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雙軌分析之科學研究方法 一念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165cba01019hku.html
網友@醫藥商業一直提倡討論時要區分事實(Fact)和看法(Opinion),認為第一步是要把事實搞清楚,在沒有事實真相前,儘量不要形成任何看法,更不要下妄下結論。我非常認同這種做法,最近也用它來反思自己各種想法,包括以前寫過的文章,確實發現有不少可以改進的地方。這裡,我把它進一步細分為四個概念:事實(Fact)、結論(Conclusion)、看法(Opinion)和證據(Evidence)來進一步討論:通過事實得到結論,先有看法後有證據。

事實==>結論
這是我們常用的思考方法,即根據事實或現象得出結論;或是根據事實或現象,提出假說/理論,然後證實或證偽。比如,我們根據報表的計算,知道公司的盈利情況;通過檢測,得出白酒塑化劑含量是多少,等等。

這一個過程,主要是大腦的邏輯思維能力(用《思考,快與慢》中的說法是系統2)在起作用。科學的研究方法有四個步驟:
  • 第一步是觀察現象,提出問題。
  • 第二步就是提出理論,做出猜想。為瞭解釋所面對的現象,我們要提出一個假說,提出一個理論,這個理論在邏輯上要能夠自圓其說,要能夠解釋所面對的現象,這是研究的第二步。
  • 第三步就是從假說和理論出發,從其內在的邏輯出發,去提出一系列的預測。這一系列的預測本身是基於理論的內在邏輯推演出來的。
  • 第四步就是有系統性地蒐集經驗、事實和證據,並把這些經驗、事實和證據同理論的預測相對照。
如果理論的所有預測都能夠和經驗事實一致起來,那我們就接受這個理論;如果理論的預測和經驗事實不一致,那我們就推翻這個理論,去尋求一個新的理論。這就是我們迄今所知道的所有科學研究的四個步驟,這四個步驟是缺一不可的。

這是自然科學通用的研究方法,但並不是人們所習慣的方法。畢竟現代科學才幾百年的時間,而人類文明已經存在了數千年。尤其東方人普遍是形象思維,缺少西方人形式邏輯和實證精神的傳統。中國的先秦時代也曾有過很激烈的辯論習慣,並推動了邏輯的發展,其到達的高度中國人在後來再也沒有到達過,但是它跟古希臘的形式邏輯相比是不在一個量級上的。以後的知識分子都醉心於解讀古代的典籍,而沒有嚴密的邏輯推演和合理預測。順便說一句,有人認為東方人喜歡炒股是因為好賭的本性,這種說法本身也只是一種假說而非結論。我覺得更有可能是東方人擅長形象思維不擅長邏輯思維,而喜歡賭博和炒股。

因此很多人做完第二步就停步了,其實後兩步更重要。人類的大腦喜歡偷懶,認為「所見即為事實",會因為一個因果關係說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就願意相信它,甚至僅僅因為二者同時出現,就認為其有因果關係。但通過觀察現象研究事實得到的結論只能說明二者有相關關係,而非因果關係,因此這時的結論叫假設或假說更確切。只有通過後兩步證實(天亮是因為地球自轉)或證偽(天亮是因為公雞叫),才能確定有無因果關係,從而得到可信的結論。


看法==>證據
雖然人們對自然科學的研究(通過事實得出結論)已經充滿了偏見和錯誤,但我對人們處理社會科學領域(尤其投資領域)的能力更加悲觀。大家不妨仔細想一想,自己每天有多少時間/多大比例是自己真正在思考和做決定?結論恐怕是大家都不願面對的:我想大部分人不到十分之一,很多人可能不到百分之一。人雖然自詡為萬物之靈,但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時間只不過是像草履蟲那樣簡單的回應刺激,或者思維處於無序狀態(行尸走肉)。也就是說,是機械的條件反射和潛意識控制我們生活的大部分。用《思考,快與慢》中的說法就是系統1,包含了潛意識和無意識能力。由於潛意識一詞用得更廣,我這裡用潛意識近似替代系統1。

我們的系統1並不善於質疑。它抑制了不明確的信息,不由自主地將信息處理得儘可能連貫。除非該信息立刻被否定,不然,它引發的聯想就會擴散開,彷彿這條信息就是千真萬確的。系統2能夠提出質疑,因為它可以同時包含不相容的多種可能性。然而,保持這種質疑會比不知不覺相信其真實性更加困難。因此我們對事物的信任多於質疑。

由於最近大家都很關注茅台,就用它舉例。其實一開始你的潛意識已經決定你是茅粉還是茅黑了——潛意識先形成看法。接下來雙方都為拚命找證據來支持自己預設的看法。於是事情看起來就很有趣了,面對同一件事,比如一個帖子,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看空的人會解讀出大量空頭信息,看多的人則恰恰相反,而任何一方看起來又都很有道理。因此我們看到不管主帖說什麼,下面的評論都是如出一轍,你把任何一個帖子的評論移到其它帖子下都完全可以。

我們不過是自己潛意識的奴隸——先由潛意識自動生成看法,然後再用所謂的「理性思維」去尋找證據。即先有看法,後有證據

之所以在這裡刻意把看法和結論、事實和證據四個詞分開,就是為了強調其區別:1、看法是主觀的,只有結論才是客觀的;2、證據看起來和事實很像,但它是經過「看法」過濾和選擇性接收的。

這篇文章寫起來很費勁,覺得沒法把自己想的全部表達出來,估計大家看起來也晦澀難懂不知所云。時間不早了,直接上結論。其實很簡單,我們學習和研究的時候,應該:

1、只關注「事實」以及邏輯論證關係(「結論」必然能重現)
2、對「看法」,只需要關注少數和自己不一樣的,或有更好視角的(「看法」無法通過討論改變或學習)
3、忽略所謂的「證據」(除非你能把它當作事實的一部分填充到自己的「事實==>結論」體系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698

試論評估投資業績的科學方法 Tess

http://xueqiu.com/6920515637/23338911
人類要想不斷改正自己的行為,必須靠正確的反饋系統,而在投資中,存在一個標準,或者說一個穩定的坐標系,能夠對人的投資進行校正,才能讓我們的投資不斷進步。在這個方面,投資學界已經做出了很多努力,譬如他們就改變了用絕對收益來評估業績的辦法,而是改用相對於指數的收益。本文就是在假定一個獨立的投資者,在資金無限小的情況下,並且假定他用工資不斷增加對於股市的投資,也就是他的投資現金流是負數。在這種情況下,他應該採用何種方法來科學評估他的投資業績?

針對上述問題,我準備用三個問題來回答:第一,他應該選擇哪個作為標誌物,這就好比,我們在現實中應該選擇哪個山頭或建築為作為坐標來測量我們的路程。第二,他的資金不是同時投入的,他應該選擇加入計算的現金流。第三,他應該用何種收益率來計算?

現在我們來回答第一個問題:現在投資界用市值加權指數來衡量業績,這大概是因為如果我們假設每份資金都是相同的,那麼這種衡量方法就有助於鑑別出某個人在所有人中跑了第幾名。但是,這種鑑別方法,與投資者聲稱的自己的能力是不同的,他並不是說他能跑贏所有人,他的說法是他會選擇股票,這個股票能跑贏其他的股票。因此在這個研究中,我們就需要研究究竟是以人作為坐標,還是以股票作為坐標更加合理?

如果我們想要找一個人進行投資,那麼我們是在選擇人,譬如某個基金經理的業績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會拿出所有經理的履歷來進行對比,這是購買基金時的考慮,但是我們在購買股票時,我們是在選擇企業,我們拿出企業的年報以及股價(也就是性價比)來進行對比。我認為一個人宣稱他能選擇股票的性價比,我們卻拿他在所有人中跑了第幾名來給他當成績是不合適的。

這裡讓我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來說明用人作為標準,與用企業作為標準,會導致什麼效果。

假設,有這麼一個市場,存在兩個企業上市,A企業有一萬股,B企業有一股,這些股票的股價都是一元錢。這個市場上有一萬零一人,他們每個人只能購買一股股票,我們假設其中只有一個人甲具有選股能力,而其他人都是沒有選股能力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A企業低估,並且假設低估的程度是50%。那麼甲將選擇A企業,並且另外其他一萬人將會選擇其他的股票。股票市場上,只有聰明人才能看的很遠,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每個人都將看得清楚,那麼在未來,由於A低估,它的股價將會上漲100%,這時,市值指數將是2(假設起點是1),股價指數將是1.5,這時A的市值是2,如果按照市值指數,甲將體現為沒有任何選擇能力。而如果假設在初始時是B低估50%,那麼現在市值指數將是1,股價指數將是1.5,這時,A的市值是2,甲將相對於市值指數體現為1的選擇能力,相對於股價指數體現為0.5的選擇能力。

所以我們看到,在相同的選擇能力的情況下,在假設每個企業市值不同的情況下,A的選擇能力相對於市值指數將是不穩定的,而相對於股價指數是穩定的。我認為我們應該選擇穩定的指數來衡量一個人的業績。

採用股價指數來衡量一個人的業績的原因還有,假設A企業有一萬股,B企業只有一股,那麼一個人面對的其實是A和B兩個企業,而不是面對一萬零一股股票,如果我們在一個袋子裡裝進了一個紅球,一萬個藍球,蓋住讓這個人挑選,那麼我們才能選擇市值指數,因為他摸到任何一個球的概率是相同的,但是如果我們把一個籃球堆成一堆,把紅球再堆成另外一堆,那麼他就可以或者選籃球,或者選擇紅球。在股市中,我們面對的不是每一股股票,而是很多企業,我們從這些企業中挑選,而不是選擇每一股。

因此,我認為股價指數更能測定出一個人的識別股價的能力,在評價人的選股能力上也會更加穩定,是更科學的測量基準。

既然第一個問題已經回答,那麼我們現在來回答第二個問題。我們應該採用什麼現金流?

我認為,如果一個人想要進行投資,如果我們不考慮風險問題,他就應該充分考慮利潤的最大化,或者,是現值的最大化,而不是進行收益率的最大化。這裡我顯然自造了一些術語,為了讓大家明白我說的意思,我舉例來說明。

假設某個人手裡有一萬元錢,他想投資股票,但是他不具有觀察股價漲跌的能力,於是他就只投入了一元錢,然後每次下跌20%,他就再將金錢增加一倍,譬如下跌了20%,他就又投入了2元,接著下跌了20%,他又投入了4元。這樣導致的結果將是,如果他僅僅計算自己投入的資金,也就是這一元,兩元,三元,那麼他就很容易賺錢,因為一個很小的反彈就能夠讓他賺錢,而他由於投入的資金非常少,就能保證他總是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加倉。但是這種方法其實只是自欺欺人,因為他的資金其實並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在面對這種情況時,一個人應該立即將自己可以投入股市的所有資金都立即算進現金流當中。只有在用工資進行投入,或者某筆資金只能在某時間到賬,而不能由自己決定何時投入時,這種資金才能在到帳的時間時計入應該計算的現金流。

因此,我對上面這一段再明確一下:如果一個人現有一定數量的資金A,這些資金是他可以自由支配的,而且他現在計劃將這些資金在未來某個時間投入股市,或者他在後來由於股市下跌了而投入了股市,而他現在就有能力自由決定這筆資金的使用,那麼這筆資金現在就應該計入現金流,而不是在投入股市的時間計入現金流。在這種情況下,某些人的存款,以及準備在股市下跌時出售了來買入股票的房屋,都應該算作資產配置的一部分,立即就應該計入現金流之中。這種計算方法的原因是,既然我們想測定一個人的收益,那麼是由他的自由意志決定,而不是外界強加的現金流分配,都應該算是他的能力決定的範圍。

好的,現在我們來解決第三個問題,就是一個人應該採用何種收益率來作為收益率的標準。

我認為這個最佳的答案應該是內部收益率。當股市的上漲完全按照固定的收益率呈指數上漲時,一個人任何時間投入資金,他所實現的收益率就是內部收益率。而我認為,股市的長期上漲就應該是這樣子的。在長期內,股市是可以削平波動的。這樣,無論在牛市還是在熊市,這種內部收益率都可以大致恰當地描述一個人的業績。

但是如果存在牛熊交接或者熊牛交接,就會出現由於這種底部和頂部的出現,而取得低估或者高估自己的業績的情況,特別是加倉的資金越多,就會越歪曲。但是我個人傾向於認為,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忽視。

但是我這裡知道一個更加準確的辦法,可以測定一個人的收益率。那就是如果一個人拿他的錢去購買指數,他會實現什麼樣的收益率?他把這個收益率與他購買自己的股票的收益率相比較,就能完美地解決熊牛交接或者牛熊交接的高估或者低估投資能力的現象。

因此,我這裡就對科學評估投資能力的方法進行了分析總結,而這種科學方法改採用的主要原理就在於,我們應該測定的是一個人的自由能力,並且這種自由能力是他自己所宣稱的,我們應該把一個人所不能決定的情況視為給定條件,我們測定的是一個人的自由能力所能取得的成果。而我們參照系應該是按照現在的已有的科學成果所能解決的最好的收益率。考慮到科學是人類的共有知識,這種知識即使不能被每個人所使用,但是至少能被很多人所認識,並且能夠進行廣泛的傳播和教學,所以這種科學知識的獲取可能是大多數人所能做到的。而我們對某個人的投資能力的測定是指他對投資知識的熟練運用程度,這種對多種科學知識的綜合的熟練運用,不是每個人所能做到的,而是某些人的天賦或者勤勞所賦予,我們測定的就是他通過發揮自己的才能所能達到的超過共同科學知識的成果。當然只有在極長期內,我們才拿共同科學知識作為基準,而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為了穩定的測量一個人的投資能力,考慮到市值的不同,以及我們測量的時間太短,所以我們使用平均股價指數來作為測量基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792

銀泰系再顯財技 科學城重啟進軍礦業

http://www.eeo.com.cn/2012/0307/222087.shtml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彭友在前次收購礦產資源無疾而終之後,科學城(000975)昨日晚間再度發佈了進軍礦產資源的信息。期間的種種曲折,使得大股東銀泰系的財技彰顯無餘。

科學城昨日晚間披露,2012年3月5日,公司控股股東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銀泰」)分別與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內蒙古地質礦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簽署了《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與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合作協議》、《內蒙古地質礦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中國銀泰將以南方科學城為礦產資源行業的發展平台,與內蒙古地質礦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就礦產資源全面開發展開深入合作。中國銀泰將首先通過控股的上市公司南方科學城在符合相關政策的前提下,啟動對錫林郭勒盟某有色金屬礦山企業股權的收購工作。 中國銀泰將以其控股的上市公司南方科學城與內蒙古地質礦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鋅冶煉二期、銅冶煉項目以及自備電廠的建設,雙方共同向錫盟政府和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爭取自備電廠、煤礦資源和有色金屬礦權資源等,共同爭取各級政府對相關審批工作的支持;同時內蒙古地質礦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將篩選自身擁有的優質礦權,由雙方共同投資合作。

協議還稱,中國銀泰和內蒙古地質礦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將在加大探礦投資、探礦權轉採礦權、採礦權生產規模擴大的同時,與內蒙古地質礦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控股的業內企業合作,投資有色金屬冶煉及深加工行業,以期共同打造集探礦、採礦、選礦、有色金屬冶煉和深加工及自備電廠、自備煤礦於一體的循環經濟綜合體。錫林郭勒盟政府將在中國銀泰投資項目的立項、審批等環節上予以指導和幫助,同時將發揮重要的協調作用,使合作各方積極、穩妥、高效地推進項目進展。

實際上,在此次協議之前,科學城已經發生了很多故事。

2011年3月,中國銀泰擬以現金購買科學城持有的銀泰酒店公司100%股權,而上市公司以現金及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岳陽市富安礦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在此利好的刺激下,科學城股價由7.13元一路上漲至最高11.85元,漲幅達66%。

然而,該股隨後卻一路暴跌,最低至4.19元,最新一次停牌前報收5.12元,僅為增發價的64%。

暴跌的來臨終歸不是無緣無故。2012年2月1日,科學城宣佈,公司所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對富安礦業的審計工作。富安礦業亦無法在協議約定的時間內,辦理完成滿足礦山生產所必須的相關權屬證明。

同時,富安礦業的恢復建設時間較長,實現穩定生產需較長的時間。根據中國證監會《關於規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有關要求,公司應在公告預案後6個月內召開審議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第二次董事會並發出召開股東大會的通知。而鑑於前述原因,公司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召開審議重組事項的第二次董事會。公司決定暫時終止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重大資產重組事宜。公司承諾將按照董事會制定的經營發展戰略和計劃,在礦產資源領域尋找合適的投資機會,努力創造條件,積極推進重組,實現主業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科學城此次不主動召開董事會,實屬消極之舉,從而使得上述重組方案自然流產。這樣的好處是,無需承諾未來3個月內不再籌劃重組事項,使得公司可盡快再啟資產重組。

科學城董事會秘書劉黎明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則稱,由於富安礦業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關事宜,而規範化操作尚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公司暫時終止該項目。

然而,相較於前次重組,科學城昨日披露的方案,僅僅只是一個框架協議,「八字還沒一撇」。而且所擬投資項目目前看來還只存在於規劃之中,距離真正產生效益還有一段時間。是否真正值得投資者耐心守候,尚不好下定論。

公司昨晚還稱,目前公司以及有關各方正在積極地推動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各項工作,法律顧問正在進行盡職調查工作,審計、評估機構正在就此次重組涉及的資產等進行審計和評估,公司股票將繼續停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12

華爾街如何利用腦科學控制投資者?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5/2738281.html
電影《華爾街》中有一句經典台詞「貪婪是個好東西」,但多數美國人顯然並不那麼看。

在美國,這樣的的論調頗有市場——華爾街上的哪些大亨們只是一群小偷和騙子,而整個華爾街只是一個巨大的賭場。

這一次,MarketWatch的專欄作家Paul B. Farrell將他的怒火燒向了華爾街。他認為最近10年,華爾街和被僱傭的神經科學家們通過共謀,成功地利用了普通投資者的非理性來控制他們的行為並從中牟利。

 

以下是他的專欄《華爾街,一群缺乏道德良知的賭徒》原文:

 

華爾街沒有道德良知。沒有公眾價值。什麼都沒有。永遠不會改變。為什麼?因為華爾街人士只有一個目標:為自己賺錢。

怎麼賺呢?華爾街的財富是從美國9500萬大眾投資者那裡偷來的。沒錯,他們偷你的錢、揩你的油、連誆帶騙、敲骨吸髓,利用了十年前看似能給投資者一個公平競爭舞台的神經系統科學。而如今,情況變得更糟糕了。

話說得有點過?一點也不。先鋒集團(Vanguard)創始人傑克•博格爾(Jack Bogle)幾十年來一直把華爾街比作拉斯維加斯。他認為華爾街就是一個大賭場,在那裡,一週七天每天24小時,有一百萬名「賭檯管理者」全天候操縱著賭檯,從人們的回報中拿走三分之一的抽頭。

你不可能贏。那些人通過與操勞終日的美國普通大眾對賭而將數百萬美元收入囊中,為自己賺得財富。沒錯,這場遊戲的結局從一開始就已經注定。這些人毫無道義可言。華爾街永遠佔上風。永遠如此。

我們應該對華爾街寬容一些?絕不。他們是騙子,竊取你畢生的積蓄,壓榨你、剝削你、欺騙你。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在他的神經經濟學與腦科學經典著作《思考,快與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也做過類似的比喻:「歷時50年的研究調查」證實,基金經理們的選股技巧「更像是擲骰子而非打撲克牌」。大多數人的業績表現都弱於大盤。少有的一些勝出也往往只是曇花一現。

更糟糕的是,華爾街上那些從事腦力科學研究的人們──所有那些神經經濟學家、定量分析和行為金融學專家──都認為自己做出的是「合理且有充分依據的猜測」。然而,卡內曼說,他們「並不比盲目的瞎猜更準確。幾乎所有那些選股投資的人都是如此,不管他們自己是否清楚這一點……而大多數人對此並不清楚」。

明白了嗎?華爾街人士甚至並不知道他們沒能戰勝市場。他們在否認現實、欺騙自己,也在欺騙你。

腦科學助長了華爾街的虛妄痴迷,謀殺了那裡的道德良知。

上百萬的華爾街人士痴迷於為自己賺錢,以至被矇蔽了雙眼,丟掉了他們的基本道德判斷。他們在對現實的否認之中陷得如此之深,能虛妄至此──即便在自己未能戰勝市場的時候也自以為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他們大腦陰暗的深處一定埋下了謊言的種子。

正因為如此,他們必須去操縱數據,向外界隱瞞事實,沒完沒了地發佈公關稿,來向9500萬名將自己辛辛苦苦掙得的養老錢交給那些操縱賭檯的人任由他們去冒險(並賺走其中的三分之一)的美國投資者說謊。

夥計們,行為科學並不複雜。DNA控制下的華爾街大腦很簡單,所關注的就是:市場漲,市場跌。他們的DNA喜歡這樣的變化。他們也知道如何利用市場的漲跌為自己賺錢。是的,賭場是靠三分之一的抽頭來賺錢的……無論市場在漲還是在跌。華爾街永遠是贏家。他們從美國普通大眾的荷包裡揩出三分之一,就這樣將數百萬美元斂入自己的囊中。問問博格爾你就知道了。

不過你早就知道這些了是不是?錯。你已經忘記了。你的腦子裡裝了太多的東西。華爾街知道你的弱點,他們會趁虛而入。沒錯,如今所有這些「聰明的技術」都不過是給投資者一個假象,讓你們以為自己比以前聰明了。

你錯了。華爾街向我們說謊,把我們變成史上最笨的投資者。你甚至都忘記了自己正在被欺騙。博格爾和卡內曼說得沒錯:華爾街正在偷走你三分之一的財產。

華爾街這一長達十年的腦科學「革命」實際上在為投資者最糟糕的噩夢推波助瀾,這裡充斥著未兌現的承諾、謊言和背叛。這一「關於非理性的新科學」是一場連環騙局、一種掩飾、一場假象。


自2002年以來,華爾街這些新的神經科學工具通過以下六種方式辜負了這個國家,帶來了道德方面可怕的後果:

1. 華爾街利用腦科學進一步控制投資者

早在卡內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2002年,我們寄希望於出現一個更為公正的市場環境。而今情況卻變得更糟。卡內曼揭穿了華爾街講述了幾個世紀的「理性投資者」的謊言。這樣的謊言給我們以希望,希望投資者可以改變,希望腦科學可以讓投資者獲得新的工具、新的技術、學會新的行為方式,而華爾街甚至會提供幫助。

現實恰恰相反。賭場的擁有者和那些利益均霑者是神經科學最新進展的「最初適應者」,諸如高頻交易算法和用以營銷推廣的投資者分析之類的工具便是一例。而且,從事神經科學研究的專家們被華爾街銀行、美國大企業、政客等等高薪聘來為自己工作,幫助他們操縱投資者、消費者、儲戶、選民和納稅人。

2. 腦科學研究者讓投資者對華爾街保持一種可預測的非理性態度

卡內曼證明投資者總是非理性的。不過要注意,他還證明,投資者的大腦也總是非理性的。總是如此。因此華爾街能夠用他們高科技的神經經濟學數據、策略和算法來控制我們非理性的大腦。

正如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在他的著作《行為金融學發展II》(Advances in Behavioral Finance II)中所寫的那樣:華爾街「需要那些非理性、信息不足到可憐的程度、且有各種奇怪偏好的投資者」。

為什麼?華爾街是一部賺錢機器,開足馬力為華爾街人士賺取著上千億美元的手續費、佣金、獎金和期權。他們在賭局中總是先你一步,監視你的所作所為,用各種算法跟蹤你、操縱你,確保你的頭腦永遠處於非理性狀態,讓你永遠無法戰勝市場。

3. 腦科學研究者永遠無法使卡內曼在2002年所提出的願景成為現實

當卡內曼這位心理學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時,這其中暗含著一種希望,即投資者、納稅人和選民只需遵循這門新興的腦科學所給出的建議,他們便可變得富有起來,因為行為經濟學家讓人們相信,這門新學科將讓你「不那麼非理性」,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者。

明白了嗎?沒錯,腦科學本應該能夠讓所有投資者得到適當的工具,幫助他們變得「不那麼非理性」,變成更成功的投資者……但這樣一來,會損害華爾街的利益。

抱歉,這樣的事可絕對不能發生。永遠不行。神經經濟學是建立在一個錯誤的前提之上:那些「非理性的投資者」能夠進行自我教育,讓自己變得「不那麼非理性」。絕不可能,人類的大腦現在是──而且永遠將是──非理性的,與生俱來就是如此,不可能有所改變。沒有人做得到。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對自己非理性的頭腦瞭解得越多,我們(在華爾街那些神經學專家的幫助下)越容易欺騙自己,讓自己相信我們能夠自我控制,做出理智的行為。我們是做不到的。

別忘了,我們88%的行為是由潛意識控制的,潛意識這東西我們掌控不了,但定量研究專家們可以用他們的算法對之加以控制。因此他們可以操縱你,讓你做出非理性的決定。很驚人是不是:你的大腦的確是你最大的敵人。


4. 腦科學研究者誤導投資者,只會讓超級富豪們變得更為富有

幾年前,美聯儲(Fed)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一次國會聽證會上承認,他的資本主義觀唸給美國造成了挫敗:「我做出了一個錯誤的假設,我以為那些為自身利益負責的機構,特別是銀行等機構,其本身的性質決定了他們擁有最強的能力,能夠保護自己的股東和他們的資產。」不過這裡面存在一個巨大的「模型上的缺陷……這一模型界定了這個世界是如何運作的」。然而時至今日,一切都依然照舊。

格林斯潘面對國會議員時承認說:「包括我本人在內,我們中間那些曾指望放貸機構能夠出於自我利益的考慮而保護股東權益的人,都處於一種驚疑的狀態。」缺乏約束的市場「橫行了數十年,」然後「整個理論體系卻坍塌了」。

資本主義失敗了,因為這其中缺乏道德準繩,美國貨幣政策長久以來的掌門人承認他犯下了錯誤。不幸的是,今天的局面更加糟糕了。

5. 腦科學研究者是帶有政治偏見的黨派僱傭兵

按照《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說法:所有經濟學家,包括神經經濟學家,都是政治動物,他們明碼標價販售自己的觀點:「均衡學派主要傾向於共和黨,而主張干預的一派似乎總與民主黨派站在一條戰線上,這些都不是什麼新聞。」

簡而言之,所有的經濟學家都是僱傭兵,只要有人出錢,他們可以「證實」任何理論。這樣的現實促使《黑天鵝》(Black Swan)一書的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做出這樣的預期,2008年的崩盤還會再度重演,除非我們「構建起一個無需依賴那些笨蛋經濟學家們所做出預期的社會」。我們是做不到的。

6. 腦科學著作所提供的自助式流行心理學解決辦法根本毫無用處

不過,投資者還是不斷地問:他們所出版的一些書不是可以幫助投資者變得「不那麼非理性」嗎?沒錯,神經科學的承諾全都在他們的那些書裡。而且這些書都是行業之翹楚所寫。但是別被這些書名誤導了:《盲點:為什麼聰明人也犯傻》(Blind Spots: Why Smart People Do Dumb Things)、《聰明人為什麼幹傻事》(Blunder: Why Smart People Make Bad Decisions)、《搖擺:難以抗拒的非理性誘惑》(Sway: The Irresistible Pull of Irrational Behavior)、《醉漢晃悠悠:隨機性如何決定我們的生活》(Drunkard's Walk: How Randomness Rules Our Lives)、《生命的邏輯:非理性世界的理性經濟學》(The Logic of Life: Rational Economics in an Irrational World)、《助推:事關健康、財富與快樂的最佳選擇》(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還有《可預見的非理性:影響決策的隱藏力量》(Predictably Irrational: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

不幸的是,從來沒有哪本書可以教會投資者如何讓他們的頭腦變得「不那麼非理性」。這是不可能的,因為華爾街的腦科學研究者永遠都比這種幻象提早行動一步……總能發明出新技術、新算法和市場營銷工具,將美國9500萬「可預見的非理性」投資者圈在圈套裡。

因此你不可能有所改變。只有華爾街能夠變……但是他們不願意這麼做。他們沒有道德良知。你永遠不要指望華爾街會放棄他們從別人身上賺錢為自己謀利的癮頭……至少在下一次市場大崩盤──一次比1929年、2000年和2008年的市場大跌加在一起還要嚴重的超級大崩盤──到來之前都不可能。

所以忘掉讓自己的頭腦變得「不那麼非理性」這件事吧。正如泰勒所說,華爾街「需要那些非理性、信息不足到可憐的程度……的投資者」,而這個人就是你。

(綜合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169

如何才能實現科學管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055.html

導讀:科學管理堅信:僱主與僱員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除非實現了僱員的財富最大化,否則不可能永久地實現僱主的財富最大化,反之亦然;同時滿足工人的高薪酬這一最大需求和僱主的低產品工時成本這一目標是可能的。總之,財富最大化只能是生產率最大化的結果。

工人和管理者雙方最重要的目標是培訓和發掘企業中每個人的技能,以便每個人都能盡其天賦之所能,以最快的速度、用最高的勞動生產率從事適合他的等級最高的工作。

在各行各業,即使在那些微不足道的細節上,用科學的方法代替單憑經驗行事的方法,也將帶來巨大的收益……而這種最好的方法和工具只有通過對所有正在採用的方法和工具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和分析,同時結合準確、精密的動作和時間研究才能發現和形成。

管理人員和工人親密無間的、個人之間的協作,是現代科學或任務管理的精髓。

管理的主要目標應該是使僱主的財富最大化,同時也使每一位僱員的財富最大化。

廣義上講,這裡用到的「財富最大化」不僅意味著公司或其所有者能獲得更多的利潤,還意味著各行各業都達到了最好的經營狀況。而且,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永久的社會財富最大化。

同樣的道理,僱員的財富最大化不僅意味著他可比其他同級別的僱員得到更多的薪酬,更為重要的,還意味著每位僱員的勞動生產率達到了最高。因此,一般來說,如果給予他機會,他就能夠從事與其天賦和聰明才智相適應的最高級別的工作。

毋庸贅言,僱主的財富最大化及僱員的財富最大化應該是管理的兩個首要目標。但毫無疑問的是,在整個工業界,總體上僱主的組織與僱員的組織之間,殘酷鬥爭多於真誠合作,以致僱主和僱員兩者的相互關係不可能協調到利益完全一致的地步。這一觀點可能為僱主和僱員雙方的大多數所認同。

持上述觀點的大多數人認為,僱主與僱員的根本利益必然是對立的。恰恰相反,作為科學管理的堅實基礎之所在,科學管理則堅信:僱主與僱員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除非實現了僱員的財富最大化,否則不可能永久地實現僱主的財富最大化,反之亦然;同時滿足工人的高薪酬這一最大需求和僱主的低產品工時成本這一目標,是可能的。

科學管理原理寄希望於引導:至少是使那些不同意上述科學管理目標的人改變其觀點;僱主認識到對其僱員採取更為寬容的政策將更有利,而不是試圖通過支付儘可能低的工資獲得最大產出;僱員改變在勞動成果歸屬方面的看法,而不再對僱主獲得合理甚至超額利潤耿耿於懷,認為其全部勞動果實都應歸自己所有,也不再認為他們為之工作並在相應事業上投資的人就不該享有或只應享有很少權利。

沒人會否認,在單個人工作的情況下,只有其勞動生產率達到最高,也即只有在其實現了日產出最大時,才可實現其財富最大化。

對於兩個人一起工作的情況,上述事實也十分清楚。為說明這一道理,假設你和你的幫手工作技能熟練到每天可製作兩雙鞋,而你的競爭者和他的幫手每天卻只能生產一雙鞋。顯然,與每天只能製作一雙鞋的競爭對手相比,在賣掉兩雙鞋以後,你可以支付給你的幫手更多的工資,而且你可以比你的競爭對手贏得更多的利潤。

在更複雜的製造企業中,事實也非常清楚,只有以最低的全部支出(包括人力、自然資源和以機器、建築物形式存在的資本費用)完成企業的工作,才能為工人和僱主帶來永久的最大化財富。或者,用另一種方式來說明這個道理:只有在企業的工人和機器的生產率達到了最大,也即,只有當工人和機器的產出達到了最大,才可實現財富的最大化。道理很簡單,除非你的工人和機器比其他企業的工人和機器製造出更多的產品,否則,與你的競爭對手相比,你便不能向你的工人支付更多的工資。道理是,你可以比較兩家彼此直接競爭的公司哪家公司可以支付更多的工資,用同樣的方法,你可以比較同一國家的不同地區,甚至相互競爭的兩個國家哪個可支付更多的薪酬。總之,財富最大化只能是生產率最大化的結果。本文後面將給出若干公司的實例。這些公司掙得了巨額紅利,同時,比起鄰近的其他公司及其競爭對手來,支付給工人的工資高出30%~100%。給出的例子包括從最初級到最複雜的、類型不同的工作。

如果以上推理正確,那麼工人和管理者雙方最重要的目標是培訓和發掘企業中每個人的技能,以便每個人都能盡其天賦之所能,以最快的速度、用最高的勞動生產率從事適合他的等級最高的工作。

這些原理看來顯而易見,以致不少人可能認為再拿來論述幾乎是幼稚的。可是,讓我們看看那些確確實實存在於美國和英國的事實吧。英國人和美國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運動員。無論什麼時候,美國工人參加棒球比賽或者英國工人參加板球比賽,可以有把握地說,他總會竭盡全力以使自己所在的球隊贏得勝利,他將全力以赴爭取得到最高的得分。在比賽中,群情激奮,任何沒有使出渾身解數的隊員都將被打上「懦夫」的烙印,而受到大家的鄙

視。

可是,當這同一位工人第二天回到工作崗位時,他便不再盡其所能以完成更多的任務,更多的情況卻是,他在思考著如何才能少幹活。結果是完成的工作遠比其所能完成的要少。通常情況下,他只完成不到正常水平1/3或一半的工作量。事實是,如果他竭盡全力以便每天完成儘可能多的工作任務,那麼他會遭受同事的辱罵,其所遭到的傷害甚至比在賽場得到了「懦夫」的稱號還要嚴重。少幹活就是偷懶,以避免每天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務,在美國稱為「磨洋工」,在英國稱為「怠工」。這種磨洋工現象在工業企業界幾乎是普遍的,在建築業也有一定程度的流行。我聲明在作以上闡述時並不懼怕反駁,因為這些現象確實構成了當今最大的時弊,英國和美國的勞動人民正為此而深感苦惱。

本文後面將指出,通過一定的措施,平均起來每位工人和每台機器的產出將成倍增長。這些措施包括:制止各種形式的「磨洋工」;調整僱主和僱員之間的關係,使得每位工人都願意發揮其最大優勢,以其最快的速度進行工作;工人與管理者無間地合作,並得到管理人員的幫助(工人理應得到的)等。在美國和英國正在討論的那些方案中,還有什麼其他革新措施比科學管理更能促進繁榮、消除貧困和減輕痛苦呢?近來[1],美國和英國正為以下諸多問題所困擾:一方面是關稅以及對大公司的管控;另一方面是對遺產繼承權的管轄,以及各種各樣的、或多或少帶有公共提案性質的問題,如稅收。這些問題帶給兩國人民的焦慮是深遠的,但是,在對待更為重大的「磨洋工」問題上,儘管其直接並顯著地影響著工資、財富和幾乎每一位工人的生活,並且以同樣的程度影響著國內每一家工業企業的財富,卻沒有誰提起這檔事以引起大家的關注。

排除造成「磨洋工」的原因,進而消除「磨洋工」,可使生產成本大為降低,從而大大擴展我們的國內外市場,也使我們在與貿易對手的競爭中爭取了更有利的條件。科學管理可排除經濟蕭條、失業、貧困等根本原因,因而其影響將會比那些正在被採用的,試圖緩和上述問題和災難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措施更為持久,也更為深遠。這也使得更高的工資、更短的工作時間、更優越的工作和家庭條件成為可能。

可是,面對這樣顯而易見的事實(即只有每位工人盡其最大努力實現了每天產量最大化時,才能帶來財富的最大化),我們中的大多數人為什麼仍然有意地反其道而行之?甚至當人們抱著最良好的願望努力工作時,多數情況下他們的勞動生產率仍然低下?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條:

第一,甚至從史前時期以來就在工人中廣為流傳一種謬論:在商業中,如果每個人或每台機器的產出增加了,那麼最終將導致大量工人的失業。

第二,通常實行的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每個工人為了保護其最大利益而必然要「磨洋工」。

第三,單憑經驗行事的生產率低下的方法,這種方法在各行各業仍十分普遍,導致我們的工人浪費了大量的勞動。

本文試圖闡明工人放棄單憑經驗行事的方法,取而代之以科學的工作方法將獲得豐碩的成果。

第一,絕大多數工人仍然認為,如果他們全力以赴地工作,那麼對整個行業來說就是做了極不公平的事情。因為,這樣會導致大量的工人失業。可是,各行業的發展歷史表明:每一次革新,無論是發明了一種新的機器,還是引入了更好的工作方法,所帶來的是所在行業工人生產能力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不是更多的工人失業,而是帶來了更多的工作機會,從而需要更多的工人投入到工作中去。

某種日用商品的降價可立刻引起對這種商品需求的激增,下面以鞋為例說明。由於機器的引入,使得每一部分原來必須手工進行的工作都可以用機器來加工,結果是工時費用只有原來的一小部分,出售時價格也就非常低。因而,如今在工人階級家庭,幾乎每個男人、婦女和孩子每年都可以買一兩雙鞋,常年都有鞋可穿了。而以前每位工人可能每五年才買一雙鞋,大部分時間得赤著腳,穿鞋可是一種華貴和奢求!儘管由於使用機器後每位製鞋工人的產量大大增加了,但是,對鞋的需求也增加了,結果是與以前相比,有更多的工人工作在製鞋工業。

幾乎各行各業的工人都有過類似足資教訓的實例,但是,由於不瞭解其所在行業的歷史,正如其父輩那樣,他們仍然堅信:每位工人竭盡全力工作是對其根本利益的損害。

在這種錯誤思想的支配下,美英兩國的大部分工人每天故意「磨洋工」,以便少出活。幾乎每個工會都已經或正在制定一些條例,目的是使其成員少幹活。而那些對工人有強大影響力的工人領袖們以及正在幫助工人的有慈善心腸的人們,則每天都在傳播著這一謬論,同時「忠告」工人們:你們幹得太多了。

關於「血汗工廠」的工作和條件,過去就有諸多議論,現在仍然有。我十分同情那些超負荷工作的人們,但是,我尤其同情那些不能得到正常收入的人們。每一位超負荷工作的工人背後,都有許多人故意在每天的工作上少出力——徹頭徹尾地少出力。正是因為他們的「磨洋工」,「成就」了那些條件,使得低工資成為必然。可是,如何根除這一弊病至今竟無人置一言。

作為工程師和管理者,我們比社會中的其他階層更瞭解這些事實。因此,更適合領導這場與上述謬論作鬥爭的運動。而要開展這場運動,首先要教育工人甚至整個國民以明辨是非。可是,我們卻仍然沒有什麼作為,而且被那些煽風點火者(實際上,他們中的多數是被誤導者)和那些根本就不瞭解工人實際工作條件的多愁善感者抓住了「把柄」。

第二,造成「磨洋工」還有第二個原因,即在現行管理制度下所建立起來的僱主和僱員之間的不良關係。關於這一原因,對不熟悉這一問題的人是不可能用一兩句話就說得清楚的。而這反映了僱主們的無知,他們不知道這樣的道理:各項工作應該在恰當的時間內完成是符合「磨洋工」者利益的。

為此,我摘錄於1903年6月在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上宣讀的一篇文章(題為《工廠管理》)的部分內容,旨在詳細闡明「磨洋工」的第二個原因:

「『磨洋工』有兩個原因。第一,人的天性使然,都想輕鬆隨便,這可稱之為『本性磨洋工』;第二,由於人與人的關係而造成的錯綜複雜的想法和重重顧慮而引起的,這可稱之為『故意磨洋工』。」

「毋庸置疑,普通人(無論從事哪種行業)都趨向於慢慢騰騰、不慌不忙地干活,只是在自己經過深思熟慮和仔細觀察之後,或者由於學習榜樣、良心發現,或者外來壓力的結果,才加快自己的工作節奏。」

「不過,也有一些人具有異乎尋常的幹勁兒、活力和雄心壯志,自動選擇最快的工作節奏,為自己設立標準並努力去工作——即使違反自己的最高利益。但是這少數不同尋常的人所起到的作用,反而突顯了一般人懶散的工作傾向。」

「把若干人集合在一起做同樣的工作,在計時工資制下,按照統一標準發給工資的做法,大大滋養了『懶散鬆懈』思想的蔓延。」

「在這種薪酬方式之下,那些本來就好的人必然會逐漸地放慢他們的工作節奏,以向那些最差的、效率最低的人看齊。一個本來富有幹勁兒的人,當他同一個素性懶惰的人在一起幹了幾天活之後,於情於理都會感到實在有點不公平:『這個懶東西,只幹我一半兒的活,卻拿同樣的工資,我為什麼還要拚命干呢?』」

「通過對在這種情況下工作的工人進行認真的工作時間研究,就會顯露出既荒唐又令人惋惜的事實。」

「以例說明:我曾經為一個生氣勃勃的工人計時。他上下班時每小時步行三四英里。一天工作之後往往快步回家,但一到工作場所,就馬上把步伐減慢到每小時大約一英里。例如,當他推一輛載重的獨輪車時,即使上坡也走得很快,以使負荷時間更短。可在回程時卻馬上慢下來,慢到一小時只走一英里路,儘量利用一切機會來拖延時間,只差沒有坐下來。為了使自己決不比旁邊的懶漢多干一點兒,他要盡其最大努力故意慢慢走。」

「這些人是在一個頗有名聲而且得到僱主器重的領班手下幹活的。當有人提醒這個領班注意這種情況時,他說:『我有辦法不讓他們坐下來,可是魔鬼也沒法催促幹活的人快走一步。』」

「出於本性的『磨洋工』是嚴重的,但使工人、僱主雙方遭受到比這大得多的最大害處還是『故意磨洋工』。這種『故意磨洋工』普遍存在於各種不同的管理制度之中,而且是工人在經過仔細考慮之後做出的決定——他們認為這符合他們的最高利益。」

「我近來聽到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年僅12歲卻很有經驗的高爾夫球僮,對一個特別有勁頭和興致勃勃的新球僮講解:為什麼跟隨主人走近高爾夫球時必須在後面慢慢走。他點破說,既然是按鐘點計酬的,那麼跑得越快,所得的錢便越少。最後還告誡說,如果跑得太快,其他球僮就會揍他一頓。」

「這代表一種類型的故意磨洋工,並不算很嚴重,是僱主就其知識範圍所能認識到的,只要有意加以防範,很容易制止。」

「但是大部分的故意磨洋工,則是工人蓄意不讓僱主瞭解究竟多快才能完成一項工作。」

「抱著這種目的的磨洋工非常普遍,以致在大企業裡很難找到勝任的工人,無論採用計時工資制、計件工資制、包工制或者任何通常計酬制。每個工人都投入大量時間去研究怎樣慢慢騰騰,而仍能使僱主相信他是在努力工作。」

「簡單地說,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幾乎所有的僱主都先為各等級的工人確定一個他們認為合適的最高工資額,而不論這些人是計時工還是計件工。」

「工人很快就能算出他本人應該得到的工資。同時他很清楚,一旦僱主相信有人能完成超過他所完成的工作量,遲早將會設法迫使他也完成那麼多,卻很少或完全不增加他的報酬。」

「僱主對某項工作在一天內究竟能完成多少任務的瞭解,有的來自他自己的經驗,但這種經驗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模糊;有的來自對工人的偶然的、沒有系統的觀察;最好的也只是來自有關這一工作完成得最快的工時記錄。在許多情況下,僱主可以肯定,某種工作可以比原來的速度完成得快些。但是,除非他有實際記錄,真憑實據地證明這項工作能在多短時間內完成,否則僱主很少願意採取斷然的措施來促使工人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任務。」

「因此,每個工人為了自己的利益,顯然不會讓某項工作完成得比過去更快一些。年輕和缺乏經驗的工人不懂得這一點,老工人會教給他們。對有些貪婪和自私的人,則加以勸阻或施加社會壓力,使他們不要為求得臨時增加收入而創造新紀錄,以免所有落後的人都要加緊工作而所得待遇卻照舊不變。」

「在通常最好的計時工資制之下,把每個工人所完成的工作和效率準確地記錄下來,使工作有進步的人都能多得工資,而把不能達到一定標準的人予以解僱,並用經過精心挑選的新人來代替。這樣一來,本性的和故意的兩種磨洋工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決。然而,這只能在工人深信即使在相當遙遠的將來也不會採用計件制時才能辦到。如果他們認為某種工作的性質可以實行計件制時,那就幾乎不可能使他們相信將來不會採用這種工資制度了。在多數情況下,來自於僱主會把工人創造出來的新紀錄用作為計件制的標準的顧慮,使工人儘可能大膽地去磨洋工。」

「故意磨洋工是在計件制之下才發展到極點的。當一個工人由於幹得賣力而增加了產量,結果從每件產品所得的工資反而降低了兩三倍,他就會橫下一條心,完全無視僱主方面的利益。只要磨洋工能防止進一步削減實際工資,他便決計使用這一手段。磨洋工是蓄意矇蔽和欺騙僱主的一種企圖,一個正直的工人多少被迫成為了一個偽君子,這對工人的人格發展來說,是不幸的。僱主不久就被看成是對抗者——就差不是敵人。那種本應存在於領導者和工人之間的相互信任,那種感到他們是為共同目的而工作和分享成果的感情和熱忱,都完全化為烏有了。」

「普通計件制下的那種對立情緒,顯然存在於工人之中,工人對僱主提出的任何建議,無論多麼合理,總會產生懷疑。磨洋工已經變成一種痼疾,儘管不增加工作量同樣可以大大增加產量,但是工人往往還是煞費苦心去限制他們所操作機器的產量。」

關於「磨洋工」的第三個原因,本文在後面將用大量篇幅闡述。在各行各業,即使在那些微不足道的細節上,用科學的方法代替單憑經驗行事的方法,也將帶來巨大的收益。在各個行業,通過消除工人作業中不必要的動作,並以快捷的操作代替緩慢而無效的操作,可節約大量作業時間,進而提高產量。而這只有在人們親自看到了經由稱職的人員通過系統的動作和時間研究所帶來的改進時才能認識到。

簡要說明一下,由於本人業已指導各行業的工人通過觀察周圍其他人的操作來掌握自己操作的要領,所以知道,做同樣一種工作,通常情況下可有很多種方法。也許在每一行業,完成同樣一個動作就有四五十種,甚至上百種方法;同樣的道理,完成同一類工作可用的工具就有很多種。那麼,在各行各業通行的眾多方法和工具中,總有一種方法和工具是較快和較好的。而這種最好的方法和工具,只有通過對所有正在採用的方法和工具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和分析,同時結合準確、精密的動作和時間研究才能發現和形成。這包括對整個機械工藝逐步以科學方法代替單憑經驗行事的過程。

本文將指出,在現行的所有管理制度下,基本原則過於教條,每個工人必須對其所做工作承擔最後責任,這樣,工人就會以自認為是最好的方法去行事,管理人員則很少給予幫助和指導。本文還將指出,因為工人單槍匹馬,在這種管理制度下,工人很少按照業已存在的科學或工藝原則和規律去行事。

本文是將此作為一般原理來闡述的(在本文的後面給出進一步例證)。但是,作為每個工人每項動作基礎的、適用於幾乎所有機械工藝的科學,是如此重大、如此深奧,以至於難以對這一科學有深刻的理解。如果沒有和他共事或領導他的人的指導和幫助,或者其本人就缺乏教育或智力低下,那麼,即使他最適合做這項工作,也不能深刻理解這一道理。為了按照科學規律行事,應該在管理人員和工人之間推行比各種現行管理方式更平等的責任制。發展這一科學的管理人員,也應指導和幫助在科學原則下工作的工人,並對所完成的工作承擔比通常條件下更大的責任。

本文將主要闡明,為按照科學規律辦事,管理人員必須接手並完成那些本應由管理者來完成的工作。幾乎所有工人的操作都應有一個或多個管理人員準備的操作要領作引導,以確保他們可以比現行方法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務。每個工人每天都應從其領導那裡得到指導和友善的幫助,而不是像過去那樣,一個極端是受盡其老闆的驅使和壓迫;另一個極端是對工人聽之任之,不提供任何指導。

管理人員和工人親密無間的、個人之間的協作,是現代科學或任務管理的精髓。

這可由一系列的例證來說明。通過這種友好的協作,即通過平等地分擔每天的責任,所有那些妨礙每個工人和每台機器完成最高產量的巨大障礙(如前所述)將被剷除。比起原有管理制度下的工人所得,工資可以增加30%~100%,加上每天同管理者肩並肩地親密交往,可以徹底根除「磨洋工」的所有原因。在這一制度下,不用幾年,工人們就會在足資教訓的實例面前認識到,人均產量的大量增加,只會為工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而不是導致更多的工人失業。這樣就徹底推翻了「工人產量的增加,帶來的是其他人的失業」的謬論。

我的觀點是,有很多事情不但可行,而且必要。通過著作和報告來教育工人和社會的各個階層,使他們認識到每個工人和每台機器的產出最大化是多麼重要,而這只有通過採取現代科學管理才可實現。本文的多數讀者也許會說,所有這些僅僅是理論罷了。恰恰相反,科學管理的理論或思想正在被理解,而管理本身有一個逐步演變的過程,已發展了將近30年的歷史。在此期間,各行各業一家接一家公司(僱主和僱員)已經逐步從傳統的管理改變為科學管理。迄今為止,在美國至少有5萬名僱員在這一制度下工作,他們每天比在其周圍、與其具有同樣能力的工人多掙了30%~100%的工資,而其所在的公司也比以前賺取了更多的財富。在這些公司裡,每個工人和每台機器的平均產出實現了翻番。近些年來,在這種制度下工作的工人不曾有過一次罷工。代表傳統管理特徵的互相懷疑、提防以及或多或少的公開鬥爭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管理人員和工人之間的友好協作。

本人已經撰寫了若干論文,說明了應採取的臨時措施,在科學管理下實行的細節以及從傳統管理轉變成科學管理的實施步驟。但不幸的是,這些論文的多數讀者錯誤地採取了機械論而沒有看到其本質。

科學管理主要包括一些廣泛意義上的原則和一些可用於很多方面的理念,以及一種使任何人都信得過的觀點,也即被認為是應用這些一般原則的最佳途徑。當然,絕不可把它和這些原則本身混同起來。

在此聲明,絕不存在包治工人和僱主百病的靈丹妙藥。只要有人天生懶惰或低能,只要有人天生貪婪和殘忍,只要邪惡和犯罪困擾著我們,那麼我們就擺脫不了貧窮、苦難和憂愁。沒有哪一個由個人或一夥人所控制的管理制度和權宜之計,能保證工人和僱主持久富裕。

富裕依賴於眾多因素,它完全超出了任何一個集團、任何一個州,甚至一個國家的控制。因此,在一定時期內,工人和僱主雙方的利益或多或少會受到損害。

但可以認為,在科學管理下,將會更富裕、更快樂,不協調和糾紛將更少;而不景氣的時期會更少些、更短些,所遭痛苦也更小些。這一點在那些首先用科學管理原理代替單憑經驗行事的城鎮、地區或州表現得尤為突出。

我深信,這些原理必將為整個文明世界所普遍採用,採用得越早,造福於全體人民就越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18

第五篇:講解《我的投資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區別 CHQ森

http://xueqiu.com/1693466204/24562635
A
套利的哲學基礎——談格雷厄姆與索羅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區別為套利提供了可能)

由於對知識的渴求,我很早之前就思考一個問題——真理到底不存在。在讀完休謨的不可知論時,我更加迷茫,但後來我從實用主義出發,想到在工程上搞測量,無論我怎麼測量多不可能得到物體長度的真值,但是這點誤差並不影響我的工作;如果世界上不存在真理,醫生給你亂開藥是很難想像的。因此,至少就運用的角度而言,對知識的有效性是沒有爭議的。雖然對科學追求的意義,也是先驗性的假定,但是我認為完全是有必要的。

曾經我一度迷戀於真理的追求,但是最後才發現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是不同的,特別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方法論差異。在從價值論的視野看,它們兩者主要存在一下區別:

首先,社會科學工作者具有雙重身份,既是研究者,又是參與者,既是主體,又是客體,自然科學一般不介入他們正在研究的現象。社會科學家自身在研究現象之中,因此,研究者必然會把自己的知識結構、情感、意志、價值觀念等帶進認識過程,並最終影響到認識過程的結果——觀念性產品。這種觀念性產品就很難脫離主觀性。

其次,從研究對象上來說,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有根本區別。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是自然界,與人類存在著語言隔離。研究中只能獲得對象信息的單向性作用。而社會科學則不同,研究者在獲取被研究者的信息的同時,被研究者也在獲取研究者的信息。因此,這就難免影響了研究客體,不能代表正常狀態下對象的行為規律,會影響社會科學研究中資料的客觀性與理論預測的準確性。

第三,按照馬克思•韋伯的觀點,社會事實與自然事實完全不同,社會事實的特點是與價值相關,而自然事實卻完全相反。因此,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有著原則上的界限。韋伯由此推論出,自然科學中對規律概念的用法在社會科學中尤其是在歷史研究中很少有所得。在自然科學中,規律越是普遍適用,對精確的自然科學越是重要,也就越有價值。但在社會科學中卻恰恰相反,最普遍的規律正是非常空洞的,往往也是最沒有價值的。

在我讀索羅斯的《金融煉金術》之後,我更是堅定這些看法。當我完全明白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區別,我知道索羅斯和格雷厄姆的投資,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我也更佩服索羅斯,相信他是一個天才。怎麼他們兩者放在一起討論呢?

索羅斯在《金融煉金術》當中寫道,「金融市場的天性就是不穩定。我把概況市場的反身性理論描述成始終有效的理論,這在某一種層面是正確的,因為反身性之中最重要的雙向反饋機制可以隨時運作;但這在另一種層面卻是錯誤的,因為他並非隨時運作,事實上,在多大數情況下,他十分微弱,所以我們可以安然地忽略它。就前者來說,某種修正的機制可以防止認知與現實之間出現過度的背離;後者而言,反身性的雙重反饋機制處在運作當中,除非即存在的條件或制度出現顯著的變化,否則認知與現實便不會趨於一致。在第一種情形下,古典經濟理論是適用的,而認知與現實之間的分歧可以視為噪音而加以忽略;在第二種情形下,均衡理論便毫無關聯了,我面對的是單向的歷史過程,其中認知與實現的變化都是無法反轉的,我們必須區分這兩種狀態,因為一種是正常的,另一種則是反常的。」

索羅斯把市場的狀態劃分為兩種情況,其套利的行為主要利用第二種反常的情況。他說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蒼蠅不叮沒有問題的雞蛋」,可以知道想啟動反身性理論的運作機制,需要發現有問題的雞蛋。這個是基礎。因此當年英鎊、越南等這些有問題的雞蛋,都被索羅斯盯上。也就是說,當你這個金融體系是存在巨大漏洞和缺陷的,以索羅斯的影響力和其在社會金融界的話語權,把這個金融漏洞公佈於眾,把他的量子基金以及他能影響的資金從那個的地方撤離,就會人們就會從原來泡沫的繁榮當中甦醒過來,給造成人們的巨大的恐慌。原本存在的某些問題,政府和金融機構本身可以修正和解決,但是由於人們的恐慌和非理性的情緒化反應,已經讓索羅斯的預言成為現實。所以,正如大家所說的那樣,索羅斯是走在市場曲線前的人。這只是索羅斯分析的第一層境界,第二層境界是無中生有。

索羅斯說到,「自然科學家的優勢在於,同他們打交道的是獨立於人的意識的自然現象。自然自然現象屬於一個世界,科學家的陳述屬於另一個世界,因此,自然現象可以充當獨立的客觀標準。與此適成對照的是,社會科學的參與者的思維對象卻不是獨立地給定的,它依其本人的決策而定。作為確定參與者觀點的真實性或有效性的標準,它還不夠資格,但它又卻確實提供了某些標準,一些期望為後來的事件所確認,另一些則沒有。可是確認的過程留有寫遺憾,人們永遠也無法肯定,究竟是預期與後來的事情相一致,還是後來的事情順應了預期?在此自然科學所強調的思想與事件之間的分離蕩然無存了。

索羅斯強調,「在自然現象領域中,科學方法只有當其理論證據確鑿時才是有效的;而市場的參與者講他們的決策建立在對所參與情景的不完備理解之上,即使理論沒有確鑿的證據也可以是有效的。科學家只能通過其行為——而不是思想來影響研究對象,並且科學家的行為同所有其他自然現象一樣受到相同的規律的支配,最重要的是,無論科學家多麼能幹,一般金屬也絕無變成金子的可能。而社會現象不一樣,它削弱了遵守約定的意義,更糟的是,它為踐踏約定、譁眾取寵的做法開闢了道路。它成了社會煉金術士們手中的法寶,在用詛咒語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對象的戲劇性的時刻屢屢靈驗。」從而實現了無中生有。

索羅斯說,「比起其他投資商,我具有某種優勢,因為我至少對於金融市場的運作方式擁有自己的見解,然而,如果我聲稱總是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論框架構造有價值的假說,那就是在說謊。有時並不存在反身性過程,有時我有未能覺察,此外,最令人痛心的是,有時我搞錯了,往往在缺乏合用假說時卻不得不介入投資,其效果自然無異於隨機漫步了。幸運的是我在金融市場中與反身性過程很合拍,我的主要成功就來自於利用反身性過程所呈現的機會。」

索羅斯主要是關注宏觀經濟,而格雷厄姆主要是關注企業、個體,微觀層面的分析。格雷厄姆怎麼描述市場先生,「很久以前,我的朋友和老師本•格雷厄姆曾描述過對待市場波動的正確心態,我認為這種心態對於投資是否成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你必須想像市場報價來自於一位特別樂於助人的被稱為『市場先生』的朋友,他是你私人企業的合夥人。市場先生每天都會出現,報出一個他既可以買入你的股份也可以賣給你的股份的價格。儘管你們倆的合夥企業具有非常穩定的經濟特性,但市場先生的報價卻有各種可能。因為不幸的是,這個可憐的傢伙有感情脆弱的老毛病。有些時候,他心情愉快,而且只看得見對公司發展有利的因素。在這種心境下,他可能會報出非常高的買賣價格,因為他害怕你會盯上他的股份,搶劫他即將獲得的利潤。在另一些時候,他意氣消沉,而且只看得見公司和整個世界前途渺茫。在這種時候,他會報出非常低的價格,因為他害怕你會將你的股份脫手給他。此外,市場先生還有一個討人喜歡的特點,就是他從不介意無人理睬他的報價。如果今天他的報價不能引起你的興趣,明天他再來一個新的報價。但是否交易嚴格按照你的選擇。在這些情況下,他越狂躁或者越抑鬱,你就越有利……遵循格雷厄姆的教誨,查理和我讓我們的可流通股票通過它們公司的經營成果——而不是它們每天的,甚至是每年的市場價格——來告訴我們投資是否成功。市場可能會在一段時期內忽視公司的成功,但最終一定會用股價加以肯定。正如格雷厄姆所說:短期內市場是一台投票機;但在長期內它是一台稱重機。」

巴菲特在《從100元到160億元》中寫道,「正如大家所觀察到的,市場常常是有效率的,他們就因此不正確地得出市場永遠是有效的結論,這些觀點的區別在於一個是白天,一個是黑夜。」可見,市場不是總是有效的。而格雷厄姆強調的情況,是屬於索羅斯說的第一種情況。格雷厄姆從事證券投資時,非常強調以低於企業的內在價值的市場價格買進一間企業的股票,而這種行為本質上是一種套利的行為,充分利用信息的不對稱,人們認知的偏差和人性的弱點等因素來實現。

可以看到,格雷厄姆在利用索羅斯說的第一種情況,「某種修正的機制可以防止認知與現實之間出現過度的背離」來獲利,在確保這樣做能成功的前提是什麼呢?

格雷厄姆在《證券分析》中寫有一段話,「價格向價值回歸緩慢的危險——從理論上看,第二個前提也是同樣正確的。但在實際中卻往往得不到驗證。由於忽視或誤解而導致的低估某一證券價值的情況經常會持續一段極長的時間,而過度狂熱或人為刺激產生的高估某一證券價值的情況也會經久不退。正是這種拖延給分析家帶來了危險,因為在價格向他所發現的價值回歸之前,新的決定因素有可能出現而取代舊因素。換句話說,當價格最終體現出價值時,這個價值已經發生變化了。當時用以做出判斷的事實和理由都已不再適用。

分析家必須盡最大可能規避這種風險。方法之一是在不大可能發生突然變化的環境中開展工作;方法之二是挑選那些比較吸引公眾興趣的證券,這樣,一旦分析家有所發現,公眾會有及時的反應給予響應;方法之三是根據總體的市場狀況而調整自己的工作,在商業和市場都很平穩時注重尋找價值被低估的證券,而當市場壓力和不確定性增大時則應該謹慎行事。

內在價值與市場價格的關係——附表能夠進一步澄清關於內在價值與市場價格的關係的一般問題,該表追蹤了影響市場價格的各種因素。從表中可以看出,被我們稱作分析因素的因素對市場價格的影響是部分的和間接的——它是部分的,因為純投機因素也經常從相反的方向影響市場價格;它是間接的,因為它要通過人們的感覺和決定才能產生作用。也就是說,市場不是一台根據證券的內在品質而精確地、客觀地記錄其價值的計量器,而是彙集了無數人部分出於理性,部分出於感性的選擇的投票機器。」

巴菲特對這種投資策略反思說:「除非你是一名公司資產清理人。在一家度日艱難的公司裡,一個問題還沒解決,另一個問題又冒出來了——正如同廚房裡不會只有一隻蟑螂。其次,任何你得到的初始優勢很快會被公司『掙來』的低回報侵蝕。以一般的價格買入一家不同尋常的企業,比以不同尋常的價格買入一家一般的公司要好得多。我們會堅持尋找一流管理人員的一流公司。」

從巴菲特對價值投資理論的完善當中來看,價值投資者希望能找到具有內在穩定性、穩健性和簡單而永恆的企業,甚至巴菲特聲稱「我們不想投資那些我們認為有可能會被淘汰的公司」。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年會上表示:「未來10年中,我不會對蘋果和谷歌的市值上漲感到驚訝,但我不會買入這些公司股票。不過我也可以肯定不會做空這些公司。像英特爾這樣的企業會受到物理規律的制約,這種制約總有一天會導致一張芯片上無法容納更多的晶體管。我覺得,每年30%或者其他比例的增長率將會持續很多年,但不可能會持續到無限的未來。因此,英特爾必須利用它目前在半導體行業中的領導地位開發一些新的業務,就像當年IBM利用製表機開發出了計算機業務一樣。而預測某些公司是否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對我們來說簡直太難了。」

「像高科技企業這樣的公司,我們一點都不知道其未來的息票是多少。但是當我們找到一家我們認為自己相當懂的企業時,我們就會努力考察它的未來,並計算它未來的息票是多少。事實上,我們可以說是試圖現在就把這些未來的息票打印出來,這就是我們判斷一家企業10年或20年後的價值改採取的方法。當我們於1972年買下喜詩糖果的時候,我們當時不得不在以下方面得出結論:我們能否弄明白經營的競爭環境、喜詩糖果的優勢以及劣勢、今後10年、20年或30年這家企業的情況會如何。

如果你試著評估內在價值,就會發現全都與現金流有關。當前在任何一個投資對象中投入現金的唯一原因是你期待將來可以取出現金,不是通過將投資賣給他人(因為這是一種十足的狗咬狗(who beats who)遊戲),而是通過你投資的資產的產出。購買一座農場是這樣,買一套公寓也是這樣,購買一家企業同樣如此。」因此你會發現企業的內在價值能不能很好地估價與企業的內在穩健性息息相關。

而巴菲特的好搭檔——芒格在努力完善這個問題的另一個方面——錯誤認知心理學。因為我們處在這個混沌的社會當中,憑什麼你的判斷就比別人準確,你的認知與現實之間就不會出現的背離呢?而索羅斯恰恰相反,他是要發現有問題的雞蛋。如果說,巴菲特是試圖在不確定的市場當中確立一種穩定性,那麼索羅斯就是試圖利用市場的不穩定性。索羅斯堅決主張市場的估價總是失真的,不僅如此——這是對均衡理論的決定性背離——這種失真具有左右潛在價值的力量。索羅斯一直在利用這種力量,而巴菲特力求把這種力量的影響降到最低。天才總是能顛覆常規。

可能我說索羅斯太抽象,還是說說渾水——唱空機構。搞得許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市場價格大跌,甚至退市,每天都像坐過山車的樣子。它們利用的原理是什麼呢?和索羅斯一樣,先做盡職調查,發現臭雞蛋,你有沒財務造假,你管理層有沒問題等等,然後做空你,把你的信息公佈於眾。當然,也有一些是製造你造假的假象,利用公眾的信息不通暢和恐懼心理、美國打官司你要耗費極大的人力物力等因素,做空你。你覺得自己死得很冤枉嗎?在逐利的世界裡,沒有道德的底線,只有收穫財富的喜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599

藏在可愛糖衣之中的科學魂 揭開LINE成功「收買人心」的3大密碼

2013-09-02  TWM  
 

 

說起LINE的成功關鍵,很多人直覺都會想到四個原創貼圖人物:熊大、兔兔、饅頭人以及詹姆士,不僅推出多款貼圖及周邊商品,更在全球各地累積了超高人氣。

然而,藏在這些可愛貼圖的背後,LINE其實有一整套系統性的數據分析,縝密地滲透全球的智慧型手機螢幕。

撰文、攝影‧顏雅娟

八月二十一日,就在潭美颱風肆虐北台灣之際,在相距兩千七百公里之外的東京,天空卻是一片湛藍,空氣中不時還透著幾絲涼風。

這一天,成立剛滿兩周歲的LINE,在鄰近東京迪士尼的舞濱劇場︵MAIHAMA Amphitheater︶擴大舉辦企業年會,還沒走進會場,遠遠就能看見外頭海報大大寫著「Hello, Friends in Tokyo 2013」,空氣中都能聞到一股充滿歡欣、興奮的味道。

「我要和熊大拍照!」「來!看這邊,笑一個喔!」饅頭人、熊大、兔兔、詹姆士LINE的四個原創人物一走進會場,所有大人、小孩瞬間陷入瘋狂,爭先恐後搶著要與大型公仔拍照,現場歡笑聲此起彼落。

LINE董事長森川亮站在偌大的舞台上,對著上千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及合作夥伴,驕傲地宣示:「LINE,一定會成為(軟體)世界第一!」年會的前一天,位於澀谷車站附近的LINE日本總部,才剛在二十七樓的遊憩區舉辦完家庭日。這是一層專門設計給員工放鬆的遊戲區域,一踏出電梯,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嫩綠色牆壁,往右轉有一大片咖啡廳、懶骨頭區,透過窗戶,可俯瞰整個東京鬧區絕佳風景;往左走,則是無隔間的圖書館,就連地毯的花紋都藏有「LINE」的字樣。

然而,藏在這些充滿創意、歡愉的年會與辦公室背後,其實有一整套系統性的分析工具,讓LINE能在短短兩年之間,就精準地滲透全球兩億三千萬的使用者生活之中。

密碼一:

貼圖製作 殘酷的層層淘汰一講起LINE,熊大、兔兔、饅頭人的可愛模樣立刻躍進腦海,負責LINE海外市場推廣的LINE事業部總經理姜玄玭指出:「開發團隊一開始確實都是專注在介面設計,以及傳輸零延遲等,但後來發現這樣還不夠!要超越競爭對手,那就讓LINE變得『好玩』!」於是,設計團隊開始設計角色、設計故事情節,讓傳訊息的同時覺得有樂趣。

據LINE員工透露,四個LINE原創角色的設計師來自公司內部,一開始,設計師先把社內所有同事當作練習對象,抓出每個人最有特色的一個情緒、一個表情,畫出插圖。

員工一邊說,一邊秀出當初設計團隊所畫的草稿,這些草稿會讓公司內、公司外的人去挑選,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淘汰修改,淬鍊出最能傳達人們深層情感的經典貼圖。「細微設計,卻能產生重大差異。」LINE所製作的每一個貼圖不只看起來可愛,還被嚴格規定一定要有「情緒」,如此才能被拿來「使用」。台灣LINE副總經理陶韻智揮舞著雙手說:「我們不要用戶送出一張圖之後,接著還要用文字說明:『你看這張圖好可愛喔!』」「貼圖,就是要讓使用者去表達文字所無法精準傳達的情緒。」在LINE的定義中,情緒絕不會只有喜怒哀樂四種,在內部的貼圖分類裡,至少就有四、五十種不同的情緒類別。

不僅LINE原創貼圖必須經過層層關卡,在企業與LINE合作製作企業貼圖時,LINE的要求更是幾近「龜毛」。為了讓企業客戶了解LINE內部最重要的文化,會給予一連串的教育。

陶韻智舉例:「哭,貼圖可能有十幾種哭的表情,高興的哭、帶著憤怒的哭、痛徹心扉的哭??,簡單地說,情緒之間是會競爭的!」如果要做一款新貼圖,就要想怎麼去和既有的貼圖做競爭,當消費者想要表達中樂透狂喜情緒的時候,為什麼要用A貼圖而不用B貼圖。

為了讓客戶明白貼圖製作邏輯, LINE在確定對方成為客戶後,會給予一個簡單的文件,裡面清楚整理出現有貼圖中相同情緒的分類。舉例來說,假設用戶想用貼圖傳達「去睡了」的訊息,目前可能已經有饅頭人打哈欠、兔兔蓋著棉被等貼圖,在企業要製作新的貼圖時,LINE內部員工就會要求企業去思考:「使用者在怎樣的狀態下,會去選用(你的)貼圖!」如此來回溝通過數次,LINE才能同意讓企業貼圖上架到貼圖小鋪中。假設有一張貼圖是作勢要打人,但表情還是很開心、可愛,那麼,就會要求企業客戶做修改,「因為,這張圖根本找不到使用情境,這就是會被淘汰的貼圖!」把鏡頭拉回LINE日本總部,繞過紅色沙發、超大綠葉盆栽所裝飾的圖書館,會發現兩間神祕的小房間。在第一間房間內,坐了兩位年輕的日本女孩,手指不斷在智慧型手機上滑動,靠近一看,原來她們都在玩同一款LINE遊戲︿PoKoPang﹀。

密碼二:

使用者研究 記錄手指滑動軌跡在這房間的背後,有一裝滿監控螢幕的觀察室,一名觀察員正盯著這兩位使用者的手指、螢幕操作甚至是臉部表情。負責遊戲使用者研究的宇田川浩彥說明,為了貼近消費者,LINE每天都會找來使用者,透過監控室來觀察使用者的操作行為。

一般而言,在每次測試之前,LINE都會先用官方帳號向使用者發出訊息,邀請使用者參與研究,並給予六千到八千日圓不等的車馬費。用戶只要簡單填寫自己的年齡、性別、職業等基本資料後回傳,LINE的使用者研究團隊,就會依據人口變項選出適合的受測者。

宇田川指出:「每次遊戲測試都會固定抽出三十位民眾,一次五位、分六梯次受測,每次測試時間約一小時,總共分兩天完成。」宇田川半開玩笑地說:「每次測試很辛苦,平均一天要緊盯螢幕五、六個小時左右!眼睛都花了!」在使用者玩遊戲的同時,哪些地方操作不流暢、引爆機關的時點為何,觀察員透過監控螢幕逐一記錄下來,甚至連使用者是用食指或中指來滑動都要觀察。除了監看,觀察員也會在測試時間結束後,走到另一間房間親自詢問使用者的心得,之後,再將這些紀錄回報給遊戲開發者知道。

這樣的測試工作,每天都在LINE的辦公室進行,不僅觀察遊戲的使用狀況,就連聊天、貼圖甚至攝影工具等其他應用程式都會一一測試。如同陶韻智所言:「在LINE整個公司裡,沒有明顯的職位高低之分,只看對『人』有沒有理解。」為了更貼近對市場的理解,使用者研究絕對是LINE成功擄獲人心不可或缺的環節。

除了實際找來使用者觀察, LINE更是把巨量資料分析用到淋漓盡致。

LINE內部不斷用各種方式得知用戶的回饋,從統計APP內的使用者評論,到有系統蒐集各地媒體報導、部落格文章等等,從中分析關鍵字。一名員工指出:「LINE內部有一團隊天天都在看統計資料,並製作成各式報告放在公司內部平台上,那些資料看都看不完!」以開發海外市場為例,森川亮明白在年會中點出四大步驟:統計當地用戶、打廣告、尋求當地企業合作,最後才是到當地開設分公司。「做對了就繼續推廣,做錯了︵用戶沒下載︶就改。」LINE的每一個海外布局都有縝密的分析與數據資料在背後支持。

密碼三:

巨量資料分析 了解使用者狀態雖然LINE也在世界各地派出遠征軍,調查當地使用者的使用情況、當地文化以及基礎建設概況等,但在這些遠征軍出發之前,都會先用電腦統計做出第一層篩選。

以台灣為例,去年初,桂綸鎂電視廣告大肆放送之前,LINE在台灣就有超過一百萬名用戶。陶韻智指出:「我們是跟隨用戶行銷,有了用戶基礎才打廣告,不會要求消費者因為一杯咖啡出賣靈魂!」利用巨量資料分析,可以很快知道各地使用者的狀態,有了一定基礎的用戶數後,LINE陸續展開與全家便利商店、樂天市場購物網、富邦信用卡等企業合作案,當地企業可開設LINE官方帳號,並舉辦若干合作活動,直到今年五月,聲勢如日中天的LINE才正式在台灣成立分公司。一名台灣LINE員工指出:「巨量資料分析並不稀奇,很多網路公司蒐集使用者每天和多少人溝通、使用其他應用程式的頻率多寡,甚至統計出不同時段的使用情況,我們是一切以數據為準!」如同LINE執行董事舛田淳所言:「LINE的成功之道,就是一切以用戶為重!」有別於賈伯斯以iPhone引領全球智慧型手機潮流,LINE則是靠種種科學性的統計分析、用心傾聽使用者心聲而崛起。

在踏穩了亞洲市場後,LINE將以同一套科學分析進軍全球,在你與親友傳送訊息、貼圖的每一刻,其實都在幫助LINE更了解市場一些。

LINE Corporation 成立時間:2000年9月4日(前身為NHN Japan Corporation,於2013年4月變更公司名稱)

負責人:森川亮

資本額:125.96億日圓主要業務:即時通訊軟體LINE、網路搜尋服務NAVER、入口網站livedoor、策展服務NAVER Matome、綜合新聞網站livedoor NEWS以及日本最大的部落格服務livedoor Blog等子公司:LINE PLUS、LINE Business Partners、DataHotel等2013年上半年營收(核心業務LINE):156.1億日圓(遊戲約占80.9億日圓、貼圖約占43.8億日圓)你LINE了嗎?

—— LINE大事紀

2011.06.23 LINE正式提供下載2011.10.04新增免費通話、表情貼圖功能2012.03.28 推出第一款LINE周邊應用程式「LINE Card」2012.04.26貼圖小鋪正式啟用2012.07.04 第一款LINE遊戲〈LINE Brizzle〉提供下載2013.01.18全球用戶數突破1億2013.03.29 取得SOC2、SOC3、SysTrust個人資訊服務內部控制管理系統的國際認證2013.04.09電子漫畫應用程式「LINE Manga」提供下載2013.07.21 全球用戶數突破2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908

幣行網創始人自述:FB科學家、高盛專家為何出來做比特幣錢包?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12/59454.html
(左王浩,右蔣長浩)

蔣長浩是1976生人,在江蘇成長,高三時轉校到清華附中讀高中,與王浩成為同級高中校友。雖然兩個班會在一起上體育課,但是他們當年並沒有什麼交集,王浩在北京長大,喜歡打籃球,當年學習一般般,是喜歡玩的那類學生。王浩說:「你要當年告訴我,我會和蔣長浩一起創業,打死我我也不相信。他就是那種學習好,不喜歡運動的好學生,我們基本沒有交流過」。後來蔣長浩去了美國,混硅谷,最終成為了Facebook科學家。

以下是蔣長浩的口述(i黑馬整理),講訴了他對比特幣的深刻認識,以及為何出來創業。


IDG的比特幣佈局

是資本的撮合讓我們在一起創業。IDG資本合夥人李豐也是我和王浩的清華附中校友,IDG在美國投資了兩個比特幣項目,李豐也希望找人在中國做。

李豐很早就找到了我。我是在2013年4月份開始關注比特幣,通過一些新聞資訊而已,覺得比特幣是一種「黑客遊戲」,覺得在這上面創業就像做遊戲道具一樣,不太靠譜,也就沒有考慮參與。

李豐2013年5月找到了當時在做健康類創業項目的王浩聊比特幣的事情,王浩說當時自己聽完後「非常興奮」,因為是校友,後來王浩開始過來找我聊。我們兩個人時不時碰一碰,交流一些看法,跟他交流的時我又去深度瞭解了比特幣。

Facebook科學家開始認可比特幣

我是在清華讀的計算機,從本科讀到碩士,然後去UIUC讀了計算機系攻讀博士學位,師從並行計算先驅Marc Snir。我後來在硅谷工作,在谷歌工作過,後來去了Facebook,成了Facebook科學家。

王浩找我聊,此時距我第一次瞭解比特幣已經兩三個月,我第二次去瞭解比特幣,這次比較深入。我去看一些國外深度技術文章,去研究了中本聰的論文。中本聰就算是一個日本人,也絕不是日本長大的日本人,因為他寫的那篇論文,英語非常地道,第一代日本移民很難做到。

我還看了一些比特幣云代碼,聽了一些國外比特幣技術大會交流的視頻。認真觀察比特幣圈內最活躍的那些貢獻者,從他們的視角看比特幣。

比特幣一個核心的開發人員在2012年倫敦比特幣會議上做了一個視頻演講。他說比特幣並不僅僅是一個虛擬貨幣,更多是一個可擴展的P2P,就是去中心化的,一套價值轉移協議。

我深度瞭解到比特幣協議,發現它底層實現了一個可拓展的腳本語言,通過這個腳本語言,你可以去定義各種各樣更複雜的應用層,比如一些商業協議。我就開始深入研究比特幣的原代碼,結果發現它確實有這樣的功能,相當於開了一個後門。可能未來三、五年以後那個後門被打開(商業協議),但這是中本聰第一天就設計好的。

縝密的系統

中本聰想得非常縝密,比特幣邏輯架構決定了它的系統不會崩潰。一些國外的黑客,已經開始研究怎麼用中本聰設計的腳本來實現更複雜的商業協議。中本聰對密碼學也有很深的研究,他選擇的加密方式,也在後來讓比特幣躲過一劫。中本聰關於比特幣體系的設計,讓它不會崩潰,絕對不是運氣。

比特幣是用數據的方法解決,在沒有信任基礎上,做商業協議或者價值轉移。簡單說,就是轉賬不再需要第三方擔保,我認為比特幣的整個架構可以實現這個設想。

全世界可能有成千上萬的P2P的結點參與到這個網絡中,大部分都是挖礦(產生比特幣需要挖礦機)的形式在網絡裡面貢獻計算率,他們這些人你可以理解為他們是你的見證人。原來你可能需要一個第三方買賣雙方都信任的第三方擔保,現在不需要第三方,所有的人都是你的見證人。

我對中本聰的感覺,他是一個知識面很豐富,非常紮實的一個人。首先,他對分佈式算法理解非常深,因為比特幣分佈式算法非常經典。比特幣是一個P2P的網絡,自帶廣播系統。換句話說,很多人組成一個社會裡面,大家沒有一個領導,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中心權威機構,怎麼讓這些人達成一致?用廣播系統,交易自動通知所有人,讓整個網絡的人都去承認這個交易,而不是第三方。一旦交易廣播被大家確認了以後,這件事情就是既成事實了,沒有人能夠推翻。

比特幣本身是因為是全網公開、透明,所有的數據都可以查詢,很大程度上可以顛覆傳統意義上的會計、審計的一些功能,還有包括一些原來需要的金融律師,會極大降低整個社會交易的成本。

王浩認為,比特幣這個事情有點偏金融、從創新和想法等角度都覺得挺有顛覆性,而且自己之前在高盛固定收益交易部門負責衍生產品的自動交易、風險量化以及風險對沖等工作的時候,也知道互聯網上一定會出現跨國界的新興貨幣。比特幣的體系本身是不會崩潰的,但是有可能被其他更先進的虛擬貨幣替代。

我們與李豐交流很多次之後決定開始做比特幣創業,幣行網在2013年8月成立,12月正式上線。IDG目前把幣行網放在全力扶持的位置,除了資金之外,還幫助幣行做各種宣傳,人才招聘,聯繫行業資源。

幣行網:讓中國大媽也能投資比特幣

幣行主要業務是錢包,未來比特幣生態能夠發展起來的話,你不管做什麼樣的應用,用戶都需要有個錢包,需要有個地方裝錢,你需要有個地方往外匯款,那麼比特幣的錢包一定是個基礎服務。

現在只要有網銀就可以在幣行網上買比特幣。我們目標希望把用戶普及到更大的人群裡面去,而不僅僅是技術男。我覺得未來一兩年大眾就可以接受比特幣了。我覺得從體驗上講,我們幣行產品已經足夠讓大媽可以很快地上去可以交易的。

如果未來全世界都在用比特幣在網上交易了,中國不太可能閉關鎖國。其實中國也不是徹底禁止這件事情,只是還沒準備好,所以他畫了一條線,這個東西可以做商品交易,不要作為貨幣來流通。

機會不一定是比特幣的,但未來肯定有虛擬貨幣,以比特幣為基礎的為代表的這種貨幣是有機會的。

比特幣錢包爆發的話,其實可能是取決於基於比特幣的應用能夠爆發。我們也在推一款應用叫「比特幣捐贈打賞」,希望豐富比特幣的支付場景,支付的爆發是需要支付場景的。

比特幣現在還不穩定,經常隨著各種消息波動50%左右,是因為他的資金盤子還太小,容易被莊家操縱,未來大了就穩定了。

Mt.gox被黑不代表比特幣體系有問題

比特幣協議本身並沒有表現出來漏洞,Mt.gox是自身操作有問題。

比特幣產業還是嬰兒期,還比較早,很多事情並不是很特別成熟,並不是說協議本身不可靠,是參與的人還不夠專業。很多從業人員很多人的心態以投機為目的,不一定會商業道德上會對自己的自律要求那麼高,包括對用戶的資金存在他那兒的幣可能會比較隨意,這個東西也沒有人去監管他。

我不太理解為什麼Mt.gox居然被盜了幾十萬個比特幣,才發現這個問題。我覺得除非是他故意,要不就是實在是太不負責任了,這種事情我覺得稍微有點專業性的人不太可能犯的錯誤。

但是我覺得隨著這個產業慢慢去完善,隨著越來越多了這些專業化的機構,創造者,投資者加入到這個行業裡面,它會不斷新陳代謝,就是那些不專業的人不能很快地適應這個產業發展的要求,他自然會被淘汰,就像Mt.gox雖然做的這麼大,一度是世界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因為操作上的不專業,一下就倒了。


最後,附上i黑馬的對比特幣基本邏輯解讀文章《比特幣為啥值錢》。

比特幣之所以能值錢,可以用經濟學上的「米塞斯遞歸定理」解釋清楚,米塞斯認為:「貨幣在k日有價值,是因為其在k-1日有價值」。其實理解黃金就不難理解比特幣,比特幣只是抽象了黃金的特質,在虛擬世界的一種化身。比特幣如果按照理想設定情況發展,其成為虛擬黃金應該不成問題,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比特幣尚運行在一條正確的軌道上。


什麼是比特幣?

比特幣是一種由開源的P2P軟件計算產生的跨平台虛擬貨幣,最早產生於2008年,其主要依附於互聯網傳播。比特幣由中本聰發明。

比特幣可以說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虛擬貨幣。截止到2013年03月10日,已發行的比特幣為10875775 BTC,根據2013年3月10日最新價格計算,總市值約為5億美元。而最近,比特幣市值一直呈飆升的態勢,據稱總市值已近高達10億,開始受到各大媒體的關注。

比特幣的第一特性——虛擬性

比特幣只存在於計算機的虛擬世界,其本質和其他所有由計算機計算產生的虛擬貨幣一樣,都是由一堆代碼組成,而為了安全性,比特幣使用遍佈整個P2P網絡節點的分佈式數據庫來記錄貨幣的交易,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也許很多讀者認為比特幣和很多遊戲幣甚至Q幣沒有任何區別,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比特幣還有一個重要的特性——去中心化。

比特幣的第二特性——去中心化

這個特性使得比特幣在真正意義上突破了傳統貨幣的極限,傳統貨幣一般都由政府發佈,用暴力機關去確定其價值和流通,但是這樣的壞處是貨幣發行會有「中心化」,但是這樣的「中心化」也會帶來「貨幣專制」的不良後果,例如,美聯儲可以隨時印發上億的美元衝擊市場,而這樣會直接造成市場貨幣的貶值,造成通貨膨脹,所有經濟苦果都將由市場上所有貨幣持有者承擔。而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的特質,使其沒有一個中心化的貨幣發行機構,這樣就去除了由單一貨幣發行中心任意發行貨幣,從而造成貨幣迅速貶值,通貨膨脹嚴重的情況。而所有人都可以通過「挖礦」的方式獲得比特幣。

去中心化的根基——挖礦

比特幣之所以可以去中心化,是因為它的存在方式完全模仿現實世界中另一種高保值介質——黃金。黃金之所以能高保值,就是因為其不由任何一個機構或組織發佈,想要獲得就必須花費勞動去開採,而且全世界黃金的保有量基本是恆定的,越到後期總量越難增加。而比特幣的獲得也需要去挖礦——用Mt.gox提供的特殊算法,在計算機裡運行,就有機會獲得比特幣。並且,比特幣採取全網絡的總量控制模型,隨著數量的增加,比特幣增量會逐漸減少,按照官方的設定,最終在2140年達到2100萬個。隨著現在比特幣挖礦的流行和比特幣數量的增加,挖礦獲得比特幣已經越來越難了,據說現在兩年挖一礦而不得將會是普遍情況。比特幣的整體設定,與其稱其為「虛擬貨幣」,不如叫做「虛擬黃金」更加貼切。

用經濟學原理解讀:比特幣為什麼能值錢

比特幣之所以能值錢,可以用經濟學上的「米塞斯遞歸定理」解釋清楚,米塞斯認為:「貨幣在k日有價值,是因為其在k-1日有價值」。曾經,黃金也是一個價值為0的物品,但是有一天人們決定用它來交換物品,充當「一般等價物」,從此以後它才有了價值,也就是說,你覺得黃金今天值錢,是因為它在昨天是值錢的,而它在昨天值錢,是因為曾經有一天人們開始用它來充當一般等價物開始。比特幣之所以有價值,其實是從有一天,有人真正願意花錢去購買它開始的。而在這之後,由於比特幣與黃金一樣擁有「去中心化」的特質,並且擁有健全的貨幣安全體系,使得比特幣這個價值體系沒有走向崩潰,而逐漸成熟起來,造就了今天其價值200美元一比特幣的局面。比特幣正逐漸成為像黃金一樣的「一般等價物」。

其實理解黃金就不難理解比特幣,比特幣只是抽象了黃金的特質,在虛擬世界的一種化身。比特幣如果按照理想設定情況發展,其成為虛擬黃金應該不成問題,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比特幣尚運行在一條正確的軌道上,但是其也面臨著「技術破解」,「政府打擊」、「網絡效應」等等毀滅性的風險,這些風險因素也是其價格呈現巨幅波動的原因,但這些已經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914

【如何靠投資發財?-- 這兒談的是計算的科學,不是想像的藝術】 耐力投資

http://xueqiu.com/7096399426/29580504
【如何靠投資發財?-- 這兒談的是計算的科學,不是想像的藝術】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484

SENSE隨筆140529卡爾波普的科學哲學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5/29/sense%E9%9A%A8%E7%AD%86140529%E5%8D%A1%E7%88%BE%E6%B3%A2%E6%99%AE%E7%9A%84%E7%A7%91%E5%AD%B8%E5%93%B2%E5%AD%B8/

SENSE隨筆140529
卡爾波普的科學哲學
執筆人:蟬

「知識論/認識論Epistemology」是哲學一大學門,當中最重要的課題是:知識如何形構和增長。 ***
梯級式的教育制度反映出知識的習得就好像建築一座大廈:先在一片空地上建好地基,再一磚一瓦逐層往上蓋。
將知識增長視為透過累積並建於基礎之上,既合直覺而且在很多情況下也是對的。但將它作為知識增長的唯一形式則未必正確,尤其是體現在科學知識的增長上。

科學理論是真理嗎?〉
傳統知識論將科學方法視為由經驗為基礎,對實驗觀察結果進行歸納的方法。*** 培根Francis Bacon提出知識源自對世上事物的感覺,而這些感覺是可靠的,是為「經驗主義Empiricism」。**** 科學方法就是對感覺基料進行加工和分析,在重複的基料中找出一般概念和原則,此即 “歸納”的過程。***

「歸納法」的工作步驟包括 1) 觀察與實驗;2) 對觀察和實驗的結果作比較;3) 提出假說;4) 通過實驗對假說進行證實;5) 把證實了的假說表述為「理論」。

歸納法一直被視為實驗科學必須遵循的方法,但在哲學上卻備受挑戰。 休謨David Hume就曾挑戰歸納法對因果的解釋力,並將透過歸納法得出的知識分為 “必然真理”與 “偶然真理”(請看《SENSE隨筆140519因果淺談》),而科學真理只是偶然真理,雖然邏輯實證主義者稱科學是 “高概率的真理”

總之,人們就是不能擺脫科學理論是 “從重複出現的事實中歸納出來的” 這種想法。

波普的批判〉
卡爾波普Karl Popper
反對傳統對科學知識增長的理論。他分別從歸納法、實證主義和基礎論三方面去批判現有的學說。
邏輯實證主義者把科學說成高概率的真理,波普反駁這個說法。他認為科學理論是大膽的猜測而非平凡瑣屑的內容,而內容和概率是成反比的所以科學理論的真實概率很低。***

舉例:理論 (i) 地球是橢圓的;理論(ii) 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是橢圓的;理論(iii) 地球是橢圓的,並且按橢圓的軌道圍繞太陽運行。 即 (i)及(ii)。
理論(iii)是真理的概率 必然比理論(i)或理論(ii)低,而它的內容則比兩者更為豐富。
波普說過:如果科學的目的是爭取高概率,那麼它就應該儘量少說話,並且只說同義反覆的話。J***

另一方面,波普認為 “觀察不能先於理論”,只有在出於某一目的和角度去觀察,人才能從不同的事物中找到相似之處。 簡而言之,觀察不可能發生在理論之前

舉例:觀察結果「這是紅的。」
這個被認為是最簡單的觀察的常用例子,當中包含了顏色的概念。而且對所謂紅色的上下限也受觀察的前提影響。 如果只需觀察紅色和黑色的話,則紅色可以涵蓋較闊的光譜;相反,如果被觀察的對象顏色介乎紅色、紫色和橙色之間的話,意義便極為不同。

對於基礎論,波普認為人追尋知識的原始目的是為了使生活獲得可靠的庇護,而只有確信的知識才是可靠的。*** 正是這種心理需要,令人把獲得知識的過程等同於證實。 波普指 確信”是一種獨裁主義,企圖一勞永逸地證實知識的真理性,這種心態是有問題的。

證偽原則、試錯法和理性批判主義〉
為強化以上三方面的批判,波普提出了自己的學說。

1. 證偽原則
波普反對以「證實原則」去檢驗科學理論,提出「證偽原則」取而代之。

舉例:命題“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 即 “For all 天鵝x,x 是白色的。”
這是一個 “全稱判斷”,意指任意一隻天鵝都是白色的。
經驗的對象是個別的,無論個別的事例重複多少遍,也不足以證實一個全稱命題。 由於科學理論均為全稱命題,所以「證實原則」無法實證任何科學理論。*****
波普指出:經驗作為理論的試金石,價值在於其能證偽理論。**** 只要觀察到一隻黑天鵝,即可證偽這一判斷。
科學理論只是猜測和假說,它們最終都不會被證實;相反,只會隨時被否證,即被證偽。

2. 試錯法
在證偽原則中使用的方法為 「試錯法」。 試錯法的步驟是先大膽地提出猜測和假說,然後努力尋找與假說不相符的事例,再根據事例對假說進行修正,乃至完全否定它。
試錯法的目的不是為了最終找出一個不能被證偽的理論。**** 試錯法對理論的修改、完善或者否定是永無休止的。 所謂“最好的假說是終極真理的代名詞”,是與科學精神相違背的。

試錯法的另一特點,在於其本質上是演繹法。 方法論中把一般原則推導到具體事例的過程稱為演繹;由具體事例推導到一般原則的過程稱為歸納。*** 波普在此否認科學理論是歸納的過程,它其實是演繹性的
演繹法和理性主義相聯繫,波普理論故此亦被視為理性主義在科學中的傳承。 縱使如此,波普並未否認經驗主義,他指出經驗雖然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和不變基礎,但卻是檢驗知識的標準。***

3. 批判理性主義
波普為了區別他與傳統理性主義的差別,把自己的說法稱為「批判理性主義。其特點是對現存的假說、理論和知識進行理性的批判。 而所謂理性的批判,首先就是證偽、試錯,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更好的假說與猜測。
波普把傳統經驗主義的基礎理論比作“精神水桶說”:心靈就好像一個水桶,汲取知識的過程就像把經驗素材注入水桶之中,並在桶中累積和變化。

批判理性主義則是“探照燈說”:人的理性是一盞探照燈,它以假設嚮導觀察的類別、角度和方向,照亮未知的領域。 理性不是固定的原則和理論,而是深化認識、積累知識的工具。
參考:
《卡爾波普》(1991) 趙敦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