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當大買家發出橄欖枝:公司賣還是不賣?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18/56450.html

【導讀】:11月17日-19日,創業家傳媒5週年慶典暨2013克萊斯勒杯黑馬大賽總決賽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舉行。這是一次黑馬企業創始人的盛大聚會,吸引了數千家黑馬企業創始人和數百位大佬、明星創業家和投資人到會,火爆異常。在18號上午大買家高峰論壇上,華興資本CEO包凡、百度副總裁湯和松、藍色光標聯合創始人許志平、美年大健康創始人俞熔等「大買家」代表發表了精彩的演講。

隨後,創業家傳媒還和華興資本、百度、藍色光標、浙報傳媒、盛大集團、奇虎360掌趣科技、漢能投資、人人公司、數碼視訊、沃森生物、學大教育一起發起了中國第一個大買家聯盟。根據投中的數據,今年前3個季度,中國國內企業的併購總金額超過1000億元。大買家聯盟是一個千億俱樂部。大買家聯盟的發起者都是當下中國併購市場上最活躍的大買家,他們有的已出手上百億元買高成長公司,有的手裡拿著上十億元準備買公司。

那麼,當這些手握重金的大買家向黑馬企業們伸出橄欖枝,黑馬企業創始人們到底願意賣還是不願意賣?十長生創始人王國安、1919創始人楊陵江、布丁移動創始人徐磊、導航犬創始人錢進、人人獵頭創始人王雨豪、尚格會展創始人張珺是經常能收到大公司的併購邀約的黑馬企業創始人,他們對賣公司到底持什麼態度呢?

下面是精彩的對話環節:

天派創業者:瞅準時機趕緊賣!

徐磊:賣和不賣這個事上,我原來在創新工場做了一年時間的投資運營,魔圖精靈是我參與的企業,我的經驗來看,你的企業積累了一定的資產,在合適的時機,尤其魔圖這種模式百分之百要賣掉。在我看來,這是很好的一種方式,不管是對團隊還是對產品。因為魔圖精靈沒有百度的加入,也不會有今年看到的百度魔圖大伽秀出來。

張珺:首先說一點,我個人堅持還是用不賣的心態來做企業,特別是偏傳統的服務業。做偏傳統的服務業一定要專注、專心,要有一種把這個企業長久做下去的基本心態。現在儘管我們作為地派的代表,我們對賣公司這個事情可能思考的稍微少一點,我覺得地派要向天派學習的「賣」的精神。傳統行業或者服務業怎樣去學習或者借鑑一點無線互聯網的思維,或者說在做企業的過程中,我們要把自己儘量做到規範、透明,要讓自己能夠有賣的價值或者賣的機會。

主持人:20倍的PE值買你,賣還是不賣?

張珺:不能代表我們的企業,代表服務業來講,目前環境來講儘量堅守,因為這樣的環境服務業能做到真正堅守下來的不多。所以一定要再堅守,我還是建議「多下幾個蛋再賣」。

王雨豪:我覺得張珺是瞎扯淡。天下發生大事都有民謠,今年民謠就是「待我長發及腰,明年娶我可好」。身邊的幾個好哥們,比如91無線賣了,我覺得出來混的就是賣的,張珺太矯情了。

賣也有方法,昨天我跟他們聊到酷訊和去哪兒,(我開玩笑說)酷訊賣了是CC(去哪兒創始人莊辰超)安排的,說恨他就賣給一家外國公司。現在酷訊確實不是去哪兒的對手了。所以怎麼賣,需要有一些方法。我記得錢進曾經有賣的機會。

錢進:曾經有機會「賣」,當時是三年前,我們在做第二輪的時候,有人說我們給一個融資溢價來收購。當時我的心態就是毫不猶豫的拒絕了。我相信在座很多創業者可能跟我的心態是差不多的,因為我是2005年開始做移動互聯網的,做到2010年,那時候移動互聯網剛剛起步,感覺苦熬了五年,高潮終於來了。高潮剛來的時候就讓我嘎然而止賣掉,當時毫不猶豫賣掉,不捨得。近三年,確實高潮非常高,以至於我的小心臟受不了。

最近這一年移動互聯網裡發生了很多事情,坦率地講,我們公司作為典型移動互聯網企業,是地圖導航這樣一個巨大漩渦的參與者,我們是經歷了這個事情的,覺得太刺激了。在一年以前,很多事情不可想像。去年的這個時候,有大佬跟我們談,上來第一句話就是,你願意被控股嗎?雖然當時我的內心60%、70%是願意的,但是你也知道熬了這麼多年總想要矜持一下。矜持的結果是什麼大家都知道了,但是這一年對我的歷練和啟發還是非常大的。我知道巨頭也是可以跳舞的,而且可以跳得很好。

從天派來講,天有不測風雲,各位創業,我認為戰略還是准一點,判斷准一點,心還是要大一點。我以前堅持不賣,或多或少還是自己不夠成熟,更多的是在意自己的感覺怎麼怎麼樣,但是創業是非常複雜的一件事情。比如有的時候我自己說不賣,你考慮過自己的股東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團隊沒有?

一年以前,我不會認為我們行業老大願意賣,事實證明確實賣了。

主持人:你們這個行業,阿里買了高德,所以曾經有一次賣的機會,離錢進那麼近,當然他當時沒賣,現在(如果)還有機會,(你)賣還是不賣?

王雨豪:我覺得再給錢進機會,他願意賣一萬次。

楊陵江:我肯定是不賣的。首先我理解的賣就是,要麼我從這個公司出局了,要麼戰略會有變化。我認為買我們公司的人,不見得跟我們的戰略是一致的。前年,有一家比較大的公司(想)買我們,主要(目的)是(想讓我們)賣他們的產品,戰略不一致,所以不會賣。

創業十幾年了,從我們角度來講,車不算好,太不好的車我也不會開了;房子也有了,拿錢給我花我不知道怎麼花,我也不會賭博。再一個,這個事業會給我帶來快樂。賣,我肯定不會考慮,投我們還是可以考慮的。

主持人:接受投資,控股不行?

楊陵江:不行。

主持人:你是典型的可以坐台、出台,但是不能「包養」的男人。

楊陵江:我覺得這個行業沒有出現龍頭之前,我還是最勤奮的。

王國安:天派的代表,他們做公司開始的心態跟我們不一樣。他們可能開始就想著誰能買我們。我們作為地派創業者,從創業心態來說,我們做這個企業的時候,動機肯定不是賣。但是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看,很多企業做了三五年公司也沒有賺錢,突然(賣了)一夜暴富,對我們有沒有衝擊呢?我覺得肯定有衝擊。(我就)覺得,我們現在雖然不差錢,能賺錢,未來還在增長。但我們也要思考幾個問題:

首先要以不賣的心態經營公司。對於傳統的品牌公司來說,在這個時候應該可以買天派的公司包裝起來,再賣給更大的買家,賣個好價錢。所以,地派一定要「地價」加「天價」,賣了除以二才划算。

主持人:就是天地還是得相會。

錢進:國安說的很好,有一句話確實刺痛我們天派人的心,說我們天派的人,從做公司第一天起就是要賣的,好像我們天生就那麼賤,對此我是堅決「反擊」。

想當初我們創立公司的時候,我覺得做這個行業也很難,內心來講我想把命搭上都要做好公司的感覺。誰會一上來就會想著賣呢?雖然我們是天派,但也是有節操的。

徐磊:其實很多創業者沒走好,老想把自己做成行業顛覆者,其實做巨頭不太擅長做的某一個點,未來巨頭收購你的機會(更)大。這樣的案例,無論是在硅谷,還是在中關村,一直在發生。所以,我不牴觸大家在某一個時刻,你的某一個業務,目的就是賣給大公司,或者幾個潛在購買者。

王雨豪:賣和不賣,更多的是對這個時代創業環境的思考。前天在騰訊,和微信的老二聊騰訊,他說,他們團隊從來不看自己的競爭對手,就看自己的產品。可是最開始的時候,是看到了KIK三天下載量過百萬,他們看到自己的龍脈是什麼,所以創業者(剛開始)不思考方向,不思考你這個事對不對,那就是滅頂之災了。

主持人:雨豪離「長發及腰」還是很遠呢。

王雨豪:我們這個公司剛出來的時候,(大家)以為是人人公司開的獵頭公司,我們跟人人(公司)的關係就是,有一天他們把我們買了。

主持人:經過天派的教育,三位地派有心動嗎?

張珺:我覺得(賣公司的)路徑設計,顯然我們處在一種被動狀態下。我做的會展服務業還是偏傳統,但是我們做了19年,前兩年資本發現我們,追求我們。做了十幾年,我們一定是有夢想和遠大目標或者有追求的創業者。

企業怎麼能夠借助資本的力量發展壯大。這是所有企業家面臨的很現實的問題。我個人是這麼看的。如果說把企業要想做到行業的領軍地位,在服務業裡,目前可能不太需要這種資本的推動。但如果最終想把企業做成一個比較亮麗甚至偉大的企業,我分析了一下各行各業,大多數企業的確是借助資本力量才得以偉大的。

兩年前PE比較火熱,我們被資本追著跑。現在回想起來沒有後悔或者應不應該,跟資本合作這兩年,我們的企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最大的變化是我本人的變化,從以前非常排斥資本,或者說對資本不主動認知,現在跟小黑馬做分享、溝通的時候,我更多的是提醒,小的黑馬能夠有效的借助資本的力量,快速的讓自己的企業成長。

有時候我想,會展服務業十年前跟資本結合了,十年後,我個人認為應該會更好。今天我想不應該是單純天派、地派絕對對立的觀點,更多的是,時機是否成熟,你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賣),是否做好了準備,拿了(錢)之後該做成什麼樣?

大買家:不希望創始人把企業當兒子養當豬賣

主持人:六位黑馬企業創始人爭論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出,大買家嘉賓也有話要說。

掌趣科技副總裁何佳:對一家A股上市公司來講,作為一個買家,還是很希望各位能賣的。當然,獨立IPO是很好的事情,但也有各種各樣的遺憾。我覺得可能還是要擁抱市場的變革。如果能有很好的機會的話,大家不妨去考慮一下,能不能和一些已經上市的公司,包括還有一些沒上市的公司,希望在整個業務擴展上做出一些努力,其實都可以。就算賣掉,上市也不是一個夢。去哪兒其實也是相當於賣掉了,但還是可以去做成一個上市公司的。這個可能未來的發展方向。真正談到併購之初大家要談清楚,戰略上要有一個共同的認知的。比如我們還是想上市,但是目前跟大公司做一定程度上的資本合併,是更好的有利於未來再去做上市或者再去做下一步資本運作最有利的。大家想清楚自己今後要的是什麼,未來方向是什麼?真正做出決定之前和買家充分溝通好,大家有一致的協同性的話,這是一個好的事情。畢竟這是資本上一定程度上的退出,還是有一個正面的結果的。

學大教育集團副總裁刁治軍:我覺得一個企業賣與不賣:第一,一個企業創業的時候不應該有賣或者不賣的心態。公司首先要有價值,沒有價值,不可能成交。

第二,賣與不賣取決於買家和賣家之間的價值是否有一個互補性,可以達成1+1大於2。所以,賣與不賣不是絕對的,取決於雙方的發展階段和雙方的目標和價值的互補性,是否讓這個事情做的更好。

沃森生物副總裁楊忠東:買和賣本身就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公司發展到)到了一定時候,趁機就要賣出去。沃森近十年,吸收了很多新鮮血液,為沃森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大買家)介入以後,團隊、主心骨能否更快速地發展,否則大浪淘沙,觀望可能更容易失去時機。

盛大資本管理合夥人朱海發:(賣公司),時間管理非常重要。我自己的實踐中,如果創業公司不到三年,做的特別好的,一定要小賣,拚命尋找投資人,最好是賣小股,最好不要賣超過51%。如果你的公司五年之後,發現有瓶頸、有壓力了,這時候可以考慮把51%的股份賣掉。當然,如果你發現賣的回報率比獨立發展回報率高,建議賣;如果你發現自己做下去回報率高,堅持自己做下去。

漢能投資執行董事立那:我們平時做很多併購的買賣(撮合),最近也在操作MBO的案子。有一些賣進去了,過著、過著發現,買出來會有更好的共贏。投行是有可能幫你再買出來的。所以,嫁不嫁並不是一輩子的決策,只要是當下的好決策,你就可以往裡走。

第二,剛才各位大買家也提到了,(賣公司)更重要的角度是產業的角度。有的時候不賣,這個時點過去了,可能你的兄弟們真的沒有機會了。我相信每個創業者都想留一個大企業在這個世界上,所以要從產業的高度和企業是不是能做大的角度,去考慮大買家的橄欖枝。

第三個,買賣的時候最關心的也不能只是價格。就像嫁人,關心的不能只是聘禮,更重要的是進門之後怎麼過日子。

藍色光標聯合創始人許志平:我就兩個想法:第一,其實做企業早晚都得賣,上市就是賣,只不過沒賣控股權,把股份賣給了更多的其他投資人。在統一的想法下,你可以一直到最後,才賣掉20%,然後去IPO,公司控制權還在你手裡,這是一種賣法。還有一種賣法是,可以先賣一點小小的股份,讓PE或者VC陪你走過一段快樂的日子。

第二,就是控股權的事。控股權在手裡,當然做事情很方便,但是誰都知道偉大的公司,其實真正在公司裡面運作的人,也不一定擁有控股權。像通用、克萊斯勒,這些大公司,如果真的發展了五、六十年之後,控股權在誰手裡呢?所以,這個心態拉長一點就容易想得通一點。

主持人:您談了多少家公司,最終實現了17家公司的收購?

藍色光標聯合創始人許志平:差不多是20:1。我們當時判斷,最重要的就是,你到底是一個專業的公司還是一個全才的公司。全才的公司,我們談了很多,談到最後大家握手「言和」。如果我要蓋房子,我一定要把泥水匠、瓦匠、木匠、鐵匠找齊了,如果你就是木匠,一招鮮,最好賣出去。如果你最初就是造房子的,咱們倆談不下去。所以,併購的終極問題就是,你為什麼要「賣」?談了一兩個星期,搞不清楚為什麼要賣的人,基本就談不下去了。

數碼視訊CEO賈裕泉:我們公司是持幣待購的狀態。國內併購這一兩年才真正火起來,兩三年以前,併購市場還是比較冷淡的。國內創業企業真正考慮出售的並不是很多。現在市場起來了,並不是該賣不該賣的問題,而是哪些企業適合去賣,哪些企業適合去買。我們也是要看企業有更好的成長背景。

浙報傳媒副總裁李慶:我向所有不賣的創業者表示最高的敬意。當年蓋茨說過,我感到恐懼的不是IBM,也不是市面上的公司,而是某一個車庫裡正在起步的創業的團隊。

馬化騰今天說,騰訊的千億美元市值,讓他天天恐懼。我認為,他恐懼的可能是我們黑馬企業裡的某一個團隊。正是有這些不想賣的黑馬企業,可以讓馬化騰繼續恐懼下去,讓騰訊的創新不會停止,對我們整個創業文化來說,是正向的。

其實,(企業創始人)不想賣,絕不是「寧當雞頭,不當鳳尾」。如果覺得發展有瓶頸,選擇一個更好的平台,在更高的點上實現自己的價值,應該是一個理智的選擇。對於企業,我覺得創始人應該是當兒子養,不能當豬賣。賣的時候還是要這樣想,即便是過繼給別人,也希望這個兒子有更好的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2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