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社論】A股做空機制不應長期缺失

因被列入去年“股災”引發因素之一的股指期貨,在被嚴格限制一年之後,於近日傳出放開消息。雖然中金所昨日對此進行了辟謠,但關於放開股指期貨限制措施,甚至健全A股做空機制的討論,再度被引發。

股指期貨之所以在去年被嚴格限制,令交易額驟降九成,乃因監管層認為其做空的功能在去年6月以來的A股大跌中幹系不小。股市大跌期間限制做空亦非A股獨有,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股市暴跌,許多國家實施了做空禁令,如英國於當年9月18日宣布禁止做空金融股,為期4個月。不過後來多個實證研究均表明,簡單地禁止做空並不能達到穩定市場的效果,反而會對市場流動性產生不利影響。同在A股“股災”過去近一年之後,尚不能證明“股災”與股指期貨做空有多大影響。

相反,欲將A股打造成市場化的成熟市場,健全的做空機制必不可少。雖然各國監管層對做空機制都頗為謹慎,但理論和實證研究都表明,無論市場漲跌,合理的做空機制對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作用不少。

首先,做空機制有利於減少市場泡沫。一旦標的證券偏離價值較為嚴重時,投資者可以通過做空抑制泡沫,將證券價格打壓至適當的水平。基於對美國證券市場的研究亦顯示,當做空由於融券成本高等原因而受限時,相應股票的收益率將遠低於市場收益率,即當做空受限制時,股票往往會超過其合理價格。換言之,如果券源充足,那麽昌九生化、暴風科技,乃至當下的江蘇銀行等個股,就難以惡炒至非理性價格。

其次是有利於價格發現。如果擁有負面信息的投資者無法順利做空,導致負面信息無法充分反映到市場價格中,減緩了信息傳遞效率,資產價格就容易被高估,令市場有效性降低,阻礙了市場價格發現的功能。同時,做空機制亦有利於引導價值投資,讓惡炒概念的投資者多一分警惕。

然而,目前投資者在A股市場做空殊為不易,現有的融券、股指期貨和ETF期權三種做空途徑,要麽被嚴格限制,要麽因制度設計而成交寥寥。

以融券為例,範圍僅限於券商,而券商自有資金和持有股票數量均相對有限,根本不足以對沖市場中的非理性行為,尤其在上一輪融資推動券商股大漲時,券商不可能將自己的籌碼借給投資者來做空,融券至今也沒有解決券源的根本問題,令此項業務裹足不前,此項名義上面對廣大投資者的做空機制形同虛設。截至8月3日,滬深兩市融券余額僅32億元,相對於8625億元的融資余額,幾可忽略。

至於股指期貨和ETF期權,一來目前投資者門檻較高;二來限制和衍生品種偏少,如股指期貨持倉保證金和平倉手續費偏高,而ETF期權僅上證50ETF單一品種。這一系列因素共同導致了此兩項做空工具效果很有限,其中上證50ETF期權日成交面額僅數十億元。

因此,A股的做空閘門應更大程度地開放。一方面,完善融券制度設計,豐富券源渠道,如融券範圍不僅限於目前滬深300等標的,券商放開自身券種,供客戶融券使用,讓融券業務真正發揮效用;放開股指期貨限制,增設股指期貨和ETF期權品種,甚至逐步實施個股期權,豐富做空工具。

另一方面,可適當調低股指期貨、ETF期權個人投資50萬元的準入門檻,以美股市場為例,最低融資融券交易開戶資金僅2000美元。當然,因為A股投資者整體證券知識水平偏低,故做空業務開戶時的知識測試和經驗等要求需保留,確保具備做空資格者為“合格投資者”,此外轉融通業務亦可考慮向個人投資者開放。

總之,一個成熟市場無疑需要完善的做空機制,這不僅契合近期擠A股泡沫的監管思路,對於A股長遠的健康發展,亦大有裨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6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