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0-7 11:50 編輯 對於GTAT破產的深度點評:藍寶石今年不樂觀 明年不悲觀 作者:格隆匯 趙曉光 事件:蘋果藍寶石合作夥伴GT Advanced Technologies(簡稱GTAT)昨晚宣布自願申請破產保護,股價瞬間暴跌90%。 安信證券電子研究團隊迅速給出了深度點評,內容如下: 今年不樂觀、明年不悲觀。 在市場熱炒之時,我們今年一直沒有推薦手機藍寶石板塊,主要邏輯是按照目前技術路徑無法實現新產業的快速普及邏輯:成本顯著下降帶動滲透率上升。此外我們一直擔憂蘋果今年無法推出手機藍寶石。 關於GTAT破產,我們有四點重要點評: 1、今年我們不看好藍寶石不代表明年不看好,只要消費者對硬度、美觀和下遊對大量傳感器使用的需求未變,藍寶石還是有未來,第一槍還是要蘋果打響。目前看藍寶石供應商仍在蘋果研發供應商名單,明年推出可能性很大,且蘋果在研發雙面藍寶石(手表背面藍寶石用於傳感數據,手機更可實現美觀)、側面藍寶石方案,對藍寶石的推動意義遠大於僅正面藍寶石方案; 2、未來制造業重心必須從歐美向亞洲轉移,才能滿足成本下降、滲透率提升的邏輯,預計會出現GTAT被中國企業收購或研發團隊加盟中國企業的情形,否則只能被中國企業替代; 3,藍寶石的發展受挫符合產業發展規律。但消費電子的創新不會受到影響,代表隨時隨地傳感、顯示和控制的傳感器、虛擬顯示和智能控制的趨勢是未來我們最看好的趨勢。 4、對於藍寶石產業鏈,在四季度消化後,我們維持明年一季度前後是推薦時點的觀點。消費者對硬度、美觀和傳感器需求不會降低,新的技術值得重視,特別是大猩猩玻璃表面鍍藍寶石的技術,成本是純藍寶石的四分之一以下,但硬度一致,國內某大客戶已經開始采用這種技術,這也是我們推薦利達光電的原因之一。進入四季度,安全成長才是王道,純炒故事無法估值切換,明年估值15-25倍的公司才是配置首選!(作者供職於安信證券) |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0-7 22:40 編輯 論風口豬的跌落——從藍寶石供應商GTAT申請破產說開去 作者 格隆匯 Angelia 一張令人耳熱心跳的K線圖 ![]() 是的,你沒看錯,一天時間,股價從11元跌到八毛錢。 這個K線圖刺激吧? 美國藍寶石原料供應商及熔煉系統制造商GT Advanced Technologies(以下簡稱GTAT)昨晚宣布破產保護,股價瞬間跌去90%,從10多塊變成了到最後的8毛錢。雖然我沒有一分錢在GTAT里,但是光看看這跌法就後脊背發涼啊。這里我以一個事後諸葛亮的心態評判一下這個事件。 一個風口: 藍寶石本來沒有應用在消費電子領域的,基本上是作為一種光學材料的應用。直到去年Iphone 5S首次在HOME鍵和攝像頭蓋板上采用了藍寶石而受到關註,而在Iphone 6的開發過程中,不斷有新聞媒體傳出Iphone 6將采用藍寶石作為屏幕使人們發現了藍寶石的一個全新應用領域。與此同時,藍寶石概念出現,一個風口就此形成。GTAT,包括國內A股市場上一批很鬼扯的藍寶石概念股都開始扶搖直上。 一頭豬: GTAT是這次大風吹起來的最肥的豬。GTAT提供晶體生長設備和解決方案的公司。主要經營三個部分:多晶矽業務,光伏(PV)業務及藍寶石業務。 ![]() ![]() 從公司營收可以看出,GTAT的收入是一年不如一年,但進入13年後股價由於蘋果手機要采用藍寶石屏這樣的概念不降反升,從最低的2.6元一路上漲近十倍至20多元。 ![]() 從業務分類來看,公司除去概念性的藍寶石業務,其他業務十分不穩健,波動幅度很大,而且也都在以不同程度的幅度下跌。但人們都非常樂意和選擇性地忽略了這些顯而易見的問題,而把視點全部放在了藍寶石上。大家相信,只要有了藍寶石,之前的虧損一切都不是問題,業績一定會得到反轉。2013年11月,蘋果和GTAT簽訂了一個5.8億的藍寶石供貨協議,再加上不斷有各種消息指向蘋果會采用藍寶石屏,使得很多人幾乎確定GTAT會向蘋果供貨。包括像高盛這樣的大投行也發了報告力挺GTAT。高盛4月1日將GTAT目標價提高到 24元,5月9號調到22元,到了8月5日還是買入評級,只是把目標價改成了20元的目標價。 可是GTAT收購的藍寶石專利技術並不過硬,從無規模量產經驗,而且也沒有多少產能,於是就向蘋果預收了大約4億美金的用來建設生產線,我們看到的就是PP&E和liability大幅增加。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最後由於技術不過關,長晶過程沒有解決應力問題,生產出來的藍寶石屏幕,一加工就壞,成品率極低,單成本超過55美元,這讓IPHONE6總成本才兩百美金冒頭的蘋果大嘆晦氣,只有放棄藍寶石屏。 ![]() 風沒了 終於,9月9日,在人們的熱烈期盼中,蘋果發布了新一代Iphone 6和6+。和很多人們預測的一樣,兩種尺寸,全新的外觀,可不一樣的是蘋果並沒有采用藍寶石屏。這樣結果無疑把原來猛烈的強風的降低了幾個級別,或者說,短時間風停了,當天GTAT的股價就跌去13%。 之前提到的蘋果預付給了GTAT 4個億,蘋果收不到貨,自然這4個億得要回去,但GTAT在13年的收入都只有3個億,怎麽還,沒辦法,只好申請破產保護。這故事用專業術語解釋,就是隔壁一屌絲跟蘋果土豪說我有一賊牛逼的技術能怎麽樣怎麽樣,土豪信了,砸了屌絲一大筆錢。現在屌絲故事沒講成,土豪帶了幫打手上門,屌絲幹脆自己申請蹲監獄避難去了。 要說這個風就完全沒了也不客觀。消費電子創新的趨勢不會改變。但總要有一些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先烈不是?尤其如果這個鬧革命的先烈手頭不僅沒槍,甚至連菜刀都沒準備一把的時候。 應該吸取的教訓 1) 永遠不要選擇性視聽。其實GTAT的瑕疵再明顯不過。偶們的很多投資損失,都來自選擇性忽視; 2) 糾錯永遠不遲。在iphone發布會確定沒用藍寶石屏之前都來得及跑路,9月9概念破滅之後就應該堅決撤。被買入的股票綁架,叫斯德哥爾摩綜合癥,那是病,得治; 3) 只看概念,不看資產負債表做投資,就如同踩著雲朵去旅行。這麽幹的結果,正如大話西遊里說的,踩著雲朵來的,也許是你的白馬王子,但更可能是豬八戒:摔的! 4) 裸泳遲早是會被發現的。正如同格隆的經典名言:一個人從20樓跳下來,前19樓他都以為自己在飛翔; |
本帖最後由 港仙 於 2015-2-25 11:10 編輯 GTAT事件後藍寶石還能投資嗎? 作者:張健/徐遠航
建議和結論 目前位置,建議重新配置藍寶石,買入西南藥業和晶盛機電。
藍寶石的投資邏輯過去一年半里一直沒有變過,變的是市場本身不恰當的過分樂觀和受GTAT事件打擊後過分悲觀。
研究邏輯 1、投資藍寶石的核心邏輯其實並未發生任何變化 2013年底的藍寶石主題行情我們並未公開推薦任何公司,是因為當時炒作的標的如天通、露笑等,不具備在供給端成為寡頭的潛力,只是意淫iPhone6的交易性機會。後來iPhone6預期落空和GTAT破產事件使得市場對藍寶石預期打回原樣,但我們認為此時的市場又過分悲觀了藍寶石的預期。 其實,藍寶石的投資邏輯過去一年半里一直沒有變過,變的是市場本身不恰當的過分樂觀和受GTAT事件打擊後過分悲觀。 我們在2014年5月27日曾發布報告《藍寶石專題:消費電子引爆需求,行業集中度將提升》,提出藍寶石的投資邏輯如下: 1)LED襯底未來將繼續穩定增長,而藍寶石在智能手機和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應用,將引爆藍寶石的潛在需求,未來三年藍寶石產業有5倍以上成長空間。
2)蘋果在AppleWatch和iPhone蓋板上采用藍寶石材料後,將占藍寶石總需求的80%,毋庸置疑成為需求端單寡頭。 3)在蘋果占藍寶石需求壟斷地位下,藍寶石行業的需求和供給變化成為非獨立事件,蘋果整合藍寶石產業鏈上下遊,將導致未來藍寶石供給端也趨於集中,藍寶石供給端也將出現寡頭。
圖表1:藍寶石百度搜索指數
2、需求端:積極因素在積累,蘋果的態度未發生變化,大規模應用取決於成本+供給量的保證 自2007年推出第一代iPhone,從觸控屏、高清攝像頭、Retina屏、金屬機殼到指紋識別,蘋果公司一直引領智能手機的硬件潮流。但經過7年發展,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安卓陣營手機硬件性能上奮起直追,目前的不少安卓手機在設計和硬件和iPhone的差距大大縮小,短期內能夠實現差異化的硬件很少,而藍寶石就是其中之一。
圖表2:藍寶石在蘋果產品里的應用情況
根據蘋果官網資料,即將推出的智能手表系列一共3種風格,其中Apple Watch 和Apple Watch Edition這兩個版本均采用藍寶石蓋板;相比較智能手機,穿戴式設備的屏幕更小,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藍寶石蓋板的抗摔和成本問題,可以預見在Apple Watch之後將會有更多穿戴式產品配備藍寶石屏幕。 而新一代iPhone采用藍寶石蓋板的概率依然存在且不小。是否采用取決於藍寶石大規模供應量能夠得到保證,且成本下降可以維持單臺iphone的margin變化不大。
3、供給端:長晶環節利潤最豐厚,規模成本/產能技術決定了寡頭格局初步明朗 1)高門檻決定長晶環節的高利潤 長晶環節技術門很高,自動化程度均比較低,對工人的經驗依賴度較大,不同企業工藝控制不同,使晶體品質差異大,能夠生產優質藍寶石企業較少,導致優質藍寶石產能不足。 高技術門檻決定長晶環節的高利潤,藍寶石基板制造的總利潤中長晶環節利潤占比55%,其次是切片和拋光,分別占比18%和16%。 圖表3:藍寶石基板制造利潤分布
2)規模和成本是關鍵,產能和技術是核心 藍寶石下遊從LED拓展到消費電子,需求結構發生很大變化,蘋果將成為整個藍寶石需求方的寡頭,按照蘋果一貫的產業鏈策略,將采取2-3家主要藍寶石供應商,由此會導致藍寶石行業也會形成寡頭競爭格局。 由於訂單量巨大,除了滿足蘋果對產品追求高質量的要求,藍寶石供給端要想成為蘋果供應商還要做到“規模大、成本低”。
3)大陸企業加速擴張,寡頭格局初步出現,享受階段性供不應求紅利 沿著規模大、成本低這條線,大陸長晶企業的龍頭奧瑞德和新銳晶盛機電已經在積極布局擴產。奧瑞德在2014年底長晶爐超過1000臺,產能全球第一;而晶盛機電在內蒙65公斤爐及以上爐擴產迅速,加上當地低電價的優勢,已經切入下遊核心消費電子企業供應鏈。
公司推薦 1、晶盛機電 公司是國內的單晶矽爐供應商的領先企業,目前主營產品有全自動單晶矽生長爐、多晶矽鑄錠爐以及單晶生長爐的控制系統;新產品有區熔矽單晶爐、藍寶石晶體爐以及單晶矽棒切磨複合加工一體機等。 公司的核心看點在於單晶矽爐訂單放量+藍寶石從長晶爐、長晶到切磨拋一體的業務布局:
2、西南藥業 奧瑞德主要從事藍寶石晶體材料以及單晶爐設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其產品領域已由“藍寶石晶棒”拓展至“藍寶石晶片”、“單晶爐設備”等領域,可量產2-6英寸及以上尺寸藍寶石晶棒和制品,是目前全球4英寸以上藍寶石晶棒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公司毫無疑問是藍寶石晶體行業國內老大,全球最頂級的企業之一,占據蘋果藍寶石供應鏈核心地位,2013年底產能已經全球第一,占全球目前產能20%左右。
到14年底公司長晶體爐將超過1000臺,公司長晶體產能將達到4000萬毫米/年左右(兩寸片計算)。 公司的創始人左洪波就是哈工大新材料學院的教授,也是我國藍寶石研究的帶頭人,掌握著國內藍寶石生長的核心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