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2-31 09:21 編輯 深改組第八次會議解讀:明年的改革重點在哪里? 作者:華泰策略徐彪、張馨元 臨近元旦之際,習近平主持召開了深改組第八次會議,在這個時間點的深改組會議,和我們所有的年終總結一樣,既要對2014年的改革工作進行總結,也要對2015年的改革工作提出要求和進行部署。促改革不同於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雖然五者緊密聯系、環環相扣,但服務於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四項目標的政策主要是累積性的政策,而改革是主動為之的質變性的政策,著眼於制度,其推進順序、節奏有賴於頂層決策者的思路和態度。我們看到對於2015年的改革工作,中央的態度和調調是“氣可鼓而不可泄” ,“要鞏固改革良好勢頭,再接再厲、趁熱打鐵、乘勢而上”。我們結合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將“氣可鼓而不可泄”這個總調調從三個方面展開來想,其內涵應該是: 一方面,即使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在、轉方式調結構任務更重,但是都不會影響到改革的推進;而改革的勢頭和力度只能比今年大,不可能比今年小;另外今年遇到困難還未能有力推進的改革(比如國資國企改革),不能因為困難而暫緩,明年必須要推進。 有了對明年改革工作總調調的理解,我們更關心的是明年我們要關註哪些領域的改革? 2014年深改組一共開了八次會議,都有不同的改革領域側重點,這些已經在2014年出臺頂層設計的改革項目,依然是我們2015年關註的重點。這是因為2015年是細化落實的關鍵之年,這次深改組會議提到“要把提高改革質量放到重要位置”,“速度服從質量”,推出總體改革方案是改革速度問題,而細化實施方案的推出、落實與督查整改是改革的質量問題。所以我們要縱向總結這八次會議的重點,來判斷2015年這些已經出臺的改革政策是否會有更多後續的催化劑、推動力; 對於2014年還沒有推出整體方案的改革,我們需要推測2015年可能會推出的項目,並推測先後順序。這就要仔細閱讀這次會議對2015年改革工作提出的要求,正如此次會議中所總結,今年以來中央推進改革的方式是“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跟進解決,一個節點一個節點紮實推進,一個方案一個方案有序推出”。 對於上述第一部分,我們首先要回答2014年出臺了哪些改革總體方案?特別是出臺了哪些“具有重大結構支撐作用的改革”方案?(此次深改組會議要求“對已出臺的具有重大結構支撐作用的改革,要抓緊出臺細化實施方案,堅決消除“中梗阻”、“腸梗阻”。對已經出臺的重大方案要排隊督察,及時跟蹤、及時檢查、及時評估、及時整改,重在發現問題。”)
我們看到,今年以來深改組會議推出總體方案的重大改革領域包括:財稅體制改革、農村土地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司法體制改革和自貿試驗區推廣。這幾大領域涉及的改革問題龐雜,各領域中每一個部分的改革都在分別推進,我們之前對其中財稅體制改革、農村土地改革有較密切地跟蹤,預計2015年會繼續推進的細化領域如下:
財稅體制改革、農村土地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司法體制改革和自貿試驗區推廣這幾大領域,主要受益的投資領域包括服務業、環保行業、農業以及粵津閩自貿區概念,在2015年細化落實方案繼續推出的預期下,這些領域下的細分領域可能會有持續的催化劑,值得我們持續關註。 那麽回到上文中提到的第二點“對於2014年還沒有推出整體方案的改革,我們需要推測2015年可能會推出的項目,並推測先後順序。”沒有推出整體方案的領域有很多,我們怎麽判斷先後順序?回到這次深改組會議的通稿中:要“重點提出一些起標誌性、關聯性作用的改革舉措,把需要攻堅克難的硬骨頭找出來,把需要闖的難關、需要蹚的險灘標出來,加強對跨區域跨部門重大改革事項協調,一鼓作氣、勢如破竹地把改革難點攻克下來”。這實際上是給出了重點改革事項的三個特點,對於我們尋找下一個、下幾個風口非常關鍵: 1、具有標誌性、關聯性作用 2、難啃地硬骨頭 3、跨區域跨部門的重大改革事項 我們的觀點是: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在2014年還處於“穩慎探路”的階段(深改組會議中指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穩慎探路”),沒有總體方案出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具有標誌性作用的改革,並且與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惠民生等都重大關聯的改革;而生態節能環保一直以來都是難啃地硬骨頭,過往多是行政性的一時限制;同時,生態節能環保是需要跨區域協作的改革,京津冀、長三角都成立了生態環保的跨區域協作機制,也更是需要跨部門(發改委、環保部、工信部等多部門)協作的改革。因此2015年我們對生態節能環保領域的改革推進給予高度預期。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布置,“既要有立竿見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續的制度安排”。我們大概率會在空氣治理、水治理以及土壤治理等領域看到標桿工程(燃煤機組超潔凈排放值得期待),也有望在節能領域看到新的進展。此外,明年也是十二五規劃最後一年,在所有指標中,落後進度最嚴重的兩個都出現在環保領域。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指標率達到9.8%,五年目標完成率只有38.7%,這反映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綠色能源投資最大國,但仍然是世界最大煤炭消費國,這是造成中國嚴重空氣汙染的根本原因;氮氧化物排放減少指標,五年完成率僅有20%,是所有約束性指標中完成率最低。因此,基於燃煤的潔凈排放改造很可能成為明年的重中之重(到目前為止,能夠從事燃煤機組超潔凈排放改造的上市公司,包括龍凈環保、國電清新、菲達環保)。 科技體制改革,2014年習、李在多場合都強調新常態下科研創新以及創新轉化的重要性,但目前還並沒有科技體制改革領域的總體方案;科技體制改革在新常態背景下也是具有標誌性作用的改革,其緊緊地關系到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和國際競爭力;同時科技體制改革是難度較大的改革,在於完善的產、學、研一體化機制並沒有形成;科技體制改革也同樣是跨部門跨區域的改革,需要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等多部門協作,而對於區域來說,我國科技資源分布又差異極大,需要跨區域的協助合作。 12月13日-14日習近平在江蘇考察期間,指出“要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切實把創新抓出成效,強化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其利益收入對接,形成有利於出創新成果、有利於創新成果產業化的新機制。”“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這樣的時間要求,體現出中央高層在科技體制方面,對科研與產業對接的高度重視。習近平在今年6月的院士大會上也提到“科技創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應用極有可能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使產業和經濟競爭的賽場發生轉換。”除了重大科技創新突破外,加快已有科技創新的應用同樣可能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科技體制改革最受益的領域,主要是擁有科研院所背景的企業、校企、與高校實驗室合作或擁有自主實驗室的企業,還有科研創新成果的孵化園區。 國企改革,1+N的最關鍵性文件尚未出爐,整體方案有待落實,財政部、發改委和國資委的跨部門協調有待進一步加強。舉國矚目,值得期待。 |
11月11日,從財政部網站獲悉,財政部今日發布第八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政策成果。雙方共達成63項成果,包括中英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系、貿易與投資、金融服務、基礎設施和能源以及產業戰略六個方面。
其中提到,中國支持倫敦繼續成為世界領先的離岸人民幣中心,雙方歡迎啟動中國央行與英國央行聯合研討會;中方承諾將逐步提高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參股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持股比例上限等等。
另外,關於滬倫通,中英雙方同意將在下一步開展相關操作性制度和安排的研究與準備。
以下為節選中英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系、貿易與投資和金融服務三方面政策成果:
一、中英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系
1、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和英國財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於2016年11月10日在倫敦共同主持了第八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雙方歡迎習近平主席於2015年10月成功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重申構建中英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的承諾。雙方認同通過此次充滿雄心的對話,將有助於增進作為兩國全球夥伴關系組成部分的雙邊貿易、投資和創新合作。
2、當前全球經濟持續複蘇,但仍舊弱於預期。全球經濟環境仍然面臨挑戰,下行風險猶存。雙方將繼續密切合作,與其他各方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實現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包容和平衡增長這一共同目標。為此,雙方承諾積極落實G20杭州峰會共識。
3、在英國公投決定退出歐盟後,英方重申英國經濟基本面依然強健並始終開放。英方將繼續構建現有夥伴關系,建設新的關系,並塑造自身具有雄心的全球角色。中方歡迎英方對貿易和投資的持續開放,將繼續鼓勵中國企業加大對英國投資,重申英國仍是中國在歐的主要經濟夥伴。
4、英方歡迎中方在經濟改革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做出的承諾和已經取得的進展,包括增強國內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中方致力於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推動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和補短板,使中國經濟發展更加可持續。中方將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支持結構性改革並適度擴大總需求。
5、雙方同意兩國應強化雙邊貿易,通過具體改善各自市場準入促進更緊密的貿易投資聯系。在至今取得成就的基礎上,雙方承諾加強貿易和市場準入和在第三國的合作,為所有投資者提供公平、可預見的投資環境。雙方致力於繼續實施適當、穩定和可預見的監管框架並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投資者利益。為此,雙方將深化法治領域合作以支持透明、開放和基於規則的商業環境建設,此環境下企業有信心認為,自身經營行為將受到統一的法律監管和公正施行,合法權益也將得到保護。
6、中方認識到英國仍是世界領先的全球金融服務中心,歡迎倫敦在支持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雙方承諾加強金融服務合作和市場準入,支持倫敦繼續成為世界領先的離岸人民幣中心。
7、雙方同意加強兩國宏觀經濟政策研究機構間的交流與合作,並支持相關研究機構就兩國財經、雙邊關系、區域和全球經濟財金等共同關心的問題開展聯合研究。為此,雙方指定各自財政部門的研究機構作為牽頭機構,具體協調雙方的交流與合作。
8、雙方重申將在G20框架下加強溝通協調,支持G20作為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發揮重要作用。雙方歡迎G20杭州峰會成功舉行。雙方願同其他G20成員一道,共同落實杭州峰會成果,通過推進G20創新、新工業革命和數字經濟議程,創新世界經濟增長方式,進一步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包括邁向更穩定、更有韌性的國際金融架構,重振貿易投資引擎作用,推動包容和聯動式發展,繼續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做出貢獻。雙方重申結構性改革對提高生產率、潛在產出的關鍵作用,並歡迎在中方擔任G20主席國期間所達成的增強的結構性改革議程,這一議程將被積極落實。
9、雙方重申發展是解決各種全球性挑戰的根本出路,贊賞今年9月G20杭州峰會通過《G20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為全球落實進程註入了政治推動力。雙方同意就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加強協調與合作,在各自能力範圍內,為發展中國家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支持。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英國國際發展部計劃於2017年上半年在中國召開第二屆中英發展論壇,交流互鑒中英兩國的國際發展經驗與實踐,深化在國際發展等領域的合作。
10、中英雙方支持包括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在內的多邊開發銀行在促進對發展中國家長期投資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完成動態公式制定工作之後,中英兩國支持世界銀行集團正在進行的聲音改革和達成一致的股權審議原則,旨在逐步實現平等投票權以及反映世界銀行集團股東的權利和義務,包括根據股東自身能力促進世界銀行集團長期財務的可持續性。雙方對世界銀行前景展望進程以及所確定的改革優先領域表示歡迎。雙方將繼續就多邊開發銀行的治理問題、改革以及財務能力(包括可能的未來增資)定期舉行對話。雙方同意支持多邊開發銀行優化資產負債表以提高貸款能力,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支持南南合作,並通過多邊開發銀行在其他發展中國家開展三方合作。
11、雙方將根據G20達成的共識,推動多邊開發銀行落實其在支持基礎設施投資行動的聯合願景聲明中所做出的具體承諾,特別是加強新老機構合作。雙方支持世界銀行作為秘書處,落實2016年G20發起的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並期待參與聯盟有關活動,為促進不同區域和國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倡議間的合作與協調做出貢獻。
12、雙方支持進一步加強以強勁的、以份額為基礎的、資源充足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為核心的全球金融安全網。雙方熱烈歡迎今年初IMF2010年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得以實施。雙方歡迎近期達成的保證IMF繼續獲得雙邊借款的協議,並且支持IMF繼續獲得多邊借款協議的需求。雙方歡迎對IMF減貧與增長信托的增資。雙方致力於完成第15次份額總檢查。雙方重申份額調整應繼續提高有活力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份額占比,以更好地反映其在世界經濟中的相對地位。
13、英國歡迎人民幣於2016年10月1日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支持正在開展的就擴大SDR使用的檢查,比如更廣泛地以SDR作為報告貨幣,以及發行SDR計價債券,從而增加韌性。雙方歡迎最近世界銀行(國際複興開發銀行)在中國銀行間市場發行SDR債券。
14、雙方歡迎由IMF、金融穩定理事會和經合組織共同就改善資本流動分析和監測以及資本流動過度波動引起的風險管理方面所開展的工作。雙方期待IMF在今年底前就處理資本流動所顯現問題和國別經驗方面開展審查。
15、中英雙方支持巴黎俱樂部作為主要的國際官方雙邊債務重組平臺,討論一系列主權債問題,並持續吸納更多新興債權國。英方歡迎中方參加巴黎俱樂部會議。中方將繼續常態性參加巴黎俱樂部會議,發揮更具建設性作用,包括進一步討論潛在的成員身份問題。
16、雙方同意加強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框架下的溝通協調和全方位合作,與其他成員國一道,共同將作為國際金融體系組成部分之一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打造成21世紀新型多邊開發銀行。英方歡迎中方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項目準備特別基金捐款並也將考慮捐款,支持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業務發展壯大。中英雙方鼓勵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充分利用包括倫敦在內的世界級的金融和專業服務產業。
17、雙方重申將致力於推動非洲發展的承諾和通過多邊手段支持非洲發展的G20倡議的重要性,諸如G20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倡議和亞的斯稅收倡議。在習近平主席2015年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宣布構建的中英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系框架下,雙方對正在非洲開展的制造業投資和創造就業合作表示歡迎。雙方註意到,外國直接投資對非洲經濟多元化和創造就業特別是在制造業領域的重要性,以及中英兩國企業和投資者對實現這一目標的潛在貢獻。雙方同意在現有合作基礎上,共同幫助識別並解決投資瓶頸,比如運用包括與多邊開發銀行共同融資、中非產能合作基金在內的創新型融資工具,並考慮將合作擴大至其他非洲國家。
二、貿易與投資
18、中英兩國歡迎在中國擔任G20主席國期間達成的加強G20貿易投資合作、《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等重要成果。中英一致認可一個開放的全球經濟所帶來的巨大利益,貿易投資對全球經濟增長和創新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雙方承認多邊貿易體制對增強和穩定全球經濟所做的貢獻,重申共同致力於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並遵守世貿組織規則。雙方致力於積極推動世貿組織第11屆部長級會議取得積極成果,共同推進一個雄心勃勃的《環境產品協定》。
19、雙方承諾加強溝通和協調,為多哈回合談判找到出路,推動多哈回合談判盡早實現發展目標,共同維護和加強多邊貿易體制。
20、雙方致力於強化和顯著增加兩國貿易往來,發掘雙邊貿易潛力,改善相互的貿易和投資市場準入,擴大兩國企業在世界範圍內的合作,支持兩國企業進入各自市場公平競爭。為此,雙方將:
(1)加強在貿易政策和市場準入問題上的對話,包括通過中英經濟財金對話的高層討論和指導、英國國際貿易部和中國商務部之間強化的中英經貿聯委會機制,及通過其他高級別對話中的政策討論。
(2)通過中英經貿聯委會下的一個工作組,強化貿易方面的討論,包括探索英國脫歐後的未來機會,與此同時,應符合其目前作為歐盟成員國的義務。
(3)繼續支持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取得進展。
(4)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與英國商業、能源與工業部認識到建立對話機制的重要性,同意下一步就對話機制進行磋商,以深化雙方在監管問題、創新和產業戰略方面的交流。
(5)雙方高度評價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英方開展的經濟增長與合作部長級交流,認為該機制加強了雙方在宏觀經濟政策和中長期發展戰略方面的溝通和交流,對促進中英共同增長、包容發展的夥伴關系發揮了重要作用。
(6)運用金融服務領域,包括中英金融服務峰會作為範例,建立更深層次的監管和政策合作,改善市場準入。
21、英方支持歐盟在實施反傾銷措施中遵守世貿組織規定的義務,包括履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的義務。
22、雙方歡迎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關於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所達成的決定,並與二十國集團成員和感興趣的經合組織成員國盡快組建有關鋼鐵產能過剩的全球論壇,該論壇可由經合組織提供協助。
23、雙方一致認為,應在兩國財政部簽署的中英PPP合作備忘錄框架下建立定期會商機制,密切互訪交流,加快推進兩國在PPP政策研究、培訓咨詢、信息互通、項目對接等方面的合作,實現合作共贏。
24、雙方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統計署統計合作諒解備忘錄》框架下開展服務業統計的交流與合作。
25、中國海關和英國稅務與海關署將認真實施《中英海關行政互助諒解備忘錄》,加強情報與信息交換,合作打擊包括香煙走私、低報價格在內的商業瞞騙等海關有關犯罪行為,營造健康有序的貿易秩序。此外,雙方將繼續加強在“經認證的經營者”互認領域合作,並與政府有關部門機構進一步加強在固體廢物監管和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的合作。雙方致力於推進中英海關的關際合作,促進貿易安全與便利。
26、雙方同意繼續在競爭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政策領域開展合作,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將致力於與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和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新簽署3個合作諒解備忘錄。
三、金融服務
27、雙方認識到中英兩國擁有不可比擬的金融夥伴關系。認識到倫敦作為全球領先的國際人民幣離岸中心,雙方發布了金融服務戰略規劃(見附錄)以追求更緊密的中英監管和商業合作。它將支持通過倫敦金融中心使中國金融市場融入國際市場,並支持專業技術交流和增加市場準入機會。這一規劃將包含資產管理、銀行業、資本市場、保險業和養老金等已經存在的領域,同時也將包含由中英雙方共同引領的金融服務新領域,包括綠色金融、“一帶一路”項目融資、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
28、為實現這一戰略願景,雙方同意建立中英金融服務峰會。這一峰會將由中英金融服務界資深領袖主導,並得到政府的支持。它將由英方的中國市場咨詢小組和中方的中英金融創新顧問小組共同牽頭,並將包括雙方政府部門的參與。這一峰會將設立一系列工作小組,在每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前,向主持對話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和英國財政大臣提交政策建議,支持雙方加強在戰略規劃中所述領域的金融服務合作,包括支持中國自貿區的方案以及開放金融渠道試點項目的政策建議。
29、雙方歡迎啟動中國人民銀行與英格蘭銀行聯合研討會,探討加強中英監管合作、貨幣政策、金融穩定、支付與市場基礎設施等議題。首次會議將於2017年舉行。
30、雙方同意深化合作和資本市場領域的市場準入,並認識到倫敦資本市場無可匹敵的深度和流動性以及融資機會。雙方同意這將通過加強跨境監管對話和各自機構間更密切的監管合作得以補充,以確保深化兩國市場間合作所必需的常規信息共享。
(1)雙方歡迎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關於“滬倫通”聯合可行性研究取得的重要的階段性成果,雙方同意將在下一步開展相關操作性制度和安排的研究與準備。
(2)為幫助國際機構更好地進入中國資本市場並管理風險,雙方同意加強在交易所衍生品發展和監管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認識到富時羅素指數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之間正在開展的合作。雙方歡迎越來越多的中國大陸基金經理掛牌交易以富時羅素指數為基準的基金產品。
(3)雙方將聯合推進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方面的合作。英方歡迎上海清算所於2017年在倫敦設立代表處的意向。
(4)兩國政府期待與全球中央對手方協會在行業標準制定、監管政策對話和重大理論研究等領域進行接洽。
(5)雙方肯定中方首次在中國境外發行30億元離岸人民幣主權債券和50億元短期央行票據取得成功。這體現了中英雙邊經濟聯系的日益緊密和財金合作的深化。雙方歡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考慮在倫敦發行人民幣債券,增加人民幣流動性、產品和服務,從而促進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
(6)英方熱烈歡迎中方近期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改革。雙方歡迎英國發行人更多地參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發展,鼓勵英國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及相關服務。中方歡迎英國機構投資者通過QFII、RQFII等方式投資交易所債券市場。
(7)雙方註意到確保中國國內債券市場具有更多樣投資者基礎的重要性,尤其對於地方政府債券市場而言。英方歡迎中方決定給予符合條件的英國銀行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牽頭承銷熊貓債券的資格。
(8)雙方歡迎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和國際資本市場協會有關中國熊貓債券市場的持續合作以通過正在進行的研究與報告推動中國熊貓債券市場發展。雙方歡迎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的新的熊貓債券市場指導原則文件,以便利熊貓債券的擴大發行。雙方也歡迎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布相關的市場指導原則文件。
(9)雙方歡迎上海陸家嘴金融城發展局與國際資本市場協會達成合作協議,共享最佳國際市場實踐方面的經驗,進一步促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
(10)按照第七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達成的共識,英方歡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在倫敦設立分支機構,通過英國的市場培育、透明度和通道促進全球投資者的跨境投資。
(11)雙方歡迎兩國監管機構就英國金融機構和企業到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事宜達成審計監管安排。在相互尊重主權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雙方願意加強兩國有關部門之間的審計監管經驗分享和溝通合作。在此背景下,雙方歡迎中英監管部門就達成相關雙邊審計監管安排進行雙邊會談。
(12)雙方同意為雙方金融機構及在對方設立的分支機構在法規允許的範圍內給予適當支持。
31、雙方同意支持加強雙方行業和金融機構間就資產管理、場外衍生品業務開展交流合作。雙方歡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和英國國際貿易部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建立正式對話機制。
(1)雙方同意在第七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關於基金互認已經取得共識的基礎上,加強中國證監會和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之間的交流溝通,增進對對方市場基金管理業及其監管制度的了解。
(2)中方認識到在證券基金行業引入境外機構有助於提升行業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承諾將逐步提高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參股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持股比例上限。
(3)中國證監會支持境內設立的外資獨資或者合資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在符合國內有關法規的前提下,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進行登記,開展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業務。
(4)中國證監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支持安本資產管理公司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提出登記申請,並在登記完成後發行私募基金產品。
(5)雙方同意就探索合格外資機構更多參與國內和跨境托管業務加強合作。
32、認識到有必要增加保險和養老金產品的提供,雙方歡迎外資機構在各自保險市場平等的日益增長的參與。為了兩國保險市場的長期聯系得以建立和維持:
(1)雙方保險監管機構願意進一步加強在保險領域的監管交流,就防範風險跨境傳遞等共同關註的議題開展經驗和技術分享,並繼續深化雙方在國際保險監管改革中的合作。
(2)雙方歡迎中國的保險和再保險公司與包括勞合社在內的英國保險和再保險公司就“一帶一路”項目開展合作,旨在為這一倡議下的所有項目元素提供充足和有效的保險。
(3)中國保監會歡迎並鼓勵符合條件的英國保險公司通過外商獨資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的方式申請牌照和在華開展業務。
(4)雙方歡迎成立保險和商業養老金聯合工作組的提議,包括兩國監管部門和業界人士,並作為中英金融服務峰會的一部分。工作組初期成果將呈報下一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
(5)中國保監會同意在對外國再保險公司和其在華分支機構的償付能力體系資本要求方面與英方加強合作和分享經驗,以維護公平的競爭環境。
(6)英方歡迎中國保監會承諾考慮在華經營的英國及其他外國保險公司對《保險機構信息化監管規定(征求意見稿)》提出的意見建議。
(7)按照第七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達成的共識,中國保監會將對恒安標準人壽公司申請養老保險公司牌照予以積極考慮。
(8)考慮到外資對壽險市場的參與能夠增強行業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中國保監會願朝著增加在華經營的壽險公司外資股比的方向努力。
(9)雙方歡迎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於2016年11月10日在倫敦正式成立代表處。
33、雙方繼續支持中資銀行在英和英資銀行在華日益增長的出現和開展業務。認識到有必要增加中國銀行業市場和貸款來源的多樣性,中方歡迎外資機構在中國銀行業市場日益增長的業務。為此:
(1)兩國銀行監管當局同意進一步加強監管合作與交流,尤其是在防範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合規管理及監管人員培訓等方面進行協作。
(2)雙方歡迎英國審慎監管局和金融行為監管局的決定,授予中國交通銀行和中國招商銀行在倫敦開設分行的牌照。雙方歡迎包括中國農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在內的銀行機構繼續在其做好準備工作後進一步提交在英開設分支機構的申請,以及英國審慎監管局、金融行為監管局和中國銀監會承諾將共同合作確保有效審議相關申請。
(3)按照第七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達成的共識,中投公司正在積極推進在倫敦開設分支機構的相關工作。
(4)按照第七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達成的共識,英方歡迎中國銀行業協會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做出開設倫敦辦公室的決定。
(5)雙方歡迎中英金融服務峰會就研究支持“一帶一路”的融資機制以及在倫敦的高流動性市場提供“一帶一路”金融資產開展進一步工作。
(6)雙方支持中英銀行卡清算機構在監管框架下在對方市場擴展業務,包括提高銀聯卡在英商戶覆蓋率。雙方支持當地發卡機構開展銀行卡發行和更緊密的合作。
(7)雙方願意就反假貨幣(紙幣)開展合作,包括開展研討會等形式。
34、雙方歡迎由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完成的關於中英金融科技合作機會的報告。認識到中英雙方作為全球金融科技的領導者,雙方宣布建立“中英金融科技橋”。
(1)雙方歡迎“中英金融科技橋”的建立,這將鼓勵更緊密的監管和政府間合作。中英兩國金融科技公司將跨越橋梁獲取緊隨市場趨勢的投資機遇和信息,並在中英兩國市場開展或擴大業務。作為此項目的第一步,雙方歡迎中國人民銀行和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簽署合作協議,並歡迎其他中方金融監管機構的參與。
(2)中英雙方承諾深化企業間合作,允許中英金融科技公司依法開展合作、尋求投資機遇和為在對方市場開展或擴大業務提供實際支持。為此,雙方同意進行金融科技創新對話,由來自雙方監管機構和業界人士參與其中。
(3)雙方同意共同合作研究如何通過金融科技支持普惠金融在兩國市場的發展。
(4)上海金融監管機構歡迎並將積極考慮World First公司於未來提出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設立外商獨資企業的申請。
35、雙方歡迎由中國人民銀行和英格蘭銀行在共同主持G20綠色金融工作組期間開展的密切合作。雙方期待在德國作為G20主席國時繼續保持密切合作,以促成發展綠色金融的全球共識,提升金融機構的環境風險評估能力,增強金融市場參與者對環境信息的可得性。雙方支持中英兩國成為綠色金融創新中心。
(1)雙方歡迎國際資本市場協會與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共同研究最佳實踐並為國際綠色債券發行能力建設投入資源。雙方歡迎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與國際資本市場協會有關國際和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現狀和建議的報告。
(2)雙方同意發展綠色債券跨境投資的渠道和產品,包括與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總體戰略相一致的潛在新渠道和平臺,促進國際資本在私人部門參與者的支持下,以通過倫敦金融城等方式投資於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上的合格綠色及氣候相關的債券。
(3)雙方歡迎倫敦綠色金融倡議與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為提升知識分享與能力建設、支持跨境綠色金融流動、開發互認一致的產品框架並解決市場障礙的合作。
(4)雙方將支持中國金融機構和企業到英國發行綠色債券和其他綠色金融產品,鼓勵英國和國際機構在中國發行綠色債券和開展綠色投資。特別是雙方同意共同合作尋求智慧城市和綠色城市融資和實現的解決方案,包括發揮倫敦潛能使之成為中國發行人募集綠色資金的市場。雙方歡迎中國銀行在倫敦標誌性地發行中國綠色保證債券,並期待進一步推動諸如此類的創新跨境金融交易行為發展。
按照“十個工作日一調整”的原則,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於30日24時開啟。
30日據發改委消息,今晚24時,國內油價迎年內第8次上調:汽油每噸上調175元,柴油每噸上調170元。
折合每升90號汽油每升上調0.13元,92號汽油每升上調0.14元, 95號每升上調0.15元,0號柴油每升上調0.15元。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多花7塊錢。
此前多家咨詢機構表示,本輪計價周期內,受歐佩克產油國之間能否達成凍產協議的影響,國際油價呈現震蕩小張態勢,國內成品油價格或將迎來年內第八次上調。
截至本輪調價之前,今年以來,我國汽、柴油價格已經歷了五次下調、七次上調、四次因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而擱淺、六次因國際油價低於每桶40美元的“地板價”而不調整。
據BBC報道,谷歌2016年度熱詞已經出爐,其中全美國搜素熱度最高的關鍵詞是“強力球(Powerball,一種美國彩票)”和“王子(美國流行巨星Prince)”。
谷歌周三表示,這些都是谷歌全美最熱門話題的主題,是2016年度流量最大的關鍵詞。據悉,當強力球的彩票獎池在今年1月份超過10億美元時,關於其的搜索量也開始猛增。而在四月份美國流行巨星Prince去世之後,引發了關於其搜索量的暴漲。
目前,谷歌依舊是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互聯網網站之一。因此熱門搜索結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普通民眾的想法。
2016年,在谷歌全美新聞搜索排名前兩位的搜索是“奧運會”和“選舉”。而關於健在名人的搜索中,前兩位是特朗普和克林頓。事實上,在排名前十位的名人關鍵詞中,前八位都是總統候選人或奧運會運動員。例外的兩位是Netflix續訂大熱紀錄片《制造謀殺者》的主角史蒂文·艾利(Steven Avery)以及美國橄欖球明星凱姆·牛頓(Cam Newton)。
以下是全美搜索完整排名:
前十位搜索熱詞:
1.強力球Powerball
2.美國流行巨星Prince
3.颶風"馬修" Hurricane Matthew
4.任天堂熱門手遊Pokemon Go
5.貪吃蛇Slither.io
6.奧林匹克Olympics
7.英國著名搖滾音樂家大衛·鮑伊David Bowie
8.特朗普Trump
9.選舉Election
10.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
人物熱詞(健在):
1.美國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2.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
3.美國遊泳運動員邁克爾·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
4.美國大選民主黨候選人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
5.《制造謀殺者》主角史蒂文·艾利Steven Avery
6.美國全能遊泳運動員羅切特Ryan Lochte
7.美國體操女王拜爾斯Simone Biles
8.美國橄欖球明星凱姆·牛頓Cam Newton
9.牙買加百米飛人尤塞恩·博爾特Usain Bolt
10.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
新聞熱詞:
1.奧林匹克Olympics
2.美國大選Elections
3.奧蘭多槍擊案Orlando shooting
4.英國脫歐公投Brexit
5.寨卡病毒Zika virus
6.墨西哥頭號大毒梟El Chapo
7.比利時布魯塞爾爆炸案Brussels
8.法國尼斯恐怖襲擊Nice, France
9.Panama Papers
10.敘北部城市阿勒頗Alep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