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價值組合重倉股再爆升: 彩星集團創52週高位

繼英皇娛樂酒店爆升之後, 價值組合另一支重倉股彩星集團(635)今日股價上升7%, 以11元收市, 創下52週高位. 

再一次證明筆者的投資格言和信念: 有資產就有希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455

價值組合重倉股再爆升: 莊士機構國際(367)有資產就有希望

今日價值組合重倉股莊士機構國際股價創下52週高位1.36元, 收市價1.32元, 單日大升32%, 筆者順利以1.35元減持部分莊士機構獲利, 並且帶動價值組合今年回報率升上11.48%, 並提升價值組合的現金水平, 又有資金可以作價值投資. 現時價值組合剩下的莊士機構國際已經是負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111

巨額解禁洶湧減持 A股再臨變數

隨著中報披露的落幕,9月份再度迎來產業資本減持潮。僅上半個月,A股市場已有166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進行了減持,累計套現約145億元。其中董監高等高管層成為減持的主力軍,不受減持規定限制的大宗交易則成為股東青睞的拋貨路徑。

在上市公司股東減持潮洶湧的同時,9月份的限售股解禁壓力也預計進一步上升,19日至25日當周將迎來881.21億潛在解禁壓力規模。產業資本的減持行為也被市場視為股市的一種信號,在多方業內人士看來,作為對上市公司運營情況最為了解的高管、大股東等減持,往往對於投資者有指引作用,一般而言,當股價過度高於真實價格時,產業資本將首先發起減持變現,待股市回歸理性再進行增持。

逾百億資金套現

wind數據顯示,以變動截止日期為參考,9月1日至9月14日,A股市場共發生426次增減持變動,期間凈減持11.34億股,凈減持金額為123.03億元。其中滬深兩市共有166家上市公司發生了335次重要股東減持行為,累計減持13.43億股,套現144.93億元。其中標記有49次減持的是解禁限售股。

上述166家上市公司中,來自中小企業板的最多,為62家,創業板則有55家,主板上市企業為48家。這些上市公司分布於42個證監會行業,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5個行業為減持重災區,涉及的上市公司數量分別有33家、13家、12家、10家、9家。

以上市公司情況來看,在9月1日至9月14日期間,有36家上市公司的減持金額超過1億元,其中,永泰能源(600157.SH)遭遇減持金額最多,為17.06億元,該公司控股股東永泰集團於9月7日、14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流通股42792.09萬股,占比3.44%;皇氏集團(002329.SZ)則以9.16億元的減持金額次之,該公司在此期間遭遇兩高管3次減持,主要減持大頭來自於該公司實際控制人黃嘉棣,於9月2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4000萬股,占比4.78%;華夏銀行(600015.SH)和吉艾科技(300309.SZ)的減持金額均在億元以上,分別為7.5億元和7.04億元,前者是遭遇股東永泰能源全資子公司減持,後者則是遭遇該公司高管配偶減持。

在上市公司的減持潮中,董監高等高管層成為減持的主力。335次減持中就有267次是來自於高管本人或其家屬,59次則來自於公司類型的股東,9次為個人股東。從高管的減持規模上看,合計減持3.08億股,套現約60.99億元。

從減持路徑來看,大宗交易成為上市公司股東最為青睞的一種方式,9月1日至9月14日期間,上市公司股東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累計減持11.51億股,占期間總減持金額的85.7%。據了解,目前有多數上市公司股東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將持股比例將至5%以下,這樣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就不需要提前披露減持計劃。

根據證監會今年1月份公布的的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規定,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且設置減持預披露制度,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需提前15個交易日披露減持計劃。

大股東減持釋放信號?

隨著中報披露的結束,大股東的減持動作也陸續有所增加,而大股東的減持行為也將或多或少反映上市公司信息。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除2015年下半年股災的特殊市場環境之外,2012年-2014年中報披露完畢的9月同期均處於凈減持狀態。2015年下半年為應對股災,監管層鼓勵上市公司股東增持,並對大股東減持做出了一定的限制,同時期處於凈買入狀態。而2012年至2014年的9月1日至9月14日期間,則分別凈減持24.16億元、73.09億元、157.3億元。

東吳證券研究團隊認為,從大股東增減持的歷史數據來看,產業資本作為內部人,對公司的經營情況更為了解,產業資本的增持減持動作可視為股市的領先信號;從數據得知,當股價過度高於真實價格時,產業資本將首先發起減持變現,待股市回歸理性再進行增持。

“基本面差的上市公司股東減持則可能是擔心後市不太好,而影響公司股價;質地較好的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要相對有序一些,可能有一些自身的安排。”一位資深基金經理認為,在A股指數經歷多次大幅下跌之後,目前主要風險不在國內,更多的擔憂是外部風險引爆,後市具有不確定性。

此外,有券商觀點指出,行業層面的增減持與股價表現也一致,今年以來,計算機、電子、傳媒等行業減持金額居前,這與今年創業板跌幅超過主板也一致,同時計算機、傳媒等行業在經過大幅上漲之後,高估值成為行業股價上行的最大障礙,而今年的市場拋棄高估值行業、買入低估值和消費行業的跡象顯著。

在上市公司股東加碼減持的同時,9月份的限售股解禁壓力也進一步上升。國金證券策略團隊指出,9月19日至9月25日、9月26日至10月2日兩周市場將分別迎來881.21億、338.05億的潛在解禁壓力規模。其中9月19日至9月25日當周定增解禁規模約為122.54億,首發原股東解禁規模約為752.77億。

從月份來看,wind數據顯示,7月份解禁1023.86億元,8月份上升至1711.85億元,9月份預計解禁1836.39億元。為此,東吳證券研究團隊認為,預計9月仍然會造成一定的解禁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319

收盤分析丨A股再入酣睡模式 五大主線把握四季度投資熱點

周二(10月25日)A股整體呈現滬弱深強的格局。早盤煤炭板塊挺身而出,鋼鐵板塊也送來助攻,大盤一度翻紅,之後黃金、白酒、有色、水泥建材、高送轉、股權轉讓等板塊輪番發起攻勢,但受制於權重萎靡,股指始終在紅綠盤中交替前進。午後,次新股上演漲停潮,煤炭板塊再度出擊,股指紅盤報收。總的來看,大盤今日波動僅為11個點, A股再入酣睡模式。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31.94點,上漲3.69點,漲幅0.12%,成交額2,208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871.51點,上漲28.87點,漲幅0.27%,成交額3,178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200.21點,下跌0.59點,跌幅0.03%,成交額803億元。

在資金方面,截至收盤,滬股通凈流入逾9億元,滬股通已經連續五個交易日凈流入,累計凈流入逾34億元。另外,另外,央行周二進行1150億元7天期、85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35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今天有600億逆回購到期,還有1660億元6個月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公開市場資金凈投放達到1750億元,為連續第五日進行資金凈投放。

熱點板塊:

受動力煤期貨創上市以來新高的消息刺激,今日煤炭開采板塊強勢爆發,平莊能源(000780)再度漲停,陜西煤業(601225)、中煤能源(601898)紛紛大漲逾7%;股權轉讓概念延續強勢走勢,司爾特(002538)繼續一字漲停,瀘天化(000912)也快速拉板,河池化工(000953)一度封死漲停;次新股早盤也卷土重來,川環科技(300547)、振華股份(603067)紛紛漲停,創新股份(002812)、崇達技術(002815)也隨後封板;高送轉板塊再現分化,吳通控股、聯絡互動等四股漲停,煌上煌繼昨日漲停後,周二再度大漲6%,但是前期龍頭名家匯、溢多利等跌幅均超5%;債轉股概念出現降溫,概念股幾乎全線翻綠。跌幅榜方面,債轉股、證券、量子通信板塊跌幅居前。

消息面上:

1、據《人民日報》報道,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撰文稱,人民幣匯率將繼續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他還提到,中國經濟正處於增速換擋期,將繼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發揮信貸政策作用。

2、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今年GDP增長6.7%基本已成定局。目前的貨幣政策是適度的。人民幣10月以來的貶值主要可以用美元指數的升值來解釋。

3、10月25日,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6年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人社部稱,下一步將啟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組織第一批委托省份與社保基金會簽訂合同,公告第一批養老基金管理機構。落實職業年金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完善合同指引、合同報備通知。此消息將激勵龐大的居民儲蓄資金中的一部分搶先進股市。

4、截至10月24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5066.51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42.88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3979.94億元,增加20.41億元。兩市合計9046.45億元,增加63.29億元,創今年2月1日以來新高。

機構觀點:

廣州萬隆:從過往走勢來看,作為市場公認的牛熊分界線,滬指站上年線確實意義重大,預示著即將開啟新一輪反彈空間。不過廣州萬隆認為,在市場格局發生根本性逆轉前,去過分關註或猜測指數漲幅空間意義不大,須知在金融去杠桿強監管、美聯儲12月加息及引發的匯市波動、有大盤穩定器之稱的國家隊控盤三把高懸利劍下, A股四季度依舊呈現結構性反彈機會,而非單邊上漲的牛市行情。持續上漲後,大盤通過高位震蕩來消耗雙重拋壓,這也引起了盤面的兩極分化嚴重。如強勢股資金紮堆炒作持續上漲,而另一方面絕大部分弱勢則現出原形,不僅反彈無力甚至逆勢下挫,如前期漲幅過大的光迅科技,趨勢嚴重走壞,股價陰跌不止;表明結構性機會就意味著反彈不會雨露均沾,投資者若死守業績地雷、遭到監管問責風險、短期連續漲幅過大等幾類弱勢股不僅白白錯失獲取超額市場回報的良機,更有可能跑輸大盤陷入持續套牢的深淵。隨著主力的新一輪調倉換股,今日中小創開始走強,投資者需第一時間緊隨主力動向,汰弱留強,及時將倉位配置到強勢股上。

民生證券認為,匯率擾動影響有限,反彈仍有動力。目前市場情緒邊際修複,內外風險短期緩和下,反彈有望持續。建議投資者圍繞業績支撐、確定性催化、自下而上把握三條主線:1)受益於業績改善、具有安全邊際的板塊,重點關註汽車、家電、醫藥;2)受穩增長加碼或供給側改革加速推進預期支撐的行業;3)短期具有政策與事件確定性催化主題,重點關註深港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雙十一”、國企改革等主題。

而對於四季度如何把握熱點板塊輪動,興業證券給出了以下五大投資方向:1、PPP概念板塊:以PPP為代表的大基建,將是四季度以及布局明年的重要配置性品種。地產調控後,基建將更被重視,需要發揮政府資金撬動社會資本的杠桿作用。2、債轉股政策下的投資機會:債轉股有助於減輕企業債務負擔、降低債務風險。結合最近國企混改的進展,將給高負債率國企帶來改革良機。同時實質利好AMC公司。3、估值與成長性匹配、不斷兌現業績的績優股:光通信、CDN(未來3年40%高增長)、家裝品牌化。4、消費中挖掘高景氣且業績增長有望持續的子行業:高股息、高分紅、現金流穩定的類債品種,如公用事業、交通運輸等板塊。5、周期角度推薦原奶、造紙、以及化工中的MDI、粘膠、尿素:關註化纖、印刷等即將進入補庫存階段行業的投資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376

藍籌護盤滬指穩守3200 A股再迎配置黃金期?

伴隨尾盤“一帶一路”概念股的再度走強,上證指數周四終於擺脫了連續小幅下跌的走勢,以陽線報收;而創業板指數則在連續4個交易日反彈之後迎來休整,兩市成交量則出現了大幅減少。在這樣的時刻,場外資金會否加速進場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股指後續反彈的高度。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早盤基本呈現低位震蕩走勢,連續4個交易日反彈的創業板指數回調幅度更深一些。不過隨著午後中國聯通(600050.SH)、中國中冶(601618.SH)的先後拉升,藍籌股板塊再度成為市場熱點,帶動上證指數翻紅。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08.45點,上漲3.39點,漲幅0.11%,成交2268億元;深成指報收10945.42點,下跌22.66點,跌幅0.21%,成交3189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63.04點,下跌19.43點,跌幅0.89%,成交819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5457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繼續有所減少。

從目前市場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輪動效應較為明顯,前兩個交易日上證指數調整之時創業板順勢接力上漲,而周四創業板開始調整之時上證指數又開始發力護盤,這也使得市場整體的上漲態勢保持較好。

不過,市場的成交量配合情況卻並不是十分理想。雖然上周五和本周一市場有所放量,但在滬指休整期間成交量開始明顯萎縮,創業板的拉升並未帶來成交的大幅增加,這說明目前市場主攻的目標還是“一帶一路”和國企改革這些藍籌板塊,滬市是資金的主戰場,而深市盡管有深港通的利好也未能扭轉這一態勢。

國聯證券策略分析師張曉春認為,今年以來,尤其是進入三季度之後,增長、物價、利潤等指標均現好轉,上市公司凈利潤也在三季度有較大幅提升。從微觀層面上市公司看,利潤增速好於營收增速主要來自漲價下毛利率的提升、營業稅金和財務費用的下降。宏觀層面,則來自於供需改善共振,其中,需求的改善來自於這兩年寬松貨幣推動,供給端的好轉則是這些年市場出清以及今年大力度的供給側改革效果的顯現。

從1993~2000年的下行周期和2000~2007年的上行周期看,中國經濟基本用7年完成一個上行或下行趨勢。這輪周期下行始於4萬億之後的小高點2010年,從2010到2016年,調整已持續了長達6年的時間,當前正站在或者即將站在下一輪上升的起點上,雖然從短期看回升趨勢或有反複。其中,“一帶一路”、人民幣貶值下的出口提振、基建的持續發力、國企改革下的制度挖潛以及居民消費升級均是動力源泉。同時,特朗普上臺,外部壓力減輕,也為國內經濟迎來更廣闊空間。

根據美林時鐘,複蘇階段,經濟上行,物價溫和上升,企業盈利改善而又沒有貨幣政策收緊之憂,此階段由於股票對經濟的彈性更大,其相對債券和現金具備明顯超額收益,即股票>債券>現金>大宗商品。而從國內A股近10來年的走勢看,其走勢也與經濟起伏相當一致,張曉春認為,在當前複蘇的大背景下,股市或迎來良機。

在複蘇階段,價格上漲,盈利與估值修複共振,周期行業往往最先受益,國聯證券建議積極關註當前相對滯漲的交通運輸、機械設備、非銀金融等行業。同時,成長是永恒的主題,成長方面建議關註消費升級和技術革新兩條主線,其中消費升級方面主要包括體育、教育、醫藥等學樂安康美相關行業;技術創新方面主要體現在智能化和智慧化方面的物聯網、VR、智能駕駛、5G等相關機會;此外,國企改革持續推進,第二批試點或迎來良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802

價值組合重倉股再傳捷報: 川河集團(281)股價創52週高位

可能會再次刺激某些人的神經, 但筆者就是要報喜. 所有報喜的股票都是筆者之前寫過文章的, 那些筆者有買股價大升但沒有提過的股票, 筆者不會報喜. 因為, 筆者實事求是, 不像有些人突然說自己買了一些大升的股票, 但之前從未提過, 這種自欺欺人的馬後炮行為, 就留給別人去做.

今日價值組合再有一支重倉股股價創下52週新高位, 筆者的愛股川河集團(281)今天股價以0.485元收市, 帶動筆者價值組合今年回報率升上16.38%的高位. 筆者進一步增加現金水平到11.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164

監管不留“余”力,中概股再難“套路”A股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日前在2017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表示,去年初中概股回歸一度盛行,應認識到,在美國上市不回來,一樣也是服務國家戰略;另外,中國資本市場監管標準不比美國等其他市場低。

劉士余2月10日在2017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發言

這是監管層繼去年6月和9月兩次作出回應後,2017年第一次就中概股回國內上市問題進行表態。

一些業內人士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均表示,監管層此番表述明確表達了不鼓勵中概股回歸的態度,相關動作將受限。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市場分析師、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表示,不可否認,多數中概股回歸主要是為了套利或逃避監管。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劉士余一直忙於加強監管,“中國資本市場監管標準不比美國等其他市場低”的表述似乎在告訴那些想要套利的公司,A股的“豆腐”並不是那麽容易吃的。

監管生變?

多數業內人士均表示,從劉士余的表態能明顯感受到“監管層不鼓勵中概股回歸”的態度,但這並不意味著這扇門被關上了。這從監管層去年的兩次表態中也能略窺一二。

2016年5月,市場傳言“證監會將暫緩在海外上市的紅籌企業回到國內上市”,證監會當時回應稱,正在對這類企業通過IPO、並購重組回歸A股市場可能引起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當年9月,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又表示,證監會正在對海外上市的紅籌企業通過IPO、並購重組回歸A股市場可能引起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在相關政策明確之前,對該類企業回歸A股市場的相關規定及政策沒有任何變化。

從證監會的前兩次表態可以發現兩個關鍵點:正對中概股回歸的影響作深入分析研究、相關規定和政策沒有變化。

不過,就在證監會去年9月初的表態之後,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司長郭松當月22日表示,不太希望所有的“中概股”都回來,“外匯局堅持實需原則,你有真實需求,需要支付對價,我們還是支持的。但的確要防止以套利為目的的‘中概股’回歸。未來外匯局將支持正常合規的跨境並購和‘中概股’回歸,並在這個過程中維護國際收支的平衡。”

顯然,監管層不支持那些只是以套利為目的而回歸的中概股。

“在處理再融資和IPO堰塞湖的事情之外,證監會應該沒有更多余力再處理中概股的事。我們理解是監管層目前不想過度幹預。”熟悉並曾參與操辦中概股回歸的資深律師向記者表示。

中概股的回歸正途

2015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推動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在境內上市”,這一政策被業內解讀為鼓勵那些采用VIE結構的中概股回歸A股。

由此,中概股回歸風起,在暴風科技、分眾傳媒等先行者的帶頭下,2015年共有38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宣布私有化交易,這一數字遠超2010~2014年中概股私有化總和。

然而,無論是上市後曾拉出29個漲停板的暴風集團(300431.SZ),還是借殼世紀遊輪(002558.SZ)的巨人網絡及先驅者分眾傳媒(002027.SZ),已經回歸的中概股都出現了股價飛漲、業績無改善甚至下滑的情況。

暴風集團上市後連續拉出29個漲停板,股價由7.14元飆升到157元,之後又再用11個交易日將股價沖高至327.01元,至此也成為該股的歷史最高價

或許是關註到了中概股回歸後境內外市場的明顯價差,以及殼資源炒作的情況,如上所述,監管層於去年年中對中概股回歸的監管態度生變。那中概股還回得來嗎?

桂浩明表示,中概股題材較為特殊,A股缺乏相應的標的,回歸對市場有一定的補充作用,且有些公司是因為受各種原因不能順利在境外上市而選擇回歸,並非全是壞事,“企業有選擇不同地方上市的權力,但是回歸應該是為了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而不能是為了逃避監管或者是為了套利。”

“雖然監管層對於借殼上市的監管相當之嚴,但只要願意等的話,中概股也可以通過IPO途徑在A股上市,不在乎估值低和流動性差的話也可以像百合網、中搜網絡那樣掛新三板。”一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但前提是別只是為了套利而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100

兩會前夕A股再迎調整 蓄勢等待政策發力?

伴隨著低估值個股股價的不斷回升,A股市場的走勢也開始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周一在藍籌板塊集體休整的背景下,滬深兩市股指雙雙出現大幅回調,成交量卻出現了小幅萎縮,在兩會即將召開的時間窗口,這究竟意味著什麽呢?兩會行情能否持續、市場熱點是否會轉向成長股成為了市場人士熱議的話題。

從股指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在低開之後即展開震蕩下行走勢,全天未見像樣的反彈出現,午後股指跌勢更是開始加速,市場也出現了一些恐慌性的拋盤,但整體成交量出現小幅減少,市場整體籌碼鎖定性不錯。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28.66點,下跌24.77點,跌幅0.76%,成交2114億元;深成指報收10353.55點,下跌90.18點,跌幅0.86%,成交2559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26.77點,下跌11.67點,跌幅0.60%,成交731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673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有所減少。

由於此次調整出現在兩會即將召開之際,這也使得市場人士對於今年的兩會行情究竟會如何演繹存有分歧。

東方證券策略分析師孫金霞等通過梳理比較從2007-2016年過去十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後30個交易日里上證綜指的走勢表現,歸納出三條相對明顯的規律:第一,從漲跌來看,兩會上漲的情形或大於下跌。與靠前的年份相比,這個規律在最近的幾年里表現相對更加明顯。第二,從趨勢來看,全國兩會的召開有放大、強化當時行情走勢的作用。會前股指震蕩和行走的區間偏窄,會後股指運行的區間會顯著放大。特別是兩會前夕上漲的年份,會後上漲更加明顯;前期下跌的年份,會後下跌更加陡峭。第三,逐年分析兩會行情走勢的成因,兩會對行情的影響主要來自政策面的驅動力。兩會是頂層設計和政策面的“擴音筒”,所以兩會行情在政治大年里表現會更加顯著。

對於今年的兩會行情,東方證券整體判斷2017年會是一個政治面驅動行情的大年。疊加目前相對缺乏熱點、主線搖擺不定的市場情況,全國兩會上明確的全年經濟工作和政策主線可能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行情走勢,所以提前、準確的預判跟布局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價值。

結合2016年以來明確的經濟工作思路和主線,從2017年地方兩會傳遞出的信息來看,東方證券認為,2017年投資在總體上應大概率維持平穩的增長。而當總量增速由驟降轉為平穩,這一過程本身同樣可以利好“一帶一路”邏輯下的基建、制造業投資複蘇等結構性的亮點湧現。三條政策主線的優先級排序依次為國企改革、一帶一路、農業供給側改革。除此之外,2017年區域發展戰略的動態演進也同樣需要關註。

而從近來市場走勢的變化來看,短期市場對於成長股的關註度出現明顯的回升,隨著2月以來市場的持續回暖,低估值板塊的估值修複行情已經較為全面,市場也需要在成長領域尋找投資機會。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認為,震蕩市的春季行情輪漲特征明顯,如2012年、2013年、2016年,先價值、周期後成長。再融資新規後中小創跑贏主板,說明前期低迷已經隱含較多悲觀預期。創業板中基金持股比例已回到2013年初,計入一季報中小創相對PE也望回落至2013年初。其認為A股春季行情將繼續,維持上半年進二退一的震蕩市,以消費類價值股為底倉,中期主線聚焦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短期把握成長的輪漲機會,精選績優個股。

銀河證券策略分析師孫建波等也認為,歷來“春季躁動”有周期搭臺成長唱戲的傳統,這次成長股接下來會有一定的表現,但出現全面可持續行情的概率不大。TMT行業里業績整體尚可,但超預期的公司並不多。從估值水平來看,經過2016年的震蕩調整,成長股估值較之以往便宜不少,但絕對估值上並不十分便宜。同時需註意貨幣政策已經開始收緊,若物價及房價再度上行,不排除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流動性偏緊情況下也不支持成長股的大行情。當前成長股的行情更多的是短期躁動,是否能發展進入春天仍需觀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195

兩會前夕A股再迎調整 多空激辯春季攻勢前景

隨著兩會召開的日益臨近,A股市場的走勢也不可避免的受此影響出現一些波動,在市場政策預期較為強烈的背景下,一些謹慎性的資金開始提前兌現離場,這也使得滬深兩市股指在3月2日出現小幅回調,同時市場人士對於股指後續走勢也開始出現分歧。

3月2日,從股指全天的走勢來看,盡管以次新銀行、券商為代表的藍籌股全天走勢保持活躍,但在快遞、建材、地產、保險、煤炭等多數藍籌板塊出現休整的情況下,滬深兩市股指全天走勢以震蕩回調為主。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30.03點,下跌16.90點,跌幅0.52%,成交2230億元;深成指報收10367.31點,下跌51.31點,跌幅0.49%,成交2637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20.40點,下跌11.57點,跌幅0.60%,成交704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867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減少。

招商證券策略分析師王稹等維持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上證指數3270-3330點和創業板指數1970-2050點之間極有可能形成上半年高點,並帶來3月份整體調整走勢的觀點。其認為國外利空有提前出現的可能,國內利好則有落空的可能。因此,謹慎是未來兩周最合理的策略。

財富證券分析師李孔逸則通過研究發現,股市資金流入規模漸收窄。春節後,在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改善下,股市資金流入亦明顯增加,但熊市存量大環境並未改變,持續大規模的新增資金不可期,資金流入規模漸收窄。

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提升是帶動市場本輪反彈的重要因素,而風險偏好的改善主要來源於節後資金相對充裕以及兩會窗口政策紅利預期漸強。但從股市資金流動來看,當前仍為熊市存量博弈大環境,新增資金流入規模逐步收窄,投資者已處於高倉位水平,後續持續大規模流入或不可期。兩會臨近,相關預期若被證偽,市場面臨回調;若被證實,靴子落地前期市場亦已較為充分反映,市場仍面臨調整。因此,整體來看風險偏好持續改善已承壓,監管則持續收緊,躁動回歸調整或為大概率事件,維持震蕩盤整判斷。

宏信證券策略分析師徐偉則認為,流動性中性趨緊,房地產調控加碼,大類資產重配下A股仍存結構性重配可能。央行春節前後上調MLF、逆回購、SLF政策性利率,變相加息更加體現了央行防風險和金融去杠桿的信號,貨幣政策由之前的名義穩健、實質寬松向實質穩健中性的轉向,流動性中性趨緊,各類資產價格帶來壓制,同時房地產調控政加碼下或迎來拐點,居民財富和企業投資行為也將隨之調整。A股市場在2015年經歷了貨幣寬松、流動性外溢、加杠桿環境,2016年經歷了貨幣中性、流動性相對寬松環境,在2017年則將經歷貨幣穩健中性、流動性趨緊收縮,勢必會壓制A股的估值,但從各類資產風險收益比來看,A股存在的相對估值優勢又具備主動吸引資金的可能。

而長周期下經濟改善及企業盈利恢複支撐A股估值中樞。由價格上漲帶動的名義GDP大幅度反轉說明長周期下經濟供求關系步入新平衡狀態,上市公司非金融企業盈利修複預計仍能延續至2017年上半年,長周期視角下經濟改善和盈利在經歷了2016年的修複後或將同步進入新平衡狀態,短期雖有波動但中期趨勢穩固。

宏信證券預計2017年GDP實際增速在6.5%左右,A股全年盈利增速將回升至6.5%左右(其中金融2.0%,非金融13%)。經濟改善和盈利恢複反映在目前A股估值中樞的上移之後,在2017年或將更加體現為新平衡狀態下對A股估值中樞的支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897

360回歸A 股再進一步:確定上市輔導券商 完成股份制改造

完成私有化後的周鴻祎曾對記者抱怨,“每天無數人打電話問我要不要殼”。而現在,奇虎360距離回歸 A 股又更進一步,不過,未必是“借殼”。

天津證監局官網3月27日消息,華泰聯合證券已於3月23日與三六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首次公開發行並上市輔導協議。這意味著360回歸 A 股又更近了一步。

在此之前的3月21日,360大股東“天津奇思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完成增資更名,名稱變更為“三六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註冊資本從5617.66萬元增至20億。業界普遍猜測,此次變更名稱的 “天津奇思科技有限公司”很有可能是360回歸A股的主體。

伴隨著國內IPO審批提速短,和360首次公開發行並上市輔導協議的簽訂,意味著360很大可能選擇直接排隊IPO。此前中金公司曾在相關報告中分析,如果奇虎360回歸A股上市,按預測市盈率,其市值將高達3800億元人民幣,市值同樣擴大6至7倍。

3月28日,第一財經記者曾對此聯系奇虎360方面,對方表示不予置評。

截至發稿時止,360概念股集體走強,曠達科技漲停,中信國安漲3%,電廣傳媒漲1%。

“無數人打電話問要不要殼”

2016年7月,奇虎360正式從紐交所退市。它的私有化資金來源包括抵押360大樓和一系列“360”商標等換來的貸款,以及招商銀行等提供的7年期30億美元貸款。

當時的周鴻祎對記者自嘲:“我現在可能是中國最大的債務人,‘負翁’。”

對於外界關註的借殼上市,周鴻祎坦言,每天有很多人打電話給自己推薦殼公司,“謠言太多,目前沒有任何資本方面的考慮,也沒和任何公司談(借殼上市)。”

為什麽360要冒風險回來?

周鴻祎稱,360和不少希望私有化的中概股公司“動機不一樣”。最重要的原因,是幾年前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找周談過好幾次話,國家有一個很明確的期望。

因為當時國家已經意識到網絡安全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360的企業客戶超過百萬家,已經為包括政府部門、外交單位、國防科研院所、銀行等敏感單位提供安全防護軟件和解決方案。於是,大家不可避免地提到了360的“身份問題”。

雖然360是家中國人控制的公司,但是因為在美國上市,投資人大部分都是境外基金,從資本結構上來說,360實際上是外資,這樣來看,讓中國的核心企業安全、國家安全、基礎設施的安全都掌握在一家名義上的外企公司肯定是沒有安全感的。“這和在美國上市的娛樂、社交公司不一樣。”周鴻祎說。

“我們為很多敏感部門提供網絡安全保護和解決方案,如果我是外企的話,很多資質是拿不到的,所以回歸中國是為了在網絡安全上發揮更多、更重要的作用。”周鴻祎表示。

而在私有化退市時,360搭建了兩大特殊目的公司平臺(SPV),分別是天津奇信通達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奇信誌成科技有限公司。二者估值分別達到 40 億美元和 117 億美元,註冊資本分別為 5753.29 萬元、5617.66 萬元。

除奇虎 360 董事長周鴻祎、總裁齊向東外,共有兩大類 39 家機構 " 入局 ",一類是 " 信字輩 " 的三家奇虎 360 員工持股公司(ESOP 平臺),另一類是包括險資、私募在內的 36 家外部投資者。

周鴻祎透露,360要求買方團必須是使用自有資金,所以這次買方團主要是大型國企、專業投資基金和保險公司。此外,這些投資人的選擇標準還有與360有過合作;或是對未來360在國內發展業務有幫助等。

他還告訴記者,360與買方團簽有一個關鍵性的條款是:不允許投資人直接或間接來源於任何公募或理財產品,如果沒有按照協議真實準確披露,並且在規定期限內未完成整改,將要向360公司支付相當於投資總額的30%作為違約金。

對於那些希望借機賺一把錢就走的投資者,周鴻祎稱360拒絕了不在少數。

回歸背後:業務重組和分拆

截至目前,奇信通達已在 2 月 15 日註銷,其包括奇信誌成、周鴻祎、齊向東、三家 " 信字輩 " 員工持股公司,以及 36 家外部投資者等,已全部轉化為三六零的直接持股股東。 而奇虎360的全資股東已於3月21日正式完成增資、更名和股份制改造。

三六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42個投資股東中,控股股東為天津奇信誌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51.78%,周鴻祎個人持股比例為12.9%。

查閱相關資料顯示,在股權比例上,奇信誌成認繳了三六零10.36億元註冊資本,占總股本的51.78%;周鴻祎個人出資2.58億元,占比12.90%;天津欣新盛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出資8710.95萬元,占比4.36%;浙江海寧國安睿威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出資3484.38萬元,占比1.74%,該產品的單一LP是A股公司中信國安;瑞金市華融瑞澤一號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出資1132.42萬元,占比0.57%,該產品有電廣傳媒參股。

此外,有浙江永強參股的寧波博睿維森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在三六零直接持股2.62%;中南文化參股的芒果文創(上海)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直接持有三六零1.31%股權等。

此前,根據中信國安公司的披露,其將向奇虎360私有化項目公司投資約4.13億美元,獲得奇虎360約4.46%股權。

通常,中概股回歸的方式主要包括排隊IPO、找殼借殼、掛新三板、被上市公司收購這四種。值得註意的是,此前被業界熱議的中概股“借殼”問題,在2016年5月6日,證監會曾罕見對“暫緩中概股回歸”作出表態,境內外市場的明顯價差、殼資源炒作受到監管部門的高度關註。一個月後的6月17日,證監會宣布就《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辦法》(下稱“借殼新規”)公開征求意見,重點規範“借殼”上市。借殼新規在當年9月9日正式發布實施。

一位曾參與操辦中概股回歸的資深投行人士此前告訴記者,目前借殼上市審核的嚴格程度已經基本等同於IPO審核標準,矛盾的焦點不在於審核趨嚴,而在於“一殼難求”。“能不能找到合適的資源是最關鍵問題。現在要找一個價格適合又幹凈的殼比選妃還難,找殼其實會給我們增加很大工作量。反觀現在IPO審核已經明顯提速,借殼在當前政策環境下,並不一定是最優選擇。”

不論以何種形式回歸,有互聯網分析人士指出,360的私有化回歸不管是從戰略上還是戰術上,這不只是360一家公司的事情,幾乎整個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節奏都會受其影響,一些不想與之發生任何關系的公司如百度、騰訊等,此時也被迫不得不做出相應的應對舉措來制衡。

事實上,從奇虎360自身業務來看,現在360公司的產品逐步涵蓋安全軟件應用、智能穿戴、智能家居、車聯網和智能手機等多個方面。360也正在從一家純粹的互聯網安全公司,逐步向安全互聯網公司轉變,為用戶提供線上至線下的安全服務。

周鴻祎曾此前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私有化退市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進行成熟業務和創新業務重組和分拆。 360最近兩年一直在做業務重組或拆分,目標是將360公司從一艘大船變成一支艦隊。

“在中國互聯網這是個趨勢,公司大了又想保持創新,又想保持速度,這兩者是矛盾的。公司大了必然要有很多繁文縟節,但是小公司只要業務能做,其它都不足為慮。”

周鴻祎稱,360的安全業務將變成TO B和TO C兩家公司,企業安全集團將獨立成為360集團下面的子集團,這些業務由360 CEO齊向東負責。同時,智能硬件業務還將保持獨立運行。

“未來不確定性的業務,需要二次創業的業務都在要拆的範圍”,周鴻祎說,拆分之後,他們會成為360集團下面的子公司,有獨立的財務核算,獨立的人員配置。

“如果將成熟業務和創新業務放在一個公司里用同一套標準,創新業務總是發展不起來。這就像騰訊在打車業務不投資滴滴而是騰訊自己做,能做起來嗎?不一定。”

另外,周鴻祎還稱希望通過拆分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將業務獨立出去,每個負責人都可以有合夥人的身份,相當於內部創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