東大會還沒召開不好說,但此前的三項提案已經可以表明開南方的立場。“興盛集團之前一直設置各種障礙阻止我們在此次股東大會上的提案,造成此次股東大會只有他們的提案。”朱聯稱,對於在股東大會上無法提出的議案開南方將通過其他途徑“表達”,但對具體方式她拒絕透露,稱“請大家拭目以待”。
雙方互不相讓火力全開,無論興盛集團還是開南方,都不得不面對的將是上海新梅堪憂的業績。繼2013年近利潤告負之後,公司1月31日的業績預告又顯示,2014年公司凈利潤將虧損2500萬元—4500萬元。
連續兩年虧損,戴帽在即,開南一方始終炮轟的也正是興盛集團管理層無作為,業績不佳。17日何婧也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2015年新梅只有一個項目在銷售,另一份利潤來源則是新梅大廈的租金。“業績確實是當下的最重要的議題,我們也希望這件事情可以趕緊解決,畢竟今後新梅的發展才是重中之重。”同時何婧還透露,新的轉型發展計劃會陸續披露。
雖然興盛集團所獲的批評聲音不小,重振業績壓力較大,但在興盛集團看來,開南並沒有實力擔起新梅轉型的大任。“開南本身是做房地產的,而且公司實力也比較弱,僅在甘肅蘭州有項目。本來我們就是要從房地產轉型,怎麽會再去找一個房地產公司來挑大梁,更何況實力還很弱。”何婧表示。
開南方面對此也不讓分毫,稱興盛自從入主新梅以來,一直在掏空上市公司。而開南方面成為第一大股東後興盛應交出“權杖”,讓開南方面會帶領公司走上正軌,維護絕大多數中小股東的權益。
雙方立場強硬,僵持不下,但因為股東大會尚未召開,訴訟案件還未開庭,雙方分歧走向如何尚不明朗。上海新梅的控制權之爭將會如何發展,《第一財經日報》將持續關註,追蹤報道。
編輯:黃向東
王石讓步 萬科回應:歡迎購買股票不歡迎收購公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23/153442.shtml
導讀 : 萬科集團表示,希望寶能系慎重考慮貿然改變萬科文化和經營風格的風險,並保留對話可能。
i黑馬訊 12月23日消息,今晨,萬科主席王石在拜訪瑞士信貸演講中表示不會實行毒丸計劃並做出讓步,傳遞出願意照顧寶能訴求。
下午,萬科即做出解釋稱,萬科歡迎寶能系購買萬科股票,但是不歡迎它收購公司、控制公司。並稱此意見沒有得到寶能系任何實質的重視和回應。萬科集團表示,希望寶能系慎重考慮貿然改變萬科文化和經營風格的風險,並保留對話可能。
“萬寶之爭”揭幕於12月17日,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公開對第一大股東寶能系表示:不歡迎!原因在於文化、經營風格不相容。
當天,王石主要表達了四個觀點:寶能系利用金融杠桿,短債長投,信用不夠;公司管理層立場一致且堅定,即便能得到公司也得不到人;中小股東就是萬科大股東;無形資產還在,一定會有資本支持。
此後一段時間,王石態度異常堅決。12月21日,曾有媒體爆出,王石計劃籌集500億資金與寶能系決一死戰。但在2天之後,王石拜訪瑞士信貸發表演講,劇情即發生轉折,王石表現出了讓步意願。
此前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來看寶能系優勢明顯,但對於王石來說也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無論是王石還是姚振華,現在都到了好好思考的時候,否則這場爭鬥無疑將陷入一場死局,對於雙方都沒有好處。
附萬科今日回應全文:
我們歡迎所有投資者購買萬科的股票。但為什麽又說不歡迎寶能系?不是不歡迎它買萬科股票,而是不歡迎它收購公司、控制公司。不歡迎,不是因為不喜歡 它,或者看不上它,而是它的文化、經營風格與萬科不相容。我們不是說萬科的文化、經營風格比它優越,而是因為,萬科文化、經營風格是萬科品牌、信用的基 礎,如果萬科的文化被改變,那麽萬科將不再是萬科,萬科可能失去它最寶貴的東西。
但如果寶能系控制萬科,我們沒有信心說服它不改變萬科的文化和經營風格。我們在雙方接觸的過程中已經逐漸失去了這種信心。在寶能系第一次舉牌之 後,我們多次向其表達,希望寶能系能就其舉牌意向做出明確表達我們認為讓萬科的文化得以延續,這是雙方建立信任的基礎。在就此達成共識前,我們希望他們暫 緩增持萬科的股票,為雙方增加了解、建立信任保留一點時間。但我們的意見沒有得到任何實質的重視或有效的回應。我們沒有看到對話的誠意,只看到一步步逼近 的城下之盟。
我們仍然願意保留對話的可能。我們仍然希望寶能系慎重考慮貿然改變萬科文化和經營風格的風險,即使只從他們自身的利益出發。我們雙方都是深圳的 企業,如果因為內鬥而兩敗俱傷,並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果。我們捍衛的只是萬科的文化,針對的只是寶能系,我們對保險資本、潮汕商界沒有任何敵意,不希望 外界對此產生誤解。
【加盟商糾紛】華住讓步:減免財務監管費、扶持困難店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6351.html
在近期遭遇加盟商糾紛後,華住創始人、董事長季琦表示,要用愛來和加盟商溝通,對於的確非常困難的加盟商,其會給予適當的幫助。
第一財經記者6月13日采訪獲悉,華住果然兌現了董事長季琦對加盟商“愛的宣言”——華住決定自2016年7月1日起取消加盟合同中關於財務咨詢監管費用的相關約定。與財務監管費用相關的服務模式、雙方權利和義務也對應調整。此外還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困難門店的政策。
業界認為,這幾年經濟型酒店競爭激烈,而對於加盟商的爭奪也日益白熱化,因而此次華住對加盟商進行一定的扶持也是維護加盟商關系,希望未來能進一步發展加盟店。

費用減免
就在近期,有部分華住系的加盟商赴華住總部,就近距離開店、管理問題、“霸王條款”、“近距離內部競爭”、“管理支持不夠”等問題“討說法”。此次對華住表示不滿的加盟商提出的質疑與如家加盟商糾紛非常相像。
“可能大家會覺得我很煩惱,但其實我很快樂,我和一些加盟商進行了交談,我覺得和加盟商溝通是需要的。”季琦這樣描述其面對加盟商糾紛的態度。
日前,華住透露,繼此前出臺《近距離開業保護》及《價格預警及監控機制》兩項政策後,經該公司管理層研究並報請董事會批準,決定自2016年7月1日起,對財務監管咨詢費和會員卡銷售進行大幅度調整。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華住考慮到當前經濟形勢下行對酒店行業造成的較大影響,經集團研究決定,自2016年7月1日起取消加盟合同中關於財務咨詢監管費用的相關約定,與財務監管費用相關的服務模式、雙方權利和義務也對應調整。
具體而言,華住麾下的海友品牌的財務監管費用原本為一類城市600元/月、二類城市500元/月、三類城市400元/月;漢庭、全季、星程、怡萊的該類費用原本為一類城市800元/月、二類城市700元/月、三類城市600元/月;宜必思、宜必思尚品該費用為400元/月,在調整後上述費用一律減免。
華住進一步透露,為了充分調動各加盟店售賣會員卡的積極性,經集團研究決定,自2016年7月1日起,調整各檔次會員卡銷售分配比例。比如普卡升金卡立減100元等。同時,華住取消門店的會員卡銷售考核。華住禁止並打擊門店存在的套買會員卡的違規行為,禁止各區域針對會員卡銷售的罰款行為。
華住還計劃進一步健全加盟業主與華住的多維溝通機制,明確和細化華住對加盟業主的服務標準,並與業主委員會共同擬定華住和加盟業主合作當中雙方的行為規範。

扶持困難門店
“我和部分經營特別困難的加盟商進行了交談,在溝通中我了解到他們的確有一定的困難,對於確實存在困難的門店,我們會進行相應的幫助。”季琦透露。
而華住這次很快兌現了董事長的諾言。
華住表示,近兩年,市場下滑對酒店行業造成了較大影響,一些城市的部分門店出現了經營業績下滑甚至經營困難的情況。為幫助這些門店共度難關,華住管理層研究決定,自2016年6月1日起執行經營困難門店扶持政策。該政策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止。從2018年1月1日起,所有門店均恢複按合同約定正常收費。
具體而言,扶持對象是截至2016年4月30日,經營滿18個月的非翻牌成熟店。在過去的12個月(2015.5.1~2016.4.30)中,平均客房RevPAR(每間可供租出客房產生的平均實際營業收入)符合一定扶持條件的加盟店。比如海友的RevPAR若低於80元則加盟管理費免收,若海友的RevPAR在80元~90元則加盟管理費為4%。扶持周期為2016年6月1日~12月31日。對符合扶持政策的加盟店,華住加盟部會逐個聯系,簽署扶持協議。

讓步背後
“歸根結底,是因為近幾年本土連鎖酒店行業競爭加劇、市場飽和度和成本不斷攀升,導致很多酒店出現業績下滑或虧損的現象,因此如家、華住等紛紛遭遇加盟商糾紛。對於酒店業者而言,當連鎖門店擴張到一定規模時,需要大力發展加盟商來低成本高速擴張,也可以分攤一定的風險。”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認為,在競爭激烈的如今,如果引發自家加盟商矛盾,還可能使這些加盟商加入競爭對手的酒店,因此維護加盟商關系非常重要,這也是華住此次願意做一定程度讓步的主因之一。
趙煥焱進一步指出,鑒於本身是上市公司以及最近與法國雅高酒店集團合作交叉持股等,華住必須考慮維護加盟商關系和品牌形象,也要為其今後的加盟店擴張打下良好的基礎。
對於華住此次的相關費用減免和困難門店扶持政策,部分加盟商表示,的確看到了華住的誠意,但是華住的一些扶持政策也有補充說明,比如對於困難門店的扶持有一定的限制條件,不適用於截止到2016年4月30日已開業低於18個月的開業門店,也不適用於未進行全面改造的翻牌酒店。且加盟店如果發生違約等,華住有權隨時終止上述政策的執行或根據合同約定進行追責。
一些加盟商認為,減免費用是一方面,但更為重要的是如何提升收益,保障加盟業者的盈利。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