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宁净利增四成争当国内运动品牌亚军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828/20090828014800457.html


每经记者  朱蔚淇

        在新战略元年的上半年,李宁(02331,HK)向市场公布了同比营业额增长32.4%、净利上升41.6%的好消息。

        不久前,阿迪达斯第二季财报显示,其存货过多,难以自拔。分析家预言,作为本土第一大品牌的李宁有望在今年内取代“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排在“耐克”之后。

        昨日,李宁公司CEO兼总裁张志勇在香港举行的业绩会上明确表示:“要向中国第二品牌攻击,我们原来是老三,现在向这个目标挑战。”他认为,明年中国市场整体增幅将为16%,李宁有信心超过这个数字。

        今年上半年中,李宁新增店铺564家,同店销售基本与去年持平,而去年作为奥运年,基数相当庞大。李宁计划至明年底的店铺总数料将不少于7800家,即新增最少700家店铺,这其中77%将选址中国的二、三线城市。

        李宁还将把羽毛球作为标杆项目来发展,上月在新加坡开设首间旗舰店,计划年底前在东南亚开设70~100间羽毛球专门店。

        公 司首席财务官钟奕祺昨日在业绩会上透露,7月份举行的2010年第一季订货会上,公司鞋类货品单价提高了3.3%、数量增长1.9%,服装类单价提高 8.7%、数量增长7.7%,总订单金额同比上升11.6%。但这个数字较今年第三、四季的12.7%和14.5%有所放缓。

        钟奕祺预计,公司今年的毛利率大致在46.5%~47.5%之间,略低于上半年的47.8%。旗下所有品牌中,“Lotto”品牌的去存货,在上半年拖低了公司整体毛利率0.6个百分点,预计新品上市后的毛利将为60%。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10

吉利18亿美元迎娶沃尔沃 京津沪穗争当内地工厂


http://www.21cbh.com/HTML/2010-3-29/4MMDAwMDE3MDU4MA.html


21世纪网讯 “吉利”昨日正式迎娶瑞典新娘“沃尔沃”。中国民营汽车制造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昨日晚间宣布,已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获得沃尔沃轿车 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吉利集团将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最终交易完成时间将推迟到今年第三季度。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 史上最大一笔海外并购案,也是中国自主品牌企业首次收购国外高端品牌车企。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Lewis Booth在哥德堡签署了该协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以及瑞典副总理兼企业能源部长MaudOlofsson出席了签署仪式。李书福在协议签署 仪式上表示,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将成为沃尔沃轿车的第二个本土市场,沃尔沃轿车将在发展迅速的中国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

除了股权收 购,本协议还涉及了沃尔沃轿车、吉利集团和福特汽车三方之间在知识产权、零部件供应和研发方面达成的重要条款。这些协议充分保证了沃尔沃轿车的独立运营、 继续执行既有的商业计划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吉利集团将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福特公司从2008年开始公开出售旗下亏损的沃尔沃 品牌。该公司去年年底与吉利达成收购协议纲要。今年早些时候,双方表示有意在3月底前结束交易,完成沃尔沃所有权的转移。从福特宣布出售沃尔沃轿车业务开 始,到最终签约,吉利为了这次并购花费了两年的时间。

据悉,目前所有的收购资金已经到位,同时,吉利集团也准备好了沃尔沃轿车今后业务发展 所需的营运资金贷款。据了解,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国有银行,及其牵头成立的财团,早已承诺为李书福提供至少10亿美元的贷款。浙江、北京乃至天津等争夺 VOLVO国产项目的地方政府,预计也将为李书福提供至少5亿美元的资金。此外,吉利自身在香港上市,拥有较强的造血功能。去年高盛入主已经为吉利带来 3.3亿美元的资金。同时,瑞典和比利时政府也为吉利在当地的低息贷款提供担保。因此,李书福目前手握的现金流已经超过了此次收购所需的18亿元。不过, 盘活沃尔沃需要更多的后续资金投入,预计,国有银行以及相关财团将是吉利今后资金的主要来源。

根据李书福已经制订的重组计划,沃尔沃在未 来4到5年内,将在现在年销售数量40万辆汽车的基础上,达到年销售100万辆汽车的能力。这一计划主要是增加中国的销售数量,同时也雄心勃勃地把目标锁 定在沃尔沃的传统市场欧洲和北美上。

吉利集团将保留沃尔沃轿车在瑞典和比利时现有的工厂,同时也将适时在中国建设新的工厂,使得生产更贴近 中国市场。此前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吉利沃尔沃国产地址确实已定在北京市亦庄开发区,并且北京市政府将为此项目提供巨额资金支持。除此之外,北京市政府还 可能在吉利沃尔沃正式签约之后,针对沃尔沃的配套商入驻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出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

吉利计划在中国兴建沃尔沃生产工 厂,年产30万辆汽车,利用中国市场的潜力和廉价劳动力来增加其销售数量并削减成本。李书福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在中国沃尔沃工厂选址方面,天津和北京 是首先选择的两个地方。但知情人士称,吉利集团同时也在广州和上海选址。

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刘易斯·布思在当天签约仪式后举行的记者招 待会上说,原定于今年第二季度完成的所有交易工作将被推迟到第三季度。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则表示,沃尔沃轿车公司存在员工退休金缺口、负债、现金和运营 资金核算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而收购交易也要等待监管部门的审批,这些工作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完成。

作为此交易的组成部分,吉利集团将继续保持 沃尔沃与其员工、工会、供应商、经销商,特别是与用户建立的良好关系。沃尔沃目前拥有两座汽车组装工厂,分别在瑞典和比利时。此外,沃尔沃在瑞典还有一个 发动机生产厂。沃尔沃目前在全球有数万名员工,其中约1.6万人在瑞典。

交易完成后,沃尔沃轿车的总部仍然设在瑞典哥德堡,在新的董事会指 导下,沃尔沃轿车的管理团队将全权负责沃尔沃轿车的日常运营,继续保持沃尔沃轿车在安全环保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拓展沃尔沃轿车作为顶级豪华品牌在全球 100多个市场的业务,并推动沃尔沃轿车在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的发展。

此协议还有待监管部门的审批。在对退休金缺口、负债、现金和运营资金 核算的基础上对收购价格进行常规性的调整后,吉利和福特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完成交割。

另外,针对收购后可能会出现的企业文化冲突问题,李书福 说,中国企业并购外国品牌都存在企业文化冲突问题,但他坚信吉利集团能够克服困难,为沃尔沃轿车在中国及世界市场上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在谈及瑞典工会从 反对到最终支持收购一事时,李书福说,在签约仪式前一天和工会专门面对面地进行了交流,工会在对吉利集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后,最终支持收购沃尔沃一事。

瑞 典副首相兼工业与能源大臣毛德·奥洛夫松也表示,沃尔沃轿车被吉利收购后,将会面临各种挑战,但这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因为沃尔沃轿车需要新投入,也将 有一个崭新的开端和未来。

瑞典政府投资促进署副署长、驻华首席代表陈永岚认为,沃尔沃轿车易主吉利后,在中国获得的机遇要远远大于其面临的 挑战。他表示,如果沃尔沃轿车依托吉利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那么瑞中双方在商务领域就形成一种新的合作模式,两国将会在汽车工业之外的其他领域开展更多深层 次合作。

附:吉利收购沃尔沃历程

2010年3月28日 吉利以18亿美元成功收购沃尔沃

2010 年3月 吉利筹资预计月底购沃尔沃

2010年2月 融资谈判陷入僵局

2009年12月 吉利就收购沃尔沃商业条款与福特达成一致

2009年12月 吉利为“迎娶”沃尔沃招兵买马新加盟数名高层

2009年12月 中国商务部表示支持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

2009年11月 吉利海外战略走出三大步正与沃尔沃实质性谈判

2009年11月 吉利成为沃尔沃首选竞购方就细节进行谈判

2009年9月 吉利称母公司将联手内地政府竞购沃尔沃

2009年9月 吉利首度证实竞购沃尔沃或联手中资投资机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11

爭當解析系:谷歌曲線和諾威格定律 sylvieluk

http://xueqiu.com/9255413612/21522274

不玩猜公司了,這張圖是基於 $谷歌(GOOG)$  2001-2011年數據做的。此圖解釋了為什麼信息產業公司比傳統行業公司更容易形成優勢。


營收曲線在某個點上超過成本曲線,反映的是信息產業在達到規模效應之後,營收的增速必然超過成本投入的增速。1999-2004年也是 Google 流量以幾何級增長的年份,到2004年它上市前後,它的壟斷地位已經沒什麼懸念了。(http://www.google.com/about/company/history.html ) 順帶扯一句,Pinterest 現在用戶千萬級了,公司還只有16個員工。


蘋果應該算不上信息產業公司,但可以想像它的曲線應該與此類似。我們都聽說過做 Macbook Pro 的 "unibody" 做起來是相當費時費力費錢的,所以只有蘋果這樣的電腦能賣得起量的公司才會去做。


不太瞭解,但據聞生物製藥公司按道理應該也是差不多的。但《浪》書有說過,生物製藥(有點像服飾、食品?)無法實現壟斷,因為市場總是希望有更多選擇。 所以書中提出了信息產業的另外一個特徵是「耦合性強」——其實就是護城河深的意思吧?這個群眾老師闡述得相當精確了(http://vdisk.weibo.com/s/2OMmG)。


但營收曲線慢慢也會趨緩,如果到了某個階段,成本曲線可能又會上來。因為根據「諾威格定律」(Norvig's Law),公司市場份額超過50%之後就不能再翻番增長了(一句正確的廢話),所以接下來關鍵要看這些公司會怎麼辦。


信息產業是好,好就好在高成長性;信息產業也衰,衰就衰在來得快去得快,比傳統行業更容易到達「瓶頸」(對某些公司來說是死結)。


對此《浪》書又有介紹,要看這些過了50%的公司($騰訊控股(00700)$ $百度(BIDU)$ $谷歌(GOOG)$ )能不能:1)轉型——難度較大,2)沿著既有優勢實現業務擴展——有過一些成功案例(例如 $微軟(MSFT)$ 從 Windows 擴展到 Office ,後者現在的營收貢獻已然超過了前者)。


相信不是每個人都能有此慧眼識別出 Tenbagger ,可能試圖考察這些 Tenbagger 之後能不能變成 Tenbagger 2.0 相對容易些。吧? #有理有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66

債多不壓身 美國大企業爭當「守財奴」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5489

任憑債務大幅增加,美國大企業囤積現金的熱情絲毫沒減少。國際知名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標普)最新公佈的數據表明,即使沒有動用持現,這些企業也能夠募資支付股息、進行資本投資和回購股票。

標普稱,2010-13年,1100家美國大企業持現增至1.23萬億美元,增長20%。同期這些企業的總債務增長3倍,增至4萬億美元,淨負債增長24%,增至2.78萬億美元。

其中前15大美國企業去年海外持現累計450億美元,同期發債增加450億美元。

標普預計,如果美國的利率如預期溫和上升,這些企業借款增長應該還在可控範圍,但如果利率意外急升,這類借款的企業就可能不堪一擊。

美國企業大量持現近年來表現得越來越突出。上月另一知名評級機構穆迪發佈報告,去年美國企業疑似為避稅而在海外囤積的資金達9470億美元,同比增幅13%。

標普上述報告指出,美國企業總體債務增加的一個原因是「人為現金回流」。美國企業不願將資金留存國內是為了避稅,但如果將海外的資金當作貸款用作長期商業投資項目等資本支出和股東分紅,也不失為一種現金回流美國的方式。

去年2月,思科首席執行官錢伯斯(John Chambers)就表示,不願再用思科持有的460億美元收購任何美國公司,因為思科80%的現金存於海外,如果想在美國利用這些資金,就不得不按35%的稅率納稅。

標普的分析師Andrew Chang還提到,美國大企業發債有不尋常的意義:

沒有這類債務,過去幾年股東就不可能享受到企業回購股票和分紅的回報。

去年5月,蘋果就宣佈,要通過發債為創紀錄的550億美元回購股份計劃融資。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當時提到,用債券而不用現金融資能為蘋果每年節省1億美元。

避税, 债券, 苹果, 思科, Apple, Cisc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009

美債瘋狂:投資者豪擲3.4萬億美元爭當美國債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9219

美聯儲何時加息的爭議愈演愈烈,它也是本周美聯儲主席耶倫國會作證的一大關註點。可債市瘋狂搶購美債的數據告訴我們,和美國的借款能力比起來,加息現在還是細枝末節。 彭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美國財政部標售1.12萬億美元債券和票據,這期間投資者投標合計2.4萬億美元。今年美國國債的認購率是3.06倍,僅次於2012年的3.11倍,為有記錄以來第二高水平,去年認購率為2.88倍。 債券搶手對美國政府來說算好消息。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公債增長一倍多,目前逼近18萬億美元。對債臺高築的美國政府來說,投資者對美國國債的興趣至關重要。上周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漲幅創今年3月以來新高,也是美債吸引力的體現。 美國國債依然受追捧,除了像上周葡萄牙大銀行Banco Espírito Santo爆出財政危機那樣的突發因素,主要還是由於市場猜測,全球經濟增長尚不足以讓主要央行放心撤銷貨幣寬松。而寬松的貨幣環境恰恰是近年來支持全球債市的主要因素。 上月,世界銀行下調了全球增長預期,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2.8%,今年1月曾預計增長3.2%。上周,巴克萊將三季度全球GDP年增長率由3.4%下調至3.1%。 上周公布的美聯儲6月FOMC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決策者註意到,需要繼續當前貨幣政策,以此推動有利的金融環境支持經濟發展。 此外,全球監管力度加大也對銀行等金融機構施加壓力。金融監管法“多德-福蘭克”法案相關的法律和巴塞爾協議III的新標準都提出要求,金融機構不得不持有質量更高的資產,比如美國國債。 美聯儲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國內銀行持有美國政府和機構證券逾1.9萬億美元,2008年是1.2萬億美元。國外投資者持有規模達到創紀錄的5.96萬億美元,是2008年的六倍多。 上月美國財政部公布數據顯示,今年4月,中國減持美國國債89億美元至1.2632萬億美元,持有量創2013年2月以來新低。但同期日本增持95億美元,幾乎抵消了中國減持的影響。 當月第三大美國國債持有國比利時美國國債減持150億美元,為2013年8月以來該國首次減持。不過,俄羅斯4月增持160億美元,也幾乎和比利時減持規模相當。 以下可見中國持有美國國債規模變化,單位為10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202

大數據爭當“選股聖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655

各大互聯網社交平臺上的用戶行為大數據,成為投資股市最新鮮及時的決策參考因子。 (東方IC/圖)

每個平臺的用戶都像是亞馬遜叢林里的“蝴蝶”,他們扇動翅膀,可能影響到股票走勢。

如今,這些沈澱的數據試圖預測股市“風口”,不過,信息的傳播是否足夠自由是其最大挑戰。

BAT再度碰頭,手中武器未變,背景換成了全民熱捧的大牛市。互聯網巨頭們祭出“大數據”這一殺器,試圖為變幻莫測的股市“風口”提供路標。

自2014年9月份以來,新浪財經、百度以及阿里旗下的螞蟻金服陸續與基金公司、指數公司合作,發布相應的大數據指數基金產品。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騰訊也正在與某基金公司洽談合作,出品自己的大數據指數基金。

此刻A股瘋牛暫歇,走出了普天同漲的熱鬧局面之後,個股開始顯著分化。

資金卻不改饑渴。從機構到散戶,每一筆資金都在急切地尋找著可能將爆發的領域、題材或者概念。但前往“風口”的路並不好走,市場里的一個小噴嚏,都可能令投資人措手不及。

以上與互聯網公司合作的基金無一例外地宣稱,其利用各自互聯網平臺的大數據優勢,能夠更及時地感應到輿論、市場或者行業的情緒變化,並在一個更短的周期里迅速調整決策,以獲得更穩定優質的回報。

眾神齊聚,剩下的問題只有一個,大數據真的能幫你避開風險,並如願找到“風口”嗎?

用“衛星”監控行業

抓住社交平臺的總體情緒,似乎就抓住了許多事情的走向。

按照傳統投資理論,一只股票的價值事實上在於其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以及市場對該能力值的綜合預期。“為了盡可能合理地做判斷,以前的投資人都要看財報,派專人去公司調研,或者跟他的上下遊供應商客戶去交流。但等到財報來了,數據至少已經滯後一個季度了。”螞蟻金服相關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在他眼里,大數據做的事情,就是實時監控行業情況。

擁有數百年悠久歷史的金融行業對於各實體行業里公司的估值事實上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方法論,大數據並沒有改變這個方法論,而是為其帶來了最新鮮及時的數據。

“美國有一家投資機構幹了一件事兒,用衛星拍各大商場的停車場的車的數量,推導進超市買東西的人的頻次、密集度,來分析快消行業的景氣程度。”上述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但是成本太高,現在這麽多的交易在網上進行,電商數據就可以起到這個衛星的作用。”

在“中證淘金大數據100指數”中,螞蟻金服的貢獻是一個叫做“行業景氣指數”的因子。影響這個“行業景氣指數”的變量包括行業價格、行業活力、行業供需等,這些數據都能夠從電商平臺的數據沈澱中獲知,計算方法則根據行業不同各有差異。

每天,經由阿里系平臺發生的上億筆支付都將匯總到相應的“行業景氣指數”中,經過脫敏後,對下個月的淘金100指數標的組合產生影響。這似乎是“蝴蝶效應”的一個微觀模型:每一個參與網購的用戶都像是亞馬遜叢林里的“蝴蝶”,他們扇動翅膀,可能影響到的是整個行業的股票走勢。螞蟻金服也在其內部PPT上寫道,“收益源於你——沒有你的行為就沒有淘金100大數據,作為聰明的消費者,定會投資自己的行為,分享原本就屬於你的收益。”

從牛市中的表現來看,各只大數據指數基金都十分搶眼,多有超過大盤的表現。2015年第一季度,“中證淘金大數據100指數”收益率41.48%,同期的上證指數上漲15.01%。

這樣的嘗試在海外早有先例。2011年5月,對沖基金公司Derwent Capital Markets發布了世界上首只社交媒體對沖基金。它實時接收Twitter等社交媒體上的信息,將所有用戶產生的與目標股票公司相關的文字編碼為積極、平穩和消極三個情緒指標,再根據情緒指標進行投資決策。這只對沖基金在交易的首月就實現了遠高於其他對沖基金平均數的收益率。

背後還不乏學術界的實證研究。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約翰·博倫(Johan Bollen)等人2011年3月發表的研究《Twitter mood predicts stock markets(推特情緒預測股票市場)》稱,Twitter上的發言所體現的情緒能夠對股票市場有預測作用,如果合適地度量投資者情緒,進而可指導投資。

如果按照更細的情緒狀態編碼推文,並與社會事件做對比,Twitter甚至會像一個活生生的人一樣——在大選前一日開始緊張,在大選日當天變得冷靜、活力、友善、幸福,在大選日後又回歸平常;在西方傳統的感恩節當天,整個Twitter洋溢著濃濃的幸福味道,過後又恢複正常。

這些研究者還發現,同樣的方法在預測電影票房、選舉結果等方面都有不俗表現。還有類似的論文對google的搜索日誌進行研究,發現對股票的搜索熱度同樣對股市有預測性。

廣發證券做過一個更簡單的研究。其統計了百度新聞下的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的新聞數量,上市公司的新聞突然增多就視為利好,反之視為利空。對2011年至2014年5月2日的歷史數據回測發現,僅通過監測新聞的多寡,就可實現37.03%的年化收益,而同期滬深300指數卻下跌了16.24%。

抓住社交平臺的總體情緒,似乎就抓住了許多事情的走向。但遺憾的是,研究者們也意識到,大數據對於會沖擊金融市場的突發事件仍舊無可奈何。

同一個世界,不同的入口

不同的數據來源特性也決定了大數據的不同擅長領域。

大數據在這一領域的應用,使得每一個平臺的入口地位顯得更為珍貴。有入口才有數據沈澱,有了數據沈澱才有了一切可能。

不同的數據來源特性也決定了大數據的不同擅長領域。電商是阿里當仁不讓的王牌,於是電商消費數據就成了預測的依據之一。不過由於數據入口的性質不一,每顆“衛星”能監測到的範圍也各有不同。

以阿里的淘金100指數為例,其官方資料稱,電商數據涉及三十余個行業,覆蓋了70%的上市公司,但顯而易見的是,鋼鐵、保險、基礎設施建設等行業則成了電商數據難以覆蓋的領域。

涉獵面更廣的搜索引擎則在此有更大空間。上海交通大學互聯網學者魏武揮在鈦媒體的專欄文章中分析到,螞蟻金服基於交易流水的數據,清洗工作量相對小,但覆蓋面對經營者端(to B)的行業有點吃力,“百度百發基於搜索的指數,能覆蓋到幾乎所有的行業。數據源強大但過於碎片,數據清洗工作量大。”

相應地,騰訊在社交和娛樂方面的優勢,也可能在後期展現,但是同樣面臨數據結構化的難題。盡管還沒有正式推出真正意義上的大數據指數產品,騰訊在炒股APP上早有布局,騰訊財經中心金融產品組負責人張軍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騰訊自選股有五千萬以上的用戶,某一類人加入或者剔除了某一只自選股,也很能說明關註度的變化。大數據不僅僅是(財經報道)文章,還有很多其他指標。”

新浪財經給南方周末記者的回複中顯示,他們提供大數據支持的南方大數據系列指數在決策時加入的參考因子包括海量的財經資訊,以及日均過百萬條的財經博文等。

在公共領域幾乎具有壟斷優勢的新浪微博則是他們的另一個殺手鐧,5億多註冊賬號以及與這些賬號直接相連的超過5萬個應用,產生巨量的用戶行為數據,反映市場情緒。“除了搜索量和關註度,我們還有文本分析與情感判斷,如果一個行業在新浪上的搜索和關註度特別高,我們會進一步判斷與這個行情相關的資訊和用戶內容,區分出是點贊,還是吐槽。”

易方達基金副總裁陳彤剛從矽谷考察歸來,考察的對象也是大數據。他的感受是,擁有數據源一方很容易變得更有影響力——當數據的“烹調方法”被學會之後,占有絕對原材料的一方就理所當然變得更強勢。魏武揮甚至“腦洞大開”地預測,下一個做大數據指數的是搜狗,因為其輸入法的數據沈澱可以輕易獲知人們正在用的詞是哪些。

陳彤問美國的數據分析公司,如何保證擁有大數據的公司會願意提供數據來合作。“一個可能就是,讓那些大公司成為你的股東,但是這樣是不是又會影響到你分析東家的數據時的客觀性呢?”易方達的大數據產品也早在醞釀之中,不過在數據穩定之前料不會示人。

博時基金對媒體稱,螞蟻金服行業景氣指數是其獨特的信息源,也是編制指數的三大因子之一,有獨特作用。根據博時基金測算,螞蟻金服行業景氣指數在整體所有因子中的權重大約是在1/4到1/3左右,這也是隨著不同年份和不同市場的情況變化的。

接近博時基金的人士透露,加入大數據因子,給指數多帶來了大約30%的超額收益。另兩個因子,是博時基金傳統的財務因子和市場驅動因子。

極其類似的是,新浪與南方基金等公司合作發布的南方i100大數據指數的三大因子也包括傳統的財務、市場驅動因子,與螞蟻金服僅有一點不一樣,新浪提供的是投資者情緒因子。與Twitter類似,新浪微博也可以很好地體現市場情緒。但是一個重要的前提是——信息的傳播足夠自由。

大數據是“長跑選手”

大數據投資,不僅需要長時間的實踐來檢驗模型,也更傾向於做長期的理性投資。

大數據在投資策略上的應用才剛剛上路。

“大數據處理需要一套較為複雜的系統,通過回歸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把重要的變量篩選出來。目前在中國,完全基於大數據的(策略)還沒有。更多時候,大數據是作為一個重要因子,給事物分析提供一種參考。”陳彤說。張軍也持相同觀點,“大數據因子只能占到整個選股策略中的部分權重,如果你的大數據是100%的權重,業績想必會很差。”

廣發基金大數據部副總經理季峰對百度成功預測高考作文題印象深刻,通過大數據篩選出的高考作文主題和關鍵詞,在2014年命中了2/3的高考作文題。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期間,百度又成功預測了八強和四強球隊。

不過季峰發現,即便能夠掌握到人們在一條新聞上停留的時間長短,選擇股票還是沒有這麽簡單。“暴風科技連拉37個漲停,可能當時是市場關註度最高的,但是僅憑這個指標把它選進來,可能就剛好高位接盤了;工商銀行在搜索行為中的絕對存量排名靠前,但是也難以被選入投資組合,因為它的股價表現大家也都能看出來,我們並非單純依靠一兩個指標去選股。你怎麽去處理這個數據,怎麽翻譯,是一個核心的問題。”對於公募基金而言,價格異動、風險偏高都會成為股票進入投資組合的障礙。

數據的波動過大,甚至可能會被作為數據噪點處理,這就要對算法進行進一步調整。在市場的檢驗中,模式識別、機器學習,乃至人工調整都將不斷優化既有的模型。“至少要經歷一個完整的股市周期,我們才能比較完整地看到這種策略的有效性。”張軍說,巴菲特有一個著名的比喻是,只有在退潮時,你才能看到誰在裸泳。

從這個意義上說,大數據是一個“長跑選手”,不僅需要長時間的實踐來檢驗模型,也更傾向於做長期的理性投資。

不過牛市之下,帶有“大數據”字樣的指數基金一銷售起來都是“超短跑選手”。常常等不到第二個申購日,基金公司就不得不因滿額而宣布提前結束申購。

4月22日,由新浪財經與南方基金合作的南方大數據100指數基金於發售當天一日售罄,配售比為27.88%。4月10日,廣發百度百發100E類份額第二次打開申購,僅在百度金融中心的渠道內,4分鐘的申購金額就過億。這次申購只有5億元的額度,每位投資者限額30萬元,卻有20.32億元的資金申購,最終配售比例是24.6%。

陳彤對大數據分析的另一個擔憂是隱私,企業可在個人無法控制或不知曉的情況下,收集、存儲、分析和利用個人數據。他曾在一家著名的數據公司看到,對某個產品的評論可以直接顯示到發言的具體個人。“你可以想象這是多麽恐怖”,後來這家公司在更新版本時就調整為只顯示評論的性質、相應的比例,而不會具體到個人。從其官方網站上的信息源logo來看,騰訊微博和新浪微博已是這家著名公司的數據來源。

出於對商戶數據安全的考慮,螞蟻金服表示,雖然完全有能力,但是他們不會做某一個具體企業的數據。“全部經過脫敏後使用,開放給外部的一些金融機構,”螞蟻金服維他命平臺的孔令西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我們擁有數據,但我們想要搭建的還是一個生態,讓機構入駐進來,然後利用這些開放的數據開發出更多產品。”

依靠這些巨量的平臺入口,每一個用戶在貢獻著自己的行為數據。每分每秒,機器在不斷整理、分析,並以此為人們做出決策參考,甚至直接代替人們瞬時作出重大的投資決定。

虎嗅網的一篇專欄文章據此做了一個大膽的想象,當人工智能通過深度學習等技術能夠控制媒體寫作與輿論的時候,基於輿論的自動決策系統進而敏感快速地作出相應交易,然後輿論被人工智能進一步加強,自動決策系統再次啟動……進入一個循環中。

其調侃地寫道,“A股市場能不能上10000點和人類一點關系都沒有……那時,資本市場已經和整個人類都沒有關系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538

7月金融數據真相:居民爭當房奴,企業幾十億吃利息

實體經濟需求不足,反倒使“房奴們”又火了一把。

央行上周末公布的7月金融數據引發強烈關註。一方面,M1(狹義貨幣)與M2(廣義貨幣)的增長“剪刀差”已擴至15.2%,創出歷史新高,加上企業貸款表現不佳,顯示企業投資意願下滑,資金“脫實向虛”依舊嚴重;另一方面,整個7月人民幣貸款只增加了4636億元,同比少增1.01萬億元,而住戶貸款就增加4575億元,成了新增貸款的“中流砥柱”。

“住戶貸款包括消費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消費貸款的主要部分是房貸。

央行數據還顯示,新增住戶貸款中的“主力”是居民中長期貸款,新增4773億元,占新增貸款的比重創歷史新高,達到102%。根據國泰君安銀行業分析師王劍的解讀,這其中包括住房按揭、商用房按揭、汽車貸款等,而住房按揭是最為主要的,“不管房市好壞,每月總會有剛需購房的,所以個人長貸數據每月都較穩定。”

煤炭企業幾十億存著拿利息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在企業貸款罕見下降的拖累下,7月新增貸款“跳水”與企業有效信貸需求持續低迷有關。

央行數據顯示,7月企業中長期貸款新增1514億元,環比少增2591億;短期貸款減少2011億元,環比少增3992億。

信貸表現不佳表明企業投資意願不足。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M1和M2‘剪刀差’擴大與資金沒有投入到固定的地方去有關。”

在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看來,當前上述“脫實入虛”的情況已經形成了企業的流動性陷阱。他此前表示,大量的貨幣發行出來以後並沒有能夠迅速地拉動經濟,也就是企業沒有進行有效投資,M2增速因此沒有提高,這些錢一直停留在企業的活期存款賬戶上。

多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銀行業內人士也表示,如今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產能過剩行業還是一些新能源領域,都存在持幣待投的情況。

“一些煤炭集團的存款上升規模高達幾十億元。”太鋼集團財務公司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該集團今年活期存款資金比往年高了約10億元。

“過去煤炭企業不需要提前備儲,到期轉貸或到期發債轉貸即可,但今年由於債券違約事件頻發,煤炭企業到期還債規模高達百億,為解決還貸壓力,企業會累積資金。”該負責人表示,“一旦發生債券違約或負面新聞,貸款成本都會急劇上升。”

新能源行業也未能完全幸免。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位於華中地區的某國有大型新能源公司去年擴大了光伏發電和風電站的投資規模,公司在主營業務的布局力度沒有放緩。但今年以來,這家企業歸集到財務公司的閑置資金也已多用於還貸。

“即使做了投資,也不是實業投資,而是金融投資,這種往往是短期的比較多一些。”宗良說。

上述太鋼集團財務公司負責人表示,如果集團有財務公司,可以在銀行間市場做些短期投資增值,但今年整個市場收益率與往年相比都有明顯下降。

剪刀差持續擴大應當如何應對?盛松成認為,貨幣政策有效而有限,需要財政政策積極地配合。推行財政政策主要應在兩方面,分別是降低企業稅負與提高財政赤字率。

一枝獨秀的房貸能否持續

央行數據顯示,7月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4773億元,住房按揭貸款成了7月新增貸款的“中流砥柱”。從占比來看,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占新增貸款的比重創歷史新高,達到102%。此前該比值最高的時點為今年4月,當時比值為77%。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這表明當月以按揭貸款為主的零售貸款需求依然旺盛。

華泰證券宏觀研究員李超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居民加杠桿購房支撐了7月信貸增長,而基建貸款則快速下降。“今年以來,房地產和基建的雙輪驅動一直是新增人民幣貸款平均增速較高的主力,預計四季度財政投資會逐漸發力。”他說。

王劍表示,居民住房貸款目前維持在每月5000億元上下,波動小,但比往年要大,往年月均僅3000多億元。這主要是因為房價上漲,居民杠桿購房的力度加大。

嗅覺更為敏銳的民資實際早已有所察覺,以北京為例,國務院督察組5月份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前四月,北京八成民間投資都投向了房地產。督察組對此認為,促進結構改革和轉型升級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強。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分析認為,由於樓市高溫消退緩慢,即使多地祭出限購(蘇州已成為首個重啟限購的二線城市)、限貸政策,由於新舊政策轉換具有時滯性,7月房貸並未出現立竿見影的效果,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幅環比僅小幅回落。居民與企業兩部門信貸需求結構的分化現象有所加劇。

隨著樓市調控重啟,在滬深、長三角等樓市新政帶動下,加上監管圍繞去杠桿化,下一階段房貸的增長勢頭能否持續?房地產杠桿已經加到極限了嗎?

中信固收研究團隊指出,7月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4773億元,看上去比當月全部人民幣新增貸款還多,實際環比少增了866億元,說明購房熱度已有所回落,房地產投資面臨降溫。

相關數據也側面支持了這一預測。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6年1~7月房地產投資相關數據顯示,1~7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53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5.3%,增速比1~6月份回落0.8個百分點。另一方面,房企拿地面積也在下滑。1~7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1116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8%。

制造業“受傷最重”

在企業貸款罕見下降的拖累下,7月新增貸款跳水。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減少26億元,是近10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中信固收團隊表示,企業貸款回落一方面受6月銀行年中時點集中投放沖貸款影響,另一方面反映企業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仍弱、活躍度較差,投資意願仍舊疲弱。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產投資情況顯示,全國固定資產投資與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分別回落了0.9與0.7個百分點。基建、制造業、房地產三大投資增速進一步回落。此外,前7個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中,國內貸款增速進一步回落至0.7%,趨近零增長;前7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中,國內貸款增速也回落1.5個百分點至10.9%。

從民間投資來看,制造業行業中無論是金屬冶煉還是鐵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設備制造業,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其中汽車制造業強行維持在13%的增速。但從全國制造業投資數據看,各細分類別投資情況較好。制造業雖然同比增長3.0%,但是增速也同比回落了0.3個百分點。

從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數據看,制造業中,以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降幅最大,同比下降12.8%。此外有色金屬加工業與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降幅都在5個百分點左右。

但與此同時,制造業投資下滑、信貸需求不足的同時,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等綠色高科技領域投資規模增幅均在20%以上。

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濟南分行行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行短期貸款增長較多,說明企業用於短期資金周轉以及一般性運營支付需求較多。而中長期貸款截至半年末僅增長了156億元,中長期投資類的貸款數據暴露出大家對投資的信心不足。投到中長期項目實業中去的資金不積極。他發現,部分貸款企業因為沒有或者缺少投資機會,為減少財務費用也會歸還一部分貸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257

基金小鎮建設熱潮:各地爭當中國版“格林尼治”

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深圳“雙創周”讓深圳再次成為矚目焦點。除了庫克、馬雲、馬化騰等商業大佬,事實上很多參展的創業企業更期望獲得資本和媒體的關註。

就像矽谷的發展少不了沙丘路(Sand Hill Road)上風投資本的支撐一樣,深圳似乎也在等待一個像矽谷“沙丘路”一樣的基金業聚集區的出現。

就在“雙創周”開幕的前一天,10月11日,深圳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前海金控”)與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打造前海深港基金小鎮,還將成立前海深港基金小鎮發展有限公司,為入駐基金公司提供管家式服務。

基金小鎮的概念在國內正在興起,已經有一些區域率先把此概念引入國內並進行嘗試,比如杭州玉皇山南、嘉興南湖、成都天府基金小鎮,都在嘗試打造區域性基金小鎮。基金業作為輕資產、輕人力、財富高度密集,並對產業發展起到引領和支撐作用的產業,自然是地方政府眼中的香餑餑,但是基金小鎮如何能夠服務於投資機構,而非僅僅為了享受稅收、財政支持而註冊於此,同時也要避免出現“天津私募風波”式的監管漏洞,值得各地政府在實踐中摸索。

前海金控董事長李強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說,前海的基金小鎮是順應市場發展的需要,不是純粹打造一個物理意義上的小鎮。“地方政府不應該硬生生地用激進的手段,用套利的方式來推動產業發展,如果前海沒有基金產業基礎的話,我們不會做這件事。”

如何為基金業帶來實在利好

目前中國的融資模式中,銀行仍占主流,同時還存在融資難、融資貴、投資難的結構扭曲問題。相比之下,海外具有更多元的資本市場對企業輸血,尤其風投資本。

一直想打造中國矽谷的深圳,或許也需要一個中國版“沙丘路”的出現。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中基協”)內部數據顯示,深圳的私募機構與從業人員數量居全國第二,僅次於上海。截至2016年10月,上海有備案私募機構3972家,深圳有3947家,北京有3510家。

前海深港基金小鎮應運而生。從物理空間上看,前海深港基金小鎮是國內第一個位於自貿區內的基金小鎮,建於前海核心片區,占地面積9.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近8.5萬平方米,由29棟低密度的企業墅(前海容積率最低的區域)組成,還包括基金路演大廳、投資人俱樂部等,明年底可入駐辦公。

前海作為連接深港的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吸引了大量投資機構在此註冊。數據顯示,金融和類金融機構是前海註冊類型最多的機構。截至9月23日,在前海蛇口自貿區註冊的含“基金管理”的企業共4968家,其中在前海註冊的4950家,含“資產管理”的企業共5977家。

前海產業優惠目錄里的產業可以享受15%的稅收優惠,但是金融業並不在內。同時,有投資機構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2015年深圳取消了合夥制股權投資基金稅收優惠政策後,LP取得的股權投資收益需統一按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征個稅,稅收負擔普遍增加。這就導致很多基金公司在發產品時選擇“曲線救國”,很多深圳的基金公司會選擇到浙江嘉興或者江西萍鄉註冊,還有公司選擇新疆等地,理由是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稅收返還和財政支持的優惠。

所以,基金小鎮能否為基金業帶來一些實實在在的利好,也是業內普遍關心的問題。

李強對本報記者表示,依托於香港財富管理中心的優勢,前海也正在打造財富管理中心,基金小鎮是前海財富管理的濃縮精華版。前海將打造幾只母基金(百億規模)對產業配合,同時,深圳市和前海管理局都會研究出臺對於基金產業的扶持政策。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配套服務。承接配套服務的就是前海金控和深圳地鐵合資成立的前海深港基金小鎮發展有限公司。基金小鎮里為入駐公司設立了會議室、路演中心、投資者俱樂部,還會給每個基金公司配備一名管家在工商登記、以及基金註冊等方面進行個性化服務。另外,海外專業的服務機構會進駐到基金小鎮。

李強表示,前海基金小鎮和其他地方的基金小鎮要形成一個戰略聯盟,也會和一些地方的創新創業中心合作。另外,前海金控還會專門聽取創投、PE(私募股權投資)、對沖基金,以及證券投資基金等的需求,在此基礎上進行個性化服務。

國內建設“格林尼治”小鎮風盛行

盤點和梳理全球的基金小鎮,大概有兩種類型:一類依托於財富管理發展;一類依托於科技發展。

格林尼治是美國康涅狄格州的一個面積只有174平方公里的小鎮,目前集中了500多家對沖基金,其中單單橋水(Bridge Water)一家公司就掌管著1500億美元的規模。格林尼治依托的是財富管理中心紐約曼哈頓,它距離曼哈頓約50公里,擁有較低的稅收優惠,吸引了大量華爾街精英前來定居。

另一個依托於科技發展的基金小鎮就是知名的美國矽谷內的風投一條街沙丘路,距離斯坦福大學只一街之隔,全長6.1公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美國著名的科技爆發期,沙丘路逐步成為風投設立辦公室的首選之地,到如今已匯聚美國60%的風投機構,成為矽谷發展引擎。蘋果、微軟、亞馬遜等雄霸全球的企業,在創業初期都接受過來自沙丘路的風投資金。

而世界基金中心盧森堡,面積比深圳大一點,人口卻僅有50萬,是全球排在美國之後的第二大基金中心。盧森堡之所以成為世界基金中心,首先是其具備稅收優勢,享受收入和資本所得免稅優惠,盧森堡還與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簽署了多項避免雙重征稅協定。此外,盧森堡實行彈性監管,在當地註冊的基金可在歐盟各國和全球各地銷售;同時服務完善。

前海金控基金集群事業部總經理楊博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前海基金小鎮請專業人士講解了國外基金小鎮的先進經驗,也推出一些國際特色服務,比如將為入駐公司提供專屬離岸註冊服務,年內爭取與盧森堡簽訂境內外基金業務的互聯互通戰略合作,為境內基金公司在境外發行基金產品提供快捷通道。

近年來,以美國格林尼治對沖基金小鎮為模板的基金小鎮在中國頻頻出現。除了文章開頭提到的數家,還有北京基金小鎮、鄞州四明金融小鎮、慈城基金小鎮,等等。縱觀這些基金小鎮,對基金業吸引較大的還是當地政府給予的財政以及稅收政策支持。比如,杭州玉皇山給予前三年全額返還、後兩年返還一半給當地財政的稅收政策支持,提供人才購房補貼、辦公用房補貼、高級人才落戶政策等。

嘉興南湖基金小鎮是目前國內基金小鎮里入駐機構數量最多的,到5月底,入駐企業達到1784家。政府開出的優惠政策是,六年內可以享受地方財政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70%的發展獎勵。

但一位PE機構合夥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國內一些基金註冊集聚地和深港相比,金融人才匱乏,金融業相對落後,很多機構註冊是看中了一些優惠,更多是註冊型經濟。

他分析說,如果前海基金小鎮能夠針對私募基金合理設置稅收優惠,對基金入駐的吸引會很大。同時他也建議,因私募基金份額缺乏流動性,投資對象也缺乏流動性,如果可以依托前海基金小鎮的平臺,建立一個PE的二級市場,能大大提高投資者的流動性,同時也能推動PE的資金募集,推動行業發展。

風險可控需要探索

前海除了已經聚集了大量基金公司外,還具有背靠香港財富管理中心的優勢,如何用好這個優勢,讓前海成為連接深圳這座科技之城和香港財富之城的“焊點”,對前海基金小鎮也是一個新的考驗。

“焊點”論是李強首先提出的,他認為前海只是做深港的連接點還不夠,還需要把雙方牢固地連接在一起。

李強對記者表示,前海的使命之一是要服務於香港的人民幣市場建設。一方面境外需要配置更多的人民幣資產,不同的市場、不同的規則,要通過前海把香港和內地焊接起來。另一方面,內地企業匯聚在前海的資金也能從前海走出去,進行全球並購,這既符合國家戰略,也能更好履行前海作為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的使命。

李強說:“未來,基金小鎮將是一個針對基金業的更好的試驗田。”

此前,前海針對境外股權投資機構已經向國務院及一行三會爭取了一些政策,如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QFLP)試點,也在與中基協協商開展(外商獨資)私募股權投資業務試點,但是顯然人民幣實現自由跨境流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李強表示,人民幣的自由流動最終是風險可控下的流動,他說:“什麽叫風險可控,是在量上還是機構準入上,怎麽把握其中的度,都需要前海進行大量的磨合和探索。”

早在2010年,天津濱海新區金融改革如火如荼,但因監管疏漏,使得很多公司以私募之名走非法集資的路子。2011年前後一些公司卷款跑路,投資人損失慘重,釀成涉及多個省份的風波與法律爭訟。

“這個產業帶來的收益大,但風險也很大。”李強說,如果在沒有監管布局、沒有產業支持的情況下盲目發展,很容易出問題。但出了問題又容易走極端,一出風險一把收死,對行業也是另一種打擊。

在監管方面,李強表示,他們計劃與中基協構建私募信息備案直通車,嚴格篩選入駐企業,其中一條就是近三年不得出現任何違法違規行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834

爭當制度創新先行者:上海有意向設立金融法院

隨著近幾年科技發展及其在金融領域的運用深化,金融創新、金融混業經營趨勢加快,這其中也出現了多種問題和糾紛,一些惡性事件導致金融消費者的利益受損。中國人民銀行參事、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盛松成對此表示,在醞釀的金融監管體制改革中,金融消費者保護將成為重要內容之一。

盛松成並稱,對於金融消費者保護“最根本的支柱”是金融法制,金融法制也是金融市場發展的基石。

從國外情況來看,英美等國家的金融市場高度發達和金融審判的專業性分不開,其均有一套獨立的金融審判機制。例如英國設置了金融服務和市場法庭,美國設置了行政法官辦公室,通過國會立法的方式授權,按照商業化的原則進行審判。

在近日由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上海市金融消費糾紛調解中心等聯合舉辦的一場金融消費者保護論壇上,各路專家也對這一話題發表了論述。

上海高級法院金融庭庭長楊路表示,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和對弱勢群體的保護程度成正比的,在目前金融市場規則尚不完善的情況下,金融消費者的弱勢群體特征十分明顯。法制環境是國際金融中心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問題是,在不少金融案件的審理當中,碰到的難題是沒規則,所以在談規則話語權時候,首先要解決規則問題,然後再去讓社會公眾認同這些規則。

因此,楊路認為應確立有利於保護金融消費者合理權益的規則,而金融法院的成立在相當程度上能夠解決這一問題。他並稱,金融審判作為高度專業化的領域,其集約化、集中審理也十分有必要;而集中集約化的金融審理有利於大量經驗的積累和總結,反過來又將形成一些比較有效的市場規則和法律制度規則。

從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角度來看,盛松成稱,如果能在上海設立一個具有全國輻射效應的金融法院,能更有效地促進金融消費者保護,符合金融司法體制改革與中國經濟轉型的需要和方向,同時也能為未來全國的金融法制改革邁出第一步積累經驗。

再從上海建立金融法院的背景來分析,上海法制辦副主任羅培新認為,上海適合建立金融法院有兩大背景,從地方上看,上海一直保持著改革開放當中做排頭兵和先行者的願景,希望能夠做制度創新的先行者;從國家層面看,從十八屆四中全會到現在以及將來,依法治國、法治國家、法治社會、法治政府都是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

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院長吳弘認為,金融審判非常專業,因此對專業人才的要求特別高。而上海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以光大烏龍指案例為例,這個案子是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對其做的二審,無論是庭審記錄還是裁判結果,上海在這方面的專業性得到了各方肯定。

2012年最高法曾頒布《關於人民法院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推進金融改革發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構建專業審判機制,拓展金融糾紛資源”,北京、上海、山西、陜西、浙江等省市陸續開始設立金融法庭。

而在當日論壇上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課題組發布的《中國金融消費者保護報告2016》也認為,設立金融法院是關系國家整體金融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需要從依法治國、對外開放、經濟轉型的高度予以重視。

金融審判具有高度的專業性、特殊性、系統性和外部性,上海市政府於2014年陸續頒布《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2014-2015年重點工作安排》、《上海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明確提出建設金融法院、推動金融建設的主張。

不過,設立金融法院並非一蹴而就。上述報告指出,當前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的金融法院體制和機制”,具體包括金融法院的設立授權問題、具體機構模式、司法管轄範圍、審判機制問題,金融法院應該采取大民法的審判機制還是獨立的金融審判機制,以及金融領域的非訴訟司法機制等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6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