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股本周由金融股揭開第四季財報公佈的序幕,高盛和摩根史坦利除了虧損擴大外,兩者的結果也是雙雙低於市場預期。但是從股價上來看,市場似乎不那麼悲觀了。在財報公佈後,星期三這兩只股票皆以上漲作收,股價超跌現象已經提前反映了第四季財報的利空。 在美股的持穩下,港股近期非常強勢。最近有一個個板塊被輪番炒起的現象。今天炒注資,明天炒樓市。繼東航(00670)、南航(01055)分別獲得注 資之後,星期三市場又傳電力、鋼鐵行業有機會獲注資。星期四在救樓市的利好消息影響下,一些內地房產股向好。其實這個現象是個好事,起碼市場現在不再那麼 恐慌,投資者對被炒起的股票仍然有追捧意願。不像前一段時間,好消息壞消息一併被解釋為利空。現在的恒指水平,已經反映了09年第一、二季的不景氣。在沒 有確實能證明09年下半年更加差的情況下,我覺得現在的恒指不會再跌回這一波低10600的位置。但現在絕對不是人家說的什麼牛市第一期,這一輪的反彈, 純粹是因為之前過於拋售,太多股票出現不合理價格而造成的。沒有人知道這個反彈會彈到什麼水平,我也是抱著摸著石頭過河的心態去應付這次反彈。但最重要的 是要不斷提醒自己,這只是一個比較像樣的反彈。因此當每個人都對大市又非常有信心時,自己要懂得開始防守了。 之前寫過的“不倒閉便發達 ”基金中,選擇了一隻合生創展(00754)。寫的時候是11月中,當時股價在2.7元附近。當時留意合生的原因是其股價最多時跌超過90%,折讓的幅度 過大。以合生創展這樣有著幾百億元資產的地產公司來說,雖然它負債是重,但是其折讓都不應該大過其他同樣負債重、但資產只有幾十億元的內房股。昨天收市 時,合生收報6.2元,離開11月中已經累積一倍多的升幅。我確實沒有想到它會升得如此快。當市場還是在擔心它財務出現問題時,它竟然以8億多元在北京買 了一幅地,以行動去告訴市場他們財政是絕對沒有問題的。而結果是市場也認同其折讓過大的問題,于最近三天內升了50%。 | ||||||
品牌
Riccitiello強調了品牌對於遊戲和遊戲公司的重要性。「許多人一再告訴我遊戲行業不需要品牌,甚至是在EA內部,董事會近半人員一直堅持這種我認為錯誤的觀點。Riccitiello認為品牌主要應該包括三個重要方面。首先,隨著時間推移,品牌應該形成始終如一的價值理念。其次應該暫且相信品牌的價值,而不是一開始就持懷疑態度。最後是優先選擇權。因為品牌,你可以有選擇的餘地。以上所有總結成一個詞:信任。你們應該相信品牌,並且需要明確,品牌的建立是需要大量時間這一前提。
Riccitiello分析:「目前某些遊戲的收益已經超過了電影票房的收入,對比 GTAV首發8億美元收入與《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2》首映週末4.83億美元票房,我們已經知道遊戲品牌的相對價值極其重要。」他也同樣對比了超級碗(遊戲茶館註:Super Bowl,美國國家美式橄欖球聯盟的年度冠軍賽,勝者被稱為「世界冠軍」)的收益來源。去年一年,廣告收益2.63億美元,門票7300萬美元,住宿餐飲以及周邊費預計收益為4.63億美元。但一款遊戲僅日流水就可以達到3000萬美元。
美國最暢銷小說《雙城記》自1859年出版以來已經賣 出2億本。再看看系列遊戲的直接收益,FIFA,GTA, WOW,Call of Duty(《使命召喚》)全部已經突破 了100億美元。《使命召喚》這一款遊戲一年就有10.8億美元收益,FIFA一年10億美元。簡單算一下, 就得出結論,自1859年以來,娛樂產業中70%最熱賣的都是遊戲。
另外他還指出了遊戲品牌的長效性。1994年的《魔獸爭霸》Warcraft已經19歲了,1993年的GTA已經20歲了,COD10歲,Battlefield 11歲,Mario34歲。這些品牌不僅影響力強,而且持久。
Riccitiello還提到了傳統遊戲開發者應該從三個方面向移動遊戲開發者取經學習:
1.服務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遊戲行業需要持續不斷地發展,也許我們早就該意識到這一點。我發現許多大遊戲, 例如WOW,GTA等在把服務組件放一起發佈時都吃過虧 。這些知名遊戲品牌都缺乏了移動遊戲每天對遊戲進行反覆的測試和研究這一重要過程。
2.遊戲購買價格多樣化
60美元對於大多數的玩家來說,都過於昂貴。大多數的主機遊戲還沒有Clash of Clans的一半裝載量。Puzzle&Dragons通過梯度多元化的遊戲購買價格使這款遊戲在主機歷史裝載量上達到了最大值。
3.簡單性
遊戲在過去都附有一份至少500頁的遊戲指南,然而現在遊戲變得越來越簡單。主機和PC遊戲幾乎不可能達到輕鬆上手,不好好研究十多次說明書,幾乎難以快速地獲得遊戲的樂趣。
Riccitiello繼續提到了問題的另一面。移動遊戲也應該向傳統遊戲公司學習。他說:「當前的暢銷遊戲能夠撐到10年或者20年以後嗎?《龍谷》和《憤怒的小鳥》早已被甩出了暢銷榜前十。」並對芬蘭公司Rovio提出質疑,稱該公司不懂品牌建設,且毫無創新精神。只有用心經營自己遊戲品牌的遊戲公司才會得到玩家的認可和尊敬。
接著他又從三個方面指出移動遊戲開發公司應該向傳統遊戲公司借鑑學習:
1.創新
這並不是鼓勵移動遊戲公司推行的小規模增量改進。這裡的創新,意味著需要為最壞情況做打算。例如,試想一下有人將你的遊戲進行剖析,想像所有能夠讓遊戲更加完美的因素,這些因素大多都是由於在創造遊戲時的技術不連貫性。換句話說,顧此失彼。我建議手游公司應該邁出巨大的一步,也是冒險的一步來暫時擱置現有玩家的需求。這一步,目前還沒有手游公司敢邁出這偉大的一步,但是如果希望你們公司的遊戲生命力更強,就必須做出選擇。
2.執行
試想一下你的遊戲有1億安裝量,每月有2000萬到3000萬的月活躍玩家,每天有700萬人願意掏出500萬美元玩這款遊戲 。但是相信我,這類人都不會選擇玩遊戲的測試版。玩家們對精益創業手游公司未成形的新產品,沒有任何興趣。你必須拿出打磨好的最終版遊戲產品,才會吸引用戶。所以不要停止對遊戲開發的執行。
3.遊戲可玩性比技術更重要
你要做好一款成功的遊戲並不需要領先世界的科技。一味的追逐華而不實的3D科技效果的確很酷,但是只會讓這款遊戲成為一款昂貴的遊戲,而並非好遊戲。
近來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身患重病、甚至大權旁落的傳聞已是沸沸揚揚。了解朝鮮高層的人士向路透表示,金正恩還在牢牢掌權,只是腿部受了傷。
據路透報道,上述消息人士在朝鮮和中國政界均有人脈。該人士稱,金正恩在視察軍事演練時受傷,需要100天左右才能複原。該人士說:
“他下令所有將軍參加演練活動,他自己也參加了。他們匍匐前進、奔跑、翻滾,他肌腱拉傷。”
“他在8月底或9月初演練中腳踝和膝蓋受傷了,因為他太重了。他起初還能一瘸一拐地走,後來傷勢加重了。”
今年9月3日與妻子出席一次音樂會以來,金正恩就沒有在朝鮮官方媒體的任何公開活動報道中出現,連10月10日朝鮮執政黨勞動黨建黨69周年紀念日相關的活動報道也是如此。據法新社報道, 除金正恩以外的朝鮮主要領導人10月10日都在平壤錦繡山太陽宮拜謁了金日成、金正日的遺體。 此外,金正恩也缺席了上月25日的朝鮮最高人民會議,這是他執政以來首次缺席該會議。
對此朝方也幾次吹風,澄清有關金正恩個人的猜測。9月末,韓國媒體《朝鮮日報》報道稱,金正恩雙腳腳踝骨折,正接受治療。五天前華爾街見聞的文章提到,韓國統一部部長柳吉在向媒體透露,朝鮮高官否認領導人金正恩生病,稱他“完全沒問題”。
在金正恩在公眾視線中“消失”時,朝鮮政府的一些最新動向引發外界眾多猜測,朝鮮領導層是否出現變局、金正恩是否還真正掌權都成為令人生疑的謎題。
本月4日,包括朝鮮軍方“二號人物”——朝鮮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人民軍總政治局長黃炳誓在內的三位朝鮮高官突訪韓國。當天,出席仁川亞運會閉幕式的朝方高級代表團會見了韓國國務總理鄭烘原。這為朝鮮半島局勢改善帶來了想象空間。
一些朝鮮問題觀察人士認為,金正恩可能在權力鬥爭中被邊緣化了,而朝鮮高官代表團出人意料地參加亞運會閉幕式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揣測。
本月7日,朝鮮罕見地在聯合國總部紐約召開說明會,回應外界指責,同時承認改善人權方面有所不足。新華社文章稱,朝方一改往常“不理不睬”的態度,展開公關,令一些國際人權組織頗為驚訝,一方面自認“施壓有效”,一方面不得不肯定朝鮮“方向正確”。
路透的報道指出,對於朝鮮代表團此次訪韓的另一個解讀是,意在證明朝鮮局勢穩定。
新加坡非盈利機構“朝鮮交流中心”(Choson Exchange)的執行總監Andray Abrahamian認為,
“金正恩一直在與其他關鍵人物共同掌權”,他被篡權的可能性很低。“就算內部權力平衡發生了變化,他們也不太可能想把他擠走,畢竟他的象征意義是無可匹敵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昨天的A股市場驚心動魄,也讓投資者見識了什麽叫“天量巨震”。當天的交易量超過1.2萬億元,滬指從最高上漲逾2%一路狂瀉至暴跌5.4%,振幅高達8.3%。市場大起大落是意味著這波行情已經見頂,還是牛市途中的一段小插曲呢?
見聞梳理的絕大多數機構連夜發出的觀點均認為,這只是短期回調,牛市的根基依然穩健。
別擔心 跌跌更健康
中金的策略師王漢鋒認為,這次大幅下跌可能是“假摔”,短期的調整可能是在蓄積上漲力量。
第一,根據我們近日與投資者溝通,這次上漲多數人“踏空”,且領漲板塊非常集中。從資金的層面看,這種性質的暴漲不具備深厚的基礎,難以走得久遠,調整之後才可能走得更遠。
第二,由於更多人是在等待市場的下跌,因此可能潛在的調整幅度也不會深。再加上,這次暴漲之後會促使更多的人嚴肅地思考中國已經發生積極的變化,會有一部分資金開始關註中國的積極變化。
第三,即使在大幅上漲之後,A股的整體估值依然不貴,特別是大盤藍籌股。目前滬深300指數前向12個月的市盈率估值在10倍左右(過去十年均值在13.6倍左右),上證指數前向12個月的市盈率在11倍左右(過去十年的均值在14.7倍左右),顯示出當前藍籌股依然不貴。
即使悲觀地看,這次巨震如果是一個中期調整的開始(如持續兩個月甚至更長),我們相信潛在的調整幅度也不會深。
光大證券前總裁楊赤忠將短期調整、中期調整和見頂的概率分別列為70%、20%和10%。“原則上,我不認為行情已經結束,90%的可能性是沒結束,仍然要創新高。”
若是短期調整,最晚於後天見底,最多調整到2780,概率是70%;
若是中期調整,時間會在一個月左右,最多調整到2630,這個概率是20%;
最後10%比較可怕,就是完全結束了,要跌到2300以下去。但是不用擔心,這種情況首先要反抽回2950以上來。所以在下次2950左右時,需要認真觀察。
海通策略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總結投資者對市場的看法,根據其856份問卷的調查結果,多數認為這是短期回調。
64%的投資者認為回調時間將在一周以內,48%的投資者認為回調幅度在10-20%之間,還有44%的投資者認為回調幅度小於10%。
牛市大趨勢未變
從估值的角度來講,目前A股的整體估值不算太高。華泰證券稱,07年市場整體估值在35倍PE,而現在也就18倍PE,估值差一倍,而從進場資金的總量來說,國際遊資,房地產相關資金,高收益理財這三大波資金最終入市規模在5年左右的時間會在10-15萬億上下,而現在進場的資金也就2.5萬億左右(由融資融券余額8500億倒推),未來還會有源源不斷的資金進場,牛市的資金基礎絕對堅實。
從宏觀角度來看,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也提到,牛市的大趨勢並未改變。
政治局會議召開,奠定9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基調,突出經濟政治外交新常態,重點推進一帶一路國企土地金改公用事業5大改革。結合前期存款保險制度和理財產品規範征求意見,2015年打破剛性兌付是大概率事件。資金分流進入股市仍將是大概率事件。對於外資大幅度流出,產業資本減持券商,管理層風險警示應該關註,不過應該看到這不是本次行情啟動的關鍵因子,會加劇市場的動蕩,但不會改變趨勢。
接下來投資什麽?
華泰策略認為,現在的暴跌給了投資者一個搭上金融股暴漲順風車的機會。
在牛市中,最好的策略就是選準龍頭行業,龍頭公司,堅定持有,每次大跌,不應該是逃命的機會,而應該是逐步提高倉位的機會。近期一直在和機構路演,發現大家在金融的倉位還遠遠沒有到標準配置,所以近期金融股暴漲,機構大部分是跑輸指數的,現在給了又一次上車的機會,車確實會走走停停,但是車的方向是很確定的,資金的進場是持續的,牛市的基礎是堅實的,大資金必選大金融。因為金融的特點是體量大,資源牛,價格低,回報高。
海通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投資者繼續看好券商。
未來3個月行情判斷,47%的投資者認為上證綜指高點為3500點,47%的投資者認為風格偏大盤,45%的投資者最看好券商。
海通還提到,市場目前最擔憂監管風險。54%的投資者認為證監會對兩融業務等監管趨嚴是未來市場的最大風險點。
國泰君安策略分析師喬永遠在昨天的電話會議中稱,2015年唯一的戰略性配置品種還是非銀金融,特別是券商。
但他認為,短期內市場波動加劇可能會降低存量的資金風險偏好,使得市場向原有的大家所熟悉的一些增量資金入市的邏輯去配置,所以建議大家可以逐步配置包括之前啟動幅度較少的,像地產、家電、環保、公用事業、環保,以及醫藥等板塊。
也有觀點認為,藍籌股經歷過一波大漲,現在該輪到成長股輪動,關於選大還是選小的問題,中金稱依然是偏好低估值藍籌,而對成長股偏謹慎。
機構相對重倉成長股的格局並未改變,底牌被人盡知;目前大部分成長股估值依然缺乏吸引力;高估值中小市值股票未來還將面臨註冊制、退市制度、監管趨嚴、新三板等進展的沖擊;未來中國貨幣政策的放松可能還是對低估值藍籌更有利;近期重配成長股的基金凈值滯漲可能會引來基民贖回,這將倒逼成長股的“補跌”。值得註意的是,有一些相對優質的白馬成長股目前估值相對合理,主要集中在傳統消費和醫藥領域,這些成長股則值得長期投資者關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5-3 20:52 編輯 時間只是在路上而已——關於投資的思考 作者:格隆匯 caojin2004 編者按:這篇文章絕對是很精髓的總結。它不像一般思考那樣去展開,去“放”,而是惜字如金地在“收”,更像是一篇濃縮的精華綱要,讀之受益良多。但唯其過於濃縮精要,格隆擔心這麽推出去,會不會引致其他會員理解不透,甚至理解有誤。就這個問題征詢作者後,作者caojin2004回複如下:格隆好,這篇只是我自己想寫點什麽,就把自己過往的投資邏輯梳理一下。我當時把這篇總結發給我的研究員同事看看,我想帶帶他們,把我過去的成功、失敗和我認為正確的投資邏輯教給他們,但很遺憾,他們一周都沒有一個人問起這件事。於是我才想發給格隆匯分享。佛度有緣人,有感覺的看看、想想,沒感覺的就算了。其實投資最難的是面對市場時心靈的折磨和對抗,堅持和撤退的取舍,而這永遠也無法教給別人,只能自己深深的體會…… 於是,我們不改一字,原文推出,請格隆匯會員共饗。 一、基本分析決定公司的價值
二、技術分析的作用 1.在完成估值定性的基礎上,個股圖形的走勢能給我們提示的是買進或賣出的快慢節奏; 2.而面對大盤的走勢,我們應該權衡的是當下應該配置的倉位比例; 三、如何選擇投資標的—-尋找成長故事的邏輯
|
2015年6月26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合法。這在中國攪起了互聯網端“彩虹營銷”的一場狂歡——天貓、百度地圖、優酷、拉勾等公司紛紛出招。上一回,人們大張旗鼓地談論“粉紅經濟”(或曰彩虹經濟),是2014年10月蘋果CEO庫克出櫃。 (CFP/圖)
快消品、社交App、旅遊產品、理財產品、影視作品……粉紅經濟什麽時候可以爆發?
“當90後成長起來,找到足夠多的自我認同後,自然就會爆發。現在,我們得先幫她(他)們扯起旗幟。”——女同App“樂do”創始人
“人們對同誌的包容度是在提升的,包容度到達一個點,一定會刺激這個產業爆發。我比較關心在這個市場下,我的團隊如何能夠勝出。”——粉紅經濟投資人
專車司機老黃扶著方向盤,堵在緩行的長龍間,用濃重的上海口音說:“是公司在做什麽活動嗎?”
一夜之間,一款叫車軟件給地圖上的車輛圖標都鋪了一層彩虹底色,司機們卻摸不著頭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彩虹代表的是同性戀人群。
這天之前,2015年6月26日,發生了一件不僅是和同性戀人群密切相關的大事: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合法。在中國,這立刻攪起了互聯網端“彩虹營銷”的一場狂歡——
天貓的logo:那只黑貓被換成了七色貓;海爾放出彩虹冰箱海報,廣告詞“個性生活,如愛多彩”;TCL手機上在七彩屏保上宣告“活,就要出彩!”百度地圖、優酷、拉勾等新媒體也在這場營銷大戰中積極站隊。
事實上,這樣的營銷方式並不新鮮。過去一兩年間,敏感的商人早將觸角探入彩虹領域:2014年10月,當當網CEO李國慶在微博上曬出一張男男牽手的海報,文案是:“我怕有色眼光,但我敢認真去愛,敢做敢當當。”但這張海報最終未在任何官方渠道使用。音樂App“唱吧”也拋出過同誌廣告:“不能說的,唱吧。”2015年6月,淘寶網還資助了7對同誌情侶赴洛杉磯結婚。
上一回,人們如此大張旗鼓地談論“粉紅經濟”,是2014年10月蘋果CEO庫克出櫃。庫克出櫃第二天,中國最大同誌交友軟件blued的CEO耿樂,對外發布了“blued”B輪融資3000萬美元的消息。
耿樂也許是第一個把“粉紅經濟”帶入中國的人。2011年開始,他就在微博上樂此不疲地販售“粉紅經濟”概念。而“彩虹”“粉紅”並不單指同性戀,事實上,這是一種基於LGBT亞文化人群興趣和需求的經濟細分。
所謂LGBT,是國際通用的對女同性戀(Lesbians)、男同性戀(Gays)、雙性戀(Bisexuals)、跨性別者(Transgender,即男性的心理認知是女性,女性的心理認知是男性)等亞文化群體的合稱。
一般認為,人群中大致有5%的LGBT群體。也就是說,中國可能有7000萬的LGBT人群,相當於全部英國人口。而同誌人群,在許多人眼中,是“高薪”“有品位”的代名詞。這些正是專車、冰箱、手機、虛擬軟件願意將自己“彩虹化”的原因,也正是耿樂可以獲得3000萬美元投資的原因。
身家暴漲之後,耿樂常被邀請參加各種演講。他往臺上一站,總是這樣開場:“我是同性戀。但你們千萬不要小看我。我的公司值1.8億元人民幣,你們見過這麽多錢嗎?”
這可能並不僅僅是一個玩笑。“在中國有很多做事的方法。你可以每年提交同性婚姻法議案,也可以進行社群運動,我就是想讓大家看到同誌群體強大的經濟能力,讓普通人不能小瞧我們,讓政府認識到我們的價值。”耿樂解釋。
耿樂著實過過幾年東躲西藏的日子。那時他還是秦皇島的一位人民警察。
2000年,耿樂創辦“淡藍網”。2007年底,“淡藍網”經歷了一次網絡嚴打。耿樂去找有關部門理論:“我們不是黃色網站。”“但是同性戀違反社會公德。”對方回答。耿樂十分生氣:哪條規定說同性戀違反社會公德了?對方不再回應,但強硬地關閉了網站。那段時間,耿樂把服務器在幾個城市間換來換去,總覺得像做賊一樣不光彩。
2008奧運會某種程度給LGBT群體帶來不少好處。為了展示北京的包容,新華社專門撰寫英文報道,介紹北京最大的同誌酒吧“目的地”。
那之後,耿樂決定去北京試試。2009年,他戰戰兢兢到北京市公安局海澱分局備案。接待的女警察告訴他:“你要還沒做,就別做了。像你們這種網站,管理部門都會拿著放大鏡找問題。你要是非得做,那就一定要管好,別出現黃色暴力反動內容。”耿樂立即把頭搖得像撥浪鼓:“我們肯定不會搞那些東西。”
服務器成功挪到北京。耿樂也因此辭掉了秦皇島警察局一個副處長的職位。2012年,他把“淡藍網”搬到了朝陽區。
不久,朝陽分局派來兩個警察,第一句話是:“同性戀在中國是不是合法,現在政府都沒個結論。”耿樂壓抑住心中不滿,嘿嘿一笑:“當然合法。”然後講起了自己16年在櫃中(註:同性戀隱瞞身份稱之為“在櫃中”,公開身份為“出櫃”)的警察生涯。一個酸楚的故事,加上“老同行”的親切關系,兩個警察聽著聽著,語氣就軟了。
2014年,“blued”融資1.8億的消息放出後不久,天津衛視求職節目《非你莫屬》邀請耿樂加入,成為現場boss團一員。節目內部一直沒有達成共識:找這麽一個企業的CEO,不會有問題吧?但導演還是執意支持他上了節目,“想突破一下”。
耿樂外形微胖,小平頭、瞇縫眼,從外表到舉止,都跟人們對於男同誌“娘娘腔”的刻板印象相去甚遠。節目剛開始錄,同席的大佬還對“同誌”這個詞敬而遠之,問他:“耿樂,你不是同誌吧?”“我當然是了。”耿樂回答。對方明顯不自在起來。
幾期節目過後,大佬們和耿樂越來越熟,也不再覺得同誌古怪。耿樂說打算在北京辦一個同誌招聘會,幾位大佬紛紛應承:“我肯定去。”
有些尷尬是擺不上臺面的。耿樂給選手留了燈,選手卻把耿樂的燈滅了。節目錄完,這位選手給耿樂發短信:“耿老師,對不起。其實我也是同誌,我是為您才到這個節目來的,但我實在沒有勇氣走出那一步。”
2015年5月,樂do買下了泰國女同電影《yesorno2.5》(圖為劇照)在中國大陸的版權。在華人地區擁有大批粉絲的影片主演、泰籍華裔女藝人蒂娜(tina)開始頻繁出現在樂do主頁,並空降成都。 (樂do供圖/圖)
“blued”並非中國第一個同誌社交App。在它之前,2012年8月,彭明鑫的“G友”上線。
2013年G友當紅的時候,彭明鑫去投資機構找資金,還是遭到不少白眼。“連杯水也不給倒。”彭明鑫回憶,“很明顯,他們有那方面(指艾滋病歧視)的擔憂。”最終,彭明鑫從李開複的創新工場拿到了這筆投資。
G友的第一筆錢,則來自天使投資人王忠平。王忠平不是同誌,他對於“粉紅經濟”的興趣,純粹源於市場分析。“LGBT產業還處於比較落後的狀態,大量用戶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因而存在龐大的改造機會。”王忠平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
“blued”的第一筆投資,來自耿樂的朋友高良平。高良平也不是同誌,他投錢給“blued”的原因很簡單:按照國外專業同誌調研機構“CMI”的研究報告,LGBT人群的消費能力是異性戀的三倍以上。
事實上,同誌未必賺得更多。美國人畢信樂成立的“上海同誌商務”,2014年聯合blued做了一次LGBT群體的消費調查,結果顯示,LGBT群體的收入水平和普通人沒有太大差別。
“人們會有錯覺:同誌經濟能力好。其實只是因為出櫃的這部分人群經濟能力好,比如庫克。經濟獨立的同誌,才更可能沒有後顧之憂地出櫃,”畢信樂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另外,可能因為許多同誌不結婚,不生孩子,所以可以花更多的錢。”
彭明鑫曾接觸過一位G友的資深用戶,平日租住在深圳的城中村里,但只要出門會友,就是一身得體而奢華的行頭,渾身散發淡淡的名貴香水味。“很多同誌會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哪怕沒錢也要享受,過夢想的璀璨生活。”彭明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就像時尚編輯也會穿得光鮮亮麗,但未必有很強的消費力。”同誌網文作家王泡小泡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同誌對產品比較挑剔,因此在一些細分市場上,可能獲得收益,比如有設計感的內褲。”王泡小泡自己的錢主要花在三部分:護膚保養品、衣服、書,“潔面用品不止一款,早晚不一樣,敷面膜前後也不一樣,皮膚異常的時候更不一樣。”
快消品的確是“粉紅經濟”最大的載體之一。彭明鑫很早就關註,他本人對快消品品質也十分挑剔。他的G友與男士護理液品牌“高擎”達成了一項合作:在“高擎”的包裝上放置兩兩配對的二維碼,用戶掃描它,就能在G友上找到和自己“有緣分”的那個人。
“高擎”的老板穆磊並非同誌。他做了多年快銷品策劃與推廣。兩年前,他做市場調查,發現女人和老人兩個最易賺錢的市場已很難打入,而男性健康是中國人少關註的領域。起初,穆磊依托自己的資源,和全國的酒店、高爾夫球場達成合作,在這些場所推廣他的護理液,效果並不好。在一次風投論壇上,有投資商建議他:“你不如走同誌圈。這東西在國外的同誌圈就很普遍。”穆磊考慮:男同誌比直男(即男異性戀)在健康上更有危機意識,也更願意傳播對產品的使用體驗,並且他們“基本上引領了男人的時尚潮流”。
穆磊花了好幾個月進行產品改造,顏色調了二十幾次,味道調了八次,泡沫程度調了二十多次,“就是為了更貼近同誌的喜好”。產品出廠後,穆磊到“目的地”酒吧做了一次試銷,售價120元的護理液,據稱當晚賣出了120多瓶。
彭明鑫看重的另一塊細分市場,是LGBT旅遊。“比如我和我男友出去玩,訂酒店,人家經常會給你白眼:兩個大男人睡大床房?”彭明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LGBT群體非常需要在這方面有差異化的服務。
每年泰國潑水節,是中國同誌最蠢蠢欲動的時節。大多數開展同誌泰國遊的旅行機構,都會為其設計與普通遊人截然不同的線路,比如,不去看人妖表演,而是去天體浴場曬皮膚、去gogoboy bar體驗夜生活。
遠途的同誌旅行也在崛起。加拿大旅遊局推出報價16000元/人的“彩虹遊”,在blued上推送兩次後,就有130人報名。加拿大方面十分高興,幹脆為blued設置了一個遊行方隊,並增加了一場酒吧派對。
耿樂最感興趣的細分領域,是同誌理財產品。“很多同誌可能沒有孩子,如何解決養老問題?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妥善的保險方案。在美國舊金山,同誌理財已經十分成熟。”
很少有人像王忠平一樣看好女同市場。除了G友,他還投資了兩款女同App:“the l”和“拉拉公園”(les park)。
當耿樂宣布blued融資1.8億的時候,女同App的融資規模都還停留在百萬級別,用戶數也不是一個量級:最火的女同App只有100多萬用戶,而照耿樂對外宣稱的數字,blued的用戶是1500萬。
“女同用戶的數量雖然少些,使用率和使用時間卻是男同的兩倍。也就是說,女同會在社交App上註入更多的情感。”王忠平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而從市場的角度來說,社交App的黏性,遠比用戶數更重要。”
如果粗暴地總結,女同使用社交App,更多的需求是“同學,我們做朋友吧”,以及“我有個戀愛想和你談談”;而男同有很大一部分需求是“約嗎”,顯著特征就是,一登陸便能看到附近的同好。
早期的女同App大多也複制了“約嗎”模式。女同誌澤野本是女同App“樂do”的第一批用戶,後來成了其聯合創始人。澤野深知“約嗎”模式不可能留住拉拉用戶,2014年初,走馬上任樂do產品運營總監後,她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對象是從微信、微博征集來的潛在用戶。每個電話至少一小時,每天至少四五通,持續了一個多月。這些通話給澤野的最直觀印象是:生活在北上廣這種大城市里的拉拉實在太幸福了。
“其中有明確出櫃意向的人占大多數。她們很少悲觀,年紀越小越是這樣。”澤野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而生活在三線以下城市的拉拉,則大多月薪不高,喜歡讀同誌網絡小說,對北京著名的女同誌酒吧“楓吧”充滿憧憬——盡管楓吧早幾年就關門停業,以及“無一例外地認為,拉拉就是珍惜這幾年,年紀到了就必須去結婚”。
澤野希望架構一個通道,讓小地方的女同也能看到另一種真實生活的可能性。她認為這種通道就是信息本身。於是樂do推出2.0版本時,著重做了社區架構。用戶可以自行發帖交流,幾位編輯也會負責每日推薦“正能量”的帖子,比如真實感人的情感故事、出櫃咨詢、職場指南、女性健康,以及一些有爭議的話題,比如如何看待“對雙性戀的十個誤解”。
“不說外界對同誌的歧視,就在LGBT群體內部,歧視也挺多。我嫌你特別爺,你嫌我特別娘,她嫌你雙性戀。我們都會對這些問題進行引導。”樂do創始人小A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男同誌App為了增加用戶黏性,也在試圖淡化其“約嗎”的標簽。耿樂不斷給blued升級,加入同誌資訊、同誌小說,增加聊天室、興趣群組和朋友圈狀態。彭明鑫則采用“微博話題”式的討論方式。改變也許頗有效果,耿樂說,如今blued用戶每日平均在線時長已達半小時。
和耿樂的blued、彭明鑫的G友不同,樂do團隊並不急於賺錢,偶爾的一些商業合作,也以不影響用戶體驗為底線,比如,用介紹跨性別者職場穿搭的方式,來引流單品;在性知識科普的帖子後,順道宣傳情趣用品公號。
甚至談到“粉紅經濟”本身,樂do團隊也不像耿樂那樣眉飛色舞。“我們做受眾分析,覺得能從那個‘流氓罪’的年代堅持下來的70後,都是鬥士;80後則是踟躕、徘徊的;90後,是網絡的原住民,她們應該是混不吝的。‘粉紅經濟’什麽時候可以爆發?當90後成長起來,找到足夠多的自我認同後,自然就會爆發。現在,我們得先幫她們扯起旗幟。”小A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blued的CEO耿樂從泰國引進了劇集《不一樣的美男》,2015年3月開始在網上播出。這部滿是同誌、跨性別、“人妖”的網劇,讓中國網民在性別認知上大開眼界。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樂do2015年上半年打了一套“組合拳”:2006年參加過《我型我秀》的已出櫃歌手高婭媛、臺灣“網紅”耐吉、圈內“名媛”丁晞文等人先後被邀請入駐樂do。這一度引起了部分樂do用戶的集體狂歡。
2015年5月,樂do買下了泰國女同電影《yes or no 2.5》在中國大陸的版權。在華人地區擁有大批粉絲的影片主演、泰籍華裔女藝人蒂娜(tina)開始頻繁出現在樂do主頁,並空降成都。
耿樂從泰國帶回來的劇集《不一樣的美男》,則更徹底地跳脫出LGBT人群。從2015年3月開始,這群烈焰紅唇、肌白如雪、扭捏作態的泰國青少年“人妖”,就霸占了許多普通中國年輕人的社交軟件表情包。
網友一邊吐槽這部劇是“視覺恐怖主義”,一邊放縱自己,把它刷了一集又一集。
很多人點開“美男”,帶著獵奇和不懷好意。就連一些同誌本身,也覺得難以接受。耿樂不以為意:“重要的是,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不一樣的人。”的確,這部囊括了同誌、跨性別、“人妖”的網劇,讓中國網民在性別認知上大開眼界。
blued也已迅速涉足了自制劇。已上線的三集《我和x先生》同誌自制劇,搜狐視頻點擊平均每集五十多萬,雖遠不及熱門劇集,卻有一批穩定觀眾。
彭明鑫的G友,也在做視頻作品。2015年4月,他找來攝制團隊,把韓國著名MV《I will show you》改編成“基情版”,由同誌圈內明星李小兵出演,在G友一周年的活動上首映。
就連穆磊,也迫不及待在產品全面鋪開之前,就找來幾位“名媛”,為高擎護理液拍攝了一系列廣告,並簽下了圈內紅人eric一年的形象代言。
“我以為他會忌諱,讓我們只在圈內傳播什麽的。誰知道拍完廣告後,他說,快成全我吧,快讓我上雜誌吧。”穆磊哈哈大笑道。
彭明鑫也把觸角伸向了遊戲業。在G友研發的一款德州撲克遊戲里,所有人物形象都是擁有閃亮肌肉的猛男。在創建G友前,彭明鑫就從事遊戲開發工作,“通過遊戲交友,總比直接約有意思”。
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些文化產品能夠化為可見的效益,但整個行業都對此躊躇滿誌。至少,“名媛”們可以以拍片、代言維生,小的視頻制作團隊也可以從同誌社交App的投資中回本。
社交App之所以願意投錢,現階段最大的目的就是打造品牌價值,而這意味著可能融得的資金。
過去十年里,能夠穩定而長久地從同誌群體身上賺錢的經濟體不多。“目的地”酒吧算一個。在國外,同誌社交App對酒吧經濟造成了不小的沖擊——能夠在線“約”,就省得到酒吧花酒水錢。也許因為北京的同誌酒吧本就不多,“目的地”並沒有過多受到這種困擾。
“目的地”的CEO楊治中,也是普華永道北京分公司註冊會計師,他對眼下的“粉紅經濟”並不看好。“要吸引投資者,就得把市場潛力誇大,但同誌市場並沒有鼓吹的那麽高。”楊治中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同誌即便有不一樣的需求,也不會特別大量。我不健身,不買奢侈品,像我這樣的同誌也有很多。”
置身“粉紅經濟”洪潮的人,也有自己的盤算。“我不擔心政策困擾,也不擔心粉紅經濟本身不爆發。我比較關心在這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下,我的團隊如何勝出。”王忠平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所有看好“粉紅經濟”的人,信心都來自社會對同誌群體越來越多的包容。
美國人畢信樂問過一些同誌對於商家們“粉紅營銷”的看法。“很多同誌覺得,商家只是想賺同誌的錢,他們究竟對同誌是不是真的友好,還得觀察觀察再說。”畢信樂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15年5月,他主管的“上海同誌商務”曾在上海舉辦了一場LGBT招聘大會。參與招聘的17家企業中只有一家中國企業:耿樂的blued。
“上海同誌商務”會時常組織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召開“多元共融大會”,向國內企業介紹外企針對LGBT員工的特殊政策,比如組織企業內LGBT高管演講、成立LGBT員工小組、為LGBT人群設定特殊的“婚假”、醫療保險等福利。只是大部分跨國企業,在中國都並沒有沿用他們在國外的做法。
樂do的一位創始人,是谷歌中國區的一位高層。在美國谷歌,所有人都知道她的拉拉身份,但在中國,她十分顧忌向同事透露自己的性取向。
“在海外,企業內部的LGBT友好政策經過了二三十年的發展、架構,在中國,這個過程還很難完成。即便在我心目中排名第一、二位的同誌友好企業,也是如此。”畢信樂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粉紅經濟很熱鬧,但它也僅僅是個開始而已。”
2015-06-29 TWM
五月底,前立委蔣孝嚴之子蔣萬安,靠勤跑基層,擊敗媒體曝光度極高的立委羅淑蕾,在黨內初選勝出,一戰成名。除了「蔣家第四代」這個身分之外,外界對於突然踏進政壇的蔣萬安認識不多,他是怎樣的人?
撰文•陳柏樺
僅僅花五十二天的時間,蔣萬安在國民黨台北市立委初選,擊敗現任立委羅淑蕾,跌破眾人眼鏡,不但完成「王子復仇記」,替二○一一年在黨內初選敗陣的父親蔣孝嚴出口氣,也讓外界見識到他的威力。
而當民進黨徵召參選的市議員梁文傑,在已退黨的前主席林義雄施壓下退選,第三勢力又整合無功,外界看好蔣萬安可望在對手票源分散下勝選;蔣萬安,儼然是政治新星了。
不少人認為蔣萬安的成功,得力於他特殊的家世背景,「蔣家第四代」的光環讓他選得輕鬆;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政治,不可能如此簡單。
出身政治世家
助選掃街早有歷練
「人沒辦法選擇自己的出身,蔣家對我來說,就是血緣上的關係而已。很多人會貼標籤,那是不夠了解我,所以我要持續接觸民眾。」蔣萬安接受《今周刊》專訪時如此回應。
或許正因為來自政治世家,三十七歲、以律師身分跨足政壇的蔣萬安,選戰之路毫不生澀。「父親選了三次立委,我都有參與,頭一次助選時,我在讀政大。」○一年,蔣萬安跟著競選立委的蔣孝嚴,發放文宣、站在吉普車上掃街。
政大畢業後,蔣萬安赴美留學,取得賓州大學法律博士(J.D.)學位。國中同學吳正新曾造訪他當時住的公寓:「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乾淨、無聊。房間裡除了書,還是書,沒有電視,這種景象一直維持到他考上律師。」○七年,蔣萬安獲得加州律師資格,在矽谷執業,專長為新創公司的募資、融資、購併。
在美國求學、就業、結婚生子,一路順遂,但是,他和妻子石舫亘一直有共識,要舉家搬回台灣。
「家的感覺很重要,我跟太太的家人都在台灣。」蔣萬安說:「另外,在美國看到很多朋友的小孩接受當地教育,比較過後,還是希望讓小孩回台灣受教、學中文。我太太在台灣讀到研究所畢業才赴美,台灣教育還算扎實。」加上工作上亞洲地區的業務量漸增,與合夥人討論過後,決定在亞洲設分所,一三年底舉家搬回台灣。
蔣萬安說,原本從政還不在他的選項之中,直到一四年底九合一大選國民黨慘敗後,他觀察到黨內沒有人願意出來承擔,今年初,「看到民進黨或第三勢力的立委提名人都比我還年輕,相較之下,國民黨沒有新面孔、年輕人,令我十分感慨。」於是,儘管參加初選時間倉促,他仍決定投入政壇。
此外,新創團隊期待台灣的法規鬆綁、營造更適合創業的環境,「回台後參加過很多政府會議,大都討論很久卻沒有結論,跳進體制內來推動,才會快又有效率。」蔣萬安直言,「當律師可以把自己與家人照顧得很好,但是能幫助的團隊、公司就是這麼多,既然有能力、有想法,就應該到體制內幫助更多人,這是我的初衷。」參選後,蔣萬安合作的新創公司老闆,皆不吝在社群上表態支持,儼然新世代政治人物公開透明的「新政商關係」。
懂法律又懂創業
新創公司紛紛力挺
「他是蔣家第四代,朋友們時不時會開玩笑問他『什麼時候要參選啊?』」Pinkoi共同創辦人顏君庭受訪時暱稱蔣萬安為「萬仔」,兩人有十年以上交情,「我認識的萬仔,正直、專業、具國際觀,希望他以我們所認識的面貌去服務眾人。」威朋執行長吳詣泓近兩年與蔣萬安有業務往來,他認為:「蔣萬安的家世背景讓他有較好的政治資源,加上他年輕、對土地有熱情,懂法律又懂創業,這樣的人才很難找。」朋友言談中也點出,蔣萬安的背景是他參選的利基,出身好、學歷高、收入豐,的確是「人生勝利組」,雖然自稱「政治素人」,但外界不這麼看待。
也因此,蔣萬安在初選時,刻意淡化蔣孝嚴的色彩,不願讓家庭背景模糊選戰焦點。他笑說,蔣孝嚴只扮演保母的角色,和母親黃美倫一起照顧他四歲大的兒子,讓他無後顧之憂。「直到參選前一刻我才告知父親,他很簡短地說尊重我的決定,這次選戰我自己規畫,團隊都是朋友來幫忙。」儘管目前聲勢好,蔣萬安仍審慎以對,畢竟兩個月前拜票卻無人認識的尷尬場景,他記憶猶新。「三月底登記初選之後,隔天去市場拜票,太太走前面,民眾還以為她就是蔣萬安。」在選區裡走了一趟又一趟,最後有選民告訴他:「我看到你第四次了。」蔣萬安在初選一役打得漂亮,然而,去年底市長選舉,對於世家子弟,台北市民曾表達強烈的不信任。台灣基層民眾關心的,包括失業、低薪、房價等問題,回國兩年、長時間從事白領工作的蔣萬安,能否了解民眾的心聲,攻下立委席次?仍有待時間檢驗。
蔣萬安
出生:1978年
現職:萬澤外國法事務律師事務所執行律師
經歷:美國執業律師
學歷: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院法律博士家庭:已婚,育有一子圖說:蔣萬安靠勤跑公園、市場的地面戰,贏得國民黨黨內初選。
隱私照泄露、社交賬號被盜……這些手機安全問題一直陰魂不散的纏繞著智能機用戶。為解決該現狀,周鴻祎在8月26日360奇酷手機發布會上,推出了“史上最安全”的安卓手機。“今天你可以相信你的手機”,周鴻祎如是評價自己的新“兒子”。周鴻祎此前的做機之路可謂坎坷,此番卷土重來,確實看頭不小。
做手機首先安全要做到第一
周鴻祎表示,近些年,國內手機廠商在手機發布會上,總會用蘋果手機作為攻擊目標,但發現那些手機廠商親戚朋友依然用的是蘋果手機。廠商們都在說蘋果的缺陷,以及自己手機可超越蘋果。但他認為,超越蘋果不是目的,學習才是目的。
近段時間,電梯卡人、天津爆炸等不安全的事件頻發,這讓周鴻祎感到,安全公司不能對現實中的安全問題袖手旁觀,因此做了很多現實世界中的安全工作。比如兒童衛士,行車記錄儀,智能攝像頭等,都是讓安全回歸現實的產品。
那麽手機里真正的安全問題是什麽?在周鴻祎看來,手機不僅是你的錢包,更是你的銀行賬戶。不能只靠安全類APP來對手機進行防護,而是從系統底層根本解決安全問題。
周鴻祎稱,雖然蘋果手機的市場份額在逐漸升高,看似完美,但安全性確實是軟肋。比如識別詐騙電話和詐騙短信,騙徒無需進入手機系統,只需利用網絡電話或者偽基站短信就可實施詐騙。由於iOS系統底層權限不開放,殺毒或攔截軟件無法使用。
除此之外,蘋果的iCloud雲存儲功能依然不安全。例如此前,好萊塢女明星艷照泄露事件,黑客利用蘋果手機iCloud 存儲空間漏洞,進入這些女星的蘋果手機並大肆盜竊拷貝其中儲存的各類“不雅和自拍”圖片。而360奇酷手機將提供絕對安全的隱私空間,隱私信息單獨加密,並且在桌面上無法找到入口。
周鴻祎在現場表明了自己對於做安全手機方面的信心:360正是多年做安全的企業,要在安全上超越蘋果,做一部最安全的手機。對於這部手機,周鴻祎表示,自己是就是做安全軟件的,所以在這個問題,比其它手機要好是理所當然的。
發布會上周鴻祎再次強調,蘋果的iPhone哪兒都好,就是不安全,一點兒都不了解中國國情。他們想要超越蘋果,於是奇酷手機就選擇了“安全做到第一”這條路。
奇酷手機采用了360 OS系統,而在安全性上特別是財產安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手機內置了財產保險系統,其能為用戶建立無法被病毒入侵的獨立空間,並通過安全VPN保證支付類App通信不被截獲,並對交易短信進行隔離加密,不會被第三方竊取。
此外,奇酷手機還有一個360為它做的隱私空間。這個隱私空間在桌面上都找不到入口,宣稱比那些明晃晃立著一個“隱私空間”圖標的做法要隱蔽。
最後周鴻祎還指出,現如今不想壓低價格做399元性價比機型,而是要做高端旗艦派,“我們的目標是學蘋果,奇酷要做的就不是堆參數,而是拼體驗。”
周鴻祎認為安卓系統的應用都是殺不死的小強
近年來,國內各家手機廠商都在比拼性價比,比跑分如何。周鴻祎認為,目前國內市場所謂“跑分高”“性價比”並沒有實質性作用,依然無法解決手機運行緩慢、卡頓等問題。
眾所周知,安卓系統和蘋果系統的區別在於,安卓系統允許APP後臺運行和自啟動,以及允許APP隨意使用系統資源。APP在後臺自動運行,偷電、偷流量等問題詬病已久。周鴻祎表示,APP設置自啟動的方式有許多種,比如啟動服務、設置定時器、註冊廣播、互相喚醒等。很多手機APP就像“殺不死的小強”在後臺自啟,導致手機運行緩慢。所以如果要解決手機卡頓的問題,就需要解決掉後臺偷跑的APP。
周鴻祎介紹,70%的安卓用戶都安裝了清理類的APP。但是每次表面上清理了很多進程,但實際並沒有什麽效果,大部分“清理大師”都無法徹底清理後臺自啟程序。而且這些清理大師本身就是APP,缺乏系統權限,所以他們基本上關不掉後臺那些小強應用。即便清理大師關閉了,但也無法防止這些應用自動“滿血複活”。有的APP在進入手機會“呼喚”同類應用同時啟動。另外還有些APP在連接電源、連接wifi之後都會獲得系統通知而被喚醒。
周鴻祎說:“無論是我們的清理大師,還是其他的清理大師,都無能為力”,因此周鴻祎推出了擁有最高系統權限的360 OS。周鴻祎介紹,360 OS不僅有系統權限,而且可以從系統底層防住APP自啟動。用戶無需手動清理後臺,360 OS可以在手機卡慢時智能自動清理後臺。
“360 OS智能清理,將徹底告別安卓系統APP後臺自啟動導致手機卡慢的時代。”周鴻祎對安卓機的未來充滿希望。
周鴻祎還吐槽現在大家變成手機的奴隸,什麽時候都拿個手機看,自己想11點準時睡覺而不得,他隨後介紹了360健康衛士的免打擾模式,只允許幾個重要號碼打入,各種app被藏起來。周鴻祎還確認了同時運行兩個微信的功能。
周鴻祎隨後公布了奇酷手機的硬件配置和價格。奇酷尊享版搭載高通810芯片,采用航空鋁鎂合金機身,6吋2K屏,後置1300萬像素的雙攝像頭,前置800萬攝像頭,邊框1.4mm,屏占比83%,後殼弧度165度,貼合掌心,最薄處厚度為3.5mm,4GB內存,具備指紋識別、指紋拍照等功能,售價3599元;旗艦版搭載高通808芯片,采用6吋FHD屏,售價1999元起;青春版5.5吋FHD屏,邊框2.48mm,屏占比76.05%,售價1199元起。
寫在最後:
或許進軍手機市場如周鴻祎預期所想並不難,在智能硬件領域,360兒童衛士、360智能路由器、360智能攝像機等產品都是寶貴的經驗積累。有了這些基礎,周鴻祎做手機看起來實非難事。但手機這個產品的受眾與之前的產品不同,所謂“眾口難調”,要考慮到各種用戶的各類需求,做這件看似簡單的事,著實不易。
早在三年前,360推出的特供機欲挑戰小米,卻因種種原因最終折戟收兵,現在奇酷來了,成功幾率有多大目前還是未知數。周鴻祎坦言,目前的手機市場,華為、蘋果是其學習的榜樣,對標的對象。”
他著急想找回這個世界,重新找回秩序。這種“看準而又錯失”的不甘,能否成功逆襲?這一點沒有人知道,畢竟今天已沒有當初的戰略機會,市場需求趨近飽和,他的競爭對手,從魅族到華為到錘子都在使用小米的打法,周鴻祎只是其中之一。但是,那種被人從後面趕超的焦慮,已隨著新品的推出開始釋放,這一次,他又再次站在了挑戰者的位置上。而現實的情況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波紅利終結,行業領導者的跑馬圈地基本完成。周鴻祎能否改寫市場格局,讓我們拭目以待。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邸曉偉,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