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27」贏家們的悲慘結局(轉) 金石

http://xueqiu.com/1175857472/28935205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近日在湖北咸寧中院審理的劉漢案,爆出一連串內幕。其中關於他和有「北京李嘉誠」之稱的袁寶璟的恩怨,引發了人們對1995年「327國債期貨事件」中贏家命運的關注。這些人當年通過國債期貨完成原始積累,然後稱霸一方,成為各地的頭面人物。若干年後,其中的多數人卻以悲慘的方式謝幕,顯示出這個時代政商圈子的云譎波詭。

327國債期貨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
所謂「327」,是一個國債期貨合約的代號,對應1992年發行1995年6月到期兌付的3年期國庫券,該券發行總量是240億元人民幣。九十年代初國債發行非常困難,老百姓普遍不願購買。國家決定引入發達國家的交易方式,讓國債更具流通性和價格彈性,1992年12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計並推出了12個品種的期貨合約。

第二年,財政部決定參照央行公佈的保值貼補率,給予一些國債品種保值補貼。國債收益率開始出現不確定性,炒作空間擴大了,國債市場開始火爆,聚集的資金量遠遠超過了股市。

「327」現券的票面利率為9.5%,如果不計保值貼補,到期本息之和為128.5元。在1991~1994中國通脹率一直居高不下的這三年裡,保值貼息率一直在7~8%的水平上。當時中國第一大券商萬國證券的總經理,有「證券教父」之稱的管金生預測,327國債的保值貼息率不可能上調,估計應維持在8%的水平。按照這一計算,327國債將以132元的價格兌付。因此當市價在147~148元波動的時候,萬國證券聯合高嶺、高原兄弟執掌的遼寧國發集團,開始大舉做空。

在他們對面,是隸屬於財政部的中國經濟開發公司(中經開)和眾多市場大戶。後來創立證券市場「湧金系」的魏東,當時只有28歲,研究生畢業僅僅2年,曾在中經開執掌證券部,後創立自己的公司。但在這場戰役中,他被媒體描述為中經開事實上的主操盤人。

後來一直有傳聞說,中經開高層和魏東,都通過可靠的渠道,獲知了財政部的底牌:327國債將按148.50元兌付。甚至有傳聞說,多方通過遊說改變了原來的兌付方案,因此穩操勝券。總之,當1995年2月23日財政部正式公佈消息後,空方的失敗已經難以挽回。2月23日一開盤,雙方就在市場上激烈交戰,遼國發的高氏兄弟看到勢頭不對,突然調轉槍口,開始做多,當時中國第一大券商萬國證券被逼進死胡同,面臨著60億元的巨虧。

在收市前8分鐘,萬國證券拚死一搏,違規下單,透支賣出國債期貨。其中僅最後一個賣單就對應面值1460億元(而327國債總價值也僅僅300多億)。由於時間倉促,多方根本沒有時間反應。如果按照收盤價交割,以中經開為代表的多頭反勝為敗,出現了約40億元的巨額虧損,全部爆倉。

當天晚上十點,上交所在經過緊急會議後宣佈:2月23日16時22分13秒之後的所有交易是異常的、無效的,當日327品種的收盤價為151.30元。上交所的這一決定,使被萬國證券翻轉的盤子,再次倒轉過來:萬國證券虧損56億人民幣瀕臨破產。隨後,萬國證券被申銀證券接管,管金生被捕入獄,遼國發高嶺兄弟人間蒸發,到今天仍然沒有下落。而以中經開為統帥的多方,瓜分了巨大的勝利蛋糕,一夜之間暴富。這一天,被外媒稱為中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因為無論是獲勝一方,還是失敗一方,都出現了嚴重違規。而中經開一方,因為跟財政部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一直讓人懷疑其涉嫌內幕交易。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金融大戰中,至少讓這四個人完成了原始積累,或者發了大財:當時28歲的魏東,29歲的袁寶璟,34歲的周正毅以及30歲的劉漢。當然,中經開一戰成名,成為市場中最彪悍的莊家。在國債期貨被停止交易後,這些人和機構都進入了股市或商品期貨市場,成為市場中的新霸主。某隻股票或期貨交易品種,只要傳說有他們參與,馬上身價倍增,狂漲不已。

時間是把殺豬刀,它不僅僅雕刻莊家的容顏,還直接消滅他們的肉體。

不可一世的中經開,在此後證券市場中多次違規。在327國債事件幾個月後,就將其配售的四川長虹禁售股上市流通,其中複雜而又觸目驚心的內幕,令中國股市再次蒙羞。隨後,中經開又捲入了東方電子和銀廣夏兩個大案之中。十年賭四命,中經開終於將自己送上了絞刑架,公司灰飛煙滅,其掌門人姜繼增也被送上法庭。

在327國債事件中,有消息稱魏東個人賺了約2個億,隨後他的公司控股了九芝堂、千金藥業和國金證券等,成為資本市場上叱咤風雲的人物。但在2008年,他突然在北京家中跳樓身亡,年僅41歲,身後留下了巨大的謎團。

周正毅也在327國債期貨中掙過大錢,後來逐漸成為滬上政商圈子裡的名人,號稱上海首富。曾捲入與香港多個女明星的緋聞,常常登上香港媒體娛樂版頭條。最終因案涉到某個「老虎」,2007年的時候,在上海被以「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挪用資金及單位個人行賄」等五項罪名判刑16年。

袁寶璟的結局最慘烈。327國債之後,他因在四川炒期貨,跟劉漢結怨,隨後指使下屬刺殺劉漢未遂。這個下屬出身警察,後來多次要挾袁寶璟,袁的兄弟們就刺殺了這個人。後來案情的發展令人驚訝,2006年法院判處袁寶璟四兄弟三人死刑一人死緩。一條人命,讓三個人償還,而袁寶璟是否對刺殺事件完全知情,還存在某種爭議。最近,有媒體在報導劉漢案的時候透露,袁家之所以付出如此慘重代價,是因為劉漢暗中運作的結果,其代價可能是一筆高達22億元的利益輸送。

至於劉漢,可能是這些人中走得最遠的,被捕的時候已經有400億身家,多條人命在身。據媒體報導,在四川,只要他看上的項目,是沒有人敢於競爭的。在四川,劉漢號稱是地下組織部長,可以左右不少公務員的陞遷。當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劉漢已經「大到了不能倒」地步的時候,他突然倒下了。
「327國債贏家」這個群體,從出來混的那天起,就有強烈的走捷徑、破規則的意識。他們當年之所以能搞垮中國第一大券商,瓜分掉萬國證券的數十億資產,某種程度上靠的就是內幕消息。完成原始積累後,更加確信自己的「生意經」和「人生觀」是顛撲不破的真理:這是一個叢林社會,只有當肉食動物,靠狡詐和兇殘,才能生存在食物鏈的頂端。事實上,他們每個人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順風順水,所向披靡,引無數官員競折腰。
聖經上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的東西。「327國債」贏家們,僅僅是在重演中國傳統社會的政商大戲而已,所以他們的結局早就注定。你看那胡雪巖,當年攀上了有總督、軍機大臣頭銜的左宗棠,多麼不可一世,最終還是倒在李鴻章、盛宣懷的暗算之下。而李鴻章一死,盛宣懷的權力、財產就成為袁世凱系眼中的唐僧肉,被切割、瓜分;而袁世凱身後,他的家族財富又能維持多久呢?

通過特權實現的利益,最終肯定會被更大權力或者法律剝奪。權在,錢來,錢聚;權去,錢就成為災禍,必然散去。這彷彿是個魔咒,在中國存在了數千年。

中國目前正在開啟一場新的變革。其中,「把權力裝入制度的籠子」,是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目標。只有這樣,走正道的人才能發財,蓋茨、喬布斯這樣人在中國才不會淪為窮光蛋、二貨、SB,劉漢們才不可能張狂,這個國家才有希望。但願「327國債贏家」的悲喜劇,在中國不再重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961

【敗局】班尼路全年關店465家:定位模糊之下的沒落結局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3559
曾經雄踞各大城市黃金地段的本土休閒品牌班尼路,如今風光不再。

6月16日,班尼路母公司德永佳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德永佳」)發佈財報稱,截至2014年3月底,集團總收入減少12.4%,至98.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2.37%,全年純利6.6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9%,班尼路以及其它子品牌中國內地關店數達到388家,關店數量佔年初店總數的十分之一。

事實上,在20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的那幾年,曾是班尼路最好的年代。在當時國內品牌競爭還不完全的狀況之下,班尼路在一線大城市站住了腳,門店分佈全國各大城市的中心位置。

但隨著外來快時尚品牌的強勢入侵,班尼路逐漸沒落。根據德永佳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3月底,德永佳存貨金額為18.98億港元,庫存高企已經成為班尼路發展的一大桎梏。

庫存高企折射出的其上新品速度慢、定位模糊等問題,也成為這個本土昔日休閒服裝巨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班尼路夾在時尚和快消之間,定位模糊。現在在一二線城市班尼路基本上淪為了大路貨,消費者無法產生滿足感。而在三四線城市,服裝市場又被低端品牌壟斷,它同樣難以生存。



內地關店388家

這是班尼路有史以來關店最為頻繁的一年。

根據德永佳的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3月底,班尼路以及其它子品牌中國內地關店數達到388家,門店數由3820家減少至3432家。除此之外,中國台灣地區其門店數也減少了75家,香港及澳門地區則減少了2家。

而就在2012年,其門店數曾攀上歷史高峰。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3月31日,其中國內地門店數為404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0家,較前年同期增加了405家。

定位模糊之下的沒落結局

不為人知的是,這個密密麻麻分佈在全國二三線城市的休閒服裝品牌其實是一個「舶來品」。

據公開資料顯示,班尼路本身是一個意大利品牌,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香港經營,後來進入內地進行銷售,1996年德永佳出手收購,開始出現歷史性逆轉。

德永佳將班尼路重新包裝,將品牌的目標消費群體鎖定為年齡在18-40歲的人士,主打年輕路線,以男、女、中性的休閒服為主,旗下有班尼路、生活幾何(S&K)、互動地帶(I.P.ZONE)、衣本色(ebase)四大品牌。在併入德永佳後的幾年,班尼路迅速壯大,不僅業務範圍延伸至中國港澳台、東南亞以及中東地區,還通過「特許經營」的模式快速提高了市場佔有率。

事實證明,班尼路搶佔了先機。在當時國內品牌競爭還不完全的狀況之下,班尼路在一線大城市站住了腳。在21世紀初的那幾年,在廣州北京路最好、最繁華的地段,班尼路四大品牌佔據了最好的位置,在國內各大城市中心區域的商場內基本也都有班尼路門店。

時過境遷,如今廣州北京路班尼路的門店規模已經大不如前,儘管打出了大比例的折扣,但與僅一條馬路之隔的優衣庫相比,顯得十分冷清。

班尼路會有春夏、秋冬訂購會,經銷商看中款式後訂貨然後由廠家發出,一般分四個季度上新。而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消費者開始注重款式新穎,服裝逐漸演變成一種快消品。目前班尼路的運作模式跟不上市場的變化,衣服款式更新速度慢。按照它的操作模式,一款衣服從設計到生產出來一般要3-6個月的時間,然後再大批量生產上市。像ZARA一般上貨速度就是14天,這樣對比優勢就出來了。

現在班尼路夾在時尚和快消之間,定位模糊。以前它掌握了青少年的心態,定價高,消費者穿上有滿足感。但現在在一二線城市班尼路基本上淪為了大路貨,消費者無法產生滿足感。而在三四線城市,服裝市場又被低端品牌壟斷,它同樣難以生存。追根溯源,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位是班尼路目前尷尬處境的重要原因。

為了擺脫困境,班尼路亦多番嘗試,企圖以明星代言戰術和與動漫合作設計來重新奪回青少年市場,但卻收效甚微。在去年7月,班尼路更換了品牌標示,將曾經標誌性的藍底白字改為了紅底白字,並將大寫的「BALENO」變成小寫,去掉了經典的內嵌「O」字母的正方形,重新設計了字體,「改頭換面」企圖東山再起。

在2009年那部風靡全國的電影《瘋狂的石頭》中,黃渤的一句調侃「我這是牌子貨,班尼路」,其實已折射出這個昔日休閒巨頭江河日下的殘酷現實。對於這個「沒落貴族」的自我救贖,成功與否仍然是個未知數。

來源:時代週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990

中集集團(000039)之價值分析之大結局2 (2014-06-26 22:12:12) JUNJUN2008

http://xueqiu.com/9027435674/30307960
對於中集的價值分析的總結基本就結束了,中集的未來能否令人激動,就要看「大海工」的發展。個人相信,海工未來不僅僅給中集帶來巨大的財務價值,還有戰略價值。而從目前來看中集「大海工」戰略的初具雛形,令人對其未來充滿了期待。在2012年年底,中集在裡海融資租賃的首艘自升式鑽井平台交付使用,通過資源整合,中集與操船公司合作,把平台租給俄羅斯的石油公司,一台壽命25年的平台,基本4-5年收回成本,剩下20年就是淨賺。這只是中集「大海工」戰略的小試牛刀.

 在2013年年中,中集在北海的第五艘半潛式鑽井平台開工建造,而船東是挪威的NSR公司,而這家公司實際上應該是中集全資成立的一家海工平台的融資租賃公司。(109 North Sea Rigs Holdings 英屬 美元 1.00 英屬 融資租賃項目公司 美元 1.00 100.00% 100.00% )這是2013年報中中集重要子公司一欄中,NSR公司的一些信息。從中我們大概可以知道,煙台來福士建造的「North Dragon"號平台,應該是中集融資租賃建造的平台,那就是說中集在真正進入海工不到3年的時間,就敢於自建價值5億美元的半潛式鑽井平台來出租,那是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戰略眼光的。中集為此還在2012年12月由NSR公司發行了7500萬美元的擔保可換股票據。國開國際認購2500萬美元,並且國開國際發文說明預計在2015年北海海區新半潛式鑽井平台可能會出現供應短缺。從幾個方面的情況我們基本可以確認中集的「大海工」戰略邁出了真正的第一步吧。

  而在2013年年底,中集自建的2座半潛式鑽井生活平台出租給巴西石油公司的這件事來說,中集「大海工」戰略已在穩步而又快速的在推進。在中集2013年報中的一段話有這樣一段話:「2013年自主設計產品的營銷取得進展,2座自主設計的半潛式起重生活平台,獲得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的長期租約;自主設計的自升式生產平台實現訂單突破,獲得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的長期租約。本集團自主設計的國內第一個可以作業於極地海域的半潛式鑽井平台GM4-D系列,繼2012年獲得第一座訂單並於2013.6開工建造後,於2013年獲得船東第二座訂單。」,是令人倍感欣慰的。這其中包含了許多重要的信息。第一,在自升式平台上,中集在2014年已有2座平台融資租賃給石油公司。第二,在2013年與Beacon holdings Group Ltd公司簽署合同建造的1+1北海半潛式鑽井平台,而在中集年報中可以查到,Beacon holdings Group Ltd公司的相關資料,(112 Beacon holdings Group Ltd 英屬島 美元 22,000,000.00 英屬島 融資租賃項目公司 美元 22,000,000.00 100.00% 100.00% 是 - -新設 Beacon holdings Group Ltd 134,132 134,132 134,132 100%),該公司似乎也是中集的全資子公司。那就可以理解為,這應該又是中集大手筆的投資。中集通過來福士建造該平台,並融資租賃該平台該石油商。該平台在2014年6月開工建造,計劃於2016年交付使用。

  其實中集更大的投資還在後面,在2013年年初中集與 Frigstad Deepwater  Limited公司簽署合同建造的2+4 D90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根據中集的年報子資料可以初步判斷,這家公司是中集子公司的少數股東(Frigstad Deepwater Holding Limited 子公司的少數股東 155,901  1 年以內 5.33%),而已開工的2座平台,中集分別成立了2家公司,估計是用於融資租賃D90平台的。(增資 Frigstad Deepwater Alfa Limited  394,670 388,573  394,670  100% 增資 Frigstad Deepwater Beta Limited  357,016 350,919  357,016  100%)這是在中集2013年年報中所知道的有關Frigstad Deepwater Limited的情況,而從以下的內容中我們又可以發現到,這家公司估計是一家操船公司,在中集建造好平台後,由該公司來負責平台的操作,來出租給石油公司。這是2014年第二座D90平台開工時的報導。

     2014年2月28日上午,中集來福士為挪威Frigstad Deepwater公司承建的第二座第七代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台Frigstad Deepwater Rig Beta在海陽基地開工。Frigstad Deepwater 公司總裁Harald Frigstad 與中集來福士總裁於亞共同啟動鋼板切割機。

  HaraldFrigstad表示,BETA是開工的第二座Frigstad超深水鑽井平台,而且第三座Frigstad 超深水鑽井平台也將在中集來福士船廠建造。第一座Frigstad超深水鑽井平台正在順利建造中。同時該系列平台已開始面向市場,在技術和作業能力方面得到了極佳評價。現在中國已成為世界最主要的鑽井平台建造基地之一,正在步入領導高端鑽井平台的行列,成為頂端鑽井平台系列的領導者,而這頂端的皇冠就是第七代超水鑽井平台。該系列平台擁有迄今為止最大、最強有力和最先進的設計。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鑽井公司所引以為豪的,也是中集來福士所引以為豪的。未來中集來福士會建造更多的Frigstad 鑽井平台。

  於亞表示,半年前在這裡舉行了FrigstadDeepwater RigAlfa開工儀式,今天又迎來了她的姊妹船FrigstadDeepwater Rig Beta第一塊鋼板切割。兩座3600M第七代超深水平台連續開工,既是中集來福士在深水平台研發設計和施工建造能力不斷提升的重要標誌,又是進軍深海油氣裝備的新起點和新挑戰。中集來福士將以保證高質量按時交付為目標,發揮研發設計和總裝建造優勢,加強項目管理,做好資源保障,優化工藝,提高效率,與船東船檢和各個協作方密切合作,保證各個節點計劃達成。中集來福士將以科學態度、拚搏精神和加倍努力投入項目,確保項目按時交付。

    Frigstad Deepwater Rig Beta是全球最大的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台之一,是中集來福士建造的第10座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該平台長117米、寬92.7米、高118米、最大排水量達7萬噸,配備DP3動力定位系統,入級挪威船級社。該平台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第七代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最大工作水深為12000英呎(3658米),鑽井深度為50000英呎(15250米),採用NOV(國民油井華高)液壓雙鑽塔設計,雙頂驅載荷達1250短噸,擁有寬敞的甲板利用空間及便利的機艙維護保養通道,採用DP3閉環設計、岩屑艙內處理存儲系統和壓載水處理系統。

   Frigstad Deepwater Rig Beta由Frigstad Engineering公司提供基礎設計,中集來福士負責詳細設計、施工設計、建造及調試工作,並獨立完成整套鑽井系統的安裝及調試,將於2016年上半年完工交付。該平台可以在墨西哥灣、中國南海、澳大利亞、巴西海域、西非、南大西洋等深水海域作業。

   2013年8月28日,Frigstad Deepwater Rig Beta 的姊妹平台Frigstad Deepwater Rig Alfa在中集來福士海陽基地開工建造,這是中集來福士承建的全球首座第七代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台。Harald Frigstad表示,「中國正在向離岸平台建造行業的領導地位而努力,我們相信這個目標會實現。」

  在未來全球油氣開發中,油氣增量主要來自深水特別是超深水海域。據專業機構預測,2014-2030年,全球超深水油氣產量年複合增長率將高達20%。近五年來,新建的浮式鑽井平台有85%是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中集來福士連續開工建造的兩座第七代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台正是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我們注意到挪威Frigstad Deepwater公司的老闆叫HaraldFrigstad,與公司的名字有相同之處,如果猜的沒錯的話,這應該是一傢俬營公司,中集與其合作應該是由其來操作D90,再由中集分別成立的兩家公司來融資租賃把平台出租給石油公司。而後面的4座平台應該還是如此操作,中集還會再成立四家公司來運營管理這4座平台。到這,我們大概對麥總有關海工的一些話有深刻的理解了。「海工一定會給中集帶來巨大的投資收益,還有巨大的戰略價值」,他的信心來源於中集對「大海工」的佈局,目前中國造半潛式鑽井平台實際還是處於產業鏈的最低端,說白了就是鋼結構的加工,干的是最累的活,賺的是最微薄的加工費。由於值錢核心部件受制於歐美發達的國家,單純的從製造端進行資源整合,來取得優勢,幾乎是不可能的,唯有介入海工產業鏈的高端平台服務與出租這一塊,才有可能「殺出一條血路」,來進行全產業鏈的整合,來提升核心部件的國產化,來提升海工裝備的競爭力。當然也就會給中集帶來巨大的收益了。這樣的謀略只有那些視企業的發展為自己事業的企業家才能去想到並去全力的去實施的。在這我有點理解了巴菲特為何反對給管理層搞股權激勵了,因為這很容易讓管理層搞短視的投機策略提升公司業績,來迎合股東,讓自己的取得最大的收益,而一些對公司長期發展有利,而短時間沒有任何業績提升的策略是不會去實施的。最近的上海家化的一些問題就反應的很充分。(職業經理人為了短期利益,必然會犧牲企業長期的利益)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2017年,中集在建的這些半潛式鑽井平台都完工交付並出租出去。(據Rystad Energy預測,考慮到2014-2016年將新交付64座深水鑽井平台,到2020年深水鑽井裝備(包括半潛平台和鑽井船)需求缺口將達到165座。)有機構預估2015年會出現深水鑽井平台供不應求。所以,中集的平台,只要質量過硬,就不愁沒人租,那中集手持11艘半潛平台,還有若干自昇平台,光每年的租金收入就有14億美元(按70億美元計中集的平台,回報期4.8年來算),利潤至少是7億美元。再加其他幾個板塊,中集的利潤100億以上,基本沒多大問題。而中集手持的大量的土地資源或許會是錦上添花,給中集的價值帶來更高的估值。(對於中集「大海工」部分中,半潛式鑽井平台是否由中集負責融資租賃還有一些不確定,因為中集並未公開說明這些平台的具體合約。本人只是從中集的年報資料中發現,與中集簽合同的船東與中集有控股關係。來估計是這些建造平台的持有人,進而估計平台建好後,中集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出租給直接的使用客戶,而這才能符合中集的「大海工」戰略的策略。所以,對於海工的一些期望只是個人的一點看法,中集「大海工」戰略的成功與否,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外,國家層面的支持是非常關鍵的,沒有國家層面的支持,單憑中集一家之力,海工產業是不會轉移到中國的。第一,南海開發的進展快慢才是決定海工產業能否順利轉移到中國的關鍵點之一。第二,中集在前海實行的「大海工」戰略能否得到深圳市政府的強力支持,及國家層面的深刻的理解,以便使該計劃盡快的展開,穩步而又快速的去推進也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如果能趕在2015-2016年,深海平台出現供不應求之前,中集在前海的「大海工」戰略得以落地,那可能會令海工製造提前幾年轉移到中國。這對提升國家整體的海工裝備的製造水平會有巨大的價值,也也可以讓中集在最佳的時間點,成為海工製造的全球領跑者。否則,過了這個時間點,整個的市場需求都下來了,再去介入,那企業面臨的會是巨大產能的過剩及後期市場的激烈競爭。而海工製造的轉移會則又會和過去的造船業一樣,中國企業收穫的只是巨大產能的過剩及虧損了。)

       未來關注中集的發展,重點應是海工的發展。其發展的速度決定著中集的價值估值的提升速度。而集裝箱,能化,車輛業績三大板塊的業績好轉,則是市場對中集估值預期轉暖的起因。前海土地則是是中集價值的提升的引爆點,金融未來的發力,取決於海工的發展,是中集未來千億市值之後在價值再提升的關鍵,市場對中集3000億市值的估值,1//3的因素會和金融有關的。

     目前市場先生給中集的估值,基本上對是集裝箱(6.5元)+能化(3元)+前海土地1/3的(3元)的估值,而對車輛,海工,金融,物流,空港及中集2萬畝的工業用地的價值估值幾乎為零。而這其中的海工+車輛,金融+物流+空港,及土地,其中的每一塊的價值在未來幾年都會超過目前市場先生給於中集的估值。

     正常對一家企業進行價值分析時,應該首要要關注是企業的護城河是否足夠的寬大.但是目前的中國經濟相對還是處於比較快速發展之中,而中集也得益於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有足夠的空間令中集業務還在不斷的擴展,所以目前重點關注的不是企業的護城河是否足夠的寬大,而是管理層是的能力於責任心,還有各業務板塊的市場競爭力。如果要談護城河,我想對於中集發展成熟的集裝箱板塊,應該是有比較寬的護城河了,行業內的競爭對手因為中集強大的成本管理能力無力與中集競爭,而外來的投資者根本沒人願意進來,這個行業對外來者來說,是無利可圖的,他們根本不可能造出比中集成本更低的集裝箱。而這條足夠寬的集裝箱板塊護城河,是中集一代領導人用了25年才建立起來的,而這一板塊的發展基本是處於低速的發展狀態,所以護城河對企業很重要,至少能保證企業有足夠的實力在未來的競爭中活下來.如果出現經濟危機,在其他競爭對手都不好過時,能活相對較好。

      而車輛,能化,海工,金融,物流板塊,目前對中集來說,相對都還是處於快速發展中的板塊,並且時間還是比較的短,因此管理層還沒足夠的時間去構築足夠寬的護城河。而我們要關注其個板塊是否在不斷的發展,是否逐步的能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就可以了。足夠寬的護城河是需要一代領導人至少15-20年才能構築成功的。
   其實,就目前的中集估值而言,市場 先生似乎是給了一個合適的價格,只不過,是對中集的一些很有潛力的板塊都給以忽略不計的態度來對待。也許,有一天,市場先生會突然發現中集還有更多的有很有價值的東西,於是就非常興奮的大喊著要去搶了。

(「泰山吊」:世界提升力最大起重機資料)

  助力中集來福士實現批量化的硬件條件,是其引以為傲的「泰山吊」(2萬噸吊點橋式起重機)。這個價值2.6億人民幣、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提升能力最大的起重機(20,133噸)」保持者,革新了半潛式鑽井平台的生產方式。傳統生產中,需要將模塊自下而上一點一點地搭載起來,特別是半潛式鑽井平台上半部分的甲板盒,要拆分成16-18塊各1,000噸左右的小塊,再吊上去高空作業。而「泰山吊」則大大簡化了程序,生產中只需將半潛式鑽井平台分為上下各15,000-20,000噸左右的部分分別建造,最後交由「泰山吊」整體合攏,大大縮短了工期工時,提高了生產效率。

  「實現產業化,首先要實現批量化。」中集來福士一位高管說,「我們正在借由『泰山吊』這個核心裝備,以及我們半潛式鑽井平台的工藝流程,探討更廣泛的合作模式。」)

(對於中集「大海工」戰略,是只有事業經理人掌舵的企業才有可能去運作的,這是一項在未來5-10年後,中集能夠超越競爭對手的大戰略,其中的市場激烈拚殺及巨大的風險是必然會有的,關鍵是管理層是否有能力讓風險可控及在競爭中獲勝。這不是一場賭注,是站在戰略的高度,所施行的非常有前景的競爭策略。之所以能夠確保這場戰略能夠讓中集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取得勝利,中集應該是進行了大量的市場分析及研究的。個人認為,以下四點應該是比較重要的。第一,大量的研究表明,作為基礎能源的石油和天然氣,在未來能源的新增產量只有到深海去開採,那必然會大量的用到深海平台。而根據相關的研究分析,到2015年,就會出現深海鑽井平台的供應短缺的。第二,雖然說大的油服公司及石油公司在選擇建造海工平台時會首選韓國及新加坡企業,但是面臨越來越貴的平台製造及運營費用,他們開始希望如何在安全保障情況下有質優價廉平台的建造企業的出現。以目前的海工發展而言,這些平台的使用者,有點無法承受越來越昂貴的平台使用費用了,這就給了中國海工製造業一個機會,如果中集能夠證明自己有能力建造好的平台,而價格又在客戶的承受範圍,那客戶一定第一選擇會考慮中集。所以中集必須要首先建造一些平台來給客戶看。第三,在弄清了海工產品的接單流程後,發現,如果只是去建造平台來獲取加工費用,那企業的發展前景是很不樂觀的。雖說海工產品的建造是一項高技術製造,但從產業鏈的發展角度而言,海工平台的建造只能是賺取一點微薄的加工費用,相當於是「鋼結構」的加工而已。要想獲得更高的及長期的收益,必須介入前期的概念設計及後期的平台運營及維護。第四,中集擁有全球600億低廉的融資平台,可以低成本的使用資金去做專業的製造業的融資租賃,而非專業製造的融資租賃公司雖然也擁有大量的低成本資金,確不具備實力去整合資源,建造符合客戶要求的產品。我想有了以上四點,中集才會大膽的去介入海工平台的融資租賃的環節的。當然,一家企業的市場行為,並不能使巨大的海工製造市場就能轉移到中國來,這需要國家層面的戰略支持,才有可能讓中國的海工企業突圍而出,我想南海石油的深海開發,應該是個契機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970

把脈樂視:三重危機、一個根源與兩種結局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24/148556.html

i黑馬:在業界看來,樂視就像一個謎。看不懂,也琢磨不透。這種神秘感也附著在創始人賈躍亭的身上,從年初開始,賈躍亭的行蹤一直被各大媒體所關註,直到他親自在微博發聲,稱自己已回京,然而留給外界的一些謎團仍然處於朦朧狀態。這篇文章的作者從危機、根源和結局三個維度為樂視把了把脈,;來看看他的解讀。

賈躍亭不在的日子里,樂視的管理層使勁渾身解數,力圖營造一種“一切正常”的表象。但遺憾的是,事情並沒有朝著樂觀的方向發展。
 

“樂視就是我的生命!”12月23日,樂視網董事長兼CEO賈躍亭在一條微博里這樣寫道。
 
\根據樂視官方的說法,賈躍亭因身患胸腺瘤,此時應該身處北京某醫院病房。樂視網總部位於北京東四環朝陽公園附近的宏城新泰大廈,這里距離協和、同仁等大型醫院都不遙遠,但就算如此接近,這位一手創立並帶領樂視網一路狂飆突進的英雄式人物卻無法輕易回去。
 
從6月初出走海外,到11月底回京住院,再到如今,賈躍亭隱居幕後已長達半年之久。在這半年里,樂視先後經歷了監管風波、政治傳言、資本危機等多重挑戰。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樂視的一部分謎團被逐漸揭開,但更多秘密仍然伏在水下。
 
賈躍亭不在的日子里,樂視的管理層使勁渾身解數,力圖營造一種“一切正常”的表象。但遺憾的是,事情並沒有朝著樂觀的方向發展。
 
12月22日,樂視網股票跌停。12月23日,再跌近3%,收報29.23元,僅僅比2010年IPO的發行價高出0.03元。隨著令計劃被調查的消息傳出,有關樂視前途命運的討論再度甚囂塵上。樂視究竟面臨著什麽樣的危機,其根源何在,其結局又將如何? 
 
三重危機
 
監管、政治、資本,是橫亙在樂視面前的三座大山。
 
樂視危機始於監管風波。今年6月,互聯網電視行業的監管單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連發禁令,不斷規範行業行為。過去行事最為高調的樂視首當其沖,樂視盒子因此停售,至今未能恢複。
 
盒子作為攻占電視存量市場的有效手段,成本低廉,使用靈活,與樂視靠內容收費的理念十分契合。被下架意味著樂視的商業模式失去了大量的潛在用戶群體,其前景必然因此大打折扣。盒子之外,樂視的電視業務目前還沒有受到相同待遇,但並不意味著廣電總局在盒子和電視兩個終端產品上會采取兩套監管標準。未來完全有可能將監管範圍擴大到電視上,屆時樂視將不得不進行大量整改工作,其硬件免費內容盈利的商業模式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地,還有待觀察。
 
樂視網的市盈率曾經一度高達100倍之多。市盈率代表著投資者對其未來的看好。版權、內容是樂視網的過去,互聯網電視業務是樂視網的未來,其推進的順利與否,事關成敗。而現在的狀況是,樂視已經經不起政策的絲毫折騰,一旦利空來襲,很可能功虧一簣。
 
此前,《財經》、財新、澎湃等媒體的報道梳理了賈躍亭和令完成、匯金立方的交錯關系。根據公開報道,除了在樂視網的發展過程中存有灰色操作的嫌疑之外,賈躍亭還有可能是匯金立方的早期合夥人之一。
 
匯金立方的早期投資者北京傑威森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權掛靠在賈躍亭的高中同學賈雲龍名下。不過,在最近接受媒體采訪時,賈雲龍聲稱自己對此並不知情,並表示曾經把身份證借給過賈躍亭;如果代持身份成立,賈躍亭就與令完成產生千絲萬縷的牽連。
 
據報道,令完成目前正在接受調查。由令完成任董事長的匯金立方,過去幾年曾經介入了包括樂視網在內七家公司,並幫助它們成功上市。有媒體統計匯金立方由此獲利十幾億。如果賈躍亭確實是匯金立方的早期合夥人之一,那麽其牽涉面將遠遠超出樂視網之外,情況將會更為複雜。作為樂視的靈魂人物,賈躍亭已經“隱身”了很長時間,未來一旦有“壞消息”傳出,樂視的管理層和投資者恐怕會陷入慌亂之中。
 
如果說監管層面、政治層面的危機還不在眼前、且不受樂視控制、只能聽天由命,那麽資本層面的危機則迫在眉睫、更為棘手。賈躍亭目前持有樂視網股份的44.21%,為了滿足樂視集團業務的強大資金需求,賈躍亭將其持有股份的73.36%都質押了出去。
 
一位證券行業人士說,今年創業板股票的質押率約為40%。根據樂視公告,賈躍亭質押股票的時機通常都在股價處於高位之時。如果按照40元來計算,賈躍亭質押的每股股票實際融到的金額約為16元。而按照證監會135%為警戒線、120%為平倉線的規定,當樂視網的股價跌到21.6元時,就必須追加質押物,跌到19.2元時,券商和銀行就會強制平倉。屆時,大量股票進入二級市場,樂視網股價將會狂瀉不止,賈躍亭將因此喪失公司控制權。
 
意識到這一危機的樂視,在今年8月發布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股票融資45億元,但目前這項融資尚無明確進展。在這筆“救命錢”到來之前,樂視網必須穩住股價。為了加強投資者的信心,樂視在過去幾個月里講出了生態農業、新能源汽車、智能玩具、國際化等故事,還通過賈躍芳向公司提供無息貸款、管理層集體增持等手段向投資者表態,甚至不惜“割肉”、要將本來希望單獨上市的樂視影業並入上市公司。
 
業務、創始人、公司運營三個方面統統出現問題,這不禁引人發問:這些危機的根源在哪里?樂視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一個根源
 
眾所周知,在涉水互聯網電視行業之前,樂視網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網站,雖然手握大量版權,並且率先實現盈利,但這個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在優酷、土豆、搜狐視頻等同行眼里並不起眼。在牌照、行業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並沒有使樂視網取得多大意義上的成功,直到後來,推出盒子、電視,才讓這家企業有了萬眾矚目的明星感。
 
公告顯示,從2013年開始,賈躍亭開始頻繁質押自己的股份,反映出在電視業務的影響下,樂視對資金的極度渴求。不可否認,踩點互聯網電視業務的樂視有先見且打出了一副好牌,其內容和硬件的品質也一度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商業模式更是備受追捧。但正所謂小牛難拉大車,樂視過去的根基太小,未來要做的事情太大。
 
和BAT、小米、360等公司的擴張路徑不同的是,樂視並沒有一項可以助其進可攻退可守的核心業務。而創業板再融資渠道匱乏、國內股市對“聽故事”的偏好,決定了樂視不同於中概股企業的膨脹之路——以故事籌資金、用資金講更大的故事。而隨著業務線越來越寬,需要的資金也越來越多,如果沒有新錢進入,舊有業務很可能無法進展。
 
樂視正是由此失控,停不下來。而撞上監管、政治等等外部危機之後,不少投資者望風而逃,資金的軟肋便日益凸顯出來。
 
總而言之,樂視過去的積累,本來就無法承載賈躍亭的遠大理想,而強制上路後,走得越快,出軌的風險就越大。
 
兩種結局
 
盡管樂視的資本危機愈演愈烈,但業內專家普遍認為:與樂視身處同一條船上的銀行、證券公司不會讓其輕易沈沒。因為一旦股價跌到平倉線,意味著這些機構投資者前功盡棄、損失慘重。
 
也就是說,樂視的真正危機還是在業務和創始人層面。一位專家表示,隨著事態進一步演進,如果出現更壞的情況,導致機構投資者托市困難,賈躍亭及其核心管理層將很可能面臨著“退到幕後”的局面。
 
當然,賈躍亭個人的危機如果能及時化解,對樂視來說才是更好的結果。
 
無論如何,風波過後的樂視需要一次全面革新,忘掉過去賴以依存的資源優勢,回歸到一個公眾公司應有的姿態,穩健、透明發展,忘掉“顛覆”,重新認識自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081

團圓結局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6920404

  多少年沒有乖乖地坐在電視機前追劇集了,為了追看《八卦神探》大結局,為了追看萬綺雯,只好準時趕回家。

  料到團圓結局,編導故弄玄虛,製造枝節,觀眾胃口,最終情人眷屬

  命運改變,偏偏製造諸多」,命中風險

  劇情無關重要,重要還是觀賞出,沒有失望。

  集,真是匆匆」,依依不捨感覺。

  今天方便,只是時,已經可以溫,重複觀看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899

如何設定止蝕位三部曲-結局篇 名人堂

來源: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5/03/blog-post_15.html


Average True Range(ATR)計算的方法比較複雜,當然這個年代,不用自己落手計算。

IB戶口的網友,可在股價圖內right click"Add Study" => "Average True Range",再在參數Period一格打入"14"就可看到。

免費資源則建議用 stockcharts.com,可在Indicators一欄找到"Avg True Range (ATR)",右邊Parameters輸入"14",就能在股價圖下方找到ATR的圖,右邊會標示最新的ATR數字(紅圈示)





=====================================================
一圖勝萬言,板塊強弱見。
數據助分析,期權增表現。
想隨時看到美股數據、市場訊息及投資心得,請 Like「美股隊長」專頁。
【教學篇】IB基本功#1 - 「止蝕」:http://on.fb.me/1yduvFu
【教學篇】IB基本功#2 - 「市價成交」指令: http://on.fb.me/1I38nkn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usstockcap
Google+專頁:http://bit.ly/1tYbN39
名人堂 bloghttp://investhof.blogspot.hk/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48

看Facebook、微信買股票結局早定 by 盧志威

來源: http://www.hunghuk.com/2015/05/11/%E7%9C%8Bfacebook%E3%80%81%E5%BE%AE%E4%BF%A1%E8%B2%B7%E8%82%A1%E7%A5%A8%E7%B5%90%E5%B1%80%E6%97%A9%E5%AE%9A/

看Facebook、微信買股票結局早定

maxresdefault
即使是升市,投資上仍然要小心操作,不懂走位的話,隨時已損手爛腳,在「大牛市」中輸錢更令人感到難受。今次升市,有大量新手入場,且很多都是看報紙、Facebook群組、或是微信群組的貼士買股票,當中必然可以尋寶,買到好東西,但一籃子的建議如果全部都跟,可以肯定將被莊家股騙去血汗錢。

坦白講做這些網媒,正路來說肯定不賺錢,如果單靠做互聯網分銷便可以賺錢,香港電視(1137)便不會在逼於無奈下,才勉強做網絡電視,然後千方百計繼續爭取牌照,王維基先生就是心水清,明白大部份互聯網都能贏口碑,但賺不到多少實錢,要賺快錢通常有灰色地帶。

週刊曾報導,「小賭可以怡情 大賭可以變李嘉誠」如何在賭波界運作,這裡就不細談,股票界其實亦可以用同樣原理運作,Facebook和微信世界帶給我們獲取資訊的方便性,同時亦令騙徒的散貨更暢順,如果失去判斷力,輸錢的速度可以是以往的三倍速。

這些群組的運作手法,來來去去都是自己人買入,然後吸引街外人推高股票,級數較高的甚至會有「媒」,說那個很厲害、很準,然後引人去跟買新貼士,情況與深水圳街頭叫賣神奇胸圍,旁邊會有些人附和一樣,只不過販賣的商品變成一個冧巴與故事。

整個網絡世界「五毛」灌水的程度,遠遠超出大家的想像,大公司現在往往會僱用「Online Marketing」公司,為產品作宣傳,當它們願意花幾十萬、幾百萬請人,絕對可以日以繼夜,24小時不停發貼,Facebook多少個Like也可以開戶口打回來。

不過話說回來,從遠古至今,賭徒都愛聽消息,早前信報就有段文章,寫一個炒家與朋友到歡場傾生意,叫來的PR小姐突然問飛,於是放下一個冧把,誰知人地用App一查,反問是否俾錯料,同樣是炒礦業股,大陸莊家話第二隻睇升一倍,仲順手俾多大堆冧把,事後PR的冧把升得仲勁過炒家,看到這裡,市場不是過熱還算甚麼?

盧誌威
《鴻鵠財誌》創辨人盧誌威,現任豐盛資產管理組合交易經理,證監會持牌人,Yahoo財經欄名《鴻鵠經誌》出自史記「燕雀安知鴻鵠之誌」,鴻鵠於古中國是白色鳳凰,善高飛,寓意,燕雀身小深信貧富不問出身,只憑誌氣決心。
Posted in 港股投資 and tagged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551

国君任泽平剖析牛市三种结局 成长股向大周期切换概率最高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956


《财经》记者 曲艳丽 实习记者 王斌斌



5月末,《财经》杂志记者在国泰君安中期策略会上,采访到了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

任泽平因在2014年8月第一个喊出“5000点不是梦”而在业内声名鹊起,他的无风险收益率下行论、《论对熊市的最后战》、改革牛等都广为市场瞩目,格局深远。

站在5000点附近,任泽平对《财经》杂志指出了牛市的三种结局。

任 泽平表示,三种前途给出的概率分别是30%、50%和20%。第一种,如果经济是L型的话,牛市是有顶部的,不能实现风格的切换;第二种,如果经济是U型 或者弱U型复苏,牛市没有顶部,会攀登珠峰,而且会出现大的板块切换和轮动;第三种,就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重回熊市。

具体来说,第一种, 如果是经济在今年晚些时候见底,但是迟迟不能企稳,持续衰退甚至止不住的下滑,经济会是L型的,那么板块不能从成长切换到周期和价值,风险会积累。

第二种,如果在今年晚些时候,经济露出中长期的大底,经济失速的尾部风险消失,那么,哪怕是一个弱U型的复苏,这轮牛市的顶部会很高。如果是U型的话,会出现从成长股向大周期板块的切换。

而第三种的中等收入陷阱出现的可能性大不大?任泽平对《财经》记者说:“还是要保持警惕。”

根 据国泰君安的研究,二战以来,101个追赶经济体中,只有13个成功实现了增速换挡。去掉城市经济体和资源经济体的话,真正靠工业化完成的只有四个国家和 地区,那就是德日韩台,也就是成功的概率10%都不到。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改革, 推动创新,从原来的要素投入到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转换,释放微观的活力。

总而言之,任泽平的观点是,今年下半年,随着房地产投资的着陆,经济能否见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它会影响整个市场的高度、风格。

宏观经济走势

记者:如何看待宏观经济走势?何时企稳?

任泽平:我们预判,在今年晚些时候,中国经济面临最后一跌,标志性事件就是房地产投资的着陆。

随着房地产投资着陆,能够看到中国经济主要的动力指标,包括出口、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库存都跌不动了,底部可能会露出来。

从目前来看,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销量和土地购置都出现了回升,按照过去的传导链条,大约需要六到九个月的时间从销量传导到投资端。我们对2016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没那么悲观,在今年见底之后到明年可能会企稳略回升。

现在出口出现超调。随着加入SDR,如果在2016年上半年,汇率能调整高估,出口将从现在-6%的增长转正。

这样,如果出口和房地产投资能均值回归的话,经济增速应该在今年下半年见底,2016年上半年经济企稳,甚至“浅碟型”略有回升。

记者:当经济数据向好时,往往引发市场的大跌。经济企稳是否意味着牛市的结束?
任泽平:不会。如果经济能够见底或者回升的话,这轮牛市的风格会切换,而且高度会超出市场想象。

如果经济见底或者略有回升,风险评价下降和分子端企业盈利可以接棒分母端的无风险偏好提升和无风险利率下降,来驱动牛市继续,这样风格会从成长股切换到大的周期板块。

如果经济迟迟不能见底,甚至还在往下滑的情况下,那么资金还会扎堆在成长股,不能实现板块轮动。而大牛市一定是要板块之间轮动的。

记者:如何看待国企改革的节奏?

任泽平:我觉得今年能出一个国企改革顶层方案,然后在部分领域推混合所有制改革。 大的方向应该会在下半年进行一些央企的兼并重组,包括传统行业的,来收缩供给端的产能。

记者:您在富国基金论坛上刚刚说过:“A股市场向来都是牛短熊长”,这与您的其他看法之间是矛盾的吗?

任泽平:这是以历史概率进行平均的。举例来说,90年代末那轮牛市是资金推动的,而2005-2007年牛市是资金、企业盈利加上周期共同推动的,中间有断档,政策驱动和分母驱动与企业盈利和分子驱动中间有一个断档。

这一次,如果从一开始的政策和资金驱动,到后面企业盈利驱动能够接棒的话,这轮牛市的量级会比较长,比较大。但是否会持续的很长,现在还比较难讲,这取决于我们经济复苏的力度。

关键是从分母驱动,到分子驱动,能否顺利的转换。

指数何去何从

记者:那5000点再往上,股市的波动率会不会上下幅度变得很剧烈?

任泽平:关键看后面的力量能否接续过去。

A股市场牛短熊长,暴涨暴跌,还有其他的原因。例如,包括我们实行审批制而不是注册制,使得市场自身的供求调节机制失效;我们的监管和法制都有很大的改善余地。(链接附报告,中国股市牛短熊长和暴涨暴跌和美国的比较)如果这些能够改变的话,可能改变牛市的基因。

记者:市场人士喜欢说,侠之大者为国接盘,认为牛市至少坚持会到注册制推行,您怎么看注册制的影响?

任泽平:首先,注册制的方向是让市场调节供求和定价,激发全民创新、创业活力。

但是,要看我们推出的注册制有没有节奏控制,还有跟当时资金的状况,经济周期的情况,需要一个综合判断,很难讲终结于注册制。

记者:如果出现板块轮动,对于新经济的培育是否会起到不利的效果?

任泽平:如果牛市能够起来的话,第一,周期股能够起来;第二,创业板中能够做大做强的、能够赢得未来的、能够用业绩证明自己的,应该还会继续,因此,创业板会分化。

记者:创业板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问题,是否有暴跌的可能性?

任泽平:由转型预期、政策、资金驱动的市场,它的风险点来自于监管和资金的改道,需要观察这些迹象。

记者:创业板现在的估值有泡沫吗?

任泽平:创业板处在鱼龙混杂的一个阶段,属于破茧的前夜,大家很难区分好坏,未来会水落石出,肯定会造就一些伟大的公司,也会有一批被打回原形。

现在还是有一些亮点,例如互联网+,智能制造,传统行业的触网转型等等。严格来说,我们的经济结构是冰火两重天,传统行业在退潮、在衰退,新经济在快速成长,在一个点上会达到平衡,那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特征。

资金驱动动力走向

记者:新增资金的总量会不会在某一时刻出现拐点,从而导致牛市见顶?

任泽平:资金永远是表象的,核心要看是什么驱动的资金入市。

如果大家对改革、转型、创新的预期的基本逻辑没有变的话,资金来源的渠道很多,例如居民的理财存款、产业资本、房地产存量资金、还有新发的公募私募产品等等。

关键是驱动这轮牛市背后的力量有没有耗竭。例如改革转型能否成功,社会信心和风险偏好能否持续提升,经济能不能起来。

记者:大盘股加速上市,产业资本纷纷减持,会对资金量造成影响吗?

任泽平:这是一个供求关系。现在来看,公司IPO所吸纳的、再融资、减持所消耗的资金,与新入市的资金相比,还是新入市的资金显得更充沛。

记者:如何看待央行流动性的方向?(是否需要根据最新的情况更新?)

任泽平:央行的方向还是宽松。因为流动性陷阱的原因,短端的利率和流动性非常充裕,但不能传导到实体经济当中。对于货币政策而言,未来如何压低长端的利率,并且怎么传导到实体经济当中就变得非常重要。

如果经济企稳,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会有所回收,这是很正常的。但目前来说,还看不到经济企稳和物价摆脱通缩短期,半年之内,还是处在通缩的底部区间。所以,我们判断流动性还是安全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68

【麻煩大了】不光明的結局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391

2015年8月11日,王宗南一案塵埃落定,挪用公款罪和受賄罪雙罪並罰。

12年前,是被坊間戲稱為“上海王”的王宗南最耀眼的時刻。

2003年3月,百聯集團成立,王宗南從眾人中殺出,成為21世紀上海國資系統首輪大整合中商業領域的統帥。這個“首任總經理”當然九九真金十足臺型。亨達利鐘表、茂昌眼鏡店不過是飯後余興的小杯濃咖外加拔絲冰激淩。想當年,老上海灘郭家馬家殺得昏天黑地的先施百貨及永安百貨,還有新新和大新,滬上四大百貨零售巨子現如今俱在他的版圖中。

王1996年開始接手的聯華超市,更是在這座中國經濟之都黃金十年中加快著擴疆辟土的步伐。

噱頭一只哪能夠?又過三個月,趁著SARS風暴歇腳,直屬於友誼股份的聯華超市,背著“聯交所首家連鎖零售業概念上市公司”“首家帶有上海地方企業色彩上市公司”“SARS後首家海外上市公司”一堆野豁豁的頭銜,正式登陸港股。

王董事長,終於有了大班的模樣。此時,距他毅然辭去黃浦區副區長一職投身商海,講來也不過七年辰光。博這一記,讓他將廳級幹部之前那個“副”字抹去。而在國資系統,誰不認為王宗南是個管得牢上海商業零售屋里廂事體的人?

不是沒有嘀嘀咕咕。有些來自沒扳贏手腕的競爭對手陣營,有些則是聽聞些風言風語又不明真相的“群眾”,關於那家成立於2001年、申報註冊地在遠開八只腳的青浦,辦公電話卻能直接通到北四川路1666號14樓(也是聯華超市原辦公地)的上海立鼎投資有限公司。這家乍看由三位聯華超市普通中層各出資1000萬元成立的機構不僅交關神秘,更重要的,它還是上市的聯華超市公司第五大股東,占有2.94%股權。

還有一家上市前一個月才成立的上海聯華興宇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還有……

然而,上頭不響,只好一邊胸悶去。

輪到王宗南不響,其實已是2006年8月以後的事了。坐鎮聯華超市整整十年,統管百聯也三年有余,“上海王”終於挪窩。新去處同樣不賴,上海光明集團——中國國資背景食品業第二大實力派機構的董事長、黨委書記。光明牌牛奶,梅林牌罐頭,旗下有這樣超強的聯襠模子,能差哪去?

2006年的上海官場、商場並不太平。社保大案發酵,不僅讓一批在政商兩界頗吃得開的頭面人物落馬,作為王宗南在黃浦區工作時的老上司,時任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亦在該年9月遭到黨紀和司法的雙重處理——兩年後,陳因受賄罪和濫用職權罪一審判處18年有期徒刑並沒收個人財產30萬元。

有意味的是,深受陳賞識和支持的王宗南,似乎沒有就此受到牽連,倒是正在進行集團重組的大光明集團中名頭最響亮的鐵娘子王佳芬境況不妙。這個同樣由處級官員入替牛奶公司,一心想著讓“全中國一片光明”的乳業當家人,因對常溫奶市場判斷有誤,以致公司營收開始被伊利、蒙牛雙雙超車。就算2006年前九個月奮力紮牢籬笆有了2.6%的成長,但有一種聲音開始搗糨糊,所謂這位鐵娘子無意中有企業是“自己的”錯覺和錯位,管理作風過於強勢。

一筆寫不出兩王,又是同樣的國資和國企改革背景下在黃浦江邊翻騰的紅角兒,王佳芬的出局顯然對曾經萬事親力親為的王宗南,只會是眼前清爽。至於錯位論,傳言中也試圖在聯華超市MBO的他究竟怎麽想?不響就是。

兩年後,王佳芬以57歲組織定義的“正常退休年齡”徹底告別光明集團,轉而投身紀源資本成為投資合夥人,2011年又以自由身正式加盟平安信托成為副董事長,直至2015年。

王宗南時代的光明集團,以並購特別是國際化並購,高調擴大資產規模,起勁得很。至今年9月,針對西班牙最大食品分銷企業、營收高達60億元的米蓋爾公司完成交割,不足十年共完成八宗海外並購,其中對於新西蘭的新萊特、澳洲的瑪納森以及英國的維多麥公司並購,是上海國資系統邁向全球化運營中里子面子都賺到的亮點。

而王宗南本人呢?低調多了。而關於那家立鼎公司和聯華興宇公司,從舉報信到財經媒體報道,則好比江南黃梅天的雨,總是沒完沒了。

更麻煩的是,聯華超市總經理良威、董事長張增勇、財務總監徐苓苓、人事總監道書榮,但凡和立鼎公司有關的昔日老部下紛紛受到調查。都曉得百聯集團水渾,王之後幾任董事長、總經理幾乎都是釘頭碰鐵頭,尿不到一只壺里,而前朝遺老們往往第一批被拋棄。

還有那個赤膊小兄弟,建築施工起家的虞素慷也不省心。原本借出“聯華”名頭就是擦槍走火的事,只為了順應聯華系,或者是百聯系全國擴張之際,在地產領域體外運作來個上種紅菱下種藕,山陰不管會稽不收之余多撿幾粒米。誰曾想這位小虞老板吃相太難看,2012年前後,將一屁股爛賬的多個商業地產項目過檔並不知情的李衛星,結果整出了偌大的“四兄集團”集資詐騙案,驚動上海經偵總隊介入追查。

細觀王宗南公之於眾的照片不難發現,2006年前,王老板的唇角線幾成一條水平線,偶爾還微微上翹,一張國字臉端的是氣宇軒昂,威嚴中透出些許傲嬌和喜悅。之後特別是2010年後,下傾3到5度,那已是苦相一副。

不是做給別人看,相由心生。2013年11月28日,58歲的王宗南以身體理由辭去光明集團所有職務並退休。2014年7月28日,59歲的王宗南被上海檢方正式立案調查。又過了一年,2015年8月11日,王宗南因犯挪用公款罪和受賄罪雙罪並罰共判處有期徒刑18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並處沒收財產100萬元,挪用公款違法所得120萬元,受賄款261萬元以及由此產生收益的833萬元予以追繳。

一切已全由不得自己的王宗南,事實上還是開了口,否則,法院方面公開的案卷部分信息中,斷不會出現12年前其向複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要求購買後者下屬公司開發別墅,而每平米價格僅有3000元。即便考慮那一年特殊的狀況,這個價格也明顯低於合理價位。

否認利益輸送是複星方面必然的反應,但是,在如此敏感時刻,之於如此敏感的王宗南,檢方近乎“選擇性披露”的舉動仍引起廣泛關註。

先不必擔心郭生,那應該是下一個故事。倒是王宗南的命運,響與不響終歸畫上了句號。盡管此時的上海掀起了國企國資改革第二輪高潮,民營永輝超市以逾20%股權在聯華超市的公司治理構架中已舉足輕重。

2013年,王宗南迫退之年,金宇澄的小說《繁花》正式出版。事事無常,繁花落盡,在小說的結尾,阿寶和滬生,兩個目送幼時玩伴撒手人寰卻不響的上海男人悶頭走路,突然聽見從一家超市傳出黃安的歌聲:“花花世界鴛鴦蝴蝶,在人間已是顛,何苦要上青天,不如溫柔同眠”。

複星集團聲明:

針對今天有關王宗南案件一審判決引發的一些報道,複星集團聲明如下:

 1. 複星堅決擁護黨和國家的正風反腐工作。

 2. 複星集團從未在與友誼集團的合作中謀取過任何不當利益,也不存在王宗南給複星的利益輸送。  

3. 王宗南買房的銷售行為發生在2003年。我們認為,銷售房價在當時市場極端低迷的環境下處於開發商市場折扣區間。  

複星集團 2015年8月11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659

“人類的未來會不會比大逃亡的結局更好一點”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2270

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安格斯·迪頓(Angrus Deaton)。 (CFP/圖)

編者按:2015年10月12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宣布,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給普林斯頓大學的安格斯·迪頓,理由是表彰他在消費、貧困以及福利方面的卓越貢獻。

迪頓1945年10月生於蘇格蘭愛丁堡,在劍橋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80年代初,迪頓赴美,此後在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任教至今。

對於中國讀者來說,迪頓也許有些陌生。迪頓是誰?為何能獨享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學術貢獻對發展中國家有什麽意義?南方周末本期特刊發兩篇文章,以饗讀者。

書的原標題叫《大逃亡》,來源於一部著名的電影《逃離索比堡》,迪頓可能覺得這個故事就像人類從集中營里走出來,有的人能走出來,有的人就死在那里,作者在思考人類的未來會不會比大逃亡的結局更好一點。

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就是不平等的起源,作者認為這是一個社會發展的後果,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有的人就跑到了前面,有人落後。分化有好處,可以模仿和競爭;也有壞處,就是跑到前面的既得利益者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傷害,會采取一些手段阻礙後面的人。

2015年10月12日晚上7點,安格斯·迪頓獲得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消息公布後,崔傳剛正開車堵在北京的晚高峰中,他接到一些微信和電話,手快的媒體記者們已經通過搜索,知道了這位諾獎得主居然有一本已出版的中文著作《逃離不平等》,譯者是崔傳剛,現任搜狐高級主編。

兩年前的冬天,崔傳剛利用兒子晚上入睡後的時間,花四個多月譯完了這本“偏冷”的書,出版社也抱著公益出書的初衷,只印了5000冊。安格斯·迪頓獲諾獎消息傳開後,各家網上書店已經無書可售。出版社正緊急加印,讀者還要等上半個多月才能買到這本一度沒人看的書。

沒想到偏門書能火起來

我大學是學英語的,然後學新聞,後來在搜狐做金融編輯,之前零零碎碎地翻譯過一些東西。這是我翻譯的第一本書,老實說有點心虛,沒想到他會得諾獎,2013年時只知道他是個經濟學家老頭兒,出版社覺得書不錯,想找一個了解經濟、金融的人翻譯。我們研究生有個小團隊,都在做翻譯,有人介紹給我,就接下來。

當時中信給的時間很緊,必須在4-5個月內翻完,我是2013年冬天做的,利用業余時間。那時候兒子1歲,我晚上等他睡著了,大概從9點開始做,到淩晨一兩點。所以,純粹是業余愛好支撐我去翻譯了這本書,也算作一次學習。

雖然這本書算是經濟學里相對比較普及性的一本,但畢竟話題比較嚴肅,一般人看不進去。經濟學很深,我也是門外漢。說來有趣,那時候出版社和我都覺得這是一本偏門書,沒有多少人看,出版社是抱著公益的目的出版它,所以只印了5000冊,大家都覺得沒人看,沒想到能火起來。翻完我曾經送了幾本給朋友,後來問他們都說沒看完。

書沒有任何變化,但諾貝爾獎給了一些光環,現在要加印。諾獎消息一出來,好多人給我打電話,對一個翻譯者來說,翻譯完了就完了,回頭想想有點因緣際會的味道。

中信出版社當時選這本書,應該跟“不平等”的主題有關系,書的副標題叫“財富健康與不平等的起源”,後來責編起名字的時候把“不平等”提到了主標題,也是認識到了這個話題的重要性。這本書的內容比較雜,最後找這個點作為核心。

這本書當時沒有做特別的策劃推廣,推薦語都沒有找中國人寫,全是翻譯外國人的,我記得比爾·蓋茨推薦過,這本書還是2013年福布斯年度圖書之一,當時覺得這本書很好,但沒人看,中國人確實不愛讀書。

《逃離不平等》,安格斯•迪頓|著,崔傳剛|譯,中信出版社出版。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大逃亡”的涵義

迪頓是英國人,他的用語比較正統,語句比較長,文字比較平實,不是很有文采。我記得他書里的話有些重複,語言不是很閃光。但是他的知識很豐富,結合很多歷史和醫學。他的學術研究很紮實,我家里有一本他和別人合著的《經濟學與消費者行為》,里面有很多經濟學模型和分析,我想這次諾獎授予他,也是認可迪頓在這方面的貢獻。

2012年時迪頓就是諾獎熱門候選人,今年大家覺得他獲獎比較冷門,因為他是研究微觀的,而這兩年獲獎大都是宏觀的。其實也並不意外,在貧困和福利方面的研究他做得比較多,在消費方面他在1980年代已經奠定了學術地位。他是個平實、低調的人,是全美經濟學會主席,哈佛經濟系顧問團主席,一般來說做這種職位都是那種人緣好、學術地位高的人。

這本書的原標題叫《大逃亡》,來源於一部著名的電影《逃離索比堡》,它講述二戰時一些德軍集中營里的囚犯想盡辦法越獄,最後死了很多,只剩下少部分人逃出來。迪頓可能覺得這個故事就像人類從集中營里走出來,有的人能走出來,有的人就死在那里,作者在思考人類的未來會不會比大逃亡的結局更好一點。

他在書中談了很多人類福利的變化,除了物質財富增長,還有比如出生死亡率的降低,流行病的變化。以前比較多的是瘧疾、肺結核等急性傳染病導致人口大量死亡,後來出現一個拐點,慢性病比如心血管疾病和癌癥成為人類健康的困擾。他從200年前開始寫人類是如何克服這些病,隨著物質財富的增長,人類的健康也在發生變化。他自己也說,他是一個經濟學者闖入了健康和歷史的領域,我覺得很有意思。

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就是不平等的起源,作者認為這是一個社會發展的後果,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有的人就跑到了前面,有人落後。分化有好處,可以模仿和競爭;也有壞處,就是跑到前面的既得利益者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傷害,會采取一些手段阻礙後面的人。比如美國的大醫藥公司通過遊說控制立法,可能會讓窮人的利益得不到保護。再比如大學學費越來越貴,名牌大學里的富人校友的孩子越來越多,這會對窮人階層形成擠壓,導致階層固化。

所以作者認為不平等這個問題不僅是物質和財富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健康、教育和醫療這些整體福利的問題。作者說的這個問題我覺得很深刻,有點像2014年同期出版的皮凱蒂的《21世紀資本論》,但當時《21世紀資本論》大熱,這本書沒什麽人知道。

多角度研究不平等

迪頓在書的前言里以他自己的故事為例,他在蘇格蘭煤礦長大,他爺爺就是挖煤的,唯一願望是能天天看到太陽。他父親抓住了機會,上夜校學習成為工程師,後來發現了教育的重要性,就花錢給兒子補課,所以迪頓受的教育比較好,讀了劍橋,在那教書。他的兩個孩子也從事金融業。他父親很幸運,二戰參軍被德軍襲擊受傷,運回國不用再打仗了。父親回去休養的時候認識了他的母親。他講這個故事是想說明,一代一代人的生活在進步,他自己也比較幸運,不幸運的可能一出生就死掉了,或者爺爺輩在煤礦里死掉,父親在戰場上死掉,所以作者覺得不平等是存在的,引起了他對不平等的一些關註。

但對那些落後國家,他是反對提供國際援助的,國際援助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給錢到當地政府,但是如果當地政府是專制的,比如非洲很多國家,他們拿這個錢買武器、建監獄,這個錢就浪費了;另一種方式是繞過政府,直接給窮人,他認為這個效果也不大。因為能帶動國家最終發展起來的,只能是一個有為的政府。他舉了中國和印度的例子,中國和印度能養活這麽多人,最關鍵的就是政府采取了正確的手段。他總結說,政府能提供服務和產權保護,這個國家才能真正發展起來,比如老百姓向政府繳稅,反過來政府提供給我保護,這種關系要用法律確立起來。靠援助是沒有用的,救急不救窮。

他還從消費和收入角度研究貧困和不平等。以往宏觀經濟學里只有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概念,但其實人不可能都一樣,要是按照人均去制定一個政策,如果是比較均衡的國家還好,人均就在中間位置;如果是極度不平等的國家,你的人均政策就只是為一小部分人制定的。所以作者研究微觀消費,要分清楚每一部分人的收入是多少,根據消費能力確定我們應該去做什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1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