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作為投資人,你應該知道的國際石油體系發展史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665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19 18:34 編輯

作為投資人,你應該知道的國際石油體系發展史
作者:高松

石油作為一種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從它出現至今約一個半世紀的時間里,深深影響並改變了整個世界。對石油的追求,直接影響了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政策。國際石油市場中各行為體的相互關系和行為準則構成了國際石油體系。

在經歷了20世紀60、70年代國際石油市場的劇烈動蕩以後,國際石油市場逐漸穩定下來,全球石油產量、消費量和貿易量均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尤其是最近20年來,國際石油市場發展迅速,石油貿易量的增長遠遠快於石油產量的增長,基本實現了供需均衡。盡管在這段時期內,出現了亞洲金融危機、9·11事件、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事件,國際石油價格也一度出現了劇烈的波動,但是基本沒有出現大規模的供求失衡。

國際石油市場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石油生產國、消費國、石油公司以及國際石油組織逐漸認可並自覺維護其秩序,並將維護國際石油市場穩定和本國的石油安全緊密地結合起來。國家成為國際石油體系的重要行為體,主動參與規則和決策制定程序,維持這一體系的平衡。以市場為基礎的自動調節機制在國際石油體系內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從價格波動的情況來看,這種均衡機制還比較脆弱;從合作的內容看,尚處於初級階段。

一、國際石油體系的形成和完善

國際石油體系發端於20世紀初,相對於世界政治、經濟體系的發展有一定的滯後性,並在不斷成形和完善的過程中經歷了由英國主導到美國主導再到歐佩克(OPEC)主導直至美國主導下多方協調平衡的轉變。

第一次世界大戰加深了人們對石油的認識,只有取得充足的石油資源才能維持現代經濟的繁榮和高度機械化的戰爭,石油完成了從普通商品到戰略資源的轉變。1928年,美英石油公司簽訂《阿奇納卡里“按現狀”協議》,美英法荷四國政府和石油公司簽署了《紅線協定》。

“《‘按現狀’協議》劃分了市場份額,《紅線協定》劃分了開采領地。他們共同組成了世界石油工業的卡特爾。”這些由英國石油公司制定的規則加強了由英國主導的國際石油秩序,在此秩序上國際石油體系逐漸成形。第一次世界大戰重創了英國,標誌著大英帝國的衰落,但英國仍不甘心放棄國際石油秩序的主導地位。這種實力和願望之間的矛盾加劇了世界經濟和國際石油市場的波動,並造成了兩次大戰之間國際政治經濟及石油市場的不穩定狀態。

查爾斯·金德伯格在分析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的原因時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英國已經喪失領導全球經濟的能力,繼而為美國所替代。由於英國沒有能力,美國又不願意承擔穩定國際經濟體系的責任,致使該體系處於不穩定的狀態。

在世界政治經濟大變動的背景下,國際石油秩序由英國主導轉為美國主導是歷史的必然。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盡管美國公司在中東石油開發上獲得了政府的支持,美國政府還是很少卷入國際石油權力的爭奪中,而主要關註國內的生產控制。

二戰中,石油對於現代戰爭和經濟的重要戰略意義凸顯,盟軍的勝利被認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石油的充分供應,其中絕大部分來自美國。從1941年12月到1945年8月,美國及其盟國共消費了70億桶石油,其中的60億桶來自美國。在1939年以前,中東石油只占世界石油總產量的5%,在國際石油市場上仍然無足輕重,歐洲國家的石油進口主要來自美國和墨西哥,從波斯灣進口的石油僅占其全部進口量的20%。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美國對外石油政策的轉折點,作為二戰後崛起的超級大國,美國戰略利益開始擴展到全球,構築包括石油秩序在內的國際新秩序。依靠相互持股的跨國石油公司,美國逐步實現了對中東石油的開發和控制,並推動了盟國的經濟複興。

美國在伊朗石油危機和蘇伊士危機中動用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來維持對國際石油市場的控制,進一步重創了英國在中東的石油權力,鞏固了美國的霸權。此時,國際石油體系確立,主導權也從英國轉移至美國。這一體系由美國、盟國、石油公司和生產國等構成,在一定條件下具有相對穩定性。但是,這一體系並沒有明確體系運作的規則,對參與國家的約束也比較松,其所隱含的結構性沖突和矛盾主要來自於不同利益體的分歧和演化。

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世界石油工業急速成長的“黃金時期”,石油產量和探明可采儲量高速增長。一方面,中東、俄羅斯和其他地方陸續發現一批大型或特大型油田,中東成為世界石油工業的中心和世界最主要的石油供應地;另一方面,戰後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推動歐洲主要工業國家實現了能源結構的大調整,實現了從以煤為主到以油為主的轉變。

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主導的國際石油體系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和沖擊。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國際石油公司在全球石油供應大幅增加的情況下不斷壓低油價,石油生產國利益受損,直接導致了1960年OPEC的產生。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的剩余石油產能迅速下降,動搖了其在世界石油體系中的主導地位。1966年,中東主要石油出口國的石油產量首次超過美國。

此後,以利比亞和伊朗為代表的中東和非洲石油生產國不斷挑戰國際石油秩序。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OPEC的阿拉伯成員國聯合限制石油產量,宣布收回原油標價權,將原油基準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

第一次石油危機尚未完全平息,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政局發生劇烈動蕩,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臺,引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兩國石油產量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打破了全球原油市場上脆弱的供求平衡,油價從每桶13美元猛漲至34美元。兩次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沖擊,經濟增速明顯放慢。

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OPEC成為世界石油市場的主導力量,其所主張的高油價政策使國際石油市場經歷了10多年的高油價時期。但是與此同時,市場機制開始發揮作用,OPEC的優勢逐漸消失,對於國際石油秩序的控制力開始下降。

這種狀況的出現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歐佩克內部出現了分裂。頻頻爆發的內部沖突,例如兩伊戰爭、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等削弱了OPEC的整體力量。而且,一些OPEC成員國在高油價時不遵守配額約定,損害了為維持油價承擔減產份額的沙特阿拉伯等國的利益。

另一方面,高油價改變了世界石油市場的結構。世界各國對石油產業的投資迅速增長,西非、阿拉斯加、北海等新油田陸續被發現,非歐佩克國家石油產量不斷上升。

同時,美國、歐洲、日本等加快了能源結構調整,積極發展石油節約和替代技術。加上經濟衰退所導致的石油需求減少,世界石油市場很快就出現了需求疲軟、供大於求的局面。OPEC的市場份額逐漸縮小,到1981年,非OPEC國家石油產量超過OPEC國家。1985年9月,OPEC放棄了減產保價的高油價戰略。此後,國際石油市場在經歷了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動蕩後,逐漸恢複供需平衡。

2000年至今,盡管國際石油市場也經常出現波動,但是國際石油體系出現了合作與規範的特征,OPEC產油國和非OPEC產油國之間、產油國和消費國之間對這一體系逐步達成共識,在穩定石油供應和價格問題上也陸續實現了合作。這意味著國際石油體系逐漸走向了成熟。盡管屢遭沖擊,美國始終是國際石油體系的重要力量,對推動這一體系的形成和維護這一體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國際石油體系的內在穩定機制

國際石油體系的劇烈動蕩使石油出口國和石油進口國都意識到市場穩定的重要意義,不再堅持通過損害對方利益的方式來增加自身利益,而是主動尋求一種雙方都接受的均衡,通過維護石油市場的穩定來保證長期的出口市場和進口渠道。因此,在統一的國際石油市場形成以後,國際石油體系各行為體在維護市場穩定方面更容易達成妥協和合作。

1. 蘇聯解體與世界統一石油市場的形成

二戰以後,世界上出現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陣營,美蘇爭霸和兩極對峙一直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經濟的分裂和政治的對抗加劇了石油市場的波動。1991年蘇聯解體後,世界逐漸形成了統一的石油市場。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前蘇聯各國石油資源豐富,經濟對石油出口的高度依賴使這些國家很快加入世界石油市場,並成為世界石油市場上的重要力量。

受地域影響,前蘇聯地區的石油出口主要流向歐洲,並以此為基礎與歐洲建立了日益密切的經濟聯系。世界石油市場的供應增加,保障了世界經濟增長對石油的需求。在市場經濟機制下,供求和價格的自我調整大大增強了世界石油市場的穩定基礎。

2. OPEC成員國之間、OPEC與非OPEC產油國家之間的妥協和合作

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世界經濟遭受嚴重沖擊,石油需求減少,原油價格暴跌,一度跌至每桶10美元的水平。為了穩定市場,OPEC(主要是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和墨西哥、俄羅斯、挪威等非OPEC成員國達成減產協議。2000年3月,OPEC通過了減產協議,將油價穩定在每桶22~28美元的水平。之後OPEC和非OPEC產油國又在2001年達成減產保價的協議。這一措施成功地使2000-2003年的石油價格保持在穩定的水平。

3. 產油國與消費國之間的妥協和合作

對於石油出口國而言,高油價固然可以使其短期收益增加,但是經歷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機後,高油價對於世界經濟的損害已顯而易見,其會直接導致需求減少並影響產油國的財政收入。對於石油進口國而言,低油價固然可以在短期內降低進口成本,但油價過低,石油投資將顯著減少,影響世界石油供應並引發經濟和政治動蕩。

為了保障自身能源安全,獲得穩定的石油供應,石油消費國對於產油國對油價和供應的管理的態度也從反對轉變為支持。產油國和消費國在經濟上的互相依賴和對油價認知問題的成熟為國際石油體系規範的建立和強化奠定了基礎。1986年12月,OPEC制定了18美元/桶的軸心價格。

從1987年到1993年,OPEC國家一直為保持這一軸心價格而調整產量。由於這一價格與美國、歐盟的期望值大體吻合,它們都支持這一做法。2000年12月在利雅得召開的國際能源論壇上,美國公開支持OPEC執行的價格區間政策,與其簽訂了管理石油供應的協議,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2003年以來雖然國際油價不斷上漲,但是OPEC不再執行高油價政策,而是一再提高產量,試圖通過供求平衡來平抑油價。

除了油價上的共識與合作,石油消費國和石油生產國還建立了穩定市場的合作機制。2003年成立的國際能源論壇秘書處成為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對話的常設機構,該機構開展了旨在維護石油市場穩定的“聯合石油數據倡議(JODI)”項目,目的雖然只是為產油國和消費國提供石油市場信息,並沒有規則規範和制約的作用,但它是國際石油體系中首次出現的全體行為體自願參與的合作,這一合作機制為國際石油體系形成正式的合作規範建立了基礎。

4. 國際石油市場規範的自我強化

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石油已經從一種相對稀缺的經濟資源向著普通經濟產品的方向發展,這使得石油貿易行為越來越需要服從市場規律。2000年以來,國際石油體系中出現的合作規範就是各行為體之間相互依賴關系發展的結果。在經歷了長期的動蕩和沖突之後,世界石油體系不斷成熟,維護石油市場的穩定已成為國際石油體系主要行為體的共同規範。

尤其是在國際石油市場行為多元化、非市場幹預變量增多使國際石油市場更加難以穩定的情況下,各行為體都意識到合作更加必要。非OECD(經合組織)國家石油消費已經超過發達國家,成為世界石油進口的主要力量之一。尤其是前蘇聯各國和一些非OPEC成員國主動加入這一體系並遵從體系的規範,更加強化了國際石油體系的基礎。

三、美國對國際石油體系的主導和控制

在國際石油體系形成、發展並逐步完善的過程中,美國無疑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依靠政治、經濟、軍事等全方位的優勢,美國在戰後很長時期內有效地主導和控制著國際石油體系,並將維護國際石油體系秩序與本國的石油安全戰略結合起來,作為其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1. 美國及其盟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

國家力量和地位的變化是導致國際石油體系主導權轉移的主要條件。二戰後,國際石油體系由英國主導轉向美國主導,在權力轉移過程中國際石油體系並沒有發生劇烈的動蕩。主要原因在於:

一是在公司層面,雖然美國取代英國的主導地位,但只是結束了英國公司在中東的壟斷地位,並沒有把英國公司驅逐出市場,國際石油市場的基本規則也沒有改變;

二是美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戰後的東西方對抗中一直都是堅定的盟友,全球政治格局為體系主導權的和平轉移創造了條件。

盡管20世紀70年代國際石油體系的控制權一度轉移到OPEC,但是到80年代中期以後,主導權又轉移到美國。90年代以來,國際石油體系主要以美國及其盟友為主導,表現為多方協作的相對穩定狀態。

美國作為主導國,主要通過國際能源機構(IEA)影響石油消費國,通過控制沙特阿拉伯等主要產油國,保持國際石油體系的基本穩定,並通過強大的軍事力量對產生威脅或破壞規則的國家進行威懾或打擊。與此同時,美國及其盟國一直在強化海上控制權,對全世界最重要的海上通道進行有效控制,確保戰時能夠封鎖他國的海上運輸船舶並展開軍事行動,確保美軍全球戰略的實施。

2. 石油—美元體制

以石油為基礎、以美元金融壟斷地位為支持的“石油—美元體制”是戰後美國實現全球霸權目標最為重要的經濟手段之一,它為美國獲得在中東乃至全球的戰略利益提供了極為有效的金融支持。作為二戰後最主要的遺產之一,美元取得了等同於黃金的國際計價和儲備貨幣地位。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美元國際貨幣的地位被保留下來。

為實現中東石油安全戰略,美國與中東產油國構建了一系列相互依賴的經濟機制,特別是石油—美元機制。

石油—美元機制是一個開放的循環機制:

一方面,美元作為石油交易的主要計價貨幣,確保了美元作為交易媒介的壟斷地位;

另一方面,通過石油美元的回流,進一步強化了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地位。美國向中東產油國開放金融市場,以此吸納它們的巨額石油美元資本。為加強石油美元的回流,70年代開始,美國進行了一系列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相繼建立起各種商品和金融期貨市場。

80年代後,又逐步放松金融管制,讓盡可能多的石油美元大量進入美國各類金融市場。這種機制構建起了美國與中東產油國的石油需求與石油供給、石油支出與石油收入、石油美元與石油物資、美元回流與美元流出等複合式的“相互依賴”,將美國經濟的石油能源和石油資本需求與OPEC國家石油資源供給和石油盈余資本在美國的投資回報捆綁在一起,使得中東產油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性不斷加深。

近年來,國際石油市場一個突出的特征是石油金融屬性越來越顯著,金融投機造成國際油價的劇烈波動,使國際石油價格不時偏離供需基本面,甚至反過來影響石油供需。

石油期貨市場的發展已經超出其發現價格、規避風險等功能,而成為國際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從長期看,石油價格還是決定於供給和需求,但石油的定價權已不僅僅屬於生產者和消費者,也不再完全受供求關系的束縛,而是部分地讓渡給了一些實力雄厚的投資基金,並受投資者預期的影響。期貨市場的杠桿效應、買空賣空機制以及國際貨幣市場的流動性過剩,使得石油金融化特征愈加明顯。

美國通過石油—美元體制和相對發達的金融期貨體制,鞏固了在國際石油體系中的主導權。

3. 對石油貿易的影響和控制

美國戰後一直堅持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這種政策與美國主導戰後全球秩序的自由貿易的觀點一致,並代表了美國在全球政治經濟領域的主導地位和控制權。在第一次石油危機以前的國際石油體系中,美國的跨國石油公司主導世界石油貿易,強化了美國對國際石油體系的有效控制。

在OPEC崛起、國際石油安全出現危機後,美國又通過國際能源機構重新整合消費國的團結,以恢複體系的穩定。在歐洲國家政府不同意與美國就能源問題進行磋商時,美國開始實施自己的戰略,一是恢複石油市場平衡,二是堅決避免盟國或產油國影響美國的中東政策,三是努力增進消費國的團結。這種努力最終將歐洲拉回到這一體系中。

4. 石油儲備體系的不斷完善與危機應對

石油儲備是美國應對危機、影響世界石油市場的重要手段之一。1974年11月,在美國的積極推動下,國際能源機構成立。其主要職能之一是協調成員國的石油儲備行動,要求成員國必須保持相當於前一年90天進口原油的儲備量,但該機構成員國的儲備一般均高於最低標準。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規模居世界首位,加上企業的商業儲備,儲備能力超過了150天進口量。

在國際能源機構的歷史上,一共動用過三次戰略石油儲備。第一次是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第二次是在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襲擊墨西哥灣地區時期。第三次是2011年6月利比亞戰爭爆發後,國際能源機構在一個月內動用6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彌補由利比亞原油停產產生的供應缺口。

石油儲備體系的不斷完善大大增強了以美國為代表的石油消費國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力。除了直接動用戰略儲備,美國還通過調整儲備數量影響國際油價。2009年初,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石油期貨價格一度下跌到40美元以下,美國等國及時增加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國際油價很快止跌回升。隨著國際石油體系的不斷成熟,石油消費國通過調整儲備,石油生產國通過調整產量,在全球石油供需方面形成市場的均衡。

四、國際石油體系發展前景展望

盡管國際石油體系面臨較多的沖擊,但在較長的時期內,國際石油體系仍將繼續存在並發揮重要的作用。鑒於石油的重要戰略意義和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綜合優勢,美國仍將主導並通過多種形式的合作協調這一體系。

1. 國際石油體系正面臨沖擊和挑戰

對於國際石油體系的發展前景,業內也有一定的分歧。一種觀點認為未來這一體系將逐漸淡化,主要理由是近年來資源市場供需結構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國際石油體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一是非OPEC產油國崛起,OPEC的供應主體地位面臨挑戰。上世紀80年代,由於世界石油需求量急劇下降和非OPEC國家石油產量的上升,OPEC逐漸喪失調節石油價格的支配權,在世界石油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也有所下降。特別是近年來北美、非洲等地區的油氣產量不斷增加,使得OPEC在全球油氣產量中的比重進一步下降。

二是資源民族主義日益興起。近年來,隨著資源價格走高,資源生產國不斷加強對能源資源的控制,希望以資源特別是化石能源作為手段鞏固本國財政基礎,抵禦外部經濟風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大宗商品價格暴跌使資源民族主義浪潮放緩,但如今又有複蘇之勢。資源國紛紛增稅、重新談判合作條件、 國有公司擴大參與,甚至開始國有化,增加了跨國石油公司海外擴張的難度, 削弱了美國等國對石油資源的控制力,沖擊了原有的國際石油體系。

三是替代能源發展加快。石油價格的上漲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壓力為清潔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太陽能、風能、生物質柴油、乙醇汽油發展進一步加快。 為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美國、歐洲、日本等紛紛調整或制定新能源發展戰略,加快替代能源的發展,對傳統的油氣產業和能源結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2. 石油的重要地位短期內不會動搖

從總量上看,全球石油需求仍將保持上升趨勢。雖然以美國、歐洲國家和日本為代表的OECD國家需求比重不斷下降,但它們仍然是世界主要的石油消費和進口地區;

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原油消費量和進口量都將大幅增長;

一些產油國石油消費量近年來也呈不斷增長趨勢。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後,一些大型的發展中國家推出了龐大的能源密集型的經濟刺激方案,更加劇了這種趨勢。

長期來看,經濟複蘇過程中能源需求的恢複性增長和更多資源密集型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將使得全球石油需求繼續增長。從結構上看,由於新能源發展尚面臨技術不成熟、產業發展成本高兩大瓶頸制約,較長的時期內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的化石能源仍將在一次能源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據一些機構分析,在未來一二十年,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仍將保持在80%以上。

目前,地緣政治動蕩、對石油資源投資乏力、冶煉瓶頸、安全問題等均對產油國的產量造成一定影響,全球石油行業面臨的主要困難仍是擴大石油開采量。鑒於世界能源消費結構在短期內難有重大改變,石油、天然氣等油氣資源的戰略地位將愈顯突出,產油國、消費國、國際石油公司圍繞石油的競爭仍將延續。

3. 美國仍有意願和能力主導國際石油體系

雖然美國在石油價格和貿易等問題上已不再起到完全的決定作用,但從國際石油體系中各行為體間的關系和地位來看,還沒有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能改變美國主導的現狀。美國仍將在國際石油體系中占據著主導地位。盡管全球金融危機打擊了美國經濟,但美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其經濟規模、社會制度認同度、軍事力量規模、在國際體系中的政治影響力仍然全球領先。

此外,勞動生產率、科學技術、教育水平、財政金融實力、主權貨幣、跨國經營、人力資源、自然稟賦等方面,美國仍然占有明顯的優勢。在石油生產和消費領域,美國仍然是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隨著美國非常規油氣的發展,美國在尋求能源獨立的過程中將不斷鞏固其在國際能源市場上的話語權。

而且,對國際石油體系的控制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不可能心甘情願地輕易放棄主導權。作為美國的傳統盟友,歐盟是國際石油體系的維護者和受益者之一,目前正面臨歐債危機等棘手問題,暫時沒有意願和能力挑戰這一體系。

資源大國俄羅斯,雖然在國際石油市場上較為強勢,經常對世界石油體系的權力核心、交易規則、國際機制等發起挑戰,但跟大多數產油國一樣,俄羅斯也面臨著“資源詛咒”的難題,資源權力效用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在國際石油體系中,俄羅斯只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俄能否改變體系內的權力結構,仍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二戰以後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國際石油體系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雖然三次石油危機對石油市場和世界經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是從近20年的供需情況看,國際石油體系相對穩定,多數國家都能遵從並通過政策調整自覺維持體系內的平衡。這一相對穩定的體系對於經濟高速發展、石油需求不斷增長的中國意義重大。

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的石油消費將繼續增長,而產出增速將不斷放緩,進口依存度將繼續攀升。國際環境和國情決定了中國的石油需求只能越來越多地依靠國際市場解決,在現有的條件下,積極參與國際石油體系是中國的現實選擇。

這既是國家保證能源安全、穩定石油供應、緩解油價波動對實體經濟沖擊的必要手段,又是石油企業主動適應和影響國際石油市場、增加收益的有效途徑。但是,由於國際石油體系的特殊性及諸多客觀原因,在國際石油市場上,中國並沒有獲得與其經濟規模和實力相稱的地位。提高在國際石油體系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原載《國際石油經濟》
來源:撲克投資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4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