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物業背後的故事(2)-民豐控股(279)、威利國際(273)、萊福資本(901)


再續昨晚的話題。


從上面的年報一頁中,可以留意到這就在2006年年報附註31(a)的一段東西,內中寫明:


(a) 收購附屬公司
於2006年5月4日,本集團收購Startech Business Limited(其主要業務為持有物業)之全部權益,現金代價為港幣3,882,000元。


但是該公司在2006年5月並無公告說明這項收購,可能是因為按上市規則第14章提及的標準,金額不夠高,所以不用披露,比率與披露的定義詳如下圖,至於比率的定義,請參閱以下文章











在這項交易中,買回來的租金回報率還不足2%,以北角區的標準,可能真的較低,真要誇誇那估值師。


(2)


但是買方威利國際持有55.27%的公司,在公告中它稱是間接控制買方Apply Worth Limited,而直接控制的公司就是由歌德豪宅有限公司。


這家歌德豪宅公司,其實就是華匯系物業投資的精華所在組合而成,其物業組合及資產如公函所 述。在2009年10月,有一位獨立第三方羅小姐(這位羅小姐資料請詳閱該訪問)向 該公司以每股60仙認購公司7.5億股,作價4.5億港元,據年報所述 (p.14),資金將分3個月支持,交易在12月完成,持股降至55.27%,在3月,公司稱羅小姐已付1.5億,其餘3億尚未付。


明日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02

物業背後的故事(3)-民豐控股 (279)、威利國際(273)、萊福資本(901)


在繼續談之前,買方民豐控股在昨天出了澄清公告:


公司稱原本物業是由民豐附屬Wise Sky持有,其後民豐在2010年4月9日成立另一附屬Sunny Soar,然後把Wise Sky權益轉移Sunny Soar,架構則變成民豐控制Sunny Soar,Sunny Soar再持有Wise Sky,Wise Sky再持有物業。


並補充稱該物業面積為10,736平方尺,因Sunny Soar剛成立,並無報表,故其業績只是參考標的,以營業額粗略計算,每月平均租金每呎只是7塊,真是非常便宜。


可以知道,這家Sunny Soar目的是在做這次交易,並希望把物業標的儘量隱去,以使人查不出底細,方便他們做同系交易,把資產不停交換。


今晚再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08

“九连跳”背后是没有希望的绝望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5/350337.html


富士康又一次站在了舆论漩涡的中心。

当人们还未从富士康半年“八连跳”事件的惊悲中缓过神来,这个纪录又被“九连跳”刷新。14日晚,在深圳富士康龙华厂区北大门附近的福华宿舍,21 岁的安徽籍男工从宿舍楼7楼楼顶坠地身亡。

一次又一次的跳楼事件,考验着富士康人脆弱的神经,也考验着公众的容忍度和心理承受底线。

当命令成为主要沟通交流模式

上海神光心理咨询公司的彭瑞林,对这次跳楼自杀事件非常有感触。就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富士康昆山分公司曾经邀请他们去做咨询培训。

“因为我们是专业的EAP(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员工帮助计划)公司,富士康觉得这方面咨询的费用比较高,所以后来它选择了另外一家要价低的公司合作了。”彭瑞林告诉记者。

据彭瑞林透露,在此次系列自杀事件曝光之前,在富士康昆山分公司就已经有好几起类似事件,只是当时并没有向外界公开,但已经引起管理层对员工心理的 重视,所以请了专业人员去做培训。

因为业务前期准备需要,神光心理咨询公司曾去富士康进行调研,在接触富士康昆山分公司的过程中,彭瑞林最大的感受是“所有的员工都非常死板,没有活 力”。彭瑞林提问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而彭瑞林在其他公司做培训的时候,员工回答问题明显积极。

他认为,这是富士康典型的军事化管理的原因,员工只有服从,没有反抗的资格。这会让员工心理产生逆反情绪。“这种管理模式能带来企业的高绩效,但是 对于员工来说,没有释放和沟通的空间。”

但是台湾心理咨询师夏东豪认为军事化管理的制度没有错误,错误的是管理层带员工的方式。夏东豪自己曾经在台湾当过兵,“军队里并没有听说有跳楼自杀 的现象,虽然也很艰苦,但是会有鼓舞人的信念和荣誉感。富士康的问题在于,怎么去建立员工的信念,激励起员工的希望。”

对于富士康员工的跳楼自杀事件,夏东豪分析认为,主要是“压力过大,人生没有希望”。比如战争中的俘虏有活下去的希望,就会积极争取生命。富士康员 工的希望就是怎样活得更好。如果员工认为,活得没有意义,或者无法活得快乐,就会抑郁,从而产生自杀的想法。

此外,公司的氛围也很重要,夏东豪在给企业做心理培训的时候发现,有的企业就是乐观积极的氛围,有的企业就是比较计较的,人与人之间不是互相帮助 的。而这跟企业管理层的影响是有很大关系的。他认为,好的公司氛围,能让员工有更好的沟通渠道。

彭瑞林与夏东豪的感受相同,他在富士康调研时的另一个感受是,富士康的员工没有压力纾解的渠道,不仅员工与员工之间沟通很少,主管与员工之间同样沟 通很少。

有些主管就是在3至5年这样沉闷的工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本身就很压抑,当他成为主管后,对下属员工也是采取同样的沟通交流模式,那就是命令。

这就导致了员工的不满情绪淤积,即使富士康在当地的企业中算是待遇还不错的企业,但是,员工跳槽的现象也经常发生。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

“九连跳”让人触目惊心。

“根据心理学上的说法,自杀是会心理传染的,当有一个人选择自杀时,其他人很可能会效仿。”夏东豪说,比如张国荣自杀当天,就有很多人自杀。有些人 本来有这个想法的,看到别的人跳楼了,于是给了他这样的勇气。

夏东豪认为,虽然每个人都有工作的压力,但是个人的家庭生活也很重要,如果员工家庭幸福美满,即使工作上有些压力,也是可以得到补偿的。

富士康科技集团新闻发言人刘坤说,其中时间最长的只有一年半,最短的20多天。自杀员工没有很多的加班记录。企业表示,自杀行为与工作压力可能并无 直接联系。

有调查显示,这些员工选择轻生,有的是婚恋和情感上遇到挫折导致,有的是家庭出现变故造成情绪低落,更有人可能是由于精神异常而造成悲剧。

彭瑞林对此认为,即使所谓婚恋和情感上遇到挫折,家庭出现变故导致的轻生,也是由于管理制度上原因。“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工作压力大、时间长,工作 外的时间没有什么其他的寄托,没有别的爱好,没有地方可以发泄情绪,所以一旦谈了恋爱,就把所有注意力放在恋爱上,当恋爱失败了,整个人就完全崩溃。”他 认为,这就像学生如果学习压力大,导致成绩下降,就容易产生网瘾或者陷入早恋。

另一方面,彭瑞林发现,在富士康这半年的自杀者中,年龄大多在18岁至24岁之间。“这些年轻员工,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很多都是在中专或者技校毕业 后,直接进入富士康。进入现实工作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让这些心理尚未成熟的打工者难以适从。他们会觉得怀才不遇,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逐渐对学习和生 活丧失兴趣,产生厌世感。加上工作难以适应、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一些人还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此外,现在80后、90后是现代大城市中新生打工族,这代人多是独生子女,跟他们的父辈打工者相比,抗压能力、吃苦能力比较差、心理脆弱,但同时, 这代人更自尊,梦想也更大,但是却因为找不到实现理想的路径而困惑。彭瑞林认为,这也是富士康自杀事件频出的重要原因。

爱不是用奖金去“勾引”

“自杀是因为绝望,而绝望之前的表现方式就是抑郁。”彭瑞林说,由于长久的压抑,情感、工作、环境、家庭方面的压力,没法得到纾解,就容易产生抑 郁。

彭瑞林告诉记者,像富士康这样的代工企业,员工入职后一般只接受简单的培训,但要求比较高,年轻员工每天重复性的工作也会磨损人的心理,如果再休息 不好、缺乏情感交流,就会加重挫折感和孤独感,对生活丧失信心。

他认为,自杀需要“勇气”,而这种“勇气”就来自于个人对生的恐惧大于对死亡的畏怯。选择自杀,可能源自内心的脆弱。除了个人内心的因素,外部环境 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刺激作用。倘若一个社会冷酷无情,多数人的愤懑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得以疏通,那么就会出现更多的谋杀或自杀案例。

富士康深圳厂区有40多万名员工,员工生活在集体管理之中,缺乏足够的个人生活空间。打工者又远离家乡和亲人,一旦出现不良情绪,找不到宣泄途径, 缺少亲情抚慰和自我救助的条件,久而久之,不良情绪累积起来,容易造成极端行为。

虽然富士康园区内,有非常完善的娱乐设施,比如游泳池等,但是靠加班来多挣钱的员工们绝大多数没有时间来享用。

在富士康多次跳楼事件后,管理层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补救员工的心理健康。比如,从4月上旬开始“花钱买信息”:任何职工只要发现身边的同事情绪异常, 便可通知心理医师或者部门主管。若情况属实,公司奖励200元。

“但是这种方式本身就有问题。”夏东豪说,这是一种很自私的心态,用奖金的鼓励去让人们关爱对方,他们不懂什么是关爱,爱不是用奖金去“勾引”的, 爱是真正的关心。

彭瑞林介绍说,据他了解,有些企业就有不错的帮助员工释放压力的方式。比如对公司贡献大的员工,会发给他一张健身卡,要求带着家人去健身房,不去的 话,反而会扣该员工的工资。这样一方面,让该员工与家人有较多时间交流,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运动纾解压力。

此外,在日本企业里面,有专门的心理健康保健组织;在美国,企业有专门的员工援助计划,有专业心理人员提供指导和咨询。

对于富士康,彭瑞林认为,当务之急是,利用好释放压力的场所,经常举行一些活动,同时,主管要与员工加强沟通,而且这种沟通应该是平等的、经常性 的、一对一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35

物業背後的故事(4)-民豐控股 (279)、威利國際(273)、萊福資本(901)


再續第二篇第三篇所談 的東西。


第二篇談及羅小姐在10月認購協議中,提及完成後先付1 億,餘款在3個月內分期或一筆過支付。但在 5個月後,只付了5,000萬,即合共1.5億,由此可見,其未付足款大部分款項。但是,據後來的年報及公告,股權就已經過戶了。


故個人推論,可能大家是自己人,有拖無欠吧,估計其後就動 用系內資源,向其財務公司借錢,協助付 款,其後宣稱某些人賴債,然後就把帳項一筆勾銷,這筆錢就此虧掉,從而以上市公司的錢來協助把資產私有化,但從這些資料看見,公司看來連錢也借不出來,財 務可能陷於較為危險之境地。


但可能在核數師的監察 下,為免發生問題,故此參訂補充協議, 改作由3月中起其後6個月,以一筆過付款或每次不少於5,000萬支付代價,並提供500萬的賠償,但是欠下3億11個月,如這500萬是利息的話,年複 利只是1.82%,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較低呢。


(4)


另外歌德豪宅亦出售美時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權予同系的福方國 際(885),可參看威利方公告福方方公告。 其作作價1億,以4億股,每股25%褔方國際新股支付。


美時投資持有的是廣東的集富大廈(前稱廣宇大樓綜合樓), 這物業最初是在2006年6月,仍未是華匯系上市公司的馬斯葛(136)向當時的大股東陳愛玲小姐購入的,作價9,200萬,詳情可看此公告


其後陳小姐賣殼予詹先生,其後詹先生把股東透過發行新股及可換股票據,暗地轉移給華匯系,然後透過礦交易把資金部分退出,取回部分成本。此方法亦類似南興(986)的做法,但不幸失敗


2008年9月,馬斯葛把這大樓售予威利國際旗下的時美投 資,作價1.12億,以當時每股14仙(經1次10合1,1次5合1調整後7元),以8億股支付(合股後則是1,600萬股,以每股29.5仙計,現值 472萬,兩年不到已剩下約4%,可見貶值之速),可參考威利方公告, 亦可參考馬斯葛方公告


其後在歌德豪宅重組後,就屬於歌德豪宅的旗下一項物業,在公函(p.21)中,該物業估值1.05億,現時售出價格是1億,已有虧損,但是那些股票可是持續貶值的,哈哈,不過不重要,物業還是自己的, 但股票卻多了,其實在全系來說是有利的。


(5)


現在談談租戶。


其實該層的租戶其中之一是他們旗下的萊福資本(901),他們地址是香港北角馬寶道28號華匯中心2101-2102室,就正在此物業的標的的層數,據稱是在2009年10月搬入

該公司的基金管理公司是富聯投資,證券經 紀為中南證券,富聯投資及中南證券為民豐抗股(279,前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旗下Hennabun Group的資產。


2009年報稱,其十大持股包括中策集團(235,前紅寶石)、錦興集團(275,前錦興磁訊)、民豐控股(279,前東方紅、恆盛東方、 內蒙發展)、中國科技(985)、南興集團(986)國際資源(1051,前中華發展、星光數碼動力、星光生物科技、信用卡防盜、智富能 源)、保興發展(1141,前雄豐集團、新創)、中國公共醫療(8116,前優能數碼)、中國3C集團有限公司(8153、前智庫科技、現科地農業)、麗 盛集團(1004)等,這堆股或多或少都和華匯系有關聯,除了有部分中國關係外,大部分均不可沾手。

由此可見,這投資公司包租公是他、投資經理及證券行也是他、也是他的股東之一,真是無處不和它有關係 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94

苹果市值超越微软背后:7个转折点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27/5MMDAwMDE3OTM5MA.html
在当地时间周三的纽约股市交易结束后,苹果以2230亿美元的市值实现了对微软的完美超越,成为全球科技公司的No.1。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经过十几年的追赶,乔布斯终于看到了苹果在纳斯达克的排名超越了微软。这不仅标志着科技和商业战略的风云变幻,也象征着一 个拒绝传统思维、敢于承担巨大风险的强势领导者的完胜,他突破了音乐和手机的藩篱,并勇敢开辟全新领域。《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星期三下午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微软将最有价值科技公司的头衔拱手让人,也许动荡的市场还会重组这一排名,但是市场早已清 楚苹果超越微软只是时间问题。也许市值冠绝科技公司对苹果的业务不会产生重要影响,但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多年来,苹果和微软一直是竞争对手,而微软始终是两者中更强的一个,统治着操作系统和其它软件的市场,而苹果则凭借其时尚酷锐的硬件设计悉心耕耘出 一批核心用户群,并借助iPod和iPhone等产品成功向消费电子行业转型。微软仍然是科技巨头,但作为巨头,其动作也愈加缓慢,且饱受树大招风之累。苹果也已跻身巨头行列,因此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面临垄断指责,被呼吁更加开放……但是对于苹果迷来说,这个日子值得庆贺。另据美国知名IT杂志《连线》分析,自创办至今,苹果经历了诸多的起起伏伏。但是今日,绝对是苹果公司历史中特别值得纪念的一天。就在这一天,苹果 市值超越了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考虑到苹果在计算机市场的份额只有几个百分点,能够取得这样出色的成绩绝对不同凡响。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微 软主宰了全球PC服务器市场90%左右的份额。此时此刻,苹果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心情绝对难以平静。在上世纪80年代被公司解雇之后,苹果因一系列的投资失败和市场份额不断的下滑而陷入低谷。在苹果收购了乔布斯所创立的 NeXT电脑公司之后,而乔布斯也于同年出任苹果首席执行官。就在这10多年的时间里,乔布斯带领着苹果推出了一系列成功的产品,并使苹果最终成为了科技 产业的王者。《连线》杂志还分析了在苹果超越微软背后,有7个关键转折点:1996年,乔布斯回归苹果。1996年,乔布斯以临时首席执行官的身份重返苹果电脑(2007 年1月,苹果电脑更名为苹果)。苹果随后收购了乔布斯所创立的NeXT电脑公司。乔布斯也在当年正是出任苹果电脑首席执行官。在获得了竞争对手比尔盖茨 (Bill Gates)的一些财务支持之后,乔布斯的回归也标志着苹果逐步走向了复兴之路。1998年,推出iMac。 在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在1998年推出了一体化结构的iMac。iMac的问世,让苹果在当年重新恢复了盈利。第一台iMac采用了“Bondi Blue”(邦代蓝,以澳大利亚一海滩海水色彩命名)这种颜色,并摈弃软盘驱动器,首次向公众推出了USB连接。从1999年1月开始,市场上出现了一大 批仿冒iMac的产品。 2001年,发布iPod 。 苹果在2001年推出了首款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iPod的问世,标志着数字音乐革命的开始。尽管iPod并不是首款便携式MP3播放器,但却是第一 款取得大范围成功的产品。随着iTunes音乐商店在2003年的上线,苹果最终统治了MP3市场90%的份额。更为重要的是,苹果最终还超越了沃尔玛, 成为全球最大的音乐零售商。 2001年,推出Mac OS X操作系统。 苹果在2001年推出了Mac OS X操作系统,从而完成了1996年收购NeXT电脑公司时所作出的承诺。该款操作系统采用了名为“Aqua”的新界面。早期的Mac OS X操作系统存有大量的漏洞和兼容性问题,但苹果已经过数次升级对该操作系统进行了优化。 2006年,推出MacBook。 苹果在2006年推出了采用英特尔新处理器的MacBook。这是一次堪称完美的转型,去掉了早期的Mac笔记本电脑所存在的诸多设计和性能缺陷。 MacBook的功能和充足的电池导航能力,使其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也就是从MacBook上市开始,苹果笔记本电脑与其它竞争对手产品的价格差开始出 现。根据市场调研公司NPD的统计,MacBook在2008年上半年成为美国最畅销的笔记本电脑。MacBook的成功,使得苹果没有像其它竞争 对手一样,蜂拥进入低价、低利润率的上网本产业。 2007年,iPhone震撼登场。苹果在2007年推出了iPhone手机,从而掀起了一场手机革命。iPhone手机采用了空前的触摸屏界面,该界面完全由苹果设计。苹果还开手机企业之 先河,与移动运营商达成了分成协议。一年之后,苹果开设了应用商店App Store,准许iPhone用户下载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开发的应用。 截至目前,苹果已在全球售出超过5000万部iPhone;App Store目前拥有超过20万款应用,应用下载次数更是超过了30亿次。 2010年,革命性的iPad横空出世。 苹果在2010年推出了iPad平板电脑,这是一款介于智能手机和电脑之间的平板设备。苹果本月初曾宣布,从4月3日开始在美国市场发售iPad平板电脑 以来,至4月30日该产品的销售总量已突破100万台。苹果当时还宣布,iPad用户已在应用商店App Stor下载了超过1200万个应用,并从iBookstore电子书店下载了超过150万本图书。苹果当前每周都能够售出20万台iPad,销售数量已 超过了Mac同期的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49

樓市是零和遊戲嗎?──地產商暴利背後的原因(2010/06/07) 脫苦海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13819


十年來,2000-2004年,發展商都是微利的多,甚至要賠錢,只要想一想由地皮到物業要3-4年時間,2000年的樓是1997年的 地,2004年的樓是2001的地,發展商不見得有多大利錢。例如維景灣畔,太古與新地要減值幾十億才能收支平衡,珀麗灣第一期基本上是平手還要蝕利息。

2005-2010年,由嘉亨灣、窩八、爵悅庭開始才出現「一買就賠」的現象,發展商的暴利年代才開始。何以近年發展商得享暴利?最主要的原因是升 市要超過3-4年,才會有平地貴樓,主宰發展商及小業主賺蝕的,最主要是大市的方向。

既然新樓並不是以普羅大眾為銷售目標,他們的設計及定價就不會理會市民工資的升與降,那麼市民是否沒有選擇權呢?有,就是二手市場,即使金融海嘯前 的2008年初,很多二手樓仍在一般市民的負擔能力之內,至於海嘯後2009年初,更是由高位下跌了兩成。

為甚麼那時又不買呢?筆者可以負責任地講,正因為人人都唔去買,所以就跌了兩成,銀行唔放水,一般人又驚份工唔穩陣,兩者之間樓價跌是結果,真正的 原因是市場永遠令到只有小部份人可以買到樓。市場從來都不是設計來滿足所有人的需要,而是調節有限資源與無限欲望之間的矛盾,買不起樓的人在任何市況之下 都買不起,即使政府推出居屋、夾屋、首置之類,結果都是一樣,分別只是部份不自量力的人最終被這種扭曲市場的措施累死。

發展商與小市民或商戶並不是零和遊戲,當小市民或商戶買了物業,他們的利益便與發展商站在同一陣線,所謂甚麼為地產商或銀行打一世工的想法,聽起來 很有道理,但人人都要吃飯,難道是為五臟廟打一世工?說到底人人都只係為自己打一世工,而不是衣食住行的供應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68

上市公司高送转背后有玄机


http://www.xincaijing.com/html/ziben/86188141422110.html


  上市公司高送转成了近期股市的一道风景,神州泰岳的每10股转增15股派3元被称为“史上最牛分配方案”。上市公司高送转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 样的玄机

在每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中,利润分配总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在利润分配中,高送转方案又是投资者最为期待的。不论是机构投 资者还是中小投资者,都希望能捕捉到有高送转方案的上市公司股票。

反映在市场行情上,一些有高送转题材及可能有高送转题材的股票会被 市场炒作。比如今年首家公布2009年度高送转消息的禾盛新材,在高送转方案公布前后的8个交易日,股价由48.06元上涨到75.97元,上涨了 58%。又如,今年2月5日推出每10股转增15股派3元这一“史上最牛分配方案”的神州泰岳,在高送转方案推出的当天,尽管公司股价已经达到百元以上, 股价仍然被封在涨停板上,而且,该方案公布后5个交易日神州泰岳的最大涨幅达到了32.49%。高送转无疑为境内股市注入了活力,成为股市的“兴奋剂”。

但稍微懂得一点运动常识的人都知道,体育比赛是禁止使用兴奋剂的。虽然凭借药物的作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但兴奋剂本身是 对人体有害的。因此,全世界都反对使用兴奋剂。虽然作为境内股市“兴奋剂”的高送转与体育运动中的“兴奋剂”风马牛不相及,但高送转对于境内股市的健康发 展,同样有毒副作用,对于上市公司的高送转行为,有必要加以规范。


高送转是上市公司的数字游戏

高送转方案是以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名义推出来的,这类公司都会 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年报披露期间,高送转公司也是股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但高送转并不是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者的回报,只是上市公司玩弄的一个数字游戏而已。

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主要包括派现与送股两种形式。派现是向投资者派发现金红利,也就是现金分红,这种形式需要上市公司拿出实实在在的资金支付给投资者。 因此,派现通常被认为是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者的最真实的回报。

送股则是将上市公司的利润以股份的形式向投资者支付。对上市公司来说,无 须为此向投资者支付一分钱,只要进行账务调整即可,将应分配利润转为公司股本的增加。从投资者的角度,并不会因为上市公司的送股而增加一分钱的收益。比如 某公司实施10送5股的分配方案,登记日的收盘价为15元/股,但实施该方案后,虽然投资者的股份增多了,由每10股变成了15股,但股价却由每股15元 变成了除权后的10元,投资者的股票市值还是150元。所以,送股通常不被认为是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者的回报。

至于转增股则不属于利润 分配范畴。从转增股方案实施的效果来看,与送股是一致的。但转增股只是上市公司的一种股本转增行为,不属于利润分配行为。上市公司有可分配利润才能进行送 股,没有可分配利润则不能进行送股。转增股是从上市公司资本公积金中列支的,与上市公司有无可分配利润无关,只要有足够的资本公积金就行。在账务处理上是 资本公积金减少,公司股本增加。投资者也不能从上市公司的转增股本中得到一分钱,股票市值同样也不会增加一分钱。所以,转增股同样不属于上市公司给予投资 者的回报。

至于高送转股则是高送股与高转增股本的总称。既包括送股,也包括转增股,同时还包括既送股又转增股。其送股与转增股的比例 通常累计在每10股送转5股以上(包括5股)。但不论送转股的比例是多少,都与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者的回报无关。

不过,高送转显然不是 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在这个数字游戏的背后充满了境内股市的种种玄机。


高送转为何受市场追捧

既然高送转不是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者的回报,那么,高送转为何还受到市 场的猛烈追捧呢?这显然与境内股市的不成熟有关。

在成熟的股市里,投资者更青睐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如,同时在A股、H股上市的中石 油、中石化等公司,都有现金分红的传统,而且一年还会进行年中、年末两次分红。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满足港股投资者对现金分红的需求。但A股市场是 一个不成熟的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市,一切都服务于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高送转则为市场的投机炒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一只股票的股 价是20元,如果实施10送转10股的高送转方案,除权后该股的股价就只有每股10元。这就为市场的炒作提供了想象空间。特别是由于实施高送转方案的公司 大都是一些股本不大的中小型企业,除权后股价填权的机会很大,市场的投机炒作也就有了动力。

因此,市场对高送转方案的追捧,并非出于 投资的目的,投机炒作才是根本所在。所以,高送转方案在A股市场大行其道,这正是A股市场不成熟的重要表现。如果哪一天高送转股被市场冷落了,那境内股市 也就成熟了。

从高送转方案的推出者——上市公司来说,既然市场追捧高送转,上市公司当然更乐此不疲了。一方面,高送转不需要上市公司 掏出一分钱,只要上市公司做一下账务调整即可,如果能用高送转代替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代替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上市公司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投资者看到,一些推出高送转方案的公司越来越大方。以前上市公司高送转,10送转5股、送转8股就很高了,送转10股几乎就封顶了。如今的高送转方 案,送转股比例没有最高,只有更高。10送转10股只是正常,神州泰岳推出的10股转增15股,那才叫人刮目相看,送转股的最高比例是多少,恐怕没有人说 得清,上市公司胆量有多大,送转股比例就有多高。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之所以在高送转问题上如此出手阔绰,显然与上市公司的高价融资、 高价再融资有关。由于新股高价发行及高价再融资的缘故,上市公司拥有了雄厚的资本公积金,从而使上市公司有了高送转的本钱。如推出“最牛分配方案”的神州 泰岳,2009年6月底的资本公积金仅为每股0.758元,但到了2009年9月底,由于该公司以每股58元的高价发行了3160万股社会公众股,从而使 公司每股资本公积金暴增到13.795元,这才有了推出每10股转增15股“最牛分配方案”的资本。因此,神话泰岳的最牛分配方案,其实质是由公众投资者 埋单。


高送转醉翁之意不在酒

送转股是上市公司股本扩张的一种方式。从其本意来说,高送转是公司自 身发展的一种需要。上市公司发展了,公司的股本规模自然也要跟上发展的步伐,从而使上市公司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

不过,目前上市公司 的高送转,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包括了公司股本扩张的要求,但更多的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些上市公司在高送转问题上出手大方,其背后通常另有所图。最明显 的如丹化科技,该公司2009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6.39%,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4487.62万元,每股收益-0.13元。按常理,这种公司 是不存在股本扩张要求的。但丹化科技仍然在2009年年报中推出了“每10股转增10股”的股本转增方案,这显然是另有目的。

那 么,在高送转的问题上,上市公司的醉翁之意到底在哪里呢?通常说来,主要有这样三种意图:

第一,配合市场炒作的需要,密切与机构投资 者的关系。作为推出高送转方案的公司,往往存在这样两个特点:一是有机构投资者进入。如截至今年3月3日,在推出高送转方案的27家上市公司方案中,仅投 资基金就“投中”了24家,尽管中小投资者面对上市公司高送转只是无头苍蝇,机构投资者却成了高送转方案的“神枪手”。二是在高送转方案推出前上市公司股 票的走势明显强于大盘,有的是稳步攀升,有的甚至是强势拉升。如今年首家公布2009年度高送转消息的禾盛新材公司,不仅自去年9月3日上市以来股价特立 独行,稳步上升,而且在今年1月7日公司公布高送转消息的前三个交易日里,股价明显异动,其中两天拉出涨停板,三天累计涨幅达到22.76%。

就高送转公司的股价走势来看,上市公司在股价大涨的情况下推出高送转方案,这明显有配合市场炒作的嫌疑。不过,从机构投资者成为高送转的“神枪手”来 看,不排除上市公司有密切与机构投资者关系的嫌疑。毕竟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与“大小非”减持,都离不开机构投资者尤其是投资基金的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必须要 处理好与机构投资者的关系。

第二,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服务。不论是公开发行还是非公开发行,上市公司只要实施了再融资,那么,在年度利 润分配时,上市公司往往都会推出高送转方案来回报当初参与公司再融资的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这基本上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方案的一条“潜规 则”。如丹化科技在公司业绩亏损的情况下也要推出“每10股转增10股”的股本转增方案,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去年5月,包括上海证券在内的7家 机构投资者参与了丹化科技的定向增发,当时的增发价格为每股12.98元,这批股份将于今年5月7日解禁。因此,在2009年年报中提出高转增方案,一旦 实施,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7家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股价走高,并且在实施除权后,还可以为二级市场创造很大的填权空间,引诱投资者接 盘,为7家机构投资者的最终减持创造条件。

第三,为“大小非”、“大小限”的减持服务。在“大小非”、“大小限”解禁前后,又恰逢年 报披露,上市公司此时推出高送转方案,难免有为“大小非”、“大小限”减持服务的嫌疑。较早的有荣华实业,该公司2007年8月8日有7696万股限售股 解禁,这其中包括公司第一大股东荣华工贸的1664万股限售股解禁;但在8月7日刊出的2007年半年报里,荣华实业却提出了每10股转增10股的高送转 方案。


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应规范

高送转虽然受到市场的追捧,但作为境内股市的“兴奋剂”,其负面 影响是不容低估的。比如,助长了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不利于股市的理性投资。近几年,管理层一直都在强调现金分红,因为分红才是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者的回 报,才能有助于投资者的长线投资。而高送转只是一个短期的炒作题材,市场对高送转题材的追捧,无非是出于投机炒作的需要。

以高送转方 案云集的创业板为例,自去年12月份以来,股价原本已进入价值回归过程。但在高送转题材的炒作下,今年2月以来,股价又进入上升阶段,创业板的投资风险因此进一步增大。又如,上市公司的高送转在为机构 投资者服务,为再融资服务,为“大小非”、“大小限”减持服务的同时,难免有信息泄露、利益输送甚至是内幕交易的嫌疑,这实际上是一种严重损害广大中小投 资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应该遭到监管部门的严厉打击。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高送转行为,作为监管部门有必要予以规范。

首先,在上市 公司的利润分配中要突出现金分红,增强上市公司的股东回报意识。规定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达不到可分配利润30%的公司,不得推出送股分配方案,以避免上 市公司用送股来代替给予投资者的现金分红,从而抬高送股门槛,对高送转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其次,规定上市公司送转股的比例不得超过 公司业绩增长幅度。规定上市公司的业绩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时,不得实施送转股行为。而且,上市公司实施股本转增后,公司摊薄的业绩也不得低于同行业平均水 平。以确保上市公司业绩不被送转股行为所拖垮,维护上市公司的长远利益。

此外,对于利润分配前股价明显异动的上市公司,以及利润分配 前三个月内明显有机构潜伏的上市公司,不得推出高送转方案,以防范信息泄露与内幕交易行为的发生。利润分配当年进行了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也不得进行高送 转,以防止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同时,利润分配前后半年内有“大小非”、“大小限”解禁的上市公司,不得进行高送转,以免高送转沦为“大小非”、“大小 限”套现服务的工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05

皇朝傢俱 (1198) - 業務起飛背後暗藏的危機 精工窮人


http://hk.myblog.yahoo.com/Seiko-Investor/article?mid=56


 

前言

皇朝傢俱 (1198) 先以奧運打響名堂,引起世人的關注。再請來劉嘉玲、關之琳當代言人,高調進軍國內的中高檔傢俱行業。加上2009年度成功轉虧為盈。面對國內尚未開發的傢 俱行業,表面看來的確是充滿希望,業務起飛更加係指日可待。

本文將分析皇朝傢俱在業務起飛背後暗藏的危機,讓讀者能以更全面的方式進一步了解皇朝傢俱。

在更深入的談論及分析1198,先簡單地介紹傢俱行業的特點。

 

傢俱行業概況

傢俱是一個相當特別的行業。單是國內,市面上可能已經有數百萬家企業經營傢俱生產及銷售生意。只是簡單如一張椅子,已經可以有千百種設計及用料處理 方法。低端產品與高端產品的價格可以差上百倍,甚至千倍。

只要少許設計頭腦及木工技巧,已足以可在傢俱中佔據一個小小的席位。 國內人工低廉,傢俱又有成千上百種,普通企業不可能囊括每一種傢俱產品。加上傢俱客戶化的文化,這令經營小規模傢俱生意更加客易,結果令到國內傢俱行業出 現原始的蠻荒時代,小企業百花爭鳴的情況。

據近年一篇傢俱行業調查文章顯示,國內的傢俱行業龍頭企業竟只有1%的市佔率。未來行業發展空間之大可想而知。

但放眼世界,能成功在傢俱中做大做精,發展成國際知名的傢俱巨企,通常都有以下兩種特點。

1.) 走高檔路線,以品牌效應、華麗設計及高質量產品羸取容戶信任及訂單。

2.) 效法IKEA,以大規模生產換取規模經濟效益,以大量銷售去彌補低毛利的損失。以最低價錢去羸取客戶的訂單。

(註: 其實IKEA更像一家傢俱品牌貿易及銷售公司,因為大部份傢俱製造工作都外判給其他的OEM製造商。)

然而,由於第二種經營模式需要超大量資金支持,加上國內市場本身已有大量低端傢俱以極便宜價錢供應。如以第二種模式經營,就算最終做大亦只能是慘 勝。因此第二種經營模式在目前國內的傢俱行業環境實在不太可行。

 

回到1198的分析 (的確是有點長,對不起呢~~所以下文儘量簡短。)

 

 

優點及機遇

- 1198已決定專注於中高端傢俱。(以目前集團生產規模,的確不足以運用規模經濟效益。)

- 奧運及明星宣傳策略已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

- 開始加入環保概念。

- 設計美觀的官網設有虛擬陳列室推銷產品及設計概念,有助進一步提升公司形象。

- 已在北京及其他主要城市開設自資營運的旗艦店。對市場推廣有正面影響。

- 在中國滲透率頗高,已在多個二/三線城市設有分店。

- 國內傢俱行業仍處於蠻荒時代,未來行業發展空間極大。

- 大都市既市民開始追求 "品質生活",有利中高端傢俱發展。

- 企業負債不多,財政壓力不大。

- 2009年度毛利率及純利率頗高。

- 以2009年業績計算,目前市盈率偏低 (以內需股來看)

- 派息比率不俗。

 



缺點及危機

-1198的銷售渠道過長,分銷店太多 (現時1198有 >1400 間店,當中大部分是分銷店。1198只開了數間旗艦店及小量分店。),部分更出現"爭食"情況。 

- 2009年度,分銷店平均全年銷售額只有50萬元人民幣。

- 分銷店盈利太少,令經營分銷店吸引力不足,亦損害已有分銷店的盈利及持續經營決心,詳細解釋如下:

有交章亦指由於1198玩中高檔,所以對佢既DEALER SHOP有好多要求。不但要求佢地既店有大約1000平方米,亦要求以SHOW ROOM型式裝修,連地點都有指引。而在網上照片顯示,分銷店的裝修的確很美輪美奐,亦即是說分銷店於裝修方面投放了不少成本。部分傢俱陳列品又要自資, 再計上燈油火蠟,分銷店既成本其實絕對不菲。

假竣只有500,000 生意額,依其30%毛利率計算,全年毛利為15萬,加上租金開支 (數萬)、人工 (2-3員工。人工連佣金一年又要數萬)、電費及其他雜費,最後真正袋袋平安的盈利著實不多。

即使一年賺數萬,一個月利潤才有數千,經營別的生意隨時能賺得更多,所以經營1198的分銷店真不太吸引。以中高檔傢俱店來看,其實於一個城市開設 一兩間旗艦店已經能收到宣傳效果。經營太多分銷店反而像現在一樣引致爭生意情況,對1198及分銷商都沒有好處。

- 1198手頭上只有三億現金。需知道傢俱行業乃增本密集行業,現有現金的確限制了他的市場推廣及增加產能活動。

- 現任及前度主席曾出現紛爭。結果,前度主席帶了大量員工另起爐灶。及後,現任主席發現公司出現問題,唯有作出讓步,許下某上承諾以換取前主席回朝。經此一 役,其威信盡信。而兩人亦可能只是面和心不和。

所以我估計謝先生亦是因為此原因而以34.5仙從市面收購 2X% 既股權以取得公司既絕對控制權 (51%)。

現任主席疑似屬於 財技人士,前度主席才是實力型領袖。高層的決定同制定方針能力有機會因先前地震而打了折扣。

http://news1.jrj.com.cn/news/2006-09-27/000001677732.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20050808/02521869120.shtml

- 1198本身的傢俱質素其實好差。在google 隨便找找也可找到大量投訢,這亦是一個很大的利淡因素。畢竟中高檔傢俱的質量是顧客最重要的考慮點。1198的知名度及聲譽亦不及其他本地品牌,如 红苹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4a18f401000aid.html

 

http://www.tianya.cn/New/TechForum/Content.asp?idWriter=&Key=&idItem=766&idArticle=2173&alarmWriter=lndafeng&alarmReID=&alarmFlag=ListUser
- 市面上有很多投訴宣稱 1198的產品甲醛严重超标。這是極嚴重的問題,因為甲醛是致癌物質,而且會令產品不能通過國家的質標。

- 暫時只在廣東設廠,在其他地方找不到有1198的集散中心及工廠。供應鏈太長會使公司的運輸成品大幅上漲。傢俱不但大,而且重,運輸成本遠遠較其他產品, 如電子產品高。

 

 

結論

無可否認,如以市盈率考慮,現價的確不貴。但觀乎眾多需要解決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似乎現在仍然未是入市的最好市機。建議投資者保持觀望或只作投機短 炒。

也許,我們能在不久將來的2010中期或期末業績能找到更多的線索。





神话与误读背后,李嘉诚未被阐释的观念、方法和心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67715b0100kvaq.html

 

博主有感:只有当人品、能力、智慧、修为都达到非同一般的高度,才可能造就巴菲特、李嘉诚这样的投资大师。后来者需要面对的,不是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而是全方位的巨大差距...



时至今日,李嘉诚对外界仍是一个谜。
围绕着他的名字,各种传记重复杜撰了无数传说。对于李个人身价的猜测,则像一种无穷尽的动力,驱动整个世界密切关注李的生意、健康及家庭。他通常被描绘为一个天才,依靠对交易天生的敏锐,不停扩大自己的财富。与其说人们因此熟悉了李,不如说,李嘉诚被神秘化了。
 
采访李嘉诚之前,我以为将见到一个即使行动日渐迟缓,却依然有着照人肺腑的锐利目光的长者,并处处流露出一个伟大人物所应有的独特人格。
 
2006年9月5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的首次碰面,只是打破种种预期的开始。78岁的李步履飞快地出现在人们面前,而他那双曾用于从事体力劳动的手,关节粗壮,握手时富有力量。他认真地看着我,微笑着,近乎多余的自我介绍:“李嘉诚”。
 
两天之后,在香港,长江中心70层的会议室里,更多的印象得以形成。相比多年前的照片,他的外貌没有太多变化。他有着一对大大的瞳孔,但眼神不是格外犀 利,而是柔和的、探寻的,像儿童一样闪现着好奇心。说普通话和英语时,他语速不快,但铿锵顿挫。每讲几句,他都会下意识地笑笑,给人以毫无世故之感。
 
他也并非一个乐于表现出自己在商业方面拥有异常洞见的人。对于多数问题,他的回答快而且有跳跃感,而不是逻辑感极强的论述与解释。他似乎更愿谈论自己对中 国人思维、行事习惯的思考,对慈善事业的看法,以及多年前的回忆。一些朴素至极的比喻点缀在思考与故事间,这让他更像一个有意教育后人的长辈。时不时地, 他还会提醒说:“你不明白要问我”。
 
如果有什么是我最想从李嘉诚这里得到解答的,那就是为何在太多企业家轻易断送一家企业的同时,李嘉诚几乎碰不到“天花板”?
 
他轻描淡写地回答:“其实是很简单的,我每天90%以上的时间不是用来想今天的事情,而是想明年、五年、十年后的事情。”
 
在这样朴实得近乎单纯的答案之后,却是一个华人世界所罕见的、业务庞杂且高度国际化的商业帝国。只要想到全球有超过1350万人在使用他所经营的3G移动 电话网络,海上13%的集装箱在其港口内运载,散布在中、法、英、俄的消费者出入于其7500家零售店,其控股的赫斯基能源每日产出34.4万桶石油,以 及其集团业务遍及54个国家,拥有约25万名员工就可感受到其工作并非那么简单。
 
但也并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与李的实业深入人们生活比起来,他的思想尚未产生足够影响。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李拥有着一种在全球罕见的生意之道。
 
人们曾经试图用“股神”巴菲特的思想框架来解释李。表面看来,他们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极善于分配资本,厌恶负债,热爱现金流稳健的业务,并都将状况 不佳的老牌公司重塑为一部“价值机器”。但相比巴菲特知易行难的方法论——通过控股保险公司而获得大量的浮存金,遵循其老师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 巴菲特投资于大量内在价值被低估的公司,任由其自行管理,获取分红——李嘉诚的风格难以被简单归纳。
 
李嘉诚在全球商界的口碑,大多来自于一些极富想象力的投资与交易,这为他赢得了“精明的资产交易者”的名声。但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是,虽然从未有人将李定 位为一个杰克·韦尔奇式的杰出的管理者,可自1979年以来,李一直有效控制着一家成功多元化的公司。而且,作为一个“帝国建造者”,李的技巧可谓丰富, 他会像一个投资者一样耐心地将资本囤积于某一领域,承受亏损压力维持一些业务的发展,也会在恰当时机将新兴行业与资本市场的概念高调结合,以融资所得逐渐 将一个产业由虚做实。他敢于在一些政策风险很大的市场下注,往往能够全身而退,而他早年一些不被看好的投资,亦能获得数以亿计的回报。
 
这种无拘束的企业成长方略,在李嘉诚的运用下效果奇妙。1979年他以近7亿港元入主的和记黄埔,至2005年利润已经达到了143亿港元。于1990年 代初已逾60岁的李在过去的十六年中,仍率领着其旗舰公司和记黄埔,将收入增长了近15倍。此期间内,外界估算,李个人的财富从25亿美元增长至188亿 美元,成为了Forbes全球富豪排行榜上的第九人。
 
但对于那些模仿者,在缺乏更清晰的价值观描述下,无论是李的多元化战略还是低买高卖的手段,都很容易被误解为机会主义的财技游戏。虽然如郎咸平也曾将李的 策略总结为业务多元化、全球化、稳健的财务政策和“不为最先”,但此四种以规避风险为核心的倾向又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和黄在3G业务上投入超过 250亿美元,以争取全球领先3G业务运营商的位势?为何和黄能够成为华人企业中少有的顺利实现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公司?
 
究竟应该向李嘉诚学什么?
 
“李嘉诚一直在转变和提升他的商业模式。你不能去学他做什么业务,做怎样的资产组合。因为这些东西跟他的背景、目标、个人喜好、公司的基础、外在环境都有 太多相关。”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对《环球企业家》说:“应该去思考的,是他的逻辑是怎么形成的?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做这个决定?他是怎么来做 这个决定的?他的感受是什么?他在那个时间的思考点是什么?”
 
在郭看来,他从李嘉诚身上所学得的心得有三:一、在不断巩固已有业务的技术、管理能力的同时,不拒绝寻找新的机会。二、在开展新业务时不做愿望式的假设, 提前评估好自己是否输得起。三、所能支撑前两点的是心态。只有一种高明的内心平衡机制,才能让他既保持良好的进攻性,坚持寻找挑战,又拥有足够的自控,不 变成一个赌徒。
 
而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认为李嘉诚的独特之处在于两点:“李嘉诚明显是个非常务实的人,他不会公司没做好就去忙慈善,但当他想做慈善的时候,又是很大的手笔。除了务实,他没有只局限在香港的地产业务上,也证明了他的视野超越了同辈许多企业家。”
 
根本而言,这两种说法都超越了基础的方法论,而更接近于一种企业家的修养。这正是李嘉诚少被解析的秘密所在:一个与李共事逾十年的人士称之为“心法”。
 
访谈时,李嘉诚做了一个手势,右手掌先呈15度角平缓的滑过,到一个点上,则一下变成50度,做攀升状。其涵义为:28岁的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此生可以跟贫穷说再见,接下来只是乐于工作而工作,这一做就是50年。
 
“我内心已有非常好的保障,若一个人不知足,即使拥有很多财产也不会感到安心。举例来讲,如果看着比尔·盖茨的财富和你自己的距离那么大,那么你永远不会 快乐。”李嘉诚说:“重要的是内心的安静,表面看来很忙,但内心其实没有波动,因为自知做着什么工作。我知足,但不表示没有上进心。”
 

 
【“心里头创造的逆境”】
 
在开始对于李嘉诚的风格进行更详细的研究前,我们先试着回答一个更为基础的问题:李嘉诚是如何工作的?
 
关于其工作习惯,最为著名的细节是他的作息时间:不论几点睡觉,一定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随后,他听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李并未接受过高尔夫专业训练,姿势算不上标准,但成绩通常不错。他认为,重点是打每一球时都保持冷静,有规划。
 
每天早晨,李都能在办公桌上收到一份当日的全球新闻列表,根据题目,他选择自己希望完整阅读的文章,由专员翻译。通常,这些关于全球经济、行业变迁的报道,是启发李嘉诚思考的入口。
 
“他是一个很有危机感的人,让他平衡危机感和内心平和的方式就是,提前在心里头创造出公司的逆境”,知悉李的人士表示:“他看到各种报道,然后设想自己公司的状况,找到那些松弛的部分,开会去改变。等他做好准备,逆境来的时候反而变成了机会。”
 
这就是李所谓的“90%以上的时间想未来的事情”。他并非一个喜欢通过无休止的会议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人,在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的会议上,他听取每个汇报的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更多时候,李喜欢自己阅读、分析、判断。
 
虽然并未接受过太多专业教育,但李嘉诚热爱数字。不仅其3G手机上每天都会陆续收到全球各个市场的3G业务发展数据,他还热爱广泛阅读年报。他自称可以对 集团内任何一间公司近年发展的数字,准确地说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数据:“看一看便能牢记,是因为我投入。”而他从20岁起就热衷于阅读其它公司的年报,除 了寻找投资机会,也从中学习其它公司会计处理的方法的优点和漏弊,以及公司资源的分布。
 
此种近乎玄想的工作方式能够有效运转,端赖于李的一种才能:他能将大量复杂信息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几个问题。
 
比如,在1999年时,就“如何在移动通讯业保持公司的高速发展”这样一个问题,太多的条件与变化让找到标准答案十分困难。但李将现实拆解为两大类问题:其一为市场本身究竟在如何变化?其二为Orange是否有实力通过并购提升自己?
 
在第一个问题下,他得出三个判断:话音业务的竞争过于激烈、数据业务的增长迅猛、网络热潮已让移动通讯公司的市值达到颠峰。而对于希望开展并购的公司管理 层,他也提出四个相对清晰的条件:收购对象的现金流需稳健、完成收购后Orange负债率不得提高、和黄需对Orange保持35%的控股权、获得收购公 司的绝对控制权。
 
前一个问题说明顺应技术转型势在必行,后一个问题则难以在四个条件下实现,两相结合,李迅速将和黄在Orange约45%的股权售出,获得了146亿美元 净利。虽然这一大交易引发了对李持续不断的争议——他是一个交易者还是一个建造者?——但在接近之人看来,“为建造而交易,不和自己的资产谈恋爱,正是李 先生对自己没有局限的一个体现。”
 
除了经验和直觉,这种判断力还可以被解释为,他是个无穷尽的提问者。甚至在一次前往圣保罗中学与学生交流时,他还会发问道:你们每天都会坐下来玩两三个小时的电脑游戏,有没有想过整个游戏产业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游戏背后的程序是怎样运行的?
 
多数时候,李每天六点下班,回家后,除了拨打越洋电话,他还有必修功课:夜晚的阅读。除小说外,他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并每阶段设定一个主题(最近的主题是宗教)。这个工作都意味着一点:他最大的恐惧在于不愿错过见证世界的变化。
 
平日,李对衣、食的要求相当低,他说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主要是因为简单,且夜间休息的好。“我每天晚上都睡得很好,因为在名方面我行事谨慎,别人不容易破坏我的名誉,利方面,全部从正道而来。”李说。
【心法之一:掌控自主权】
 
熟悉之人看来,让李嘉诚安寝无忧的,除了名利之心淡泊,还有一个更为基础的原因:他的各项业务都拥有着良好的现金流。
 
李对现金流高度在意,富有盛名。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产,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而在确保现金流同 时,他还努力将负债率控制到一个低位:“自1956年开始,我自己及私人公司从没有负债,就算有都是‘假贷’的,例如因税务关系安排借贷,但我们有一笔可 以立即变为现金的相约资产存放在银行里,所以遇到任何风波也不怕”。此外,他永远采用极为保守的会计方式,如收购赫斯基能源公司之初,他便要求开采油井 时,即使未动工,有开支便报销——这种会计观念虽然会在短期内让财务报表不太好看,但能够让管理者有更强烈的意识,关注公司的脆弱环节。
 
隐藏在数字背后的,是这样一个逻辑:没有现金流的威胁,负债与否取决于自己,就让多数问题不是被动决定,李便拥有了对生意尽可能大的自主权。在与李嘉诚合作极多的人士看来,“把握自主权”正是他的核心观念。
 
这似乎与外界熟悉的李嘉诚背道而驰:仅从结果看,李像一个永远敢于火中取栗的交易突击手,没有什么能妨碍他永远扩张的雄心——
 
50多年前,李嘉诚像现在国内众多制造业公司创业者一样,经营着一家塑料花生产厂。在顺应制造业潮流积累到第一桶金之后,他在香港人口爆炸性增长的70年 代抓住了地产业的机会。1980年代中期起,和黄在通讯和石油领域谋求布局,1990年起则展开全球港口业务扩张。1991年时,和黄的董事总经理马世民 对外表示:“香港对我们而言有点小,我们开始觉得撞墙了”。当时长实系的利润有80%来自于其香港业务。经过长期的调整、升级,20年后,和黄的资产组合 构建得颇富时代精神:3G通讯业务、在中国开展地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开采及精炼,以及港口。现在,香港业务只占到公司总体收入的20%。
 
但在骨子里,李嘉诚是个极度厌恶风险的人。一个细节是:在长江中心70层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尊别人赠予李嘉诚的木制人像。这个中国旧时打扮的账房先生,手里本握有一杆玉制的秤,但因为担心被打碎,李干脆将玉秤收起,只留下人像。
 
虽然李并不吝惜对外重复阐释自己的方法论:“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但因其听起来简单得近乎空洞,且太多人过于重视李嘉诚“发展”一面的经 验,就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平衡——分析人士经常认为多元化的业务组合和国际化的市场搭配让和黄富有抵抗风险能力,却少于追问:什么在支持李无休止的展开扩 张?为何多元化通常让其它公司现金流紧张,和黄却能进行一些规模极大的市场培养?
 
和黄于2001年开始投资的3G业务(全球范围内,和黄的3G子公司名为“3”)正是一个李嘉诚进军新业务的鲜活样本:虽然和黄从未对外宣布其投资总量,但市场估计为250亿美元。这很容易被视为一次豪赌,对于和黄而言,却堪称一次极富耐心,准备周详的行动。
 
李嘉诚所以卖掉其2G业务(欧洲的Orange和美国的Voicestream),而不是以其原有用户为基础实现换代,一个最主要的考虑是:既然这是一次 技术变革带来的机会,而新技术具体什么时间崛起并不可知,如果保留原由业务,则可能出现对于新、老业务投资选择中游移不定的尴尬。在市场高位上出售2G业 务,不仅获得了极充裕的现金,更是一种不留包袱的下定决心之举。
 
退出Orange两个月后,和黄就购得了在英国经营 3G 业务的执照。而在开展3G业务同时进行的,是李在财务层面进行的准备。当他决心将公司的部分财力倾注于3G业务时,他已经有一个几年内可能亏损的数字预 期,并依此要求地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赫斯基能源等几块业务将利润率提高,将负债率降低到一个风险相对小的程度:2001年时,赫斯基能源为和黄贡献 的利润不过9亿港元,到2005年已经升至35亿,同一时期,原本利润维持在一个稳定区间的港口业务和长江基建的的利润分别从27亿变为39亿,及22亿 变为34亿。即使3G投资巨大,但到2006年6月底时,和黄的现金与可变现投资仍有1300亿元。
 
在这个近年中投资最大、也是回报最慢的全球性技术换代中,所面对之困难远远多于任何人所能想象。和黄的3G业务刚刚推出时,曾饱受手机短缺及其它技术上的困扰,直到2004年,种种困难才得以克服,加上各款时尚手机相继推出,整体的业务有了显着的进步。
 
而在发展过程中,和黄了解到,虽然没有单一产品成为其撕开市场的杀手级产品,但3G的核心竞争力是存在的:将其速度提升到可以顺畅接通任何网站,手机就不 止是一个用于通话的终端,而是一部小型电脑。虽然其它无线运营商也试图让用户通过手机上网,但一个无形的障碍是:运营商们希望将用户锁定在自己的无线门户 内,而用手机登陆其它网站则速度缓慢。只有打破这一僵局,用户才能乐于使用手机上的信息增值。顺着这一思路,和黄最早和雅虎、Skype等网络公司合作, 取得了先机。
 
事实上,即使是世界最大的移动业务运营商,也并未比和黄做的更好。虽然沃达丰也在有步骤进行3G业务扩张,但在日本的竞争失利并最终退出,以及此前收购德国Mannesman公司所受损的费用(impairment charge)高达230亿至280亿英镑,这都让其自2005年以来不复往日辉煌:其到2006年3月31日的财报称,沃达丰净亏损达230亿英镑——正因为和黄拥有多重业务相互支持,依然可以过去几年中保持上百亿港元的盈利。
 
反而是和黄以耐心和持续的改进获得了更多成绩:到2006年8月,其全球3G用户数量达到了1350万名,为全球最大的3G业务运营商。过去12个月中, 活跃用户的ARPU(每用户平均收益)从42.2欧元升至44.66欧元,而非电话业务所占的收入比重从25%提升到28%,开发每个客户成本 (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s)也从293欧元降低到262欧元。

【心法之二:持续技术改进】
 
李嘉诚看重自主权的另外一个体现在于,他非常注重跨资产间价值的挖掘。
 
比如他对于零售业务不遗余力的投入,并非仅仅因为看重零售业务拥有极佳的现金流,更因为,零售是一个可以与地产密切结合的业务。即使他并不追求所谓的“协 同效应”(因为那不可量化),但当零售、地产、港口等业务处于一个平台上经营,以李的团队之善于成本控制,总能够找到很多额外的盈利空间。
 
除了横向的业务之间的价值发掘,单一业务的潜力发现也颇有可为。当李嘉诚认为健康、美容类产品将成为未来零售业最主要的成长动力,便不惜成本在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各国寻找经营不善的零售网点,逐渐将已经被证明成功的产品移植到收购来的店面中去。
 
这两种整合的关键问题是一个:和黄的团队有多少技术和管理能力?
 
因李嘉诚太善于资本市场的进退,硬币的另一面就几乎很少被关注:李嘉诚是一个非常热爱借由技术改善实现价值增值的人。在多数电信运营商担心成本低廉的 VoIP将抢夺其话费市场时,当他听说这种新技术可以无限度降低成本,他果断敲定让和黄成为全球第一个安装有Skype软件的3G业务运营商。
 
1979年,李嘉诚入主和黄时,和黄旗下的港口业务只是一块收入有限而且勉强盈亏平衡的生意。但李相信集装箱为主角的全球贸易将成为一个重大趋势,因此, 在1982年中英谈判时,即使香港商界民心不稳,李嘉诚仍根据对于局势的判断和对资金的把握,果断投资于香港第6号货柜码头,只用2亿港元就获得了4个泊 位。数年后他再竞标面积与6号相若的7号码头时,价位已经高到了40亿港元。
 
而在拥有一定的业务规模后,李嘉诚持续要求港口业务的负责人进行管理技巧的改善。因为香港港口空间有限,最主要的改善在于,其它港口码放2、3层的集装箱,在这里需要摞至6、7层高。
 
这并非简单的吊机和码放方式的改变,更为需要对所有集装箱的出、入时间进行良好统筹,否则,仅在搬运腾挪中就将损失极多时间。因此,从1980年代中期 起,和黄一直自主开发码头的电子管理系统,直到近年升级为nGen管理系统,可以事无巨细的显示码头内集装箱的各种资料。甚至,和黄港口在香港的子公司根 据当地情况,专门发明了由电脑控制搬运集装箱的“电子龙”型吊机,较全部装载工序由人工控制效率大为提升。
 
克服了空间狭窄的劣势,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反而因其效率,成为了国际著名的“补时港口”(catch-up port):那些在运输过程中被延误的时间,可以在香港得以补偿。在这样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下,1990年代初,和黄港口业务开始国际化,1991年购得 英国最大港口菲力斯杜后,15年间,和黄已经成为业务遍及21个国家,经营43个港口共251个泊位的全球最大的私营港口公司。
 
 在2006年,估计和黄属下全球港口处理量将达6000万个标准箱,其中香港约占20%。
 
除了对当前管理需求的实现,和黄甚至不乏为长期发展培育技术的韬略。
 
1970年代,经历了当时的能源危机,李嘉诚意识到能源业务的前景值得看好。1987年,李先生家族及和黄集团开始购入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公司的股权,其后 由于赫斯基的合作伙伴出现财政困难,李再次予以协助,私人大幅增加持股量。虽然在90年代外间经常有人对公司的发展潜力并不理解,但李嘉诚表示,他并未因 此困扰,他对前景很有信心,认为赫斯基拥有非常良好的资产,定会有理想的发展。
 
在那段时期,在改善管理同时,和黄建议赫斯基投资于油砂资源的收购和油砂精炼技术的培养。虽然在当时看来,这是一件毫无意义的工作:石油的开采成本非常 低,油砂却不同。油砂主要由水或砂构成,其中最多只有20%沥青,将油砂中的沥青分离并加工成高质量的原油,成本则要高出许多。
 
直到近年,随着石油价格的不停飙升,业内人士才不无赞叹赫斯基的储备。其塔克油砂田将于今年11月产出第一桶油,并预期在两年内达到一个峰值:日产三万桶油。塔克被预期在35年里共产出3.5亿桶沥青。而其第二个油砂矿Sunrise被预期在40年里产出32亿桶沥青。
 
而且,油砂精炼技术还意味着前景的广阔:据估算,加拿大油砂含有的原油是1.75万亿桶,委内瑞拉是1.7万亿桶,占全球石油储备总量近2/3。将其充分利用,按照目前全球8500万桶/天的供应量,则可使用超过100年。
 
现在,赫斯基的市值已经与和黄的控股公司长江实业相若,而和黄依然拥有前者35%的股权,李个人则拥有36%股权。
 

 
【心法之三:个人角色管理】
 
与李嘉诚在一起的时间,你很少能感觉到本应属于华人首富的巨大自我。他的言语、目光和笑容,都不免让人产生疑问:早年经受的战乱、苦难,以及随后六十六年的辛苦工作,这些负面影响究竟是被一种怎样的力量化解,而没有让他成为一个性格极端的人?
 
是命运?—在很多场合,李都会提到自己的一生“蒙上天眷顾”。
 
但李嘉诚回答说:“性格才是命运的决定因素。好像一条船,船身很重要,因为机器及其它设备都是依附在这条船里面。”
 
很长时间以来,因为李的被神化,他的性格都为外界所忽视:李是一个性情急燥还是温和的人?他可曾有脆弱或失去自控的时候?
 
如果过往的经历可以呈现出李嘉诚的部分性格,那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他随时准备自己应付挑战,同时,乐于在高度自控下获得内心自由。关于后者,一个最恰当的 阐释是他自身的体验:在参与地皮招标时,李会不停地、很快地举手出价,但当价钱超过市场的规律,他左手想举起时,右手便立即“制止”左手。
 
很早年时,李嘉诚就证明了,他从来不惮于改变自己,并永远清楚什么时候该挑战下一级台阶。
 
在其记忆中,第一次强烈的自我改变发生在十岁时。那一年,李嘉诚升入初中,在没有任何人的提醒下,他突然意识到了自己对家庭的责任。这让他一改往日的贪玩,开始发奋,每晚主动背书、默写。这种一夜之间的改变甚至曾令其父不解。
 
12岁时,因为父亲患肺病,李嘉诚去阅读相关书籍,希望找到救治方法,反而发现自己有着得肺病的一切症状。当时,李不仅需要负担其家族的经济,还需疗养肺 病。但那时他已经深知个人角色管理的方法:没有太多选择,除了须将工作处理妥当,还攒钱买下旧书自修。今日回想起,他仍承认,这是一生最困难的阶段。
 
早年的经历不仅将李塑造成一个勤奋的推销员,更养成其对于生活细节毫不讲究的习惯:多年之后,李有一晚下班较晚,到家后拿起桌子上的饭就吃,虽然感觉味道有些臭,却未做声张的吃下了两碗——饭后问明,原来这是两碗给狗准备的饭。
 
但到22岁创立公司时,李嘉诚很容易就完成了一次质变:他告诉自己,光凭能忍、任劳任怨的毅力已经不够。新的挑战是:在没有找到成功的方程式前,如何让一个组织减少犯错、失败的可能?
 
或许本质而言,李嘉诚的全部独特之处,正系于其永远懂得把握角色变更的时机和方法。在一次演讲中,他谈及个人管理的艺术,就是应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不停反思 自问:“我有什么心愿?我有宏伟的梦想,我懂不懂得什么是节制的热情?我有拼战命运的决心,我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我有信息有机会,有没有实用智慧的心 思?我自信能力天赋过人,有没有面对顺流逆流时懂得适如其分处理的心力?”
 
而其一生中最大的一个疑问是:富有后,感觉不到快乐又如何?
 
29岁的一个晚上,李嘉诚坐在露天的石头上回顾自己过去的7年:从22岁创业,到27、28岁“像火箭上升一样积攒财富”,他在当时已经知道,自己将成为富有人士。但他并不知道,内心的富贵由何而来?
 
那几年间,他正开始在意自己的衣着、手表,研究玉器。但在那一晚,他意识到:更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知足,有正确的人生观,而在工作上得到的金钱除了足够家人生活使用外,其它的钱有正确用途,能在教育医疗方面能够帮助别人,生活虽然朴素,亦能令自己感到非常快乐。
 
1980年起,李决定设立个人基金会,其宗旨是“通过教育令能力增值以及通过医疗及相关项目建立一个关怀的社会”,并希望“在我离开这个世界后做的事,一 定要比我在世时做的只多不少”。到今天,他的基金会已在过去26年捐赠近80亿港元,最近他再表示会将不少于1/3的个人资产放入基金之中。
 
而曾表示“从未考虑过要退休”的李,在这次采访中表露了一个新的计划:在2008年时减轻工作量,每个月抽出三天全天时间,每天花不少于8小时时间参与到李嘉诚基金会的公益工作中。






[策略]企业危机背后的“情报”工作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724/140227.html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