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力推 熔盛重工进军海洋工程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31/zMMDAwMDE3OTczMQ.html
5月28日,江苏如皋港,熔盛重工码头,亚洲第一艘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正式出坞。出席仪式的熔盛重工总裁陈 强称,“董事会已经意识到了船市有高有低,因此,海洋工程板块也排进了发展计划,钻井模块和海洋工程船项目相继上马。”事实上,这已成为江 苏船舶企业的共同选择。早在熔盛之前,位于江苏的中远船务、中远川崎、惠生重工等知名船务公司已经开始向海洋工程业进军。江苏省南通市市委 书记罗一民5月26日告诉本报记者,“就南通而言,我们将突出强调发展船舶海工及重装备制造基地等。”在当地企业和政府看来,海洋工程投资 巨大,不仅能带动经济发展,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亦代表了未来盈利的希望,而不会像船舶业那样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船企转型28 日出坞的海洋石油201号船,只是熔盛涉足海洋工程业的第一步。据陈强透露,熔盛重工海洋工程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已经在建设之中,预计 2011年投产。“未来,熔盛将做大造船、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和工程机械四大业务板块”。熔盛的转型动力,来自于对海洋工程未来的看好。由 于海洋工程的驱动因素是全球陆地油气新增资源的日渐枯竭而产生的对海洋油气开发的需求,全球深海石油开发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海洋工程中期成长性好于造 船。据中海油海洋石油工程股份公司总裁兼党委书记姜锡肇透露,海洋工程产业还“将被纳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前,同在江苏 沿江地区分布的中远船务、中远川崎、惠生重工等,都已经涉足海洋工程行业。其中,中远船务早在2007年就已经进入这个朝阳行业。南通市科 技局提供给本报的材料显示,“南通中远船务在手的海工订单高达30亿美元,占据国内海洋工程产品的三分之一”。一位接近中远船务的知情人士 向本报记者透露,2009年,中远船务公司仅用集团公司不足百分之一的资产,创造了集团公司百分之八十的利润。而其它已经进军海洋工程的企 业,利润同样丰厚。南通市经委提供给本报的资料显示,在海洋工程方面,南通市11家船舶类企业2010年一季度完成现价产值52.9亿元,同比增长 36.4%。丰厚的回报,自然吸引了更多的船企向海洋工程产业转变。陈强表示,“未来,我们的海洋工程和动力工程业务,争取做到公司营业收 入的半壁江山”。政府力推企业转型的背后,是政府的强力推动。江苏省政府就非常 支持海洋工程产业的发展,将海洋工程作为100个特色产业基地之一来重点加以培育。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南通也被定位为“世界一流的大型修造船 及海洋工程装备基地”。按照南通市政府的规划,南通将加快建设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船舶海工及重装备制造基地,力争到2011年,造船能力 突破1200万载重吨,销售收入突破1100亿元。目前,南通也已建成江苏省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盟,正在积极争取建立江苏省船舶产业技术联 盟。并且,江苏省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家省级研发机构,均已落户南通。“海洋工程将成为南通有影响的 高科技新兴产业。”南通市政府向江苏省政府的一份汇报材料中说。而南通只是一个缩影,在扬州和泰州等江苏省造船主要基地,当地的企业也在政 府推动下快速进入海洋工程行业。
Next Page