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五粮液涨价渠道不给力白酒业怪象纷呈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2/687028.html

春节以后,多家销售五粮液的超市收到了五粮液涨价通知,难道五粮液在2月1日之后又提价了吗?而此前白酒专卖店的五粮液价格为何也并未涨到五粮液提价通知中的规定价格?

白酒行业有很多让人看不懂的现象,不仅是五粮液渠道价格没有涨到位;更多的中低端白酒的促销战也在上演,不敢轻易涨价;而二线白酒品牌集中推出千元以上品种又究竟是为哪般?

五粮液渠道价格难上涨

五粮液北京负责公关事务的一位人员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证实,五粮液并没有最新提价通知,最近的一次提价通知仍是从2月1日开始,五粮液主力产品 52度500ml水晶装终端零售价从789元涨到889元,1618也从839元涨到939元。“外界所说超市收到的涨价通知,还是春节前的那次通知。” 该人员称。

原来,超市收到了提价通知意味着五粮液涨价在各个渠道已全面铺开,也就是说,从专卖店开始渗入商超渠道。

一般而言,白酒专卖店对厂家的各项措施如涨价公告等实施较为及时彻底,而商超渠道的价格并不在白酒厂家的掌控范围内,再加上商超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存货,涨价将会有所延迟,厂家会在先靠专卖店形成涨价环境后再向商超渠道蔓延。

“五粮液此次涨价是为了赶上茅台,怕落到第二梯队。”酒仙网CEO王秀明告诉记者,但目前来看五粮液此次提价并不算十分成功,2月1日开始,除了目 前北京沃尔玛等一些超市已将终端零售价从789元提至889元,而在其他烟酒行,五粮液主力产品水晶装52度并没有严格执行通知,各家商贸公司价位不一, 从750多元到800多元各个价位都有。

甚至是五粮液自己的专卖店,也执行不一,虽然报出889元的零售价,但其在北京朝阳、海淀、东城等不同城区的多位工作人员表示,价格可以商量。五粮液在北京海淀的一家专卖店人员报出780多元的价格,并称数量越多越可以优惠。

中国酒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赵禹指出:“五粮液此次提价并不成功,现在市场上什么价格都有,标售终端价889元的并不多见,并且价格调整后反而不理想,很多消费者都转向了其他品牌,这是值得五粮液关注的问题。”

白酒涨跌两极分化

事实上,虽然外界在不断传递新一轮白酒涨价潮的信息,但就目前来看并非所有白酒都能实现涨价的梦想。对很多价位在300元以下的中低档白酒而来,并不敢轻易涨价,仍然要靠不断促销维持销量。

“除了茅台、五粮液等高档酒,我们销售的其他中低档白酒年前年后并没有提价通知,且最近快到了消费淡季,厂家更不敢提价了。”王秀明表示。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白酒市场上,高档白酒涨价、中低档白酒促销的两极化现象早已出现,尤其是销售旺季时这种现象最为突出,且同一个品牌旗下的多款产品可能按价格高低会分别采取涨价和降价促销的方式。

以茅台为例,虽然同期茅台52度飞天已升至1400元的高价,且供不应求,但在国贸的沃尔玛卖场,茅台中低档迎宾酒却在促销,买两瓶500ml送一瓶200ml酒。

“这种两极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价格上,而其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产品定位不同所致。高档白酒资源稀缺,受产地不可复制的因素影响,产量无法快速扩张,其定 位偏向于奢侈品,已经远非普通消费者所能承受;而中低档白酒定位于必需品,消费者对其价格的敏感性较高,正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定位导致企业采取不同的营销 措施,从而产生这种两极化现象。”周思然认为。

赵禹认为:“高端酒品牌议价能力比较强,敢涨,而低端酒品牌太多,竞争激烈,尽管受各种因素影响,原材料成本、市场营销成本等都在提高,但都不敢轻言涨价。”

二线品牌推千元产品

不过,虽然中低端白酒不敢轻易提价,但有些却会以提升产品结构为名,推出超高价产品来变相提价。除了五粮液等一线品牌推出永福酱酒等超千元产品外, 二线品牌如水井坊等也推出菁翠等价格超茅台的产品,连金种子酒等一些区域品牌也在推千元产品。“这些超千元产品并非其主流产品,不是满足市场需求,而是厂 家为了形象打造的产品。”赵禹亦称。

“二三线企业推出自己的千元高端产品,实际上是看中了这一市场的需求与空缺,欲提前进入进行战略布局,从而提高自身品牌形象,但这种行为并不值得推崇,毕竟,品牌仍然是消费者购买白酒产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周思然认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73

專訪前財政部次長楊子江 官不官、民不民 台灣獨有金融怪象

2011-4-4  TWM




台灣金融業因長期金融政策方向不明,正一點一滴喪失競爭力,本刊特邀具有產業實務及施政經驗的前財政部次長楊子江為金融業把脈,他建議公營行庫應走向「公有民營」,採行委託經營模式,才有競爭力。

口 述. 楊子江 整理.許瀞文過去由於銀行整併與金融民營化,產生一些社會疑慮,導致政府在金融政策上裹足不前。近年來,有關單位只能強調銀行的呆帳率逐年降低,體質已有 改善;但對金融改革,如何強化金融產業發展,與強化區域性競爭力的議題,始終莫衷一是。台灣金融業落後鄰近國家一大截,ROA(資產報酬率)、ROE(股 東權益報酬率)偏低,為什麼?癥結之一,政府沒有明確且一致的金融發展政策與方向。金管會、財政部、央行都和金融業有關,但談到金融產業的發展問題,就缺 乏整合的機制與主導的單位。

買國票金 政策反覆令人費解「公公併」政府只是在便宜行事例如,最近官股進場買國票金,政策反覆令人不解。官股介入民營金融機構的政策涵義是反民營化嗎?又例如,財 政部似乎也想要讓官股銀行互相合併,因為這樣可能產生的事端最少;但官股合併,從策略上看,只有規模變大的意義,彼此同質性過高,合併綜效並不大。

金 融改革的選項很多,較不具創意且便宜行事的,便是官股(銀行)併官股(銀行),因為表面看起來爭議最小且困難度最低,但實際作用不大,仍然受困於公營體 制,人事、組織、資金運用處處受限,競爭力與效率提升談何容易,一九九○年台灣開放新銀行,官股銀行市占率逐年下降即為明證。我們不能因為過去國內銀行合 併、官股銀行與民營銀行整併或有弊端,在金融改革的路上就逃避現實,挑一個完全不會出事而應付了事的作法。

整併需要有一加一大於二的互補效 果,你強的、補我弱的,或者能夠技術轉移、資源共享,企業要的是競爭力與經營績效,而規模經濟只是合併的其中一項考量,但絕對不是主要考量,尤其是當同質 性過高,未來的競爭更是走向區域或國際市場,一個規模大,但綁手綁腳的官股行庫做得到嗎?

前幾年,有些觀念似是而非,認為銀行還是公營的比 較好,尤其二○○八年金融海嘯後,認為官股行庫的績效比大多數民營銀行還好,因為許多優秀的民營銀行都受傷慘重。但這是全球性的系統風險,只要參與(國 際)市場就會受傷,只有較不主動參與市場的金融機構受傷輕微,但沒受傷不代表績效好或比較具備「經營能力」與「競爭力」。

而台灣金融市場要 如何改造、更有競爭力?以目前來看,官股行庫占銀行資源六成以上,這些金融資源一定要活化,才能帶動台灣整體金融業的優勢,特別是與其他外國及大陸的銀行 在外地競爭。我提出的建議是,部分沒有政策性任務的官股銀行,可採行「公有民營」(委託經營)的民營化策略。財政部就像一個大的private equity fund(私募股權基金,簡稱PE),只要扮演大股東的角色,委託專業經營團隊,雙方簽妥契約,財政部只要考量合理的員工權益並盯緊績效就好,其他政策性 任務可保留給台銀、輸出入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舉例來說,世界級的PE卡萊爾,在台灣買了大眾銀行、自然美,但他們也不全懂金融、健康產業, 只要買了以後找專業團隊經營,本身掌控董事會,就沒有大問題了。安泰銀行大股東日本歐力士和丁予康(安泰銀總經理)所組的團隊;萬泰銀行大股東,二大全球 金融集團SAC與GE找盧正昕(萬泰銀董事長),都是類似例子,不但可行也是全球普遍採行的作法。

而PE最令人質疑的是短期投資與經營。財 政部採用委託經營就沒有「退場」的疑慮。PE運作方式在全世界歷史相當悠久,財政部如果把不具備政策任務的行庫交由他們經營,所有權還在政府手上,「委託 經營」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同經驗及作法,台灣的醫療體系也有類似的成功案例可供參考。金融機構屬公用事業,當所有權及董事會仍在政府手上,可避免失控與損及 公眾利益。

「公有民營」掌握所有權 授權經營現在不做 要等到什麼時候?

○六年行政院召開「經濟永續發展」會議時,鑑於金融民營化引發諸多疑慮,我曾建議改採委託經營的「公有民營」,當時行政院也交由經建會研究,結論一涉及修法,大家就意興闌珊,懶得推動了。

不過現在執政黨在立法院占絕對多數,現在不做、不修法,要等到什麼時候才做呢?照目前的民意走向來看,未來立法院像現在絕對多數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失去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只求交差了事,太可惜了。

金 融改革每個方案都各有利弊,但我們必須選擇對國家產業發展利益最大、損害全民利益最小的方案。以台灣泛政治化情況,要活化官股行庫最好方式,就是公有民營 (委託經營)。我曾經在各個大小財經會議中請教過許多金融同業,少有提出更具可行性的建議。也有人會問,要推動國有企業民營化,為什麼不用全民釋股或者洽 特定人購買的方式?

我從一九八八年進中華開發工銀後,就開始擔任政府各部門的財務顧問,協助推動民營化,應該是台灣民營化經驗比較豐富的幾 位人士之一,釋股會發生很多問題,我都曾遇過。以前認為,只要過程公開透明,洽特定人或全民釋股都是可行的方案,但在累積了產、官、學的經驗後,現在想法 更成熟了。

「民有公營」最糟糕

華航、中鼎是錯誤示範

例如,如果採全民釋股,官股 低於五成,以台灣目前的定義,已經不是國營事業,但官股還是最大股東,掌有經營權,例如中鋼,官股大約只有二成,對董事會依然有主導地位,但卻不受︽國營 事業法︾管轄,變得不公、不官、不民,這是最糟糕的狀況,我稱之為「民有公營」,經營權還在政府手上,不管是哪個黨執政,都能插手。其他例如華航背後的航 發會,中鼎工程背後的中技社都是鮮明的例子,政府隨時可伸手進去不受約束,小股東又力有未逮;監察院也沒法管,︽國營事業法︾也不適用,法令完全鬆綁,這 是最壞的示範,但可隨心所欲,任何一個執政黨都喜歡這種方式。

台灣公營事業的定義是「官股五成以上」,適用︽國營事業管理法︾的規定,全世界只有台灣極少數國家才有;環顧其他國家,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無論公營、民營事業,一律適用︽公司法︾。因此這種官不官、民不民的情況,也是台灣獨有的怪象。

一九九○年初,司徒達賢(政大企管所系特聘教授、商研院董事長)、賴源和(政大法學院兼任教授、經濟部法規委員會委員)、于卓民(政大企管系、國貿系教授)與我,接受一個專案研究委託,建議政府及早規範「民有公營」弊端,但報告出來後,沒有一個單位當一回事。

但有人或許想,為何不乾脆讓官股降為零,其實這也會衍生許多問題。

因釋股可以用兩種方式,一是洽特定人,但金融機構規模都很大,特定人只有財團才承接得起,外界會有很多雜音,而且最後金融業勢必落在少數人手上;另一則是用公開招標的方式,但就算公開招標,外界意見還是很多。

像富邦買台北銀行,台新金買彰銀,其他未得標者也出面說明招標過程沒有疑慮,但官員到現在還常常被有關單位叫去說明。因此現階段看來,為化解社會對民營化的疑慮,又要提升經營績效,「委託經營」遠比「公併公」更有作為。

最 近,我常聽到許多金融業者抱怨金管會金檢太過嚴格,當年還在開發工銀任職時,覺得主管機關一天到晚找麻煩,但等我到了財政部主管金融業務,開始面對所有金 融機構而非單一個案時,才開始覺得金融監理十分複雜,大多數業者都守規矩,但常常犯規的往往形成慣性,更有些業者經常透過政治力量干擾金融監理。

政 治力量不應插手金融監理應落實分級管理 優勝劣退有許多財經學者、專家都說,金融應自由化,監理只要「負面表列」就好,我以前也認為這樣很對。當我還在財政部服務時,曾召集銀行、證券、保險主管 同事,請他們依負面表列精神修法放寬管制,也就是只列出禁止項目。研議甚久,過於寬鬆,市場可能失控;太過嚴謹,有失放寬管制的美意。

到最後我們討論出,金融市場應該要落實分級管理,負面表列比較適合模範生,但劣等生就必須加強監理,只有徹底落實分級管理,才能有合理的金融監督機制。

至 於要怎麼落實分級管理機制?我承認,難度非常高。因為會有不同意見,分幾級,分級的標準在哪裡?許多指標一旦量化,就很難讓所有人都認同。但當公務員不能 一遇到困難就退縮,終究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否則監理尺度不能跟著分級制度走,好的銀行業者當然就會受不了,但劣等生卻退無可退,依然故我,也常令主管 機關無計可施。

楊子江

出生:1954年

現職:滙揚創投總經理

滙宏顧問董事長

經歷:財政部政務次長兼台灣銀行董事長、中華開發工銀總經理、政大、交大、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兼任教授

學歷:政大企管博士

美國伊利諾大學MBA

「公有民營」

委託經營是最佳選擇!

類型1 公有民營(委託經營)類型2 公有公營(台銀)類型3 民有公營(華銀、合庫、兆豐銀)類型4 民有民營(台北富邦、國泰世華、中華票券、台壽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74

多晶硅怪象追問:海外大廠緣何血拼中國?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5/2ONDE3XzM3NzM2OQ.html

沒有最低,只有更低。11月開局第一週,國內多晶硅市場跌勢仍在延續。市場數據顯示,截至11月3日,國內市場報價20-24萬元/噸,較10月底再度下滑1萬元/噸,部分成交價更跌至20萬元以下。

儘管如此,對於佔據著全球硅片及組件九成市場且面臨生存危機的國內光伏企業而言,這似乎並沒有多大的吸引力。更低的成本、更好的品質最終使得它們在國內多晶硅產量與產能雙重提升且庫存加大的境況下,仍然向海外市場傾斜。

最 新海關統計數據顯示,自 7月起,我國多晶硅進口量連續三月創下新高,僅9月就達到6489噸,較8月再增16噸。而此前的8月數據則剛剛刷新自2010年11月以來保持的 6153噸最高記錄。從同比來看,多晶硅的進口量也在同期連續呈現增長超過40%的情況。最大同比達71.6%,最小也有41%。由此而及,截至前三季度 我國多晶硅累計進口量達4.85萬噸,已然超過去年全年約4.5萬噸的進口量。

對於起步較晚的國內光伏行業而言,多晶硅長期依賴進口其實 不足為奇。隨著國內多晶硅行業的成長,其進口依賴度也逐步下降,但進入2011年以來,持續惡化的市場趨勢卻使得原本有所緩解的進口依賴度悄然攀升。而與 早前因產量所限而無奈流失市場不同的是,由終端需求萎縮引致的「國外多晶硅內流,國內多晶硅減產」效應,則正構築著國內光伏「兩頭在外」新的供需怪圈。

進口兇猛的前三季

「從 目前的情況看,今年的進口依存度很可能回升到六成左右。」四川某多晶硅業內人士對記者如此表示。據他稱,2008年國內多晶硅進口量一度超過80%,此後 兩年曾逐步降至50%,按照年初預計今年則可能進一步降到40%,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國外市場對國內光伏上游原料的控制。

顯然,事與願違的是,從二季度開始進入需求萎靡期的多晶硅市場卻連連驚現實際進口數據的不斷迭增。而僅僅半年後,其累計進口量則已經超過全年的預計數據。此前,市場曾預計今年國內多晶硅產量約為7萬噸,按照40%的依存度,進口量總和約在4.7萬噸左右。

海 關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多晶硅進口量總體呈先增後降的情況。其中,1月受國內多晶硅企業開工影響,進口量一度高達5512噸,2月在國內市場逐步 恢復的境況下則大幅降至3316噸,但隨著3月下游需求趨冷,進口量卻再次攀升至5921噸,環比增幅達78.56%。此後三個月進口量開始小幅下 跌,4、5、6月分別為5664噸、5273噸、4692噸。

進入三季度的7月無疑是今年進口量出現轉折的一個月。當月多晶硅進口量提升 至5191噸,同比增長41%,環比增長10.62%。而接下來的8月進口量更迅速陡增至6473噸,同比增長71.6%,環比上升24.7%。9月再創 新高的是,多晶硅進口量在達到年度峰值6489噸的同時,其累計進口總量也隨之突破4.85萬噸,已然超過全年預期數據。

歐美市場仍是國內多晶硅進口的主要市場。其中美國、德國合計進口量長期以來約佔到進口總量的四成左右。海關數據顯示,三季度,來自美、德兩國的多晶硅進口量分別達到4139噸、3408噸,分別佔到當季總進口量的22.8%、18.77%。

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自6月起,國內來自韓國的進口量也驟然提升,並迅速趕超歐美兩國。7月進口數據顯示,多晶硅韓國進口量達到2054噸,已經遠超排在後兩位的美

國、德國,後者分別只有1320噸、720噸。8月德國市場有所回升,但從絕對數看,韓國已取代美德穩居第一。當月國內從韓國進口多晶硅2521噸,從美國進口1401噸,從德國進口1249噸,三者分別環比增長22.7%、4.6%、73.4%。

業內人士透露,韓國多晶硅產業原本起步較晚,但經過近兩年技術消化及產能提升,整體產量已經大幅提高,因此其國際市場佔有率將逐步取代歐美傳統國家。

海外大廠「以價拼量」

不過,造成多晶硅進口量在第三季度逐月上漲的原因,仍與歐美持續萎縮的市場需求下,國外多晶硅產能過剩有著密切關係。

據 記者瞭解,2011年,歐債危機持續惡化,佔據全球光伏終端主要市場的歐美地區在眾望所盼之下最終並未迎來需求的實質好轉。這導致全球多晶硅產能在即將達 產的今明兩年不得不陷入產能過剩的困局。作為多晶硅的主要消費市場中國也由此成為國外巨頭寄希望打開市場豁口的地方。而儘管國內光伏中下游也已出現庫存加 大,企業減產或停產的狀況,但由於此前大量企業產能擴張以及部分大型光伏企業投入力度的加大,國內市場需求仍保持著一個較高的水平。

與國 內多晶硅企業相比,國外多晶硅企業的競爭力無疑體現在產品的成本及品質上。這自然也成為眾多龍頭多晶硅企業的殺手鐧。通過不斷降低市場價格,縮減利潤空 間,倒逼國內成本相對較高的企業大肆削價,並最終減產或停產,原本屬於國內多晶硅企業的市場從而也就被進口多晶硅所填補。

「國內能與進口 多晶硅成本抗衡的企業本來就不多,加之品質上還略勝一籌,所以很難競爭得過。」前述多晶硅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內多晶硅理論上供不應求,但因惡性競爭的關 係,實際產量其實已經不足。可以佐證的是,前9月的海關數據也顯示,正是在多晶硅價格持續走低的三季度,包括德國瓦克在內的歐美多晶硅大廠對中國的出口量 明顯增加。

但與此同時,對海外多晶硅大廠而言,其利潤率也無奈隨之縮小。德國瓦克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儘管亞洲客戶的銷量已大幅增長,但太 陽能級多晶硅第三季度的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較去年同期仍下降6%,當季47.4%的利潤率,也較去年同期下降為6.9%;而一直穩居國內進口量前三位 的韓國多晶硅製造商OCI也在 2011年第三季度出現收益與利潤率的快速下跌。據公司表示,其多晶硅部門的收益從二季度的5720億韓元跌至三季度的4950億韓元。利潤率也從二季度 的50%跌至三季度的36%。

產能擴張全球隱憂

在目前終端需求不振的境況下,能否緩解由國內多晶硅進口量暴增而導致的「兩頭在外」的市場困局,仍需寄望於即將到來的2012年的多晶硅市場格局。而由於國內多晶硅市場存在很大的整合空間,因此只有當形成與海外幾大多晶硅大廠的寡頭局面時,國內的進口依存度才會有所緩解。

「運 輸半徑是國內多晶硅企業最大的優勢。因此只要在生產成本上稍做提升,就會替代進口貨品。這也是近半年來韓國進口量要高於歐美的原因。」前述人士認為,通過 整合,國內大型多晶硅企業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完全可以跟海外大廠抗衡。可以窺見的是,今年前九月,國內多晶硅的出口量也在逐月遞增。儘管量很小,但足以 證明其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光伏產業的發展,曾經一度掌握全球多晶硅市場八成以上的七大海外晶硅大廠——美國Hemlock、 MEMC、日本Mitsubishi、Sumitomo、Tokuyama、德國Wacker、挪威REC的局面已正在發生改變。截至目前,由於韓國 OCI與中國保利協鑫(GCL)等大幅擴產及擴充產能利用率,2011年的多晶硅市場已改為由Hemlock、Wacker、OCI及保利協鑫並列的最具 影響者,其如今被稱太陽能多晶硅的「四大金剛」。

不過,2012的多晶硅市場面臨更多的是國內外多晶硅產能的迅速擴張。專業機構數據顯 示,隨著國外新進大廠的產能加入,2012年國外多晶硅產能將在2011年的基礎上提升54.8%,到達23.89萬噸,而國內多晶硅產能則將提升 170.75%,達到10.37萬噸。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產能已經在2011年下半年開始逐步釋放。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目前多晶硅價格持續走低的狀 況。

顯然,在下游需求乏力,而上游產能擴張的情況,國際多晶硅價格仍將持續面臨走低的情況,這對扭轉國內多晶硅進口趨勢將明顯不利。而國內多晶硅企業所能期望的是,除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外,則只有終端需求的復甦以及海外多晶硅廠商擴產步伐的放緩。

或許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已有部分海外多晶硅大廠在推遲多晶硅廠的投資計劃,這或許會給國內「兩頭在外」的光伏產業帶來轉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44

由民企老闆跳樓求解中國公司金融怪象

http://www.p5w.net/newfortune/gongsi/201112/t3992491.htm

研究顯示,雖然國企比民企更易陷入財務困境,且陷入困境後的表現更差,但多番身陷融資風暴的卻是民企。其原因在於國有銀行對民企的融資歧視,中國亦是世界上最難借到長期貸款的國家。要改變中國公司金融這一怪象,出路在於金融體系改革。

  十月溫州,斷貸圍城。伴隨著多位民企老闆因資金鏈斷裂「跑路」、「跳樓」,溫州的民間高利貸危機浮出 水面,並震動了中央。另一個民營經濟活躍的地區珠三角也面臨著同樣嚴峻的融資困境。與此相關的新聞則包括:世界銀行2011年10月公佈的世界營商環境排 名中,中國排名第91,落在蒙古之後;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過去一年中國的股票漲幅表現在全球股市中排名倒數第三;華潤近日公佈的對近1000位中國 民企經營者的調查顯示,近半數的受訪者打算或正在申請移民海外。

  高利貸危機發生後,為維護金融秩序穩定,溫州市及浙江省政府緊急出台了多項救助措施,並派工作組進駐 各大銀行,以保證「對中小企業不抽貸、不壓貸,及給予貸款利率上的優惠」。這一攬子救助方案,緩解危機的用意明顯,但也暴露了長期以來政府重宏觀、輕微觀 的政策取向扼殺了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民企的生存發展空間。臨渴掘井般的短期紓困政策,效率也令人疑慮:會不會扶植了本應被淘汰的企業或遺漏了優質的企 業,官員與銀行有多大的動力去配合執行這些政策?
重宏觀、輕微觀的政策導嚮應該被檢討。日益積極的宏觀政策,雖然立意是應對日趨複雜的內外經 濟環境,但其長期效果難以評估,對民營經濟的副作用卻立竿見影。因此,政府官員的焦點應該放在永續發展的制度建設上。民營企業家面對艱難且不確定的營商環 境,應考慮如何在心態與做法上進行調整,捨棄好不容易創立的企業移民,是否這一代企業家的宿命?筆者認為,這些問題應該更認真地討論。

  財務困境中,
民企比國企更積極脫困
  此次高利貸危機給大眾的印象是民企追求風險,債信不足,財務狀況差。果真如此,以上的擔憂是過慮了,這些民企本應被淘汰。但真的是如此麼?國有企業財務狀況更好麼?一旦陷入財務困境,國有企業比民營企業更有動力還債脫困麼?
我們不妨比較兩家身陷財困的企業:龍元建設(600491)和龍建股份(600853)。龍元建設始創於1980年,前身為浙江象山二建集團股份有限公 司,2004年上市,其控股股東賴振元家族截至2010年底合計持有公司44.23%的股權。自1984年進入上海市場後,龍元建設已發展為長三角建築市 場最大的民營施工企業。
龍建股份的前身是於1994年上市的北滿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因年年虧損,2001年瀕臨退市。為保住上市公司的 「殼」資源,黑龍江省政府於2002年對其實施了資產重組,注入黑龍江省公路橋樑建設集團的優質資產,公司搖身變為一家以公路、橋樑施工為主的國有建築企 業。截至2010年底,黑龍江省國資委通過控股黑龍江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公路橋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而持有龍建股份33.34%的股權(圖1)。


建築行業經營的一個特點是墊資施工,為了彌補流動資金的不足,建築企業往往不得不向銀行大量 舉債,由此提高了公司的負債率,龍元建設和龍建股份2004年以來的負債率都維持在70%以上的高水平。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因銀行信貸緊縮,收緊 了房產開發商的資金鏈,增添了對建築企業墊資施工的要求,龍元建設和龍建股份當年的負債率分別達到81.7%和83.3%的歷史高點(圖2)。


面對高企的債務,兩公司又是如何應對的呢?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龍元建設採取了多項措 施降低負債。首先,在2009年上半年的低迷市道下,定向增發8500萬股,募資6.12億元,充實了公司的資本金。其次,加強了應收賬款的催收,強化了 內部資金管理,努力實現項目成本的節流。此外,嘗試採用多種融資方式,如應收賬款保理、機械設備經營性或融資性租賃、中期企業融資票據等。到2009年, 其負債率已降到69.2%,財務費用相比2008年減少了41%。
相反,龍建股份面對高額的負債卻所為有限,其披露的公開資料中只表示將「深化內部制度改革,改善資產結構和財務狀況」。其結果可想而知,2009年公司負債率進一步上升,達到86.3%,財務費用相比2008年增加了69.2%。
經過比較可以發現,民營的龍元建設面臨財務困境的應對措施遠比國有的龍建股份積極有效,反觀龍建股份,負債率仍不斷攀升,危及企業生存。這僅僅是個案還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筆者曾利用涵蓋所有國企與年營業額超過500萬元的民企的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作過一個大樣本的研究。首先,我們考察了國有和民營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的可能 性(圖3)。我們以不同方法界定財務困境,包括資產負債率、利息保障倍數,以及較複雜的多變量財務預測模型。結果均顯示,陷入財務困境的國企比例顯著高於 民企,而且,每年陷入困境的國企比例呈逐年增高的趨勢。另外,我們也發現,在早期財務困境的國有和民營企業的規模大體相當,但近期處於財務困境的國企規模 顯著大於民營企業(圖4)。


我們進一步考察了財務困境國企和民企的負債率,及身陷困境後5年的變化(圖5)。首先,財務 困境企業的負債率都較高,達到了75%以上,有趣的是,財務困境後的1至5年,國企的負債率繼續走高,5年後平均達到82%,而民企的負債率持續下降,5 年後降為71%。最後,上述國企與民企負債率以及減債效率的差異也進一步影響了公司的業績表現。以銷售利潤率(ROS)作為公司業績衡量指標,財務困境後 的1至5年,民企的業績要顯著好於國企(圖6)。


可見,龍元建設和龍建股份身陷財務困境後的行為差異並不是特例。普遍而言,國企比民企更容易 陷入財務困境,而且,一旦陷入困境,國企的表現要遜於民企。雖然國企的財務問題遠比民企嚴重,但是,多番身陷融資風暴的卻是民企而非國企,偏頗的政策與低 效率的銀行體系是導致這一公司金融怪現象的主因。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歧視,不但不公平也欠效率。

  為什麼民企融資難?
  據統計,貢獻了全國GDP近 65%的民營經濟,獲得的銀行貸款卻不到20%。此次溫州高利貸危機,就由於眾多中小民營企業通過正規渠道向銀行申請貸款無門,在資金壓力下只能轉投民間 借貸市場,接受高利貸的盤剝。雖然有報導指出,民企老闆的資金問題起因於他們偏愛風險,炒樓炒股,不務正業,甚至操守有問題,所以銀行不借錢給他們,但我 們相信這並非普遍的事實。造成民企融資困境的,有以下幾個原因。
利率管制與國有銀行日趨嚴重的政策性放貸。長期穩定的資金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保 障,但是,現階段中國仍對銀行利率實行管制,國有商業銀行在無法充分調整利率補貼風險的情況下,轉而要求貸款申請者提供超額抵押或者壓縮還本期限,而許多 民營企業因處發展初期且多集中於輕工業或服務業,無法提供銀行認可的資產作抵押,因而無法獲得銀行授信,要申請長期貸款更是難如登天。
這一情 況有多嚴重?在一項即將在美國財務與計量分析期刊發表的研究中,筆者比較了近40個國家與地區企業的資本結構,其中一項是企業長期貸款佔總貸款的比重。中 國企業的此項平均比例是10%,亦即企業每100元的貸款中僅有10元是超過一年的長期貸款,其餘90元都是隨時可能不獲展期的短期資金,在40個國家中 敬陪末座(圖7)。也就是說,就世界範圍來看,中國是最難借到長期貸款的國家。這項研究的公司包括上市的國有與民營企業,若扣除國企而僅看民營企業,此項 長期借款的比例可能更低。尤有甚者,近年來為應對國內外經濟情勢的諸多宏觀調控措施,更使中國的銀行越來越像政策執行單位,與市場漸行漸遠。豈不令人憂 心?


國有銀行對國企的援助性借貸,排擠對民企的有償性借貸。據統計,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擁有全 國70%以上的信貸資金,在信貸市場上處於壟斷地位。國有銀行長期以來受准財政運作體制的行政干預,導致其對民營企業的借貸歧視。例如,對同樣數額的不良 貸款,如果對象是國有企業,銀行工作人員可以不承擔或少承擔責任;但如果是民營企業,就要受到追究。造成這一現象的一個原因是,國有企業的經營承擔了政府 的很多社會職能,如就業等。山西民營鋼鐵企業海鑫集團年產鋼600萬噸,職工9000餘人,而國有鋼鐵企業包鋼集團年產鋼1000萬噸,職工卻高達12 萬。當國有企業背負了本應由政府承擔的社會職能時,其經營將更多且更有理由地尋求政府支持,其中包括更多的銀行貸款。龍建股份與眾多國營企業日益高築的債 台,往往是長久以來國有銀行政策性援助的結果。此時,在援助國企虧了本之後的國有銀行,怎能不對民間借貸者更加苛刻?
官員利用國企與國有銀行 資金發展地方經濟,排擠了民企的融資空間。自中國實施財政分權體制以來,地方政府被賦予了更多的行政自主權,且現行制度下,經濟發展仍是政府官員晉陞的主 要考核指標,因此,地方官員產生了強烈的發展地區經濟的動力。如何才能快速實現地區經濟增長?一種便捷的方式是,重點建設一批項目,扶持發展一些產業。此 時,與政府唇齒相依的國有企業自然又肩負起此重任。由於地方政府給予了國企更多的「照顧」,包括通過國有銀行提供資金保障,因此,民營企業若想發展,必須 去爭取地方政府與國有銀行剩下來的資源與資金。然而,問題是,它們在這種環境裡有獨立生存的空間麼?
低質量的公共治理扭曲銀行放貸決策,並削 弱公司治理。地方官員影響銀行與企業經營的目的可能是為了發展地區經濟,但有時這種影響也可能是出於一己私利。諸多發展中國家的經驗告訴我們,別有用心的 官員可能通過左右銀行貸款而將資金輸送到與其有利益關聯的企業。官員輸送利益換來的可能是選票支持,也可能是一筆存到其私人賬戶的龐大錢款。
筆者在一項研究中考察了23 例1995-2005年間中國不同省份地區省部級高官因貪污腐敗而受審的事件。我們透過公開資料查閱出,這些事件中的官員與其轄區內共80多個上市公司的 管理層及董事有同學、同事、同鄉或親戚關係,以此認定這些企業為關聯企業,然後考察了他們的銀行借貸。結果發現,關聯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以及長期貸款與 總資產比例均較同地區、同時期的其他非關聯企業高(圖8、9),顯示這些與貪腐官員關聯的企業有較高的銀行借貸能力,特別是長期貸款能力。但是,當官員被 捕之後,關聯企業的負債率及長期負債與總資產的比例都顯著降低到比非關聯企業更低的水平。我們的這一研究間接揭露了一些地方企業利用關係取得貸款優勢的亂 象。


有經濟學家認為,適度的貪污腐敗可以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效率。那麼,這些與貪腐官員掛鉤的 企業是否更有效率呢?在我們研究中,答案是否定的。關聯企業無論在獲利能力、股票回報及其他業績指標上,都不比其他非關聯企業更好。因此,至少在我們的研 究裡,沒有發現裙帶關係下的貸款是有效率的。反之,這類與貪腐有關的銀行貸款可能排擠了正常經營企業的融資空間。

  金融改革刻不容緩
  民營企業是中國經濟最有活力的部門,民企的融資難無疑會制約中國經濟的長期發 展,由此來看,中國金融體系改革刻不容緩,而改革的方向首先是要搭建隔離各級政府部門官員干預的防火牆。由於造成銀行對民間信貸不足的重要原因是政企不 分,因此,今後的改革應明晰政府與企業的界限,特別是降低地方政府對銀行的影響力,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讓政府更多地扮演一個市場規則的「守夜 人」角色。由此,銀行等金融機構才能回歸到為實體經濟服務、有效配置資金的角色。儘管這早已是老生常談,但我們還要呼籲,因為過去我們沒看到顯著的進步。
第二是要開放金融服務市場,實現利率市場化。中國先後頒佈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新舊36條」,然而,在一些被認為「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民營企 業要想進入仍舉步維艱。以金融行業為例,《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頒佈已一年有餘,相關的實施細則仍未出台,金融服務領域對 民營經濟的開放未有實質性進展。另一方面,利率管制也影響了民營企業的融資,在「正式」與「民間」金融市場二元分割的狀況下,當貨幣政策收緊時,民營企業 的借貸成本不斷水漲船高。因此,今後應逐步放鬆金融管制,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
第三是要完善公共治理,改革官員薪酬及陞遷制度。如果政府官員 認為現在及未來預期收入不足以激勵其努力時,不能把持操守的官員可能利用權勢追求薪資外的隱形收入。雖然各級官員的陞遷與其政績,特別是與地方經濟的成長 掛鉤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是,單一以振興經濟作為官員晉陞的考量,容易引導官員為了陞遷而浪費公帑製造「業績」。為提高公共治理的質量,應建立一套與官員工 作職能和努力相匹配的薪酬體系,同時,將更多的社會、民生指標納入考核範圍,而不是一味追求經濟總量的增長。

  民營企業融資困境的出路
  資本市場可不可以替代銀行體 系作為民企融資的出路?我們的確觀察到,近來越來越多的民企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成功上市後,民企老闆的身家億萬,看起來很風光,但其實股票上市及其後 的股權融資代價非常高昂,主要因為中國股市常受政策影響。那麼,民企可否考慮海外上市?可惜的是,在香港及歐美等較成熟的股市,一些中國企業往往因為低質 量的公司治理而被投資人「重罰」。近數月來海外上市的中國概念股遭遇做空風暴,凸顯了民營企業上市後誠信不足及財務不透明所付出的高昂代價(附表)。要降 低股權融資成本,在體制環境未變的情況下,談何容易。


退出商場,資金轉移海外,移民最終是一部分企業家面對日趨惡劣營商環境的無奈選擇。而那些仍 在此市場中奮鬥的中國企業家,應追求更完美的誠信與更深度的職業化。我們的諫言是,完善公司治理,謹慎投資,不盲目追求建造「企業帝國」,積極進行財務籌 劃,廣開渠道,探索多種融資方式的綜合運用,努力降低企業資金成本。溫州的高利貸危機或許已經逐漸平息,淡出人們的視野,然而,對於眾多的中國民營企業而 言,面對跌宕起伏的國內外經濟環境,維繫企業經營的資金鏈卻依然脆弱。今後的改革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在制度建設、金融市場和政府服務等方面進行努力,為 中國民營經濟創造一個寬鬆、良好的發展環境,續寫中國經濟增長的又一奇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38

硬盤維修市場四大怪象

http://www.zjscdb.com/detail.php?newsid=66658


「用了多年的120G日立牌移動硬盤突然罷工,這些年來精心保存的大量珍貴資料一瞬間都不見了!」在杭州工作的小李找到導報記者時顯得焦頭爛額,因為硬盤已過保修期,根據三包規定,日立售後拒絕更換新硬盤,恢複數據的要求更被拒絕,除非交500元錢。
「500元,這比當初新硬盤價格還要貴!可若不接受,等於自動放棄保存多年的珍貴資料!」小李為此氣憤,「手裡拿著確確實實來自日立的產品,當初購買 前商家百般推薦,攜帶如何方便、性能如何穩定,但出現故障後,商家態度,就像這與他們沒有一點關係,硬盤成了一塊廢鐵。」
「他們說,這是業內行規,不管哪個品牌、哪個維修機構,價格都一樣。」小李不信,在市場內跑了一圈,發現500元收費不算最貴,還有的要價1000元。
小李無奈了,「如今IT市場太亂,這些商家太不負責任,硬盤突然損壞,不能排除其本身的質量問題,如因質量問題導致消費者巨大損失,他們有不可推卸的 責任,但他們竟做甩手掌櫃,甚至還乘火打劫,看你著急,宰你一刀。還動不動就『整個行業都一樣』,這樣的潛規則,生生將IT新興產業變成一個血淋淋的屠宰 場!」
硬盤商家為何不願承擔數據恢復工作?硬盤業內到底有多亂?到底有多少潛規則等著宰消費者一刀?2月21日,導報記者以消費者維修壞盤的身份對此一探究竟。

    怪象1:甩手掌櫃
    我們只賣硬盤,不恢複數據
  「電腦兩年保修期,硬盤是電腦的一個部分,保修期也一樣。」「什麼?保修期內硬盤壞了?經公司檢測,可以換一個新硬盤。」「要恢複 數據?那你只能找其他恢複數據的地方。要麼,付費。」在頤高數碼1005號商舖,主銷華碩電腦的杭州萬聯電子有限公司銷售員蘭寧告訴導報記者,華碩和其他 電腦品牌以及希捷、西數等國際硬盤生產大鱷都一樣,只賣產品,不恢複數據!
為驗證其說法,導報記者走訪了惠普、聯想、SONY、神舟等知名電腦品牌銷售商,得到的回答與蘭寧一致。在全球硬盤巨頭西數官網,導報記者確實未找到 硬盤損壞,廠家負責恢複數據的條款。而其合作夥伴上海韓新電腦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告訴導報記者,不管保內保外,恢複數據一律都要收費。
為什麼賣出產品後,各大廠商和經銷商就當起了「甩手掌櫃」?難道是數據修復的技術不夠成熟?
「硬盤在保修期內就壞掉,說明質量有問題,質量問題導致硬盤損壞、資料丟失,廠家是有責任的。光換新盤不解決問題。」對於導報記者的提問,蘭寧的一名同事過來幫腔,「三包規定只說包修、包換等,沒說還要恢複數據。商家能承諾換一個新的已經很好了。」
百腦匯另一曾在陽光聯想服務站工作多年的維修人員不屑地說,「硬盤只是廠家給消費者存儲數據的,就像買一隻包,總不能包裡東西丟了,就找包廠的麻煩。 而硬盤一般不容易出故障,很大的可能是使用不當,敲擊、放置時力量過大等。即便不是這樣,就算壞盤迴收到硬盤廠,損壞是誰的責任也很難檢測。」
從事電腦維修多年的小張並不否認目前數據修復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只是開盤維修等對環境、設備有嚴格要求,比如無菌無塵,髒東西掉到硬盤芯片上就會導致無法修復。
「這一整套設備成本並不低。」此外,一些數據龐大的恢復工作可能讓工作人員連日守在機器前,熬夜也在所難免。而且,一旦斷電,數據恢復工作就前功盡棄。如此耗費精力,硬盤廠家寧可選擇替消費者更換一塊新硬盤,而不是承諾恢複數據。
但精通電腦的朱靜對此說法頗不認可,「作為一家專業的硬盤或電腦廠商,購買全套設備、安排人力負責恢複數據以及斷電等,都不應該是難題。如今,數據恢 復機構林立,有的規模很小。如需大量資金購買專業設備,並不是這些小機構能承受的。而斷電,作為用電如此重要的工作,應不難想出保證用電的方法。」

    怪象2:「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未過保壞盤,新盤、數據只能二選一
  明亡,清兵入關,為征服千萬漢民,在全國頒佈留頭不留髮「剃頭令」,引起漢民強烈反抗。可如今,保修期內硬盤損壞,讓消費者產生同樣的感觸。
「保修期內硬盤損壞,要麼換新盤,售後維修處收回壞盤,壞盤連數據一起丟失;要麼恢複數據,開盤維修後,售後維修處不提供新盤。」對導報記者既想換新 盤又想由售後維修處免費恢複數據的請求,教工路百腦匯1D03銷售惠普電腦產品的昝騰飛回答,「換新盤還是恢複數據,二者只能選其一。業內都一樣,魚和熊 掌不可兼得。」
為什麼呢?昝騰飛解釋,根據IT產品三包規定,硬盤損壞頂多更換新盤,沒說要恢複數據。惠普和其他IT品牌一樣,硬盤不一定是自己廠家生產,而是來自 希捷、西數等硬件生產廠商。根據三包規定,惠普售後維修處接到不能修理的壞盤,會承諾換一個新盤,但新盤同樣來自希捷、西數等硬盤廠商。在這些廠家,要以 壞硬盤才能換得一個新盤,壞盤是他們更換新盤的依據。
「而壞盤換新盤的條件是沒有人為損壞,若硬盤被拆開修理,硬盤廠商就不能判斷硬盤是本身質量問題還是人為損壞。」因此,一經拆盤,不管是自然損壞還是人為損壞,硬盤廠商都拒絕換新盤。
因此,面對硬盤突然損壞,是要換新盤,放棄數據,還是拆盤恢複數據,放棄換新盤,就成為消費者必須要做出的選擇。
「『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要腦袋不要民族氣節,還是要頭髮不要命?孕婦難產,母與子只能保其一,選母親還是選孩子?這與換新盤還是要數據,是差 不多的選擇題。」同樣遭遇硬盤突然損壞的孫小姐說,這讓人很為難,這些商家雖已執行IT三包規定更換新品,但硬盤與其他產品不一樣,消費者購買的是硬盤儲 存數據的特殊功能,如該功能喪失,廠家應負責更換,而壞盤裡的數據是屬於硬盤使用者,即便換新盤,也要把屬於使用者的數據資料完璧歸趙。

    怪象3:價格亂局
    看消費者情況開價,著急者被乘火打劫
  「硬盤壞了,恢復是可以的。開盤維修至少要1000元以上,也可能要2000多元。且數據量大的話更貴。普通故障通過軟件恢復,不用開盤,價格在400、500元左右。」蘭寧說。
銷售聯想電腦的杭州天業計算機有限公司銷售經理蘇杭則說,修復不是那麼容易的,有些商家可以事先約定,恢復情況滿意多少費用,不滿意多少費用。如果清 晰地知道硬盤中數據的保存方位,也可選擇恢復一部分數據,因全部恢復價格更貴,起碼上千,二三千元也很正常。沒什麼重要資料,放棄修復就是。
根據蘇杭指定的聯想門店定點維修商、位於頤高數碼4060號房間的杭州漢庭科技有限公司的牆上,導報記者看到一塊明碼標價的價格牌:台式機不開盤 200元、開盤600元。這是導報記者問價的五六家商家中開價最低的一家。「能恢復多少就恢復多少,不能保證全部恢復。」該店舖一名工作人員表示。
數據恢復價格為何這麼高?收費有何依據?接受採訪的多家電腦品牌促銷員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數據恢復不是那麼容易的。硬盤就像一張光盤,磁頭讀盤可以讀出使用者想要的數據,但如故障或外力等原因導致磁頭過重接觸盤面,把盤面劃傷,那這個硬 盤就會損壞。而恢複數據時,這道劃傷處本來存在的數據很可能無法讀出。」頤高數碼售賣SONY產品的1007號商舖促銷員如此猜測。
其另一名同事則說,一般選擇恢複數據的消費者,硬盤裡一定有重要資料,有些十分值錢。看著消費者焦急的樣子,開價可能就要水漲船高,動不動幾千的話,都可以買大半台電腦了,很有乘火打劫、趁人之危的味道。
「價格高是有原因的。把壞盤恢復出來的數據,需要一塊新盤容納。新盤價格從400元到上千不等。此外還要考慮設備、人員等經營成本。一千多元的價格比較正常。」小張如是告訴導報記者。
不過朱靜依然對小張說法有疑義,不一定要買新硬盤,去年世界第二大硬盤生產國泰國洪水,國內硬盤價格上漲55%左右,買光盤拷數據也是一樣的。比如, 如果投訴者小李硬盤120G容量儲存全滿,一張最普通的DVD刻錄盤容量4.7G,價格2元左右,花費60元購買30張光盤就可解決。而且,用光盤儲存資 料對他以後使用資料並沒有大的不便。

    怪象4:壞盤成新生財之道
    每名銷售者都接維修業務,但自己並不修,定點的無塵無菌維修店大門洞開
  「恢複數據,我們這裡可以呀!」在導報記者採訪的聯想、SONY、華碩、惠普等電腦品牌銷售門店,沒有一名促銷員拒絕壞盤數據修復。但實際上,他們自己的門店只賣電腦等產品,而不提供恢複數據服務。
那為何每個銷售員都爽快承接數據恢復業務?對此,昝騰飛坦白,「壞盤並不是自己恢復,恢複數據要求無菌無塵環境,要拿到我們品牌定點維修廠去修。」他還表示,如果選擇將硬盤修復業務交給他,他可以想辦法免費提供一塊新硬盤。
但在採訪中,導報記者發現,不少硬盤並不是如促銷員們所說,拿到品牌售後進行恢復,而是隨便找一家維修店修復。
「一樓賣電腦,二、三樓賣電腦部件,四樓就有很多維修點啊,他們就可以恢複數據!」蘭寧如是告訴導報記者。
而蘇杭指定的聯想門店定點維修商,正是在頤高數碼的四樓。
在4060號房間,導報記者看到,牆角有一隻2米高、1米寬的長方體鐵盒子。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就是無菌無塵修復設備。但讓人疑惑的是,導報記者分明 看到,這個所謂無塵無菌設備的玻璃門竟呈敞開狀態,裡面放著壘得很高的一摞硬盤。而且,連房間大門也是一直敞開 (在百腦匯地下一樓,導報記者看到一家較為正規的連鎖數據修復機構,發現其出入修復室的門有好幾道,並且工程師走出,門隨即關閉)。
這如何做到無菌無塵?這會不會也是一家皮包公司,只不過跟那些促銷員一樣,是正規數據修復機構的中間商?若能將業務介紹給正規機構,消費者僅是多付一 些錢而已。若憑這樣的條件,它也大膽開展數據恢復工作,因技術、設備原因導致硬盤修復失敗,然後堂而皇之告訴消費者:硬盤數據無法修復。那麼,不懂數據修 復知識的消費者只能吃啞巴虧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88

中、港炒房手法公然登台 直擊新竹房市怪象 投資客秒殺三百戶


2012-8-20  TWM




直擊新竹房市怪象 投資客秒殺三百戶近半年來,連續在新竹預售房市出現的「搶紅單」戲碼,日前再度上演。一個建案連名稱招牌都尚未架設,就吸引人潮綿延上百公尺。這在政府接連祭出打房政策、房市景氣低迷的當下,堪稱房市奇景。

撰文‧梁任瑋

八月十日中午,新竹市三十五度的高溫,曬得機車騎士熱汗直流,東光路上卻有二百多位民眾不畏豔陽高照,拿著板凳、雨傘耐心排隊,長長的人龍看不到盡頭!這一幕場景引起路過民眾好奇,他們究竟在排什麼?

「昨天晚上十一點就有人在這裡等了!早上更誇張,還有人排到後面巷子裡。」本刊當天在現場直擊,人龍中有年輕上班族、阿嬤;但竟有一半是新竹當地房仲業務員,原來,這些人大都是搶賺差價的投資客。

有人手上甚至拿著兩三疊現金,準備一進場就直接搶購;更令人驚訝的是,一位抱著嬰兒排隊的年輕媽媽,頭上還戴著毛帽,正在坐月子的她說,「我收到簡訊,聽 說今天正式開賣,每坪開價會低於二十萬元,今天下訂的每坪會再減一.二萬元,新竹市找不到這麼便宜的房子。」這個光靠簡訊通知,就號召上百名買方主動上門 的建案叫「移動方城」,總戶數約二百七十戶左右,是由新竹最大建商昌益機構旗下的福軒建設投資興建;該公司今年三月底,也曾在同一個接待中心以相同手法銷售「金澤21」建案,創下「三百戶房子一天秒殺賣光」的紀錄;後來因投資客大量在仲介市場轉讓紅單 (俗稱購屋預約單),引起市場爭議,還被國稅局盯上。

沒想到,才事隔四個月,昌益又再度複製同樣手法賣屋,「吸引龐大投資客進場、以低於行情一成至一成五價格成交、快速簽約結案,已成為昌益推案三部曲。」在網路上知名的新竹住宅週報主持人陸敬民說。

投資客嘗甜頭助長歪風

為何這套方法依然可行?答案就在於投資客一再嘗到甜頭,昌益以低於行情一成五的價格將房子拋給投資客,投資客再想辦法快速轉賣給下一手,簡單來說就是「炒 房」!而且不用貸款大量資金,只要少量訂金,就能以小搏大,有時一天就轉好幾手,也就是香港俗稱的「炒樓花」。近來這套炒房方法被中國學去,官方視為洪水 猛獸,欲滅之而後快,現在竟然在台灣出現。

一進入接待中心,畫面更誇張,整個大廳像菜市場一般擁擠嘈雜,所有客戶被分為十桌,排序在前面的客戶甚至連樣品屋、模型與價錢都不看,就立刻向業務員指名購買戶別,訂金一刷就是九萬元,眼都不眨,三百戶瞬間秒殺,人手一張紅單。

「昌益賣屋不讓客戶議價,投資客都知道這個規矩,反正先預約再說,利用這一個禮拜找買方接紅單,沒有風險。」一位拿到紅單的投資客熟門熟路地說。

實際了解發現,當天移動方城每坪開盤價介於十九萬至二十一萬元,單價最低的是位於二樓的十七.四萬元,但基地位置緊鄰台鐵軌道,出入動線又小,未來居住品質不佳。就是因為基地位置差,甚至還有一位直營連鎖房仲公司主管,在場指導客戶如何挑選,他直接提醒:「買高樓層、雙車位,之後比較好轉賣。」現場昌益建設的工作人員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作沒看到,讓投資客公然在接待中心現場炒作房價。

為何央行總裁彭淮南三令五申打房,這些人還敢公然炒房?台灣房屋智庫副執行長劉怡蓉表示,去年奢侈稅實施以來,桃竹兩區的交易熱度,就不受奢侈稅的影響, 主要因為新竹地區受惠於竹科新貴對不動產的鍾情投資,加上桃竹兩地並非「選擇性信用管制地區」,讓買氣不像雙北市受到影響。

投資客轉讓紅單是政府三不管地帶,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表示,目前房屋貸款利率與成數有央行控管,房屋交易所得、奢侈稅由財政部管,唯一可約束預售屋換約的法令,只有財產交易所得要繳稅,加上新竹並非央行執行選擇性信用管制的區域,這也是為何投資客會如此猖獗。

北台灣第二大房市戰況熱

政府打房漏洞讓新竹的炒房風就像脫韁野馬,根據《住展雜誌》統計,新竹縣市總推案量前兩年均逾一千億元,今年一到八月更已高達一千億元,成為北台灣第二大房市戰場,當地房仲業店數也高達三百家,「這與新竹建商、投資客相互依存有很大關係,建設公司一戶戶賣房子太慢了,乾脆直接盤給投資客,投資客再透過房仲出貨,形成新竹房市近年炒作歪風。」一位新竹代銷業者無奈地說。

嘗到甜頭的昌益建設,這幾年憑藉大型建案的推案模式,讓昌益機構連年成為新竹唯一躋身全國十大建商的公司

提起昌益機構,靈魂人物就是該公司董事長楊玉全,今年五十八歲的他,十年前曾推動昌益成為新竹第一家上市營建股,因投資電子業失利,以下市收場。

後來楊玉全靠著工業用地變更住宅區的大面積開發案重新出發,代表作是二○○五年在公道五路推出的「創世紀」、「啟奧邦城」造鎮案,因土地面積大、高達上千 戶,為了快速完銷,打出低於市價一成至一成五的成交價吸引投資客進場;此策略一出,讓原本要賣三年的建案,迅速在半年內結案,也讓楊玉全重返營建舞台。

曾長期擔任新竹建商公會理事長的他,更在今年三月當選台灣省建商公會理事長,是新竹最大咖的地產大亨。太睿建設董事長陳宏洲說,新竹房市有四大建商各踞山頭,只有昌益是唯一在新竹本地發跡的建商,尤其「楊董擅長專買別家建設公司不敢碰的工業區土地,光是土地成本就比同業還便宜,這也是為何他敢打低價牌。」不過,對於投資客秒殺炒房的行為,迄至截稿為止,推案建商昌益建設並未回應。

被中、港深惡痛絕的炒房手法,竟在台灣出現,在如今房地產景氣堪虞的時間點,貿然搶進的投資客,究竟還有多少獲利空間,實在需要畫個問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401

戳破吸金怪象 3個專科醫師的告白

2013-07-22 TCW
 
 

 

在近年的植牙醫病糾紛案例中,有的民眾是看報刊廣告找醫師,有的被特價招攬吸引而多植了幾顆牙,有的則是牙齒植歪,醫師卻說還可以用而不願賠償,更有已經麻醉後,竟被要求再加價才能動手術……層出不窮的怪象下,需要植牙的民眾該怎麼辦?

以下是三位植牙年資十年以上的專業醫師口述,告訴你業界怪象、教你看清行銷手法、選擇適合自己的醫師。

怪象1:行銷名詞,譁眾取寵「五合一」、「奈米」、「無痛」技術不稀奇,多半是商業操作

我們常會看到牙科診所標榜「雷射植牙」、「奈米植牙」、「五合一植牙」……等各式各樣的名稱,其實很多是被創造出來的商用語言,說穿了並不是稀奇的技術,卻容易誤導病人,以為這個醫師特別厲害。

例如用「微創植牙」來宣傳,其實嘴巴裡的手術都可說是微創。植牙時能夠不必翻開牙肉(翻瓣手術),只打一個洞就植在骨頭的範圍內,前提是病人本身擁有很好的治療條件,就醫術而言反而是簡單的基本功,每個植牙醫師都應該會做。

所謂「雷射植牙」,大部分的做法是先用雷射掃一下,然後才開始打洞,掃一下的說法是促進傷口癒合、不會痛,實際上是要賣這個雷射,而所謂不痛,其實還是因為上麻藥。也有診所標榜「無痛植牙」,植牙本來就不痛,因為牙齒拔掉後骨頭裡面的神經會萎縮,所以真正在做植牙手術時,只需要麻醉到牙齦,牙齦麻掉以後,你骨頭怎麼切都不會痛。

再如「奈米植牙」,其實現在所有人工植體的表面處理都是奈米級的,所以一點也不特別。「3D植牙」,也就是根據電腦斷層的影像加上導引板來進行植牙手術,這也是早就有的技術,你要再加個東西變4D也行。

至於「舒眠植牙」,就是做靜脈注射的鎮定麻醉,與一般牙科手術的局部麻醉(病人是清醒的)不一樣。從風險程度來看,最危險的是在手術房的深度麻醉,沒辦法叫醒,需要恢復期;其次是鎮定麻醉,藥效過了拍一拍就會醒;風險最低的是牙科局部麻醉。所以植牙時採用鎮定麻醉,應該要考慮必要性,當有些病人真的很容易緊張、極度恐懼時,才比較適合採用,醫師也必須清楚說明風險。

還有牙醫宣傳自己會「五合一」、「六合一」手術,其實這也不是新發明,我在美國的牙周病專科學習過程中,就可以做骨修整、補骨頭、植牙、鼻竇增高、軟組織移植,五種手術一起並行,可是沒有人會把它說成專有名詞,創造這種名詞就比較像是為了商業操作。

一般人應該要了解,這些層出不窮的名詞,不過是把醫界習以為常的方式「換個說法」罷了,而植牙真正最值得關切的有三件事,第一是地基(植牙區的骨頭)要做好,第二是牙齦要能維持健康,第三是假牙的品質、咬合功能,這些才是植牙的本質,脫離這些要素,剩下的就會只是行銷包裝。

怪象2:植牙醫學會多得誇張三個暴增到逾三十個,攬醫師入會,強調直接發認證

台灣在全球牙醫界僅見的一個怪象,就是植牙相關的醫學會特別多,政府沒有把關(編按:只要向內政部申設人民團體,即可成立各種植牙名目的醫學會,近五年此種醫學會數量暴增),導致目前已有三十幾個醫學會。

台灣最早的三個植牙醫學會(台北市牙科植體學會、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台灣牙周病醫學會)都有十幾二十年歷史,我在中華民國口腔植體學會擔任專科醫師甄審委員會主委,這是幾位台大教授成立的學會,也是最早發專科醫師認證的,但十七年來我們一千多個會員中,只有兩百多個獲得植牙專科醫師認證,審查很嚴。

如今許多新成立的醫學會為了市場性,甚至在招收醫師會員時,就以直接發給植牙專科認證為號召。那麼民眾要如何判別?植牙專科醫師到底需要多久的訓練?以台大而言,住院醫師到第三年才能進入各專業分科,而進入牙周病專科後,通常要三年、四年才能畢業,那三、四年不是只學種牙根,還要學習怎樣做相關手術、牙周治療、擬好口腔治療計畫、診斷分析、牙齒排列分析,乃至美學等。

在國外也是如此,至少要完整專心受訓一、兩年,絕對不是短期進修就夠。所以病人要會問醫師受訓多少年、用哪個植體系統,這個系統在全球市場占有率多高、公司歷史多久,就跟買車子你會看廠牌、看風評,一樣的道理。有的病人一進來就先問植一顆多少錢,我會說這裡不是雜貨店,如果不關心自己的口腔狀況,不想照標準流程,那我就不要(這種病人)。

如果只關心價格,韓國系統價位就很低,甚至有的免費讓醫師用,希望醫師幫忙促銷。如果跟你講這是免費的,你敢不敢用在自己身體裡?也有廠商會提供醫師「套餐」,亦即一次植一排好幾顆牙的配件和技術指導,但不是每個case都可以套用,有的醫師明知不適合還硬要做上去。還有,醫師植牙越多雖然經驗越多,但一年植太多顆,一定沒有時間做好每個治療計畫。

畢竟錢是你的,時間是你的,身體也是你的,如果問了兩個醫師的意見南轅北轍,或仍很猶豫時,那就找第三個醫師。可以找教學醫院的醫師,基本上他們的判斷會較正確。

怪象3:貪多求快,植多折扣多「馬上可用」、「多顆一起植」用話術吸引消費,打折衝業績

醫療強調個人性和差異性,它是需要量身訂做的,依著你的身體狀況、口腔狀況、對牙齒的觀感,以及經濟能力、對牙齒費用的接受度等等,結合在一起考量。

通常植牙會出問題,在於「貪多、求快」。有的醫師把植牙當作商業行為,秤斤論兩,強調一次植多少顆可以打幾折,把可留下的牙齒拔掉,鼓勵幾顆一起植、馬上可以用;萬一有幾顆失敗,就說拿掉那幾顆不會影響大局。如果拿掉幾顆不會影響,那麼原先打折不就是打在幾顆可能做壞的,折扣有何意義?

還有醫師宣稱「三分鐘解決」,在特殊的植牙位置、病人條件適合時,我也做過確實可以很快的案例,但那是極少數,不會拿來做廣告。

因此,若碰到求多求快的醫師,就要小心,尤其若你已缺牙一段時間了,植牙有那麼急嗎?越急風險越大,醫師比你急的話,你要問他急什麼?特別是後牙的部分,因為有較大咀嚼功能,急不得,門牙部分雖影響美觀,急不急也要看情形。

好的醫師要能舉出他做過的案例,能解釋清楚,讓你有心理準備,還要有售後服務。尤其像牙周病在植牙上面發展的速度,遠遠比自然牙快,有的植牙後三、五年甚至三、五個月就有牙周病了。所以醫師不能只會植牙,還要有能力照顧你的整體口腔環境。

其實沒有一把尺能衡量所有的醫師好壞,因此我認為病人要跟醫師建立往來關係,比如說先洗洗牙,觀察醫師態度,看看診所環境,而不是貿然去一個不熟悉的診所就要植牙。觀察醫師是否有耐心處理你別的牙齒問題,就知道他有沒有耐心處理你植牙時的問題,或者以後出了問題有沒有解決的態度。

醫師應該強調的是留下自然牙的能力,如果只會植牙,對自然牙不尊重,那植牙就可能被他當作商業行為罷了。

【延伸閱讀】避開5陷阱,免當植牙冤大頭—植牙醫療糾紛類型

類型:不該拔而拔案例:醫師在洗牙時鼓勵為美觀而植牙;治療牙周病時乘機拔牙、鼓吹植牙建議:不要貿然接受,須尋求其他醫師意見

類型:不該快而快案例:醫師保證「一次植10顆沒問題」,且看診隔日就動手術,結果手術中異常出血變成植物人建議:能符合快速植牙條件的病患極少數,宜再請其他醫師評估

類型:療程途中加價案例:議價匯款並拔牙後,被要求再加價才願完成植牙;療程進行數月後,中途被告知需要追加植牙顆數、額外付款建議:找教學醫院醫師評估,比較治療計畫異同,不要受殺價或打折誘因誤導

類型:技術差植壞了案例:植歪、植錯位置、排列太擠、植體不穩建議:打聽醫師口碑,勿僅信一人就決定,尋求第二、三位醫師評估

類型:手術相關專業凸槌案例:鑿骨器械因長時間使用過熱,燙傷病人;手術縫合不良導致口腔發炎建議:打聽醫師口碑,勿僅信一人就決定,尋求第二、三位醫師評估

註:案例取自醫療改革基金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392

高層幹部集體舞弊 郭台銘開鍘鴻海清門戶 產業採購三怪象現形

2014-02-03  TWM  
 

 

撰文‧林宏文

歲末年終之際,鴻海集團卻選在此時大清門戶,昔日號稱「天下第一會」的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組裝技術)委員會高層,如今卻成階下囚,採購弊端牽涉金額,從數億元到上百億元,誇張的行徑,令人瞠目結舌。

其中收取回扣名目多、花樣也眾多,洗錢手法更是繁複,讓大家見識到,原來電子業的採購案,可以有這麼龐大的弊端與油水。然而,身在台灣科技業的採購人員都直言:「不拿白不拿,職權更高的人,要的更多。」富士康前執行長,也是德州儀器亞洲總裁程天縱,就透露過一個小故事。早年程天縱在台灣惠普公司服務時,有一次到大同找董事長林蔚山談生意,才剛在接待大廳登記換來賓證,就發現身旁站著一位準備要見採購課長的業務員。

但真正引起程天縱注意的是,看似小業務員,談的只是數百萬元的訂單,卻開著價值上百萬元的賓士;反倒是來談動輒上千萬美元建廠計畫的他,開著一輛破舊的裕隆車。

怪象一:一定要給好處?

採購拿好處 業務才安心故事聽來很生動,反映出台灣科技業枱面下那些不能說的採購生態。程天縱說,不論在惠普或德儀,他可以做的事情及空間都很大,但拿的是正常薪水,「我選擇的是做大事,而非賺大錢的路。」其實,採購弊案不僅限於電子業,傳統產業也一樣存在。在電子業工作超過三十年的零件供應商說,「只要有買方及賣方,中間就會有油水,因為人性一定會貪。」賣方想盡辦法要給買方好處,就怕買方不拿,「買方拿了,賣方才安心。」正是這樣的心態,讓單純的採購案變得不單純,也給了採購人員可乘之機。

這位供應商就說,即使那些形象很好的公司,主管也許不會主動要,但若賣方提出來,雙方交情夠久,兩相合意之下,「對方就會收下來。」做生意,應酬總是難免,每每在酒酣耳熱之際,業務員就會把「好處」提一下,暗示只要訂單能成,附帶的採購人員也受惠。這時,只要負責採購的人員心態一偏,點頭答應,潛規則裡的採購協議就達成了。

當然有時也會碰到對方嚴辭拒絕,一拳打回來。「但以我三十多年累積的經驗,十位裡面有九位會同意,至於剩下那一位,大家就摸摸鼻子算了。」怪象二: 採購油水上億元?

代工毛利少 零組件反而肥由於台灣電子業以代工形態為主,代工廠替品牌客戶採購零組件、再組裝,賺的是三到四%的微薄毛利。曾在代工廠待過的一位前高階主管便直言,代工廠為了爭取訂單,會想辦法拉攏客戶;零組件供應商則為了拿到代工廠訂單,也同樣要用各種方法來取得大廠的關注與信任。

例如,某品牌大廠高階主管喜歡品嘗紅酒,剛好一家零組件廠老闆本身收集了許多名貴藏酒,便經常招待該廠的高階主管享用,該名主管還可以直入酒窖,挑選他喜歡的紅酒,喝到賓主盡歡,雙方關係隨之穩固。

「打點擁有決策權力的人,是電子業的常態,但有人吃相好看,有人吃相難看。」零組件供應商話說得直接,運氣好的是遇到客氣一點的人,雖然開口要,「但沒說要多少,隨意就好,這種人比較好處理。」負責談生意的業務員若遇到這種人,業內的人就會笑稱,「算是前輩子燒過香。」可是,最怕倒楣遇到什麼都要的人,「要吃、要喝、要玩又要錢,除了花時間陪著吃喝玩樂,還要透過白手套送錢,不能留下任何痕跡。」為了談成訂單,業務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就是希望採購點頭,把訂單下給他。

最慘的是,即使花了時間與鈔票,對方卻還不辦事,承諾的訂單也沒給;但這種情況比較少出現,因為一旦發生,供應商心有不甘,便會想辦法把事情搞大,「鴻海這次的案件,應該就是如此。」業內人士說。

怪象三:採購為王?

缺貨就要回頭巴結業務

早期在戴爾(Dell)擔任國際採購處主管的方國健,一年主導的採購案動輒兩百億元,但○二年他毅然離開戴爾,轉而創立麥實創投。「我離開戴爾超過十一年,至今很多人都還會問,為何要放棄那麼好的工作?甚至問我採購那麼『好康』,離開不是很可惜嗎?」方國健說,身在外商公司,做決策的人往往是總部主管,他作為台灣採購代表,一言一行都被所有人檢視,所以他相當注意道德操守。「要靠採購賺錢,其實是很笨的想法,最後下場就是移送法辦,我寧可靠自己本事賺錢。」正因方國健的操守獲得肯定,後來,他成立麥實一號創投基金,廣達、仁寶都不吝投資。他看準趨勢投資宸鴻、奇揚,獲利超過十八倍以上,幫股東賺了四、五倍,「利用專業能力賺錢,才是正道。」電子業景氣上上下下,像DRAM、面板這種景氣循環產業,就不見得永遠是業務員來巴結採購,遇到缺貨時期,反倒是採購要回頭來拜託業務員。一位曾在韓廠負責業務的主管就說,「面板、DRAM缺貨時,系統廠搶著要貨,就是考驗雙方交情的時刻。」其實,會有大額回扣的項目,主要是設備採購,因為設備採購金額大,設備代理商原本就有為數不小的佣金(commission),一台賣價上億元的設備,佣金就達千萬元之譜;生意搶得兇時,代理商還會犧牲一些利潤,送錢給採購主管,畢竟訂單若做成,後面的利潤才驚人。

雖然這次鴻海大動作清理門戶,震撼台灣電子業,仍遠不及中國採購的藏汙納垢;尤其中國廠為與台廠競爭,不擇手段也要打進供應鏈,中間拿回扣的情況更嚴重。這麼看來,台灣電子業的回扣競爭力,似乎也遠遠不及大陸廠商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70

企業債市場的怪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190

08年金融危機以後,信用評級機構連續成為市場的焦點。先是誘發金融危機的次貸證券曾獲得最高AAA信用評級,接著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評級機構的聲譽已經備受質疑。 最近,《經濟學人》還發現企業債市場出現了一個與信用評級相關的奇怪現象——因為全球主要央行持續維持寬松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發展,市場的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已經被壓低至歷史低位,這可能扼殺了高信用評級存在的意義,而且過去幾年垃圾債價格經歷大漲以後,投資級和垃圾級的區別已經不再明顯: ...大型評級機構把上規模的債券發行授予從AAA最高級到D違約級的信用評級。評級在BBB-或更高的債券被歸類為投資級(IG),而評級在BB+或更低的債券被歸類為投機級,或更多地被成為垃圾債。部分投資者從來不會碰垃圾債,但大部債券基金要麽專註於投資級債券,要麽專註於垃圾債。 ...BBB和BB級別並不存在根本性區別。來自最大評級機構標普的數據顯示,評級為BBB的美國企業債券最近三年的違約率為1.1%;而BB評級的數據則為4.8%。相反,14.7%評級為B的債券在三年里已經無法償付本息,C評級的數據則為41.7%。歐洲債券的數據也類似。 對股東來說,現在高信用評級已經不是什麽好事,市場追尋收益的行為已經導致債券市場向信用評級中部靠攏,除了可以滿足投資者對收益率的需求,還滿足了股東最大化資產負債表利用率的訴求。 債券市場的“中產化”已經在發生。債市的“貴族”——評級為AAA的債券發行者,已經幾乎都消失了。AAA評級已經不再有太多的好處——股東更希望公司把閑置的資金用於分紅以實現更高的收益,或通過借更多的資金充分利用稅收減免的優勢來增加資產負債表的“效率”,因此損害了“貴族”的地位。 現在大部分債券都集中在中層。大約68%的歐洲垃圾債是BB評級的,同時BBB評級的債券占據了投資級債券的約44%。 然而,這種市場的同質化真的是向好的發展趨勢嗎?起碼,這已經證明了QE已經扭曲了投資者和企業的風險癖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926

企業債市場的怪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190

08年金融危機以後,信用評級機構連續成為市場的焦點。先是誘發金融危機的次貸證券曾獲得最高AAA信用評級,接著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評級機構的聲譽已經備受質疑。 最近,《經濟學人》還發現企業債市場出現了一個與信用評級相關的奇怪現象——因為全球主要央行持續維持寬松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發展,市場的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已經被壓低至歷史低位,這可能扼殺了高信用評級存在的意義,而且過去幾年垃圾債價格經歷大漲以後,投資級和垃圾級的區別已經不再明顯: ...大型評級機構把上規模的債券發行授予從AAA最高級到D違約級的信用評級。評級在BBB-或更高的債券被歸類為投資級(IG),而評級在BB+或更低的債券被歸類為投機級,或更多地被成為垃圾債。部分投資者從來不會碰垃圾債,但大部債券基金要麽專註於投資級債券,要麽專註於垃圾債。 ...BBB和BB級別並不存在根本性區別。來自最大評級機構標普的數據顯示,評級為BBB的美國企業債券最近三年的違約率為1.1%;而BB評級的數據則為4.8%。相反,14.7%評級為B的債券在三年里已經無法償付本息,C評級的數據則為41.7%。歐洲債券的數據也類似。 對股東來說,現在高信用評級已經不是什麽好事,市場追尋收益的行為已經導致債券市場向信用評級中部靠攏,除了可以滿足投資者對收益率的需求,還滿足了股東最大化資產負債表利用率的訴求。 債券市場的“中產化”已經在發生。債市的“貴族”——評級為AAA的債券發行者,已經幾乎都消失了。AAA評級已經不再有太多的好處——股東更希望公司把閑置的資金用於分紅以實現更高的收益,或通過借更多的資金充分利用稅收減免的優勢來增加資產負債表的“效率”,因此損害了“貴族”的地位。 現在大部分債券都集中在中層。大約68%的歐洲垃圾債是BB評級的,同時BBB評級的債券占據了投資級債券的約44%。 然而,這種市場的同質化真的是向好的發展趨勢嗎?起碼,這已經證明了QE已經扭曲了投資者和企業的風險癖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