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台灣鞋王香港掛牌 三個月就出事

2010-04-19 商業周刊

三月三十日,一家在香港沒沒無名的台資企業洪良國際,被香港證監會要求停牌處分,為香港股市投下一枚震撼彈。

二○○九年,全香港股市只有洪良國際一家台資企業掛牌上市,洪良董事長是有台灣鞋材大王封號的蕭登波,只是沒想到,洪良上市不到三個月,就爆發帳目不實風 波。

洪良國際公司位在福建,從事運動服飾代工,是台灣鞋材大王南良集團總裁蕭登波的事業,但跟南良集團並無直接的股權關係,而是由蕭登波家族、悠活麗緻渡假村 董事長曾忠信家族,以及專業經理人、洪良總經理廖進益等三大股東持有。

去年十二月底,洪良在香港上市,才三個月就出事,台灣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薛明玲還把它視為教案,寄給所有資誠員工。薛明玲說,「這個案件在香港相當嚴 重。」

港府大動作 停牌後,更凍結募集資金

香港證監會不僅以帳目有問題為由,要求洪良停牌,更罕見的向法院申請禁制令,要求凍結其去年底在香港市場集資得來的港幣近十億元(約合新台幣四十億元)資 金,以免被管理階層挪用。

由於事涉洪良在上市前籌備工作時在帳目上作假,一旦法庭日後判決洪良罪名成立,香港證監會將會動用該筆被凍結的資金,向所有曾購入洪良股票的投資者作出賠 償,創下港股史上第一遭。

蕭登波曾在事發後對媒體說,這件事是因為中港台三地的會計帳目不同而引起的誤會,他也信心滿滿的說,待事件查清楚後,會到香港跟傳媒談清楚。

沒想到四月八日,香港負責反貪的廉政公署,拘捕了一名負責為洪良作查核或簽核工作的畢馬威會計師行(編按:在台灣稱為安侯建業)的高級經理,指控他向旗下 員工行賄港幣十萬元,以做為不要提出洪良帳目不妥之報酬。

帳目太漂亮 獲利成長比營收成長還高

除了洪良的會計師被揭發涉貪外,擔任洪良上市保薦人的兆豐資本,也就是兆豐金控旗下在港的投行業務,也在三月底被香港證監會限制了其為新上市公司擔任融資 顧問的角色。

有審批上市公司經驗的香港資深業界人士指出,洪良作帳事件是一宗涉及會計師為公司進行「美化帳目」作業時,做得太過不小心而引來一場不可收拾的大風波。

事實上,洪良在上市法說前,已有投資人指其帳目實在好得太好,不少投資者也驚訝公司為何在二○○八年金融海嘯之時,仍能維持營收超過三○%的高成長率?

根據洪良的招股文件顯示,洪良在港上市前三年(即二○○ 六至二○○八年)的營收年成長率在三五%至四二%,但是同一期間的稅後獲利年成長率卻高達四二%至七○%之間,稅後獲利成長率比營收成長率還高,對一家新 上市公司來說,獲利能力實在太過突出。

此外,洪良更在對外的招股書上指出,預計在二○○九年十二月底的年度稅後獲利將不少於港幣四億七千八百萬元,較二○○八年底同期大幅成長七三%,更是令人 稱奇。

諷刺的是,在洪良四百多頁的招股文件中,英文版第十五頁「風險因素」一欄中,便明確指出,招股書內的部分事實及數據不可靠,但卻沒有指明哪些資料不可靠。

洪良是蕭登波旗下事業體中第一個上市的公司,蕭登波所創辦的南良集團,跟台灣其他紡織同業不同處是,蕭登波擅長扮演精神領袖,鼓勵並支持旗下專業經理人創 業,讓專業經理人持有股權,並互相競爭,於是整個南良集團可分為南良、中良、廣德等主要事業體,洪良並無直接股權投資關係。

在蕭登波領導下,南良集團由員工三十名,資本額新台幣一百萬元,發展成全球員工超過一萬五千人,旗下數十家關係企業,在○六年營業額超過新台幣二百五十億 元以上,並在紡織領域垂直整合,從纖維一路做到鞋材和成衣等,這幾年來還發展到汽車和電子業的飾品袋包等。

以福建福清為基地的洪良,則是以染整業起家,往上下整合發展的機能布料與成衣事業,接著再擴展到通路事業成立自有品牌,如麥根(MXN)、艾克 (Aike)等,主要於福建省、廣東省等有超過兩百家以上的自營及加盟店。在福清,該公司算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台商之一。

洪良的主要客戶包括了Mizuno、Adidas、Kappa、Decathlon等,在機能產品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最近幾年,大陸國內品牌崛起,李寧、 安踏、361度這些大陸知名品牌,背後也有洪良的身影。

香港方面質疑洪良在金融海嘯後的成績單,認為主要以國外代工為主的洪良,很難不受金融海嘯影響,但這樣的質疑其實忽略了大陸本土品牌崛起的力量,特別是來 自福建的大陸本土品牌,金融海嘯反而讓他們在大陸快速崛起,所以金融海嘯對洪良業績未必完全是負面。

集團受波及 未來上市恐有負面形象

曾忠信表示,這些年來曾家並不直接參與經營,都交由專業經理人,特別是大陸投資涉及各方複雜的關係與利益,這點要長期待在大陸的人才能了解,但就他知道, 香港IPO後募集的資金,有八成以上都未動用,隨時可以退還給股東。

熟悉蕭登波的人則表示,他的個性是面對它、解決它,洪良事件過程中有被誤導或是其他內部問題,都已經發生,蕭登波個人不會去推卸責任,會把IPO資金全數 退還。至於南良集團其他企業,由於跟洪良之間彼此各自獨立與運作,甚至還競爭,財務關聯性並不大,因此影響機會甚小,但對於同集團其他事業未來海外上市或 是回台上市,這一次事件恐怕都已經造成難以磨滅的負面形象了。

延伸閱讀:短短3個月,從風光掛牌到資產凍結

2009年12月14日:宣布招股 2009年12月23日:確定發行價每股港幣2.15元,集資港幣9.97億元 2009年12月24日:首日上市收盤價港幣1.97元,較發行價低8% 2010年2月20日:畢馬威會計師行高級經理向員工行賄港幣10萬元,做為準備洪良會計師報告報酬 2010年3月29日:證監會向法院申請禁制令,凍結洪良資產 2010年3月30日:證監會指令港交所暫停洪良股份交易,停牌前報港幣2.06元2010年4月1日:洪良主席蕭登波說事件是因各地會計準則不同引起的 誤會 2010年4月8日:廉政公署起訴畢馬威會計師行高級經理行賄罪名,證監會續申請凍結洪良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96

技產業 連六年獲利 近三年每股賺七元以上泰博是台灣醫療器材模範生

2010-05-17  今周刊





連續三年EPS都在七元以上的泰 博,預料九月掛牌後將掀起投資人對生技股的重視;而且,年底前神隆、太景及中化合成等重量級大廠也即將掛牌,將為今年生技股上市熱潮再添柴火。

撰文‧林宏文

資本市場每年都有新機會,今年最明顯的商機,來自苦熬多年終於開花結果的生技產業。尤其是年底前有眾多生技公司即將上市上櫃,也讓生技類股的投資充滿了新 的機會。

要從國內生技業中挑出最強的族群,首推醫療器材產業。醫療器材要求高品質,但價位則要平易近人,台灣向來在產品開發及生產管理上最為領先;因此,過去許多 成功的生技公司,都屬於這個產業領域。今年名列未上市獲利排名第八位的泰博,也是一個新的成功案例。

國內廠商仍以硬體為主

目前國內生產血糖測試儀的廠商有五鼎、泰博及華廣。其中,五鼎已掛牌多年,業務以替品牌大廠代工為主,至於泰博與華廣則逐漸從代工轉為布建自己的品牌與通 路。而泰博獲利比華廣要強,已連續六年有獲利,近三年EPS(每股稅後純益)都在七元以上,是國內醫療器材的模範生。

泰博由陳朝旺與太太吳淑媚一起創辦,兩人都是台大電機所醫工組博士,在東南科技大學及景文科技大學擔任過副教授。一九九八年創立泰博時,最初以切入電子醫 療產品的量測IC為主,許多國內醫療器材廠商的產品如耳溫槍、血壓計等所用的IC,都由泰博設計。但由於國內市場太小,國際大廠採用的意願也不高,泰博就 決定延伸到下游系統產品。

於是,泰博花了四、五年時間、上百位研發工程師,投入血糖測試儀及血糖測試片的開發;早期以替歐美大廠代工,如今則轉為發展自有品牌,主要銷到北美及歐洲 市場,其中北美市場占營收一半。

由於血糖測試儀及血糖測試片的銷售對象,大部分是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業績完全沒有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

買血糖測試儀的人,一般都購買同一個品牌的測試片;而測試片是耗材,每天測三、四次就要用上三、四片,真正賺大錢的是測試片;就像印表機與碳粉的關係,印 表機就算利潤不高,但用家卻得一直購買碳粉,甚至於蘋果的iPhone,賺最多的也是後續軟體服務。

虧損中一樣受投資人青睞

泰博的崛起,只是台灣生技產業茁壯的一個案例;長遠來看,國內生技業的人才素質一直不輸電子業,很多高中生第一志願不是理工科就是醫科,讓人才源源不絕地 投入。若從生技產業的發展來看,上有政府政策的引導,下有資本市場的支持,許多生技公司經過十餘年的發展,體質不佳的企業早已淘汰出局,目前存活下來的企 業,都具有一定的經營實力。

因此,生技產業已逐步進入收割期,並取得眾多投資人的認同。以目前很多還未賺錢的生技公司,股價至少都從二十元起跳,可以明顯看出來,投資人已逐漸接受虧 損的生技公司,其實也具備潛在的投資價值。

要被資本市場接受,企業經營者與外界溝通的能力,就變得更加重要;尤其生技業的專業知識深,一般人很難理解,而過去許多生技業經營者均是研發出身,往往不 懂得如何讓投資人理解公司的價值。但現在已有很多企業領導人,包括東洋董事長林榮錦、中天董事長路孔明、懷特董事長李成家等人,不僅主動參與法說會,也懂 得走向市場,把公司的價值講出來,這也是投資人願意埋單的重要原因。

此外,國內生技類股另一項最關鍵的利多因素,則是因為中國市場的開放,這是讓許多過去擁有多項產品與技術的企業,終於有了一展長才的空間。國內眾多生產醫 療美容、保養品及健康食品的公司,如今擁有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市場,各公司只要吃到這塊大餅的一角,就可以創造數十倍的成長。

在生技投資界素享盛名的誠信開發生技事業群總經理沈志隆說,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若通過,國內生技業的開發成本可以更降低,在台灣做完臨床, 就能直接拿到中國市場去賣。這對許多已經投入開發多年的生技業來說,確實是一項福音。

在資本市場逐漸認同生技股的情況下,今年預計掛牌的生技公司也多達十二家;除了泰博預計九月掛牌外,許多重量級大廠也將接續演出,包括統一投資、以原料藥 代工為主的台灣神隆,永豐餘集團投資、國內少數做新藥研發的太景,以及中國化學製藥集團投資、國內首家原料藥廠中化合成等,都算是生技業的重要大事。

此外, 也有不少中小型的高成長公司,例如中天集團旗下的合一、中裕,每年獲利都不錯的醫療美容保養品廠商曜亞,再加上將轉虧為盈的雙美、慕德,以及東洋投資的子 公司上海旭東海普,讓今年的生技產業,要不熱鬧都很難。

陳朝旺

現職:泰博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學歷:台大電機所醫工組博士經歷:東南科技大學副教授

泰博成功三關鍵

1.掌握上游IC與下游系統等

關鍵技術

2.研發團隊堅強,達百人以上3.從代工走向品牌,毛利率

達五成以上

2010年生技股掛牌與募資進度時間 上市、上櫃及興櫃等公司2月 美時上櫃、雙美上興櫃3月 慕德興櫃現增、彥臣送件上櫃

4月 曜亞現增

6月 慕德上櫃、佳醫現增、中裕上興櫃、合一送件上市9月 泰博上櫃、旭東海普上興櫃

10月 彥臣上櫃

11月 中化合成上櫃、台曜上市、曜亞上市、合一上市12月 神隆上市、太景申請TDR、雙美上櫃、德英上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4

記憶體 不花大錢照樣可以升級製程瑞晶是台灣記憶體廠的賺錢王

2010-05-17  今周刊





今年電子零組件什麼最缺?答案就 是記憶體。走過兩年產業低潮的DRAM廠,從今年開始翻身,興櫃市場最受矚目的記憶體廠,正是瑞晶與宜揚。靠著今年記憶體景氣大好,瑞晶、宜揚要讓獲利三 級跳,交出成立以來的第一張亮眼成績單。

撰文‧賴筱凡

揮別金融海嘯,景氣春燕飛來,跟著捎來零組件缺料潮,而今年缺最凶的,莫過於剛經歷兩年產業大幅修正的DRAM(動態存取記憶體)。

債務負擔低 獲利領先同業走進瑞晶嶄新的大廳,這裡是台灣最新的晶圓廠,也是台灣第六家DRAM廠。三年前,力晶董事長黃崇仁與日本DRAM廠爾必達社長坂本幸雄共同 為瑞晶動土剪綵;如今,瑞晶不僅成功上興櫃,今年更可望首度全年獲利,製程也將轉進四五奈米,成為台灣技術最先進、也最賺錢的DRAM廠。

然而,這一路走來,可說是舉步維艱。二○○七年,當瑞晶宣稱要成為全球最大晶圓廠時,誰也沒料到景氣寒冬會來得這麼快。時間回到去年,那時DRAM價格才 剛開始回溫,政府喊要整合DRAM產業卻是沸沸揚揚,「八月,那時真的辛苦,欠設備商的錢沒給,還有一筆銀行貸款要還。」瑞晶總經理陳正坤一想起當時的財 務壓力,只能直搖頭,幸好設備商很給面子,母公司爾必達也很幫忙,讓原本一個月結算的貨款,當月就入帳,才讓瑞晶能周轉得過來。

對比於其他DRAM廠動輒欠下數百億元,瑞晶算是好的,去年還一口氣還了一四○多億元,帳上負債只剩三八○億元,遠比其他廠還各有九百多億元、七百多億元 不等,確實好上許多。就連獲利,也是瑞晶率先在去年第三季單季由虧轉盈。

「我們有兩個爸爸,但我們絕對沒有富爸爸,去年財務最困難的時候,我們沒減產,也沒休無薪假,更不可能回頭跟爸爸伸手要錢。」因為瑞晶的兩個「爸爸」連自 身都難保,更別說是拿錢援助瑞晶。

對於DRAM這個資本密集產業而言,沒有雄厚資金就別想玩得下去,「我們財務不如人,只能想辦法做成本管控。」今年初才上任的瑞晶董事長謝再居,從力晶退 休後原本想回美國享福,卻還是被留下來。

不過,窮則變、變則通。人家說五○奈米要用銅製程,但銅製程設備就要多投資二五○億元到三百億元,「我們用鋁製程,一樣也可轉進四五奈米,資本支出只有銅 製程的三分之一。」陳正坤說,有錢有有錢的作法,但沒錢也有沒錢的辦法。

進階製程也絕不犧牲良率

雖然瑞晶的誕生,是複製華亞科模式。但瑞晶不像華亞科能有台塑這等資本雄厚的富爸爸撐腰,只能凡事自己來。「所以我們轉製程,第一個先看自有資金,有錢再 來想擴產。」謝再居不願意DRAM廠過度舉債的製程競賽重演,寧可先籌夠了錢,再考慮擴產計畫。

但製程推進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只要求兩件事,產出不能減少,工期不能延長。」面對外資評估瑞晶下半年轉進四五奈米,可能因良率問題造成產出減少,陳正 坤相當不服氣,「我們絕對跟別人不一樣。別人可能因為不同技術轉換有良率問題,造成整片晶圓報廢;但瑞晶推進製程,首要就是良率不能有問題。」瑞晶去年第 三季首度獲利,從賺兩億元,到去年第四季賺三十四億元,今年第一季營收持續成長,預估單季EPS達到一.五元的水準,遠比其他DRAM廠的獲利好上許多。 「我們就是力求產品線單純,靠規模經濟和成本管控,讓瑞晶的價值發揮到最大。」謝再居說。

如今,瑞晶下半年即將與爾必達一同轉進四五奈米,顆粒產出將增加一倍,第二座廠外觀也已完備,未來若要擴產就直接搬遷設備,逐步將瑞晶的月產能從每月八萬 片向上提升。

難怪,已有法人預估瑞晶全年EPS有四元以上的實力,將穩坐今年台灣最賺錢的DRAM廠寶座。

國內唯一Flash設計公司宜揚科技有機會賺一個股本受惠於記憶體價格大漲的公司中,還有一家最值得注意,就是在興櫃掛牌、國內唯一的NOR Flash設計公司宜揚科技。

在過去七年間,宜揚一直堅持在NOR Flash的市場,由於公司管理上軌道,即使在前兩年景氣最差的情況下,也沒有出現大幅虧損的情況,如今,遇到記憶體市場大漲價,也讓宜揚的辛苦有了代 價。

宜揚過去的代工廠,是以韓國東部(Dongbu)及中芯半導體為主,如今由於宜揚在NOR Flash市場具有指標性意義;因此,中芯特別把武漢廠的五成產能撥給宜揚,也讓宜揚在這波半導體產能缺貨中,立於不敗之地。

法人預估,NOR Flash目前嚴重缺貨,預料到明年上半年都無法紓解,因此價格也讓宜揚的獲利暴增,預估今年宜揚營收將突破百億元,全年獲利有機會超越一個股本,也讓辛 苦了七年的經營團隊,終於有了回報。 (林宏文)

謝再居

現職:瑞晶董事長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立(辛辛那提)大學電機博士經歷:力晶總經理、美國德州大學電機系副教授

陳正坤

現職:瑞晶總經理

學歷:清大材料所碩士、成大材料系經歷:力晶資深副總、南科工程師

瑞晶成功三關鍵

1.負債比重低,財務結構較健康2.下半年領先轉入45奈米製程

3.力求產品單純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6

台灣大併凱擘破局 富邦蔡家父子大罵

2010-05-27  TNM





國內有線電視史上最大併購案—台 灣大哥大併購凱擘,已悄悄破局。本刊調查,此案因卡在黨政軍條款禁令,台灣大副董事長蔡明忠提出由蔡明忠、蔡明興兄弟倆投資公司轉移持股的解套方 案,NCC同意、金管會卻打回票,凱擘因而在五月五日董事會上決議:「不賣了!」

對此,富邦蔡家父子十分不滿。日前富邦運動會上,大家長蔡 萬才大罵「小小金管會管太多」,同時間,蔡明忠也直批,黨政軍條款「荒謬!無限上綱。」

蔡明忠 小檔案

出 生:1956年

星座:金牛座

學歷: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碩士

家庭:妻子蔡陳藹玲、育有2子2女

現 職:富邦金控董事長、台北富邦銀行董事長、台灣大哥大副董事長

十五日媒體報導:「台灣大副董事長蔡明忠、凱雷董事長唐子明,近日已經在紐約 針對該合約重議交易內容,交易總金額將加碼。」原訂於六月底完成交易的台灣大併購凱擘案,看似將再創下天價。

然本刊調查,「凱擘已決定不賣 了!」一位知情人士說,併購案已形同破局。

小股東蒙鼓裡

本刊調查,蔡明忠眼見這樁併購案來不及在合約截止大限六月底前完成交 易,四月底,與凱擘商洽延長合約期限的可能性,但等得不耐煩的凱擘,不想再玩下去。

經評估後,凱擘在五月五日董事會上,做成不跟 台灣大延長合約的決定,等於宣告:「我不賣了。」並告知台灣大。

知情人士表示,蔡明忠獲悉此事後,立刻向凱擘表明:「我們之間的合約到六月 底,等董事長(台灣大董事長蔡明興)回國後,再研議其他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併購凱擘案確定生變的消息,迄今仍未公開,台灣大三十多萬小股東仍不知 情。

金管會 打回票

併購案成與否,對台灣大股價是利多還是利空,有待時間驗證,但凱擘「不賣了」,對蔡明忠而言,則 是媒體王國夢碎。本刊調查發現,導致這樁有線電視史上最大併購案破局的關鍵,並非NCC,而是金管會。

今年五十四歲的蔡明忠,從富邦集團總 裁、父親蔡萬才手上接下家業重擔,以「第二代企業家」自許。一九九七年與太電等成立台灣大哥大,並在二○○三年取得台灣大董座,自此掌控電信、金融雙事業 體。後因金控董座不得兼任,蔡明忠退居台灣大副董,董座交給弟弟蔡明興。

其實,台灣大與凱雷去年九月宣布簽約以來,可以說好事多磨。依當時 的資料,凱雷旗下凱擘的有線電視系統,經營十二家系統台、一百一十萬戶收視戶,巿占率為二二?三八%,一旦併入台灣大旗下台固媒體的系統台後,台灣大將以 近三三%市占率,躍居國內第一。

此案,不但使市場重新洗牌,讓台灣大從有線電視業者老四,翻身為龍頭,若加上台灣大電信及網路三者匯流後, 蔡明忠將是「數位王」,足以與電信一哥中華電信抗衡。

也因此,引來輿論界及公平會高度關注,「有無違反全台收視戶不得超過三分之一的托拉斯 條款?」公平會最後在去年十二月初,以高達十項附加負擔條款方式通過,包含台灣大需在收到結合決定書一年內處分其中一家有線電視系統全部股份,為順利交 易,台灣大從善如流照單全收。

轉股權 求解套

成功闖過第一關後,蔡明忠自信滿滿。去年十二月二十日的富邦馬拉松路跑 活動時,蔡明忠對本刊說:「年底可以完成。」過關,就可一統江湖。

然事情發展不如預期。台灣大的大股東富邦金控,因台北巿政府持有一五%股 權,直搗廣電三法「黨政軍條款禁令」這一大馬蜂窩,始終過不了國家傳播委員會(NCC)這一關。

NCC堅持「一股(黨政軍持股)都不行」立 場,為了讓NCC點頭,蔡明忠可說是費盡心思,好不容易抓破頭想出一道解決黨政軍持股的方案,今年四月十四日,蔡明忠與凱擘高層特地攜手到NCC進行報 告。

本刊調查,蔡明忠研擬方案是與蔡明興成立投資公司,再由台灣大將旗下系統台股權,百分之百全部移轉到這家公司,這麼一來,系統台股權就 可與台灣大脫鉤,與台北市府持股一五%的富邦金不再有瓜葛,黨政軍「零持股」。

依規劃,這家投資公司取得系統台股權後,分十二至十五年,付 錢給台灣大,同時,還簽下一項附買回條款,待黨政軍條款修法取消後,再由台灣大向投資公司買回系統台股權,也因此,台灣大財務報表可認列系統台收入。

遭質疑 恐掏空

對此,NCC原則上認為可行,要求蔡明忠必須也向台灣大、上巿公司的主管機關金管會報告,取得證期局同意才行。蔡明 忠十分興奮,趕緊向金管會說明此項腹案。

誰知,這套完美脫鉤計畫,竟在金管會踢到了大鐵板。

金管會官員擔心:「如果始終無法 完成修法、解除黨政軍條款,那麼台灣大已經移轉到投資公司的系統台股權,如何再轉回來?」如此一來,將有掏空資產、欺負小股東之嫌,因而直接表明:「無法 同意此案,就算日後正式提出申請,也會被打回票。」這下,換蔡明忠傻眼了,只得回頭請NCC暫緩審查。

金管會重挫富邦金,不只這一次。三月 中旬,金管會公布兩岸金融三法裡,夾著一條「富邦金條款」,國銀登陸僅可在「間接或直接」二擇一,也就是說,已透過海外子行富邦香港銀行「間接」參股大陸 廈門銀行的富邦金,喪失「直接」登陸機會。

找陳冲 解誤會

為此,蔡明忠四月十七日在海西論壇中,隔海抨擊金管會,指 「二選一不應溯及既往」。此言一出,惹惱金管會,指蔡明忠「發言對象與場合均有不宜,且無法達成修改法規的實質效果」,創下金管會成立六年來,以公開書面 回應金控董事長的發言首例。幾天後,蔡明忠放下身段,親自寫信給時任金管會主委陳冲,聲稱是誤會,表達「深感不安」。

如今,金管會又意外破 壞台灣大與凱擘的併購案,新仇加舊恨,讓蔡萬才有話要說。四月二十四日富邦運動會上,許久沒對外發言的蔡萬才突然開口:「小小金管會管太多。」知情人士 說:「總裁表面上是為赴大陸只能二選一;實際上,也是為了凱擘的事,只是,這件事不能在媒體上明講。」

遭限制 罵荒謬

當 天,本刊向蔡明忠詢問併購凱擘進度。他說:「我們當然希望完成,主要是受限於黨政軍條款,能否過關是主管機關的職責。」他還強調:「黨政軍(條款)荒謬, 就算是台北巿政府出清股票,也沒辦法解決,因為我們是被動被投資者,若是四大基金再一投,就變成黨政軍,無限上綱,追了N層,這個巿場是浮動的嘛、公開的 嘛。」

凱擘原本虛位以待蔡明忠,但併購案始終無進展,二、三月間,乾脆拿回主導權,如今蔡家解套方案又被金管會打回票,加上五大系統台老二 中嘉的大股東私募基金MBK,現正以二十億美元(新台幣六百四十億元),高於凱擘五百六十八億元的售價在巿場上託售,接觸的有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等買家, 身為龍頭的凱擘,因而興起不如找其他買家的念頭,也就不難理解。

回應

台灣大副發言人阮淑祥表示,不清楚凱擘的事,無 法置評。

至截稿前,凱擘未回應。

台灣大併購凱擘 功虧一簣

2009.9.16 台灣大哥大宣布以史上最高價568億元併購外資凱雷旗下系統業者凱擘,取得110萬有線電視用戶,意圖成為市場龍頭老大。

2009.9.17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緊急出動行政調查,要求台固與凱擘高階主管釐清幾項疑點,包括黨政軍應退出媒體、代理頻道數超過1/4、用戶數碰觸1/3門 檻等問題。

2009.10.19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表示,2家業者若結合,訂戶數市占率將逼近法令規定1/3上限,有違反托拉斯條款之嫌。

2009.11.9 NCC修改衛星廣播電視法修正草案,將禁止黨政軍持有媒體股權的規定,放寬為直接與間接投資不得超過10%。若修法通過,台灣大將優先受惠。

2009.11.18 台灣大旗下觀天下、鳳林、聯禾、紅樹林與永佳樂5家有線電視系統,因台北市政府間接持有其股權,遭NCC罰款。

2009.12.2 公平交易委員會有條件通過併購案。

2010.4.14 多位NCC委員表示,由於北市府握有15%富邦金股權,在黨政軍退出媒體禁令未解除前,NCC傾向暫緩同意該項合併案。

2010.4.21 NCC對台灣大旗下5家系統台罰款的決定,遭行政院訴願委員會駁回。

2010.5 併購案合約到期在即,凱擘決議不延長合約,台灣大併凱擘案面臨破局。

5大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市占率

資料來源:國家通訊 傳播委員會(2010.5.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6

台湾房市镜鉴

http://shuli.sysu.edu.cn/2010-07-09/100159618.html

杨远啸

  统计显示,台北市房价与收入所得比高达9.06倍。也就是说,年收入100万新台币(约合20万人民币)的家庭,得不吃不喝九年以上才买得起房 子。若在台北市的精华地区大安区,在豪宅的拉抬下,要买105平方米的房子,得不吃不喝工作30年,这对台湾岛内工薪阶层民众实在是沉重无比的压力。于 是,“无壳蜗牛”运动在今年的5月14日卷土重来。

  无壳蜗牛一词源于1989年台北忠孝东路街头。1987年台湾产业局标售华航土地创下天价,致使台湾房价开始狂飙,两年内涨了大约2倍。台北房 价在1989、1990年两年中,飙涨的幅度为1988年的3倍。1988年能买一层房子的钱,在1990年,只能买到1间厕所。无力购屋致使人民愤怒情 绪高涨,因而于1989年产生名为“无壳蜗牛”夜宿台北街头的活动。

  但在“无壳蜗牛”运动来年,台湾的房价却开始崩盘。在1992、1993年之后,更是进入了房价严冬,持续低迷了十几年之久。

  造成当时台湾房价高涨的原因何在?若从景气来看,台湾股市于1987年起开始扬升,直至1990年冲至台湾股市史最高点11983.50点。而 台湾房地产市场从1970年至1990年,则经历过三次明显的景气循环,其中1973年至1974年、1979年至1980年、1987年至1989年分 别是三次景气循环高峰期,而于1990年进入超过十年的低迷期。检视造成景气循环的原因,前两次高峰期是因为当时房屋供给稀少,加上油价上涨、物价膨胀引 起的“输入性通涨”,使得民众产生预期心理,保值性需求大增。

  而我所关注的第三次高峰期,当时房价高涨的原因则在于经济上的快速成长,整体金融情势失控。更关键的是,公共设施保留地的征收,造成货币供给过 多,引起地价上涨,房地产供给成本增加。加上民众所得日益提高、利率过低、游资充斥、投资管道不足、股票市场飙涨、房地产投机需求大幅增加,且当时台湾当 局“央行”所采取“缓步升值”的政策,亦使得国外热钱大量涌入,因而导致台湾房价逐渐攀升至高点。

  另在公有地的标售案上,公有地标售价格动辄溢价数成,甚至是溢价数倍,由于信息全部公开,对房市具有绝对指标性作用,会推升房价再涨的预期心 理,进而垫高房屋之兴建成本,为助涨房价的元凶。在市场买气持续热络,都会地区土地取得越趋困难的情况下,公有土地的标售案便成营造业者取得土地来源的途 径,且许多公有土地均位于精华地段,易成为个人及寿险业者竞标养地的最佳标的。每每有公有土地标售案公开标售,都会造成市场轰动。

  台湾地区公有土地的标售助涨房价造成直接关键的影响。在公开竞标下,买方容易盲目抢标,进而造成土地价值被过分高估;又或是投标人在该地周边已 取得较低价土地,策略性的故意高价抢标;再来则是藉由高价抢标拉抬自身资产的价值,这特别为拥有庞大资产的保险行业所偏好,主要是因为可长期养地,以提升 该地在资产重估后的价值。又因标售的信息全部公开透明化,一旦有土地又标售出天价行情,就会导致新的定价效应及比价效果,而周遭土地交易时会以此天价为定 位,做为比价的衡量,进而所推出之预售案会以此土地成本做为价格的依据,成为房价飙涨的凶手。

  另外台湾当局视房地产为一般的商品,当房价过度高涨时,当局认为增加供给,就可以降低价格。但不断增加供给的结果,却没有使房价降低,单是大大 增加的空屋率,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得未来在土地使用与征用上的成本更高。目前台湾各县市的空屋率险是房屋供给量过多,但价格却未见下跌,显示此并 非供需法则,而是人为因素所致。同时台湾方面视房地产为产业链之龙头,认为营造业是一切产业的火车头,带动了其它各产业的发展,因而不会也不敢打压,在政 府的掩护下,房价越来越高,领薪阶级只能望房兴叹。

  但为何台湾的房价却在上述的看似不可能下跌的情况下在1990年突然崩盘呢?这亦与台湾当局的政策有关,在群众愤怒的反应下,台湾当局方面不得 不设法解决。1989年2月,台湾当局中央银行使出杀手锏,央行将当时的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率由23%调整到27%,同时限制了商业银行对于不动产市 场的放款方式,进行了选择性的信用管制。由于不动产市场为现金调度十分频繁,在此政策下货币供给大幅紧缩,导致资金调度不易,因而直接导致了房市的直接崩 盘。直到数年后台湾当局决定刺激房市,将基本放款利率调降外加其它配套政策,房市才渐渐回温。

  由台湾经验可见,政府对房价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房子本应是人们生活之必须,政府不应在房市上让市场放任自由,使人民在购屋上有无力感。以德国为 例,据统计,在金融海啸爆发之前,德国物价平均每年涨幅2%,而房价每年只上涨1%,若扣掉通货膨胀,德国房价实际以每年1%的速度在缩水。为何德国房价 持稳定状态?因为政府视房屋与教育一样,都是社会福利的一环,是人民的基本需求,所以他们不将房地产视为推动经济成长的主要产业,这是否应该是政府处理房 市之应当态度?

  作者系台湾大学政治系应届毕业生,目前在财新传媒进行暑期实践

郭台銘動肝火 台灣千億投資喊卡

2010-7-29 TNM





上週三(七月二十一日),郭台銘 身旁財務大臣、鴻海總財務長黃秋蓮召開臨時記者會,投下震撼彈,表示鴻海將暫緩在台投資。根據本刊了解,外界批評鴻海集團是「血汗工廠」「台灣之恥」,郭 台銘大動肝火,只是導火線;其實,馬政府上任後,郭台銘一頭熱想回台投資,未料理想與現實差距太大,讓郭台銘不得不緊急踩煞車。

本刊調查,鴻海台灣投資計畫喊卡,首當其衝受影響的,就是原訂七月動土的土城綠能中心,以及「賽博數碼」在台中、高雄緊鑼密鼓的設點計畫,初步估計,暫緩投資金額將達千億元,影響萬人就業機會。

郭台銘 小檔案

現職:鴻海集團董事

年齡:60歲

家庭:與亡妻林淑如育有2子女;續絃曾馨瑩,育有1女

學歷:中國海專

事業:1974年創立鴻海精密工業,2001年成為台灣第一大製造業,如今已是全球電子產品代工龍頭;旗下有7家台、港掛牌公司,2009年營收逾2兆元。

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喧騰一時,郭台銘緊急出面危機處理,風波才止歇,未料二週前,鴻海爆員工上酒店報公帳的「酒店文化」;加上奇美電南海廠發生實習生跳樓事件,被大陸媒體以富士康十三跳形容,踩到郭台銘痛腳。
 




建立SOP 從台灣複製伺候竹科新貴的成功經驗 佑生讓上海產婦體驗豪華月子


2010-8-2  TWM





一輩子只「生」一次,讓上海女人這二、三年來越來越懂得善待自己,流行到「月子會所」坐月子。佑生如何搭上這波新風潮,將台灣月子中心的整套服務,引進上海發揚光大?

撰文‧林孟儀

這二、三年,具經濟基礎的白領八○後(一九八○年後出生)中國女性,流行到專業的「月子會所」坐月子,光大上海地區就出現了十多家月子會所。

商機驅使下,台灣相關業者、大醫院的婦產科醫生,紛紛投石問路,準備西進!目前上海地區就有兩家:喜洋洋和佑生,前者幕後金主為台灣婦產科醫生,後者主要股東和團隊來自竹北知名的佑康月子中心。

坐月子中心設在五星級飯店後發先至的佑生,去年九月三十五間房的徐匯店才開幕,預約就已滿到今年底;緊接著有六十六間房的普陀區店,即將在七月底開張。佑生如何掌握月子會所這門方興未艾的生意呢?

熱鬧程度可比台北忠孝東路的上海徐匯區,佑生就隱身在華美達新園酒店十三樓。電梯門一開,有駐衛警和門禁管理把關,內部裝潢時尚雅致。再來到普陀區,附屬五星級明捷萬麗酒店的高級出租公寓,佑生占了三層樓;時尚的大廳、樓中樓套房,宛如精品旅館,很難相信這裡是月子會所。

沒 錯,上海高檔的月子會所都開在飯店裡,佑生總經理曾曉萍解釋,中國這幾年為了奧運和世博,飯店如雨後春筍般興建,而月子會所需要配有衛浴的標準套房,剛好 可以去化飯店和地產開發商多餘的空間。「消費者的心理是:『我在五星級飯店坐月子!』上海人很愛面子的。」曾曉萍笑說,這樣的組合,是三方各取所需的結 果。普陀店就是新加坡開發商邀請進駐的,嬰兒室、游泳池等,完全配合佑生需求裝修。

不過,佑生二個會所每月租金各要新台幣二百萬元,並不便 宜,幸好人力成本只要八十萬元;算一算,單店成本只略低於台灣每月經營成本三百萬元。她提到,台灣人事成本高,約占二百萬元,一位台灣護士的薪水,可抵 七、八位當地護士。幸而佑生收費約三到五萬人民幣,單日收費一四五○元人民幣,比台灣貴,依然很有獲利空間。

比裝潢、比硬體,砸錢就有;比軟體,台灣人的服務標準,極具競爭優勢。

有SOP才能快速複製

「我發現拿台灣五成的實力,真的只要施力五分,這邊的媽媽就很滿意。來中國開月子中心,只會成功不會失敗!」親切爽朗的曾曉萍突然大膽表示。她曾是竹北兩大頂級月子中心惠生和佑康的創辦人之一,去年帶著佑康的團隊和經驗,到上海找商機。

上海當地的月子會所,喜歡找知名醫生站台,但實際照顧產婦的「月嫂」,往往只是幫傭打掃的「阿姨」,不具護理專業、對月子照料的知識也欠缺標準化;產婦只能碰運氣,看遇到什麼樣的月嫂。

所 以,曾曉萍將佑康在台灣服務竹科新貴的經驗複製到上海:除了六位直系親屬,其餘訪客都不能進房探視,且只能在育嬰室隔著玻璃看寶寶;育嬰室二十四小時不拉 窗簾,不怕家長隨時監看。另外,室內的感染控制採取高標準,護理人員要接觸嬰兒,必須消毒雙手。而佑康在台灣已獲得國際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認證,「服務產業的SOP等於ISO,表示我們有複製的能力!」曾曉萍說。

這些服務超乎上海產婦們的預期,儘管不做廣告,醫生、律師、企業白領客層都自動口耳相傳、營造口碑。不過,入鄉得隨俗,上海人不喜歡吃麻油雞,而且產婦們連上完廁所,也會請護理人員來幫忙擦屁股!畢竟她們認為花了錢,就是來被伺候的。

竹北佑康一年營收台幣五、六千萬元,毛利三成,稅後純益一千二百萬元。在上海,佑生資本額人民幣一千萬元,雖一床難求,但前半年都得看虧。「別先看獲利,要先看媽媽的需求,只要把每位上門的媽媽月子做好,自然會有盈餘。」曾曉萍堅信。

為 了想讓更多人體驗佑生的專業服務,曾曉萍大膽採用先體驗再付費,免訂金、前金的特殊戰略,甚至還祭出入住後三天內不滿意免費無償退房口號,讓人為她捏一把 冷汗。「坐完月子,最後不付錢沒關係啊!只要媽媽們還是很讚賞我們,總比硬跟她收費,但從此不肯介紹朋友來還好吧?」她不以為意。

新穎的服務模式,讓成立一年多的佑生快速闖出一片天,目前來談加盟的案子就有十二件,最遠來自四川。但上海月子會所的倒閉率高達三成,消費者挑剔刁鑽,一個負面評價,就足以讓月子會所倒閉。

在這個如履薄冰的新興市場,已搶得先機的台商,仍得靠專業服務才能勝出!

佑生 Profile

總經理:曾曉萍(中)

中國成立時間:2009年9月店數:上海 徐匯區嘉匯店、普陀區品尊店共二家

佑生成功心法

1.大膽祭出先體驗後付費的行銷策略,吸引消費者上門2.不看商機,先看需求,把上門的產婦月子做好,盈餘和口碑隨之而來3.將服務竹科新貴的最高標準SOP,全數複製到中國,高於消費者期待




「瘋台灣」主持人Janet:買超過3000元的東西就要考慮 一手賺錢一手記帳 30歲身價千萬

2010-8-2  TWm





外表看似光鮮亮麗的知名旅遊節目主持人Janet謝怡芬,實際上個性勤儉,不追求物質享受,靠著存錢、記帳與匯率換算法抑制消費,把閒錢用在投資自己,才30歲就已身價千萬元,堪稱御財有術的小富婆代表人物。

撰文‧蘇鵬元

螢光幕上,Discovery頻道﹁瘋台灣﹂節目主持人Janet︵謝怡芬︶總是給大家健康陽光的形象,曾去過四十多個國家,幾乎時時刻刻都在旅遊的她,只要講起旅遊,話匣子就停不住,而她第一次感受到錢的重要性,竟也和旅遊有關。

籌措旅費

賣小餅乾、洗車樣樣來

在美國長大的Janet,從小就懂得靠自己籌措旅費。十六歲那年,她申請到厄瓜多的海外志工服務,對高中生來說,這筆旅費並非小數目,為了能夠成行,Janet用盡各種方法籌錢,包括賣自製餅乾給鄰居朋友、寫信向老師、企業募款等等。

就在想破頭之際,她靈機一動,先到加油站詢問能不能免費用水,然後在入口處設立洗車服務處,接著請最漂亮的朋友高高舉起牌子,打出﹁免費洗車﹂的宣傳。

免費招數果然奏效,吸引一堆車主上門,她和朋友會在洗完車後,很有心機地向對方說:﹁剛剛那個開賓士的好小氣喔,才給這麼一點小費﹂,聽到小女生的天真抱怨,不少車主真的浪漫加碼。最後,這個純收小費的小生意,在扣掉請朋友吃飯的費用後,順利籌到五百美元旅費。

類似上述想盡辦法籌措旅費的情節,不斷在她的人生當中發生。

像是在法國當家庭保母、在阿根廷街頭當街頭藝人等,這樣多彩多姿的經歷,不只增加人生經驗,也讓她了解到賺錢是多麼不容易。

正因一分一毫得之不易,Janet拿到薪水後,第一件事就是把一半的錢存起來。對她來說,出社會初期,累積本錢很重要,唯有累積一定的金額,才可以拿錢去投資,以增加更多財富。

所以,Janet說,﹁賺五萬元的時候,至少要先存兩萬五千元。﹂

克制消費

超過一百美元就是很貴的商品雖然螢幕上光鮮亮麗,但周圍的人談起對Janet的印象,總是節儉。助理Jennifer就說,Janet購物都深思熟慮,甚至不主動去逛街。

經 紀人李景白也有很深刻的印象,Janet三年前意外接下﹁瘋台灣﹂的主持棒時,當時她從美國來台發展一段時間,仍未有明確方向,原本已經打算回美國,衣服 也已打包上了船運,在預算有限下,治裝費頂多只能買地攤貨,不過Janet也買得非常高興。﹁不會一定要穿名牌﹂,是經紀人留下的第一印象。Janet自 己也提到這點,﹁如果高中時可以穿十美元的T恤、三十美元的牛仔褲,為什麼現在不行?﹂為什麼會這麼省?Janet說,都是因為父母親不在乎物質生活,父 母親沒給,小孩自然不會想要,﹁我的衣服都是姊姊給我表姊,我表姊再給我﹂。

除了對物質要求不高,Janet還自創一套匯率換算法,用來克制衝動性消費,而這方法是從過去在美國的生活經驗而來。

她 認為超過一百美元的商品,就是很貴的商品,而一百美元大約是新台幣三千元,所以只要買超過三千元的商品,Janet就會考慮再三;同樣的道理,當她去馬來 西亞出外景的時候,由於一元的馬來西亞幣約等於新台幣十元,所以只要商品超過三百元馬來西亞幣,Janet內心就會掙扎許久。

Janet回 想買超過三千元的東西,不是打折過的衣服,就是為了工作走秀的時尚精品,她目前手上的皮夾,是從大學畢業後用到現在,一用就是九年。翻開Janet的皮 夾,裡頭現金不到一千元,﹁出來拍外景時,吃的、用的都是公司付錢,自己花不了多少錢。﹂Janet笑笑地說。

除了在消費前運用匯率換算法思考外,從高中到大學時期,Janet也養成記帳習慣,而這個記帳習慣則是受父親影響。

在 美國的時候,父母給她一張信用卡,雖然不會限制花費,但要求必須留下每一筆簽帳單,﹁以前我都要把每一張簽帳單給我爸爸看,因為他都會逐項打勾,一個一個 check(檢查確認)﹂。耳濡目染下,Janet從高中時代,就養成記帳習慣,就讀麻省理工學院的時候,因為當時一年學費就要四萬美元,除了申請獎學 金,剩下的就只能辦助學貸款。

Janet會利用學校發的學生簽帳卡,先把錢存進戶頭,再在校園內簽帳消費,然後每個月確認消費金額,只要這個月超過一百五十美元,下個月就少花一點。

製造機會

投資所屬公司替自己加值

出社會之後,Janet並未停止記帳習慣,只要每個月消費接近一萬元,就會節制消費。

來台工作後,她與室友在台北市合租房子,仍然會在付完房租、水電費後,馬上記帳,並每隔四個月將手寫的記帳本輸入電腦Excel檔案,將費用區分為水費、電費、房租等欄目,每筆帳目都一清二楚。

不過,講起檢查帳務,Janet比起爸爸的功力,可謂自嘆弗如。

最近就發生這樣的事,Janet在網路上買東西,用美國的信用卡付款,因為是網路購物,台灣這邊沒法立刻拿到實體收據,Janet就忘了跟爸爸講。

不 久,她就會接到電話,﹁我爸爸就會生氣,會說﹃Janet,你是不是花了三塊九毛九︵美元︶買了一個iPhone的配備?﹄﹂Janet的存富之路,除了 控制消費、存錢之外,也會把剩下的錢,投資到自己工作的公司︵動能意像製作︶,對她來說,﹁這是一個investment︵投資︶,不是利息的那種 investment,而是invest︵投資︶在我自己﹂,Janet說。

這些錢暫時用不到,而公司可以因此製作更好的節目,讓 Janet有發揮空間,如果公司把節目拓展到更多國家,讓更多人認識Janet,代言、主持機會就有可能因此找上門。經紀人李景白就表示,公司和 Janet已有共識,除了模特兒、主持人工作外,年初Janet已經出版一本旅遊書,預計未來也將安排音樂演奏的工作,讓Janet練了二十年的小提琴技 藝讓大家知道。

靠著多年努力賺錢與存錢,Janet已經晉升為千萬元小富婆,在累積一定財富後,她也認為應該要開始投資,所以從去年開始投 資基金,在一位醫師朋友的建議下,她買了一支科技型基金與指數型基金︵ETF︶,不過談起選基金的方法,她顯得很保守,﹁我不要每天看基金,我不希望情緒 跟著它上上下下。﹂訪問過程中,Janet一直說,對她而言,金錢並不重要。她認為,金錢只是達成目標的踏腳石。她以一個畫面形容,﹁錢只是一個鋪在地 上,讓我走到我想要去的地方的踏腳石,如果目標是一間房子,可能要鋪多一點錢才可以走到那裡。﹂問起Janet現在的目標?她說,很想在台灣買一間房 子,﹁我覺得房子就像談戀愛一樣,你一看到它,你喜歡,就是買。﹂Jaent認為,房子是一個比較長期的投資,除了投資,還可以自住,若是租人還有一份租 金收入。而且房子是高槓桿投資,只要拿部分本金,剩下的辦房貸,當房價上漲一點,投資報酬率就會很高。

在台北市中心、離捷運走路五分鐘以內、有公園、三十坪左右、附停車位、一坪七十萬元以內,是Janet夢想房屋的幾個條件,Janet希望能夠很快找到好房子。

現在的Janet,工作之外的時間,就是安排旅遊,她興奮地對我們說,今年她打算去東加,為自己的足跡再添一個國家。

Janet(謝怡芬)

出生:1980年

現職:Discovery頻道「瘋台灣」主持人

學歷:麻省理工學院

經歷:職業模特兒、專業急救人員

理財資歷:2年

資產配置:基金、存款、投資任職的公司股票

Janet御財 5心法

1. 開闢財源

作法:想盡辦法賺錢

為了籌措去厄瓜多當志工的費用,Janet利用賣餅乾、寫信給企業募款、洗車等籌錢;在阿根廷接受馬戲團訓練時(左圖),也順道當起街頭藝人賺錢。

2. 存錢

作法:賺錢存一半

不管賺錢多寡,一定要求自己將二分之一

3. 購物前先思考

作法:善用匯率換算

只要超過100美元(約新台幣3000元)的消費都經過考慮、確認是需要的物品才購買,而物品也珍惜使用。例如手上的皮夾(左圖)已經用了9年。的所得直接存入戶頭。

4. 控制消費

作法:規律記帳

在賺錢初期,每筆消費都記帳(上圖),把月消費控制在一萬元,接近消費上限時減少支出。

5. 投資自己

作法:投資所屬公司

扣掉儲蓄與消費,將多餘資金投資自己工作的公司,讓公司為自己量身製作節目、出書,增加曝光度。例如最近公司就打算為Janet安排小提琴演奏的工作。




藉機翻盤 台灣索尼愛立信總經理 葉順發

2010-8-5  TNm





手機業界風起雲湧,操盤手總如走馬燈般變換,唯有葉順發一人獨撐台灣索尼愛立信,一守10年。

Ericsson在台曾經創下6成市占,2001年結合Sony後,磨合不良,沒有新品推出,市占跌到僅剩3%,差點被踢出台灣。

葉順發用磨功穩住基本盤,從通路下手,設立旗艦店、掛招店強化品牌。撐過磨合期,挾二大品牌優勢,陸續強打照相手機、音樂手機,結合天王歌手王力宏造勢,總算由黑翻紅,重返第二名。

哇係豬哥亮,甲你共今晚哪道菜尚好吃…」一頭白髮、手機業界人稱「發哥」的台灣索尼愛立信總經理葉順發,在經銷商家庭日大會上豁出去,扮成豬哥亮,噘起嘴巴,娛樂現場的老闆們。由於他長期跑在第一線,跟許多經銷商老闆相熟,現場笑聲不斷。

品牌合併 陷困境

目前,Sony Ericsson的全球市占率名列第五,但葉順發卻帶領索尼愛立信衝上台灣第二大手機品牌,二○○九年,索尼愛立信在台灣市占率為二三.八%,僅次於NOKIA的三一.二%,是十五到二十九歲年輕族群最愛的手機。

葉順發身段柔軟,正因為他的事業曾經登上雲端,卻也曾重重摔到谷底。在一九九九年台灣易利信時代,他是手機部門的最高主管,而二○○一年十月Sony與Ericsson合併後,卻是惡夢的開始,市占從六○%如溜滑梯般跌到三%以下。

合併前,Ericsson不論在台灣或全球,與NOKIA、Motorola分占手機市場前三大,華人地區採用藝人劉德華、金城武代言極為成功;而 Sony的跨國品牌與行銷奧援,更是其他品牌望塵莫及。這二大品牌的合併,讓同業深恐以後將是Sony Ericsson獨大,簡直可以躺著賺。

沒想到,這卻是一連串困境的開始。合併前,台灣Ericsson曾有過月市占率超過六○%的風光歲月,一支T28靠著金城武代言加持,在台灣大賣超過六十萬支,卻因為零件問題,使用半年後頻傳當機,消費者怨聲載道,紛紛退貨。

放下身段 攻通路

當時剛「扶正」成為台灣索尼愛立信總經理的葉順發,左手忙著滅火,右手安撫通路商,事件好不容易平息,回頭又發現Sony Ericsson產品出現空窗、二年完全沒有手機可以拿出來賣,全球業績狂瀉,台灣市占率也一路下滑至不到三%,從前三名瞬間跌出十名之外。當時 NOKIA、Motorola站穩老大,OKWAP、三星這些「昔日敗將」也迅速追上來,壓得葉順發喘不過氣。

手上無牌可發,葉順發連賭上一把的籌碼都沒有,只好緊抓通路,像個基層業務員一樣天天守住經銷商,就怕流失任何機會。「當時發哥天天跟Bruce(通路商 神腦國際執行副總邱致忠)照三餐打電話。Bruce一早進公司,發哥電話就到,我們都笑稱他們倆通電話的次數比跟老婆還多。」業界人士回憶:「要不是發哥 這樣放下身段、死纏爛打,Sony Ericsson根本沒有產品,市占率不可能還有三%,早該變成○%被踢出台灣了。」

「那時為一張訂單,從早上十一點守到晚上十點慢慢磨,就是不想讓別的品牌趁虛而入。」葉順發搖頭:「通路商沒有在我最困難的時候遺棄我,總還看交情給個幾張單…」

授掛招店 首賣權

靠交情不能撐多久,既然總部缺乏支援,葉順發只好咬牙自己做。Sony跟Ericsson結合,新品牌卻沒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他決定從通路下手,成 立旗艦店,並跟全台通訊行合作「掛招店」──讓通訊行成為特約經銷商,高掛Sony Ericsson招牌來打響這個新品牌。

但此舉在業界並不被看好,因為同業Motorola曾在東區黃金地段設立旗艦店,其他品牌也成立過掛招店,但效果都不顯著。大家都等著看Sony Ericsson要如何靠著這些老招數起死回生。

別人只是將品牌掛在店頭,葉順發不同,為讓掛招店對Sony Ericsson產生忠誠度,他讓掛招店有新款的獨家首賣權,其次,還提供提供消費者軟體升級、維修等服務。業績優異,他不吝嗇贈送手機、免費招待店家全家旅遊;業績不好,則逐年淘汰。

他又花了二年的時間觀察與調查地段,最後在西門町的獅子林成立旗艦店:「這裡雖不是西門町心臟地區,但租金也相對便宜,可以撐比較久。旁邊有電影院,觀眾等電影開場時可進來殺時間。」這個策略果然奏效,旗艦店第一年就獲利。

推高階機 虧轉盈

苦撐二年,直到二○○三年推出直立式的手機T610,創下三小時賣出三百支的紀錄,讓Sony Ericsson終於轉虧為盈。以此訂出二大主力產品線:照相手機與音樂手機。

易立信時代的T68,是全球第一個外接數位相機的手機,待Sony Ericsson合併後,結合Sony的Cyber-shot技術,又開啟照相手機風潮。二○○四年,同業還在推三十萬畫素的照相手機,索尼愛立信就推出 一百三十萬畫素的S700i;隔年,同業在像素上窮追猛趕,索尼愛立信轉而延續Sony的強項Walkman,正巧搭上手機聽MP3的風潮,重回市占第三 的寶座。

二○○五年,索尼愛立信找上屬新力音樂的王力宏擔任產品代言人,並結合當年他發行的專輯《蓋世英雄》作宣傳,廣告、MV、演唱會大舉拉抬品牌聲勢,一年內 在台市占率成長一倍衝破二○%,坐二望一僅次於NOKIA。原本不喜公開曝光的葉順發,因為這一仗打得漂亮,也在媒體上頻頻露臉。

「這不是我的本性,但我願意改變。」一路走來,葉順發都是這樣挑戰自己。他原本只是個宅男工程師,大學畢業後,進入ALCATEL阿爾卡特(原ITT,美 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擔任軍方通信設備測試工程師,工作就是在公司測試、出差、到基地測試,他說:「整天只要跟機器溝通就好,反正我本來就很木訥,不喜歡 接觸陌生人。」

拚衝業務 改個性

後來,到了西門子當應用工程師,他跟著當業務的大學同學出門應對客戶:「那時我就覺得業務真好,下訂領一筆,結案又領一筆,剩下的苦工全是我做。」他決定改變自己的個性:「如果我不改變,一輩子就這樣苦哈哈。改變當然會遇上挫敗,但沒有挫敗過的人生,要成功也很難。」

葉順發鼓起勇氣,苦練英文,雖然競爭對手都是從國外回來的碩士,他卻毫無畏懼,憑著工程基礎,拿下了當時電信局(今中華電信)的訂單,一路從通用、北電、阿爾卡特、易利信到索尼愛立信,由工程師做到總經理,是不折不扣的電信業沙場老將。

這十年,手機業物換星移 ,台灣Motorola換了五任總經理,台灣NOKIA也換了四任,只有葉順發坐穩位置,還因台灣的成功經驗受到英國總部表揚。

父親影響 學工科

葉順發的父親是鐵路局的技工,家中有五個孩子,他排行老四,家境只能勉強溫飽。但父親給他的影響很大:「我爸很能幹,從屋子到水電到所有機械,他都會修,站在他旁邊,只會覺得自己手很不巧,什麼機器都不會修。」

但大學選填志願時,他還是選了工科,後來竟成為整天跟機器打交道的工程師。原本個性木訥,卻強迫自己去學著當業務,也一路當上了總經理。

「如果個性是風,逆著風走遇上的不見得全都是壞事哪。」葉順發說。那天,我跟著他在西門町走走逛逛,總戲稱自己是LKK的葉順發,眼睛卻比我利,很快就在攤子上看出最新流行的玩意。我心想,手機界最資深的總經理,卻做得了最年輕的品牌,果然不是浪得虛名。

後記

˙葉順發大學時正是民歌極盛期,他自稱是宅男,整天只在宿舍看書、自彈自唱。

˙葉順發的妻子是電信同業,當時因為業內陽盛陰衰,追求者眾多,在AT&T工作時被外派出國,有人用情書情話綿綿,有人用越洋電話窮追猛打,但害 羞的葉順發只寄上一整捲自彈自唱的錄音帶,沒想到女孩天天聽著歌想家、流眼淚,進而思念起男孩,回國之後,2人果然結為連理。

˙以逸代勞,雖然跟葉順發跑業務的風格不符,不過,我想,大概這也算是第一代宅男出頭天的故事吧。 葉順發小檔案

生日:1958年5月18日

學歷:輔仁大學電子工程系

經歷:阿爾卡特測試工程師、北方電訊經理、台灣易利信副總經理、索尼愛立信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婚姻:已婚、1子1女

最喜歡:唱歌、晨泳

最討厭:缺貨

經營哲學:充分授權,騎著千里馬絕對比自己跑快。




台灣最大地主 宏泰林家接班大戲

2010-8-9 TCM




群益證券,以一百三十五億元的價碼買下金鼎證券,市占率將從本土券商第八名一躍至第四名,震撼國內金融圈。

外界將這起購併案,視為群益證董事長陳田文的一大勝利,然而真正主導整起購併案的藏鏡人,是林堉璘三子林鴻南。

第一幕:兄長外放,老三出線 低調深得父心,千億江山大權在握

平日極為低調的林鴻南,在這場證券購併案中,不僅解決了辜家二少辜仲與商場老將張平沼苦戰五年的股權爭霸戰,但他真正瞄準的,卻是一場全台最大地主——宏泰集團董事長林堉璘接班人一統千億帝國(土地價值)的關鍵布局。

目前四十三歲的林鴻南,擔任宏泰集團母體事業——宏泰建設總經理。宏泰集團的代表作,就是位在台北市仁愛路的億元豪宅「帝寶」。帝寶成了台灣豪宅的代名詞,無人能及,林堉璘自己為家族在帝寶所留的房子就超過十二戶,堪稱擁有最多帝寶的家族。

今年三月,《富比世》(Forbes)雜誌的全球富豪榜,台灣有十八位十億美元以上身價的富豪入榜,林堉璘以二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百四十億元)身價,位居台灣第六。

但是,這恐怕還小看了林堉璘的身價。

林堉璘掌握的土地,光是台北市信義計畫區、民生敦北路段、大直、士林及淡水等共七萬多坪土地,價值高達一千二百億元,堪稱是全台最大地主,隨著近幾年台灣房地產價值狂飆,林堉璘的財富實力被喻為台灣的隱形首富。

今年七十四歲的林堉璘,擁有三房太太,共有五子四女,大房為他生下三個兒子,而排行老三的林鴻南,能成為這個全台最大地主檯面上最有力的接班人,得從他的個性與作風談起。

原本林堉璘最看好的嫡長子林鴻彬,和父親在婚姻上有不同想法,最後娶進明星太太王菁菁,但在接班路上受到影響,被外派新加坡,直到去年一月才回台擔任宏泰 人壽董事。二子林鴻熙原本被父親賦予創辦金融事業重任,但他參與籌設的安泰銀行,在他管理期間,卻因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大賠,而被派往大陸。

身為三太子的林鴻南,能成為林堉璘最為倚重的接班人選,正因他最了解父親。

過去一年,與林鴻南有密切合作的華生國際董事長胡定吾觀察,林鴻南非常低調,「很少看到年輕人這樣,刻意避開出風頭的事。很多場合都會注意周圍有沒有媒體。」

第二幕:管建設大姊夫退出 外界傳遭林鴻南逼走,雙方否認

就連此次群益併金鼎,他的角色都未浮出檯面。林鴻南維持低調的個性,正符合林堉璘的行事作風,讓他更得到林堉璘的信任。宏泰集團建設事業幾乎都授權給林鴻南,買地、開發、房地產轉投資多由林鴻南決定,接班態勢明顯。

然而,林鴻南在接班上最大的挑戰,就是缺乏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讓林堉璘的宏泰集團,在台灣豪宅歷史上站有不可取代地位的「帝寶」,是由林堉璘的大女婿,宏盛建設前董事長許東隆所規畫推出。但是三年前,許東隆突然以「個人生涯規畫與家庭因素」離開了宏泰集團,難免引人聯想。

外界多認為是林鴻南逼走許東隆,雖然雙方都否認此說法,但這也凸顯林鴻南個性另一特點:掌控事業版圖企圖心強烈。

現在的群益證券,正是如此。

第三幕:管金融二姊夫失權 挾優勢股權,跳過自家人談購併

過去五年來,由林堉璘二女婿陳田文所掌舵的群益證券,在市場上年年喊賣,但後來林堉璘為了疼惜二女兒林碧蕙,決定不再堅持出售。

既然群益不賣,當建設事業版圖已一把抓後,林鴻南自然而然也將群益視為宏泰集團金融版圖下,歸他掌管的事業之一。

去年八月,開發金委託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研究如何處理金鼎證券。摩根士丹利提出三套劇本,第三套劇本就是尋找另外一家券商,吃下金鼎證。當時鎖定的對象,就是去年五月競標台証證失利的群益。

表面上,林堉璘二女婿陳田文是群益證董事長,但陳田文所能掌控的群益持股不到五%。擔任群益董事的林鴻南能掌控的股權逼近四成,在群益證董事會的十八席董監事中,宏泰林家掌控近三分之二,陳田文能影響的只有兩至三席。這代表,林鴻南才是群益背後真正主導者。

一位張平沼身邊人士透露,「林鴻南主導整件事,陳田文從頭到尾根本沒直接參與。」

去年九月,林鴻南帶著宏泰老臣,曾當過宏泰證券總經理,現任群益證副董事長劉敬村,親自拜訪張平沼。

雙方經過十多次商談,張平沼提出金鼎證是他一輩子心血,不願放棄這塊招牌。林鴻南也爽快答應留下金鼎的名字,願將合併後新公司改名「群益金鼎證」,甚至讓張平沼兒子張元銘擔任副董事長。

有一次,林堉璘下班時發現,林鴻南還在跟幕僚開會,一問之下才發現是在討論群益併金鼎的案子,林堉璘對林鴻南表達關心,意思是提醒他,花這麼多時間在金融事業上,房地產的事情也要顧一下吧!

第四幕:儲君力拚金融成績 透過政商運作,試圖買回安泰銀

從這可以看出過去一年,林鴻南對金融事業花的心血,甚至是宏泰已賣出經營權的安泰銀行,林鴻南都計畫拿回主導權。

三年前,宏泰林家就將安泰銀行經營權賣給私募基金隆力集團(The Longreach Group),宏泰林家仍持有安泰銀兩成股權。隆力以每股九‧五元,向兆豐金等五家銀行聯貸,投入二百三十億元入主安泰銀,減資之後每股成本上升至二十一 元。 隆力、聯貸銀行與宏泰集團,三方間有協議,如果隆力在五家銀行抵押的股票被迫賣出,宏泰集團可以優先承購。

今年初,安泰銀股價在十元上下徘徊,隆力集團面臨抵押資金不足,股票恐有斷頭風險,當時安泰銀董事長丁予康為了此事,頻頻奔走各銀行協調。就是因為林鴻南 透過政商關係運作,要求兆豐金等五家聯貸銀行不要讓隆力集團資金展延,希望聯貸銀行低價賣出股票,讓宏泰集團低價買回。

據了解,當時資金展延的最後期限是今年五月底,為此,隆力總裁齊百邁(Mark Zoltan Chiba)四月底來台,積極在媒體曝光,強調隆力擴大投資安泰銀的決心與實力,同時宣布安泰銀在隆力入主後第一季營運成績轉虧為盈,讓五家聯貸銀行放 心,以逐退林鴻南勢力進逼。

林鴻南不僅左攻安泰銀,更右搶群益證主導權。

今年群益證董監事改選前,已握有絕對股權優勢的林鴻南,仍積極蒐購群益委託書,金融圈即傳聞此舉最大影響在會減少陳田文席次。

一位曾經同時接過陳田文與林鴻南尋求委託書支持的人士指出,「原本雙方各自徵求委託書,還打算要公開記名投票,雙方劍拔弩張。但是在股東會前夕,卻突然又來電話,說改成不記名投票,看來雙方在某些事上達成共識了。」

這位人士指出,「這個共識,應該就是群益合併金鼎案。」

在強勢的林鴻南積極介入下,由於陳田文持股比率極低,也較無財力加碼群益股權,只能由小舅子林鴻南主導他創辦的事業。

一旦群益併金鼎通過,金鼎股東可拿到相當於五‧五元價值的群益證持股,若以目前群益股價約十五元左右換算,稀釋比率約三五%,這將使得陳田文持股比率更加減少。陳田文身上,似乎隱約可看到三年前許東隆離開宏盛的影子。

下一幕…… 最失敗事業若變金雞母,有益登基

一位認識林鴻南十多年的營建業人士說,林鴻南與父親最大個性差異,父親四海、豪爽;兒子低調、謹慎,對數字很敏感。

在房地產事業上,精於計算的林鴻南可能永遠都無法超越林堉璘海派個性培養出的選地、買地、養地功力,和全台最大地主的成就。但在宏泰集團過去經營最不力的金融事業,卻是他將集團過去最失敗事業,扭轉為金雞母,甚至超越父親的機會。

這正是林鴻南願意購併金鼎證,這個辜仲眼中的燙手山芋的重要原因之一。

群益證董事魏永篤說,在董事會上,林鴻南認為群益併金鼎最大效益是增加市占,群益經紀業務能從第八到第四;與ECFA無關,他很有信心未來群益的目標是坐四望三,再往前進。

「國內前三名的券商,元大、凱基、富邦都不可能拿出來賣。」一位與林鴻南熟識的投資銀行人士指出,林鴻南為什麼要買金鼎?當然是未來要拿出來賣的!

「你想想,現在市場上去哪找市占率超過六%的券商?未來群益會值多少錢?」

去年五月,凱基證為了搶下經紀市占率四‧五%的台証證,付出的價格是股價淨值比的一‧四八倍。

現在,林鴻南為經紀市占率一‧九%的金鼎證付出一‧三倍股價淨值比代價,換來的是市占率六‧一%的第四大券商,「未來群益證出售價格,可能衝上一‧六倍股價淨值比。」這位投資銀行人士說。

這正是林鴻南的算盤:當群益證長得越大,賣相就越佳。林鴻南能否扭轉宏泰集團經營不佳的金融版圖,超越父親的期望,群益併金鼎這一步,將是他坐穩林堉璘接班人寶座,儲君登基的最大考驗。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