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重磅長文】阿里巴巴帝國發展史及新徵途 億利達

來源: http://xueqiu.com/2164183023/31605896

隨姍姍來遲的阿里集團IPO,馬雲將毫無懸念地登上世界商業舞臺之巔。這個英語教師出身的IT技術門外漢,令人不可思議地領導一家互聯網企業走向了全球TOP 5,甚至TOP 3。

  縱然關於馬雲的視頻、演講、內部郵件連篇累牘,但與他的內心寫照似乎總隔著一層透光而不透明的磨砂玻璃。真實的馬雲如何,幾乎無人能準確地予以描述。外人始終無法理解:一直宣稱要重塑商業新文明的馬雲,何以會做出撕毀支付寶控制協議的驚人舉措;一直宣稱客戶第一、股東第三的馬雲,何以會最終拋棄淘寶小賣家轉而扶持天貓大諸侯。

  日漸成熟的阿里電商平臺,儼然已成虛擬世界的強大帝國,其全面鋪設好了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基礎設施,供大大小小的商業物種們相互撮合、交易。而這個商業帝國的後臺,馬雲與身為“議員”的雅虎及軟銀,卻在相互博弈、爭權。

  控制權險些旁落的馬雲,天馬行空般地設計出“合夥人制度”,成功“加冕”,將阿里帝國從“共和時代”帶入了“專制時代”。這究竟是公司治理的創新還是倒退?盡管在透明度不足的外界質疑之下,阿里的估值被打折在所難免,但即將到來的集團整體IPO,無疑將馬雲和其統治下的阿里帝國帶上新的征途。

  作者:蘇龍飛(新財富雜誌主筆)

  與港交所談判破裂的阿里集團,以閃電般的速度奔向了美國。其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IPO招股書之迅速,著實有些出乎外界意料。

  隨著其招股書的公布,一個即將轟動華爾街的巨型IPO漸行漸近。

  就在阿里巴巴向SEC提交IPO文件的前幾分鐘,馬雲向全體阿里人發送內部郵件稱,“阿里巴巴即將進入新的挑戰時代”。

  馬雲的語言還是一如既往的煽情:“15年前,阿里巴巴18個創始人立誌創建一家中國人創立的屬於全世界的互聯網公司,希望能成為全球十大網絡公司之一,成為一家能生存102年的企業。15年過去了,我們幸運地生存了下來。我們活得比我們當年想象的好得多。”

  回想當年阿里集團B2B公司於香港掛牌首日,面對著高達248億美元的市值,喜形於色的馬雲當即打電話給好友、UT斯達康創始人吳鷹:“哎呀,吳鷹吶,24.8個billion(10億)吶!”

  如今,阿里集團整體上市,其被機構分析師們計算了無數遍的估值,一旦變成華爾街實時跳動閃爍的逾千億美元市值數據時,馬雲還會如當初那番激動嗎?也許,馬雲會淡定很多,畢竟他已經是一個龐大的虛擬帝國的掌舵人。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其獨創的“合夥人制度”,馬雲完成了在其虛擬帝國的“加冕”儀式。

  虛擬世界里的“國家”

  從招股書上摘取一組簡單的數據,即足以說明阿里帝國之巨大。

  2013年阿里集團的電子商務交易總規模為1.542萬億,占據了全國電商市場總規模的84%(圖1)。這個交易額相當於黑龍江省的全年GDP,折算成美元是2480億美元,相當於芬蘭一年的經濟總量。



  如果拿同行對標的話,阿里集團的交易規模比亞馬遜、eBay、京東的交易規模總和還要高(圖2)。如此交易規模得益於中國網購市場的迅速膨脹。根據艾瑞咨詢的監測數據,中國網購交易總額占消費總規模的比例,從2008年的1.1%增加至2013年的7.9%,預計2016年將進一步提升至11.5%。



  截至2013年底,阿里平臺圈住了超過2.31億用戶,這意味著中國每3個網民中就有1個是淘寶或者天貓的用戶。2013年中國寄送的92.6億件快遞包裹中,高達54%產生於阿里的網購平臺。即便龐大至此,阿里的規模還在以每年60-70%的速度迅猛增長。

  目前,阿里平臺上擁有800萬賣家,假設平均每個賣家雇傭10個人,那麽阿里平臺創造的就業高達8000萬。這意味著,在一個虛擬的商業世界里,一個8000萬人的商業團體,在向2.3億消費者提供各類商品及服務,而阿里則是這個世界的規則制定者及管理者。如此看來,阿里儼然一個虛擬世界的“國家”。

  建立虛擬世界的“國家”,在他的王國里重塑商業規則,正是馬雲所期望的。

  2008年4月17日,牛根生率蒙牛高層前往阿里集團訪問,馬雲在歡迎會上發表了一番關於阿里商業模式的講話:

  “全世界最好的商業模式是國家,國家本來就是一個公司。當然,國家是不能隨便成立的,但是有一個地方可以成立國家,那就是在虛擬的網絡上。

  “在虛擬的世界里,阿里巴巴突然發現可以做這個事情。阿里巴巴就是買啊賣啊,最後誰制定規則?就是我們制定規則,誰要不服我就趕出去,沒有辦法做生意。

  “我們要建立淘寶大會,對重大的決策投票,一旦投票通過,我們堅決捍衛這個決定。這是‘法律’通過,不管做多少服務,不管做多大投資,請大家安心付費,逃稅漏稅要把你們抓進去。”

  2009年,阿里巴巴的十周年晚會上,馬雲再次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下一個十年“阿里巴巴將會創造1000萬家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平臺,為全世界創造1億個就業機會,為全世界10億人提供消費平臺”。

  “我們希望看到自己作為企業家,作為商人,在這個(虛擬)社會里,承擔起和政治家、藝術家、建築家一樣的責任,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

  如今,這個虛擬的“國家”基本在馬雲手上實現了。而且,阿里集團在這個虛擬社會中的“征稅權”,一如現實社會中政府的征稅權般,帶來了超高“利潤”。阿里集團的IPO文件披露,其2013年凈利潤高達35.92億美元,在全球互聯網企業中盈利能力僅次於谷歌(圖3)。



  “總統”身後的兩位“議員”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馬雲“當政”的阿里帝國,有兩位舉足輕重的“議員”先後牽制著他—軟銀與雅虎。馬雲所引進的這兩大股東,在成就阿里帝國的同時,也令馬雲日後陷入無限的糾結之中。

  軟銀—早期金主

  與早期中國互聯網創始人要麽是海歸IT精英要麽是本土IT極客不同的是,英語教師出身的馬雲對IT技術基本是門外漢。創業初期,馬雲帶著“十八羅漢”窩在杭州湖畔花園他那套150平方米住家兼辦公的房子里,靠著大家七拼八湊而來的50萬元啟動資金,憧憬著“要做一件偉大的事情”。

  那時候的馬雲團隊被稱為“三無團隊”—一無顯赫出身,二無成功案例,三無技術優勢,這種團隊背景是難入投資人法眼的。馬雲回憶:“我記得 1999年到矽谷尋找資金,跟很多風投、資本家接洽,但是沒有人有興趣投資阿里巴巴,我被一一回拒。”

  直到華爾街背景的蔡崇信於1999年5月加盟阿里出任CFO之後,阿里的融資才有起色。

  1999年10月,在蔡崇信的牽線下,由高盛牽頭,聯合蔡的原東家Investor AB公司以及新加坡政府科技發展基金等VC,共同向阿里巴巴投資500萬美元(圖4)。拿到融資之後,資金稍顯寬裕的阿里巴巴終於告別了馬雲自住的居民樓,搬到了寫字樓華星大廈辦公。



  馬雲獲得第一輪融資之後不久,亞洲首富日本軟銀主席孫正義來到中國物色投資項目。當時孫正義的名號在互聯網界可謂如雷貫耳,因為他投資了當時如日中天的雅虎,隨著雅虎的上市,軟銀獲得了超過百倍的回報。

  軟銀邀請了中國當時最為知名的一些互聯網創業者,包括新浪的王誌東、搜狐的張朝陽、網易的丁磊等人,馬雲獲悉這個信息以後也趕了過去。按照馬雲的說法,他那次並不是為了融資而去,因為剛剛拿到高盛的500萬美元,因而並沒有太迫切的再融資需求,他只想去跟孫正義談談他的阿里巴巴並且聽聽孫對阿里巴巴的看法。

  那天馬雲遲到了,等他來到軟銀北京辦公室時,黑壓壓一屋子人看著一個身穿破夾克、手捏半張紙的黑瘦男人推門進來,不知是何方神聖。由於前面人已經講得差不多了,主持人便告知馬雲,他只有6分鐘的介紹時間。

  馬雲上前即道:“我不缺錢,如果你有興趣,我可以給你介紹一下阿里巴巴的情況。”於是他不時瞥兩眼手中半張紙上草草寫的幾個英文單詞(似乎是他的演講提綱),對著孫正義侃侃而談他的阿里巴巴。

  馬雲的演講口才征服了在場的所有人,包括孫正義在內。曾是軟銀中國區合夥人的吳鷹(孫正義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投資過吳鷹創立的UT斯達康)回憶道:“他大概寫了主要幾點,馬雲是學英文的,所以英文很好,他的語言天賦還是用上了。他在那兒講電子商務,我當時聽得雲山霧罩,也不太懂電子商務,就是覺得這個人很有熱情,講得也還是很流利。他非常自信地講,我不缺錢。”

  孫正義事後一打聽,那位巧舌如簧的馬雲居然已經獲得高盛的投資,而且還有一位華爾街投資銀行家背景的蔡崇信做他的CFO。孫正義立馬決定要投資馬雲,而且是“必須投”。

  於是在2000年1月,軟銀聯合富達、匯亞資本、日本亞洲投資、瑞典投資、TDF等6家機構,共同向阿里巴巴投資2500萬美元,領投的軟銀自己砸下了2000萬美元(圖5)。



  2003年下半年,阿里巴巴再次獲得軟銀聯合富達投資、寰慧投資和TDF合計8200萬美元的投資。此次融資的背景是,eBay收購易趣網登陸中國本土,並控制了C2C市場80%的份額,對阿里形成大兵壓境之勢,為了應對eBay,阿里以攻為守推出淘寶網。8200萬美元的融資中,軟銀的6000萬美元便是單獨註資給淘寶網的,而且它成了淘寶的大股東(圖6)。



  雅虎—eBay逼宮下的入局者

  進入2005年,淘寶與eBay之間經過兩年的燒錢大戰仍不見勝負,雙方難分難解的較量勢必要繼續進行下去,而兩年前淘寶從軟銀處嶄獲的6000萬美元幾近耗盡,因而急需再次輸血。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馬雲面臨的煩惱遠不止於此。

  其一,在中國互聯網界向來令人生畏的騰訊,居然裹挾著拍拍網殺將進來加入C2C戰局,而且也跟淘寶一樣打著免費的旗號,這意味著淘寶不得不同時面對兩個強敵。

  其二,這邊廂淘寶已經很缺資金了,那邊廂阿里巴巴的前幾輪風險投資人遲遲等不到阿里的上市,已經急不可耐要求套現退出,畢竟自1999年持有阿里股權算起已經過去四五年時間了。馬雲不得不想辦法為他們找到股權接盤者。

  其三,eBay正在打著新算盤,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它不願意再與淘寶繼續惡戰下去,因而向孫正義拋出橄欖枝,謀求收購淘寶進而一統中國C2C市場的江山。而且eBay開出的價錢是令人難以拒絕的10億美元,孫正義對這個價動了心。

  面對接踵而來的難題,特別是eBay明確提出收購的逼宮,馬雲徹夜難眠。他不知道孫正義面對eBay的收購要約最終會做出什麽決定,但他深知孫正義的本性,只要利益足夠,一切都可以談。因而他很難阻止孫正義將股份賣給eBay。

  如果eBay真的實現對淘寶甚至阿里巴巴的收購,那對馬雲來說絕對是個災難。因為,以eBay首席執行官惠特曼的強勢性格,絕不可能讓馬雲隨心所欲地掌控企業,雙方之間的控制權之爭將不可避免。馬雲的這種擔心不是沒有緣由的,因為自eBay收購易趣,易趣創始人邵亦波就失去了對企業的話語權。

  因而,對企業控制權異常在乎的馬雲,必然強烈抵制eBay的收購動議。這次孫正義似乎並不願遷就馬雲,畢竟這是一個不錯的價格。於是,二人最後只能相互妥協,找一個eBay之外的接盤者,既能滿足孫正義及其他前幾輪投資人的套現需求,又使馬雲不至於失去對企業的控制權,而且還能額外再向阿里投資以解決淘寶的後續發展資金。

  能符合以上條件的接盤者,似乎只有類似於eBay那樣的互聯網跨國巨頭,於是在孫正義的撮合之下,雅虎得以入局阿里巴巴。

  2005年8月,馬雲、楊致遠、孫正義三人的一場“桃園三結義”,令雅虎得以入局,前者以10億美元現金外加雅虎中國的所有資產,換取阿里集團40%的股權。

  雅虎與阿里集團的這場交易,複雜程度在中國互聯網界堪稱“空前”。這場交易的全貌實際由四筆交易組合而成(圖7):



  交易一:雅虎以3.6億美元的代價,收購軟銀所持有的全部淘寶股權;

  交易二:軟銀將套現淘寶股權所得的3.6億美元中,拿出其中一半用於接手阿里巴巴前三輪投資人所轉讓的2770萬股阿里巴巴股票;

  交易三:雅虎以3.9億美元的代價,收購阿里巴巴前三輪投資人(除軟銀外)所持有的剩余6000萬股阿里巴巴股票;

  交易四:雅虎以2.5億美元現金+從軟銀手上購得的淘寶股權+雅虎中國的全部資產,換取阿里巴巴集團向雅虎增發2.016億股股票。

  這四筆交易完成之後,阿里集團形成了三足鼎立的股東構成,雅虎持股40%,馬雲團隊持股31%,軟銀持股29%。這意味著:其一,阿里巴巴除軟銀之外的前三輪投資人徹底套現退出—他們當初投入的總成本是3200萬美元,退出時獲得5.7億美元,17.8倍回報;其二,軟銀也獲得部分套現(軟銀此前給阿里巴巴與淘寶的總投入是8000萬美元,如今不僅套現1.8億美元,而且還繼續持有阿里集團29%的股權);其三,雅虎支付的10億美元,實際只有2.5億美元進入了阿里的口袋,其余部分則都被阿里的前幾輪投資人套現瓜分掉了。

  “總統”與“議員”的戰爭

  雅虎的註資令淘寶在與eBay的燒錢大戰中徹底勝出。當然,馬雲不得不開始面對其最大的隱患:自己的大股東地位不保,雅虎成了阿里集團第一大股東,馬雲有可能喪失對企業的控制權。

  據說,馬雲為了確認雅虎創始人楊致遠的確無意控制阿里集團並插手經營事務,在雅虎入股之前,二人在美國著名的圓石灘高爾夫球場有過一場私人會晤。在此次會晤中,馬雲反複試探楊致遠的真實想法。馬雲得到的反饋很大程度上打消了自己的疑慮,這才最終將意向確定下來。

  不僅如此,馬雲還通過交易合同中的具體條款來強化自己對企業的控制權。

  第一,雖然雅虎持有阿里集團40%的股權,但只擁有35%的投票權,多余部分投票權歸馬雲團隊所有,此條款有效期至2010年10月。

  第二,阿里集團董事會的四個席位中,馬雲團隊擁有兩席,作為大股東的雅虎反而只有一席,另一席屬於軟銀。到2010年10月,雅虎才有權獲得與馬雲方面數量相等的董事會席位。

  第三,2010年10月之前,董事會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解除馬雲的阿里集團CEO職務。

  楊致遠在主政雅虎期間,確實踐行了自己的承諾,基本沒有幹預阿里集團的運營,而且在公開場合他與孫正義也都采取了站在馬雲一邊的姿態。這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馬雲對因股份稀釋而失去控制權的擔憂。

  2009年1月,由於雅虎的業績遠未達到華爾街的期望,楊致遠被迫辭任雅虎CEO,由卡羅爾·巴茨(Carol Bartz)接任。自此,阿里集團與雅虎之間的蜜月期結束,馬雲與雅虎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公開化,馬雲也公開表達了回購雅虎所持阿里集團股權的意願。

  隨著2010年10月的到來,馬雲在雅虎入股阿里集團時所設置的包括投票權、董事會席位、CEO任免等系列有利於自身的控制條款統統失效。雅虎隨時可能行使自己的權利,馬雲的控制權岌岌可危。

  但馬雲在2011年初以強硬的姿態對媒體表示:“外界說2010年10月雅虎會行動,現在都1月了也未見動靜。雅虎即使派10個董事進來,不還是按照正確的事情做?你不派董事進來,我也會聽你有沒有道理,如果沒有道理,一萬個董事都沒用!”

  支付寶“單飛”



  出乎外界意料的是,2011年5-6月,雅虎與馬雲管理層之間爆發了最為嚴重的沖突。

  2011年5月10日,當時身為阿里集團大股東的雅虎發布公告稱:馬雲將支付寶從阿里集團轉移到了馬雲與謝世煌(阿里創始人之一)二人設立的“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馬和謝各占股80%和20%),而作為阿里集團大股東的雅虎,對於馬雲轉移支付寶的行為毫不知情。消息爆出,雅虎股價應聲下跌7.3%。

  雅虎公告的言外之意是,馬雲轉移支付寶並未獲得阿里集團董事會的授權許可,因為代表雅虎的董事會成員楊致遠對此事並不知情。這在華爾街看來,是嚴重違背公司治理規則的。

  而且,雅虎聲稱支付寶轉讓的價格僅為3.3億元,遠低於彼時支付寶的實際價值。

  於是雅虎與馬雲之間上演了一場“國際輿論戰”,雅虎抨擊馬雲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竊取”了支付寶,而馬雲則回應說“不完美,但唯一正確”。他所說的“不完美”指的是單方面取消了阿里集團與支付寶之間的“協議控制”有違約之嫌;而“唯一正確”則意指這一行為100%遵守了國家法律。

  關於此次支付寶的轉移,有個關系密切的背景:2010年6月,央行出臺了《非金融企業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定從事第三方支付的企業必須向央行申請許可證,且申請者必須是“境內依法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而對於有外資成分企業的牌照申請則“由中國人民銀行另行規定,報國務院批準”。央行政策的言外之意是,申請牌照者最好是內資企業,外資企業要按“另行規定”報批,而這個“另行規定”並未出臺。

  阿里集團一直由外資控股,且雅虎是第一大股東。而此前兩年馬雲又與雅虎屢曝分歧,他一直在謀求從雅虎手中回購股權,以重新獲得控股權以及對企業的絕對控制權。

  於是乎,支付寶事件很自然地被外界解讀成了“馬雲借助央行禁止外資的政策機會,以極低的價格私自將支付寶轉移到個人腰包,進而增強自己與雅虎談判股權回購的籌碼”。

  “支付寶事件”令馬雲付出了極為慘重的聲譽代價,這在其創業史中,並不多見。

  眾所周知,在“生米煮成熟飯”之後,馬雲與雅虎、軟銀達成了關於支付寶的補償協議。根據阿里集團IPO文件的披露,相關框架協議於2011年7月29日簽署,並於2012年11月15日及2014年5月3日進行了兩次修訂。協議約定:

  1)在與支付寶相關的特定清償事件發生時(包括支付寶IPO、轉移支付寶37.5%或更多股權、出售支付寶全部或絕大多數資產),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將向阿里集團支付相當於支付寶市值37.5%的金額,最低20億美元,最高60億美元;

  2)如果10年內特定清償事件沒有發生,阿里集團有權要求支付寶盡快啟動清償事件;

  3)馬雲及蔡崇信分別拿出各自所持有的阿里集團3500萬股及1500萬股,註入到一間特殊目的公司(SPV)APN Ltd.,並將該等股權質押給阿里集團,作為清償事件支付的保障;

  4)如果7年內特定清償事件沒有發生,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或APN Ltd.,必須向阿里集團支付5億美元,此支付額在日後發生清償事件之時,可在支付總額中扣除;

  5)支付寶公司每年向阿里集團支付知識產權許可費與技術服務費,金額為當年稅前凈利的49.9%,該項費用的支付直到支付寶上市時終止(2012財年、2013財年、2014財年前三季度,支付寶向阿里集團支付的此項費用分別為2700萬元、2.77億元、6.33億元);

  6)支付寶向阿里集團提供支付處理等商業服務,前者向後者按年收取服務費(2012財年、2013財年、2014財年前3季度,阿里集團向支付寶付款分別為13.07億元、16.46億元、18.99億元);

  7)所有與支付寶框架協議相關的事項,必須獲得雅虎及軟銀委派的董事許可方可執行。

  支付寶脫離阿里集團之後,以其為核心逐漸孕育出了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除支付寶之外還包括阿里小貸、天弘基金、眾安保險等金融業務,它們的持股母體皆為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阿里巴巴”)。

  浙江阿里巴巴目前有三個股東:杭州君澳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馬雲、謝世煌,其中君澳股權投資為阿里集團內部的員工持股平臺,目前股東結構為,馬雲持有46.29%,君澳股權投資持有42.14%,謝世煌持有11.57%。

  阿里集團IPO文件披露,馬雲向阿里集團書面承諾:有意逐漸減少在小微金融服務集團中持有的直接或間接經濟權益,直到保證在阿里集團IPO之前,他在小微金融服務集團中權益所占比例,不超過他以及他的關聯方在阿里集團所占權益,並且他本人不會在這種減持中獲得任何經濟收益。

  贖身雅虎

  與雅虎新任CEO的矛盾公開化之後,馬雲為回購雅虎所持股權的努力從未停止過,甚至在2012年2月之時曾“無限接近雙方交易成功”,但雙方還是在簽字前夕宣布談判破裂。

  2012年5月20日,阿里集團終於與雅虎達成股權回購協議。此次阿里IPO文件的披露,得以使外人一窺此回購交易的相關細節。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在回購之前,雅虎共計持有阿里集團10.466億股股票。2012年5月20日,雙方簽署協議約定,阿里集團以13.5414美元/股的代價,向雅虎回購5.23億股股票(雅虎持股總量的大約一半),總代價為70.82億美元。其中,62.82億美元以現金支付,8億美元通過“可贖回優先股”支付。

  所謂“可贖回優先股”,簡言之,阿里當時並沒那麽多現金作一次性回購,故可以將其中8億美元以優先股的方式代替現金支付,日後有了現金,再把這部分優先股贖回,從此二者互不相欠。

  接下來,馬雲需要為此奔走籌集足夠多的資金。

  2012年8月27日,阿里集團以15.5美元/股的價格,向中投牽頭的財團發行了1.677億股普通股,融資26億美元。這個股份數量,按照目前阿里的總股本計算,占比約為7.2%。關於此次融資的出資財團詳情,阿里向SEC提交的文件僅僅披露了中投公司作為領投方,其他投資人名稱未有披露。而據阿里之前的官方公告,此財團除了身為國家主權財富基金的中投之外,還包括國開金融、博裕資本、中信資本等,看來是這幾家共同“分食”了這7.2%的股權。

  2012年8月31日,阿里集團再次發行了一批A系列可轉換優先股,融資16.88億美元,該等優先股可按照18.5美元/股的價格轉換為普通股(最終轉股數量為9124.32萬股)。此次融資的具體投資人,阿里集團的招股文件同樣未有披露。根據當時的媒體報道,投資人中包括了對沖基金、主權財富基金、共同基金等在內的12家國際機構。

  此外,阿里集團還進行了一筆40億美元的債權融資,但並未披露參與此次銀團貸款的金融機構的具體名單。據阿里之前的官方公告,其中10億美元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提供,另外花旗、瑞士信貸、德意誌銀行、巴克萊銀行等8家國際銀行合計提供了等額貸款。阿里集團的財報顯示,截至2013年末,其長期銀行貸款余額為302.26億元。

  在完成了上述股權+債權的融資之後,2012年9月18日,阿里完成了對雅虎所持5.23億股普通股的回購,總計支付62.28億美元現金、8億美元優先股。2013年5月16日,阿里集團利用貸款所得的8億美元現金,贖回了雅虎所持的等額優先股。

  回購完成之後,雅虎所持阿里的股票還剩余5.236億股,占比22.6%。根據2013年12月13日雙方修訂的回購協議,在阿里IPO之時,雅虎須進一步出售2.08億股(修訂前約定的數字為2.615億股),此部分股票或者向公眾出售,或者由阿里集團回購。此次出售完成後,雅虎所持股權將僅剩3.156億股,持股比例將降至13%以下。

  從“共和”走向“專制”

  雖然馬雲基本完成了從雅虎的“贖身”,但隨著從雅虎回購的股權被註銷,原本作為第二大股東軟銀的持股比例相對上升,成為持股34.4%的第一大股東,同時,由於回購雅虎所持股權過程中,同樣引進了大量第三方股東,及至IPO前夕,馬雲團隊合計的持股比例僅為13%左右。為了實現馬雲等少數股東對企業的控制,他炮制出了一個“合夥人制度”。

  阿里這個曾經被香港證監會拒之門外的“合夥人制度”,隨著其赴美IPO文件的公布而徹底浮出水面。

  “合夥人制”—創新or倒退?

  招股書稱,自創始人們1999年首次聚集在馬雲家中起,他們以及集團管理層一直秉承合夥人精神來運營和管理公司。2010年7月,為了保證公司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的可持續性,阿里巴巴決定將這一合夥人制度正式命名為“湖畔合夥人”,或稱為“阿里巴巴合夥人”。

  目前,阿里的合夥人由28名成員組成,包括22位阿里集團管理層成員以及6位關聯公司及附屬公司的管理層成員。招股書並未披露這28位合夥人的具體名字,僅僅表示,阿里巴巴的合夥人成員是一個動態的組成。

  合夥人的提名與選舉。現有合夥人可以提名新的合夥人,不過需要現有合夥人以一人一票的方式獲得3/4多數通過方可。新合夥人獲得提名的基本條件是:高標準的個人操守;在阿里集團或關聯公司任職至少5年;擁有突出的業績貢獻;高度認同公司文化,願意為公司使命、願景和價值觀竭盡全力。此外,為了使得合夥人的行為與公司股東利益保持一致,合夥人任職期間需要持有一定數量的公司股票。

  合夥人的退出與罷免。馬雲與蔡崇信為永久合夥人,其他合夥人成員則在其離職或者退休時,自動失去合夥人資格。現有合夥人中(包括馬雲與蔡崇信),如果遭到半數現有合夥人投票罷免,同樣也將失去合夥人資格。

  合夥人的董事提名權。IPO之後,阿里集團的董事會成員將從目前的4人增加至9人,而馬雲控制的阿里合夥人將獲得其中5席的提名權。合夥人通過投票以簡單多數的方式選舉出董事候選人,如果阿里合夥人提名的某一董事候選人未獲得股東大會通過或者中途離任,合夥人有權委任另一名臨時董事,直到下一年股東大會召開。關於合夥人對董事提名權的規定,在IPO之後將寫入阿里集團的公司章程。而要修改公司章程中關於合夥人提名董事的條款,需獲得全體股東95%通過方可。

  阿里的招股書披露,馬雲持股8.9%,蔡崇信持股3.6%,其余聯合創始人持股比例皆低於1%,按此計算馬雲團隊合計持股比例大約為13%。而阿里的最大股東軟銀持股比例高達34.4%,第二大股東雅虎持股22.6%,二者合計占股高達57%。通過合夥人制度及合夥人擁有的超半數董事提名權,馬雲團隊僅僅依托13%左右的股權,即實現了對董事會的絕對控制。

  額外的控制權保障

  不僅如此,馬雲在此基礎上還額外加了兩道保險—與雅虎及軟銀的股東協議以及與中投等投資人的股東協議。

  根據招股書,在阿里集團IPO完成時,公司將同馬雲、蔡崇信、軟銀以及雅虎簽訂一項投票權協議。該協議將保證軟銀有特定的信息權,並有權向董事會提名一位董事。當軟銀持股低於15%時,其提名權將終止。

  此外,軟銀還同意:1)在每年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投票贊同阿里合夥人的董事提名人選;2)在沒有和馬雲及蔡崇信取得一致意見的情況下,不罷免任何阿里合夥人提名的董事;3)將所持股份超過總股本30%部分的投票權授出,以支持馬雲及蔡崇信的投票。

  而馬雲和蔡崇信也將在每年的年度股東大會上,用其所擁有的投票權支持軟銀的董事候選人當選。

  協議同時還約定,雅虎需在每年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投票支持所有阿里合夥人提名的董事以及軟銀提名的董事當選。

  另外,根據馬雲與中投、中信資本、國開金融、博裕資本等股東(共計持股7.2%)的協議,這些股東作為一個聯盟,將會在投票中與馬雲保持一致,包括批準交易或建議,選舉或罷免任何董事,公司有關董事任免或董事會權力的公司章程修訂等。

  這就意味著馬雲所控制的投票權,除了他自己和管理層團隊控制的大約13%投票權,還將包括軟銀授出的4.4%,外加中投財團承諾的7.2%,總計在25%左右。

  馬雲“加冕”

  當初阿里奔著香港去上市,因為港交所不允許同股不同權的“A/B股雙層結構”,馬雲才設計了所謂的“合夥人制度”,以達到其以少數股權實現對企業控制的目的。令人意外的是,美國資本市場原本就有A/B股制度,馬雲完全可以通過1:10之類的超級投票權設計來實現這一目的,但他並未采用,而是依然延用了自創的“合夥人制度”。

  阿里集團官方的解釋是:不同於一般的將超級投票權的股份集中在幾個創始人手中的雙層股權結構,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體現的是一個大集團合夥人的視野,這種治理結構,一方面可以保證團隊的創新能力,同時也確保了管理的持續性和穩定性,不會由於個別創始人的退休或者身份變動而影響到公司的運營。

  實際上,無論是美股慣用的A/B股制度,還是阿里獨創的“合夥人制度”,最終目標都是“少數股東實現對企業的控制”。但相較而言,A/B股制度更加透明一些,因為創始人擁有多少超級投票權是明確的,股東大會上的投票過程也是公開的。而“合夥人制度”名義上有章可循,但實際運行中不可避免存在大量“人治”色彩,合夥人的人選如何、誰當選、罷免誰、該推選誰做董事候選人,凡此種種都將嚴重受到馬雲個人意見的左右。合夥人的投票,如何不陷入到“橡皮圖章”的境地呢?

  此外,一個更為關鍵的區別是,A/B股制度僅僅賦予了創始人在股東大會投票上的特權,卻並無超越其股權比例委派董事的特權,而“合夥人制度”卻令創始人擁有了遠遠超出其持股比例的董事會成員委派權。在實際的企業運作中,真正提交到股東大會上去表決的議案畢竟是少數,多數都在董事會層面決策。因而,從控制權的實用性來看,控制董事會優於控制股東大會。

  阿里的“合夥人制度”,一言以蔽之,即“以馬雲為首的合夥人控制董事會”這個規則永遠不能變,除非95%以上的股東否決這條,但持股8.9%的馬雲會自我否決嗎?

  依靠“合夥人制度”,馬雲憑借少數股權獲得絕對控制權,意味著阿里集團不再是那個幾大“政黨寡頭”可以坐下來討價還價的“共和制國家”了,而是一個馬雲一人說了算的“王國”,馬雲最終完成了“加冕”。

  治理結構缺陷下的估值折扣

  若將阿里的合夥人式公司治理結構,與一個多黨執政的現代國家治理結構做類比,其本質則更加清晰。相當於在馬雲身為“總統”的“阿里帝國”,“國會”並不是由“多數黨”控制,而是由以馬雲為首的“少數黨”控制,而且是永久性控制。“少數黨”(相當於阿里合夥人)擁有對多數“國會議員”的提名權,其候選人即使被“全國投票”所否決,“少數黨”依然有權派遣“臨時議員”,任期直至參加下次“國會大選”。更為關鍵的是,“總統”對“少數黨”的控制是不透明的,馬雲表面是“總統”,實際已然是“陛下”。

  一個國家如果在治理結構方面存在缺陷,那麽其主權信用在國際上通常會被降級。同理,如果一個公司存在治理結構缺陷,其公司價值同樣會被打折。

  阿里集團究竟值多少錢?

  隨著阿里IPO的臨近,各大研究機構對其估值可謂五花八門,從800億美元到2400億美元不等,這無疑顯示出外界對阿里估值的嚴重分歧。這其中的一個原因在於,沒有一家現有上市電商企業的模式與阿里集團完全一致—亞馬遜是自營式電商,阿里是平臺式電商,eBay也屬平臺式電商但收入來自收取賣家的成交傭金,阿里依托的則是類似競價排名的廣告模式。我們取阿里集團1500億美元的外界估值中位數,與其他互聯網巨頭做大致對比,來分析其估值合理與否(附表)。



  先橫向對比亞馬遜與eBay,亞馬遜年收入高達744.5億美元,凈利潤僅有2.74億美元,但市值卻高達1400億美元;eBay年收入僅160億美元,凈利潤高達28.56億美元,但市值卻僅有650億美元,大大低於亞馬遜。

  eBay雖然收入較亞馬遜低,但其盈利能力大大強於亞馬遜,其市值反而遠不及亞馬遜,說明華爾街更看中電商的規模因素。

  相較而言,阿里的年收入81.23億美元,僅為亞馬遜的大約11%、 eBay的一半,但其凈利潤卻高達35.92億美元,是亞馬遜的13倍、eBay的1.26倍。按照華爾街傾向於規模指標的電商估值標準,阿里集團的估值不應高於eBay的650億美元,但考慮到阿里集團的超強盈利能力,以及平臺交易規模比亞馬遜及eBay的總和還要高,因而其估值應該有一定的溢價,或許1000億美元較為合理。

  但如果進一步考慮阿里集團因為存在公司治理缺陷,其估值應在1000億美元的基礎上打一個折扣,約至800-900億美元。

  因而,從與亞馬遜和eBay的橫向對比來看,阿里1500億美元的外界估值中位數,明顯是被高估的。

  再來對比一下國內的BAT三巨頭。騰訊年收入99.89億美元,凈利潤25.72億美元,市值1540億美元,對應的市盈率為59.88倍,市銷率為15.42倍;百度年收入52.77億美元,凈利潤17.11億美元,市值650億美元,對應的市盈率為32.73倍,市銷率為10.61倍。

  如果阿里取1500億美元的估值中位數,則其對應的市盈率為41.76倍,市銷率為18.47倍。阿里的市盈率估值低於騰訊而高於百度,這個市盈率倍數基本符合三家的實際實力高差。阿里的市銷率估值較騰訊及百度皆高出不少,從市銷率角度而言,阿里的1500億美元估值同樣也有虛“胖”的成分。綜合而言,以百度及騰訊作為參照,阿里1300億美元的估值是較為合理的。

  如果把阿里集團的公司治理缺陷對應的折扣算入,阿里在BAT坐標中的估值,大約在1000-1100億美元。

  其實,估值折扣不僅體現在其公司治理結構的缺陷方面,還體現在其詳細財務數據的不透明。例如,阿里集團最重要的兩個電商平臺—淘寶與天貓,招股書均未詳細披露各自的營收數據,而是歸總到一個名為“中國商務”的項目下,令外界無法進一步分析其各自的詳細情況。這顯然會妨礙估值的精確度。

  此外,支付寶作為上市體系之外的資產,與阿里集團產生如此廣泛的關聯交易,而支付寶的詳情卻並未在招股文件中得到足夠充分的披露,其基本財務狀況是怎樣的?支付寶與淘寶、天貓等之間的關聯交易是如何定價的?外界皆無從獲悉。

  如此龐大而複雜的資產打包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缺陷、關聯交易紛繁複雜、財務數據透明度有所欠缺,外界對其估值因此難免陷入盲人摸象的境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177

【專欄】論入口之爭:扒一扒中國網址導航的發展史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05/148191.html

i黑馬註:從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得入口者的天下,入口是指用戶尋找信息、解決問題的方式,成為入口意味著獲得巨量的用戶。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牛峰超


從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得入口者的天下,入口是指用戶尋找信息、解決問題的方式,成為入口意味著獲得巨量的用戶。雖然掌握用戶並不直接等同於商業變現,但如果失去這個陣地,也就同時失去了成為行業巨頭的機會。從微軟做windows占領了PC的桌面,google做Android占領了手機的搜索框,到現在的瀏覽器、網址導航、手機桌面、手機應用市場,其初衷還是占領入口,那麽今天筆者就帶領大家扒一扒“網址導航”這個入口的前世今生。


網址導航的誕生

1999年,網絡在中國逐漸普及,當時中文網站不僅內容不夠豐富,數量也較少,而且複雜的英文域名很難記憶,對於那時候連打字都困難的網民來說,在網上找資料的確不是件易事。此時,第一代網址導航應運而生,僅僅是以網站收錄歸類為主,便獲得了廣大網民的青睞,國內比較早的是李興平創建的hao123導航和後來蔡文勝創建的265導航,而後分別被百度和谷歌兩家巨頭納入旗下。

網址導航的成長史

配圖1.png

說到發展史,不得不提到hao123,於1999年5月由李興平創建,不僅是國內網址導航的鼻祖,也是第一個被互聯網巨頭百度認可並收購的網站;蔡文勝是筆者到現在都非常崇拜的一個草根創業者,當年賣域名賺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就是這樣一個具有慧眼的創業者創辦的265導航也足足比hao123晚了4年,不過在2008年也被谷歌中國斥巨資收購了。

隨著兩家被收購,網址導航的模式被認可,從此進入了群雄爭鹿的高速發展期,360依靠海量的安全衛士裝機量捆綁推廣360網址導航,瞬間擠入了網址導航的第二陣營;2345依靠與熱門網絡應用捆綁以及強大的地推資源迅速崛起;114啦依靠與自身雨林木風盜版系統推廣結合也獲得大量的用戶,隨後的搜狗、QQ也都相繼推出了自身的導航網站。與此同時,還有不少個人站長也參與其中,據筆者了解,有不少草根站長批量生產大量的導航網站,為了獲得流量,不惜與流氓軟件、外掛等開發者合作,篡改用戶網頁,導致用戶無法更改瀏覽器主頁,強制獲得用戶,而隨後更誇張的網址導航建站系統呼之欲出,讓建站變得沒有門檻,個人租個虛擬主機,上傳開源代碼既可生成導航網站。混亂的格局必定不能良性發展,工信部開始展開網站備案審查,加大了對域名和網站內容的審查力度,大量非主流網址導航網站受影響,流量走低,市場面臨重新洗牌,行業生態變得更加平衡。

配圖2.png

國內網址導航頁面流量排行

網址導航的用戶群體

既然網址導航的市場這麽大,那麽問題來了,到底是哪些人群在使用這類網站呢?先說個題外話,筆者認識不少從事互聯網方面的朋友,尤其是程序員,瀏覽器首頁從來都是“about:blank”,而且引以為傲,認為用網址導航的都是小白,如果以互聯網人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問題,那是很無解的,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下使用網址導航的群體。

配圖3.png

網址導航用戶職業分布

 

配圖4.png

配圖5.png

網址導航用戶年齡分布

 

配圖6.png

中國網民最常用的網址導航

綜上所述,學生和公司職員是網址導航的主力用戶,性別男性居多,在年齡層面偏年輕化,據筆者觀察,由於網址導航的便利性,低領用戶群體將會越來越多,每年過年回家,都看到僅十歲的外甥打開hao123找到各種小遊戲或者動漫來消磨時間,根據易觀智庫最常用網址導航的分析來看,hao123依舊是最主流的上網導航工具,其次是360和2345,整個網址導航市場基本定型。

網址導航的未來

互聯網在日益成熟,網民的理解程度和需求也相應的在提高,普通的網址推薦已經很難滿足用戶的需求,那麽網址導航類網站該如何改進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1、個性定制化

所謂個性定制,即用戶打開的首頁不再千篇一律,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更改網站外觀的風格,將自己喜歡的網址設定在自己的首頁,模塊自由拼接,實現個人使用習慣的最便捷化;個性化的購物推薦,根據用戶平時的瀏覽習慣向用戶推薦實用的商品,在這一塊,國內主流的網址導航已經改進了許多,希望今後能添加更多的個性化功能

2、年輕時尚化

根據上文數據圖顯示,90後正在迅速接班,成為網址導航產品的最主要的用戶群。網址導航領域年輕用戶比重提升明顯,15-20歲、21-25歲的兩個年齡段,占據網址導航用戶比例的45.15%,而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占比下降至8.41%。為了吸引這部分年輕網民的群體,國內一些知名的導航網站也都采用了不同的方案,例如明星定制版主頁、個性彈鋼琴主頁等等。例如,前不久hao123推出了在90後用戶當中廣為流行的“二次元”導航,其風格完全貼合90後的喜好。通過內容化改版,hao123贏得了更多90後用戶的喜愛。

3、新聞主導化

新聞資訊向來占據著門戶網站和網址導航的主要位置,從最初的熱詞推薦、到搜索條內容引導,再到獨立的“今日頭條”板塊,都體現出導航網站對新聞的重視,以“蕭亞軒公開男友”為例,hao123在PC端、移動端都占據絕對領導地位,成為用戶獲知“蕭亞軒公開男友”事件的主要渠道。由於新聞是熱點事件和資訊的傳播媒介,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所以主導新聞內容必將成為網址導航未來主要的方向之一。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網址導航

用雷軍的話說“臺風來了 ,豬都會飛”,而在當今移動互聯網的風口下,用戶最常用的不再是瀏覽器,而是垂直領域的超級APP,移動端將是網址導航服務商發展的重要方向,微信拿到了移動互聯網的第一張船票,百度也斥巨資推廣搜索APP,GO桌面以美化為由占領用戶桌面,而網址導航類服務商如果也想把握住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就必須挖掘智能手機用戶的需求,解決用戶的痛點,除了服務好PC端轉移過來的老用戶,還要考慮如何引導移動端的新用戶。

(本文作者:牛峰超 移動互聯網老兵,現任信媒在線CEO,轉載請註明出處)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牛峰超

 

2005-2015 中國民主進程發展史 思想花園

來源: http://sixianghuayuan2.blogspot.hk/2015/01/2005-2015.html


(1)

2005年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的超級瘋狂,不但空前而且絕後。2005年被稱為“娛樂元年”,之後內地選秀節目遍地開花,亦印證中國民主思想的發展歷程。

超級女聲的瘋狂,和最後被叫停,都是因為它曇花一現的民主元素。這在中國,是極度新鮮事物。

它的海選,沒有門檻,每個女性可以參與,最初的海選過程還是重要賣點。這等於西方民主的自由提名,而之後評判的比賽淘汰,類似政黨內部篩選,過程也是公開透明。在決賽階段,以觀眾短信投票,決定比賽歌手名次,是石破天驚。

十年過後,我們回過來看,可以看到民主過程的可貴之處。

2005年的三甲,李宇春,張靚穎,周筆暢,至今大紅大紫,之後沒有一次選秀節目,可以再創她們的輝煌。

偶像是自己選出來的,就好像民選政治領袖,底氣十足,有雄厚的執政和人氣基礎。

這里要說的是李宇春。她其貌不揚,歌路走的是中低音路線,聲色全無。但她是選出來的王者,至今在內地歌壇風頭無兩。只要有觀眾喜歡就可以。

2005年以後,所有的歌唱選秀節目,包括最紅的“中國好聲音”,所有的參賽者都是以高音,吼歌取勝,唯恐不能打動評委和臺下觀眾。但這些歌的風格,是不是觀眾想要的呢?

如果李宇春今天來參加選秀,恐怕連第一關也過不了,但市場證明,她是最受歡迎的。

經濟學上有“信息理論”,如果信息傳遞機制不暢順,參與者就需要做出一些突出的行為,吸引註意。小圈子的歌唱比賽,需要吼歌,以示“我唱得好”;但真正面向觀眾選秀,不需要刻意扭曲,只要唱得觀眾接受就可以了。這就如同在欽點政治制度中,一些政治人物要表現得特別忠心。

昨晚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三季開播,如果說被禁的“超級女聲”類似西方民主運作,“我是歌手”,則是中國的人大制度。節目邀請幾個著名歌手比賽,類似人大由黨委欽點候選人;這些歌手表現再由電視臺選定的現場五百觀眾投票,類似人大代表。整個過程,表面上看起來民主,但結果是可控制的。

至於近在內地紅爆的“中國好聲音”,則和中央正在推銷的“8.31”香港政改方案相像。選手首先要經過由那英,汪峰,齊秦,楊坤四位導師至少一位的認可,才可入圍,這類似選舉委員會的提名和篩選機制。在決賽階段,則是由所謂的101家媒體代表投票,這又和中央指定的選舉委員會相像。

不過,這些欽點式選秀節目出來的歌手,星途恐怕永遠也比不少當年經過民主洗禮的2005屆超女了。

(2)
我心目中女神,我認為是過往今來,唱得最好的張靚穎,參加今年的“我是歌手”比賽。雖然相信,冠軍不可能不是被稱為“國字號歌手”的韓紅,但我在心底也希望,能在這個中國式的選舉中,創一個小小的奇跡。

懷念在2005年,中國大地上曾有過的那麽一絲民主亮色。

作為投資人,你應該知道的國際石油體系發展史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665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19 18:34 編輯

作為投資人,你應該知道的國際石油體系發展史
作者:高松

石油作為一種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從它出現至今約一個半世紀的時間里,深深影響並改變了整個世界。對石油的追求,直接影響了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政策。國際石油市場中各行為體的相互關系和行為準則構成了國際石油體系。

在經歷了20世紀60、70年代國際石油市場的劇烈動蕩以後,國際石油市場逐漸穩定下來,全球石油產量、消費量和貿易量均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尤其是最近20年來,國際石油市場發展迅速,石油貿易量的增長遠遠快於石油產量的增長,基本實現了供需均衡。盡管在這段時期內,出現了亞洲金融危機、9·11事件、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事件,國際石油價格也一度出現了劇烈的波動,但是基本沒有出現大規模的供求失衡。

國際石油市場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石油生產國、消費國、石油公司以及國際石油組織逐漸認可並自覺維護其秩序,並將維護國際石油市場穩定和本國的石油安全緊密地結合起來。國家成為國際石油體系的重要行為體,主動參與規則和決策制定程序,維持這一體系的平衡。以市場為基礎的自動調節機制在國際石油體系內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從價格波動的情況來看,這種均衡機制還比較脆弱;從合作的內容看,尚處於初級階段。

一、國際石油體系的形成和完善

國際石油體系發端於20世紀初,相對於世界政治、經濟體系的發展有一定的滯後性,並在不斷成形和完善的過程中經歷了由英國主導到美國主導再到歐佩克(OPEC)主導直至美國主導下多方協調平衡的轉變。

第一次世界大戰加深了人們對石油的認識,只有取得充足的石油資源才能維持現代經濟的繁榮和高度機械化的戰爭,石油完成了從普通商品到戰略資源的轉變。1928年,美英石油公司簽訂《阿奇納卡里“按現狀”協議》,美英法荷四國政府和石油公司簽署了《紅線協定》。

“《‘按現狀’協議》劃分了市場份額,《紅線協定》劃分了開采領地。他們共同組成了世界石油工業的卡特爾。”這些由英國石油公司制定的規則加強了由英國主導的國際石油秩序,在此秩序上國際石油體系逐漸成形。第一次世界大戰重創了英國,標誌著大英帝國的衰落,但英國仍不甘心放棄國際石油秩序的主導地位。這種實力和願望之間的矛盾加劇了世界經濟和國際石油市場的波動,並造成了兩次大戰之間國際政治經濟及石油市場的不穩定狀態。

查爾斯·金德伯格在分析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的原因時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英國已經喪失領導全球經濟的能力,繼而為美國所替代。由於英國沒有能力,美國又不願意承擔穩定國際經濟體系的責任,致使該體系處於不穩定的狀態。

在世界政治經濟大變動的背景下,國際石油秩序由英國主導轉為美國主導是歷史的必然。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盡管美國公司在中東石油開發上獲得了政府的支持,美國政府還是很少卷入國際石油權力的爭奪中,而主要關註國內的生產控制。

二戰中,石油對於現代戰爭和經濟的重要戰略意義凸顯,盟軍的勝利被認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石油的充分供應,其中絕大部分來自美國。從1941年12月到1945年8月,美國及其盟國共消費了70億桶石油,其中的60億桶來自美國。在1939年以前,中東石油只占世界石油總產量的5%,在國際石油市場上仍然無足輕重,歐洲國家的石油進口主要來自美國和墨西哥,從波斯灣進口的石油僅占其全部進口量的20%。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美國對外石油政策的轉折點,作為二戰後崛起的超級大國,美國戰略利益開始擴展到全球,構築包括石油秩序在內的國際新秩序。依靠相互持股的跨國石油公司,美國逐步實現了對中東石油的開發和控制,並推動了盟國的經濟複興。

美國在伊朗石油危機和蘇伊士危機中動用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來維持對國際石油市場的控制,進一步重創了英國在中東的石油權力,鞏固了美國的霸權。此時,國際石油體系確立,主導權也從英國轉移至美國。這一體系由美國、盟國、石油公司和生產國等構成,在一定條件下具有相對穩定性。但是,這一體系並沒有明確體系運作的規則,對參與國家的約束也比較松,其所隱含的結構性沖突和矛盾主要來自於不同利益體的分歧和演化。

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世界石油工業急速成長的“黃金時期”,石油產量和探明可采儲量高速增長。一方面,中東、俄羅斯和其他地方陸續發現一批大型或特大型油田,中東成為世界石油工業的中心和世界最主要的石油供應地;另一方面,戰後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推動歐洲主要工業國家實現了能源結構的大調整,實現了從以煤為主到以油為主的轉變。

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主導的國際石油體系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和沖擊。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國際石油公司在全球石油供應大幅增加的情況下不斷壓低油價,石油生產國利益受損,直接導致了1960年OPEC的產生。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的剩余石油產能迅速下降,動搖了其在世界石油體系中的主導地位。1966年,中東主要石油出口國的石油產量首次超過美國。

此後,以利比亞和伊朗為代表的中東和非洲石油生產國不斷挑戰國際石油秩序。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OPEC的阿拉伯成員國聯合限制石油產量,宣布收回原油標價權,將原油基準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

第一次石油危機尚未完全平息,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政局發生劇烈動蕩,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臺,引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兩國石油產量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打破了全球原油市場上脆弱的供求平衡,油價從每桶13美元猛漲至34美元。兩次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沖擊,經濟增速明顯放慢。

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OPEC成為世界石油市場的主導力量,其所主張的高油價政策使國際石油市場經歷了10多年的高油價時期。但是與此同時,市場機制開始發揮作用,OPEC的優勢逐漸消失,對於國際石油秩序的控制力開始下降。

這種狀況的出現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歐佩克內部出現了分裂。頻頻爆發的內部沖突,例如兩伊戰爭、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等削弱了OPEC的整體力量。而且,一些OPEC成員國在高油價時不遵守配額約定,損害了為維持油價承擔減產份額的沙特阿拉伯等國的利益。

另一方面,高油價改變了世界石油市場的結構。世界各國對石油產業的投資迅速增長,西非、阿拉斯加、北海等新油田陸續被發現,非歐佩克國家石油產量不斷上升。

同時,美國、歐洲、日本等加快了能源結構調整,積極發展石油節約和替代技術。加上經濟衰退所導致的石油需求減少,世界石油市場很快就出現了需求疲軟、供大於求的局面。OPEC的市場份額逐漸縮小,到1981年,非OPEC國家石油產量超過OPEC國家。1985年9月,OPEC放棄了減產保價的高油價戰略。此後,國際石油市場在經歷了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動蕩後,逐漸恢複供需平衡。

2000年至今,盡管國際石油市場也經常出現波動,但是國際石油體系出現了合作與規範的特征,OPEC產油國和非OPEC產油國之間、產油國和消費國之間對這一體系逐步達成共識,在穩定石油供應和價格問題上也陸續實現了合作。這意味著國際石油體系逐漸走向了成熟。盡管屢遭沖擊,美國始終是國際石油體系的重要力量,對推動這一體系的形成和維護這一體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國際石油體系的內在穩定機制

國際石油體系的劇烈動蕩使石油出口國和石油進口國都意識到市場穩定的重要意義,不再堅持通過損害對方利益的方式來增加自身利益,而是主動尋求一種雙方都接受的均衡,通過維護石油市場的穩定來保證長期的出口市場和進口渠道。因此,在統一的國際石油市場形成以後,國際石油體系各行為體在維護市場穩定方面更容易達成妥協和合作。

1. 蘇聯解體與世界統一石油市場的形成

二戰以後,世界上出現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陣營,美蘇爭霸和兩極對峙一直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經濟的分裂和政治的對抗加劇了石油市場的波動。1991年蘇聯解體後,世界逐漸形成了統一的石油市場。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前蘇聯各國石油資源豐富,經濟對石油出口的高度依賴使這些國家很快加入世界石油市場,並成為世界石油市場上的重要力量。

受地域影響,前蘇聯地區的石油出口主要流向歐洲,並以此為基礎與歐洲建立了日益密切的經濟聯系。世界石油市場的供應增加,保障了世界經濟增長對石油的需求。在市場經濟機制下,供求和價格的自我調整大大增強了世界石油市場的穩定基礎。

2. OPEC成員國之間、OPEC與非OPEC產油國家之間的妥協和合作

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世界經濟遭受嚴重沖擊,石油需求減少,原油價格暴跌,一度跌至每桶10美元的水平。為了穩定市場,OPEC(主要是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和墨西哥、俄羅斯、挪威等非OPEC成員國達成減產協議。2000年3月,OPEC通過了減產協議,將油價穩定在每桶22~28美元的水平。之後OPEC和非OPEC產油國又在2001年達成減產保價的協議。這一措施成功地使2000-2003年的石油價格保持在穩定的水平。

3. 產油國與消費國之間的妥協和合作

對於石油出口國而言,高油價固然可以使其短期收益增加,但是經歷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機後,高油價對於世界經濟的損害已顯而易見,其會直接導致需求減少並影響產油國的財政收入。對於石油進口國而言,低油價固然可以在短期內降低進口成本,但油價過低,石油投資將顯著減少,影響世界石油供應並引發經濟和政治動蕩。

為了保障自身能源安全,獲得穩定的石油供應,石油消費國對於產油國對油價和供應的管理的態度也從反對轉變為支持。產油國和消費國在經濟上的互相依賴和對油價認知問題的成熟為國際石油體系規範的建立和強化奠定了基礎。1986年12月,OPEC制定了18美元/桶的軸心價格。

從1987年到1993年,OPEC國家一直為保持這一軸心價格而調整產量。由於這一價格與美國、歐盟的期望值大體吻合,它們都支持這一做法。2000年12月在利雅得召開的國際能源論壇上,美國公開支持OPEC執行的價格區間政策,與其簽訂了管理石油供應的協議,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2003年以來雖然國際油價不斷上漲,但是OPEC不再執行高油價政策,而是一再提高產量,試圖通過供求平衡來平抑油價。

除了油價上的共識與合作,石油消費國和石油生產國還建立了穩定市場的合作機制。2003年成立的國際能源論壇秘書處成為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對話的常設機構,該機構開展了旨在維護石油市場穩定的“聯合石油數據倡議(JODI)”項目,目的雖然只是為產油國和消費國提供石油市場信息,並沒有規則規範和制約的作用,但它是國際石油體系中首次出現的全體行為體自願參與的合作,這一合作機制為國際石油體系形成正式的合作規範建立了基礎。

4. 國際石油市場規範的自我強化

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石油已經從一種相對稀缺的經濟資源向著普通經濟產品的方向發展,這使得石油貿易行為越來越需要服從市場規律。2000年以來,國際石油體系中出現的合作規範就是各行為體之間相互依賴關系發展的結果。在經歷了長期的動蕩和沖突之後,世界石油體系不斷成熟,維護石油市場的穩定已成為國際石油體系主要行為體的共同規範。

尤其是在國際石油市場行為多元化、非市場幹預變量增多使國際石油市場更加難以穩定的情況下,各行為體都意識到合作更加必要。非OECD(經合組織)國家石油消費已經超過發達國家,成為世界石油進口的主要力量之一。尤其是前蘇聯各國和一些非OPEC成員國主動加入這一體系並遵從體系的規範,更加強化了國際石油體系的基礎。

三、美國對國際石油體系的主導和控制

在國際石油體系形成、發展並逐步完善的過程中,美國無疑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依靠政治、經濟、軍事等全方位的優勢,美國在戰後很長時期內有效地主導和控制著國際石油體系,並將維護國際石油體系秩序與本國的石油安全戰略結合起來,作為其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1. 美國及其盟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

國家力量和地位的變化是導致國際石油體系主導權轉移的主要條件。二戰後,國際石油體系由英國主導轉向美國主導,在權力轉移過程中國際石油體系並沒有發生劇烈的動蕩。主要原因在於:

一是在公司層面,雖然美國取代英國的主導地位,但只是結束了英國公司在中東的壟斷地位,並沒有把英國公司驅逐出市場,國際石油市場的基本規則也沒有改變;

二是美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戰後的東西方對抗中一直都是堅定的盟友,全球政治格局為體系主導權的和平轉移創造了條件。

盡管20世紀70年代國際石油體系的控制權一度轉移到OPEC,但是到80年代中期以後,主導權又轉移到美國。90年代以來,國際石油體系主要以美國及其盟友為主導,表現為多方協作的相對穩定狀態。

美國作為主導國,主要通過國際能源機構(IEA)影響石油消費國,通過控制沙特阿拉伯等主要產油國,保持國際石油體系的基本穩定,並通過強大的軍事力量對產生威脅或破壞規則的國家進行威懾或打擊。與此同時,美國及其盟國一直在強化海上控制權,對全世界最重要的海上通道進行有效控制,確保戰時能夠封鎖他國的海上運輸船舶並展開軍事行動,確保美軍全球戰略的實施。

2. 石油—美元體制

以石油為基礎、以美元金融壟斷地位為支持的“石油—美元體制”是戰後美國實現全球霸權目標最為重要的經濟手段之一,它為美國獲得在中東乃至全球的戰略利益提供了極為有效的金融支持。作為二戰後最主要的遺產之一,美元取得了等同於黃金的國際計價和儲備貨幣地位。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美元國際貨幣的地位被保留下來。

為實現中東石油安全戰略,美國與中東產油國構建了一系列相互依賴的經濟機制,特別是石油—美元機制。

石油—美元機制是一個開放的循環機制:

一方面,美元作為石油交易的主要計價貨幣,確保了美元作為交易媒介的壟斷地位;

另一方面,通過石油美元的回流,進一步強化了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地位。美國向中東產油國開放金融市場,以此吸納它們的巨額石油美元資本。為加強石油美元的回流,70年代開始,美國進行了一系列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相繼建立起各種商品和金融期貨市場。

80年代後,又逐步放松金融管制,讓盡可能多的石油美元大量進入美國各類金融市場。這種機制構建起了美國與中東產油國的石油需求與石油供給、石油支出與石油收入、石油美元與石油物資、美元回流與美元流出等複合式的“相互依賴”,將美國經濟的石油能源和石油資本需求與OPEC國家石油資源供給和石油盈余資本在美國的投資回報捆綁在一起,使得中東產油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性不斷加深。

近年來,國際石油市場一個突出的特征是石油金融屬性越來越顯著,金融投機造成國際油價的劇烈波動,使國際石油價格不時偏離供需基本面,甚至反過來影響石油供需。

石油期貨市場的發展已經超出其發現價格、規避風險等功能,而成為國際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從長期看,石油價格還是決定於供給和需求,但石油的定價權已不僅僅屬於生產者和消費者,也不再完全受供求關系的束縛,而是部分地讓渡給了一些實力雄厚的投資基金,並受投資者預期的影響。期貨市場的杠桿效應、買空賣空機制以及國際貨幣市場的流動性過剩,使得石油金融化特征愈加明顯。

美國通過石油—美元體制和相對發達的金融期貨體制,鞏固了在國際石油體系中的主導權。

3. 對石油貿易的影響和控制

美國戰後一直堅持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這種政策與美國主導戰後全球秩序的自由貿易的觀點一致,並代表了美國在全球政治經濟領域的主導地位和控制權。在第一次石油危機以前的國際石油體系中,美國的跨國石油公司主導世界石油貿易,強化了美國對國際石油體系的有效控制。

在OPEC崛起、國際石油安全出現危機後,美國又通過國際能源機構重新整合消費國的團結,以恢複體系的穩定。在歐洲國家政府不同意與美國就能源問題進行磋商時,美國開始實施自己的戰略,一是恢複石油市場平衡,二是堅決避免盟國或產油國影響美國的中東政策,三是努力增進消費國的團結。這種努力最終將歐洲拉回到這一體系中。

4. 石油儲備體系的不斷完善與危機應對

石油儲備是美國應對危機、影響世界石油市場的重要手段之一。1974年11月,在美國的積極推動下,國際能源機構成立。其主要職能之一是協調成員國的石油儲備行動,要求成員國必須保持相當於前一年90天進口原油的儲備量,但該機構成員國的儲備一般均高於最低標準。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規模居世界首位,加上企業的商業儲備,儲備能力超過了150天進口量。

在國際能源機構的歷史上,一共動用過三次戰略石油儲備。第一次是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第二次是在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襲擊墨西哥灣地區時期。第三次是2011年6月利比亞戰爭爆發後,國際能源機構在一個月內動用6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彌補由利比亞原油停產產生的供應缺口。

石油儲備體系的不斷完善大大增強了以美國為代表的石油消費國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力。除了直接動用戰略儲備,美國還通過調整儲備數量影響國際油價。2009年初,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石油期貨價格一度下跌到40美元以下,美國等國及時增加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國際油價很快止跌回升。隨著國際石油體系的不斷成熟,石油消費國通過調整儲備,石油生產國通過調整產量,在全球石油供需方面形成市場的均衡。

四、國際石油體系發展前景展望

盡管國際石油體系面臨較多的沖擊,但在較長的時期內,國際石油體系仍將繼續存在並發揮重要的作用。鑒於石油的重要戰略意義和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綜合優勢,美國仍將主導並通過多種形式的合作協調這一體系。

1. 國際石油體系正面臨沖擊和挑戰

對於國際石油體系的發展前景,業內也有一定的分歧。一種觀點認為未來這一體系將逐漸淡化,主要理由是近年來資源市場供需結構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國際石油體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一是非OPEC產油國崛起,OPEC的供應主體地位面臨挑戰。上世紀80年代,由於世界石油需求量急劇下降和非OPEC國家石油產量的上升,OPEC逐漸喪失調節石油價格的支配權,在世界石油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也有所下降。特別是近年來北美、非洲等地區的油氣產量不斷增加,使得OPEC在全球油氣產量中的比重進一步下降。

二是資源民族主義日益興起。近年來,隨著資源價格走高,資源生產國不斷加強對能源資源的控制,希望以資源特別是化石能源作為手段鞏固本國財政基礎,抵禦外部經濟風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大宗商品價格暴跌使資源民族主義浪潮放緩,但如今又有複蘇之勢。資源國紛紛增稅、重新談判合作條件、 國有公司擴大參與,甚至開始國有化,增加了跨國石油公司海外擴張的難度, 削弱了美國等國對石油資源的控制力,沖擊了原有的國際石油體系。

三是替代能源發展加快。石油價格的上漲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壓力為清潔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太陽能、風能、生物質柴油、乙醇汽油發展進一步加快。 為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美國、歐洲、日本等紛紛調整或制定新能源發展戰略,加快替代能源的發展,對傳統的油氣產業和能源結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2. 石油的重要地位短期內不會動搖

從總量上看,全球石油需求仍將保持上升趨勢。雖然以美國、歐洲國家和日本為代表的OECD國家需求比重不斷下降,但它們仍然是世界主要的石油消費和進口地區;

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原油消費量和進口量都將大幅增長;

一些產油國石油消費量近年來也呈不斷增長趨勢。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後,一些大型的發展中國家推出了龐大的能源密集型的經濟刺激方案,更加劇了這種趨勢。

長期來看,經濟複蘇過程中能源需求的恢複性增長和更多資源密集型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將使得全球石油需求繼續增長。從結構上看,由於新能源發展尚面臨技術不成熟、產業發展成本高兩大瓶頸制約,較長的時期內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的化石能源仍將在一次能源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據一些機構分析,在未來一二十年,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仍將保持在80%以上。

目前,地緣政治動蕩、對石油資源投資乏力、冶煉瓶頸、安全問題等均對產油國的產量造成一定影響,全球石油行業面臨的主要困難仍是擴大石油開采量。鑒於世界能源消費結構在短期內難有重大改變,石油、天然氣等油氣資源的戰略地位將愈顯突出,產油國、消費國、國際石油公司圍繞石油的競爭仍將延續。

3. 美國仍有意願和能力主導國際石油體系

雖然美國在石油價格和貿易等問題上已不再起到完全的決定作用,但從國際石油體系中各行為體間的關系和地位來看,還沒有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能改變美國主導的現狀。美國仍將在國際石油體系中占據著主導地位。盡管全球金融危機打擊了美國經濟,但美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其經濟規模、社會制度認同度、軍事力量規模、在國際體系中的政治影響力仍然全球領先。

此外,勞動生產率、科學技術、教育水平、財政金融實力、主權貨幣、跨國經營、人力資源、自然稟賦等方面,美國仍然占有明顯的優勢。在石油生產和消費領域,美國仍然是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隨著美國非常規油氣的發展,美國在尋求能源獨立的過程中將不斷鞏固其在國際能源市場上的話語權。

而且,對國際石油體系的控制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不可能心甘情願地輕易放棄主導權。作為美國的傳統盟友,歐盟是國際石油體系的維護者和受益者之一,目前正面臨歐債危機等棘手問題,暫時沒有意願和能力挑戰這一體系。

資源大國俄羅斯,雖然在國際石油市場上較為強勢,經常對世界石油體系的權力核心、交易規則、國際機制等發起挑戰,但跟大多數產油國一樣,俄羅斯也面臨著“資源詛咒”的難題,資源權力效用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在國際石油體系中,俄羅斯只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俄能否改變體系內的權力結構,仍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二戰以後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國際石油體系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雖然三次石油危機對石油市場和世界經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是從近20年的供需情況看,國際石油體系相對穩定,多數國家都能遵從並通過政策調整自覺維持體系內的平衡。這一相對穩定的體系對於經濟高速發展、石油需求不斷增長的中國意義重大。

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的石油消費將繼續增長,而產出增速將不斷放緩,進口依存度將繼續攀升。國際環境和國情決定了中國的石油需求只能越來越多地依靠國際市場解決,在現有的條件下,積極參與國際石油體系是中國的現實選擇。

這既是國家保證能源安全、穩定石油供應、緩解油價波動對實體經濟沖擊的必要手段,又是石油企業主動適應和影響國際石油市場、增加收益的有效途徑。但是,由於國際石油體系的特殊性及諸多客觀原因,在國際石油市場上,中國並沒有獲得與其經濟規模和實力相稱的地位。提高在國際石油體系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原載《國際石油經濟》
來源:撲克投資家


【解讀】博雅互動張偉:從IT行業發展史看下一個風口在哪里?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30/149442.html

黑馬說:3月25日,黑馬成長營第十期二班商業模式課程在深圳如期舉行。博雅互動CEO兼董事張偉,就創業公司如何把握IT行業、計算機行業發展大趨勢做了宏觀解讀。

文丨 博雅互動CEO兼董事 張偉

 

博雅互動CEO兼董事張偉

 

 

IT行業發展史的四個時代是包容不是取代

 

回顧一下整個IT行業發展的歷史,通過分析歷史,我們去預演一下未來。第一個時代叫硬件時代,在中國1980年到1990年是硬件時代的開始階段。第二個時代是從1990年到2000年,這是軟件時代,軟件的爆炸式發展時代是在1990年以後,在中國比較明顯的標誌是1995年。第三個時代是從2000年開始的互聯網時代。雖然互聯網從2000年開始破滅以後,2002年、2003年的時候就複蘇了,大家看現在比較知名的互聯網網站幾乎都是在那個時候開始的,比如說新浪、網易、騰訊、搜狐,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幾乎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的。第四個時代是從2010年開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這四個階段出來以後每個領先的階段都是對前一個階段的顛覆,升級改造以及顛覆,並不是把它取代了,而是把它包含了。

 

智能化時代會包容移動互聯網時代

 

我們現在人已經被連接起來了,人所使用的東西卻沒有被連接起來。比如說麥克風、電子設備,其實他不聽我的使喚,或是他不是智能化的。我說的智能化不是它聰明,起碼聯網,互聯網連接電腦,移動互聯網連接人。下一個時代會包容移動互聯網時代,也就是說你不再需要手機了,有可能是可穿戴。比如說iwatch,可能是谷歌眼鏡,可能再智能化一些和你的手指、大腦連接起來的一種東西控制所有的東西。

 

研究歷史發展 分析下一個創業風口

 

我覺得做事情就像雷軍講的,要站在風口上豬才會飛起來。問題是豬不知道風口在哪里,所以我們人類要聰明一點,我們要通過歷史的發展來分析下一個風口會在哪里。分析這個以後我們再來看一下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時代我又把它劃分成三個階段。每一個時代又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通常解決的是有無問題,也就是說這個東西其實沒有,你只要做了就是NO.1。這四個時代里,今天很多很牛的公司都是解決了有無的問題,當然後面如果他不犯錯誤的話,他就可以做得很大。第二個階段解決的是好壞問題,比如說谷歌,谷歌其實就是解決了好與壞的問題,其實谷歌不是第一個做搜索引擎的,第一個是雅虎,那個時候做搜索引擎的很多,谷歌是真正解決了好與壞的問題。第三個階段解決更好的問題或是品質,最高品質。

 

想做一個空白的東西已經很難 有了用戶你就是上帝

 

當一個新的時代來臨的時候,有無問題是最先要解決的,而且機會特別多。現在移動互聯網到了什麽階段?其實至少已經到這里了。坦白講,想做一個空白的東西已經很難了。做移動互聯網,不管做什麽很難生存下來了,很難做過騰訊,騰訊隨便一抄基本上你就完了。

 

有了用戶就是上帝,用戶認為你是上帝,因為你解決了有無問題,覺得有點BUG是正常的。到了這個階段做得好一點,用戶也是買單的。如果沒有一點質量,還有很多BUG,用戶就沒有耐心了,第二階段用戶已經沒有耐心了。第三階段不是耐心而是挑剔的問題了,微信之後為什麽沒有第二個微信出來?因為微信已經做得足夠好,沒有人能在微信上做一個更顛覆、更好的體驗,顛覆微信起碼要十年以後。

 

選擇大於努力 盡可能做正確的事情

 

選擇大於努力,為什麽這麽講?這是建立在我們的方法和理論上,如果你做對了方向、做對了趨勢,其實成功真的很快了。如果是第一個解決有無問題的人,客戶一定是找你的。找準一個方向,找準一個行業,你要進去的時候全力以赴的進去。如果前面很匆忙的紮到一個領域里其實是很危險的。

 

創業是要看社會、市場、身邊的人需要什麽,別人需要什麽你就應該去做什麽,需要最多的就是最好的創業項目,解決痛點,這樣你的思路就寬了。不懂的可以找懂的人,沒有錢就找有錢的人,又沒有錢又不懂,實在不行找做這個事情的。這個時代有人做正確的事情,我們盡可能做這樣的人。

 


 

為了激勵黑馬哥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您可以掃下面的二維碼給黑馬哥適度打賞,金額有8.8和88元!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張偉,博雅互動CEO兼董事,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趨勢】從全球25家市值千億美元公司發展史看未來的趨勢!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51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5-10 08:51 編輯

【趨勢】從全球25家市值千億美元公司發展史看未來的趨勢!
來源:前瞻網


編者按:19世紀的創業機會集中於歐洲市場和傳統行業,20世紀的創業機會集中於美國市場和IT行業,21世紀的創業機會集中於中國市場和互聯網新興行業。為什麽呢?這還要從全球25家市值千億美元公司發展史來看未來趨勢!

將世界上所有1000億美元市值以上的企業,從1900年開始做一個劃分,我們看到,絕大部分的歐洲頂尖企業都消失了,而美國的頂尖企業絕大部分仍然保留在榜單上。這是什麽樣的原因造成的呢?

截止到2013年12月28日,市值在1000億美元以上,成立時間在1900年之後的,非行政壟斷型企業,有以下這些:

1911年,IBM,市值1989億美元,IT科技
1916年,波音,市值1028億美元,航空航天
1921年,斯倫貝謝,市值1163億美元,石油服務
1923年,迪士尼,市值1297億美元,文化娛樂
1933年,豐田,市值1879億美元,汽車,日本
1956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市值2900億美元,金融投資
1962年,沃爾瑪,市值2524億美元,商業零售
1963年,康卡斯特,市值1341億美元,文化娛樂
1968年,英特爾,市值1266億美元,IT制造
1969年,三星電子,市值1914億美元,IT制造,韓國
1972年,SAP,市值1015億美元,IT軟件,德國
1975年,微軟,市值3095億美元,IT軟件
1976年,蘋果,市值5107億美元,IT科技
1976年,VISA,市值1392億美元,金融服務
1977年,甲骨文,市值1678億美元,IT軟件
1978年,家得寶,市值1135億美元,商業零售
1982年,沃達豐,市值1892億美元,IT電信,英國
1984年,思科,市值1159億美元,IT制造
1985年,高通,市值1233億美元,IT制造
1987年,吉利德科學,市值1149億美元,生物制藥
1995年,亞馬遜,市值1827億美元,IT互聯網
1998年,谷歌,市值3714億美元,IT互聯網
1998年,騰訊,市值1125億美元,IT互聯網,中國
1999年,阿里巴巴,市場估值1200億美元,IT互聯網,中國
2004年,facebook,市值1411億美元,IT互聯網

——以上25家全球頂尖企業,你能看到什麽呢?

如果將世界上所有1000億美元市值以上的企業羅列出來,這個名單將要長的多。

如果從1900年開始做一個劃分,我們看到,絕大部分的歐洲頂尖企業都消失了,而美國的頂尖企業絕大部分仍然保留在榜單上。這是什麽樣的原因造成的呢?

因為自從19世紀末以來,美國超過了歐洲,成長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市場。立足於這個全球最大的本土市場,美國的新興行業優秀企業能夠通過規模優勢,輕易的戰勝其他地區的競爭者,獲得了成長為全球頂尖企業的優先入場券。而歐洲企業,在全球產業革命的大浪潮中,漸漸地就被邊緣化了。

誰能夠適應市場的變遷,誰就能夠成就百年基業。斯倫貝謝就是這麽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19世紀末,石油工業開始獲得快速發展,歐洲的殼牌石油、BP石油是市場中最早的巨無霸。石油開采的難度越來越大,於是孕育了一個新興的專業技術服務市場。1921年,斯倫貝謝成立,作為最早的石油探測和鉆井服務公司,斯倫貝謝在一開始就已經奠定了技術領先的地位,1927年發表的《鉆井電信號研究》是這個行業的基礎技術之一。

斯倫貝謝最早作為一家歐洲公司,他的出現是歐洲科技領先水平的體現,但是如果一直紮根於歐洲,斯倫貝謝不會有今日的行業地位。二戰前後,世界石油市場發生了巨大的格局變化,美國市場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墨西哥灣的石油開采業蓬勃發展。斯倫貝謝1940年將總部遷至美國休斯敦,將業務重心及時的轉移至美洲市場,由此獲得了進一步發展壯大的空間。

在競爭激烈的石油服務市場,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靠自己的技術保持長久領先,因此依靠行業地位積累的資金不斷收購,補齊短板就成了重要的法寶。從1950年代開始,斯倫貝謝幾乎每一年都要收購幾家公司,1952年收購forex公司進入鉆井市場,1956年收購johnston testers公司成為綜合性測井公司,1993年收購IDF公司成為鉆井液服務供應商,2010年收購史密斯公司成為鉆頭生產巨頭。

正是通過適應市場的業務調整和收購擴張,斯倫貝謝不斷向新興的更有發展前途的藍海前進,在一百年的時間里不斷壯大,才成就了這家石油能源產業鏈里“最年輕”的頂尖企業。

自1920年代以後,世界範圍內,再也沒有誕生過一家石油行業的頂尖跨國企業(非國企)。

波音公司是另一個適應市場的絕佳例子。

1903年,萊特兄弟研發出世界上第一架具有實用性的飛機,並且創辦了自己的萊特飛機公司。當然,今天我們知道,萊特並沒有笑到最後。

1916年成立的波音公司,在早期的飛機公司中並不起眼,和很多當時的主流飛機公司一樣,波音的業務以政府的軍用訂單為主。一直到二戰結束之後,波音才脫穎而出。

二戰,是改變這一切的根本力量。二戰之前,軍用業務才是市場主流,但是隨著二戰的結束,飛機的市場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的軍用市場萎縮,大型民用客機市場開始興起和壯大。1957年,在原有空中加油機基礎上改進的波音707噴氣式民用客機大獲成功,獲得了上千架的訂單,波音從此在商業客機市場上奠定了領先位置。在當時所有的軍用飛機公司中,波音是最早做出轉型決定的,正是這次及時的轉型,向藍海市場的進軍,讓波音笑到了最後,成為航空航天市場的新王者。

在歷史上,波音不是第一架飛機的研發者,不是第一架民用飛機的開創者,但是波音在民用客機市場上改進的產品,最好的適應了客戶的需求,在安全、空間、舒適性和性價比上,最大程度的滿足了客戶的需求,於是波音就成功了,持之以恒,就將這份領先一直保持到了現在。

波音的成功告訴我們,具有靈敏的市場反應能力,時刻堅持產品的微創新,是成就偉大企業的一條重要道路。

商業模式的創新同樣很重要。

1920年代,好萊塢的電影產業開始興起,迪士尼也在這個時期開始投身創業的浪潮。1928年,迪士尼推出首部以米老鼠為主角的世界最早的有聲動畫片,掀起社會熱潮,隨後迪士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第一部寬銀幕動畫片小姐與流氓,直到近一百年後的1990年代,仍然是迪士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數字技術的動畫片玩具總動員。正是這些領先的多媒體技術的引入,讓迪士尼的動畫片始終擁有著同時代作品中最好的視覺體驗,帶來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但迪士尼的探索不僅於此。迪士尼之所以能夠超越同時代的所有文化媒體企業,獲得更大的商業成就,在於他建立了文化行業獨一無二的商業模式。

——迪士尼認為,對於電影產業來說,故事不是最重要的,形象才是核心。

圍繞著永恒的角色形象,延伸出來迪士尼樂園和玩具銷售的下遊產業鏈,才使得迪士尼擁有了更大的市場規模、更低的成本支出、更長久穩定的利潤回報。

迪士尼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創新的產品可以帶來一時的成功,創新的商業模式可以帶來一輩子的成功。

金融並購是獲得規模成本優勢的另一個重要手段。

康卡斯特就是這麽做的。

1960年代,有線電視行業開始興起,康卡斯特在這個時候只是美國一個三線小城市的有線電視服務商。作為同質化競爭的行業,想要在產品上實現創新並不容易,經過十幾年的管理經驗積累,在成本效率上發揮到極致之後,康卡斯特走上了大規模收購擴張的道路。1986年,收購group W cable公司,將規模擴大一倍,1988年收購Storer Communications Inc公司成為全美第五大有線電視運營商,1992年收購amcell,1994年收購Maclean-Hunter‘s 美國業務,成為全美第三大有線電視服務商,1998年收購Jones Intercable公司,2000年收購Lenfest Communications公司,2002年斥資475億美元收購AT&T Broadband Cable Systems公司,從此成為美國第一大有線電視服務商。

無論是創新的商業模式,還是金融並購手段,目的都是為了獲得規模效益,如果不能創新,簡單而快捷的收購兼並就是達成目標的最佳策略。

策略並不是越複雜越好,簡單而有效的執行才是最重要的。

股神巴菲特創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公司就是典型例子。

二戰以後,美國的金融證券市場走向成熟,投資大師格雷厄姆建立的價值投資論受到歡迎,養老基金和共同基金成批買入優質藍籌股,投機風潮褪去,穩定的股市使得認同企業內在價值的證券投資者獲得了成長的沃土。

1956年,伯克希爾哈撒韋成立,巴菲特成為價值投資學派最忠誠的信徒,在企業價值被低估時買入,在企業價值被高估時賣出。如果你在這一年將1萬美元交給巴菲特打理,今日這份本金將增值為2.7億美元,這就是股神點石成金的魔力。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成功告訴我們,在正確的地方,正確的方向,堅持做正確的事情,最後就獲得了偉大的成功,就是這麽簡單。

二戰,對於20世紀的全球產業發展史來說,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

在此之前,主導全球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是石油能源化工、鋼鐵機械汽車飛機火車輪船航天軍工,在此之後,他們的光芒都被掩蓋了,IT產業的創新成為舞臺中央最耀眼的明星。25家全球頂尖企業,有14家來自IT行業。

在其他的行業,同樣是創新的技術和服務,孕育了新生的商業機會。

這一百年來,再沒有孕育一家頂尖的銀行和保險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來自證券投資行業,VISA來自信用卡行業。

這一百年來,再沒有孕育一家頂尖的商業百貨公司,沃爾瑪來自連鎖超市,家得寶來自連鎖建材賣場。

這一百年來,再沒有孕育一家頂尖的傳統媒體公司,康卡斯特來自有線電視行業。

這一百年來,再沒有孕育一家頂尖的化學制藥公司,吉利德科學來自生物制藥行業。

這五十年來,再沒有孕育一家頂尖的汽車、飛機、機械、石油、化工頂尖企業,在那些科技變革緩慢,市場成熟的行業里,行業格局已經固定,傳統壟斷巨頭的存在,遏制了新生企業成長的空間。只有通過創新的科技產品、創新的商業模式,在全新開拓的藍海市場,新生企業才有成長為參天大樹的可能性。

而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機會,就是IT科技行業的變革浪潮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巨大藍海。

最早的明星是IBM。

1911年,IBM在紐約成立,早期主要從事穿孔卡片數據處理業務,也就是員工考勤用的打卡機。

1932年,IBM投入100萬美元建設第一個企業實驗室,並且與哈佛、麻省理工等名校展開技術合作,從此奠定了IBM在技術上的雄厚積累。到1935年,IBM的卡片統計機已經占領了美國85%的市場份額,1950年代進一步成為美國國防部的電腦系統承包商,在1960年代大型計算機行業興起的時候,IBM水到渠成的成為了行業龍頭。到1974年,IBM生產的計算機數量是世界上其他所有計算機廠家生產總量的四倍,是這個行業絕對的壟斷者。

可以說,一部IT產業的早期發展史,就是IBM的企業成長史。

但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即使積累深厚如IBM,仍然數次差點在陰溝里翻船。1976年,蘋果公司推出的PC電腦給計算機行業帶來巨大的變革,市場主流從大型機向小型機發展。面對個人電腦帶來的沖擊,IBM迅速轉型,以橫向開放的商業模式,將挑戰者蘋果擊敗,繼續在新興的個人電腦市場上稱霸。

1993年,在新一代挑戰者康柏和戴爾的沖擊下,IBM再次陷入巨大虧損。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IBM意識到,消費者市場的競爭力越來越聚焦於渠道,而自己的優勢在於技術積累,高昂的成本無法與新生代企業競爭,於是再次做出轉型,向高價值的企業服務市場發展,重獲新生。

一百年來,IBM的業務重心不斷轉變,在訊息萬變的IT科技產業上猶如大象般翩翩起舞,他的成功,是適應市場,以科技創新和優秀管理敏銳感知市場水溫變化,迅速調整方向進軍新興藍海的典型代表。

IBM的成功,孕育了另一個傳奇微軟。

1975年,比爾蓋茨創辦微軟,在早期只是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型軟件公司。蘋果的出現改變了他的命運。

1980年,IBM為了推出全新的個人電腦與蘋果抗衡,廣泛將零部件外包,英特爾贏得了芯片合同,微軟贏得了至關重要的操作系統合同。這份合同是微軟發展史上最重要的轉折點。由於時間緊迫,程序複雜,微軟甚至以5萬美元的價格從一位程序員Tim Patterson手中買下了一個叫QDOS的程序,然後稍加改進後提供給IBM,這個系統就是後來我們熟知的MSDOS。隨著IBM PC的普及,微軟的操作系統很快就成了行業的標準。

此後,微軟加強研發,在新一代的WINDOWS系統中引入蘋果的視窗化技術,一代代的更新,伴隨著個人電腦行業的壯大而不斷強大。

微軟的成功告訴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勢發展,是小企業上位的一條重要捷徑。

英特爾的故事同樣有趣。

1947年,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工作的工程師肖克利發明了晶體管,這項技術的發明是現代IT工業的里程碑式創新,肖克利也由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但創新並不是企業成功的必然保證。1955年,肖克利離職創辦了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吸引了大批才華橫溢的年輕工程師加入。只是在糟糕的管理之下,這家新生的企業很快就分崩離析了。號稱“八叛逆”的八位傳奇工程師再次離職,合夥成立了矽谷早期聲名顯赫的仙童半導體公司。1968年,“八叛逆”中的諾伊斯和摩爾再次離職,成立了英特爾。

1971年,英特爾推出全球第一個微處理器,1980年代成為IBM PC的芯片標配,此後隨著個人電腦產業的興起而不斷發展壯大。

英特爾的成功,不可否認是技術創新的成功,從微米到納米制程,從4位到64位處理器,從奔騰到酷睿,從矽技術、微架構到芯片與平臺創新,在IT計算機行業的最前沿技術領域,英特爾一直是創新的領導者。

英特爾的成功,同樣是管理的成功,正是安迪葛洛夫這位優秀的管理者加入,使得英特爾沒有再次重複肖克利和仙童公司的覆轍,在半導體行業實現了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壯大。

英特爾的成功,同樣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成功,沒有肖克利,沒有IBM,英特爾無法獲得今日這般顯赫的傳奇。

IBM同時孕育了SAP的成功。

1970年代,是IBM大型主機風行的時代,IBM通過出售大型計算機給企業客戶,並且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軟件解決方案,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五位IBM德國分公司的軟件工程師認為,為每一個企業重新開發軟件,費時費力,不如設計一套統一的標準軟件提供給客戶更好。他們的建議遭到了IBM決策部門的拒絕,很明顯,這樣的方案最終將損害IBM的利潤。無法實現理想的這五位工程師最終選擇了離職創業,他們推出的企業標準管理軟件很快就受到了市場的歡迎,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藍海市場。

SAP的成功告訴我們,如果你發現了客戶的痛點,而市場又無法滿足時,只要你能夠拿出切實可行的創新產品,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IBM還是甲骨文的搖籃。

1970年,IBM的研究員埃德加考特發表了一片著名的論文《大型共享數據庫數據的關系模型》,奠定了關系型數據庫軟件的理論基礎。但是IBM的軟件部門因為立足於層次式數據庫軟件,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利益關系而遲遲不願意推出相關的產品。

1976年,為IBM開發軟件的埃里森讀到了這篇論文,立馬意識到其中的巨大商業價值,立馬拉上兩個同事創辦了甲骨文公司。甲骨文的軟件一推出就受到了市場的歡迎,並且很快獲得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和海軍情報所的訂單。從此之後,甲骨文公司一直引領著數據庫軟件市場的發展,並且伴隨著數據庫軟件在企業中的廣泛應用而不斷壯大。

甲骨文的成功告訴我們,一旦意識到市場機會,執行比埋頭研發更加重要。

IBM的地位如此重要,幾乎所有IT產業上的明星都與她有著糾纏不斷的故事。

蘋果的興衰起伏,尤其讓人唏噓。

1976年,兩個電子產品DIY發燒友喬布斯和沃茲在車庫里創辦了蘋果公司,他們的小型個人電腦一開始就以令人驚艷的創新在市場上受到矚目,並迅速成長為PC市場上的早期領導者。但是很遺憾,只有創新而缺乏優秀管理能力的蘋果最終被IBM打敗了,創始人喬布斯也被迫離開,在1990年代成為一家被人遺忘的公司。

蘋果的早期失敗再次告訴我們,創新的產品只能帶來短暫的輝煌,但市場的較量是持續的,只有優秀的管理配合持續的創新,才能保持長盛不衰。

1997年,瀕臨破產的蘋果公司將在市場上久經打磨的創始人和靈魂喬布斯重新請回,一場商業史上最偉大的王者歸來開始上演。從ipod隨身聽,imac個人電腦,macbook air筆記本電腦,到iphone手機,ipad平板電腦,蘋果公司以持之以恒的創新精神,不斷刷新著世界對於完美科技產品的期待。

2011年,隨著喬布斯的逝世,蘋果的創新精神似乎也逐漸遠去。

蘋果公司的成功,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創新的啟示,更是如何保持持續創新的難題。

思科對這一點有著自己的解決之道。

1984年,思科系統公司由斯坦福大學計算機中心的兩位主任創辦,他們最早設計了叫做“多協議路由器”的聯網設備,將校園內不兼容的計算機局域網聯通成一個網絡,從此開創了互聯網時代。

立足於不斷壯大的互聯網設備市場,思科獲得了飛速的成長。但是他們很快認識到,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光靠自身的研發是不可能持續保持技術的領先的。

怎麽辦呢?思科的解決方案是:收購。通過早期建立的領先積累,不斷在市場上收購新興的技術和團隊,然後通過自己的龐大分銷渠道,在行業中確保了長久的領導者地位。簡而言之,思科專註於成為一個創新科技產品的分銷平臺。

思科的成功,是創新者的成功,同樣也是收購策略的成功。

高通則為我們提供了另外一種思路。

1985年,高通公司成立,早期主要從事移動通信技術在運輸行業的應用服務,1989年最早推出了基於CDMA技術的移動通信解決方案,從此成為這個新興的通信行業的標準制定者。從2G到3G到4G技術的演進發展過程中,高通公司累積了4000多項CDMA專利技術,始終主導著移動行業的技術發展步伐。

隨著智能手機時代的來臨,高通的移動微處理器第一個支持安卓操作系統,隨著安卓的廣泛普及,高通也成為了移動芯片行業的霸主。

高通的成功,和英特爾的成功是很像的。在一個高技術領域,通過高投入的研發,遙遙領先的技術水準,廣泛的專利壁壘,封殺了幾乎所有的競爭者生存的空間。除非行業發生大的變革,高通的地位就是無人可以威脅的。

隨著IT技術的日益普及,很多傳統行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誰能夠適應時代,最早將IT技術引入到傳統行業,誰就獲得了顛覆巨頭的能力。

沃爾瑪就是這麽做的。

1963年,家樂福在歐洲推出超市大賣場的商業模式,沃爾瑪很快就將它拷貝到美國去。1980 年代沃爾瑪再次率先引入新興的IT技術,對物流和庫存進行了全面流程改造。在IT技術的幫助下,沃爾瑪的連鎖擴張戰略得到有效執行,大規模的全國性鋪開分店,又進一步降低了渠道成本。規模優勢一旦建立,在馬太效應之下,對傳統百貨渠道的蠶食一步步加強,最終在1990年代超越了百年老店西爾斯百貨,成為新一代的零售之王。

沃爾瑪的成功,是適應市場的成功,及時引入新興的商業模式,及時引入最新的IT技術,強化流程管理,降低成本,從此不斷走向強大。

家得寶的成功法則和沃爾瑪如出一轍。

家得寶1978年成立,1983年開始引入IT校驗技術,通過倉儲和物流的流程改造,以連鎖建材百貨店模式改造傳統的建材流通渠道,從此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家得寶僅僅用了20年時間,就發展成為僅次於沃爾瑪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巨頭,其成功的秘訣和沃爾瑪一樣:引入全新的連鎖倉儲店商業模式,引入IT技術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最後通過規模優勢實現不斷壯大。

金融行業通過引入IT技術誕生了VISA。VISA的前身是美洲銀行的支付業務部門,1958年推出第一張具有創新循環信用功能的BankAmericard卡,1973年推出電子化授權系統,1974年推出電子清算和結算系統,1976年改組為VISA銀行卡公司,向國際業務擴張。1983年,VISA推出全球ATM網絡,讓世界各地的持卡人可以全天候24小時在自動提款機上提取現金,為現代商業和休閑旅行帶來了便利。1993年,率先將神經網絡技術應用於電子支付,有效降低了信用卡的欺詐風險,確保金融安全。

VISA的成功,是金融支付行業率先引入IT技術,不斷開拓新的應用,走向藍海市場的典型。

新興行業不僅是IT技術,還有生物基因技術。

近一百年,隨著老齡化的到來,醫藥行業的市場越來越大,但是全球頂尖的醫藥公司幾乎都是19世紀成立的化學制藥先驅。

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層次,傳統的化學藥對某些病毒的治療一籌莫展,比如艾滋病和癌癥等。這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誰先在生物基因技術上獲得突破,誰就有可能獲得偉大的商業機會。

吉利德科學就是這麽一家走在科技創新前沿的公司:1987年在矽谷成立,是近二十年來新興的唯一一家來自非IT行業的頂尖企業。從目前的臨床測試來看,吉利德離成功的門檻已經越來越近。

吉利德科學的成功,是醫療行業生物制藥科技革命的代表,是向艾滋病等抗病毒藥藍海市場拓展的代表。

新興的技術帶來了巨大的藍海市場,但是如今這個全球化的時代,註定了只滿足於本土市場是無法進入頂尖企業行列的。

沃達豐就是一個成功的跨地區擴張案例。

沃達豐1982年成立,早期是英國拉考爾電子公司的一個移動電話技術部門,1985年獨立出來,建立了英國第一個模擬信號網絡,到1987年沃達豐已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通信服務公司之一。

但是英國的市場空間畢竟有限,1999年沃達豐和美國的airtouch通訊公司合並,2000年再次和德國曼內斯曼公司合並,從此一躍成為歐美市場第一大電信服務公司。

沃達豐的成功,首先是立足於移動通信市場的成功,在移動通信取代傳統固話通信市場的大環境格局下獲得了飛躍式的發展,其次是金融並購策略的成功,通過英國-美國-德國三大市場的規模擴張戰略獲得進一步的規模優勢,從此躋身頂尖企業行列。

落後地區的企業要想躋身頂尖行列,進入美國市場是非常重要的。

豐田的成功之路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示。

豐田汽車公司1933年脫胎於豐田自動織機制作所的汽車部,作為汽車工業的後來者,第一桶金來自1937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陸軍卡車訂單,1950年美國在朝鮮戰爭中的46億美元巨額訂貨,讓豐田再次打了雞血,從此飛速發展。

從一開始,豐田就認識到,作為汽車行業的後來者,不可能在技術創新上跟歐洲、美國的巨頭抗衡,因此強化管理、降低成本、以經濟型節油性的小車與西方巨頭展開差異化競爭,就是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豐田發展出了“精益生產管理”模式,1966年推出的低價經濟型車“花冠”大獲成功,從此奠定了在日本汽車市場上的領先地位。

1973年和1979年的兩次石油危機,使得美國汽車市場發生了巨大的格局變化,大型車滯銷,經濟型節油性小車暢銷,美國的汽車巨頭一下子就懵了,豐田抓住契機,全力進軍美國,先後推出了專為美國市場開發的佳美和淩誌車型,從此鯉魚躍龍門,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公司。

豐田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盲目創新,成功必須建立在比較優勢之上。在缺乏創新能力的情況下,在早期可以將低勞動力價格和精益管理作為優勢,重點開拓低端市場,然後耐心等待市場格局的變化,在機遇到來之時實行彎道超車。

韓國的三星電子同樣是這一策略的優秀執行者。

三星電子公司1969年成立,是1938年創辦的三星公司進軍IT行業的子公司。1970年代,三星電子開始進入冰箱、洗衣機和電視機領域,1983年進入內存芯片領域,1997年進入手機行業。

三星電子能夠不斷擴張,進入美日巨頭壟斷的家電、半導體和手機行業,並且發展壯大為行業領導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善於學習,在早期以低勞動力價格優勢,一步步擠壓搶占西方巨頭的市場份額,這是三星在家電和半導體行業獲得成功的關鍵。

在手機領域,三星一向以外觀設計多樣化著稱,在非核心技術上與西方巨頭展開差異化競爭,等待彎道超車的機會。從1997年到2010年,三星等待了十三年,直到智能手機時代來臨,蘋果顛覆了傳統的手機行業,卻墨守成規以不變應萬變,三星抓住機會推出大屏智能手機,滿足了市場多樣化的產品需求,從此崛起為新一代的行業領導者。

三星電子的成功,和日本豐田汽車的成功是一樣的,作為一個來自發展中地區的技術落後者,要想超越巨頭,只有通過低成本價格優勢和差異化競爭,在市場發生巨大格局變化中及時抓住機遇來獲得成功。

最近二十年,全球信息產業革命進入互聯網時代,隨著技術的革新,成功的頂尖企業不斷湧現。

亞馬遜

亞馬遜公司1995年成立,是世界上最早一批的電子商務公司之一。但是,在2000年的網絡泡沫破滅後,幾乎所有的同類型公司都破產了,只有亞馬遜公司,從一家網絡書店向電子產品、影音軟件、各種品類的商品不斷擴張,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

早期的亞馬遜並不是發展速度最快的電子商務公司,卻是經營最穩健,管理最嚴格,資金運營效率最高的公司,正是這種高超的管理能力讓亞馬遜熬過了網絡泡沫破滅的寒冬,成為電子商務行業的領導者。

2000年以後,亞馬遜通過全球擴張,終端物流中心的搭建,雲計算技術的應用,一步步成長為可以與沃爾瑪抗衡的零售巨無霸。

谷歌。
谷歌1998年成立,作為最早一批的互聯網搜索引擎公司之一,通過率先推出的廣告商業模式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快成為這個行業的領先者。隨著搜索引擎逐漸成為互聯網的信息入口,谷歌的廣告收入不斷壯大,一步步取代了傳統的媒介形式,成為互聯網時代最早的行業領導者。

2000年以後,谷歌對創新保持了高度的關註,先後推出了谷歌地圖、安卓操作系統等一系列偉大的產品,並且在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可穿戴眼鏡設備等IT前沿領域繼續探索。

谷歌的成功,同樣是創新的成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技術創新者之一。

facebook

facebook2004年成立,是21世紀最新一家崛起的IT互聯網巨頭。facebook是美國最早一批的社交網站之一,通過持續的體驗改進,很快受到了年輕人的歡迎,2006年後從校園市場向全社會網絡發展,2008年超越myspace,自此一直引領著西方的社交網絡市場。

facebook的成功,是持續微創新的成功,不斷改進的產品體驗,讓facebook超越了一個又一個的行業領先者,發展成為新一代的互聯網巨頭。

在互聯網時代,不再是只有美國的創新者獨領風騷,中國的創業者也開始加入進來,躋身於全球頂尖企業的行列。

騰訊

騰訊1998年成立,最早是ICQ即時通訊產品的跟風者,通過產品的改進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成為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交網絡平臺。2003年後,騰訊進入迅速成長的網絡遊戲市場,並且依靠社交平臺的流量優勢和優質產品體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網絡娛樂公司。

2011年騰訊推出微信產品,及時向移動通訊平臺轉型,再次獲得巨大成功,成為世界上用戶量最大的移動社交平臺。

騰訊的成功,第一是創新商業模式的成功,第二是適應市場發展及時轉型的成功。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公司1999年成立,最早是一家面向中國外貿行業的信息服務公司,2003年推出淘寶交易市場,與ebay易趣展開競爭。淘寶通過創新的支付寶擔保交易技術解決了電商行業的信任問題,通過免費的C2C交易商業模式迅速聚攏了市場人氣,只花了三年時間就將ebay驅逐出了中國市場,成為這個行業新的領導者。

2010年後,阿里巴巴推出天貓商城、阿里雲服務、菜鳥網絡、余額寶、眾安在線保險等新業務,在互聯網商業、物流、金融等領域持續擴張,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互聯網巨頭之一。

阿里巴巴的成功,第一是創新商業模式的成功,第二是適應市場不斷向新的藍海發展的成功。

以上25家全球頂尖企業,他們有哪些共同的成功因素?

a,立足於全球規模最大的市場,立足於一個新興的持續高速增長的藍海市場,在行業發展的早期格局未定之時進入。

b,要麽是行業最早的創新領導者,從推出的第一個產品之時開始就一直引領著行業發展的步伐。

c,要麽是最早一批進入的行業競爭者,通過微創新改進產品體驗,通過優秀的管理不斷進步,實現在一大堆的競爭者中突圍而出。

d,要麽是新興發展中地區的追趕者,通過低勞動力成本優勢,在低端市場上不斷擴張,以差異化策略與行業龍頭競爭,然後在市場環境發生突變時實現彎道超車。

e,將IT技術引入傳統行業,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是傳統行業新興巨頭獲得巨大發展的重要動力。

f,質量只是企業獲得成功的基本要求,但並不能保證企業超越競爭對手,因為你的任何一個優秀的競爭者都把質量看的很重要,對於消費者來說,前三名的產品質量沒有區別。

g,創新的產品,優秀管理之下持續的微創新體驗,創新的商業模式,是企業從優秀走向卓越的關鍵原因。

h,規模帶來的成本優勢,是企業在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中持續保持領先的重要競爭力,因此收購擴張就不可或缺。

i,基業長青的企業,總是那些能夠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具有敏銳觸覺及時轉型的企業。

j,價格策略獲得成功的前提是通過技術或商業模式創新帶來的成本降低,而不是自殺式的營銷擴張。

k,……

最後一點,不是總結,只是預言:

19世紀的創業機會集中於歐洲市場和傳統行業,20世紀的創業機會集中於美國市場和IT行業,21世紀的創業機會集中於中國市場和互聯網新興行業。

為什麽?

因為中國擁有13億人口,快速穩定增長的發展空間,這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在這個市場中成長起來的優秀企業將獲得相對於西方企業更低的勞動力成本優勢,他們擁有著無敵的競爭力。

在可預見的十年內,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在新興的IT互聯網行業,中國也已經成為和美國並肩的全球創新中心,孕育頂尖企業的沃土已經具備,就看各位的造化了。



2005-2015 中国民主进程发展史


(1)

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超级疯狂,不但空前而且绝后。2005年被称为“娱乐元年”,之后内地选秀节目遍地开花,亦印证中国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

超级女声的疯狂,和最后被叫停,都是因为它昙花一现的民主元素。这在中国,是极度新鲜事物。

它的海选,没有门槛,每个女性可以参与,最初的海选过程还是重要卖点。这等于西方民主的自由提名,而之后评判的比赛淘汰,类似政党内部筛选,过程也是公开透明。在决赛阶段,以观众短信投票,决定比赛歌手名次,是石破天惊。

十年过后,我们回过来看,可以看到民主过程的可贵之处。

2005年的三甲,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至今大红大紫,之后没有一次选秀节目,可以再创她们的辉煌。

偶像是自己选出来的,就好像民选政治领袖,底气十足,有雄厚的执政和人气基础。

这里要说的是李宇春。她其貌不扬,歌路走的是中低音路线,声色全无。但她是选出来的王者,至今在内地歌坛风头无两。只要有观众喜欢就可以。

2005年以后,所有的歌唱选秀节目,包括最红的“中国好声音”,所有的参赛者都是以高音,吼歌取胜,唯恐不能打动评委和台下观众。但这些歌的风格,是不是观众想要的呢?

如果李宇春今天来参加选秀,恐怕连第一关也过不了,但市场证明,她是最受欢迎的。

经济学上有“信息理论”,如果信息传递机制不畅顺,参与者就需要做出一些突出的行为,吸引注意。小圈子的歌唱比赛,需要吼歌,以示“我唱得好”;但真正面向观众选秀,不需要刻意扭曲,只要唱得观众接受就可以了。这就如同在钦点政治制度中,一些政治人物要表现得特别忠心。

昨晚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三季开播,如果说被禁的“超级女声”类似西方民主运作,“我是歌手”,则是中国的人大制度。节目邀请几个著名歌手比赛,类似人大由党委钦点候选人;这些歌手表现再由电视台选定的现场五百观众投票,类似人大代表。整个过程,表面上看起来民主,但结果是可控制的。

至于近在内地红爆的“中国好声音”,则和中央正在推销的“8.31”香港政改方案相像。选手首先要经过由那英,汪峰,齐秦,杨坤四位导师至少一位的认可,才可入围,这类似选举委员会的提名和筛选机制。在决赛阶段,则是由所谓的101家媒体代表投票,这又和中央指定的选举委员会相像。

不过,这些钦点式选秀节目出来的歌手,星途恐怕永远也比不少当年经过民主洗礼的2005届超女了。

(2)
我心目中女神,我认为是过往今来,唱得最好的张靓颖,参加今年的“我是歌手”比赛。虽然相信,冠军不可能不是被称为“国字号歌手”的韩红,但我在心底也希望,能在这个中国式的选举中,创一个小小的奇迹。

怀念在2005年,中国大地上曾有过的那么一丝民主亮色。

三星芯片發展史的啟示

近日,美國政府對中興通訊發出出口禁令,引發輿論對於中國尖端產業自主創新的討論,並激發了國人對於“中國芯”的思考。

可以說,這場風波的波及範圍,絕不僅僅局限於美國或中國;作為全球量產芯片行業的重要力量,韓國企業在世界市場上擁有一定的發言權。而筆者近日在韓國采訪過程中,也有不少韓國方面的人士聽聞記者來自中國以後,主動聊起有關中興通訊的話題。

眾所周知,芯片產業所制造的產品雖然並非面向消費者的終端產品,卻運用於電子產品、數碼產品、通信設備等多個高附加值產業,是否掌握芯片的核心技術,也被認定為是否掌握高尖端產業命脈的關鍵點。

三星能夠從零出發成為量產芯片產業的領導者,絕不僅僅是一蹴而就,而是一部由三星主導、政府支持、市場聯動的三部曲。韓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的一位工作人員如此告訴筆者。

三星主導:從借鑒到自主研發

說起三星,在許多人的眼中首先會想到的是智能手機、家電等消費類產品,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是,相比於以消費類產品構成的CE、IM事業群,三星研發半導體、量產芯片產品的DS事業預計在2018年一季度營業利潤將達到11萬億韓元,占據三星該季度全部利潤的七成。

從全球來看,三星電子在全球量產芯片市場的市場占有率已超過50%,並在銷售額及營業利潤兩個指標上雙雙超過美國英特爾等競爭對手,高居芯片產業的龍頭位置。

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在三星依靠技術含量較低的家電起家時,三星創始人李秉喆便開始在內部會議中,註意到了芯片產業“點石成金”的優勢——影響家電性能的核心便在於芯片,從此多次提及開發芯片,並下決心投入巨資。

當時全球芯片產業雖還處在高速成長期,不過該產業已被美國鎂光、日本三菱、夏普等企業牢牢占據,美國依靠長期以來的系統集成的技術積累優勢,日本依靠長期積累的應用科技等,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而韓國當時的經濟狀態,雖然憑借樸正熙軍政府的新農村運動獲得巨大發展,但也僅能說得上是解決溫飽;因此當日本三菱得知三星將開發芯片產業時,該公司CEO直接表態“對於GDP水平較低的韓國,半導體產業並不適合”,並在公開場合宣揚“三星不能開發芯片的4個原因”。

此後,李秉喆一度向美國鎂光及日本夏普派遣員工,以獲得半導體產業的初期技術,不過過程並不順利:鎂光曾表示將以400萬美元提供較為落後的產業鏈的設計圖紙,但後來以偷看文獻為借口反悔,並將三星方面人員趕出了鎂光;夏普則雖然表面上應允三星的請求,不過實則嚴加看管,甚至不允許三星方面人員接近最新的生產線。

“當時三星的研究員們,因為夏普方面連工廠的面積等基本數據都拒絕提供,於是只能通過自己的腦子記住某些細節,比如有一位研究員通過自己的手指間距離、身高及步伐數,記錄工廠的大概面積及其他參數,(例如)工廠生產線寬為30步、長為222步。”曾在三星半導體工作多年的知情人士向筆者回憶。“不過,這些數據,對於建設一個高科技的工廠,顯然是不夠用的”。

政府支持:BK21戰略及強大的產權保護機制

此時,韓國政府向三星伸出了援手:一方面,上世紀50~60年代前往歐美發達國家留學的韓國學子,在韓國政府的吸引政策下,陸續回到韓國加入產業化過程,這也成為韓國學子的第一輪回國潮(有趣的是,第二輪回國潮也是因為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三星方面則沒有錯過這次機會,招聘了近140名人才,並用了將近2年時間向三星的工程師及高管們傳授半導體產業的經驗及技術;之後三星得以開始正式建造工廠並投入量產。

韓國在產業化的過程中,推進“政府+大財團”的經濟發展模式,並推動“資金+技術+人才”的高效融合;在此過程中,韓國政府更是推動了大規模的“國退民進”流程,將大型的航空、鋼鐵等巨頭企業私有化,並分配給大財團;與此同時,向大財團提供被稱為“特惠”的措施,甚至為發展芯片產業,不惜動用日韓建交過程中日本向韓國提供的戰爭賠款。

韓國的大財團發展模式,引發了許多上下遊企業的共同發展;可以說,現在的韓國芯片產業正是由三星、現代(後改名為海力士半導體,並被SK集團收購)等企業的大規模投資,帶動了整個產業的發展和興起,這也是韓國經濟發展的最明顯特征。

此後,韓國國內雖然發生了政治巨變,政權多次易主,但吸引理工人才的基本國策以及“政府+大財團”的經濟發展模式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1983年,歷經多年努力,三星的首個芯片工廠在京畿道器興地區落成,並在投產後很快便開始量產64位芯片。很快,三星開發了256位芯片、486位芯片,並正式進入全球芯片市場的競爭中;僅時隔10年,三星的量產芯片市場份額直逼日本。

1999年,韓國教育部為建設研究型高校,並最終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水平的研究中心大學及具有世界特色的專業,耗費3.6萬億韓元及13年時間,發起“BK21”(BrainKorea21)計劃,向580所大學、專業或研究所進行精準、專項支援。

BK21以及此後進行的BK21+計劃,沿襲了韓國一直以來的“政府+大財團”的產業政策,大規模鼓勵企業及大學間的結合,並在選擇BK21支援對象、專業的過程中,將是否進行有機結合納入評選及評價的核心指標。在此影響下,韓國大學掀起半導體專業熱潮,三星對於成均館大學的投資以及半導體工學系的創辦,也是在該時段開始的。

2005年,成均館大學與三星電子合作,創辦半導體工學系,該系被指定為韓國教育部“創新型專業”,並每年為包括三星在內的韓國企業培養芯片產業的人才。

此外,韓國政府指定芯片產業及技術為影響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技術,並致力於高度保障技術及產權。

在韓國,半導體核心技術被納入國家重點管理的技術範圍當中,防止半導體技術的泄露、逮捕產業間諜,維護知識產權,是韓國情報機構近年來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市場聯動:發揮企業家精神

芯片產業是典型的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型產業,其很難跳過一代芯片、進入下一代;而進入下一代的研發,則需要非常高的人力資本及研發成本,才能觸發量的優勢。後發企業剛剛開發了一代芯片,結果發達國家的先發企業直接降價,並投入新一代芯片研發。正因為這一系列怪圈,導致終端企業更加偏向於性能穩定且價格低廉的先發企業產品。沒有足夠使用量且背負大量投入的壓力下,後發企業只能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命運。

而無論是三星的內部人員、業界人士乃至於競爭對手都承認,如果沒有三星自身特別是企業家本人的主導作用,三星的芯片產業乃至韓國的芯片產業無法走到今天。

可以說,三星死磕芯片產業的背後,有著李秉喆、李健熙兩代企業家的拼命血拼。1983年,三星成功開發64位芯片,落後於當時最先進的日本技術將近5年(即便是到了開發1MDRAM時,仍然落後1.5年)。三星雖然於一年後成功量產64位芯片,不料卻遇上了半導體價格史無前例的暴跌,先發企業依靠技術及成本優勢,大幅降價,每片價格從4~5美元暴跌至最低時只有25美分,“而當時,三星生產64位芯片的成本是1.3美元,這也就意味著,每生產一片芯片,三星需要倒貼1美元。”知情人士告訴筆者。

筆者查閱上世紀80年代後期的三星財報發現,三星電子當年虧損近3億美元,股權資本更是全部虧空;在外界看上去,三星比任何一個競爭對手都輸不起,也更沒有繼續加碼的資本。

1987年11月,三星創始人李秉喆去世;直到他倒下,都沒有看到自己一手推進的三星半導體產業獲得成功。而半導體,既是父親沒有完成的一大遺願,也成為了擺在新任三星掌門李健熙的“心頭之患”。若換成一般企業,可能在此刻會選擇放棄;而李健熙選擇了“豪賭”。

李健熙的“豪賭”體現在兩點上:一是對於人才的選拔。李健熙曾對外聲稱:“我的一生,80%時間都用在育人選賢上。”現在,三星已經建成覆蓋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三星綜合技術院(SAIT),並每年巡回在各個國家推行專家制度,在派遣優秀人才出國的同時,還在包括中國北京大學等多所海外知名高校開設專場招聘。

知情人士還向筆者舉了一個例子:上世紀90年代初,三星曾面臨被美國控訴傾銷的情況;結果當時的三星掌門人李健熙敏銳地抓住克林頓總統重視矽谷的特征,向美國派遣人員進行大規模遊說,對象包括美國白宮、議會、貿易及科技部門的有關人士,並表態“如果三星無法正常制造芯片,日本企業占據市場的趨勢將更加明顯,競爭者的減少將進一步擡高美國企業購入芯片的價格,對於美國企業將更加不利”,最終美國僅象征性向三星收取0.74%的反傾銷關稅,三星最終度過了這場危機;此後,三星開始重視對外宣傳,並建立了覆蓋全球的公關及宣傳團隊。

“三星在韓國企業中,最早了解到國際化的過程中需要擁有全球化團隊的必要性;如今,三星擁有最領先的一套全球性的公關團隊,這套團隊不僅針對韓國國內,更是面向全球的受眾。”這位知情人士補充說。

2002年的國際半導體學術會議(ISSCC)上,三星更是在“每18個月芯片上的晶體管數量就會翻一番,而成本卻下降到一半”的摩爾定律的基礎上,提出“每12個月芯片上的晶體管數量就會翻一番”的新定律,並準確預測這一系列的芯片產業變革將起源於移動終端、數碼家電等非PC領域,並以時任三星電子半導體總管社長黃昌奎的姓,取名“黃定律”(Hwang’s Law),震驚世界。

這一舉動也意味著,三星在量產芯片產業取得巨大成就:成功脫離由美國企業設置的技術壁壘,從後發企業跳躍成為先發企業,並開始引導產業發展。

三星芯片之路對“中國芯”的啟示

此前,筆者曾與供職於韓國通信運營商的業界人士談起中企進入境外通信設備市場的事情,該人士表示“承認中國通信裝備在性能上,已經接近於國際水平”,但“從現在的局勢看來,要決定使用中國設備的公司,應當考慮好準備如何處理和美國的關系”。

從三星的例子中,我們不難看出,若沒有三星自身的產業一體化的戰略及企業內部的決策,三星乃至韓國芯片產業也很難獲得成就。

“雖然三星的半導體產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三星在系統半導體等非量產芯片行業,仍然處在為設計的芯片提供代工服務的階段,很明顯,代工並不能使三星掌握核心技術。不過沒有人可以否定近幾十年的發展;可以說,三星若沒有持續性的投入,那麽三星的半導體產業無法走到今天。而投入的背後,則體現的是三星高層堅定的信心;在過程中,重要的是:投入的重點在於持久,而非一次性的投入;畢竟,創新要以足夠的信心為基礎,而投資,才是體現信心最好的方式。”知情人士總結道。

另外,近年來三星消費產品在全球範圍內的銷售量上升,一定程度上也為三星繼續在芯片產業進行投入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而非源自風投、基金的投資。

可以說,三星的逆襲背後,是市場化力量的成功,也是三星構建以三星為核心、上下遊韓國企業共同打造及構建重點扶持、長期計劃所得來的成功;在此過程中,三星、政府、高校乃至許多奮鬥在一線的工程師、研究員,缺一不可。

固然,中興事件對於中國芯片產業乃至中國科技發展史,都是一場痛苦的教訓,但我們也不應太過悲觀,畢竟,我們看到了受制於人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我們也從此知道了“中國芯”應當改進、應當進步的方向。

(作者系第一財經韓國特約記者)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