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岸簽訂ECFA,大陸主動放行讓台灣的石斑魚進口,被外界視為對南部養殖戶的經濟統戰,但其實,台灣的石斑魚養殖技術高超,才是中國亟欲引進,想一窺究竟。 全球八種獨特石斑魚養殖技術中,有七種在戴昆財手上。博士、專家束手無策,僅國中補校的戴昆財,不但成功繁殖,頂級的東星石斑魚身價還比一般石斑魚貴上八倍,創下三億元年營收,連帛琉政府都三顧茅廬,只為求得技術轉移。 「不要害怕技術外流,要害怕自己沒有競爭力。」面對兩岸經濟洪流即將進入新浪潮,人稱石斑魚大王的戴昆財,正要乘浪而起。 戴昆財 小檔案 出生:1951年 婚姻:已婚、育2女1子 學歷:國中補校 興趣:養魚 經營哲學:堅持 經歷:軍公教福利中心代理商、龍蝦貿易商、石斑魚養殖 凌晨四點,屏東枋寮鄉間一片靜寂,戴昆財摸黑跨上鐵馬。這幾年,隨著他的石斑魚塭逐漸擴充至十一公頃,他也養成「騎鐵馬巡田水」的習慣。看到一尾尾一、二百斤的龍膽石斑躍出水面爭食,他開懷的笑了,「這些都是原生種魚,全世界都抓不到了,只我這裡有。」 不一會兒,又突然垮臉大罵員工:「不要光會餵餌,沒看到魚頭腫起來被蟲咬了嗎?得換水消毒了。」「這些大學生,只會照表操課,卻不懂得應變,不知道教授都怎麼教的?」 戴昆財僅有國中補校學歷,卻是全世界第一個成功繁殖即將絕種的龍膽石斑、金錢斑、蘇眉等魚種的人。 銷港陸 賺數億 石斑魚肉Q、富膠質,向來是華人桌上的珍饈。而龍佃目前年營收超過三億元,兩岸簽訂ECFA後,營收上看六億元。近來大陸消費力大增,「光是辦個世博展,東星斑就供不應求,每斤一千二百元漲到一千六百元。」 相 對於台灣常吃的白肚石斑魚,一斤不超過二百元,每尾千元左右,「在上海隨便點一桌菜都要七、八萬元,上萬元的東星斑是常見菜色。中國人愛面子,越貴越想 吃,像保育類蘇眉,一斤四千八百元,一尾十萬元,吃的大有人在。」近年,台北真的好海鮮餐廳也引進東南亞野生龍膽石斑,業者說:「龍膽肉Q富膠質,一兩一 百元,台灣人愛吃清蒸,但深海魚捕獲量少,並非天天有貨。」 面對大陸新富崛起,「價格好、市場大,光石斑魚,每年近千億元市場,賣一批就幾千公斤,比起賣給台灣餐廳,一次頂多幾尾快多了。」戴昆財坦言,排擠效應,未來台灣人想吃,得付出更高價錢。 龐大商機,連帛琉、馬紹爾等國也想分杯羹,不但數度登門拜訪,帛琉政府更延攬戴昆財為漁業顧問。 向鄰居 偷學藝 戴昆財出身台南農家,十多歲離鄉背井。二十四歲時與妻子陳美玲以二萬元創業,做蜜餞批發,順利搶下軍公教福利品代理市場,他自嘲:「說句不好聽的,就是軍公教黃牛,知名品牌想在軍公教福利社上架,還得透過我們。」 那幾年,他賺到人生第一桶金,買了賓士車,卻是一天喝六瓶紹興酒換來的。「每天應酬喝到醉茫茫,怎麼把車開回家都不知道!」直到妻子陳美玲看不下去說:「有命賺也沒命花。」 一 九八一年,戴昆財夫妻倆回到當時的草蝦養殖重鎮—屏東枋寮。門外漢一腳跨進養殖業,二年賠光積蓄又負債二百萬元,後來開餐廳的朋友建議他,一斤千元的龍蝦 比草蝦好賺。「當時台灣僅二人會養,其中之一就住我隔壁。」不懂技術的他買來望遠鏡,每天一起床便緊盯隔壁的一舉一動偷學。 一九八五年,養龍蝦讓戴昆財資產倍增數千萬元。但他不滿足,看上東南亞野生龍蝦成本低,乾脆轉型做貿易,並改良報紙包裝,重量輕運費減半,更具價格競爭力,還賣到香港,極盛時期,光台、港二地,月銷超過二十公噸,全東南亞都知道台灣有個龍蝦王叫「龍蝦財!」 養石斑 妻吐槽 香港人嗜吃海鮮,他順勢做石斑魚買賣,賣東南亞野生龍膽石斑。香港人一天能吃掉三、四十噸石斑魚,因過度捕撈,一九八八年,整個東南亞海域龍蝦、石斑魚產量驟減五成以上。 魚源枯竭,香港朋友一句:「戴先生,你們台灣不是很會養石斑魚嗎?」戴昆財萌生返台養殖龍膽石斑的念頭。一九九○年,他花千萬元自菲律賓引進種魚,卻找不到懂繁殖的人。 「我太太罵我神經病!買那麼多魚幹嘛?又不會生。」但戴昆財深信,一九八○年就成功繁殖青斑魚的台灣人,一定也能繁殖龍膽石斑。 一 九九二年,一位台大博士上門,沒想到才替雌雄同體的石斑魚做完變性手術,「隔天,五十尾種魚全翻肚,五百萬元瞬間蒸發,他也嚇到不敢再來。」戴昆財苦笑, 將希望寄託在水試所的專家身上,「成功變性、也生蛋了,卻都是空包彈,三年多連顆受精卵都沒有,光種魚就虧損了七千多萬元。」 一九九五年隨魚源迅速枯竭,新加坡朋友警告他:「你完蛋了,聯合國已決定禁捕龍膽石斑。」戴昆財急了,他想,死馬當活馬醫,人談戀愛要燈光美、氣氛佳,魚也如法炮製一番。 「就是把池子洗乾淨…唉呀,不能講太明白。」戴昆財眨眨眼,對於這讓他翻身致富小祕密,不願透露太多。「妳知道嗎!一小碗受精卵、三百公克,當年價值十萬元。」 研技術 增魚種 成功繁殖龍膽石斑的消息傳出,聯合國糧食組織三度派人造訪。霎時,各方恭賀、買卵電話不斷,他卻堅持不賣,「我告訴太太,不賣卵,二年後賺更多,結果我丈人罵我肖ㄟ!現成的十萬元不賺,還花錢請人孵化。」 戴昆財說,龍膽石斑成長快,八公分魚苗養到成魚只需一年多,「十年前,一斤可賣一千二百五十元,一尾十斤,有買家訂了六百八十尾,將近八百萬元,我請他準備現金,就是要在岳父面前出一口氣。」 但 這場發財大夢沒能持續太久,沒幾年,龍膽石斑價格下滑,「一斤一千多元剩四百多元,原本一碗十萬元的卵也只值二萬元。」戴昆財才發現員工盜賣技術,這讓他 更積極繁殖其他魚種,像是俗稱金錢斑的藍身大石斑、東星斑等。目前全世界八種人工繁殖的石斑魚種,戴昆財就握有其中七種技術。其中,又以東星斑價高,一尾 上萬元。 近年大陸農、漁技術不斷追趕,面對ECFA,許多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而石斑魚列入早收清單與馬英九的數度造訪,都讓身處反對聲浪最劇中南部的戴昆財顯得格格不入,「我很歡迎呀!只要是對這產業有利的攏歡迎,卡早阿扁來,也一樣…」 ECFA 沒在怕 他說:「很多人怕開放後技術外流,其實,石斑魚怕冷,台灣也僅嘉義以南才適合養,別說大陸,就算能克服在室內養殖,成本也多三成。」 一位石斑魚養殖業者則說:「石斑魚離開岸邊養不活,大陸較適合養淡水魚。台灣最大瓶頸是有市場也找不到地方蓋魚塭,除非有人退出…而且想那麼遠也沒用,一場水災,幾百萬元就不見了。」 戴昆財說:「台灣最多馬拉斑,價格也最便宜,要提升產值,最好養殖較貴魚種,像金錢斑、東星斑。台灣活魚運送一天就到,比東南亞動輒十天、半個月更有競爭力,怕什麼!」 後記 訪談時,戴昆財的妻子陳美玲總默默地陪坐一旁,偶而遞茶、遞水、遞資料。當初提親,岳父瞧不起戴昆財的貧窮,開出聘金10萬元的條件,相當1棟透天厝。 2 人倉促結婚,沒婚禮也沒結婚照。問起陳美玲是否埋怨,她笑笑說:「伊最愛的細姨,攏在替阮賺錢,感恩都來不及了。」反而戴昆財在一旁苦著臉說:「雖有細姨 上千個,身無分文。」原來那一尾尾價值連城的種魚,全是戴昆財寵愛的細姨,而且早在妻子名下。看來,陳美玲才是最後的贏家。 獨霸全球 繁殖7種魚 龍膽石斑 約300元╱斤 |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117/2061312.shtml
每经记者 蔡木子 发自深圳
中国造船企业数以万计,但能进军海洋工程领域的船企为数不多。
早在2008年,熔盛重工携中海油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项目,正式挺进海洋工程领域。分析人士指出,传统造船业毛利率有限,海洋工程却有着较高的附加值,随经济波动的可能性也较小。提早布局海洋工程的船企,无疑是有了“第二把刷子”,后市将有较强的成长能力。
熔盛挺进海洋工程领域
2008年9月,熔盛重工为中海油建造的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正式开工,这标志着熔盛重工全面挺进海洋工程领域。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性装备。
据记者了解,“海洋石油201”是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一艘具有自航能力、满足DP-3动力定位要求的深水铺管起重船。此前,深海石油作业的核心技术一直由欧美少数国家所掌握,我国海洋石油开发长期以来受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所限,只能在300米左右的近海进行。
今年5月28日,“海洋石油201”出坞,熔盛重工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制造研发能力得到认可。随后,公司的海工板块全面启动,最终形成4个大项,包括世界最先进的第6代钻井平台、如海上炼油厂的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装置、海洋工程船及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事实上,早在熔盛重工建厂之初,海工板块就被列入与造船、动力工程和工程机械并列的4大业务板块之一。据了解,熔盛重工于今年得到的国家开发银行等银行 的百亿元授信,将主要用于海洋工程制造基地的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6艘15万吨级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装置等海工产品的生产能力,计划2011年5月 投产。
高附加值的“蓝海”
记者了解到,不只是熔盛重工,但凡有实力的船企都在积极争夺海洋工程大蛋糕。
2009年,国家出台 了相关规定表示将支持海洋工程,在《船舶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国家对海洋工程的发展提出一系列的支持;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海洋工程被列入11个 新兴产业之中。此前,韩国经济部也曾表示,韩国船企下一阶段将突破口放在海工装备等附加值更高的船型上。业内人士称,比起造船,海洋工程具有毛利率高、收 益稳定的特点。根据韩国的经验,海洋工程目前的毛利率大概为30%,随着向深海进一步进军,未来获利或更为丰厚。
国家能源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 示,2009年,中国生产原油1.89亿吨,净进口原油高达1.99亿吨,超过50%警戒线,达到51.29%。中国亟待发展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推进 深海油气开发。因此,中国对海洋工程设备的需求也必定会增加,海工领域正日益成为船企争夺的蓝海。
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2007年世界 海洋油气开发年均投资总量在1000亿美元以上,最高年份达1250亿美元。随着大陆架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深海技术的发展和能源的需求,向深海进军是大 势所趋。预计今后5~10年内,海洋油气开发年均投资总量将保持在500亿美元以上,与世界船舶市场规模大致相当。
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 《2010~2015年中国船舶制造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熔盛重工作为造船业中的后起之秀,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 2005年~2010年,公司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油轮和散货船,2010年后,战略重心将逐步调整到油轮和海洋工程上。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国内不少海工项目纷纷启动,但实际上真正具备海工项目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并不多。这说明海上项目对中国造船行业而言,就是零起点,也说明了谁占领这个制高点谁就占领了市场制高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d4888a0100rgod.html
中集收購Friede & Goldman,我覺得老麥做得對,辦任何事情必須要有底線,沒有底線將後患無窮,你設想一下,如果一個公司管理層100%都讓他拿著現金裝口袋裡,不要說美國人,恐怕中國人也不玩了,我們有很多典型的例子,上市公司高管層辭職,為的是套現走人,再幹,後後二十年可能也幹不到這麼多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17flr.html
知道00206TSC海洋集團這個票有一年了,印象最深的是去年10月跌破1.1元時,有幾個Q群正討論得厲害,淘股吧和55168也有討論貼,我因為完 全不懂這個行業,加上看206的財報數據並不咋樣,所以一直沒去研究它,後來206很快翻了一倍。近期我又不斷在別人的中集帖子裡看到海工行業的介紹,說 國家宏觀政策支持海工,聯想到目前的油價和883的業績及資本支出計劃,還有中國船舶業手持3年訂單等相關報導,我感覺海工這個行業確實有些想像力,於是把206的年報回看了一遍。
以前我只是簡單對比過3303和206,3303的大股東明顯有些問題,感覺公司發展方向不明確,過去的展望兌現程度小,所以直接放棄了。206雖然報表 也不好,但至少有中集這個後台在,可以放心一點。我分析206並不是想在現在這個位置買它,我只是先瞭解一下它的基本面,如果可以的話,才會再考慮它的價 位問題。
55168上有個股友叫「勇敢的心」,寫了206的分析貼,這位朋友對206的基本面比較熟,於是我把自己的一些疑問貼在後邊,希望得到他的指點。原貼:TSC海洋集團(0206)下個10倍股http://bbs.55168.cn/thread-235545-9-1.html
一、來佛士去年巨虧,與中集以前的計劃完全相反,請問有什麼把握它會逆轉?從目前的接單情況來看,來佛士的名聲似乎不怎麼樣啊。
二、206的應收款,幾乎要一年才能收回,而投資又不少,錢燒得厲害,不但自由現金流是負數,連經營現金流都是負數,差不多年年要再融資,像10年的年報 就只有0.2億的現金在手,為什麼您說它現金流強勁而不需要融資呢?另外,既然中集有實力,那為什麼貨款就不能回收快一點?
三、10年它的鑽機產品及服務銳減3成,這個是產品結構的主動調整,還是一個短期的波動?
四、為什麼10年中國佔收入比從41.2%大跌到28%,而北美也從25%大跌到17%?新加坡倒是從10%增長到時32%了,未來客戶的方向是怎樣的?
五、截止目前,它在手的訂單僅1億多一點,請問這些訂單的工期一般是幾年?您預計今年的接單情況如何?
六、蔣張持股比例不多,他們與中集之間的關係如何?另外,管理層很豪華,這些因素合在一塊,會不會有內耗問題?
七、您說管理層很有激情,我看到蔣60歲,張52歲,年紀不算太大,但也不年輕了,其它高管很多年紀比較大。我看到206的平均年薪是2.3萬美金每人, 但管理層合計年薪僅121萬美金,薪酬一點都不高,206過去五年授出了很多的購股權證,其中有2000萬股行權價在2.3元以上,由於長久不能行權獲 利,是不是對高管的激情已經造成了較大的打擊?
八、10年它的毛利率達到了36.4%,請問這個毛利是否能基本維持?如果毛利率能保持,206的經營槓桿是很高的,收入的增長是決定因素,所以訂單應該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我對206不瞭解,剛才隨便看了看年報,希望樓主和其它朋友能指點一下,謝謝!
勇敢的心回覆:
上述問題股東大會都有提及:
1、來佛士去年巨虧,其主要原因是章立人在08年的時候接單太多,超過了自己的能力範圍,同時也由於客戶在後來的過程中不斷變更設計圖紙,造成來福士在建 造過程中的巨大困難,目前老麥親自坐鎮煙台,就是未來促進海工的巨大發展。如果估計不錯,明年很夠扭虧。來福士的競爭力在國內首屈一指,外高橋為中海油建 造的鑽井平台目前也有很多問題,這是發展的路上必不可少的。
2.應收賬款主要客戶是三大油和煙台來福士,回款沒有問題,而且一般在建造過程中是按工程進度回款。現在公司處於高速發展的時候,現在資金確實開始顯現比 較緊張,從股東大會瞭解的情況看,公司未來不會輕易通過發行股票來融資,會考慮其他方式,資金的問題是每個企業發展初期都會顯現的問題,還有TSC背靠中 集集團確實能夠做很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比如裡海的項目。對於應收賬款和未來融資問題,股大大會上老蔣也的很透徹。這裡不細細去說。
3.鑽井產品和地區分佈收入佔比下降,這些都是一些波動問題,尤其是中國的需求根本就沒有起來,未來非常值得期待。
4.一般產品工期在6個月到12個月之間。關於訂單問題,有很多都在談,向上走是可以預見,多少坦率的說,我也不知道。
5、公司的團隊問題是我很看重的問題,現在的管理層我很滿意,尤其是高管,其實,很多已經很有錢了,只是為了這份事業,喜愛它。這次股東大會也談到。一般激勵是對中層,老蔣上次就把自己的股票減了一部分給中層一些沒有持股的。
6、海工的毛利率都是這麼高,美國國民石油甚至是40%左右,這麼多年。我想提及,短期的TSC也許是關注訂單,但是,我可能關注的是海洋工程在中國剛剛起步,以及未來海工向中國轉移不可阻擋,同時公司是目前做的最好、競爭力是最強的。
7、投資TSC和投資海工,讓我想到了2003年左右的投資三一重工的時候,儘管海工的行業沒有工程機械好,同時,工程機械國內的需求市場容量很大,支撐 了三一們的發展,和海工的大部分需求在國外有些不一樣,但是國內海工一旦啟動,也是讓我們的海工裝備也得到很大的發展機遇,未來製造業向中國的轉移非常值 得期待,三一從03年以來漲了70倍左右,STC如此的體量,讓我還是值得期待。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之見,其實,如果樓上的參加股東大會所有的問題都會得到解決,因為所有的,都有人在提。不過,對於我來說,公司的戰略、執行力,是否在在做正確的事情,才是我最關心的問題。打字確實很累,希望大家以後多去參加這些會議,和管理層溝通最好。
我對他的回覆仍有很多不解,於是繼續追問:
首先,我對樓主的無私奉獻和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很多時候,我們不可能每個票都能做到深入的瞭解和詳細的研究,股東大會的參與也不是那麼 的方便,所以多看看別人分享的信息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並且,每個人所掌握的信息的程度以及分析思路的邏輯,也是有可能存在一些盲點的,所以同人學習交 流是很好的補充。
我對206這個公司確實是很不瞭解,也完全不懂海工這個行業,問的問題可能比較幼稚,也很可能是一些樓主早已回答過的重複問題,所以對於樓主能夠認真回覆 我,確實是非常感激的。根據樓主的這個帖子和回覆,以及自己之前看到的一些信息資料,我對206還是比較有興趣的,否則我就不會去看報表問別人問題了。我 感覺這個行業,想像空間確實很大,我個人一向喜歡自上而下選股,就像樓主提到的三一重工一樣,只有朝陽的行業,才有可能在十年的時間裡產生十倍甚至百倍的 大牛股。
但是,一個有想像空間的行業未必一定會像大家預期的那樣發展。而高速增長的行業裡,最終成為佼佼者的,也未必是當初大家最看好的那些公司,所以我覺得預期非常重要,但確定性更重要,這可能需要我們不斷的觀察和驗證。
我還是想重複一下我有疑問的幾個地方:
一、從中集去年的年報來看,它的四大板塊,恰恰是海工最差,拖後腿嚴重。我們可以為來福士的巨虧找到很多理由,甚至我們還可以懷疑它是不是有意在調賬,一次釋放全部的利空,但巨虧的事實擺在那裡,如果還要說它競爭力如何如何強,那這個我認為是有點不恰當的。現在的問題是,老麥親自坐鎮煙台,我們能否找到一些事實和邏輯來證明來福士會逆轉?貌似今年來福士的接單情況與同行業的競爭者相比,並無優勢成績吧?
二、成長期的公司,資本支出肯定是很大的,所以自由現金流差可以容忍。但206的經營現金流一向非常差,並且看不出有好轉的跡象,資金顯得非常緊張,並且 過去幾年都有再融資,所以我估計今年及以後,再融資會是大概率事件,畢竟缺錢是事實,如果它是增發,那麼會攤薄老股東收益,如果是貸款,那就會增加財務費 用而減少利潤。其實企業或項目缺的並不是錢,而是賺錢的能力和確定性,如果206真有很強的核心競爭力,那融資就不是什麼要擔心的問題。我想問的是,既然 206的客戶都是實力雄厚的大公司,並且那些客戶很明顯都不是差錢的主,而您說206的工期一般是半年到一年,並且會按工程進度結算回款,那為什麼它的應 收款就要拖這麼久?如果它應收款賬齡能縮小,那資金困難的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三、我想大家看好海工的理由都是差不多的,像中國,陸地上能采能勘的油可能都差不多了,近些年我們與其它國家海界的爭議和磨擦不斷,應該也可以明顯看到石 油利益的影子。中國的幾大石油公司,883無疑是最優秀的,單看它的報表我就非常喜歡,明顯與兩桶油不一樣。而883與兩桶油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它的高速 成長能力。我們發現,無論是正在走出去的三一重工,還是已經走出去的華為,其軌跡都是先得到了國內產業投資建設的發展支持,在國內積累了厚實的底子,然後 才走出國門的,並且剛出去時一般都是先血拼價格。所以,我很想瞭解,206是不是也這樣在走,目前它的訂單,來自於中國的幾大石油公司的比例有多少?而我 在之前問為什麼它中國的訂單大幅下降,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如果206走的不是這條軌跡,比如它在沒有國內客戶支持和做實底子的前提下直接與全球最優秀的 公司競爭,那它的勝算又在哪裡?另一個問題,三一有中聯龍工柳工徐工廈工等等一批國內競爭者,而華為亦有中興,如果海工的未來真的非常陽光的話,我相信不會只有206一家獨得的,其它的央企包括三大石油公司自己會不會也參與進來呢?這個行業,目前是否真是一片藍海?而206的優勢是否確實和可持續?
四、我發現206的高管,雖然陣營豪華,多半來自國內外巨頭,但這批人基本都處於正常的退休年齡,這份喜愛或者激情是否也是一縷夕陽紅呢?我記得有一回看 振華重工的老總的電視採訪片,那個老頭七八十了,還在一線艱苦奮鬥,雖然這份實業報國的精神我非常欽佩,但從企業管理的角度我並不是非常認同的。海工這個行業是不是與其它行業的年齡和資質要求不同?
以上問題,還請樓主和其他朋友方便的時候能指點一二,再次感謝!
我這條回貼,他似乎不太願意回答,或許有些問題他也沒有合適的答案,所以最終這個票的疑問仍然留在那了,不知道網上有沒有瞭解的朋友樂意解答一二。
綜觀世界能源的發展趨勢,從近期發展來看,液態能源還將佔據主要位置——特別是在新興發展中國家,現有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石油需求近年來一定會上升。從遠期發展來看,清潔能源必將走向主流,因此,天然氣、風能發展空間極大。
陸地油氣的開採、風能利用已進入規模發展階段,但相較而言,海洋油氣、海上風電的開發,尤其在中國還處在起步階段,市場尚不成熟,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海洋工程及海工設備供給
海洋工程裝備從用途方面來說分為海洋油氣設備和海上風電設備。海洋油氣裝備包括鑽井設備、生產設備以及海洋支持船;海上風電設備主要包括海上風電機組以及輔助船舶。
在鑽井設備方面,2010年,全球自升式鑽井平台數量最大,在役523座,佔59%,在建310
FPSO
風電安裝船是隨著海上風電市場發展的需求於2002年出現的新型船舶,專業用於海上風電的安裝。據統計,全球目前有13艘風機安裝設備,多數仍是非自航的自升式平台或起重船。
海上油氣裝備
鑽井設備
主流的鑽井設備包括自升式鑽井平台、半潛式鑽井平台和鑽井船三種。
目前,韓國和新加坡是全球深水鑽井設備的製造強國,其中,在鑽井船市場,韓國獨領風騷,大宇造船、三星重工、現代重工等手持鑽井船訂單高達30
在半潛式鑽井平台市場,新加坡處於領先地位,吉寶和勝科兩大集團的手持訂單量為10座,市場佔有率30%以上。中國也緊隨其後,截止目前,建造交付的半潛式鑽井平台超過15座。
在自升式鑽井平台市場,中國、新加坡和阿聯酋三足鼎立,其中,中國的手持訂單量達到23座,居於全球首位。
生產設備
生產設備用於開採石油和天然氣,並對油氣進行油氣分離、油水分離等初步處理,主要分為固定式生產設備、浮式生產系統、水下生產系統三大類。其中,固定
式生產設備包括樁基式生產設備、重力式生產設備和人工島;浮式生產系統包括立柱式生產平台(SPAR)、張力腿生產平台(TLP)、半潛式生產平台
(Semi-FPS)和浮式生產儲油輪(FPSO)。
FPSO
Semi-FPS
SPAR市場,主要由美國的McDermott公司、Technip公司等佔據。
TLP市場,總體保有量和建造量較少,主要應用於美國的墨西哥灣海域,市場份額主要被韓國、新加坡,以及美國、荷蘭等歐美國家佔據。
海上風電裝備
海上風電機組
海上風電基礎通常指的是水下結構和地基。目前,
重力固定式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樁基固定式包括單立柱、單立柱三樁、四腿導管架結構等,
筒式基礎結構由一個中心立柱與鋼質圓筒組成,
為了使海上風能利用克服海床底部安裝基礎受水深限制的缺點,
輔助船舶
海工輔助船舶主要負責運送人員、物資、設備,以及調查、測量、安裝、維護等工作,主要包括守護船、潛水作業船、起拋錨拖船、三用工作船、常規供應船、
平台供應船、交通船、工作船、救助拖船、物理勘探船、大型近海起重船、導管架下水駁船、鋪管船和救護船等。其中,三用工作船(AHTS)和平台供應船
(PSV)是主要船型。
海洋工程未來趨勢
目前,全球海工裝備市場呈現三層級梯隊式競爭格局,歐美壟斷了海工裝備研發設計和關鍵設備製造,韓國和新加坡在高端海工裝備模塊建造與總裝領域佔據領先地位,而中國和阿聯酋等主要從事淺水裝備建造,並開始向深海裝備進軍。
在全球海工裝備製造市場,韓國佔據了一半以上份額,新加坡次之,而巴西和中國作為後起之秀,追趕勢頭強勁。2010年全球海工裝備新接訂單方面,韓國
市場份額為51%,穩居首位;新加坡次之,市場份額為19%;巴西和中國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6%、10%;日本和阿聯酋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1%。
油氣生產裝備:FPSO潛力最巨大
海洋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全球近十年發現的大型油氣田中,海洋油氣田已佔60%以上,尤其是300米以上的深水海域,尚有2000億桶未探明的油氣
儲量。國際能源界早已形成共識,海洋油氣特別是深海油氣,將是未來世界油氣資源接替的重要區域。目前海洋石油產量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35%,預計到
2015年將提高到39%,而深海石油產量所佔比例可能從目前的7%提高到15%。
2009-2013年全球海洋油氣開發年均投資(2712億美元)將比前五年(1914億美元)增長42%;2010-2014年全球深水油氣開發資
本支出將達1670億美元,比前五年增長37%。海洋油氣田的開採,帶動了海工裝備產業的發展。目前國際海洋工程裝備市場年需求量約400億~500億美
元。
鑽井裝備市場需求已開始漸漸回升,鑽井裝備訂單總量預計將會繼續增加,而裝備類型向更高規格、更大水深發展。
後金融危機時期,生產裝備運營市場領先於鑽井裝備市場率先復甦,FPSO市場是生產裝備最重要的代表。FPSO適用於深水油氣生產,與當前深水油氣開發的趨勢吻合。
2011年,由於油價的不斷攀升,預計全球對於FPSO的需求將會翻番,在勘探開採方面的投入將從2010年的4350億美金增加至5000億美金,其中80%的資金將投入到開採部分。預計今後FPSO將佔據浮式生產裝備市場65%以上的份額,FPSO市場有望反彈。
國際海事協會的分析家認為,今後兩年至少有40處海上油田需要添加浮式生產裝備。今後10年,1/3的FPSO需求來自南美(主要是巴西)。巴西國家
石油公司已對8艘FPSO上部模塊的前期工程設計進行招標。巴西OGX獨立石油公司稱,2019年前該公司所涉及的產區將需要19艘FPSO。
「十一五」期間,中國用於海上油氣資源開發的投入達1200億元。「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海洋工程列入優先發展的五大高端裝備領域之一,中海油宣佈其
在「十二五」期間的海洋油氣開發投資額為2500億~3000億元,考慮到中石油等其他石油企業的投資支出,預計「十二五」期間中國海洋油氣開發年均投資
額有望超過600億元;將繼續開發30多個海洋油田項目。目前全國範圍內,規劃和在建的海洋工程裝備基地已有20多個,需建造70多座平台,新建和改造
10多艘FPSO。
風電開發生產:需更強有力政策
按照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中國近海10米水深以內的海域風能資源約1億千瓦,20米水深以內的海域風能資源約3億千瓦,30米水深以內的海域風能資源約4.9億千瓦。
東部沿海地區的灘塗及近海具備風電開發的優越條件,其中江蘇、浙江兩省成為發展海上風電的重點。此外,包括廣東湛江、廣東南澳、福建寧德、浙江岱山、浙江慈溪、浙江臨海、山東長島等地醞釀海上風電發展規劃。
根據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和福建提出的海上風電發展規劃,到2015年,其海上風電裝機將達到1020萬千瓦;到2020年海上風電裝機2580萬
千瓦。加上遼寧、天津、河北、廣東、廣西、海南等六省開展海上風電規劃,到2015年海上風電開發潛力500萬千瓦,2020年海上風電開發潛力920萬
千瓦。
由此可見,到2015年,中國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為1500萬千瓦,到2020年達到3500萬千瓦。
風力是環保的新型能源,海上風電應該成為大力發展的領域。但直至現在,風電成本一直偏高,沒有很好的市場化,這需要更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與煤電相比,風電的成本要高33%~60%。風電成本高的原因在於:首先,固定資產折舊費高;其次,發電係數低。
據研究,中國風電在綜合考慮了裝機容量、技術水平提高等因素變化的前提下,成本有逐步下降的趨勢,預測的極限成本為0.22元/kWh。而當成本到達0.25元/kWh時,風電在價格上就有了和煤電競爭的條件。
從上網電價方面來說,風電賦稅比煤電高出很多,這使得風電現階段競爭力更弱。
風電賦稅偏重。風力發電成本中固定資產投資約佔8.5%,按照中國增值稅抵扣政策,固定資產的增值稅不能抵扣;而火電廠燃料費抵扣後的增值稅最終稅率在4%~8%之間。雖然風電按8.5%減半徵收,但最終還是比火電賦稅重。
因此,為有效引導中國風電產業的發展,必須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降低稅費,給予一定的補貼。這樣才能真正鼓勵風電產業的發展。
專業風機安裝船緊缺
早期安裝海上風機主要是借助起重船或自升式平台。但由於作業海況受到嚴格限制,施工效率低,起重船主要在海上風電場開發的初期進行一些示範項目的風機
安裝,進入大規模安裝後就很少被使用了。中國目前唯一一座海上風電場——上海東海大橋100兆瓦海上風力發電示範項目即採用「奮進」號浮吊進行風機整體吊
裝。
伴隨著海上風力發電的迅猛發展,從2002年開始出現新建或改裝的專業化海上風機安裝船。英國MPI
海上風機的功率越來越大及隨之而來的風機體積與重量的增加,對風機安裝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缺乏專業的風機安裝船,與海上風電成本相對較高、風機製造
能力有限並列成為影響海上風電發展的三大因素。由於風機安裝船嚴重短缺,風電場運營商開始謀求訂造風機安裝船。據英國可再生能源諮詢機構BVG
來自nakedcapitalism.com的文章:開發海洋能源是工程師的夢想, 這一夢想目前似乎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自古以來人們都在夢想利用海流和潮汐來發掘海洋能源。在發生能源危機的20世紀70年代,這一議題曾被嚴肅討論,但是之後又被人們遺忘。
在替代能源行業興起的早些時候,工程師們對於在加拿大芬迪灣和法國比斯開灣發現了潮汐能感到興奮。海洋能源比風能利用起來更加高效。但是當人們發現並沒有機器可以用來開發海洋能源的時候,他們的熱情逐漸褪去。風能渦輪機可以標準化生產,但是海潮卻需要針對特定的地點來設計開發設備。
因此,當風能、太陽能、地熱能和生物能源成為了替代能源開發和經費開支的主力軍的時候,海洋能源還只是停留在沿海國家的一小部分人的宣傳中。
華盛頓特區貿易組織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聯盟負責美國34個不同概念的海洋能源的開發。海洋可再生能源聯盟主席Sean O'Neill表示,曾經在海洋能源開發中處於落後地位的美國如今在技術和戰略部署中都在迎頭趕上。最近,O'Neill表示,像Lockheed Martin, SAIC and Chevron這樣的大公司都加入了海洋開發的行列。
這場競賽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包括愛爾蘭在內的沿海國家都希望能夠一顯身手。
Enterprise Ireland, 一家具有政府背景的貿易開發機構的高級市場顧問Kevin McCarthy表示,愛爾蘭雖然失去了成為風能供應鏈一員的機會,但是很擅長從事海洋科技和服務;愛爾蘭希望成為海洋能源開發供應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之所以海洋能源開發可以成為純粹的工程師遊戲,是因為這一領域尚不存在主導性技術,而僅僅存在基於河流以及不同快慢深淺的海流在內的情況而開發的設備。
有過潛水經歷的人可以想像這些不同的設備是怎樣在海浪中擺動、下沉、翻騰和旋轉的。這裡的關鍵是要製造出一類可以捕捉到能源、將之轉化為電能並傳輸回海岸的機器。
專家說目前有134種設備處於調試中,他們分佈在紐約的East River, 緬因州,新罕布什爾州、馬薩諸塞州、北卡、佛羅里達州、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夏威夷。
這些設備各不相同,有風車也有海上浮標。浮標是由一家位於德克薩斯州的公司Neptune Wave Power基於鐘擺的設計而開發的,這類似於自帶動力的鐘錶,在海浪中不需過多維護就可以自行擺動。
目前最大的海潮渦輪機位於北愛爾蘭的Strangford Lough。這台達到1.2兆瓦的機器看上去像是有兩台發動機的螺旋槳飛機,只不過發動機附近截去了機翼,然後潛入水中。
其他的設計包括在前後移動的鉸鏈上使用槳和嵌板,工程師希望能夠借此利用海水的湧動來獲得能源。
超過900名工程師帶著開發海洋能源的夢想來到都柏林。目前海洋能源開發處於的階段相當於汽車在20世紀早期的階段:沒有什麼理念處於主導地位,沒有什麼概念會被認為荒謬。
在替代能源是政客寵兒的時代,人們如此熟悉的海潮卻沒有獲得足夠的注意。對於工程師來說,是時候「回到海裡」了。
| ||||||
九月剛入秋,休假去了一趟日本旅行,大多時間沒待在秋老虎很猛的東京,但旅程結束前一天,趕了大早去築地,為要吃頓「連輻射也不能阻擋我」的生魚片壽司。 外築地那兩家最有名的生魚片小店,照例清早就排滿了人,大家以疊豆皮的方式排隊,輪到自己就趕緊擠進料理台前的小小座位,縮著手肘,大口吃著師傅不斷遞過來的生魚片壽司。末了,必免不了要再加點個鮪魚肚壽司與海膽壽司,然後以螃蟹橫走的姿態,穿越一排食客,恭敬的對收帳的阿姨付上萬元日鈔一張。也許大家為的不只是那幾片壽司,而是這個過程吧?但不知是不是已經來過數次了,越來越覺得小店的壽司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好吃。第一次吃到傳奇壽司生魚片那種感動不見了。或許人就是這樣,再美好的事物,多重複幾次,驚喜或感動指數就會下降。 即便如此,每回踏入築地拍賣市場看到那些長逾四公尺的大鮪魚,成群躺在地上,仍然每回受到震撼。震撼,因為牠們的巨大,也因為想到人竟然可以成為這些大魚的生命主宰感到震撼與害怕。 不過,直到商周的主筆呂國禎告訴我們之前,我都不知道,原來,我吃的那口築地生魚片,可能來自台灣小琉球船長之手。小琉球人建立了一個橫跨三大洋的龐大海上帝國,可以左右全球鮪魚的價格;築地,這個全球最大魚市場的鮪魚價格,是小琉球人說了算,他們甚至有力量讓日本的魚市崩盤……。 一九八二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讓各國往外延伸兩百海里的經濟海域。弱國無外交的台灣,領海被大幅擠壓,彈丸之地的小琉球,又是台灣最窮的地方之一,那裡的討海人如何突破困局,變成「只要太陽升起的地方,就有我們小琉球船長的身影,我們是海上的日不落民族!」這般自信豪氣?這就是國禎要告訴大家的故事。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長篇史詩〈露西塔尼亞之歌〉的名句:「陸地在此結束,海洋從此開始!」盡頭不一定是盡頭,可能是一個翻轉歷史的開始;局限的相對,是視野與勇氣。我們大都不是討海人,但這是我們都該看的故事。 |
海昌控股— 海洋王國盛夏開啟,迎接港股盛宴 作者:格隆匯 bobocong 一、港股市場上唯一的主題公園運營商,入選世界十大主題公園 二、完善的布局,海洋主題公園的絕對龍頭 ![]()
三、旅遊行業前景廣闊,中產階級推動增長 圖1. 逐漸壯大的中產階級 (來源安信研報) ![]() 圖2. 中國主題公園入場人次(百萬) (來源第一上海研報) ![]() 圖3. 中國人均消費增長速度 (來源第一上海研報) ![]() 四、主題公園逐漸進入收獲期,穩定客流打造“現金奶牛” 主題公園的初期投入較大,但項目運作了3-5年後將進入成熟型,成熟期的主題公園成本相對固定,而收入能保持快速增長,同時主題公園熱度提升後,周邊商用物業的價值也會隨之提升,進而產生疊加效應,這就是海昌商業模式的魅力。五、借力互聯網優化銷售渠道,攜手阿里巴巴提升遊客體驗 最近幾年國內遊客消費能力和出行方式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很多遊客選擇自駕,使用互聯訂票的手段。海昌亦乘勢與攜程、去哪兒、同程等多家互聯網企業形成緊密合作關系,通過互聯網銷售電子門票,並降低通過傳統旅行社銷售的比例,此舉不僅拓寬了銷售渠道,還提升了客單價。同時,海昌近期與阿里巴巴旗下全新獨立旅遊品牌——「阿里旅行-去啊」及支付寶合作,並推出了第一個品牌活動—「碼上遊」。遊客通過該活動可以節省購票和入園排隊時間,提升遊玩效率。而依托於阿里巴巴的合作關系,海昌將在旗下全部項目景區打造智能園區,提高各項目景區入園效率,以及提升遊客體驗度。六、上海、三亞項目打造南北兩顆明珠
![]()
![]() 七、輸出管理服務,發力輕資產運營
![]() 八、財務表現優於同行,估值存在低估 ![]() ![]() 來源:公司資料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未持有該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文章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場和看法,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