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伯南克的自白:我眼中的泰勒法則和美聯儲利率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30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4-30 17:10 編輯

伯南克的自白:我眼中的泰勒法則和美聯儲利率
作者:程俊


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近日在其金融博客上就泰勒法則和美聯儲利率決策之間的關系做了詳盡的分析。在文中,伯南克不僅利用改良版的泰勒法則反駁了市場針對美聯儲零利率政策的詬病,並且強調,在可以預見的未來,FOMC的存在無法被替代。

以下是伯南克博客全文:

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約翰泰勒(John Taylor)對貨幣經濟學貢獻良多,其中最為著名的自然是泰勒法則。泰勒法則本質上是一個簡單的等式,可以比較準確地預測聯邦基金名義利率的變動趨勢。因此,這一法則不僅受到學術界和美聯儲的重視,也為廣大投資者所矚目。

泰勒本人認為該法則應該作為貨幣政策的基準,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泰勒一直對美聯儲過去十多年的貨幣政策持質疑態度。在近期的IMF會議上,泰勒再次重複表示美聯儲未能嚴格遵照法則操作才導致了貨幣政策的無效。在本文中,我將解釋為什麽我不認同泰勒的說法。

何為泰勒法則?

首先來簡單了解一下泰勒法則。長久以來,FOMC就一直是聯邦基準利率、隔夜貸款利率的決策者,而泰勒法則在1993年才面世。泰勒法則描述了短期利率如何針對通脹率和產出變化調整的準則。

公式可以描述為:r = p + 0.5y + 0.5(p – 2) + 2 (the “Taylor rule”)

其中

r=聯邦利率

p=通脹率

y=實際GDP和目標GDP的絕對偏差

2=美聯儲目標通脹率

名義上,美聯儲的目標真實GDP是指在勞動力和資本完全使用的假設下,經濟體的總產出。在這一假設之下,變量y在泰勒法則中可以被視為產出缺口。

簡而言之,(原先的)泰勒法則認為美聯儲應該以0.5%作為基準來收緊貨幣政策(加息)。每加息1%相對應通脹率走高2%,亦或者實際GDP之於潛在GDP1%的增幅。

泰勒法則還認為,當產出缺口為零的情況下,美聯儲應該將利率維持在歷史平均水平2%。在1993的論文中,泰勒指出,此前6年(1993年之前)FOMC的決策和他的公式描述完全一致。

泰勒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詬病

看起來泰勒法則很好的展示了過去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路徑,但是這對於未來美聯儲的決策有實際意義麽?

最初泰勒本人也不認為泰勒法則可以作為實際政策的指導。在他1993的論文中,泰勒承認,一個定式的規則無法將貨幣政策決策人所遇到的種種因素考慮在內。作為美聯儲主席,我相信泰勒最初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在我的決策中,我會參考很多公式和法則,包括各種泰勒法則的變化公式。但是我可以完全確定的說,在變化莫測的實際經濟面前,任何單一的法則都不可能解決所有難題。

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泰勒卻開始變得固執。他堅稱美聯儲任何時候都應該遵照泰勒法則來制定貨幣政策,任何細微的變化都會帶來巨大的錯誤。

泰勒認為,美聯儲在2003-2005年保持了過低的利率(和泰勒法則的理論利率相比),由此引發了地產泡沫和金融危機的出現。此外,泰勒還指責美聯儲在金融危機之後未能及時加息,因此導致了美國複蘇乏力。
泰勒做出上述指責的理由可以如下圖1所示。我按照泰勒1993論文中的理論公式和GDP平減指數下的泰勒法則結果做出了圖1。在計算產出缺口上,2009年之前我使用的是FOMC官員當時的預估數據,2010年之後我使用的則是國會預算委員會的預估數據。這樣做的理由在於,在當時的情況下,實際數據要反複修正,因此第一時間並無法得確切的結果。對於貨幣政策決策者而言,預估和實際數據的意義顯然是完全不同的。



顯而易見, 2003-2005年和2011年之後,美聯儲實際利率的確“過於寬松”——低於泰勒法則的理論利率水平。

我曾在2010年就泰勒所認為的低利率引發地產泡沫做出回應。簡單來說,我認為2003-2005年的利率水平情況並無法和地產泡沫的規模和引發時間有明確的聯系。這里我不想就這段時間的利率做更多的展開,讓我們來重點看一下金融危機後時代的利率水平是否過低。

改良版的泰勒法則

為了檢驗泰勒法則的有效性,我對泰勒法則做出了一定的改良,並對其指導意義做了一些統計。

首先,我對泰勒法則中通脹率的計算方式做了調整。原公式中,泰勒將GDP平減指數作為通脹指標,但是在實際決策中,包括FOMC在內通常將消費者價格作為通脹參考。GDP平減指數不僅覆蓋了國內生活消費品和服務價格,而且還涉及了政府開支和資本商品的價格。此外,它還排除了進口物價這一因素。

實際操作中,FOMC一直更傾向於將消費者價格的變化作為通脹指標,其中PCE指標重要性最為明顯。美聯儲為PCE設立目標水平,並將核心PCE視為中期通脹趨勢的參考。簡而言之,我用PCE替代了傳統泰勒法則的通脹指標。

第二個變化則出現在通脹和產出缺口的對應上。在原版泰勒法則中,0.5%的利率調整直接對應1%的通脹和產出缺口。而在實際中,貨幣政策決策者更傾向於接受更大的通脹變量,以換取更為穩定的產出狀況。泰勒在其隨後的研究中也有類似的變化。從我的經驗來看,FOMC更樂於接受相對更高的利率/產出比。現任聯儲主席耶倫也暗示1.0%的利率調整對應1%的產出缺口可以更好的反映通脹和就業情況。

圖2所體現的結果就是修正版泰勒法則的表現。在修正法則下,綠色的理論利率和黑色的實際利率在過去20年都保持了十分高的契合度。在2003-2005年間也沒有出現所謂的利率過低情況。




而對於金融危機之後的利率表現,圖表也說明了一切。所謂的“標準利率”長期以來在實際利率下方,直到近期才“歸位”。顯而易見,泰勒法則所推薦的明顯負利率並不符合實際情況,因此FOMC維持利率水平在零附近並利用其他更多寬松措施的決策完全正確。

針對泰勒詬病的美國複蘇不夠強勁,我想說的是,2007-2009年的金融危機是大衰退時代以來最嚴峻的一次考驗。美國在複蘇中也面臨了其他不利因素,包括2010年的財政危機和隨後的歐洲債務危機。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必須說,美國的複蘇已然顯著。

言而總之,泰勒所認為的美聯儲問題缺乏根據。20世紀90年來以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十分合理並且具有延續性。

當然,你可以說就是因為對泰勒法則變量做出了調整才得出了我的結論。不過在我看來,用核心PCE替代GDP平減指數完全合理,而調整後的利率/產出缺口比也可以更好的呈現FOMC的實際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原公式利率/產出缺口比的情況下,無論使用何種通脹參考,泰勒公式都會將1990年代的貨幣政策定義為“過緊”;將2003-2005年的貨幣政策定義為“過松”。如果貨幣政策過松是造成泡沫的主因的話,那麽如何解釋90年代股市的大漲行情呢?

真實的貨幣政策:系統性,而非自動化

在上文中,我已經證明,90年代以來的美國國幣政策在改良版泰勒法則下十分合理。那是否意味著美聯儲就可以依照這一改良公式而去實際操作呢?FOMC能否僅憑借一個公式來做利率調整的決策?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貨幣政策需要的是系統性,而非自動化。簡單的泰勒法則並無法描繪出FOMC委員實際抉擇中的複雜性。舉幾個例子:

泰勒法則假定(認為)貨幣政策註定者了解產出缺口的規模。然而在實際情況中,很難計算產出缺口,因此FOMC委員們根本不可能就產出缺口達成一致。

泰勒法則還假定(認為)聯邦利率存在均衡性並且(通脹處於目標水平且產出缺口為零的情況下)是固定的2%。而上文已經指出,FOMC委員和市場均已經意識到實際均衡性要低於泰勒法則的設定。當然,FOMC也不可能就均衡性利率達成一致看法。

泰勒法則並未指出,在預測利率為負數的情況下,貨幣政策者應該如何操作。

泰勒法則未能給出通脹和產出缺口的重要性/偏好性。事實上,政策決策者的偏重點不同,經濟結果的不同以及貨幣政策效果傳遞的差異化也很難標準化。

最後,我想說的是,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FOMC的存在無法被替代。當然,我也不希望見到機器人代替人類做決策的那一天到來。

(轉自華爾街見聞)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669

身價60億元、青少年都挺她 歲歌手泰勒絲 如何讓蘋果低頭?

2015-07-06  TWM

美國音樂小天后泰勒絲,為了捍衛音樂創作者的權利,不惜怒嗆蘋果,讓全球最有威力的公司在短短幾天低頭認錯。

她不僅是紅透全球的偶像歌手,更是個為正義挺身而出的女戰神。

Profile 泰勒絲(Taylor Swift)

出生:1989年

學歷:美國亨德森維爾高中

成績單:

114歲投入鄉村音樂,是索尼/ATV音樂出版公司最年輕的歌手2全球首周銷售逾百萬張的專輯只有16張,她拿下3張3以25歲之前專輯銷售數來看,她以 2420萬張拿下美國排行第一名,超過第二名的小賈斯汀兩倍面對強大的蘋果帝國,台灣大大小小的代工廠老闆莫不謹言慎行,生怕稍一不慎,就得罪當今世上最 大咖的客戶,蘋果執行長庫克七度訪問中國,扶植大陸的「紅色供應鏈」,連接線用立訊、電池用欣旺達、天線用信維、電聲產品用歌爾聲學、瑞聲科技;手機玻璃 面板向藍思科技採購,更催生了中國第一個由製造業起家的女首富周群飛;相反地,一路陪著庫克「長大」的台灣科技廠,如今卻是人人自危,擔心被蘋果抽單。

但就在六月底,一位來自美國賓州的二十五歲小女生,唱鄉村歌曲起家的小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卻挺身而出,帶頭抵制新推出的音樂串流服務「Apple Music」,替剛出道的歌手、年輕的作詞者及製作人發聲,抗議蘋果「不付權利金」給歌曲創作者並壓榨他們。

她怒嗆蘋果帝國

為音樂人起義代言維權

泰勒絲在她的公開信中高喊:「我們不會向你們要免費iPhone,也請你們別要求我們送免費音樂。」同時宣布,她正在熱銷中的新專輯《1989》將抵制六月底推出的Apple Music,以示抗議。

Apple Music是在今年六月八日舉行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宣布的重大產品,並在六月底正式推出音樂串流服務。

無時無刻在路上、捷運途中,乃至辦公室內,手機接上耳機就可享受的音樂串流服務,是一個無比龐大的市場。多年來深耕華人音樂市場的KKBOX,掌握了台灣 與中國最新的創作歌手與消費者,是台灣極少數成功的網路服務;近年瑞典的Spotify也以音樂串流服務,吸引了全球七千五百萬名用戶,其中兩千萬名是每 月支付十美元服務費的付費用戶。

擁有數以億計消費者的蘋果,對於這個高速成長的串流音樂平台當然不能放過,不僅推出結合創作音樂、即時廣播電台、社交服務,更支援離線播出服 務,Apple Music一登場,就同步在包括台灣的全球一百個國家推出,公定月費是九.九九美元(約三一○元新台幣);可讓家庭六名成員同時使用的家庭套餐是十四.九 九美元(約四六五元新台幣);而為了搶占台灣市場,更以KKBOX的收費為基準,特別推出月費一五○元新台幣的服務。

重點是,來勢洶洶的Apple Music,一方面宣布「前三個月免費」的殺手級專案,另一方面,也不付費給提供創作音樂的創作者。

由於音樂有新鮮賞味期,蘋果這個不付音樂權利金的作法,惹惱了大量原本就是蘋果電腦、手機忠實客戶的音樂創作者。短短兩個禮拜,就醞釀出史上最大的音樂創作者起義事件,公推泰勒絲為大家代言維權。

她是音樂獎常勝軍

銷售破表,身價逾 億元泰勒絲是當今美國最紅的「國民小天后」,地位直逼二十年前的瑪丹娜、十五年前的Lady Gaga。她的青少年粉絲遍布全球,早已享有無可挑戰的一姊地位,她的MV《Blank Space》,創下了YouTube史上最快突破五億次點閱的紀錄,上傳才七個月,至今年六月底,竟然累積驚人的九.七二億次點閱率,即將創下十億的空前 紀錄;另一首《Style》則在四個月內席捲兩億多次點閱率。

當今美國最重要的流行音樂排行榜,就是老牌的《告示牌》及蘋果的iTune,泰勒絲○八年的專輯《Fearless》,一共在告示牌排行榜拿下十一周冠 軍,一二年的專輯《Red》則一口氣奪得告示牌七周冠軍、美國首周專輯銷售最高紀錄,以及iTune冠軍的三冠王紀錄。

如果以大聯盟的打擊手來比喻,泰勒絲是創紀錄的超級打擊王,她在○八、一○、一二年出了三張專輯,每次都在第一周就銷售一百萬張、每次都奪得當年銷售冠軍 寶座,一四年底發行的《一九八九》新專輯,至今銷售已經突破一千萬張,她的銷售紀錄超越三十年來所有的歌手,無出其右。

從○六年出道至今不到十年的泰勒絲,今年才二十五歲,手上已經握著七座葛萊美獎、一座英國音樂獎,以及難以企及的告示牌冠軍紀錄。她的唱片銷售與數位音樂下載數突破七千萬次,娛樂雜誌《Vulture》估算,二十五歲的泰勒絲身價超過二億美元(約六十億元新台幣)!

泰勒絲出生在美國賓州的小鎮,父親曾經是美林證券的股票營業員,母親做過基金公司的銷售總監。她十二歲開始接觸吉他,很快就展現作詞與作曲的天分,中產階級家庭重視教育與家庭價值的背景,從鄉村歌曲出發的音樂生涯,詞曲兼優的天賦,讓她走出迥異於上一世代的流行風格。

泰勒絲代表了當今青少年的文化主流,她不像前輩那樣奇裝異服、MV沒有腥羶色的畫面,她甚至說:「我的雷達中,沒有性感二字。(Sexy? Not on my radar.)」由於她創作的歌詞饒富新意,歌曲節奏快速,MV說故事的點子也充滿無厘頭的創意,深深抓住宅男少女的心。

她對抗免費音樂潮流

善用數位平台槓上Spotify 泰勒絲的經紀公司Big Machine Records也充分發揮網路世代的特色,在iTune、YouTube及數位音樂平台,創造出新世代的商業音樂典範。

善於運用數位平台的泰勒絲,也引領全球的音樂創作者(特別是不屬於大唱片公司的獨立音樂人),對抗「免費音樂」的潮流。

去年十一月三日,泰勒絲突然將她所有的音樂從全球最大音樂串流網站Spotify下架,引起高度矚目。

原來,泰勒絲帶頭抗議Spotify不給音樂創作人權利金的決定。最後,Spotify被迫同意給予每首單曲、每次串流下載○.六至○.八四美分(約○.一八元至○.二六元新台幣)的權利金。

她鼓勵女孩向前衝

外媒欽點,青少年精神領袖不僅如此,泰勒絲還在歌詞、演唱會、各種活動中,鼓舞二十歲上下的女生,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告示牌》說,改變音樂產業生態以及對女性主義的投入,讓泰勒絲超越歌手,成為年輕人的精神領袖。

泰勒斯的影響力,更早已獲得傳統主流媒體的高度肯定。《財星》雜誌選她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領袖第六名;《彭博商業周刊》專題報導說:「泰勒絲就是音樂產 業。」《時代》雜誌則選她為封面人物,探討「泰勒絲的影響力」;英國《衛報》在泰勒絲抵制Apple Music後,報導標題是「她會是音樂界最有威力的女人?」泰勒絲對Apple Music嗆聲後,竟然在幾天內便迫使蘋果讓步,《紐約時報》說:「當泰勒絲說話時,連全球最有威力的公司,也不得不低頭傾聽。」日前,蘋果資深副總裁艾 迪邱(Eddy Cue)代表公司宣布,Apple Music接受泰勒絲的提議,全額給付音樂創作人權利金。

一個年輕的女生,善用她的天賦與勇氣,迫使蘋果帝國屈服,這的確是個令人回味再三、充滿啟發的寓言故事。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蘋果搶攻線上音樂串流

挑戰KKBOX、Spotify打下的市場平台 台灣月費 活躍用戶數 特點KKBOX 149元 1100萬 1主要服務區域:

台灣、香港、新加坡、

馬來西亞等

2歌曲附歌詞

3華語與韓國歌曲多

Spotify 149元 7500萬 1主要服務區域:

歐美及亞洲

2歐美歌曲多

Apple

Music 據傳只收150元;家庭會員專案250元 6/30上線 1跟Siri做更好的整合,可直接用語音搜尋歌曲2下載的音樂可直接存入iCloud,直接匯入Apple裝置註:統計至2015年6月29日 整理:張佳婷

更正

本刊966期第72頁「簡單喜悅」一文,其中「這一面牆擺的全是茶道老師解致璋用植物染製……」,正確應為天染工坊陳景林老師,特此更正。

編輯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633

聊一下泰勒的行為經濟學、沈沒成本與機會成本

來源: 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t50.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075

聊一下泰勒的行為經濟學、沈沒成本與機會成本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t50.html

    美國經濟學家理查德·泰勒因在行為經濟學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榮獲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泰勒認為,在現實生活中,完全理性的經濟人不可能存在,人們各種經濟行為必然會受到各種“非理性”的影響,這些非理性行為有時導致那些“看起來很美”的決策最終失效甚至釀成惡果。比如,買股票,很多投資者即使感覺買錯了,意識到付出的已經成為沈沒成本,也不願及時糾錯,都會猶豫不決,抱著僥幸心理,一拖再拖,期待回本或盈利;有的還會在“低位”追加投入以求攤薄成本,結果加重損失。行為經濟學提醒人們要學會忽略沈沒成本。

    有時,沈沒成本和機會成本往往又是交織在一起的。比如,做股票誰都想買得更低甚至最低。由於底點只有一個,而要買到這個底點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又因每個人的判斷都帶有主觀願望,結果不是買得早,就是買得晚,而且各人差異很大。即使借助完全“理性”的智能炒股機器人,哪怕它把全世界所有的大數據都演算個遍,也都無法精準地抄到這個底點。這樣,買得早或買得晚而造成高買的這段損失勢必變成沈沒成本。如果投資者老是為此耿耿於懷,責備自己:“媽的!又買高了!”顯然毫無意義,毫無必要,因為這是做股票絕對無法避免和必須付出的成本。

    單從買入的角度看,這段損失就像潑出去的水,是覆水難收的沈沒成本,但從整個投資過程來看,這又是基於投資者能力的機會成本,即這是投資者根據自己的能力,為了獲取以後的贏利所要付出的成本,而這個機會成本的大小取決於投資者買入水平的高低。所以,為了盡量降低機會成本(同時也是為了減少沈沒成本),投資者不得不努力學習、分析與研究,從而提高投資能力,而這個追求又是無止境的。難怪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告誡道:“投資本來絕非易事,認為投資容易的人都是愚蠢的。”

    上面講的就是買股過程中沈沒成本與機會成本交織在一起的情況。

    同理,賣股也一樣。

    了解和理解一些行為經濟學,有利於糾正投資的錯誤行為。正如泰勒所說的,我們一旦發現了一個行為問題,就可以采取另一種行為作為解決辦法。

    泰勒的行為經濟學非常重視“直覺”的相關研究,因為現實中人們經常憑借直覺而不是理性來做決定。而傳統經濟學假定人都是理性人,這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甚至背道而馳。

    泰勒的行為經濟學致力於自我控制問題的研究,以期幫助人們做出更準確的判斷和更好的決策,希望能以較少的代價去盡量接近傳統經濟學的一個理想目標:把人當作是理性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076

米爾斯泰勒載女友炒車

1 : GS(14)@2016-12-25 13:19:03

電影《鼓動真我》(Whiplash)男星米爾斯泰勒(Miles Teller),與女友Keleigh Sperry周四駕車駛至洛杉磯聖費爾南多谷時遇上車禍,一名Uber女司機突然切線,與其座駕迎頭相撞,米爾斯的座駕被撞至翻側。



米爾斯泰勒、女友Keleigh Sperry

幸好米爾斯與女友沒有受傷,Uber上的司機及乘客亦只受輕傷,已被送院治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25/198760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118

特朗普擬增晤聯儲局主席人選 上周晤史丹福教授泰勒 鷹派再添一人

1 : GS(14)@2017-10-22 14:08:50

【明報專訊】聯儲局主席耶倫的任期將於明年2月屆滿,消息指特朗普上周已跟候選人之一的史丹福大學經濟學教授泰勒(John Taylor)會面,連同之前會面的耶倫(Janet Yellen)、聯儲局現任理事鮑威爾(Jerome Powell)、聯儲局前理事沃爾什(Kevin Warsh)和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科恩(Gary Cohn),特朗普迄今至少跟5名候選人見過面。

白宮幕僚長凱利稱,特朗普還計劃與更多人選會面,已面談的都是首輪考慮人選。根據政治賭盤網站PredictIt的數據,截至周日,泰勒當選的概率只有9%;鮑威爾領先達43%;沃爾什為26%;耶倫只有15%。

波士頓儲銀行長:泰勒處事靈活

70歲的泰勒屬鷹派人物,曾擔任福特、卡特及兩名布殊總統的官員,1990年代初提出被稱為「泰勒規則」(Taylor Rule)的公式,用以計算央行的適當利率水平,獲主要央行重視。按照「泰勒規則」,目前的聯邦基金利率應為3.74厘,遠高於聯邦基金利率的1至1.25厘目標區間。泰勒稱,「泰勒規則」並非限制聯儲局官員的決策,形容自己對調整中性利率持開放態度。聯儲局官員普遍認為,金融海嘯後中性利率下滑。

自2007年起擔任波士頓聯儲銀行長的羅格倫森,是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最資深的官員之一。他形容泰勒的講法相當靈活,大部分人在當上聯儲局主席後,在決策時都會變得靈活,「我並不擔心」。分析認為,泰勒過往常批評聯儲局的利率政策,倘獲特朗普提名,將增加利率政策不確定性。

贊成金融業鬆綁 鮑威爾聲勢領先

另一熱門候選人沃爾什亦傾向「鷹派」,擔任聯儲局理事時反對QE政策;但他力挺特朗普的刺激經濟政策,可能受特朗普青睞。消息人士說,沃爾什的岳父是Estee Lauder老闆兼特朗普好友,曾向特朗普推薦女婿。新主席必須在貨幣政策議題上,與目前的聯儲局官員達成共識,鮑威爾是耶倫的盟友,提名他有助政策延續。此外,鮑威爾目前兼管金融監理業務,贊成為金融監管政策鬆綁,符合特朗普的政策方向,有可能出線。Politico表示,鮑威爾和沃爾什相比,美國財長梅努欽比較喜歡鮑威爾。相對於曾批評聯儲局買債的沃爾什,鮑威爾的貨幣政策立場相對溫和。

反觀耶倫的連任前景不被看好。耶倫在9月的講話,為金融海嘯後的金融監管措施辯護。外界認為,其講話內容不符合特朗普政府為金融鬆綁的方向。特朗普上月表示,很尊敬耶倫,但未決定是否提名她。耶倫本月初出席社區銀行會議時似乎立場略有軟化,表示將確保銀行監管規則不會過於繁重,強調其對金融監管的靈活性。分析認為,她有意藉此話題爭取連任。

與耶倫一樣,科恩也屬「鴿派」,主張低利率,另為監管鬆綁,正協助特朗普政府推動稅改。分析認為,很難想像特朗普此際容許科恩離開國家經濟委員會,並提名他當聯儲局主席。外界亦認為,科恩擔任高盛主席期間,曾介入一些爭議性較大的金融交易,可能令他在接受國會審查時面臨困難。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35&issue=201710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861

傳泰勒競逐儲局主席佔先

1 : GS(14)@2017-10-22 16:52:04

【本報訊】聯儲局主席遴選工作展開,美國總統特朗普陸續與下屆儲局主席候選人面試,消息指他與候選人之一的史丹福大學教授泰勒(John Taylor)面試後留下好印象,而另一候選人聯儲局前理事沃爾什(Kevin Warsh)則勝算減少。


大摩高盛季績勝預期

另外,現任儲局主席耶倫(Janet Yellen)明天將與特朗普面試,她獲儲局前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公開支持連任。傳聞中的其他候選人,還有白宮首席經濟顧問科恩(Gary Cohn)及現任儲局理事鮑威爾(Jerome Powell)。美股方面,昨早段好淡爭持,截至本港時間昨晚9時45分,道指升10點,報22971點;標普500指數升0.2點,報2557點;納指跌2點,報6621點。另摩根士丹利及高盛昨公佈的季績均勝預期,前者早段曾升2.6%,後者則曾跌0.7%。美國昨晚公佈的9月份入口物價按月升0.7%,是去年6月最大升幅,刺激十年期美債息昨上升,最高曾報2.3249厘,美匯指數昨最多曾升0.4%,報93.655,連升四日兼見一周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8/201865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038

李順威:泰勒模式與聯儲局政策相近

1 : GS(14)@2017-10-29 22:22:51

【明報專訊】上周有頗多聯儲局消息。先是聯儲局成員Evans指出環球經濟改善,美國薪酬增長並沒有預期那麼強,但正在改善。他認為現在的自然失業率是4.5%,調查預期使他對價格前景感到緊張,通脹偏低使人失望;12月加息決定是太早了,如果價格指標低於目標,現在收緊銀根的建設效能會降低。他更說聯儲局樂於將通脹推高至超過2%,甚至不怕達到2.5%,這是頗為鴿派的說法。

另一名成員Georges認為通脹會慢慢回升,延遲調整會使生產效能拉得太緊,她的說法傾向加息。成員Williams認為收縮資產負債表會推高長期利率,美國已經超過充分就業,未來兩年循序加息是合適的,利率需要升至2.5厘,通脹會在未來數年到達2%目標,說法也是支持加息。

10月13日聯儲局成員Bostic說環球通脹正在上升,美國進入接近全面就業。成員Rosengren預期核心通脹在2018年接近2%,不應太早判斷通脹動力已經改變,薪金和經濟上升造成價格壓力,擔心長期低息率會推趕投資者追尋收益率。Evans認為加息太快會引發經濟下滑,需要考慮減稅的可能及通脹影響。成員Kaplan主張忍耐一點才撤走寬鬆,不過他認為就算多走一步,仍然是寬鬆,勞工市場收緊,多行一步收緊是明智的做法,希望有更多通脹證據才繼續加息。看來他是主張12月加息後等待。

原大熱接班人沃爾什機會降

10月15日聯儲局主席耶倫表示最好的猜想是疲弱通脹不會持續,經濟增長值得循序加息,9月平均時薪數據令人鼓舞,預期疲弱的9月就業數字將會反彈,第二季經濟增長復蘇,在未來數年會有更多的循序加息,她亦說資產市場處於歷史高水平。聯儲局成員Rosengren重申在低失業率之下需要加息。

但最受注目的消息是周初傳聯儲局主席繼任人熱門的沃爾什(Warsh)機會下降,反而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家泰勒的機會上升。泰勒理論是主流經濟學學術界沿用來解釋通脹和失業率關係的理論。泰勒理論基本上也是聯儲局歷來考慮通脹和就業關係的標準,根據他的理論,現在應該加強加息,因此如果泰勒上台,那意味息口的升幅需要增加。市場的即時反應是美元上升,債價下跌。

泰勒稱可修訂理論 或為主席位妥協

之前市場相信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了爭取經濟增長,不會喜歡任用支持加息的泰勒。根據泰勒理論,利息水平應該比現在高出2至3倍。但是泰勒在最近發表的分析之中提出過,泰勒理論可以作出修訂,是否他準備為爭取聯儲局主席而作出妥協是一回事,但從傳媒流出特朗普和泰勒會面之後有正面反應,無疑使有關傳說多了讀者——有知情人士消息說特朗普在會面之後對泰勒非常有興趣,反而之前的大熱門前聯儲局成員沃爾什的熱度下降。

根據泰勒理論,聯儲局基金利率現在的水平可以是3.75厘,而不是聯儲局提出的1.25厘上限。即使將均衡點利率調低於聯儲局預測,泰勒理論之下的利息仍然會比現水平高出一倍。現時聯儲局基金利率期貨反映的2018年中利率水平是1.5厘 ,但是根據調整後的泰勒理論應該是3.2厘。這難怪市場聽到泰勒成為聯儲局主席熱門人選之後沽售債券的反應。

當然有意見認為泰勒並不是那麼可怕的。雖然現在聯儲局假設的中性實質利率是零,而不是標準泰勒理論所設定的 2厘,但標準泰勒理論與過往聯儲局行為不時出現差距。經調整的慣性泰勒模式(Inertial Taylor Model)會將現存的聯邦基金利率加權(rho),結果和過去聯儲局政策行為接近。採用加權0.75模式計算出來的利率水平是1.4厘 。這水平可以接受12月加息,然後除非通脹上升,否則以後加息幅度不大。所以,採用慣性模式和零實質利率模式和現在的聯儲局政策結構都是接近。當然沒有人能保證如果泰勒上台之後是否沿用這些模式,因此對泰勒消息的即時反應是可以理解的。

鮑威爾接掌儲局機會升至七成

最新消息指,聯儲局主席人選主要有5人,包括前聯儲局成員沃爾什、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家泰勒、現任聯儲局成員鮑威爾(Powell)、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科恩(Cohn)和聯儲局現任主席耶倫,特朗普打算在11月3日訪問亞洲之前公布聯儲局主席人選。最新消息是現職聯儲局成員鮑威爾的機會又再上升。根據互聯網打賭網站,鮑威爾繼任主席的機會由33%上升至70%。

[email protected]

[李順威 牛熊共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705&issue=201710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11

參議員舉手「投票」 撐泰勒掌儲局 鷹派立場刺激 債息見7個月高

1 : GS(14)@2017-10-29 23:15:23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下月初出訪亞洲前,預計將宣布聯儲局主席提名人選。《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特朗普已將聯儲局主席提名人選,收窄至「鷹派」的史丹福大學經濟學教授泰勒(John Taylor),與相對溫和的聯儲局理事鮑威爾(Jerome Powell)之爭。多名共和黨參議員稱,特朗普趁周二的午宴向黨內參議員進行「民調」,着他們在泰勒與鮑威爾之間抉擇,舉手投票支持誰接掌聯儲局,惟現任主席耶倫不在表決之列。南卡羅萊納州參議員Tim Scott稱,雖然特朗普沒有宣布誰的支持較多,但相信泰勒獲勝。

泰勒在「民調」勝出的消息,加上市場憧憬稅改實施,且美國耐用品訂單數據勝預期,美元昨日靠穩,兌日圓高見114水平,在接近3個月高位徘徊。昨公布的美國9月耐用品訂單增長2.2%,較預期高1.2個百分點。設備開支增長加快,有助支持製造業,進而支撐美國經濟。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高見2.45厘,創7個月高位。30年期國債孳息亦升至2.957厘。市場憂慮債息上升,拖累美股下滑。道指一度跌近200點。

市場憂債息升 道指一度跌近200點

嘉信理財的分析認為,市場認為聯儲局12月加息已是意料中事(利率期貨數據顯示12月加息概率達97%),加上聯儲局已落實減少買債,導致債息上升。減少買債會令長債孳息率向上,孳息率曲線向上傾斜。此外,市場關注歐央行今天的議息會議,會否公布明年縮減買債規模,歐元區國家債價下滑,德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至0.49厘,創3周高位。此外,英國第3季GDP初值按季升0.4%,升幅較次季高0.1個百分點。數據比分析師預好,料增加英倫銀行加息的機會。英鎊兌美元升約1%,高見1.3272。

賭盤顯示鮑威爾當選機會55%

有份出席午宴的美國參議員稱,特朗普席間有談論耶倫,但沒有把她納入「民調」之列。作為參院銀行委員會成員的Scott,支持泰勒接掌聯儲局,但認為不應忽視聯儲局前理事沃爾什(Kevin Warsh)的可能性。參院銀行委員會另一成員、亞拉巴馬州參議員Richard Shelby則表示,他在午宴同時舉手支持泰勒和鮑威爾。他說,兩人也很好,還有其他候選人也不錯。不過同為銀行委員會成員的南達科他州參議員Mike Rounds稱,自己沒有屬意的人選,並未舉手投票。他又稱自己在午宴坐得比較後,沒看見很多人舉手,試圖淡化這次表態的重要性。不過政治賭盤網站PredictIt的數據顯示,鮑威爾當選聯儲局主席概率仍達55%,而泰勒當選的概率升至28%。

特朗普提名的聯儲局主席人選,須由參院銀行委員會表決通過,再交由參院全體表決。知情人士稱,特朗普仍可能改變選擇。白宮新聞秘書桑德斯稱,快將公布人選。市場分析認為,耶倫是大鴿派,聯儲局的貨幣政策不可能比目前更鴿,隨着聯儲局逐漸收緊貨幣政策,未來無論誰接掌聯儲局,也會走相對「鷹派」的路線。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20&issue=201710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89

泰勒或掌儲局 料貨幣政策變動微

1 : GS(14)@2017-10-30 00:09:28

【本報訊】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埃爾埃利安(Mohamed A. El-Erian)指下屆儲局主席對貨幣政策影響輕微。而儲局主席遴選進入尾聲,美國總統特朗普即將公佈人選,不過分析料新主席上任後首12個月,貨幣政策不會有大變動。有傳特朗普周二會見共和黨參議院領袖時,曾要求在場議員舉手,支持應提名哪位候選人出任下屆儲局主席。外電引述參議員Tim Scott指,史丹福大學教授泰勒(John Taylor)或會贏得寶座。


道指早段偏軟

不過埃爾埃利安認為,下屆儲局主席一職誰屬對貨幣政策影響輕微,因儲局在縮表及利率政策方面已猶如接近自動駕駛,故下屆主席上任後首12個月,貨幣政策上料無大變動。美股業績期繼續,昨出爐的業績對大市支持不大,周二破頂的道指昨早段偏軟,截至本港時間昨晚9時45分,道指跌4點,報23433點;標普500指數跌3點,報2566點;納指升1點,報6599點。美國9月耐用品定單升2.2%勝預期,加上新屋銷售10年高,支持10年期美債息曾見2.4536厘7個月高。歐洲方面,英國第三季GDP按季增長0.4%勝預期,英鎊兌美元昨曾升1.1%,見1.3272的一周高,兌港元最強曾觸及10.3569。另歐央行今議息,瑞銀料歐央行會由明年1月起,將每月買債規模由600億歐元削減至300歐元,為期9個月。另外,周二從比特幣分裂出來的比特幣黃金(Bitcoin Gold),兩日間大瀉七成至僅150美元;比特幣昨則靠穩升0.5%,報5,543美元。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6/201948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