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產股星級(其實可能係神級)分析員陸東,自從自立門戶做基金公司老闆之後,可以好奢侈咁花多啲時間做自己喜歡嘅嘢,唔再淨係為生活賺錢咁dry,佢一向都想回饋吓社會,好似最近,佢就忙於瞓身幫一幫弱勢社群! 聖雅各福群會噚日喺海港城舉行「泥造人.樂造人」陶藝展覽,畀善長人翁競投弱能人士親手製作嘅泥公仔。搞手陸東為咗個event,近日好高調咁接受周刊同報紙訪問,順帶「硬銷」呢個展覽會,噚日仲親自出席開幕禮做埋主禮嘉賓,真係盡心盡力! 東哥同華華講,海港城呢個展覽場係佢負責搵返嚟,而且九龍倉方面一傾即合,立刻借個場出嚟,「我同地產商嘅關係都幾好嘅!」原來佢同吳光正嗰面關係咁好!東哥又會唔會學人從政咁呢?佢就話自己冇興趣。 講開東哥自己個基金,佢話其中一個大中華基金主要投資內地工業、地產同消費股,公用、航空同電訊股就冇掂,點解?好似航空股咁,係受保護動物,好極有限;電訊股就冇乜增長……嗱!又袋錢落大家個袋喇! 李華華 |
|
||||||
社群遊戲發展多年,使用者付費的觀念好不容易開花結果,讓應用程式開發商均嘗到甜頭。然而,若談到進入中國市場,與「免費」打一場硬仗的心理準備,仍是基本原則。 美 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引述上海軟體開發商Kwestr首席產品官法蘭克.游(Frank Yu)說法,開發社群遊戲所需資本、人力、物力門檻極低,只要幾百美元、一部電腦和五至二十人的團隊就綽綽有餘,因此非常適合中國團隊。 事實上,中國也已是為蘋果(Apple)手機設備及臉書(Facebook)等社群網站製作最多網路遊戲的國家之一,但廠商往往只將銷售或廣告收入的四○%至五○%回饋給創作團隊,遠不及其他國家的至少七○%。 於是,當地的開發商不得不跳出利潤微薄的中文平台,接觸中國以外的使用者,以提升能見度。值此時刻,西方許多社群遊戲開發公司從iTunes的發展看見有利可圖,正希望迅速切入中國市場,兩方因此一拍即合。 外 商積極布局 收購在地公司搶商機 今年五月開始,北美最大社群遊戲公司Zynga便已動作頻傳,不僅收購了北京社群遊戲開發商希佩德(XPD Media),七月時與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成立合資公司Zynga Japan,八月更推出繁體中文版的《德州撲克》(Texas Hold'em)。 而曾開發《寶石迷陣》(Bejeweled)和《植物大戰僵屍》(Plants vs. Zombies)等遊戲的美國西雅圖社群遊戲公司PopCap,也與中國社交網站「人人網」計畫共同推出中文遊戲。 美 國《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報導,曾推出《惡靈古堡》(Biohazard)系列、《洛克人》(RockMan)、《快打旋風》(Street Fighter)、《魔物獵人》(Monster Hunter)等電視遊戲的日本軟體公司CAPCOM,已與中國一家「大型」遊戲開發商洽談合作中,惟目前拒絕透露其名稱。 不論是收購或合作,殊途同歸,就是不能放過全球社群遊戲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中國戰區。然而,所有開發商其實都心知肚明,談到進入中國,盜版問題就是家常便飯。 PopCap公司亞太區副總裁格爾茲曼(James Gwertzman)便不諱言,該公司的植物大戰僵屍遊戲,正是透過盜版而風行。 市場專家表示,遊戲開發商想從中獲利必將困難重重,但在大環境機制成熟,或能有效規範一群已習慣免費玩遊戲的人之前,即使冒著被盜版的風險,也不能放緩腳步。這恐怕是現階段所有前進中國社群遊戲淘金的業者,不足為外人道的苦。 |
|
||||||
獲︽紅鯡魚︾肯定 鼓 舞之初創投擴大投資規模對於台灣發展網路的速度及想法,林之晨也一直抱著批判的態度。例如,對首都台北市在網路的開放速度,他就非常不以為然。林之晨舉 例,最近紐約市推動第二屆的網路創意大賽︵BigApps 2.0︶,由於政府有很多公共的資料,但不見得有人力可以開發這些資料的用途,因此,紐約市長便開放這些資料,並舉辦一個創意比賽,讓大家把這些資料做成 各種有用的服務。這個活動獲得網友的熱烈參與,並讓紐約市近兩年的網路創業投資案件大幅增加,﹁紐約市辦這個活動,花不到幾萬美元,但引起的效果卻是數 千、數萬倍!﹂﹁想想看,政府資訊公開後,會有多少好處。﹂林之晨舉例,若公布每輛計程車的車牌號碼與駕駛人的名字,每位乘客上車時就能透過手機上網,輕 易查到名字與車號是否相符,乘車的安全性就增加了;乘客也可留言對此次搭車服務的滿意程度,車隊也可以立即取得顧客回饋的意見。 此外,台北市每家餐廳的衛生資料、每家電影院的安全資料,若都可以公布,不僅可以讓民眾有選擇,更可以讓全民來監督,政府不就可以大幅減少人力浪費? 不 信邪的林之晨,也曾寫一篇文章寄給馬英九總統,文章題目為﹁馬總統,我們需要一個CIO︵資訊長︶﹂,內容是談到台灣在網路資訊的觀念,都還停留在十幾年 前,希望馬總統可以設一位CIO。結果,總統府給他一個email的回信,簡單地寫了兩句話:﹁謝謝你轉貼網路文章,我們會參考。﹂林之晨說,收到這封回 信,讓他心裡覺得很不舒服。﹁文章就文章,為何要用﹃網路文章﹄這個字眼,好像網路文章品質比較差,我覺得他們很明顯流露出貶低網路的想法。﹂近來,之初 創投聲名大噪,因為獲得︽紅鯡魚︾選為亞洲網路百強的里斯特︵Richtor︶,正是之初創投輔導創業的團隊,市場目光開始注意到Mr. Jamie,也開始有人願意注意聽他在說什麼。這對林之晨是很大的鼓舞,未來他計畫將之初創投管理的資金,從一億元增到二億元,擴大投資規模。 身 高一八一公分的林之晨,在台大就參加籃球校隊,如今每周還會找幾位合夥人及網路業好友,一起到師大附中打籃球。在場中,他永遠是那位滿場飛的拚命三郎;在 場外,他就扮演拚命帶著網路創業好友往前衝的角色。﹁我永遠都是主張liberal︵自由開放︶的人,在網路創業裡,更應該如此!﹂ 林之晨 出生:1978年 現職:之初創投創辦人及合夥人經歷:碩網資訊(Intumit)、Sosauce.com網站創辦人學歷:紐約大學史騰商學院MBA 成功三祕訣 一、顛覆傳統創投業作法,用育成與創投培育網路新生代。 二、認真經營網誌,提供網路發展的批判與建言。 三、回答每位網友留言,並將流量導引給友好網站。 |
|
||||||
就在Google+和facebook殺得天昏地暗之際,因中國禁用谷歌和臉書,讓中國新浪微博坐收漁翁之利,輕鬆擁有近兩億用戶。 撰文‧楊方儒 在臉書大行其道後,美國乃至於中國網路圈,早就察覺到「社交就是一切」(All Things Social)的風潮。最終的贏家,不一定會是擁有四.六億用戶的騰訊「QQ空間」,而可能是同時結合社交與媒體功能的「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如今是中國最熱門的資訊傳播平台,一百四十字的文字空間中,有最新鮮的新聞與八卦,親朋好友的嬉笑怒罵.以及大小明星與粉絲興高采烈互動!預估中國微博活躍總用戶數,到二○一二與二○一三年底,將分別有望突破二.八億與四.六億人。 最近的鮮活例子是,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已死的傳言,一夜之間,傳遍了整個中國。連電視台、報紙都沒有報導的新聞,億萬人民如何得知? 最強傳播平台 讓江澤民死訊傳言傳遍中國答案很簡單:微博!因為,微博不只是媒體,更是強大的社交與傳播工具。 中國網球金花李娜,上個月在法國網球公開賽奪得女子單打冠軍,頒獎典禮後五分鐘內,新浪上的祝賀微博超過五十萬條,平均每秒有一千條誕生。 「終於贏了第一個大滿貫的冠軍!」李娜自己也隨後在手機上發了兩條微博,甚至比她接受國際媒體採訪的時間還要早。這條微博在五分鐘內轉發超過兩萬次,十分鐘內超過五萬次,也刷新了單條微博轉發速度紀錄。 新浪目前是中國微博的老大,新浪股價不僅衝上一二五美元高價,也讓新浪執行長曹國偉成了美國《時代》雜誌的二○一○全球百大人物,這看在騰訊、網易、搜狐等網路巨頭眼裡,非常不是滋味。 新浪微博作為社交平台,成功的主要關鍵是打「名人牌」!新浪把李娜等各行各業的精英都拉上微博,曹國偉當初甚至要求所有新浪員工,每人每天都要拉新用戶進來,尤其是新浪跑娛樂新聞的記者,拉微博成了最優先工作。 根據新浪內部的統計,前五十大新浪微博名人中,娛樂明星占了三十五位,相較之下,騰訊的前五十大只有二十七位。光是藝人帶動的粉絲效應,雙方就差了一大截。 名人圈的形成,確實給了新浪寶貴的領先距離。我們身邊最好的例子是,綜藝節目「康熙來了﹂開場都會出現新浪微博的跑馬燈,藝人蔡康永和小S先把藝人好友都 帶上了新浪微博,之後更帶動台灣整個娛樂圈,都跨海到了新浪微博上交流。這使得台灣影劇記者們,每天都要上新浪微博找新聞。 打名人牌擴張 明星、企業家、政府都瘋狂從藝人、體育明星、企業家,一個個社交圈在微博上遍地開花。 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有二五七萬名粉絲、分眾傳媒創辦人江南春有一二○萬名粉絲、奧美中國董事長莊淑芬也有一一○萬名粉絲,為了回應好友關注並擴張影響力,一大票企業家都認真經營,他們甚至一天會發個八條、十條微博。 「我總是在做記者做的事!」漢能投資集團董事長陳宏笑說,他現在已經養成到每個大小場合都會拍照發上微博的習慣。漢能有「中國高盛」美稱,陳宏每次擔任主講者、受邀貴賓時,只要拿起手機,身分一下就轉變成了第一手訊息的最佳傳播者。 更有趣的例子是,前兩個月,鼎輝創投創辦人王功權與「小三」私奔,沒有告訴任何親朋好友,卻獨獨在微博上發表了一篇宣言。之後所有人都找不到他,他與小三的手機都關機了,關心他的企業家好友們,也只好紛紛用新浪微博發表尋人啟事。 新浪微博事業部總經理彭少彬分析說,新浪的入口網站是傳統平台,微博則是嶄新的互動平台,「如今形成協同效應,成了一個超媒體社交平台。」除了名人外,中 國各地方政府,各大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如今也紛紛設立微博,作為社交平台,希望更主動、更有效率的推動行銷、公關、發言策略。 根據雷格斯(The Regus Group)的調查顯示,中國有七九%的企業使用微博、博客(部落格)、論壇社交網站與客戶溝通交流,以及發布資訊,但其他國家只有五二%。 在台灣,聯發科一直是透明度很低的高科技公司。在董事長蔡明介的寡言性格領導下,公司總是很低調,但到了大陸,這套卻完全行不通。聯發科在大陸除了要請公關公司,也開了官方微博,平均每天要更新一則以上。 顛覆社會動態 全民督促官方關注黑暗面 事實上,微博改變輿論生態,甚至顛覆社會動態,一年多來在中國發生的例子,實在太多了。 今年一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于建嶸在微博上號召博友,隨手拍攝自己所看到的乞討兒童情況。中國乞兒多半是被壞人拐賣,甚至被故意砍去手腳,被迫在街上乞討、推銷或表演。根據統計顯示,全中國的乞兒有一百五十萬名,恐怕是世界第一。 只要花一秒鐘用手機拍照,透過微博彙整給警察單位,就有可能挽救一個孩子的命運。雖然沒有公布真正解救多少孩子,但至今已有超過一千張乞兒照片上傳,以及上千萬博友參與討論,並督促公部門開始正視這社會黑暗面。 當然,不是所有言論在微博上都能被傳播,新浪、騰訊、搜狐等微博平台,也仍是被政府嚴格監管著,分別都設有監看團隊。只要提到法輪功、茉莉花革命等敏感詞句,很快就會被「和諧」掉的。 「不是等別人革你的命,就是自己革自己的命。」騰訊執行長馬化騰對微博風潮下了最佳結論。 近期微博引爆中國社會關注的大事 時間 說明 2010/11 上海博友即時報導一棟大樓的嚴重火災,你一言我一語,立刻傳遍全中國。 電視台等主流媒體卻行動遲緩。 2010/12 臉書創辦人佐克伯到北京,他與華裔女友每一天的行蹤,都在微博上不斷曝光。 2011/1 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于建嶸在微博上號召博友,隨手拍攝看到的乞討兒童。透過微博彙整給警察單位後,就有可能挽救一個孩子的命運。 2011/3 日本地震核輻射汙染海水,微博謠言四起,中國各地民眾擔憂海鹽遭受汙染,紛紛開始搶購食鹽。 2011/4 微博爆料指出,紫禁城內的「建福宮」成立了一個專供富豪參加的私人會所,立刻引爆博友群情激憤。 2011/5 知名創投家王功權與小三私奔,選擇在微博上昭告天下。 2011/6 名為郭美美的網友在微博上炫耀財富,由於新浪認證身分為「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成為網友人肉搜索的對象。 2011/7 江澤民已死傳聞,透過微博傳遍全中國 |
|
||||||
永和路上,一家成立兩年的社群遊 戲營運商,竟讓英特爾(Intel)指名入股。 專營社群遊戲發行的好玩家(SNSplus),快速在亞洲竄起,已擁有破千萬會員,在泰國一舉奪下最多玩家人數的王冠。看好發展潛力,英特爾、經緯中國、 美商中經合集團共投資一千二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億六千萬元),據中經合集團表示,此次投資已創下了台灣近二十年來互聯網公司草創階段的最大投資規模。 「我們已經搬過四次家了!」好玩家營運長林彥文笑著說,成立不到兩年,除了代理在臉書(Facebook)上的六十款遊戲,好玩家更成功進入日本、南韓、 越南、馬來西亞等較封閉的社群平台。 台灣傳統遊戲公司,大都從網路連線遊戲起家,當社群網站、行動裝置帶起另一波遊戲商機,卻遲遲未見傳統遊戲大廠能從中獲利。好玩家則是較早在國際市場布 局,嗅到商機,好玩家創辦人、執行長張春隆在其他台灣廠商還不願踏入社群遊戲時,就已航向東南亞市場。 ○九年底,全球最大社交遊戲營運商Zynga在台灣初嘗成功,張春隆開始起心動念,「那時候連我的會計,一個什麼遊戲都不玩的四十幾歲女生,竟然還教我玩 開心農場,我就知道這一定會成功。」○九年開心農場在台灣暴紅,成為第一款成功社群遊戲,也吸引大量非傳統網路遊戲玩家,成為近乎飽和的台灣遊戲市場中新 的成長動能。 嗅到商機轉往社群網站遊戲撈金 但「傳統網路連線遊戲像是挖金礦,含金量很高,」從傳統遊戲出身的張春隆比喻,「而社群遊戲就像撈金砂一樣,你量不夠大,真的很難賺!」社群遊戲針對輕度 玩家,收益能力成為隱憂,「他們做網路連線遊戲,一個玩家平均消費都用千(元)來算,我們有百(元)就不錯了。」商機雖然在眼前浮現,若不能攻入國外市 場,擴大使用者數量,光是經營台灣市場的社群遊戲,無法明顯獲利。 前進泰國用傳統點數卡,深入通路 曾是美國摩根士丹利遊戲科技分析師林彥文的出現,讓張春隆眼睛一亮,力邀合作。 「我們第一個成立的部門,就是國際事業部,」林彥文說,他運用過去分析師的經驗,評估各市場的發展性,泰國,成為他們的第一塊尋寶地。 「三百多萬的臉書用戶,(當時)卻沒有遊戲,當然要去試一試……,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啦!」張春隆豪氣的說。但泰國無論頻寬、文化、電腦擁有率,都與台灣 有極大落差,手機遊戲開發商奧爾資訊業務暨行銷處協理賴君儀指出,泰國人數雖多,但消費力低,「而且他們都在網咖玩遊戲!」 歐美廠商其實也進過泰國市場,銀彈充足下,慣性的大打廣告,吸引使用者在線上消費。但泰國市場需要的,卻是本地業務在通路的推廣,而金流系統,更與歐美大 不相同。社群遊戲玩家不用付費,廠商的獲利,只能來自玩家在線上購買虛擬寶物,沒有金流系統,遊戲再受歡迎也是白費。 歐美廠商認為,所謂金流無非就是線上付款公司PayPal或者信用卡,「他們都這樣想,但試了一陣,發現都收不到錢,覺得是沒市場,就走了,」林彥文觀 察,當時PayPal在泰國玩家間使用不夠普遍,而信用卡在東南亞又有盜刷問題,容易產生壞帳,採用線上的金流方式,將造成收款的困難。 「你就只能賣點數卡了,」張春隆觀察市場,好玩家與泰國在地金流商、網咖合作,在通路鋪售點數卡,「從遊戲上架到收到第一分錢,整整花了七、八個月!」好 玩家最後用最傳統的方式,直接飛到泰國拜訪,敲定合作夥伴。 爭取代理給客戶高抽成和快速上架 雖然好玩家會員數已破千萬,但離亞洲第一大、中國社群遊戲公司智明星通五千萬的會員,還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張春隆說,他現在的挑戰是爭取平台商的支持推 廣,以及取得遊戲開發商信任,將產品交給好玩家代理經營。 以台灣遊戲平台上的收入抽成為例,「它說要抽三○%,我們員工就說要談到二八%。我說不用,就給他三五(抽成),」張春隆指出,獲利都只是短期的,「大家 都給他三○%,我給三五%,同個平台上,你想他會推(廣)誰?」 對遊戲開發商,好玩家提供快速服務。賴君儀分析,社群遊戲要求在地化設計,營運商在取得遊戲產品後,必須修改,同時卻又面對產品生命週期比過去短的時間壓 力。好玩家承諾三個月內完成修改、上架,與其他大廠不確定的時程相較,開發商相對有安全感。 美商中經合集團合夥人王仁中觀察,亞洲網路用戶成長速度遠超過世界各地,如果好玩家能套用泰國經驗,克服其他未開發市場的問題,「收得到錢、有用戶、又有 上下游的合作關係,他們在網路上的應用還有很多空間。」 但好玩家的優勢,卻也可能因市場的逐漸開發而消失,如臉書幣(F-Credit)、Paypal等金流系統一旦普及,國際遊戲發行商隨時能重返亞洲。能否 在那之前培養國際級應戰能力,將是好玩家未來考驗。 【延伸閱讀】2年內攻入15個市場——好玩家遊戲發行國家 亞洲:台灣、香港、澳門、印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南韓歐洲:德國、波蘭、土耳其美洲:巴西、美國 資料來源:好玩家 |
| ||||||
四百年前,莎士比亞寫道:「世界是個舞台。」(All the world's a stage)這句話於今更顯真實。如果想發表高見,不論透過部落格、研討會、書、歌曲、電影、布道大會或戲劇,你就站在舞台上;如果有東西要賣,無論是一對一銷售、面對群眾或藉由網路,你就站在舞台上。 但如今這座舞台空前擁擠,若聚光燈不是打在你身上,或觀眾席上空空如也,那麼就算站上舞台也沒用。 本書是關於吸引觀眾,找到並打開那盞最亮的燈,打造熱情的忠誠度,讓觀眾在每句台詞、每個場景、每一幕戲中,都緊盯著你。這不是狂妄自大或想成為眾人矚目焦點,而是要為觀眾提供有價值的事物,以最有力的方法讓他們知道這個訊息並從中獲益。 在你拿起這本書之前,可能不曾聽說過我。除非你跟出版業有關係,或者有在關注我的部落格。畢竟,我不是名人,沒有在電視上主持脫口秀,也沒有登上唱片排行榜冠軍,甚至沒有競選過公職。 儘管如此,我卻有你需要的東西。如果要在你的領域成功,最該渴求的東西,就是「平台」(platform)。 建立平台讓人聽到你 很簡單,你必須有平台,才能站上去讓人家聽到你。但這不是戲院裡的舞台,這平台不是用木頭或水泥打造,也不須登上草原高地。今天的平台是以「人」——透過接觸、聯繫與追隨——打造而成的。 平台,是與現有以及潛在粉絲聯繫的工具。可能包括公司網站、部落格、推特與臉書帳戶、網路影片或播客(podcast),也可能包括個人以演講者、音樂家或演藝人員的身分出現,甚至包括傳統媒體,如報紙專欄、雜誌文章或電台節目。平台最好的定義,就是這些媒體管道的綜合體。 找出追隨者強化連結 誰是你的追隨者? 不論過去或現在,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是你認識了誰。平台的作用在於協助你去認識其他人。可能你已有認為很棒的東西,但是必須在這喧囂的世界中被人聽到,必須能夠展現給某些人。我可以協助你找出,並且連結上這些人。 我跟這麼多人有了連結,所以敢肯定說,建立平台不只是挑選守門員,付幾萬塊錢給顧問,或是了解複雜與令人迷惑的科技這些而已。 五年前可能是如此,但如今已不可同日而語。社群媒體技術已經改變一切,有史以來頭一遭,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也可以在這越來越嘈雜的世界得到注意,並且收穫豐盈。 幾天前我收到一位作家的電子郵件,她想在數百萬名競爭者中打響知名度。書籍出版的世界是最喧囂的,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認為她的書可以一鳴驚人。身為湯瑪斯尼爾遜出版公司董事長的我,每星期都會收到類似這樣的信件,她寫道: 有兩位經紀人都跟我說,喜歡我的書與計畫,並願意代理我的作品,但前提是希望我的社群媒體能有數千名粉絲。這令我迷惑不已:一本好書已經無法靠自身成功了嗎?作家如今都必須花很多時間去網羅部落格粉絲嗎?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確實是「不行」。如今好的產品已經無法自立自強,產品好只是基本,但遠遠不夠。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你必須主動創造方程式,關於人的部分。在今天的商業環境中想要成功,需要兩樣東西:令人矚目的產品與很棒的平台。 製造很酷的產品、製作令人佩服的訊息、譜出一段美麗的音樂、寫出動人的小說,或是支持擁護一個重要的理想目標,光這樣是不夠的,而且一日甚於一日。為什麼?有兩個理由: 一、競爭比以前更激烈:你最近有上網購物嗎?我有一天在亞馬遜網站搜尋平板電視,結果跳出一萬九千零六十九個結果。這太荒謬了!但如果想銷售商品,想散播訊息,這就是要面對的真實狀況。 二、大家比以前更容易分心:不僅是因為有更多產品,而且還有各種媒體、更多電影、電視頻道、應用軟體、廣播電台、播客與電玩遊戲,以及更多新聞網站、部落格、臉書與推特。換句話說,群眾的注意力成了有限的資源,你要跟每個媒體競爭,而這些媒體都要來瓜分潛在顧客的注意力。 這真令人氣餒,就跟那位向我求助的作家一樣的感覺,但我卻認為這反而是個機會。如果做法正確,你可以用這麼多方式跟人取得連結,而這是前所未有的事。這就是如今建立平台大行其道的原因。 仔細去建立與維護平台,至少有三個好處: 一、平台提供可見度:平台本身就象徵了前文所提到的舞台,站上這舞台,位置就比觀眾高,每位觀眾都可以看見你。在喧囂的世界中,這點尤其重要,因為越來越多的個人與組織都在大聲吶喊,要吸引群眾的注意力。 二、平台提供擴音器:平台讓你在群眾的喧嚷聲中能被聽到。在現代音響設備出現之前,牧師與政治家為了被聽到,就是站在舞台上。現代音響設備可利用自然音效,在成千上萬人面前演講。當今新媒體,尤其是社群媒體,則提供機會讓你的聲音散播得更廣。 三、平台提供連結:傳統媒體平台能建立單向的親密關係,讓你「認識」脫口秀的主持人、表演藝術家或會議主講者。但社群媒體將更上一層樓,讓雙向的親密交流成為可能。結果是你可以跟粉絲、顧客與支持者,擁有比以前更多的連結。 你可能會奇怪,要學會建立平台,而且是強有力、有許多追隨者的平台,難道不需要行銷?不要請人去做行銷?不用請公關打行銷電話,或是花大錢請廣告公司製作精彩的雜誌廣告?對於經費有限的人來說,不需要自己做廣告傳單?在地方報紙上登小廣告?也偶爾買電台廣告? 創意人大多討厭行銷,只想做有搞頭的事情,創新產品、寫作、演講或是玩耍,就是不喜歡促銷自己或是銷售產品與服務。如果這說的是你,告訴你一個好消息:行銷已死。也許我太誇張了,行銷也許還沒死,但是,社群媒體的行銷已經蛻變了。 建立部落與夥伴對話 新的行銷是建立部落。 行銷不再是到人多的市場上叫賣,而是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對話;不再是做交易,而是建立關係;也不再是為一己之利去開發市場,而是服務志趣相投的朋友,彼此共享。 要成為創意人的關鍵是建立部落。部落是永續經營的必要條件,平台則是你跟部落連結的方式。 要如何建立部落?我建議以下四個方法: 一、發現你的熱情:將熱中的事物分享眾人的行動就是行銷。 例如,蓋瑞‧范納洽(Gary Vaynerchuk)熱愛葡萄酒,二○○六年創辦WineLibraryTV,每天有成千上萬觀眾收看蓋瑞的短片,發現新酒款,也更懂得品味葡萄酒。蓋瑞目前工作重心轉移到更大更好的事業上,但是當初的努力是很好的見證,自己的熱情也可成就大事。 二、跳出來當領導人:沒有領導人,就沒有部落,有的只是群眾;行銷其實就是帶領那些想跟隨的群眾。群眾需要一位領導人,帶他們去想去的地方。「自願當領導人」是社群行銷的關鍵。 三、要慷慨:舊式行銷是向人拿東西,但「施比受更有福」才是聰明的行銷策略。用服務與給予來領導,群眾就會死心塌地跟著你。 四、提供溝通的方法:人群要有好的溝通方法,才能彼此串聯、相互分享。在《部落》一書中,高汀提出領導部落的四種方法。要建立部落,必須提供以下四種溝通方式: 部落領導人對部落成員部落成員對部落領導人部落成員對部落成員部落成員對外人 商品暢銷長紅的關鍵不在於出版社、唱片公司或任何人要行銷你的產品,拓展知名度;真正關鍵在於你是否願意站出來,領導一群跟有相同熱情、志同道合的人。(摘自前言、第四篇) |
| ||||||
兩岸用語又出現新流行:「抱團」。這原本是電玩用詞,代表三到五個英雄一起行動,不被敵方個個擊破。但現在,已演變成一張通往中國市場新門票;學會抱團,攸關未來企業生存與中國商機。 十二月七日,十四個年輕人悄悄走進了台北一○一的八十五樓餐廳包廂內,沒有喧譁與高規格的儀式,低調展開一場兩岸總營收破千億元、平均年齡三十多歲的兩岸二代企業家交流會;從交朋友開始,最終目標是結盟合作。 餐會,氣氛輕鬆沒嚴肅議題,就是「混臉熟」交朋友 同樣也是十二月,兩岸四位部長級的前後任官員、近四十位企業家一早八點趕到圓山飯店,這是海協會長陳德銘上任之後首度造訪台灣,唯一一場邀集兩岸企業家的大型餐會。這場大陣仗的會議竟然沒有嚴肅議題,與會者說:「就是來『混臉熟』交朋友!」混臉熟,又是個大陸用語,望文生義就是製造機會加深印象。 從三十多歲兩岸青年企業家,到八十歲大老級的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或身價百億、雄霸一方的中生代企業家,都搶著「混臉熟」玩抱團。 很多人不知道,今年七月三十日,中國九大社群之一的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發布一篇最新理事成員簡介,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成為台灣第一人,進入這個標榜需新台幣五百億元身價、十三億人口限量六十人、全體理事會一票否決制的中國神秘社群,她等於進了中國民間企業家的金字塔最頂端。 下個月,長江商學院也將來台辦活動,為明年在台灣舉行的年會暖身。屆時以長江商學院為主成員的九大神秘社群之一華夏同學會,將大舉來台;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以及正和島,對於招收台灣會員也躍躍欲試,正和島更準備在明年設立台灣分部,展開中國九大神秘社群來台灣發展的第一步。 還有今年七月二十五日,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英業達集團董事長葉國一、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這些大老闆排排站等投票,就為了在一個讓台灣人進入中國特許市場、明星行業,一邊又能引中國資金跟台灣合作的交流平台中,搶個好位置。 地點回到台北一○一的八十五樓,這是一場橫跨兩岸,比學歷、家世、身價,更比想法與創意的豪門二代夜宴。迎接中國二代企業家的台灣團隊,成衣代工大廠旭榮集團二代少東執行董事黃冠華、台灣華歌爾董事長特助陳均輝、台南佳和集團董事長特助翁偉翔,甚至連低調神秘在台北擁地百億元,跟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台泥創辦人辜振甫、板橋林家、香蕉大王陳查某齊名的萬源紡織創辦人杜萬全的孫子——敖特實業董事長杜俊德也都現身了。 他們所迎接的中國富二代,有營收破新台幣千億元的全球羽絨服大王波司登總經理高曉東、有中國美麗富二代稱號的杭州漢帛集團總裁高敏、專門做股神巴菲特和中國前國家主席胡錦濤訂製西裝的大連大楊集團副總經理胡冬梅等。 這些中國客到台灣,被安排的行程,是騎腳踏車、逛迪化街布市、喝珍珠奶茶、吃雞排;他們穿著簡單休閒服裝,任誰也看不出來這群人的身價。 在圓山飯店,則是一場高標準的餐會,鎂光燈前,只見到一群中國官員、台灣前官員、大企業家正襟危坐一字排開,就連桌上的柳橙汁也有如閱兵一般整齊畫一。 但當雙方主持人講完話、鎂光燈撤去之後,嚴肅的餐會突然變得熱鬧,與會者之一的樂陞科技董事長許金龍說:「所有人開始不停走動,忙著敬柳橙汁、趕緊交換名片,沒有人有時間坐在位子上!」 當許金龍準備起身跟著換名片,才發現一早匆匆出門竟忘了多帶名片,身上只剩兩張,只好先低頭吃早餐,心中拚命想:「僅有這兩張要跟最想認識的人換,但怎麼直接找到他,又怎麼避免半路被換走?」 座位,刻意安排同業對坐,臺銀董座對中國人行行長 只是跟大陸人交流,還算不上抱團,抱團抓緊的是建立人脈、取得資訊、拿到金流、達成聯盟合作,甚至再透過交叉運用與運作,產生的綜效讓人難以想像。 同時,現在中國也刻意嚴選一流企業家,吸引台灣對等的企業家去抱團。 以台北一○一那場中國二代企業家餐會為例,源頭是隸屬中央部會級單位的二代中國服裝青年企業家沙龍,該組織去年成立,採總額管制的嚴選模式,總數三十人不得超過,離開一個才能補一個,要發展成二代菁英俱樂部之一。 台灣方面,除了講家世地位與財富,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這些人都有自創品牌,原來單單有家世、財富還不夠,必須要有創業構想與企圖心才能獲邀。 回頭來看,圓山的餐會,參加者背後都有玄機,仔細看名單,會發現主要來自兩大團體,一是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成立的非官方組織——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簡稱海貿會;另一個則是以對日交流為主旨成立的三三會,代表人物有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能率集團總裁董炯熙、長春集團董事長林書鴻,以及中信金副董事長薛香川。這兩個團體結合,成了中國不能忽視的一股財經力量,所以陳德銘以海協會長身分首度造訪台灣,在行程中安排了這場最大規模的財經交流活動。 他也帶中央國台辦副主任鄭立中、專門協助台商取得經濟政策的國台辦經濟局長徐莽,連號稱中國改革三十多年來最大試驗的上海自由經濟貿易區也都派副主任參與。企業家方面,有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中國國家核電公司總經理顧軍、蓋北京奧運鳥巢的中信建設董事長洪波,以及經營電子商務的京東集團聯席董事長趙國慶等各領域重量級人物。 現場玩起排排坐點鴛鴦譜,讓臺灣銀行董事長李紀珠對上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機電業大老黃茂雄對上中國核電公司……。當天,文創、生技與電子商務這些跟中國七大新興產業相關的業者也同時受邀,讓台灣業者能夠跟中國當紅明星產業連結。 所以,一場精心安排的早餐會,搭起了當紅的人民幣債券、人民幣離岸中心、生技文創到電子商務的橋梁。能擠進成功者社群,就能換來商機與影響力。 對話,訴求軟性用台灣酒加溫,聊到賣牛仔褲送毛巾 黃冠華說:「兩岸交流已司空見慣,每天都有人來沒錯,但對等、軟性氛圍模式,又有商務精神跟效果,這需要刻意營造。就好像天天都有人約會,但是你要找到一個好對象,其實沒那麼好找,是一樣的道理。」 為了一場聚會,他們半年前開始安排,行程脫離官式與人人皆走的景點,安排具文化與創意的體驗,展現台灣不同於大陸的特色及軟實力。 在一○一的餐會上,刻意營造的氛圍,再加上台灣米釀的台灣酒,來自台灣毛巾故鄉雲林的好家庭毛巾董事長特助張培欣,遇上了中國婚紗出口最大的廣東名瑞集團營運總監蔡中涵,兩位二代少東一見面馬上就談起了毛巾生意,兩人互換完手機號碼還換微信;接著搭上賣牛仔褲的狼道服飾品牌創辦人劉奕群,聊到了買牛仔褲送毛巾的商業模式。一場交流讓兩岸年輕人在生意、人脈與金流都產生了連結。 目的,在中國當個咖拿下說話權和能見度,就能被看到 有人說兩岸產業、企業正在進行一場殲滅戰,然而抱團的人引用管理策略說:既然打不過別人,不如就加入它。 不只加入它,還要貢獻它。台灣企業家不停的將想法拋給中國方面,才能透過各種抱團活動,創造對接與連結。 今年十一月在南京舉辦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在建案中加入圖書館,也成為話題,與會者頻頻在聊天中問馬玉山蓋房子的文創精神,有沒有辦法整套移植到中國。從建商變文創業者,讓聽到的人非常稱羨,商機也隱然發動。 所以黃冠華說:「參加社團組織,最後都是為了話語權,在中國當我們產業話語權夠,你會知道方向往哪走;對於哪些政策怎麼走,我們有建議權,這差很多。」意思是,透過抱團,能在中國當個咖!黃冠華說:「中國很大,你不發出光亮,沒人會看到你!」 當然有認為,這是一種統戰,目的是讓台灣更依賴中國,但當中國市場開放,企業看到的是機會。許金龍舉例說,無名小站在台灣經營非常成功,但最後又能怎樣,如果無名能到中國,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結局了,所以他認為中國市場是台灣年輕人創業最好的機會。 這是一張中國在十八大三中全會後,特別為台灣加印的「抱團門票」,讓兩岸企業、青年用聯盟關係互補,在中國拿到能見度和話語權,甚至取得市場特許執照,進而卡位中國市場,變成繼家世、學歷、婚姻與社群後的第五張成功者門票。 【延伸閱讀】豪門二代抱團,門當戶對只是基本——兩岸青年企業家台北101餐會參加者 中國企業家:企業地位波司登總經理高曉東:全球最大羽絨服製造商、年營收約新台幣千億元漢帛國際集團總裁高敏:中國最大女裝製造商廣東名瑞集團營運總監:蔡中涵:中國最大婚紗、晚禮服出口企業大楊集團副總經理胡冬梅:旗下高檔西服品牌創世(TRANDS)獲巴菲特、胡錦濤指名狼道服飾品牌創始人、:藝術總監劉奕群:中國自創牛仔褲第一潮牌台灣企業家:企業地位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台灣最大針織一貫廠,客戶包括Zara、Uniqlo等國際知名品牌敖特實業董事長杜俊德:家族萬源紡織在台北擁有百億地產佳和實業翁偉翔:台南上市老紡織廠台灣華歌爾董事長特助:陳均輝:台灣內衣龍頭品牌東京著衣海外事業部:發展總監侯少偉:台灣網購女裝第1品牌 整理:萬年生 |
| ||||||
想參加兩岸企業餐會但沒獲邀,也沒含著金湯匙出生??,台灣中小企業、專業經理人一定要認識兩岸三階不同層次的抱團:四大交流平台、五大學院,以及最終目標——打進中國最神秘的九大社群。 入門級〉四大交流平台兩岸企業家峰會最夯,郭董也搶發言 首先入門的是四大交流平台:兩岸企業家峰會、兩岸兩會協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海峽論壇。其中最重要的是兩岸企業家峰會,今年改成立了理監事會,並選出兩岸的理事長,台灣由前副總統蕭萬長、中國由國務院前副總理曾培炎擔任,一下子升級為兩岸企業交流的最高平台。 這吸引了台灣眾多財團參與,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帶兒子郭守正在活動中爭取發言,一般中小企業則恐怕很難有上台機會。樂陞科技董事長許金龍,是從參加貿協等公協會辦的活動,例如到中國各城市的台灣名品展,慢慢在兩岸間被看見,因此這次被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點名,以文創業者身分參加圓山早餐會。所以有意加入四大交流平台的企業,要勤快參加活動、爭取亮相,才有機會得到抱團機會。 進階級〉五大商學院北大是首選,有機會結識CEO 第二個兩岸抱團方式是回學校念書,首選是專門研究中國財經政策的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接著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以及中國土豪最愛的中歐、長江兩大商學院,最後則是上海復旦大學。 這是中國商界及台商認定五個最能認識中國本土企業家、專業經理人、富二代的最佳學習平台。來自中國或各國的一流人才,仍不斷往這些學校移動,所以是學習兼建立人脈的好地方。這也讓中國商學院的學費水漲船高,抱團的投資成本隨著中國市場商機變大與市場成長,不斷上漲。 頂尖級〉九大社群篩選嚴苛,台灣僅王雪紅進核心 傳說中,中國有九大神秘社群,限量、嚴審、身價高,是兩岸抱團的最高頂峰,這九個社群分別是泰山會、華夏同學會、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江南會、正和島、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接力中國、五大商幫,以及長安俱樂部。目前進入這九大社群之一的台灣人,只有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擠進核心。 翻開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的理事成員名單,王雪紅是唯一的台灣人。事實上,想進入這個社群的理事會,條件非常嚴苛,一是規定企業家旗下公司的市占率須在產業排名前三,二是須為企業精神領袖或有過創業經驗,最後是在公益環保等方面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並有正確的價值取向。 最難的是,要進入這個理事會,須由兩位理事聯名推薦,並採一票否決制,有一人反對就不行。雖然如此,想擠進這九大社群的人仍相當多。又例如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創立的江南會,就標榜一年只收一人,能擠進就代表進入中國商界的金字塔頂端。 這九大社群存在不同的傳說,但版本幾乎相同,只要能加入商會、俱樂部,不僅得來人脈、市場資訊、影響力,更能在危急時刻得到關鍵救援,任何危機都能迎刃而解。例如在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後,國外企業有意購併中國乳品企業蒙牛,華夏同學會馬上動員新台幣二十多億元進場護盤,才阻止蒙牛被收購。 其實,想進九大社群也不是難如登天,高門檻的是俱樂部的理監事,這九大社群還是有招收一般會員,或經營一般的交流活動,讓會員可以接觸金字塔頂端的企業家,形成一種社群。 但要成為一般會員,會費不是重點,而是要通過審核,例如江南會年費人民幣二十萬元(約合新台幣九十八萬元),但入會難度高。此外,隨著中國經濟快速成長,俱樂部費用也跟著漲,例如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的領袖年會活動費,從人民幣一萬多元漲到兩萬多元,足足漲了一倍多。 但想參加這樣活動的人依然趨之若鶩,例如百度首席執行官李彥宏、騰訊首席執行官馬化騰,都曾是中國企業家未來之星得主,現在參加未來之星,就可能認識下一個百度或微信。 【延伸閱讀】傳言中的中國9大神秘社群 1.泰山會——成立最早以科技業者為主,在山東成立而取名泰山會主成員:聯想集團名譽董事長兼高級顧問柳傳志(社群精神領袖)、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入會最多)、中國泛海控股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盧志強、百度首席執行官李彥宏 2.華夏同學會——身價總和最高由長江商學院、中歐商學院的校友自由組織而成主成員: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社群人氣王)、騰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馮侖、李彥宏 3.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最有影響力由商業領袖、經濟學家和外交家發起主成員:經濟學家吳敬璉、許小年、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台灣進入高層第1人)、馬雲、郭廣昌、王健林、馮侖 4.江南會——標榜商界俠義由馬雲等8位浙商共同創辦主成員:盛大網路首席執行官陳天橋、網易公司創始人丁磊、郭廣昌 5.正和島——首家網路社交平台標榜中國第一家企業家網路社交與資訊平台主成員:京東商城執行長劉強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柳傳志、王健林 6.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唯一以環保為主題王石成立的生態保育團體,入會門檻較低主成員: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馮侖 7.接力中國——二代菁英會由中國二代企業家組成主成員: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之子梁在中、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之女劉暢等 8.五大商幫——地方商會前5大分別為:山東商幫、蘇南商幫、浙江商幫、閩南商幫、珠三角商幫 9.長安俱樂部——主打海外交流在北京長安街成立,發展早,主要與世界各國企業交流主成員:長江實業集團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李嘉誠、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維基百科、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正和島官網整理:呂國禎 |
| ||||||
三月,《時代》(Time)警告,以大份量為號召的量販店可能會終結在千禧世代手上,其中又以美國第二大零售商好市多(Costco)最該提高警覺! 《時代》主張,量販業的主力客群是千禧世代的父母輩,因為他們習慣住在郊區,買車代步,量販店的商業模式恰恰是順應這種生活形態而生。不過,現年十八歲至三十四歲的千禧世代卻喜歡在市區租房、搭捷運或走路,大份量包裝變成是生活一大負擔。 若從股價漲跌觀察產業變化,近半年來,三大量販業者沃爾瑪(Wal-Mart)、好市多與塔吉特(Target)確實都個別下跌約二%、四%、八%,儘管好市多稱不上資優生,但也不是墊底,《時代》卻特別看壞它的前景,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費心經營社群。 統計顯示,有三千四百萬名粉絲在沃爾瑪的臉書上按讚,而且它還依據事業部性質推出七個推特帳號,讓顧客可以在發現問題的第一時間內找對部門反映;塔吉特的臉書累計二千二百萬個讚,也和圖片社群網站釘趣(Pinterest)合推精選商品;相較之下,好市多只被按了一百多萬個讚,推特帳號更是失效已久。 沃爾瑪恐輸在「品行」差 只不過,這篇用字強烈的文章似乎說服力不夠,財經網站上有不少人反對,分析師直指,《時代》忽略一個重點:從歷史軌跡來看,每個世代多半是在進入結婚、生子的人生階段後,才會考慮往空間更大的郊區移動、置產。千禧世代還沒來到這個時刻。 此外,好市多的社群冷淡症也不代表它沒看到千禧世代的需求:它是三家量販超市裡品德最優的模範生。公共議題研究員桂爾(Kathleen Geier)評論,好市多善待員工是它最大的資本,特別是凸顯龍頭沃爾瑪不厚道的形象,讓公民意識強烈的年輕消費者知道「我們是可以有選擇的。」 千禧世代被形容為「史上最精明的消費世代」,《富比世》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雖然喜歡便宜、方便的產品,卻更把製造過程是否合乎人道、環保放在第一順位。沃爾瑪和塔吉特的粉絲數遠勝好市多幾十倍,卻缺乏「道德溢價」,桂爾建議:「從頭投資員工也許是個新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