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1-26 08:31 編輯 【國信醫藥】華瀚生物00587電話會議紀要 國信醫藥邀請了華瀚生物投資者關系王誌勇王總為投資者解讀華瀚生物在醫院和生物藥領域的布局和戰略方向。華瀚生物的一類新藥人神經生長因子已通過中檢院檢驗,預計15年上市後將成為10億量級的品種;繼收購+托管六盤水5家醫院外,集團又與銅仁市簽訂1+7醫院托管合同,未來有望進一步和其他地方政府合作,整體收購/托管地方壟斷性醫療資源。 公司於今年年初開始進入醫療健康領域。1992年建立貴州漢方制藥有限公司;2002年,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2003年,收購老字號貴陽中藥廠;2004年收購廣州美即;2007年購買了國家一類新藥人神經生長因子,並成立貴州泛特爾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建立專門的貴州生產線;2008年,公司收購桂林華諾威基因藥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擁有國家一類新藥易孚和易貝;2009年,公司31種藥品進入國家基藥目錄,其中4個獨家品種;2010年,廣州美即分拆上市;今年年初,公司進入醫療健康領域。 公司大力開展醫療產業合作。今年7月,公司與貴州六盤水市簽訂醫療大健康服務框架協議;9月,與六盤水人民醫院簽訂具體合作協議。公司除與六盤水市人民醫院合作外,正在積極與六盤水婦幼保健院和第二人民醫院協商合作。 產品人神經生長因子進展順利。今年7月,人神經生長因子獲得中檢所的檢驗報告,現已進入國家藥監局審批流程。生物藥方面,公司與北生所合作開發三個品種,在貴陽市建設生產線,估計明年可完工。 今年產品收入口徑由高開轉低開。為便於比較,以高開計,公司今年產品收入25.19億港幣,同比增長30%以上。其中芪膠升白膠囊6.6億,易孚和易貝6.6億,婦科再造丸和膠囊4.77億,日舒安洗液1.37億,貿易業務1.5億。資本性支出方面,公司投入傳統中藥GMP生產線建設3.7億人民幣,北生所合建產品線投入3.5億人民幣,桂林華諾威EGF生產線擴建投入1.7億人民幣。 QUESTION 生物制藥 胎盤采集? 公司是貴州省批準的唯一的臍帶和胎盤采集定點機構。我們和大型醫院簽訂采集協議,采購時需要產婦同意,由於胎盤不允許買賣,我們主要向產婦提供產後護理、嬰幼兒營養等補貼,胎盤采集費用約300/個。 貴州省每年40萬新生兒,預計公司可以采集20-30萬個胎盤。1個胎盤可以依次提取100支人神經生長因子、2-3支胎盤血白蛋白、人胎盤組織註射劑、2-3盒金紫肽、余下制成胎盤片。對於人神經生長因子,3年內材料充足;人胎盤血白蛋白消耗材料大,如果有需要,我們考慮向外省地區采集胎盤(如廣西、湖南、湖北、四川),後者需要省衛生廳批準。 與北生所合作的人胎盤血白蛋白、胎盤片和人胎盤組織註射劑三個品種北京市藥監局都已經同意轉出,手續已經辦完,貴州省已同意接收。預計2015年6月份完成生產線建設後立即組織GMP認證,9月可以進行生產銷售。 倫理上沒有問題,國人普遍接受。 人神經生長因子? 人神經生長因子生產證書已於2004年獲得(專利保護期至2024年),2014年7月取得中檢所的檢驗報告,9月上報貴州省藥監局並得到大力支持,我們預計2015年6月通過GMP認證,2015年9月可開始生產銷售。 定價預計500單位1000元,1000單位1800元。預計毛利率超過90%。 人神經生長因子適用於糖尿病導致的外周神經病變,具有廣闊的市場;而鼠神經生長因子適用重金屬中毒等外源性神經損傷,兩者的適用範圍不一樣。同時人神經生長因子的臨床有效性更好,產品臨床三期做了240例,有效率過70%。 市場空間:僅考慮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預計2017年做到3萬個患者,每療程3.5萬元(35-40支),對應收入10億,對應1萬個胎盤。若考慮適應癥的拓展(14個)空間更大。 金紫肽?抗衰老效果明顯,目前在廣東、四川、湖南少數地區的美容院自然銷售,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尚無推廣,渠道利益空間大,供不應求,已經做到1個億的收入(+70%),公司正在申報貴州省首個直銷牌照,如果獲批將突破金紫肽的銷售障礙。 抗衰老中心規劃?抗衰老中心是發展潛力一個方向,我們將會與地方政府合作,並且將公司一系列產品在抗衰老中心使用,比如人神經生長因子、胎盤血白蛋白,甚至以EGF為原料的美容產品。目前,抗衰老中心市場在貴州省內還處於空白,發展空間很大。 醫院投資 六盤水:並購2家醫院(水鋼、水礦)+托管3家醫院(市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新建1家 收購2家:水鋼、水礦兩家醫院改制,需先劃撥到地方政府,然後公司再和地方政府談判收購。目前這兩家醫院尚處於地方政府與醫院的談判協商中。收購兩家醫院一共花費5億元左右。預計今年底到明年初完成收購,兩家醫院2013年收入約5億。 托管3家:市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2013年收入約7億,六盤水市人民醫院2014年10月份開始收取管理費,11月份整合供應鏈完成,產生收益。 公司與六盤水人民醫院按68%:32%的比例投資建設六盤水涼都人民醫院,已經完成了拆遷工作,估計30個月建設周期,建成1200張床位,預計需要投入10億人民幣,前期公司投入1.36億註冊資本,後期建設資金由醫院為主體融資解決建設資金。 銅仁:托管7+1家醫院+新建1家 托管1家市級醫院+7家縣級醫院,共16億收入 銅仁市政府與漢方集團簽約,後者與華瀚生物屬同一個主要股東,銅仁醫院與華瀚生物的合作尚無協議。現在他們簽訂的是框架協議,還不是具體協議,這里面有當地政府的考慮。目前還沒有未來並入上市公司的方式和時間表 醫院支付的受托經營管理費用增加了醫院成本,與政府降低醫療開支的初衷是否抵觸?答:管理費收取標準為醫院收入的3.5%。同時公司向醫院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務,如專科建設、品牌運營、數字化醫院建設等,提高公司應急水平和硬件水平,可以有效幫助醫院創收。同時公司在供應鏈端整合,公司成為藥品、器械等的獨家供應商,公司與上遊廠商談判,可縮短結算周期,並向大的經銷商進行銷量承諾,有效降低成本。供應鏈整合收益公司與醫院進行分成,收益68%歸公司,32%歸醫院。醫院所獲得的有形收入和醫療醫技水平的提升遠遠大於3.5%的管理費支出。基於以上原因,醫院願意給付公司管理費,雙方合作良好。 專科醫院產權劃分?科室方向?答:協議運營期內屬於公司,到期後移交醫院。一般協議運營期最短20年。常見的有腫瘤專科和傳染病專科,其實一共有六個左右專科,其他分別是生殖中心、骨科、心血管科等,根據當地醫院的需要設置。 腫瘤專科硬件設備投入操作是否影響醫生或院長利益?答:我們采取采購或者租賃的方式獲得設備,費用大部分由公司承擔,醫保可承擔一小部分。公司采取上遊端采購讓利的方式,而不影響廠方對醫院或醫生的推銷工作,所以基本不影響醫生和醫院的利益。目前我們建設數字化醫院是非盈利性的,但長期看來具有操作空間,例如大數據的應用,會員制等等。 與政府合作辦醫院模式是否可複制?答:公司計劃先完善六盤水的合作辦醫模式,然後再將這種模式推廣。 其他 15年費用率會降低嗎?答:一定會,公司費用由“高開”轉“低開”,從公司轉到經銷商。同時,以前提的所得稅預提不會再發生。 資產減值如何?答:暫時不用計提資產減值。之前由於人神經生長因子暫時沒有拿到GMP證書,公司賬目計提了4700萬元資產減值,這部分以後還會沖回。 傳統業務中藥、生物制藥的增長情況?答:預計今年中藥收入增長10%-15%,重點銷售品種芪膠升白膠囊增長20%-30%,生物藥易孚和易貝增長20%左右。公司整體銷售收入按同口徑同品種預計本財年增長20%。 公司藥物招標後是否存在降價壓力?答:降價壓力不大,國家政策規定肯定會降一些,估計就幾分錢,但公司通過改變產品包裝和規格,實質上價格還可能上浮。 公司業務轉變後人才隊伍是否足夠?答:我們組件了專業的醫療團隊,團隊負責人具有20年的行業經驗,加入公司前是醫療大公司的高管;大數據方面負責人是來自微軟高管;供應鏈端負責人是來自阿斯利康的高管。而醫院管理方面的人才屬地化,帶頭人是當地綜合三甲醫院的院長及其團隊。 |
本帖最後由 helenqin 於 2014-11-28 13:04 編輯 華瀚的銅仁醫院項目會繼續由上市公司運作 作者:helenqin 近期有新聞報道,漢方集團與銅仁市政府簽署了醫療服務合資框架協議。市場中有投資者擔心銅仁醫院項目將不會由上市公司運作,公司近幾日的股價也體現出了資本市場的這種擔心。通過多方了解和研究,銅仁醫院項目會繼續由上市公司運作,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1、漢方集團只是與銅仁市政府簽署框架協議(應政府要求由漢方集團簽框架協議),這個協議並沒有嚴格的法律約束,只是由漢方集團先把項目定下來,未來具體與各家醫院簽署的托管合同才是最終有意義和有法律保護的合同,將會繼續由華瀚的全資子公司漢方醫藥資產管理公司簽署。 2、如果漢方集團想自己運作銅仁醫院項目(或者前期由自己先運作,後期再註入上市公司),漢方集團會另外註冊一家公司,用另外一個團隊與銅仁市政府洽談和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一定不會讓上市公司人員參與該項目,更不會讓上市公司高管出席與銅仁市政府簽署框架協議的儀式。本次簽約儀式出席人士全部是上市公司高管,包括鄧傑、漢方醫藥資產管理公司高管陳磊、張炳生等。相關簽約儀式視頻報道(可以看得更加清楚):http://v.qq.com/page/d/u/y/d0140fqwluy.html?ptag=v_qq_com#v.play.adaptor#3 3、預計2015年1-2月份銅仁醫院項目就會簽署正式的托管合同,屆時公司會有正式公告。 4、華瀚的大股東非常看好華瀚未來發展前景,對其擁有強烈信心,會將上市公司作為醫藥業務和醫療服務業務的唯一運作主體,大股東也會通過多種方式向資本市場和投資者展示其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強烈信心。讓我們拭目以待。 華瀚未來三年發展規劃出爐 近期多家券商公司組織眾多基金和投資機構密集赴貴州到公司調研,深入實地了解華瀚現在及未來發展情況,資本市場和投資者對華瀚的關註度正不斷提升。據了解,華瀚未來三年發展規劃已經出爐:目前華瀚以中藥業務為主,未來三年將形成中藥業務、生物制藥業務、醫療服務業務三足鼎立的新局面,生物制藥和醫療服務業務在未來三年將實現跨越式增長,前景非常明確,空間巨大,這也是華瀚大股東強烈看好公司發展前景的主要原因。 三年目標規劃(到2016-2017財年): 1. 收入目標: 1)中藥業務板塊收入(高開口徑)24億-30億港幣,目前(2013-2014財年)收入約16億港幣(其中芪膠升白膠囊6.65億、婦科再造丸4.77億、止嗽化痰丸1.14億、日舒安洗液1.37億、其他產品2.8億左右); 2)生物制藥業務板塊收入(高開口徑)16億-20億港幣,目前(2013-2014財年)收入約6.88億(其中易孚易貝5.9億、金紫肽0.98億); 3)醫療服務業務板塊35-40家優質大型醫院(並購+托管,托管為主),醫院總收入80-100億港幣,目前(2013-2014財年)無此項業務。 2. 凈利潤目標:20億港幣; 3. 市值目標:500億港幣,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大型醫藥健康產業集團。 另附公司目前各項業務最新進展(11.27日興業證券海外策略會議上華瀚生物與投資者交流的部分內容) 1. 醫院新項目進度: 除六盤水和銅仁市外,公司目前正在與四個城市談判,兩個省內兩個省外,進行的都比較順利,其中一家接近完成。 2. 六盤水進度: 1)婦幼保健院已簽協議,第二人民醫院即將簽約,近期兩個醫院會一並發布公告; 2)兩家企業醫院先由政府收購再轉華瀚,估計明年上半年完成不了了。兩家醫院13年收入5億,凈利潤率12-13%,收購代價約5億; 3)六盤水市人民醫院10月份已並表收取管理費,供應鏈談判11月上旬結束,15%利潤率,12月份開始貢獻。 3. 人神經生長因子進度: 前期華瀚高層、省領導、省藥監領導專程拜訪北京推進綠色通道,如順利有望明年1季度獲批,如按正常進度則在年中。 4. 人神經生長因子銷售規劃: 第一年3.5億,對應糖尿病病人1萬,第三年到10億。毛利率90%以上,凈利率40%。 胎盤收集:華瀚是貴州唯一有資格,年收集10萬以上問題不大。一個胎盤對應100支人神(產值10萬)+2-3支白蛋白+2支組織註射液+2盒胎盤片+1-2盒金紫鈦。10億支人神僅需1萬胎盤。 5. 金紫肽規劃: 目前受限美容院價格過高與受眾有限,申請直銷牌照後,將采用類似安利模式,已物色直銷團隊,供貨價格為5千元左右(目前供美容院價格1500左右),將極大打開市場空間。 6. 三個胎盤產品: 移交到貴州省的工作已完成,等明年6月份生產基地落成並GMP後即可生產,北生51%股權確認會轉讓給華瀚。 |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2-5 13:37 編輯 華瀚生物制藥電話會議20141204 國信醫藥組織邀請華瀚鄧傑總和王誌勇總解答銅仁醫院合作項目疑慮,會議記錄分享 1、 銅仁醫院情況 11月初,應用TIOT模式,就1家市人民醫院和7家縣人民醫院與市政府簽訂了框架協議,其中涉及兩個部分,第一是TIOT的托管,第二是生物技術等領域合作,如幹細胞庫,胎盤產品生產基地設在銅仁。 由銅仁市三位副市長加鄧傑總,再加上銅仁市多個局的領導以及華瀚主管醫療服務的相關人員組成了推進小組。 2、 問:市場對華瀚目前關於銅仁有些誤解,銅仁不是上市公司出面,銅仁的醫院以及後續的醫院托管和上市公司的關系問題? 答:銅仁和六盤水的情況有些差異,銅仁的托管醫院全部都是公立醫院,而且除了婦幼保健院,全部都是市、縣一級的人民醫院,屬於公立醫院改革範疇,華瀚的外資背景有一些操作上的顧慮,因此用漢方集團名義簽訂。當時出席簽訂儀式的時候鄧傑總是以漢方集團和華瀚雙重身份出席的。 六盤水因為全部是市里醫院,因此六盤水市政府可以很快定版,銅仁有7家縣級醫院,牽涉到7個縣政府,因此需要一個一個談,各地的要求可能有些不一樣,正在加緊和各縣的磋商,但主體還是上市公司。目前要等談完了,給董事會出具相應的報告,走內部的程序。 3、 除了六盤水和銅仁,目前華瀚還有相關正在談的醫療服務項目嗎?另外銅仁醫院後期如果轉入上市公司,是否會有相關對價的問題? 答:華瀚下一步的重點是醫療服務,華瀚看好醫療服務產業在中國的體量還很小以及後期龐大的市場。 目前華瀚貴州省內和省外都有相應的項目組,希望能快速得去推進。 關於對價的問題,目前漢方的大股東也既是華瀚的大股東,又是華瀚的管理層,我們不會從上市公司去掙這個錢。 4、 問:人神的審批進度問題 答:為了人神的審批,貴州省的省長和副省長都進行了相關的拜訪,預期審批會加快進度。同時在國家藥監局,華瀚也有一位執行董事在北京在專門跟進進入“綠色通道”的事情,如果進入綠色通道,半年之內基本就能完成審批。 同時,人神的臨床已經和多家醫院在做。 5、 銅仁的並表的問題 答:第一市人民醫院會相對比較快,因為之前已經談了幾輪,其他縣級醫院需要逐個去談。目前給董事會的報告還沒有出來。 6、 問:公立醫院因為公立性質,給衛計委的報表是虧損,不盈利,改制後如果盈利了是否和現有公立醫院的感覺沖突? 答:很多醫院屬於收入結余。是否盈利和TIOT關系不大。 華瀚的TIOT模式只是從上遊要利潤,不會涉及到下遊的任何操作,不參與醫院本身業務的任何管理,不侵犯下遊的任何利潤。 如目前的六盤水: (1)取得獨家供應權,有8~10%的獨家供應費 (2)付款帳期由原來的幾個月縮減到1~1.5個月,獲得相應的折扣; (3)承諾銷量,以前是不承諾的,獲得相應折扣 (4)進入醫院後,發現清潔、消毒、廣告服務等以前沒有發現可做的增值服務; (5)增加新的專業學科,3~6個學科,這是各個醫院領導最盼望得到的,如綜合高水平的檢測中心,縣級骨科,市腫瘤科,之前這些學科都需要到市、省一級更高的醫院,屬於醫保外流,現在增加了,就可以在當地進行了。 7、 問:銅仁醫院今後的主體是否華瀚存在問題? 答:銅仁的醫院董事會通過後,將由華瀚來實施。政府層面,市政府只是管1+7的總盤子,和醫院的具體協議到時候再簽訂,就不存在主體的問題了。 8、 問:銅仁建立抗衰老中心的問題 答:銅仁的××山,屬於很好的地方,計劃在銅仁建立這個抗衰老中心,有可能邁出華瀚抗衰老中心和養老產業的第一步。 9、 問:源泓益公司的股權問題 答:源泓益是華瀚的全資子公司。在報給董事會的銅仁的方案中會涉及到源泓益 10、問:醫療信息化和移動醫療的問題。 答:是華瀚大力要做的事情,目前計劃在3~5個月完成一個掛號系統。由華瀚投入,爭取政府的補貼,目前看來政府補貼能占到投入的50%左右。 遠程醫療也在與多家醫院聯系,比如湘雅醫院,每年培養300個醫生,不限科室。目前湘雅醫院這種大醫院每年都有定向幫扶的任務,沒有固定的目標地區,因此積極去尋找幫扶,已經和著名醫院達成了專家引入協議。 11、 問:以後的新談的醫院,是否存在外資的問題? 答:“外資問題”屬於個案。目前省外地區有一家就是華瀚直接名義談的。 12、問:人才的問題 答:目前的管理架構是,在一個地市,我們會有兩個部分,一個是醫院管理公司,一個是醫藥商業公司,醫藥商業因為我們是做藥的,就不存在人才的問題,醫藥管理公司,我們會招聘相應有豐富經驗的至少是三甲醫院管理經驗的管理人才。同時相信,隨著名氣越來越大,會有更多的人才加入。 |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1-26 08:42 編輯 近期有賣方發布華瀚深度報告,轉發一下 華瀚生物制藥:整體戰略布局已初步到位 靜待花開綻放 個人認為: 1. 報告內容很充實,盈利預測偏保守。 2. 華瀚與其他公司利潤不具備同口徑可比性,因為華瀚的會計年度是從下半年起計(如2013-2014財年對應2013.7月-2014.6月,2014-2015財年對應2014.7月-2015.6月),其他公司的會計年度一般都為自然年度。因此應調整為自然年度與其他公司進行估值比較才更具可比性。如果還原成自然年度,華瀚的凈利潤和每股收益應該更高一些,因此公司目前的估值則更低。 3. 華瀚原有業務目前低估值,新業務(醫療服務+新生物制藥)潛力巨大,2014-2015財年起將逐步貢獻業績,目前新業務為零估值。 |
1.11 MB, 下載次數: 327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5-3-2 11:27 編輯 華瀚已托管+投資四家大型醫院,躋身中國最大民營醫院集團行列 醫療服務業務將成為華瀚2015年及未來重要的利潤增長點。本報告對華瀚醫療服務業務的規模、商業模式、核心優勢、利潤來源和盈利預測等進行了系統論述,對公司各項業務板塊也重新進行了歸納性整理。 一、華瀚醫療服務版塊已經清晰,躋身中國最大民營醫院集團行列 華瀚 2014-2015 財年中報披露:“本期間內,已與貴州省六盤水市政府、銅仁市政府簽 訂框架合作協議,受托經營轄區內市級公立醫院及縣級主要公立醫院。目前已與六盤水市 人民醫院、銅仁市人民醫院等四家醫院達成供應鏈整合、優勢學科共建、大數據服務建設 和其他受托事項,以及共建新醫院的協議並已開始具體實施,其余約十數家公立醫院和國 企醫院的合作正在抓緊協議中。除此之外,本集團還與中國內地多個地區政府及公立醫院洽 談大健康主要包含醫療服務投資專案事宜。本集團在醫療服務領域的發展就此邁出了堅實的 一步。” 華瀚目前已正式托管+投資4家大型醫院,分別為托管3家醫院:六盤水市人民醫院、銅 仁市人民醫院、六盤水市婦幼保健院,合資共建1家醫院:六盤水市涼都人民醫院。公司之 前對這4家醫院的規模都有披露,分別為: ![]() 華瀚當前托管醫院床位數規模已接近鳳凰醫療,躋身中國最大民營醫院集團行列 鳳凰醫療是中國最大的民營醫院集團,截止目前鳳凰醫療托管+收購的大型二、三甲醫 院總數為5家(2家三級醫院,3家二級醫院),其中一家北京健宮醫院為控股投資擁有(持 股比例80%),其他醫院全部為托管模式,截止2014上半年鳳凰醫療運營床位數為3,363張。 華瀚當前托管醫院的床位數規模已接近鳳凰醫療,躋身中國最大的民營醫院集團行列。 ![]() 醫療服務業務將成為華瀚2015年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2014年公司醫療服務業務只有六盤水市人民醫院一家貢獻業績(3個月的管理費和不到2 個月的供應鏈管理業務),合計收入為2153萬元港幣和利潤488萬元港幣。2015年托管3家醫 院的管理費、供應鏈管理、以共建優勢科室為重點的增值服務三項業務將貢獻完整年度的利 潤,按照公司之前給出的盈利預測指引,預計現有3家托管醫院2015年將實現凈利潤1.27億 人民幣(1.59億港幣),詳細盈利預測分析見下文。 華瀚已與十家左右大型醫院就收購和托管事宜簽署框架協議,未來將簽署正式協議 包括六盤水水礦總醫院(三甲) 、首鋼水鋼總醫院(三甲)、六盤水第二人民醫院(三 甲),2013 年合計收入 6.1 億,合計床位數 2418 張,以及銅仁市 7 家縣級醫院(2013 年合 計收入 11 億元以上)等。另外華瀚在貴州省外拓展醫療服務業務也已取得較大進展,現有 多個城市在與華瀚洽談醫療服務合作事宜。如果華瀚能在近期與貴州省外城市簽署醫療服務 整體合作框架協議,證明公司的醫療服務業務是可以跨省向全國複制的。 華瀚之所以能快速跨地區複制醫療服務業務,其核心優勢在於: 公司不僅參與當地公立醫院改革,為當地引進先進醫療設備、診療技術,緩解地方政府 財政壓力,提高公立醫院運行效率,同時還將在當地建設幹細胞存儲庫、胎盤血白蛋白等血 液制品生產基地、基於幹細胞治療技術和人胎盤多肽技術的抗衰老中心。“華瀚模式”可以 帶動合作城市的醫療服務、生物制藥、抗衰老、養老等多個產業協同發展,帶來巨大經濟 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得到眾多地方政府極大認同,尤其是旅遊產業發達城市,他們希望 通過與華瀚合作成為中國的“弗里堡”(弗里堡是瑞士著名旅遊聖地,其利用羊胎盤素技術 建設成為世界著名的抗衰老中心,帶動其旅遊產業協同發展)。 華瀚在 2013-2014 財年年報中明確指出:“發揮整體優勢和尋求新的增長點,快速進入 醫療服務領域,使醫療服務成為集團未來業務、利潤重要板塊,通過供應鏈整合和以優勢 學科(科室)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增值服務的展開,形成可快速複制的醫院投資和管理的系統集成。以創造政府、醫院、企業、患者四方共贏局面為目標,政府專註醫改方向和監控, 醫院專註醫技提升和發展,企業專註投資和運營,患者則充分享受醫療改革紅利和質優價廉 的醫療服務。在此模式下,做大醫療服務事業,成為本集團重要的業務和利潤增長點。積極 探索以醫療服務為核心平臺,帶動養老、旅遊等產業一體化發展的模式。” 公司 2014-2015 財年中報還對醫療服務業務的具體實施計劃進行了披露:“依據國家行 業政策指引,把握醫療服務市場多元化發展機遇,以資源有效配置及「八不變」為條件快速 實現以地區級城市為單元的醫院集群合作;通過供應鏈整合快速實現銷售規模和利潤,通過 以優勢學科建設如腫瘤科、體檢中心、高端生殖中心為主要內容的增值服務的展開,形成可 快速複制的醫院投資和管理的系統集成。同時,在六盤水市和銅仁市以 HMO 模式建立個人 健康管理中心,探索將歐美國家先進的管理式醫療服務嫁接在本集團現有的核心醫療平臺, 以其形成大量、穩定的中高端醫療消費人群。在多樣化經營體系中,做大醫療服務事業,成 為本集團重要的業務和利潤增長版塊。積極探索以醫療服務為核心平臺,帶動養老、旅遊等 產業一體化發展的模式。另外,以基於雲醫療模式下的 IT 技術手段全面提升醫院的運營效 率和經營成果:以電子病歷為核心,打造數位化醫院管理系統,改善管理流程,提升運營效 率;構建以地市級為單元的區域大數據應用平臺,結合受托醫院需求,持續開發和優化軟體 支援系統,提供遠端會診、專科轉診、線上教育、醫院決策、健康管理等定制服務;以大數 據中心基地為運營管理中樞,創新推出移動健康監護系統,推進精細化客戶管理系統,提供 差異化的屬地醫療保健服務。” 據了解,華瀚計劃 2016-2017 財年醫療服務業務板塊目標規劃為:並購+托管 35-40 家 優質大型醫院(托管為主),醫院總收入 80-100 億元。未來華瀚的醫療服務業務可能超過制 藥業務,成為公司主要的利潤來源。2004 年華瀚收購德昌祥藥業時,德昌祥還是一家管理 落後、經營虧損的國有企業,現在德昌祥藥業已成為華瀚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 華瀚的合作醫院基本都是當地最優質和壟斷性較強的大型公立醫院,這些醫院在當地 擁有極強的品牌優勢、優秀的醫生資源、龐大的患者客戶群體,目前在管理水平很低的情況 下,依然擁有較好效益,因此與這些醫院合作並不需要華瀚擁有極高的醫院管理能力,只 要給予醫院原有醫護人員和管理人員有效的激勵,同時提供資金支持,就能夠獲得很好的收 益;鳳凰醫療托管的醫院多位於市郊的非主流醫院(北京地區醫療資源相對緊張),與這些 醫院合作對鳳凰醫療的管理能力要求相對較高。另外華瀚的醫療服務業務還將會與原有業務 產生巨大協同效應,未來將以公立醫院為核心平臺,逐漸發展私人會員,如一家縣級醫院鏈 接1萬VIP會員的方式發展私人定制,實現對會員的大健康管理,向會員銷售華瀚的保健品和 藥食同源的保健性藥品等。 華瀚引入央企金融財團戰略投資者,助力其醫療服務業務發展 今年2月初華瀚向建銀(國際)和華融(香港)發行6.2億港幣可換股債券,全部轉股後 總股本將擴大5.59%。華瀚高管認為:民營企業和國企聯姻並且產生業務關系有百利而無一 害,建銀和華融都是擁有強大實力和深厚資源的大型央企,華瀚未來要重點發展大健康產業, 包括醫院、人神、胎盤血白蛋白等業務,都要牽涉到各級政府部門,有了建銀和華融的鼎力 相助,未來幫助多多,隨著工作一項一項的展開,他們的作用就會有明顯的體現。今年1月6 日康健國際(HK3886)大幅折價19.67%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國人壽,一方面證明康健國際得到 大型央企金融財團的認同,另一方面中國人壽擁有龐大的政府資源,可以幫助康健國際拓展 國內醫療服務業務,公告發布後股價至今已大幅上漲119%。 華瀚醫療服務業務—TIOT托管模式下利潤來源分析和盈利預測 華瀚托管醫院與收購醫院不同,華瀚並不能獲得醫院自身經營產生的利潤,而是通過 與醫院合作通過收取管理費、供應鏈管理、共建優勢科室為重點的增值服務等業務來獲取 收入和利潤。由於托管模式不涉及土地、房產等資產收購,屬輕資產擴張模式,另外對於醫 院和政府而言,無需改變公立醫院的性質,無需進行改制,醫院員工的身份不變、待遇提高, 因此阻力和難度較小,所以華瀚未來將主要通過TIOT托管模式實現快速複制與擴張,該模式 下華瀚各項業務的收入和利潤分析: 1.管理費: 管理費收入按醫院年營業收入的 3.5%提取,成本主要為人力和稅費成本,約為醫院年 營業收入的 1.5%,公司管理費項目的凈利潤為醫院年營業收入 2%。 2.供應鏈管理: 藥品、器械、耗材銷售約占醫院營業收入的 50%,即是供應鏈業務對應的收入,公司預計供 應鏈業務利潤率可達 15%左右(據了解,未來隨著規模優勢顯現和部分產品可以作為該區域 獨家代理品種,利潤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因此供應鏈管理業務凈利潤為醫院營業收入 *50%*15%=醫院營業收入的 7.5%,公司和醫院按比例分成(一般情況為公司分 70%,醫院分 30%), 公司供應鏈管理項目凈利潤約為醫院年營業收入 5.2%。 3.增值服務業務: 增值服務業務主要是華瀚為托管醫院投資購買先進設備,引進診療技術,新建優勢科室 等,這是各個醫院領導最盼望得到的,如建設綜合性高水平的體檢中心、縣級醫院的骨科科 室、市醫院的腫瘤科室和職業病防治科室、婦幼保健院的產科高端護理科室和產前篩查中心 等等,之前這些科室的很多病人都需要到市、省一級醫院治療,屬於醫保外流項目,現在增 加了相關科室,就可以在當地就診,這樣做也符合國家分級診療的政策,真正解決“看病難” 問題。此外增值服務還包括醫院食堂的營養餐、院內廣告位出租等多個方面,增值服務業務 獲得的利潤,公司和醫院按比例分成。公司預計與托管醫院合作開展增值服務業務後,第 1-4 年公司增值服務業務利潤(扣除給醫院分成部分)將達醫院年營業收入的 3%、6%、10%、 20%。 綜上,華瀚醫療服務-TIOT 托管模式下凈利潤合計:第 1-4 年預計分別為托管醫院年營 業收入的 10.2%、13.2%、17.2%、27.2%。 當前華瀚正式托管的 3 家大型醫院 2013 年總收入 10.3 億元人民幣,醫院靠自身運營每 年有 10%左右自然增長,2015 年總收入將達到約 12.46 億人民幣,華瀚現有 3 家托管醫院醫 療服務業務盈利預測: 第一個完整年度(2015 年)凈利潤約為 12.46*10.2%=1.27 億人民幣(1.59 億港幣) ; 第二個完整年度凈利潤約為 12.46*1.1*13.2%=1.81 億人民幣(2.26 億港幣) 。 註:華瀚與醫院開展幹細胞儲存業務及幹細胞抗衰老中心項目利潤暫未考慮 當前港股醫療服務業務板塊的鳳凰醫療市值 109 億港幣,對應 2014 年動態估值 43.6 倍 PE,康健國際市值 148 億港幣,對應 2014 年動態估值 123.3 倍 PE 。如果給予華瀚醫療 服務業務 2015 年 25 倍 PE 估值水平,華瀚現有 3 家托管醫院醫療服務業務未來一年的估值 為 39.7 億港幣。2015 年還將有 10 多家大型醫院陸續進入華瀚醫療服務業務。 ![]() 現在醫療服務行業剛剛向民營資本開放,與十年前燃氣、水務等壟斷性行業對民營資 本開放的情景極為類似,先進入的民營企業將會獲得巨大的發展機遇,向民營資本開放前期, 獲取項目能力和資金實力尤為重要,先進入的民營企業會獲得先發優勢,並積累管理經驗, 為以後全國擴張奠定重要基礎。未來民營醫院領域會像今天的燃氣行業一樣,出現市值超過 500億港幣的大型上市公司,所以香港資本市場給予醫療服務板塊上市公司較高估值水平, 鳳凰醫療、康健國際、華瀚生物等優秀上市公司都將擁有巨大發展機遇。
華瀚以生產、銷售獨家藥品為主,獨家產品收入占比70%以上,利潤占比預計接近90%, 公司目前擁有26個獨家產品,在目前招標情況下,從已招標省份來看獨家產品越來越體現出 他的價值:價格能夠保持相對穩定,降價都是象征性的(百分之幾),同時通過改變規格加 大包裝量,能夠在招標中取得有利的條件。獨家品種毛利率很高達到70%或80%以上,銷售費 用率40%左右,如果有降價也可以通過降低渠道費用等方式彌補。 另外由於很多省份非基藥招標3-4年才進行一次,華瀚的多數獨家產品現只在少數省份 銷售,去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多個省陸續開展新一輪非基藥招標,這對華瀚是明顯利好,有利 於公司獨家產品擴大銷售區域。如本次湖南省招標,華瀚有17個產品中標,相比2009年新增 11個產品,中標產品里13個為獨家產品,華瀚高管對此十分樂觀,認為湖南省市場這一輪招 標後會有比較大的增量,同時中標品種多,投放的人力和市場開發費用都會相應加大,產品 群會實現快速增量,公司銷售部門準備在湖南省大幹一場。另外去年下半年還有幾個省份招 標,公司有多個產品都已新進入這些省份,如去年底福建省招標,公司中標8個品種,增加7 個品種,其中3個為獨家品種,公司初步估計福建省市場會因此增加年銷售收入約0.6億人民 幣。
公司 2014-2015 財年中報披露: “「人神經生長因子註射液」繼獲得中國食品藥品檢定 院進行藥品註冊檢驗通過後,於 2014 年底正式報送國家藥監局申請藥品生產文號,並進入 快速審評通道,排序在生物藥品組較前位置。” “「人胎盤血白蛋白註射劑」、「人胎盤片」、「人胎盤組織液註射劑」項目正式啟動,主 要設備已訂購。其中,「人胎盤血白蛋白註射劑」已獲貴州省藥監局頒發生產許可證。集團 繼續圍繞人胎盤和臍帶血等基礎原料展開研發工作,開始形成這些領域內的國內領先、完 整、高端的產品和技術鏈。在人胎盤蛋白質分離、純化、提取等工藝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性進展。繼續參與貴州省的「間充質幹細胞項目」研究,並同中國科學院、北京生物制品所、 遵義醫學院等單位緊密聯系合作,研發生物工程蛋白藥物及多肽產品、基因治療藥物、幹細 胞治療產品等。貴陽生物基地「人胎盤血白蛋白註射劑」等系列胎盤類產品專案爭取在 2015 年 6 月底前建成。” 華瀚新生物制藥業務相關產品2015年下半年陸續上市銷售,主要產品包括: 1.人神經生長因子(以下簡稱人神),神經生長因子是獲得第86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藥品, 通過實驗證明:神經生長因子(NGF)可促使腦神經再生,這一發現引起醫學界極大轟動。 人神是是鼠源神經生長因子的升級版藥品,擁有更好的療效和安全性,並擁有糖尿病導致周 圍神經病變這一重大病種的全球獨家適應癥(有關人神的深度分析可在格隆匯網站-華瀚生 物制藥專欄查閱《人神經生長因子有望成為超級重磅產品》了解)。 人神現已通過三期臨床 和中檢院的質量審核,進入國家藥監局的最後行政審批流程,由於人神是 1.1 類新藥,又是 生物制劑,完全符合國家藥監局加快審批的管理規定,目前國家對創新藥的支持力度非常大, 對於像人神這樣世界範圍內獨一無二的品種給予特別支持,現已經進入行政審批綠色通道, 預計 2015 年 6 月之前完成人神全部審批工作。未來人神如果能達到當前鼠神的銷量(760 萬支/年),人神的年收入將達 76 億人民幣左右,毛利率超過 90%,凈利率達 40%左右,凈利 潤將高達 30 億元人民幣左右,相當於再造 7 個華瀚。 2. 人胎盤血白蛋白,人胎盤血白蛋白是華瀚的獨家產品,通過胎盤提取人血白蛋白可以解 決無法新建漿站的難題,公司年報披露該產品生產線(該生產線還可同時生產人胎盤組織註 射液和人胎盤片產品)將爭取於 2015 年 6 月底建成。1 個胎盤可提取 2 支白蛋白,每支白 蛋白(10g)價格 350-600 元左右,未來發改委有可能取消白蛋白最高零售價限制,由於中 國血液制品嚴重供不應求,所以白蛋白價格還有提升空間。公司是貴州省唯一具有胎盤回收 資格的企業,貴州省理論上每年 40-50 萬新生兒,如果回收 30 萬胎盤,可實現生產 60 萬只 白蛋白產品,對應約 2.1-3.6 億元收入,胎盤還可以同時提取人胎盤血白蛋白、神經生長因 子、胎盤組織註射液(或金紫肽)、胎盤片等產品,平均攤下來,華瀚的人胎盤血白蛋白原料成本極低,凈利潤率預計可達 40%以上。公司在貴州省外回收胎盤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公司胎盤血白蛋白項目資本開支原計劃投資 4 億元左右,原計劃只在貴州采集胎盤,現在要 在四川、雲南、湖南、廣西等省都要進行胎盤采集,所以該項目資本開支計劃已隨之提升至 10 億元以上,華瀚高管預計人胎盤血白蛋白產品有望成為銷售額超20 億元人民幣重磅產品。 3. 人胎盤組織註射液,主要用於抗衰老領域治療,其療效會優於羊胎盤素註射液。與玻尿 酸自外而內除皺、抗衰老不同,人胎盤組織註射液是自內而外對人體進行綜合調理達到抗衰 老功效,可通過毛細血管迅速抵達人的皮下組織,刺激皮膚細胞分裂,對於皮膚粗糙、暗晦、 色斑、皺紋等都有很大改善,使皮膚變得光滑、潤澤並富有彈性,不過這種變化首先是基於 人體機能的全面提高,使得細胞更新的速度加快,內分泌得到平衡、自身免疫力提高,新陳 代謝旺盛,所改變的不僅是使人的外表容顏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生理上更加年輕化,使機 能衰退的器官恢複旺盛的精力。人胎盤組織註射利潤率極高,一個胎盤可生產 300 支胎盤組 織註射液,人胎盤組織註射液出廠價 40 元/支左右,相當於每個胎盤對應的人胎盤組織註射 液銷售額為 1.2 萬元左右,每個胎盤回收成本 300 元左右,華瀚高管預計人胎盤組織註射液 產品未來的盈利能力不會遜於人神經生長因子。 4. 人胎盤片,主要用於治療不孕不育,人胎盤片目前全國有三家企業生產,華瀚的人胎盤 片是國家單獨定價產品,預計上市後會有較強競爭優質。 華瀚的胎盤制品已形成這些領域內的國內領先、完整、高端的產品群和技術鏈,胎盤利 用效率極高。在中國自古有以人胎盤作為藥用原料的傳統,並且人胎盤片、紫河車等以人胎 盤為原料的藥品已上市銷售多年,人胎盤回收、檢測有相應的法規和流程,所以人胎盤回收 不存在政策障礙和倫理問題。另外胎盤不能買賣,只能交換和贈予,所以多數產婦都不會自 留胎盤,由醫院處置胎盤還有費用,所以華瀚回收胎盤相對容易,華瀚現在通過用婦科藥品 和奶粉交換回收胎盤,每個胎盤回收成本 300 元左右,未來形成規模後還可以用免費存儲幹 細胞資源作為與產婦交換胎盤的條件,這將與公司建立全國最大的幹細胞存儲公庫計劃產生 巨大協同效應。
業績加速增長 華瀚 2013-2014 財年扣非凈利潤 4.87 億港幣(同比+35.5%), 2014 自然年度扣非凈利 潤為 5.39 億,創出歷史新高,華瀚當前市值 83.55 億港幣,對應 2014 自然年度扣非凈利潤 為 15.5 倍 PE、1.5 倍 PB,明顯低於港股醫藥行業平均估值水平。當前市值對應 2013-2014 財年股息率 1.74%,對應 2012-2013 財年股息率 2.38%,在港股醫藥行業屬較高的股息率。 華瀚以生產銷售獨家品種為主,受益於新一輪各省招標,同時還有多個超級重磅生物制 藥產品在 2015 年下半年陸續上市,新生物制藥板塊將帶動華瀚的制藥業務業績加速增長。 2015 年自然年度華瀚的制藥業務預計將實現 30%左右增長達到 6.94 億港幣,華瀚 3 家托管 醫院醫療服務業務將貢獻凈利潤 1.59 億港幣,2015 年還有 10 多家大型醫院將陸續進入華 瀚醫療服務業務,2015 年華瀚整體業務凈利潤預計為 8.53 億港幣,給予華瀚未來一年 25 倍 PE 估值水平,對應 213.3 億港幣市值,對應股價 4.34 元港幣,潛在升幅 155%,如果考 慮可轉債全部轉股後總股本擴大 5.59%至 51.86 億股,未來一年合理估值的股價為 4.11 元, 潛在升幅 142%。 附:華瀚2013-2014財年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列表 ![]() 華瀚2013-2014財年主要產品高開口徑銷售額和增速: ![]() 華瀚的成長路徑與複星醫藥非常相似,都是通過持續並購、整合實現快速成長。華瀚的 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結構較好,不是一股獨大的家族民營企業,沒有公司高管的親屬在公司 任職,華瀚擁有科學的決策體系、優秀高效的管理能力和極強的執行力。過去幾年華瀚對外 收購德昌祥藥業、桂林華諾威基因公司、美即面膜等公司均取得巨大成功,證明了華瀚高管 的管理水平,華瀚原來業務均屬充分競爭領域,即將要重點發展的醫療服務和新生物制藥業 務均擁有很高的壁壘,甚至是壟斷性經營,所以對華瀚長期發展潛力應有信心。 |
華瀚已托管 投資四家大型醫院,躋身中國最大民營醫院集團行列.pdf
499.97 KB, 下載次數: 88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5-3-2 11:46 編輯 華瀚生物制藥2014-2015財年中報點評 一、現有業務穩定增長 1. 凈利潤增長 2014-2015財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2.989億港幣,較去年同期增加約0.52億港幣,同比增幅約20.9%。 2. 收入增長 藥品業務表象收入下降12.6%,主要是2013-2014財年下半年公司調整銷售模式,部分產品改回為對代理商底價結算,易孚易貝、芪膠升白等主導品種都轉為低開票模式,造成表觀收入數據下滑。公司12-13財年之前為低開,12-13財年轉為高開,13-14財年上半年以高開為主,下半年轉回低開為主。轉變原因:2012年按國家政策要求,所有藥品企業開具發票方式逐步轉為兩票制(藥品生產企業—藥品流通企業—醫院),現在國家已不再有此要求,代理制銷售的企業按照自己的實際模式轉回低開票,類似轉變的企業還有四環醫藥等。據了解,按照還原成高開票的同比口徑,公司收入增長約20%左右,基本同步於利潤增長,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3. 應收賬款大幅下降 應收賬款較2014年6月30日大幅下降2.16億至7.01億港幣,當前6個月以內的應收賬款占比80%,已恢複到正常水平,表明公司高開轉低開的過渡性工作已經完成。 4. 主要產品受益於新一輪全國招標 公司年報披露:“「芪膠升白膠囊」除原有的腫瘤科室外,加快開發老幹科、婦科等新的適應病癥;同時,加大在長三角、京、津、廣東等地區的人力、財力投入,實現更大規模銷售。「易孚、易貝」則要充分利用產品療效和技術優勢,加強學術推廣力度,鞏固在小型體表皮膚修複領域的領先地位,並有效利用進入廣東基藥目錄品種之機會,快速覆蓋該省全部縣級市場。 非處方藥營銷:繼續打造「婦科再造丸」為中國婦科寒癥調理類知名品牌,適當加強廣告力度,註重在新媒體上的推廣,以多種手段提高單店銷售額。另外,通過與成熟美容院線、專業賣場連鎖體系密切合作,以多品牌方式嫁接不同模式的營銷推廣組合,促使「金紫肽」系列產品在高檔次保健品市場快速成長。 加快推出獨家產品「杜仲補天素」膠囊和丸劑、「天麻靈芝合劑」等新品種,以自主營銷合對外合作形式快速覆蓋全國市場。 本期間內,本集團約27個品種及34個規格,共參加3個省級市場政府招標,其中共計22個品種及27個品規中標,中標品種中,本集團獨家產品的價格基本穩定。” 華瀚以生產、銷售獨家藥品為主,獨家產品收入占比70%以上,利潤占比預計接近90%,新一輪全國招標有利於公司獨家產品擴大銷售區域,如本次湖南省招標,華瀚有17個產品中標,相比2009年新增11個產品,中標產品里13個為獨家產品,去年底福建省招標,公司中標8個品種,增加7個品種,其中3個為獨家品種,公司初步估計福建省市場會因此增加年銷售收入約0.6億人民幣。 5. 靜態估值水平明顯偏低 華瀚2013-2014財年扣非凈利潤4.87億港幣(同比+35.5%),2014自然年度扣非凈利潤為5.39億,創出歷史新高,華瀚當前市值83.55億港幣,對應2014自然年度扣非凈利潤為15.5倍PE、1.5倍PB,明顯低於港股醫藥行業平均估值水平。當前市值對應2013-2014財年股息率1.74%,對應2012-2013財年股息率2.38%,在港股醫藥行業屬較高的股息率。 二、醫療服務業務將成為華瀚2015年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公司年報披露:“本期間內,已與貴州省六盤水市政府、銅仁市政府簽訂框架合作協議,受托經營轄區內市級公立醫院及縣級主要公立醫院。目前已與六盤水市人民醫院、銅仁市人民醫院等四家醫院達成供應鏈整合、優勢學科共建、大數據服務建設和其他受托事項,以及共建新醫院的協議並已開始具體實施,其余約十數家公立醫院和國企醫院的合作正在抓緊協議中。除此之外,本集團還與中國內地多個地區政府及公立醫院洽談大健康主要包含醫療服務投資專案事宜。本集團在醫療服務領域的發展就此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華瀚目前已正式托管+投資四家大型醫院,分別為托管3家醫院:六盤水市人民醫院、銅仁市人民醫院、六盤水市婦幼保健院,合資共建1家醫院:六盤水市涼都人民醫院。公司之前對這四家醫院的規模都有披露,其中三家托管醫院2013年合計收入10.3億人民幣,合計床位數2,868張,床位數規模接近鳳凰醫療(截止2014上半年鳳凰醫療床位數3,363張)。 2014年公司醫療服務業務只有六盤水市人民醫院一家貢獻業績(3個月的管理費和不到2個月的供應鏈管理業務),合計收入為2153萬元港幣和利潤488萬元港幣。2015年托管3家大型醫院的管理費、供應鏈管理、以共建優勢科室為重點的增值服務三項業務將貢獻完整年度的利潤,按照公司之前給出的盈利預測指引,預計現有3家托管醫院2015年將實現凈利潤1.27億人民幣(1.59億港幣),2015年還將有10多家大型醫院陸續進入華瀚醫療服務業務。 公司還對醫療服務業務的具體實施計劃進行了披露:“依據國家行業政策指引,把握醫療服務市場多元化發展機遇,以資源有效配置及「八不變」為條件快速實現以地區級城市為單元的醫院集群合作;通過供應鏈整合快速實現銷售規模和利潤,通過以優勢學科建設如腫瘤科、體檢中心、高端生殖中心為主要內容的增值服務的展開,形成可快速複制的醫院投資和管理的系統集成。同時,在六盤水市和銅仁市以HMO模式建立個人健康管理中心,探索將歐美國家先進的管理式醫療服務嫁接在本集團現有的核心醫療平臺,以其形成大量、穩定的中高端醫療消費人群。在多樣化經營體系中,做大醫療服務事業,成為本集團重要的業務和利潤增長版塊。積極探索以醫療服務為核心平臺,帶動養老、旅遊等產業一體化發展的模式。另外,以基於雲醫療模式下的IT技術手段全面提升醫院的運營效率和經營成果:以電子病歷為核心,打造數位化醫院管理系統,改善管理流程,提升運營效率;構建以地市級為單元的區域大數據應用平臺,結合受托醫院需求,持續開發和優化軟體支援系統,提供遠端會診、專科轉診、線上教育、醫院決策、健康管理等定制服務;以大數據中心基地為運營管理中樞,創新推出移動健康監護系統,推進精細化客戶管理系統,提供差異化的屬地醫療保健服務。” 三、人神經生長因子進入快速審評通道,預計2015年下半年上市銷售 公司年報披露:“「人神經生長因子註射液」繼獲得中國食品藥品檢定院進行藥品註冊檢驗通過後,於2014年底正式報送國家藥監局申請藥品生產文號,並進入快速審評通道,排序在生物藥品組較前位置。” 另據了解,公司預計2015年6月之前完成人神全部審批工作。 四、胎盤制品業務 公司年報披露:“「人胎盤血白蛋白註射劑」、「人胎盤片」、「人胎盤組織液註射劑」項目正式啟動,主要設備已訂購。其中,「人胎盤血白蛋白註射劑」已獲貴州省藥監局頒發生產許可證。集團繼續圍繞人胎盤和臍帶血等基礎原料展開研發工作,開始形成這些領域內的國內領先、完整、高端的產品和技術鏈。在人胎盤蛋白質分離、純化、提取等工藝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繼續參與貴州省的「間充質幹細胞項目」研究,並同中國科學院、北京生物制品所、遵義醫學院等單位緊密聯系合作,研發生物工程蛋白藥物及多肽產品、基因治療藥物、幹細胞治療產品等。 貴陽生物基地「人胎盤血白蛋白註射劑」等系列胎盤類產品專案爭取在2015年6月底前建成。” 五、其他新業務開拓 1.與中生集團簽署框架協議,重點合作發展血制品業務 公司年報披露:“本期間內,本集團與中國生物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下屬子公司,中國最大的生物疫苗和血液制品制造企業,以下簡稱「中生集團」)簽署框架協定,雙方確定:在貴州共建生物制藥和技術產業基地,合作生產血液制品和胎盤類制品,並恢複和配備相應的血漿采集站;如中生集團進行混合制改造,本集團獲得優先入股資格;本集團代理中生集團「肺炎疫苗」等產品全國市場銷售事宜。” 中國血液制品嚴重供不應求的主要原因是國內血漿站資源非常稀缺,並且很難新建漿站。如果華瀚能利用其在貴州省強大政府資源恢複血漿采集站,並與中生集團合資生產血液制品,將會給公司帶來豐厚利潤回報。 2.公司年報披露:“中藥配方顆粒市場放開的趨勢已經逐步明朗,本集團正積極與北京相關研發機構合作,進行常用的兩百味中藥配方顆粒的藥材基源、工藝和標準研究,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3.公司年報披露:“與優勢企業如華融(香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聯手,以醫藥以至大健康領域的投資運營為目標,豐富專案源,彌補本集團業務和政府公共關系短板。嘗試合作組建投資主體或基金方式,增加新的投資途徑。” 六、盈利預測和估值分析 華瀚以生產銷售獨家品種為主,受益於新一輪各省招標,同時還有多個超級重磅生物制藥產品在2015年下半年陸續上市,新生物制藥板塊將帶動華瀚的制藥業務業績加速增長。2015年自然年度華瀚的制藥業務預計將實現30%左右增長達到6.94億港幣,華瀚3家托管醫院醫療服務業務將貢獻凈利潤1.59億港幣,2015年還有10多家大型醫院將陸續進入華瀚醫療服務業務,2015年華瀚整體業務凈利潤預計為8.53億港幣,給予華瀚未來一年25倍PE估值水平,對應213.3億港幣市值,對應股價4.34元港幣,潛在升幅155%,如果考慮可轉債全部轉股後總股本擴大5.59%至51.86億股,未來一年合理估值的股價為4.11元,潛在升幅142%。 華瀚的成長路徑與複星醫藥非常相似,都是通過持續並購、整合實現快速成長。華瀚的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結構較好,不是一股獨大的家族民營企業,沒有公司高管的親屬在公司任職,華瀚擁有科學的決策體系、優秀高效的管理能力和極強的執行力。過去幾年華瀚對外收購德昌祥藥業、桂林華諾威基因公司、美即面膜等公司均取得巨大成功,證明了華瀚高管的管理水平,華瀚原來業務均屬充分競爭領域,即將要重點發展的醫療服務和新生物制藥業務均擁有很高的壁壘,甚至是壟斷性經營,所以對華瀚長期發展潛力應有信心。 |
David Webb 指出,他喜歡做資料拼湊的工作,用以測試其系統的質素。2月15日,證監會向三家經紀行發出限制通知書以凍結與涉嫌市場失當行為有關的客戶帳戶:
「該等客戶帳戶與一家上市公司涉嫌在多份公告、年度業績及年報內披露虛假或具誤導性的財務資料有關,而該等資料相當可能會誘使他人進行交易。」
這些公告並無提及在2019年1月30日的這3張通知,均於15日發出憲報公告。雖然以上公告並無提及牽涉的上市公司或客戶,我們都可以告訴他們是誰:
這些通知指出:
「該等公告與 在 2015 年進行的某些集資活動有關,而該上市公司從中籌集了合共 3,814,551,000 港元。」
「負責披露虛假或具誤導性資料的受疑人為兩名屬該上市公司高級管理層的人士。」
「該兩名人士亦涉嫌藉由在英屬處女群島(BVI)註冊成立並由二人全資 擁有及控制的公司,挪用了 258,500,000 港元,而此筆資金屬於該上市 公司在 2015 年透過集資活動籌集所得的部分款項。」
「公司 A 是其中一家收取了部分涉嫌被挪用的資金的 BVI 公司。」
在其中一個經紀,金利豐證券有限公司,公司A在2018年10月22日擁有兩個保證金帳戶,該等帳戶內持有合共約 20.59 億股該上市公司股份,而證監會估計該等股份約值 10.91 億港元。
該等公告亦指出,公司A也在海通國際證券有限公司擁有兩個保證金帳戶,另外「其中一名有關人士亦在該指明法團設有一個保證金帳 戶」,截至 2018 年 11 月 30 日,該等帳戶的現金及證券結餘合計為 220,179,168.78 港元。同時,於長江證券經紀(香港)有限公司亦有一個保證金帳戶,截至2018 年11 月19日, 該帳戶內證券的價值為 63,613,964 港元。
基於以上事實,David Webb 告知我們:
1. 這上市公司是華瀚健康產業控股有限公司(587)。在2015年2月2日,該公司發行可換股債券,集資淨額6.2億,同時在4月28日,又進行2供1股,集資淨額3,194,551,000元,合計集資3,814,551,000元,和憲報公告指出相符。
2. 華瀚因並未於期限前發佈2016年6月30日全年業績,故在2016年9月27日暫時買賣。停牌前價格是每股0.53元,和證監會「估計」20.59億股價值10.91億股的每股價格相符。證監會同時在2018年11月20日發出指令,勒令其停牌。華瀚指出的證監會憂慮,方向「主要有關本公司2012年6月30日起所刊發的年報。」
3. 公司A為Bull's-Eye Limited。
4. 這兩名個人為張岳,華瀚的創辦人及主席,及鄧杰,華瀚的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分別持有68.62%及31.38%的Bull's-Eye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