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民日报:货币政策还有空间 稳健基调不变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4083

稳健基调不变定向“补水解渴”
  货币政策仍将剑指“融资难”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5年第2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59.5%的银行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偏冷”,较上季上升4.9个百分点。而 对于下季度的货币政策,有45.8%的银行家预期为“趋松”,另外51.8%的银行家预期为“适度”。这一调查结果加上此前部分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的 调整,让市场各方格外关注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专家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处在筑底期,各项稳增长措施正开始显效,低通胀的环境并未改变,货币政策仍将继续围 绕企业“融资难”问题精准发力。
稳增长措施“跑步前进”
  从5月份经济数据来看,尽管经济已经展示出企稳苗头,但经济回升的基础显然还需要巩固。如今,随着2015年中国经济即将步入“下半场”,大力推进有效投资、严防财政资金“呼呼大睡”、力挺跨境电商健康发展等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正在“跑步前进”。
   对于“下半场”的形势,中国人民大学刘元春课题组在其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指出,稳增长政策的全面加码将使上半年超预期 回落的宏观经济在三季度提前触底回升,进而缓和经济下滑带来的各种压力。不过,由于刺激政策效果的强烈递减,四季度经济依然面临着持续强化的下行压力。
  《报告》认为,当前经济正处于步入新常态后的艰难期,同时风险全面释放的窗口期以及经济增速筑底的关键期也已经到来,中国经济在疲软中开始孕育新的生机,并将在不断探底的进程中开始铸造下一轮中高速增长的基础。
  在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赵扬看来,政府还是要在稳增长、控风险和调结构这3个目标之间采取平衡。他表示,经济增长下滑速度过快容易诱发某一个风险的爆发,而风险在不同因素之间具有传导性,所以稳增长依然是一个重要目标。
货币政策还有空间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CPI涨幅已连续9个月处于2%以内,这让很多市场机构认为货币政策在稳增长中仍有作为的空间。
   “传统上讲,货币政策主要是进行总量调节,在结构性调节方面则受限较多。前期,我们在货币政策上做了很多努力和创新,但当前主要面临的难点是货币存量 大、周转速度低、低效甚至无效的资金占压较多,而很多企业仍然存在大量的‘差钱’现象。”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采访时分析。
  企业“差钱”就一定要“大水漫灌”吗?多位专家表示,货币政策未来仍将延续稳健的总基调。“一方面,要控制货币总量的过快增长; 另一方面,也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的优势,与货币政策积极搭配,从而实现最佳的宏观调控效果。”董登新说,由于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在世界上 最高,所以目前来看降息空间并不大,而降准则有一定空间。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朱海滨则预计,央行将会扩大定向宽松措施,比如抵押补充贷款、常备 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等措施,力求解决经济中的特别问题,如基础设施投资中的财政能力有限、新兴行业发展的支持举措不到位以及在利率市场化和资 本项目开放中的潜在总体流动性波动等问题。
多管齐下寻找“水源”
  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在化解企业“融资难”的征程中,与货币政策相配套的其他措施同样不可小觑。
   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就用很大的篇幅为众多中小企业及创客们谋划着资金来源。例如,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 企业上市或发行票据融资,并鼓励创业企业通过债券市场筹集资金;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引导和鼓励众筹融资平台规范发展;放宽对外资创业投资基金投资限制, 鼓励中外合资创业投资机构发展等。
  “我们目前解决融资难问题还有另一个根本性的思路,即发展好可以提供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董登新进一步指出,对于以创业者为代表的广大中小企业,要持续引导债权市场、股权市场形成合理支撑,特别是注重让私募基金市场发挥积极作用。
  专家表示,初创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与信贷资金本身的避险需求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因此在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让国有资本、民间资本乃至境外资本积极参与其中,才能真正为广大企业“补水解渴”。(人民日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882

恒大地產半年凈利大增四成 連年增長顯穩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79899.html

恒大地產半年凈利大增四成 連年增長顯穩健

第一財經日報 張歆晨 2015-09-01 06:00:00

作為較晚發布中期業績的中資地產股,恒大地產(03333.HK)著實用自己的報表爭得不少眼球。該集團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六個月的營業收入為777.4億元,凈利潤132.9億。

作為較晚發布中期業績的中資地產股,恒大地產(03333.HK)著實用自己的報表爭得不少眼球。

該集團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六個月的營業收入為777.4億元(人民幣,下同),凈利潤132.9億,核心業務利潤101.6億,分別同比增長22.7%、40%和56.5%。

在大部分同行上半年業績同比下滑的大背景下,恒大主要經營數據能有如此漲幅實屬不易。而恒大主席許家印在當天的業績發布會上豪言,市場不好的時候,更能體現恒大的功底,恒大“未來五年仍將保持各項指標年均30%左右的增長”。

地產業務仍為賺錢主力

數據顯示,恒大上半年實現合約銷售額人民幣871.1億元,同比增長25.7%,完成全年目標的58.1%;合約銷售面積11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1%。恒大地產高層表示,鑒於下半年的銷售一般好於上半年,預計公司會成功達成全年1500億的銷售目標。

經營業績方面,上半年,該集團實現收入為777.4億元,同比上升22.7%。其中,房地產業務收入為人民幣753.7億元,同比增長21.5%,增長乃主要由於確認銷售收入物業面積較2014年同期增加9.8%,而物業平均售價較2014年同期增加10.7%。

上半年,恒大集團毛利為220.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2.0%,主要因為本期間交付物業顯著上升;毛利率為28.4%,維持與去年同期相對穩定的水平。

特別值得註意的是,恒大上半年,利潤、核心業務利潤均首次半年超百億,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其中,凈利潤132.9億,同比大增40%;核心業務利潤101.6億,同比大增56.5%。

公開資料顯示,萬科、保利、綠地等60家A股上市房企中期凈利潤總和僅252.3億,而恒大中期凈利潤達132.9億已達其一半以上,也超過萬科67.9億、保利59億的總和。

在健康、快消等多元化業務取得不少突破進展的同時,如此的中期業績也昭示,房地產仍然是恒大旗下賺錢的絕對主力。

財務狀況更趨穩定

上半年,恒大采取多種資本運作手段,用於改善資本結構降低財務成本。

海外融資方面,該集團於境外成功發行10億美元2020年到期的優先票據;完成配售8.2億股股份,占已發行股本約5.54%,所得款凈額約46億港元。國內融資方面,3周內成功發行總額人民幣200億元的境內企業債,其中人民幣50億元5年期,利率低至5.38%。

上半年,恒大房地產業務銷售回款達到人民幣624億元,在新增土地方面,恒大旗下有88個項目采用合作方式,累計減少土地款支付人民幣589.3億元。

透過上述多項舉措,該集團期末現金總額達到人民幣815.7億元,為上市以來的最高水平,期末未使用銀行授信額度達到人民幣1,342億元,可使用資金合計人民幣2,157.7億元。

土地儲備方面,恒大地產期末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1.44億平方米,較2014年底減少270萬平方米,降幅約1.8%。截至2015年6月30日,已進入154個城市,項目數量總計335個。

豪言未來增速持續30%

數據顯示,自2009年上市至2014年,恒大保持連年增長:合約銷售額從303億增至1315億,合約銷售均價從5375元/平方米增至7227元/平方米,凈利潤從11.2億增至180.2億,核心業務利潤從2.9億增至120.4億,現金余額從143.8億增至595億。

而與去年同期相比,2015年上半年恒大合約銷售額、合約銷售均價、凈利潤、核心業務利潤、現金余額分別達到871.1億、7656元/平方米、132.9億、101.6億和815.7億,同比分別增25.7%、8.2%、40%、56.5%和27.4%。

“無論樓市如何變化,始終保持充足現金流,嚴格計劃管理確保成立18年來4000多筆融資未發生一筆逾期還款,盈利穩定,毛利率始終維持30%左右,這三大因素是恒大保持連年增長的原因。”業內人士分析。

而恒大主席許家印在當日的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恒大幾年前就提出夯實基礎,在戰略決策層面清晰要求公司房地產主業保持健康快速發展。他豪言稱:“發展是硬道理,恒大上市以來一直保持每年30%左右的增長速度,未來五年仍將保持各項指標年均30%左右的增長。”

8月31日當天收市,恒大收報5.1港元/股,升幅3.24%,而恒生指數僅微漲0.27%。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39

馬駿:不宜過度解讀四月信貸波動 貨幣政策仍“穩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3509.html

昨天,央行公布的貨幣信貸數據顯示,4月末M2增速放緩到12.8%(增速比3月末低0.6個百分點),4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降至5556億元,遠低於一季度月均1.5萬億元左右的水平。一些市場人士擔心是否貨幣政策有所轉向。就相關問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

馬駿說,今年一季度信貸增速較快,部分反映了臨時性和周期性的因素,比如前期啟動的基建項目較為集中,住宅銷售增速較快,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導致補庫存等。

同樣,今年4月份也有一些特殊因素(包括統計因素)導致了信貸和貨幣增速下行。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發生在4月份的3500億以上的地方債置換,這部分融資不再計入貸款,而是計入銀行持有的債券。這是統計因素所造成的貸款增量的下降,並不改變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

另外,從季節性來看,歷史上4月份信貸增量一般都是明顯低於一季度月均水平的。關於今年4月份M2增速放緩,馬駿解釋道,這與當月財政存款增加較多有關(財政存款不統計在M2內), 而未來財政支出增加時對M2的影響就會逆轉過來。

馬駿認為,基於上述原因,不應該過度解讀4月份貨幣信貸增速的變化。貨幣政策的基調仍然是“穩健”的,未來的貨幣政策操作既要保持穩增長力度,繼續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又要充分考慮到貨幣政策對未來價格的影響和防範金融風險的需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997

殷勇:穩健性是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目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3375.html

6月4日,在2016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長助理殷勇稱,相對於世界上主要的經濟體而言,中國貨幣政策的回旋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他說,在全球金融危機後,世界上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從傳統政策工具,越來越向非傳統工具轉移,最開始把利率從正值降到零,實行所謂的零利率政策,後面又進一步實行了擴展資產負債表的量化寬松政策,在這些政策效果不是很明顯的情況下,一些主要的中央銀行又實行了負利率政策。不過,目前對負利率的爭議還比較大,今年2月份前後,圍繞負利率的負面效應,還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場比較大的動蕩。

殷勇介紹說,現在,又有人提出更新的貨幣政策概念,就是“直升機撒錢”,聽起來是一個更不常規的工具,但是也許可能會成為未來某一種或者多種形式的貨幣政策體現,會在一些經濟體里面,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實踐或者嘗試。這樣一些貨幣政策變化,主要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挑戰,應對經濟複蘇乏力的事實,也應對通縮緊縮壓力比較大的局面。

“直升機撒錢”這種說法來源於貨幣主義經濟理論的鼻祖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是為財政赤字進行貨幣融資的方式,指中央銀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不顧其獨立性,主動為政府財政赤字埋單,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註入大量流動性資金的幹預方式,以鼓勵開支和借貸,也被簡化地形容為間接增印鈔票。

他認為,相比而言,中國經濟目前還處在一個中高速的增長水平,同時,中國的通貨膨脹水平,從歷史上看,目前還處在一個平均的水平,離中央銀行確定的3%的通脹目標上下浮動,保持在穩定的程度。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利率工具、準備金率都有正常調節的空間,央行沒有進行量化寬松。從這一點看,中國貨幣政策回旋空間還是比較大。

殷勇說,當前我國貨幣政策形態的準確描述是中國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過,目前市面上有三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可能是從緊的。從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角度來看,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增速已經連續下滑,從2015年下半年起,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出現了收縮,目前大概按年比3%—5%左右的速率在縮減。這一點,跟全球絕大多數的中央銀行尤其是主要經濟體的中央銀行的擴張形成鮮明對比;

第二種觀點認為,中國的貨幣政策實際上是在偏寬松的。從基礎貨幣角度來講,M2的增速一直保持在13%左右的速度,上下波動。今年一季度,貨幣的增速還比較快,但同期,實際GDP和名義GDP增速都出現了比較大程度的下滑,這樣基礎貨幣和名義實際GDP的增速之間的差距在擴大。也就是說,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貨幣投放還保持了穩定的速度;

第三種觀點認為,中國的貨幣政策是比較適中的。他們看問題的立足點就是實際利率。目前不管是以一周的回購利率為代表,還是以國債利率從短期到長期為代表,目前的實際利率水平,幾乎都處在過去十多年來的平均水平,處在一個比較中性的水平。

殷勇說,在面對全球經濟金融形勢不確定的情況下,在經濟進入新常態的過程中,中國面臨很多的不確定性,包括資本流動變化,包括經濟增長速度的變化,包括經濟結構調整的變化。因此,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就要統籌協調好這些不同的方面,而不能只是看其中的某一個指標或者某一個角度,因此,穩健性是中國央行追求的貨幣政策目標,實際上也是對目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形態的一個準確描述。

只是,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都還面臨不少挑戰,包括中國在內。

他說,一是在潛在增長率下降的環境下,貨幣政策很難解決結構性問題,如何繼續做好貨幣政策,面臨很大的挑戰;二是在債務可持續性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也挑戰著貨幣政策,如果采用較低的利率,雖然債務的融資成本會下降,但是負面效應就使得大家沒有動力去杠桿,去降低這債務,如果利率水平較高,不但會使得解決債務問題緊迫性更加突出,更會對實體經濟造成比較大的沖擊;三是在經濟轉型的過程當中,如何做好貨幣政策的數量目標和價格目標之間的權衡,也是一個挑戰;四是如何做好宏觀政策和微觀調整之間的平衡;五是對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金融監管等各種政策的協調要求,在新經濟環境下,全球都面臨更高的挑戰。追求的宏觀經濟目標越來越多,包括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國際收支平衡、金融穩定、結構優化等,但是央行所擁有的宏觀政策工具數量是有限的,如何處理好有限工具之間和多個目標之間的關系,需要有更好的政策協調。

在平衡宏觀、微觀經濟方面,殷勇提到,經典的宏觀經濟學理論傾向於認為貨幣政策整體是一個宏觀政策,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以後,不少國家也用貨幣政策進行一些微觀的調控或者針對性的調控,或者叫精準性的調控,比如歐洲推出的TLTRO的抵押貸款政策,就是鼓勵銀行對企業、實體經濟放款。比如日本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中,要購買治理結構良好的公司的股票等,中國央行也在這方面進行一些精準調控的嘗試。但另一個方面,在正常情況下,這樣的微觀調控,往往是需要交給市場去做,通過金融中介、金融市場來做這樣的調控。比如企業的信譽狀況好不好,是由銀行、債務投資者、市場的利差等指標進行調整的。過度依賴央行的結果就考驗著央行的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398

少數派投資人衛哲:快慢間的穩健投資博弈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0845.html

不喜歡搶項目,從來不對賭,從不參加國內外基金業績排名、很少為融資者“雪中送炭”,喜歡說服不缺錢的創業者做“plus輪”融資等,從企業家身份轉型投資人已有5年的衛哲總給人一種另類投資者的印象。

在30日上午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上,衛哲更是突破了自己的傳統擅長,與鋼琴家孔祥東來了一次關於技術與藝術的跨界交流,兩人和主持人一起借助一款國外音樂App,通過說話為會場制作了一首“主題曲”。聽到孔祥東過去8年用蘋果手機體驗測評了120萬個國外App後,衛哲自稱慚愧,“這應該是我們這個圈子做的事。”

嘉禦基金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衛哲

其實,衛哲在投資圈一樣勤奮,每年看上千個創業項目。離開阿里進入投資圈後,他從臺前走到幕後,對外發聲也明顯減少,更多是在埋頭看項目。“(既要)跑的比別人快,(也要)跑的比別人慢。”他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這樣概括自己的投資風格,4年前就布局農業電商與B2B,卻對互聯網金融遲遲不出手。快慢之間,混跡多個行業的衛哲低調詮釋著穩健的投資路數。

技術投資的春天還沒到

投資人投的不是項目,而是項目背後的人的精神。孔祥東這句話讓衛哲產生了共鳴。“我已經記不清在購買付費App上花了多少錢了,有時是等限時降價時買的。”孔祥東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結束後,他回到上海,給自己獎勵了一部蘋果手機。玩兒了3天,他對iOS豐富的應用生態大為震驚,“這哪是在賣手機,蘋果是在給全世界洗腦。”他拿出練琴的勁頭和方法,開始了每天下載上百個國外App去體驗的瘋狂舉動,以至於後來被蘋果公司邀請做過兩次演講。

幾年堅持下來孔祥東發現,互聯網(包括投資)和音樂在價值觀上是相通的,都是擠出中間水分,讓生活變得更加直接,背後是一種大愛精神,比如喬布斯通過蘋果手機傳遞大愛理念,而投資背後投的也是精神。

但衛哲認為,中國互聯網投資圈的精神還沒有形成,他對這個圈子的概括是信心過多、耐心不夠。與美元基金動輒十幾年的退出周期相比,人民幣基金在4、5年時就已經急不可耐,賺快錢的想法覆蓋了從投資人到創業者,以至於中國投資人更關註商業模式創新,而對技術創新沒有多大熱情。這點與那些癡迷於無人駕駛和太空技術的矽谷投資人差別很大。“5年前我從矽谷回來,還能帶回新的商業模式,現在矽谷甚至已經在跟中國學模式了,但模式沒有門檻,有門檻的是技術。”

互聯網、電商、消費、B2B,衛哲所在的嘉禦基金目前主要將投資目光鎖定在這四個領域,也基本上是他本人過去在阿里巴巴、百安居以及投行時所從事的業務。未來會不會投資藝術?衛哲說,雖然時下IP很火,但他不會投資IP內容本身,而是更看好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比如,最近他在看一個智能鋼琴項目,可以請全球鋼琴家一對一地教人彈鋼琴,甚至通過VR還原真實教學場景。

終於能自己做選擇

“跟風就是不穩健。”衛哲這樣回應外界對於他穩健投資風格的描述。今天很多電商企業在下沈渠道,深入農村,衛哲在2012年就投資了農產品電商,並提早布局B2B投資中農網。從這點看,他的投資策略並不保守。在投資農業和B2B項目上,他跑的比別人快。

他這樣解釋投資農業的思路,農產品有三個特點,一是產銷分離,空間錯配;二是年產季銷,時間錯配;三是規模錯配,買方和賣方在規模體量上相差懸殊,很難像鋼材行業那樣找到如寶鋼、江南造船廠這種規模對等的買賣雙方。這就給了電商機會,電商進入農業的前景被看好。

但像風險較高的生鮮電商,衛哲不想去觸碰,他投資的是廣西糖網這類標準化程度較高、容易儲存和運輸的大宗農產品。同樣對於時下火熱的P2P與互聯網金融,券商出身的衛哲異常謹慎,直到本月微貸網的C輪融資才看到他進入這個行業,他此前已經看了100多個相關企業。“我很感謝當年在匯豐董事會的經歷,讓我近距離看清楚了2008年金融危機是怎麽回事。”衛哲說,金融風險的釋放需要時間。顯然,他想讓子彈先飛一會兒。

衛哲團隊的投資更偏PE,習慣在一個項目的B輪、C輪時進入。此前投資的PPS和91助手已被著力在移動端布局的百度重金收購;當年剛投資500彩票網,隨即赴美上市。衛哲透露,嘉禦基金的管理規模大概在10億美元,第一期基金在投資第4年時已收回本金。

有意思的是,在嘉禦基金的6名合夥人中,有5名是像衛哲這樣“半路出家”、以前沒做過投資的企業人士。26人團隊中有一半是做咨詢出身,公司內部保持著咨詢與投資1:1的人員配比。這支團隊進入的項目中有很多是不在融資狀態,本身並不缺錢,或者剛完成一輪融資。團隊會去說服創業者先接受免費戰略咨詢,進而促成A+輪、B+輪等融資。

“終於可以選擇了。”衛哲靠在沙發上,這樣比對他做投資人和做企業的心態差別。之前在阿里巴巴做B2B時是知難而上,對行業沒有選擇權,有時等不到春天,在冬天就得去播種;而做投資可以有更多選擇權利。“我在做企業時喜歡什麽樣的投資人,我現在就努力成為那樣的投資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554

普華永道:今年中國零售額增速將邁入穩健增長時代

根據普華永道最新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零售及消費品行業可望增長9.2%,未來五年將邁入個位數穩健增長階段。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15日上午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61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這是中國零售額增速自2011年以來連續第六年出現放緩的跡象。

報告預計,2016年~2020年,中國零售及消費品行業複合年增長率將達7.5%;至2020年,零售額將接近44萬億元。2016年,中國零售及消費品行業可望增長9.2%;2017年增長率為8.6%;而之後的三年,增長率將維持在7%左右。

普華永道中國零售及消費品行業主管合夥人王笑表示:“中國的零售及消費品行業協同經濟正處於轉型階段。當前周期性因素好轉,加上千禧一代購物者的購買力日益增長,需求轉向滿足生活體驗及健康生活時尚的新產品,這些有利於延續市場的增長動力。由於國內經濟日漸成熟以及零售業的擴張,之後幾年的增長率也將維持在7%左右。”

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漲幅趨於穩定的同時,網上銷售的增長顯然更快。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6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81萬億元,同比增長26.6%,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16.3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1.6%。

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也是率先利用移動技術的群體。普華永道全零售調查顯示,2015年中國有88%的受訪者表示已通過手機購物,這一比例在全球為54%。同時,中國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網購時願意選擇手機支付,這一比例在全球為12%。

展望未來,王笑總結道,眾多零售及消費品公司正在開發“全零售模式架構”,註重讓消費者能夠在研究、購買乃至交付階段一直能與零售商互動交流。與此同時,科技正持續改變著消費者研究和購買產品的方式。在舊商業模式衰退、新模式興起之時,技術創新將引領行業變革。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等技術對零售行業的顛覆性影響舉目可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22

人大國發院:貨幣政策應由穩健調整為適度寬松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會17日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認為,各項宏觀經濟指標顯示,宏觀經濟出現了企穩跡象,但仍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

該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經濟學院、中國誠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陳彥斌教授代表課題組發布的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報告認為,當前宏觀經濟初步呈現企穩跡象。

數據顯示,6月,GDP同比增速企穩,結束了連續3個季度的下行態勢;環比增速有所回升。二季度GDP同比增長6.7%,增速與一季度持平;環比增長1.8%,增速比一季度上升0.6個百分點。經初步測算,二季度GDP名義增速達到7.3%,比一季度提高了0.2個百分點,高出實際增速0.6個百分點。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3%,增速與一季度持平。上半年出口下降2.1%,比一季度收窄3.6個百分點。6月份出口則同比增長1.3%,比5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

此外,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6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比5月份上升0.2個百分點。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73.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達到54.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8個百分點。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表明經濟運行有所向好。”陳彥斌說。但他同時表示,中國宏觀經濟雖然存在企穩跡象,但是仍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尤其從6月份數據來看,下行壓力有進一步加劇的勢頭。

報告稱,從總需求的視角來看,需求增長較為疲軟,尤其是投資增速下滑態勢持續加重。今年以來,政府投資是拉動全國投資增長的核心力量,該趨勢在6月份依然延續。1~6月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投資增速仍高達23.5%,比1~5月提高了0.2個百分點。然而,這已經難以止住固定投資增速的下滑趨勢。1~6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9%,比1-5月回落0.6個百分,增速已連續3個月下降。

值得註意的是,民間投資增速仍在快速持續下滑,與全國固定投資增速的“喇叭口”不斷擴大。1~6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僅同比增長2.8%,增速比1-5月回落1.1個百分點。相應地,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缺口已由1-5月的5.7%擴大至1~6月的6.2%。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61.5%,比去年同期降低3.6個百分點。同時應註意的是,第三產業和東北地區的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情況更差。1~6月第三產業的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投資增速僅為1.6%;東北地區民間投資同比降幅高達31.9%。

數據顯示,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中貸款增速下降、自籌資金低位增長,表明市場投資意願依然較弱。1~6月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同比增長8%,增速比1-5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但是,其中國內貸款增速比1-5月份回落了1.3個百分點。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見頂回落態勢明顯。1~6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6.1%,增速比1~5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與商品房銷售同樣表現出見頂回落態勢。1~6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增長15.6%,增速比1-5月份回落1.2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27.9%,增速比1~5月份回落5.3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增長42.1%,增速回落8.6個百分點。

“從產業的視角來看,工業板塊仍處於深度的結構調整之中,尤其是制造業的運行情況依然欠佳。”陳彥斌說。

報告建議,鑒於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與價格水平漲幅回落,貨幣政策應將定位由“穩健”調整為“適度寬松”。尤其是在積極財政政策對民間投資產生顯著擠出效應的背景下,更應加強流動性供給,從而減輕擠出效應。

陳彥斌說,從6月份數據來看,當前經濟下行的主要壓力來源於投資增速的顯著放緩。投資增速放緩的核心原因在於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高達62%的民間投資增速出現“斷崖式”下滑。因此,扭轉當前民間投資增速的快速下滑態勢,提高民間投資的積極性,是實現今年“穩增長”任務的關鍵。

報告認為,要提升民間投資應加快推進金融改革,尤其是進一步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未來應著力提高銀行業的競爭程度,包括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發起設立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業態,適當降低民營資本發起和參與組建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等地方金融組織的門檻,從而為民營企業融資提供良好的外部融資環境。

同時,進一步放寬民間投資的市場準入限制。未來,應進一步通過監督地方政府積極落實“民間投資36條”與“鼓勵社會投資39條”等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文件,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拓寬民間投資的空間。

分析會上,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光遠認為,下半年在整體宏觀政策目標中,要把防風險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張永軍也表示,面對當前經濟形勢,既要通過供給側改革,也需要通過適度擴大需求來保持經濟穩定的運行和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502

央行: 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8月2日至3日上午,2016年中國人民銀行分支行行長座談會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經濟金融工作的指示精神,分析當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研究部署下半年重點工作。人民銀行黨委書記、行長周小川結合人民銀行工作實際,深入分析了當前經濟金融形勢和需要高度關註的一些重大問題,並進行了工作部署。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主持會議並作總結講話。人民銀行黨委成員出席會議。

會議認為,今年以來,在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人民銀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重點圍繞穩增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防範系統性風險,做好各項金融工作。一是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適時預調微調,增強針對性和有效性。普遍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在全國範圍推廣常備借貸便利(SLF)操作,建立了公開市場每日操作常態化機制,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MLF)、抵押補充貸款(PSL)等多種工具,提供不同期限流動性,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則,完善區域性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制定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政策措施,支持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升級。實施金融精準扶貧政策。二是強化宏觀審慎管理。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機制升級為宏觀審慎評估(MPA),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將本外幣一體化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擴大至全國。三是大力推進金融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中間價形成機制初步建立,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彈性增強,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基本穩定。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全球接受程度顯著提升。促進債券市場創新規範發展,穩妥推動綠色金融債券發行。推動落實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方案。有序推進存款保險制度實施。研究編制“十三五”規劃綱要和現代金融體系規劃。繼續推進外匯管理改革,強化真實性合規性管理,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提高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充分發揮G20主席國領導力,深入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四是著力維護金融穩定。加強金融風險的監測分析,積極應對各類風險隱患。加強金融監管協調,牢牢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五是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和管理水平。金融法制、統計研究、支付結算、貨幣發行、國庫經理、征信管理、反洗錢、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等工作穩步推進。六是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認真落實中央巡視反饋問題整改工作,人民銀行系統黨的建設、幹部隊伍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內部管理等各項工作繼續加強。

會議指出,下半年宏觀調控和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任務仍然十分繁重,人民銀行系統要進一步把思想統一到黨中央對經濟金融形勢的科學判斷和下一階段工作部署上來,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靈活適度,適時預調微調,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水平合理充裕,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改善和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加大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民間投資的支持,推動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運行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隱患,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紮實推進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金融服務與管理水平。

會議強調,人民銀行系統要將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與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全面推進黨建和群團各項工作,紮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加強黨的紀律檢查和黨內監督,持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座談會上,人民銀行黨委成員結合分管工作,對做好下半年的重點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部分司局負責同誌就有關業務開展情況發言交流。各分支行行長結合地區實際對當前經濟金融形勢進行了深入討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477

央行:下一階段將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 保持靈活適度

2016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發布稱,2016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總體運行平穩,轉方式、調結構穩步推進。消費穩定增長,進出口降幅收窄,企業效益有所回升,第三產業比重進一步提高。就業基本穩定,消費價格溫和上漲。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7%,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1%。

2016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靈活適度,適時預調微調,做好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適應的總需求管理,從量價兩方面為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人民幣存款準備金基數實施平均法考核;建立公開市場每日操作常態化機制,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穩定在2.25%;豐富中期借貸便利期限品種,每月常態化操作,兩次下調操作利率,引導中長端利率下行;擴大抵押補充貸款的對象和範圍,創設扶貧再貸款並實施比支農再貸款更優惠的利率,實施精準扶貧政策;穩步擴大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有序組織實施央行內部評級。同時,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組織實施宏觀審慎評估;

將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擴大至全國範圍;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則對房地產市場實施調控,強化住房金融宏觀審慎管理。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降低個人投資者認購大額存單的起點金額,初步形成“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匯率機制的靈活性、規則性、透明度和市場化水平明顯提高,人民幣匯率預期總體穩定。

總體看,穩健貨幣政策取得了較好效果,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利率水平低位穩定運行,人民幣匯率彈性進一步增強。2016年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同比增長11.8%;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4.3%,比年初增加7.53萬億元,同比多增9671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2.3%。6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26%,同比下降0.78個百分點,與上年12月基本持平。6月末,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5.02,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6312元。

當前全球經濟仍處在深度調整期,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複蘇不及預期,貿易保護主義擡頭,地緣政治更趨複雜,英國脫歐的影響還將持續。面對複雜的外部環境,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簡政放權和創新驅動戰略的推動下,中國經濟新的動能正在積聚,傳統動能的改造升級也在加快,但結構性矛盾仍較突出,經濟對房地產和基建投資的依賴較大,民間投資增速及占比下降,債務杠桿繼續較快上升,區域經濟分化較為明顯。要堅持適度擴大總需求,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深化國有企業和金融部門的基礎性改革,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通過有效的市場競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振市場信心,穩定市場預期,增強融資的可持續性,拓展金融資源有效配置的領域和空間。

下一階段,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用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穩住市場預期,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增強發展信心。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靈活適度,適時預調微調,增強針對性和有效性,做好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適應的總需求管理,為結構性改革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更加註重改革創新,寓改革於調控之中,把貨幣政策調控與深化改革緊密結合起來,更充分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針對金融深化和創新發展,進一步完善調控模式,強化價格型調節和傳導機制,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深化金融機構改革,通過增加供給和競爭改善金融服務,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切實維護金融體系穩定,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824

歐美救經濟 得向新興世界取經 「金髮女孩經濟」、「大穩健」已成過去式

2016-07-25 TWM

這一年來不時上演的金融危機,著實說明一件事,先進國家金融體系,已不如過往認知般穩健、循序漸進,還抱持這想法做決策,只會走向失衡。

全球爆發金融危機後,我曾提出,先進經濟體制訂政策時,不妨參考新興經濟體的經驗。月初的兩件現象更凸顯這個論點:

其一,英國脫歐公投後,英鎊應聲重挫;其二,有跡象顯示,美國對公債殖利率曲線的影響力降低。

數十年來,大家對多數已開發國家的經濟與金融體系,主要有以下認識:結構成熟,以可理解、透明、循序漸進的方式影響經濟走勢;相關機構運作良好而穩定;以上兩者具有厚實基礎,能抵擋短期政治週期的意外波動。也就是說,先進經濟體應表現出可供分析的週期,長期變動與結構變動的速度十分緩慢。

癥結:過度仰賴經濟週期

在這個認定下,分析師與決策者的工作起碼表面上變得更簡單,不必處理錯綜複雜的結構議題,專心了解與管理經濟週期即可。時間一久,經濟週期顯得容易掌握,而催生出「金髮女孩經濟」(GoldilocksEconomy;意指不太冷也不太熱的經濟環境)與「大穩健」(Great moderation)的概念。

事實證明,這不但誤人而且危險,淡化或忽視了四個大趨勢:

一、政府必須不斷舉債,墊高債務,才能維持「表面上」的經濟與金融穩定。

二、不當投資增加,效果更為扭曲,無法促進實質成長與繁榮。

三、所得、財富、機會的不平等現象持續惡化。

四、政治兩極化加劇,民眾對政治體制、商業精英、專家意見越來越不信任,兩者形成惡性循環。

過去十年,先進經濟體的結構明顯生變,回復到新興經濟體的特色,特別是那些政府機構不振、經濟與金融基礎不深厚、社會結構不穩定、政局混亂的國家。但決策者的心態不改,仍以週期的角度去理解經濟。

正因為過度仰賴週期,市場分析與先進經濟體的決策才會與現實脫節,在全球金融風暴後尤其明顯。也因為如此,歐美政府才頻頻對經濟表現失望,三番兩次地下修預期,但即使下修,經濟數據又常低於預期。

後果:四大現象異常上演

影響所及,過度失衡的經濟分析、偏頗的政策制定,加上經濟狀況持續欠佳,故政治兩極化更為嚴重,平添經濟管理難度。

無怪乎,先進經濟體會出現始料未及的現象,有些情況被視為不可能或甚至難以想像,但在新興經濟體卻司空見慣。最顯著的現象包括:

一、儘管有大規模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成長卻依舊異常地牛步,成為擺脫不了的新常態。

二、就業不足率(under-employment)與失業率高。

三、許多年輕人可能從失業狀態變成欠缺就業力。

四、歐元區債務危機。

正因如此,先進經濟體更應採取開放心態,向新興經濟體學習。月初再度讓人看到歐美經濟結構的異常多變,值得各界深入探討分析。

英國脫歐公投後,經常帳與資本帳的前景不明,導致英鎊大跌。英國與歐盟這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為全球最大經濟區,脫歐頓時增加雙邊商貿的複雜度。

同時,英國對許多國際企業向來有磁吸效應,以此作為服務歐盟的據點。英國脫歐後,讓人不禁要問,深耕英國的外國業者未來何去何從;短期勢必會減緩直接投資與證券投資資本的流入量。

這種在新興經濟體常見的未知數,可能重創英鎊。偏偏此時,英國央行又缺乏可行有效的利率措施來穩定匯市。

再看美國,雖然同樣處於非常時期,只是情況沒那麼極端。身為大國,美國通常能掌握自己的經濟與金融命運,現在雖然還是如此,但對公債殖利率曲線的掌控力卻逐漸減弱,反而深受海外影響。

解方:密切評估國外情勢

因此,不管是美國利率水平,還是各年期公債的相對評價,現在跟國內經濟基本面已無高度連動,反而成了歐洲經濟與政策的方向球(日本亦然,但程度較小)。換言之,聯準會(Fed)必須花更多時間評估國外情勢,以及其對國內的影響力。

歐美短期恐怕難以擺脫上述陰影,而未來恐怕只會有更多不可能、無法想像的事件,屆時除了對經濟結構的原本認識之外,向新興經濟體取經更成燃眉之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5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