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icai.com/news/2011/10/1135413.html
名离职员工的“血泪控诉”将奢侈品古驰(Gucci)拉下神坛,这个让无数人瞻仰癫狂的品牌终于不得不放下身段,与所有入围或尚未入围的中国消费者及其公司员工平等沟通。
10月12日,古驰中国贸易有限公司上海总部公关部向媒体发函,针对古驰深圳旗舰店被指控为“血汗工厂”公开表态,声称已经对相关投诉做过详尽的调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撤换有关的管理人员及店铺主管等。
这一紧急表态并没有阻止古驰品牌危机的蔓延,根据古驰五名离职员工的公开信显示,古驰深圳旗舰店通过100多项行为规定中限制员工:喝水要申请,上厕所要报告,甚至怀孕7个月员工仍要上夜班。
古驰深圳店离职员工代理律师杨乾武称,正寻求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纠纷。这必将极大折损古驰的品牌形象。
据某奢侈品代工厂管理人员介绍,一款价值10000元人民币的古驰新款皮质包,在欧洲大概价值700欧元。其成本构成中,布料约需50欧元成本,加上铆钉、纽扣、拉链等材料,一款皮包总价不超过90欧元。
古驰公司宣称,其皮具包包都是在意大利纯手工制作。该人士认为,大部分款式都是海外代工完成整个生产环节:“奢侈品经过多年的全球化分工,已经形成完整细致的全球化作业体系。每一件包包在加工环节的成本都不超过4%。”
在中国,政府对奢侈品征收的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等综合税率总和约占商品总价28%-30%。
“剩下的皆可归于产品毛利中。”上述人士说,“国内市场价值10000元的包包出厂成本加税成本约4000元,毛利率为60%。”
而在市场环节,奢侈品的旗舰店年度成本约3%,品牌与新品的广告公关活动成本在6%-7%左右,即市场销售成本占总价10%左右,剩下的皆为利润,包含品牌附加值。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数据显示,人力成本仅占奢侈品销售价格构成的5%-6%,因此,古驰品牌的包净利润可能超过40%。
上述人士认为:“这种产业利润分配链加剧了奢侈品企业重外部品牌轻内部管理。他们的收益过于依赖品牌附加值,因此,对涉及与品牌及店面形象有关的服务会有特别苛刻的要求。”
今年初,由世界奢侈品協會(以下簡稱「世奢會」)發佈的一份排行榜令這個名頭響亮的組織引起意想不到的關注。
在這個「全球奢侈品牌100強」榜單中有許多二線品牌。網友由此對世奢會註冊信息、運營模式提出質疑。
5月中,網友「花總丟了金箍棒」(以下稱「花總」)發現「世奢會」美國總部官網域名的註冊地是中國,註冊人也是中國人。他懷疑國際組織「世奢會」是只存在於中國的一個「山寨組織」。
隨後,更多疑點浮出水面,「世奢會」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和執行官歐陽坤身份涉嫌造假,「歐陽坤」為假名字;該組織還涉嫌發佈虛假行業數據和官方調查報告。
而「世奢會」的官方網站自稱國際非營利組織成員,總部位於美國紐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研究與管理的權威機構。
世奢會的真實面目到底是什麼,網友的質疑是否合理。隨著記者調查,一個由中國人註冊的、頂著「世界」名頭,打著「協會」旗號的「皮包公司」逐漸浮出水面。
5月15日,「世奢會」被網友質疑是皮包公司。網友調查發現,「世奢會」美國總部官網域名的註冊地是中國,註冊人也是中國人。而「世奢會」在官網上稱,自己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研究與管理的權威組織」。
「世奢會」中國代表處首席執行官歐陽坤表示,網友散佈不利消息,是為敲詐,他已於6月初報警。
記者遂向立案警局求證,警方未予以證實。
「世奢會」為商業組織?
網友「花總」是看到「世奢會」發佈的「國際百強奢侈品排行榜」而對其產生懷疑的。他查詢了「世奢會」美國總部的官網,發現官網域名的註冊地是中國,並把查詢結果截屏發在自己微博上。
網友「陳果IBM」曾於2011年末質疑過「世奢會」發表的一篇《茅台申請世界奢侈品100強的研究報告》。「陳果IBM」認為這是炮製的新聞。隨後,茅台酒廠公開表態,和此事無關。
「世奢會」(WORLD LUXURY ASSOCIATION)中國代表處官網稱,該協會是國際非營利組織成員,總部在紐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研究與管理的權威組織。
「花總」檢索了美國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非營利組織)數據庫,沒有找到「世奢會」。
「世奢會」註冊地在美國特拉華州。「花總」在該州政府網站上,查到其註冊資料,註冊資料顯示:「世奢會」註冊性質是 corporation(指商業性的)。這與「世奢會」官網的信息相悖。
6月11日,「世奢會」中國區首席代表和執行官歐陽坤告訴記者,「世奢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社團,而是一個非營利性質的經濟貿易組織。他還稱,雖然「世奢 會」註冊時確實不是非營利組織,但它的章程表明它是一個非營利組織,「這個(是不是非營利組織)不是政府決定的,是組織章程決定的」。
記者在白天和夜晚,分別撥打了「世奢會」紐約總部的電話,電話另一端一直是答錄機,傳來的是「這是世奢會,請留言(英文)」。
「世奢會」無法提供各國代表處電話
「世奢會」中國代表處在北京朝陽區華茂寫字樓。6月8日,前台工作人員稱,代表處於5月底已搬走。
唐路(化名)是「世奢會」中國代表處一名離職員工。他告訴記者,世奢會中國代表處在華茂時,租用了一間16平米的辦公室,水吧、會議室均與其他公司共用。
世奢會中國代表處官網稱,世奢會在國際上共有14個國家代表處,歐陽坤也確認了這一點。
但唐路工作期間從未見過任何兄弟代表處的信息,總部也從未有過任何政策性信息下達,所有的政策和發展方向都是出自歐陽坤。
記者也無法找到任何有關這14國代表處的網站。
6月11日,歐陽坤解釋說,那些代表處並非是獨立的,而是和當地一些機構合作,主要職能是整理一些消費數據,彙總到總部。
記者索要這些代表處的名稱信息及聯繫方式。歐陽坤表示,無法提供。
「世奢會」稱被敲詐
歐陽坤稱在今年5月底發現網友「花總」在微博上對自己及世奢會質疑。5月30日「世奢會」收到匿名郵件索要30萬公關費,歐陽坤匯去1萬餘元,並要求刪除「花總」某條微博。之後,該微博被刪。
歐陽坤認為「花總」涉嫌敲詐,向北京警方報案。他說,北京警方根據IP鎖定犯罪嫌疑人「花總」在上海,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已於6月11日正式立案偵查。
歐陽坤給記者發來虹口分局的立案決定書,和歐陽路派出所發出的協助調查函的圖片。
記者向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核實,工作人員稱有圖片所示立案號,但相關人員不在,無法確定是否立案。
南方週末報導,虹口分局歐陽路派出所曾向該報確認了這個決定書的真實性。
新京報記者詢問歐陽路派出所是否發過協助調查函。值班民警稱,派出所不會發這種東西,且立案決定書不會讓當事人看到。
|
||||||
他只有小學畢業,隻身北上當起小學徒,18歲用標會來的3萬元創業;如今,走在機場大廳,短短幾百公尺的免稅商店區,是他一手擘畫出的免稅王國,創造出每年三、四百億元的業績。 每天川流不息的出入境旅客,幾乎人人都跟他買過東西,他是台灣的免稅天王──江松樺。 撰文‧劉俞青 研究員‧楊寶楨當行政院宣布,今年一到七月來台旅客達到四一八萬人次,比去年同期足足成長六成,所創造的外匯收入首度破一百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之際,觀光業成了百業低迷中,唯一開出的紅盤。 觀光業大爆發,已蔚為趨勢,然而,誰才是其中的最大贏家?是極負盛名的五星級大飯店?還是觀光客趨之若鶩的鳳梨酥名店? 答案:都不是。 一家隱身在台北內湖的公司,既非大財團、也沒有上市櫃,但所有來台的觀光客,幾乎都跟它消費過,這家公司去年的營收就高達三、四百億元。 但這樣一家公司的老闆,卻比任何人都還要低調。幾年前,就在台灣的觀光業即將大爆發前夕,這位大老闆沒有身穿名牌坐在辦公室裡指揮調度,反而穿著一件夾克和一群志工在一起,彎身撿拾沙灘上破碎的玻璃瓶。任誰都看不出,眼前這位正在淨灘的歐吉桑,商場實力如此驚人。 他,就是江松樺。乍聽這名字,有些陌生,外界對他的認識,更是極其有限,但如果提起他的公司,就是如今囊括台灣國際機場的免稅店──昇恒昌,所有曾經出國的國人,肯定都不陌生。 昇恒昌不是歷史悠久的百年老店,一九九五年才正式創立,但不到二十年時間,從零出發,由無到有。如今,在桃園機場第一航廈、第二航廈、松山機場、高雄小港 機場、台中機場,甚至連金門都有它的蹤跡。不只來台的外國觀光客,台灣每年進出機場頻繁的台商、出國旅遊的國人,更是它最大的消費族群。 很多人出國時走進免稅店,都會從包包掏出一張長長的消費清單,直接指名購買。收銀台前,常見大排長龍的結帳顧客,收銀機一整天不停地打呀打,打出驚人的業績。 成功心法一:技術是王道 當學徒打好根基 四年領到大師傅級薪資根據本刊調查,去年昇恒昌的全年營收約三、四百億元,在免稅店的領域獨占鼇頭。如果以平均淨利率兩成計算,年賺至少六十億元,勝過絕大多數的上市櫃公司。 如果,陸客來台人數持續成長,昇恒昌未來幾年的業績,還會有驚人的成長。 幾乎從未接受媒體專訪的江松樺,破例暢談他的發跡經過,原來,這位台灣觀光業新天王,當年只是一個小學畢業的小學徒。 「現代人常說要存『第一桶金』,但我向所有昇恒昌的員工說,年輕人要學的是『第一把技術』,把技術練好,練得比老闆還要好,就不怕沒飯吃。」談起自己的發跡經過,江松樺忍不住語重心長。 江松樺是嘉義大林的農家小孩,小學畢業,家裡就無法讓身為長子的他繼續念書;他的爸爸甚至已經牽來一頭牛,要他開始下田工作,但還好媽媽力排眾議,要他無論如何都要北上去學一技之長。 江松樺帶著媽媽的支持,北上找工作,當時一個十多歲的小孩,哪裡有工作哪裡去。剛好有一家皮件工廠缺學徒,因緣際會,開啟他今日成為免稅天王之路。 說是皮件工廠,其實只是一間十坪大小的破房子,但江松樺在這裡練就「一把剪刀」的功力。同樣一張皮,別人只能做兩個皮包,但他懂得精細計算,硬是裁出兩個半的皮包,不僅幫老闆省錢,也讓自己功力突飛猛進。 就這樣,江松樺在這裡一待就是四年,一個月工錢從一開始只有二十元,四年後已經領到一個月三千元的月薪,這在當時,已經是大師傅級的薪資了。 江松樺看到機會,決定自己跳出來開工廠,這一年,他十八歲,也是人生第一次創業。但創業需要三萬元,媽媽幫他在大林整個村子借了一圈,也只借到三千多元,其餘不足款,硬是用標會才勉強湊足。 在環保意識未抬頭的六○年代,江松樺的皮包工廠用的是鴕鳥皮、鱷魚皮等真皮製造,很受日本觀光客喜愛,生意很好。入伍前,他已經幫自己存到第一桶金:三十萬元。這個數字在當時,足夠在台北三重買下一棟樓房,以一個嘉義北上打拚的小孩而言,是不得了的成績。 「所以我說,年輕人不要滿腦子光想『第一桶金』,要想如何學得好技術,好技術自然就會帶進財富。」江松樺說。 成功心法二:懂順勢操作 代理精品賺潮流財 靠談判扭轉劣勢但退伍回來之後,真皮的皮包生意越來越受到環保意識影響,江松樺嗅到市場的變化,發現前幾年向他買皮包的日本觀光客,已經轉買所謂的「名牌 包」了。於是,他也跟著轉向,開始向歐洲的精品品牌,一家家去洽談代理權,成為台灣精品界最大的代理商。 他曾經代理過的知名品牌包括古馳(GUCCI)、賽琳(Celine)、COACH、鐵師東尼(a.testoni)等,都是業績響噹噹的大品牌,也是日 本知名彩妝植村秀的台灣總代理。當時半句英文都不會說的他,只能靠錄音帶學說英文,邊學邊打進市場;敏銳的市場嗅覺不僅為他帶進豐厚的利潤,更重要的,讓 他在精品界打下人脈基礎,成為日後免稅事業的最重要基石。 懂得順勢操作,是江松樺成功的關鍵。他在代理權陸續被總公司收回的那幾年,又大賺一票,更是精品界至今仍津津樂道的一場勝仗。 只要代理商的業績一好,國外的總公司就想把代理權收回去,自己跳進來賺,這幾乎是所有代理商的「宿命」,江松樺不會不知道。但他在精品陸續被收回的這段時間,充分發揮談判功力,一舉逆轉代理商的命運。 「我有員工、通路,比你(指國外總公司)深入了解台灣市場,還有許多know-how,才能拚出今天這樣的成績,你當然不能平白收回,請你『買回』。」例 如二○○七年,手上最後一個被「買回」的精品大牌──COACH,就讓他一口氣進帳新台幣十二億元,這個價碼,至今仍是代理界難以超越的紀錄。 「人生的路不會白走。」儘管代理權一一被收回,但如果沒有這些經歷,就沒有今天的昇恒昌。而真正讓江松樺從小學徒躋身全台灣觀光產業龍頭的關鍵,要從一場陰錯陽差的「錯單」談起。 代理權逐一被收回後,江松樺才在一九九五年成立昇恒昌,試圖進軍免稅店,這一年,他已經四十四歲。 但在一九九七年之前,國內的免稅商店一直由國際集團DFS(Duty Free Shop group)的台灣代理商多禮公司、多友公司所經營,多禮、多友兩家公司的負責人都是余正雄,余正雄是前副總統連戰的世交,政商實力雄厚,昇恒昌很難越雷池一步。 但就在一九九七年,因為高雄小港機場免稅店的投標案,原本應該得標的多禮公司,在投標單上犯下致命錯誤,竟然蓋上「多友公司」的大章。這一個錯誤,不僅讓第二名的昇恒昌因此遞補,也就此翻轉台灣的免稅店生態。 成功心法三:時時做好準備靠累積人脈與經驗 一年業績三、四百億「別人給你機會,也要看你接不接得下來。」江松樺說當時突然得標,連他自己都嚇到,要不是靠著當年做代理時,與各大精品品牌總公司長期 累積的人脈,大家都願意緊急調貨給他,否則按照精品業必須半年前下單的規矩,第一家店就會開天窗。 過了第一關,從此,昇恒昌從高雄小港機場一路北攻,二○○五年標下桃機第一航廈,首次踏進桃園機場這個一級戰區。而昇恒昌也一路從資本額四億元的中小企 業,近年來幾乎年年現金增資,因為公司賺錢,股東們人人都樂得掏錢認購,到如今已經是資本額三十五億元的大公司;如果加上江松樺弟弟投資的采盟公司營業 額,江松樺家族在免稅店領域的年營收約三、四百億元。 據熟悉機場運作人士指出,昇恒昌與采盟公司係同一集團,經本刊進一步查證,采盟公司的創辦人是江松樺,江松樺的弟弟是采盟的大股東之一;不過,昇恒昌強調,江松樺已將采盟的持股賣出,目前昇恒昌與采盟是兩家獨立的公司。 桃園機場公司負責每次免稅商店投標的業務人員透露,按照合約精神,昇恒昌每賣出一百元的商品,就要上繳二十元的「權利金」給民航局,以及每坪每月約四千元 的租金。去年光是桃園機場,昇恒昌就上繳三十多億元的「權利金」,推算回來,昇恒昌去年在桃機第一、二航廈的營收約一八○億元,加上江松樺弟弟投資的采盟 公司營收,兩者合計就有二五○億元;再加上高雄、台中等其他機場免稅店所貢獻的營收近三百億元。 為了提高毛利,昇恒昌採取「買斷」經營。包括旅客在機場免稅店所見的化妝品、各大國際精品,甚至連員工,都不屬於各品牌,而是歸昇恒昌所有。 這樣的好處是毛利可以大幅提升,但隨之而來的風險則是,庫存壓力大增。因此,採購的眼光,就成了影響獲利的最大變數。 靠著過去代理精品累積的專業,昇恒昌有一支一百多人的祕密採購團隊,是獲利的最大關鍵。如今這個採購團隊,由江松樺的女兒領軍,全世界跑透透。 不過,聰明如江松樺,不會只坐收機場生意,因為這樣成長有限。他陸續還在台北市民權東路、內湖兩地,分別設有市區預售中心,讓觀光客可以在市區購買,機場領貨。 這,才是江松樺最大的獲利來源。 因為市區預售中心的業績,不用繳給機場權利金,換句話說,預售中心做一元生意,在機場至少要三元才能賺得回來。根據旅行商業同業公會透露,目前來台的旅遊團中,十團有八團會在預售中心停留消費。 去年,有旅行業者幫他估計,市區兩家預售中心,每天川流不息的遊覽車,起碼一年為他帶進一百億元的生意。因為房地產都是江松樺個人所有,在不用繳交權利金、租金的前提下,獲利非常嚇人。 成功心法四:要五毛給一塊投資不拖欠還多給 大方加碼公共區域江松樺的算盤撥得精,是成功的生意人典型;但另一面,無論待人接物,「社會大學」畢業的他,非常懂得圓融之道,「大方不囉唆」,甚至「要五毛給一塊」,幾乎是和他交手過的人對他一致的評價。 「他是機場有史以來最好的房客。」桃機公司內部一位不具名的主管告訴我們,昇恒昌不僅一切按照合約走,所有該給的如數繳上之外,「還加碼投資!」例如這次 桃園機場是採OT(政府投資興建完成,委由民間機構營運的模式)投標,也就是得標的廠商必須參與公共區域的投資建設。按照合約規定,昇恒昌應該投資的金額 是十億元,但截至目前為止,昇恒昌已經砸了超過十二億元;而兩座航廈的合約分別還有五年、九年,昇恒昌還要繼續掏錢。 「給得大方,還跟你說謝謝,這種房客去哪找?」確實,江松樺的眉頭從不皺一下。偶爾走在機場裡,遇到桃機公司的員工,無論職務大小,握手寒暄,還可以熱絡交談,一點都沒有董事長的架子。 不僅機場內部打點周到,江松樺還幫機場「敦親睦鄰」。只要是機場附近、桃園縣內部的大小事,找到昇恒昌這裡來,他幾乎來者不拒,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尤其機場所屬的大園鄉,他更是從中小學的清寒獎學金,到里長施政遇到困難,都出錢出力熱心相助。 不過,昇恒昌的員工也說,「老闆不是一切向錢看的人。」由江松樺與兒子江建廷帶頭,昇恒昌上下共四千多位員工,幾乎是每個周末假日都在做公益活動。上山下 海,都看得到穿著黃色背心、胸前別有昇恒昌的紅色標誌的身影,多年如一日;和一般企業成立基金會,偶爾做做公益提升公司形象大不同。 此外,江松樺還懂得「共創雙贏」的獨到生意經。他在免稅店內的一角,大賣台灣的農產品,包括鳳梨酥、茶葉、糕餅等具有濃濃台灣色彩的商品,努力要創造過去DFS等國際集團經營時,無法製造的「在地價值」。 成功心法五:創造雙贏局面提供銷售平台 讓台灣產品被更多人看見不過,令人佩服的是,江松樺不打品牌,他甚至在這些「台灣產品」上面打上製造商的電話地址,要是客戶覺得好吃,回頭可以直接找製造 商下單,不用找昇恒昌。有人笑他笨,他說,昇恒昌只想當個平台,目的希望和所有台灣商家共榮。 許多員工衝著這一點,對這位老闆又愛又敬,機場招標人員也認定,光是這一點所創造的價值,就非國外集團經營所能匹敵。而我們實地走訪免稅店,這個擺放「台灣商品」的角落,人潮洶湧,據說這部分商品的業績已占一成,儼然成為免稅店裡支撐業績的另一隻腳。 這或許就是江松樺的成功之道,做生意不用拿著算盤精打細算,所有的付出,都會化成各種管道,回饋回來;到頭來,收穫最大的還是自己。 短短不到二十年,江松樺一步步取代LV集團所屬的DFS,創造出讓他累積百億身價的免稅王國。江松樺最推崇的著作《了凡四訓》上說:「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他肯定細讀咀嚼書中所言,了然於胸。 江松樺 出生:1951年生於嘉義大林 現職:昇恒昌公司董事長 經歷:昇恒昌公司創辦人 采盟公司創辦人 學歷:小學畢業 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二女江松樺家族400億的「免稅王國」除了少數地點有台灣菸酒公司進駐之外,昇恒昌幾乎已經囊括台灣所有免稅店據點。 基隆港東岸 台北市區預售中心 (民權店、內湖店) 松山機場 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一、二航廈) 高雄小港國際機場 金門水頭商港 註:江松樺弟弟投資的采盟公司在台北、台中及高雄等地之各大百貨公司、高級鐘錶店(共設有超過100個營業專櫃)、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馬祖南竿機場均設有免稅店,每年營業額約80億元。 新聞辭典 免稅商店 免稅商店是指在機場、港口處,對持有護照或旅行證件之出境、過境及入境旅客,銷售貨品的商店;因為不在境內,免課當地營業稅。也因此,銷售價格會比國內同樣商品更為便宜;以台灣為例,免稅商店商品售價約比國內定價略低10%到20%。 而市區免稅商店,則以對持有護照或旅行證件之出境旅客銷貨為限。 從小學徒翻身免稅天王 ──江松樺人生大事紀 皮包小學徒 13歲~ 13歲小學畢業,北上當皮包學徒,學得一技之長,比老闆還會裁剪皮包。 在皮包廠一待4年多,一開始月薪20元,離開時月薪3000元,約3年2個月出師。 創業 18歲~ 眼看台灣經濟起飛,看準經濟趨勢,18歲靠著標會而來約3萬元創業,與別人分租開皮包工作室,做皮包賣給日本人,當兵前就已存得30萬元。 跨入進出口貿易 20多歲 30幾年前名牌開始暢行,他在香港成立貿易公司,從歐洲買貨到香港,再轉賣到日本,卻也因此練得一口流利的廣東話。 代理國際精品 30多歲 曾是台灣最大的精品代理商,代理過的品牌包括GUCCI等。 他善於談判,最後許多精品總公司都是以「買回」的方式,收回代理權,在精品代理界至今無人能及。 免稅天王 44歲 1995年成立「昇恒昌股份有限公司」,他陸續賣掉代理的名牌,全心經營昇恒昌。 1997年,因為對手填錯標單,他標得高雄小港國際機場免稅店經營權,從此跨入免稅店行業。 江松樺奮鬥40年的智慧語錄1.撩落去,做什麼像什麼!這就是我成功的祕訣。我沒有經營免稅店的經驗,當年也沒有賣過彩妝品,但是我謙卑學習,不恥下問,去除傲慢心,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 2.沒有籌碼你怎麼談判?我的籌碼很簡單,就是專業! 3.年輕人不要只想賺錢,學到好技術,比什麼都重要;我18歲出來創業,什麼都沒有,只有一把剪刀! 4.如果只是東西便宜,昇恒昌有什麼競爭力?競爭力來自人員的訓練和服務品質。每個人都會犯錯,員工有錯,主管要了解原因,可以原諒還是必須懲處?最重要的是要從錯誤中學習改進,成為優秀員工。 5.人生不只是為了賺錢而已,因為終有一天人將入土,金錢就什麼也不是了。 6.「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我希望由幹部帶動每一位同仁發揮愛心,就能影響其他企業,每家企業都有愛心,就能影響社會。 |
以「軟黃金」羊絨為主業的中銀絨業,在精心編織羊絨盛景圖的同時,亦留下一個個充滿懸疑的「針眼」,詭異莫測。
行業景況低迷,中銀絨業卻能獨善其身5年保持高增長;外銷逾半的業務結構,卻難覓境外核心客戶蹤跡;自詡為國內龍頭企業,自有品牌籍籍無名;淨利潤節節攀高,經營性現金流持續惡化。
歷時數月,上證報記者遠赴寧夏、北京、河北、廣東、香港等地,實地探訪中銀絨業15家核心客戶與供應商,試圖還原中銀絨業真實的商業圖景。
調查結果令人心驚。
記者在寧夏靈武羊絨產業園區發現,中銀絨業幾大內銷客戶集聚於公司總部3公里半徑內,裙帶關係與隱秘關聯交易浮現;追蹤資金流向,中銀絨業採購、銷售、應收賬款、預付賬款皆主要來自這些內銷客戶,營業收入「空轉做大」之外,亦有資金通過預付、應收兩大科目向關聯方沉澱,逃避資金監管。
在寧夏、山東、北京等地,記者採訪的多家內銷客戶的資金實力、工商登記收入與中銀絨業所示的銷售金額難以匹配,交易真實性打上大大的問號。
在香港,記者的所聞所見愈加匪夷所思。2012年新晉為中銀絨業大客戶的三家香港公司,均為設立僅一年左右的空殼公司,實際控制人指向三名潮汕人,且其身份均為深圳當地進出口報關公司業務員。
每個深圳進出口報關公司都會在香港設立一個空殼公司,以借此獲得幫助客戶結算匯的一個海外賬戶。
「簡直離奇!」深圳進出口圈人士看到如此的幕後交易設置驚呼。
20多歲的年輕進出口報關公司業務員,化身國際羊絨採購巨頭,與中銀絨業發生億元交易。「在我們這邊,這是不可能發生的情況。」
經記者多方暗訪得悉,三家皮包公司亦主要系深圳進出口報關公司在香港謀求資金賬戶所設,「這種皮包公司在圈裡太普遍」。進出口報關公司的隱秘「業務」之一,是向客戶提供虛增外貿交易,攜手騙取出口退稅。
中銀絨業財務報表同樣疑雲籠罩。在業績連年增長的情況下,中銀絨業經營性現金流持續大額流出;同時,公司存貨逐年迭增,佔總資產近半,且年採購額超過利潤!
中銀絨業是否在囤貨居奇?有羊絨業巨頭表示費解:「羊絨企業的原料庫存,一般以滿足一到兩年的生產為宜,羊絨是可再生資源,囤積過多沒有必要。」
其實,中銀絨業利潤之源並非來自主業。據統計,2009年至今,公司所獲的政府補助、貼息及出口退稅佔利潤總額的六成以上。
拋卻虛浮華彩,卸下濃墨妝容,中銀絨業該是如何一番真面目?
外銷客戶難覓蹤跡
潮汕三年輕人「導演」出口生意
中銀絨業是國內羊絨產業龍頭,老闆馬生國從最早的販賣羊絨原料開始,如今已發跡為覆蓋羊絨紡織全產業鏈的大型上市公司。
然而,華章璀璨的描述遮掩了商業邏輯的空洞無力。
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是:中銀絨業的核心客戶是誰?記者翻閱2008年至今幾乎所有公告,各種描述語焉不詳。
在最新的定增預案中,公司對客戶的介紹為:與眾多國際大型百貨公司及知名品牌商建立了穩固的貿易合作關係。
然而,記者按圖索驥,中銀絨業重磅推出的國內成衣品牌「菲洛索菲」、「布朗艾倫」,以及國外品牌「托德鄧肯」在淘寶、天貓、eBay、Amazon等電商平台上僅有零星幾條產品記錄,更遑論知名度。
那麼,究竟哪些客戶為中銀絨業貢獻如此佳績?
三大香港客戶露出馬腳
2007年底,馬生國三兄弟依靠資產置換入主中銀絨業,外銷一直佔據半壁江山,規模由2008年的4.79億元(外銷佔比約64.21%)增至2012年的13.2億元(外銷佔比約54%)。
但據記者統計,2008年至2011年,中銀絨業前5大客戶中亮相的外銷客戶僅美國道森(2009年至2011年合計銷售額金額3.09億元)、意大利施奈德有限公司(2009年銷售金額4278萬元)和香港北京吉事達有限公司(2010年銷售金額6690萬元)3家公司,合計金額並不大。
這與中銀絨業海外業務佔半的結構形成鮮明對比。
不過,這並不妨礙公司外銷業務逐年膨脹。2012年,中銀絨業開始閃現新的海外大客戶。
2012年半年報,中銀絨業前五大客戶中,唯一的境外客戶是貢獻7535萬元營收的群泰國際商貿有限公司(下稱「群泰國際」)。2012年年報中,兩家香港大客戶入局,分別是第3大客戶CHINADIGITALMARKETCO(下稱中國數碼)1.16億元和第五大客戶東勝國際商貿有限公司(下稱東勝國際)9157萬元,而群泰國際在年報中未能排入前五。2013年半年報,群泰國際再次出現,名列第五大客戶,交易金額為6296萬元。
引人注意的是,2012年、2013年集中冒出來的這3家香港客戶是誰?
香港註冊處網上查詢中心顯示,群泰國際成立於2011年3月17日;東勝國際成立時間更短,於2012年2月22日成立;中國數碼成立於2011年5月3日。這3家公司的註冊資金皆僅1萬港元,都屬私人公司。香港「公司條例」規定顯示,私人公司又名封閉公司,為香港註冊公司中規模最小的一類。
這意味著,這3家香港公司都是成立當年或次年,即與中銀絨業發生億元左右的交易。
但3家公司在香港貿發局未有任何相關信息。據瞭解,香港貿發局是負責推廣香港對外貿易的法定機構,凡是以香港為基地進行經營活動的貿易商、製造商及服務供貨商,皆會在香港貿易發展局留下記錄。
這意味著,這3家在香港註冊的公司在香港並未有真實的經營或貿易行為。
潮汕三年輕人的皮包公司
為探究真相,記者趕赴香港進一步查訪群泰國際、中國數碼及東勝國際的背景。
在群泰國際2013年週年申報中登記的註冊辦事處地址——香港九龍葵湧葵昌路26號豪華工業大廈23層B07,記者發現門口懸掛著「香港龍翔國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的銘牌。
這是一間10來平米的辦公室,僅兩名員工。一位員工向記者解釋,他們是一家秘書公司,並確認群泰國際系其客戶,但對其日常業務並不知曉。期間,有郵局人員送來包裹,該員工對記者說:「我們平時就做這些,把收到的郵件寄到我們深圳的公司,然後由他們再分別寄送到客戶手裡。如果你要找我們的客戶,必須先找我們公司負責人,留下你的聯繫方式,由他轉達給客戶,再由客戶聯繫你。」
中國數碼的註冊地址在香港九龍旺角道33號凱途發展大廈704單元,該地址是兩家名為「華記國際商務」和「華富國際商務(香港)」的秘書公司。
記者提出想要聯絡中國數碼,但遭到拒絕:「坦率跟你說,我們是秘書公司,如果你理解這四個字,就應該知道你在我們這裡拿不到任何信息。如果你真的想要和公司聯繫,要找到警方,我們只能把信息提供給警方。」
當記者解釋說並非是來追債的,而是想要瞭解一些業務情況,幾位員工態度緩和了很多:「其實我們平時替客戶接電話就說負責人不在,所以我們真的不能幫你聯繫公司。」當記者問中國數碼是否可能是個皮包公司,該員工暗示記者:「你自己看到了,一家正常的公司會是這樣的嗎?要不要做生意你自己想吧。」
東勝國際的註冊地址——旺角花園街2-16號好景商業中心705單元,銘牌是「禹泰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顯而易見,3家公司都是通過秘書公司設立的皮包公司。據業內人士介紹,在香港註冊公司十分簡單,只需提供股東身份證或護照複印件、確定公司名稱即可,「整個費用不過5000-6000港元。」據悉,這類公司真正的股東都在內地,在香港沒有辦公地,也不知其業務範圍。
據查詢,中銀絨業3大香港客戶的股東共同指向了來自廣東潮汕的3人——詹紹基、張旭東和詹凌云。
資料顯示,群泰國際由出生於1987年7月的詹紹基持有100%股份,其身份證地址位於潮州市饒平縣上饒鎮茂芝長堤一巷。饒平縣下轄上饒鎮、黃岡鎮、新豐鎮、繞洋鎮等,其中黃岡鎮為縣府所在地。
記者趕赴饒平縣上饒鎮,經調查獲悉,詹紹基2006年讀大學,畢業後留在廣東,此後在深圳羅湖區黃貝嶺一帶從事進出口報關中介生意。東勝國際的唯一股東是張旭東,與詹紹基年紀相仿,身份證信息顯示其生於1989年4月,戶籍地址為新豐鎮上葵大屋東一巷3號。在饒平縣內,張旭東所在的新豐鎮與詹紹基所在的上饒鎮間僅數公里之遙。
記者經多番詢問找到張旭東家。多位村民證實張家確曾住在此處,但多年前已舉家搬往深圳,「張旭東他爸在深圳做進出口代理報關的生意,前兩月還回來過一次。」
附近村民表示,並未聽聞他倆有做羊絨經銷生意,且規模做得那麼大。
除了這兩名「80後」外,中銀絨業另一家香港大客戶——中國數碼的股東是一位「70後」。
據查,中國數碼於2011年5月3日成立,歷史沿革較複雜。2011年9月前,公司股東為操天生,目前股東詹凌云,出生於1977年,現戶籍登記地址為廣州天河區。
中國數碼的原始股東操天生是何來頭?按照資料,記者奔赴操天生的老家安徽懷寧高河鎮騎龍社區。
經人指點,記者找到了操天生的家——一幢兩層樓房連著兩間平房。記者進門看到,客廳房頂上的瓦片已有缺漏,陽光從屋外直接照進屋內;客廳當中橫著一輛破板車,堆放著農具;裡面擺放著已經掉漆的桌子和一個長條板凳。即便在經濟欠發達的安徽農村,這樣的場景也已不多見了。
記者詢問操天生的近況時,他的母親滿是埋怨,「他不回家的,有時候大年三十回來一次,一年就打一兩次電話。」
鄰居也說,操天生經濟狀況不好,這些年一直帶著老婆孩子在外打工,幾乎沒有回來過。
這表明,操天生很可能只是個「過客」。而最終接手中國數碼的詹凌云,籍貫同屬於廣東省饒平縣。
假出口的生意經
三位饒平人——詹紹基、張旭東和詹凌云的身份信息、住址地點、工作性質均驚人的重疊。
記者查證,詹凌云在中國數碼註冊訊息中留下一處深圳辦公地址——深圳市羅湖區瑞思國際B座27B。
瑞思國際B座27B指向一家名為深圳市迪士塔實業有限公司的進出口代理報關公司,網站資料稱「我司專業進出口報關、報檢、代結外匯(按照銀行當天牌價買入價結)、代理退稅、代辦產地證。」
記者通過應聘方式進入這家公司工作,證實詹凌云確在該處。
工商資料顯示,迪士塔註冊資金100萬元,自然人邱燦、詹志強分別持有60%和40%股權。邱燦和詹志強來自饒平縣繞洋鎮,該鎮緊鄰詹紹基與張旭東出生的新豐鎮及上饒鎮。
迪士塔的業務員做的事情很簡單:不斷把電話打向從阿里巴巴搜索到的各地的貿易公司,最主要的就是貨運公司。詢問「有沒有貨要走之類的」,「我們公司主要可以代理報關,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負責拖車,我們幫你們走貨後,每個集裝箱/櫃子還可以返錢1600元。」
這是什麼樣的生意?
「他們賺的是出口退稅。」有進出口資深人士告訴記者。以紡織行業為例,為減輕紡織行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於2009年4月將部分紡織品(如羊絨紗線、羊絨衫)的出口退稅率上調至16%。
對中銀絨業這類大企業來說,其資質齊全,本身也有專職的進出口報關公司,從運輸、報關到退稅等環節都可以獨自操辦。
但對一些小公司而言,他們或許有真實的出口業務,但卻沒有直接結算外匯的賬戶開立資格,亦無申請出口退稅的資質,拿不到出口退稅。像迪士塔這樣的進出口代理公司,可以替貿易公司、小企業代結外匯,他們少收錢反而返點送錢給出口公司,目的是積累出口、出口退稅單據,再將出口數據二次「販賣」給需要作假出口數據或者寄望騙取出口退稅的第三方,真實出口就這樣「張冠李戴」用來虛增第三方出口、騙取出口退稅。
這樣的情況在以往的深圳十分普遍。上市公司也有涉及者——如南紡股份8月14日公告,2010-2011年期間,公司出口貨物單證中,經核實有54份備案單證為虛假單證,共涉及已退稅款1033萬元。根據相關規定,南京市國稅局稽查局對公司已取得的退稅1033萬元予以追回。
虛增出口業務
「做進出口報關中介的,天天守在深圳打電話要中介業務,哪有可能同時又在香港做羊絨經銷?」深圳進出口圈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中銀絨業跟這3個人做生意,很奇怪。量還這麼大,很少見。」
「中銀絨業這種大公司,有自己獨立的出口資質和報關公司,不需要中介,當然也更不需要一個進出口報關公司的業務員來幫他們開發羊絨銷售。」
記者經過摸排,鎖定詹紹基、張旭東同在一家名為深圳市益聖通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的地方工作。益聖通「服務項目涉及代理海運、空運業務、進出口貨物清關、報關、貨物出入境檢驗檢疫、貨物倉儲、退稅等一條龍服務」,詹紹基為總經理助理。
益聖通工商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07年7月,註冊資金50萬元,唯一自然人股東及法人皆為張文鎮。
值得特別留意的是,工商登記信息所載張文鎮身份證信息顯示,其生於1967年1月,戶籍地址與張旭東同為廣東省饒平縣新豐鎮上葵大屋東一巷3號。
結合記者在新豐鎮上葵大屋東一巷的探訪,當地皆為獨棟獨戶,以門牌號區分。主管戶籍登記的人士表示,戶籍地址具有標識性,同一地址即意味著張文鎮與張旭東屬一家人。
這意味著,詹紹基與張旭東同在張旭東家人所在公司務工,他們「創造」了中銀絨業的兩家香港大客戶——群泰國際和東勝國際。
為什麼中銀絨業三大香港客戶中至少有兩家歸屬於同一方,且要開設兩個香港賬戶與公司?
圈內人士分析,進出口尤其是涉及出口退稅的生意監管很嚴,「海關會查,稅務局也會關注,一個貨櫃金額過大會被查,一家公司出口金額巨大且集中在少數公司也同樣會被注意。」
記者依照進出口圈套路與詹紹基取得「業務」聯繫。
詹紹基表示,虛增幾千萬出口數據「問題不大」,慣常手法是「買單」(指購買小企業廢棄的出口數據)並由他們報關,「只要出口數據的話,只需提供公司資料等文件就可以了」,海外假客戶的問題「都不用擔心」。
「是我們那些客戶不需要這些出口數據,所以可以用你們公司的抬頭把海關數據都給你們。」詹紹基說。
不過,按此方式操作,要給他一筆不小的中間費用。在不要求騙取出口退稅條件下,「每天的價格都是不一樣的,今天的價格是美金總金額的0.017。」
在交流中,一個尤為值得注意的細節是,詹紹基通知他以往的客戶稱,「群泰賬號取消使用。」
「詹紹基這麼跟客戶通知,在圈裡看來,基本就鎖定了群泰國際只是一個結算匯賬號,不會有別的解釋,也不是一個實業公司。」深圳進出口圈人士稱。
中銀絨業2013年半年報顯示,群泰國際依然是第五大客戶,交易金額達6296萬元。
中銀絨業完全有渠道,並不需要借助進出口報關公司,更不需要依靠詹紹基這樣的潮汕「80後」。
據中銀絨業公告,公司於2010年5月成立深圳分公司,專營羊絨紗線的銷售業務,深圳分公司2011年紗線銷售大幅增長,公司實現羊絨紗線銷售約297噸(不含公司全資子公司英國鄧肯紗線銷售277噸),其中出口約160噸,佔同期羊絨紗線出口總量約8.8%,位列羊絨紗線出口企業第五位。
中銀絨業在香港也早有子公司,中銀絨業香港全資子公司——東方羊絨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8月,主營無毛絨和羊絨條的國際市場銷售。
既然如此,中銀絨業為何要跟香港皮包公司做生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