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CES顯智能硬件趨勢:產業鏈瓶頸、標準缺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08/153675.shtml

導讀 : CES展每年都會引起業內外的關註,可以說是應用科技的風向標。

CES展每年都會引起業內外的關註,可以說是應用科技的風向標。去年的CES可以說引導了4K電視產業,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歸功於CES,更準確地應該理解為整個電視屏幕顯示技術的商業化技術已經發展到了這樣一個階段,只是通過CES展向市場傳遞出來。不過每年的CES展都會有不同的技術、產品向市場傳遞出來,但很多的傳遞並不能在短期內形成市場。

2015年的CES展還有一個比較大的特點就是在科技上有了一個比較統一的認識,那就是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但相比於2015年,2016年的CES展顯的比較“平淡”,有點廣交會的“沒落”感覺。或許很多人並不認同我這一說法,至少從媒體報道的數據來看,其中一個關於參展的數據是說中國的參展企業已經高達1/3,並且還形成了一個新名詞,叫“深圳軍團”。在國內的媒體宣傳層面來看,可謂是“一片繁榮”。

沒落也好,繁榮也罷,最重要的是從CES的產品中,找出技術的發展趨勢。如果單看智能硬件這一個品類,2016年的這場CES展給我們帶來了三點非常重要的啟發:

1、智能產業將進入調整期。2016年的CES展與2015年的展相比,盡管時間只間隔了12個月,但風向卻完全不同。2015年的CES展還有一些相對“新”的智能產品出現,主要是圍繞著智能穿戴來構建,也正因為智能終端設備的興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但從2016年的展會情況來看,並沒有太多新的產業技術出現,更多的則是在原來的技術基礎上“自然”地升級、演變。

從這次的CES展上所呈現的智能終端產品來看,向我們反應出了產品背後的產業鏈技術情況。也就是說這些產品之所以在過去的12個月里沒有進行太大的技術突破,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產業鏈技術沒有獲得突破。因此,從這次的CES展情況來看,2016年的智能產業將會圍繞產品、技術的精細化來進行打造。簡單一點理解就是產業技術無法獲得重大突破的時候,對於產業從業人員而言能做的事情就是修煉內功。也就是說,在現有的技術基礎上,如何將性能、精準度、品質做到更優,以此來提升競爭力。

因此,可以預見,2016年的智能硬件產業,尤其對於國內的企業而言,在產品功能上不會有太大的技術性突破。同時,在調整期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市場情況就是產品技術性能的趨同性加重,市場競爭環境將會較2015年更為激烈。當然,這也就倒逼相關企業開始真正的關註用戶,開始尋找用戶與產品的差異化,這對於用戶而言顯然是一件好事。

2、產業鏈技術問題成關鍵瓶頸。可以說智能穿戴產業的發展直接決定著物聯網時代的發展進程,而智能穿戴產業從0到1的過程至今真正才走過3年時間,整個產業鏈技術,包括產業技術人才,以及產業發展方向都還不完善。盡管當前已經有一些相關產業鏈技術環節上的國際科技巨頭也認識到了智能趨勢市場的巨大商業價值,但就真正意義上的“智能”而言,都還處於相對初級的階段。

但這樣的情況下,對於創業者而言,或者說是對於技術商業化應用的企業而言,我們或許有非常美好的產品構想與理念,但真正的實施命運並不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而是控制在產業鏈技術提供者手上。從這次的CES展的情況來看,不論是國際的科技巨頭,或者相關產業鏈技術的提供者,從所展示與發布的信息來看並沒有“突破”性的進展。這回過來就讓我們認識到了上文所表達的關於2016年的整個智能產業的風向標,會是圍繞著“調整期”來進行。

而對於CES展上轟轟烈烈的“深圳軍團”而言,熱鬧可謂是一場假象。可以說,我們幾乎所有的高端產業鏈技術都依賴於發達國家的相關企業,從產業分工層面來看我們依然在幹著產品的裝配工作,連真正意義上的研發都還談不上。此時,我們的熱鬧可謂是一場“虛假繁榮”。這一方面讓我們看到了產業鏈關鍵技術的重要性以及其中所存在的商業價值,另外一方面則讓我們看到了繁榮背後“我們”的命運卻掌握在“他人”手中。

不論是從硬件層面,或是軟件系統層面來看,我們國家的大部分智能產業企業在2016年的日子都不會太好過。因為我們的大部分企業都只是“技術拿來主義”,都只是技術應用型企業,而風向標之稱的CES展上已經讓我們看到了產業鏈技術的處境。

3、產業技術標準難以統一。從這次CES的情況來看,產業技術標準在短時間內難以統一,整個產業技術標準將繼續在發展中探索。或者通俗地理解就是整個智能產業的相關技術標準在2016年的處境依然是“各自為政”。標準的出臺無非兩股力量推動,一股力量叫市場的力量,主要依賴於一些巨頭企業之間形成一種“組織”,並共同根據與遵守彼此之間的一些技術約定來形成一種產業技術標準。另外一股力量叫政府的力量,通常是由發達國家依托於自身的人力、財力、智力等層面來擬定相關的標準,並引導全球產業標準的方向。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尤其是這次的CES展方面來看,除了大部分都已經是秀的產品再次出錢走個“T臺秀”之外,我們看不到相關巨頭或政府的力量介入。這對於消費者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除了產品的相關技術難以有效地被保護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產品使用的時間成本增加。這其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由於標準的缺失,導致用戶在購買不同品牌時所付出的學習、使用時間成本都是巨大的。

在一定層面來理解,產業標準的缺失也是阻礙與制約著當前智能產業發展的因素之一。而這個困擾,從2016年的CES展上我們看不到在短時間內能獲得有效解決的時間表

但不論如何,2016年的CES展對於國人而言越來越熱鬧,我們歷盡千辛萬苦將產品的關鍵部件從發達國家購買過來,辛辛苦苦地將其組裝好之後再運回發達國家的進行展示,關鍵是還在這些關鍵部件的生產研發企業面前進行展示。這其中的味道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最後再說一句,從這次的CES展上我們可以看出,2016年對於國內的整個智能產業而言,時尚將會是一個重要的主旋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964

支付場景缺失,Apple Pay難逃配角命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18/154308.shtml

導讀 : Apple Pay與微信、支付寶之間的交集並不多,真正取代的是實物刷卡支付。在沒有解決好支付場景問題之前,Apple Pay只能是個高光鮮亮但作用有限的配角而已。

靴子終於落地,Apple Pay 在2月 18 日淩晨 5 點國內正式上線。這是蘋果公司今年在中國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未來新機型iPhone 7 上市。

據悉,Apple Pay 於2014年10月在美國上線,2015年7月進入英國市場,2015年11月又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推出,中國是第五個支持 Apple Pay 服務的國家,也是首個非英語國家和亞洲國家。這表明了蘋果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以及對中國區Apple Pay業務寄予了厚望。

作為一項受人矚目的移動支付服務,Apple Pay和我們日常熟悉的支付寶、微信支付有何不同,對國內的移動支付格局產生何種影響,它又將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麽變化?

優勢:安全、方便,不用上網就能用

和微信或支付寶的二維碼掃描支付不同,Apple Pay是基於近場射頻通訊技術來實現支付功能,也就是NFC。其實NFC技術已經有些年頭了,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能得到推廣。在國內,中國移動前兩年就推出過支持公交卡功能的SIM卡,用戶刷手機就能坐公交和地鐵,也是基於相同的NFC技術原理。

當然移動支付比公交刷卡要複雜得多,僅僅靠NFC技術還是不夠的,Apple Pay另一個關鍵技術是HCE,即主機端卡模擬技術(Host-based Card Emulation),它可以把咱們的信用卡、借記卡綁定在Apple Pay賬號中。這樣就可以模擬一張符合NFC標準的非接觸式卡,與POS機進行通訊,從而實現支付功能。

說白了,使用Apple Pay進行移動支付,和你使用信用卡、借記卡刷POS機是完全一樣的。通俗點說,你把Apple Pay理解成蘋果手機虛擬刷卡支付就好了。

在實際操作時,只要手中的iPhone靠近支持Apple Pay的POS機,屏幕上就會彈出綁定的銀行圖片,只需按下指紋即可瞬間完成支付。甚至在手機鎖屏待機的狀態下都可一步完成,而支付寶、微信支付的操作步驟至少四五步,相比之下,Apple Pay的操作非常方便快捷。

由於Apple Pay用電磁波射頻通訊,近距離使用,基本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Apple Pay對現場環境尤其是光線環境、上網環境適應性都遠優於二維碼,根本就不存在掃不上碼、手機不能上網就用不了、擔心密碼泄漏等使用問題。

只移動而非網絡支付,想用它網購的呵呵了

不過凡事有利就弊,雖然Apple Pay安全方便,但卻必須依賴POS機才能完成。如前面所述,Apple Pay簡單說就是用蘋果手機虛擬刷卡支付,其本身並不接觸金錢和交易,像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支持的網購線上支付、手機轉賬、移動繳費、社交紅包等非線下支付場景,都是Apple Pay難以企及。所以想用它網購的親們,暫時就只能呵呵了。

好在Apple Pay這番與銀聯雲閃付合作,目前支持Apple Pay的國內銀行達到了19家,中工農建四大行和國內主流的商業銀行基本悉數加入支持,給足了蘋果面子。未來果粉們逛街,不光不用帶大把現金,甚至連銀行卡都可以免了,直接把錢包扔在家里,拿著手機就可以出門,還真夠爽。

銀聯旗下據說已經有了1000多萬臺POS機,但目前支持銀聯雲閃付技術的POS機只有300萬臺,而且多集中於大商家,線下支持Apple Pay的商家只占銀聯商家的少數。由於改造POS機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初期Apple Pay用戶能顯擺的地方不會太多。

但蘋果用戶屬於高端群體,擁有很強的消費能力,也是眾多商家爭相討好的對象,樂於為他們去添置或改造支持銀聯雲閃付功能的POS機。又加上銀聯和各大銀行的強力支持,隨著POS機改造工作的推進,未來支持Apple Pay的商家將越來越多。

Apple Pay與微信支付寶的三國殺可能性有多大?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近年來的補貼、紅包大戰,不僅僅成為營銷的焦點,更是實實在在地推動了移動支付的普及。移動支付不僅在網上交易中大放光彩,還把戰火燒到了線下,越來越多的線下商家接受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極大地方便了用戶。Apple Pay正式入華,使得人們對於移動支付市場有了新的期待,那麽Apple Pay與微信支付寶上演三國殺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但前面說過,Apple Pay暫時只支持POS機操作,無緣網絡支付場景,所以Apple Pay與微信支付寶在網絡支付市場正面交鋒據的情形目前這種情況下根本不會出現。想看在網絡支付上三方熱鬧的人,只怕是要失望了。

真正三方可能展開撕殺的戰場是在線下,背靠銀聯的Apple Pay會迅速擁有數十萬甚至更多的商家。2015年8月5日,微信團隊透露稱接入微信支付的線下門店總數超過了15萬。而去年雙12,支付寶則宣布口碑30萬線下商家參與促銷,顯然接入支付寶的商家超過了30萬。隨著時間的推進,接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商家也正快速增長,三方體量相當。但由於接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商家無須投入新設備,接入門檻低得多,未來眾多中小商家擁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可能性要比Apple Pay大得多。

未來三方將展開一場商家資源的爭奪戰,但主動權並不在它們。真正的決定權在於商家,而商家將視用戶的支付習慣來決定選擇合作方。如果Apple Pay發展良好,那麽商家將可能同時接入三方服務,就像現在很商家同時接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一樣,或將成為商家的新標配。

目前正值資本市場寒冬,使得融資變得非常艱難,投資人不會輕易走之前滴滴們瘋狂燒錢的老路。Apple Pay與微信、支付寶之間的三國殺,如果沒有強力的補貼,很難去改變用戶的使用習慣,這場想象之中的三國殺,或許根本就打不起來。

Apple Pay難助銀聯扭轉移動支付的頹勢

另外,大家還不可忽略一個細節,Apple Pay是基於銀聯雲閃付技術提供的一個移動支付功能。或者說,銀聯是運營商,而Apple Pay只相當於是SP或C P的角色,目前是唯一的,但今後將可能有更多的玩家加入。確切地說,銀聯才是NFC移動支付的真正主角。

一旦Apple Pay運營成功,未來將不可避免地促進銀聯與谷歌或其他手機廠商推進安卓版Apple Pay,以幫助它拓展移動支付市場,穩住自己的市場地位。Apple Pay幫助銀聯業務成功地實現了移動化,加上蘋果的品牌號召力,對於銀聯有著重要的意義。

但應該強調的是,Apple Pay只限於幫助銀聯實現了業務的移動化,本質上仍是線下的刷卡支付。Apple Pay只是讓銀聯傳統的刷卡支付方式變得更方便更酷,移動化程度提高了,但互聯網基因卻仍然不足,單一的支付場景更是致命的缺陷,難以真正提高銀聯的競爭力。

易觀智庫數據顯示,2015年第三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份額,支付寶以71%的絕對優勢領先,財付通以16%位居第二,與第二季度比財付通與支付寶的差距縮小了近5個百分點,而銀聯商務的份額只有少到可憐的0.5%,而且不斷仍在下滑。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攻勢下,Apple Pay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銀聯的防守能力,但卻無法實現突破和反擊。

移動支付仍是支付寶和財付通雙雄爭霸

總結一下,蘋果的移動支付服務Apple Pay,在技術上具有安全便捷高效的特點,是個非常棒的產品。但它更像嵌入蘋果系統的一個服務功能,而不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支付工具。因此,酷酷的Apple Pay可以幫助銀聯實現業務移動化,提高移動刷卡支付的用戶體驗,但卻無法在根本上解決銀聯在移動支付業務上的短板。

隨著電商化和互聯網+的趨勢,線下支付市場份額不斷被線上業務蠶食,銀聯在移動支付市場的弱勢地位短期內仍難以改觀。有Apple Pay助力的銀聯雲閃付,這次的重點是先做好移動化,只能未來再圖謀移動支付的大局,如果時間還來得及的話,希望對手不要把自己落下太多。

Apple Pay與微信、支付寶之間的交集並不多,真正取代的是實物刷卡支付,想看三國殺的親們可能要失望了。在沒有解決好支付場景問題之前,Apple Pay只能是個高光鮮亮但作用有限的配角而已,至少在國內是如此。可預見的未來,移動支付市場還是支付寶和財付通雙雄爭霸的局面。

【作者介紹:螞蟻蟲,科技評論人,專欄作者。微信公眾號:螞蟻蟲(miniant-c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813

缺失原創精神 蘋果也開始抄襲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7105.html

蘋果在當地時間本周一舉行的開發者大會上,正式推出了iOS 10,也迎來了開發者千呼萬喚的Siri SDK。在iOS 10中,用戶能夠直接在Siri中控制第三方應用,比如搜索、查看微信信息,甚至通過Siri呼叫滴滴打車。

首批支持Siri的第三方軟件包括:微信、滴滴、Uber、Lyft、WhatsApp等。Siri的開放也被視作是其誕生以來的最重要改變。Siri還將加強學習能力,變得更加智能化,根據用戶提供的信息主動思考,定制用戶需要的合理服務。

“再不開放,蘋果的創新可能會丟失得更快。”研究機構Canalys亞太研究總監彭路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開放Siri SDK平臺,也是表現出蘋果開放的姿態,吸引開發者到蘋果的平臺上做更多的創新。”

盡管蘋果的文本信息iMessage應用展示了一系列的新花樣,比如iMessage轉賬功能。但是這些功能在Facebook旗下的Snapchat和Paypal旗下的Venmo中都已經能夠實現。而蘋果要在iMessage上再翻出新花樣,最好的辦法就是開放給第三方軟件開發者去設計。

“從聊天應用到文本輸入,再到騷擾電話識別,蘋果也開始抄襲別人了。”威盛電子語音交互部門研發總監張國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開發者大會的內容沒有出乎意料的驚喜。”

在聊天軟件方面,蘋果也正在沿襲Facebook對於社交網絡的理念。紮克伯格認為,聊天消息應用是未來人們生活社交中最重要的工具,從與客服代表溝通,到獲取賽事信息,預訂出租車以及支付餐廳賬單各個環節都少不了聊天應用。

在中國,騰訊的微信在聊天軟件的應用方面已經非常成熟。成千萬上億的人正在使用微信進行銀行轉賬、購物、跟蹤名人動向以及聊天。在蘋果商城中,微信的下載量已經超過9億次。此外,亞洲的聊天應用Line和Kakao可能也是比較好的範本。

為網站和app做服務的Button公司創始人Chris Maddern表示:“蘋果希望開發者成功,但是不要太成功。所以蘋果會向開發者提供很多開發工具、渠道以及激勵。而一旦這些開發者過於成功之後,蘋果就會推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對此,Canlays亞洲研究總監彭路平表示:“蘋果不可能從每一個層面來滿足全部消費者的需求,比如不可能再複制一個微信出來。這就給了國內開發者很大的機遇。因此從國內開發者的角度來說,應該盡可能把本地化做到極致,這樣一來能夠利用蘋果的平臺來做本地化創新,二來蘋果也不太會去抄襲,因為即使抄襲在其它地方也無用武之地。”

蘋果在人工智能的機器學習將是未來的戰略重點,因此有人認為Siri將成為蘋果未來最大的資產,因為它正在幫助蘋果開發1000年以後的應用。其中必須的能力是大量的數據,所以把平臺開放給開發者,將能有助於Siri接受到更多信息,學習到更多新事物,也有助於提升Siri的語言識別能力和服務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Siri首批合作的名單中,滴滴打車赫然在目。彭路平表示:“蘋果此前投資了滴滴,也希望通過多種方式加深與滴滴的合作。但是Siri的使用目前仍然很少見,更多還是一個營銷的噱頭。是否能夠從現在起培養起用戶使用Siri的習慣,還有待觀察。”

與此同時,Siri也會對Uber和Lyft開放,這些軟件在全球的使用比在中國更加成熟,所以與滴滴合作會提高Siri對中文語言的識別準確程度。

上個月,庫克訪華時,不僅宣布了10億美元投資滴滴打車,而且還把訪問首站定為在北京的蘋果店會見一批app大號開發者,體現了蘋果對於中國開發者的重視程度。庫克希望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並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和渠道推廣。

庫克還表示:“中國開發者在蘋果應用商店的付費下載收入已超過70億美元,過去一年收入就超過35億美元。中國‘互聯網+’和鼓勵創業的政策成為行業高增長的基礎,讓這里成為全球最充滿活力的地方。”

據蘋果官方統計,開發者在中國創新開發的應用已經被全球160個國家的用戶下載和使用。今年第二季度內,蘋果還將在中國開設更多商店,預計夏天就可能達40家。“中國的開發者技術能力很強,蘋果也會提供更強的市場能力,推動這些開發在全球的應用。”庫克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604

農村金融服務缺失嚴重 需補征信短板

日前,中國銀監會公布了各地銀監局分局自2004年開出的總共1324張罰單,其中於2016年開出罰單的機構集中於農商行、村鎮銀行及農村信用合作社等農村金融機構。農村金融機構的服務不到位已經成為重災區。

原因在於一方面,現有農村金融機構創新不足,面對需求多樣但相對薄弱的客戶群體無法做到有效供給匹配;另一方面,農村金融機構的管理體制和人員體制配備欠缺,服務體系不健全。

有空白就有市場,為了彌補農村金融供求不平衡的情況,國家早在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幹意見》中明確要求,推動金融資源更多向農村傾斜,加快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農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資成本,全面激活農村金融服務鏈條。同時,《意見》也首次提到互聯網金融,表示將引導互聯網金融、移動金融在農村規範發展,為農村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曾對農村金融提倡"兩條腿"的解決思路,一條腿是要形成一個商業金融機構與互助金融機構上下對接、批發和零售的關系;另一條腿,必須要做好財政的扶植工作,農村的弱勢性和高風險性,沒有政策支持是不可能的。

互聯網金融在2016年成為破題“三農”的首要利器,引導互聯網金融、移動金融在農村規範發展趨勢已定。不少互聯網金融企業涉足農村市場,試圖破解“三農”發展“融資難”難題。

電商巨頭紛紛湧入農村金融成為過去一年農村金融發展的重點態勢。

2015年9月,京東金融發布農村金融戰略。一方面,在農業生產環節,覆蓋農戶從農資采購到農產品種植,再到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金融需求;另一方面,聚焦農村消費生活環節,向農民提供信貸、支付、理財、眾籌、保險等全產品鏈金融服務。

螞蟻金服在2016年初單獨成立了農村金融事業群,通過用移動互聯網技術、雲計算和大數據思維,推動農村金融服務發展。目前,在螞蟻金服旗下所有板塊中,農村金融邁步較快的網商銀行旺農貸,上線不到半年,已經覆蓋了全國24個省139個縣的2425個村莊,農民的戶均貸款支用金額在4.4萬元

除電商巨頭外,以互聯網金融出身的多家平臺也紛紛搶占這一市場空白,宜信早在2015年就已經推出針對農村金融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多家消費金融公司也紛紛布局,目前已經將觸角伸向局部鄉鎮,但是覆蓋面遠遠不足。

但是無論是電商巨頭,還是互聯網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都無法回避農村金融征信體系不完善、征信基礎設施差、征信難度大、融資時間急等一系列問題。

針對這一現象,翼勛金融總經理王暉表示,可以通過“線上信息撮合”與“線下風險防控”相結合的方式對三農客群進行信用評估。“不僅使得風險管控更加系統化,也進一步提高了信用審核的效率,簡化了貸款審批的手續。”王暉表示,2016年7月13日,翼勛金融首家三農專營營業部——翼勛三農徐州營業部開業,該營業部已推出農資貸和農租貸等信用借款咨詢服務產品。金融服務落腳點為農民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專業合作社以及能加工轉化農副產品的涉農企業方面。據了解,在試營業期間,營業部已成功為徐州當地一水稻養殖戶提供了4萬元的貸款撮合服務。

互聯網金融作為對接“三農”領域的一種新生力量,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如何全面了解農村經濟特點和產業特色,充分掌握農戶、涉農企業的信用品質、企業實力、經營狀況等信息成為目前意圖分割該蛋糕的市場主體更為關註的情況。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點在於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多種技術手段,補全征信短板,同時加大開發場景性創新金融產品的力度,以產品維度覆蓋農村金融需求維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45

上海互金協會首批74家平臺信批 26家財務和審計報告缺失

7月25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上海市互聯網金融協會了解到,今日公開披露了《關於上海市網絡借貸平臺信息披露公示的情況說明》(下稱《情況說明》)。《情況說明》首次公示了上海互金協會第一批進行信息披露公示的74家會員單位,協會表示其余需披露的網貸會員將於下一批進行公示。

《情況說明》中公示了74家平臺的名稱以及已向社會公眾或平臺用戶披露事項數/已向協會披露事項數/需披露事項總數三項指標的數據比例,同時公示了《上海市網絡借貸平臺信息披露公示明細表》(下稱《明細表》),所披露信息涉及主體信息、產品信息、業務信息、財務信息、其他信息5大項49小項。

目前,首批公示信息中有13家企業並未上報信息,其中不乏部分平臺出現項目逾期或平臺暫停發標等問題事件。13家未上報信息企業中,問題平臺5家,分別是當天金融、蘇融貸、一帆理財、太有乾和互利網;其余8家平臺分別為金互行、企額貸、華設財富、極元金融、54貸客、歐冶金融、絲路財行以及宜貸在線。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明細表》發現,較多公眾比較關心的風險指標情況等並未向社會或協會披露。

協會方面也表示,在目前階段無法做到網貸會員平臺信息披露情況的真實核查,只是由會員自行進行信息披露,不能保證其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仍然需要投資者以自主判斷投資風險為主,協會的審核機制有待加強。

在《明細表》中,產品信息、平臺逾期情況以及客戶損失代償備付金相關情況成為信息披露“重災區”。

信息披露中,分為向社會公眾或平臺用戶披露、向協會披露、均未披露以及不適用該披露標準等四項標準。不同於平臺逾期情況,包括基礎資產來源信息,例如融資人或融資項目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年收入、主要財產、主要債務、信用狀況);融資項目基本信息,例如項目信用評級或者信用評分,擔保情況等在內的產品信息和包含截至上月末累計計提金額、累計支出金額、備付金余額、資金托管銀行、賬號等在內的客戶損失代償備付金相關情況信息,多數平臺認為屬於“不適用披露標準”未予披露。

而交易余額情況、交易集中度情況、交易逾期情況則屬於“不向公眾披露”而選擇“向協會披露”的核心信息,較多企業尚未提交,甚至有很多企業整欄未提交。

同時,《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共有26家企業未提交上年度財務報告和審計報告。

目前,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目前共有會員210多家,包括傳統持牌金融機構及新型金融領域各業態企業,其中網貸平臺87家。

2015年8月6日,在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成立大會上,《上海個體網絡借貸行業平臺信息披露指引》正式發布,是全國首個地方性互聯網金融規則。時隔近一年後,此次信息披露首次公示。

近日,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孟添公開表示,根據業內統計,2016年6月份全國累計平臺是4127家,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總數1778家,占總數的43%。“一些行業專家預測,未來的P2P平臺數量,全國可能不到200家,或者更少,未來P2P平臺將減少九成以上。”孟添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856

信貸連續四季度收緊 美國經濟前進動力缺失

信貸是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有了貸款,個人就可以買房,企業就可以建造廠房、雇傭工人,開發商就可以規劃並動工住宅、商用和零售物業。所以,如果信貸的“水龍頭”被擰緊,美國經濟的大轉盤轉動起來就將異常費力。

而據8月1日發布的《2016高級信貸員意見調查報告》(2016 Senior Loan Officer Opinion Survey on Bank Lending Practices),這正是美國眼下正在發生的情況。

這份由美聯儲展開的調查以71家美國本土銀行和23家外國銀行在美國的分支機構的信貸員為對象,就後者的工作詢問了多個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你們是否正在收緊放貸標準?企業和消費者獲得貸款是否變得更難了?

調查結果顯示,對於想要獲得商業和工業貸款(C&I)的企業來說,標準變得更高了。C&I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貸款類目,涵蓋了從購買大型設備到擴張至新目標市場的幾乎所有貸款。

“各家銀行已經連續四個季度提高了C&I貸款標準,不過,從最新調查結果來看,本季度的收緊程度不及上季度。”摩根大通經濟學家丹尼爾·希爾弗(Daniel Silver)在一份研究簡報中寫道。

據該報告,有8.5%的信貸員表示,中大型企業的放貸標準更加嚴格了。上季度這一數字為11.6%,但去年同期該數字為-7%。

小企業方面,7.1%的信貸員報告了更嚴格的放貸標準,較上季度的5.8%有所上升;去年同期該數字為-6%。

灰色柱:經濟蕭條| 深藍色線:中大型企業 | 淺藍色線:小型企業 | 紅色線:C&I 銀行貸款同比變化

2016年第二季度,企業貸款方面,銀行提高了C&I和商業房地產貸款(CRE)的標準。對C&I貸款的需求基本沒有變化,但CRE貸款需求在第二季度有所增加。家庭貸款方面,住宅房地產(RRE)按揭貸款標準基本沒有變化,僅有少部分銀行提高了對次級抵押貸款的標準。第二季度,大部分RRE貸款的需求均出現了增加。此外,各家銀行表示,消費者貸款的放貸標準變化不已,但所有消費者貸款品種的需求均出現了增長。

美聯儲還調查了各家銀行提高或放松放貸標準的原因。過去一年,放貸標準放松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經濟大環境獲得改善,以及來自銀行及非銀行放貸部門的競爭。不過,過去3個季度中,導致標準放松的唯一因素是“更為激烈的競爭”,而提高的原因則更多樣化了。

“報告最近3個月C&I貸款條件收緊的受訪者中,大部分都認為重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經濟前景更加不利或更加不確定、行業特定問題惡化、對風險的容忍度降低等。”美聯儲在該報告的新聞稿中如是表示。

此外,商業房地產貸款放貸標準出現收緊,消費者貸款放貸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緊,但房屋按揭貸款標準仍在放松。

巴克萊銀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加蓬(Michael Gapen)表示,逐步收緊的信貸市場表明,經濟正在放緩,前景更加不確定,但這並不是會突然發生的災難。“總的來說,第二季度授信和需求變化和我們的觀點是一致的,即美國經濟正處於經濟周期的後階段。不過,即便如此,我們認為,沒有太多證據表明信貸收縮將導致近期出現更廣泛的經濟低迷。”加蓬在一份發送給客戶的簡報中寫道。

而Bespoke投資集團的分析師認為,從另一個方面來看,該報告表明對貸款的需求依然較為強勁:“這份報告表明,本季度信貸表現比之前的調查結果要樂觀得多。信貸員報告C&I貸款需求出現大幅改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521

【社論】A股做空機制不應長期缺失

因被列入去年“股災”引發因素之一的股指期貨,在被嚴格限制一年之後,於近日傳出放開消息。雖然中金所昨日對此進行了辟謠,但關於放開股指期貨限制措施,甚至健全A股做空機制的討論,再度被引發。

股指期貨之所以在去年被嚴格限制,令交易額驟降九成,乃因監管層認為其做空的功能在去年6月以來的A股大跌中幹系不小。股市大跌期間限制做空亦非A股獨有,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股市暴跌,許多國家實施了做空禁令,如英國於當年9月18日宣布禁止做空金融股,為期4個月。不過後來多個實證研究均表明,簡單地禁止做空並不能達到穩定市場的效果,反而會對市場流動性產生不利影響。同在A股“股災”過去近一年之後,尚不能證明“股災”與股指期貨做空有多大影響。

相反,欲將A股打造成市場化的成熟市場,健全的做空機制必不可少。雖然各國監管層對做空機制都頗為謹慎,但理論和實證研究都表明,無論市場漲跌,合理的做空機制對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作用不少。

首先,做空機制有利於減少市場泡沫。一旦標的證券偏離價值較為嚴重時,投資者可以通過做空抑制泡沫,將證券價格打壓至適當的水平。基於對美國證券市場的研究亦顯示,當做空由於融券成本高等原因而受限時,相應股票的收益率將遠低於市場收益率,即當做空受限制時,股票往往會超過其合理價格。換言之,如果券源充足,那麽昌九生化、暴風科技,乃至當下的江蘇銀行等個股,就難以惡炒至非理性價格。

其次是有利於價格發現。如果擁有負面信息的投資者無法順利做空,導致負面信息無法充分反映到市場價格中,減緩了信息傳遞效率,資產價格就容易被高估,令市場有效性降低,阻礙了市場價格發現的功能。同時,做空機制亦有利於引導價值投資,讓惡炒概念的投資者多一分警惕。

然而,目前投資者在A股市場做空殊為不易,現有的融券、股指期貨和ETF期權三種做空途徑,要麽被嚴格限制,要麽因制度設計而成交寥寥。

以融券為例,範圍僅限於券商,而券商自有資金和持有股票數量均相對有限,根本不足以對沖市場中的非理性行為,尤其在上一輪融資推動券商股大漲時,券商不可能將自己的籌碼借給投資者來做空,融券至今也沒有解決券源的根本問題,令此項業務裹足不前,此項名義上面對廣大投資者的做空機制形同虛設。截至8月3日,滬深兩市融券余額僅32億元,相對於8625億元的融資余額,幾可忽略。

至於股指期貨和ETF期權,一來目前投資者門檻較高;二來限制和衍生品種偏少,如股指期貨持倉保證金和平倉手續費偏高,而ETF期權僅上證50ETF單一品種。這一系列因素共同導致了此兩項做空工具效果很有限,其中上證50ETF期權日成交面額僅數十億元。

因此,A股的做空閘門應更大程度地開放。一方面,完善融券制度設計,豐富券源渠道,如融券範圍不僅限於目前滬深300等標的,券商放開自身券種,供客戶融券使用,讓融券業務真正發揮效用;放開股指期貨限制,增設股指期貨和ETF期權品種,甚至逐步實施個股期權,豐富做空工具。

另一方面,可適當調低股指期貨、ETF期權個人投資50萬元的準入門檻,以美股市場為例,最低融資融券交易開戶資金僅2000美元。當然,因為A股投資者整體證券知識水平偏低,故做空業務開戶時的知識測試和經驗等要求需保留,確保具備做空資格者為“合格投資者”,此外轉融通業務亦可考慮向個人投資者開放。

總之,一個成熟市場無疑需要完善的做空機制,這不僅契合近期擠A股泡沫的監管思路,對於A股長遠的健康發展,亦大有裨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641

6000萬留守兒童教育滯後問題突出 親情慰藉缺失

19日公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顯示,總量超過6000萬的留守兒童面臨教育和親情的雙重缺失,心理健康存在威脅,亟需得到政府和社會的關註和扶持。

過去數十年間,中國流動人口數量持續上升。2015年,中國流動人口總量已經達到2.47億,每六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流動人員。

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導致中國兒童群體出現急劇分化。部分兒童跟隨父母進城的同時,更多兒童以留守的方式滯留農村。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國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已經分別達到2880萬人和6100萬人,占全國兒童的比例分別為10.3%和21.9%。在中西部典型的人口流出地,農村兒童中留守者的比例已經過半。

當流動兒童在城市的生存面臨種種挑戰時,留在農村的留守兒童們的生存狀況更加艱難。《報告》稱,農村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學校教育和親情慰藉的雙重缺失。

留守兒童的高中凈入學率比全國水平低20個百分點,不到城鎮兒童的一半,也低於農村非留守兒童。同時,留守兒童還存在比較突出的教育進度滯後和超齡就學現象。初中和高中推遲入學率分別高達21.3%和56.5%。

不能與父母保持日常的、近距離的溝通和交流是留守兒童們最大的煩惱。《報告》認為,親情慰藉的缺失,將會嚴重影響留守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

根據貴州省遵義縣和江西省修水縣的“留守兒童健康和生存狀況調查及幹預項目”,6歲以下兒童留守現象普遍,占比接近一半。留守兒童的主要養護人為祖輩,缺乏科學的兒童健康照料知識。

調查顯示,留守兒童意外傷害的比例高於非留守兒童,心理行為和人格發展問題突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指標異常檢出率高於非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更容易出現情緒控制問題,在探索主動性和獨立性方面都落後與非留守兒童。

《報告》提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應得到家庭、社會和政府的重視。托幼機構和有關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留守兒童教育的關註與資金投入,積極對留守兒童的不良心理狀態進行疏導,促進留守兒童健康發展。

根據《報告》,中國流動遷移人口總體出現家庭化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舉家流動。尤其是1980年及以後出生的新生代,更願意選擇與配偶、孩子,甚至是老人一同流動。這意味著,有更多的留守兒童將會轉變成流動兒童。雖然流動兒童的成長環境仍待優化,但對於眾多留守兒童來說,能跟父母家人在一起朝夕相處,夢想就已經部分實現。

鑒於近年來與留守兒童有關的傷害事件增多,今年初,國務院下發《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級做好依法強化家庭監護主體責任,完善關愛服務體系,打擊侵害留守兒童的各種違法行為。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學者段成榮認為,通過推進農民工市民化、鼓勵流動人口帶孩子進城、推動區域經濟均衡發展、引導扶持返鄉創業就業等措施,可以從源頭上減少留守兒童,從而緩解留守兒童面臨的教育和親情缺失的困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481

達利園回應法式軟面包菌落超標186倍:問題商品管理缺失

近日,雲南省食藥監局公布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餅幹、飲料類食品共檢驗265批次,不合格樣品32批次。其中雲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達利園法式軟面包,菌落總數超過國家標準186倍。

對此,11月30日,達利園通過官方微博發布回應稱,雲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已於第一時間主動召回了當地該批次全部在售產品,並在雲南省玉溪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監督見證下全部進行拆包無害化銷毀處理。目前該批次產品停止生產銷售、查明原因、召回、整改等各項工作在玉溪市紅塔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監督下均已全部落實。

達利園稱,本次被抽檢產品來源於銷售商雲南省盈江縣卡場鎮好萬家超市。經查,被抽檢出問題商品在運輸、儲存、銷售過程中存在管理缺失,導致產品被汙染。針對發現的疏漏,達利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責令雲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在以下幾方面進行全面整改:(1)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修訂《產品防護控制程序》,增加《成品儲存與運輸管理制度》規範,並落實相關責任人進行控制管理。(2)進一步落實成品入庫責任人制度,嚴格作業標準及檢查流程。(3)進一步規範銷售渠道中待售產品異常外箱處理流程指引,規定包裝受損產品一律不許入庫、嚴禁流入銷售渠道。並將此事及指引通報全體經銷商,要求各經銷商對照檢查,加強食品安全管理。

附:達利園回應全文

關於雲南省盈江縣被抽查達利園法式軟面包產品的調查處置情況說明

關於雲南省盈江縣卡場鎮好萬家超市銷售的我集團下屬雲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2016年6月30日生產的達利園法式軟面包(生產日期/批號為20160630,360克/包)被雲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檢驗菌落總數超標,對此我們深表遺憾。

針對雲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我司達利園法式軟面包在雲南三個超市被抽檢,其中一個超市被檢出菌落總數超標、另外兩個超市均合格的情況,因此事已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為澄清事實,我司特向廣大消費者詳細說明目前已掌握的就此次事件相關調查處置情況,並對受該事件困擾的一直以來喜愛達利園產品的廣大消費者致以最誠摯的歉意。

一、事件調查:同一批次產品在三個不同超市被抽檢,其中一個超市發現問題,另外兩個超市均合格

雲南省盈江縣卡場鎮好萬家超市銷售的我集團下屬雲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2016年6月30日生產的達利園法式軟面包(生產日期/批號為20160630,360克/包)被雲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檢驗菌落總數超標,在獲悉此信息後,我集團在第一時間向雲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及雲南有關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了解情況並開展了包括事件調查、產品排查、產品召回、涉嫌產品銷毀、問題整改等一系列工作。

在同期發布的雲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6年第40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的食品抽檢合格名錄中:同批次產品達利園法式軟面包(生產日期/批號為20160630,360克/包)同時亦在雲南玉溪百信商貿集團有限公司華寧購物廣場和華寧寧州美捷便利店被抽檢,檢測結果均為合格。

二、產品排查:我司本著為消費者負責的態度,主動召回該批次全部在售產品進行無害化銷毀

我集團及各下屬公司所生產的達利園法式軟面包產品是嚴格按照國家有關食品安全法規、標準組織生產與經營的,產品生產嚴格執行生產工藝標準及品質檢驗標準。我集團在獲悉此事後高度重視,成立了事件調查小組和處理小組,展開對事件的調查和後續處理工作。

事件發生後,玉溪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到我雲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就該產品同批次當天的生產數量、出入庫記錄、自檢報告記錄、留樣情況作了詳細的調查取證,並監督公司抽送三個同批次留樣產品至玉溪市質量技術監督綜合檢測中心就菌落總數項目進行複檢。玉溪市質量技術監督綜合檢測中心出具了三份檢測報告:1、編號:20162532,檢驗項目:菌落總數,單項判定:合格;2、編號:20162533,檢驗項目:菌落總數,單項判定:合格;3、編號:20162534,檢驗項目:菌落總數,單項判定:合格。(檢測報告附後)

我雲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已於第一時間主動召回了當地該批次全部在售產品,並在雲南省玉溪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監督見證下全部進行拆包無害化銷毀處理。目前該批次產品停止生產銷售、查明原因、召回、整改等各項工作在玉溪市紅塔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監督下均已全部落實。

三、處理整改:調查發現被抽檢問題商品系在運輸、儲存、銷售過程中存在管理缺失,我司隨即啟動全面排查整改

本次被抽檢產品來源於銷售商雲南省盈江縣卡場鎮好萬家超市。經查,被抽檢出問題商品在運輸、儲存、銷售過程中存在管理缺失,導致產品被汙染。此外,經核實,在同期發布的雲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6年第40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的食品抽檢合格名錄中:同批次產品達利園法式軟面包(生產日期/批號為20160630,360克/包)同時亦在雲南玉溪百信商貿集團有限公司華寧購物廣場和華寧寧州美捷便利店被抽檢,檢測結果為合格。

我集團在調查的同時,針對發現的疏漏,責令雲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在以下幾方面進行全面整改:(1)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修訂《產品防護控制程序》,增加《成品儲存與運輸管理制度》規範,並落實相關責任人進行控制管理。(2)進一步落實成品入庫責任人制度,嚴格作業標準及檢查流程。(3)進一步規範銷售渠道中待售產品異常外箱處理流程指引,規定包裝受損產品一律不許入庫、嚴禁流入銷售渠道。並將此事及指引通報全體經銷商,要求各經銷商對照檢查,加強食品安全管理。

四、質量嚴控:將繼續按照國際標準嚴控食品質量安全,進一步從各環節捍衛消費者權益

作為國內休閑食品行業龍頭企業,我集團高度重視產品質量,建立了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至售後服務的整個過程;我集團已通過了ISO:22000食品安全認證、歐盟BRC食品安全體系認證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等各項體系認證,對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實施了嚴格的控制,把食品質量安全作為公司的首要任務,並一貫堅持在生產和經營中捍衛消費者的權益。

達利食品集團一貫秉承質量第一、客戶至上之宗旨;恪守誠信經營、遵規守法之承諾;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安全各流程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強化制度建設和程序管理,以最高的關註和細致的管理,保障產品的食品安全,真誠服務社會、服務廣大消費者。

特此說明!

達利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29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579

還原“萬寶之爭”缺失的劇情:有人不同意讓王石出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05/162948.shtml

還原“萬寶之爭”缺失的劇情:有人不同意讓王石出局?
界面 界面

還原“萬寶之爭”缺失的劇情:有人不同意讓王石出局?

按照華潤設想,萬科向深圳地鐵定向增發20%的股份之後,深圳地鐵再將其中10%股份以市場價格轉給華潤。

來源 | 界面(ID:wowjiemian)

文 |  羅強

王石未來肯定是要針對“萬寶之爭”寫回憶錄的,但萬科獨立董事華生已經替他寫了一部分。

華生在其新書《萬科模式-控制權之爭與公司治理》中,除了透露了其“拍案而起”的緣由是因華潤而起的“不平”之外,還在“萬科之爭大事記”章節中,首次披露了諸多未為外界所知的各方博弈細節。

u=4049314166,2616174860&fm=23&gp=0

2015年12月17日晚間,王石在萬科內部的講話開始流傳,彼時他稱不歡迎“寶能系”成為第一大股東,因為“信用不夠”;次日,萬科A+H股票雙雙停牌,萬科股權事件自此全面進入公眾視野。

在王石內部講話時點,寶能系增持萬科股份已達22.45%,公眾普遍認為王石當時講話,以及停牌反應已稍顯遲鈍。實際上,除了王石內部講話中提到與寶能系掌門人姚振華夜談4小時之外,萬科管理層在之前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timg (6)

寶能系在當年7月上旬開始增持萬科股份達5%,下旬繼續增持至10%後,萬科總裁郁亮就赴香港,向當時第一大股東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匯報,判斷寶能系“劍指”第一大股東,請求華潤增持或助其引入戰略投資者。

7月29日,王石在北京繼續向傅育寧匯報。彼時傅表示支持萬科,但華潤當時一是缺乏增持資金;二是正在整合旗下業務板塊,地產不是方向,即使有資金也只能酌情增持;三是不反對引進新的戰略投資者。

8月下旬,萬科管理層提出定向增發20%H股的想法,但華潤方面因擔憂增發會攤薄自身權益、萬科對華潤的業績貢獻度下降而反對,該想法最終擱置提交董事會審議。華潤建議萬科先回購A股,然後再發行相同數量H股。

接下來,寶能系繼續增持萬科至15.04%並超越華潤成為第一大股東,萬科方面也少量回購A股,期間華潤也少量增持萬科奪回第一大股東地位。事態繼續發展,寶能系增持勢頭不減,到2015年年底,寶能系持股已達20%,安邦也增持萬科達5%,萬科似乎已易主。

此時萬科與華潤還在磋商方案,其中包括華潤在二級市場增持、華潤置地住宅業務與萬科整合、華潤集團將華潤置地的股份給萬科、萬科向華潤集團發行股份等。但始終沒有實質進展,萬科開始與多家央企和深圳國企進行接觸探討重組可能性,與境外兩家機構也開始開展談判。

王石內部講話之後,各方全面“開戰”,期間還爆出華潤與寶能系“一致行動人”、王石對寶能“道德綁架”、萬科重組對象等諸多插曲。

u=3263073027,712510165&fm=23&gp=0

12月27日,王石、郁亮在深圳向傅育寧匯報工作,傅表示無論重組或增發均有為難之處,但雙方共識是不管誰參與重組,都將保持國資第一大股東地位。華潤還進一步強調稱,暫不考慮華潤置地與萬科的整合問題,不反對萬科與其他國資的重組方案。

各方在焦慮中度過春節,正式迎來關鍵的2016年。在這一年里,兩個關鍵時點是,3月17日萬科臨時股東大會通過繼續停牌、推進重組的議案,以及6月17日華潤在審議重組方案的董事會中投下反對票。

臨時股東大會的插曲是,華潤會後向媒體“抱怨”萬科與深圳地鐵簽約沒有經過董事會討論通過,存在程序問題,這也標誌著華潤對萬科管理層的不滿徹底暴露在公眾視野。

由於華生為萬科獨立董事,他全面參與了董事會,對整個過程較為了解。在他新書的“爆料”中,早在2016年2月3日,萬科團隊就在香港向華潤匯報了與深圳地鐵的重組意向,且股票發行量可能要超過“寶能系”,華潤方面對此沒有表示不同意見。

2月24日,王石發短信請求向傅育寧當面匯報重組事宜;次日,華潤方面表示準備收購證金、匯金持有萬科的股票;再3天後,王石向深圳市領導匯報重組事宜。

3月11日上午,王石、郁亮通過傅育寧的秘書向傅育寧發短信,請求在臨時股東大會之前在北京當面匯報重組事宜。失誤出現在下午董事會會議中,萬科方面以與深圳地鐵重組只是合作意向,尚未形成預案到董事會審議階段為由,未將重組事項在正式議程中列入討論。

華生對此評論稱“這顯示萬科團隊在華潤態度曖昧的情況下,決意繞開華潤,自行盡可能向前推進與深圳地鐵的合作”。

timg (7)

3月12日,深圳地鐵與萬科在地鐵大廈進行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下午現場照片外傳,華潤立即詢問,郁亮等以合作“無法律約束力”回複,但華潤方面要求:不要就此事公告;如果公告,不要談股權層面的問題。

次日,萬科收到深交所問詢函,要求作出公開說明,萬科不得不準備進行披露,並通知華潤。3月14日,萬科公告與深圳地鐵的合作備忘錄,同時取消了雙方聯合媒體見面會,郁亮等到華潤總部匯報,承認溝通不足,希望建立機制,聽取華潤方面意見和批評。

華潤除了會見媒體公開了與萬科管理層的矛盾之外,還在4月份與深圳地鐵會談,表達了重回第一大股東地位的意願,希望深圳地鐵退出萬科重組,但遭到後者拒絕。

事件發展到第二個節點,在6月17日召開審議重組預案的董事會前半個月,深圳國資委組織華潤、深圳地鐵進行協商,華潤方面要求保留第一大股東地位,如萬科向深圳地鐵定向增發後,後者持股不能超越10%,且要將投票權委托給華潤,以便華潤獲得25%的投票權,否則華潤將對重組預案投反對票。

10天後,深圳市主要領導就重組事項與傅育寧會談。深圳市希望華潤支持萬科的資產重組,傅則表示,同意的前提是萬科向深圳地鐵定增20%之後,後者要將其中10%以市場價格轉給華潤,且前提方案協議與定增協議同時在法律上生效。深圳市政府要求國資委進行協調,但所有操作必須合法合規,符合上市公司監管要求。

6月15日,各方再次坐上談判桌,認為上述方案不具可操作性。華潤口頭動議與深圳地鐵一起參與定增,各認購10%的股份;深圳地鐵提出,請華潤支持協助現有方案在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繼續保持萬科核心團隊的穩定,待本次交易完成後再簽署股份轉讓協議。

6月16日,深圳國資委、深圳地鐵集團以及萬科向深圳市領導匯報重組事宜。深圳市主要領導表示,希望華潤支持萬科,深圳國資委協調深圳地鐵入股萬科後,在依法依規前提下,支持華潤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隨後,深圳市政府向國務院國資委報告了上述情況。

6月17日中午,華潤向萬科提議當天下午的萬科董事會探討新的方案,如繼續審議原方案,華潤將投反對票。華潤新方案為:萬科以現金購買深圳地鐵的土地資產;第一步交易完成後,在適當時機向華潤、深圳地鐵定向增發各10%的股份,現金認繳,華潤將方案抄送國務院國資委和深圳市政府。

最終在下午的董事會中,原方案以7票贊成、3票反對、1票因關聯交易回避表決的結果通過,引發了對於這1票回避表決是否計入表決總票數的討論,萬科與華潤的矛盾也進一步加劇。隨後,寶能、華潤先後發表聲明指責萬科“內部人控制”問題。

10天後,寶能系更是提請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罷免萬科所有董監事。同日,王石在微信朋友圈指責華潤“毫無遮掩地公開和你狙擊的惡意收購者聯手”。次日,華潤與寶能在萬科2015年年度股東大會中,聯手否定了萬科董事會、監事會報告。

華潤與寶能的一系列行為引發國務院國資委、監管機構的關註,深交所要求寶能自查是否與華潤是一致行動人關系;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則首次針對萬科股權事件表態“央企不與地方爭利,只要有利於深圳的發展,有利於企業的發展,我們就支持”。

壓力之下,華潤被要求不得與寶能一致行動、不得再就萬科事件隨意表態、任何行動要預先征得國務院國資委同意。同時,華潤也聲明對罷免萬科董事、監事的提議有異議,但表示“華潤會從有利於公司發展的角度,考慮未來董事會、監事會的改組”。

2016年7月3日,萬科董事會會議,全票否決了寶能系提請的罷免議案。華潤通知萬科準備部分改組董事會,讓王石出局的提議因上面不同意在會上並未提出,從而避免了一場攤牌。

再後來,萬科管理層高調反擊,向監管部門舉報寶能系;華潤方面就退出萬科與各方談判,協商價格;恒大入局搶籌,就借殼深深房與深圳市政府談判。到2017年1月13日,華潤將所持萬科的全部股份轉讓給深圳地鐵,後續恒大將所持股份表決權讓渡給深圳地鐵,再然後寶能系被處罰,形勢日趨明朗。

華生認為,縱觀萬科各方股東局勢,無論最終有誰提名董事,從選票格局看,萬科管理層話語權已較此前大為增強。目前,萬科管理層面臨董事會改選局勢,仍然持股的寶能系,以及新晉股東深圳地鐵,處於微妙的董事會席位博弈階段。

大體來看,華生新書中的大事記,向公眾詳細展現了各方博弈的過程與一些細節,有助於理解這場商戰的最終邏輯。但仍有大量“未解之謎”,如寶能的真實意圖、恒大入局意圖、華潤最終為何退出萬科等等問題,這些也許真的要等到關鍵當事人王石寫回憶錄來解答。

王石 萬科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