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5 AppleDaily
昨日問題,由 87年 10月股災至今,新世界發展( 017)的股價升幅是: 1 0.5倍以下; 2 0.5至 3倍; 3 3倍以上?答案是 1。
■ 87年美國股市引發全球股市災難, 10月 27日,生指數低見 1980(只不過在此前 12個交易日,
指創 3969),屍骸遍野。 17年下來,
指升至 13719,升幅高達 5.9倍,當年低位投下 10萬元,今日變成 69萬元,未計股息收入。
■中大型地產股中, 17年來升幅最大的是基地產( 012),由 2.57元升至 34.70元,升幅 12.5倍;李兆基稱王,薑始終是老的辣。
新鴻基地產( 016)升 946%,長江實業( 001)升 945%,以 1個百分點之微,「屈居」第 3。新地昨升 0.50元,長實昨跌 0.25元,若非這一兩個價位的變化,以前日收市價計算,則長實升幅 949%,較新地的升幅 939%為大,在三甲中排第 2。 17年下來,地的盈利由 6.04億元增至 18.60億元;新地由 18.35億元增至 55.49億元;長實盈利由 15.81億元增至 123.80億元。全部都交出成績表。
■在名牌大型地產股中, 87年 10月股災至今,新世界發展與合和實業( 054)升幅同是 39%(均經股本變化 adjusted),合和於中國開放後初期,進軍國內基建業務,已故股壇老手香植球,有名句形容:「草繩綁大笨象」(意即合和的發展會失控),他的上市公 司「泰盛發展」在合和的持股量,由 20%以上減至零。不過,合和由 03年沙士前至今,升幅 2.7倍,「段速」快得多了。
■股價低過 87年 10月股災的,有聯合地產( 056)、世紀城市( 355),當年百利保( 617)尚未上市。麗新發展( 488)在 88年 3月分拆上市,經 adjusted後的股價,由當時最低的 1.673元跌至昨日 0.118元,跌幅高達 93%。若由 94年 1月的歷史高位 5.07元起計,灰飛煙滅程度更達 98%; 10萬元頂價上車,今日只餘 2千元股票。
■ 10年前的 5月底,你投下 10萬元買控( 005),今日,變成 37萬元,成績不錯。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仍然會買
控,還是買全球最大的銀行股花旗銀行?
趣味統計系列(之六)
何車
|
||||||
曾經轟動全台的「國票案」男主角 楊瑞仁在兩年多前出獄,當時他揚言六年半內還給國票金四十億元。近二分之一的時間過去,儘管楊瑞仁每個月定期與國票金會面,但到底還了多少?答案是:零。 撰 文‧劉俞青 穿著樸素的牛仔褲、T恤,從台北市民生東路上的租屋處走下來,到路口坐上公車,過沒幾站,就在南京東路口、國票金控大樓對面的伯 朗咖啡下車;這幾乎是過去兩年多來,每個月上旬某一天,楊瑞仁的例行公事。他每個月坐在這裡,喝著平價咖啡,向國票金的法務室襄理王彥士報告過去一個月以 來的工作情形,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收支狀況。 市場對楊瑞仁這人幾乎遺忘,要不是上周四(九月二十九日),高興昌召開臨時股東會,國票金企圖 爭取四席席次,最後敗北,國票金怒嗆公司派「霸凌」股東,才讓人想起這樁陳年舊案。 一九九四年七月,台灣爆發金融史上最嚴重的掏空案,當時 只是一名國際票券交易員的楊瑞仁,利用公務方便,以偽造票據的方式,掏空國票一○二.二億元,從此被外界冠以「百億金融大盜」稱號。當時楊瑞仁拿這筆錢炒 作高興昌股票,二○○八年,檢方將高興昌約三二.六%股權發還國票金,才種下此次國票金與高興昌紛爭。 曾在加油站打工 到中國求職當年楊瑞仁掏空案,株連多人,不僅他的直屬長官因此跳樓自殺,時任央行副總裁的彭淮南、邱正雄,還有金融局局長陳木在、副局長張秀蓮都因此受到 懲處,而他自己也被判刑十三年,在一九九六年入獄服刑,並且在○八年底刑滿出獄。 雖然刑滿出獄,刑事責任完了,但楊瑞仁和國票金仍有民事賠 償問題待解,他仍是國票金最大債務人,也因此,出獄前,他和國票金簽下一紙償債協議,答應以六年半的時間先償還四十億元。 當時這紙償債合 約,透過媒體報導還被廣為注意。然而一晃眼,三年即將過去,六年半的時間已經過了快二分之一,他共還給國票金多少錢?答案是:「一毛錢都沒還」。 出 獄後的楊瑞仁找工作並不順遂,期間他還因為「盛名之累」,一度想要改名,但據說戶政機關有意見,認為他還有龐大債務在身,因此並沒有答應他的申請。 後 來勉強在加油站打過工,也做過短期企畫,甚至到中國找尋工作機會,但不知是看慣億來億去的「億元人生」,或個性使然,最後都不了了之。如今,他的最新工 作,是房屋仲介,但他不是選擇在大型房仲公司上班,而是自立門戶單打獨鬥,尋找大型都更案的機會。 楊瑞仁在國票金的報告書上說,正積極地尋 求台北市承德路上某一處、共約有一千多個住戶的大型都更案,但這項計畫談了一年多,沒有任何進展,而收入,當然是掛零。 根據國票金表示,目 前這份仲介工作是楊瑞仁出獄至今,最認真、也做最久的一份工作。但他個人當然不是都更案主導者,只是藉由撮合都更地上的住戶與建商交易,從中賺取佣金。通 常如果能夠整合成功,建商還會發給一筆遠高於一般房仲佣金比率的獎金。但截至目前為止,整合戶數還是零,因此楊瑞仁一毛錢都沒拿到。 沒收入 自稱向親友借錢度日楊瑞仁的這份工作其實很有趣,因為既然是個人單打獨鬥,因此所有工作成績,其實就是他說了算。而一般在房仲業中,常有一些超級業務員為 避稅,把自己的業績掛到別的業務員帳上的操作手法,有沒有可能發生在楊瑞仁身上,以迴避國票金的債務催討?國票金相關人員兩手一攤,無奈地說:「誰知 道?」因此表面上看來,別說是「六年半要還四十億元」,楊瑞仁連基本的生活開銷都成問題。據說王彥士也確實在每個月的會面中,親口問過楊瑞仁:「楊兄,請 問你的生活費到底怎麼來?」楊瑞仁目前在民生東路租屋而居,一個月房租就要一萬多元,加上基本開銷,再怎麼節省每月至少都要三萬元,但他現在表面看來完全 沒有收入,如何支應生活所需? 根據楊瑞仁自己向國票金表示,之前曾經做過一份都更企畫書,收入十五萬元,是他出獄至今最大筆的一筆收入。 此 外,他台北商專的七、八位同學曾湊了約四十萬元資金借他,以及他出獄前,女友的二姊也曾經借他一筆錢(編按:這位溫姓前女友後來被查出與楊瑞仁在事發後有 資金流向關係,被檢察官追回幾十萬元),以及他零星向弟弟與妹妹借用的錢,可以勉強撐過這兩年。但他也坦言,生活越來越拮据,甚至考慮搬回板橋老家,與媽 媽、妹妹同住。 王彥士說,儘管楊瑞仁毫無還款跡象,但他與國票金約定一個月碰面一次,與之報告工作進度與收支情形,「楊瑞仁都有按時前 來」,只有一次他到中國找工作,還特地請假;有時時間到了,王彥士還沒來得及找他,他還會主動打電話來約時間, 似乎頗有誠意。 此外,據說 他也和當時承辦他的劉承武檢察官約定,定期到內湖派出所報到,而國票金也曾經詢問過該派出所,確定楊瑞仁有定時報到。 無論是楊瑞仁與國票金 或檢察官的定期見面約定,其實無任何法律強制規範,而是楊瑞仁主動聯繫,但對國票金來說,實際上就是沒有半毛錢進帳。 儘管外界有耳語盛傳楊 瑞仁有私藏贓款,國票金無奈地表示,在有證據之前,國票金也只能繼續維持這種「一個月一次」的見面會議,只要人還在,總有一絲還款機會。 國 票金還特別央求千萬別把楊瑞仁寫得太壞,「萬一他生氣,不來跟我們碰面,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這種債務人與債權人關係,看在所有每天汲汲營營認真賺取每 一分血汗錢的小老百姓眼裡,真不知是何滋味? 楊瑞仁 出生:1965年 現職:自稱 從事都更仲介個體戶 經歷:國際票券交易員 曾犯下台灣金融史上最嚴重的掏空案,竊取國票102.2億元,服刑13年,於 2008年出獄 家庭:未婚 |
Short Side of Long對年初至今各類資產進行了總結和對比(點擊放大):
總結如下:
股市方面:美股年初至今的表現好於新興市場總體情況:標普500指數已累計上漲近20%,但是新興市場股市卻下跌約3%。歐元區股市表現也不錯,年初至今也累計上漲18%。
債券方面:國債的總體表現較差,年初至今累計下跌約12%。企業債券表現相對較好,年初至今累計下跌約4%。但是,垃圾債券表現非常不錯,年初至今的收益率為正值。
大宗商品方面:貴金屬年初至今的表現令人失望。黃金(和白銀)表現比其它商品都差,累計跌幅一度達到30%。基礎金屬表現也不好,累計跌幅16%。農產品今年也累計下跌12%。
總體而言,目前來看,發達國家的股市表現較好,但是金屬的總體表現比其它種類資產差。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稱,全球資本市場熱點今年已經出現了三次「大轉移」,即年初開始的債市轉向股市,4月份開始的新興市場國家轉向發達國家和年中開始的華爾街轉向歐洲。
| ||||||
這是史上最嚴重的伊波拉疫情。九月底,美國疾病管制署(CDC)估計,最壞情況下,病例數可能在明年一月底前,攀升至一百四十萬人。 包括英國藥廠葛蘭素史克(GSK)、美國嬌生等巨頭,皆宣布投入疫苗研發;嬌生更宣布斥資兩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十億元)加速開發,目標明年生產一百萬劑疫苗。國際研究機構Frost & Sullivan 估計,包括國際組織、各國政府、藥廠,二○一六年前,全球將砸近六十億美元防治伊波拉。 藥廠不願砸錢:病毒太罕見,窮國疫區也沒錢買 然而,根據《藥學時報》(Pharmacy Times),至今所有對抗伊波拉的療法,都停留在實驗階段。近四十年前,高達九○%致死率的伊波拉病毒就被發現,為何至今仍缺乏證明有效的療法或疫苗? 其實,治癒伊波拉的曙光,早在十年前就已露出。《紐約時報》報導,當時加拿大和美國的科學家宣布,已發明一種新疫苗,能百分之百治癒感染伊波拉的猴子,盼能在兩年內進行人體試驗,在二○一一年前申請藥證;這項結果後來刊登在《自然醫學》上,衛生官員還以「令人振奮」形容。結果在西非已有近五千人死於伊波拉的此刻,這個疫苗還在進行最基本的人體試驗。 主要原因之一是,伊波拉實在太罕見,患者遠少於其他病症。伊波拉疫情以往總局限在貧窮國家,加上這種病毒是透過接觸傳染,需要寄生於生物體才能存活,被形容為「殺人速度比傳播快」,可透過嚴格的感染控制暫時壓制。多數藥廠不願意砸大錢,去研發這種目標客戶沒錢買的產品。 此外,伊波拉不像流感,沒有季節性可依循,藥廠缺乏誘因,投入有可能絕跡的流行病研究。《紐約時報》指出,目前新藥研究階段得花上數百萬美元,而人體試驗和投入量產代價更高,一項新疫苗的問世,一般要價十億美元到十五億美元之間;如果不能保證回收,幾乎沒有人會挹注這樣的研發。 當時曾被寄望的疫苗,就是由美國藥廠New Link Genetics所研發。德州大學病毒學家蓋斯波特(Thomas W. Geisbert)參與此疫苗研發,他對《紐約時報》無奈道:「總要等到大難臨頭,人們才願意說:『好吧,我們必須做點什麼。』」 危險度太高:合乎標準實驗室,全球不到60座 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伊波拉病毒在生物安全管制標準(BSL)上,與天花病毒、馬爾堡病毒等出血熱病毒並列為最危險的第四級,屬於尚未發現任何有效疫苗或療法的病原體。這類毒物只能在合乎第四級標準的實驗室中操作,全球不到六十座。 一九七九年曾率隊赴蘇丹抗疫的伊波拉病毒專家麥科明克(Joseph B. McCormick),在《第四級病毒》書中形容:「……這類的實驗室都是單獨一棟房子,如與其他單位同在一棟房子,也必須完全隔離。……所有工作人員均須穿上隔離衣,以維生設備供應氧氣。實驗室有特殊的設計,防止危險物質外洩。」可見伊波拉的風險之高,導致過往的研究進展有限。 不過,自從傳聞蘇聯政府將馬爾堡病毒做成生化武器後,一九九○年代起,美國政府及軍方開始對製作對抗伊波拉及馬爾堡病毒的疫苗產生興趣,尤其九一一事件及炭疽桿菌攻擊事件發生後,為防範生化攻擊,大舉建設高等級生物實驗室。在這之前,美國只有五座第四級實驗室,九一一之後才增到十五座。由此才推動了伊波拉等高風險病毒的研究,因此相關進展幾乎集中在過去十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為此推出生化防禦開發專案,專門找New Link Genetics這種小藥廠合作。 政府資助讓實驗室進度大幅提升,但仍不足以負荷人體試驗的龐大費用。即使是有能力參與早期動物試驗的公司,也沒有一家能負擔人體試驗的帳單。 至於最早成為對抗伊波拉的候選藥物ZMapp,根據《富比世》,其實也是美國、加拿大政府與藥廠合作的成果。美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是這項成果的重要推手,負責維護研發ZMapp所進行的第四級實驗室設備,以及提供利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進行傳染病研究的專業。此藥物的主要研發藥廠Mapp二○○三年才成立,自二○○五年來,已獲美國聯邦政府四千萬美元資助。 從歷史來看,伊波拉的解方能否真正問世,最大癥結或許不在科學進展,而是商業考量。只是,若等到疫情規模達到足夠商業誘因,會不會讓人類付出過高的代價,為時已晚? 【延伸閱讀】政府聯手藥廠,疫苗最快12月問世——伊波拉藥物及疫苗研發現況 ■TKM-Ebola 研發單位:加拿大藥廠Tekmira、美國政府研發進度:完成臨床1期,12月初將問世(臨床試驗產生類流感症狀,FDA放寬試用在患者身上) ■Brincidofovir 研發單位:美國藥廠Chemerix研發進度:進入臨床2期 ■VSV-EBOV 研發單位:美國藥廠New Link Genetics、加拿大政府研發進度:進入臨床1期,預計明年1月投入西非試驗(已提供800瓶給世界衛生組織,進行人體試驗) ■cAd3-ZEBOV 研發單位:英國藥廠GSK研發進度:進入臨床1期,預計明年1月投入西非試驗 ■Favipiravir 研發單位:日本富山化工研發進度:11月將進行50人臨床試驗(患者同時接受多種療法後痊癒,尚無法確定此藥單一療效) ■藥名未訂(1種絲狀病毒屬疫苗) 研發單位:美國嬌生與丹麥Bavarian Nordic、美國國衛院研發進度:預計明年1月投入人體試驗 ■ZMapp 研發單位:美國藥廠Mapp、LeafBio及加拿大藥廠Defyrus、美、加政府研發進度:已做過動物試驗,尚未進入人體試驗(由植物製成,產量有限) 資料來源:美國疾管署、GEN新聞網站、《藥學時報》整理:陳筱晶 |
人民網北京8月14日電 今天上午,天津市政府繼續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濱海新區危險品倉庫爆炸事故的最新進展。市公安消防局局長周天在會上介紹,截至今天上午9點,天津公安消防總隊共有140余部消防車、800余名消防官兵堅守事故處置現場,另外,河北省消防總隊有43部車、232人已經到場增援。
他表示,此次事故處理有三個難點:一是爆炸現場內部起火物料堆積,各種不同成份的材料混雜,可能發生化學反應,在處置過程中,現場危化品多次發生輕微的爆燃,給官兵生命構成了威脅。
二是現場集裝箱堆積,箱體大,重量大,特別是爆炸發生後,集裝箱變形散落,清理滅火救人的難度大,阻礙了進展速度。
三是爆炸波及的範圍廣。在很大範圍內造成大量的碎片、落品散落、房屋倒塌變形,整個事故現場面積大。
入場官兵須配置呼吸機和防化服
周天介紹,目前已成立四個滅火組,從昨日12時許起對4個主要作業區域進行滅火,持續到現在;並調集大型鏟車、挖掘機開辟3條進攻通道,針對起火物質的不同屬性和危險特性,有效利用泡沫、幹粉等滅火藥劑進行明火撲滅,利用幹沙、掩埋危化品,嚴防次生災害。
同時,成立15個搜救組,全面搜索被困人員及失聯的消防官兵。今早9時已搜救出32人。
人身保護方面,進入現場人員必須佩戴空氣呼吸機,進入核心區域人員必須穿上防化服,並認真落實進出檢查登記,確保作戰官兵人身安全。在事故現場,現已擴大警戒範圍,疏散無關人員,並協調社會、武警和專業救助力量,到場協助救援,並為事故組織提供技術支撐。
回應“消防官兵傷亡嚴重”
針對第一支入場的消防力量傷亡嚴重的情況,周天解釋說,爆炸發生時,第一滅火力量正在全力配合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隊進行偵查檢測,控制火勢。後續增援力量因為剛剛到達現場,正在此瞬間發生了爆炸,消防官兵正處於爆炸的核心區,短時間之內猝不及防。目前,各方力量正在全力搜救被困人員及失聯消防官兵。
隨著道哥參加的路演活動的增多,接觸到的創業項目和創業者也隨之增多,在此過程中,道哥發現了更多存在於諸多創業者創業過程中的普遍問題,諸如技術合夥人尋找難題,以及如果搭建平臺該如何善用媒體工具等細節問題。
這一次,針對頻見於路演項目過程中,路演者口中的一個熱門詞——“平臺”展開,給那些還一心要搭建各種各樣的平臺,試圖用平臺解決一切問題,用平臺吸聚一切資源,用平臺賺得盆滿缽滿的創業者,卻未曾對平臺的基本運作邏輯有一個清楚了解的創業者一些小小的提示,或者說忠告。
1、關於平臺,你必須get的兩點
關於平臺的諸多觀點論述中,其中兩點是每一個創業者都必須明確知曉的:其一,沒有先天而生的平臺,每一個平臺都是在諸多因素具備之後自然而然形成的,天下沒有幾個平臺是先有平臺再有平臺元素,有那也是一個普通創業者所無法企及的巨頭們的遊戲。
其二,起碼要擁有一個甚至多個組成平臺的核心要素,才能夠在競爭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沒有核心價值的平臺是沒有生命力的,即使有牛逼的技術,牛逼的創意。
2、平臺模式的基本運作邏輯
當下,諸多的O2O創業項目,大都是朝著一個平臺的方向去搭建,因為一個產品,一個區域的業務已經不能夠滿足創業項目的發展需求,諸如互聯網+旅遊,互聯網+家政,互聯網+社區,互聯網+汽車等等。
這些O2O項目的基本特征都是通過一個平臺的搭建,連接起B端服務提供者和C端需求者,從而實現需求和需求滿足雙方的信息對稱,通過流量提升來實現信息匹配之後的服務價值創造,最終通過規模化的擴張,形成一個細分服務領域的壟斷地位,再實現價值變現。
其基本運作邏輯如下:
3、核心切入口的選擇方法
在這樣的一個運作模式中,B端和C端用戶的吸聚是平臺實現其自我價值的核心保證。任何一個模式要成功,必須起碼掌握其中一方的用戶,作為其切入這一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在具體選擇過程中,一方面要從創業團隊自身積澱的資源角度去選擇。如果創業團隊成員多數出自諸如IBM這樣的企業,從基因的角度,更加適合從B端用戶角度切入;如果創業團隊的成員多數出自註入“大眾點評”這樣的企業,則從C端用戶切入更加合適。
而在一般意義上說,那些具備大眾化、普適性、高頻次的領域,諸如圍繞用戶群體(人類)基本需求,包括吃、穿、住、行、用等展開的高頻需求,比如餐飲、服裝電商、酒店、公共交通等領域,要實現平臺的搭建,通過C端用戶的吸聚之後,再用用戶驅動服務資源的聚合,是較為有效的方法。
而那些相對來說具有垂直化、個性化、相對低頻需求特征的領域,諸如月嫂、細分教育、特定人群服務等領域,則從B端用戶群體的吸聚入手,將相對稀缺的核心資源掌控住,才能夠實現平臺的搭建以及C端用戶的吸聚。以教育行業為例,如果能夠將名師都吸聚到一個平臺之上,無論其線上平臺的體驗如何,線下教學點的物理空間在哪里,那些受到影響的C端學生都會跟隨到哪里去。
當然,如果你擁有一定的流量入口能力,就不存在B端和C端用戶的區分問題。諸如BAT巨頭,已經在其各自所屬的領域擁有了絕對的流量入口的統治力,其進行的流量導入功能會在短時間內形成B和C端的同時爆發,但是要進行後續更深度的維護和運營。
4、核心競爭力確立的方法選擇
要實現核心競爭力,擁有決定平臺價值的B端用戶C端用戶以及流量入口的掌控能力,其具體方法有很多,其中主流的方法大抵如下:
體驗派
通過所謂的產品體驗的絕對提升,以及一個爆款產品,或者是一個絕無僅有功能的提供,在社會上形成獨一無二的核心價值的提供,並借助社會化媒體等力量實現傳播和爆發式增長,最終成就產品導向之下的平臺搭建。
體驗派的大好春天來自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興起的初期,由於生態環境的不健全,一些剛性需求領域在新平臺服務的缺失,造就了一個APP可以爆紅的局面,又因為當時的APP推廣成本的低位,也造就了不少的傳奇神話。
然而,隨著APP等產品推廣成本的提高,一些普適性技術的普及,特別是大眾需求領域產品的紅海競爭之後的平衡狀態的形成,新興服務領域的體驗良好,功能點唯一的產品已經基本無法被研發,因此體驗派已經不再當紅。
用錢燒
B端用戶和C端用戶都最終會落實具體的人,人性的共同弱點在於貪欲,通過補貼的方式,給予現實的經濟利益,會在短時間驅動用戶增量,從而短時間內建立起相較而言的優勢。這種方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廣泛使用,註入“餓了麽”等快餐外賣品牌,以及“滴滴”和“快的”競爭過程中的打車補貼大戰都是這種模式。
此模式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擁有較高的門檻。一方面是資金需求量較大,另外一方面,能夠成功說服投資人將錢燒到你頭上的門檻是十分之高的。同時,燒錢模式背後的偽需求大量充斥,當偽需求消失之後,剩余業務體系能否形成絕對的壟斷地位亦是不確定的因素。
加之當下所謂的資本寒冬,在建立核心競爭力過程中,能夠繼續有錢進行燒的項目將越來越少,也越來越難出現。
認幹爹
燒錢是燒的真金白銀,是會隨著資本市場的冷暖變化而不斷變化的,而還有一種不是真金白銀的燒,卻絲毫不遜色於用錢燒模式,其準入門檻也相對較高。
那就是通過獲取大平臺的流量導入,直接實現用戶流量的迅速提升,並通過不斷的流量轉化積累,最終成就平臺的自身價值。這類方法的前提是能夠傍上一個高富帥的幹爹,諸如BAT級別的大生態平臺,以及在垂直細分領域的領先者,諸如YY語音等的平臺。
通過大平臺的流量導入,直接實現自身垂直細分領域平臺流量的迅速提升,最終成就一個全新平臺的自身價值。
工具派
隨著細分領域市場被逐步的開拓,面向細分領域市場用戶的吸聚過程中,能夠針對目標用戶群體,特別是B端用戶基本需求滿足的工具類產品的提供,是真正圍繞用戶核心需求滿足的做法,是更加緊密為核心用戶提供使用價值和服務的行為,日益成為確立核心優勢的重要手段。
註入當年淘寶電商平臺搭建過程中,解決B端和C端共同面臨的信任背書,以及交易安全問題的產品——支付寶的誕生,才最終促成了生態平臺B端和C端用戶核心訴求的解決,也成就了其核心競爭力。
從最開始的技術派主導互聯網平臺型創業項目,通過一款產品或者同類產品的獨到用戶體驗,以及特殊功能需求的爆點突破,實現流量和用戶的吸聚,成就了諸多的傳奇。
隨著時代的變化,產品和體驗層面的競爭差異化越來越難以實現,因此資本力量逐步介入到了平臺的搭建過程中,造就了耳熟能詳的“靠燒錢”和“認幹爹”形成平臺的典型案例,也最終將資本的泡沫逐漸吹大。
如今,隨著大平臺創業機會的逐漸飽和,更多的平臺型創業機會來自細分用戶群體,細分服務需求的垂直領域,大平臺創業變成了小平臺創業,去進行細分人群的需求滿足,特別是個性化工具服務產品的提供,是吸聚平臺用戶(B端、C端)的最好方法,也是最為高效的方法。
工具派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平臺創業者選擇切入核心優勢打造的最好方法,用一個工具服務核心用戶的競爭壁壘是牢靠而相對持久的。
5、平臺搭建的那點兒事兒
雖然平臺的運作邏輯模式清晰可見,搭建過程中的方法也有了,但真正落手落腳去搭建的時候,你會發現諸多這樣那樣的問題。以下的總結,更是你需要了解和認知的精華所在,關於平臺搭建的那點兒事兒。
1、平臺不是說建就建,組成一個平臺的幾個基本因素是你必須率先考慮到的,並且能夠充分匹配自己的資源,選擇最為適合你的切入點的入口進行突擊。
2、平臺技術,平臺產品體驗致勝。靠資本驅動,靠燒錢方式培育平臺的發展模式在當下已經變得不合時宜,平臺搭建技術主導流和資本主導流曾經造就了不少的傳奇,但是未來未必繼續有效。
3、在支撐平臺的主體中,包括B端用戶和C端用戶,以及平臺流量等諸多因素,必須擁有其中一個元素的核心競爭力才具備平臺擴張的可能性,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空談平臺的整合是弱智的。
4、平臺是開放的,只有開放的力量才能夠解決平臺的規模化和未來價值變現的問題,因此平臺不是一個人或者一個公司的自娛自樂,必須擁有更多的P(PGC)和U(UGC),更多的平臺主體的參與才能夠共建成功,平臺是平臺搭建者的,同時也是平臺參與者的。
5、從產品到平臺,從平臺到生態,是一個基本的線性精進過程,通常情況下無法做到跨越。一個成功的平臺項目,往往是從一個產品,一項服務,一個業務的自然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而非硬生生強加而來的,自然的平臺才是健康的平臺,有生命力的平臺。
6、吸引平臺參與主體一定是核心價值的提供,這種價值已經不僅僅是簡單信息對稱的便利,更多的是服務平臺主體深層次需求的產品和工具的輔助與支撐,簡單的資源直接對接模式必須要升級到資源變現價值的提供。
7、圍繞人類剛性需求的大平臺的創業機會已經不多,而面對更多細分人群的,差異化服務提供的小平臺創業機會不斷湧現。細分人群的小平臺的建設方法是不同於大平臺建設的方法的,精細化、精準化思維的價值要高於規模化、資本化的思維方式。(完)
文字|道哥鬧客邦創始人(微信:myucity)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道哥(鬧客邦創始人,微信:myucity),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香港最新的樓價指數顯示,香港的樓價跌勢已經確定,不過去年至今仍有升幅。多名市場人士稱,盡管香港樓市的下跌趨勢確定,但跌幅不會太大,預計較去年高峰時期下滑10%至15%左右,而春節後香港樓市可能會迎來“小陽春”。
根據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香港的私人住宅樓價指數為285.2點,環比下跌2.83%,跌幅略低於去年11月的3.01%,但已連續3個月下跌,累計下跌幅度已經達到6.83%。
春節後香港樓市或迎來“小陽春”(網絡資料圖)
不過,香港樓價的跌幅還遠沒有到崩盤的局面。香港樓價在經過連續3個月下跌後,全年樓價累計升幅仍舊達到2.48%,最新樓價指數重新回到去年1月至2月水平,只說明去年一年白漲了。而實際上,去年香港的樓價指數曾一路上升,屢次打破歷史新高,去年前9個月升幅最高曾經達到9.99%,但在9月份已經見頂。
中原集團創辦人兼主席施永青稱,雖然政府數據自從去年10月才下跌,但實際上從市場情況來看,去年9月中香港的房價已經開始下跌,當房價指數連續下跌3個月,跌勢基本已經形成,加上租金也開始下滑,確定了整個房地產市場都在向下調整的形勢。
施永青認為,香港的樓價會繼續下跌,預計在今年第一季度完結時,樓價會較去年9月高位下挫15%,他認為從投資的角度,現在買樓不是一個好時機。
美聯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稱,政府數據有所滯後,根據該行數據,目前新界區跌勢最大,較去年高位跌幅達到25%,但現在已經有放緩的跡象,預計春節後可能會有“小陽春”的情況,其實樓市的傳統旺季是8月至9月,但未來利率、股市及經濟都可能會有比較大的波幅,預計今年全年將出現10%至15%的跌幅。
不過,其實從今年1月香港樓市的成交量來看,香港樓市的冷靜程度已經讓很多人感到恐慌,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稱,截至1月27日,香港1月份樓宇買賣合約登記(包括住宅、車位及工商鋪物業)已經錄得2756宗,總值189.9億港元,預計全年將有3000宗登記、總值約220億港元,其中登記宗數將打破2008年11月份的歷史低位,創下自1991年1月有記錄以來的25年最低。
中原地產預計1月一手私人住宅成交量僅為420宗,總值52億港元,分別環比大幅下挫80.3%及71.7%,而二手私人住宅將錄得1400宗、總值88億港元,環比下跌19.6%及17.5%。黃良昇稱,受發展商減慢推出新盤的影響,1月份一手私人住宅交易創下歷史新低,二手私人住宅成交短期內也連續創下新低,加上新年長假臨近、樓價調整等因素,預計二手市場將繼續低迷。
此外,反映香港二手住宅成交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最新報131.95點,下跌3.83%。黃良昇稱,本周香港有大型銀行宣布“凍薪”(凍結工資)或停止加薪,打擊香港的中產家庭買樓的想法,對香港樓市的影響可能會在2月下旬才反映出來。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