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劉益謙出手匡時香港秋拍 1770萬港元竟為自娛自樂?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1-30/1057544.html

每經記者 王心田

近期,國內外各大拍行的秋拍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這兩天好幾家知名拍行更是齊聚中國香港進行拍賣,吸引了眾多藏家、拍賣界人士和企業家。11月28日晚,匡時香港也在香港萬麗海景酒店舉辦了“集瑞--中國藝術品專場”秋季拍賣會,這是匡時首次在香港獨立舉辦的拍賣會,拍賣上共推出了中國書畫、古董珍玩與現當代藝術等105件甄選藝術品。據北京匡時11月29日信息,匡時香港拍賣成績亮眼,總成交額2.06億港幣,圓滿收槌。

劉益謙買畫為自己慶生

周一晚9時許,理財不二牛密切關註的匡時香港秋拍傳來了消息,齊白石作品《大壽多子圖》以1500萬元港幣落槌。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天問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季濤在拍賣現場發朋友圈稱,“香港匡時首拍,有榮寶齋著錄的齊白石《大壽多子圖》以1500萬元落槌!委托電話報價。”這幅拍品也創下了2016匡時香港秋拍的最高成交價,加傭金共1770萬港幣。

當晚23點07分,劉益謙在自己的“在藝”APP上發文寫道,“今天小劉生日,匡時香港首拍,有朋友說買了這畫送我,我說還是我自娛自樂為匡時出把力吧,今年秋拍第一件作品。”原來土豪哥又出手了,給自己53歲生日的壽禮都如此大手筆,輕描淡寫一番就成就了今秋首拍,拿下了齊白石的盛年佳作。



《大壽多子圖》成為“壽”系列最高價

齊白石是中國畫壇非常勤奮的一位大家,他一生留下畫作三萬余幅、詩詞三千余首、自述及其他文稿並手跡多卷,單單以“壽”為題材的畫作就幾百幅。理財不二牛查閱雅昌拍賣網,目前已經上拍過的“壽”系列作品共104件,在此之前成交價最高的為2013年6月北京歌德拍賣的一幅齊白石立軸《壽酒》,成交價為713萬元。《大壽多子圖》在匡時香港的成交也創下了齊白石“壽”系列作品的最高價。

這幅《大壽多子圖》的壽桃以沒骨寫意法直接用洋紅潑寫碩大桃實,滲以少許檸檬黃,體現出桃子的成熟與質感;再以墨色大筆成形葉子,後用濃墨勾勒葉筋。桃的用色簡括大氣,自然生動,將齊白石獨具的匠心和童趣展露出來。

此外,2016匡時香港秋拍“集瑞--中國藝術品專場”成交價的TOP10中,還有一幅齊白石的作品《歲朝圖》,以1180萬港幣成交。“歲朝圖”題材興起於北宋代皇宮,在宋徽宗時非常流行,明清時有所變化,到齊白石筆下《歲朝圖》才逐漸平民化。此幅《歲朝圖》曾見於香港榮寶齋1991年秋季拍賣會,也是霍宗傑的舊藏。據雅昌拍賣網數據顯示,已經上拍過的齊白石《歲朝圖》就有25幅,這次的《歲朝圖》也是目前成交價最高的,齊白石筆下的歲壽圖大都勾勒平常人家里除夕用的物件,大紅燈籠、紅色的炮竹、瓶花、酒杯酒壺等等,所有這些物象造型簡練質樸,用筆老辣拙趣。

齊白石作品低位平穩波動

“任性哥”拿下《大壽多子圖》也許是為了在拍賣當天借“壽”的含義給自己慶生,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劉益謙作為一個收藏家的商業眼光。如果理財不二牛站在藝術品投資的角度來看,劉益謙此次的投資正好買在了齊白石作品整體走勢平穩,略有下滑的時點上。

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數據顯示,齊白石國畫個人指數的走勢在2010年達到頂峰以後,近年來走勢下滑,並且在低位平穩波動,齊白石作品當前的成交額還較上季下滑了220萬元。據牛妹統計,2016年年初至今,齊白石作品上拍的有1700件左右,成交率約為76%。業內人士表示,由於齊白石高壽,作品存世量較大,其本人名氣很大,所以市面上其作品的贗品較多,投資齊白石藏品應特別註意鑒別其不同時期畫作的特征,最好選擇有拍賣圖錄記載的作品,同時選擇有知名度、規模較大且有保障的拍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060

藝術品乏焦點 秋拍成交意外萎縮 德勤:反映內地市場投機減 健康現象

1 : GS(14)@2014-12-31 01:33:5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29/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中國藝術品市場近年歷盡起起跌跌,3年前才剛超越美國晉升為世界上第一大藝術市場,2012年就因打貪腐和查稅門即刻跌倒谷底,成交額縮水近一半。去年一度回暖重拾增長,惟今年四大拍賣行秋拍成交額卻意外「縮水」,按年跌近四分一。惟有業界人士指,成交下跌與缺乏「天價」拍賣品有關,並指市場正逐漸「正常化」。

業內普遍反映,今年拍品匱乏的問題尤為明顯,估價過億藝術品更是一品難求。

過去2個月,一直被視為來年市場風向標的秋季拍賣會陸續落錘,中港四大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保利(北京)及嘉德(中國)成交額同比全線下跌,合共成交約11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跌24%。除早前豪擲2.8億元拍下明成化「雞缸杯」的上海富豪劉益謙以創中國藝術品拍賣世界紀錄的3.48億元拍下明永樂御製「刺繡唐卡」搶盡風頭外,其他天價藏品寥寥無幾,難以延續2013年增長勢頭。

四大行成交按年跌24%

德勤藝術與金融全球主管Adriano Picinati Di Torcello認為,今年各大拍賣行出現的秋拍縮水現象,是中國藝術品市場走向健康的跡象。他稱,「現在中國藝術品市場慢慢鞏固,開始淘汰一些投機的因素,買家們更具有分辨藏品的能力,而不是像2009至2011年時盲目地一擁而上。」

他亦表示,隨藝術品作為一種資產類別被越來越多投資者接受,尤其在現時全球經濟不明朗、投資選擇有限的情況下,2015年對藝術品投資的需求會繼續增加。儘管中國藝術品走向成熟,他亦提醒投資者警惕投機因素,根據德勤2014年藝術與金融報告調查,有78%的藝術專家認為現時中國藝術市場的投機水平在7以上(1至10,10為最高)。

畫廊:中國藝術保雙位增長

專做中國現代藝術畫廊Art Futures總經理Jon Reade(圖)亦看好中國藝術品市場前景。他指,現半數客人為投資者,藝術愛好者僅佔三成,並指中國現代藝術增長每年都保持雙位數,是世界範圍內表現最好的藝術類別,越來越多投資者用購買藝術品作為分散投資風險的方式。

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但對藝術品市場未必是壞事,「當經濟下滑,人們傾向於將資金投入固定資產,如黃金、藝術品等,對藝術品市場會有一個短期的積極作用。」
2 : GS(14)@2014-12-31 01:34:1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29/news/ec_eca2.htm
【明報專訊】有「內地蘇富比」之稱的保利文化(3636)今年初才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不過,保利在香港舉行春秋拍賣會已有兩年時間。今年保利(香港)秋拍總成交8.22億元,較去年的9.89億元有小幅下跌。執行董事張益修表示, 市場有波動並不是壞事,雖然天價拍賣品數量減少,但客戶數量仍穩步增長,未來亞洲藝術的潛力會被發掘出來,甚至10年內可與歐美市場比肩。

雖然在香港舉行拍賣,但具國企背景的保利掌握了大批內地收藏家的人脈,客人有6成來自內地。不過,他透露,隨著亞洲藝術在國際市場上獲得越來越高的聲譽,在過往的4次拍賣中,海外買家數量錄得180%的增長。

中國藝術市場漸成熟

張益修坦言,中國藝術市場初期上升太快,市場不健全,投機者居多而真正懂藝術的人少。不過,他認為「一個階段的小插曲並不影響市場總體走勢」,經過兩年調整,藝術品的美學和歷史價值逐步得到買家肯定,不再金融獨大。

雖然中國市場仍未成熟,但張益修指,近年「流拍在減少」,投機者亦被慢慢被過濾出市場,保利亦加強了對買家信用記錄的審核,反映市場近年在逐步走向規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9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