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1 TCW | ||||
想像一下,一個南台灣約四萬人口的農業小鎮,十二年前面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國際貿易衝擊,農民賴以為生、產值逾十億元的最主要現金作物幾乎一夕頓滅,結局會是走向凋零,還是扭轉逆境找到新出路? 不像其他農村,人口外流、財政吃緊,高雄美濃這個沒有工業的小鎮,農會二○一四年存款突破六十億元,五年來逆勢成長四三%,在全台農村中不多見。 美濃小鎮逆轉勝的推手,是農會總幹事鍾清輝。父母務農、現年四十七歲的他是在地素人,從農會基層做起,至今二十年。「(幾乎)全美濃農民都有他的手機號碼!」美濃農會推廣股股長鍾雅倫透露。 二○○二年台灣加入WTO,小鎮的命運一夕轉變,也把農家子弟鍾清輝推上第一線。 同年,菸酒公賣局改制為台灣菸酒公司,因台灣菸葉成本較高,不再向農民收購,專賣制度自此廢除。衝擊最大的,便是全台種菸密度最高、約占四分之一產量的美濃。正如美濃作家鍾理和在小說《菸樓》中所寫:「真是冤業(菸葉)!」 過去,上繳菸葉扣除成本,利潤最高時曾是稻作收入的十倍,現在,不種菸的菸農,必須想辦法在農村謀生。 活路在哪裡? 鍾清輝把眼光瞄準過去田間不起眼、體積不到一般蘿蔔一半的小蘿蔔。十年前,盤商用四千元就能買斷老農一分地的收成,還被批發市場嫌棄是「田裡長不大的次級品蘿蔔。」 把拔蘿蔔變田園體驗產值暴增,觀光收益破兩億 鍾清輝看到的是小蘿蔔的經濟和文化價值。原來,該農作生長期只要四十天,是稻米的三分之一,且技術、資金門檻更低,很適合老農種植,加上當地客家婦女有醃製蘿蔔乾的客家文化,有推廣潛力。 第一步,說故事。鍾清輝和地方人士,從美濃客家合院正廳底下祀奉土地龍神的「土中生白玉」對聯為靈感,將其更名「白玉蘿蔔」並註冊商標。 為了幫老農解決採收問題,他接著用體驗方式吸引散客,「一人拔,工作很累,一群人,很有樂趣,適合農業體驗。」 受惠開心農場遊戲帶起的種菜風潮,當地的拔蘿蔔田園熱跟著暴紅。從規範全美濃統一用五斤重、一袋一百五十元向散客收費開始,到團體拔蘿蔔,再進階到設計股東會制度,把一分地虛擬切割成五十股,邀請都市人自行選擇農夫、採收時間,以每股五百五十元認股,及一單位上萬元的企業認股,幾乎場場「秒殺」。 過去在田間不起眼的小蘿蔔,就這樣搖身一變成了同面積至少三萬元起跳、總產值暴增十倍的最夯經濟作物。算一算,如今白玉蘿蔔新鮮農產品、加工品年產值各達五千萬和八千萬元,帶動當地觀光效益產值則破兩億元,可說小兵立大功。 隨白玉蘿蔔越炒越熱,農民一窩蜂搶種,問題也來了。四年前,美濃白玉蘿蔔因農民搶種供過於求,最便宜時暴跌至一斤三元。「農會用一斤六元到處收,三天來三十五萬斤堆在眼前,看到會瘋掉,」鍾雅倫回憶,當時生產過剩,緊急讓農會做成上萬瓶老蘿蔔乾,農民才不至於血本無歸。 這起因生產過量導致價格暴跌的教訓,讓鍾清輝開始從源頭把關,管控農產品供需。他以去年市場供銷數量及今年通路需求為基礎,判斷種植上限。舉例來說,去年美濃白玉蘿蔔總種植面積一百五十公頃,綜合愛買、大潤發的採購及農會加工產品需求量等市況,以兩百公頃為今年度上限。 為有效管控供需平衡,鍾清輝讓農會以該上限數量採購高品質種子,結合種植登記制度,透過補助讓農民到農會低價取得種子,掌握種植農民、據點和數量等資訊,一旦數量超過預警上限,農民便無種子可買,藉此提醒貿然投入種植的風險。 當有了特色農產品和制度化農業機制帶動,也啟動正向循環。五年來,超過上百位二代年輕人回來了。 把番茄變網購夯品沒採收訂單就來,年衝六億 這一天,我們走進美濃七年級生老闆劉騏瑞的凱馨園橙蜜香小番茄園,南台灣的陽光仍然耀眼,熱氣灼人,一顆顆橘色小番茄在樹影婆娑間結果纍纍,生機勃勃。 在高雄工作的他,四年前選擇回鄉種番茄,今年耕種面積增四倍,全數走一斤要價七十元的宅配通路,還沒採收就有五千斤訂單從Line等新工具湧入,年賺百萬,「路越來越寬,現在上班是副業。」 為了避免種更多造成生產過剩,甚至削價競爭的惡夢,鍾清輝積極輔導當地成立產銷班,彼此約束安全用藥,以及每斤不得低於六十元的價格下限。目前美濃共有五個番茄產銷班,上百位成員多數像劉騏瑞是六、七年級生。 正是這群年輕人,讓一斤至少六十元的橙蜜香小番茄成了全台上班族網購水果新寵,替美濃帶進年產值六億元新生意。「年輕人過去遊手好閒,喝酒、賭博……,現在大家都在聊肥料、比結果和開花,」鍾雅倫觀察,現在年輕人不在田裡忙,反而找不到玩伴。 愛買商品部生鮮採購連哲緯觀察,「現在不再是價格導向,是賣產地、賣品質,」美濃白玉蘿蔔、橙蜜香小番茄近年已打響名號,前者一斤三十九元,比一般蘿蔔貴兩倍,消費者仍願埋單,後者則是網購搶手貨,正計畫引進賣場。 春發、夏繁、秋肅、冬凋,小鎮的生命也如四季。曾因WTO開放農業,到了秋冬時分的美濃卻未走向凋零,而在鍾清輝和一群農夫的努力下,重新替小鎮迎來了春天。 【延伸閱讀】昔日菸草小鎮,2階段逆轉夕陽危機——美濃重生策略 2009年農會存款42億↓階段1》掀拔蘿蔔熱拔蘿蔔從配角變主角,1分地收3、4萬元,農業產值增近4倍↓階段2》吸引2代農夫回鄉5年上百位農夫回村,種植小番茄,面積增10倍↓2014年農會存款60億 整理:萬年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