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場金融海嘯,令全港銀行從業員由天堂跌落地獄,唔少加入咗失業大軍,高唱入雲嘅裁員聲已取替聖誕鐘聲,四處響起。不過,銀行係百業之母,始終要留住人才,繼續上路,所以唔少派完大信封嘅銀行,轉頭又對無被叮走嘅員工派甜頭,算係年尾安慰獎。 裁員聲中「安慰獎」 好 似上星期一,渣打集團(2888)行政總裁冼博德飛咗嚟香港,喺金鐘港麗酒店同中高層員工舉行年度聖誕party。會上佢欣然公佈為慶祝明年渣打150周 年,超過5000員工會有一日有薪生日假。呢位渣打二哥仲好風趣咁話,渣打員工可以收到呢份禮物,睇怕都要「多謝《蘋果日報》」。 何解?皆因今年7月底,本報報道,渣打香港正諮詢員工對享有牛一假嘅意見,咁筍嘅福利,問勻全世界都唔會有打工仔反對,所以《蘋果》喺小心求證大膽假設下,預期諮詢工作順利結束後,明年推行機會極大。 報道成真皆大歡喜 冼 博德仲語帶雙關咁話,《蘋果》係城中喜悅(one of the joy of Hong Kong),事關佢哋「有時會報道啲正確嘅事實」,有時會報道啲好值得成真嘅事實(facts that it would delight to be true),有時更會走得快過人哋個大腦,等睇完報道嘅人,會猛然認同話:「條橋好正,應該將佢變成事實」,渣打有薪生日假就係例證。 年僅44歲嘅冼博德,係渣打歷來最年輕CEO,02年加入渣打,4年後升為集團二號揸fit人。喺城中有啲人眼中,《蘋果》係有毒資產,唔係驚喜,呢位二哥嘅演詞,華華都覺得受寵若驚。 [email protected] |
| ||||||
人人都想成為億萬富翁,但能實現 夢想的又有幾人?出身貧困的陳文義,偶然機緣下,吃了一整顆蘋果,那滋味讓他立志要成為有錢人,四十年來,他不斷努力追求,這個從蘋果中萌芽的夢想,如今 已長大茁壯,結實累累。 撰文‧黃筱雯 開著車子來到南投縣埔里鎮,從大街往山上走,約莫二十分鐘後,駛進一條蜿蜒小徑,路的兩邊種滿百香果,整片山野沒有幾戶人家。 沒多久,我們到達埔里大坪頂的太平國小,一下車就被眼前這幢非常有設計感的學生活動中心給吸引,「在這麼偏僻的小學,怎麼會有一間如此漂亮的會館?」「這 所小學每個年級只有一班,全校總共就只有六班!」捐贈這個活動中心的是台商新任豐塑膠公司董事長陳文義,他說:「蓋這個活動中心的地方,以前就是我住的土 角庴。」陳文義的父親曾在這裡教書,這裡也是他從小生長的地方。 陳文義說,像這樣偏僻的小學,資源非常少,學生們連個室內的活動空間都沒有。以前他的生活非常窮困,晚上只能點煤油燈,每天還得花一小時到山下挑水,下雨 時,屋內則是滿地泥濘。如今,他的事業小有成就,就想著回饋這個地方。 回饋鄉里 為偏僻小學籌建活動中心 約二、三年前,他著手計畫蓋一間圖書館,後來與校方討論後,發現小朋友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室內活動中心,讓他們可以舉行畢業典禮,還可以當餐廳,以及進行各 式各樣的活動。 為了籌建這個活動中心,陳文義除了自己捐贈一千一百萬元之外,他還找來企業界友人一起共襄盛舉,聯聚建設董事長江韋侖捐贈了所有的餐桌椅,百和董事長鄭森 煤、鄭國烟兄弟則捐贈了植栽綠化,在五月二十七日,這座活動中心也即將完工落成。 活動中心以父親陳深淵的名字命名為「深淵紀念館」,紀念碑上寫著「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這是他在台北體專畢業時,校長林鴻坦勉勵大家的一句話,不僅是他的 人生座右銘,也是他成功致富的關鍵。 他說,許多台商事業有成,都會在中國大陸蓋希望小學,而他認為台灣還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我們生長在這裡,更應該回饋給這塊土地。」場景拉到彰化縣員林 鎮,從熱鬧大街上轉個彎,進入鬧中取靜的小巷弄,一幢豪宅映入眼簾,進入屋內,庭園裡的五葉松在春天的陽光下伸展枝葉、眼前一片翠綠的草坪與潺潺的水聲, 讓人頓時進入一個舒適寧靜的世界裡。 這幢四層樓的豪宅占地一百六十坪,室內面積三百坪,進入客廳,空間十分寬敞,每個角落都顯示出大戶人家的氣勢。豪宅裡有可供二十多人聚會的大型視聽室,頂 樓的泡澡空間同時備有專屬烤箱,主人泡澡時,窗外則是精緻的庭園景觀,視野非常漂亮。 捐贈一座活動中心,其實是陳文義人生的第三個夢想,而這一棟豪華氣派的房子則是他的第二個夢想。他說,人生的夢想可以分為好幾個階段,而他的第一個夢想就 是﹁變成有錢人﹂! 陳文義從小喪母,父親再娶,父親雖然當小學老師,但薪水微薄,家中食指浩繁,為了增加收入,在山上種植柑橘、香茅,小時候他就得幫忙家務,煮飯兼挑水。 從小個性調皮叛逆的他,曾有一次被父親狠狠修理的經驗。念小學時,有一次和同學打鬧過火,同學受了傷,對方母親跑到家裡告狀,當時陳文義的父親十分生氣, 擰著他的耳朵到學校,將他吊在鳳凰樹上,拾起粗大的扁擔痛打,「好多同學都圍在四周看熱鬧,可是都沒有人敢阻止父親」。陳文義說,「那一次我的屁股瘀青紅 腫,扁擔被父親打到快斷了,那種被打的感覺,至今我仍記得清清楚楚。」 初中輟學 體悟念書可貴,放棄學徒生涯才上初中,無心讀書的陳文義就輟學,到外面當起學徒,他曾經在餅店學做餅,也學過修腳踏車、鐵工,只想早日靠自己的力量謀生。 有一次,當時才不過十四歲的他在建築工地做工,因重感冒躺在床上休息,卻被老闆的媽媽暗指他偷懶,讓他的自尊心深深被刺傷。 有一天,在三十幾度的高溫下,他扛著沉重的鐵條,舉步維艱地走在工地樓梯上,突然間他停下腳步,想著想著,不禁淚如雨下:「為什麼每個人都在念書,而我要 在這裡做這種工作?為什麼有書可念,卻不去念書?」在外吃苦了三年,他才發現念書的可貴,有所體悟的他,下定決心,重回埔里農校就讀,這段期間,他住在同 學家,完全靠自己的能力生活,他利用課餘為喪家的送葬儀隊吹奏「西索米」(樂儀隊吹奏薩克斯風的樂聲),並在二十一歲時,順利考上台北體專。 遠赴台北讀書的陳文義,寄住在表舅的世交蕭振宗蕭伯父家中,遇上了改變他一生的轉捩點。 當時蕭伯父任職於青果合作社,負責將台灣水果輸往日本的相關事務,這在當時是待遇很高的工作。在那個一般大眾還住在木造矮房的年代,蕭伯父一家則住在氣派 的日式洋房,有傭人隨侍,這樣的富裕生活,與陳文義過去的生活差了十萬八千里。 蕭伯父家中經常有人送來成箱的蘋果,晚餐後,蕭伯母就叫他自行去拿來吃。陳文義又驚又喜,因為在那個年代,蘋果是十分昂貴的商品,除非遇上節日或生病,否 則能吃到的機會是少之又少。 「我拿著一整顆蘋果,大口咬下去,這蘋果的滋味,讓我覺得有錢真好,有錢就可以天天吃一整顆蘋果,我下定決心,以後我一定要當有錢人!」這蘋果的滋味一直 深埋在陳文義的心中,體專畢業後,他不選擇當老師,「因為我很清楚,如果只安於一份穩定的工作,絕對沒有辦法實現成為有錢人的夢。」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為 蕭伯父創立的二水塑膠公司作監工,監督興建廠房,廠房完成後,他轉作總務,過了一段時間,他又主動爭取當業務,「當業務,才能認識許多朋友,拓展人脈,比 較有前途」。因此陳文義開始每天騎著摩托車,不分寒暑,不分晴雨,四處走透透,推銷自家公司產品,他曾經從彰化一路騎到屏東,再沿路騎回來,冬天天冷,他 就塞報紙在衣服裡禦寒。 但當時由於工廠技術不穩定,產品品質不好,一直被廠商打回票,沒有訂單,工廠最後經營不起來,被迫倒閉。 陳文義看在眼裡,從中了解到「要有訂單,先要有良好的品質,才能吸引客戶,不論做什麼,這個道理都不變。」 積極打拚 努力獲得肯定,買下老闆的工廠失去工作的陳文義,在因緣際會下,開始學打高爾夫,前後還奪得三個球場的比賽冠軍,最高紀錄六十八桿,成績相當於職業選手。 高爾夫是不少有錢人從事的運動,球技好的陳文義,因此成為大老闆們打球的好夥伴。陳文義的無心插柳,反而成為他廣結人脈的得力助益,「還有人說,姓陳的拿 一支球桿,就打遍天下無敵手了!」沒多久,陳文義就到球場上認識的嘉信鞋業董事長紀華鎗的公司上班,這家公司專做PVC塑膠再生鞋底,雖然只是做一名經 理,陳文義卻比任何人都積極,沒人才找人才,沒原料幫忙找原料,甚至公司發不出薪水,少了十萬元,他也幫忙借錢度難關;公司早上八點上班,但是他七點半就 到了,認真的程度不輸自己當老闆。 公司生產PVC,一竅不通的他,花了一個月的時間,透徹了解產品,並親自動手和機器師傅一起拆裝整修設備,每天搞得滿身油汙,髒兮兮的回家。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樣盡心盡力,沒多久,廠長、總務到會計,接連離開,陳文義一肩扛下廠長與總務工作,繼續專心管理公司。在他的堅持下,業績漸漸 有了起色,訂單越來越多,出貨量也越來越大,有了成績與經驗,一九八一年,陳文義開始思考:何不自己跳出來做? 這個想法被老闆知道後,老闆爽快地表示要將公司賣給他,讓他完全接手經營,他沒有料到老闆會如此回答,讓他順利買下這間工廠,最後,因產能不斷增加,他又 回頭買下過去他監工的二水塑膠工廠。 至此,陳文義前後二家待過的公司,最後都變成他自己的公司,接著再前往中國大陸與越南設廠,經過多年來的打拚,如今他事業成功,「蘋果的滋味」的致富夢想 終於成真! 邊說著故事,陳文義拿起薩克斯風,「我已經很久沒吹薩克斯風了,不過還是可以試試看。」鼓起腮幫子,吹起許久未碰的薩克斯風,低沉渾厚的樂聲悠然響起,過 了四十年,他實現了夢想,這樂聲聽來格外瀟灑悠揚! 「我對我的夢想,從未放棄過!」陳文義說,今天他之所以能逐夢成功,是因為努力、專注,加上誠心待人,並把握住所有的機會。 他更勉勵所有人,「不論你是上班族,或是想創業,都要堅持自己的夢想!」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擁抱職場五力,讓夢想發光想要在職場上或事業上發 光發熱,首先要擁有夢想,熱情也是必須擁有的,再來你要能夠刻苦耐勞,忍受所有的不愉快與不舒服,這是最基本的一點,也是在職場上將會遇到最多的一點。 歸結過去104所做的調查,可以結論出職場五力,第一力是專業,所謂專業,除了專業知識技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要能為老闆賺錢;第二力是行銷,台灣人 行銷自我的能力不強,因此藉由行銷,創造你在別人心中的價值,才能往成功更邁進;第三是創意與創新,要有新的想法並且有能力去實踐;第四是生命力,造就閃 耀人生的力量,你必須持之以恆的努力不懈。 最後一力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你必須跳脫框架思考,這也是最重要的能力。 如果想自行創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先畫出創業藍圖,仔細模擬推敲,才能有良好的起步。 陳文義 出生:1948年 現職:新任豐塑膠董事長 學歷: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原台北體專) 經歷:新合豐塑膠經理 二水塑膠業務員 |
| ||||||
台灣電腦一哥宏碁攀上全球第一大 電腦公司的登頂之戰,出現了新對手。 五月二十六日,蘋果(Apple)電腦站穩每股二百四十四美元的高價,當天微軟 (Microsoft)股價下跌四%,收在二十五美元,這一刻,蘋果以二千二百二十億美元的市值超越微軟,擊敗了多年的死對頭,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科技公 司。 讓蘋果市值蒸蒸日上的,就是平板電腦iPad。 這款電腦只能執行筆記型電腦的部分功能,看起來就像台放大的手機,剛 開始,產業界也有人質疑這款產品「不上不下」,沒想到,四月三日,蘋果宣布開賣iPad後,五十九天內,就狂賣兩百萬台,還超越iPhone創下的成績。 iPad推出後,小筆電成長開始趨緩,iPad因此被視為「小筆電殺手」。 這塊介於筆記型電腦和手機之間的市場,競爭激 烈。 三年前,華碩推出Eee PC,開創出低價筆電的藍海市場,沒多久,宏碁後來居上,搶下華碩小筆電一哥的位置,王振堂入圍《時代》(Time)雜誌影響人物,原因之一,就是他在小 筆電市場的成績。 去年,全球排名第二位的宏碁光是小筆電出貨量就高達九百萬台,占宏碁出貨量的三○%。小筆電出貨量也占全球第五大筆記型 電腦品牌華碩的筆電出貨量的四成。 宏碁動作:龐大應用軟體做援軍 但是現在蘋果iPad一出鞘,讓過去靠著小筆電提高市占 率的台灣雙A(華碩、宏碁感受到強大壓力,趁著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前夕,搶著推出最新平板電腦,力挽小筆電流失的市場。 五 月二十七日,宏碁先在北京宣布,將推出新款的平板電腦產品,新產品改用Google的Android系統。 接著五月三十一日,華碩宣布推 出三款平板電腦,針對蘋果iPad的弱點一一改進,除了支援Adobe Flash影音檔案格式,也內建網路攝影機USB等iPad沒有的功能。 「這 種產品,我們稱為Media Tablet(媒體平板電腦)。」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分析師蔡惠芬說,這些產品的共同特色是,不是設計供消費者工作用,而是來滿足消費者上 網、聽音樂、看電子書的娛樂需求。 「現在,產品是driver by content(靠內容差異化)」蔡惠芬說,在這個市場裡,不管效能再好,內容、服務不吸引人,就會輸掉這場戰爭,因此PC業者一改過去只注重硬體的思 維,有的靠自己開發,有的外購,就是要找到有特色的使用介面。 由iPad引領出來的全球平板電腦風潮,價格不再是決定性因素,誰掌握使用 介面、軟體的主導權才是重點。 華碩動作:內建雲端運算服務 因此宏碁北京也同時宣布,未來推出的平板電腦將採用宏碁自行開 發的人機介面「clear.fi」。 這個介面將讓未來宏碁的數位產品,不管用的是微軟的作業系統,還是Google的作業系統,都用一致 的方法操作,彼此交換資料。宏碁透過開放的Android平台上已經存在的龐大應用軟體做為援軍,要和蘋果iPad可從App Store上超過十二萬應用軟體一較高下。 華碩則是推出「Asus Access」雲端運算服務,包括遊戲、網路儲存等服務,未來華碩電腦出貨時,就會直接內建華碩的雲端運算服務,只要連上網,就能直接連結華碩的電子書 城、音樂、電子報紙、電子雜誌服務,華碩的平板電腦都會變成一個個的數位內容通路。 「現在拆開媒體平板電腦,裡面很多是手機的零組件。」 蔡惠芬觀察。過去筆記型電腦為了追求硬體效能,產品多半採用微軟的作業系統加英特爾的處理器,價格居高不下,但現在高通、ARM平台的處理器,打進平板電 腦市場,再加上作業系統採用免費的Google Android平台,壓低了價格,加上3G通訊功能,給了消費者全新體驗。 外商動向:惠 普、戴爾今年都將搶市 不僅宏碁、華碩,就連惠普(HP)、戴爾(Dell)、微星等業者,也揮別過去的小筆電市場,在今年紛紛推出平板電 腦搶市場。 微星董事長徐祥呼應指出,微星會推出Android架構的平板電腦,主要是因為Android軟體平台已經越來越完整,加上 Android是個開放的平台,而且大多數內容都可以免費取得,平板電腦的發展環境已經成熟。 根據顧能的估計,二○一○年媒體平板電腦的 出貨量預估是一千萬台,二○一二年是二千一百萬台,年複合成長率約為四五%,比筆記型電腦二二%的成長率還高。 根據美國Silicon Alley Insider網站做的調查,以iPad和iPhone使用行為做比較,iPhone使用者下載的軟體有八成是遊戲,iPad使用者下載的軟體卻只有三成 是遊戲軟體,有兩成是下載筆記型電腦等工作用軟體,近三成使用者下載新聞、影片等數位內容,平板電腦逐漸取代小筆電的態勢已經慢慢出現。 台 北國際電腦展只是台灣電腦公司的概念展示場,最快到今年底,你就會在市場上看到台灣推出各式各樣形狀、功能不同的媒體平板電腦,和蘋果iPad在市場上一 較高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